2017年之后出的空地一体或者2017中国海陆空三军战争游戏有哪些?

虎嗅注:本文原发微信公号“难逃一吸”(ID:suck2333),系《2017年,这12部烂剧让你“闭嘴惊艳”》《谁是2017年“烂剧专业户”?》两篇文章合并删编而成。

2009年,时任优酷自制内容负责人的卢梵溪,发掘了一位名叫卢正雨的八零后导演,并亲任监制推出一部名为《嘻哈四重奏》的8集情景剧。正是这部点击量破亿的剧,宣告了“网络自制剧”的正式诞生。

并不是每一部剧都像《嘻哈四重奏》那般幸运,互联网行业天然的投机心态,导致自制剧在前几年一直难以摆脱“三低”(成本低廉、质量低劣、格调低俗)的尴尬处境。不过时间能改变一切,此后8年,网剧真正改变了国产剧的格局。

2014年开始,资本开始对影视圈青眼有加。在资本、人才和IP的催化下,近两年的网剧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头部网剧制作标准和质量已比肩卫视剧;单集制作费和版权费已破千万元纪录;现象级IP剧已实现网台同步甚至先网后台播出,甚至向海外输出——这一切,还都是在近两年监管不断收紧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2017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河神》等优秀之作似乎表明,国产剧迎来了好日子,但事实上,整个行业依然难掩平庸乃至烂剧迭出的尴尬。作为2017年年终系列盘点的第一篇,今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烂片绽放在了这个黄金时代,谁又是这些烂片的制造者。

谁是“2017年烂剧专业户”?

我们精心筛选了2017年突破下限的烂剧,并制表如下:

评分信息截至2017年12月17日,制表:难逃一吸

别以为我们盘点完就了事儿了,下面我们要评出年度“烂片专业户”——到底是哪些机构投资出品?那些人执导?哪些平台热衷播出?

这里是一些不太客气的结论:

① 出品方:传统影视公司与互联网视频公司平分秋色。传统影视机构中,华录百纳(《深夜食堂》《秦时丽人明月心》)、华策克顿(《孤芳不自赏》《上古情歌》)成为重灾区。这也不奇怪,传统国产剧制作大户华策,也一向是盛产古装烂片的大户。

但这不意味着互联网视频公司就好到哪里去——事实上,各大的视频网站都参投并播出了为数不少的烂剧,爱奇艺、优酷、乐视各参投出品了2部,腾讯1部烂剧(有些剧为多平台播出)。

② 播出平台:越是头部视频网站,越容易中招。视频网站是重灾区。其中爱奇艺、腾讯各播出了6部烂片,乐视4部,优酷3部,PP视频2部,芒果TV 1部,四大卫视各1部。湖南、东方两家卫视还是首播,而其中爱奇艺、腾讯与芒果TV也分别有一部剧是独播。

视频网站频出品、播出烂片,某种程度意味着这些平台采买有过于随意之嫌。另外参投烂剧与播出烂剧数量之比也值得玩味,这个比率可能真实反映了播出平台对电视剧质量的把控精准度(比率越高,“采买”和“投资”看走眼的几率越高,所以这个比值允称“走眼率”)。

我们统计了一下各家“走眼率”,其中优酷67%,乐视50%,爱奇艺33%,腾讯视频17%。至于某些家的比率过高的问题嘛……就不吐槽了。

③绝大部分导演都是烂片榜常客。

我们通过统计发现,这些烂片的导演们基本都不是偶然一次马失前蹄,而是前科满满。

评分信息截至2017年12月17日,制表:难逃一吸

从以上表格容易推断出的结论是:有些导演是拍电影烂,跑来拍网剧也烂(如朱锐斌、赵小溪、蔡晶盛);有些导演是拍某一类还不错,但换一个风格就烂掉(如编剧、导演皆能做的姜伟,拍警匪谍战片很棒,但换职场片就抓瞎);多个导演合拍的,要么被合作导演拖后腿(《上古情歌》),要么两个人水平都不行(《将军在上》)。

哪些导演是票房毒药,也一目了然了。

④编剧萝卜快了不洗泥。

我们统计了这12部烂剧后发现,就连知名的编剧也难逃一吸。

刘镇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屡创口碑佳绩、并集编剧、导演和演员于一身的大佬,《东邪西毒》《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都是经典之作。但从2011年开始,刘镇伟编剧的电影质量和口碑双双滑坡。这次他涉足电视剧,还是拿手的“西游”题材,也再次扑街。所以《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遭遇的差评,恐怕是他自己萎靡状态的延续,很难说是被田良良、陈晨这些名不见经传且有暗黑史的编剧拖了后腿。

天下霸唱一度站在网文界鄙视链顶端,今年端出的“鬼吹灯系列”的《牧野诡事》《黄皮子坟》口碑却扑街,有编剧吐槽道:“我不信这是天下霸唱的作品,他恐怕根本没参与编剧。”自然啦,这两部网剧的编剧是多人联合署名,而天下霸唱均名列末尾,“挂名意思一下”的意味相当明显。既然如此,就别指望他对《牧野诡事》有多上心了。毕竟一个忙着经营向上影业的大老板,哪会有心思苦逼哈哈地做编剧?

一些作家对剧本的控制能力要远强于不少编剧。王朔是个榜样,而天下霸唱是个例外。

此前口碑爆棚的《潜伏》导演兼编剧姜伟,此次兼《猎场》的编剧和导演于一身,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而且玩起了“注水”的低级把戏,让人大跌眼镜。

这些知名编剧都怎么了?

“这个行业但凡有名气的人,都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大部分编剧的身价和能力根本不匹配。”一位要求匿名的编剧告诉我们。因为编剧圈有个“潜规则”:一部剧的价格由编剧的知名程度决定,一名编剧的身价由其最顶峰的剧决定。

一名编剧只要写出一部口碑剧,以后基本就可以靠一招鲜吃遍天,至于以后写得烂不烂,是不是用写手捉刀代笔,根本不妨碍他们的身价——这也就解释了上述表格中,一些编剧早期作品不错,后期作品扑街,也能源源不断接大单的咄咄怪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少以往没有作品的编剧,都有机会参与知名IP剧的改编,如《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鬼吹灯之牧野诡事》《复合大师》《秦时丽人明月心》,而《将军在上》甚至直接给了一位此前从无作品的编剧奭辰公子。

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编剧们,哪来的底气参与这么重磅的IP改编?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2015年开始,各家视频网站、网漫和网文公司都开始大量囤积IP,阅文在当年就宣布有500个网文IP,奥飞文化收购的有妖气则宣布有400个网漫IP,天下霸唱为了《鬼吹灯》的改编权还和腾讯撕得不可开交……

可怕之处在于,IP太多了,编剧根本不够用,萝卜快了不洗泥,大干快上开发IP才是最重要的。这些没有经验的编剧,其实是有经验的编剧带着他们练手,甚或根本就是写手。“写手们只要钱就行,没有什么谋篇布局的逻辑,思维僵化。”这位编剧告诉我们,在国内,但凡一个因素——或者是导演或者是编剧或者是演员的名气,都可能让一部剧立项开拍。所以有时候一部IP能找来明星演员或大腕导演,剧本怎么编,倒是非常次要的事情了。

编剧圈的这些“潜规则”,也适用于导演圈。

不过,尽管不少导演、编剧都是口碑毒药,但他们依然拿下了明年乃至后年的重磅作品。《孤芳不自赏》的编剧张永琛已经拿下剧版《归来》(导演安建)、古装剧《女君纪》(导演李少红)的编剧工作,两部剧均有望在2019年上线;《独步天下》编剧张鸢盎则拿下了《蜜沉沉烬如霜》(2018)、《黄金瞳》(2019)等剧的编剧工作……

换言之,即便编剧出的剧本再扑街,也依然有客户找上门来。一方面,IP剧项目在陆续上马;另一方面,可用的编剧依然太少,投资方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为了保证进度,只能将就。一位行业人士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网剧在过去一年中已开工或准备开工的项目,足以满足未来两年的市场需求。

国产剧烈火烹油的2017年,早已决定这个行业未来几年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2017年烂片“点将录”

影视圈“潜规则”太多,以至于漏洞百出,既然投资方和平台因为一个奇怪的G点就乐得出钱买高兴,那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闷声发大财也蛮不错,反正嘴上喊着“内容为王”的视频网站,终归还是向流量低了头。

我们还是接着共赏奇葩吧——来看看2017年这12部烂剧到底都长什么样子,请记住它们的模样,未来一年,或许还有国产剧会刷新下限。

《深夜食堂》:黄磊人设崩塌

演员low指数:★★★

《深夜食堂》具备了搞砸一个优质IP所需的全部元素:剧本粗糙、资本胁迫、迷信IP、植入低劣、剧集排序失误。

《深夜食堂》夺得年度烂片冠军基本没有悬念,和原版之间的差距就不说了。而不少文娱编辑为了工作(此处@老板)竟然看完了全集。看到站在餐桌后面的黄磊贴心地给拿出一只印着“统一老坛酸菜”的罐子,是不是很想夺路而逃?

此剧还孵化出了年度电视剧的神秘组合冠军——“泡面三姐妹”。其中最有令人感动的一个细节是“泡面三姐妹”在澡堂泡澡,女孩1对女孩2说“你脸太干该敷薇风面膜了”……真要感谢这部凝结了19个赞助品牌的口播广告片,还好只有短短36集,否则观众要申请工伤了。

《深夜食堂》令人发指的下限,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配合着“黄小厨”设计的抄袭事件,这部剧不仅令出品方风火石文化名声不佳,顺带彻底搞砸了黄磊的多年来敬业、爱家的良好形象,年度第一个崩塌人设非黄磊莫属。

《孤芳不自赏》:一毛钱特效

演员low指数:★★★★★

又一部“霸道将军爱上我”的IP剧,还带热了一个词——抠图,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价演员的形容词——“抠图般的演技”。

因为男女主演档期紧,在一起拍戏的时间不超过10天,所以只拍了近景和特写,剩下的都是用替身在绿幕里拍完,然后抠图合成。当男女主演一起荡着一根藤条从画面右侧飞向左侧,除了有人猿泰山谈恋爱的既视感之外,后面犹如“黄山迎客松”贴画一般的背景更是无法直视。另外,当群演的手与男主演钟汉良重合,抠图大法就把群演的手P成了一只九阴白骨爪,太让人心疼。

说完一毛钱特效再来看看演技,据说杨颖在拍戏的过程中还随身携带一位表演老师,以便随时请教演戏技巧。有自知之明虽然是件好事,可从结果来看,杨颖明明出演的是一位战争中的“女诸葛”,在强大的演技之下,生生成了一位不分场合、面无表情的女花瓶。

无论是抠图、演技,都暴露出剧组不专业、演员不敬业,入选烂片也当之无愧了。

《欢乐颂2》:三观扭曲

裹脚指数:已爆表,系统无法显示

非常奇怪的是,在监管如此严厉、随时可能下架停播的时代,注水不断、广告乱入、三观不正、还很努力假装自己是都市现代剧的《欢乐颂2》,不仅给无数自媒体找到选题,而且在口水滔天的情况下竟然挺到了终点,实在匪夷所思。

这是一部集合了处女情结、婆媳矛盾、重男轻女、物化女性于一身的跨时代大剧。只不过区别是别家是向前跨,《欢乐颂2》是向后退了一大步。

里面所有的“母亲”,平时看上去正常,一遇到儿子的婚姻问题就秒变泼妇。而且,编剧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取向,无所不用其极——遭遇各种羞辱的樊胜美、邱莹莹最终还是分别原谅了男友和婆婆,一派原谅色大团圆……这是21世纪吗?《欢乐颂》“22楼5美”应该身在一个平行宇宙没有错了。

《秦时丽人明月心》:默默烂掉的滥俗言情

演员low指数:★★★★

这是IP剧和大女主类型片双双失效的最佳例证。没有扛收视的一线演员、集数注水、周播模式透支关注度、同期竞争激烈,都让这部戏的收视率只能在/article/226252.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中国海陆空三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