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知道怎么改坦克的装甲,速度还有炮塔转速

虎式的炮塔实际转速是每分钟一圈,实战中会被活活绕死吗?【坦克世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423,130贴子:
虎式的炮塔实际转速是每分钟一圈,实战中会被活活绕死吗?
最高速度转一圈也要60秒。。。。。。。。。
王者荣耀「GVoice游戏语音」技术首次开放!实时语音,语音主播,为游戏增加丰富语音玩法!腾讯「GVoice游戏语音」为战而声!多功能语音体验,一次接入,全球运营!
实际中没有给别人绕的机会。。。撇开2战坦克的机动性缺点和移动中射击精度之差不说。。。老虎基本都有了车和步兵的掩护。。而且速度快的冲过去基本就是被一炮带走。。。。
但是是老实的手摇驱动,转一圈炮手要摇750转,估计一圈没转完手就抽筋了
其实最累是装填手,那是个体力活
老虎是1分钟1圈你以为别的坦克能有多快?更何况2 3个敌人的情况下老虎能让谁近身?
大哥,人家那是手动转炮塔的速度,只有在电动装置坏了的时候才用呢……
会被步兵绕死……英国佬说的:一个步兵在护士50米范围内小跑能把炮手活活累死,而且还不会被打到……
老虎的炮塔是每秒5度
其实T34的炮塔转速也没有那么快,因为T34没有火炮吊篮,炮塔转的时候,里面的三个人要跟着转,所以根本快不起来,像游戏里那样转的那么快的话里面的人会被挤死的
多好的坦克没步兵掩护就是肉
买音响之前一定先来看看,音响达人讨论tanke万人音响论坛,买音响之前一定来看看.
貌似虎式根本就没有电动的
炮塔为液压驱动,动力从主变速箱输出,由2组连杆传送给吊篮地板上的液压驱动装置(可调旋转速度),通常先由液压驱动转到大致方位,然后再手动进行精确瞄准定位。炮塔旋转360°的最快速度为60秒,如果液压驱动故障,炮长和车长进行手动旋转,分别需要转动手柄720转和595转,但若两人同时操作,速度提高1倍。
5度/秒*60秒=300度。。。。。。。。。。。。。
坦克都有步兵协助的好不好
二战的坦克一堆的机枪,步兵怎么绕?而且老虎和kv2一样,大角度转炮塔车体也会跟着动的
实战里,在没有空军支援的情况下,老美的雪曼对虎式作战的标准战术就是“绕死”。让一个排或更多的雪曼组队攻击一辆虎式。其中一个先冲出去吸引火力。其他的则趁这个机会从另一边绕过去打虎式的后脑壳,争取在被全灭前干掉虎式。
话说英国步兵威武……原来老虎都是被英国人跑死的
放心,当时一辆虎式就有至少一个排的摩托化步兵掩护,加上8轮装甲侦察车,威力搜索部队的掩护根本就不会被对方坦克渗透进来,更不会被绕死
准备被老虎的S雷打车筛子吧
我认为实战中不存在绕这种战术吧 那就是玩命啊 用自己的命来调动对面的炮口?
老虎是88高炮该的,还会给你近身的机会?2000M(貌似看不到这么原哦)外直接K死你。
史实……不然老米的雪曼看到老虎就只好干脆绕道了。虽说老米军队里的俗语是,看到虎王的话真的就只好绕道了……
谢尔曼其实是打火机,被打到就会起火8秒到10秒内爆炸。(可能会跟快。)
实战时考虑到地形和天候因素,不可能一直放到2km距离上打的。虎坦手册上给的计算公式一般也只到1km到1.5km。再远不是不行,不过那就是炮手个人的技术了。老德战史里有虎式3.8km处一发爆散T34的纪录。
脑残,绕虎,你以为坦克只有炮塔能转,车体就不能转?知道德军协同转向战术是什么东西吗?
等你被四号,四突,八轮装甲,外加一票的mg34mg42,还有德国大兵摁着猛揍的时候,你就会哭了。苏联打tiger,好像都是用狼群战术的。而且二战米国人的空中支援不是盖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力压美军谢尔曼,苏联T-34坦克成为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
我的图书馆
力压美军谢尔曼,苏联T-34坦克成为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设计的中型坦克。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置76.2mm坦克炮的T-34/76与安置85mm坦克炮的T-34/85。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早期发展T-34中型坦克是苏联30年代末在T-32坦克基础上改进发展的一代中型坦克,最早的型号装有M1938/39(L-11)76.2mm短管坦克炮,1940年9月开始在哈尔科夫坦克厂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坦克又有许多改进,最重要的改进是用85mm坦克炮替换了76.2mm坦克炮,称为T-34/85坦克,于1943年在3个坦克厂开始生产。后期苏联还利用用T-34底盘制造反坦克歼击车,如著名的SU-85、SU-100和SU-122。30年代的苏联有2个坦克生产基地,均在红军汽车装甲坦克总局(UMM-RKKA,负责人:I.A.哈勒甫斯基)的领导之下:一个位于列宁格勒,是由基洛夫工厂和红十月工厂等组成的生产基地;另一个是哈尔科夫机关厂,前者负责生产T-28、T-35和T-26等坦克,后者负责生产BT系列快速坦克。苏军提出设计新坦克,指标为在近距离内抵御37毫米火炮的直射,在中远距离内要抵御75毫米火炮斜射。列宁格勒方面提出的3个方案都是简单的增强装甲,之后也就发展出了KV系列重型坦克。而哈尔科夫工厂新到任的科什金在带领的年轻团队考虑的是通过防弹外形,用倾斜装甲来增加防护。日,在苏联最高国防会议上,科什金将A-32(又称T-32)坦克的设计提交了上去,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别洛托夫少校深受BT系列坦克表现不佳的苦楚,对A-32大加赞赏,而斯大林也对他的发言表示赞同。科什金随即表示A-32坦克将是通用性的坦克,A-32集BT系列坦克的高速、T-28的火力和T-26的小巧于一身,通用坦克的出现完全可以节约部队的成本。从1939年开始,A-32做了很多实验,最终于9月在库宾卡获得了一致好评,哈尔科夫的老员工回忆道,这一天可以说是新坦克的生日。在国防委员会对哈尔科夫工厂设计出的A-20不是太满意的情况下,科什金又提出用新型的BD-2柴油发动机安装在新的坦克上,在速度更快的前提下兼顾装甲。而BD-2发动机功率高达540马力,是后来著名的V-2坦克发动机的前身,这无疑是一个喜剧性的变化。有了发动机,悬挂部分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放弃了复杂的轮履两用系统于是A-32有着7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也有着40度每秒的转向能力。最后,再加上L-10U型76.2毫米火炮。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斯大林表示对新坦克进一步提高防护就可以投入量产,而装甲加强改进、火炮改为L-11 76mm炮的A-32坦克拥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T-34中型坦克。T-34坦克在日的一次会议中,科什金向斯大林建议,在不明显影响机动力和综合性能的情况下,对A-32坦克进行武器升级。斯大林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同意了制造这种坦克的计划。因为当时二战已经爆发,所以苏联国防委员会要求中型工业委员会在1940年生产出200辆这种坦克。在科什金早些时候的建议下,这款坦克被命名为“T-34”坦克,以纪念苏联1934年发布的大规模发展装甲军法令。按照要求,T-34坦克需要采用比A-32坦克更厚的装甲以及更加强力的火炮和更加可靠的传动装置。莫洛佐夫领导的设计小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最终,1940年1月,苏联生产出两辆T-34坦克的原型车。科什金为了测试这款坦克,率2辆T-34进行哈尔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辅-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给在莫斯科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由于积劳成疾,科什金因患肺炎于日病逝,最终没有看到绝笔之作T-34的精彩表现。其助手莫洛佐夫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终成为T-54、T-64主战坦克的缔造者。随后,这两辆原型车又被送到苏芬战争的前线。但是,在这两辆原型车抵达之前战事就已经结束。不过科什金和他的设计组还是在芬兰通过用T-34原型车的火炮轰击已为苏军所占领的碉堡来展示T-34坦克武器系统的威力。随后,T-34坦克的原型车又在明斯克、基辅、哈尔科夫接受了进一步的测试。T-34具备出色的防弹外形,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能力,特别是拥有相对较高的可靠性,易于大批量生产。终于T-34坦克1940年6月完成生产图纸,随即大批量生产。可转向系统需要用铁锤才可以转向,但性能不错。生产制造1941年上半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Стапинградский Тракторный Завод)也开始生产该坦克。这期间的改进包括使用F-34 76mm坦克炮。到1941年6月共生产装有76mm火炮的该坦克1110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初数月中,哈尔科夫坦克厂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T-34坦克产量猛增,加上克拉斯诺伊·索尔莫夫市112厂也生产T-34坦克,总产量很高。然而,由于德国的进攻,迫使哈尔科夫坦克厂迁至乌拉尔地区的下塔吉尔,到1942年初该厂才恢复全面生产。此外,174坦克厂也从列宁格勒迁到鄂木斯克,1942年3月才开始生产该坦克。1942年初秋,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遭破坏,为了弥补损失,车里亚宾斯克市的基洛夫厂(Завод им.Киров)于1942年8月从生产重型坦克改产该坦克,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乌拉尔马什(Урапьмащ)车体厂从1942年9月开始组装该坦克。二战中期,苏联将T-34进行火力升级,命名为T-34/85中型坦克,该坦克于1943年在3个坦克厂开始生产。T-34/85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与波兰则从1951年开始生产并持续生产至1956年。在大战期间试验研制的T-34/100坦克尚未生产时,装有85mm坦克炮的T-44坦克已进入限量生产阶段。1940年9月至1945年6月,苏联总共生产了53000辆T-34坦克和5000辆以T-34坦克作为底盘的中型自行火炮。技术特点火力当欧洲各国的坦克炮还停留在37-50mm的水平,只有法国B1和德国IV号装备了75mm短管炮时,T-34就装备了一门76毫米L/30.5 L-11坦克炮,到1941年又换装了76毫米F-34型L/42加农炮。F-34型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500米距离上可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1毫米钢板,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一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F-34加农炮还可发射高爆和破片弹攻击软目标,因此具备支援步兵进攻的能力。一辆T-34坦克通常备弹77发,包括19发穿甲弹,53发高爆弹,和5发破甲弹。1943年改进型T-34的容弹量增至108发。装甲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国的III、IV号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侧面也是45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即'跳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美国穿甲弹公式,倾斜角度一定,穿甲弹穿透力与口径大小成正比。因此被德军75毫米炮射击时,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130毫米,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100毫米。这样的正面装甲,直接导致1941年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击穿,只有德国的88炮能阻挡。动力系统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km/h。V-2柴油机的体积为1.87m^3,整个马达部分体积为4.4m^3 其发动机辅助设备和散热器布置较为紧凑[1]&&。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460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540公里。相比之下,德国IV号坦克只有160公里的最大行程,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第三大优点在于柴油挥发性差,故常温下不能被普通火焰点燃大大提高了可靠性。第四柴油机动力强劲,众所周知,车辆实际功率来源于轮周马力,也就是扭矩,根据公式则有:T=9550P/n,即扭矩=9500倍功率除以转速;同功率下,发动机转速越低,扭矩越大,动力越强。所有正是这个原因,柴油机转速均低于汽油机,所以出力远强于汽油机,现代重型车辆基本都采用柴油机。T-34主机虽然功率为500马力,但是转速低达1800转/分钟,而德国虎式搭载的迈巴赫230-P30汽油机空有700马力,转速却高达3000转/分钟。所以T-34具备高达2653牛·米的强大扭矩以及轮周功率,而德国的虎式只有区区2228牛·米而已。500马力柴油机动力远胜700马力汽油机,事实如此,这是常识,不容狡辩。悬挂和先前的BT-7一样,T-34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悬挂。克里斯蒂悬挂是一种拥有大直径负重轮,使用螺旋弹簧的独立式悬挂装置。这种悬挂均是由前后两个互相连接的圆柱形螺旋弹簧构成。位于前方的为可调式水平螺旋弹簧,后方的则是垂直螺旋弹簧,这种设计有更长的避震行程,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强化越野性能。T-34的履带将近50公分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30公分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的宽履带使其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成员布局T-34坦克车体是焊接制成的,共分3部分,驾驶员和机电员位于车体前部,战斗舱上车体中部,车体后部装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炮塔为铸造结构,位于车体中部上方。T-34/85炮塔里有3名乘员,车长在左边,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右边。炮塔顶部后边有两个带圆顶盖的通风口。T-34/76采用空间狭小的双人炮塔,一般为炮手兼任车长,其他也有装填手,甚至驾驶兼任车长的情况,大大降低了战斗效率。后期随着T-34/85坦克无线通讯设备的改善(同时增加一名无线电通讯员),这个弱点才逐步改观。T-34的缺点苏联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护、机动以及易生产性,达到最佳的均衡状态。在年间,T-34的性能全面压倒当时德国大多数坦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T-34相对优势最为突出的年间,T-34坦克依然遭遇到了惨重的损失,战场损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德军坦克(1942年苏军坦克损失15000辆,六倍于德军)。除苏军指挥能力太差,以及维护整备力量薄弱等客观因素外,T-34自身的一些弱点也是损失惨重的原因。首先,T-34的双人炮塔存在设计缺陷。T-34的四人车组中,车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同时肩负炮长的职责,这就造成车长负担过重。在激烈战况下,坦克车组指挥和火炮射击都十分重要,前者负责掌控全局,后者决定攻击能力,两个人分工处理远比一个人更加有效率。事实证明,双人炮塔设计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实战射速。与三人炮塔的德国IV号坦克相比,T-34/76的理论射速并不算太差,但实战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1/3甚至1/4。尽管76毫米炮远远强于超过1942年以前的德国50毫米、75毫米坦克炮,但指挥和射击效率失调,导致T-34难以充分发挥其火炮威力。T-34/76的改进型号,一直试图改变这个先天缺陷,但几种设计均未能投产。直到1943年底,T-34/85才真正改装为三人炮塔,炮长和车长实现了有效分工。其次,T-34/76严重缺乏无线电装置。在原始设计时,T-34就考虑到安装无线电通讯装置。但由于苏联电子工业生产能力不足,T-34/76在最初一两年尽管产量过万,却只有少量战车可配备无线电装置。由于缺乏无线电,T-34进行编队战斗时,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指挥,车辆之间甚至只能采用旗语通话。在车际通讯恶劣的情况下,T-34编队的作战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挥坦克的行动而行动,灵活性极差。在遇到伏击战、遭遇战时,T-34缺乏无线通讯的缺陷最为致命。少数发现目标或遇袭的坦克无法通知整个编队,造成苏军整个T-34编队各个击破。与大编队表现不佳相比,反倒是一些T-34小部队常有较出色发挥。随着苏联坦克工业的不断完善,T-34/76逐步被T-34/85取代,并且基本弥补了上述两大缺陷。在年间,T-34/85相对于德国新型坦克已没有多少性能优势,但战场表现却有了很大进步。可见,决定坦克性能的不仅仅是火力、装甲和机动三个指标,很多设计细节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性能数据型号  A-20A-32T-34T-34T-34-57T-43T-34-85开发时期1939.31940.31941.21941.41942.51943.12同时代遭遇车型2号、3号、4号F2以及之前的车体4号F、虎4号G、虎王等车重181925.6263432.2车体正面装甲20毫米/60度45毫米/60度75毫米/60度45毫米/60度炮塔正面装甲25毫米弧形45毫米弧形52毫米弧形90毫米球形引擎型号12缸V型水冷四冲程柴油发动机V-2-34引擎功率500马力最大功率转速1800转  最大功率扭矩2652.5牛·米最大速度75km/h45km/h51km/h45km/h越野行程?201KM240KM?副油箱越野行程----------------370KM?400KM火炮型号20K反坦克炮L-10野战炮L-11野战炮F-34坦克炮ZIS-4反坦克炮F-34M坦克炮S-53高射炮口径(毫米)4576.25776.285倍径4623.730.542.573 42.555弹种BR-240BR-350BBR-271MBR-350BBR-365初速(米/秒)760 5586126551040655792弹重(KG)1.436.52.86.59.2穿甲弹千米垂直穿深3550687310573102
推一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坦克歼击车炮塔转速怎么这么慢?【战争雷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2,289贴子:
坦克歼击车炮塔转速怎么这么慢?
坦克歼击车炮塔转速怎么这么慢?
11级!第八次世界大战期间伊尔98尾部激光炮手:机长,后面的ME762要追上来了,我们跳伞吧!伊尔98驾驶员:那怎么行,人家追了我们30分钟,都要没水了,让他把我们打死!ME762飞行员:
代(lian) 代氪金 礼(bao)企鹅!
点亮12星座印记,
噢,要有转速还要有好炮,那世界上为什么要存在坦克?
战斗机的炮塔怎么没人没炮没塔?
点亮12星座印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简介: A39"陆行龟"重型突击坦克(英军定名为Tank, Heavy Assault, Tortoise) 型号编为A39,是英国于二战时(1944年)开发的超重型坦克,最终并未量产。其发展目的是为突破战场上的坚固防护地区。在设计上装甲保护反而优于机动性。
开发过程 1943年早期,盟军为了要对付躲在如齐格菲防线等的大型永久防护工事中攻击的敌军,决定即时开发一种以防护力为首、专门作突击用途重型坦克。早期以克伦威尔坦克的衍生型奋进坦克(Excelsior)及瓦伦丁坦克衍生型勇士坦克(Valiant)作设计概念。1943年4月,英国国务卿及军需部发出开发重型突击坦克但规格含糊联合备忘录,定位为在重型防护地区使用的特别用途车辆,预定装备给英国陆军第79装甲师。英国汽车生产商纳菲尔特(Nuffield Organisation)在1943年5月至1944年2月间共设计出18个版本(AT1至AT18)。每一个后续版本都比前者更为重型及大型,至1944年2月英国战争办公室决定以AT16版本为标准不经原型直接生产25辆,预定在1945年9月服役。至二战完结时只生产了6辆,其中1辆送至德国给驻莱茵河英军作测试,虽然火力强大,但因为太重不适合战场上需要的高度机动性而没有量产。设计 “陆行龟”重型突击坦克采用固定炮塔,外型类似德国的突击炮,主炮为一门改良自QF 3.7吋防空炮的QF 32磅炮(94毫米口径)。所发射的是弹体与发射药分装的分离式弹药,搭配风帽披帽穿甲弹(APCBC)的32磅炮弹(14.5公斤),在测试时发现可在1000码击穿德军的豹式坦克。防护力亦是本车的设计重点,为了抵挡德军的88毫米炮,正面装甲厚达228毫米,炮盾装甲也作强化,但是为此也牺牲了机动性,另外再配同轴机枪、车头机枪及防空机枪(以防空炮塔的形式出现)各一门,不过78吨的重量加上只有600匹马力的汽油引擎令行走速度奇低,而且难以运送,就算能在二战完结前装备,也难以伴随友军装甲部队前进。
相关数据 基本规格总重77吨全长33英尺宽度12英尺10英寸全高10英尺操作人数7人 (车长、炮手、机枪手2人、装填手2人、驾驶员)武器配置主要武器QF 32磅炮(94毫米)次要武器3 x 7.92毫米 贝莎机枪防护系统装甲厚度、类型178-228毫米(顶部33毫米)、均制钢板
防御上 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出:正面的装甲较厚且装甲的垂直倾斜角较高拥有较高的跳弹性,但在正面土龟的弱点是车体下方的170毫米的铸造均质装甲和炮管两边的152毫米的铸造均质装甲。在内构上 正面的两处弱点被攻击容易造成驾驶员,炮手,两个机枪手和车长等成员受伤,而在部件上容易造成弹药殉爆,方向机受损,观瞄设备受损,机枪损坏。侧面炮塔101.6毫米的铸造均质装甲和车体的110毫米轧制均质装甲,炮塔的装甲比车体的装甲薄弱,但侧面的装甲跳弹几率极低,在现在穿甲性能都大于240毫米的情况下,侧面没办法抵挡一般的穿甲弹。从内部上看,攻击侧面会导致全部部件以及成员受损。后面车体上 100毫米的轧制均质装甲以及炮塔的110毫米的铸造均质装甲以及一些小部分装甲分别是152毫米的铸造均质装甲,5毫米的结构钢。根据内部的构造后面攻击一般都是引擎和油箱。成员则是机枪手和车长。顶部装甲弱点在车体的后面25毫米的轧制均质量装甲。战斗机从该地方攻击都会使引擎,散热器和油箱等部件受损。
火力上 搭载了94毫米 QF 32 磅坦克炮(备弹量:60)。APCBC MK I,最高穿甲243毫米,最低穿甲84毫米,出膛速度:1042米/秒,0%的跳弹几率48度,50%的跳弹几率63度,100%的跳弹几率71度。搭载了7.92毫米的贝莎机枪*2(备弹量:6750).炮塔转速9.3度/秒,炮塔转速虽然慢但作为坦克歼灭车加上炮管旋转范围,9.3度/秒的转速已经很不错了。俯仰角:-10/18度,还算可以,角度一般般。装填速度:11.0秒,有点慢的了,但对比于其他系的坦克还是比较不错的。机动性:质量:81.3吨,发动机功率:1137马力/每分钟2500转,最大速度:20.6千米/小时,速度有点慢了,但倒退的速度和前进速度都是一样的,倒退转弯比较快,前进转弯比较慢,所以建议攻击瞄准的时候倒退转弯比较好。最大爬坡较度20度,爬坡角度比较低,但实测普通山丘爬爬还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地方还要冲刺才能上去。战术上 战场识别度:129%,比较难躲藏,容易被发现。66毫米烟雾发射器*18,可以近距离帮助自己或队友撤退。
总结 土龟的速度慢,攻击性高,灵活性低,防御较高等等,都证明着他是只龟。土龟的火力还是不错的,防御上建议用正面扛,而侧面和后面都是土龟的弱点。在对抗土龟上可以利用其他坦克的灵活性攻击侧面和后面,建议攻击引擎,这样土龟就变成一只待宰的羔羊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S1V1wbOprUX75D8w4yU1uQXJbcerGZobsj2SoRVqB7eyV7.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母速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