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om2里面二战狙击手手这个职业是不是弱的有点过

    狙击手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士兵,他们掌握精确射击能力,而且伪装和侦察技能也是他们的必须精通的,狙击手已经成为今天特种作战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角色。对于狙击手的嬚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必须要有一颗冷静的头脑,和非常强的心理素质,他们通常是部队中最冷酷的力量,他们只需要一颗子弹就可以结束一个 人的生命,小编给你推荐一些好看的狙击手电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冷酷的狙击手被导演们刻画成什么神奇的姿态。

关于狙击手的故事,始终是文学作品、电影以及电子游戏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国内抗战神剧就特别爱拿狙击手做文章,但真实的抗战狙击手远不是如此,璐璐今天就来讲讲二战狙击作战的那些事。

二战前的1930年代,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积极研究和发展狙击战术的国家,这一点主要是出于西班牙内战和苏芬战争中的经验。尤其是在苏芬战争中,芬兰人灵活的狙击战术给了苏联惨痛的教训。其中的佼佼者是西摩·海耶,绰号是“白色死神”,他总共打死了超过500名苏联士兵。

此后苏联军队痛定思痛,他们开始积极鼓励狙击训练,并将其纳入了备战科目。

在苏德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许多苏军的王牌狙击手脱颖而出,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瓦西里·扎伊采夫,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狙杀了超过300名德军,《使命召唤:世界大战》的主角迪米特里的故事即以他的部分经历和电影《兵临城下》中的剧情为原型改编的。

狙击手的广泛部署,还对各国军队自身产生了影响,在此之前,还没有哪场战争能像二战一样,让各国军人对装束中、能引起狙击手注意的细节感到担心,但其中一些应对方法,却引发了争议和抵制。

比如,一些英军狙击手就曾经提醒各级军官,最好在前线不要佩戴各种徽章、勋章显示军官身份的装饰。但这些建议却招来了反对,军官们抗议:“即使死了,我们也必须像个军官的样子!”

另外狙击手的作战方式,无疑破坏了“堂堂正正交锋”的军事准则,因此,是否给予狙击手战俘待遇,就成了一个争议的话题。在这方面,美军上将奥马尔·布雷德利的副手就曾证实:“如果有官兵让被俘的敌人狙击手多吃了点苦头,布雷德利将军通常是不闻不问的。”也正是因此,狙击手被俘后如果身份暴露,他们很可能会被愤怒的对手当场处决。

在西线战场上,诺曼底的环境特别适合狙击,这里的田野被树篱划分得支离破碎,初来乍到的美军不幸躺枪,一旦遭遇狙击手,有人被打中,缺乏经验的美军就会就地卧倒进退不得陷入慌乱,随后被德军狙击手挨个点名。

另外,美军也没有培养足够的狙击手以应对这种威胁,只是由于战争后期,德军狙击手数量锐减,训练水平严重下降,美军才没有蒙受特别惨重的损失。

随着技术进步,各种自动武器的出现,对狙击作战的影响尤其巨大。早在苏芬战争期间,芬兰狙击手就使用本国生产的苏米冲锋枪,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在狙击王牌西摩·海耶的542个战绩中,许多都是依靠苏米冲锋枪在中等距离上取得的。在战争初期,苏军狙击手还大量使用了SVT-40半自动步枪,稍后,德军狙击手也开始使用G41、G43和FG42型半自动步枪。

尽管二战时自动武器比栓动步狙击作战的另一个变化在于伪装。大量迷彩服普及军队。同时,各国军队还装备了用网或布制作的“吉利服”,这种伪装表面缀满叶子和其他小树枝,用于迷惑对手。

另外,一些尖端科技也被运用到了狙击战中,尤其是1944年之后,美德陆续开发出了单兵夜视系统,当时视距只有200米左右,还非常重。但在战争结束前,它们依旧小规模投入了战场。

至于中国二战时的狙击手表现,在7.7事变前,国民正府曾经从德国购入了一批狙击枪,但数量非常有限,很快在随后的淞沪会战等战役中消耗殆尽,而八路军没有专门的狙击手,但是很注重培养“神枪手”。刘伯承曾指示:要教地方部队爱护武器,要培养特等射手。八路军神枪手所用的大多还是经过校验精度好点的普通步枪,不过所带的子弹有几十发,即使这样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如,1945年7月,在攻打高密县日军据点时,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二营六连的张兴来在近10个小时内,用30发子弹,击毙日军指挥官和机枪手20名。但由于没有好的足够的装备与补给和专业的训练,相比二战其他战场上的同行显得默默无闻。

仅以传奇色彩论,几乎没有哪个兵种能与狙击手相提并论,这些人是战士中的佼佼者,他们总处在前线最危险的地方,在困难时期,他们乐观;在乐观时期,他们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展现给我们的并不只是杀戮的技巧,还有对意志力、责任、和持久忍耐的诠释,也正是这些,让他们的形象超出了普通军人的范畴,成了屏幕上的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狙击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