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8最大起飞重量量100吨以上、200吨以下的军用运输机属战区投送型还是战略投送型?

国产军用大飞机运20首飞成功 跻身全球运力十强运输机
来源:新京报
  兵器知识杂志主编瞿雁冰介绍,上世纪90年代,我国装备的最大运输机是最大起飞重量为60吨的运-8,并且数量也比较有限,其最大载重只有20吨。  将开展相关试验和试飞工作  据央视报道,“运-20”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第四个能够研制200吨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运-20的首飞是中国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国防部表示,运-20大型运输机的首飞成功,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该型飞机首飞后将按计划继续开展相关试验和试飞工作。  ■ 解读  运-20将增加洲际战略投送能力  军事科学院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大型军用运输机按用途划分为战略和战术两类。战略运输机主要承担洲际间的远距离投送,最大起飞重量一般指超过150吨,载重超过40吨,正常装载航程超过4000千米。战术运输机一般为中小型飞机,主要用途是在战区附近承担近距离运输任务,起飞重量60—80吨,载重量20吨,航程千米。目前已经服役的运-8就属于此类运输机。  该专家称,目前中国的战略运输机仍是短板,没有自主研制的大型军用运输机是原因之一。和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相比,大型军用运输机可在最快时间向冲突地区增派人员和重装备,提高中国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拥有运-20后,中国空军洲际间的战略投送能力将大大增强。此外,还可以通过它改装大型空中加油机、大型预警机等多种机型,运-20技术也可用于研发战略轰炸机。  新京报记者邢世伟  ■ 揭秘  从运-5到运-8  运-5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负责,1957年12月定型并首飞,具备运行费用低,起飞距离短等特点。  随后大量装备的运-7,是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日首飞,1984年完成试飞,机长23.7米,高8.55米,最大起飞重量21.8吨。  运-8中型中程四发涡轮多用途运输机,是目前我军主力运输机型,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1975年首飞,起飞重量61吨,机体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可一次搭载96名全副武装士兵或82名伞兵。几十年来,运-8运输机陆续发展有近三十种改型。  据央视《新闻联播》  世界主要大中型运输机数据对比  C-17 美国  最大起飞重量:265吨  最大载重:78吨  航程:11600千米  最大速度:830千米/小时  机长:53.1米  翼展:51.8米  机高:16.8米  伊尔-76 俄罗斯  最大起飞重量:170吨  最大载重:50吨  航程:7800千米  最大速度:860千米/小时  机长:46.6米  翼展:50.5米  机高:14.7米  A400M 欧洲  最大起飞重量:141吨  最大载重:38吨  航程:9300千米  最大速度:740千米/小时  机长:43.8米  翼展:42.4米  机高:14.6米  C-2 日本  最大起飞重量:140吨  最大载重:37吨  航程:10950千米  最大速度:890千米/小时  机长:43.9米  翼展:44.4米  机高:14.2米  安-124 乌克兰  最大起飞重量:405吨  最大载重:229吨  航程:16500千米  最大速度:865千米/小时  机长:68.9米  翼展:73.3米  机高:20.8米中国运 20 凭借一优势能运输美军 C17 不能装载的装备
中国运 20 凭借一优势能运输美军 C17 不能装载的装备
近日,中国空军官方微博@空军发布称,目前,歼-20、运-20飞机正在按计划进行相关试验和试飞。在不久的将来,歼-20、运-20将会陆续装备部队,有效提升空军履行使命任务能力。运-20运输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战略运输机,2007年立项,日首飞,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军事专家徐勇凌6月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未来运-20装备部队的总数量可能接近100架。运-20是一款战略性装备,将来装备部队后,对改善我军装备现状、保卫国家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也将推动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迈出坚实的一步。运-20研发时间是国外同类飞机研制时间的一半运-20新一代喷气式重型运输机是我国空军近年来的重点装备发展项目,其代号"鲲鹏"取自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大鸟,飞机超大型的外观被戏称为"胖姑娘"。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自己的军用大飞机,加之外购大型运输机受制因素多,中国空军的运输力量严重不足。为此,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该机研制时间比较快,是国外同类飞机研发时间的一半左右。这么大规模的项目,研制周期如此之短,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p#副标题#e#一是我国对大型机载平台有着迫切要求。21世纪初,发展大型预警机成为我国的迫切需求,而大型预警机需要大型飞机作为平台,所以,运-20应运而生。二是我国高度现代化的航空工业能力为运-20的研制提供了坚强支撑。三是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进行了前期技术储备。早在1993年,西飞就开始了大型运输机的前期论证,后来,还提出了研制200吨级大型飞机的目标。这些努力在运-20的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四是充分借鉴了国外同类机型的先进技术,有效弥补了自身经验匮乏的缺陷,走了一条成功的工程设计路线。五是动力系统直接使用俄罗斯提供的发动机现货,降低了研制风险。运-20的总体性能与俄罗斯伊尔-476相当运-20安装了4台俄制D-30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高载重量超过60吨,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水平。运-20在设计上博采各家之长,总体性能超过伊尔-76,体现了中国大型飞机研制能力的巨大跃升。它的性能先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p#副标题#e#一是机体布局合理。运-20采用宽体设计,看起来比较短、粗,具有新一代军用运输机普遍的外观特征,其加宽、加高的货舱使之方便运输大量超宽、超高货物。运-20在机体结构、减重以及气动布局上的设计远胜伊尔-76,其耗油量比后者低20%。在相同的航程情况下,运-20的运载量会更大。与C-17相比,运-20的顶置翼盒使中央翼高出机体,保持了机体内径的完整。由于机翼没有插入机舱,形成了独特的"驼背"外观。翼下净高度比C-17高出很多,有利于按最大机舱高度装载单件超限货物,能够运输C-17不能装载的超高货物,也能够运输伊尔-476无法顺畅载运的主战坦克等重型超宽装备。这一独特装载性能,使之可以运载我军绝大部分大型车辆。如果运-20更换成国产新型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20发动机,其性能还会进一步提高。二是对起降场地适应能力强。运-20采用常规布局,大展弦比主机翼,机翼的前缘后掠角恒定,尾翼为悬臂式T形垂直尾翼,并采用了复杂的三缝襟翼设计。其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能依靠重力应急自由放下,使之对起降场地的适应能力很强,短跑道起降性能优异。#p#副标题#e#三是应用大量先进技术。运-20采用轻质材料,运用了3D打印技术生产的零部件,突破了数百项关键技术。在空气动力学、大型结构设计、超临界翼、综合航电系统、高可靠性操纵系统的研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这降低了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了升阻比。所以,飞行员描述运-20的飞行感觉是:飞机平稳,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起飞着陆特性和承载能力。总体看,运-20的性能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与其最新改进的伊尔-476性能相当。在承载能力上略低于C-17。运-20未来可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伊尔-76和C-17的有力竞争对手。#p#副标题#e#运-20将推动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大型军用运输机是21世纪军事强国的名片,也是衡量一国是否具备战略空运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各军事大国都十分重视大型运输机的发展。作为战略空军的基石,未来运-20装备中国空军后,将使中国空军开始具备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一是有利于推动空军向战略空军转型。未来运-20装备部队后,将使我空军实现常态化远程战略输送,让中国的军力更多地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出现,使中国空军真正成为一支能够全球到达的战略空军,确保空军能够实现"哪里有国家利益,就能出现在哪里"。该机可从大陆直飞我周边海域任何一个岛屿机场,能完成海外撤侨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更好地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参加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维护世界和平。#p#副标题#e#二是有利于增强我军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空运最大的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及水文条件的影响,可以跨越许多被其他运输手段视为天险的障碍。运-20是集油料运输、物资补给、兵员输送等功能于一身的主力机型。它可以与其它运输机形成合理搭配,进一步完善国产军用运输机体系。利用这一空运体系,可以快速将人员、物资等从后方直接送到急需地区,将装甲车、坦克甚至武装直升机等重型装备运送到一线战场,为后续部队的增援和展开争取时间;或者将部队突然投送到对方要害和防御薄弱地区,给敌以突然、致命的打击。由此,将大幅提升中国空军的远程机动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三是有利于增强我军大规模快速部署能力。运-20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运输任务,在抢险救灾、部队集结和力量投送任务中发挥大批量运输的重要作用。我军在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过程中,部署于单个战略方向的总兵力将会减少,出现战争威胁时需要从全国紧急调集大量兵力、武器和物资。外购的伊尔-76数量少无法满足需要,运-20将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p#副标题#e#过去,由于缺乏大型运输机,我军航空兵团转场时只能让战斗机先单独抵达目的地,然后检修设备及零备件等保障设备和物资通过公路、铁路进行转动和部署。敌方很容易发现提前抵达的战斗机,可以从容提高战备等级;这些战斗机此时却无法升空作战,很容易被敌方摧毁于地面。运-20入列后,可以迅速、同步向战区机场投送各种保障设备,提高我军大规模战略机动、战术投送的快捷性、突然性和灵活性,满足部队整建制、全要素同时部署的要求。此外,运-20还可以投送坦克装甲部队、空降战车部队、伞兵部队、指挥车、补给品等,是实施大规模空降、运送物资装备以及紧急医疗后送的理想工具。四是有利于增强我军预警和加油能力。目前中国空军的支援保障飞机,普遍缺乏大型飞机平台。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运-20将是这类飞机平台的必然选择。运-20可以作为空中指挥中心,协调战斗机和无人机作战,使我军能够更有效地指挥引导空中作战,避免空战时的"睁眼瞎"。运-20还可作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和大型电子侦察机等"特种机"的平台。未来运-20服役后,中国的大型预警机平台也将会实现国产化。另外,如果将运-20改装为空中加油机,将会显著提高空军的持续作战时间和机动能力,确保各种飞机能够共同完成远距离部署和大编队远程作战。如果将运-20作为反潜巡逻机和电子侦察机的平台,也将会进一步拓展中国海空力量的巡航范围。(作者张礼军 李伟 单位:解放军后勤学院 国防大学)#p#副标题#e#运20交付不算啥:中国一科技更令美俄胆寒编号为785的运-20原型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十三五"规划纲要获通过,为未来5年的中国发展画下蓝图。央视新闻联播近日推出【治国理政新实践开局"十三五"】系列报道,今天(3月20日)播出的是"重大工程造就国家实力新高度",报道指出,中国的大型运输机运-20将在今年完成试飞,批量交付部队。重大科技工程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可以影响乃至改变世界。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将启动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打造一批"大国重器",在彰显国力的同时,带动产业、惠及民生。#p#副标题#e#"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几天,备战新任务的航天员正在紧张训练。按照计划,今年将有两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在轨驻留时间将突破30天。已经两次进入太空的聂海胜明白,这将是对我国航天员和空间技术的全面挑战。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的聂海胜表示,我跟着飞船上去过两次,一共20天,首先要解决一个人长期在轨的健康生存。正是为了打造一套保证航天员生命健康的系统,专门负责此项研究的董文平最近很忙。他负责的这个系统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将成为中国建设空间站的关键之一。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这个空间里的人如何生存的问题。实际上环控生保随着驻留时间的变长,人数的变化和增多,技术难度越来越高,像美俄是用了几十年才突破。"天宫二号任务模拟动画除了验证未来空间站的关键技术,今年"天宫二号"还将开展涉及9个领域的14项空间应用实验项目,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应用任务最多的载人航天器,更代表着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重大变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中国将从前期已突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为主,转向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空间应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按照计划,中国将在2020年左右实施中国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中国空间站建造模拟动画"十二五"期间,包括载人航天在内,我国完成了86次航天发射,任务密度史无前例,而97.7%的发射成功率,更是世界领先。彰显国力的同时,航天技术正在以1比14的投入产出比,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表示,近年来我们国家通过重大航天项目的实施,也带动了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包括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新的制造加工工艺等等,能够在今天,我们经济转型的这个阶段,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重大工程,引领创新,在推动国家进步的同时,更为老百姓带来新的福祉。过去五年,我国核能领域快速发展,而事实上这种能量巨大的清洁能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电力,甚至还能为人类战胜癌症提供新的手段。清洁能源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中子照射器总设计师周永茂表示,把我们具有固有安全性的一个世界上最小的实用性的核反应堆改造成医院中子照射器。它照在皮肤上对皮肤没有损害,但是它碰到癌细胞里面,就把癌细胞杀死了。在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的支持下,这台中子照射器已经成功完成多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十三五"期间,这一技术还将推广到更多癌症的临床治疗中。C919大型客机正是在一个个这样的重大工程引领下,刚刚过去的2015年,以航天技术为代表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而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还将迎来新一批重大工程的收获期。今年,中国的大型运输机将完成试飞,批量交付。代表着中国人大飞机梦想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完成首飞。今年,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将在新发射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今年,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将完成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p#副标题#e#运20服役时间曝光 十年后将有更大的惊喜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研制200吨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近日,网上曝光了第5架运-20原型机最新试飞图。运-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网友非常关心其何时能列装部队。军事专家徐勇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运-20在今年装备部队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军空中运输也不可能只依靠运-20,五到十年后可能还会研制其他小型或者更大型的军用运输机。日,中航工业高级管理人员在新年致辞中表示,中航工业在2015年圆满完成了"大运"研制的各项工作。对此有专家分析称,"大运"指的就是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而中航工业负责人所说的研制工作圆满完成,意味着运20将开始定型审核,有可能于2016年服役。三年前,运-20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研制200吨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这不仅是我国国防工业进步的集中体现,更是我国工业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徐勇凌指出,大飞机的试飞周期一般在三到五年左右。运-20在研发和制造方面都没有大的"瓶颈"性难题,如果没有大的坎坷,其试飞周期就是三年左右,运-20今年装备部队的可能性比较大。#p#副标题#e#运20飞机徐勇凌认为,无论军用还是民用,我国对大型运输机的需求都越来越大。大型军用运输的装备数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改变我军整体运输水平落后的局面。中国空军目前正由国土防卫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从战略需求角度来看,运-20恰逢其时。当然,毕竟运-20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发重型军用运输机,在设计方面可能还做不到"精雕细刻"。放眼未来,我军空中运输也不可能只依靠运-20,五到十年后可能还会研制其他小型或者更大型的军用运输机。谈到运-20的性能特点,陈洪表示,运20的载重量比俄罗斯生产的"伊尔-76"更大,约60吨左右,发动机以及气动布局都很好,战技术性能指标也胜过"伊尔-76"。它的留空时间和飞行距离较远,可用于改装重要特种作战平台,如可在其基础上发展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和空中加油机等。中国有辽阔的海疆,对于侦测和指挥预警来说,该机也是非常好的飞行平台。陈洪表示,研制大飞机是我国的重大研发项目,从民用的C919到军用的运-20,让国人倍感自豪。现代战争对快速有很高的要求,有了空中大型运输机,我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和装备机动到任务区域,这对于巩固国防,卫领空、领海权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在抢险救灾和国际救援任务中,大型运输机也是必不可缺。运20性能全面超越伊尔76:一独门绝技曝光中国运20运输机近日,网上曝光了第5架运-20运输机的最新试飞图。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研发进展备受关注。军事专家陈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了大型运输机,我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和装备机动到任务区域,这对于巩固国防,捍卫领空、领海权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网上图片显示此次试飞的运-20编号为789,据悉,该机为第五架运20原型机。今年1月,也曾有两架运-20新机曝光。运-20代号"鲲鹏",军迷昵称其"胖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三年前,运20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研制两百吨级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这不仅是我国国防工业进步的集中体现,更是我国工业和军事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陈洪表示,研制大飞机是我国的重大研发项目,从民用的C919到军用的运-20,让国人倍感自豪。现代战争对快速有很高的要求,有了空中大型运输机,我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和装备机动到任务区域,这对于巩固国防,捍卫领空、领海权益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在抢险救灾和国际救援任务中,大型运输机也是必不可缺。能够自行研制和生产大型军用运输机,是一个世界强国的标志,也是一个大国的内在需求。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运载效能,是衡量一国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一个月以来俄罗斯空军在叙利亚的空袭行动,就受到其战略运输航空兵的强力保障,借助苏联的老底子,俄空军继承了前联的大型运输机极其研制技术,连续派出数十架安-124和伊尔-76大型运输机,频繁起降位于叙利亚的空军基地,输送了大部分人员装备,以及空袭所需弹药和设备。中国则长期饱受大型运输机缺乏之苦。国产200吨级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自2013年首飞以来,除一架用于地面测试的静力试验机,已经生产了4架原型机,第二架运-20原型机于2013年12月首飞,第三架原型机于2014年7月首飞,第四架原型机于2015年7月露面,这意味着中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生产了4架运-20原型机。2015年6月,运-20现身云南丽江机场。在试飞进度上,2015年1月运-20现身黑龙江加格达奇的寒区机场,进行了寒区性能试验。6月份又有网友发现运-20出现在云贵高原的高海拔机场,进行了高原高海拔飞行测试。再加上今年两会期间,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表示运-20将在"很短时间"内交付。2015年3月,中航飞机公司总经理唐军也表示"运-20型运输机将在今年年内完成所有试飞试验的高难度科目,将尽快交付客户"。这说明原计划在2017年交付的运-20项目,很有可能提前到2016年交付部队试用。那么,为何中国军队对于大型运输机项目如此着急,原来,中国空军的战略运输需求已经不容大运项目四平八稳的进行。近几年来,世界政经和军事局势开始风云变幻,热点地区的冲突开始跟中国的国家利益纠缠在一起,马航客机等突发事件也大量出现。这些都对空军的战略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日前有俄罗斯和中国的网友,根据目前露面的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机号做了统计。中国自2013年至今的短短两年内,已经从俄罗斯购买了19架二手的伊尔-76运输机。其中2013年进口11架,2014年进口2架,2015年6架,这些伊尔-76运输机均为前苏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建造,机龄最长28年,最短21年,都经过大修翻新。中国空军大型运输机不足给战略运输任务带来拖累如此密集的进口大型运输机,甚至连寿命过半的二手机也不在乎,正说明中国空军大型运输机不足给战略运输任务带来的拖累。足以看出中国对于正在抓紧试飞的运-20运输机的厚望。运-20虽然采用进口发动机,但中国的大涵道比发动机也在抓紧进行。首先是应急产品涡扇-18,这是以进口D-30KP-2发动机为基础的国产化动力,属于短平快项目,目前已接近完成。可在三五年内临时作为运-20和轰-6K的国产动力。中国发动机事业最重要的项目涡扇-20发动机。已于2014年开始试飞,有网友拍摄到中国试飞院一架伊尔-76试飞的画面,该机左翼内侧安装了一台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种新型发动机就是准备配装在运-20大型运输机上的涡扇-20发动机。该发动机以"太行"发动机为基础研制,将在未来3至5年内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俄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国家。我们可以乐观的估计,在明年的某个时间,运-20的首架预生产型将交付中国空军领先试用。按照有关机构的推算,以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军队需求,中国在未来至少需要200架以上的运-20大型运输机,才能满足未来战争需求和卫全球商业利益。使用喷气发动机C-17运输机中乌发动机合作帮中国大忙:助运20用国产航发9月16日,第16届北京航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航展上,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素有"动力沙皇"之称的乌克兰马达西奇股份公司、扎波罗热机械制造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首次同台参展。据介绍,中乌双方将开展全面合作,在国内合作建设航空动力产业基地,共同开拓全球航空动力市场。那么乌克兰这两家公司到底实力有多强,又能给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乃至航空工业带来哪些提升呢?世界级发动机巨擘成立于1907年的马达西奇股份公司总部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制造商之一,也是目前乌克兰唯一具备固定翼飞机发动机、直升机发动机和工业涡轮机制造能力的大型公司。目前,其发动机重点用于运输机和直升机。说起他们生产的发动机可能有些枯燥,那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生产的发动机装备的名机吧。AI系列和D系列发动机成功应用到伊尔-18客机、伊尔-38巡逻机、别-12水上飞机、安-10客机、安-12/32/24/26/30运输机、雅克-40运输机、L-39教练机、雅克-42运输机、安-72/74运输机、安-124/225重型运输机、安-140运输机、图-334客机、别-200水上飞机等各型号飞机上。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欧洲A400M战术运输机在直升机发动机领域,马达西奇也先后为卡-27、卡-28、卡-29、卡-31、卡-32、卡-50、卡-50-2、卡-52、米-8、米-14、米-17、米-171、米-172、米-24、米-25、米-26、米-28以及米-35等直升机提供涡轴发动机。从这些型号,足见该公司的实力。此外,马达西奇还在导弹发动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曾为俄X-35、X-55和X-59系列巡航导弹提供发动机。相比之下,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则主要侧重于技术研发。过去的近70年中,扎波罗热机械制造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主要为各种航空器、直升机以及各种特殊工业装备研制发动机。设计的航空发动机为全世界122个国家的54种飞行器提供动力。安-70运输机使用的就是该厂研制的D-27型发动机。中国两型军机用乌发动机目前已经有至少两种中国产飞机使用上述乌克兰公司的发动机。第一种是中国教-8教练机。该机系从K-8基础上为中国空军研发。K-8原本使用的是美制发动机,但是美制发动机版本无法装备中国空军。为此,中国航空工业为该机安装了马达西奇的AI-25涡轮风扇发动机,并对该动力进行了国产化。中国飞机装备的第二款乌克兰发动机是由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设计、马达西奇公司生产的AI-222-25发动机。AI-222-25系列涡喷发动机设计源自DV-2,后者早期是为雅克-130配套研制的。为了配合超音速版本的中国高级教练机L-15,乌克兰公司甚至专门设计了加力涡扇版AI-222-25F发动机。目前向中国提供AI-222-25发动机可能存在一些障碍。AI-222-25是由乌方公司和俄罗斯礼炮机器制造公司共同生产。俄乌交恶之后,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剩余部件,乌克兰不得不进行国产化,完成新的AI-222-25批量生产尚需时日。安178运输机能为中国带来哪些利好?一名中国军事专家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企业与乌克兰上述企业全面合作,创建航空动力产业基地,无疑会促进中国航空动力的发展。首先,对于中国直升机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直升机的设计有"三大件"研制起来比较难,包括旋翼、发动机和主减速器。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与乌克兰上述公司的合作机会,获得相关技术,对于解决直升机的心脏病问题大有裨益。另外,目前中国陆航装备大量米-17系列直升机,该直升机便采用马达西奇的TV3-117型涡轴发动机,如果该发动机能实现国产化,不仅为中国的米-17系列直升机提供充足的备份发动机,也可为中国研制的新型直升机提供动力。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理论上也能用乌克兰发动机。其次,有助于中国大型运输机的研制。目前中国在研的运-20使用的是俄罗斯的D-30发动机,D-30技术上已经落后。尽管国产发动机正在研制,但技术成熟尚需时日。马达西奇公司则有为安-124配套的D-18T发动机,该发动机对运-20来说太大,但如果中国从乌克兰引进该型号,通过消化其技术,有利于国产发动机的技术突破。米尔军事微信账号:miercn888 美女主编微信号:qiao79999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大起飞重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