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服三国杀吕布台词获得的那个吕布的女儿灵啥的武将只能在新服用吗?

三国杀武将阵亡十大最感人台词背后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历史!三国杀武将阵亡十大最感人台词背后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历史!鹰厦铁路的起点百家号1、陈宫:请出就戮!陈宫的谋略不下于郭嘉,诸葛亮陈宫本为曹操手下的谋士,因为曹操手段残忍,而正直的陈宫观点与曹操向背。于是就在曹操屠杀徐州的时候陈宫引入了吕布,吕布先前也是对陈宫听从言计,后来因为陈宫性格正直的原因,不会奉承,所以陈宫渐渐不受吕布喜欢。曹操军队围攻下邳时,曾献计,以吕布屯兵城外,与下邳互为犄角,但是不被吕布所采纳。落得个和吕布陪葬的下场。白门楼吕布兵败被俘之后,陈宫也被抓了。曹操一直劝降,陈宫不从,主动往门外走,让曹操杀掉他。请出就戮,意思就是把请我拉出去砍了吧,曹操后来还说你死后你家里老小都交我我来照顾,当初因为曹操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宫不顾自己的官位,不怕变成通缉犯,救出曹操,但是见到曹操屠杀了吕伯奢一家,这等心狠手辣之徒陈宫不杀曹操就算好的了,更别说辅佐他了。2、貂蝉:伯父,我去了!貂蝉在这乱世中,为了报答义父的养育之恩,不惜牺牲自己,假装喜欢吕布,而后嫁给董卓,最终成功使吕布杀了这个连曹操都刺杀失败的董卓。虽然连环计虽然是王允的绝妙策划,但真正的实施者是貂蝉。谁说的清貂蝉有没有对吕布有过真感情呢,或许像她说的,此生,多的是身不由己,待来世,再借真心……3、曹昂曹昂聪明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建安二年(197年)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把自己的坐骑给了曹操,自己留下来负责断後,最终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曹昂死后曹操非常伤心,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父亲,安全就好....典将军,我先...走一步...4、蔡夫人:孤儿寡母,何必赶尽杀绝呢?原本只是刘表的小妾,正室死后,才成了刘表的后妻,所做的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偷听到刘备与刘表的对话,说到了对自己不利的话,所以才想要除掉刘备。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刘表死后,曹操大兵压境举荆州全境投降。当然,这种投降在历史上一向被认为是无能,不过,想想让统治境内少受破坏,生灵免遭涂炭讲,投降曹操也不算十分失误。反正在那个混乱的年月,他们孤儿寡母保不住那片兵家必争的是非之地,曹操在前,刘备、孙权在后,个个虎视耽耽。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投降以后,曹操并没有放过她们,还是杀了他们母子。5、刘谌:国破家亡,谌,何以苟且于世!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邓艾兵临成都门下,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准备向邓艾投降,刘谌愤怒地说:“国家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自然会有亡国之灾,这时候应该是父子、君臣一起作最后的努力,为蜀汉的江山而死,这样也可以去见先帝了!”刘禅不听其言,仍然向邓艾投降。刘谌为国家灭亡感到十分痛苦、悲愤,于是刘谌来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痛哭,随后先将妻、子杀死,然后自杀。6、蔡文姬蔡文姬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 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蔡琰回家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此后再无蔡琰相关记载,卒年不详。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享有,而她却不能两全。日东月西兮徒相望,流落异乡愁断肠。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7、沮授:宁侍庸主,不昧汉贼!是袁绍手下一名出色的谋士,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袁绍不听袁绍挑选精卒十万,骑万匹,准备进攻许都,沮授建议利用优势军力和地理形势,对曹操进行持久战,“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稳打稳扎,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安之策,而不必决战于一役,袁绍不采纳沮授谏阻出兵,违背袁绍的意旨,郭图等乘机进馋,说沮授权威太盛,难于控制,引起袁绍怀疑,遂分监军为三都督,让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袁绍败逃时,沮授来不及北渡而被俘,被押见曹操,沮授大呼不降,曹操与沮授有旧,见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阵营,感到可惜,叹若早点得到沮授,那天下现在应该大定了。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可是,后来沮授密谋逃回袁绍阵营,事败被杀。8、姜维:伯约已尽力而为,奈何大汉国运衰微……姜维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三国人物,他才华不及诸葛亮,不丢人。全三国也就一个诸葛亮。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其执着至少不必怀疑。他的一个大争议,是“穷兵黩武”。然而实在话是:很少人意识到,在蒋琬费祎死去前,姜维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后那几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黄皓等人打压。这是许多人很少提及的: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荆州派关系之目的;姜维则是陇西降将,和蜀汉内部关系更是复杂无比。实际上,针对他的除了黄皓,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并不那么美好。所以,姜维其实是个夹缝中的男人:他有才华,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个诸葛亮都无法逆转的大局面,以及朝内不断的斗争。但直到最后,蜀汉没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对魏国大军压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围裹阻拦,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桥、晃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简直把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最后蜀汉是亡在邓艾那次传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钟会在剑阁,还是动不了姜维。本来,到此为止,哪怕就这样结束,姜维也算为汉尽力了。可甚至在蜀汉灭亡后,姜维还是筹划着那著名的复兴大业。他说服了钟会,搞定了邓艾,而且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最后计策未成,但一日之内,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我其实挺难想象:一个人要执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在如此狭窄的夹缝中,在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仅论执着,他实在还胜过诸葛亮。9、孙策:江东子弟何惧于天下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根基。确实是难得的人物。但他有时喜杀人,过于轻率武断,孙策喜欢单身出行游猎,建安五年,孙策出游狩猎因为骑马太快甩开了后面的护卫,路上突然遇到三个刺客,孙策杀死了两个,但是孙策面颊中箭。孙策中箭后,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四日,孙策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好好辅佐我弟弟!千万不要回到北方去。”《张昭传》则记载,孙策担心孙权不能胜任,把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嘱托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能胜任,请先生取代他的位置。如果无论如何都不能担当克敌制胜保卫江东的重任,先生您可以慢步返回江北,无须心中有所挂碍。”又叫来孙权,亲自给他配上印绶,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当日夜里就过世了事实证明孙策没看错人,在孙权治领下确实把东吴发扬光大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10、徐庶:母亲……孩儿……尽孝来了。徐庶从小就嫉恶如仇,从小习武,梦想着长大能当一个大侠,做过不少除恶安良的好事,后来徐庶有个朋友与当地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相。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辨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决定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本领,后来结识了很多诸葛亮,庞统等人,再到后来投靠刘备帮刘备打赢了几场战役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不幸被曹操抓住,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凤雏,还向刘备发誓到曹营后不为曹操献一策!徐庶的皮肤,里面穿的是魏国的衣服,外面套的蜀国的衣服,这也更表明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鹰厦铁路的起点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龙虎天下绝雄鹰舞其上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1.1K2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33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图片】【雁.过留声】细谈三国杀武将插画&个人解读 转帖【太阳神三国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948贴子:
【雁.过留声】细谈三国杀武将插画&个人解读 转帖
原作者今天在某位吧友的帖子里不期然地分享一下自己对LH作品的看法,感谢跟帖的其他吧友的赞同~雁门不才,第二次发帖,希望能在自己的帖子里完整的说说对所有武将插画的解读和看法1L自顶,顶到百度嘴边...啊~想知道荀彧的衣服为何是独辟蹊径的暖色调?庞德手上为何缠带血绑带?于吉为何在雨中从容而笑?刘禅为何养着如此多的观赏鸟?鲁肃昂首站着的是什么地方?我将会以个人的观点,尽力为大家细细解读、分享答案~现正送上一枚标准网络文盲+历史控,带著孤独的心...开始慢码
推出手机三国杀身份局,3v3,1v1等多种游戏模式.画风精美PC版,移动端app:三国杀Online,均已上线,手机三国杀等你来玩
【不好意思,只找到初版的。不过幸好我自己现在对著实体卡来写,先凑合著一下】曹操:标准版中,不知道大家对曹操的金盔有什麽看法呢?两翼张开,略有鹰扬之意~红缨金盔上的金翅仿佛向世人强调著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霸气十足。然而,K神笔下的曹操绝不会如此简单的让人一眼看破秋水~发现曹操的红袍了麽?大家猜猜当时的风向是怎样的?究竟风,是从画面的左边吹向右边,还是从右边吹向左边?答案不要轻易得下哦~请留意曹操金盔上的红缨的飘扬方向和曹操战骑的马鬃的垂摆方向~对了,风,其实是从画面的左边吹向右边的!可能有朋友会问,那为何K神把曹操拽起红袍的姿势画成另外一个方向呢?这就是我想分享的一个地方:不是画错了,而是曹操一下子把红袍拽起,而且力度很大、速度很快~那又是什麽是曹操有如此之大的反应呢?其实这个问题所产生的联想,就是雁门很喜欢曹操插画的原因!众所周知,演义中的曹操生性多疑且狡诈,即使心里惊慌,还是尽量的压抑著自己的。雁门觉得,图中曹操觉得自己有中伏或被看穿的可能,因此才一下子的拽起自己的红袍:尽管眼神是如此的冷峻,但他的姿势已近出卖了自己“不妙,吾等中伏,魏将何在?!”对吧?这就是从曹操一下子拽起红袍的原因~如果我们配合著他的技能“奸雄”,去感受一下当时需要“护驾”的他,的确很有感觉的哦!最后,还要分享一下的就是曹操的战骑,为何是金辔大马呢?难道仅仅是要表达曹操主公的地位?非也~细心一看,我们觉得可以感受到如此的金辔大马就是曹操当年闻名一世的“虎豹骑”!就是当年那为擒刘备而一日千里于长阪坡的“虎豹骑”!曹纯死后,虎豹骑有一段长时间是曹操亲自统帅的,可想而知这史书上百里挑一、以一当百的虎豹骑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了~红缨金盔,冷峻的眼神,惊扬的红袍,加上那金辔虎豹骑,就是我们心中生性多疑而雄才大略于天下的曹操~!
司马懿:从仲达的官帽来看,即使是对历史暂时不甚了解的朋友来说,都知道他出身于文官~但又有谁知道他是怎样出身的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的...仲达是河内的名门望族(今河南温县一带),我所说的出身,并非想说他诈病不为曹而上任那部份,而是想说他少年时的求学经历~仲达的老师名叫胡昭,字孔明(对,大家没看错)~早年的仲达就是通过家人的关系死命拜在这位有才的隐士门下学习的。成名后仲达曾一度浪迹天涯,访寻明主。而我们所熟知的诈病一事,就是他回来之后,曹操慕其名而导致的~可想而知,满怀韬略的仲达其实对自己未来的主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高标准,否则,也不会冒著逆旨的危险而不赴任于曹操。同时,从另一面看来,韬略也可以约等於城府...回来看看K神的插画,似笑非笑,潇洒尽露的仲达,手中正玩弄著一团鬼火。大家注意鬼火的颜色,毫无疑问是蓝色的~但我们能否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颜色呢?对,这是三国杀当中魏国的基本色!接触仲达的插画,使人不久就能理解到,早年的他已经对曹魏甚至曹操的为人了如“指掌”,而他右手的权杖却偏偏横于身后,也暗示著其城府不易让人看透~背景的淩乱让人感到一场电闪雷鸣即将来临...是否想到闪电当前,仲达拿著黑桃2的八卦想哂笑呢?别眨眼,也许下一秒,你就会被...
夏侯惇:关於这幅插画,我建议大家先看看配文。“魏之元功”,何其高的评价啊!当然我不排除司马炎这个新君主的一些政治宣传因素,但夏侯惇的功勋,的确不可磨灭的(另:个人认为魏国真正的“元功”在於曹仁,后面会细说)...历史上的夏侯惇,是一个辛苦命~作为曹操的堂兄弟,没有夏侯渊“虎步关右”之威(技能“神速”的又来),也没有曹洪“舍命救主”之义,更没有曹仁“南天屏障”之功,一辈子基本上就是只有做先锋、打后勤,甚至是中埋伏的份儿...而且,他的性格就如自己技能名一样,为人刚烈、锱铢必较,可以想像,人缘不是十分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缺点明显,优点也同样清晰可见——忠心夏侯惇的忠心的赤果果的忠,是xue淋淋的忠,不然,自己被暗算也不会“拔矢啖睛”后仍死命追击敌人并亲手杀之;不然,曹操更不会让这个虽无大过亦无大功的劳碌者担任曹魏中期的后勤元首和军区司令之一~插画中的夏侯惇,将服破败,明显经历了一场恶战,独眼的他始终厉视前方,仿佛已经准备好把自己的生命随时献给曹家,如此忠心之人,我们对他的“刚烈”的解读,仅仅会停留在其少时恩师被辱后杀死仇家所冒出那股傻劲头的一幕吗?少时尊师好学,忠心昭著而出入皆受曹操格外之遇,行军多分钱财于将士,死后几乎无一分文,如此大情大性之人,世间会有多少呢?他的刚,是为曹孟德而刚;他的烈,也是为曹孟德而烈...Ps:公元220年3月,曹操逝世;公元221年初,夏侯惇,薨
大家好,雁门又回来了~现在应该饱饱的吧?好,不赘言,继续更~张辽:张辽,字文远,山西雁门人士(雁门哇~哈哈)西汉武帝时期,汉匈交战频繁,雁门一带首当其冲成为战略咽喉,附近的马邑有一户商人家,主人翁是个有勇有谋的富人,叫聂壹。就是他跟武帝建议,对匈奴实施“以马相诱”之计,诈降于匈奴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邑之谋”。不过可惜后来因汉廷这边的原因导致计谋失败...事后,险些中计的匈奴人对聂壹恨之入骨。而《三国志》中,陈寿开篇介绍张辽时,就提过张辽是雁门马邑人士,祖上本姓聂,因故(不知何“故”)改姓张,故名张辽~诸位看官,好好发挥你们高超的想像力吧~赞!言归正传,我们回来看看武将卡上的配文,那是孙权告诫自己爱将们的话,多泄气啊~不过也怪不得孙权,因为他的阴影源於张辽曾今为其献上过一场大手笔——威震逍遥津!不知道这里是否有合肥的朋友呢?这麼有名的一仗,想必他们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哦~武将技能名为“突袭”,说的就是张辽在逍遥津以800人的突击队辗转奋战,最后对孙权的先遣队一击而破并威震四方~也许孙权“真的没想到”,不过谁叫他如此心高呢?他的先遣队这麼一败,后面近10万大军皆乱阵脚,自己落得个险些被擒的污点,而成就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美名。可以说,K神早期的插画还是不够成熟的,这个可以从众多武将的背景勾勒中看出来,这个时期的他,的确要逊色于其他画师哦~不过幸好一个细节可以挽回不少分数,大家请留意张辽张文远的腰间有什麽。没错,那是一个没有箭的箭袋!结合著800人突击队、逍遥津、突袭和这个偏偏是没有箭的箭袋,我们大概就可以想像出张辽的勇武和当时那场逆风之战是如何的惨烈了~这也从侧面透露出张辽大敌当前,因舍小我保大我(详见其跟乐进、李典的矛盾)而果敢作战最后完胜孙权10万大军之无比风采~!赞一个!五子良将之中,也许于禁一直在曹操心中都是“稳重行军”,也许张郃在战略上从来“料敌机先”,也许乐进的本事就是擅於“先登破敌”,也许徐晃的领导常有“亚夫之风”,但五子良将中,张辽的“威震逍遥津”却是最有大义最有血性的光彩一幕!雁门替大家意译一下《三国志》中那场战斗的一段描写:......第二天,张辽拿著武器第一个杀入敌阵~杀了几十人,砍了两员武将,还变杀变喊著自己的名号一直冲到孙权的华盖前......张辽吆喝著要和孙权决一死战,孙权不敢,但看著张辽人少,又把他重重围起来。之间张辽左冲右突,重围顿开,张辽立刻率领几十个亲信杀出。忽然听见重围中原来还有剩下的伤员大喊:“难道将军就这样抛下我等吗?!”张辽听见,立刻回马杀去(注意是“立刻回马”!我呆了),把剩余的夥伴都救回本营~孙权人马都看呆了,没有人敢追......这是谁?这就是一仗能杀得江东小儿闻名而止哭的张辽张文远~!
许褚:从夏侯惇和张辽的背景来看,如果说K神当年的功力还不够成熟的话,那许褚的这张插画将会为细心的玩家和观众带来希望。许褚,曹操的其中一位异姓同乡,算是当年的老**了~土豪出身,早年便跟随曹操,在典韦的过早殉职后正式成为其一辈子的贴身保镖和依靠对象。大家都觉得许褚很猛是吧?什麽倒拖耕牛、裸衣战马超之流的,褒扬其勇武过人的典故和小说桥段先不多说,这里要说说历史中许褚的性格:他看上去虽然憨厚寡言,其实是心思慎密得很哦~不过在演义中,老罗对许褚的描写还是挺实在的,也给我们还原了一个不懂曲意却忠於曹操、稍显木讷却奉公守法、少论刀枪却喋血疆场的虎痴许褚!白天我说过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值得留意的地方,大家请看左下角,是什麽?没错,我们看到的是一只手,一只到死还轻捏著酒杯的手!从插画看来,如果手的主人已成死者的话,那凶手必定是许褚无疑~问题是,拿著酒杯的人,又是谁呢?从演义上我们可以推知,那人便是袁绍帐下的著名谋士、孔融口中的智计之士——许攸!许攸是曹操的故交,而袁绍也是曹操的故交,说到底,官渡之战开始前,这三个老朋友都是知己知彼的了~而后来许攸因为遭到袁绍的猜忌而怒投曹操,致使曹操当机立断,一举烧毁乌巢,并为后来一战定河北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你曹操是雄才大略,但如果没有我许攸的临时变节,量你再多张两张翅膀,邺城的大城门也不会朝著你而打开!这番话的意思,在战后被喝多了的许攸透过浓浓醉意传到了曹操的耳边,结果可想而知...而演义中的许攸就更加倒楣,站在城门下直接把话给我们的虎痴许褚听到了~我姓许,你也姓许?姓许又如何?当众得罪我主子就是个死!没有等许攸反应过来,他那温热的头颅就掉在地上了,地上的手,相信还在颤抖著。而插画中的许褚,为了自己的主子,手起刀落后,还是怒眼圆睁得如此坚定,相信他的心中,除了孟德赐个他的那个“虎”字之外,就只有一个“曹”字了!许褚,是可怕的,也是可爱的~为了曹操,他不惜渭水救曹操、裸衣战马超,演义中只到曹操逝世的那一刻,他都伴随著自己的主子,最后还为其而双目哭出血至晕倒~如此忠厚之人,即使除去其勇武,依然可敬!K神在这画上的典故把握,开始到位了,什麽时候来个SP许褚能展现其“渭水六战救曹操”的风采呢?呵呵~雁门素来敬重忠义之人,以下摘录演义中的一首诗,来纪念我们这位忠心的虎痴吧:臂挽鞍鞒护主身,手持篙楫在波津。若非许褚倾心救,孟德应为泉下人!
郭嘉:终於到郭嘉了,咳咳,看著插画的人设和造型,雁门其实更得挺尴尬的...毕竟上次又一次不小心被朋友告知,郭嘉的形象很像岛国某三国游戏的某瑜后,雁门就...(妇女们胸帝们别打..啊~别打...)好吧,必须坚定、理性的分享和指出值得肯定的地方,这才是交流的最终奥义!雁门这次决定先从插画的外围向中心说起。留意到黄草边上翩翩起舞的蝴蝶麼?请不要想起司马,正经点...我指出的蝴蝶,其实也算是几番意象吧:脱俗的、灵动的;难以捉摸的、稍纵即逝的...大家想想插画裏面还有谁配有蝴蝶?对了,是貂蝉,演义中貂蝉跟我的感觉就是以上的第一种:脱俗的、灵动的。而郭嘉就是第二种:难以捉摸的、稍纵即逝的。历史上他的秉性不是很好,而且常被曹操的“法制顾问”陈群投诉,说他生活作风不检点(当时特指男女关系),但这又如何?之间曹操轻轻一笑:陈群啊,你呢,忠於职守,我就欣赏你的敬业和率直(多给我打小报告吧,我看好你哦),但郭嘉也很好,毕竟我用他的是他的才干,而不是他的私下的男女关系,他给我出谋划策每次都准得爽歪歪的,我也不会怪他。所以说啊,你陈群和我郭嘉都是我的好臣子好夥伴,哇哈哈~曹操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而郭嘉的私下的形象仅仅就是因为陈群的投诉而流传下来,其他方面的呢?不得而知,确实让人觉得神秘感颇深...同时的,难以捉摸的他,却十分容易的把握到别人的内心和动态:郭嘉早年是很受袁绍赏析的,后来觉得“不足以谋”才搞个神秘辞职+隐居(避风流债?),之后才有了我们美男子荀彧荀令公向曹操的大力推荐。官渡之战,郭嘉也应为能准确把握袁绍等人的行事风格而向曹操提出史上有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最后还与荀彧一道夯实了曹操主战必胜的决心!当隐忍寄居于曹操菜园的刘备,声称要为曹操领兵讨伐袁术时,郭嘉也是少数坚决拒绝放刘备走的人,到了官渡之战前夕,在袁绍、刘备将成掎角之势前,郭嘉更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乃当时英雄,即使兵力少於袁绍百倍也要先一举灭之。临终前的郭嘉,更是准确地料中千里以外的孙策有被刺杀与野的可能...这一切一切,我们仿佛觉得郭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预言家!正如其武将牌上的称号一样:早终的先知~我们可以看到,插画中看似漠然的郭嘉其实拥有深邃的眼神,唏嘘的胡渣透视出其放浪形骸的一面却又不失潇洒,最重要的是下裳的垂摆处绣著一只蝎子!这里有喜欢星座的女孩子麼?知道天蝎座的性格麼?对,他们都是深沉而有主见的人,简单而言,就是城府之人(见上面的司马...我说真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吐糟K神的地方:1.郭嘉的衣袖...好像有点“断”,这个“断袖”嘛...得问问司马...扑哧2.壮哉我大汉族!汉服的风格一般是右衽的,就是说服饰的外襟应该是右领在前,对外形成一个“y”字,这一点的吐糟应该被吐烂了吧?应为如果是左衽的话,那是逝者的穿法哦...还是雁门来打个圆场吧,对於这位“早终的先知”,以“左衽”的风格来处理,确实有点错有错著的感觉...如果郭嘉不早死的话,曹操必定会把他选定为托孤元首(曹操自己说的)!说了这麼多,都觉得郭嘉接近神人了吧?其实不然,他不是神,也不是什麽预言家,他仅仅是一位因为善於观察和总结生活而渐渐长进的心理学专家与战略家~说到善於善於观察和总结生活,这偏偏又是我们日常所容易忽略(特别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的一步...如果你是对郭嘉有过欣赏的话,不如把坚定的心融入生活,慢慢提高自己~也许到时候,我们也能像他那样成为一个善於读心善於规划战略的善良的修行者~而郭嘉,只有一个...
甄姬:是不是雁门的眼睛问题呢(天生单眼深度近视,都快成夏侯惇了)?看著甄姬,总会想起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蔡少芬~气质这个东西啊,是多少高价化妆品补不了的,是男人甜言蜜语哄不出的,也是万绿丛中最藏不住的...它必须经过时间的洗刷,当你铅华尽褪之时,也许就是拥抱更高气质之日。刚才那段话,我说的是谁?是谁也没所谓,反正就是你看到文字那一刻所想到的富有女人味的淑女呗~林青霞也好,张曼玉也罢。对著历史上的甄宓,我同样有著这样的遐想~甄宓少时便才思尽显,难怪野史中有如此多的题材能把其与曹氏父子牵在一起...除了样貌淑美之外,值得注意甄宓的是她的少时便表露出对饥饿百姓的心底善良与年长嫁曹后伺候婆家(有名的卞夫人,曹操哪里修来的三世徳啊)至孝的慈惠~这些,史书都有提到,这里不一而足~雁门的观点跟某些朋友的是一样的,K神早期的作品虽然多是借鉴之作,但其擅长对人物眼神的刻画:曹操的冷峻、司马的阴沉、郭嘉的深邃、许褚的坚定,当然后面的不少蜀将也是,这里先卖个关子(有心的玩家多的是,估计也卖不长了,呵呵)~而我们看看插画中的甄姬,虽然背景没有什麽特色(早期的硬伤啊),就率性调皮的坐在草地上,但披著披肩的她,温婉水灵的眼里,究竟藏的是谁呢?我们无从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通过甄宓那一双如此清澈却又未能见底的眼内,我们知道她心裏面一定惦记著一位重要的人,而且有且只有那麼一人~这,是专情的女子才能用的独特且纯粹的眼神~也许说,甄宓是有才华的,因为她创出了“灵蛇髻”的盘法~但雁门更愿意去理解的是,深闺寂寞,想爱而不能尽吐爱意的女子,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身边琐碎,所谓的“灵蛇髻”,也许只是甄宓心中牵挂、百无聊赖时的无心插柳罢了...所谓“剑走偏锋,野史为纲”都不过一家之言而已~要读懂一个历史人物,并非单单一本书、一句传闻所能完成的~个人对甄宓流连于三曹之间的感情十分的质疑,诸位有空可以看看她的《塘上行》。这完全不像一个对感情自持、不清楚的弱女子所能写成的!她更像一句叨念夫君的话,就那最直接的三个字罢了...不过,面对著这位高才而心细、传奇而见怜的三国第一美人,谁又是她心中的“夫君”呢?我们不知道。洛神,也不可能知道
《基友的你》作曲:高晓松填词:雁门二弟你是否会想起送你连弩的那记?三弟你是否还妒忌给杀却不给武器?基友们都已想不起孔明观星P自己~我也是偶然激激将云妹才真鸟不起~谁偷了马超的小姬姬?谁拆了忠伯武器?月英没锦囊会捉鸡魏延笑著来吸吸啦啦啦...music...
刘备:先解释一下雁门为何是蜀控,原因在於雁门喜欢悲情人物~看刘备打滚了这麼多年,临死前两年才坐上皇帝的位置,竟然后来挂在白帝城,之后的基业更是...哎~能为大家介绍雁门心中的刘备,是一种福气。而且,在分享插画的点滴之前,更必须说些前言...相信大家都想到为什麽了吧?对了~随著社会的进步和发达,人心自然各有主见,各种蜜,各种黑,屡见不鲜~但雁门相信,历史的真相虽然模糊,但绝对是可知的,而且真相有且只有一个!面对纷纭的历史说法,雁门希望结合三国杀的插画,通过看过的书籍和周边,分享一下自己对刘备的看法,有耐心的朋友加入把所有文字都看完的话,这幅插画的亮点之处将会出现在最后。不喜观点者欢迎轻喷~开始不少朋友也许觉得刘备的仁德是为了收买人心,是虚伪的,这个暂时不用去急著解释,我们先看刘备的几个人生片段:1.被感化的刺客早年,刘备还是个光棍小司令的时候,有个叫刘平的人,很不服刘备的管理,於是买通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结果呢?当时刘备见了刺客,还以为是登门造访的村民,以君子之礼相待,结果竟然感化了刺客!刺客把真相告知刘备后便扬长而去...刘备后来并没有追究那个叫刘平,反而自己当时也是呆呆的愣在大厅...陈寿也对这事情发表过,意思就是:天啊,刘备的人品可以去到这个地步,这是什麽情况?联想到三国杀刘备的技能“仁德”了麽?他的秉性竟然可以如此影响身边的人,足见其境界是我们暂时所不能企及的~这里必须解释一下“刺客”,在当时,“刺客”相当於“死士”,他们的信仰就只有一个——金钱!他们用性命和勇武所捍卫的就只有一个——信誉!意思就是说,好了,你看不惯我,要买凶杀我,然后就会给钱一个死士,跟他说:那个人,是雁门的,姓幸,名偃,杀了他吧,我给你钱!当死士做出收下你的钱的那个动作,也就等於冒出了一句潜台词:行了,我办事,你放心,如果不成的话,你不杀我,我在这行也干不下去了(要不被同行杀,要不信誉尽毁)!可以想像那个没有杀掉刘备的刺客的下场吧?受了刘备真心相待的感化,竟然愿意放下自己的前途...2.席间的不屑当年刘备滞留荆州之际,常常被那个骑墙派刘表叫去“清谈”。何谓清谈?说白了,就是一大堆所谓的名士在吹牛装逼,说说这个时事人物(例如曹操很厉害而袁绍更厉害之类的),谈谈那些历史名儒(例如当年连皇上都看好的卢植就是我弟弟的二姑夫的侄子的外孙之类的)~刘备其实很反感,但人在屋檐下,你不应酬也不行啊~去了~席间谈到刘备当年的下属兼好友陈登陈元龙(已逝),刘表的一个清谈客对其很不满,意思就是那个叫陈登的算什麽名士呢?我当年去拜访,他鸟都不鸟我,还说名士?刘备难得地生气了,容雁门为大家粗俗地意译一下他的反击:喂,你这话就不对了~想你这种人,只知道坐在这里对人家评头论足的,你对社稷有个鸟贡献哇~人家鸟你才不是名士呢!历史上的刘备,除了有血性男儿的一面,也有刚毅坚强的一面,演义把他给脸谱化了~他虽然待人仁德,但背后的生活同样有七情六欲,喜欢声色犬马的(当然,他也虚心接受过贤内助甘夫人的告诫)所以说,就算是城府颇深的曹操,也有真心爱才的一面(详见其每次的哭坟)就算是颇有仁德的刘备,也有处世复杂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对理解一个历史名人的过程中常常遇见的思维上坎儿~如果我想说,三国杀中刘备的插画其实是描写著他携民渡江那一幕的话,你信吗?请看刘备的身后的军旗,我们可知行军方向是从左至右的,这一点也可以从画面最右后面的骑兵和军马的行进方向印证~
打仗嘛,一般来说,统率者站的地方多和军队的行进方向同向。而插画中的刘备偏偏站在其军队行进以外的地方摆出一个直伸五指的姿势,这是为何?起码我们可以断定当时不是打仗。好了,那雁门只能想像是撤军吧(说白了就是逃难)。请问各位有心的玩家,刘备逃难逃得最出名的是哪一记?是的~传说中的长阪坡上的携民渡江(历史和演义中,关张赵的成名舞台之一)!好了,有些朋友也许会说,刘备所谓的携民渡江,很可能是逼著民众转移~感谢朋友们的另外一些观点的提出~也感谢朋友们用“很可能”来突出我们对历史合理推测的严谨态度。逼著民众转移的这个说法嘛,也许是,也许不是,雁门没可能说了算。但为了这个,我可以打个比方:刘邦即使大败了项羽,缔造了近三百年的刘氏江山。任凭史官们如何曲意奉承或有心隐瞒,但他当年背信弃义、出尔反尔击杀项羽撤军的那一幕,我们永远不可能为之歪曲或歌颂的~而对於新野、江陵一带,百姓口中千年相传的典故,我更愿意相信刘备的真仁德(详见三国志中其逃难时的几次发言,伪善者最顾及自己的性命,是无法说出那些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的)好吧,我们用解读曹操那红袍(详见谈“曹操”那一楼)的思维来说说刘备发巾的飘转方向和背后行军的军旗方向吧~发巾很轻,画中的风向绝对是从左至右的,而背后的行军偏偏如此相反方向,说明其行军迅速(其实是撤军迅速,逃难嘛)那既然逃难,为何插画中的刘备还摆著张开五指的姿势呢?大家回想一下演义裏面诸葛亮是如何劝自己主公的:我的天啊,曹操都快杀来了,你怎麼走得那麼慢啊~简直比那叫雁门的更新帖子还慢啊!孔明,百姓都愿意跟随我,我哪有可能背弃他们呢?我X,主公啊~那些是百姓,我们带兵的,主要保存好实力,什麽时候都能反击,你就别磨叽了好不?孔明,曹操奸诈,我忠厚;曹操犯上,我亲民,这才是我争取民心争取天下的唯一资本啊!唯一的资本!...好了,你就别再劝我了,大军必须保护好百姓继续前进!看吧,这姿势,雁门觉得就是对著孔明使出的~不然,如此仁德之君,我真的想不到还有什麽角度和方法去解读这一幕...三国杀中,刘备的技能也许被不少朋友找出了跟某些游戏中相似的影子,但这个完全不妨碍雁门的理解~因为,“仁德”二字,的确是直接而纯粹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刘备内心的那种对道德的执著~雁门始终相信,历史的真相是可知的,而且有且只有一个~也许,更真实的刘备,还等著我们去感受,去挖掘,去学习...
关羽:能跟著刘备一辈子的人,首当其冲算是关羽了。还是那句话,当今世道,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社会。我们对前人的各种认知和了解,必定会比祖辈们要不同一些...也许不少朋友向雁门一样,喜欢三国的一切,都是由“演义”到“游戏”再到“史书”这样发展开来的(当然,三部曲顺序可能调换一下)~所以,对不少拥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绝对会有很深刻的印象~换句话来说,重新解读和讨论的时候,那些人物也是第一时间被人想起的。关羽就是其中一个。或歌颂,或便池,或翻案,或正名,很多很多...但人家始终屹立在原地,包容著我们的偏颇与认知上的迂回~蜀国标包裏面,第二个就是关羽。我们来看看他的造型:美须卧赤脸蚕眉,青巾绿袍单护肩。很经典的形象~但是雁门最想说的,还是K神擅长的那一点:眼神~说到眼神,我记得自己在谈甄姬的那一帖裏面举了不少例子,然后还说了,蜀国的某些武将的眼神也是挺动人的。对,K神笔下的关羽,就是其一~关羽唐朝之后被封的“武圣”,从形象来看应该是很能打的对不?那为何K神的关羽会如此的不显山不露水,仅仅右手略举,就草草带过呢?足够了,因为关羽的眼神绝对能秒杀坐下的一切...演义中,关羽除了很能打(什麽刀刀枪枪的不展开讨论了,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关羽的傲气!也许有朋友会问:关羽在演义中最浓墨重彩的不是其忠义麼?如果非要这样问的话,我会说,是的,加上历史看来也必须是的。同时,雁门认为,他的“忠义”必须要结合他的“傲气”来感受~演义里,从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的那句“某去便来”,到与张辽屈身三约的“降汉不降曹”,从过关斩将前竟然在坐上刀挑曹操的锦袍而离去,到千里单骑时与廖化、周仓初相识的对话,从刮骨疗伤时对华佗劝喻的不屑,再到水淹七军而威震华夏的那瞬间,最后到临死前对孙权的唾骂...一切的一切,无不表现其千古难见的傲气。对於这种人,如果还生活在当今社会的话,除非是很了不起,否则,即使木不秀于林,风亦必摧之~张飞的“忠义”,是遇神杀神、咆哮退敌,非目空一切的赵云的“忠义”,是临危不乱、龙胆生智,非顾此失彼的而我们再看看关羽的忠:因为其勇武过人,再加上插画中恰如其分、睥睨一切的眼神,所以他的“忠义”始终带著的是咄咄逼人却又唯刘耿耿的~结合插画中关羽的姿势,从以上那一点看来,的确是栩栩如生的关羽就站在我们眼前,仿佛还听著他微微念道:“今某只取孟德人头!汝本忠良,某不杀汝,宜退下。”大家不知注意到关羽的背景没有?是不是很多朋友想吐糟背景的单调的?开始而言,我也觉得。但细心一看,如此单调却纯粹的背景,偏偏抹著一层红,一层只属於关羽的武圣的红...抛开历史上种种的是非,人格上层层的不足,我们就不能感受到背后的义薄云天正是关羽为刘备追随一生的透出的麼?说忠义,可以从关羽的人格中看出来说傲气,可以从关羽的勇武中看出来说智勇,可以说关羽的羁旅中看出来然而,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刀,注定会过早地折断...可惜著不是历史帖,不然,雁门会以更客观的绝度为大家分析关羽的行军智略的(别看襄樊之战的前期赢得怎麼厉害法,毕竟暂时还争议大,但有心的玩家可以详见“长阪坡之战”:如果说历史上赵云在长阪坡救了刘备的命根子刘禅的话,那关羽沿路截击并打掩护的水军就是为刘备后来的东山再起保存了大大的家底)~千百年过去了,这一位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的千古武圣,仍然备受世人的种种解读,一时避之一时清香~但同时来说,当年的那种“来世不二心”与“士为知己者死”的信仰,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去理解和接受呢?可以说,读不懂这种近似愚笨的执著,就读不懂古人的贤哲!不要紧,时间能证明一切。雁门看回插画~我相信,关羽背后的火烧云,最终能燃起世人对真正忠义的认知与追求~以上,就是我心中的关羽~关云长~
张飞:演义中的张飞的形象,跟关羽的同质性跟高。基本上刘关张三人,我们看待的时候是不能够随便的割裂开的。演义中,一开始他们就结义了。而按史书中记载,他们三人虽无结义之名,但有结义之实:出入相随,眠时同床~大家不要误会,他们真的不是那个...这是,当时汉朝的气氛和习俗,男人和男人之间嘛~我看好你,你欣赏我,然后我们就一起深交吧?好啊~有空嘛?有的~那今晚你过来我这边睡吧!好的~明晚要轮到我家做主哦!必须滴~!看,就是这样,感觉上就是一种“我们是哥们儿”的表达形式,换做今天,也许是“你喜欢打游戏不?喜欢的就过来我家”一样的~还有一幕,就是张飞邀请人家来跟他睡觉的,哈哈~当时有个连曹操、刘备、刘表和孙权都日思慕想的名士,叫刘巴,为人挺清高的。张飞有别於关羽的性格,关羽是傲上而怜弱,张飞是唾小人而敬君子(特别是读书人)。所以张飞觉得刘巴有才,便邀请他一起睡觉,谁知人家不理张飞,气得他那个哇~后来好像是靠诸葛亮(还是刘备?)做中间人,把事情给拉和气了...他可爱吧?雁门素来敬重豪侠,够直率(也许是自己不够豪气,哈哈)!而作为跟刘备同乡的张飞,出身燕赵之地,自古燕赵多豪侠,他们兄弟三人有空就睡在一起便成了正常之事(够啦,女孩子别笑,呵呵)...张飞是出了名的豪气之人(注意,这里的豪气决不能跟演义中的形象挂钩),有些书形容他声若惊雷、动如奔马(自己想像吧,反正我是怕了),而正正是因为这样,才给了罗贯中对其进行艺术修改的理由~对於蜀汉而言,张飞的军事能力可以是排前三位的,而且作战十分骁勇,但罗贯中却喜欢让张飞的“勇”写成“莽”,所以我们在演义中常常只能看到他犯傻的一幕幕(详见演义中的“醉酒失徐州”等典故)演义中的张飞,与其说是“莽”,我更喜欢用个“猛”字来形容:不“猛”的话,何来我们插画中那“万夫不当”的称号?史实中,魏国的文武说起刘备的猛将,便常常把关羽和张飞一起提及,而且基本上还是仅仅提及他们二人,什麽“世之虎将”那些就不买广告了。既然他们都被一起对待,那我们不妨一起试试把“张飞”和“关羽”两兄弟的插画拼在一块对比看看,究竟张飞的“勇猛”在哪些地方体现出来!1.肤色:一红,一黑,不解释。如果说你是关羽的敌人,那远远看到关羽的红脸的话,假如自己装怂,那还有活命的机会(演义中曹操不就是这样才屁颠屁颠会许昌麼)~但远远看到的是张飞的黑脸的话,那我就只能呵呵了——对於他所谓的唾小人而敬君子,作为敌人,你觉得自己在他心中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呢?2.胡子:唐朝李商隐有诗曰:“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意思是有的人在调侃张飞的胡子,有的人在调侃邓艾这结巴。历史上,邓艾是天生结巴的(先不说,后面介绍邓艾的时候是一大亮点)~而张飞的胡子是有名的,唐朝前后,有不少人以自己的形象像张飞而开心,因为当时的说法认为张飞因为胡子的闻名,是美男子(留胡子的朋友的福音啊)!而我们看看插画中张飞的胡子,K神故意把捕捉到的这点在此刻意放大,将其形象从豪气升级为勇猛这一档次,挺有意味!(话说有个黑炭头瞧著胡子的要你跟他决一死战,你敢麼?反正我不敢了...)这种待遇,是忠义无双的“美须公”关羽都所没有的!对吧?3.服饰:史书上说,关羽除了出入都穿著刘备送他的绿袍之外,征战时还带著单边的护肩和护心甲。单边的原因也许是为了方便自己挥动长枪(汉朝时武将打仗多为使枪,偃月刀是艺术效果)马上杀敌吧?也正因为这样,襄樊之战时庞德才有了放暗箭的机会(射中的就是关羽没护著的另一边手笔,也成就了罗贯中后来的“刮骨疗伤”)!我们再来看看郑飞的插画,你可能知道雁门想说什麽了...对,张飞的服饰基本算不上“服饰”,身上连一片护身的金属都没有(只有头巾)!仅仅披著破败的披风(比楼上介绍夏侯惇的时候更猛)!虎视远方一咆哮,长阪桥浅水逆流。身上的胸肌、毛发、青筋尽露了,还有谁能配得上“万夫不当”的称号呢?4.坐骑:关羽的赤兔明显有个马鞍,当然了,宝马陪好鞍~但回头看看张飞,马鞍何在?看不到!没有马鞍更没有韁绳的高头大马,谁敢骑?!你不敢,我不敢,K神也不敢...但K神笔下的张飞偏偏坐著四平八稳,嫉恶如仇却又来去自如地咆哮著一切!(提醒一下,张飞腰间那一大块类似背心的东西,不是马鞍来的哦~)以前我会有点抱怨K神的背景老是处理得不够完善的,不过就这个张飞使我情有可原:如此勇猛之人活灵活现于眼前,即使有再美的背景衬托也只是锦上添花。甚至,在杀得眼红的张飞面前,根本抵不住他的那一枪~标准版的张飞,给了我们更多的是他勇猛的一面,至於沉著机智的一面,我们留到谈论那张“SP张飞”再细说~Ps:历史上的张飞也是一个为酒而生、为酒而死的人,每次看到他的酒糟鼻,就特别亲切和可爱~不得不说,三爷,好样的!
【注意到K神的八卦麼?画错了上下方向和黑白,好点到即止】诸葛亮: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插画中,诸葛亮在飘雪中肩托老鹰、手持羽扇,一种荒凉之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不少朋友曾说笑,为何三国杀的插画总是拿鹰啊鸟啊来说事,不过细心的朋友同时也会发现,真正第一张以飞禽走兽融入意境的插画,就是我们眼前的诸葛亮。如果说曹操金盔上那类似于飞鹰翅膀的雕饰象徵著曹操的鹰扬之志的话,那萧瑟秋雪下诸葛亮肩上的老鹰则象徵著其深邃老练的智慧和“不破长安誓不还”的死志~因为演义的影响,曹操向来被称为“汉贼”,但从史书记载其言行而言,曹操对汉廷还是一直抱有敬畏之心的(这点也许会在介绍“神曹操”的时候展开细说)~因此,有朋友为曹操抱不平:曹操被人老说挟持天子,而你诸葛亮的一夥人都自称蜀汉延续汉廷正统,那诸葛亮在刘备死后还不是挟持天子?我只能说,在某个层面上,曹操和诸葛亮,他们都是同一类人~不是麼?他们都想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所执著的,是一样值得执著并迟早会发光燎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裏面,他们绝不会因为某些旁人的误解而停止自己的脚步。曹操可以写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言,诸葛亮又何尝不是证明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是固执的,也是自私的,但谁叫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呢?诸葛亮并不是没有缺点的,相反,他的缺点很明显~为了不让白帝托孤成为空话,诸葛亮生死担当一肩挑,从此,蜀国的人才断层开始明显...为了让刘禅接手时有更好的局面,外儒内法的他事无大小都参与处理,致使蜀国成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同时,自己的身体也日渐消瘦...为了令汉室早日复兴,他似乎忘记了即使保证到当前一辈的领导班子的素质也难以保证下一辈的素质,致使六出祁山、南征北伐令蜀国以一州之力抵御八州十余年自己仍旧落得个穷兵黩武、颇有争议的下场...人,当他有了一个认为值得守护的信念的时候,力量是巨大而可怕的、自私而可敬的~每次看到K神那插画中的诸葛亮,都不免心酸:空有兴汉志,偏遇秋风劲。须眉赛英豪,两鬓已斑白...通过背景中茫茫秋雪的反衬,诸葛亮的脸色暗淡无光,只有坚定得漠然的眼神能向旁人证明他是活著的。标准版诸葛亮的技能,一曰观星,一曰空城。让我们再回忆一下演义吧,“空城”出自他与司马懿较量的典故,不久,剧情就要到“火烧上方谷”的了。也许天命真的在司马懿身上,就算史书没有记载那次从上方谷回来后,诸葛亮是否曾嚎哭吐血,但可以知道的是,诸葛亮之后真的病发了,病得从此不起...观星知命又如何?燃灯续命又如何?知天易,逆天难,不就是你说的麼?你所观的,就是你那稍纵即逝、坠落而亡的将星而已...英雄迟暮,又岂能回天呢?面对著这不得不朽的老丞相,我们只能惜哉惜哉~最后,老丞相是死了,他留给姜维《兵法二十四篇》,但他留给世人的却是更多更多~其实,当我们顾著讨论其是否穷兵黩武的时候,当我们顾著讨论其是否有足够的军事能力的时候,当我们顾著讨论其是否配得上拥有如此多事迹典故的时候,我们能否放下自己那一颗浮躁的心,去问一下:究竟是什麽动力,能让一个必死、早死甚至将死之人,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把自己久久支撑到早已视如己出的社稷大业前才不舍地闭上双眼呢?智慧?忠心?信念?还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马超:不知道这里多不多马超的粉丝呢?如果看到雁门的这个帖子,说到某些地方认为有所不同观点的,还请多多包涵并指出。因为,我想说,演义里因反曹而英气彰显的马超,在历史中的形象更多偏向的像是一位土军阀而已(说白了,相对於朝廷来说,就是一匪首),而且历史上的父亲马腾的死就是因为他的倔强导致的(马腾没有抗曹之心,顺应著朝廷的召唤,但后来马超不停地生事,什麽屠杀百姓的就略去吧,毕竟曹操也有这个坏习惯)~不知道为什麽?雁门这次分享的几个蜀将裏面,都有一种想先吐糟的感觉:先看看马超的左手,又是左手拿武器啊~已经很多很多了(这是要说明武将们天生异禀还是先天比其他人要聪明呢)...但值得肯定的某个细节是马超那枪的红缨~对,没错,请仔细看一下插画中左手那枪的尽头(就是插画边上)那自右而左飘扬著的丝丝红缨~一般来说,我们印象中,电视剧裏面快马驰骋的武将们,一般把武器守单手收在身后,非要临阵杀敌的时候才反手一扬、双手握枪地向前刺去。而马超又是为什麽偏要做出这个把枪单手刺出的姿势呢?我们再想想,一般枪头的红缨都不是很长,所以照理来说我们在插画中是没可能看到冒出那一下截的红缨的。既然看到了,按比例,就可以断定马超当时的手,是握枪握得很紧且很接近枪头的。经雁门这麼一说,相信大家都已经可以想像到这是马超要在驰骋中奋力刺向一个目标!是的,这个目标叫“曹操”,就是那个将要被杀得铁盔弃甲、割须弃袍的“曹操”(当然,没有这样的险境,许褚哪来十八般武艺的舞台)!演义裏面只见马超将要追上曹操便一枪搠去,谁知曹操一闪(发动护驾了?)便让马超的枪深深的搠进一颗老树身上久久不能拔出,这才让曹操逃之夭夭~西凉的铁骑不是开玩笑的,在三国的现实战争中,拥有不一样的骑兵,就相当於拥有比人家高出60-70%的战争胜算(我是说编制与规模,暂时忽略具体战场上的地形)~所以曹操才视自己的精中之精的“虎豹骑”(详见前文介绍曹操)如命根!在插画裏面吧,我觉得K神就是要突出马超的西凉铁骑,所以故意把战骑的颜色设定为最抢眼的白色~这里说个带娱乐性的题外话,不知道大家留意到没有?史书上蜀国的封将有四个,前后左右的就不解释了(没有五虎将的说法,但《三国志》陈寿却很实在又很微妙地把“关张赵马黄:都归於一传,发挥自己的小宇宙吧)~而三国杀插画裏面,五虎将vs五子良将,现在起码有四个蜀将是有的骑马的,起码有四个魏将是没得骑马的:魏国的乐进还没出,但从他以“先登破敌”见长的风格看来,骑马的机会基本为“零”。好了~关羽,骑著红马(赤兔不解释)张飞,骑著黑马(装备裏面有名字的,算是彩蛋之一吧,我不说,有心的玩家可以找找)黄忠,骑著褐马马超,骑著白马云妹,ta...无马...(咳咳,可以遐想但不许想歪啊哈!回来)难道这是巧合麼?我没能力出解释,不过也不用解释。如果说魏国五子的控场流(于禁解释说其实门板也是控场的道具之一)比蜀国五虎的强命系的能力高一档次的话,那插画中几匹马的存在,算是衬托他们英豪之气吧(拉个心理平衡)...另外,想必大家熟知三国杀的这个马超的形象,OL上的那句“全军偷鸡”应该也功不可没的,无独有偶,请看看马超的护肩想什麽动物的造型呢(难道是早年的伏笔?好大的一盘棋)...好了,欢乐的时光过得快,终於轮到说拜拜~必须重回认真的正题了...这里说说SP马超的预告吧:主题就一个字,我们将围绕他的演义和历史中的“帅”来进行:雁门不是对著马超的粉丝们心虚哇,而是马超的血统(非纯汉人,与历史中的吕布一样)和成长环境决定了他的形象和性格,这些,在后面会重点分享的~敬请期待!
黄月英:话说雁门的表哥在面杀的时候很喜欢用黄月英,他的理由很纯粹——他也姓黄。相信大家喜欢各个历史名人的时候不多不少总有些自我代入吧?自古同姓三分亲,对同姓的名人抱有好感也是正常之事,谁叫人家刻苦用功而最后出了名呢?所以,现在有不少拿捏著这种崇拜心理的商家,打著这个和那个的旗号,让我们对那些产品产生以其所谓优点为主的自我代入的感觉~用得好了,我们还可以跟人家炫耀,这东西是哪里来的~很可惜,黄月英的成名之处无从稽考...唯一的说法和印证就是她与诸葛亮的关系——合法夫妻(而且是一夫一妻制哦)!这是典型的妻凭夫贵~记得当时我们是怎样分享郭嘉的插画麼?对了,是从外到内的~对著眼前的黄月英,我们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必须先从内到外地留意~引入眼帘的是月英面带的黑纱,为什麽她要这样做呢?古书载,黄月英乃一丑女~这里我必须分享一下古人对“丑女”的标准是怎样的(女孩子别以为我挑剔,实话实说而已,别担心,扩展包里有个丑男姓庞的~这一男一女跟诸葛亮有关系的都让刘备给收集了,扑哧,说笑)...呃,还是不说了,反正就是很丑很丑,连同性的都难以恭维就是了(什麽掉头发、皮肤起疙瘩、体味浓烈的就不要我在这麼乾净的杀吧里分享了)...古代有名的丑女春秋战国有“无盐”(注意字眼的区别,她正是著名神话传说“钟无艳”中的女主角的原型),三国时候的要数黄月英(不过奇怪的是,有些丑女虽然名字已经忘记了,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聪明而贤慧、心细而大气,往往使嘲笑她们的男人们无地自容,姊妹们光荣+厉害啊)!好了,有褒有贬是必然的,按古代的另一种说法(偏向坊间流传),黄月英其实是一个美得让人嫉妒的女子!为了不让别的姐妹心生嫉妒,也为了回避哪些追求她的狂蜂浪蝶,她曾经故意把自己化妆化得奇丑无比,然后再故意背著乡里“自卑地”蒙上黑纱。这样,自己的生活清净了许多,也更容易一心辅佐心爱的诸葛亮(正史中诸葛亮对於机关之术心灵手巧,而野史记载黄月英的机关技巧更是深不可测,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都是她予之灵感而改良的,果然“奇才”)!还有另外一种基於上段文字的说法,就是乡里中的女孩子觉得黄月英蒙上黑纱还是遮不住她的美,於是心生嫉妒的她们就对其美貌进行到处抹黑,而黄月英当然也乐得如此,逍遥自在地继续和她的诸葛亮相宿相栖~这,就是插画中“月英蒙黑纱”的典故,故事虽然浪漫,但如果问我嘛~我觉得偏向第一种说法,毕竟人无完人,诸葛亮既然能娶她为妻,就必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啊!因此,当年诸葛亮还在草庐的时候,隆重一带便传有“莫要学孔明娶妻”的一句坊间笑话(天啊,连我们都知道的话,这笑话传了千百年了)!其实月英和孔明是蛮匹配的。首先,他们都喜欢或擅长机关之术(正史野史皆有提及)接著,他们的祖辈,其实都是当时荆州的名门望族(诸葛亮的师傅,诸葛亮的同学,诸葛亮的启蒙老师等等等等都在荆州这片土地上牵有家族关系,可谓门当户对)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愿意为对方相守一生!史书没有说明诸葛亮之后是否立妾,也没有说明在黄月英之前是否娶妻,那我来按逻辑推断一下吧: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荆州的大儒,也是这趟婚事的媒人(真的是主动迎门的,但诸葛亮都却一口答应),如果诸葛亮之前有妻子的话,黄老丈人允许主动让自己女儿做人家的妾麼?不~诸葛亮是晚年得子的,孩子的生母还是月英,证明二人的感情一直不错。好了,换过来轮到黄月英自己有压力的!这麼丑的女孩子,我们能说她没有一点的自卑麼?很难说吧?但蒙黑纱的典故确实盛传,这就说明,你黄月英就算在诸葛亮身边永远不离不弃(当然也没资格离开,但是只能由男方休掉女方,而样子丑,就是“七出之条”中的一条,诸葛了完全可以举手的),都要承受不少的压力,这能不心酸麼?雁门不知道,雁门所知道的,就是这麼一对既匹配又不匹配的伴侣,一夫一妻的相守了一辈子,值得当今的我们学习...怀著点点滴滴,我们回来看看插画,插画中的月英蒙纱戴笠十足世外隐士般的站在竹林之中,完全表露了其“性本爱丘山”的志趣,配上点点萤火,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去想像这时的月英绝对是幸福的...要点到的典故和细节,基本上尽收眼底,我很喜欢这个黄月英~插画的称号为“归隐的杰女”。何谓“归隐”?为谁“归隐”?不用赘言了,我要说的是那“杰”字。“杰”字的意思在古语中有“超出”的含义,即是非一般的。既然“超出”,她要超出的是什麽呢?绝对就是烦嚣,世内的烦嚣~每次看到这幅插画,对著当中的月英,与其说她赋予我一种神秘感,倒不如说,她的面纱让我更清楚的看到她那纯粹的内心——她对自己所眷恋的人和事,除了认真,还是认真;除了隐忍,还是隐忍~也许我们永远都不能够清楚她与自己夫君之间的感情能好得怎麼样,但就是因为这种朦脓美,反而让我们跟清楚地想像出甚至见识了她对自己夫妻感情的一种另类的执著与坚守...这,就是一位值得让我畅谈细说至夜不能眠的传奇女子~黄月英
白的的事,还有原作者喜欢繁体,可能会冒几个繁体
吕蒙:终於轮到“东吴四英将”之三的吕蒙了。话说魏蜀吴的标包裏面,我最不明白的是吴国的排序:魏国的第二位是跟著曹操的司马懿,可以理解;蜀国的第二位是与刘备义同生死的关羽,绝对赞成;那吴国的第二位为何是甘宁而非位列东吴四英将之首的周瑜呢?坐等历史同人或吴控赐教~言归正传...虽然吕蒙的官阶形象众多朋友最深感觉的必属东吴都督无疑(或者是“孱陵候”之爵),但相关的典故“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应该也是倒背如流吧?证明吕蒙一开始的确是一个被人(甚至是同袍的鲁肃和张昭等名士)低估得很的“粗人”。而游卡在标准版中对吕蒙的人设却是大气而冷静的,可以说对於后期的吕蒙的形象还是把握的比较准确。我们来看一下插画——历史中有名的“白衣渡江”。除了身后藏著的兵器透著杀机之外,画中的一身白衣的吕蒙却是平平无奇(也许是雁门的水平问题,从赏析插画的角度来看的确缺乏亮点),也正合他暗度江陵乘月袭关荆州之意(其一举成功后的话题正是“神吕蒙”的专属)~这里说一下吕蒙的周边:所谓的白衣渡江,也许让某些纳闷:大军偷袭就偷袭呗,最多让你穿一身黑衣,为何要这麼显眼地穿白衣呢?说的也是,这里必须注意一点,吕蒙大军的主要成员基本上一身白衣,假如你是关羽那荆州烽火台的士兵,你会看不到麼?先说黑衣吧,所谓电视中“黑衣人”的形象其实是一种误导。因为假如晚上的月亮(以前没有多大污染)是比较暗的,那就正合你夜袭的计划了,但千万不能穿黑衣,最多就是深蓝色或者深紫色就好了,黑衣只会让自己败露,因为从视觉上看,只要有点点的微光,穿黑色的衣服都会之分明显,我们还要在人家眼皮下晃动,找死无疑(所以日本古代的忍者们,晚上出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穿著非纯黑色的夜行衣执行任务,这方面他们的话语权不低哦)~说起偷袭时穿白衣就更离谱了。演义当中,罗贯中说吕蒙一军,是穿著白衣、乘著月色偷袭的。试下一下,你真要偷袭,衣服这麼显眼还要乘著月色?不可能。所以现在不少历史研究者认为吕蒙的白衣渡江并非出於纯粹的“偷袭”,而是“夜袭”(可以遐想但不能过分)+“突袭”(请帮我按住那个张辽)!古代的江陵是一个大城市,说它是荆州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命脉要一点不为过(当然襄阳的地位更高一些,详见历史上曹仁的拼死坚守)~江陵对於整个荆州的商业影响力和战略影响力,这里不必赘言,我们目前只需要肯定它是一个商业大城市就可以了。所以有些历史研究者就认为,从扬帆起航到成功登陆江陵地界,吕蒙一直都是打著“经商”这一旗号的(更有传汉时经商的都喜欢穿白色的衣服,某非是行业的一种标示?就像古时押镖的同行相见都客气地来一句“合吾合吾”麼?暂时唯有选择是解释了)~根据他们的猜测,吕蒙就是因此才能大大方方地在关羽的守兵们的眼皮底下进入荆州再被一举歼灭的!这,也许是插画中吕蒙一众能穿这白衣渡江的唯一理由吧?吕蒙的这个典故,也成了古代战争史上潜袭战例中最灵活指挥且为人称道的一幕~顺便说一下,原作者对于一将成名和星sp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黄盖:他的典故就不需要重复了,大家都知道他就“七伤拳”的鼻祖(详见演义中的苦肉诈降)~在东吴,被称为“老将军”的,表示其资历高之外,综合素质(能文能武)也是很高的。这里有两位老将军,一个是程普(后面介绍),一个就是我们眼前插画中的黄盖了。无独有偶的是,这两位早年出身便紧跟孙坚起事的老将军,也恰恰分别是“江东十二虎臣”的第一第二位(详见陈寿《三国志》中的排序: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游卡已经出了十二有七)~别看插画觉得黄盖如此铁骨铮铮,政治才干方面一定是短板。其实黄盖在史书中也算是一个文武全才、智勇兼备的老臣子(赤壁之战的火攻之计便主要由他提出的,当然,周瑜这个计划的实施者也锦上添花得十分出彩)!以下为大家摘录两句话:“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看完第一句,足可颠覆黄盖在不少朋友心中那种纯武将的形象了。再看看第二句,前面的不为他再装饰什麽的,就‘士卒皆争为先’足以注目。‘士卒皆争为先’是一个什麽概念呢:就是我打仗,由你来指挥。哟?是你来指挥啊?太好了!兄弟们一起奋勇杀敌吧!然后,你这个统军的就被“冷落”了...黄盖得军心竟然到如此境界,在一个随时需要抛头颅洒热血都未必能名留青史的世道,手足们却愿意为他的功勋去杀敌,甚至死去,这是一个怎样的将才方能达到层次呢?再看回来,插画中有几个地方值得我们去留意:1.臂上青筋:如果描画武将杀敌而配上青筋,无可厚非。但一个老将军身先士卒操帆拦索的还冒出青筋,就不得不佩服他的体魄和豪气了。当然,这只是个小提点,更值得注意的是下面的。2.虎头标饰(臂上纹身):上面不时提过黄盖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麼?加上这个虎头标饰,演义中“敢死之士”的形象(详见“苦肉计”与诈降交接时统帅水军突击队的身先士卒)便更加突出!3.头巾:相信这个,大家相对比较少留意。雁门认为,要感受这插画与典故的契合度的话,“头巾”这个因素应该要唤起我们的重视。也许有些朋友一眼看上去觉得就像老太太们的头巾(我更离谱,最初还觉得那个像发烧的退热贴)~但仔细一想就知道黄盖绝不是弱不禁风之人,那为何要有一个描画的因素出现呢?还记得演义中赤壁之战前夕,东吴上下的鹰派(鲁肃等主战之流)有哪些主要人物麼?对了,除了周瑜和程普,武将中最出彩的莫过於黄盖!请看演义中的描写:“...只见黄盖忿然而起,以手击额曰:‘吾头可断,誓不降曹!!’...”古时人们向对方承诺一件事情、对某些事情茅塞顿开或者对某些事情强烈地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往往会用击打额头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立场(还要挺大力地击打)。以上,就是黄盖“击额明志誓破曹”的典故。而插画中的头巾,我相信是对这一典故的夸张表达(额头轻伤?)和体现。可以说,赤壁之战没有周瑜那漂亮的战术,是打不成的。而周瑜没有黄盖的献计与敢死之志,曹操也是不会这麼快上钩甚至是起码不至於惨败的。当我们要了解黄盖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不妨更多地从他的综合素质或者个性上去感受这位有名的虎臣...这,就是文武兼备的老将军,东吴的黄盖黄公覆~
周瑜:东吴四英将之首——周瑜参上!对於周瑜的更新,在各位悟空们面前绝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昨晚到现在,只要有空,雁门都在为这一次的更新而酝酿,试图积极地把每一只鸭梨冷藏,变成冻梨~有些朋友也许觉得这个标准版的大嘟嘟表情有点纠结,我也觉得插画中的他有些放不开。但试问面对数倍於己的曹军(这说法应该较接近史实,因为当时汉末除了满目人祸之外还有不少天灾,全国上下的人口绝对没有现在一个省,少得可怜,绝不会动辄就几十万大军),能不紧张麼?虽然说周瑜一贯潇洒且“美姿容”,但跟游卡的“神周瑜”的形象区别一下的话,我们还是凑合著看吧~插画中背景给我们是一种“万箭齐发”的视觉感受,个人认为其要塑造的就是连环火计成功后我们周瑜周都督立即向曹操水军发起总攻的一幕!雁门觉得这个周瑜虽然画得不够神周瑜好,但幸亏图中的某处彩蛋为后来的“孙策”插画带来一丝联动的伏笔~大家先不用猜,后面雁门会为大家指出的。我所说的那一处彩蛋不是我自己发现的,而是好像记得官方曾经提过哦(牵强与否暂不讨论,提到孙策之时,我们一看便知)~也许亲爱的悟空们会觉得这次分享的边幅比较窄小,这里必须向大家解释一下:游卡的安排当中,周瑜位列神将,所以我们必须把他留在神将的介绍中展开。而事实上,文武相全、风流倜傥却又英年早逝的周瑜,一生中最大的手笔也是最光彩的一幕就是赤壁之战了~对於这个观点,相信大家是有不少共识的,因此,游卡也使“神周瑜”浓墨重彩地献给我们眼前,到时,我将会从他身上甚至周边的点滴跟大家一起讨论和分享(雁门其实很喜欢神周瑜那个笑眯眯的眼神哇,哈哈)!期待标包的完美结束和扩展包的注目登场,汝等看好哦~
雁门小幸偃笑摸八楼9江东二乔:看到两幅插画并存,有点惊讶吧?是的,雁门偷跑了,为了眼前这两个历史中的美女,无奈地偷跑了。也许因为她们生来在历史上留下的能各自品味的故事就不多,也许因为她们本来就是两朵应该黏在一起的姐妹花,也许因为她们的人生结局使我心生怜悯...所以,我把这里的江东二乔安排在一起出现了。说起大乔和小乔,除了想起她们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诵的美貌之外,我们还会想起两个人,她们一生中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孙策和周瑜。孙策和周瑜这两个年岁相近、志趣相投的哥们儿,早年就叱咤风云,一文一武、辗转江东。平定了皖城(今安徽境内)后,得知皖城的“乔公”(一作“桥公”)有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便鼓起勇气、慕名拜访以求天作之合。自此,大乔配孙策,小乔配周瑜,两对璧人便开始了自己的美满生活。当然,雁门只是为大家预热一下才重提当年人所共知的佳话。不少朋友觉得他们一边郎才,一边女貌,皆天作之合。其实,并不尽然。这,其实要从大小乔的老家“皖城”说起...春秋时期,在今天安徽省境内有个小国家,名作“皖国”,而皖城就在当年皖国的境内,这也就是安徽省简称作“皖”的主要原因之一。东汉末年,孙策在袁术帐下自感穷途末路,发誓重振父辈基业,於是以父亲觅得并藏下的玉玺向其借兵毅然席卷江东,而皖城,理所当然地被定格在他那双虎眼之中,一动也不敢动。所以可以说,大小乔跟孙策、周瑜的相遇并非偶然,甚至是被故意为之的。而他们的“郎才女貌”我们可以先不讨论,但他们真的是情投意合的麼?这个就很难说了。我们可以一起想像一下,哥俩儿一起把城给破了,然后寻山觅林地找到乔公乔老丈并向其提亲,作为新败之城中一蚁民,你乔老丈能不答应这桩婚事麼?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三国志》有名的注释大家裴松之。他描述二乔与孙周之事时也引用了《江表传》中的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好了,我们必须引起注意了~孙策戏周瑜中的“戏”,有说笑、戏谑的意味,证明提请之后的心情是比较轻松的,而非兴奋的,我们可以推知整个提亲过程的难度基本很低(详见他们二人身份与上文背景)!话中的“流离”是什麽意思呢?糟点来了,这个“流离”绝不是我们三国杀中游卡的理解(颠沛流离),这里“流离”的意思是“容颜光彩焕发”!那孙策整一句的大概意思就是:“乔老丈的女儿是很漂亮,(但)能够得到我们哥俩儿做他的女婿,也应该够他偷著乐了吧!”从这个方面去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乔老丈的心态绝不是“黄月英”的爸爸黄承彦当时反过来向诸葛亮提亲的那样主动和积极了。如果是我是乔老丈,我就会想:“嗯,也好,英雄配美人,但愿姐妹俩以后衣食无忧~就这样吧!(请帮我按住郭嘉)”,然后就风风光光地把自己的女儿们给嫁出去了...尽管如此,我们不能都因为这样的推断而否定人家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的可能性(毕竟我们作为后人只能想像加推测,顶多再配以积极且主观的美化)~古代对女子当妻的要求很高很苛刻,但也不乏彪悍妇人(详见唐玄宗时期“房谋杜断”中的房玄龄,他钟情于自己的发妻,可发妻却是一名人所共知的悍妇!女子因感情而心生妒忌,我们可以考虑用“吃醋”来形容之,而典故便跟该悍妻有关!再回想一下宋时苏东坡好友陈季常与其老婆的野史传闻,不解释)~然而大小乔下嫁孙策、周瑜之后,史上并无不和谐的记载,反而野史对这两对璧人的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完全不吝笔墨,可想而知他们在当时也应该是比较受人羡慕的~
历史上记载大乔和小乔的文字,基本上是习惯以其两姐妹共存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如果以这样的思维,去让游卡设计她们两人的形象,不得不说绝对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同质性!首先,大家都是漂亮的萌妹子。其次,这两位漂亮的萌妹子如何个漂亮法,千百年来已经无从考证。最重要的是,如果这俩萌妹子在玩家眼里没有一个合理的“差异化竞争”,岂不是落得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说,最后插画对她们的设计,的确是高水准地解决了以上问题,这也是我比较欣赏眼前这两幅插画的原因,更是我把姐妹俩排于一起在大家面前作对比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对于小乔而言,我们的大乔还多了些为孙策的插画而留下的彩蛋和伏笔——手中拄著的剑(不过雁门一直认为画得很像隋唐英雄传中整天出现的兵器“铁鞭”,不过这个无伤大雅)~据网上流传,大乔身上还有另一处彩蛋,是跟她的武将技能一有关的...大家请看大乔胸前那近似菱形的镶金翡翠~像扑克中的“方块”麼?应该都能理解吧,这个说法雁门也是听说而已(我真不是色胚,真不是)...咳咳,好了,遐想完毕,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把她们这两姐妹的插画一起说说吧。如果你手上有大小乔的武将卡,不妨把两者左右拼在一起的看,你心中也许会有一种莫名的味道。如果非要我去形容的话,我认为:大乔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深闺怀人的离愁,小乔给我的感觉是偏向一种动静皆宜的风情。而她们的形象也是有区别的,大乔的落笔有一种自上而下的观感(请留意大乔的低眉与静默、身后的风中垂柳和难以扬起的披风),小乔的落笔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观感(请留意小乔的笑颜与灵动、身后的群芳争艳和别於大乔的蝴蝶结)~更重要的是,小乔给我的感觉更为鲜明(虽然姐妹俩在历史上都经历了丧夫之痛,也许游卡希望把二人所表达的意境区分开来,致使单独让插画中的大乔默默地承受著那种怀人的离愁吧)~有时候,我们总是觉得二乔是幸福的,她们跟自己的夫君又是情投意合、郎才女貌的,甚至还因此羡慕不已...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麼?早早地双双经历丧夫之痛并长留深闺离愁,这些我们能想像的麼?也许有时候,金钱是不重要的;名利也是不重要的;美貌是不重要的;才华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眼前人~千百年过去了。英雄和美人,谁也留不下光辉,谁也留不住春色,留下的都只是一座青冢...每当我们习惯性地挑剔著自己的伴侣是如何不优秀甚至如何不体贴的时候,我们又有否想过,假如从这一刻开始永远地失去了眼前的ta,自己会是怎样的呢?还请珍惜眼前人,生在福中要知福~二乔应该是小qie
孙尚香:也许有朋友觉得雁门每次对女将都特别青睐,更新的文字都比较多...好吧,这次我要破了这个传统。话说游卡三国杀裏面,几乎每个常见的画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或写实,或抽象,或轻描,或重彩,或突出五官,或注意细节,或唯物,或唯美...雁门对於“木美人”的女将作品情有独钟(请帮我按住曹植和文姬),因此对SP孙尚香很是有感情上的偏颇的。而且从某个层面上分析,个人认为要介绍结合插画孙尚香或者借著孙尚香这个历史人物来介绍插画,都应该主要从那张SP孙尚香入手。综上所述,这次对我们眼前的香香,更多的分享是她的周边,甚至是雁门所认定并指出的一些小糟点,开始~历史上,孙权的确是有一个嫁了给刘备的妹妹,但她的姓名已经很难稽考。也因为这样,历朝历代对她的的遐想和艺术构造可谓层出不穷(除了“月英”之外,又是一个“妻凭夫贵”的浪漫典型)~我们暂且把眼前这个女孩子有爱地称为“香香”吧。虽说这香香给人的感觉素来就是那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但有一点,让雁门想不通的是,为何必须把她头发设定为短发呢?如果说游卡希望把她的形象设定为“冷艳之花”的话(详见野史中其美名“弓腰姬”的由来),我看从她的表情和眼神便可理解一切,大可不必短发处之。另外一个不明白的就是插画的背景。大家不妨一起认真地看一下。背景中,愁云惨澹的江面上,有一片帆船被披著火光。结合“吴国”、“船”、“火”、“战争”等关键词,能不让人想到是“赤壁之战”麼?就算想不到赤壁,那香香一个女孩子家的为何要舞刀弄枪的在敌方甲板上大开杀戒呢?多危险哇(详见插画中被技能框挡住但向著香香的长矛)~!好了,这里雁门会大方得谈一下悟空们杀友们留意过的问题:香香的身材...好吧,我知道你们会笑我...偌大的一个边幅在吐糟,好不容易转一下话题竟然来这个?相信女生们也不同意!其实也没别的,就是想大家以一个游戏之外理性的角度去讨论一下,因为不少朋友凭著香香的技能去戏谑(内涵)她的形象,个人认为是有点不公平的(详见后面我为陆逊正名时的立场)~插画中的香香也许是不少游卡玩家的女神,原因是她那傲人的身姿吧?但我认为,她的姿势是向前微倾的。这样的情况下,视觉的错觉会让我们高估了自己的想法...当然,游卡从这角度去塑造其形象以求高关注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性感路线嘛~很正常(详见当今车展)~吹毛求疵地抒发一下:三国时期,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也不是很极端的(汉朝时的赵飞燕瘦得绝对让你心疼,唐朝时的杨玉环肥得绝对使人羡慕,明朝的美女多以纤瘦柔弱为标准之一)~稍稍吐糟一下,在众插画中基本上对每个女将都塑造这麼突出的身材,雁门觉得游卡其实没必要。最后,有关香香的出身、出嫁前后的地位与跟刘备间感情亲疏的推断、插画的亮点甚至更多的细微处,我会留到在sp香香的帖子中跟大家讨论和分享(两个帖子前后文字加起来一定能够让没有被“sp化”的武将们泪目)~那时,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从香香的人生结局和下场中感受到,眼前的“冷艳之花”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东吴烈女子,可敬!
陆逊:不知道大家是因何而开始认识陆逊的呢?分享一下雁门的吧。之前看过谈刘备那一帖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蜀控。既然是蜀控,怎麼会不关心刘备和陆逊的“夷陵之战”呢?这场战争,引人注目的要数陆逊忍辱负重、细雕慢琢地为刘备献上的大手笔:火烧连营!那场穿越千年的夷陵业炎,也自豪地被定格为眼前插画中陆逊身后那一抹无情的映红...关於“火烧连营”,历史上纷争得更多的是对刘备的军事能力或此次战术发挥的讨论与评价,而作为大赢家的陆逊,反而受到了相对的“冷遇”。其实,他的这场胜利,其实并非唾手可得的。演义中,当远在千里之外的曹丕听说刘备连营七百里以对峙陆逊便嘲笑之,还说句“这样行军布阵会不败麼?”而实际上,以当时夷陵一带的地形看来,刘备是不得不如此布阵的。当时战后,陆逊也点评了,其实刘备输并不是输在连营七百里,而是输在临敌应变和对自己水军的不自信(因其不敢率水军与东吴水军正面冲突致使)!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刘备自从率军进入荆州(经过今湖南秭归一带)后并考虑连营布阵,带兵的是冯习(冯习是但是的刘备亲点的都督,刘备的察人和用人是有名的。可惜一场大火使冯习葬身,不然我们应该可以对其军事造诣有更深的了解),请注意,我说的顶多是马步军而已。而从当时蜀地(主要详见今重庆一带)至荆襄(主要详见今两湖地区)的地势可知,刘备完全可以率军水陆并进的。但事实上刘备没有如此做,他最多就把自己的水军殿后,试图以陆战为主体、积极寻找战机(详见其对陆逊守军的屡犯挑衅)来为战局迅速撕开一个突破点。可惜陆逊确实真有儒生雄才,首先他速命各地驻军死守,在心理上肯定了刘备这个难得的对手之后便积极展开策划...不过这不是军事帖,我的军事点评能力也接近零,所以不敢继续献丑。反正最后的结果是以刘备为首的汉军惨败,以陆逊为首的东吴军凭著前后隐忍坚守一年多为代价而大胜~不得不说,从陆逊这次的“夷陵之战”和后来的“石亭之战”(详见史上陆逊破曹休)看来,他的军事才能是值得大大肯定的。具体的战术运用上,以逸待劳、一鼓作气、瞒天过海、围城打援等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某个层面看来,陆逊的军事才能绝对并非排于“东吴四英将”之末的(陆逊的儿子陆抗在更后来的“西陵之战”中表现同样出彩,可谓将门世家)。也许喜欢看演义的朋友,不免会觉得陆逊就是一个在书中一下子冒出来为吴国力挽狂澜的角色(详见“阚泽以命荐陆逊”)。但其实在历史上,陆逊跟吴国的关系颇深(陆家为江东大族之一)。因为历史原因,陆逊的爸爸间接或直接死於孙策手中,而为了稳住这难得的人才,孙权把孙策留下的女儿嫁给了陆逊以极力抹平旧事。早年的陆逊,在吴国主要是治理地方蛮夷(详见当时东南一带古越族十分猖獗),可谓软硬兼施颇有成效,可以说,陆逊这时候的成绩为后来的“出山”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好评(而且他人品也挺好)。说到人品,也许我们会想到三国杀中陆续这武将的技能“连营”,但我更想说的是他的历史上给人的形象。史书说他特别帅,但这种帅是属於书生类型的,是“周瑜第二”,而且他还有个特徵,就是帅起来有一种女孩子的清秀!这,也许就是我们眼前游卡的插画中陆逊的形象比较阴柔的原因了(当然,我不排斥这个合理的艺术创作与放大,麻烦大家不要再黑他了,555)~之前不是有很多朋友跟雁门提过在想这里提前讨论鲁肃的麼?为了尊重出将的顺序,雁门唯有拒绝大家的厚爱,坚持不偷跑。不过陆逊作为吴国标包的终结者,而且又是“东吴四英将”之一,而且我也说过四英将是在插画上有共同点的,所以接下来还是可以四英将为主体说说他们的插画!在古代兵器史上,剑和刀,它们是一对最重要的老朋友。剑主灵动,有美名,曰“游龙”刀主刚勇,有美名,曰“猛虎”但是,在一支军队的统帅上,剑的地位还高一些。它是权力与统帅的重要象徵之一(详见刘邦为韩信大设拜将台、《三国演义》中赤壁前夕孙权赠剑于周瑜、宋时皇上御赐包拯以尚方宝剑等典故)!所以,我们不妨结合三国杀中“东吴四英将”的插画看看:周瑜拔剑以表现千军迸发鲁肃按剑以表现大气沉稳吕蒙提剑以表现意图荆州(sp版)陆逊藏剑以表现韬光养晦可以说,四英将的插画都是围绕“剑”这一隐性主题而展开的。而这里大器敛锋的主角——藏剑陆逊,更是凸显其故意在名将关羽前示弱的典故!他对刘备的战前隐忍,他的关羽身后的曲意逢迎,完全集中体现于其身后的“蛇舌剑”——一把锋利却善於扭曲自我的杀人武器!我们凭著“儒生雄才”这个称号可知,游卡对陆逊的形象把握还是比较中肯和准确的...谁说书生百无一用?千年还看文武全才!
(之前甘宁更新的图片版让各位来自爪机党的友军纠结了,现在文字档重发,此诚意作为“群雄标包三人组”登场的铺垫与过度吧,撒花!)【Ps:之前填了“魏国”和“蜀国”两首歌,但目前对於“吴国”的还是灵感拙计,我们期待日后~】甘宁:以前对甘宁开始有想详细了解的冲动,都是因为孙权的名言(请看卡牌配文,就是那一句)~历史上的甘宁虽然性格暴躁且容易斤斤计较,但素有胆略而爱惜士卒,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人(江东文武之中,最包涵最懂甘宁的,要数周瑜和吕蒙,也因为他们的建言,孙权才对甘宁日益看重)。在不少时人眼中,江 盗 【关键字真纠结】 出身的他带著一身固有的豪迈与 fei 气,这点我们可以从插画中那种在船头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轻蔑不羁的眼神中感受到。这插画中的另一点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地方,要数甘宁颈上缠著的铜铃。话说甘宁与兄弟们做江 盗 的时候,很有个性,也很有影响力。他们用 jie 回来的钱( jie 富济“己”包括了其中一部份)把自己的船和服饰打扮得显眼且夺目(人称“锦帆 盗 ”的原因正出於此),让人远远望见就纷纷逃命(将要被 jie 的人来不及报 guan 就跑了,甘宁的船还要把人家吓得逃更远,即便如此,甘宁一众还是把人给 qin 住了,不可以说不厉害)~而且他们喜欢把大铃铛系在身上,“跑货”或出生入死的时候总是铛铛作响,甚是震慑。插画中甘宁颈上的铜铃就源於以上的典故(个人认为当然还可以画得明显一些)~为人爽直的甘宁先是出身“游侠”(具体的注解将结合韩当插画中的彩蛋进行细说),继而投靠刘表(不见用),最后孙权才是他的归宿。在孙权帐下多次建言,充分体现出其智勇与胆略。其中最出彩的一幕要数“ jie 曹营”(详见典故“八百水军戏曹营”)!当时“逍遥津”的梦魇还没完全散去,曹操又亲率号称四十万大军到孙家家门。甘宁便带著三千人马为前部先锋!他乘夜选出并带领一百个精锐部下(几乎都是亲信),一阵杀猪喝酒后便于二更时分 tou 袭曹营。曹营当然乱得可以了,等到曹操匆忙迎战时,甘宁那小分队早已杀敌凯旋~这次劫营令吴军士气大振,孙权之前惨败的阴影也烟消云散,并叹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要说甘宁的话,其实还有不少传说和典故的,但跟眼前这插画的联系不大,雁门就先不展开了。不是说今年将要出SP甘宁(群势力)麼(注 原作者写文时暂无sp甘宁)?如果那甘宁真的是投靠孙权前的甘宁的话,故事的分享将会铺展得更宽阔。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吕布:虽然雁门没有对吕布特别欣赏,但游戏归游戏,当我第一次接触三国杀这款桌游的时候,我还是果断选择了“吕布”。教我玩三国杀的那位桌游店店长傻了眼,苦笑了一下,因为当时我抽到的身份是“忠臣”,还是主公刘备的“忠臣”(当时完全不懂何为配合、回合外防御甚至输出)...可以说,吕布的技能和最初的三大主公没有一点联动,总是单兵作战,感觉就像历史中真正的吕布一样。我们可以看一下眼前的插画,从吕布的头饰、坐骑和武器看来,游卡还是挺贴合演义中对其的表述的,然而这幅吕布的插画也属於一个乏善可陈的作品。如果非要说说值得留意的地方,我还是建议从历史的角度去品味一下插画中吕布的眼神...插画中的吕布自如地著方天画戟,杀得眼红却面无春夏秋冬,甚是寒胆逼人,也突显出其勇武异常、睥睨当世,非凡夫俗子能及之的冷峻与刚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超凡脱俗却又不善与人交流时,往往总有气破千军之力,也不及一流连乡里的穷酸书生。吕布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之人。刚才谈到他的勇武,也许不少朋友会有异议。有异议绝对是好事情,利於交流:他们会觉得吕布当年身为丁原的主簿,其实就一文官而已,何来的勇武?莫非是演义故意夸之?我们说,演义七分史实却带有三分戏说,但这戏说的立足之本是需要史实的。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吕布的出身。吕布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骑都尉”(这个官职不展开介绍,但即使不了解,我们都能从字面上知道是一个武职,说明吕布出身是一武人),后被调任并专职,丁原任其为“主簿”(汉时主要为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不少朋友就是以此点认为吕布的勇武并非如此超凡或者直接认为他是一文官,其实不然。从史书上记载丁原对吕布的提拔和亲昵态度我们可以推断,使其任“主簿”也许更多的是出於一种信任(毕竟处理文书的,基本上都需要不时的贴身)。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的前后,吕布就被命为“执金吾”。“执金吾”这官职是要我们做什麽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派一堆人让你使唤,而且要你负责现在首都的巡逻工作,内容涉及还不仅仅涉及当地治安(“执金吾”的“吾”念yu四声,无独有偶,根据《后汉书》和《英雄记》的记载,丁原生於贫苦人家,注意,也是“为人粗略,有武勇”和“执金吾”的出身,如此相同的性格和资历,继续发挥自己的小宇宙吧)!目前为止,我们应该对吕布“有勇武”这一观点是没多大异议的了(据史书记载,他出身于现在的内蒙境内,个人认为他就是一名弓马嫺熟的混血儿:三国历史上出名的帅哥并不多,吕布属於其中一个),但他的勇武又能多高呢?我们试试从吕布的后来经历和对董卓的侧面理解来一个猜想。历史上,吕布的第一个东家“丁原”算是董卓的半个政敌,董卓知道吕布是个对身外物“容易动心”的人(请注意,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把吕布评价为见利忘义,毕竟弱肉强食的乱世实在有太多的不堪),所以杀了丁原之后,便顺利地把吕布拉到自己帐下。但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之名诏于天下,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保镖——正所谓无知者无惧,大善者大勇,而从历史的长河和恒河沙数的演义典故中可知,凡“大奸大恶”之人基本上都有一颗“贪生怕死”之心,表面上很厉害,但一到了生死关头必定如纸老虎被戳穿一样可叹可笑。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震慑身边的不服者,董卓必须找一个外能逼人、内能保己的猛士!而吕布能首当其冲地成为其不二人选,可知吕布之勇武实在可畏于当世也(详见历史上其为解决刘备与袁术纷争而上演的“辕门射戟”,此史实使雁门更坚信如此百步穿杨之术,不是常年受塞外弯弓射雕之教化且天生异禀之人,绝对不能随意为之)!
但是,历史上的董卓又天生多疑之极(详见演义中的曹操生性),所以曾因小事便向吕布掷出手戟(详见演义中“凤仪亭”的桥段),又因为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据传这一婢女就是当年罗贯中创作“貂蝉”时的艺术原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杀神吕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