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0ti i58300H 8G 玩最终幻想H磁力15够了吗

HP/惠普 OMEN 暗影精灵3代 i7游戏笔记本电脑游戏本 分辨率15.6英寸IPS 与分辨率 15.6英寸IPS 120Hz
有着什么区别??
您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4296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1132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869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455个回答
Oo城管大队长oO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45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345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点击可定位违规字符位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飞行堡垒5 i5- ti 火陨版, 显卡,cpu,内存,两个硬盘,主板,这些都是哪些厂商的,机械硬盘多少转的?
您可以邀请下面用户,快速获得回答
擅长领域:
在电脑应用分类下共有1164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电脑应用分类下共有383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电脑应用分类下共有377个回答
Oo城管大队长oO
擅长领域:&&&&
在电脑应用分类下共有359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电脑应用分类下共有325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电脑应用分类下共有114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点击可定位违规字符位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
请输入私信内容:在笔记本日渐轻薄化、高度集成化的今天,蓝天可谓是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凭借手中将英特尔桌面处理器应用到笔记本上的专利,开发出了多款采用LGA插槽的机型,而采用W650KK模具的炫龙毁灭者DD pro,借一代“神u”G4560的东风,成为2017年最便宜的GTX1050Ti机型之一。
今年,炫龙又推出了搭载英特尔8代酷睿处理器的升级版本——毁灭者DD2,不同的是这次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蓝天模具。换装上阵的DD2能否继承前代产品的高性价比和辉煌?本次评测将为您一一揭晓答案。
机器简介及配置一览开箱、外观及配件接口、内设及软件屏幕测试扬声器测试硬件介绍及性能测试游戏测试整机拆解散热测试功耗、噪音和续航测试总结
【1】机器简介及配置一览
炫龙毁灭者DD2为蓝天NB50TK1模具的贴牌机型。NB5x是蓝天的一个新模具系列,CPU均采用8代酷睿桌面处理器,显卡和上代W650一样有三种可选:满血MX150、GTX1050和GTX1050Ti。
本次测评的毁灭者DD2为i5-8400+GTX1050Ti版本,此外还有i3-8100+GTX1050Ti的版本,同系列还有采用奔腾G0+GTX1050显卡的毁灭者DC2。
【2】开箱、外观及配件
毁灭者DD2直接使用了蓝天通用的瓦楞纸包装箱,刚拿到电脑,一股艰苦朴素感就扑面而来——笔者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简朴的包装箱了。
拿出电脑,毁灭者DD2的外观总体还是蓝天近年来的家族式设计风格:一抹黑、全塑料,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这里不再详述。
相比上一代W650模具的毁灭者DD Pro,DD2还是有着几处较明显的区别特征:A面不再印有炫龙的LOGO图案,只保留了英文的Shinelon字样;C面的英文则改为毁灭者的英文DESTROYER;A面和C面不再使用蓝紫色配色。
参照:上一代的毁灭者DD Pro
D面由一整块塑料构成,上方分布着大面积的进风口,从中可以依稀看到内部的热管结构;立体声扬声器位于左下角和右下角。
机器含脚垫的厚度自前向后逐渐变大,前方厚度在25-26mm,后方厚度在35mm;屏轴采用下沉式,最大开合角度约135度。
除此之外,炫龙在毁灭者DD2的箱子里随机附送了一个鼠标和鼠标垫。
【3】接口、内设及软件
机身左侧分布着出风口、mini DP接口、HDMI接口和三个USB3.1 Gen2(一个Type-C,两个Type-A);右侧自左向右依次为SD读卡器、耳机接口、话筒接口、一个USB2.0、RJ45接口和电源输入口。两侧都有出风口格栅的设计,但只有左侧真正开了口,右侧只是装饰;在最右端有一个安全锁孔,也是现在笔记本的标配。
总体来说,DD2接口的数量比较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有个不尽人意的地方:RJ45以太网接口处在右侧靠中间的位置,插着网线上网的话,会对右手使用鼠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与W650系列不同,蓝天为毁灭者DD2用的NB50系列模具配备了白色背光键盘,亮度5档可调。分体式按键的触摸板支持双指上下或左右滚动页面,三指左右滑动切换前台程序、下滑显示桌面等手势。
键盘和触摸板手感和以往的蓝天机型都差不多,果然蓝天很擅长中庸之道。
DD2预装了正版的64位Win10家庭中文版系统,系统内基本没有什么捆绑软件(蓝色覆盖为笔者自己安装的程序)。自带了一个Office 365试用版,在未激活情况下可以使用7天,到期后需要自己购买正版授权才能继续用。
在NB50TK上,蓝天启用了全新的2.0版本控制中心,软件界面大改,风扇调节功能也得到了加强;原先用于调节键盘背光和宏按键的独立组件Flexikey,也被一并整合进来。
BIOS界面比较简单,除调节启动项、设置BIOS密码等常规功能之外只提供了寥寥几个调节项目。
【4】屏幕测试
这台毁灭者DD2使用了一块京东方的15.6寸屏幕,型号为NV156FHM-N41。AIDA64中可以看到屏幕型号后有一个(Dell 99CDX)字样,笔者推测这块屏幕可能是原本为戴尔供应的,被炫龙采购过来了。
查询屏库网得知,这块屏幕亮度为200尼特,45%NTSC的色域,800:1对比度。四个方向可视角度为85/85/85/85度。
用DisplayCAL对这块屏幕进行测试,这块屏幕覆盖了66%的sRGB和46.1%的Adobe RGB,色域较窄;最大亮度175尼特,在笔记本中属于较低水平。
对屏幕进行高级分析(参考系为sRGB色彩空间),实测对比度为727.3:1,白点准度还算不错。因为较低的色域,这块屏幕逃不过色差巨大的命运,不适合用于内容创作设计。
色温曲线大多集中在K范围,亚洲人看起来会有些泛黄。
再用光亮度计测量屏幕每一档亮度比例的实际亮度,结果如下图,总体的亮度调节比较线性和平滑。
最后是可视角度实拍,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看过去没有较多失真。
【5】扬声器测试
毁灭者DD2的扬声器在外观一节中已有简单介绍。笔者在这里录制了三段播放音乐的扬声器声音,更直观的表现扬声器的实际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www.wengbi.com/video/069760
& && && && && && && && && && && && &&&
【6】硬件介绍及性能测试
先总体看一下毁灭者DD2的硬件规格:
这台毁灭者DD2采用了i5-8400处理器,GTX1050Ti显卡,8GB DDR4单通道内存,128G NVMe固态硬盘+1TB机械硬盘。
i5-8400是一颗八代酷睿桌面处理器,六核六线程,基础频率2.8GHz,单核最大睿频可达4GHz,六核最大睿频有3.8GHz。在毁灭者DD2上,短时最大睿频限制被设定为81.3W,而长时睿频限制与TDP一样,被设定为65W。
用Intel XTU查看,这台机器没有锁定功耗限制的调节。
有趣的是,在笔者没有进行任何事先调整的情况下,XTU显示CPU的电压已经被调低了100mV。手动调回去之后,下次重启电脑会再次自动降压。
为了求证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笔者在毁灭者DD2上划出一个分区安装了纯净的Win10系统,只安装最基础的驱动。在这个系统中,每次开机CPU自动降压的现象消失。据此笔者推断,是蓝天控制中心的后台进程在每次开机自启动时执行了降压操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理论性能,i5-8400单线程跑分与i5-8300H类似。因为桌面i5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多线程性能方面i5-8400只与不超频的i7-7700K差不多,略低于45W的i7-8750H。
在不间断的25次CineBench R15多线程测试中,毁灭者DD2的性能发挥很稳定,CPU全程维持在3.8GHz的最高睿频频率。
把目光转到显卡上,毁灭者DD2使用了一个移动版的GTX1050Ti独显,搭载4GBGDDR5显存。GTX1050Ti的核心频率最高可以上到将近1800MHz,但由于NVIDIA官方较为严格的功耗限制,实际游戏中的频率一般达不到这个水平。此外,毁灭者DD2并没有屏蔽i5-8400中的核显UHD630。
显卡跑分没什么太多要说的,一个GTX1050Ti正常的水平。对比帕斯卡系列中附近的几个显卡看,GTX1050Ti比GTX1050强了约30%,GTX1060又比GTX1050Ti强了50%。
内存和硬盘方面,这台毁灭者DD2配备了单条英睿达8GB DDR4 2400MHz内存,128G的金士顿NVMe SSD和1TB的希捷5400转硬盘。
这个金士顿的NVMe SSD为较低端的型号,仅支持PCI-e 3.0 x2的传输模式,读写性能在NVMe SSD中也属于偏弱的水平。
机械硬盘是希捷比较新的型号,软件无法读取出缓存容量等信息。查询希捷官方PDF可知,这块盘的缓存有128MB,理论峰值速度可达140MB/s。
笔者用AS SSD Benchmark测试SSD的性能。首先使用默认的1GB写入量进行测试,连续读写和英特尔600p差不多,4K则相对弱一些,和主流SATA SSD类似。
将写入量改为10GB再进行测试,因为缓存容量的用尽,连续写入速度和4K-64写入速度都下降了很多。总体上这块SSD除了连续读取稍微快点,其他方面都更像是一块中端的SATA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的HDTune读取曲线如下,正常5400转硬盘的水平。
最后简单提一下毁灭者DD2的其他硬件。
主板集成的声卡芯片是非常经典、偏低端的2.1声道瑞昱ALC269,板载有线网卡也是司空见惯的瑞昱8168,支持千兆以太网。
AIDA64检测不到无线网卡的信息,从任务管理器得知DD2使用的无线网卡为英特尔9462AC。
9462AC是一块比较新的网卡,查询英特尔官方数据库可知,这块网卡定位低端,采用1x1天线,最大仅支持433Mbps的传输速率,与上一代毁灭者DD pro用的3165AC性能基本相似。
【7】游戏测试
(注:若无特殊说明,下面的所有游戏测试都在分辨率下进行。)
(1)绝地求生:大逃杀
“吃鸡”是近一年来最火爆的游戏之一,笔者测试了毁灭者DD2在多个特效设置下的FPS表现。
首先依照网上较流行的“三极致”设置,将抗锯齿、纹理和可视距离设定为超高,关闭垂直同步和运动模糊。这些特效在后面的测试中不做改变。
其余特效则分五次依次设置为非常低、低、中、高、超高。
非常低特效:70FPS
低特效:65FPS
中特效:62FPS
高特效:57FPS
超高特效:40FPS
测试结果显示出,毁灭者DD2的GTX1050Ti显卡在中特效及更低特效下都能保持不错的流畅度,可以基本维持在60FPS以上;超高特效下还算可以玩,但难以满足“丝滑流畅”的要求。追求流畅性和竞技性的玩家建议在“三极致”的前提下将特效设置在中等或更低。
(2)文明6
将性能和内存占用都设置为Ultra(极致),运行基准测试:
在单位较少的区域FPS能达到40以上,单位较多的区域AI动作时FPS则会有所下降,降到30-32左右。
(3)最终幻想15
最终幻想15虽然早在2016年底就发布,但PC端姗姗来迟,直到今年3月才登陆了Windows平台。
将特效设置为高,运行基准测试:
最终幻想15相比前作对显卡的要求有了巨大提升,GTX1050Ti并不能应付高特效下的场景计算,FPS大多数时候只有20出头,基准测试也给出了“Slightly Low”的评估结果。
(4)守望先锋
守望先锋作为暴雪倾力打造的第一人称FPS竞技游戏,虽然现在热度不如以往,但依旧是在线网游的热门之一。在开场跑图、小规模团战和大规模团战三个场景中,毁灭者DD2的FPS分别为70、60和54,超高画质下可以流畅玩耍。
特效设置为超高,100%渲染,帧率限制调到300,关闭垂直同步:
在开场跑图、小规模团战和大规模团战三个场景中,毁灭者DD2的FPS分别为70、60和54,超高画质下可以流畅玩耍。
GTA5的热度自然不必多说,自2015年在PC端发行至今基本一直处在Steam销量排行榜前十,销量也已破亿。
将特效按下图设置,运行基准测试:
总体FPS基本在25左右,并不流畅,想要爽玩的建议至少降低一档特效。
(6)古墓丽影:升起
特效设置为预设的极高,关闭抗锯齿和垂直同步,使用DirectX 11模式,运行基准测试:
三个场景的平均FPS分别为48、40和44。
在上面6款游戏的测试中,毁灭者DD2可以无压力应对守望先锋这类要求不算很高的主流网络游戏,而面对3A大作时,DD2的GTX1050Ti则开始显出疲态,普遍需要降低一档甚至两档特效才能流畅玩耍——毕竟者只是一个定位甜品级的中端游戏显卡。
【8】整机拆解
毁灭者DD2的拆机维护比较简单,首先把机器翻到D面,拆下电池并撕下中央螺丝的易碎贴(必须,因为易碎贴下方有一颗螺丝)。
然后拧下D面的全部8颗螺丝,从机器下边缘撬开后,就可以取下D盖了。
取下盖子后,内部的硬件一览无余,CPU和GPU分别各有一个风扇和两根铜管散热。
毁灭者DD2使用了桌面处理器,为了方便升级,CPU的散热模组做了快拆设计,只要卸下固定风扇的三颗螺丝和固定热管的四颗螺丝即可拆掉CPU一侧的散热模组(同样需要先移除1号螺丝上面的易碎贴)。
显卡一侧则没有做快拆设计(可能蓝天考虑到GPU是焊死的没有升级需求?),热管被GPU核心上方的塑料件挡住,需要拆下主板才能更换显卡的硅脂,比较麻烦。
内存、SSD和机械硬盘均安装在在机器下方掌托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毁灭者DD2拥有两个M.2 2280插槽,其中一个位置同时支持PCI-e M.2 SSD、SATA M.2 SSD和英特尔的傲腾SSD,自带的固态也被安装在此处;而另一个空出的位置仅支持PCI-e M.2 SSD。
SSD的特写,这块金士顿SSD采用群联的PS5008-E8主控,两颗64GB TLC NAND组成128GB的总容量,同时还配备一颗南亚易胜的128MB缓存。
机械硬盘特写,这是一块希捷酷鱼的1TB 5400转 7mm硬盘。
这台DD2出厂配备的内存为单条英睿达8GB D4 2400,空余一个内存槽。
最后来到B面,毁灭者DD2的换屏步骤也很简单,用一字型螺丝刀撬下位于转轴附近两颗螺丝位上的黑塑料片,卸下螺丝后沿屏框内侧扒一圈,就能拆下屏框,更换屏幕。
【9】散热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为25度,保持良好通风。由于这台机器CPU和GPU散热系统各自独立,因此这里只测试双烤下的表现。
AIDA64 StressFPU+Furmark双烤1小时后,CPU频率在3.6-3.7GHz跳动,功耗为64.9W,温度91度;GPU频率在1.4GHz左右,温度85度。
在上面的双烤中,风扇转速并没有达到最大。开启强冷后再继续双烤,CPU和GPU的频率基本没有变化,但温度有所下降,CPU降到了86度,GPU降到了77度。
这个曲线图可以更直观地对比正常双烤和开启强冷时双烤的情况(红线为正常双烤,绿线为开启强冷双烤)。
表面温度方面,待机时机器表面温度比较平均;双烤时DD2的热区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这个区域正好也是CPU和GPU的所在位置。
掌托下方的硬盘、内存和SSD均非主要热源,基本没有热感。
【10】功耗、噪音和续航测试
(1)功耗测试
笔者用功耗插座测试了毁灭者DD2在待机、游戏(用Valley Benchmark模拟)、双烤三种状态下,电源适配器的输入功耗。
待机时毁灭者DD2的功耗在10W左右,并没有因为搭载台式机CPU而变得很高。而运行Valley Benchmark后,DD2的功耗迅速上升到94W。
双烤时达到155W,已经接近适配器的最大承载能力。日用环境基本不会出现让i5-8400和GTX1050Ti同时满载的情况,150W的适配器基本够用。
(2)噪音测试
测试环境噪音为36dB,测量位置为机器前边缘上方10cm。
由于DD2的CPU待机温度比较低,风扇基本处在停转或低速状态,几乎没有什么噪音。游戏中CPU温度相对低,而显卡温度较高,噪音主要来源于GPU一侧风扇。
双烤和强冷状态下风扇的噪音强度较大,但没有特别集中的高频噪音。
(下面的视频为噪音实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s://www.wengbi.com/video/993920
& && && && && && && && && && && && &&&
(3)续航测试
用PCMark8的Home模式模拟日常使用情况(浏览网页、编辑文档、轻度编辑图片、视频聊天、轻度游戏),进行测试。
亮度设置为120尼特,电源模式设置为“更好的电池”,开启WLAN,关闭所有后台程序和Windows自动更新。
测试下来续航时间为4小时5分钟,这主要得益于DD2没有屏蔽核芯显卡,可以降低低负载环境下系统的总功耗。
【11】总结
(1)i5-8400+GTX1050Ti显卡,在同价位游戏本中性价比高;
(2)散热较强,CPU、显卡都能满血发挥性能;
(3)采用桌面处理器,同时具备双M.2硬盘位和一个2.5寸硬盘位,硬件升级空间较大,维护也比较方便。
(1)外观“傻大黑粗”,廉价感较重;
(2)屏幕亮度、色彩表现力不足,观感一般;
(3)固态硬盘较低端,虽采用NVMe协议,但实际性能表现更接近SATA固态。
炫龙毁灭者DD2是一台典型的平民型游戏本,使用桌面处理器的设计,让DD2有机会搭载了i5-8400这颗2018年DIY装机领域的高性价比“神U”,在i5-Ti的价位实现了接近i7-Ti的性能。GTX1050Ti虽然达不到GTX1060的水准,但在不追求特效全开的前提下,玩大多数游戏也足够使用;双M.2 SSD接口也让毁灭者DD2的扩展性在同价位笔记本中有明显优势。当然,“专精”于性价比和散热的产品定位也让DD2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牺牲,蓝天N系公模的外观较为平庸、廉价感重,屏幕、硬盘、扬声器这类配件的表现也相对一般,没有亮点。
总体来说,毁灭者DD2的特色非常鲜明,对追求较高性价比、不要求外观的玩家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CPU性能要求没有那么高或者预算受限的用户,可以选择i3-8100+GTX1050Ti的版本。
此外,显卡更低一级的毁灭者DC2(G0+GTX1050)也可以作为更低预算的推荐机型。
参考价格:5487元(京东,日)
本次评测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欣赏。
【欢迎关注作者的翁笔专栏:棉花堂】
【更多笔记本选购、使用问题,欢迎来作者的“值乎”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终幻想H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