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个三国志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让人怀念大汉王朝,就不能有个五代志或五代演义让人怀念怀念大唐王朝呢????

390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7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8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9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5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9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的演变之路_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的演变之路
原创| 01:26:12
诸葛亮的形象演变,是不同时代思想风潮的一面镜子。诸葛亮在一个时代的形象设定,往往体现了当时人群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受到推崇的原因魏晋时期的人便开始对诸葛亮的推崇诸葛亮受到后人的推崇,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从政权性质上看,三国里曹魏和蜀汉都属于庶族地主,寒门知识分子与士族势力争夺政权中崛起的势力。根据诸葛亮的建议,蜀汉在崛起中占据的益州和荆州,本来属于信奉儒学的宗室州牧刘表,刘璋的地盘。而同为宗室后裔的刘备出身贫寒,刘备与诸葛亮的合作,可以视作没落宗室与寒门知识分子合作夺取权力的过程。而日后统一的西晋政权依旧被高等士族把持,南渡后的东晋更是出现了王马共天下,高等士族和君主一起统治的局面。所以诸葛亮三顾茅庐的经历,自然成为了次等士族和底层寒士的理想,也成了所有渴望改变命运之人的心理寄托。其次,诸葛亮对抗曹魏是以弱抗强的北伐战争。忙里偷闲之间,还有征服南中蛮族的远征。这些都有了更直接的时代隐喻:兴复王室,抵抗戎狄是南朝维系人心,对抗北方外族的政治正确。经历了永嘉之乱的文人 自然需要一个精神依靠虽然晋朝是逼迫魏主禅让取得的政权,所以自认为继承了汉-曹魏-晋的禅让次序。但到了东晋,参与过桓温北伐,十分仰慕诸葛亮的史学家习凿齿,甚至写了一部政治极其不正确,以蜀汉为正统的史书《汉晋春秋》。这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北伐的期待。日后被《三国演义》添油加醋,大肆演绎的“七擒孟获”的故事,最早就是出自这部史书,体现了汉族文人希望击败蛮夷,让外族归心的理想。不仅民间汉人非常推崇蜀汉,令人咋舌的是,“尊汉尊刘” 的思想甚至影响到当时的外族政权。最先起兵反晋的是中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匈奴族。因汉高祖的公主曾与冒顿联姻,与西汉王朝约为兄弟,故而改为刘姓。内迁匈奴后裔刘氏,为了笼络汉民支持自己,论证晋朝的不合法性,便宣告自己是两汉刘氏的外甥。可见民间对于刘家的推崇十分广泛。刘渊的政治宣传在当时还是有着一定作用最后,底层平民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过的太好,渴望明君贤相拯救自己。诸葛亮为了集中力量北伐,不授政敌以把柄,节约开支,去世时家无余财,自然是受到了底层百姓的好感。在严谨的战时体制运作下,诸葛亮领导下的蜀汉一度民风整肃,道不拾遗,军民吏士遵纪守法。这当然是保守兵乱的民众所期待的。所以,魏晋时代是蜀汉英雄崇拜初步形成,诸葛亮经典形象定型的时代。道家文化的兴起和时代政治的因素都促成了对诸葛亮的推崇。比如《襄阳记》记载,诸葛亮死后民间百姓不顾朝廷禁止,私自祭祀诸葛孔明。魏晋时期的文人士族西晋--经典扮相的定型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就是魏晋时期定型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尚。魏晋时代复兴的道家在诸葛亮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他们成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特性的源头,影响了日后的一千多年。诸葛亮本人博览诸子百家的著作,读书观其大略,不拘小节。但在治国统兵上更倾向于法家和儒家,道家只是他研习的学派之一。只是因为他在给张鲁的书信中曾写道:你仅仅沉迷于感官享乐,怎么能得道?这就给魏晋小说的创作发挥提供了基础。东晋时期的风气很大程度也影响了诸葛亮的造型诸葛亮乘坐素舆、戴着葛巾、手持白毛扇的经典形象,出自东晋小说家裴启的《语林》。诸葛亮的经典造型就此定格,体现了晋代对于风雅俊逸,坐而论道的士人形象的推崇。西晋人郭冲记载的诸葛亮轶事《条亮五事》里,出现了著名的空城计场面。诸葛亮镇定自若吓退司马懿的场面,成为了神化诸葛亮的开端之一。东晋孙盛创作的《晋阳秋》里,出现了五丈原上,彗星落入诸葛亮营垒,不久之后诸葛亮去世的记载。以此隐喻诸葛亮是星宿下凡,星落而命殒。这一记载成为了孔明“点星灯续命”的原型之一。诸葛亮很快就成为了挥一挥羽扇就大破敌军的神人最后,神怪小说《搜神记》记载:孔明在汉中建造了巨石构建的八卦形壁垒。这就是后世民间戏剧,通俗文学和电脑游戏里频繁登场的“八阵图”技能的出处。同时,与诸葛亮和刘备的伟光正形象相比,曹魏虽然依旧是官方认可的正统,但是在民间传奇和文人笔记小说里的形象已经偏向于负面。《世说新语》里有30多处关于曹操、曹丕父子的条目。其中多数是反映父子二人凶狠狡诈的小细节。比如曹操梦中杀人,曹操骗士兵望梅止渴等等。望梅止渴其实是讽刺曹操的奸诈唐代--驰骋边疆的智将唐朝人眼里的诸葛亮更多了一些军事因素在民风昂扬向上的唐代,诸葛亮被民间文人演绎成了“智将”,摆脱了魏晋时代飘逸的文士形象。唐代的诗歌注释《咏史诗-五丈原注》和唐代僧侣的讲史变文,记载了唐代民间故事里的诸葛亮形象:在五丈原上,刘家的"智将孔明"深得皇帝信任。但他自知时不我与,即将离世,而魏强汉弱。所以用道术欺骗司马懿。看到灾星陨落后,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人世,司马懿也看到这一征兆。于是嘱托部将在他死后,往他口中放七颗米、一些水,胸口放一面明镜,床头点一盏明灯,手中放上兵书和笔,表示自己虽死犹生,欺骗司马懿。司马懿派人占卜孔明的生死,司马懿占卜的结果是孔明还有阳寿,所以魏军不敢发动攻击,而蜀军得以从容退兵。随着时代的演变 诸葛亮身上的神奇越来越多这一故事是对《汉晋春秋》里“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情节的生动演绎。体现了唐代民间对于人生死观念的理解,和当时流行的方术。而在唐诗中,诸葛亮继续在诗歌中以忠臣--贤相的形象,反复出现。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里刘备将自己与诸葛亮关系比作鱼水的比喻,成为了唐诗中反复出现的典故。鱼本来是古代汉族生殖崇拜的图腾,鱼水之欢用来形容男女酣畅淋漓的性爱。陈寿这样形容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主要是为了体现君主对臣子的专一信任,和男女感情关系的排他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主题成为了唐代文人反复吟咏的典故。主要是为了体现臣子希望得到君主无条件的完全信任,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本质上是中国文人的臣妾心态体现。理想的君臣关系 永远只是理想宋代--知识分子的态度转变表明繁华的宋朝 对诸葛亮的认可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官方和高层文人的层面,北宋与南宋对蜀汉和诸葛亮的评价略有不同。司马光在承认曹魏为正统的同时,又如实记载了诸葛亮治理蜀地,领军北伐的成就。还参考了偏向蜀汉的史书《汉晋春秋》,整体非常客观。由于曹魏和北宋都是通过强制禅让的方式夺取政权,所以欧阳修的《正统论》认为曹魏是正道。外战不力让宋朝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支持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和东晋时代一样,蜀汉英雄逐渐成为了汉人抵抗外族侵略的精神支柱。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迫于辽金的压力组织文化宣传活动,给李广、吴起、周瑜、孙武、诸葛亮等不属于曹魏政权的古代汉族名将追封伯爵和侯爵。封诸葛亮为顺兴侯,希望他的在天之灵能保佑宋军将士。然而还是没人能救的了文恬武嬉的宋朝君臣。到了南宋,主战派文人臣子和学者大都推崇诸葛亮,尊奉和南宋处境类似的蜀汉为三国正统。所以对同一历史事件,两宋文人评价不同。蜀汉的尴尬位置让南宋很有恻隐之心比如北宋时,苏轼认为诸葛亮建议刘备夺取同宗的荆州和益州,属于奸诈行为,和奸雄曹操没有本质区别。到了南宋,朱熹却认为刘备的蜀汉才是正统,曹魏是贼寇。诸葛亮辅佐刘备夺取荆州益州虽然是同宗相残,但是最终目的是光复汉室。即使德性有亏,也可以理解。虽然两种评价有差异,但都是从不同语境出发,维护专制皇权的大义名分。诸葛亮每个形象背后 都有现实因素民间推崇诸葛亮同样也是民间小说的常客在宋元时代的民间文学中,历史题材的“小说”与“讲史”等口头文学深受市民的欢迎。五代十国以来的胡汉矛盾激化,尊刘尊蜀汉的倾向再次加强。诸葛亮征讨南中被赋予了隐射现实的内涵。孔明成为了不易察觉的汉民主义代言人。与此同时,作为被神化的诸葛亮的对立面的周瑜,开始被负面化和平庸化。仙术的引入让诸葛亮的事迹愈发传奇最能体现宋元时代民间三国故事形态的,是口头文学的说唱底本《三国志平话》。这本书直接说诸葛亮是精通道术的神仙,可以挥剑成河,撒豆成兵。为了体现神通广大,诸葛亮算出了刘备三兄弟的上山日期。到了时间还故意装睡在床,让小童告诉他们改期再来,显得孔明是在自抬身价。不仅如此,他们开始将周瑜的功绩加到诸葛亮的头上,最典型的就是赤壁之战。按《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所做的主要是说服吴主孙权,实现孙、刘两者的联合。整个战役都是名将周瑜一手策划、指挥的,军队也以孙吴为主力。赤壁之战的功劳被完全算到了诸葛亮头上但是说唱艺人们却迎合百姓的口味,在魏晋以降孔明善用道术的经典形象基础上,编出“借东风”。制造了一个神通广大的活神仙诸葛亮,给人们造成了是他决定了战役的胜局的印象。并且他还料定了曹操被打败后的逃跑路线,部署人马把曹操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险些成为阶下囚。只因曹操有五帝之尊,在华容道与关羽对阵时忽起大雾才得以逃生。这一张冠李戴,成为了后世贬低化周瑜的开端。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周瑜身材高大,形象伟岸。史书中没有直接提及二人心胸狭隘,报复他人的阴暗面。二人的矛盾仅停留在战略层面。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占据荆州并攻取益州。而周瑜也建议孙权献上了沿江而上,占据益州地区,和马超结盟北伐曹魏。类似的战略部署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北宋官方也一并追封周瑜和孔明,可见官方对周瑜的认可。但在一向尊刘的民间,民间文人将周瑜的功绩安到诸葛亮身上,可以视作瑜亮之争的起点。此后的小说和戏曲里,诸葛亮和周瑜将轮番使用各种光明正大的策略和下三滥招数斗法。不仅抹黑了形象十分完美的周瑜,而且三气周瑜得手的诸葛亮本身也像一个奸诈的得志小人,而不是史书中不拘小节的大丈夫。由于受众的品味和创作者的眼界限制,给武侯的贴金之举反而成了败笔。诸葛亮与周瑜在历史上其实并无私人恩怨和歧视对平定南中的夸大时代的需要也让诸葛亮在南中的战争变得离奇由于宋朝在战场上对北方外敌屡战屡败,民间文人们开始寄希望于诸葛孔明能施展法术,收降蛮夷。在《三国志平话》里,诸葛亮成为了降伏蛮夷,伸张大汉天威的神奇法师。蜀汉军队到达沪水边,诸葛亮一弹琴,沸腾的江水就冷却下来。南蛮巫师顺风放毒,诸葛亮马上跳下马背,披头散发地跳大神,改变了风向,把毒药吹向敌阵。第五次和蛮族交战,诸葛亮大喝三声,蛮王就吓得落马跪拜,魂飞魄散。最后一次,诸葛亮六月抚琴,天降大雪。蛮王孟获终于意识到诸葛亮是大神下凡,于是表示死心塌地,永不背叛蜀汉。这一段描写借鉴了张飞喝死夏侯杰,还有六月飞雪等民间文学的母题,展现诸葛亮的非人神性。如果演义成真 那么南孟获可能不是在与一般的人类为敌诸葛亮发明馒头的传说,也是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事物纪原》中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在治理南中时,为了制止野蛮的人祭习俗,诸葛亮用包有牛羊肉的面团人头取代真人头,让蛮族人做祭品。结合时代语境,这一传说本质上体现了汉人在武力不如北族的情况下,希望在南北对立中确立文化制高点,表现文化优越性的心态。当然,作为供文化层次低的听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三国说书故事对历史做了平面化处理。听众们不会知道南中的蛮族为蜀汉提供了精锐的步骑,作为北伐的马前卒。更不会知道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南中都叛乱不断,使得蜀汉君臣放弃了流亡南中建国的企图。这些关于诸葛亮的说书故事,只能培养虚妄的自豪感。时至今日 诸葛亮依然被很多人当做馒头的发明者元明时期--诸葛亮形象的基本稳定元曲又将诸葛亮的地位推高到了元代,杂剧成为了市民了解三国历史文化的主要方式。众多三国人物中,诸葛亮作为法力高强的道士形象继续存在。同时,瑜亮矛盾也被杂剧作家进一步演绎。除了广为流传的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空城计等情节,元代杂剧开始把刘备取得的博望坡之战的胜利归于诸葛亮。将刘备设下计谋伏击夏侯惇的胜利,演义为诸葛亮用扬尘干扰曹军视野,然后放火攻击之。这一改动后来被罗贯中采纳。这里的用意是为了诸葛亮发挥更大作用做铺垫,否则很难相信46岁的枭雄刘备会对一个27岁的年轻人言听计从。空城计就是元曲时代的伟大创作除此之外,周瑜的形象被进一步贬低。《刘玄德醉酒黄鹤楼》写到周瑜在赤壁之战后,在黄鹤楼摆下鸿门宴陷害刘备。结果被能掐会算的诸葛亮算出,指挥关平,姜维等人帮助刘备躲过一劫。另一有趣的剧目《玉清殿诸葛论功》,则讲述了宋太祖修建武庙,供奉十二位古代名将。在分配贡品时,前汉的开国元勋韩信和季汉的丞相诸葛亮争功论座位,结果诸葛亮在辩论中完胜韩信。这体现了在民间,蜀汉人物比汉代人物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更高一些。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各种怪力神论的中心到了元末明初,曾经是张士诚幕僚且有实际作战经验的罗贯中开始创作著名的《三国演义》。他结合史书《三国志》以及之前的元杂剧和《三国志平话》。在保留了诸葛亮道士色彩,能呼风唤雨的同时,将很多过于离奇的七擒孟获合理化。比如将诸葛亮的法术换成了火烧藤甲兵等更加合理的情节,减少了怪力乱神的因素。除此之外,虽然整部三国演义是三分虚--七分实,但是具体到诸葛亮身上都是演义成分远大于真实历史成分。罗贯中结合元末农民起义的战术,将历史上一笔带过的很多重大战役进行了具体的想象和模拟。这当中孔明的谋略十分重要,蜀汉一旦不用孔明就会失败。而在历史上,诸葛亮一手擎天的全能形象是在刘备去世之后才出现的。而且罗贯中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几乎没有提及战场背后的经济因素和复杂的派系斗争,给人以蜀汉赢着赢着就亡国的认知偏差。但不论如何,全知全能的诸葛亮已经深入很多人的心里,对诸葛亮的集体记忆基本稳定下来。刘备不死 哪里轮得到诸葛亮出来指挥全局总结子虚乌有的八阵图在后来居然出现在一些正规兵书中在从历史人物到民间形象的演变中,诸葛亮由脚踏实地、行事谨慎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变成了法力无边的术士。原本颇有心机和知人之明的刘备,对诸葛亮并非专任。但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平庸化为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至于和孔明没有太多瓜葛,历史形象近乎完美的周瑜,则被黑化为心胸狭窄的代名词。为北伐中原而进行的南中治安战,由于后来的胡汉战争,而被后代寄予了太多的希望。这些关注度和南中战役的历史作用其实是不成比例的。孔明和蜀汉政权,隐隐约约成为了中原主义的寄托,这都是诸葛亮始料未及的。可以说在经过人们的世代传播后,一个历史人物越是出名,人们对他的集体记忆,就越发远离他的真实形象。
金额(元)
2小时后转账
次日0点后转账
三国最大的谜案,刘备与诸葛亮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历史大学堂&&
神臂弩:三手内亚武器成为大宋的镇军之宝
土木堡之变:一场必然发生的荒唐惨败
正在收听 :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的演变之路正确看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写给新手【心中的三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贴子:
正确看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写给新手
今日,咱们就来说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如何正确看待他们,认清他们的关系。进而再谈到所谓的“比较”,本文所讲述的均是比较基本的东西,如果是新手的话我希望你能看完它,必会对您阅读《三国演义》有着良好的帮助,并且帮您更客观地看待《三国演义》重要观点一,《三国演义》是小说!
我们都知道作为我国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是小说,接下来才有了那些偏正结构的词语:古典小说,章回体小说,甚而是历史小说……
1,什么是小说?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比较广泛接受的题材四分法来说,文学体裁有 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2,小说的特点是什么?“虚构性”,是小说的特点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重要观点二,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且作者绝非罗贯中“一人”1,什么是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2,《三国演义》是怎样的一部章回体小说?为何作者绝非罗贯中“一人?”《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注:隋唐时期便有《曹操渭水击蛟》《刘备澶溪跃马》等以三国故事为背景的戏曲,而宋时,街边巷尾但有说书人说三国时,便已有了“小儿闻刘皇叔败而哭,闻曹操败而喜”的民间基础)所以说罗贯中亦不能完全算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这里先略过后世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修改所造成的影响),而是由他站在众多人的肩膀上,经由前人的评书文本,戏曲故事(注:比如,如果追溯周仓这一人物形象的起源便可追溯到元曲中)以及《三国志》加以整合,加工,再塑而成的。重要观点三,作者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目的,并且毛宗岗父子扩大了这个目的。1,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出生于元末明初的动乱年间。约在公元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那么他的写作目的有什么呢?贫道个人揣测,目的应该是比较复杂的,可能是,完成有关“三国”的这部大书的文学创作,并且在文中以新的形象赋予历史人物,从而达到对“忠孝节义”的宣传。《三国演义》不以《三国志》中魏为正统却以篇幅最少的蜀汉为正统,也许正是在那个乱世之中应了人们“人心思汉”的想法。因此《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而“尊刘贬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2,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修改的重大影响。毛纶毛宗岗父子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现在大家轻易就能看到接触的《三国演义》(百二十回版本)就是经过其父子修改过的版本。(批注在一些版本内已被删去)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与原著比较,尊刘抑曹的正统观念和天命思想明显加强,在表现技巧、文字修饰方面也有提高。可见,经过毛氏父子的修改后,《三国演义》的历史性更加偏向,自然也会让更多熟读史书的人看来“无法容忍”。毛宗岗和罗贯中有什么相似之处么?何以都要坚持的“尊刘贬曹”呢?贫道以为他们的身处时代背景都是朝代更替,且罗是元末明初,毛是明末清初,元,清都是异族统治时期,“人心思汉”的情节,随着明朝的败亡再次显现了出来。而毛宗岗本身对于历史小说的创作理论里也有着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他认为历史小说的创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小说创作,因为历史小说涉及要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关于历史小说的虚实问题,历来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毛宗岗一方面赞成历史小说以史实为依据,历史小说创作者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自由的创造,但尊重历史事实并不是完全受历史事实所局限,而是就基本上的历史事实而言的。另一方面他允许创作者有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必要时候可以杜撰某些人物或情节,以增加历史小说的可读性、趣味性。因此《三国演义》最终才会成为了所谓“七实三虚”,其实“三实七虚”的状况。(附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毛宗岗的《读三国志法》去看看)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二十回《三国演义》=罗贯中+前人评话文本+戏剧+《三国志》的相关人物情节+毛氏父子修改 而成。因此如果大家在讨论演义人物形象塑造和剧情时,最好注意到这些客观事实,而不是一味地责怪罗贯中。重要观点四,《三国志》是一部史书1,什么是史书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2,《三国志》是怎样的一部史书《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除了在史学上有着出众的地位,在三国史上更是有着无可比拟的主流位置。而且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由于本版不是正史版,就不多说《三国志》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比较的问题通过以上几点。我们知道了《三国演义》是一部章回体小说,而《三国志》是史书。两者的渊源则是《三国演义》是通过《三国志》提供了人物,故事,历史背景。但是其中的很多故事有了变化,甚至是《演义》增加了完全没有的剧情。因此,拿文学著作和史学著作在内容上相比较本身就是一个不明智且完全没有可比性的问题。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有着他虚构性的特点,塑造形象人物的任务,并且有着它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而《三国志》是史书,读史可以明智。可以探究历史真相,或者探究事物兴衰。虽然它们都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但是《演义》毕竟不是白话版的《三国志》。不可以用读历史的角度眼光去看小说。《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小说,在小说三要素中,尤以“塑造人物”为主。而书里的几个主要人物艺术形象早已脱离了《三国志》里人物的形象。历史上堪称一代枭雄的刘备成了“仁义”的化身,三让徐州,刘备摔子,他见到汉献帝的玉带诏,就义无反顾地书名画押,誓灭曹贼;他对汉帝忠心耿耿,看到朝廷陵替、汉室衰微,就悲愤得心胆欲裂,甚至痛哭流涕,历史上鞠躬精粹的一代名相诸葛亮则彻底的神话,鲁迅评价其演义形象近妖,夜观星象,能掐会算,奇门遁甲,阴阳八卦无所不通。而性格复杂的一代雄主曹操则被丑化成一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阴谋家,野心家。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从而成了一个“奸雄”。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人物”。这样形象的或夸张,或修改几乎发生在了所有的重要人物身上。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小说形象有好坏,历史人物却无好坏。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和其本身历史形象出入过大,而导致很多人的不适应。那么,我们便可说,小说胡说八道,把历史人物改得面目全非么?我不对人物形象的修改做任何评价。但我想说作者这么刻画必有其用意和目的,而且以小说角度来看,这些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都还是成功的。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争议,只是和《三国演义》流传甚广有关,平民百姓大多数难以在主观上认清《三国演义》小说的本质。那么是不是说,在阅读上《三国演义》《三国志》就完全没有了关联性呢?自然不是,贫道个人以为,在知道了《三国志》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去研究《三国演义》为何在人物形象,历史事件上进行这样或者那样的修改。这对历史小说的创作研究倒是很有研究的。《三国演义》的导读上面说了那么多,很多在阅读上有见解的吧友可能会发现,如果大家都按这种方法去阅读《三国演义》那么会实现就戴上了一个大帽子,不能更好更多更多角度地区欣赏这一文学巨著。因此我还是鼓励大家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看,去读这部文学巨著。我以为今人读书要看清楚该古书的一些糟粕,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地辩证地去看。当然这是大话,往小了说,只要知道这仅仅是小说,不能当历史去读却也就够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一本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