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多的中型车,想出去玩的心情说说是种什么感觉

大中型汽车有多少种?都有什么好处?价格都如何?_百度知道
大中型汽车有多少种?都有什么好处?价格都如何?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入戏7rI6r62知道合伙人
入戏7rI6r62
采纳数:69
获赞数:83
擅长:暂未定制
关于车辆的级别有划分,但是多大的车身归属于什么级别,目前似乎没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只是有个大概的模糊定义。 就轿车来说,车辆的级别从小到大为A00(微型)-A0(小型)-A(紧凑型)-B(中型)-C(中大型)-S(豪华型)。至于SUV、MPV等不在此范畴,大概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全尺寸型。 此外,我们常说的家用级、中级、中高级等不是讲车型大小的级别,而主要是指品牌的影响力。当然车身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所以很多人会把这个概念搞混淆了。一般家用级的价格在10万上下,对应A0或者A级别;中级的一般在10到20万之间,主要对应A级;中高级的价格一般在20万到30万,主要对应B级,以此类推,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说车身归属于A0级别的Mini Cooper,价格却在很多C级车的区间,品牌属于中高级。不少网站把Mini Cooper放在了A级,对此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个人觉得主要因素还是尺寸。尺寸直接决定了这个车子属于什么级别。比如说宝马3,因为尺寸的关系,从车身大小来讲它只能是中型车(B级),还是中型车里偏小的那种,只是比紧凑级别的要大,更不可能是中大型车。 新君越在中型车里,确实是已经紧贴中大型的了,一般认为,5米的车身,是划分中型和中大型的分水岭。原本06年君越诞生的时候,也是希望打造一款高于中型,略低于中大型级别的车型(车身4.998米),可惜市场没有让通用如愿。新君越3.0,基本上可以视为越级(车身刚好超过5米),但轴距也是一个因素,此外只有一款高配不能决定全系列的级别划分,新君越还有很多2.4的车型,就像考试的60分和59分还是有区别的,毕竟新君越还没有全面突破到中大型系列。 至于配置,这个不能成为确定车辆级别的决定性因素。任何一种车辆,都有其高低配置的区别,中大型的低配,很可能还不如中型车的高配,这就是鸡头凤尾的区别了
最早的汽车
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
世界十大名牌汽车
2.福特汽车
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阿斯
顿·马丁(Aston Martin)、路虎(Land Rover)和捷豹(Jaguar)。
3.大众汽车
4.宝马汽车
5.莲花汽车
7. 凯迪拉克
8.都灵汽车
10. 劳斯莱斯
%%%%%%%%%%%%%%%%%%%%%
国产的:一汽大众、上海大众 、北京现代、上海通用 、比亚迪 、长城汽车、东风日产 、东风标致 、长安福特、吉利汽车 、广州丰田 、广州本田 、华晨汽车、福田汽车
%%%%%%%%%%%%%%%%%%%%
一、大中型汽车的种类
(一)按用途分
1、载客车:专门用作人员乘坐的汽车,按其座位多少又可分为轿车和客车、旅游车等种类。
(1)轿车:除司机外乘坐2-8人的小型客车。轿车按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排量,L-升)大小分为:微型(1L以下)、轻型(1-1.6L)、中型(1.6-2.5L)和大型(2.5L以上)轿车。另外还可以分为普通轿车、高级轿车、旅行轿车和活顶轿车。
(2)客车:除司机外乘坐9人以上的载客车为客车。客车有单层、双层型式,并可按总质量、总长度分为不同类型(如表3-1-17),另外,还可按使用目的分为旅行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游览客车和旅游车等。其中旅游车是专门用于旅游的客车,是60 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交通工具。有的长途旅游车为住宿式,具有住宿和生活条件。铰接式客车。
客车类型表3-1-17
类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铰接式 双层
总质量 t &4 4-11 11-16 &18 &15
总长m &6 6-9 9-12 &14 9-12
2、货车:主要供运载货物用的汽车称为货车,又称载货汽车。
(1)普通货车:按其载重量分为轻型(小于3.5t)、中型(大于4-8t)和重型(大于8t)货车。
(2)特种车:为普通货车的变型,具有特殊货箱,并考虑到货物装载和运输上的专门需求。如有保温箱货车、罐式货车等。
(3)自卸车:货箱能自动举升并倾卸散装货物、固体货物,如煤、砂石、矿料等。
(4)牵引车:专门用来牵引挂车、半挂车和长货挂车的主体,一般车上不搭乘旅客,没有装载货物的车厢(少数具有短货箱)的汽车称为牵引车。又称载货列车,一般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半挂车的载荷由自身和牵引车共同承受,全挂车的载荷全部由自身承受。
3、特种用途的汽车
包括建筑工程用汽车、市政公共事业用汽车、农用汽车、竞赛汽车等。
(二)按汽车对道路的适应性分:
普通汽车和越野车。
(三)按汽车动力装置型式分:
活塞式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燃气轮汽车。
二、汽车的基本构造
汽车的类型虽然很多,各类汽车的总体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都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四大部分组成。一般货车总体
汽车的种类和名称(1) 13:58:00 来源:云南汽配城信息中心
汽车的种类和名称由于现在汽车的形状各种各样,因此基本的汽车分类形式逐渐失去了意义。汽车原来是从马车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也引用了马车时代的名称。这里采用的分类中,在是否可以包括RV轿车的问题上存在着争论。 ■ 汽车的分类
普通轿车:4座以上的小型轿车
二门厢式轿车:具有两个车门的轿车
前后座有隔玻璃窗式的轿车:驾驶椅和后排座椅被分开的厢式轿车。
带后仓的轿车:像船的货舱一样在车体的后部设置宽敞的后备箱。也被称为三门轿车或五门轿车等。
敞篷式轿车:车辆顶部的顶篷可以随意的打开和关闭。顶篷为布质材料的产品,也可称为折叠式顶篷。
硬顶轿车:一般指没有车身中柱形式的轿车。它是通过钢板、FRP、塑料等制成的坚硬的车脊支撑的轿车。
单排座二门箱式轿车:原本是两个车门的轿车。即使设置了后排座椅,也因为车脊太短且倾斜,而导致后排座位很拥挤。
客货两用式轿车:在轿车的后部延伸轿车的后备厢,使其具有运输货物的功能。不同于小型厢式货车,是因为小型厢式货车主要用来搬运货物的客货两用货车。
旅行式轿车:运动和郊游等,主要用野外旅游的汽车。且大多使用4轮驱动。 ■ 根据车体布置形式分类将发动机、驾驶室及后备厢分别作为不同的部分进行考虑,可以将车体布置形式分为3类。
三厢式汽车:轿车的标准形式。发动机、驾驶室及后备厢被逐一分开。一眼就可以看到后备厢的二厢式汽车也称为三厢式汽车。
二厢式汽车:一种将驾驶室和后备箱做成同一个厢体,且发动机独立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能增加车内空间,因此多用于小型车和轻型轿车。
单厢式汽车:将3个部分统一做在一个厢体中。发动机的位置有:驾驶员座椅下、后备厢下和后备厢后等形式。车室内空间大、用途大,且可以乘座多人。最近的单厢式汽车,在车身的前部设计了体积较大的碰撞区,这也是属于车体的一部份。 ■ 根据动力装置形式分类
天然气汽车 为了解决排气公害问题,开发了各种各样动力装置的汽车。其中混合动力式汽车已经被广泛采用,在这里只列举了一些代表性的汽车。对于天然气汽车,为了防止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必须采用高压容器。天然气汽车可以使发动机性能变好。对于燃料电池车,还处于发展阶段,尚未达到实用的阶段。在本书的后面对燃料电池车也有介绍。
电动汽车 在市场上被销售的日产电动汽车均为超迷你型的汽车。蓄电池越小,价格越贵,且续驶里程短,因此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开一辆百公里加速6秒多的中型车,出去玩是种什么感觉?
转眼间,又快要过年了。这不,今年刚考上天津大学的表妹放寒假了,知道我在北京上班,让我去天津找她玩两天。
哎,作为一个辛勤(苦逼)的汽车编辑,平时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啊,稿子都写不完了,周末有时候还得加班呢。(这个领导一定要看到!)
为了赴表妹之约,这个星期开挂提前把稿子写完了,周末时间就空下来了,就当给自己放个假,去天津玩一圈儿。
本想着坐城际高铁过去的,但是从我住的地儿到北京南站差不多都得2个小时,到了之后还得打车去天津大学,太耽误时间了。于是,我就租了辆车——全新别克君威,北京到天津本来就没多远,开过去也方便。
无论什么时候,北京的路都不是那么的通畅、周末也不例外。
出了北京,上京津高速之后,速度才就快起来了,此时我发现全新君威速度在100km/h的时候,发动机转速不到1500转,应该是9AT变速箱的功劳了,比较省油的一个设定。
我特意留意了下时间,到天津大学的时候,一共用了2小时11分,算是很快了。天津大学里面收费停车,表妹让我直接开进去就好,她在路边等着。
刚进去就看见表妹在路边打电话,不知道在跟哪个帅哥聊天呢,我喊了一声才看见我过来了。还没容我说她两句,她就说:“哇,这车很漂亮啊,很贵吧?得好几十万吧?”
我:“漂亮是漂亮,好几十万倒是用不了,20多万就够了。”
表妹:“哦,那还真不算贵。”
上车后我问表妹:“今天打算去哪儿玩?哥请客!”
表妹:“快过年了,咱们就去天津比较热闹,年味儿比较浓的地儿吧。”
知道为啥要去年味儿最浓的地儿不?因为小吃多啊,一会儿让你们见识下什么是吃货!我发现很多人上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连上自己的手机,表妹自然也不例外。
因为天津大学离五大道比较近,所以我们就近的先来,反正我哪儿哪儿都没去过,都看看去。天津的交通状况比北京真是好了不少,一路上基本不怎么堵,不错!
五大道是成都、重庆、大理、睦南及马场为名的五条街道,是迄今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洋楼建筑群,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又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苑”。
这里面的建筑看着确实很有年代感,很多都是名人故居,属于天津市的保护建筑。
不过,对于女生来说,建筑有没有年代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过”!这不,又自拍上了。
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人不多,不少卖小吃的商店也都关门了,我们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表妹突然说:“嘿,前面有家卖熟梨糕的。”
我:“眼真贼啊,这都能看见,那就去尝尝。”
外面古色古香,里面看着还是很现代化的,还可以微信、支付宝支付,做熟梨糕的是一位老师傅,看着就很有经验。
等了差不多有十多分钟,老师傅才把熟梨糕做好,抹上酱之后,看着就很有食欲,吃起来也是软糯香甜,很赞!
只有满足了这个小吃货,这个地方才算没白来。
吃饱喝足之后,表妹说:“我们去古文化街吧,那边年味儿应该比较浓,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我:“行,反正天津我不熟,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红色的君威跟萧瑟的冬天搭配起来真的是别有一番韵味。
在路上的时候,我发现全新君威的HUD不仅能够显示车速,还能够根据当前车速判断安全车距,旁边那个小车是绿色就代表安全、橙色预警、红色就表示跟车太近了,同时会有声音提示,能够预防追尾,很实用。
到古文化街之后,停好车,拍个照(留个证据,避免出现剐蹭等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拍照自然也是少不了的,1米8的大长腿我是拍不出来了,这感觉也差不多吧?
古文化街看起来确实是古色古香,不过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已经完全商业化了,感觉没什么值得看的,更没什么年味儿了。
走到里面看见有天津非遗文化展览馆,硕大的四个“免费开放”字样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既然免费,那不看白不看。
里面主要展览一些天津的历史、特色技艺和天津三绝,那个巨大的麻花,看着真的很诱人啊,一会儿一定得尝尝。
转完古文化街,差不多都到中午了,到饭点儿了。来天津必须得吃“狗不理包子”,要不然就算没来过,中午就吃它了。
虽然说天津的交通没有那么堵吧,不过这红绿灯也忒多了点儿吧,一公里多点儿的路,差不多有10个红绿灯……,路上偶遇神车!
好吃的狗不理包子,我们俩都不知道去哪儿找,就去了狗不理的总店,既然是总店应该会正宗点儿吧?
点了两笼包子,我就有点儿肉疼了,真心贵啊,吃了之后感觉味道也一般,有点儿失望。如果有网友知道哪里有比较好吃的狗不理包子,留言分享下,感谢!
说实话,两笼包子我们俩都没吃饱,就想着买点儿麻花填肚子,十八街的麻花现在也是加盟连锁的模式了,店面很多,随便选了一家进去,大麻花看着很不错。
吃饱喝足之后,下午我们打算去意式风情街转转,听名字就知道必然都是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啊,这里以前是意大利的租界区,现在保存完整的欧洲建筑还有近200余栋,很有异域风情。
红色的君威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像一个热情奔放的红色女郎,这一代君威的外观的设计真的是十分动感,无论是造型运动的18寸轮圈,还是犀利的LED日间行车灯,都很有运动气息。
全新君威采用的是矩阵式LED大灯,由37颗LED光源构成,最远照射距离可达400米,夜晚行车比较安全,LED日间行车灯造型犀利,看着很精神。
上午还是晴空万里,下午雾霾就来了,天气看起来有点儿阴沉沉的,不过这也不能阻挡吃货的热情,看见有家卖煎饼果子的,立马就跑过去了。
价格不贵,还挺好吃,煎饼果子应该也算天津的特色小吃吧,好像北京也有不少卖的。
兜兜转转,天差不多都快黑了,冬天就是黑的早,不过我感觉晚上的天津远比白天要好看的多,就是有点儿冷。
天津除了狗不理包子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天津之眼了,白天没啥看的,只有晚上才能体会到天津之眼的魅力。
天津之眼全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跨海河连接河北区与红桥区,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也是亚洲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天津的地标建筑之一。
之所以会被称为“天津之眼”,是因为摩天轮转到最高处时,周边景色一览无余,甚至能看到方圆40公里以内的美丽天津,因此被誉为“天津之眼”。
因为天比较晚了,我晚上还得赶回去,就不去感受天津之眼的魅力了,找个地儿吃点儿就撤了。
表妹说:“哥,天津有家Vista黔城餐厅很不错,可以去尝尝。”
我:“没问题,走你。”
你知道吃货的本质在什么时候暴露的最为明显吗?不是在吃饭的时候,而是在看菜单的时候,简直是两眼放光啊。
不过,吃起来也是毫不含糊,我能说我根本没吃多少(白天小吃吃多了),都是她吃的么……
吃饱喝足,打道回府!送表妹回学校后,我就准备离开天津了,晚上开车没有什么比来一首喜欢的歌更惬意的了。
另外,我感觉全新君威的驾驶感受比老款好了不少,不仅仅是更强的动力,舒适性上的改善十分明显,如果你有体会过老款君威硬邦邦的底盘,就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说了。
全新君威采用的是9AT变速箱,来时候就发现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转速控制的比较低,开了300多公里,百公里油耗才8.8L,这对于一台261马力,百公里加速6秒多的中型车来说,真的算很不错了。
Good Bye,天津。
点击展开全文17款主流中级车挨个评,哪个是你的菜?
时下花20万左右买一台中高级车(B级车)已经不是什么高门槛的事情。对厂家而言,这几年SUV掀起了热潮,但得中级车得天下的说法也并未过时,一台中级车的产品水准也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车企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目前合资品牌中主流的中高级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阵营:德系的迈腾、帕萨特;日系的凯美瑞、天籁、雅阁、阿特兹;美系的蒙迪欧、君威、迈锐宝;韩系的索纳塔、起亚K5;法系的雪铁龙C5、标致508。 如果是做生意见客户,迈腾帕萨特合适,外观中庸稳重,且国人最认大众的LOGO,有面子;经常跑山路,阿特兹最过瘾;多数时候市区代步,锐志、雅阁、最舒服;长辈坐后排,推荐天籁和速派;很在乎油耗,推荐阿特兹和雅阁,最好是混动凯美瑞;讲究实惠加全能,速派最合适;新思铂睿其实很厉害,但刚上市没优惠;结合当前售价最推荐雅阁、速派、迈锐宝等这几款车,为什么这么说? 我试驾过其中半数以上车型,虽然有的体验不是很充分,但也能初步感知其产品的功底、性格、气质,将这些体验集中来个横向对比,相信可以给大家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当然,全是我的个人意见。受限于试驾时间,一些评判不妥或不全面之处请多理解。 迈腾、帕萨特、昊锐(速派)
先从目前最火的德系说起吧,不好意思,我还没开过迈腾和帕萨特,只乘坐过,不过我自己的车是斯柯达的1.8T昊锐,也试驾过大众CC 2.0T,这两款车的感受也能大体代表迈腾帕萨特,因为发动机、变速器还有底盘几乎都一样,1.8T和2.0T这两款EA888的发动机也覆盖了绝大部分迈腾、帕萨特车型,CC那款6速DSG双离合变速器也是。 在内饰、配置上,迈腾、帕萨特、CC都要比昊锐(速派)高级,比如有中控台的石英钟(很提升档次),有电子手刹、自动驻车,底盘的沉稳厚重感,隔音水平也要好一点。昊锐(速派)的优势则是价格上实惠厚道,还有很VIP的后排空间和超级实用的掀背式车身结构(带来堪比小货车的后备箱空间),当然这样的先天结构也使车厢隔音水平降低一点(比迈腾、帕萨特)。偶尔我坐在后排,真有点行政级轿车那种享受专属司机开车的感觉。还有在装修新房期间,强大的载货能力也省下了不少请小货车的费用,目前的轿车里有昊锐、速派这般装载能力的,恐怕只有奥迪A5A7了。
内饰的精良,工整,迈腾、帕萨特、CC都比昊锐(速派)稍好一些,下面具体说操控方面: 以我自己的车来说,昊锐由于底盘调教和轮胎偏小(205的胎宽,迈腾1.8T车型是215的胎,CC多数是235的胎),操控要偏舒适一点,底盘的沉稳、厚重感要比几款大众兄弟车型略微逊色。在我将轮胎换成225/45/R17之后,底盘的沉稳和刹车成绩有明显提升,方向盘力度也少许加重,很大程度上接近和能代表这几款大众中级车的总体驾驶感受了。 我很喜欢的是方向盘的回馈力度,指向也比较清晰,不像是电子转向。 上一代EA888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的参数在今天来看,比蒙迪欧、起亚K5等对手的涡轮机已经没什么优势,2.0T版本的峰值扭矩也才280牛米。但数据并不代表一切,实际用车时,1.8T的动力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完全足够,超车很轻松,高速上后劲也很不错。当然,2.0T版本会更凶猛,而且与6速DSG双离合变速器的配合相当默契,虽是多年前的技术,但放在今天也是市场中上游水准。 大众问题频发的双离合更多是配合1.4TSI发动机的那款7速DSG,6速DSG倒还好。所以,买1.4T动力版本的迈腾、帕萨特、昊锐(速派)要有思想准备。 很多人会担心1.4T的动力,在迈腾、帕萨特、速派这样的车上是否会小马拉大车。我乘坐过1.4T版本的帕萨特,感觉加速和爬坡时发动机会吃力一些,据司机说动力不怎么够,但那7速DSG还是一如既往地升档积极,油耗确实会低一些。在速度跑起来之后还是马马虎虎。 一汽-大众CC
下面单说一汽-大众CC: CC被公认为最美的大众车,在国内拥趸甚多,也被认为是运动型中级车的代表,估计还是最受女性喜欢的20多万的合资中级车,不过我对它的看法,估计要得罪不少人了。 很多人说CC的coupe造型削弱了后排空间,我倒觉得后排坐两人问题还不大(但是座椅有点硬),反倒是前排头部问题还要严重些,给我感觉像A级车,如果长途驾驶,还是有点压抑。 很多人说CC是运动车型,可我只感觉到了沉稳,总体感受与迈腾帕萨特应该差不多,我开过这几款车的朋友也都这么说(本来就是同一平台车型嘛)。 2.0T发动机,中低速时,前半段真没多少活力,这也是很多德系自动挡车型,尤其是大众、奥迪和奔驰的习惯,即油门初段调教得特别迟钝,始终感觉没劲儿或有明显的延迟。在一个小上坡,低扭不足的感觉还是有的。 速度起来之后,一切都很美好了,动力越来越顺畅,发动机和变速器都进入最舒服的状态。 6速DSG双离合变速器低速时没感觉到什么顿挫,速度起来后,很积极地升档,虽然只6个档位,但2档之后的升档十分迅捷,动力衔接很流畅,其他处理也很聪明得体。 我始终觉得,这几款德系车最合适的舞台是高速公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优势能充分发挥,油耗也很理想,底盘的沉稳感总体上大于日系对手。但在日常城市的走走停停,还有山路上,我总觉得这几款德系车太过生硬,缺少灵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突兀感也是比较明显的。 CC的优点也很明显,内饰用料做工,整体质感,包括底盘的沉稳扎实,车身的紧实感,还有配置,都有B+级别的高级感。本来现在合资车型与入门级豪华品牌产品的差距就很小,在国外CC、君威的价格也比奥迪A4少不了多少。 总之,CC很漂亮很高档,但内部空间有点小,舒适性不好,开起来也并不太运动,价格还真有点贵(迈腾、帕萨特也贵),当时我去试驾询价时,居然还要加价,注意,我用的是“居然”。 总体来说,大众这几款车的中庸外观(除了CC)市场覆盖面更大,整体给人感官上体面感和安全感(感官上的)很不错(比如内饰的工整做工,车门开合的厚重,底盘的沉稳扎实等),在各方面都属市场中上游水平。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爆发力不错,与双离合变速器配合默契,当然那款7速DSG的可靠性还不能让人放心。 最后说一下烧机油的问题,我的车是老款EA888,与迈腾帕萨特和CC上的基本上一样。以前没注意这个问题,后来在距上次保养间隔公里后,检查标尺发现机油确实会少一点,我一般补充小半升左右。前几天我就在6000公里后添加了这么多,然后发动机顺滑安静多了。据了解,好像2.0T那款发动机的消耗会大一些。 长安福特蒙迪欧:
在汽车之家的中级车大评比中,蒙迪欧以综合实力勇夺第一,所以,这是一款必须体验的车型。 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整车的厚实感和给人的包裹感,很有传统美系车的味道,让人觉得舒适,大气,豪华,安全。 内饰比上一代进步很大,但相比对手,蒙迪欧的内饰水平真不咋地,尤其是那触控的大屏,操作时既影响行车安全,而且还容易留手指印。虚拟的仪表盘指针看着比较炫,但响应速度总是要比实际的转速、速度慢半拍,给人感觉很假。 方向盘握感比较好,前后排的座椅比较舒服,整体的驾驶感受也是偏舒适,有开大车的感觉。 我试驾是的蒙迪欧运动版,搭载大名鼎鼎的沃德十佳发动机(2.0T ECOBOOST)的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值178千瓦,峰值扭矩值350牛米),一旁的销售也不忘提醒“这发动机就是路虎极光上那款”,但在时速60以下,有限的试驾路程里,动力感觉真的很平淡,一个是涡轮增压的发力很晚(峰值扭矩在3000转),另一个我估计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也有些拖后腿。在高速上蒙迪欧的动力应该很不错,可惜日常驾驶驾驶能感受的不多。 总之,蒙迪欧的简单试驾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印象,相对于它拉风的阿斯顿马丁外观,操控甚至还显得中庸。底盘的滤震,车厢的隔音很不错,但因为内饰,整体的高级感有些扣分。 但要强调的是,福特的车操控极限其实挺高的,虽然日常驾驶给人感觉一般,但在某些时候又会很有魅力。上一代的福克斯和蒙迪欧致胜我都开过,要激烈驾驶是能够让你过瘾的。 蒙迪欧的短板比较明显,内饰除了不够精细,还始终让人“无感”,后排的头部空间和坐姿也不是很理想。这也是美系车的通病,不会充分利用车内空间。 东风悦达起亚K5、北京现代索纳塔
记得2011年K5上市时,还惊艳过一阵,也火了一阵子。 它和现代索纳塔本就是同一平台,动力,操控,底盘应该都差不多。个人感觉,起亚的内饰更精致一些,外观更耐看一些。 偶然开过一次朋友的2.0升自然吸气版本高配,主要在高速路。 这车发扬了韩系车配置高的优点,全景天窗,驾驶模式选择等等都有,中控扶手区域的堆砌设计很有点模仿保时捷的感觉。 2.0升的动力真的很一般,时速100之后明显“泄气”,整车的驾驶感找不出什么毛病,高速上也不飘,但给我感觉就是很平淡,没乐趣,甚至都没留下什么印象。也许,是差一些韵味吧,这韵味背后恐怕是体现厂家的底蕴了。 我还去试驾过2.0T的版本,奇葩的是试驾路线只有800米,几乎就是围着4S店开一圈,路上车多也上不了速度,这样的试驾,真不知道有啥意义。 ————————————小分割线———————————————————— 日系 有关日系车的篇幅会长一些,主要是因为机缘巧合,我试驾几款日系车的时间更长,体验更充分一些。总的说来,日系车没有德系美系涡轮增压强劲加速带来的刺激感,高速上可能没那么爽,但自然吸气的线性和平顺在日常大多数时候又更舒服一些,而且日系车的总体感受要均衡细腻,也多了一份灵动。其他方面,日系车的厚重扎实感确实不如德系美系车型,当然这并不代表不安全,只是感官上大多数人更偏好前者。 东风日产天籁
因为本地媒体的一个活动,我在市区、高速和山路都充分体验了天籁,所以配图都是当时拍的。 一向以舒适示人的天籁,居然是给我留下个性鲜明的印象,而它的个性则在于慵懒,我想,没有比慵懒更适合形容天籁的了。 2013年,东风日产推出改款天籁,增加了复杂的外观线条,发动机从V6变成了L4,厂家一再声称提升了操控性,高配车型还煞有介事地配上了镰刀状的硕大换挡拨片,且拨片是固定在转向柱上,跟玛莎拉蒂那些超跑一样的设计,看似一副运动型轿车的派头,但天籁骨子还是原来那个天籁。 要让天籁去玩运动,真的很别扭,而且,它的舒适安逸已足够动人,何不把慵懒也当做一种享受呢? 轻快、安静、顺滑,驾驶天籁,轻松、悠闲、气定神和,修身养性。虽然有人质疑六缸机换成四缸是不是掉档次或者欠缺平顺细腻,但新的发动机用起来也不差,至于声浪有没有六缸机动听那就不知道了,因为它的发动机本身噪音极小,车厢的隔音又太好,基本上都听不见其动静。 油门很轻盈,但响应却十分灵敏,稍微踩重一点,车头会往前窜,所以通过右脚的轻重来控制车速,追求极致的平顺成了天籁车主的必修课。方向盘太过纤细,转向力度很轻但指向还算准。滤震很好,连轮胎都是60扁平比的厚胎,路面的坑洼不平传递到车厢内的微乎其微,天籁是这些车里,最有“开大船”感觉的。原以为这样“柔软”的底盘经过大的起伏不平路面会有强烈的上下颠簸和抛离感,实际车身的贴服性很好,还有,在高速上也不发飘的。
我最难忘的是CVT变速器,和雅阁身上的CVT完全不是一个性格。天籁的变速器实在是太过阴柔,打太极拳般缓缓发力,配合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线性的输出,实在是太平顺太斯文。如果说主打运动性轿车的转速指针是飞快地“上串下跳”般“跃动”的话,天籁的转速指针则永远都是在放慢镜头般的,或是像浮在一层油面上的“滑动”,真的,那指针本身就像带着阻尼。 平顺还不是这台CVT变速器的最大亮点,而是它对2.5升动力的梳理,像是小杯倒茶一般地小心翼翼,日常行驶转速经常都在1500转以下,即使急加速也刚过两千多转就升档(模拟7个挡位),就算切换到手动模式,它也会匆匆地自行“纠正”到D挡模式,把你好不容易才拉高的转速又悄悄地降了下去。让人震惊的是高速路上,时速100以上时,转速居然也才1600转!这让开着5速手动昊锐,时速120时转速就上3000的我无比羞愧!……有这样“贤惠体贴”的变速器伺候,这台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一定很舒服。当然,人也舒服。我本是喜爱奔放驾驶之人,典型的急性子,但奇怪的是开着天籁却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甚至还有点喜欢上了它这“温软如玉”的阴柔。 沙发真的很舒服,宽大柔软,包裹和支撑也到位。后排地板平整,坐三个成人也问题不大(这也是很多日系车的优点,而德系车后排往往中间拱起很高,完全浪费空间)。 全景倒车影像很实用,这本就是日产最擅长的东东。曾经是英菲尼迪车系的一大亮点,如今这一技术已“下放”到了日产的天籁、逍客等车型上。 总之,天籁骨子里还是原来那个天籁,而它骨子的“慵懒”气质实在太过强大,强大到能够征服你,改变你。有的车能让驾驶者去适应甚至喜欢它,天籁肯定算其中一位。 当然,槽点也是有的: 内饰的塑料感有点强,不得不承认,还有外观虽然线条复杂,却总是给人感官上不够扎实紧凑,实际驾驶时也感觉不如德系对手甚至还有一点点松散,这是日系车造车理念的特点(感官上的轻薄感),在日产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 车窗控制只有驾驶员一侧可以一键升降,日系车的通病,而且天籁那车窗玻璃升降的速度也跟这车一样慢悠悠的,有的时候很让人拙计。 一些安全设置太过死板,比如我想停车后把四个车窗放下透气(夏天),锁车后车窗会自动关闭,不锁车的话,车内的报警声会一直叫;还有好几次着车点火都说此车已锁定(手刹无法解锁),让人莫名其妙又抓狂……总之就像大学宿管大妈太过负责一样。 一汽马自达阿特兹
我总结的几个关键词是:轻快、活跃、顺畅、灵动。就中级车里的运动王者来说,应该是阿特兹。 油门很活跃,发动机似乎很愿意配合你的意图,转速指针总是欢快的上下跳动,与天籁那转速指针的缓缓滑动完全是两个性格。发动机高转速的声音不算多么好听,但在4缸机面还是有一些激情。过弯很灵敏,车头似乎很愿意去入弯;平路上很顺滑,比我开过的雷克萨斯IS250还顺滑。 6AT的变速器听起来很一般,用起来却挑不出任何毛病,该平顺时平顺,该聪敏时聪敏。 不过还是有不少缺点的,没有仔细比较过国产和进口车型的差别,内饰整体的观感触感都不如照片上凝重古朴或者有运动感,更别提高级感,也与外观的拉风漂亮形成了一定落差。从后排舒适性来讲,在中高级车里面,阿特兹确实没什么竞争力,当然,它的魅力还是主攻驾驶员。简单的说,阿特兹的内饰、舒适等层面,整体的档次感,给人感觉不太像20多万的车。 以上是去4S试驾时写的,日前去珠海参加了厂家活动,体验更充分一些:编队行驶时,速度很少上60,在这种状态下,只能感受到底盘沉稳厚重(真不比德系选手差),方向盘倒不是一味的重,力度比较合适,指向也没什么虚位,动力响应输出流畅,日常用车挺好开的。我也驾驶了2.0升版本,在多处红绿灯及等待车队走走停停的情况下,电脑显示油耗为每百公里7.6升,自动启停功能想必发挥了不少作用。 2.5升版本车型采用225/45/R19的轮胎,19寸大轮毂同级绝无仅有,视觉效果非常好。但是路面的震动传递非常直接,偏好舒适的人肯定会觉得吵,但喜欢驾驶的人反而会觉得路感丰富,人车沟通感强。我想对马自达的车主来说,还是后者会多一些吧。 说句公道话,想体验阿特兹的魅力,最好还是去山路。 以目前的体验和了解,阿特兹是目前主流中级车里最运动,最适合热爱驾驶追求操控乐趣的车主,而且它的油耗还相当出色。 广汽本田雅阁
试驾过雅阁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对它是多么的误会和偏见。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标题《雅还是“哑”?——拨开迷雾看雅阁》。 还记得网上很火的一个 “开什么车看什么人”帖子吗?其中对雅阁车主是这么评价的“乡党委书记或暴发户”,虽说有些偏激,但也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人心中对雅阁的印象。很长时间里,我也认为雅阁中庸、老气甚至俗气。人心就是这么的奇妙,名字里有着“雅”字的雅阁居然给国人庸俗的印象,这很值得厂家深思。 但在认真试驾和仔细品味了第9代雅阁之后,我发现雅阁不仅是台好车,而且正如其名字里的“雅”,它还是台有格调有韵味的雅致之车。 代表地球梦科技的新2.4升直喷自然吸气发动机,和阿特兹那款创驰蓝天2.5升机型几乎是当下这个价位能享受到的最好自吸发动机,动力和油耗都优秀。雅阁的油门活跃、灵敏、顺畅,方向盘过滤了路感又反应敏捷指向清晰,加上搭配CVT变速器,雅阁平顺又不乏活力,别有一番魅力。在拥堵缓行等日常用车情况下,低扭状态下的动力要比德系的增压车型舒服太多(这点比天籁还好,天籁的油门太窜)。底盘调教上,有韧劲又不一味的呆板紧绷,雅阁是那种很容易上手且能在轻松当中享受一定驾驶乐趣的车,这已经很不错了。更可贵的是,这种驾驶感是有韵味和美感的。硬要说不足的话,则是自然吸气机型缺少一点加速的爆发力,还有整车的隔音水准(这也是本田一向不怎么在乎的)。 对了,雅阁还有一款低调奢华有内涵的3.0 升V6版本,搭配带换挡拨片的6AT。 论外观雅阁不如新蒙迪欧、锐志;论运动个性,不如阿特兹;要比大气稳重,也比不过迈腾帕萨特、别克双君及迈锐宝;论后排空间它不如速派(昊锐)天籁;论外观配置的讨巧也不如索纳塔K5,但雅阁却有一种可贵的均衡。 而均衡,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外观上能不激进出格又不呆板,内饰能兼顾豪华和风格,操控上能平衡舒适和运动,空间和配置不够出彩却完全够用和实用,更没有烧机油变速箱罢工之类不省心毛病,难怪汽车之家此前的主流中级车横评中,雅阁能力压众多强敌排名第二。所以每当有朋友咨询20来万的中级车,我一直都推荐雅阁和速派。 只是本田中国的人脑子坏掉了,给如此雅致的雅阁,装了一个无比恶俗的大龅牙前脸,就像让杨宗纬戴大金链子,或是让张碧晨唱小苹果一样。 当下因为给力的优惠,雅阁销量大有起色,但更多人购买的2.0升版本,真要体会雅阁的魅力,还是推荐那款2.4升车型,当然3.0升V6那款更好。 一汽丰田锐志
也许很多人会说,啊,锐志,多老的车型了,2.5发动机的数据被现在的增压车型分分钟完爆 啊,6AT也老得不行了,百公里加速也很一般嘛,还有方向盘那么大,一点也不运动…… 可我要说的恰恰是所谓驾驶乐趣操控乐趣云云,根本就不仅简单数据或者账面上的东西能够体现,老机器又如何?加速不太快又怎样?这些仅仅是一部车驾驶质感的一个部分,绝不是全部。驾驶质感,是整车的浑然一体,给驾驶者从车身上获取的愉悦感,高级感,谁整天没事去漂移绕桩什么的?而且就中级车来说,能够把舒适和运动融合得如此好的,锐志绝对是典型代表。 锐志给我的驾驶好感程度,就是比三四十万的轿车都差不了多少。它的座椅一坐上去就觉得宽大舒服,内饰虽没有多高级的用料,但组合在一起就是很精良考究,拿同级对手比,锐志比阿特兹多了一些舒适和厚重,比德系迈腾CC多了一些均衡细腻。 2.5 V6自吸发动机和6AT变速器虽年代已久,配合起来却是得心应手,2.5 V6自吸发动机在任何情况下都显得从容,输出不急不缓很有大家风度,更没有涡轮迟滞带来的低扭不足问题;6AT换挡的干净平顺让人几乎忘了它的存在,底盘滤震很厚重很高级但又保留了一定路感,加速的爆发力虽然一般,但胜在线性、后劲足,何况还有3.0的V6版本。 锐志是那种给你很好高级感舒适度同时,让你在轻松从容之中也能小小激情一把的车,是那种好开又不乏味,还能开出一定美感的车,这些平淡中见真章的东西,似乎反而被目前好多一位追求数据强大配置花哨的车企给忽略了。 要说锐志的缺点嘛,隔音有些太好了,V6发动机的声浪总是藏着掖着,加速也差了一点点刺激,老发动机了不带直喷,油耗估计不会太好。还有前排的空间有些紧凑,因为后驱的结构,后排也只能坐两人。 简单的说,锐志是目前除了86之外,开起来最有意思的丰田车,而它的舒适感在20万中级车里也属上乘水准。 东风本田新思铂睿
有幸在上市之前就短暂试驾了一下。个人感觉是,在底盘、转向、隔音等方面都很接近第9代雅阁(别失望,慢慢看下文)——均衡,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好开、线性、顺畅。方向盘转向力度没有老款思铂睿那么重,底盘不是特别紧绷,D档的动力也不突兀和凶猛,所以新思铂睿并不是那种一味的运动范儿,这样的好处是包容性更大,亲和度更高,日常和长途驾驶更轻松惬意。就家用车来说也完全合适。 发动机和雅阁一模一样,都是2.4升的直喷自吸,但因为搭配DCT双离合,新思铂睿的动力输出要远比使用CVT的雅阁更紧密活跃,也可以理解为年轻运动版的雅阁吧。D档模式,只要深踩油门,发动机会很积极配合拉高转速进行冲刺,同时声音也清脆有朝气,在四缸机里绝对能算“好声音”。这种活跃和顺畅程度很接近马自达阿特兹,不过新思铂睿底盘的厚实感和整车的均衡、高级感会更胜出。 DCT 8速双离合变速器是最大亮点,简单的试驾体验,1-2挡之间(其他双离合最容易出现顿挫的区间)也很平顺,换挡速度很快,动力衔接紧密,对运动操控和油耗都有帮助。其他多档位的变速器一般都不会在D档模式时显示当前档位,但新思铂睿会,这至少能多一些交流感。 试了一下S挡,居然拉到5千转也不换挡,因为场地有限,我赶紧用拨片升档,身旁的厂家人员说S挡的换挡逻辑是到了7千转红区才升档,难道是真的?这也太暴力了吧?换挡拨片当然可以随时介入,反应速度也很快。本田为这台变速器加入了液力变矩器,据称也有传统手自一体变速器的稳定可靠,个人感觉完胜大众经典的6速DSG,与宝马的ZF8速自动变速器不相上下。 新思铂睿转向指向清晰,很好控制,刹车也很稳健,给人激烈驾驶的信心很足。但整体操控上,除了变速器,与上一代并没有太多运动性方面的提升,不过我却十分看好新思铂睿的销量,因为它其他方面都变好了,外观、内饰,后排空间,还有定价(除了SI版本)。 总之,新思铂睿有漂亮动感的外观,精良且运动的内饰,有亲和又充满朝气,兼顾舒适与驾驶乐趣的操控质感;还有实用的主动安全配备,后排空间也不再是短板;它很多地方和雅阁接近,但更运动活跃,比阿特兹更均衡豪华。 遗憾的是,新思铂睿没有雅阁那超级好用的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我严重怀疑是本田中国为了平衡广本那边的情绪和考虑到产品的差异化。 所以在新思铂睿上市之后,对20万中级车的推荐里,我又多了一个名字,而目前如果不考虑价格的话,它是我的首选。 广汽丰田新凯美瑞
最后简单说一下广汽丰田的凯美瑞:各方面都很中庸,这是缺点也是它的优点。凯美瑞还有一款混动版本“尊瑞”,价格其实很实惠。目前凯美瑞已出了新款,外观年轻了很多很多,像大一号的雷凌,内在各方面的升级也很大,尤其是它的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有很多先进技术,很可能是目前最值得推荐的2.0升自吸动力的中级车。可惜车辙君暂没有详细体验,这里就不作太多评价了。 ————————————又一次分割线—————————————————————— 以下几款车型(都是同一平台的兄弟车)没有试驾过,根据其他渠道的了解信息,跟大家纸上谈兵式地聊聊 别克君威、雪佛兰迈锐宝
别克君威,雪佛兰迈锐宝:坐过迈锐宝,美系车的厚重感很明显,两车的内饰、操控都不错,安全性也好,不足的地方就是变速器一般,油耗有点高。1.6T和2.4升版本的雪佛兰比较均衡且价格合理,值得推荐,可惜大部分人都买2.0升车型。 雪铁龙C5、标致508
雪铁龙C5、标致508:其他方面都很好,尤其是舒适性和安全性,操控也不差,我还很喜欢508的内饰,就是动力有点一般,我经常想,如果能把大众的2.0TSI和6速DSG用在它们(也包括君威、迈锐宝)身上,或者给君威、迈锐宝的2.0T也配上那6速DSG,想必是极好的。 我有朋友是C5车主,据他说山路开着很不错,就是油耗有点高(2.3升动力版本)。 好消息是新款C5、508搭载1.6THP发动机,还有1.8T版本,大家可以重点关注。 最后再说一个个人观点,目前大多数购买中级车的消费者都是选择中低配车型,比如德系的1.4T,日韩系的2.0升自然吸气版本,这我不太赞同。因为动力不够确实会少很多乐趣和激情,就算你不在乎这个,也应该考虑小马拉大车的油耗问题,尤其君威、迈锐宝、雪铁龙C5、标致508这几款车身重量较大的车型,2.0动力的油耗真不低。 选凤尾,还真不如选鸡头,比如名图、新408、C4L、新明锐那样的A+级车(不包括速腾哈!)。
08-02 11:03
08-02 11:32
08-02 11:28
08-02 10:50
08-02 11:25
08-02 11:19
恭喜抢到车家号评论沙发,获得70里程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去玩的开心心情说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