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A全美经济学全美竞赛要看那些书会议论文以海报展示了是什么意思?

谢邀。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稍微分解一下。&br&&br&&b&1.博士水平的计量推导都有什么&/b&&br&&br&表面上看来,计量的推导是有套路的:假设——&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的解——&相应的渐近理论。&br&&br&看上去你要的是结论——往往对应着统计软件的一些指令或者一些学者主页上的MATLAB代码。但是实际上比较重要的是&b&假设&/b&。如果你手头的数据看上去(“看”的意思是&b&做EDA&/b&)符合你了解的某一套或几套假设,那么再去用这些假设后面的那套理论去估计看看。&br&&br&那么好了,看上去折磨我们的是捣腾矩阵和凑三明治,但实际用的时候,由于我们已经捣腾过矩阵了,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去检查假设。&br&&br&&b&2.实证研究和计量理论的距离在哪&/b&&br&&br&老实说,如果是拿“计量理论”的全集和数据去做匹配,我不觉得有距离的概率很大。毕竟假设做计量理论的人和做统计的人都在划水实在不太现实。所以如果真的感到数据和&b&学过的计量理论&/b&有距离,那么更可能是学得太少,而不是计量理论本身有缺陷。一旦面临数据和计量理论有距离的场景,那么研究者就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从已有的计量理论和统计的文献中找出和自己面对的数据最靠得上的玩意拿来用,另一个是蒙自己说自己面对的数据其实满足某一组经典假设,用那个假设对应的方法去估计就好。&br&&br&如果第一个选项不能带来很大的统计显著性的改进,那么研究者选择第二个选项,或许就足以在某些期刊上发文章了。&br&&br&&b&3.做实证研究的人,选择扒拉计量理论的成本很大吗&/b&&br&&br&据我所知,还真不小。&br&&br&我在报考博士的学习计划里,明确说了我要好好学习“四高”,即高级微观(学了,老师讲得真好)、高级宏观(学了,感谢老师)、高级计量(学了,老师牛炸)和高级统计(没学,不在必修课里而且我怂怕挂)。&br&&br&我有理由想象(瞄了一眼Casella and Berger以及其他相关教材后),真的好好学习了这四门课(需花费3~4学期)的人,扒拉计量理论并不至于daunting。但是有多少实证研究者去扒拉了,我表示悲观。毕竟任何不在standard curriculum里面的东西,我们都不能指望绝大部分研究者掌握。但是,别人不掌握不代表我们自己不去做。毕竟科研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br&&br&&b&4.别人没干也能发好期刊,我也可以不干吗?&/b&&br&&br&这个方面我自认不是特有资格回答,毕竟我的学术发表记录还是零。不过我觉得既然都读博士了,要做科研了,总得做些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吧?如果前人没有分析过某个数据集,我分析了,并且得出了有意思的结论,那么我的研究结果一定值得发在好期刊上(不考虑politics)。&br&&br&同样,我需要指出,我国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进步是很快的。前几天我和好基友 &a data-hash=&a2d0d5fe13bed15eb1c2& href=&//www.zhihu.com/people/a2d0d5fe13bed15eb1c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FreedomPhd& data-hovercard=&p$b$a2d0d5fe13bed15eb1c2&&@FreedomPhd&/a&聊天的时候还说来着,中国的经济学研究,30年走了欧美200年的路程。我现在还要说点别的:我们之所以能走得这么快,是因为我们得以接纳,习得欧美的学者试错的结果,以至于我们看50、60年代的实证研究,会感到他们幼稚而粗糙,我们可以轻易超越之。但我们还要看到,我们相对于欧美50、60年代的实证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优越,得益于我们接受了80、90年代发展出来的统计方法,从而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老的实证研究。如果我们认为,在经济学实证研究这件事上,追赶欧美的过程已经几近完成,那么下一步呢?下一步就是我们自己要创造。创造统计工具,创造更好的实证研究结论。撕破“中国特色”这个面纱,告诉社会科学的共同体,告诉世界,很多之前我们观测到的异像,并不是“中国特色”这个自我边缘化的概念引致的,而是某些只有中国数据可以喻示,从其他国家的数据难以发现的人类共性所引致的。&br&&br&&b&5.回到计量理论推导&/b&&br&&br&2005年的《经济研究》和2015年的《经济研究》是两个杂志。如果说更早的顶级期刊发表不够严谨但结论还挺有意思的实证研究是一种妥协,那么近年来,这种妥协变得越来越没有必要。这个势头非常好。终有一日(甚至在我有生之年),《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统计研究》将变成和AER、JFE、Annals of Statistics分量相当的期刊。单大酥一个学校每年就能培养100个左右了解现代统计理论的实证研究者。即使只有50%的人最后进入了学术界,经年累月积累的人数优势也足以压过依靠学术政治发表文章的旧势力。&br&&br&如果未来的20年间,学术界掌握话语权的人将是这些更了解现代统计方法的人,那么优秀期刊的发表与否必将被这样的人把持。所以掌握仅仅博士一年级的计量教材的推导,难道不必要吗?回到前面提过的二择:选择欺骗自己的人终将被学术圈淘汰,而选择找出更匹配的计量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证研究的人,才能被学术界接纳和认可。&br&&br&一个青年如果选择成为实证研究者,那么在ta的黄金年代里,将会不断地学习统计理论和经验事实,以对经济理论提出要求,发表引导。一步一步往前推,必然归结到博士学术训练阶段的统计和计量理论训练。在这个阶段以前,可以是白纸,可以迷茫。在这个阶段以后,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么在这个阶段之中,必然要找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正重要的东西。以前这个东西可以是学术圈的政治,但是对于实证研究者来说,计量理论至少有同等的重要性。&br&&br&*我感觉这个春节不喝酒就说不出话,不知道以后是不是应该多喝酒。大家新年快乐!
谢邀。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稍微分解一下。 1.博士水平的计量推导都有什么 表面上看来,计量的推导是有套路的:假设——&目标函数——&最优化问题的解——&相应的渐近理论。 看上去你要的是结论——往往对应着统计软件的一些指令或者一些学者主页上的MATLAB代…
&b&感觉题主很迷茫。打算给题主一篇DUKE学长的日常描述。希望可以帮到你。&/b&&br&&br&&p&本科在清华拿了两个学位,分别是社会科学实验班经济方向的经济学学士和外文系英语专业的文学学士,硕士在 Duke 读的学位是 MS in economic and statistical modeling,博士在 Duke 读的是统计学。目前研究的大方向是贝叶斯非参数方法的渐进性质。&br&&/p&&br&&p&可以说,关于统计的前景,有过很多思考和设想。&/p&&br&&p&现在回顾一下过去十年发生的事情,大致如下。高中读的是文史类,对历史和地理都很有兴趣,为后来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了很多素材。大学学了很多社会科学的课程,经济学为主,学过绝大部分领域的课,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为辅。这些学科里面经济学理论比较好懂一些,本质上是解(受限)优化问题,而且有比较明确的现实关联。所以在分流的时候选了经济学。在粗略接触经济学各领域之后,我选择了相对来讲好上手的实证研究。&/p&&br&&p&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实证的题目,从入户调查数据里面看是否有瞒报收入的家庭。本科毕业后 gap 的那一年先是在龙登高老师组里给陈志武老师搜集整理刑科题本的数据,后来又有幸在白重恩老师组里参与了一些实证的题目,机缘巧合和周黎安老师做了一个实证的题目。这些经历逐渐让我体会到做出漂亮的实证研究非常不容易:自己得懂计量经济学方法,数据质量得有保证,实证问题得有趣。这三条里面掌握计量方法是最容易的。常规数据能回答的问题通常都被回答得差不多了。所以要有比较大的创新就得自己搜集数据回答新问题,而这整个过程是相当的心惊肉跳,总是担心结果会不太显著甚至会反转。&/p&&br&&p&相较而言,计量理论/统计理论没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研究质量好坏全在自己。我的偏好逐渐向计量理论靠拢。周老师和肖志杰老师都很鼓励我学计量理论,更加坚定了学计量理论的信念。来了 Duke 之后开始正式学计量理论和统计。在统计系主要学的是贝叶斯方法,在经济系学完基础计量课后选的课偏金融计量,整个学习过程非常愉快。&/p&&br&&p&硕士一年级的暑假在现在导师 Surya Tokdar 的指导下做了一个高维工具变量的题目,同时也给金融系 Cam Harvey 老师做 RA,涉猎了一些实证资产定价的题目,但最后还是觉得对统计方法本身更感兴趣。统计系的老师们都很鼓励我读统计学博士,我对贝叶斯方法的大样本性质也很感兴趣,所以在申请结束挑项目的时候果断选择了 Duke 统计&/p&&br&&strong&一般统计 PhD 的细分研究方向,毕业出路&/strong&&br&&p&统计学的细分研究方向太多了,但凡用到统计的学科就可以相应地有很多细分的领域,比如生物统计和计量经济学里的方向。&/p&&br&&p&我的理解是通常分三类:理论(theory),方法(methodology),应用(application)。理论就是用概率论泛函分析等等数学工具分析和比较统计方法的各种特性,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方法就是研究如何分析数据,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应用通常是分析一个比较有特点的数据,也就是“举个栗子”。以 lasso 为例,adaptive lasso 和 group lasso 等改进是方法上的创新,lasso 估计的参数在何种条件下会收敛到真实值/以多快收敛等问题就是理论,利用 lasso 的某个变种来分析某个数据集就是应用。&/p&&p&毕业出路和其他学科 PhD 是一样的:教职和业界。业界的去向以科技公司和基金公司为主。我目前还是偏向于找教职。&/p&&br&&br&&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能否描绘统计 PhD 的日常以及就读体验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点?&/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日常通常是学课 + 做 TA/RA(俗称搬砖)+娱乐活动。搬砖的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写程序做模拟。娱乐活动包括gym、刷剧、看球、打牌、hiking等等,占比因人而异。偶尔也会出去开会。&/p&&br&&p&我目前的日常是文章各种读不懂,但娱乐活动占比依然很大(迷之自信)。&/p&&br&&p&目前还没有印象深刻的节点。我预计完成现在在做的这个题目会是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节点,因为这是我做的第一个统计学的题目。&/p&&br&&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对于想要申请统计学硕士或日后继续有攻读 PhD 打算的同学,在申请的准备上,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如选修课,计算机技能,科研实习方面等&/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r&&p&申请的学术准备通常都是修课 +RA。修课方面核心课程(概率论统计推断之类的)最好全都有比较好的成绩。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成绩就争取在更有难度/更高级的课程上拿不错的成绩以证明自己的实力。&/p&&br&&p&通常都能找到 RA。如果不喜欢老师的题目,也可以找老师指导自己做其他题目。形式都是次要的,关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事半功倍。做这些事情能反映出你是否聪明,对研究是否热爱/有比较好的直觉,基本功是否扎实,等等。 编程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系的要求不太一样,但也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技能如 R。&/p&&br&&p&&strong&&strong&擅长Econ/Stat MA/PhD 四类项目:&/strong&&/strong&&/p&&p&&strong&具体领域&/strong&:econ 包括 labor/development/econometric theory/financial econometrics stat 全都行&/p&&br&&p&&b&别迷茫了,加油!&/b&&/p&
感觉题主很迷茫。打算给题主一篇DUKE学长的日常描述。希望可以帮到你。 本科在清华拿了两个学位,分别是社会科学实验班经济方向的经济学学士和外文系英语专业的文学学士,硕士在 Duke 读的学位是 MS in economic and statistical modeling,博士在 Duke 读…
补充两个:&br&&br&1. 米罗斯基的《没有结果:作为社会物理学的经济学和作为自然经济学的物理学》&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d76a64b39bbefbc223c_b.jpg& data-rawwidth=&327& data-rawheight=&4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7&&&/figure&这本书从物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方法论比较入手,解释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起源。这本书的好处是作者的文笔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我作为一个英语很业余的选手,但是查着有道读照样很辛辣过瘾。&br&&br&2. 论文集&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57d26cf6adbc1fdfaea8f5_b.jpg& data-rawwidth=&334& data-rawheight=&4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4&&&/figure&&br&这本书里面既收录了经济学历史上最经典的几篇方法论文献(的节选),比如&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fc0ff552a5c414e6f000d1_b.jp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fc0ff552a5c414e6f000d1_r.jpg&&&/figure&这些文章研究方法论的朋友差不多都能背诵了吧。也有很多新研究方向的方法论问题,比如&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2bcac8cb80e4f4f71e0ed_b.jpg&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2bcac8cb80e4f4f71e0ed_r.jpg&&&/figure&这本书的思路收录在编者Hausman的一篇叫做“Economic Methodology in a Nutshell”(1989, JEP)的论文中,拿那篇文章做这本书的提纲,很有帮助。&br&&br&相信题主读了这两本儿,在学术会议之外的地方,基本上没人能拦得住你了。
补充两个: 1. 米罗斯基的《没有结果:作为社会物理学的经济学和作为自然经济学的物理学》这本书从物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方法论比较入手,解释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起源。这本书的好处是作者的文笔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我作为一个英语很业余的选手,但是查着有道…
Blaug, Mark.&i&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 or, How economists explain.&/i&(1980)&br&(马克o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br&马克o布劳格是经济思想史方面的大家。他的另一本著作《经济理论的回顾》,对于想了解经济思想史的人来说,也很推荐。&br&书很薄,150页,讲得很系统,很全面,此书有助于了解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及其变革,当然不限于经济学。它实际上是从科学哲学开始讲起,内容上,会涉及到更普遍的科学的方法论,从穆勒传统,到凯尔恩斯与内维尔o凯恩斯,到波普主义,再到奎因和库恩的批判,以及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等等。第二章讲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第三章是对新古典方法论的评价,第四章,我们现在从经济学学到了什么。&br&这本书不仅有助于理解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而且对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经济思想史上的方法论,以及其他流派比如马克斯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都有助于理解。&br&作者在附录一中列出了他推荐的书目,也可以看看。&br&&br&&br&Friedman, M. &i&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i&.(1953)&br&(弗里德曼《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br&这篇是经典文献,属于里程碑式的。&br&这篇的背景是:李嘉图重视演绎,而穆勒在前面加上了经验、归纳,把经济学纳入实证轨道,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从归纳到演绎,而不仅有演绎。这属于古典经济学内部的修正。从古典到新古典用了波普的证伪主义,经济学要成为科学必须要有可证伪性,可以从假设演绎出发,到时候再用经验检验它,也就是把穆勒传统倒过来了。波普强调经验研究、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为实证经济学开了先河。它的发展便是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br&
弗里德曼认为,理论本身并不重要,越抽象越简单越好,关键是能不能从这个理论出发得到好的预测。这是现在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根基,或者叫现实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弗里德曼实际上是把对理论的假设的批判回避掉了,对于工具,我们不讨论它正确与否,只关心它对我们的工具有没有用,能不能做解释。&br&
波普认为证实和证伪不对称:证实的过程永远不能达到,但是证伪只需要一次。科学研究应该放在确定的东西上,而不是不确定的东西上。而弗里德曼将其进一步发展,理论永远不能得到证实,永远不要用证实的标准评价经济学,而要证伪它、检验它。&br&
弗里德曼引用了很多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例子来说明。比如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空气阻力,但是这并不重要:忽略空气阻力得到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也足以说明问题。而我们永远不知道一个理论是对还是不对,比如对于为什么这边的叶子比那边长的茂密,我们可以对此提出很多很多理论,都符合这一现象,我们评判它们的标准并不是它们是否“正确”,而是它们能否解释更多的现实。一个好的理论能解释尽可能多的现实。&br&&br&&br&&br&张五常《经济解释》的第一章《科学的方法》&br&张老师的这本书的第一章是专讲方法论的,属于综合地论述现代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br&其实整本书都很推荐,张老师坚持不用数学,不用图标,仅用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来叙述,非常漂亮!对于训练经济学的直觉(intuition)很有帮助。对于方法论的理解也贯穿全书,因此对于想理解方法论来说,读全书也很有收获。语言风格和事例都很通俗,但真正读懂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并不容易。&br&这章中讲的问题可从节标题简略一看:现象必有规律、事实不能解释事实、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可能被事实推翻的重要性、模糊不清与互相矛盾、非事实与无限制、理论的真实性。但具体内容不限于节标题的字面含义。&br&&br&&br&&br&Silberberg, E. &i&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s&/i&(3rd ed.). &i&CHAPTER1: Comparative Statics and the Paradigm of Economics.&/i&&br&(《经济学的结构》第一章)&br&整本书是讲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的,包括经济学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当然不完全)和对经济学理论的分析。&br&第一章是专讲方法论的,基本上延续了波普和弗里德曼以来的方法论。&br&值得一提的一个是他对于假设(assertion)和设定(assumption)的区别。另一个是讲用比较静态分析去验证理论。&br&&br&&br&&br&卡尔·纳普《科学哲学导论》
第1章,第21、24、25章&br&作者是位哲学家。类似地,这本书也是不限于经济学方法论,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几章是和经济学方法论联系比较密切的,和波普以来的方法论基本一致,只不过是从哲学家的视角去看。书的其他部分和物理学、语义学的关系比较大。&br&&br&&br&&br&Krugman. &i&The Fall and Rise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i&.(1994)&br&这篇名义上是关于发展经济学的,但实际上是讲经济学方法论的。&br&克鲁格曼描述了发展经济学上世纪中期从兴起到衰落的历程,作出了自己的评价。&br&对现象的解释不应该止步于用现象解释现象,而是应该深入探究背后的机制。一个比较有概括性的比较是take model as a metaphor和take metaphor as a model. 模型不一定要用数学,但一定要揭示出背后的道理。作为高发展理论领军人物的Hirschman等不及经济学家对数学工具应用的进步,于是丢弃了数学方法,最后和他的追随者们&perished there&.克鲁格曼认为,经济学并不认为那些问题不重要,只是我们的工具还达不到能分析它的水平,于是只能把它供起来,等时机成熟再去研究。为此,作者还用欧洲几个世纪以来绘制的非洲地图的变化为例。&br&&br&&br&&br&McCloskey的两篇: &i&Does The Past Have Useful Economics?&/i&(2010,JEL)和&br&&i&The Rhetoric of Economics&/i&(1983, JEL)&br&后一篇还有一本同名的书(1998)&br&第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经济史在经济学中被边缘化的现状,再用大量研究成果来说明经济史的贡献:更多的经济事实、更好的经济事实、更好的经济理论、更好的经济政策、更好的经济学家。他(她)认为经济史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被低估了。&br&第二篇文章中他(她)反对主流经济学研究中的许多做法,强调经验研究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不应该对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过多迷恋,主张“让经济学回归人类对话的范畴”。他(她)还尤其批评了弗里德曼的方法论,不相信证伪和预测是检验科学的好方法。 作者还认为经济学并不是科学,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文学和修辞学。经济学家试图摈弃道德、心理、伦理、哲学等方面的干扰,但实际上他们是把对社会、道德等等的理解做成一个假设,再通过一系列机器式的运作,得出一个结论,但这实际上就相当于来自于对社会、道德、心理等等的理解,借用克鲁格曼的说法,假设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metaphor.&br&但作者其实并不排斥数理方法,相反,他(她)主张各种方法的应用,包括模型,包括统计,也包括史实。&br&&br&&br&&br&我的简要介绍并不能涵盖这些著作的全部内容,也并不一定十分准确。建议直接读原文。马克布劳格的那本如果觉得太长,或者想直接了解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可以只看后面的文章。
Blaug, Mark.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 or, How economists explain.(1980) (马克o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 马克o布劳格是经济思想史方面的大家。他的另一本著作《经济理论的回顾》,对于想了解经济思想史的人来说,也很推荐。 书很薄,150页,…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3f39cccdfe1120fe2eeb61138c4dfff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3f39cccdfe1120fe2eeb61138c4dfff_r.jpg&&&/figure&&p&&b&扑克财经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智库。跨界、深度、专注——汇聚业内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浓度的知识。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平台:puoketrader&br&&/b&&/p&&b&原文链接:&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uoke.com/newsContent.php%3Fid%3D132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干货推荐:一篇文章让你彻底搞懂宏观经济研究框架&/a&&/b&&p&&strong&文 | 成方三十二 来自计兮&/strong&&/p&&p&经济的运行如同机器的运行,而且本质上来说是经济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机器,然而并不总是非常好理解。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描述经济这台机器是怎么运作的,跟传统的经济学家们描述的不一样,你需要自己加以判断并吸收利用。下面跟跟随我描述这座简单的经济机器。我相信如果你耐心的读完,你会更好的理解经济的运行。&/p&&p&&strong&经济如何运行:“基于交易的理解方法”&/strong&&/p&&p&经济是大量交易的总和,而每个交易都很简单。交易包括买方和卖方,买方支付货币(或者信贷)给卖方以换取商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交换同一种商品,这就构成了市场,例如:小麦的市场包含了各种持有不同目的的买方和卖方,他们进行不同的交易方式。各种交易的市场便组成了经济。因此,现实中难以理解看似复杂的经济,其实仅仅是大量的简单的交易组合在一起而已。&/p&&p&对于一个市场(或者对于经济),如果你知道了支出货币以及信贷的总额、所卖商品的数量,你就是知道了理解经济的所有的事情。比方说,既然任何商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等于所有买方花费的支出(total $)除以卖出的总产量(Q),因此如果要了解或者预测商品的价格,你只需要预测出总支出($)以及总产量(Q)。然而,每一个市场有都大量的买方和卖方,并且这些买方和卖方交易的动机不一致,但是最主要的买卖动机总是很好理解,这样考虑理解经济就变得不那么困难。可以用下面的一个简单图表来说明。这种解释经济的视角比传统的解释方式要更容易理解,传统的解释视角是基于商品的供给、需求以及价格弹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5c445fc9f63e352cf1c35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5c445fc9f63e352cf1c35_r.jpg&&&/figure&&br&&p&这种经济框架你需要知道的重要概念是:支出($)来自两种方式——货币(money)或者信贷(credit)。例如,你到商店去买东西,你可以付钱或者用信贷卡付款。如果你用信贷卡付账,你就创造了延期支付的信贷(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就可以立即产生信贷,传统的关于货币的流速,名义GDP,绕来绕去,容易让人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若直接付现金,则没有创造信贷。&/p&&p&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市场、不同类型的买方卖方以及不同的支付方式构成了经济。为了方便,我们把他们分组以便概况经济运行框架:&/p&&p&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价格变化都来自:1)货币以及信贷总量的变化(total $)2)所卖产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数量的变化(Q),其中前者($)的变化比后者(Q)的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要大,因为改变货币以及信贷的供应相对其他来说显然要容易得多。&/p&&p&简化分析,把买方分几大类: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包括家庭和企业,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政府部门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同样花钱在商品或者服务上)和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唯一能够创造货币并且用之于购买金融资产。&/p&&p&与商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相比,货币以及信贷更容易由于供求关系而增加或者减少,因此有了经济和价格的周期。&/p&&p&&strong&资本体系(The capitalist system)&/strong&&/p&&p&经济的参与者买卖商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并且支付货币或者信贷。在资本体系里,这种交换是自由发生的,在这个自由的市场中,买卖可以基于各自利益和目的。金融资产的产生和购买(即贷款、投资)称之为“资本形成”(capital formation)。之所以能够完成资本形成,是因为买卖双方都认为达成的交易对于各自都是有好处的。那些债权人之所以愿意提供货币或者信贷,是基于预期能够收回更多。因此,这个体系良好运行的前提是有大量的资本的提供者(投资者/贷款方)以及大量的资本接受者(借款方、权益的卖方),资本的提供方相信他们能够获得多于投入的回报。而中央银行则控制着货币的总量;信贷的多少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但是信贷量可以轻易产生,只需要双方在信贷上达成一致。泡沫的出现,是因为信贷创造多了,难以履行偿还义务,进而导致了泡沫的破灭。&/p&&p&当资本缩减出现,经济也跟着萎缩,因为没有足够的货币和信贷来购买商品。这种缩减的出现常见的形式有两个:衰退(比较常见)和萧条。衰退出现在短期债务周期中(short-term debt cycle),而萧条发生在去杠杆(deleveragings)过程中。衰退很好理解,因为经常发生,大部分人经历过;而萧条相对比较难理解,因为不经常发生,经历得不够。&/p&&p&短期债务周期:也称为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周期产生于:a) 消费支出或者货币和信贷($)的增长快于产量的增长(Q)的增长,,导致价格上升。b) 价格上升促使货币政策紧缩,减少货币以及信贷,这时候衰退就开始了。话句话说,衰退是由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紧缩(往往是为了抵抗通胀)打压了私人部门负责的增加而导致的经济放缓,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放松,衰退也相应结束。为了终结衰退,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增长和信贷增加,因为低利率可以:)降低偿贷成本。2)减少每月偿付额,从而刺激相关需求。3)由于利率降低,预期现金流折现效应,将抬高产生收入(income-producing)的资产价格,例如股票,债券,房地产,从而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支出。&/p&&p&长债务周期:是由于债务增长快于收入以及货币的增长,直到不能再增长为止,因为债务的成本已经走向极端了,典型的是利率不能再降低了。去杠杆就是降低债务负担(debt/income)的过程.,如何完成去杠杆呢?主要是通过以下组合:1)债务重组,减少还贷 2)勒紧裤腰带,减少支出 3)财富的重分配 4)债务货币化(政府购买债务,增加信贷)。萧条正是去杠杆化过程带来的经济减慢。萧条的发生是由于中央银行不能通过降低货币的成本来对抗私人部门的需求萎缩以及支出的缩减。在萧条时:1)很多债务人偿还的货币量,比实际承诺的要多。2)通过改变偿贷成本以及刺激信贷增长的货币政策,都不管用。其一: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也就不足以鼓励消费支出和资本行为(产生通缩性萧条deflationary depressions),其二增长的货币会涌向抗通胀资产,而不能增加信贷(产生通胀性萧条inflationary depressions)。萧条的结束一般都是通过央行印钞票大量的货币化债务以及弥补私人部门支出削减产生的影响。&/p&&p&需要指出的是,萧条是去杠杆的经济缓慢阶段,如果控制的好,去杠杆不一定会引起萧条。(可以参考前期文章 “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s”)&/p&&p&政府在经济衰退以及萧条时的表现可以作为我们判断当下经济运行情况的风向标。例如,在萧条时,央行典型的表现是印钞用以购买大量的金融资产以弥补私人部门信贷的萎缩,在衰退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同时,在萧条时,政府也会消费支出得更多以弥补私人部门消费支出的缩减。&/p&&p&以上两种类型的周期是经济运行框架的两个重要部分,下面更全面的介绍经济运行框架。&/p&&p&&strong&经济运行框架:三大驱动力(The three big force)&/strong&&/p&&p&我认为经济运行驱动力主要来自:&/p&&p&1)生产率的趋势性增长&/p&&p&2)长期债务周期&/p&&p&3)短期债务周期(商业周期)。&/p&&p&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a91d2d274ba232f103b6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4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figure&&br&&p&后面内容主要是解释这三种驱动,主要结合两种周期分析,以及两种周期与生产率趋势线结合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这三种驱动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经济,但是这里我们讲的是美国过去100年的例子。如果需要了解其他国家,可以参考前期两篇文章“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s” and“Why Countries Succeed and Fail Economically”。&/p&&p&&strong&1.生产率的增长&/strong&&/p&&p&如下图所示,过去100年,每单位资本产生的真实GDP的增长平均保持在略低于2%左右,并且没有波动太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在增加,致使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上升。在图中可以看出,从长期来看,生产率趋势线波动非常小,即使是在1930s大萧条时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时间会把经济拉回到正轨上来。然而,往细里看,与趋势线的背离波动短期却比较大,比如说,在萧条时期,经济在高峰和低谷相差20%,金融财富的损失超过50%,股价下降甚至超过80%。对于萧条的起始阶段的持有金融财富的损失比图中的显示的更大,因为财富还有一个转移的过程(政府通过税收等政策财富转移)。&/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51dbc62d1a9f2dc7c6db96_b.jp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51dbc62d1a9f2dc7c6db96_r.jpg&&&/figure&&br&&p&围绕着趋势线的波动不是由于知识的增加或者减少。例如,大萧条的出现不是由于人们忘记了如何有效生产,也不是由于战争和干旱。所有对经济产生噪音的因素都在那,然而经济就是停滞不前。那为什么闲置的工厂不简单的雇佣一些失业者来利用充足的资源,以便拉升经济呢?问题在于这些周期不是由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件引起的(比如自然灾害),真是的原因是人的本性以及信贷系统的运作。&/p&&p&背离趋势线的波动最主要是由于信贷的扩张以及收缩,也就是信贷周期:1)长债务周期(50-75年)(the long wave cycles)2)短债务周期(5-8年),又叫商业/市场周期。&/p&&p&&strong&债务周期&/strong&&/p&&p&我们发现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说起周期,特别是长周期的波动,总是皱着眉头产生这样的想:预测经济周期就像是算命。因此,在解释两种债务周期之前,先简单的解释下周期。&/p&&p&周期不过是由按逻辑顺序发生的事件,导致重复出现的形态。在资本经济中,信贷扩张与收缩带动经济周期,并完全可以根据逻辑推理出来。虽然每一次方式和时间未必完全一样,但形态与逻辑都很相似。如果你玩过大富翁游戏(game of Monopoly),你就明白信贷和经济都有周期,一开始玩的时候,大家手里有很多现金,旅馆很少。所以谁拥有的旅馆多,谁赚的钱就多。于是玩家纷纷将现金转换成实物资产,随着越来越多的旅馆被收购,对现金的需求增多,但此时很多玩家现金都很少,于是不得不折价出售手中的旅馆。在这场游戏中,最初实物资产持有者占优势,玩到后来则是现金为王。高手是那些懂得在实物资产和现金之间保持最佳比例的玩家,不过所谓的最佳比例也在不停变换之中。&/p&&p&现在设想可以改变“大富翁”的游戏规则,允许游戏中的银行接受存款,也可以发放贷款。这样玩家就可以借明天的钱来购置旅馆,也可以存款挣利息,而不是让手中的现金闲置。如果“大富翁”可以这样玩,那就更接近真实的经济运行方式了。相比没有借贷的情况,更多的钱会投入实物资产旅馆,欠款的总量会是实际流通量的很多倍,而依靠贷款成为旅馆拥有者的人现金缺口量更大,周期会显得更加突出。当出现大量提现需求时,银行和存款者会遇到麻烦,而此时往往出现无法拿出现金的情况。基本上,经济和信贷周期就是这么回事。&/p&&p&那么现在我们讨论两种债务周期是如何驱动经济周期的。&/p&&p&&strong&经济体系的运行(How the system works)&/strong&&/p&&p&当经济在产能利用率高时就出现繁荣,换句话说,就是需求能够容纳现有的生产能力。这种情况下,企业盈利状况好,失业率低。但这样的情形持续时间越长,越多的生产力会在信贷的帮助下加入进来。此时需求降低会导致生产利用率降低,企业盈利出现问题,失业率升高。这样的情形持续得如果很长,企业只能通过债务和权益的削减来降低成本。所以,经济繁荣等同于需求好,在信贷为基础的经济中,经济繁荣相当于实际信贷和需求强劲增长。相反,去杠杆等同于实际信贷需求疲软。这与很多人的认识相反,经济出现衰退或萧条并不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出现问题,而是需求出现下降。&/p&&p&很多人会说,既然需求变化领先于产能变化,是决定经济走向(繁荣or衰退)的风向标,那如果出现生产利用率下降,盈利不佳,高失业的问题,政府只要刺激需求不就行了。为什么政府不简单的通过刺激需求来解决经济疲软问题,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你就会明白难在哪里。&/p&&p&&strong&货币(money)&/strong&&/p&&p&货币其实就是用来解决你的支付问题。很多人错误的以为任何能用来支付的都是货币,不管是美元支票或者是简单的承诺支付(credit)。当你用签字支票从商店买东西,这是货币吗?其实不是,实质上你还没有完成交易,相反你只是承诺付款,创造了信贷。&/p&&p&美联储带有误导性地将货币定义为M1,M2等的总和,而其实这里定义的货币几乎都是信贷,或者说保证提供货币的承诺,而不是货币本身。比如美国债务总额有50万亿左右,实际流通中的货币只有3万亿而已,那么信贷实际上是货币的15倍左右。问题在于很多人买东西创造出信贷而不去关心他们怎么去偿还信贷以及如何获取信贷能力。因此,实际上货币远远小于实际应该支付的。&/p&&p&&strong&信贷(credit)&/strong&&/p&&p&如上所述,信贷是承诺的支付,可以跟货币一样用来买商品。信贷和货币一样支付起来都很容易,但是与货币支付不同的时,信贷支付,支付行为并没有完成,后续你需要偿还。&/p&&p&有两种方式可以刺激需求:利用信贷或者不用信贷。用信贷刺激需求显然更容易。例如,在没有信贷的经济中,购买商品和服务必须交换同等价值的商品或者服务,因此唯一能够提高自己消费以及经济整体的增长的方式是提高生产能力,这种增长方式必然受到限制,不过同时也会较少出现过度繁荣和极度萧条,生产增长率可以维持在2%左右,波动较小。&/p&&p&然而以信贷为基础的的经济则不一样,以现有资产和未来收入作为抵押就可以获得信贷。这种方式下,信贷和消费显然要快于货币以及收入。为方便理解,举下面一个例子:&/p&&p&我请你为我的办公室刷漆,并承诺未来数月内付酬劳。你的收入和个人净资产增加(我用信用卡支付给你),这样我们的这单交易在我的资产负债表上各多出一项(我欠你的债务以及我的办公司资本的增加)。你可以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也会很高兴,因为他的销售额和资产负债表也得到提高,随后你会将盈利用于消费。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相对于货币和收入,债务、消费支出要更多。&/p&&p&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自我强化的过程。更多的支出带来收入和个人净资产的增长,又反过来提高借贷能力,并鼓励更多的消费支出。所以通常货币扩张是为了支持信贷扩张,因为体系中流通的货币多了,才能更好地偿还贷款,我收购的资产也可以因受到更多货币追逐,而以更高价格出手。所以货币扩张会提高信贷评级和抵押物的价值。&/p&&p&在上述经济环境中,唯一对增长构成障碍的是借贷双方的意愿。当信贷容易获得,且成本低时,才会发生发生借贷和更多的支出。反之则会减少。在短期债务周期中,央行通过控制信贷成本(利率)来控制私人部门的信贷量,而在长达几十年的长期债务周期中,信贷增长快于收入增长,而超额信贷增长总有限制,届时去杠杆将会出现。&/p&&p&在资本体系中创造信贷最基本面的要求是借贷双方都相信这笔交易对自己有利,因为借方的债务就是贷方的资产,贷方需要相信扣除税率后,根据约定得到的还款能跑赢通胀;同时,借方为了获取信贷,需要抵押资产,因此借方至少需要对抵押的价值有信心以便按期还款。&/p&&p&对投资者而言,另一项很重要因素是流动性,就是能够卖掉投资的资产换取货币以及用货币购买相应商品和服务。我手上有10万的国债,我会假设这些能换来10万现金,并用来支付价值10万的物品和服务。但由于金融资产价值相对实际流通货币比例过高,如果很多人同时需要转换成现金,则央行要么印钞(通胀风险monetary inflation),要么容忍大规模违约(通缩性萧条deflationary depression)。&/p&&p&&strong&货币体系(monetary systems)&/strong&&/p&&p&政府最想控制的权力是能够创造货币以及信贷,以便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系统,掌握增加和减少货币和信贷的杠杆。货币体系随着时间不同而不同,不同国家也会不同。在很早的年代,货币体系是物物交换,就是同等价值间的商品互换,比较常见的是以金银为媒介。当你交易时以金币支付,那么你支付了同等内在价值的商品。如果你承诺你讲交付金币,那么实际上信贷产生了,而信贷并没有同等的内在价值。&/p&&p&贷方愿意提供信贷是期望将获取更多的货币,相比借出的货币,最后收回的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他们放弃现在的消费用信贷来交换未来更多的消费。信贷产生后,贷方接着可能会问:谁控制货币体系呢?我怎么知道更多的货币不会发行出来,保障未来我能够买到比现在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在不同的时期,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p&&p&一般来说,货币体系有两种:一种是以基于商品(通常是黄金)的货币体系,同时包括现金(与黄金挂钩)和信贷的体系,另一种是法定货币体系,即只有现金和信贷。第一种很难创造信贷或者推动信贷增长。因为公众会对冲政府行为。随着货币量的增加,货币价值降低,换句话说,用货币兑换的基础商品的价值提高,当其价格升到固定水平之上,出现套利空间,持有信贷的人会将债务卖给他人,换回现金,以低于市场价格从政府那里兑换基础商品。这样流通中的信贷和现金都减少,货币的价值又会提高,同时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都降低。最终的结果是通胀降低,经济放缓。&/p&&p&因为时间的原因,货币的价值相对与其他任何的商品都会贬值,我们可以把货币与任何商品绑定以便理解货币体系是怎么运作的。举例来讲,1946年1块面包卖10美分,如果政府将美元绑定面包,今天一块面包2.75美元,如果政府遵守承诺,所有人都会把全部现金从政府购买面包,在市场以高价卖出。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减少,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降低,流通中的面包数量增加,面包的价格会降得比其他更快。如果实际面包的供求没有因为面包可以兑换货而发生大的变化,那么这种绑定将显著的降低经济的活力。&/p&&p&换个例子,如果政府不是绑定面包,而是鸡蛋,1947年一打鸡蛋卖70美分,今天卖2美元。如果是这样,信贷增长相比于面包来说受限程度要低些。所以商品为基础的货币体系里,最理想情景是选择供需波动不大的标的。当然,如果选定的真的是面包,则面包坊就拥有了发放货币的实际权力,结果会导致通货膨胀。金银相对来说则是更好的标的,尽管也不是绝对的完美。&/p&&p&而法定货币体系则是另外的情景,这时货币和信贷的增长不会受到货币兑换商品的能力的限制,而是受到央行的控制,也会取决于借贷双方创造信贷的意愿。&/p&&p&政府一般更倾向与法定货币体系,以拥有更多的权利印钞以增加信贷、改变货币价值和重新分配财富。人类的本性是即时享受,所以政策很难会去考量长期收益,出现信贷自由增长,债务危机也就不足为怪了。政府只有在货币体系失去控制,为了缓解债务负担过度印钞,导致货币过度贬值的情况下,才会回到基于商品的货币体系。当货币的创造变得非常困难时,政府便会放弃基于商品的货币体系。纵观历史,由于两种体系各有“苦衷”,政府总是在两种货币体系之间变换,而一旦选定通常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一般都持续几十年,央行可以采用降低利率以及货币的供应量等方式来控制信贷的增长,因此必须转换的转折点并不会很容易就会来临。&/p&&p&&strong&2.长期债务周期(i.e long wave cycle)&/strong&&/p&&br&&p&前面提到,如果债务和支出比货币和收入增长更快,这个过程也是自我强化的过程。更多的支出带来收入和个人净资产的增长,又反过来提高借贷能力,并鼓励更多的消费支出。然而,债务不可能一直增长下去,就像你潜水时不可能靠着氧气瓶里的氧气供给来永续地生存下去。在借债是,你需要做到能借也能还,你现在借的债,将来需要偿还的。然而往往现实中借款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当你借来消费,给人你富有的表象,贷款方认为你的信用会非常好,这时候贷款方愿意提供信贷给你,并不太多考虑将来还款时会怎么样。当债务不能继续增加时,这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就会反过来。这是一个动态的长期债务周期。只要信贷没有消失,这样的长债务周期就会存在。&/p&&p&下面的图标可以用来说明美国从1916年开始长债务周期中的债务/GDP的变化。&/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54eabe0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54eabe06_r.jpg&&&/figure&&br&&p&周期处于上升时,会出现自我强化过程,货币的增长对应着更高的债务增长,借助债务消费支出增速、购买更多的资产。支出和资产价格的上升反过来促使更多债务的增长。这是因为贷方提供信贷是依据借方:1)收入或者现金流 2)财富或者抵押。这两者持续向好,就会自我强化来增加债务量。&/p&&p&比如你的年收入是10万,没有债务,于是银行允许你借1万,现在你的消费能力是每年11万。对于整个经济来说,这样的消费支出的增加会产生更高的收入,同时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带来更高的财产收入以及抵押能力。在整个经济债务周期的上升阶段,债务额和还债部分都会上升,可持续数十载,中间会伴随央行的紧缩和宽松政策(导致商业和市场周期)。但这一过程无法永续,因为总有一天还债部分会等于甚至大于可贷款额,届时支出必然下降,也就是去杠杆,你花了多少年11万,就得花多少年9万。&/p&&p&高的债务水平绑架了经济, chart 2中的的债务比率(DEBT/GDP)更准确的说,不是债务水平本身,而是需要支付的现金流,包括债务本金与利息。当债务利率足够低时,债务水平本身增长实际上没有导致偿付现金流大量的增加,因此没有引起经济下行(从1944年后可以看出)。下面的图可以更好的说明这个动态的过程。图中三条线分别是利息支付、本金以及债务偿还现金流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家庭部门是美国重要的经济部门,可以扩展到其他部门),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萧条之后债务负担达到了最高点,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种趋势的逆转呢?&/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acfc7b86ef80cd144c40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acfc7b86ef80cd144c407_r.jpg&&&/figure&&br&&p&长期债务周期的高峰发生在:1)债务收入比例非常高 2)货币政策不能继续创造信贷增长。达到这个点后,债务不能够继续增长,这时候就开始了去杠杆化过程。去杠杆的促发是由于债务人不能支付他们的到期债务和利息,这将导致私人部门大量的债务违约以及削减成本,结果带来大量的经济问题,比如失业率高。债务危机的促发是来自多方面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投资者利用杠杆在高的价位上购买资产,预期资产价格会继续上升,而实际上他们预期过于乐观。结果就是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去偿还债务。讽刺的是,在开始阶段,资金的短缺是由于货币政策的紧缩以对抗资产泡沫,因此紧缩的货币促发了债务危机。还有就是,利用杠杆购买金融资产,预期金融资产继续走高,这比利用杠杆操作一般商品、服务更加危险,因为只是表面上提高了生产产能,这样更容易促发债务危机。因此,在现实中,如果出现金融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但是伴随着低通货膨胀,很可能这是泡沫破灭的前兆,比如1920s的世界各国,80年代的日本,以及近期08年的金融危机。&/p&&p&一般来说,当经济放缓时,货币政策倾向宽松以降低信贷成本,比如降低利率,但是当利率接近于0时,下降的空间就没有了。因此通过降低利率来对抗债务危机就失效了。这种情况下,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会担心投入的成本收不回来。因此货币政策不能纠正债务带来的不平衡了。&/p&&p&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债务比率(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主要通过四种方式:1)债务重组,免去或减少债务 2)勒紧裤腰带、减少消费支出 3)财富的重新分配 4)债务货币化。每一种路径都可以减少债务比率,但是他们各自对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债务重组和减少消费的途径会导致通缩萧条(deflationary depression),而债务的货币化则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财富的重分配以多种形式出现,但是对抗去杠杆过程中大量的运用,不能起到实质上的作用。去杠杆的完成情况取决于这四种方法的运用。&/p&&br&&p&萧条是去杠杆的引起的经济放缓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在去杠杆的早期,这阶段债务违约和减少消费支出现象明显,这时候借款方不能通过收入以及新的信贷来偿还到期债务,因此借款人需要变卖他们的资产以弥补现金的不足,这就导致资产价格的下降,同时抵押物价值下降,因此更加减少了收入来源。收入的引起的信用下降降低了借贷能力,因此产生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借款的信用依据:1)抵押物的价值 2)相对于债务,收入的水平)。这个过程中,债务比率会继续上升(债务/收入或者净财富),经济下行也自我强化:一是由于债务人和债券人都受到了损失,二是消费支出减少,导致收入会减少。&/p&&p&去杠杆过程中,经济和信贷下滑的同时,债务负担会上升(chart 2、chart 3),图中的垂直线是1929年。图2显示DEBT/GDPcong 1929年的160%上升到1933年的250%。图3同样可以看到,债务比率继续上升,是由于收入更大的下降。Chart 4 显示的是家庭部门的债务与净财富的关系,可以看出由于股市的下行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增加,目前家庭部门杠杠比率目前已经非常高,与30年代大萧条时期类似。&/p&&p&前面提到过,在基于信贷的货币体系利率,经济的扩张依赖于借款能力的上升。借贷发生的条件是:a) 在减轻税收和通胀的影响下,贷方能够获取比贷出去更多的回报 b)贷方能够把债券兑换货币。在去杠杆过程中,这两个条件都不能得到满足。&/p&&p&衰退时(recessions),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和创造更多的货币来解决债务收入不平衡,换句话说,货币政策有效时,这种不平衡可以通过降低足够的信贷成本来纠正:1)减轻债务负担 2)激发经济活力 3)产生财富效应。但是在去杠杆过程中,货币政策实现不了这样的目的,失去了创造信用的功效。利率接近于0,没有下降空间;信贷难以增加,因为债务人已经过度负债。在通胀性萧条中(inflationary deleveragings,通过印钞票方式)过程中,信贷也不能增加的原因是:投资者担心他们以后获得的偿还贬值,货币兑换成了其他货币以及流向了抗通胀的领域。&/p&&p&为了缓和这种不平衡,政府不可避免的需要做:1)创造动力、鼓励信贷的产生 2)减轻债务人偿付 3)印发更多货币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最重要的方式)。央行印发货币购买金融资产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扩张,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明显。接下来三张图 可以说明。&/p&&p&如图所示,1930/32和 2007/08年,短期利率接近0:&/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ffba9369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2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ffba9369b_r.jpg&&&/figure&&br&&p&联邦政府印发货币增加:&/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ec39fdec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ec39fdecc_r.jpg&&&/figure&&br&&p&财政赤字增加:&/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d303afd59a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d303afd59a5_r.jpg&&&/figure&&br&&p&你可以通过这三个现象来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去杠杆化过程中。&/p&&p&通常情况下,政府组合拳性的政策的推出经常不能够扭转去杠杆化的过程,但是确实可以在熊市时引起阶段性的反弹,并刺激经济的活力。例如,在大萧条时期,就有过六波反弹行情,反弹幅度在21%至48%不等。这些反弹都是由于政府大力度的给经济吃猛药,以对抗去杠杆带来的经济下行。债务与收入的不平衡的打破,最终还是需要回到借贷双方信心的恢复上来,只有借贷双方都认为对自己有好处才会产生新的信贷刺激需求、经济回到正常的资本运作轨道上来,这过程中,政府发行货币或者债务货币化起着重要作用,来对抗在去杠杆过程中的消费支出不够、债务负担过重。当债务收入的不平衡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消费支出开始增加以及债务货币化充分,那么经济则走上转好的轨道。在美国,去杠杆化的过程发生开始与-37年左右。&/p&&p&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问题出现在心理层面,投资者由于恐慌将投资转向更加安全的资产类别,于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引诱他们。这种逻辑错在两方面:首先,跟大众普遍认识相反,去杠杆过程并不是心理驱动,而是由于信贷,货币,商品和服务的供需发生变化。难道我们一觉醒来,所有痛苦的记忆就都忘却,收入一下子多了,债务缺口堵上了,政府也不用在救与不救之间徘徊了么?不是这样的。如果央行希望用更多的货币缓解钱的缺口,只会使债权方担心钱更贬值,解决不了放贷意愿低和偿债能力差的问题。其次,不能说同样数量的钱从不安全转向安全,不存在这种路径转换。很多人心目中的“钱”其实不是货币,而是信贷,而信贷是可以就这样“消失的”。我今天刷一下信用卡,产生了信贷的资产和负债,你说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源头。如果我是商店店主,有理由相信消费者不会偿还信用卡公司,信用卡公司也不会跟我结清帐,压根就没有所谓的“资产”。&/p&&p&正如上面所说,去杠杆化过程中,所谓拥有的财产经常根本就不存在,当投资者希望把他们的投资性资产转化成货币时,如果转化过程遇阻(即流动性问题),那么会引起恐慌性的抛售,因此资产价格下降,导致收入不足以满足需求,特别是实体企业中,很多企业对短期借款依赖性大,就产生了严重的资金缺口,导致企业运行遇到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被迫决定是发行大量货币还是增加政府支出让财政赤字加大,现实中,这两种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实施,至于这个过程中是通胀性的还是通缩性的,取决于央行创造出来的信贷是否能够对抗信贷的萎缩。&/p&&p&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发挥货币发行权,政府显然青睐于法定货币体系而不是基于商品的货币体系。央行希望提供更多的货币和信贷,因此经常往往贷款抵押的条件就降低,借款给一些重要的银行,有必要的话向实体的部门放款。&/p&&p&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加上投资者青睐风险更低的资产,导致短期的政府债券利率降低,而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变陡、风险溢价水平更高。那些没有得到信贷支援的私人部门依然不能弥补资金缺口,还是债务不能按期偿还导致债务违约、甚至走向破产。&/p&&p&在萧条时期,信贷萎缩、大部分人失业,储蓄不足,因此需要获得支援。政府除了需要不仅货币去支持信贷系统,还需要去救助处于财务困境的私人部门,而私人部门由于消费支出削减,政府还需要花钱去弥补私人部门的消费。这个时候,政府的税收降低,导致政府财政赤字更加严重,尽管短期政府债券由于安全性相对较高获得投资者青睐,但是政府还是没有足够的货币去弥补资金的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政府再一次被迫决定印发货币或者与私人部门去竞争有限的货币量而导致极端的货币紧缩。&/p&&p&在这种去杠杆过程中,采用法定货币体系相对于基于商品的货币体系,政府的财政赤字会更严重,货币政策也会更宽松,但事实上基于商品的货币体系最后还是发行了更多的货币,要么是放弃了这种货币体系转为法定货币体系,要么是提高了商品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货币,变相的发行更多货币。政府通过多发的货币购买政府债务或者公司等非政府资产,也就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对抗信贷萎缩。发行货币的速度很快,但同时信贷还在萎缩,实际经济也在下行,也就是货币乘数或者货币流动速度实际上是萎缩的。如果货币的发行足够的多引起货币贬值,实际利率下降那么会驱使投资者从金融资产转向抗通胀资产,这时候货币持有者可能把货币转移到国外,短期政府债券也不再是一个安全的投资选择。&/p&&p&政府缺钱,而财富和收入又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以政府自然会向富人征收更多的税。在去杠杆过程中,有一部分人会非常遭人恨,他们就是在危机前繁荣阶段大捞一笔的人,那些在金融领域制造债务的人,特别是将自己的财富建立在别人利益受损基础上的人(做空)。穷人和富人之前关系会异常紧张,舆论(导致政策)会从右转向左。不是有句话说道:“经济繁荣,大家都讲资本主义;泡沫破灭,人人都讲社会主义”。不管借由何种原因,富人的税率会被大幅提高,通常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提高收入和消费税,这也是提高财政税收好办法。但这种做法收效甚微,理由一,这样的财富通常都是非流动型资产,即便是流动性强的金融资产,迫使纳税人卖出流动性强资产用来缴税,并不利于资本增加。理由二,由于个人收入和资本收入锐减,多收取的税收远远不够。&/p&&p&但富人还是会经历真实财富的“损失”(组合资产价值降低,高税率,通胀等等),于是他们会变得异常保守,甚至会将财富转移到境外(可能引起汇率走低),或者各种方式避税,或者投资流动性强且对信贷评级依赖较低的品种。&/p&&p&债务国为了保护就业,通常会采取保护主义的政策,青睐货币贬值,但保护主义会削弱经济活力,货币贬值更是滋生资本出逃现象。&/p&&p&当货币离开本国时,央行又一次面临选择:印钞会导致货币贬值,不印会导致货币紧缩。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选择印钞。货币贬值对于政府来说可能是好事,一方面货币贬值刺激经济增长(出口增加)缓和紧缩性的压力,而经常赤字的国家就在资本外逃过程中(货币贬值、投资环境前景不乐观)受伤害就会比较大。但美国情况不同,因为他们的债务是以自己国家货币计价,这样会产生大量需求。但是毕竟债务是承诺要偿还货币,而又没有那么多货币,所以通常会以三种方式结束:第一违约,做空的空间被完全挤压。第二发行大量货币,足以缓解危机。第三偿还债务量大幅减少(债权方放弃)。&/p&&p&在此阶段最大的风险就是,由于货币走软外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导致短期信用品种(甚至包括政府短期国债)被市场抛弃,不但没有达到创造更多信贷的目的,反而出现资金涌入抗通胀资产,以及资产出逃。海外投资者面临零利率和以该国货币存款资产回报为负的前景,而国内投资者也希望将存款转为其他货币。此时投资者会加速出售金融资产,特别是债务资产,转化为现金后购买抗通胀资产。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当地货币贷款。于是央行又一次面对加大印钞的要求,要么支持这种需求,要么允许货币和信贷紧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此时,政府会建立外汇管控力图阻止上述资本流动,甚至禁止持有黄金,偶尔还会出现价格和工资管控的措施,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不过是经济“扭曲”举措而已。&/p&&p&去杠杆过程的确很可怕,很痛苦,甚至会引发货币战,但这是自由市场自我修复的方式。换句话说,经过对失衡的基本面的改正,可以使经济进入更加健康的状态。通过破产或其他形式的债务重组,债务得到降低;通过降低成本等方式,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也被降低。金融资产价格降低,同时购买资产和偿还债务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拜央行所赐),资本正常流动得以恢复。&/p&&p&去杠杆过程的终结采用的一系列组合:1)债务重组,减少债务 2)勒紧裤腰带、减少支出 3)财富重新分配 4)债务货币化。 这个过程,企业通过削减成本盈亏平衡点降低,投资活动慢慢恢复,利率较低,因此经济开始增长。&/p&&p&萧条阶段,经济下行和信贷萎缩非常快,一般持续两到三年,但是随后变陷入漫长的恢复期,甚至需要十年才能恢复到之前的高点(因此称之为“失去的十年”),而股票价格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会反复到之前的高点,因为风险溢价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恢复到之前的低点。在这个过程中,名义利率必须低于收入的名义增长,以减轻债务负担,如果利率已经为0了而且还有处于通缩阶段,央行就必须发行更多的货币来提高收入的名义增长。&/p&&p&综上所述,这些周期都是由于人的本性和经济系统的内在运行,每个人会更加的追各种的利益最大化,甚至比你想象的更加严重,因此经济周期的运行逻辑、经济机器怎么运行也跟着发展变化。&/p&&p&&strong&3.短期债务周期&/strong&&/p&&p&短期债务周期,也被称为商业周期,主要由中央银行的政策控制。主要是两种状况:a)因为经济中的一些指标良好(用GDP缺口、资源可利用容量、失业率等指标衡量)使得通货膨胀上升到不合适或者太高时,紧缩政策;b)当相反的状况出现时,政策放松。美国自1960年以来的短期债务周期如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b3c59f4addf5ef76e26_b.jp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2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b3c59f4addf5ef76e26_r.jpg&&&/figure&&br&&p&人们对这些周期的描述大同小异。这些周期中有六个阶段:四个扩张阶段和两个衰退阶段。&/p&&p&短期债务周期中的扩张阶段:(更准确的理解是前两个阶段复苏,后两个阶段扩张)&/p&&p&“早周期”阶段(early-cycle)(通常持续5-6个季度)一般开始于,低利率和大量可获得的信用使得对利率敏感的项目(例如,房地产和汽车)和零售销售的需求好转。前期存货的清除结束和存货重建的开始也给需求的好转提供支持。这些需求的增加和生产的上升拉高平均周工作时间,就业率上升。通常,信用增长速度很快,经济增长强盛(超过4%),通货膨胀率低,消费增长旺盛,累计存货的比率上升。由于高增长和低通胀使得低利率得以保持,美国的股票市场是最好的投资标的。而抗通胀资产(inflation hedge assets)和大宗商品是表现最差的投资标的。(关键词:低通胀,需求增速快,补缺口)&/p&&p&“中周期”(mid-cycle)(平均持续3到4个季度),伴随着经济增速下降(大约2%),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低位,消费增长下降,累计存货比例下降,利率逐渐不再下降。股票市场的上涨逐渐减慢甚至终止,而抗通胀资产的收益率下降减慢。(关键词:低通胀,缺口逐渐补完,需求增速短暂放缓,酝酿下一阶段产能扩张)&/p&&p&“晚周期”(last-cycle),通常开始于扩张阶段的两年半,具体取决于上一个衰退周期形成的经济下滑的缺口的大小。在此刻,经济增长上升到一个平稳的水平(大约3.5-4%),可利用资源容量约束出现。但是信用和需求的增长依然强劲。因此,通货膨胀率开始趋势向上,消费增速上扬,存货水平也提高,利率上升。股票市场进入其上涨的最后一步,抗通胀资产成为表现最好的投资品种。(关键词:补缺完成,产能扩张阶段,需求旺盛,价格抬头上涨)&/p&&p&“紧缩阶段”(tightening phase)。在这一阶段,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加速上升推动着美联储转变政策为约束。具体显示为流动性的下降,利率水平上升,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变平甚至逆转。这些转变导致货币供给和信用增长下降,股票市场先于经济下行之前下降。(关键词:政策紧缩,抗通胀,产能扩张结束)&/p&&p&&strong&短期债务周期的衰退阶段分为两部分:&/strong&&/p&&p&衰退前期:由于美联储维持紧缩的政策,经济合同减少,一些经济指表向下(GDP缺口、可利用资源和失业率等作为指标度量),股票价格下降,大宗商品和抗通胀资产价格下降,通货膨胀率也下降。&/p&&p&衰退后期:由于通货膨胀的担心下降而衰退减缓增长的担心上升,中央银行宽松货币政策。因而,利率下降,尽管经济还没有开始恢复,更低的利率水平导致股市价格上升。相对的,大宗商品和抗通胀资产依然保持弱势。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股市价格使得扩张阶段的开始。&/p&&p&以上分析的周期中不同阶段,我们给定了一个平均时间,但是正如文章开始时提到的需要考虑特殊事件的影响,而不是局限在时间上。例如,对于之前描述的的逻辑(扩张阶段)在经济中的缺口已经很大部分给消化前,通货膨胀率通常并不会迅速上升,美联储也不会随便紧缩政策,除非通货膨胀迅速上升。衰退得越严重(产能缺口越大)经济扩张持续时间越长。类似的,经济周期各阶段的运行使一系列事件的结果,而各阶段时间的长短、进程又受一系列的外在事件(比如政策)的影响。比如:在经济扩张周期中,与没有政府货币政策的刺激相比,给予货币政策的刺激显然要扩张得更快,另外,中国进入世界经济、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外生影响可以改变这些周期的进程。在此讨论的是对经典模板的描述,并非对所有因素进行精确的进行描述。&/p&&p&限于篇幅,我们在此将不会进一步深入商业周期。&/p&&p&宏观经济运行的三大驱动之间的关系(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hree forces)&/p&&p&相比我们提出的模板,现实经济复杂的多。我们把长债务周期(long wave)与短债务周期(或者商业周期 business cycle)结合起来,并且把这两个周期加到生产率趋势线里去理解,那么我们比较好的理解资本系统的运作,并判断我们所处的阶段以及将会走向什么阶段。简明起见,我们不详细解释,我们给出一个例子:&/p&&p&例子:下面的图表展示自1919年以来每个周期,联邦基础利率的顶峰和低谷及其波动的幅度。这些利率的变化导致过去了90年的全部的衰退和扩张。图表中显示了15个向上的周期和15个向下的周期,但这些波动是围绕着一个大的上升趋势和一个大的下降趋势。仔细看,从1932年9月低谷(利率为0%)到1981年5月顶峰(利率为19%),每一周期利率的低谷都比之前的周期的低谷高,顶峰也如此。所有利率上升和下降的周期都围绕着这个长达50年的上升趋势。然而,从1981年5月的联邦基础利率高达19%的顶峰直到2009年3月利率为0%的低谷,每一周期的低谷都比前一周期的低谷利率来的低,顶峰也如此。这些上升和下降周期围绕着一个为期27年的下降趋势。每一个利率下降的周期,利率的降低逐渐减少债务服务的支付额,降低通过信用购买的物品的价格,使得物品更加容易支付得起,推动资产价值的陡然向上(notch)(具有正的财富效应)。因此,尽管债务服务的支付额基本持平,但是相对于收入和货币,债务继续上扬,直到利率达到0%不能继续下去下降为止。此时政府必须印钞和加大支出货币以补充私人部门的信贷减少和支出削减。&/p&&br&&p&再次说明,简明起见,在此对三大推动力的相互影响作用不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正如文中开头提到的,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介绍我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简单的想法(见解),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判断取舍并吸收利用。、对于那些倾向于学习更多关于去杠杆化过程以及长期周期如何运作的人可以去看我前期的两篇文章:“An In-depth Look at Deleveragings”和“Why Countries Succeed and Fail Economically”。&/p&
扑克财经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智库。跨界、深度、专注——汇聚业内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浓度的知识。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平台:puoketrader 原文链接:文 | 成方三十二 来自计兮经济…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935f99b329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935f99b329_r.jpg&&&/figure&&b&这是本专栏的第 &i&&u&22&/u&&/i& 篇日记&/b&&br&&p&今天去看了冯小刚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其中有一段对话,大概是马市长和郑县长讨论,说李雪莲这事儿,到底是“大”的问题呢,还是“小”的问题呢?&/p&&p&马市长的意思,我大概是明白的,他是想说&b&这是“小”的问题&/b&:说防微杜渐,说因小失大,说万无一失,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都是这个意思吗?&/p&&p&但是当我看到那一段时,我却一个激灵,脱口而出:&b&这是“大”的问题。&/b&&/p&&br&&br&&br&&br&&p&要说明这为什么这是“大”的问题,我们得倒回去几天,回到上个礼拜的高微课上。那节课的主要内容,叫作“Moral Hazard”,中文翻译叫“道德风险”。&/p&&p&关于Moral Hazard这个说法(连带着“道德风险”这个翻译)的来历,一种经典的理论是源自于保险业的一个观察,也就是购买了保险的顾客往往会以比保险公司预计更高的概率发生事故,结果是保险公司赔付的保费也水涨船高;保险公司认为,这其中必定存在着&b&某种欺诈或者不道德的行为&/b&;不过,也有学者发现,Moral这个词在18世纪曾被研究决策科学的数学家们用于表达“Subjective”(主观)的含义,这一解释也降低了这个说法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意味。&/p&&p&随着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类似Moral Hazard的现象也逐步拓展到更多领域,虽然我们通常也沿用“Moral Hazard”(道德风险)这个称呼,但是在这些领域当中,并不一定再是道德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经济学家一般把这类现象归结为“Principal-Agent Model with &b&Hidden Action&/b&”(隐藏行动的委托-代理模型),与之相应的,以前称为“Adverse Selection”(逆向选择)的现象被归结为“Principal-Agent Model with &b&Hidden Information&/b&”(隐藏信息的委托-代理模型)&/p&&br&&br&&br&&p&一个经典的Moral Hazard模型的设定如下:委托人(Principal),比如说一个公司的董事会,委托某个代理人(Agent),比如说某个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一家公司。代理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努力水平,称为不同的行动(Action),但是&b&这个行动是无法被观测的,能够被观测的只有行动的结果&/b&,比如说公司的业绩。委托人&b&可以根据业绩&/b&(而&b&不能根据行动&/b&)来决定代理人的报酬,最终委托人的收益是&b&业绩减去报酬&/b&,而代理人的收益是&b&报酬减去其选择的努力水平的成本&/b&。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行动(努力水平)和其结果(业绩)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是一一对应的,那么观察到结果的委托人立刻就能知道代理人所选择的行动),&b&而是随机对应的,但是不同的行动对应的业绩的分布是不同的&/b&。委托人希望知道如何&b&在事前&/b&根据业绩设定报酬,才能使得代理人选择更利于委托人的那个行动,从而让委托人获得最高的期望收益。&/p&&p&为了方便求解,我们假定只有&b&两种&/b&不同的行动,分别对应高努力水平和低努力水平,选择高努力水平需要付出比低努力水平更高的成本,同时假设这两种努力水平所得到的业绩满足MLRP(Monotone Likelihood Ratio Property)(这是一个数学上便利同时存在一定合理性的假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此时,如果委托人希望代理人选择低努力水平(成本较低),解是很容易求出的,但是如果委托人希望代理人选择高努力水平(成本较高),具体的解立刻就变得非常复杂(求解过于复杂也是Moral Hazard方面的理论研究远少于Adverse Selection的原因之一),我们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可以间接得出,最优的报酬体系将会表现出&b&报酬随着业绩递增&/b&的性质。&/p&&p&在这里多说一句,虽然这一结论看似很显然,但是它其实严重依赖于之前提到的MLRP这个条件,而在经济学家看来MLRP又显得过强了——由MLRP可以推出一阶随机占优(First-Order Stochastic Dominance),一阶随机占优可以推出高努力水平的业绩均值比低努力水平的业绩均值更高,但在现实生活中,甚至连最后一条我们都不敢确信;因此我才说业绩分布符合MLRP的算是“存在一定合理性”的假设。然而,不符合MLRP也并不意味着报酬就和业绩脱钩,相反,这只是意味着报酬随业绩的变化曲线将更加混乱而已。&/p&&br&&br&&br&&br&&p&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在之前的假设中提到过,努力水平和业绩之前其实是随机对应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b&即使我选择了高努力水平,我仍然有可能获得低的业绩&/b&,而我们又知道,委托人如果想要使得代理人选择高努力水平,其最优的报酬应该是随着业绩递增的,这也就是标题中的“&b&Reward the Luck&/b&”的来历:当委托人选择了这个最优的报酬体系时,代理人&b&一定会选择高努力水平&/b&,此时,代理人得到的是&b&高业绩还是低业绩&/b&,完全&b&取决于运气(Luck),&/b&因而更高的业绩带来的更高的报酬是为了&b&奖励运气(Reward the Luck),而不是奖励努力&/b&;然而,委托人又不能说,“因为在这个报酬体系下我明确知道你们都选择了高努力水平,业绩高低完全取决于运气,所以我给你们&b&发一个固定的不取决于业绩的工资&/b&”,因为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代理人将会&b&理性预期&/b&到这一点,&b&他们反而会选择不努力&/b&。(如果很难理解“理性预期”的含义,不妨想像成委托人和代理人会有多次甚至无穷次的合作,虽然实际上的解将会更复杂,但是这样能帮助理解一点——如果委托人在某一阶段这样做了,下一阶段的代理人将会知道这一点,进而利用委托人)&/p&&p&不妨想像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教授正在组织一场考试,他选择了合适的评分体系,奖励高分而惩罚低分,从而保证学生们都选择在考试前努力复习而不是偷懒。但结果是,即使是确实努力复习了的学生,由于一些随机因素(比如更擅长某一类型的题目而不擅长另一类型的题目),他们仍然获得了低分。对于教授来说,&b&如果他的评分体系确实是经过恰当的选择的&/b&,那么他明确知道这些学生确实是努力复习的,他也没什么理由惩罚这些学生的坏运气而让他们挂科。但是,他又不得不坚持他的评分体系,因为如果他不惩罚坏运气,相当于违反了他自己的评分体系,以后的学生将会选择不努力复习。&/p&&br&&br&&br&&br&&br&好了,我们现在把时间再拨转到今天,我脱口而出“&b&这是‘大’的问题&/b&”的那个时刻。&p&现在,我们的委托人变成了&b&全体民众&/b&,我们的代理人变成了&b&司法体系的参与人&/b&(比如李雪莲)。李雪莲有两种选择,一种叫&b&寻求人治&/b&,一种叫&b&寻求法治&/b&。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对于全体民众来说,&b&人治总的来说是要比法治来得差&/b&的(否则也不会年年提、月月提甚至天天提“依法治国”了),所以我们&b&希望李雪莲选择法治而不是人治&/b&,不要靠青天大老爷来解决问题,而是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解决问题。&/p&&p&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有的法治体系绝难称为完善,在这个不完善的体系下,我们无法避免出现像李雪莲这样,&b&从法理上看并不算有多少瑕疵,但是结果上不那么尽如人意的例子&/b&(甚至可以说,即使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b&有法理没道理的案子只会“&/b&&b&与时俱进&/b&&b&”,而不可能断绝&/b&)。这里我想先搁置一下李雪莲是否是胡搅蛮缠的争议,单说李雪莲作为一个农妇,她几乎不可能了解司法体系的各项构成和程序(律师、代理人、上诉、检察院等等),&b&她的出身和成长环境就是她在这一体系下的“坏运气”,&/b&而相比之下,秦玉河找来了律师,也不过是因为&b&他更了解这套程序的“好运气”&/b&。李雪莲确实如我们所想的,选择了法治而不是人治,然而因为她的“坏运气”,她没有得到她所期待的结果。&/p&&p&如果她就此偃旗息鼓,接受了法治惩罚坏运气的结果,这事儿可能也就过去了。但问题在于,政府作为全体民众的代表,在这时候跳了出来——首长的表态,从政府的角度看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一个显得有些不合理的案子,那么我们应该重新拿出来议一议,就算从法理上它没有问题。&b&李雪莲不了解司法体系的“坏运气”,不应该成为惩罚她的理由&/b&,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好政府。然而,首长的这个表态,和教授事后给挂科学生网开一面,又有什么区别呢?&/p&&p&于是,后来的学生们选择不努力学习,而李雪莲选择不再依靠法治,因为对她来说,现在选择人治成了更加方便的选择——相比于对司法体系的一抹黑,她现在只要每年跑一趟北京,闹一趟人代会就行了。于是,整个体系的官员们开始头疼: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p&&br&&br&&br&&br&&p&所以,我的结论是,李雪莲这件事,固然是“小”的问题(群众路线的问题,或者说是工作态度方法的问题),但也是“大”的问题。&b&我们希望依法治国,但是现在仍然存在李雪莲这样“坏运气”(不了解司法体系,不会运用自己的正当权利)的民众,而背负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想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些民众的问题,又不得不绕过法治而依赖于人治(具体来说,依赖于上级领导拍桌子和基层领导拉家常),结果只能是架空了“依法治国”。&/b&&/p&&p&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完善立法和司法自不用说,还有起码两点要做:第一点是更广泛、更精确地普法,不能仅仅是贴几张海报做一些宣传了事,更要&b&明确地让民众知道自己在法庭上有怎样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去实现权利、履行义务&/b&,这是为了解决法治体系中“坏运气”的问题;第二点是让法院的归法院,&b&政府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是协助将案件推进到下一步法律程序,而不是大包大揽完全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b&,政府的职责更明确,才能既不损害民众对依法治国的信心,也不至于背上本不属于自己的锅。&/p&&p&最后,我觉得这些事情显然并不那么难看出来(事实上,即使读者没有学过Moral Hazard,弄不懂为什么这里面会出现Reward the Luck的现象,也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些举措很重要),但是对官员来说,且不论他们是不是只顾及自己的乌纱帽,即使不是,去解决那些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的“小”问题,或者说,&b&把这样的现象归结为是“小”问题没做好&/b&,也远比解决“大”问题要轻松得多。&b&政府所代表的民众的利益,和政府的组成人员自身的利益之间存在的种种冲突&/b&,将会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永恒的话题。&/p&&p&&i&(Photo credit: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flickr.com/photos/sniegowsk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niggie&/a& via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visualhunt.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isualhunt.com&/a& /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2.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C BY-NC-SA 2.0&/a&)&/i&&/p&
这是本专栏的第 22 篇日记 今天去看了冯小刚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其中有一段对话,大概是马市长和郑县长讨论,说李雪莲这事儿,到底是“大”的问题呢,还是“小”的问题呢?马市长的意思,我大概是明白的,他是想说这是“小”的问题:说防微杜渐,说因…
最近在做一些城市群研究方面的微小工作。&br&&br&&p&我用了一些指标,包括联系度、团结度、首位度等,说不上特别有趣或冷门,但结论有点意思,也放出来跟知友们分享一下~&/p&&br&&br&-------&br&&br&城市群的研究首先要弄明白我国都有哪些城市群。我认真地查询了诸如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等权威部门的官网,但怎么也找不到官方的说法。但是假如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各路研究(包括百度百科)几乎都宣称,我们有十大城市群:&br&&br&&b&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川渝城市群。&/b&&br&&br&这么不约而同地统一口径,不禁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br&&br&但是,为了不听风就是雨,我决定还是利用数据和模型来认真地研究一下城市群的问题。&br&&br&本文中使用的主要数据和方法如下(不感兴趣的请直接略过、有点兴趣的请随便看看,很感兴趣的请到公众号去点击“阅读全文”):&br&&br&&blockquote&城市群,包含了城市个体与群落联系两个层面的问题。&br&&br&在数据层面,我们主要利用两类数据:城市规模数据与城市联系数据。在规模数据上,我们使用了《中国统计年鉴》中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数据;而在联系数据上,我们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来描述不同城市之间以人为核心的流动方向和联系强度(在某种程度上人的流动可以代表经济和信息的流动)。&br&&br&在方法层面,我们首先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用于识别首位城市(包括对双首位城市的判定),并综合地域范围考虑,选出了我国排序靠前的首位城市。城市群则围绕着这些首位城市展开。在判断一座城市属于哪个城市群时,除了考虑其与首位城市的联系之外,还需要考虑它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联系。基于初始场景,我们会进行迭代计算,以累计联系度达到标准和从属关系不再变化作为迭代终止的条件。最终迭代完成后的得分将确定该城市的城市群归属和与之相关的指数。&/blockquote&&br&使用以上数据和方法,我们识别出了全国12个(组)首位城市及其所在的城市群,并基于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br&&br&&b&&u&1.长三角领跑十二大城市群,昆明所在的西南城市群成最大黑马&/u&&/b&&br&&br&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我们识别出了十二个城市群(比钦定的多了两个),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如下图所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b70b58b1cfcea05baf549eb5ff7fa20_b.jpg& data-rawwidth=&3506& data-rawheight=&2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5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b70b58b1cfcea05baf549eb5ff7fa20_r.jpg&&&/figure&&br&&br&城市群与其首位城市的列表如下所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f25aea599c8031ccd4bc6_b.jp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8f25aea599c8031ccd4bc6_r.jpg&&&/figure&&br&&br&在以上12个城市群内,哪个城市群最有实力?&br&&br&我们计算了基于城市群规模和内部联系度的综合发展得分,如下图所示:&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5fedddf0d9cb8ff53ce_b.jpg& data-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美经济学挑战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