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IZERh象棋小游戏戏哪有?

rtk_wei的博客
https://blog.csdn.net/
https://static-blog.csdn.net/images/logo.gif
https://blog.csdn.net/rtk_wei
https://blog.csdn.net/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shell学习对于从事软件工作的兄弟,linux下会写shell脚本是非常重要 #!/bin/sh 定义使用/bin/sh来解释执行,#!是特殊的表示符,/bin/sh是此解释此脚本路径还有#!/bin/bash hell 中的全局变量有以下几个:$#: 执行 shell 脚本时的命令行参数,不包括脚本本身$?: 执行上一条 shell 命令的返回值$0: shell 脚本程序自身的名称 用户自定义变量规则:首个字符必须是(a~z,A~Z),可下划线(——)不能空格,不能使用符号标点,不能使用 shell 里的关键字 test命令:测试条件表达式(字符串测试、整数测试、逻辑测试、文件测试)字符串测试:test –n string
#字符串的长度非零test –z string
#字符串的长度是否为零test string1=string2
#字符串是否相等,若相等返回truetest string1!=string2
#字符串是否不等,若不等反悔false整数测试:test int1 -eq int2
#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test int1 -ne int2
#判断两个数是否不相等test int1 -gt int2
#判断整数 1 是否大于整数 2test int1 -ge int2
#判断整数 1 是否大于等于整数 2test int1 -lt int2
#判断整数 1 是否小于整数 2test int1 -le int2
#判断整数 1 是否小于等于整数 2逻辑测试if test
#表达式为真if test !
#表达式为假test 表达式1 –a 表达式2
#两个表达式都为真test 表达式1 –o 表达式2
#两个表达式有一个为真test 表达式1 ! 表达式2
#条件求反 二:shell脚本的条件判断-命令成功或失败,条件表达式为真还是假;if 表达式: if 表达式 then
fi if 表达式1 then else fiif 表达式1then cmd1elif
cmd2...else cmd4ficase string in strl) 命令串1;;执行 str2) 命令串2;;执行esac(case的反着写) for var do cmddonefor i in vardo cmddonewhile 条件表达式do 命令doneshell脚本中重复功能用函数封装function 函数名{ ...}shell中echo #显示文字exit #推出shell脚本或当前进程sleep #暂停expr #命令可以实现数值运算、数值或字符串比较、字符串匹配、字符串提取、字符串长度计算等功能break #强制推出当前循环continue #推出本次循环
作者:rtk_wei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内存分析三个procrank、dumpsys meminfo、top命令感觉top最好用例子:终端输入:top -H|grep 3158Usage: top [ -m max_procs ] [ -n iterations ] [ -d delay ] [ -s sort_column ] [ -t ] [ -h ]
Maximum number of processes to display.
Updates to show before exiting.
Seconds to wait between updates.
Column to sort by (cpu,vss,rss,thr).
Show threads instead of processes.
Display this help screen.
RSS PCY Thread
0% S 947192K
bg om.tcl.tvweishi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Jit thread pool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Signal Catcher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ReferenceQueueD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FinalizerDaemon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FinalizerWatchd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HeapTaskDaemon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fg Binder:3158_1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fg Binder:3158_2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Profile Saver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Thread-3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TManagerInit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Thread-3
com.tcl.tvweishi
终端输入: top -H|grep com.tcl.tv
0% S 1225444K
fg l.tv.jtq:remote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Jit thread pool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Signal Catcher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ReferenceQueueD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FinalizerDaemon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FinalizerWatchd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HeapTaskDaemon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Binder:2089_1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Binder:2089_2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Profile Saver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l.tv.jtq:remote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l.tv.jtq:remote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TManagerInit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AtvThread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l.tv.jtq:remote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l.tv.jtq:remote com.tcl.tv.jtq:remote
0% S 1225444K
fg l.tv.jtq:remote com.tcl.tv.jtq:remote
0% S 938060K
bg l.tvhealthcheck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Jit thread pool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Signal Catcher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ReferenceQueueD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FinalizerDaemon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FinalizerWatchd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HeapTaskDaemon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fg Binder:2470_1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fg Binder:2470_2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38060K
bg Profile Saver
com.tcl.tvhealthcheck
0% S 947192K
bg om.tcl.tvweishi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Jit thread pool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Signal Catcher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ReferenceQueueD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FinalizerDaemon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FinalizerWatchd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HeapTaskDaemon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fg Binder:3158_1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fg Binder:3158_2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Profile Saver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Thread-3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TManagerInit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Thread-3
com.tcl.tvweishi
0% S 947192K
bg AtvThread
com.tcl.tvweishi
作者:rtk_wei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
Ubuntu下配置samba实现文件夹的共享大概的几个步骤:一.Samba的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Sudo apt-get install samfs二.想要共享的文件Mkdir /home/shareSudo chmod 777/home/share三.备份samba的配置文件Sudo cp /etc/samba/smb.conf
/etc/samba/smb.conf.bak四.修改samba配置文件[share]Path = /home/shareAvailable = yesPublic = yesWriteble =yes五.创建samba帐号Sudo touch /etc/samba/smbpasswdSudo smbpasswd -a xx输入你帐号信息重启samba服务命令:Service smbd restart遇见的问题:没添加valid users = 允许访问该共享的用户结果设置了phonix的用户,却没得write本地的权限。Samba的主配置文件叫smb.conf,默认在/etc/samba/目录下。smb.conf含有多个段,每个段由段名开始,直到下个段名。每个段名放在方括号中间。每段的参数的格式是:名称=指。配置文件中一行一个段名和参数,段名和参数名不分大小写。除了[global]段外,所有的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共享资源。段名是该共享资源的名字,段里的参数是该共享资源的属性。Samba安装好后,使用testparm命令可以测试smb.conf配置是否正确。使用testparm –v命令可以详细的列出smb.conf支持的配置参数。全局参数:==================Global Settings ===================[global] config file = /usr/local/samba/lib/smb.conf.%m说明:config file可以让你使用另一个配置文件来覆盖缺省的配置文件。如果文件 不存在,则该项无效。这个参数很有用,可以使得samba配置更灵活,可以让一台samba服务器模拟多台不同配置的服务器。比如,你想让PC1(主机名)这台电脑在访问Samba Server时使用它自己的配置文件,那么先在/etc/samba/host/下为PC1配置一个名为smb.conf.pc1的文件,然后在smb.conf中加入:config file = /etc/samba/host/smb.conf.%m。这样当PC1请求连接Samba Server时,smb.conf.%m就被替换成smb.conf.pc1。这样,对于PC1来说,它所使用的Samba服务就是由smb.conf.pc1定义的,而其他机器访问Samba Server则还是应用smb.conf。 workgroup = WORKGROUP说明:设定 Samba Server 所要加入的工作组或者域。 server string = Samba Server Version %v说明:设定 Samba Server 的注释,可以是任何字符串,也可以不填。宏%v表示显示Samba的版本号。 netbios name = smbserver说明:设置Samba Server的NetBIOS名称。如果不填,则默认会使用该服务器的DNS名称的第一部分。netbios name和workgroup名字不要设置成一样了。 interfaces = lo eth0 192.168.12.2/24 192.168.13.2/24说明:设置Samba Server监听哪些网卡,可以写网卡名,也可以写该网卡的IP地址。 hosts allow = 127. 192.168.1. 192.168.10.1说明:表示允许连接到Samba Server的客户端,多个参数以空格隔开。可以用一个IP表示,也可以用一个网段表示。hosts deny 与hosts allow 刚好相反。例如:hosts allow=172.17.2.EXCEPT172.17.2.50表示容许来自172.17.2.*.*的主机连接,但排除172.17.2.50hosts allow=172.17.2.0/255.255.0.0表示容许来自172.17.2.0/255.255.0.0子网中的所有主机连接hosts allow=M1,M2表示容许来自M1和M2两台计算机连接hosts allow=@xq表示容许来自XQ网域的所有计算机连接 max connections = 0说明:max connections用来指定连接Samba Server的最大连接数目。如果超出连接数目,则新的连接请求将被拒绝。0表示不限制。 deadtime = 0说明:deadtime用来设置断掉一个没有打开任何文件的连接的时间。单位是分钟,0代表Samba Server不自动切断任何连接。 time server = yes/no说明:time server用来设置让nmdb成为windows客户端的时间服务器。 log file = /var/log/samba/log.%m说明:设置Samba Server日志文件的存储位置以及日志文件名称。在文件名后加个宏%m(主机名),表示对每台访问Samba Server的机器都单独记录一个日志文件。如果pc1、pc2访问过Samba Server,就会在/var/log/samba目录下留下log.pc1和log.pc2两个日志文件。 max log size = 50说明:设置Samba Server日志文件的最大容量,单位为kB,0代表不限制。 security = user说明:设置用户访问Samba Server的验证方式,一共有四种验证方式。1. share:用户访问Samba Server不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口令, 安全性能较低。2. user:Samba Server共享目录只能被授权的用户访问,由Samba Server负责检查账号和密码的正确性。账号和密码要在本Samba Server中建立。3. server:依靠其他Windows NT/2000或Samba Server来验证用户的账号和密码,是一种代理验证。此种安全模式下,系统管理员可以把所有的Windows用户和口令集中到一个NT系统上,使用Windows NT进行Samba认证, 远程服务器可以自动认证全部用户和口令,如果认证失败,Samba将使用用户级安全模式作为替代的方式。4. domain:域安全级别,使用主域控制器(PDC)来完成认证。 passdb backend = tdbsam说明:passdb backend就是用户后台的意思。目前有三种后台:smbpasswd、tdbsam和ldapsam。sam应该是security account manager(安全账户管理)的简写。1.smbpasswd:该方式是使用smb自己的工具smbpasswd来给系统用户(真实用户或者虚拟用户)设置一个Samba密码,客户端就用这个密码来访问Samba的资源。smbpasswd文件默认在/etc/samba目录下,不过有时候要手工建立该文件。2.tdbsam:该方式则是使用一个数据库文件来建立用户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叫passdb.tdb,默认在/etc/samba目录下。passdb.tdb用户数据库可以使用smbpasswd –a来建立Samba用户,不过要建立的Samba用户必须先是系统用户。我们也可以使用pdbedit命令来建立Samba账户。pdbedit命令的参数很多,我们列出几个主要的。pdbedit –a username:新建Samba账户。pdbedit –x username:删除Samba账户。pdbedit –L:列出Samba用户列表,读取passdb.tdb数据库文件。pdbedit –Lv:列出Samba用户列表的详细信息。pdbedit –c “[D]” –u username:暂停该Samba用户的账号。pdbedit –c “[]” –u username:恢复该Samba用户的账号。3.ldapsam:该方式则是基于LDAP的账户管理方式来验证用户。首先要建立LDAP服务,然后设置“passdb backend = ldapsam:ldap://LDAP Server” encrypt passwords = yes/no说明:是否将认证密码加密。因为现在windows操作系统都是使用加密密码,所以一般要开启此项。不过配置文件默认已开启。 smb passwd file = /etc/samba/smbpasswd说明:用来定义samba用户的密码文件。smbpasswd文件如果没有那就要手工新建。 username map = /etc/samba/smbusers说明:用来定义用户名映射,比如可以将root换成administrator、admin等。不过要事先在smbusers文件中定义好。比如:root = administrator admin,这样就可以用administrator或admin这两个用户来代替root登陆Samba Server,更贴近windows用户的习惯。 guest account = nobody说明:用来设置guest用户名。 socket options = TCP_NODELAY SO_RCVBUF=8192 SO_SNDBUF=8192说明:用来设置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会话的Socket选项,可以优化传输速度。 domain master = yes/no说明:设置Samba服务器是否要成为网域主浏览器,网域主浏览器可以管理跨子网域的浏览服务。 local master = yes/no说明:local master用来指定Samba Server是否试图成为本地网域主浏览器。如果设为no,则永远不会成为本地网域主浏览器。但是即使设置为yes,也不等于该Samba Server就能成为主浏览器,还需要参加选举。 preferred master = yes/no说明:设置Samba Server一开机就强迫进行主浏览器选举,可以提高Samba Server成为本地网域主浏览器的机会。如果该参数指定为yes时,最好把domain master也指定为yes。使用该参数时要注意:如果在本Samba Server所在的子网有其他的机器(不论是windows NT还是其他Samba Server)也指定为首要主浏览器时,那么这些机器将会因为争夺主浏览器而在网络上大发广播,影响网络性能。如果同一个区域内有多台Samba Server,将上面三个参数设定在一台即可。 os level = 200说明:设置samba服务器的os level。该参数决定Samba Server是否有机会成为本地网域的主浏览器。os level从0到255,winNT的os level是32,win95/98的os level是1。Windows 2000的os level是64。如果设置为0,则意味着Samba Server将失去浏览选择。如果想让Samba Server成为PDC,那么将它的os level值设大些。 domain logons = yes/no说明:设置Samba Server是否要做为本地域控制器。主域控制器和备份域控制器都需要开启此项。 logon . = %u.bat说明:当使用者用windows客户端登陆,那么Samba将提供一个登陆档。如果设置成%u.bat,那么就要为每个用户提供一个登陆档。如果人比较多,那就比较麻烦。可以设置成一个具体的文件名,比如start.bat,那么用户登陆后都会去执行start.bat,而不用为每个用户设定一个登陆档了。这个文件要放置在[netlogon]的path设置的目录路径下。 wins support = yes/no说明:设置samba服务器是否提供wins服务。 wins server = wins服务器IP地址说明:设置Samba Server是否使用别的wins服务器提供wins服务。 wins proxy = yes/no说明:设置Samba Server是否开启wins代理服务。 dns proxy = yes/no说明:设置Samba Server是否开启dns代理服务。 load printers = yes/no说明:设置是否在启动Samba时就共享打印机。 printcap name = cups说明:设置共享打印机的配置文件。 printing = cups说明:设置Samba共享打印机的类型。现在支持的打印系统有:bsd, sysv, plp, lprng, aix, hpux, qnx 共享参数:================== Share Definitions ==================[共享名] comment = 任意字符串说明:comment是对该共享的描述,可以是任意字符串。 path = 共享目录路径说明:path用来指定共享目录的路径。可以用%u、%m这样的宏来代替路径里的unix用户和客户机的Netbios名,用宏表示主要用于[homes]共享域。例如:如果我们不打算用home段做为客户的共享,而是在/home/share/下为每个Linux用户以他的用户名建个目录,作为他的共享目录,这样path就可以写成:path = /home/share/%u; 。用户在连接到这共享时具体的路径会被他的用户名代替,要注意这个用户名路径一定要存在,否则,客户机在访问时会找不到网络路径。同样,如果我们不是以用户来划分目录,而是以客户机来划分目录,为网络上每台可以访问samba的机器都各自建个以它的netbios名的路径,作为不同机器的共享资源,就可以这样写:path = /home/share/%m 。 browseable = yes/no说明:browseable用来指定该共享是否可以浏览。 writable = yes/no说明:writable用来指定该共享路径是否可写。 available = yes/no说明:available用来指定该共享资源是否可用。 admin users = 该共享的管理者说明:admin users用来指定该共享的管理员(对该共享具有完全控制权限)。在samba 3.0中,如果用户验证方式设置成“security=share”时,此项无效。例如:admin users =bobyuan,jane(多个用户中间用逗号隔开)。 valid users = 允许访问该共享的用户说明:valid users用来指定允许访问该共享资源的用户。例如:valid users = bobyuan,@bob,@tech(多个用户或者组中间用逗号隔开,如果要加入一个组就用“@+组名”表示。) invalid users = 禁止访问该共享的用户说明:invalid users用来指定不允许访问该共享资源的用户。例如:invalid users = root,@bob(多个用户或者组中间用逗号隔开。) write list = 允许写入该共享的用户说明:write list用来指定可以在该共享下写入文件的用户。例如:write list = bobyuan,@bob public = yes/no说明:public用来指定该共享是否允许guest账户访问。 guest ok = yes/no说明:意义同“public”。 几个特殊共享:[homes]comment = Home Directoriesbrowseable = nowritable = yesvalid users = %S; valid users = MYDOMAIN\%S [printers]comment = All Printerspath = /var/spool/sambabrowseable = noguest ok = nowritable = noprintable = yes [netlogon]comment = Network Logon Servicepath = /var/lib/samba/netlogonguest ok = yeswritable = noshare modes = no [Profiles]path = /var/lib/samba/profilesbrowseable = noguest ok = yes配置samba服务器常用的命令
1、查看smb.conf中的有效配置# grep -v "^#" /etc/samba/smb.conf |grep -v "^;"或者使用testparm命令,可以自动检测语法错误。 2、smbpasswd#smbpasswd -a sambauser 添加samba账号#smbpasswd -d sambauser 禁用#smbpasswd -e sambauser 启用账号#sampasswd -x sambauser 删除账号 3、服务状态控制service smb startservice smb statusservice smb stop 4、smbclient# smbclient -L 192.168.1.1 -U sambauser 以指定用户身份登录samba服务器 5、在引导时启动 smb 服务
# chkconfig --level 35 smb on
6、nmblookup 查找对应主机名的IP地址
# nmblookup
hostname 7、smbstatus查看客户端访问samba服务器的情况 8、mount.cifs挂载samba共享文件夹
# mount.cifs //192.168.1.1/soft /mnt/share -o username=administrator%123456,iocharset=utf8passdb backend = tdbsam passdb backend即用户后台。有三种后台:smbpasswd、tdbsam和ldapsam。Sam即security account manager。1. smbpasswd:该方式是使用smb工具smbpasswd给系统用户(真实用户或者虚拟用户)设置一个Samba 密码,客户端就用此密码访问Samba资源。smbpasswd在/etc/samba中,有时需要手工创建该文件。2. tdbsam:使用数据库文件创建用户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叫passdb.tdb,在/etc/samba中。passdb.tdb用户数据库可使用smbpasswd –a创建Samba用户,要创建的Samba用户必须先是系统用户。也可使用pdbedit创建Samba账户。pdbedit参数很多,列出几个主要的:pdbedit –a username:新建Samba账户。pdbedit –x username:删除Samba账户。pdbedit –L:列出Samba用户列表,读取passdb.tdb数据库文件。pdbedit –Lv:列出Samba用户列表详细信息。pdbedit –c “[D]” –u username:暂停该Samba用户账号。pdbedit –c “[]” –u username:恢复该Samba用户账号。3. ldapsam:基于LDAP账户管理方式验证用户。首先要建立LDAP服务,设置“passdb backend = ldapsam:ldap://LDAP Server”samba服务器出现“session setup failed: NT_STATUS_LOGON_FAILURE”的解决办法: $ smbclient -L \\127.0.0.1 -U wuhaoshuEnter berbiey's password:session setup failed: NT_STATUS_LOGON_FAILURE wuhaoshu是fedora 13中的一个普通用户,启动smb服务后,在本机上测试,就出现了上面的错误。这是由于wuhaoshu仅仅只是系统用户,而没有将它加入到samba账户中来,换言之,用来登录samba服务器的账户,首先是一个系统账户,同时还应是samba账户。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解决就简单了。方法如下: # smbpasswd -a wuhaoshu 为安全起见,这个密码应与wuhaoshu作为系统账户登录系统时所用的密码不一样。$ smbclient -L \\127.0.0.1 -U wuhaoshu 现在就正常了。
作者:rtk_wei 发表于
https://blog.csdn.net/rtk_wei/article/details/世界上最简单的无锁hash
原文链接:http://preshing.com//the-worlds-simplest-lock-free-hash-table/
无锁hash表是一把双刃剑。某些理论上应该可以用提高效率的应用,却往往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问题在于无锁hash太过复杂。
我听过最早的可应用的无锁hash是Cliff Click博士用java写的。他于2007年将公开,并于同年在google做了一次。我得承认,我第一次看到那个演说的时候,我对大部分的内容还不是很理解。故而我得出的主要结论就是,Cliff
Click博士一定是个奇才。
幸运的是,六年的时间让我(几乎)能够理解Cliff博士的理论了。我认为,如果
你并非一个奇才,但是也能够实现一个简单的,完美的无锁hash表。我将分享一个源码作为例子。我十分确定,只要你有c++多线程编写经验,并且愿意通读这个blog,你一定可以理解它。
这个hash使用了,这是我发布的一个可移植无锁编程c\c++库。它编译并运行在x86/64服务器端,Power
PC和ARM平台。由于每个Mintomic函数在C++11中都有一个等价的函数,所以用c++11的相关函数对这个实例进行重构是可行的。
作为程序员,设计一个通用的可重用的数据结构已经是一种本能。这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它会阻碍我们通向胜利的大门。在本篇博客,我极端的将无锁hash设计为一种包含各种限制、针对特定场景的数据结构。以下是它的设计满足的条件:
key和value均为32位int值;
每个key不能为零;
每个值不能为零;
表的大小拥有一个最大值,且该值为2的幂;
只有两种操作,setItem和getI
没有删除操作。
请放心,一旦你掌握了无锁hash,那么你可以逐渐的移除上面的限制,而不需要彻底的修改基本方法。
有许多实现hash表的方法,在这里,我仅仅对我上篇博客()讲的ArrayOfItems类进行简单修改。我强烈建议先重新阅读一遍这篇博客。
同ArrayOfItems一样,这个hash类(被我重命名为HashTable1),用单例模式和键值对实现。
&mint_atomic32_
&mint_atomic32_t
&在HashTable1中,没有链接表进行冲突处理,仅仅有一个链接表而已。一个空值表明一个空的槽,整个链表初始化为零。同ArrayOfItems类似,HashTable1的插入和定位使用线性搜索。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ArrayOfItem总是从0开始搜索,而HashTable从hash出来的key开始。hash函数我使用了,因为它对整数值的处理的速度和效果很好。
uint32_t integerHash(uint32_t h)&
&h ^= h &&
0x85ebca6b;&
&h ^= h &&
0xc2b2ae35;
&h ^= h &&
因而,每次调用SetItem和GetItem的时候使用的是同一个key,它会导致从同一个index开始进行线性搜索,但是当不同的key传递进来的时候,它会从不同的地方开始搜索。在这种情况下,项的分布会相对ArrayOfItems更分散,但是SetItem和GetItem仍旧保留线程安全的特性。
HashTable1使用循环搜索,这意味着SetItem和GetItem会再搜索至链表末尾的时候从头开始继续搜索。只要这个链表没有被填满,那么每次搜索都会或者得到指定key
的值,或者得到一个key为零的值,这意味着key不存在。
这就是开地址法,我认为这是一个适于无锁hash表的一个技术。实际上,这个也是Click博士使用的方法。
以下是SetItem的实现代码。它遍历了链表,并将值保存在指定槽中,或者存于key为0的槽。它几乎等同于ArrayOfItems::SetItem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整数hash和按位与操作,该操作用于确保index值不超出链表范围。
HashTable1::SetItem(uint32_t key, uint32_t
(uint32_t idx =
integerHash(key);;
&= m_arraySize -
& & uint32_t prevKey =
mint_compare_exchange_strong_32_relaxed(&m_entries[idx].key,
((prevKey ==
|| (prevKey == key))&
&mint_store_32_relaxed(&m_entries[idx].value,
& & return;&
GetItem的实现除了一些小的修改也同ArrayOfItems::GetItem方法一样。
uint32_t HashTable1::GetItem(uint32_t key)&
& & for (uint32_t idx = integerHash(key);; idx++)
& & & & idx &= m_arraySize - 1;
& & & & uint32_t probedKey = mint_load_32_relaxed(&m_entries[idx].key);
& & & &&if (probedKey == key)
& & & & & & return mint_load_32_relaxed(&m_entries[idx].value);
& & & & if (probedKey == 0)
& & & & & & return 0;
以上两个方法都是线程安全的,原因同ArrayOfItems一样:链表是用原子库函数进行操作的,项的赋值是使用compare-and-swap(CAS)方法。请阅读上一篇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最后,类似上一篇博文,SetItem可以被优化:检查CAS是否是必要的,如果不必要,就将它移除。以下是相关的优化代码,它有20%左右的速度提升。
void HashTable1::SetItem(uint32_t key, uint32_t value)
& & &for (uint32_t idx = integerHash(key);; idx++)
& & & &idx &= m_arraySize - 1;
& & & &// Load the key that was there.
& & & &uint32_t probedKey = mint_load_32_relaxed(&m_entries[idx].key);
& & & &if (probedKey != key)
& & & &// The entry was either free, or contains another key.
& & & &if (probedKey != 0)
& & & & & &continue;
// Usually, it contains another key. Keep probing.&& & & & & & & & & & & & & & &&& & & // The entry was free. Now let's try to take it using a CAS.
& & & uint32_t prevKey = mint_compare_exchange_strong_32_relaxed(&m_entries[idx].key, 0, key);
& & & if ((prevKey != 0) && (prevKey != key))
& & & & & &continue;
// Another thread just stole it from underneath us.
& & & // Either we just added the key, or another thread did.
& &&& & // Store the value in this array entry.
& & mint_store_32_relaxed(&m_entries[idx].value, value);
& & return;
这样就行了!世界上最简单的无锁hash表。这里提供和的链接。
要注意一点:同ArrayOfItems类似,对HashTable1的所有操作实际上同内存顺序限制有关。因此,...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动气氛的小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