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总是很美好,但是现实生活坎坷中的英雄在哪里

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传播及其现实启示
提 要:美国借助电影成功地将“英雄形象”输送到全球,着力打造美军作为“战力剽悍的胜利之师”“充满人性的仁义之师”“信仰至上的理性之师”的军队形象。其主要传播策略体现为注重顶层设计、实施政府管控,干预制片流程、设置合作诱惑,深化合作机制、确立援助程序,发挥电影优势,促成刻板印象。科学理性地审视美军电影中“英雄形象”传播,我们的军事对外传播必须提高认识,积极传播中国军队英雄文化;提升自信,努力打造中国军队英雄形象;面向世界,讲好中国军队英雄故事;聚焦关切,还原中国军队英雄形象。
关键词:英雄形象;电影传播;军事外宣
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国导演梅尔·吉普森执导的英雄题材大片《血战钢锯岭》在中国社会上引起反响,创下4.2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佳绩。中国观众从美国军队卫生兵多斯成为战斗英雄的故事中引发对美国军队的关注,“有信仰的美国军人与有人性的美国军队”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其实,此前《拯救大兵瑞恩》《壮志凌云》等诸多美国英雄题材电影都取得了全球电影票房佳绩,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随之受到观众的广泛追捧。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研究。
一、 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传播的符号意指
“英雄”是美国电影永远的主角。有学者指出,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就是一部制造英雄的机器,美国的电影大片几乎都在制造、炮制和包装着各种英雄形象。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其实就是美国军队形象的意指符号。在电影媒介消费文化日益盛行和不断繁荣的今天,美国电影中“英雄”传播为全球观众传递和塑造着“信仰至上、战力剽悍、充满人性”的美军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美军的软实力。
(一)“战力剽悍的胜利之师”。1986年出品的电影《壮志凌云》,讲述的是美国海军飞行员麦德林以自己的飞行员父亲为榜样,经受几经打击后,奋发图强、克服困难、挑战极限、战胜自我,最终驾驶战鹰纵横蓝天,成为一名出色飞行英雄的故事。此片不仅成为美国海军航空兵当年招兵的软性广告,还成为美国军人展现单兵素质、展示武器装备的宣传片。这部影片的英雄并非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但经过心灵成长与技能成长的痛苦过程,最终战胜对手,也战胜自己。从这部电影中,观众感受到的是作战能力强悍、武器装备先进的美国军队形象。
(二)“充满人性的仁义之师”。1998年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二战期间瑞恩家的4个儿子全部奔赴战场,诺曼底战役中兄弟3人牺牲,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第4个儿子,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亲自作出命令,要求前线组织营救分队寻找到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安全带回。这项命令虽说不太符合常理,却体现出美国军队的人文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关怀”。战争是残忍的,但人性是闪光的。美国电影在进行“英雄形象”塑造时,往往将“不合理”寓于“合情”中,让观众更加深刻地反思战争的残酷,试图展示美军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保持灵魂清醒和人性光辉的形象。
(三)“信仰至上的理性之师”。2016年12月在中国上映的美国电影《血战钢锯岭》,讲述了一名叫多斯的美国青年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积极报名参军保卫国家的故事。但是,他尊重信仰不愿拿枪。在一片反对声中,多斯据理力争,最终获得了不拿枪的权利,成为一名不带枪的卫生兵。战场上,他奋力救助战友,创造了一个人救出了75人的奇迹,成为了战斗英雄。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通过多斯对信仰的坚持,展现出美国军队的精神信仰和使命意识,让观众感到美军的“理性”。
尽管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是经过艺术加工虚构出来的,但其作为美军形象符号的传播效果却深入人心。通过英雄形象的电影传播手段,让美军形象在全球不胫而走。
二、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传播的主要策略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既是美国民众心目中的精神图腾,也是美国政府进行意识形态传播的符号。这些“英雄形象”往往被赋予美军行动辩护者的角色。那么,美国电影是如何借助“英雄形象”实施意识形态宣传的呢?
(一)注重顶层设计,实施政府管控。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专门设立“电影部”,督促和监控电影制片商通过电影推广美国的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和价值观,塑造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电影部”规定:出口的电影必须包含“教育内容”,必须要输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对有损美国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的影片严禁出口。在政府的设计和管控下,大批美国“主旋律”影片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电影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政府和军方的支持。虽然他们的叙事内容不尽相同,塑造的英雄形象也各有差异,但是“英雄形象”的符号意指始终聚焦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
(二)干预制片流程,设置合作诱惑。为了更好地打造美国军队的海外形象,美国军方与电影制片商在市场效益与政治效益中进行着长期博弈。美军掌握着武器装备和作战部队,这是电影制片商在电影拍摄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美军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商进行交易的最大筹码。符合美国军方宣传需要的电影会得到军方的支持,不符合美军“胃口”的电影则难以摆脱夭折的命运。因此,制片方在剧本编撰、情节设置、细节处理,甚至演员选择上都尽可能考虑军方的要求并极力满足。获得军方的认可就等于节省了制片成本,提升了影片的盈利空间。通过这样的“合作”,那些影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的“双赢”。
(三)深化合作机制,确立援助程序。为适应战争需求宣传美军形象,美国于1942年成立了战时新闻局。美国政府甚至将已经初步产业化的好莱坞电影看作一种“战时军需工业”。与此同时,美国军方也为美国好莱坞制片商拍摄涉军题材的电影大开方便之门,在这种举全国之力拍摄电影的整体氛围下,美国好莱坞电影制片商出品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英雄题材电影。在对内宣传中,电影起到了战时动员的作用,体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对外宣传中,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得到全球观众的认可。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一跃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领头羊”。美国军队的“正义之师”形象也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向全球传播。
(四)发挥电影优势,促成刻板印象。美国政府运用电影媒介塑造美军英雄形象的过程,也是发挥电影媒介优势、用艺术方式促成观众对美军形成刻板印象的过程。“刻板印象”,是指在选择和建构未曾经过发展的东西时所形成的符号化印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刻板印象深受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葛兰西认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下,占据统治地位的各阶级为了确保他们在社会和文化上的领导地位,利用霸权作为手段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它的道德、政治、文化价值。这也正是“文化霸权主义”的传播理论基础。美国凭借其强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电影文化输出,在全球观众中塑造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和军队的刻板印象。
三、美国电影中“英雄形象”传播的现实启示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传播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尤其是英雄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启示。如何诠释中国崛起对世界的意义、解读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这些命题都可以借助中国英雄文化“走出去”来实现。
(一)提高认识,积极传播中国军队英雄文化。
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软实力的重要构成。在未来战争中,“软实力”的较量将成为国际舆论场域的常态。中国要在国际舆论场上为中国军队树立良好形象、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就必须让英雄文化“走出去”,主动参与文化“软实力”比拼,为中国军队的正义行动做好舆论准备。因此,应该运用包括电影在内的多种媒体对中国军队的英雄形象进行立体、多维及全方位的宣传,让中国军队的英雄形象既有新闻媒体的客观真实报道,又有电影等媒介文化的艺术加工展现。
电影作为艺术化的宣传工具,在军队英雄形象的宣传上具有天然优势,美国电影在这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我们在进行军事对外宣传时,可以更有力地借助影视手段,塑造和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英雄形象,进而将负载的英雄文化推向世界,扩大影响。
英雄形象是英雄文化的外化和表现。美国借力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为美军的军事行动充当战争辩手,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这与美国成熟的电影产业在媒介文化上的体现分不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在电影产业上的发展与美国相比客观上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英雄题材电影能够“走出去”的并不多。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加大挖掘力度,发挥市场潜力,让中国的英雄文化通过电影媒介传播出去,让中国军队形象随着中国英雄题材电影更多更好地走向世界。
(二)提升自信,努力打造中国军队英雄形象。
在军事对外宣传中,文化是交流、交融、交锋的主战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中国的军事文化和英雄文化更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把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让中国英雄文化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既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民族向世界自我呈现的必然,也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应当担负的责任。中国丰富的英雄文化资源,是英雄题材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英雄形象”的电影塑造有着坚实的文化基础,因而应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植根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我们也完全有足够的自信,通过电影媒介向世界传达中国军队的英雄形象。
一个国家的文化往往观照着一个国家个体的素质以及一支军队的整体素质。美国是一个只有250多年建国历史的国家,却能借力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美国英雄,其本质就是要宣扬他们自己的自由、民主、人权思想,让世界相信并接受其文化的先进性、稳定性以及拯救世界的政治抱负。中国为人类做贡献的理念古而有之,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既是中国人成长的路径和理想,也是如今中国为世界作贡献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因此,中国军事对外宣传应该从挖掘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素材,确立中国军队英雄形象的文化基因。因此,在军事外宣中,更应该植根中国英雄文化,充分提炼中国的文化元素,打造中国军队英雄形象。将中国军队宽容、大度、公平、正义的形象宣传出去。在这方面,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花木兰、中国的文化标识熊猫等,都是可资运用的优质资源。
(三)面向世界,讲好中国军队英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软实力建设、国际话语权竞争的高度,围绕加强对外宣传提出“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根本要求。军事对外宣传,是跨越政治边界、文化差异、社会区隔的传播行为。面对当今的跨文化传播语境,“防守者没有前途”,我们必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在国际舆论场中亮明我们的观点、表明我们的态度,进而构建好国家形象和军队形象,扩大中国军队作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国际认同度和影响力。中国军队从来不缺少好故事,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国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壮大历程,中国军队为世界和平作出的伟大贡献,为讲好中国军队故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完全有底气讲好中国军队故事。
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有着成熟的文本生产方式,特别是对美国式英雄的打造,更是有着一套成熟的传播机制。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美国的每一次战争都会有相关的电影媒介进行渲染和诠释,而美国政府在此问题上非常重视,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既适应了艺术传播规律,又服从了市场运行规律,同时也满足了美国政府的宣传需要,可谓“一箭三雕”。
抱着理性和扬弃的科学态度,我们的对外宣传如何将军队形象植入电影文本中,如何改变以往重主题、轻主角,重体现、轻展现,重论述、轻叙述的片面做法,实现以小事件透视大时代、以小人物折射大变化、以小故事揭示大趋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现实课题。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传播,在选择故事时更加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遵循共同的价值和情感,努力寻找文化的共性,激发人性的共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达成跨文化传播认同。
(四)聚焦关切,还原中国军队英雄形象。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军队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多: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医疗救援等等,这些行动都彰显了中国军队国际主义的英雄形象,也是与中国大国责任相匹配的正义行动。尽管如此,在国际舆论场中,对于中国军队的行动仍然存在一些误读、误解甚至有意抹黑,“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队缺乏透明论”等不实言论不绝于耳。对此,我们的对外宣传需要有力借助电影传播手段,坚决维护中国军队的真实形象。
美国是一个具有战争偏好的国家,为了塑造其“出师有名”的形象,它总是善于将电影作为反战舆论的矫正器。以伊拉克战争为例,美国拍摄的电影《拆弹部队》《锅盖头》《拯救女兵林奇》《生死豪情》等,不但用艺术的方式去诠释战争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竭力为美国的军事行动充当辩手,而且展示了美国军队貌似世界和平力量的形象。与此对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平和内敛,习惯于少说多做、只做不说,这就给敌对势力和一些西方媒体妄加猜测、肆意歪曲中国和平崛起的动机留下了空间。因此,聚焦国际舆论对中国军队形象的质疑和歪曲,我们在军事对外宣传中必须积极运用电影传播方式,充分呈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责任和英雄行为,让世界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军队。
进入新世纪,中国军队的职能使命大大拓展,国际军事维和、索马里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国际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常态,这些都可以作为电影中英雄形象传播的绝佳题材。充分运用这些鲜活生动的题材,着力打造和艺术再现中国军队在国际事务中的英雄壮举和责任担当,可让世界更精准地读懂中国军队。讲好中国军队英雄故事,不仅需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而且需要高超的专业技能。通过政府的有效管控以及与市场主体的有效沟通合作,完全可以达成政治效益与市场效益的统一。在这一问题上,美国从来都没有把电影产业看做是单纯的市场文化产品,而是作为其运用商业手段进行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
(作者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博士生)
Copyright (C).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西方英雄主义电影的现实差异 - 简书
中西方英雄主义电影的现实差异
不否认我们对英雄都有一种期盼,是渴望英雄在身边,也期望自己就是那个英雄。小时候看过一个动画片,叫《天书奇谭》。里面有一本天书,有各种各样的咒语,只要你念那些咒语,就可以呼风唤雨、隐身,可以从一个地方突然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我常常会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有这样一本天书,多好啊。那时的梦想就是可以飞向天空,可以成为超级英雄。我曾在梦里实现过这一梦想,是人人景仰的大侠,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还是超级英雄,拥有上天遁地的超能力,打得了怪兽。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我们最想拥有的特殊技能是--会飞。像小飞侠,也或者是阿童木。当然,也包括孙悟空,和闹海的哪吒。只是这些人物好像正在随着时间远去,现在的小孩你在问他,从小他就开始玩变形金刚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超能力的英雄们,竟然远离了我们。那些我们自己创造的、极具中国元素的超人们,细细想来,其实还是蛮多的。比如葫芦娃,各有各的本事、特点,能喷火,可以吐水,能超大,会隐身。在我看来这些英雄完全可以组织为中国的“复仇者联盟”。中国从来不缺超能力英雄。《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九九八十一难足够拍摄成十部以上的魔幻英雄主义电影。《封神榜》、《聊斋》也从人、鬼、神三方面满足我们对超能力的诉求。单就《封神榜》而言,它已经包含了正、邪两者博弈,团队猜疑互斗等情节,这与许多西方电影类似,并充满着浓厚的中国特色。超能力英雄能满足我们对不可得事物的一种仰慕,但在现实中,更多的人会偏爱007、钢铁侠一类的英雄。他们没有超能力,他们是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只是他们有钱,有梦想,在有钱后可以用它来装备梦想。这些东西可以让他们去劫富济贫,帮助他人,实现普通人心里的那种英雄梦。我看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电影,看完电影后又去看漫画。每一次重温,都觉得这些英雄无比的熟悉、亲切。但我心中真正的偶像却是李小龙,也有之后的成龙。总觉得他们离我们更近。我们有自己的打星。《卧虎藏龙》让我认识了杨紫琼,《复仇者联盟》让我喜欢上了黑寡妇。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转变。中国的英雄片与西方不同,它更讲究一种内涵的东西。与我们的历史,文明相适应。就好比《叶问》,那么的中国式,那么的传统,回归拳拳相搏打到肉,但他又有自己的信念,最好不打,要和平,不要动武。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也在转变,包括表现的东西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贴近人。变形金刚在强调团队;钢铁侠让我们看到了英雄的本性,自大,炫富、耍帅,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这一人物。这样“不完美”的英雄离我们更近,也更易被普通人接受。我们好像不曾严肃谈论的一件事情是文化的影响力,尤其通过电影、电视进行文化植入。我不大喜欢国产片。这是实话。我常常会心生出在电影院看国产片是一种浪费的想法。我喜欢的中国偶像要远远多于外国,我也极为愿意支持他们的作品。可,时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当我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作品,我会感到特别的难受,甚至害怕自己不再喜欢这个偶像,尽管这像是个十分肤浅的行为。中国的电影是商业片。我曾出于对蒲松龄先生《聊斋》的喜爱,去到电影院看了《画壁》,感想不用我多谈。只是在现今的大环境下,无数的外国影片进入中国市场,外国人用中国元素比我们更得心应手,比如《功夫熊猫》、《花木兰》……我们是不是至少可以少一些广告植入?是不是可以多些深层次的思考?《辛亥革命》让我意识到,国产片是可以有深刻的东西的。当有一个目标是所有人的目标时,我们会为之付出共同的努力。中国可以拍出好电影,可以在世界拍出好电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们心中的荧幕英雄变成了喜羊羊。那一句“我还会回来的”让我相信我们会有很多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式英雄主义电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第一章神秘女孩 阳光从窗外那株挂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胸牌的香樟树的缝隙中透射下来,又在磨得锃亮的Parky地热地板上形成反射效应,最后在旁边的宜家壁柜上形成一个金色的光斑。窗外,埋藏在花圃里的仿石音箱里面传来音质完美的“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铺满各色鹅卵石的小路上开...
近年来,大荧幕上的超级英雄层出不穷,各个技能装备外加特效一亮相,就能分分钟闪瞎你我的,人眼。 即使你不是美漫迷或者超级英雄电影迷,但基于隔壁老王的熊孩子知道的都比你多,更为了能在旁人“高谈阔论”的时候装叉地插上一嘴,你还不打算花个10分钟功夫恶补一哈么?! 超级英雄(Sup...
今天的成长记录分享《是什么让我开始 了“化学变化”》,看完后,我很感谢主人公的真诚分享。他以行动再次向我们证明了注意力这一彪悍的稀缺资源,究竟是如何真实有效地改变生活。 当然他也有其他一些重要体会,比如“一切都源于自我”,然而,我觉得收敛了注意力,合理高效使用注意力才会给主...
文/ 竹露滴清响 五月的雨 滴落满地的湿 挂在枝头的思念 散落在雨星里 那个春天 若不是我贪恋春色 若不是你在花间驻足 不会有那首青春的诗 牵手在幸福的陌上 看晨阳在叶间跳动 日子就缀满了茉莉 一路馨香 当那片月季被风摇落 离别便挂上了斜阳 细雨飘洒的油纸伞下 滴满五月的离...
25-07-2017 Martes A1 Repaso: Artículos: 冠词:书本P37页语法点1 定冠词:el, la, los, las是定冠词,相当于英语的the,但是西班牙语我们知道,一个句子所有的成分都要看中心词: 比如,我说的是mesa(桌子),那是: ...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临了。 秋天的天特别蓝,好像是画出来似的。秋天的空气特别新鲜,好像被过滤过一样。早上,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吸一口空气,特别清爽,头脑也清醒万分。秋天的田野那就更不用说了。稻田一片金黄,远看真像是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稻谷颗颗都非常饱满,压得茎秆都弯...
学习文章 详解CATransformLayer 效果 利用M34做景深 利用CATransformLayer做3DLayer效果 源码 FirstViewController.m SecondViewController.m 下载源码 下载地址电影《英雄》中的风景在哪里_百度知道
电影《英雄》中的风景在哪里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41
获赞数:58
擅长:暂未定制
去问导演吧 `~#3
爱德华王子岛
爱德华王子岛
采纳数:208
获赞数:2044
擅长:暂未定制
采纳数:2587
获赞数:119981
采纳数:31
获赞数:183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魔鬼城),九寨沟箭竹海,浙江横店影视城秦王宫,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图片】当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变老了会是什么样子呢?很有爱啊!【北京地毯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0贴子:
当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变老了会是什么样子呢?很有爱啊!收藏
《美国队长》。捞了的美队敬个礼都难啊!《超人钢铁之躯》。超人虽然老了,但是还能飞!《钢铁侠》。不对呀!小罗伯特唐尼会老,怎么钢铁侠的装甲还会老?《蜘蛛侠》。这个蜘蛛侠的蜘蛛丝快断了啊!《蝙蝠侠》。老爷真的成为了老爷了。《无敌浩克》。浩克虽老,力大无穷。小拳拳锤你胸口。《闪电侠》。不知道老了,还能不能跑那么快!
登录百度帐号/&&&&总以为自己就是录像厅里放的香港电影中的江湖英雄,其实不过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镇意淫青年!
扫码分享到微信
总以为自己就是录像厅里放的香港电影中的江湖英雄,其实不过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镇意淫青年!
老街深处,难得一两棵绿色或是花朵的杂色从墙角缝隙里或墙根边伸出头来,还有曲曲弯弯的河道、水泥驳船舱里的蒲草,灰暗昏黄的路灯和歌舞厅闪烁的霓虹灯,夜总会包厢里放的老情歌对唱,电视里放的“新白娘子传奇”,老楼的平台上喝着廉价啤酒、倚着栏杆眺望远方…,一些过去的老旧时光,也许只有在这样的老街才能找回。
真想不到《乘风破浪》会是一部穿越片!而电影穿越回去的时间场景是1998年,那一年,街头流行一首歌“相约98”;那一年,用大哥大和BP机代表着时尚;那一年,年轻的马化腾创立了QICQ(QQ的前世); 那一年,全国房价还没开始上涨; 那一年,一辆桑塔纳要TM的18万;那一年,跟别人说我想静静,没人会问你静静是谁;那一年,我成了我女儿的父亲;也许还有太多的那一年……。
就在那一年,我二十四岁,在异乡的土地上做着蛇胆、蛇毒酶、蛇油结合的所谓保健品和化妆品;就在那一年,在阜阳朋友的家宴上,因为“鱼头酒”喝了人生最高记录的白酒“一斤八两”!如果能回到那一年,重新开始规划不一样的人生,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有多好? !可是人生没有返回键,穿越也只是影视剧里的片段,如今我已是四十二岁的中年人。
总以为自己就是录像厅里放的香港电影中的江湖英雄,其实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镇意淫青年,在一方天地中抱守着自己的热血和理想。和我在隆力奇漂泊异乡的日子里难得的一次打架如出一辙,人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也毫不犹豫的会拿起身边任何的东西。
邓超饰演的“徐太浪”跟韩寒一样,也是个赛车手。可是他的父亲并不理解他的职业选择,好歹给他找了一份开车的工作,不过是开救护车。父子俩的矛盾似乎由来已久,徐太浪出生没多久,母亲就因为产后抑郁而跳楼自杀,而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喜欢踹他脸。二十多年相处下来,父子俩人的关系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愈加水火不容。
徐太浪拼了命想要证明自己,父亲一如既往的反对。一次车祸,徐太浪意外的穿越到了1998年的故乡亭林镇。并遇到了年轻时候的父亲,以及父亲的朋友们。在穿越的时空内,他们意外的相遇相知,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兄弟。父亲形象的降级,儿子形象的升级,让他们获得了平等沟通的机会,解开了心扉。
贯穿电影整个打架斗殴的过程中,拥有穿越者身份的“徐太浪”,更像一位涉事其中的旁观者,他不仅位于所有事件的漩涡中心,也在不断地参与、挣扎中,审视了父辈们恣意妄为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与轻狂,使原先不理解父亲的少年,逐渐放下成见,对一切因果感同身受,原来每个时代的特征都如此鲜明。
“亭林镇”这个地方,不仅是韩寒的印记,也是属于我们全体70后的,充满了旧时光的所有元素,录像带、BB机、香港电影、卡拉OK、走私车、牛仔服、白日梦、小镇青年,包括电影里主要角色的名字“徐正太、徐太浪、小花、小马、六一”等等,都都有点像小学生写作文起的名字,看似非常随意,但又貌似很有含义。
徐正太更像是一个长不大的古惑仔,徐太浪浪荡但不失义气,小花的确可人的美貌如花,小马心有互联网野马,六一心智活脱就是个“儿童”,名如其人。他们都是一群意气风发的恰同学少年,各有不可避免的缺点,也有珍贵的正义感,说白了就是初涉江湖的小混混。
他们名义上是个帮会,却承包了小镇上所有修电路修门锁的杂活,用邓超的话来说:“你们收的根本不是保护费,而是物业费。”当所谓香港老板想要收购KTV时,他们拼死守护,为的就是当初那句“KTV里只唱歌,不卖身”。
最有意思的是,《乘风破浪》里的打斗戏,竟然是用猪肉、锅碗瓢盆来当武器,生活化、漫画感又略带幽默讽刺色彩。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替身当中的角色,我的一半是坦率真诚的少年小马,“我总觉得有什么在等着我”,他可以融进伙伴的兄弟情,成为“正太帮”的一员,但他又脱离这群小镇青年的世界,是一个特殊又至关重要的存在,南下深圳,他代表了90年代追梦的一代人。
而我的另外一半原型肯定是“六一”,也是“正太帮”成员中最笨拙憨厚的人,他拥有一颗纯粹的少年心,即使对KTV小妹也爱的那么真挚单纯,被拒绝了亦死心塌地对人好。“六一”也许怎么聪明,甚至有点痴呆,也经常会被伙伴们嫌弃,甚至可能会被忽略,但他会始终如一,忠诚地跟在兄弟身后,直到背着双刀刚拔出刀就被人捅死当场。
美团上很多人对《乘风破浪》评价不高,估计豆瓣评分也不会高,因为如今的85、90后估计看不懂1998年的灰白时光,影片给出的最终答案正如罗力所说,“小人物别说大话,活着就行!”,就如同平凡的我,洋洋洒洒的写上一篇,延续着每天的习惯,大家终归是小人物,也终归过不上什么大生活,还是那句话,活在当下,生活静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实生活坎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