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猪王机械革命S1测评游戏本现在很火,哪里好?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笔记本作为移动办公的重要生产力工具,一直都是商务人士和都市白领必备。相对于笨重的游戏本,高性能的轻薄本以其轻盈的身材和均衡的配置,出门携带不仅省心省力,也是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上英特尔全面推行八代酷睿处理器,当今的轻薄本相较于以往的产品,无论在性能还是颜值,都有了极大的飞跃。尤其是在性能过剩的当下,八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满足移动办公、游戏娱乐、图像视频处理应用绰绰有余。
机械革命S1作为一款配备了i7 CPU+8G内存+256G SSD+MX150满血版显卡的金属轻薄本,无论性能还是颜值都在轻薄本中也数一数二,自上市以来,受到了不少用户的关注。萝卜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的媒体从业者,早就厌倦了背着沉重的游戏本赶飞机挤火车的日子,机械革命S1作为替代游戏本的选择,近日被萝卜收入囊中,下来萝卜就为大家详细评测这款笔记本。作为一款商务高性能金属轻薄本,机械革命S1没有采用游戏本酷炫花哨的设计,整体风格偏为简约阳刚。从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到:笔记本ACD三面采用了金属拉丝纹理的7075铝合金材质。提起7075相信很多人也是一头雾水,萝卜上网搜索了一下它的相关资料,给大家做一个科普:“7075铝合金是一种冷处理锻压合金,强度高,远胜于软钢。也是商用最强力合金之一。7075铝合金结构紧密,耐腐蚀效果强,对于航空、船用板材最佳。普通抗腐蚀性能、良好机械性能及阳极反应。细小晶粒使得深度钻孔性能更好,工具耐磨性增强”。由于7075铝合金轻质又坚固的特性,也是机械革命S1笔记本净重1.18Kg的秘密所在。和时尚杂志相比,身材大不了多少。机械革命S1 A面的拉丝纹理走向细腻,手感舒适,不仅抗污防指纹,也能够较好的为机身散热。机身边缘过渡圆润不咯手,同时A面也采用了简约的设计,没有多余的文字和图案喧宾夺主,金属材质的机械革命LOGO让整体视觉更统一。LOGO做工精细。BC面结合处的突出条便于用户单手打开,打开时阻尼适中,稍微用力就能撑开笔记本。窄边框作为S1的出彩之处,左上右三边的边框仅有5.8mm,加上厚度15.8mm的机身和1.18Kg的重量,用户出门携带时几乎感觉不到重量。轻装简行大大减轻行李负担,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享受生活。另外需要说明的是,S1在13寸的机身内,容纳了14寸的FHD IPS高清屏,这块屏幕为8位1670万色雾面屏,具有81.4%的屏占比和72%的NTSC色域,可视角度为178°,无论办公还是娱乐还是专业设计,都能带来细腻生动的细节,让眼睛看得更舒适。屏幕下方是摄像头和麦克风。此外,屏幕顶端也有橡胶条保护,防止屏幕受压。C面上方圆形按键是开关键,边缘CNC处理,做工还是不错的。开关键周围两排的开孔并不是音响,而是风扇的进风口,当S1运行时,正面抽风侧面出风,能够带来安静凉爽的使用体验,这点文后会说明。触控板边缘使用了CNC精细切割工艺,看起来较有档次。左上角集成了指纹传感器,配合Windows Hello功能可以实现指纹快速进系统,实测即点击开,识别率还是挺高的。三块贴纸表明了机械革命S1是一款次用了八代i7处理器+MX150+正版Windows10的笔记本。键盘部分采用了背光设计,在夜晚使用能够大大方便用户输入。键盘背光有四档可调,白天可以关闭背光节省电力。17mm超大键帽打字不会显得局促,可以大大提升输入效率。同时键帽在黑暗处的透光性还是不错的,羽白背光柔和不刺眼,按键手感略微偏硬,触发响应时间较短,手感接近于茶轴。无论码字还是游戏,长时间使用不累手,同时键盘也集成了控制键和多媒体键,用户搭配Fn键使用,可以更加轻松的控制电脑。键盘左侧边缘是状态灯,用户可以直观的查看硬盘、充电、系统运行状态。灯光颜色和键盘保持一致。S1左侧是电源接口、标准HDMI接口、Type-c、耳麦接口,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笔记本屏幕的转轴设计较为独特,能够使屏幕开合到180°,非常适合商务演示。180°最大开合角度展示:右侧是安全锁孔、多功能读卡器、Type-c、两个USB3.1接口,扩展性还是不错的。从细节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S1的接缝处缝隙很小,充分显示了国产笔记本厂商过硬的设计和制造功力。机身后部两侧是出风口,配合八代酷睿i7处理器高效低耗的特性及经过优化设计的风道,能够快速排出机身热量。金属D面也采用了五块橡胶防滑垫,可以让S1在不同的桌面上使用稳固不晃动,通过规整的散热隔窗开孔,依稀可见两个散热风扇和三铜管散热架构。
这个凸起设计可以使D面整体保持水平稳定状态,避免接触面积不一致导致D面磨花。
为了方便用户出行,机械革命S1的充电器也做得比较迷你。这台充电器由台达代工,仅为半个手掌大小,2米长的电线可以让用户使用起来不受距离限制,同时还集成了理线魔术带便于收纳。系统方面,机械革命S1硬件采用了采用了英特尔i7-8550U 四核八线程处理器,8GB金士顿DDR4内存,前景NVMe 256G SSD,MX150满血版显卡的组合。操作系统为Windows10 64位家庭中文版,这套配置已经可以流畅运行大多数日常和专业软件了。CPU详细信息如下:
主板和内存详细信息如下:S1内置独立和集成双显卡,日常简单图形处理任务如上网、文档由UHD 620核心显卡执行,运行大型专业程序和游戏时由满血版MX150(显存为2GGDDR5)接手,双显卡切换无需人工干预,保持性能的同时又省电,还能延长续航时间。
机械革命S1内置的系统属于纯净版,没有多余的第三方软件,用户开机激活系统后可以自行安装需要的软件。SSD虽然采用了名不见经传的前景NVMe 256G,但实测性能还是比较强劲的,最高读写速度可达1510Mb/s和919Mb/s,日常使用可以加快软件运行速度和游戏载入时间。搭配USB3.0优盘拷贝数据,速度可达278Mb/s。S1使用了满血版MX150和PCI-E总线的NVMe SSD,配置上来说几乎没有短板,因此整体性能表现高于同价位段的产品,鲁大师跑分综合性能得分为172757分。CINEBENCH R15跑一圈下来,OPEN GL得分92.95fps,CPU得分为495cb。
国际象棋跑分成绩:电池方面,机械革命S1使用了50Wh的大电池,经鲁大师检测也没有虚标。配合系统自带的多种省电模式,在不玩游戏的情况下,续航最少六小时毫无压力。此外,机械革命S1也有独家的控制中心和风扇控制软件,用户可以手动/自动调整风扇转速和开启/关闭笔记本的各项功能,省心省力。MX150满血版显卡相比残血版,在性能上更具优势,功耗却保持在相同的水平。经实测吃鸡游戏,中低特效下FPS基本在40-46帧左右,贴图较为简单的场景能够飙升到50FPS,对轻薄本来说,这个成绩算是不错了。LOL中高特效下,FPS值在100-140之间浮动,团战时也不会有明显的卡顿,S1流畅运行主流网游无压力,CS:GO、CF等更是不在话下。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屏幕。机械革命S1的屏幕由奇美提供,型号是CMN14D5,属于广色域广视角IPS屏,真8位16.7M色,具有72%NTSC的色域和178°的广视角,相对于6位抖动8位的普通屏,实际观看效果简直好太多。整体画面表现清晰通透,亮度适中,色彩细腻生动,无论办公还是娱乐,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相信很多笔记本用户在外使用时,基本都是在光线明亮的室内环境,如果是屏幕质量一般的普通笔记本屏幕,在一定强度光线的环境下看屏幕上的内容,不是发暗就是亮度不足容易看不清。而S1的的屏幕能够带来丰富饱满的图像细节,尤其是对专业设计师来说,所见即所得,免去了后期校色的麻烦。就算在白天不同的角度下观看屏幕,S1的表现可谓惊艳,明暗过渡自然,画面清晰通透。在光线较足的室内,雾面屏的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反光,不刺激眼睛,和镜面屏对比,优劣一目了然。暗光环境下,S1的屏幕亮度和色彩及可视角度的表现也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此外,还有防蓝光模式保护用户的视力,对爱看电子书的用户,也是一个福音。一面工作,一面娱乐,S1强劲的性能和轻薄的身材轻松游刃于工作和生活,角色随心切换。萝卜作为多程序控,在写稿的时候需要发布多个媒体,因此也习惯了多开浏览器标签页以便发布稿件和查找资料。本来以为8GB的内存会捉襟见肘,在打开了两个浏览器共约20多个标签和QQ、微信等程序时,任务管理器显示内存才占用了81%,多个程序切换不卡顿无迟滞感,这都是过硬的配件带来的本色表现。
此外,机械革命S1随系统自带Office 365办公套件,商务人士到手即用,免去了购买安装办公软件的麻烦。也许有朋友会问,S1既然性能这么强,但USB接口不够用怎么办?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Type-c集线器了,作为实用的配件,老鸟都会为笔记本配备一款以弥补USB接口不足,还能扩展网线端口,在WIFI信号不佳的场所,非常有用。噪音方面,S1轻负载时为25分贝,犹如轻声细语。全力运行时,噪音也仅为40分贝,夜间使用也不会打扰他人休息。温度方面,S1得益于金属机身和良好的散热设计,在室温26℃的室内,掌托部分温度为23.5℃,后出风口24.1℃,屏幕23.7℃,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使用起来安静凉爽,几乎感觉不到风扇的转动,能够让用户专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机械革命S1作为一款高颜值高性能轻薄本,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于性价比,相对于同价位其他轻薄本产品,机械革命S1不仅配备了八位1670万色广视角高清雾面屏,轻至1.18Kg的身材更是让出行无负担,兼具轻盈与坚固,让移动办公轻装简行一本就够。同时它搭载的i7-8550U CPU+8G DDR4内存+NVMe 256G SSD+MX150满血版显卡的组合可以轻松应付办公、游戏的需求,如果你厌倦了沉重的本带来的出行和续航负担,那么机械革命S1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感谢分享。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感谢分享。
应该是圆润吧版主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应该是圆润吧版主
这算比较有棱有角了,我觉得,相对于surface和yoga来说。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这算比较有棱有角了,我觉得,相对于surface和yoga来说。
版主真是阅机无数啊,厉害!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一次还算满意的轻薄本升级,细评机械革命 S1 笔记本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一次还算满意的轻薄本升级,细评机械革命 S1 笔记本
追加修改( 12:49:36):修正两处笔误,其中适配器重0.215kg,并非“2.15kg”
群创光电(以前叫奇美),现在是富士康旗下的面板工厂,笔误写成“富士通”了老本退休,物色新本由于不想抱着公司配的砖头笔记本到处跑,加上当时正在不遗余力地炒作“超极本”的概念,因此在五年多以前就入了轻薄本的坑,手上这台联想YOGA13在过保后曾经修过适配器和转轴,其它方面除了4G内存和128G mSATA SSD容量较小以外用起来还算顺手,但最近屏幕无故出现了两三条亮线,其中一条还会间歇性闪烁,很影响使用,送到售后被告知是屏幕和屏线的问题,全部更换需要花费2K多,虽然带触摸屏的本子更换屏幕价格贵点可以理解,但花2K多维修一台用了五年多的本子肯定划不来,因此也打消了维修的念头,同时也开始物色替代的本子。新本选型一度纠结除非有玩大型游戏的需要,否则我相信用过轻薄本的朋友都不会再考虑传统的笔记本,因此这次选型马上就有了方向,但最后却在三个型号之间纠结了不少时间。因为笔记本是通勤用的,平时也会拿去出差,因此尺寸和重量是要首先考虑的,尺寸超过14寸,总量超过1.5kg的基本不考虑,使用的不考虑,非金属外壳的不考虑,再结合元的预算,然后筛选出下面三款型号。惠普EliteBook 745G5这款的外观是我最喜欢的,商务气息浓郁,HDMI 2.0+USB Type-C接口可以外接两台4K屏幕实现60Hz输出,去客户那里做演示很给力,除此之外还内置了RJ45有线网卡接口和指点杆,这些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但由于之前用AMD平台有过不太愉快的经历,因此对这款使用AMD锐龙7的本子始终心存芥蒂,而使用同样模具的Intel平台本子Elitebook 840G5却要价一万多,超出预算太多只能放弃。&&看中的第二款本子来自小米Air 13.3寸i7四核增强版,配置、尺寸重量以及价格都在计划范围内,虽然说颜值不如上面惠普那款,但简约的外观我也比较喜欢,使用USB Type-C充电是我最欣赏这款本子的地方,但对于这款本子,让我纠结的地方也有不少,首先是散热设计方面,虽然说i7-8550U TDP只有15W,但独显和CPU共用一根热管的设计我始终比较介意,然后就是屏幕,13.3寸对于1080P分辨率来说如果不使用缩放的话字体看着吃力,加上我吃过镜面屏的亏,一来反光严重,二来全贴合屏幕意味着假如以后需要维修更换就只能换整套总成,维修费用高,毕竟有过前车之鉴,现在我对日后可能产生的维修成本也要考虑在内。&&第三款本子来自机械革命S1 i7版,作为同方的子品牌,机械革命的名头不如前面两款响亮,但价格是最便宜的(首发时4999元)。这款本子的配置、厚度和重量方面都与小米Air 13.3相当,而最后我何为选择了它,用起来体验怎么样就成为楼主本篇晒单的主要内容。在一周多的使用时间里,我对这款本子大体上还算满意,然而也有些不足值得与大家分享,下面就进入文章的正题。机械革命 S1 i7 入手体验本文篇幅较长,体验项目较多,因此开箱什么的就省去了,网上可以搜索到不少开箱晒单,这部分就不占用大家的时间了。不过这里还得“表扬”一下京东,快5000元的笔记本套个塑料袋就送过来了,没有直接把胶带发票啥的粘在包装盒上面已经有进步了,呵呵。关于硬件设计就外观而言,机械革命S1 i7是前面提到的三款本子里面最朴实的,A壳表面是金属拉丝材质,毕竟尺寸不大,按下去没有明显的凹陷。图片中的Zippo是辅助对焦用的,大家无视即可。屏幕顶部有一小块凸出的地方方便翻开笔记本,个人感觉这是外观上的一处败笔。在触摸板边缘弄一个小凹槽完全能达到一样的效果,但外观上就不会产生违和感。翻盖手感方面,转轴的阻尼比较轻,但由于机身重量轻,要单手翻开屏幕依然有难度。机械革命S1使用三热管双风扇设计,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屏幕底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散热排风口。A壳左上角的凸印LOGO,我媳妇说像一个吻痕,哈哈,其实我更喜欢小米笔记本那种A壳无LOGO的设计。笔记本正面,雾面屏搭配黑色磨砂窄边框,不反光而且不容易留指纹,这点我比较喜欢,屏幕下方边框较宽,但值得庆幸的是厂家没有在这里再弄一个品牌LOGO。180°的屏幕最大开合角度在笔记本上并不常见,在小型会议或者洽谈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屏幕内容可以分享给更多人看到,一般使用这种设计的多为商务笔记本。屏幕左右上边框实量为6mm,比戴尔XPS13边框宽一点,比燃7000窄。C面使用一体式金属拉丝外壳,材质与触感跟A壳一样,键盘是最常见的六列设计,内置白色背光,有四个级别的亮度可调。标准键帽尺寸实量17mm,快速打字时误触可能性较低,不过有一点我不太喜欢的就是键盘的字体,不论好坏,就是看上去不习惯。和我接触过的轻薄本一样,机械革命S1的按键非常静音,但行程较短,段落感并不是十分明显,手感偏肉。除了键帽字体以外,Fn键设置在键盘右侧也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设计,花了一些时间才适应过来。键盘下方的触摸板和指纹识别模块做在一块,触摸板来自新思,支持常用的手势操作,左右按键键程短,按键手感较为生硬而且有点响,不过我早就习惯了单指触击和双指启动右键,所以触摸板左右键手感对我影响不大。尺寸方面,高度与银行卡相当,长度略宽。左上角的指纹识别解锁速度够快,基本是即点即开,识别率我认为OK,但湿手的情况下很难识别。关于键盘输入,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由于键盘上方以及键盘本身占去了较多的空间,这时候留给掌托的位置已经不多,特别是左侧掌托位置较小,打字时手掌有一小部分是悬空的,而且大拇指也经常会不经意碰到触摸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都会外接鼠标并关闭触摸板使用。所幸的是,只有约14mm的掌托离台高度加上掌托边缘较为圆滑,所以打字时即使不能承托整个手掌但还不至于太痛苦。相比一般的轻薄本,机械革命S1的掌托离台高度还是较高的,原因其实并不在机身厚度上,机械革命S1使用的垫脚本身就很高,这应该是为了增加机器底部进风所作的妥协。说起进风口,不得不提一下电源键左右两侧的镂空,刚开始我还以为这是扬声器的位置,但最后发现扬声器位于机身底部靠近用户的位置,而这里完全是辅助散热的。本子左侧扩展接口提供了HDMI 1.4、USB 3.1 Type-C以及复合音频接口各一。不支持USB Type-C充电以及雷电3略感遗憾。机身右侧提供了防盗锁孔、SD读卡器、USB 3.1 Type-C以及两个USB 3.1 Type-A接口。机身右侧USB 3.1 Type-A接口有一个让我不爽的地方就是两个接口之间挨得太近,稍大一点的设备都无法同时使用,如果能将其中一个USB 3.1 Type-A接口调到另一边,使用起来将会方便很多。毕竟我是一个轻薄本的老用户,其实早就习惯了USB接口紧张的情况,所以带RJ45网络接口的USB HUB基本都是随身携带的。我这个以前在老机器上用的HUB只支持USB 2.0和百兆有线,而现在买的话显然是买USB 3.0 Type-C外加千兆有线的更为合适。&&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笔记本内置的读卡器走的是USB 2.0速度,而最近买的64G Canvas React高速SD卡支持Class 10 UHS-I U3 V30 A1速度标准,本是为4K录像准备的,官方标称读写速度分别是100MB每秒/80MB每秒。&&然而用内置读卡器的话,速度跟便宜很多的Class 6普卡分不出区别。此外,SD卡插进去以后会露出来一小截,好处是不容易忘记拔卡,但坏处是一旦忘记拔卡然后硬塞到电脑包里,SD卡有折断的风险。换成高速读卡器以后,读写速度马上就上去了,然而每次用外置读卡器的时候还得把鼠标接收器拔下来。吐槽过本子的USB接口位置以及读卡器之后,这里向大家安利一款USB3.1 Type-A/Type-C双接口U盘。&&Type-A接口部分是直接裸露的,而Type-C接口有旋转透明保护盖。整个U盘很小巧,大小跟USB连接线接头差不多,对于电脑本身有Type-C接口而且USB Type-A接口紧张的情况很合适,而且这款U盘还支持手机使用,可以用手机直接读写U盘数据。分别测试了Type-C接口和Type-A接口,速度几乎一样,证明本子的所有USB接口速度都是一样的,不存择优使用的问题。说回本子,D壳同样是金属材质,不过并没有像A壳C壳那样使用拉丝工艺,一左一右两个对称的散热窗可以清楚看到散热风扇。使用金属D壳的轻薄本,在拆装D壳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D壳变形,五个垫脚的设计可以避免垫脚不平以及因此产生的共振。D壳正中的垫脚旁边有一张易碎标签,自行拆机的话会导致标签破损,楼主曾经就此问题打了厂家的400电话,客服告知如果标签损坏将无法享受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十五天内换货的政策,如果需要拆机升级的话建议在购买十五天后再拆机,只要硬件没有人为损伤就不会影响质保,所以有升级需求的话无需担心这个,不过现在机器还没到十五天,所以我就暂时不拆了。重量方面,机身净重1.2kg。适配器重2.15kg。与手机充电器大小对比。适配器由台达代工,宽电压设计,输出19V-3.42A,功率65W。老本子联想YOGA13,平时使用比较爱惜,但边缘还是磨得有点褪色了,表面橡胶涂层也很粘灰,所以这次我是非金属外壳的本子不选。老本子净重1.55kg,比新本加上适配器还要重一点。13.3寸的老本对比14寸新本,由于新本的屏幕边框窄很多,所以屏幕大了机身反而小了一圈。YOGA13 D壳是全封闭了,垫脚很矮,机械革命S1因为垫脚较高的缘故所以看上去比老本子厚,但其实除去垫脚的高度外,两款本子都很薄。关于屏幕机械革命S1的这块屏幕来自群创光电(以前叫奇美),现在是旗下的面板工厂,型号是CMN14D5。在屏库上可以找到这块屏幕的资料,从资料上了解到这块屏幕属于广色域广视角屏幕,8bit 16.7M色非6bit抖动8bit。拿出红蜘蛛5侍候,测试建立在120nit(对应35%屏幕亮度),光度2.2以及6500K色温的标准下。实测得98%的sRGB(CIE1931标准,下同)。69%的NTSC,比官网公布的72% NTSC略低,但考虑到测试环境以及误差等因素,这个结果应该是符合目标的。74%的AdobeRGB。色调响应与灰阶。屏幕最高亮度测得321.9nit。色彩以及亮度均匀性。屏幕右下角比左上角亮度高,但肉眼察觉不出来。最后是色彩精确度结果。屏幕实拍,当时相机可能离屏幕太近了,照片有轻微的摩尔纹,这个肉眼是看不到的,最后一张屏摄可以参考屏幕的可视角度。关于整机性能机器配置跟鲁大师的检测结果一致。鲁大师综合得分173481(在高性能模式下测得,下同)。PCMark10总得分3940。关于电池与续航鲁大师检测出电池品牌来自微星,容量为50Wh,与官方公布的参数一致。使用PCMark8(Work conventional)电池续航测试测得本子的电池在常规工作的状态下可以使用4小时,测试时机器设置为高性能模式,屏幕亮度设置为120nit(对应35%屏幕亮度),打开WiFi,关闭键盘背光。需要说明的是,续航时间会受到使用习惯、设置、温度等等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结果仅供参考。机械革命S1官方给出的参考续航时间为8小时+,而配置几乎一样的小米Air 13.3装备的是39Wh的电池(拆解图片来自网络),比机械革命S1的电池容量小了11Wh,但小米公布的参考续航时间为9.5小时,看来都只能作为“参考”。机械革命S1在充电方面,半小时由19%充至42%,全程充电时间约为2.5小时。小米Air号称具备快充功能,半小时能充入50%,如果描述属实,在排除小米Air本身电池容量较小的前提下,小米Air的充电速度依然是优于机械革命S1。关于CPU机械革命S1有标配i7和i5两款可选,预售时差价400元,同样采用四核心八线程设计,我当时直接选了i7顶配。i7-8550U默认频率只有1.8G,但单核最高睿频可达4.0G,TDP 15W,集成UHD Graphics 620核芯显卡。关于这颗U的详细描述可参见Intel ARK上的资料。CPU跑分分别测试了Fritz Chess Benchmark、CINEBENCH R15以及CPU-Z,测试结果请见下图。关于i7-8550U的性能,这里说个题外话,也许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类似“八代低压i7性能几乎赶上七代标压”的描述。正好同事的机器用的是标压i7-7700HQ,简单对比一下,光单核性能而言,i7-8550U得益于更高的单核睿频,在单核性能方面的确高于i7-8550U,但再参考多核心性能,标压i7-7700HQ依然领先i7-8550U 20%以上。因为对比的机器是同事的,不好意思占用太多时间,因此只简单测试了CPU-Z Benchmark的对比,仅作参考。关于显卡机械革命S1使用核显+独显双显卡方案,独显来自NVIDIA GeForce MX150,自带2GB GDDR5显存。显示输出方面,实测可以同时内屏显示+外屏2K/60Hz输出,如果外接4K显示器的话,受限于HDMI 1.4,4K分辨率下只能30Hz,所以最后在机械革命S1与惠普EliteBook 745G5之间实在纠结了很久,毕竟惠普那款支持4K/60Hz在去给客户做演示,连接4K电视的时候效果会更好,而机械革命S1只能将就把分辨率降到2K使用。独显性能方面,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实测显卡得分为1689分,与台式机的GT 130处于同一性能水平。游戏测试用了我平时常玩的两款游戏,《CS:GO》最高特效开垂直同步,游戏全程可以稳定60FPS,流畅不卡顿不掉帧。《吃鸡》的话对配置要求高很多,即使是把特效全部关闭也未能达到60FPS,不过40~45FPS左右也算勉强能玩,在一些贴图比较简单的场景可以上升到50FPS左右。关于存储SSD性能方面,机械革命S1标配一块FORESEE P900 256G NVME M.2 SSD。FORESEE这个品牌中文名叫江波龙,经了解它是全球前三的SSD封装大厂,他家的产品主要供应品牌机厂商,自身并不对外零售,所以知名度远不如三星,东芝等等品牌。江波龙在去年收购了美光旗下的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在技术实力方面应该是没啥好担心的。AS SSD Benchmark跑了四次,分别选择1G/3G/5G/10G的数据量,这款盘从测试看来性能不算拔尖,但读写速度很稳定,符合品牌机追求稳定的初衷。SSD写入测试时顺便测了一下SSD的温度,全程基本在60℃-65℃之间徘徊,室温27℃仅供参考。关于散热本子使用三热管双风扇散热,其中用两根热管对付显卡,一根对付CPU,系统里面自带一个名叫“silent option”的软件,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风扇的转速,风扇转速也可以在这里手动调节,默认自动模式在低负载的时候风扇会停转,中负载转速会升到2000RPM左右,这个时候需要把耳朵贴近机器才听到风扇声,到了3000RPM左右风扇声音开始明显,而玩游戏的话一般会飙到4000RPM左右。高级设置里面可以手动设置风扇转速曲线,适合老玩家,但我不建议一般用户去调这个,避免设置风扇转速过低损坏硬件。室温27℃,本子的待机温度50℃左右,这个时候风扇是没有转动的,因为独显这个时候没有运行,所以看不到独显的温度。玩游戏的话,CPU和显卡温度都会达到80℃以上,CPU最高曾经达到90℃,不过看温度曲线这90℃只维持了一下就马上降下来了,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80℃左右。入手注意事项前面谈完硬件以及使用体验,接下来根据一周多的使用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款机的入手注意事项。关于机器卡顿的问题:机器到手的时候已经预装了1709版Win10家庭版,当时用了一下午感觉机器偶尔会发生卡顿的情况,就是用着用着画面会突然定住半秒左右,然后就恢复正常,这个情况不定时出现,感觉是发生在核显和独显切换的时候,但发生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我第一时间就考虑到有可能是系统的问题,用U盘安装了最新的MSDN 1803版Win10,从NVIDIA官网下载了最新的独显驱动装上之后这个问题没有再出现过,由此判断原装系统有可能存在软件冲突导致机器间歇性卡顿,重装系统+驱动后问题解决。关于驱动程序的问题:重装系统之后到机械革命官网下载了驱动,其它驱动都安装好了,唯独触摸板驱动无法装上,exe文件执行不了,后来通过咨询客服得知需要在设备管理器找到“PS/2兼容鼠标”并右键属性-驱动程序-更新驱动程序,将驱动位置指向官网下载的驱动文件夹即可。接下来驱动就会自动安装,刚才的“PS/2兼容鼠标”已经正确识别为触摸板,手势控制功能全部可用。关于触摸板间歇失灵的问题:在一周多的使用中,楼主还遇到了触摸板间歇性失灵的问题,一天之内大概会有一两次触摸板突然失灵两三秒的情况,后来确认这是因为触摸板SMBus总线与其它需要使用SMBus总线的软件产生冲突所致,例如鲁大师,删除鲁大师之后问题有所好转,当然最直接的办法是卸载新思的触摸板驱动,但手势就不能用了,客服那边说新版的触摸板驱动会解决这个问题,如果遇到这个情况的朋友可以试试以上办法。关于充电的问题:电池电量在90%以上无法充入,这是避免电池反复充电的保护措施,使用至90%以下就能正常充电。总结总体而言,对于这次轻薄本的升级经历还是满意的,如果这款本子存在的那些不足并不是你在意的,那么机械革命S1会是一款不错的机器,下面就跟大家总结一下优点和缺点。优点1-外观轻薄,金属外壳硬度高触感好;2-屏幕左右上方向超窄边框设计,屏占比高,将14寸的屏幕塞入了13寸的机身;3-8bit广色域屏幕颜色好,看着舒服,可视角度大;4-标配50Wh电池,满足连续工作4小时;5-指纹识别模块虽然只能作为登陆系统使用,但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体验不错。不足1-原装系统会有卡顿的情况,出厂自带触摸板驱动与其它软件冲突会发生间歇失灵的问题,待新版驱动修复;2-机身上的两个USB 3.1 Type-A接口靠得太近,尺寸较大的USB设备无法同时使用;3-内置读卡器走USB 2.0总线,无法释放高速SD卡的速度;4-HDMI接口最高只支持2K/60Hz或者4K/30Hz,无法4K/60Hz;5-内置扬声器音量较小。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7)
贝瓦pvc双面防滑地垫(爬行垫+围栏)
【限时五折】PARIM/派丽蒙佟丽娅明星款太阳镜
【轻众测】YAKO 磁悬电动牙刷 O1
台电 M20 4G平板电脑
国文一本通3电子纸
荣耀Note10 手机
赞274评论107
赞116评论46
赞48评论86
赞677评论332
赞823评论301
赞357评论205
赞549评论357
赞803评论45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革命S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