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于玩手机怎么办?回到家看到孩子没别的事了,就跟游戏机一样

别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沉迷游戏?做到以下几点就足以了!别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沉迷游戏?做到以下几点就足以了!神农尝草百家号当我们是孩子,我们说游戏是我们的好朋友;当我们成了家长,我们又说游戏是毁掉孩子的罪魁祸首。只有家长和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和使用游戏,我们才能摆脱游戏的束缚,成为游戏的主人。收藏更新于日 06:13 至诺科技游戏制作人 李涛【编者按】本文为至诺科技游戏制作人李涛在日“腾讯DN.A网络素养公开课”上的发言,授权FT中文网整理发布。我是传说中专业毒害孩子的游戏设计师。很多家长都会问我:你家的孩子到底会不会沉迷游戏?家长对待游戏的态度经常走极端,要么放任自流,要么粗暴禁止。当年我父亲采用的就是粗暴禁止的方式,小时候我打不过他,所以只能忍着。后来我青春期逆反了,越说我越玩,导致沉迷游戏很久。现在我儿子8岁,虽然也爱玩游戏,但不沉迷。我想以游戏设计者和父亲的身份,分享我的孩子不沉迷游戏的秘密:一共有三点,心态、方法和行动。一、心态:正确面对游戏的心态当被孩子问到“凭什么你可以玩手机,我不可以玩游戏”的时候,极少有家长完整而正面地回答问题。当家长被问到除了看书,他们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娱乐方式时,除了一些老生常谈的比如画画、弹琴、下棋之类,很多家长选择给孩子推荐他们小时候的游戏,比如踢毽子、丢沙包,绝大部分家长都放弃了游戏、网络这种新生事物。我总结了家长看待游戏的三大定律:任何我父母玩过的东西都是老土且不值得一提的。任何我小时候玩过的东西都是经典要流芳千古的。任何我孩子玩的东西都是垃圾和毒品要遭天谴的。为什么家长不接受新兴事物?家长对游戏有恐惧心理。为什么会恐惧?恐惧来源于未知。是恐惧让我们家长不愿意去了解游戏这个孩子们喜欢的新生事物,而懒惰让我们选择一刀切的方式。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和看电影、看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游戏最大的问题不在游戏本身,而在于玩游戏的人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与其采取放任自流或粗暴禁止的方式,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上。心态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是家长没有正确认识游戏。我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第一,不要对玩游戏有罪恶感。罪恶感是压力的来源,压力会把他推到最容易逃避的地方。所以我会一直跟他强调,玩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娱乐方式,不要因为玩游戏而产生罪恶感和愧疚感。第二,所有娱乐都只是娱乐。既然是娱乐,那就要在你完成该做的事后才可以进行。我要完成工作才能玩手机,你也要完成学业后才能玩游戏。在没完成该做的事就开始玩游戏,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第三,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控,长时间游戏不利于健康和发展。一方面对视力不好,另一方面,当你只玩游戏的时候,你已经选择放弃了生活中太多有趣的事。我们的人生不能没有游戏,但我们的人生也不能只有游戏。第四,做好约定,奖惩分明。当他能做到上面的三条时,我就一定会允许他游戏。当他做不到时,我也会按约定暂停他一次游戏机会。所以我的孩子玩游戏没有心理压力,也能做到不影响学业,到时间就放下。二、方法:让孩子不容易沉迷游戏的方法沉迷游戏的孩子最常说,“没意思,干什么都没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当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不到兴趣和成就感时,他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没兴趣好办啊,我给你报几个兴趣班你就有兴趣了。我们小区有个朋友的口头禅是,要和游戏抢时间。他怕孩子沉迷游戏,所以用别的方式把孩子的时间占满。他给儿子报了七八个兴趣班,有奥数、作文、英语、演讲、围棋等。我经常看到他和儿子拉拉扯扯地去上兴趣班。孩子带着哭腔说,爸爸,我不喜欢去上课,我好累,我想出去玩。这不是孩子的兴趣,这是家长的功利心。后来这个朋友跟我诉苦说,孩子天天吵着要手机玩游戏,兴趣班一个都没坚持下来。让孩子不沉迷游戏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我和儿子最喜欢泡博物馆,一进博物馆就开心得不得了。我在孩子1岁出头的时候就带他去了中国科技馆,到现在已经去了大概七八十次。我们还去了北京很多好玩又不太出名的博物馆,比如自来水博物馆、海关博物馆、警察博物馆、法院博物馆、华人华侨纪念馆、中医药博物馆等等。有一次我们去重庆旅游三天,其中两天泡在三峡博物馆里。儿子拉着我看了四遍重庆大轰炸的模拟展示。几个礼拜后,当他给我讲起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武器装备,以及一些重要的战役时,我惊呆了。我问他从哪里学到的,他说是自己从网上找的纪录片。能说去博物馆看高射机枪射击飞机没用吗?他记住了重庆大轰炸,记住了日军侵略,记住了中国军民的奋起反抗,他甚至花了很多时间去找纪录片来看。其实这就是兴趣的用处。每一次参观都给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小种子,这颗小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我孩子和我一样,对什么东西都好奇,都有兴趣研究。我们在他两三岁时聊天文,四五岁时聊汽车,六七岁时聊军事,有时没事也会聊聊细胞、核聚变、战争史。他妈妈总说我俩是两个莫名其妙的男人。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沉迷游戏吗?游戏就是他众多乐趣中的一种,学到新东西对他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他完全不需要从游戏里找成就感。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兴趣和成就感,不是砸钱买兴趣,一定要花时间亲身陪伴。三、行动: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我们教会孩子交通规则才让他过马路,我们教会孩子游泳才让他脱离工具下水游泳,那为什么我们敢不教给孩子辨别游戏的知识就让他随便下载游戏玩呢?我们家长有责任在孩子小时候,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而不是丢给孩子一个手机让他随便玩,等出了问题再埋怨孩子,怪罪游戏。从我的观察看,几乎100%的家长都没有给孩子选择游戏的意识和能力。总结起来,帮助孩子挑选游戏的方法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粗筛,一定要为孩子挑选适合年龄的游戏。与电影类似,游戏也有年龄分级标准,比如北美的ESRB,欧洲的PEGI等。年龄分级主要是基于暴力、色情、粗口、恐怖和赌博等方面。比如在ESRB分级中的E,代表Everyone,意味着这个游戏适合从孩子到老人几乎所有人,几乎不存在任何不适合的元素,任天堂的《口袋妖怪》就是其中的代表。分级为T,代表Teen,13-17岁的青少年,意味着这个游戏会有一些暴力、粗口和少量血腥的元素,大部分吃鸡类游戏都属于这个分级。我儿子上二年级,班上就有好多孩子在玩吃鸡游戏,在我看来这并不合适。可能很多家长没注意过游戏分级的存在。苹果手机的App Store里任何应用和游戏都会有年龄分级信息。如果孩子玩的是PC或主机、掌机游戏,我们可以在ESRB、PEGI的官网查到分级信息。安卓手机可以在Google Play上查看。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国内是没有年龄分级要求的,所以如果各大安卓应用市场上国内公司开发的手游找不到年龄分级信息,我们只能通过查看这款游戏在App Store上的年龄分级做参考。至于PC上国内做的端游或者网页游戏,基本上不可能有年龄分级,需要家长擦亮眼睛,通过视频或者亲身试玩来了解游戏大概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所以我个人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多玩一些国外的游戏,由于有明确的年龄分级,会让家长更放心一些。第二步是细筛,选择游戏类型和游戏题材,最好是选择能够扩展孩子在生活中的兴趣的游戏。以我自己举例,高中时我因为沉迷游戏,学习成绩很差,但地理却很好。因为《大航海时代》这个游戏,我记下了所有的港口、季风和洋流,这也让我对那段历史、地理和文化产生了兴趣。再比如通过《文明》这款游戏,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理、文化、科技、军事、资源、政体、外交如何影响一个文明的兴衰。还有我很快就要给我孩子玩的《坎巴拉太空计划》,这是一个拼装火箭的游戏,可以学到天文学、导航、机械等知识。这些游戏很容易让孩子对游戏外的东西产生兴趣,当他在游戏内遇到情况时,就会从书籍、纪录片等方式来学习和了解。第三步,最后的筛选挑出高品质的游戏。所谓低品质的游戏,是指粗制滥造,毫无趣味,靠玩弄玩家的心理来坑钱的游戏。这种游戏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好处,其中恶意诱导人的黑暗心理还可能对孩子带来伤害,比如赌博、宣扬仇恨和攀比等。我们从一开始就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到这种游戏。按我个人的评价标准,在创意性、艺术性和游戏性的角度上,至少有任何一项能达到杰作的地步,就可以称为高品质游戏了。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开放世界游戏,获评TGA2017年度游戏的任天堂《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要在趣味性上远远高于绝大多数的游戏,更不存在什么调动人性之恶的设计,这就是高品质的游戏。再如,刚刚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颁发的年度游戏《艾迪芬奇的记忆》,可能趣味性上并不突出,但它把叙事的艺术提高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当然也是高品质游戏。分辨高品质游戏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年度榜单。国外的IGN、GameSpot等媒体,每年都会发布最佳游戏、最佳叙事等榜单,美国的TGA、英国的BAFTA等也会评选出各大游戏。如果你是手游玩家,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推荐和年底的游戏评选也是重要的参考来源。这些推荐和榜单中,基本上不会有烂游戏出现,我们可以放心挑选。最终我们通过这三个步骤,一定能筛选出适合孩子的高品质游戏。为什么很多孩子长大以后会沉迷于一些粗制滥造的游戏而无法自拔,很多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经历过高品质游戏的洗礼。当孩子玩过高品质游戏之后,烂游戏真的就入不了眼,玩不下去了。请记住,帮助孩子学会使用游戏,最好的时机是在他小时候,其次就是现在。最后,作为一个曾经沉迷游戏的孩子,作为一个游戏设计者,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想说说我的心里话。游戏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是孩子,我们说游戏是我们的好朋友;当我们成了家长,我们又说游戏是毁掉孩子的罪魁祸首。可是,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它没有多好,也没有多坏,它只需要家长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帮助孩子面对它。只有家长和孩子真正学会正确面对游戏和使用游戏时,我们才能真正摆脱游戏的束缚,让游戏为我们所用,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神农尝草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美食制作方法,让我们的嘴巴更丰富多彩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沉迷手机的孩子,内心快乐吗?沉迷手机的孩子,内心快乐吗?优秀家长通百家号作者:养育男孩,鱼爸前几天坐地铁回家。旁边坐着一位奶奶,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孩子应该是觉得车厢内闷,一直在那折腾。眼巴巴地瞧着站在面前的妈妈。我想他应该是在呼唤妈妈的关注。过了一会儿,看着手机的妈妈还是没有看到他,他竟大声哭了起来。“怎么啦!宝宝”这时奶奶关切地问。“看看!要看看”孩子嚷着。“好,别哭,给你啊!”奶奶一边说,一边要妈妈拿手机过来。然后打开手机,开了短视频给孩子看。这时孩子就乐了,两只小手熟练地抓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上面的视频。我看到那上面一群大人在扭动着,声音十分嘈杂。不过孩子还会自己划。一站又一站。期间妈妈想把手机拿过去。可孩子马上就大哭,牢牢地抓着不放。“妈妈要给爸爸打电话,手机给妈妈,可以吗?”“不,不……”看到孩子又闹,奶奶赶紧掏出手机给妈妈。我下车的时候,孩子应该看了近20分钟。有很多的妈妈问我:“孩子总是沉迷手机该怎么办?”还有一位妈妈说自己两岁多的孩子就会抢手机玩。不给就哭,一家人拿他没法子。当我看到这个在地铁上刷视频的小男孩时。几乎明白了妈妈们遇到的困窘。可这样的结局是谁造成的呢? 沉迷手机的孩子,他们快乐吗?我看未必。几乎所有沉迷手机的孩子,他们跟父母的关系都比较紧张。因为但凡还想着管管孩子的父母。内心还是会纠结孩子是不是玩太久了?这样玩行不行呢?于是会想着办法去约束孩子。可孩子也会变着法子来跟父母斗智斗勇。这样父母吼叫的时间会增多。而孩子撒谎的次数也会增多。这对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是无益的。还会导致孩子陷入空虚无聊感。以前我以为只是大人会说无聊啊!可跟孩子们接触多了。其实他们也非常喜欢说“无聊啊!”而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早就准备了下一句,只是没跟父母言明而已。潜台词是“我能看会电视吗?”、“我能玩会手机吗?”、“我能出去玩吗?”总之是想从当下的状态中转换一下。对这类孩子而言,安静下来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根本无法安静地读一个故事,也无法安静地看看外边的风景或者聚精会神地去学点什么。一旦孩子的空余时间全部放在了手机上。那只会让他更加无聊。因为兴趣太单一,就没得选择。无聊感让他越沉迷手机。越沉迷手机越觉得无聊。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有妈妈会说,为了让孩子不沉迷电子产品,是不是要禁止孩子接触?其实这也是一个极端。因为在当下的环境里,孩子不可能跟手机电脑隔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们总是会接触电子产品。而且他们的时代肯定会跟人工智能机网络息息相关。但我还是希望接触的年龄晚一点。单次接触的时间短一点。这件事上,堵不如疏。给大家三点建议:首先是尽早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个观念:电子产品是工具,可以用来学习和办公,也可以用来通信联络。这不是游戏机。这个观念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让孩子理解并且接受。而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耐心地去讲,还需要父母的示范。在小小鱼两岁多的时候,他就常常抓着奶奶的手机,摁摁摁。有段时间我发现他经常会抢手机。我猜他把这当做一个玩具了。而且奶奶还拿手机玩棋牌游戏,更加深了孩子对它的印象——是个好玩的东西。那时我就把上面这个观念跟老人说了。同时也在小小鱼心情好的时候,跟他说说。当他再抢手机的时候。我找一些更好玩的玩具给他。或者带着他去玩游戏。有了我这个大玩具。他就忘了那个手机玩具了。加上老人的配合,所以手机在他的心中一直保持一个很普通的玩具身份。一直到三四岁时,已经能听懂我的话。也就明白了手机到底是做什么的。但他也会看到哥哥们玩手机游戏。我也告诉他能玩,但是要控制时间。也给他下载了鳄鱼洗澡、挖掘恐龙化石的小游戏。一次下一个,能玩好几个月。而且也就那几个,一直玩到如今。他会把时间花在琢磨拍照及录音功能上。这些工具学会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儿。关键是还不会上瘾。所以,我们家的手机随处可放,他几乎不会去碰它们。其次是定下规矩,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前提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上半年的时候,为了让小小鱼方便学英语,我就给他准备了平板电脑。还记得当时我们买回来时的三条约定:1、这个电脑用于学习,而不是用于游戏。2、每次使用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有课程需要时除外。3、违背上面两条,就没收。小家伙开心地答应了。而后的日子,却是考验我的时候。我自己有时趁着儿子上学的时候,拿他的pad看电影听歌。也在应用商店翻来翻去,想找点轻松一点的游戏玩玩。要知道这大屏幕可比我的手机好玩。可冷静一想,自己怎么能这样做呢?给孩子定下的规矩,如果自己都遵守不了,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于是浏览之后就匆匆作罢。所以定规矩这个部分,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你自己把在家的时间都花在了手机上。那就不要奢望孩子做好。如今,没有学习的时候,电脑就放在柜子里。如同一个纸质笔记本一样,安安静静地躺着。就算我不在家的时候,它也还是躺在那,而不会被小家伙偷偷拿去玩。有朋友会说,那是因为你的孩子不大,要是大了,你管不了!那我还真有这自信。因为从小给孩子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和认知。就算长大了也会遵循的。伏尼契在《牛虻》里写道:“誓言有什么用?誓言约束不了人。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有了某种体会,那就会约束你。如果你没有某种体会,什么也不会约束你。”如果你让孩子体会到沉迷游戏是有益的,那他就会一直做这件事。如果让他早点体会到其中的害处,那就会形成一种约束。还记得我小时候跟同伴去镇上上网。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每次上一个小时。一个原因是自己没有很多钱来上网,还有一个原因是怕自己沉迷其中。因为小伙伴已经有过通宵的经历。他们跟我说通宵上网又便宜又好玩。可我知道他白天在课堂上呼呼大睡。而功课也已经落下不止一点点。我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我也会跟小小鱼提及这些感受。让他明白,电脑和手机是一个工具,我们要学会控制工具,而不能被工具控制。因为还有很多很多事比它要重要。比它要好玩。 最后是帮助孩子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体验。养育者就有这样的责任,让孩子的世界有这些真实的体验。比如球类运动或者读书,要么学一样乐器。在无聊的时候陪伴自己。而非那虚拟的网络。我一直跟朋友们说自然教育的重要。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去外边走走,看看脚下的泥土,路旁的小草,还有各种爬虫。有时候看到一位妈妈蹲在路边,跟着小宝宝的手指,寻找那些小昆虫的场景。真的很美好。可现实是太多的孩子不仅仅没有父母的陪伴。反而被电子保姆给拉走了。当父母忙碌的时候,孩子却来找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然后整个世界就安静了。可你以为的好,其实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当孩子尝到了这里面的甜头。极易掉入这蜜罐之中。而我们能做的绝不是没收手机或者砸烂手机。因为这样的方式于事无补。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不是因为手机本身,也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生活的环境和方式影响着他的生活模式。父母就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缺少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父母本身沉迷手机。这不都是家庭的原因么。孩子成瘾后,其实也是受害者。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优秀家长通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教育心得,育儿心经,家长教育经验分享!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女孩幼时玩隔壁家游戏机,从此沉迷其中女孩幼时玩隔壁家游戏机,从此沉迷其中游戏大观百家号因为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女孩爱上了游戏机,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女孩对游戏机的执着竟然可以改变她的人生!一开始,对于女孩沉迷游戏这件事父母表示坚决不同意现在女孩已经搜集了4600套游戏设备了,她表示游戏是很锻炼人的智商的从高中开始,女孩就已经有了自己买设备的能力女孩就靠着常年打游戏的经验在网上教人打游戏来挣钱图中就是女孩搜集的“宝贝”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游戏大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只要你是游戏发烧友,就有你想要的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控制孩子玩游戏,这个办法比打骂管用100倍
都说,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买部手机给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00后”拥有手机的比例达64.6%,这个数据约为“90后”的8倍。“手机控”“低头族”“刷屏族”正在向低龄人群蔓延。
现正值暑假,许多孩子和家长关于“游戏”、“手机”而引发的矛盾,更是愈演愈烈。
面对孩子沉迷游戏的熊孩子,家长们常常会这样来应对:
招式一:棍棒教育,强制禁止
一遇到孩子玩游戏、或者不听话,往往通过又打又骂,逼迫其屈服。
可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甚至反过来还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生疏和对立,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
据报道,绵阳市一中学学生就因暑假一直呆家中玩手机,被父母进行打骂之后,无法忍受,给父母发短信“永别了”后,跳河轻生。
招式二:将手机或平板藏起来,让孩子“想玩也玩不到”
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少年说》中,就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位母亲为了不让女儿玩手机,把手机分别藏到马桶里、花盆里....脑洞之大,让人捧腹大笑。最后,女儿无奈的喊道:“妈妈,你能不能不要再藏我的手机了!”
科学表明,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反而会让孩子“不让玩,更想玩。”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禁果效应”,也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即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孩子通常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再加上些许叛逆心理的驱动,会让他们出现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形成逆反的心理。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不让孩子玩也不行,现在手机、游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交手段了,如果完全禁止,那么孩子可能跟朋友们缺少了共同话题。”一位家长道出了心声。
教育专家建议,跟孩子约法三章,事先约定好游玩时间是个好办法。它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而减少被动的压制感,往往会有更高的成功率,而且能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上。
比如,在暑假,可以通过跟孩子商量好暑期的计划,用游戏作为“诱惑”,规定学习多久,才能玩游戏,并且严格按照规矩来执行。
实际上,计划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现在的熊孩子常常是趁父母不注意,就将“学习机”变成了“游戏机”;“看课文”变成了“看电视”,说好的学习呢?
快易典的“家长助手功能”,就能帮助家长们解决这个大麻烦。现在,通过关联微信小程序,家长们再不用时时守在孩子身边。不管是在上班、逛街还是聚会,都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和管理孩子的使用情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男孩沉迷于玩游戏机,然后人都被游戏机吸进去了。之后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救出来。_百度知道
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男孩沉迷于玩游戏机,然后人都被游戏机吸进去了。之后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救出来。
小时候看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男孩沉迷于玩游戏机,然后人都被游戏机吸进去了。之后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救出来。是一篇故事。90年代的。不是动画片。...
小时候看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小男孩沉迷于玩游戏机,然后人都被游戏机吸进去了。之后他的爸爸妈妈把他救出来。是一篇故事。90年代的。不是动画片。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善良的神经病
善良的神经病
采纳数:30
获赞数:61
有部电影 释小龙郝邵文的黄金岛 就是这个剧情
可爱公主all
可爱公主all
擅长:暂未定制
洛洛历险记,可能是吧,因为有些差错
获赞数:18
擅长:暂未定制
洛洛历险记
政治书里有
其他1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到家看到孩子很幸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