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取得国家大师国家大师称号如何获得?

37℃老板 || 他7岁学下国际象棋,退役后5年时间培养出30多位棋协大师,学生拿冠军拿到手软|国际象棋|棋协|俱乐部_新浪新闻
说到“金牌教练”这个词,你会想到谁?郎平?刘国梁?还是李永波?今天,“37℃老板”故事主人公,也是一位教练,尽管他名字没有上述几位响亮,但他教出的学生,一样拿冠军拿到手软。他曾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国际象棋棋手,从国家少年队一路杀到国家队,退役后创建了一家国际象棋俱乐部,不到5年时间,就培养出了30多位棋协大师,成为全国知名国际象棋教学机构之一。他就是济南市寒冰国际象棋俱乐部创始人,国际象棋界金牌教练许寒冰。许寒冰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外祖父白玉昆是京剧界泰斗级人物,家族中大多数成员也都从事着艺术相关工作。不过,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环境中长大的许寒冰,却没有继承家学,而是误入“棋”途。1991年,谢军(中国第一个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拿到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称号,在国内掀起一波学习国际象棋热潮。谢军才7岁的许寒冰,很快就喜欢上了黑白格间的跃马驰骋。于是,父亲把他送到济南市青少年宫学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许寒冰认识了启蒙教练李伯秋。当时,学棋条件比较艰苦,国际象棋课程很少,每周只有一次,相关书籍更是屈指可数。许寒冰父亲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已有的棋书书名。每次逛书店或者书摊,只要看到小本子上没有的国际象棋书籍,他就会毫不犹豫买回来。在父亲支持下,许寒冰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棋赛领奖台上的常客。从1995年开始,许寒冰几乎包揽了山东省少儿国际象棋比赛的全部冠军。1996年,他获得“棋校杯”全国少儿锦标赛第六名,这是他首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此后两年,他又多次进入全国少年赛前八名。十二三岁,许寒冰已经在国际象棋界颇有名气。时任国家少年队总教练的朱福善看他是个好苗子,希望将他调入国家少年队。不过,许寒冰父母怕耽误儿子学业,没有同意。许寒冰的象棋俱乐部1998年春天,许寒冰已经上了初中,学业压力越来越重,练棋时间越来越少。向左还是向右?许寒冰意识到,他正面临人生一次重大抉择:要么选择读书,放弃心爱的国际象棋;要么放弃学业,继续坚持国际象棋。恰在此时,朱教练再次登门造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许寒冰最终选择了国际象棋。14岁那年,他离开父母,告别学校老师和同学,独自一人背起行囊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国少队队员是国内各年龄段中具有前六名实力的选手,各个身怀绝技。起初,面对日复一日高强度训练,许寒冰很不适应。内部比赛多次失利,更是让当惯了“常胜将军”的他尝受了极大挫败。再加上独自一人在外,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窝在床上偷偷抹眼泪。但是,许寒冰最终坚持了下来,棋艺水平突飞猛进。1998年“棋校杯”全国少年锦标赛,他获得亚军;1999年更进一步首次夺冠。他还获得全国中学生比赛冠军、香港公开赛冠军,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少年赛。他说,在国少队两年,是自己棋弈生涯中最快乐也是最难忘的时光。离开国少队后,许寒冰签约青岛日报社国际象棋队,去匈牙利训练了九个月,回国后又进入国家队训练了一年。不过,许寒冰总觉得,那两年比赛成绩并不突出,他感到自己进入一个瓶颈期。2003年,“非典”爆发,国家队暂时解散。在家“赋闲”数月的许寒冰,开始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未来。他觉得,如果做一名职业棋手,变数太大,未来出路将是一个难题。深思熟虑后,许寒冰决定重返校园。2004年,他以特长生身份考入南开大学。学校有国际象棋队,他一边训练,代表南开大学队参加全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一边努力进修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在天津棋校任教,开始展露出自己执教方面的才华。现役国家集训队选手戴常人、张子佶,都是他当时在天津棋校一手挖掘培养的学生,并且经他推荐进入国少队训练,逐渐走上了专业棋手的道路。毕业之后,许寒冰把自己未来工作的重心完全转移到教学工作中。那时,他已是国内青年教练中的翘楚,执教能力受到业内广泛认可,深圳、杭州、青岛等地棋校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天津队更是许以优厚条件留人。然而,14岁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十几年的他,想回家了。2012年,他在家乡济南注册成立了济南市第一家专业的国际象棋俱乐部——济南市寒冰国际象棋俱乐部。创业之路是艰难的,作为俱乐部创始人,许寒冰除了要备课教学之外,还需投入大量精力用于经营管理,这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他清楚地记得,2012年秋天,俱乐部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只有9人,甚至连房东看到空落落的教室后,都忍不住问他:你们这样能行吗,要不然房租给你们先降一点……在招生方面,缺乏经验的他只能一次次“交学费”,摸着石头过河。俱乐部成立初期,许寒冰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广告宣传,也没有足够师资进入学校和幼儿园进行合作招生办学。面对各种难题,他觉得,最好的招生途径或许就是——让学生参加比赛,证明他的能力。虽然学员不多,但凭借其过硬的教学能力,俱乐部学员很快在省市比赛中披金戴银,不到一年时间,寒冰俱乐部就成为山东省国际象棋届一支劲旅。每次比赛,许寒冰都会亲自率队出征。比赛期间,学生在场内拼杀,他则在场外应付着各路家长的咨询。果然,学员的优异成绩,成为俱乐部最好的广告。每次比赛过后,俱乐部都会新进一批学员,规模日渐扩大。2014年,经过近两年摸索与实践,俱乐部的发展与经营已走上正轨并进入快车道,教学成果也到了收获的季节。2014——2016年,学员刘宗欣、孙尘,在一年一度的享有“国际象棋高考“之称的“李成智杯”全国国际象棋少儿冠军赛中,三度夺冠,引起巨大反响。从此,寒冰国际象棋俱乐部威名远扬。俱乐部自2014年开始创办网络赛,原本只是内部教学赛,但随着俱乐部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有青岛、北京、杭州、绍兴、常州、内蒙古等地的兄弟俱乐部小棋手加盟参赛,甚至部分大师级棋手也主动联系,要求以外援身份参赛许寒冰开创的网络赛已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深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俱乐部学员之一每逢寒暑假,众多外地学员齐聚济南,参加寒冰国际象棋俱乐部组织的假期集训,许寒冰的课堂异常火爆。为适应形式发展,俱乐部又开发了网络训练平台,增加了网络课,使得全国各地学员在家中就能听到精彩课程。除此之外,俱乐部的教练班子也在不断壮大,现在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启蒙——提高——高级”教学体系,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员从俱乐部走出。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截止2017年8月,俱乐部共培养出国际象棋棋协大师(业余最高等级称号)30余人,候补棋协大师40余人,在省市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学员30余人,进入前六名者难以计数。现在,俱乐部参加全国棋协大师赛,动辄派出超过60人的参赛队伍,参赛人数稳居第二(第一名为每次比赛的东道主代表队),寒冰国际象棋俱乐部已成为济南市国际象棋培训的一面旗帜,许寒冰也被许多同行称为“金牌教练”。▼策划 / 荆鹏飞
文字/ 陆慧中
摄影/ 冯金龙
部分图片为资料片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国际象棋国家一级运动场员如何获得_百度知道
国际象棋国家一级运动场员如何获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日起实施),体竞字〔2010〕18号  修订后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自日起实施,国家体育总局日颁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同时废止。  国家体育总局章  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亚洲个人锦标赛、世界冠军分区赛(中国区)、全国锦标赛(个人)第十五至三十二名;  (二)全国锦标赛(团体)前八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的男、女运动员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  (三)全国智力运动会(团体)前八名授予运动健将外其他参赛的男、女运动员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  (四)全国智力运动会(少年团体)(10岁—16岁)前二名且出场率不低于30%和得分率不低于60%,授予参赛的男女各4名运动员;  (五)全国青年个人冠军赛(17岁—20岁)前十名,参赛人数不足20人,录取前五名(17岁—20岁);  (六)全国等级赛乙组参赛人数50人以上,录取前十三名;参赛人数70人以上,录取前十八名;参赛人数100人以上,录取前二十五名;参赛人数150人以上,录取前三十八名;  (七)全国少年冠军赛甲组(16岁组)、乙组(14岁组)冠军;  (八)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锦标赛前三名;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级赛乙组冠军。
参考资料:
国际象棋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日起实施)
采纳率:32%
参加当地的等级赛,从棋士组打起,三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
楼主是在校学生的话 估计是想通过以此加分吧
如果你是统考区的话 那么部分省市是可以加50 分的 还有部分高校 如 北大的棋牌队
南开的体育特招 都是可以享受这个待遇的二级的话比较容易 体育局主持的“省锦标赛”的个人前八 团赛的前三主力队员 但是主力队员界定模糊 你要是没教练带你的话 就放弃吧
如果是一级的话比价困难 要全国的比赛的总人数的前三分之一名次
注意全国赛的话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所以困难由想而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国际象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他才10岁,是怎么成为国际象棋大师的?
日,仅有10岁的 Maximillian Lu 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国家大师( National Master, 简称 NM)。在美国国际象棋联盟成员中,只有不到2%的棋手能够成为国际象棋国家大师,大人都很难做到,更何况10岁的孩子。
如果我们回顾麦克斯的参赛经历,就会发现,麦克斯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多伦多北美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8岁以下组,金牌第一名
纽约北美青年国际象棋锦标赛,10岁以下组,金牌第一名
USCF K-3国家闪电战比赛,冠军
很多人看到此,应该会认为 Max 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较严格,其实不然, Max 的父母更倾向于尊重孩子,让他自由发展。在被问及麦克斯为何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时,爸爸 David Lu 分享了这三点:
自由创造无限可能
最高层次的教育,是让孩子自由发展,也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家长能否把握自由和限制的平衡,会影响孩子各种能力的形成。
当记者问及麦克斯取得成就的具体秘诀时,爸爸 David Lu 不无骄傲地说:
We didn't plan anything out, it just sort of happened.
我们没计划任何事,只是让孩子自由发展。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不要试图改造孩子的性格,而是在尊重孩子的气质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找到与环境之间最佳的契合点,辅助孩子与环境中的人、物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在学到知识以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心态决定关键成败
在2015年的9月2日鲍勃·佩雷茨国际象棋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比赛中,麦克斯经历了最艰难的一战,而且最终输掉了那局棋。失败的麦克斯起初十分失望和沮丧,因为这局棋至关重要,很可能让他无法获得“大师”称号。
幸好麦克斯的爸爸及时劝导他,帮助他调整心态,才使得麦克斯在最后一局时击败了一位专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比赛结束后, Max 的爸爸 David 对记者介绍说:
If approached the wrong way, competitive chess can be a high-pressure thing.
如果心态调整不好,孩子的压力会非常大。
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首先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用温馨的心理气氛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闷、焦虑。其次,要让孩子知道只要尽力无论结果怎样都可以接受。最后,给孩子鼓励。
兴趣激发拼搏动力
6岁时,当同龄孩子都在玩耍的时候,麦克斯就开始参加课后国际象棋班。在兴趣和天赋的激励下,初学国际象棋的麦克斯就表现不凡,不久他就去多伦多、南非和迪拜参加比赛。
此外,由于兴趣使然,他每天都会自觉练习象棋45分钟到一个小时,在周末或重大赛事前则会练习一、两个小时。
其实, Max 对待国际象棋的态度非常简单明确:
I just want to do it for fun,as a hobby.
我下棋只是因为它有趣,我把它当做一个兴趣爱好。
做感兴趣的事可以使孩子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其次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后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特级大师称号与等级分是怎样规定的?
国际特级大师是什么样的称号?如何才能取得国际特级大师称号?国际特级大师标准分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国目前有多少国际特级大师?等等。这里就上述几个问题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国际特级大师是国际棋联授予棋手的最高等级的终生称号。一般是指面对面比赛的棋手,如果是通过排局赛或通讯赛所得的称号,则分别冠之以国际排局特级大师和通讯赛国际特级大师。
国际棋联在1950年开始实施国际称号制度,面对面比赛的棋手称号共分为三个等级:国际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或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女子棋联大师。另外新设名誉国际特级大师、名誉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各一个等级。每一个称号的获得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
根据《国际棋联称号条例》(1982年棋联全会通过,1984年至1992年历届棋联代表大会修订)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取得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一、任何棋手取得世界冠军候选人赛(俗称“八强赛”现在对男子是十四强,对女子是八强或九强)的资格。
二、任何棋手在国际棋联的区际赛中获得一次国际特级大师的成绩。
三、对于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来说,在对局数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特级大师的成绩标准,并在国际棋联的现行国际等级分名册中的等级分不低于2500分(对于女子是2300分)或在此后连续颁布的2个等级分名册中达到以上标准。
至于第三个条件则需要作一些说明。首先是作为可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比赛,除了需满足获得称号的国际比赛的全部要求之外,还有其更高规格的要求。
获称号比赛的要求主要是:至少应有9轮,无等级分棋手不得多于20%(这一条限制,分区赛可以例外);至少有三个棋协参加,并且来自同一棋协的棋手不得多于1/3(这一条有三种情况例外:①有两个棋协参加的舍文宁根制可予以承认,②瑞士制比赛:至少应有来自非主办国的3个棋协的20名棋手拥有国际等级分。其中至少有10人拥有国际特级大师或国际大师称号,③预先登记的全国个人冠军赛可作为称号赛),一天不可超过两轮;用时比率不应超过两小时46着;必须遵循国际棋联的国际象棋规则等。
为获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比赛则还需具备如下要求:(1)比赛等级须在国际棋联7级以上(即参赛者平均等级分在2401分以上,对女子比赛而言,参赛者平均等级分在2201分以上)。(2)参赛的国际特级大师少于3人,所取得的国际特级大师成绩无效(对女子而言,男子特级大师、男子国际大师、女子国际特级大师或等级分为2300分以上的棋手少于3人,所取得的女子国际特级大师成绩无效)。(3)一天下两轮不得多于两天,最后三轮只允许一天一轮。另外,至少有一次称号成绩应从每天一轮的比赛中获得。(4)世界女子冠军赛中获胜或世界青年冠军赛纯粹第一名相当于男子国际特级大师一次9局的成绩。(5)世界女子青年冠军赛纯粹第一名相当于女子国际特级大师一次9局的成绩。(6)要有国际裁判任裁判长。
所谓标准分,过去也被称为序分,是指棋手为获得称号所必须达到的成绩。例如获得国际特级大师必须不少于两次获得国际特级大师的成绩,则第一个成绩称为第一标准分,第二个成绩称第二标准分。按国际棋联规定,至少有一个标准分应在循环赛或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取得,否则,局数24局应为至少满30局,称号成绩才能够申请标准。
按国际棋联规定,标准分(即称号成绩)有效期为6年。
等级分是表示棋手实力等级的一种指数。根据棋手在某一时期内比赛成绩计算。分国际等级分和国家等级分两种。凡是国际比赛所示的等级分皆是指国际等级分。
国际等级分也称“国际棋联等级分”或“埃洛分”。它系匈牙利出生的美国教授埃洛()设计,由国际棋联等级委员会拟定,国际棋联1969年全体会议通过,1970年起正式实行。自1979年起由该组织计算并公布两次。首次公布时仅有2025名棋手入册,现已增至12000名。刚公布时男女起点分别为2200分和2000分,而从1993年1月开始,则改为男女排列在一起,公布的起点为2005分。
国际等级分是称号条例和许多重大比赛竞赛规程制订的基础。其理论基础是统计几率理论中的正常几率函数,转换关系用表格列出。其计算原理是:凡可以计算等级分的比赛,按本人等级分和对手等级分的差异从概率函数表上查出预期得分率,然后计算预期得分(瑞士制和循环制算法有所不同),最后把实际得分和预期得分的差乘以换算系数(根据不同情况分为10、16、25三种),正值为升,负值为降。在每个统计期内把升降值予以累计,便确定了每个棋手下次公布的新等级分(半年内有效)。
国际等级分的每一等级分类为100分。
国家等级分由某一国家有关机构根据本国棋手在某一时期内的比赛成绩计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方寸间的王者,智慧的王冠——国象大师弈棋之路阅读根据个人经验,我是深知被称为“国王的游戏”所具有的神秘诱惑力的,在人们发明的各种游戏中只有这一种游戏,它的胜负不取决于任何刁钻的偶然性,只给智慧戴上桂冠。
——斯蒂芬·茨威格 诚然,国际象棋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玩意了。谢军、诸宸、侯逸凡等诸多名手为我们带来了令人赞叹的荣誉,但在中国,中国象棋与围棋才是名副其实的“大棋”,拥有最为广泛的爱好者与职业团队。与之相比,国际象棋要“寒酸”得多。我们希望通过下面的小叙,能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国际象棋,了解那些站在智慧巅峰王者们背后的故事。启蒙导师1 吉奥齐诺·格列科(Gioachino Greco
)格列科,1590年出生于意大利贫寒的农村,被认为是国际象棋规则定性后第一位先行者,其创作完善的意大利开局招法被称为——Giuoco piano,其阐述的意大利开局与王翼弃兵陷阱,迄今流行于世,招法简洁明快,战术思路清晰,是国象初学者的好教材,但在高手对局中由于黑方易于平先而少量使用。 当时的国际象棋是贵族和僧侣玩的技艺,一个贫苦农民孩子格列科下得一手好棋就马上出了名。与贵族财主下棋赌彩是格列科唯一的收入,他完全掌握对付这些贵族财主赌棋客的手段和技巧,是把国际象棋当作“生意经”的开山祖师。他在巴黎赚的赌金数量惊人,1624年,格列科连胜了三名法国名手赚到5000法郎。晚年在西班牙菲立普四世身边待俸,1634年在赴西印度途中亡故。 格列科没留下他的棋艺专著,现在遗存的是当时有钱赌棋客买下几页棋局分析的草稿。局面型鼻祖2 弗兰西斯·安德里·丹尼·菲利道尔(Fran?ois-André de Philidor,)在国际象棋术语中,“菲利道尔的遗产”(法文l'héritage de Philidor)指的是由法国棋手菲利道尔所创造的杀将法,强调用马。其人才华横溢,不仅是国际象棋高手,亦是著名音乐家。菲利道尔14岁已能靠改编乐曲和给人上音乐课自己谋生了,他定居巴黎后,喜欢到“摄政咖啡馆”下国际象棋,在那里结识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和卢梭等人。1745年,他19岁就开始同欧洲一些高手进行对抗赛。21岁,他在伦敦与斯丹马进行了一场对抗赛,以8比2大胜对手,称霸欧洲棋坛。菲利道尔对国际象棋最大的贡献不是他的杀将法,而是他于1749年出版的《国际象棋弈法分析》(L’analyse du Jeu des Echecs)一书,被视为最早的国际象棋理论著作,最早提出了开局理论。 兵是国际象棋的灵魂,它能独立地进攻并进行防御。一盘棋的胜利与否,常常取决于兵的位置是好是坏。
——弗兰西斯·安德里·丹尼·菲利道尔浪漫的先锋3 阿道夫·安德森(Adolf Anderssen,)安德森出生在德国布里斯劳一个贫穷的家庭。1836年,他毕业后进入一所大学教书,讲授数学和德语,并很快被授予教授称号。安德森9岁就会下国际象棋,但直至1840年都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成功。 在1845年至1846年间,他开始对国际象棋产生浓厚兴趣,分析大师对局,并找高手切磋,不久便声名鹊起,成为浪漫主义棋风代表——战术组合大师,优雅的路线,眼花缭乱的将杀。 他于1850年坐上国际象棋第一把交椅,称霸棋坛整整20年。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位非正式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其代表作为日于伦敦国际象棋锦标赛上与莱昂内尔﹒基席里斯基的万古长青对局,也被人们称作“不朽对局”。本局中,执白棋的安德森先后弃掉了一个象,两个车,一个后,以剩下的单象双马对敌方后、车、马、象俱全的态势完成了将杀! 1.e4 e52.f4 exf43.Bc4 Qh4+4.Kf1 b5?!5.Bxb5 Nf66.Nf3 Qh67.d3 Nh58.Nh4 Qg59.Nf5 c610.g4 Nf611.Rg1!! cxb5?12.h4! Qg613.h5 Qg514.Qf3 Ng815.Bxf4 Qf616.Nc3 Bc517.Nd5 Qxb218.Bd6!! Bxg1?19.e5! Qxa1+20.Ke2 Na621.Nxg7+ Kd822.Qf6+! Nxf623.Be7#无冕之王4 保罗·摩菲(Paul Morphy,)摩非1837年7月生于美国中部的新奥尔良,他的父亲阿隆佐·迈克尔·摩菲(西班牙籍,拥有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血统)是一名律师,曾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的州议员、总检察长和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摩菲的母亲露易丝生于一个著名的克里奥语家族。摩菲跟随父亲成为一名律师,能够流利地讲4种语言,居然能记住路易斯安那州所有的法律法规(约1000多篇文章和市民条规)。 据保罗·摩菲的叔叔欧内斯特回忆,最初并没有人正式教保罗下棋,大约在10岁,他在旁观同龄人的棋局之后自己学会的。十二岁时在故乡新奥尔良,保罗与欧洲来的移民、国际象棋大师罗文泰尔交手,竟连胜两局,而且对局质量很高,被誉为国际象棋神童。8年后,摩菲成为新奥尔良最优秀的棋手, 第一届美国国际象棋赛开幕,摩菲在所有最优秀的棋手都参加的情况下获得了冠军。 1856年,摩菲十九岁时取得了律师资格。由于尚未达到律师从业年龄,因此进入了国际象棋世界。他认为自己的威胁来自大洋彼岸。 摩菲的欧洲之旅堪称最伟大的征服之旅。采取与西班牙征服者相反的路线,1858年,21岁的摩菲击败了当时欧洲一个又一个最伟大的棋手,甚至完胜了德国著名棋手阿道夫·安德森(安德森以非凡的进攻才能著称于世。后世棋手首次看到安德森的“万古长青对局”时仍会感到惊奇不已)。安德森无法抵挡摩菲精妙的攻击。英国著名棋手霍华德·斯当顿则谨慎地拒绝了与摩菲交手。 摩菲英雄般地返回美国,这并不意外,因为他是在全球获得如此卓越成绩的首个美国人。虽然直到30年后,世界上才出现了首个正式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但摩菲毫无疑问是当时的国际象棋王者。 不过,摩菲的统治时期很短。他从来不认为国际象棋是美国南部绅士的正当职业,从欧洲返回后他就再也没有下过正式比赛。他对棋感到厌烦,对法律也提不起兴趣,也从来没有从事这两方面的工作。在美国内战期间,摩菲的焦虑变得更加严重。1884年,他因中风而去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精神状况更加恶劣。摩菲被人们称为“国际象棋的骄傲与悲哀”。 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没能解释他的下棋方法。摩菲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在他离开棋坛后,浪漫派再次统治了棋坛,他们好像根本没从摩菲那里学到什么。又过了25年,这些发展和进攻的基本原则才又重新被发现和形成。 摩菲比同时代进攻型棋手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局面的理解和把握,他善于分析局面,并对其基本特征作出正确评估,他能谋求到一种态势,呈现出战术组合美。而同时,当他面临那种并不能直接转入进攻或进行战术组合的局面时,则沉静自如,因为他的残局技术也是精巧而娴熟的。相比之下,在这些方面,安德森等人大为逊色。 摩菲的风格至今仍为灵活机智与完善的最高体现。在国际象棋界,“摩菲化”已成为一个特定形容词,对棋手来说,“完美”与“辉煌”这两个词的意思加在一起,也不及它的含义丰富。摩菲至今仍是无人超越的国际象棋大师。他贡献巨大,自他之后国际象棋界没有产生任何本质的创新。每个棋手,从初学者到大师,都应当反复研习这位美国天才的对局。
—— 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与其他的体育项目最终都变为敛财术不同的是,国际象棋携智慧为友,而对弈如同一场为荣誉而争的战斗,这是哲人们之间远离庸俗而又充分彰显智慧的游戏。当棋盘代替纸牌桌时,社会道德的进步将为我们所共睹。
——保罗·摩菲老当益壮5 威廉·斯坦尼茨(Wilhelm Steinitz,)威廉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12岁学下国象,22岁移居维也纳,棋力稳步上升,棋风与同时代选手基本相同——经常冒险弃子,对防守考虑较少,凭借大胆的进攻与犀利的局面嗅觉获得了突出的成绩,被人们称为“奥地利的摩菲”。 斯坦尼茨移居美国,度过20年的时光并加入美国籍,同时逐渐改变了棋风。 1870年,斯坦尼茨建立了关于防御、弱点和战略性弈棋的理论,成为“前斯坦尼茨”与“后斯坦尼茨”国际象棋时代的分界线,成为国际象棋局面型风格的奠基人,仅该理论的发现就足以使其名垂青史,更何况他也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1886年,50岁的斯坦尼茨在第一次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上击败了浪漫型代表棋手楚凯尔托特,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同样其50岁的夺冠纪录也保留至今,为年龄最大的国际象棋夺冠纪录。斯坦尼茨保留其冠军资格至1894年,负于挑战者埃默纽尔·拉斯克,1900年8月死于贫病交加。国际象棋是一项艰难的游戏,需要你不断努力、严肃地反思和满腔热情地去探查。只有诚实和理性地思考的人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威廉·斯坦尼茨兵行诡道6 埃默纽尔·拉斯克(Lasker Emanuel,)出生于普鲁士的拉斯克在国际象棋上具有极高的天赋——自1894年击败斯坦尼茨后(25岁),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二位世界冠军,并保留其冠军称号达27年!是国际象棋历史上保有世界冠军最长的人。对于拉斯克而言,国际象棋就是二者间意志和心理的较量。为击败对手,他经常变换棋风,甚至用一些并不好却能扰乱对手的招法对弈,饱受他人指责。但拉斯克依旧我行我素,凭借其国际象棋的天分与对心理的深刻了解,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直至1921年负于古巴天才棋手卡帕布兰卡。直至60岁高龄,拉斯克依然保持着极佳的战斗状态与竞技水准,并于1924年在纽约战胜了包括当时的世界冠军卡帕布兰卡,阿廖欣等诸多名将。拉斯克极具数学天分并在此领域做出多项不朽的贡献,同时他也对哲学和社会学兴趣浓厚。在厄兰根大学数学系仅用四个学期就获得数学、哲学双博士称号。拉斯克死后的传记的优美序文是伟大的艾尔伯特·爱因斯坦撰写的——很少有人对所有伟大的人类问题充满兴趣,同时还能够保持其独立个性。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中还包含了拉斯克对相对论的反驳。对业余棋手甚至大师来说,没有人像拉斯克这样令人无法捉摸。
——何赛尔·卡帕布兰卡在国际象棋棋盘上,谎言和伪善绝不会长久,富有创造力的组合会充分揭露谎言,伪君子将在残酷的现实中面对将杀。
——埃默纽尔·拉斯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象棋玩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