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车雷凌双擎行驶证照片注册时,行驶证老是审核不通过是什么原因,要怎么办?

5月,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遭司机奸杀。吃瓜群众全民关注、群情激愤、全民声讨。而后,滴滴道歉、赔偿,并下线整改顺风车服务,一周后即再次上线。

8月24日,郑州空姐尸骨未寒之际,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位20岁女乘客乘再一次以同样的方式遇害。而这一次,矛头再一次指向滴滴这个“凶险”的网约车平台。

三个月,两起恶性犯罪,先撇开平台对于旗下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从“人”讲起。

翻开一个阴暗的角落,人性的丑陋也许可以恶心到你难以想象。一群从外到内透露着猥琐的低等动物,在一个个充斥着污言秽语的司机交流群中炫耀这自己的战果。

难道是网约车服务的工作过于单调,需要时时刻刻在网上与同类分享意淫的欢愉。万恶淫为首,隔着屏幕,戴上互不相认的面具,人性突然可以赤裸裸到如此程度?

相信在大部分人使用网约车软件的经验中,都遇到过“货不对板”的车辆,细思极恐,遇上这种违规注册黑司机,所需承担的风险比你能想象的大太多。

没有身份就没了约束,他们在这个无比安全的温床中任意滋生、发芽、群魔乱舞。同时,他们还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之中。

如果来到明面,他们又有何胆量对妇女肆意侮辱?!或许早已被愤怒的吃瓜群众乱棍打死。正所谓乌合之众,有了掩饰的壁垒,有了群体的保护,一切都变得如此自然,又触目惊心。

以往注册过滴滴顺风车的人很容易发现,认证成为顺风车主只需要选择车辆品牌、提交证件信息、核实信息三步后便可成为车主。“注册的车辆可以不在本人名下,只要提供车辆所有人姓名、车牌号、行驶证注册日期、行驶证照片即可。”滴滴对于顺风车主的审核甚是宽松,可以说“来者不拒”。

这些人都特么哪来的?答曰:滴滴养的。

被害女孩23岁,使用滴滴顺风车,下午13时30分左右于乐清飞虹南路上车,目的地是永嘉上塘,行程大约45分钟。于14时15分告知朋友司机的路线问题,“司机开的山路没有一辆车,有点怕”,向朋友发出“救命、抢救”的信息,随后失联。朋友于15时42分开始,共计7次致电滴滴平台客服,但收到的回复是这样:

根据温州警方8月25日通报,被害人赵某某的朋友朱某某在8月24日16时22分到永嘉县上塘派出所报案,上塘派出所民警两次与滴滴客服沟通,要求了解更多关于赵某某所乘坐的顺风车车主及车辆的相关信息,未果。

当天下午17时30分,受害人家属向乐清虹桥派出所报警,民警于17时36分用接警电话与滴滴平台进行联系,平台客服称需3至4小时提供查询结果,民警表示情况紧急后,滴滴公司同意加急处理。18时13分,乐清警方收到滴滴公司发来的车牌(车牌号为川A31J0Z)及驾驶员信息。

8月25日凌晨4时,滴滴顺风车司机、犯罪嫌疑人钟某在柳市镇被抓获。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从平台第一次接到用户反馈,到最后确认罪犯信息,整整9次,用时150分钟。什么概念?强奸、杀人、埋尸,犯罪五次都够了!!!

客服的回复,丝毫不考虑用户反馈信息的重要性,漠视、机械、僵化,最终成了摆设,如果要道德绑架,那你算不算此次事件的帮凶?!

换个角度,若你拨打的是120急救电话,而医院在拖延两个半小时后才给出急救病人的反馈,是不是放火烧医院的心都有了?

平台不同,责任不同,而被你们漠视的是一条年轻的生命。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位车主不是已不是第一次向女乘客伸出魔抓,然而,类似事件却并未得到滴滴方面的重视。

林女士此前一天曾坐过犯罪嫌疑人的车,司机将其带至偏僻处图谋不轨未遂,林女士事后曾将此事投诉至滴滴平台。

滴滴方面承认,对于此事没有及时处置,“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我们的客服承诺两小时回复但并未做到,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或许事前有一万种方式避免犯罪,但悲剧一旦发生,一条无辜生命的消逝无可挽回。

讽刺的是在郑州空姐遇害案之前的一个多月,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在“洪流联盟”成立大会上,还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滴滴蓝图:“未来十年,滴滴平台将在全球范围内服务20亿用户,满足用户50%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同一时间,滴滴出行决定最快下半年启动IPO港股上市,最新估值约为550亿美元,预计最终上市时市值或能达到700至80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服务了74亿次用户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务的用户订单超过3000万笔、4000万人次。有关数据显示,滴滴已经占据90%多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一边是公司业务的迅速扩张,一边是与之相关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

为平众怒,滴滴再次低头认错:

1、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2、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

3、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相似的事件,相似的道歉。从偶然到必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迅速扩张的企业在垄断的路上越走越远,但忘却了规范和自我反省,变为对用户安全的漠视和麻木不仁。

有人说,枪不杀人,人杀人。但在这两起事件中,罪犯、客服、平台,敢说谁是无辜的?一个深入生活,方便百姓出行的软件,何时变为了一个时刻危及生命安全APP。

5月,河南郑州,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遭司机奸杀。吃瓜群众全民关注、群情激愤、全民声讨。而后,滴滴道歉、赔偿,并下线整改顺风车服务,一周后即再次上线。

8月24日,郑州空姐尸骨未寒之际,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位20岁女乘客乘再一次以同样的方式遇害。而这一次,矛头再一次指向滴滴这个“凶险”的网约车平台。

三个月,两起恶性犯罪,先撇开平台对于旗下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从“人”讲起。

翻开一个阴暗的角落,人性的丑陋也许可以恶心到你难以想象。一群从外到内透露着猥琐的低等动物,在一个个充斥着污言秽语的司机交流群中炫耀这自己的战果。

难道是网约车服务的工作过于单调,需要时时刻刻在网上与同类分享意淫的欢愉。万恶淫为首,隔着屏幕,戴上互不相认的面具,人性突然可以赤裸裸到如此程度?

相信在大部分人使用网约车软件的经验中,都遇到过“货不对板”的车辆,细思极恐,遇上这种违规注册黑司机,所需承担的风险比你能想象的大太多。

没有身份就没了约束,他们在这个无比安全的温床中任意滋生、发芽、群魔乱舞。同时,他们还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之中。

如果来到明面,他们又有何胆量对妇女肆意侮辱?!或许早已被愤怒的吃瓜群众乱棍打死。正所谓乌合之众,有了掩饰的壁垒,有了群体的保护,一切都变得如此自然,又触目惊心。

以往注册过滴滴顺风车的人很容易发现,认证成为顺风车主只需要选择车辆品牌、提交证件信息、核实信息三步后便可成为车主。“注册的车辆可以不在本人名下,只要提供车辆所有人姓名、车牌号、行驶证注册日期、行驶证照片即可。”滴滴对于顺风车主的审核甚是宽松,可以说“来者不拒”。

这些人都特么哪来的?答曰:滴滴养的。

被害女孩23岁,使用滴滴顺风车,下午13时30分左右于乐清飞虹南路上车,目的地是永嘉上塘,行程大约45分钟。于14时15分告知朋友司机的路线问题,“司机开的山路没有一辆车,有点怕”,向朋友发出“救命、抢救”的信息,随后失联。朋友于15时42分开始,共计7次致电滴滴平台客服,但收到的回复是这样:

根据温州警方8月25日通报,被害人赵某某的朋友朱某某在8月24日16时22分到永嘉县上塘派出所报案,上塘派出所民警两次与滴滴客服沟通,要求了解更多关于赵某某所乘坐的顺风车车主及车辆的相关信息,未果。

当天下午17时30分,受害人家属向乐清虹桥派出所报警,民警于17时36分用接警电话与滴滴平台进行联系,平台客服称需3至4小时提供查询结果,民警表示情况紧急后,滴滴公司同意加急处理。18时13分,乐清警方收到滴滴公司发来的车牌(车牌号为川A31J0Z)及驾驶员信息。

8月25日凌晨4时,滴滴顺风车司机、犯罪嫌疑人钟某在柳市镇被抓获。钟某交代了对赵某实施强奸并将其杀害的犯罪事实。

从平台第一次接到用户反馈,到最后确认罪犯信息,整整9次,用时150分钟。什么概念?强奸、杀人、埋尸,犯罪五次都够了!!!

客服的回复,丝毫不考虑用户反馈信息的重要性,漠视、机械、僵化,最终成了摆设,如果要道德绑架,那你算不算此次事件的帮凶?!

换个角度,若你拨打的是120急救电话,而医院在拖延两个半小时后才给出急救病人的反馈,是不是放火烧医院的心都有了?

平台不同,责任不同,而被你们漠视的是一条年轻的生命。

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位车主不是已不是第一次向女乘客伸出魔抓,然而,类似事件却并未得到滴滴方面的重视。

林女士此前一天曾坐过犯罪嫌疑人的车,司机将其带至偏僻处图谋不轨未遂,林女士事后曾将此事投诉至滴滴平台。

滴滴方面承认,对于此事没有及时处置,“在该车主作案的前一天,有另一名顺风车乘客投诉其’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我们的客服承诺两小时回复但并未做到,也没有及时针对这一投诉进行调查处置,无论什么原因,我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或许事前有一万种方式避免犯罪,但悲剧一旦发生,一条无辜生命的消逝无可挽回。

讽刺的是在郑州空姐遇害案之前的一个多月,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在“洪流联盟”成立大会上,还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滴滴蓝图:“未来十年,滴滴平台将在全球范围内服务20亿用户,满足用户50%的出行需求,并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

同一时间,滴滴出行决定最快下半年启动IPO港股上市,最新估值约为550亿美元,预计最终上市时市值或能达到700至800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服务了74亿次用户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务的用户订单超过3000万笔、4000万人次。有关数据显示,滴滴已经占据90%多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一边是公司业务的迅速扩张,一边是与之相关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

为平众怒,滴滴再次低头认错:

1、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2、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

3、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相似的事件,相似的道歉。从偶然到必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迅速扩张的企业在垄断的路上越走越远,但忘却了规范和自我反省,变为对用户安全的漠视和麻木不仁。

有人说,枪不杀人,人杀人。但在这两起事件中,罪犯、客服、平台,敢说谁是无辜的?一个深入生活,方便百姓出行的软件,何时变为了一个时刻危及生命安全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凌双擎行驶证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