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贵阳极地冒险水世界好玩吗家好玩么

鉴于那多人吐槽冒险家太弱,我来替冒险家打抱不平【第五人格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31,532贴子:
鉴于那多人吐槽冒险家太弱,我来替冒险家打抱不平
都说冒险家弱的话,那是你们还不够了解冒险家玩法,接下来我来分享一下我多月玩冒险家的心得。附上我的冒险家天赋
第五人格电脑版-选51模拟器,烈风版引擎支持 省电省流量,双端同步.51模拟器-51模拟器-低配兼容,支持加速,流畅稳定!
左边点出破窗,自摸,上面点出云中步,右边点出炸鸡显示3秒,寒意。这套天赋基本不会被监管者连续打到两刀,被打第一刀后利用加速跑一段,跑到有窗户的附近,翻窗加速再跑一段,因为你没脚印,翻窗不保点,监管者怎么都能跟丢,开始的时候可以故意炸鸡一次,看到监管者,然后附近草躲一波,看监管者过来打电机转圈找你又找不到你贼爽
冒险家溜鬼不同于慈善家,慈善家是你抓不到我,冒险家是你找不到我,冒险家溜鬼最舒服的地方是视野宽敞,多窗户。多弯道、多草地的地方。最佳的地方我觉得是医院废墟、军工厂4合院、军工厂门废墟。开局破译任意一台机都可以,边开机边观察4周,远远看到监管者来了就把他往这些地方带,不要过于依赖小人书,看到他就变小是愚蠢的行为,绕几圈换个方向跑两步他就找不到你了,没有脚印真的不好找你,监管者追人多半考脚印的,拐个弯后看个合适地方变小,嗯就看他继续在那里绕吧
可是四阶以上你就玩慈善家空魔术师机械师香水不行吗省的挨喷,再说这些也都比冒险家作用大啊
冒险家的小人书不仅仅是用来用,也可以用避过厂长的娃娃,插得眼去救队友,厂长想用娃娃守,或者其他监管者用窥视者守先要问问冒险家答不答应,当然轻易冒险家不要去救人,没有合适的人选我们才去,毕竟没有,救人难度相对空军前锋略大。
冒险家修机速度对于新手来说比其他角色慢,但是对于高手来说是比其他人要快一点的,这一点不想多说。另外使用聆听的话就不要变小了要回复正常状态,因为聆听是可以发现变小的你的,好在现在不带聆听。
四阶往上跟冒险家不会跟丢的,脚印消的快不等于脚印没有。而且躲厂长娃娃?四阶往上哪来那么多厂长?
另外告诉你们一个脏套路,和队友开黑玩更佳,和队友一起选择冒险家,进游戏不修,只分散的躲在电机的附近,开黑实时告诉队友的大概位置,只在快要乌鸦报点的时候摸一下电机,然后继续躲起来,嗯你也许想问这怎么赢,答案是劝退,和监管者比耐心哈哈,他打几分钟一个人都找不到就会退出游戏了吧2333
说那么多,还是弱
感觉真的弱啊
我是在教大家用冒险家啊,不信可以去试一局用这个天赋,被打到第一刀,就跑到一个窗户那翻窗后找个草地蹲一蹲,能找到你算我输行不
溜屠夫把屠夫溜的找不到你是很蠢的……要么你就溜到底 要么就别溜。追一半找不到你换人追你队友机子都开一半了,这样拖慢节奏了其实高阶屠夫看你往大废墟无敌点走都直接换人抓,这一换换个羸弱这把基本凉了
这个角色的发挥地方还是在医院那个木屋废墟和工厂的两个无敌废墟,因为视野不好,窗板多,其实绕两圈跑到另一个墙后面,很容易看到屠夫自己一个人在原地绕,不要说没用,对,你十有八九还是会被发现,但是它绕的时间其实你是相当于0风险0失误在遛它,我上个赛季慈善家冒险家空军魔术师轮流玩上五阶(不过上赛季人类上分真的轻松),只是图改了,现在红蝶那个技能标志自带半个小透视,冒险家真的不如之前好用
我四黑队友里就有一个菇皇,围观屠夫日盒子骚的一批
之主了解一下。这年头还有跟丢冒险家的??
大多数都坑啊
没心脏确定没问题吗
冒险家选择变小就跑不了,眼尖的屠夫好打,不尖的探几下草丛就出来了,有的地图还没草躲不了,所以很尴尬
自欺欺人书
不带受难队友赛后清一色骂
冒险家确实不弱,但也不算太强。差不多中等吧。以前我最喜欢玩冒险家。但上去了还是慈善家魔术师玩的舒服。有更好的选择,所以玩冒险家的也少了。
说的很好,楼主可以的
我只服冒险家挨一刀,然后大心脏,跑的飞起,而且看不见脚印
匹配可以玩玩的
我玩冒险家通常可以活到最后,毕竟交互不爆点,点了云中漫步基本脚印没了,修机还快,实力机皇苟皇
冒险陪慈善修机快的飞起啊
emmm.......弱弱地问一句,不点掩耳盗铃吗......
之前打排位用了冒险家,开局前就被喷别用冒险家,结果那一局只有我修机溜鬼两不误最后还逃了,其他人都跪了,所以到底为什么说冒险家弱的啊!
冒险家就废了,遇到和黄衣,冒险家废掉一半,而且会被开车路过的小丑撞到,并有被鹿头顺手鞭到的可能。总体而言,适应力太差太差最差。人家有心针对,一个聆听就够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上海活动】航向南极,领略极地之美-面包旅行公众号
当前位置: >>
【上海活动】航向南极,领略极地之美
更新时间: &
旅行者大多对“最”字有情结,最美的、最高的、最远的……而南极大陆则堪称“最”的终极体,最高而又最孤立,最多冰雪而又最干燥,是暴风雪之家,也是世界尽处的白色荒漠。极昼与极夜在此交替而来,冰山仅露一角峥嵘,却在此组合成最苍茫壮阔的画卷,挟自然的鬼斧神工消除你一路所有的凶险峻礡,只觉得摄人心魄,此行不虚。何况还有圆滚滚的企鹅、胖乎乎的海豹在那定居,远道而来的鲸鱼偶尔也会来拜访孤独的科考基地,带来别样的风景。因此这个周末面包为你请来了曾经到访南极的旅行达人Arthur,用大量照片与独家视频全方位展现极地之美,为你从零构筑踏上白色大陆的终极指南。同时作为极地环保议题倡导者的他,也将分享他在极地中的所感、所得。【分享嘉宾】Arthur,本名盛少钦,就职于咨询公司,环保极地旅行爱好者,于2012年在香港创建Silver Oak Charity计划,号召在前往南极的多国青年中,能有愿意对未来承诺的领导者,共同创造一个永续发展的未来,最近一次活动为呼吁停止南极海域磷虾的渔业捕捞。参与本场分享会的面粉还有机会获得超萌企鹅公仔、极地明信片等丰富礼品哦。同时,现场注册面包旅行并上传照片成功的我们都会赠送价值58元真皮定制行李牌或环保购物袋一个。【关于活动】标题:【上海分享会】航向南极,领略极地之美时间:09/13 14:00 - 17:00地点:长宁区凯旋路164号第三座虎Cafe(近龙之梦商场北门)电话:可咨询微信angelali0726(肉肉)费用:现场最低消费一杯饮料上海俱乐部QQ群:【活动流程】14:00-14:30 签到&自由交流14:30-14:40 开场14:40-15:40 Arthur南极旅行分享15:40-16:00 休息互动16:00-16:45 南极旅行攻略16:45-17:00 提问互动【报名信息】报名请点击页面最底部。因活动有人数限制,报名后请加微信:angelali0726(面包上海志愿者肉肉),报名成功的面粉会由志愿者加入活动联系群。如果你也爱冒险,那么怎能错过这一次关于南极的分享?快戳【阅读原文】,带上你的灵魂,与旅行达人Arthur去神游纯净、遥远、神秘的南极把!~想知道更多面包俱乐部的活动,快搜微信号“面包旅行带你玩儿”(文章发布于:)
在这个被高楼和汽车尾气淹没的时代,人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越显得难能可贵。9月20号,我们邀请城市中的创意人士带领大家回归大自然,除了以旅行者的身份认识乡村,还有机会深入体验或参与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更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每一场大自然的实地生活从观察...
[通知]广州蝴蝶谷乳源大峡谷户外派对因天气原因取消由于台风海鸥的影响,导致蝴蝶谷景区连降暴雨并引发山洪,由于目前天气不稳定及考虑到参加者的安全,本次的户外活动决定取消。(报名的面粉们别伤心,后面还会有更多精彩活动等着您~请持续关注微信号“面包旅行带你玩...
十一和小伙伴去海岛旅行,是慵懒地晒太阳、惬意地漫步沙滩,还是畅游大海?纵然世界有尽,旅行心情无垠。邂逅精彩旅程,你只需带上LASCANA比基尼,和一份轻松的度假心情。随时准备,即刻出发!晒出海岛旅行计划,不仅有机会获得性感活泼又不失优雅的比基尼套装,还有机会...
越来越多人开始爱上旅行,而旅行中的美食、美景又让旅行者似着魔般纷纷爱上摄影。用摄影这种光与影的艺术,我们记录下路途中的点点滴滴:沿途的风景、邂逅的妙人、行程中的趣事,甚至是路上的那份自由洒脱的心境可要用相片记录世界,摄影器材和摄影技巧可是一个都不能少...
《美国队长2》的热映,再一次将地球人的目光聚焦在超级英雄身上。这些身负异能三围雄伟的英雄们,无数次保护了人类,也无数次不小心顺带摧残了地球。尤其是国际大都会,它们和超级英雄们,有一段爱恨交加的血泪史…华盛顿《美国队长2》美国队长不愧是复联里三观最正的超...
逸风老师又出新榜单啦,今天来欣赏他的欧洲人文之旅系列第II集,十大历史名城,一起来体验吧~1、佛罗伦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都,优雅而美丽的古城满是艺术的芬芳,绝世珍品如百花绽放这座因艺术为世人珍爱的精致名城仿佛永远定格在了美第奇家族统治下的文艺复兴时期。...极地冒险家称北极4年后将面临无雪夏天(组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极地冒险家称北极4年后将面临无雪夏天(组图)
当马丁、潘和安来到北极时,他们看到,大片的岩地已经从融化的雪原下面裸露出来 马丁?哈特里在北极 马丁拍摄到的北极冰川裂开的情景 在北极进行冰层测量,会经历很多危险,其中最令人恐怖的,就是冰层开裂
  “四年后,北极将面临无雪的夏天”
  2009年2月,来自英国的三位极地冒险家,47岁的潘。哈多、40岁的马丁。哈特里和安。丹尼斯从加拿大北部出发,历经73天,行走434公里,进行了1500次冰层人工测量。通过他们获得的数据,剑桥大学极地海洋物理小组将于明年1月出版一份名为《Catlin北极调查》的科学报告,报告指出,极地冰盖的融化情况比人们想象中的更严重。
  文/ 莫书莹 图/ Martin Hartley
  “四年后北极将面临无雪的夏天,并且无论我们现在做什么,这种情况都是不可改变的。而我们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量不要使情况变得更坏。”在哥本哈根,47岁的极地探险家潘。哈多对记者说。
  2009年2月,来自英国的三个极地冒险家,47岁的潘。哈多(Pen Hardow),40岁的马丁。哈特里(Martin Hartley)以及安。丹尼斯(Ann Daniels)从加拿大北部出发,历经73天,行走434公里,进行了1500次冰层人工测量。根据他们此次行程提供的数据,科学家们发现,极地冰盖的融化情况比人们想象中的更严重。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确切的数据能够说明,北极冰盖融化的真实状况。借助卫星,人们可以看到整个北极,大片的海洋被冰层所覆盖,人们无法从中看出冰层的厚度,也无法计算冰层将经历多长时间后融化殆尽。
  明年1月,一份名为《Catlin北极调查》的科学报告(Catilin Arctic Survey)即将正式出版,里面有三位极地冒险家在北极获得的所有测量数据,报告将供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免费使用。而这次冒险也使三人成为《时代》杂志“2009年度环保英雄”。
  第19次极地大冒险
  40岁的马丁。哈特里(Martin Hartley)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野外摄影师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里,他的足迹遍布群山、森林、沙漠、海洋、极地,为包括《国家地理》、《时代》在内的数十家顶尖刊物供稿。然而对于马丁来说,每一次去北极都是一场“谦卑之行”。
  在马丁的镜头之下,北极有一种广阔、苍茫的美。“照相机比任何护照更容易抵达一个地方,我总是试图用最真实的方式来记录偏远地区的现状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作为一名摄影师,哈特里常常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与当地人呆一段时间,了解他们的生活,然后才进行拍摄。
  “我希望能够用镜头记录一些东西,然后将这些东西带回去展示给人们看,让他们了解,为什么我们有义务要拯救那个地方。我猜想,对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甚至搞不清楚北极到底在地球的上面还是下面。”
  在北极,马丁已经交了许多当地朋友,“虽然我几乎每年都会去北极一次,但我待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不肯定我的经验是否确实。但我曾和当地人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所有的回答都差不多:冬天变得越来越短而且越来越暖和”。
  一名生活在加拿大北极圈内巴芬岛的印纽特猎人告诉马丁,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大量的浮冰通常都是在海上形成,然后才慢慢靠拢岛屿;而现在的情况则是相反的,浮冰在靠近岛屿周围形成,然后才逐渐向大海中央漂流过去。
  正因为这样,那些素来喜欢以海面上的浮冰作为“交通工具”的北极熊如今经常出现在离岛屿很近的地方,它们的活动范围开始逼近人类的聚集地。“北极熊是一种非常具有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常常喜欢凑热闹,但每次等待它们的也许就是子弹;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力大无穷的动物,发生熊袭击人的事情也不可能完全没有”。马丁说。
  但是除此之外,气候变暖到底对北冰洋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在马丁他们决定亲自去做这份测量之前,没有一份确切的数据可以说明,北冰洋到底怎么了。
  长久以来,人们公认,只有那些熟知洋面危险性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测量工作,但即使这样,精确的数据也很难得出。“配备在潜艇、飞船以及卫星上的遥感仪表无法分别测量冰层及雪层的厚度。这样不仅使数据处理变得复杂,而且还需要对无法确知的海上浮冰及雪层的密度进行调整。因此,这种数据只能作为估算值,而不是实际测量值。”哈多向我们解释说。
  于是他们三个人准备亲自去北极测算冰层的厚度。为此他们特地配备了一种特别研发的、重量仅为4公斤的脉冲雷达,据说,这种雷达是潘的团队花费整整两年时间研发而成的。不过就在三人开始工作不久,雷达就无缘无故地罢工了。三个人不得不选择一种更原始的测算方式,“手动冰芯钻探”。“由于当地正处于极夜时分,所以我们白天实际上没有多少时间,多数都是在半夜干活。潘随意选定了一块冰,我们就开始手动钻探,一边还要小心翼翼担心用力过猛会让钻头陷入冰中拔不出来。”马丁向记者描述他们工作的场景。
  通过多达1500次样本勘察以及获得的6000组数据,剑桥大学极地海洋物理小组完成了一份新的报告。现实表明情况比想象中的更严重一些,这个三人组在北极勘探到的全部冰层都属于一年冰(first year ice),而按照科学家们本来的估算,勘测地应该存在更厚的多年冰。“以此我们可以判断,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该地区夏天所有的冰雪都会融化,北极将会面临无雪的夏天。”潘对记者说,“对于那些在我们开始这段旅程时出生的孩子来说,这是件遗憾的事,当他们长大后,北极的多年冰盖有可能不复存在。”
  挑战极限
  这已经是马丁第19次前往极地了。与马丁一样,这次北极之行所有人员全都算得上是极地旅行专家:活动的发起人,49岁的潘是英国最出色的极地探险家之一。2003年,他曾创下个人无援助徒步478英里,不间断穿越北极圈的记录;作为队伍里唯一的女性成员,45岁的安在穿越极地方面的经验并不比其他的男队员少,查尔斯王子称赞她是“英国女性的表率”。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敢对这趟旅行掉以轻心,“尽管你已经去过了很多次,但极地依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如果你一不小心惹了什么麻烦,你就没命了。”马丁告诉我们。潘则透露说,这次的北极之行,他们拍摄了许多记录短片,其中的一些公布在网络视屏上,而另外一些则被选择性地删除了,“我们考虑再三,有些太可怕或者太恶心的场面,不是每个人都是能够接受的”。在这次旅程中,马丁差点冻掉了大脚趾,而潘与安也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性冻伤。
  尽管如此,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这次的旅行是值得的。潘从五年前就开始计划这个项目,并从WWF处获得了资金援助;而对于马丁来说,这次冒险也是他所经历最特别的一次,“我们与全世界最好的探险家以及一流的学术机构合作,试图揭开这个环境问题:北冰洋上的冰层究竟还能维持多久?”
  他们为行程制订了精密的计划:他们从加拿大北部北纬81度,西经130度开始,一路向北走1000公里直至北极圈内。“这是一条在科学界被认为是最有趣的线路,在这条线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冰层。”马丁说。
  在行程中,三位成员都有各自具体的任务。每天早上,安第一个起床,开始热水壶、融雪做饭。9点半的时候,队员们吃完了早饭,开始拆帐篷,然后一路向北而行。在接下来的一整天里,潘会不时选择一些冰盘作标本,记录下冰盘大小、冰缘高度和方向,每一块冰盘的方向以及新旧冰层之间的对比等数据。
  安的工作则是帮助队伍确定方向,他们必须一路直线向北,直至北极圈的最中心位置。而马丁在白天的工作便主要就是拍摄并且有摄录机记录下队员们一整天的工作。有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些特别形态的冰层,他必须拍照留证。“我尽量多地拍照,因为我觉得一切关于这里的图片资料都是极其珍贵的,这里的情况实在太艰难了,更多时候人们来到这里,已经没有力气再拍照了。”
  我们看到马丁镜头中的极地:那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天地,冰雪与天地连在一起,巨大的冰层间留有深深的空隙,露出冰层下深蓝色的海洋。
  “如果你去过北极圈,你就会了解我要表达什么。那里的地方实在太大了,如果你置身其中,你并不会感觉冰层有什么变化。有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除非你长时间生活在那里,不然你不会感觉到。”潘后来告诉我们。
  基于与潘类似的理由,马丁也不太愿意以“北极专家”的身份来对外演讲,“许多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说明问题。”他说。马丁说他自己记得很清楚,他们一行人在今年的2月28日抵达此次行程的起点,“通常在那个时节,当地的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30-40度,有的时候可以达到零下50度,而这一次,我们抵达当地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气温竟然在零下26度,这让我们大家都觉得很意外。”
  就是在这一次的行程中,小组的成员还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恐怖的一夜。“那天晚上的天特别黑,一点月光也没有,我们决定在一片类似足球场大小的地方安置帐篷。晚上3点左右,我们突然发觉帐篷中间的冰块开始断裂,原本像足球场那样大的冰块变成了像网球场那么大的冰块,然后再变成乒乓桌大小的冰块。我们马上离开帐篷逃跑,一路狂奔到另一片看上去足够安全的冰层上。”马丁后来回忆说,那一晚后来谁也不敢睡觉,“想想就在几天前我们还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喝茶讨论极地的行程,现在却睡在一块随时会断裂的冰块上,在一片冰冷黑暗中默默呼吸。”
  北极之行让三人小组吃足苦头。马丁足足瘦了17公斤,潘与安也是伤痕累累 “你如果也想去北极看一看,请先观看一下我们网站上的视屏,再做考虑,不过估计你看了之后就不会想要去了。”潘半开玩笑地说。不过,他们还是认为这次北极探索意义非常:“我们以实际数字证明了极地冰盖正在逐步消亡,希望这组数据同样能引起这里(编注:哥本哈根)每一个人的注意,为各国领导人敲响警钟,敦促他们采取必须的紧急措施,以应对北极冰盖消融带来的后果。”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 的新闻潜冰湖追极光 芬兰招聘冒险家去极地工作
追逐北极光是此次极地探险工作的亮点之一。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4日报道,芬兰旅游局和芬兰航空公司联合推出了一项活动,希望从英国招募探险爱好者前往极地工作。
此项活动是为了填补极地探险的空白。工作内容包括潜入冰湖、攀爬冰封的瀑布和追逐极光。远征将于2015年12月从芬兰的拉普兰岛开始,于2016年3月结束。工作招聘于今天正式发出,鼓励对极地探险富有激情的探险爱好者积极参与这次终身难得的活动。
远征队将由帕西·艾肯率领。帕西·艾肯有着十多年在恶劣自然环境中担任野外向导的经历。帕西最初是一名边境巡逻员,后来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在2008年,他在没有赞助的情况下完成了去南极的探险。帕西说在迷人又充满挑战性的冬季的北极圈呆上3个月将会是终身难得的机会,这毫无疑问是每一个探险者的终极理想工作。(程旻)
攀爬冰封瀑布的探险者
探险者由冰冻的湖面上凿开的洞口潜入冰冷的湖水中工作
准备潜水的探险者
探险者和雪雕
哈士奇是在冰天雪地里工作时最亲密的战友
伫立在冰原上的探险者
骑着雪地摩托的探险者
夜间工作的探险者
冰原上的雪橇队
探险者的车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极地冒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