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什么国有大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软件让低配电脑玩大行游戏

  2015年底,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万亿元,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国有大型银行,占市场主体地位。

  近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下称“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发布了《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5)》(下称《年报》)。《年报》以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大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了59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的银行业理财市场的全貌。

  根据《年报》,截至2015年底,共有4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60879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0万亿元,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增幅为56.46%。

  其中,开放式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0.3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5.08万亿元,增幅为96.95%。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有46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共发行186792只,累计募集资金158.41万亿元,其中开放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含各开放期内的申购)115.55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银行理财市场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国有大型银行,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为9.91万亿元,市场占比42.17%,较国有大型银行高出5.28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各自的条件不一样,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基础更扎实,网点更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股份制银行存款面临的压力更大一些,也就是说负债的压力,更大一些,与此同时,股份制银行这几年总体上发展速度超过国有大型银行,扩大资产就要有相应的负债,而其条件没有国有大型银行好,这时候就要依靠新的途径扩大负债,其中重要一块就是发行更多的理财产品。

  《年报》还指出,3至6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和6至12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3个月(含)以内的短期限理财产品,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9.55万亿元,占封闭式理财产品比重为72.46%,较2014年底上升8.33个百分点;银行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超过私人银行类产品,为3.00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2.77%,较2014年底上升9.52个百分点。

  不过,从数据来看,2015年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结构保持稳定。截至2015年底,理财资金投资资产结构和去年大体一致,仍然以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三大类资产为主,共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89.10%。

  理财业务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截至2015年底,共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占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万亿元,增长48.27%。

  周景彤认为,从这一数据来看,理财产品通过负债融得的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并且力度明显在增大。

  《年报》认为,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加大购买债券、非标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投向涉及国民经济90多个二级行业,主要有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道路运输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同时配合落实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改革,“两高一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模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分别较去年末下降22.85%和46.92%。

  周景彤对本报记者表示,2015年多次降息,希望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引导融资成本的下降,总体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2014年要低。

  2015年,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651.0亿元,比2014年增长1529.7亿元,增幅21.48%。其中,封闭式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9%。分投资者类型来看,一般个人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4696.9亿元,机构专属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2379.5亿元,私人银行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816.8亿元,银行同业类产品兑付客户收益757.8亿元。同时,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理财业务收益约1169.9亿元。

  《年报》还指出,2015年理财业务风险总体可控。根据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统计,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大部分都是优质资产,风险较低,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仅占全市场的0.55%。

原标题:国有大行提高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并未得到根本性缓解的情况下,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仍维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不仅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开始推高理财产品招揽资金,国有大行的两款短期理财产品荣登同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的榜首。

根据金融界理财产品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周,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虽较前一周下降了1个基点,仍维持在4.94%高位。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从10月以来,也创下连续7周保持在4.9%上方。从期限上来看,除14天、1个月和12个月以上的理财产品周均收益率有所下降外,其他期限理财产品的周均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银行纷纷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招揽资金,不仅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身在榜中,连国有大行也不能幸免。从金融界理财产品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14天期限和3个月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均被农业银行发行的产品所占据。其中农行这款14天期“金钥匙?本利丰”定向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3.5%,为上周14天期理财产品收益最高的产品。农行3个月期限的“金钥匙?如意组合”2013年第6期看跌沪深300指数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7%,同样夺得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收益冠军,不过这款产品为非保本浮动型产品,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应注意其中蕴藏的风险。

近1周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延续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使得上周前几日银行间市场的利率较此前有所回落,但随着上周四再度暂停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银行间利率再度飙升,上周五银行间14天期回购利率再度飙升150基点重返6%,并创“钱荒”以来最大涨幅。另外,隔夜回购同样上涨18基点至4.43%,7天期回购上涨107基点至5.3%。分析人士表示,银行资金重现紧张态势,加上临近年末,各家机构都开始提前招揽资金备战年末考核,导致理财产品收益持续高位。预计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位运行的状况仍将维持到本月末。北京商报记者

(责编:李栋、乔雪峰)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原标题:四大行中报亮相:理财收入直线下降 不良指标有所好转

8月30日,随着工商银行中报发布,四家国有大型银行业绩浮出水面。据记者统计,四大行净利润增速超过4.5%,共计实现净利润5323.46亿元。

今年上半年,四大行收入和营业收入也不断向好发展,净利息收入依旧是四大行主要营业收入;此外,四大行整体资产质量的提升,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指标好转。资管新规年初正式落地以来,各家银行主动弹压理财产品,今年上半年大行理财产品收入直线下降。

多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大行的资产总体质量不错,主要来自于资产规模扩张,息差扩大,目前多数银行不良率和不良资产都在双降,资产质量的平稳,导致拨备计提的压力减轻,而这有助于银行利润的提升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记者分析了四大行的数据,他表示:上半年银行的运行状况不错,目前银行所面临的主要压力不是自身经营,主要压力在于实体经济。下半年的困扰是,银行如何在保证把握风险原则的情况下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因为大行是支持实体经济最重要的主力军。另外,如何保证资金投放效率,符合结构优化方向的同时,又不能放松资本的管控,这具有一定挑战。

而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也表达了未来银行业将迎接更多挑战。“下半年尤其是明年,由于整个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对我们带来一些考验”,他分析称,贸易摩擦对世界对中国经济带来一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经济领域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显性化,并向金融部门金融领域来传导。利率市场化、跨界竞争、监管新政对银行的监管成本跟合规的要求会带来更多的成本投入。

工行净赚1604亿,四大行净利息收入仍占大头

记者通过梳理数据发现,四大行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也不断向好发展,净利息收入依旧是四大银行主要营业收入来源。

数据显示,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下同)1604.42亿元,同比增长4.87%左右,依然是净赚最多的国大银行;净息差NIM较上年上升8BP至2.3%。盈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继续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情况下,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总量、增量均位居同业第一。

农行净利润为1157.89亿元,同比增长6.63%,成为净利润增速最快的大银行;上半年,农行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加225.10亿元,其中规模增长引起净利息收入增加114.68亿元,利率变动导致净利息收入增加110.42亿元。2018年上半年,农行净息差2.35%,同比上升11个基点。

中行净利润1090.88亿元,同比增长5.2%;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767.01亿元,同比增加116.59亿元,增长7.06%;净息差为1.88%,比上年同期上升4个基点。

中行相关负责人提及影响净息差的主要因素具有一定代表性::第一,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该行积极应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调整优化存量,高效配置增量,资产负债结构持续改善。上半年,人民币个人贷款平均余额在人民币客户贷款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17个百分点;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在人民币客户存款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1.10个百分点。第二,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上半年,人民币存放央行平均余额及其在人民币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中的占比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另外,建行净利润为1470.27亿元,同比增长6.28%。利息净收入为2394.86亿元,去年同期为2178.54亿元,增长216.32亿元,同比增长9.9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 70.46% 。

建行在中报里也称,利息收入增长原因主要受央行定向降准的影响,以及该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收益率和加大存款推动力度等措施,使得生息资产收益率上升幅度高于付息负债付息率上升幅度,净利差为 2.20%,同比上升 17 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 2.34%,同比上升20个基点。

自上市以来,邮储银行业务增速在国有大型银行中持续保持快速增长,邮储银行净利润为325.47亿元,同比增长达22.39%;在营收结构中,净利息收入1116.62亿元同比增27.59%,比上年同期增加241.48亿元,在营收中占比达84.33%;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6.82亿元同比增9.23%,在营收中占比5.80%。

要指出的是,邮储银行上半年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分别为2.64%和2.65%,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3个基点和27个基点。

邮储银行指出,该行不断优化投资组合,生息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生息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同时该行推进精细化利率管理,付息负债付息率得到有效管控。

强监管下,不良资产改善

在整体业绩增速放缓、同业资产和总资产收紧的情形下,四大行整体资产质量的提升,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指标好转。

中国银行数据显示,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633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53亿元,同比多化解18亿元。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64.79%。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行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力度。树立不良资产经营理念,建立不良化解长效机制。统一调配行内外清收资源,对不良项目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处置效率。多策并举,拓宽银行卡及个 金类不良贷款处置渠道,成功发行银行卡及个金类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因企施策, 加大重组力度,努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利用本行国际化、多元化优势,探索多种渠道 化解不良资产。依法合规做好不良资产处置与问责工作。

农业银行也在推进“净表计划”,今年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1.62%,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248.40%,较上年末提升40.03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该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额由去年年末的57.89亿元上升至85.39亿元,不良率从1.13%上升至1.45%。

对此,农业银行行长赵欢表示,房地产过去的不良率一直比较低,但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不良贷款有所反弹,上半年新发生的不良贷款,约有9%体现在房地产。

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不良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和资本充足率在业界保持领先水平。具体来看,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987.54亿元,不良贷款率1.48%,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2%,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不良率下降这个态势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建行首席风险官廖林在答记者问中称,建行从结果指标再到过程指标,再到核心指标,这三类指标来看,验证该行整体的质量稳中向好的态势。具体来看,结果指标就是不良率指标下降。过程指标是建设银行7个指标:包括不良率、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新暴露不良率,逾期关注类贷款的比例,关注类贷款的逾期率,逾期不良负剪刀差,建行这七个指标都表现得非常好,绝大部分指标都在下降,尤其是核心指标当中的四类指标,拨备覆盖率,达到193%,上升了22.8个百分点。其次,是拨贷比达到2.85%,上升了0.3个百分点,同时信贷成本率,包括信贷损失率,这两个指标都是在下降。“建行现存量的信贷资产结构也体现了其质量保持了稳中向好,其中,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并且这两个贷款的质量都非常高。”

工商银行的资产质量亦持续向好,不良率、不良额、逾期率、剪刀差等核心指标持续改善,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至1.54%,连续6个季度下降。拨备覆盖率上升至173%,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易会满在回应该行资产质量不良贷款态势是否延续时称,工行能够连续6个季度不良贷款率下降,有三个基本结论:一是工行的资产质量是可靠真实的,二是工行对于今年全年的不良贷款率有信心保持稳中有降,三是我们会继续加大信贷管理力度和不良处置,进一步夯实基础。

邮储银行也交了较为满意的答卷,不良率0.97%比上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银行业二季度末1.86%的不良水平。

资管新规下,理财收入下滑明显

资管新规年初正式落地以来,各家银行主动弹压理财产品,今年上半年大行理财产品收入直线下降。

其中,理财收入在四大行中下降名列前首当属建行。数据显示,建行理财产品业务收入为65.52亿元,去年同期为123.81亿元,收入同比下降47.08%。

不过在建行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建行副行长张立林称,收资管新规的影响,“理财收入下降是正常现象,商业银行应该去积极落实资管新规。”

张立林表示,为了更平稳过渡,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管业务总体暂时出现了业绩调整,对应的是整个资管的变化和要求,着是方向性的,暂时体现在收入的下降,但是对于建行来说不会体现衰退趋势。随着调整逐步到位,银行理财收入会逐步提升。资管也是建行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居民资产管理的总体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在过渡期内银行理财收入将会出现缓慢上升,这也让银行有一定的缓冲,逐步消化那些不规范的理财业务,但这不影响继续服务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工行理财产品余额33,708.23亿元,保持同业第一。 而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为134.89亿元,去年同期为174.21亿元,同比下降10.19亿元,同比下滑5.8%。对公理财业务收入为75.37亿元,去年同期为101.03亿元,同比下降25.66亿元,同比下滑25.4%。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表示:“银行理财收入从利差到管理费模式是大趋势,这也是资管新规的核心。”对于下一步工行如何应对资管新规,易会满表示主要采取三方面:一是多维度加快资管业务转型,包括以净值化为导向推动产品转型,以客户为中心,以投研为中心,以风控为抓手,以系统运营为依托保证资管的运转顺利。二是统筹综合资管优势,这对工行管理层也是全新考验,工行已经做了一定安排。三是对全球进行辐射,提升工行资管的国际化水平。

农业银行虽未披露理财业务收入数据,但是在半年报中称,该行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22.3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45亿元,主要是由于代客理财业务收入减少。

中行累计理财产品规模余额合计10,609.97亿元(2017年12月31日:人民币11,577.36亿元),相关的手续费、托管费和管理费收入为人民币50.02亿元 (2017年1至6月:人民币51.93亿元)。

中银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雄启跃对记者表示,虽然以上数据不可与理财收入相比,但这也反映了理财收入普遍下降的趋势。

邮储银行则公布,为落实资管新规,在报告期内已经全面停止发行保本理财产品,推进存量保本产品有序到期退出。加快推进净值型产品转型,创设发行多品种、多期限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截至6月末,保本理财产品占比1.84%。对预期收益率产品实施有序压降,预期收益型产品余额较期初下降超过16%。加大净值型产品投放,今年累计投放净值型产品50余支。报告期内,邮储发行理财产品1.3万亿元,期末理财资产管理规模为8172.20亿元。

前海传媒 转自 财联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国有大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