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突然加你好友的人有企图吗?要加免费微信一键添加好友,加了好友什么都不说就要处cp。说什么年龄都没事。是想干嘛?

鬲爻 丿乇爻乇
卅鬲爻丕丿
卅乇爻丕 丿乇爻乇4459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6681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6K4,5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K41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这一题在 &a data-hash=&5aacbf0c718ede230d46853& href=&//www.zhihu.com/people/5aacbf0c718ede230d4685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良言夕& data-tip=&p$b$5aacbf0c718ede230d46853& data-hovercard=&p$b$5aacbf0c718ede230d46853&&@良言夕&/a& 同学的答案出现以后,气氛变得有些奇怪,那我就先扯远一点,从国计民生讲起。&br&&br&在微信和陌陌上提供特殊服务的是同一批人,个体户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在一两年前,单干的楼凤还挺多,大家都不专业,与动了情的客人,一路干到情人,是常有的事。然而这个新老行业融合造就的杂交市场,发展到今天,早就以城市为单位,被业内人士整合得差不多了。中西部收网在即,沿海发达地区绝无例外。&br&&br&很抱歉,良言夕大白兔,为了帮你说几句话,我好像得多次提到你的id,给你答案里的内容挑点刺,你看着别生气。&br&&br&你猜测的“小姐工会”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她们在微信陌陌上的报价,之所以全是六百一次包夜一千,是因为她们属于同样的上家,给你报价的任何一个妹子,都不是她们本人,是她们的上级:接单侠。&br&接单侠跟你谈妥细节之后,会打电话通知序列中在岗的姑娘;如果你真的完成过交易,你就会发现,联系你并给你见到本人的,一定不是照片里那一个。真人与照片相比谁更漂亮一点就见仁见智了,反正一般来说你是笑不出来的。&br&&br&另外,这姑娘也不一定是全职的、掌握了顶尖技术和拥有职人态度的那一种,她更可能是来客串的,第二天一早还要打卡去什么互联网公司上班,忙得要死,舔舔舔,舔你妹啊舔,赶紧做完吧她只想回家补觉。区区一千想要包夜?她未必理你呢。&br&&br&恩,别忘了还要再给一百块的交通费。&br&&br&以良同学所在的广东省为例,这阵子,我朝性都被人连根拔掉之后,周围的像sz、gz这种大都会,每个主要城区的“兼职”人手都膨胀到了四位数,并且还在不断增加。&br&因为入行非常简单,找到联络人,复印张身份证,交三万押金,就可以等着接客了;不过到了要退出时,三万只还一半,这一方面是上家的一大收入,另一方面是为了防着哪个姑娘做了两天就后悔,浪费组织的时间。&br&&br&有条件的小伙子们也没闲着,姑娘们最羡慕的人就是他们,因为他们的标价可以标到每天一万。就算组织抽头五千,每周休息两天,每个月也有十万啊。&br&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年后,去掉感冒、年假和红白喜事,那就是一千万。在北上广买个房子结个婚完全没问题。(ps:在这样的时局艰难中,国家居然还给我们男人留下了这样一条流汗流泪不流血的向上通道,想一想我们就应该感到窃喜才对。)&br&&br&另外,同样的,良同学,朋友圈里那些报价三五八千的“三流大V”、“平面模特”,也不是互相介绍客人的姐妹。&br&那只是商家给你提供的另一个价位的产品而已,茅台也分迎宾和飞天啊,不是么?&br&&br&林子大了,相互介绍客人的圈子自然是有的,只是入口不在这里而已。举个例子,你去“魔都高端模特群”、“山城土豪与美女群”之类的地方,发个五万八的微信红包就行啦,或者五十五万八——那些姑娘绝对会往死里扑你。注意,虽然那些群会标明“土豪入场价1688”之类的,但你真好意思只吐1688,那一夜,你一定很寂寞。&br&&br&&br&所以,题主小白兔,如果题主夫人小白兔自称玩微信摇一摇的目的是想“观察人性”的话,你劝她还是算了。&br&用兔子的眼神、手段去研究狼的世界,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就像这位良大白兔一样,没有掌握到必要的推理技巧,就来提出自己的各种猜想,它一定是有问题的。&br&&br&想知道微信上和你聊天的姑娘是不是照片中的本人,多简单就可以求证啊,让她立马自拍一张牙齿轻轻咬着小拇指的照片、或者和微博上哪个明星的最新微博的合影来就可以啊,我敢肯定,没有一个接单侠能给出这样的照片;可是兔族不会想到提出这样的要求。&br&&br&想知道朋友圈里报价很高的“大V模特”们是不是“互相介绍客人的姐妹”,就更简单了。模拟一下,如果你自己要明目张胆地建立这样一个游离于产业链之外的小圈子,入口都铺到一个普通的微信用户、一个青涩的小小少年眼皮底下去了,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找到想做生意又不跟着组织偏跟着我一起来搭建草台班子的一群小姐妹”、“怎么建立互信”、“怎么拉客”、“怎么分成”、“客人有变态的嗜好而且嫖霸王娼我们如何反制”、“警察拿着手铐忧郁地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给谁打电话来让这个警察不再忧郁”、“钱真好赚啊这么多钱啊怎么才能让潦倒的黑帮青年们不想着来分一杯羹呀”、“我靠这几个小流氓怎么要分那么多啊而且天天呼朋唤友地来搞我们……我们好累……WTF我们还得找人来搞定这些小流氓”……&br&&br&《3D玉蒲团》都快变成《洪兴十三妹》了也。&br&&br&其实这一行的里外细节都不是藏得有多深的大秘密,真的有一点好奇心,打听打听,由外而内摸通点线面,耗不了多少时间和资源。&br&但兔族的思维方式不达标,只能那么青涩和毛躁地拿自己的人生去冒险。&br&&br&就比如良同学吧,假如你最后没有悬崖勒马,一定会倒很多霉。&br&&br&因为开陌陌买姑娘也极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剧情:妹子来了,虽然和照片上不一样,但是也挺漂亮;你高兴极了,但是你得先付钱;钱给了她说她得先把钱交给开车送她来的大哥才能为你做服务,你说“那不行你卷了钱上车逃跑了怎么办啊”,她恐怕会笑得死去活来“这千把块至于么哥哥你知道我一个月收入多少钱不”;你在后面跟着她靠近那辆车吧,她得劝劝你“你不能再走了那位大哥他不能被人看见脸的你懂的”,你正默默地咀嚼着这股莫名的高端感呢,车子发动了,她走了。&br&&br&中了这么一枪之后,也许你一时冲动,会删掉手机上所有的社交app,登上一辆出租车,让司机带你去飞翔。那你完了,办这种事,让出租司机带路是江湖大忌。带你去黑店,人家不仅有红包拿,还能领包烟。&br&&br&可能蓉城的风格是先让你洗澡,然后来个小哥拿着毛巾面无表情地给你擦身体,擦完你想走,呵呵,他眼睛形状不变但是嘴笑了,牙床咬得紧紧的,他说,大哥,给个小费吧,面额两百起。你以为他真的不太懂得怎么笑吗,怎么可能,他又没病,他小时候也喜欢过自己的同桌好吗?其实他入职以后对着镜子不知道练了多久,这种笑的意思是,小费不够他就砍死你。&br&&br&帝都的格局就更大了。你走进房间,来个姑娘,一边脱了衣服跟你玩耍,一边问你,客人宝贝,云游四海要不要、水漫金山要不要、引蛇出洞要不要、翻江倒海要不要?十几二十个小项目,你说要要要都要,第二天起床,账单一万八。嫌多?想闹事?皇城根下啊,吏部侍郎是老板他表舅,你试试。反正当时我那个倒霉朋友有一张挺特别的证件放在口袋里,捂得火热也没敢拿出来,他心里清楚,拿出来,死得更惨。&br&&br&最传奇的,是临安府。可能你最近赚了不少钱,虽然还不够被介绍给扬州瘦马,但在西湖边边一次打两个,潇洒飞一回,也能有两小时内步入上流社会的感觉……好的,店家会让你满意的。&br&一次打两个当然不一样,要不然凭什么叫做飞?你舒服得闭上眼睛直哼哼。&br&哼着哼着,两个女孩会让出位置,这时你没法理解的情况就要发生了,一个训练有素的裸女会打开门猛冲进来,飞身上床,用一般人的动态视觉根本捕捉不到的速度把自己套在你身上。&br&于是,这次双飞,就得收你三飞的价钱了。你觉得自己没要这个服务,保安会问三号女孩这个客人进去没有,女孩会回答进去了,保安会叫你付钱;你觉得自己某种意义上说是被强奸了,保安会问三号女孩这个客人进去没有,女孩会回答进去了,保安会叫你付钱;你觉得你可以只付双飞的钱,保安会觉得能被出租车带到这里的都是外地小白兔,打死你也没关系。&br&而且我告诉你,三号位的女孩一般都是长得很不对劲的,脸在这个环节根本不重要,她就是靠这个训练有素的一秒插入来维持自己的收入的。&br&浙江人做什么生意都是天才,这种诡异的黑店经营理念笑点正常的人听了根本把持不住。&br&&br&&br&最后,就算交易过程一切顺利,黑色幽默也未必收尾了。&br&&br&我有个摄影兄弟Z,在某一年某一次初尝禁果,消费完几天之后,突然接到了那个女孩的电话,说要借五千块钱,理由很美——为了救某某姐妹一命。&br&好奇怪,怎么可能想到问客人借钱呢,借到的概率也太低了吧?&br&很明显,我这个摄影兄弟感情太丰富,被人家发现了。(Z讲述的时候,一直跟我重复那个女孩看起来很清纯,其实我相信她真的很清纯,只是他不相信我相信而已。他同时也是在说服自己。)当时Z用他摄影师的大脑结构想了想,说那拍个裸照吧,你钱还我,我就把照片删掉。&br&第二天,女孩带着哥哥找上门来还钱,说钱不要了,裸照删掉,Z捏着手上的钱,删掉照片,看着人家的背影,又追了上去,把钱塞给了那女孩,说我相信你。&br&女孩用她所拥有的全部相关词汇来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填充了自己一定会尽快还钱的誓言,然后再也没有出现。&br&&br&哈哈。&br&&br&听完这个故事,我想了想,问Z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做《金鸡》的电影,里面的胡军和吴君如……Z说,看过。&br&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俩都笑了。&br&&br&好像扯远了,又好像没扯远。题主夫人如果想探究人性,遇到的倒霉事,只会比上面这样多,多到这个答案里根本就塞不下。&br&这年头,下药是最老套的,看起来像具尸体;发个薄荷糖,给姑娘嘴里贴张“邮票”,就够她无意识地傻笑一整夜了。&br&改天再聊吧。&br&&br&言归正传,题主,我猜你隐隐地感觉到了,你家夫人玩“摇一摇”不太可能仅仅是为了“观察人性”,即使初衷是为了观察人性,后续也会发展出无限多的可能性;题主夫人才不承认呢,所以也鼓励题主来知乎发问。&br&其实,不用急着寻找真相或逃避真相,这里边也没有对错;就像良同学被自己道德和欲望的拉锯玩得半死,然后觉得自己错了,我却觉得他没错,起码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错在还年轻。&br&&br&白兔之所以被称为白兔,就是缺乏一个完整清晰的世界观,同时缺乏直面自己心底狼性的智慧和勇气。&br&&br&如果不了解这个世界,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奇妙的是,市场经济知道,商人知道。&br&题主夫人对人性那么好奇,我就替商人们来讲一讲吧。&br&&br&有的城市,从一下飞机,到香X里拉酒店的门口,都能收到字样是“处女开苞,红运当头”的小卡片,加上一个带着好多个8的联系号码,很精准地定位了有处女情结的这帮人,处女情结可不就是一种迷信么,逆天改运,成佛作祖,就在这一日了。&br&&br&有的保健按摩连锁机构,如魔指X堂、魔指X境,开遍了全国,它们的魔力在哪里呢?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穿着超短裙,坐在男人身上用嘴唇和鼻尖划过男人的身体,还有温柔的招牌虎抓,男人们受不了了,有两个办法,一是去找另一种技师解决问题;二是每天买上十八个钟,看能不能把这女孩的底线给买通。&br&&br&直接点的场所,什么服务都有,从红绳到sm,从制服到供客人撕开的各种丝袜,乃至于提供情景房,让人回到教室,或者做一次医生、甚至是皇阿玛;单单是一次普通的交合就要穷尽一十六招:四季发财、老汉推车、策马杨鞭、冲锋陷阵、天地合一、马到功成、蝴蝶双飞、闻鸡起舞、金鸡独立、一马平川、丹凤朝阳、珠连碧合、情意绵绵、出水芙蓉、波涛汹涌、情到高处……&br&&br&想要什么样的技师,人家都能提供的。按价钱分有普通的都市丽人,有昂贵的三线麻豆;按年龄从常见的童男童女,到逆天的白发老太;在一个叫做“色彩缤纷”的项目下面划勾,就可以得到不同肤色的洋妞,还有神奇的“八国联军”VVIP套餐,尊贵的客人可以化身为当代的义和英雄,一次操回我大清当年失落的所有尊严。&br&如果客人关系到位,提前预约,店家还可以提供吃屎喝尿、拉皮穿孔等超值服务,客人玩技师、技师虐客人都没问题,反正有医务小组在一旁护法,地球毁灭了,都不会让客人宝贝出事的。&br&&br&放心消费,绝对安全。为什么安全,我不可能在这瞎扯,谁想了解了解,方法特别简单,花销也不大,找本省本市相熟的老公安、老记者吃餐饭,在餐桌上八卦一下就行了,xxx酒店有谁谁谁的股份啊,xx公司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报道啊,他们最清楚了,不懂事的人在这两行哪儿干得长啊。&br&&br&呐,狼的世界就是这么狂野,或者说这么happy的了。&br&&br&如果有女孩看到这里,居然会想“男人果然没一个是好东西”,那我这些东西就白写了。&br&狼,也分公母呀。&br&&br&准确地说,“人没几个是好东西”,就对了。&br&&br&女人也有欲望,在这个时代,没有谁会调动那么大的资源去强迫谁,那成百上千万的女技师,标价一万一日的壮小伙子,从何而来,向哪里去?我不知道。&br&大家都是人,没可能有一半特别无耻,另一半特别崇高的,大家都有隐秘的心思,不可告人的诉求,不为人知的弱点。&br&&br&在良同学的答案底下轻易开骂的人们,也一定要搞明白一个问题:你何德何能,是特殊的、有权审判别人的那一个?&br&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亲属、每一个朋友、每一个你们所尊敬的人,有些什么经历、有些什么秘密,你们有怀疑、思考、探究过吗?“不知道”不意味着“不存在”,“看起来”不能证明“实际上”,如果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没问题的,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灰色产业是为谁而建的?那么多复杂的欲望啊,再参考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小限制,胜率如此之低的战争,他们是怎么打赢的?是什么缘分、什么机制保证了生活中那么罕见的拥有超强道德感和超凡自制力的人都聚集到了你们身边?&br&&br&糜烂与美好你们都经历过了么,诱惑与挑战你们都战胜过了么?&br&&br&为了对伴侣的忠诚,为了人世间的正义,为了天顶星的和平,男生们拒绝过撩拨你的林志玲、女生们拒绝过深爱你的吴彦祖么?&br&你们是已经拒绝过了,还是单纯觉得自己应该能拒绝?&br&林志玲和吴彦祖还没出现,是因为你们洁身自好眼里只有你们的小红与小明,还是因为你们还没走到那样的位置、拥有那样的价值?&br&&br&什么都搞明白了,再开口,才不容易错。没看懂世界、也没看清自己,论据都还掌握得不到位,可千万别急着去参与定义对错哦,因为无知的讨论只能碰撞出无聊的结论,不可能碰触到据说存在的真理。&br&比如我最近在生活中就经常听到对大麻完全没有了解的两拨人纸上谈兵。一帮人听到这两个字就怕得要死,觉得这他妈就是吸毒啊,吸毒的人都是反社会人格,所以抽大麻卖大麻的全都应该被判死刑,真让这帮人来参与制订刑法,我猜很快唱国歌走调也要被判无期了;&br&另一帮人急吼吼地觉得政府应该放开软性毒品,哪怕这帮人根本没见过活的大麻长什么样子,但他们引经据典,逼格碾压全场啊——真想送他们每人三口加料的杂交大麻,毙在地上几小时、吐完血之后,他们才能稍微清醒一点。&br&&br&&br&回到问题本身。&br&题主的补充信息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真的感情很好,都想和对方过一辈子,不会这么容易就分手的。』&br&&br&两只小白兔,前一刻还心存疑虑,这一刻就生死相许,在我看来,是很不合理的,越年轻,就越容易开口说一辈子在一起。&br&几乎所有的cp都立下过这样的誓言,其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走到了最后。&br&&br&“一辈子”是没人能有把握控制的东西,“一辈子”里我们到底会遇到多少人、撞见多少意外,两个人在一起,美满的“一辈子”需要什么级别的强大,无奈的“一辈子”需要多么卑微的容忍,没认识到这份沉重有多重的人,越级挑战这三个字,无非就是蛮干。&br&&br&&br&题主问的是,『异地恋,女友喜欢摇一摇,我该怎么办?』&br&然后现在,女友答应不再摇一摇了,题主就认为问题解决了。不,我认为,问题没解决。&br&&br&有一次一群朋友在聊说,要结伴去日本性旅行,说日本那些大开大合的服务,四十八手、七十二变,说得眉飞色舞,我偶像包袱在那,我说这样太low了我不去,日本姑娘们结伴来中国搞我还差不多;我表弟则紧张地看着他的女朋友说,我不会去的,我肯定不会去的。&br&他女朋友深深地看着他,表情很严肃,也很淡然。她说:别,你去吧,如果这样的东西你都能为了我而拒绝,我不知道该付出什么对等的东西来填补你的这种失去——我不想付出那么多,我宁愿你欠我。&br&&br&我坐在一旁,门牙都听裂了。真不明白我弟这种笨小鬼从哪里找来的这么深沉的女朋友,成长度相差太多,我觉得他死定了。&br&&br&题主,既然你和女友感情很好,不会轻易分手……那么在你掌握到方法,了解到这是个狼、与披着兔子皮的狼组成的狂野的世界,在你意识到几乎所有的男孩的身体包括你自己都会像良同学这样骚一骚、几乎所有的女孩的心都会像你女友这样摇一摇,评价自己能够不过份自信、对待别人能够不过分过份苛求之后,想一想:你能给女友什么,填补她失去的摇一摇游戏,让她感觉到快乐充实,让她对你保持忠诚,甚至让她和你一起走一辈子呢?&br&&br&想到了,而且你能给她,这样才是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br&&br&&br&&br&最后,我再重申一次,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拒绝承认的家伙,就只能被看作兔子,约等于潜在的狼崽子。狼崽子不可爱。&br&什么都知道的兔子,又不一定全都会变成狼。进化的终点,我觉得是兔八哥。&br&&br&&br&&br&&br&&br&&br&&br&.
同学的答案出现以后,气氛变得有些奇怪,那我就先扯远一点,从国计民生讲起。 在微信和陌陌上提供特殊服务的是同一批人,个体户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在一两年前,单干的楼凤还挺多,大家都不专业,与动了情的客人,一路干到情人,是常有…
谢 &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chou-sha-41& class=&internal&&坑儿&/a& 邀&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edaedc17dff9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edaedc17dff9_r.jpg&&&/figure&&The Long Sleep - Briton Riviere - 1868&&br&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疲劳;2)晚上对大脑的外部信息输入减少;3)临睡时候的神经内分泌变化。&br&&br&1. 三因素作用的解剖基础&br&按照生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脑区域/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b&新皮层和非均值皮层&/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c7bc123cd5b3670791f_b.jpg& data-rawwidth=&1204& data-rawheight=&4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c7bc123cd5b3670791f_r.jpg&&&/figure&新皮层(neocortex)是由端脑泡的假分层上皮演发而成。在人的大脑半球上方,具有6层结构,又被称为均匀皮层。它占据成年人整个大脑皮层表面的94%。&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1a926bb4e_b.jpg& data-rawwidth=&865&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1a926bb4e_r.jpg&&&/figure&之所以叫做&b&新皮层&/b&,是因为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较晚出现的皮层。它负责所有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视觉、嗅觉、认识、记忆、行动,判断、思考、注意等功能。与之对应的,大脑的其他部分叫做&b&非均匀皮层&/b&(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其分界并不清楚)。非均匀皮层(主要是旧皮层Archicortex)在神经演化中出现的比较早,大概对应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b&新皮层主要负责高级功能,但是它反应慢,常常需要逻辑处理,容易疲劳;非均质皮层负责自发功能,其处理过程处于意识之外,但是它反应快速,不易疲劳&/b&。&br&&br&我们人类的大脑中主要有两个结构负责情绪的产生和信息处调制。一个是自发的情绪反应中枢:杏仁核(Amygdala)和前额叶(Frontal Cortex). 前者属于非均质皮层,是脑结构演化中较早出现的结构,它自发的对输入信息作出快速的反应[1]。后者是较晚出现的结构,而且物种越高级,其占有的体积比例越大。在情绪的产生和调制过程中,二者相互配合。简单来说,&b&前额叶的特定区域会对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原始的,冲动的)做出处理,压制其有害的,违反逻辑的因素,使得人的情绪反应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人格/性格),不让自己因不适合的反应尴尬&/b&[2, 3]。&br&&br&最早一个著名的病例费尼斯·盖吉(Phineas Gage),他在一场意外事故中,被一支长铁棍由左下脸颊刺入,穿越左眼后方,再由额头上方头顶处穿出头骨。&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5f2fcebb07d_b.jpg& data-rawwidth=&1085& data-rawheight=&6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5f2fcebb07d_r.jpg&&&/figure&他的前额叶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而杏仁核还完好。在伤势恢复后,他的性格大变,变得粗鲁冲动、行为不检、经常说谎。也就是说,他的情绪产生还算正常,但是前额叶的情绪调制功能基本丧失了,使得他的&b&人格发生改变&/b&[4]。&br&&br&2. 睡眠前的神经内分泌变化&br&在答案‘&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有人会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幻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但非常流畅悦耳的音乐声? - Owl of Minerva 的回答&/a&’和‘&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排泄为什么会给人带来舒服的感觉? - Owl of Minerva 的回答&/a&’中分别提到,我们在入睡过程中,会发生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 γ-氨基丁酸)和serotonin(血清素)的分泌量增加的变化[5-8],这会抑制我们大脑皮层的功能,也就是&b&抑制高级的复杂的任务,逻辑能力减弱,同时减少信息的输入。这一方面使我们感觉到精神的舒适和放松,另一方面,也会使白天时没有注意到的信息上升到意识水平,被我们注意到&/b&。&br&&br&3. 作用机制和结果&br&前面提到,疲劳会压制大脑的高级功能/复杂功能。这使得大脑的前额叶和杏仁核的协同工作效能降低了[9].&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a7aa3dbde702e947b052f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a7aa3dbde702e947b052f_r.jpg&&&/figure&&u&杏仁核的功能出现代偿性的增强,而前额叶的情绪调制功能减弱&/u&。其结果是 &b&原始(本能性)的情绪反应增加,而由于逻辑调整/利益权衡被限制,情绪的人格特征减弱&/b&。也就是说,疲劳时候的情绪反应会异于平常时候的自己。&br&&br&同时,由于因素 2) 外部信息输入减少 和 3) 神经内分泌的复杂功能隔离(强制休息)作用,我们脑内的信息源发生了变化,&b&主要信息由外源性的变成内源性的&/b&。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们会&b&更关注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记忆&/b&。加上前面提到的 本能性情绪反应机制的增强,人个性情绪反应的减弱,我们&b&脑内这些白天不被注意的信息/记忆产生的情绪结果,变得异常的激烈。我们更少的去考虑这情绪反应可能产生的后果(其他人的评论,给他人的影响以及对自己利益的影响),而是更愿意畅游于这些情绪的激流之中,而且只是激流而已,我们不会为这激流筑坝——我们的人格在这激流中溺亡了。伴随着这样的体验的,还有舒适的感觉,这是由血清素的增加导致的&/b&。&b&这舒适的感觉使得我们渴求更多这样的情绪体验,但这种渴求不久就覆亡于与睡眠的斗争之中&/b&。&br&&br&由于这个时候的自我的人格淹没,而情绪原始而纯粹,我们往往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比如电话前男友/女友。这样的行为使自己睡醒之后后悔不易——这个时候我们的人格完全恢复了。&br&--------&br&[1] Furl, Nicholas, et al. &Top-down control of visual responses to fear by the amygdala.& &i&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i& 33.44 (2013): .&br&[2] Banks, Sarah J., et al. &Amygdala–frontal connectivity during emotion regulation.& &i&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i& 2.4 (2007): 303-312.&br&[3] Pessoa, Luiz, and Ralph Adolphs. &Emotion processing and the amygdala: from a'low road'to'many roads' of evaluating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i&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i& 11.11 (2010): 773-783.&br&[4] Damasio, Hanna, et al. &The return of Phineas Gage: clues about the brain from the skull of a famous patient.& &i&Science&/i& 264.): .&br&[5] Nitz, D., and J. M. Siegel. &GABA release in the locus coeruleus as a function of sleep/wake state.& &i&Neuroscience&/i& 78.3 (1997): 795-801.&br&[6] Nitz, D. O. U. G. L. A. S., and JEROME M. Siegel. &GABA release in posterior hypothalamus across sleep-wake cycle.& &i&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i& 271.6 (1996): R.&br&[7] Nitz, D. O. U. G. L. A. S., and Jerome Siegel. &GABA release in the dorsal raphe nucleus: role in the control of REM sleep.& &i&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i& 273.1 (1997): R451-R455.&br&[8] Garattini, Silvio, and Luigi Valzelli. &Serotonin.& &i&Serotonin.&/i& (1965).&br&[9] Yoo, Seung-Schik, et al. &The human emotional brain without sleep—a prefrontal amygdala disconnect.& &i&Current Biology&/i& 17.20 (2007): R877-R878.
邀 &The Long Sleep - Briton Riviere - 1868&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疲劳;2)晚上对大脑的外部信息输入减少;3)临睡时候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1. 三因素作用的解剖基础 按照生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大脑区域/结构大…
&p&=======更新部分=========&br&有人在私信,希望推荐一些心理学书和那30部心理电影,&br&
说起心理学的书,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专业理论书籍,适合专业心理学的朋友看。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书籍,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各种朋友看。武志红老师的书&br&都不错,因&br&为个人原因,我喜欢他的《家为什么会伤人》。嗯,卡耐基的《快乐的人生》、《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是必看的,曾国藩的《冰鉴》有一些用来识人相士的手段。也可以看看的。实用性教材还可以看看邰启扬的《盲点》。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新论》、《性学与爱情心理学》这三本著作都适合非专业阅读的,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毕淑敏的《拯救乳房》,娱乐性很强,也可以看看。&br&&br&30部心理电影这部分内容很大,我在七饭,七完饭以后来整理。事实上,我想说,这个百度 就有,我看的时候,也是百度整理来的。你们真的让我列出来吗,这样真的好吗,我现在正被隔离在一个大山里开发产品呢!&br&&br&======以下是原始答案==========&br&&br&有段时间,我处于人生低谷,对一切都很失望。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书。特别是心理学方面的,哲学方面的。还好那个时候没有依赖社交网络的习惯,没有看很多知乎答案。&br&&br&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在那个时候一度很火。因为个人原因导致我看这本书很辛苦。事实上,这个时候,看心理学的书,都很心苦,是的,心苦。于是,我用了一周时间,又去看了30部“心理电影”(喜欢的话,我可以列表单)。读心理学的书需要很平静或者很强大的内心。那些作者写的时候应该也很辛苦,我因为心情的原因,读书的时候也没有读出多少乐趣。看心理电影不用,电影只是有些心理学看点,更多的是艺术性、观赏性。看完这30部电影,才发现,电影就是电影,我们很少能找到一部专为心理学而拍的电影。也发现,心理学,显然不是能打开所有大门的万能钥匙,甚至都不能单独打开一扇门,充其量只是钥匙圈。更发现,自己的成长,自我的救赎,只能靠自己。&br&&br&&br&
好,现在回答,什么最能蒙蔽自己的心智?我的答案是:“别人说”。-----执着于“别人说”是如何杯具的一个人生。踩过这个坑的人都知道。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里说:“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骗子,比起自骗自的人来,实在算不上一回事。”(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别人说什么都不是错,因为在别人眼里,你也是别人,错在你被XX蒙了心,信了。)&br&这个“自骗自”说穿了,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思考,什么都是“别人说,别人说”。&br&&br&&br&问他“别人是谁?”他都不知道,让我说,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都是别人,包括你的血亲父母,他人即地狱。 &br&
当然,这个答案很是投机取巧,道理谁不懂,听我在这里瞎BB?好,那我换一个说法,什么东西能蒙蔽我们的心智?----所有的,不属于自己的外力。&br&
内心不懂得自我救赎,就想着依靠外力解决问题。结果都是杯具,要知道,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这个世界,伟大到可以拯救他人的伟人,一百年才可能出一个。&br&
人吧,永远相信的,排在第一的,终究还是自己。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人在旅途,要不断的自我救赎。&br&
就像张爱玲说的,人在旅途,要不断的自我救赎。不是你倦了,就会有温暖的巢穴;不是你渴了,就会有潺潺的山泉;不是你冷了,就会有红泥小火炉。&br&
每个想要走捷径的人,每个想避开成长的人,走到最后,都是十倍奉还。&br&&br&
有时候,人确实需要一些真正的困难,最好带一些“置之死地而后生”。&br&
真正的困难跟痛苦、跟悲伤、跟惨痛都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苦难是根本说不出来,苦到让你心平气和。&br&
你终于可以清楚的知道,你不能依靠别人,不能依靠任何人,包括血亲,包括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你是不忍去给任何人添麻烦的,为什么,因为爱,因为你爱他们,所以,你不忍,也不愿,你只想自我救赎。&br&&br&所以,我想再重复一次:什么东西能蒙蔽我们的心智?----所有的,根本不属于自己的外力。&br&&br&&br&以上。&/p&
=======更新部分========= 有人在私信,希望推荐一些心理学书和那30部心理电影, 说起心理学的书,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专业理论书籍,适合专业心理学的朋友看。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书籍,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各种朋友看。武志红老师的书 都不错,因 …
这个问题已经有800多个回答了,虽然我这个回答可能没人看,但还是想写几句。&br&&br&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是&b&放下书,走出去行动的能力&/b&。&br&&br&读书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产生这么一种幻觉: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读过人心鬼蜮,云诡波谲,便以为自己世事洞明,觉得世上之事不过如此,自己只是没遇上而已。&br&这是十分可怕的。&br&&br&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br&答案其实十分简单:&br&我们的一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而&b&人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是非理性的&/b&。&br&&br&这就是人最大的弱点:人是受情感驱动的,因而也是脆弱的。你读了再多的书,学会了再多的道理,在你面对实际的困境的时候,往往派不上什么用场。&br&&br&你知道要学会投资自己,以期在未来收获机遇,但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劳累,你是否真的能关掉美剧和电影,强迫自己好好去读几页英语?&br&你知道理性人追求边际效益,不考虑沉没成本,但当你真的面对抉择,要放弃你坚持了两年、三年、五年的东西,你能够放下执念么?&br&你知道作出决策时要排除情感干扰,权衡各方面利弊,可当你真的面对能左右你未来十年的选择时,你是否真的能做到心如止水,还是犹豫徘徊、举棋不定?&br&&br&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身心俱疲、状态极度不好的情况下,还得硬着头皮去做你不愿意的事情?比如,应酬,跑客户,看房子,又或者,面对日常生活里繁重的琐事。而你这样做,只是为了拼尽全力维护你小小的安定的环境,不至于支离破碎?&br&你是否感受过那种在命运面前、在整个社会面前深深的无力感?&br&你是否体验过,被朋友背叛的心寒,一个人在深夜醒来的孤独,每天奋斗12个小时仍看不到未来的灰暗,肩负着债务、忙到没时间喘息的绝望,与机遇失之交臂的遗憾,怀疑自己能力、乃至生存意义的虚无感……?&br&&br&这些东西,都是读书无法给你的。&br&书可以告诉你很多道理,但永远给不了的,是&b&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作出选择时坚决的心境&/b&。&br&&br&这两样东西,只有当你去经历了很多事情,沮丧过、失望过、痛哭过,你才能真正地把握到,也才能真正地拥有。&br&&br&你会发现,生命中有许多属于自己的寒冷和深渊,只能够自己去面对。它们考验的,是你经过千锤百炼、早已刀削斧劈难动分毫的内心。没有谁能够代替你去承担,也没有哪本书能够帮你去抵抗。&br&&br&知行合一,最难的永远是行。如同 &a data-hash=&8e5fd509c903b2f0aca75& href=&//www.zhihu.com/people/8e5fd509c903b2f0aca7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8e5fd509c903b2f0aca75& data-hovercard=&p$b$8e5fd509c903b2f0aca75&&@藥師&/a&
所说,读书和阅历永远是互补的关系。可惜的是,许多读书人,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读书可以代替阅历。&br&&br&读书可以给你力量,但造就一颗强大的内心,需要&b&提高对痛苦的阈值&/b&。也就是说,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去经历痛苦,或许是风险,或许是损失,或许是恐惧,或许是你所厌弃和排斥的事物,直到你能够承受痛苦,你才能不被痛苦所左右。&br&&br&这没有哪一本书能够教会你,一千本书、一万本书也不能。&br&&br&然而,这恰恰是读书最大的副作用。&b&读书的本质,仍然是一种&/b&&b&「舒适区」&/b&。&br&&br&读书的时候,你是在&b&观看别人的生活,始终没有参与其中&/b&。书中的悲欢离合,是主角的故事;书中的艰难决策,也是主角作出的。你始终只是一个观察者,永远体会不到面对困境的绝望和无力。&br&&br&所以,很多时候,读书,或者说埋头于读书,其实是一种逃避恐惧和风险的行为。在书里面,你&b&永远是安全的&/b&,永远不用被卷入现实的风暴中。也因此,你失去了真正磨练自己的机会。&br&&br&更甚者,它会给你这么一种错觉:你读过了许多故事,自以为明白了许多道理,但你并不是真正明白,只是自己认为明白了而已。&br&&br&当你真的遇到书里的情形时,即使你知道正确答案,你有勇气选择那一条路么?&br&&br&我感觉到,读书多的人,大多有这么一种倾向:遇到任何一件事情,喜欢先退一步,好好思考,考虑完,再决定要不要前进。&br&&br&而结果往往是:算了,还是不要前进吧。&br&&br&所以,好好去体验身边的生活。去做一些平时想做但不敢做的事,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去经历各种不同的经历。不要怕风险,也不要怕损失。书可以教会你各种各样的招式,但如果你不在实战中用出来,就永远算不上一个高手。
这个问题已经有800多个回答了,虽然我这个回答可能没人看,但还是想写几句。 读书永远学不来的能力,是放下书,走出去行动的能力。 读书肯定是好事,但也容易令人产生这么一种幻觉:读过某些道理,便以为自己懂了。读过人心鬼蜮,云诡波谲,便以为自己世事…
有个叫班杜拉的美国人曾经提出过一个叫“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件事的主观评价,说白了,就是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两把刷子把事情办好。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是正比的。&br&&br&按照他的观点,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四个:&br&&br&&b&1、个体行为的成败经验。&/b&这是对个体自信心影响最大的因素,反复和长期的失败经历会降低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目标的效果期待很低。举个例子,某学生经历了数次考试失败之后,可能会面临他人的轻视和否定,同时在他自己的参照标准中,他可能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loser。这种自身的负面情绪和他人的负面评价,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强化。是对“我无法很好完成此事”、“我能力有限”这种想法的强化,因为正是一次次的失败经验和外界评价印证和加强了此类想法。&br&&br&&b&2、对于成败的错误归因。&/b&韦纳(B·Weiner)提出过六个因素三维度的归因理论,即因素来源(外部和内部)、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可控制性(可控和不可控)。如果一个人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那么此人的归因方式就是消极的。举个例子,某人升职失败,认为这不是自己不够优秀而是领导没眼力、竞争者使阴招(外部归因),认为升职竞争都是凭领导的喜好,如果碰巧迎合了领导的心意他就会喜欢你让你升职(认为升职能否成功这件事是自己不好掌控的、结果是不稳定的),那么此人以后就很有可能不求上进。对于一些事情,会产生“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可能会失败”之类的想法。&br&&br&&b&3、言语劝说。&/b&这个很好理解吧,就是别人鼓励啊……不过因为他人的言语劝说可能缺乏实际证据的支持,所以效果也不稳定。&br&&br&&b&4、情绪唤醒。&/b&处于较高水平的唤醒状态更容易激发行为。其实我对这个了解也不多,不过联系一个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以认为,当人们处于一种被激发的情绪状态下,可能是愤怒、兴奋、喜悦等等,更容易采取实际行动。如果人在较低的唤醒水平状态下,如悲伤、平静、满足等,可能就不会有太多行为产生。我想,这可能和情绪的动机作用有关。&br&&br&&b&个人观点,人不自信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二是错误地制定了成就目标,三是实力不够。&/b&&br&&br&&br&&b&对自己的错误认知。&/b&很多人都会有“我无法完成某事”的想法,有时候,这是一种正确的客官的评价。而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错误的认知可能来自自身的失败经历,也可能来自他人的影响。这种错误的认知当然也包括对于成败归因的认知,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的话,那么他就会积极寻求更多更有利的方法,来增大成功的可能性。&br&&br&&b&错误地制定了成就目标。&/b& 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成就目标只会徒增自己的失败经历,长期的失败经历会导致错误的归因。如果一个人的目标不切实际,和自己的实力差距太大,而他自己又非常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了,最后失败。那么他可能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在因素,而不是从自己的方法和计划上找问题。&br&&br&&b&实力不够。&/b&没有真才实学,心理素质再好,再怎么给自己打气去试着完成某事,也无济于事。可能这一点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因为当我们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而不去做某事时,那就不叫没自信了,而叫做“有自知之明”。&br&&br&&b&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强自信心:一、观察榜样,多与成功人士交流;二、提高能力;三、尝试曾经让自己失败过的事情,努力增加自己的成功经验;&/b&&br&&br&&br&&b&一、观察榜样,多与成功人士交流&/b&&b&。&/b&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纠正不自信者对自己的错误认识。通过观察和自己条件相似的榜样完成自己曾经无法完成的事情,可以改变其对目标和自己的看法。和成功人士交流,可以对成就目标有更多的认识,也能提高对自己以前的认识。&br&&br&&b&二、提高能力&/b&&b&。&/b&当人们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是,很有可能回避挑战。因为对任务没有完成的把握,如果遭遇失败可能会造成损失,也可能被他人嘲笑。从避免受伤和维护自尊的角度来看,回避挑战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肯定,如果实力有保障,当然可以轻松应对挑战。&br&&br&&b&三、尝试曾经让自己失败过的事情,努力增加自己的成功经验&/b&&b&。&/b&当成功之后的喜悦和奖励成为一种强化之后,人们会主动去寻求挑战。成功经验越多,个人对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承受打击会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br&&br&---------------------------------------我是低调而且不华丽的分割线君-----------------------------&br&&br&&br&&br&&b&其实我个人还是觉得没自信的原因是不够牛逼= =&/b&&br&&br&&br&&b&想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就努力奋斗让自己变牛逼吧。&br&&br&------------------------------补充,时间--------------------------------------------&br&&br&&/b&本科的时候随手回答的问题,当时赞不过10,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怎么又火起来了。之前的答案我回答的不够认真,现在也懒得改了,就当是给别人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吧。&br&&br&我在这里补充一下,“不自信”这种想法,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认知,有时候是错误,有时候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大多数情况下,人不自信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大部分受童年经历、教育以及成败经验的影响),不自信的时候,我们时常否定我们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而得出“我做不了”、“我不行”这种结论。还有一种情况,是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很弱,没足够的知识技能经验,那么他不够自信也是合理的。所以我说,如果人要是足够牛逼,一般都是自信满满的。我没有见过哪个学术大牛作报告会胡诌八扯,没见过哪个吉他高手演出的时候会手抖得不行。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没什么实力,还以为自己很行,那么此类人虽可以归纳为有自信的群体中,但是不好意思,这种自信是来自一种错误认知。常见案例为:三胖,南棒。&br&&br&另外,我之前的答案是针对于具体事件来说的,比如考试、比赛、演出等等。如果非要再上升一个层面,从人格上来讲,长期的失败经历、糟糕的童年家庭生活、潜移默化而又无处不在的社会影响,都会使人长期处于一种不自信的状态,甚至形成一种人格特质。具体表现就是唯唯诺诺,凡事还没开始去做,就先怯了三分。以我为例,我幼年时认为公务员和医生高人一等,因为我的同学,有很多是医生和公务员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更优越,吃穿玩儿都比我好。他们开始骑单车的时候,买的是捷安特,我只能骑表哥上学骑过的二手车。他们开始用mp3的时候,我才开始用随身听。他们开始在学校偷偷玩儿手机的时候,我……特么还没有mp3。我的家人和老师也时常灌输类似的观念:长大了当医生,当大官,当老板,这样才算是有出息,才叫厉害。所以,无形之中,我就觉得普通的企业员工、普通教师、普通的工人,都是没出息没本事的人。而我就是普通人的孩子,我成长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少,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少,逐渐地自身的能力也就同别人拉开了差距(别特么跟我逼逼说我小时候不积极努力学习还怪父母,你十二三的时候觉悟跟你现在能比?),在这种现实的基础上,不自信的状态开始扩散,错误的认知弥漫开来。不光觉得在可获得资源方面他们比我强,甚至觉得智商、体能、气质我都不如他们。后来上了大学,开始自己思考人生,觉得人虽然起点不同,但并无贵贱高低之分,富人家的孩子从小含着金汤匙,是人家命好。我家庭背景虽然一般,但父母生我养我,我心中都是感激,并无埋怨。&br&&br&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不自信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传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士农工商”,体制内的人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很多中国人对权力的崇拜和畏惧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经济社会,人们看重金钱和权势,各种二代们自然被很多人仰视,因为结交他们意味着你可以获得更多潜在的资源。当然,你可以说你人格上与之平等,他们并不比你高贵。没错,我认同你。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们一样有这种相对正确的认知。不过,我必须强调一点,知识也好,技能也好,包括家庭背景在内,都是一种资源。当你手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资源远小于他人的家庭背景资源时,你面临某些事情的时候真的是没自信的。二代想投资,随手甩了两千万,你也想投资,可是硕士刚毕业,一月工资才八千,我日,这两千万是没法甩了。从我最开始讲的地方出发,就“投资两千万”这件事来说,很多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很低很低的。&br&&br&&b&说了这么多,人自卑的原因无非是错误认知和人格特质。认知可以短时间纠正,可是人格特质的改变却十分困难。毕竟人格特质的形成,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br&&br&------------------------&/b&---------分割线again---------------------------------------------&br&&br&看了一下评论,我想表达一下我的想法:如果您觉得哪里不妥,可以讲出来,我虚心接受,直接给我扣个“鸡汤”的帽子不太好吧。还有说我掉书袋的,好吧我承认这是我从教科书上学到的,但我并没有卖弄,也没有照抄啊。或许您理解的“掉书袋”的意思就是照搬原文吧。
有个叫班杜拉的美国人曾经提出过一个叫“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件事的主观评价,说白了,就是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两把刷子把事情办好。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是正比的。 按照他的观点,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因…
&p&我大四放弃保研以后准备出国考试,压力特别大,因为我本身英语特别不好,不好的程度就是托福考试满分120,我考了60分,我感觉全蒙也能蒙个60分左右吧,当时就是这么个水平。&/p&&p&我学分绩、科研竞赛和专业背景都挺不错的,所以压力全在英语,我当时大四了,放弃保研又没考出英语成绩的话,我就只能家里蹲了。我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把托福听说读写和传说中词汇量要求上万的的GRE全都考出好成绩,托福至少100+,GRE至少320+,我才能进全美前20的学校,这是最低录取分数线。&/p&&p&我当时的申请目标是全美前20的7所,然后我苦逼的英语学习生涯就开始了,我这辈子都没有系统的好好的学过英语,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是崩溃的。我买了很多的英语复习资料,超级厚的一大摞啊,我的妈...考过GT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因为英语基础不好,就先准备T后准备G,托福先背单词,买了四本单词书,每天一睁眼就开始背新单词复习旧单词,吃饭的时候背单词,从宿舍到食堂的路上背单词,从食堂到自习室的路上背单词,上厕所的时候背单词,课间背单词,晚上抱着单词书睡觉,半夜做梦都梦到单词,有的时候梦到一个单词想不起来意思了,立刻醒了翻单词书查意思。完全简单粗暴一个月把托福单词啃下来了,这辈子头一次系统背了几本单词书。&/p&&p&然后开始做TPO,从第一套到第27套,当时并没有出到现在这么多套,我每天在宿舍第一个醒,天还没亮就爬起来,怕把室友吵醒,轻轻的收拾电脑和托福资料去自习室,每天早上我都是第一个进教室的,每天晚上等看门大爷轰我我才回宿舍,披星戴月。英语这个东西特别磨人的地方在于,你从60提分到90很容易,但是90到100+就很难,有瓶颈期,你怎么努力都不见效果,内心就很崩溃,然后没办法就真的只能咬牙坚持。&/p&&p&更让我崩溃的是我当时放弃保研了以后,我寝室其他同学都保研了没事干,天天想着去哪玩,去哪儿吃,看什么韩剧,看哪个小说。而我天天都累的不行,我总在想我为什么要选出国这条路呢?我要是保研了我也可以耍去了,但是我放弃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学习。&/p&&p&我开始阅读不好,我就每天不停的做阅读,每天看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托福阅读,我眼睛特别难受,那一阵子我视力下降的厉害,每天下了自习带着眼镜看东西都是影儿,感觉眼睛都快瞎了。后来练听力,我的听力是真心不好啊,几乎什么也听不懂开始,没办法只能磨耳朵,天天不停地听听力,从早上到晚上,睡觉也带着耳机听,我感觉当时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耳朵很难受,但是真的没办法,我当时就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东西是你必须学会的,你早晚都要下功夫把它学会,之前偷懒没学到的后面一定会加倍努力补回来,所以该学什么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会。知识只能靠自己掌握,学会了就是你的,学不会谁也帮不了你。&/p&&p&经过了漫长的努力,我从托福60分最终考到了100+,我考了7次,每一次考试,每一次等待成绩就感觉自己被虐一遍,真的是“托福虐我千万遍我待托福如初恋”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然后就是GRE,我按照同样的方法,自己啃了10多本书,单词书全都被我翻烂了,有本叫要你命3000,当时准备GRE真是快要了我的命了。不过好在我坚持了下来,最后GRE也考过了,再后来我就被JHU录取了,现在在美国读研。&/p&&p&出国这个事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让你本来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因为懈怠而失去了机会。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想干什么就去做吧,然后别给自己留后路,一个劲的往那奔。我觉得我当时放弃保研是对的,要是我有保研机会,我绝对不可能那么努力学英语。有了后路往往就没那么努力了。&/p&&p&本科有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前一周,有一门理论课的任课老师告诉我们期末考试没有范围,只要是老师提到过的都是期末试卷考查的范围。由于这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没有范围,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努力背诵几乎整本专业书以及老师讲过的所有内容,而且当时我选课很多,要在一周内要参加四门专业课的闭卷考试。由于超大的背诵量,很多同学都决定放弃考试,等下一学年专业课程密度较少的时候再重修这门课。很多同学觉得自己肯定背不下来,于是就没有塌下心来认真准备。&/p&&p&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是有选择的。自己主动选择去做它总比被迫去做要好。于是我决定我要把这门课程复习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先用了三天时间归纳整理出来了大概有4万字左右的资料,离期末考试只剩不到4天,我要在四天内背诵4万多字的内容。虽然看起来很不可能,但是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也要用100%的努力去争取。&/p&&p&于是我把每一分钟当成60秒,努力坚持背诵全部内容,与此同时,还准备着其他3门考试。四天里我只睡了几个小时。饭都没怎么好好吃,脑容量感觉都有点不够,背了忘忘了背,感觉自己都快背傻了。中间有一天我特别崩溃,我前一天背的几万字我都忘了,看着那堆密密麻麻的复习资料,我真的快崩溃了,压力特别大,我没忍住就在走廊里大哭,我给我妈打电话,我给我男朋友打电话,他们都非常认真的鼓励我,让我加油。但实际上,他们的鼓励对我竟然一点作用都没有,我发现我还是要背那么多资料,他们并不能帮我背,他们的鼓励和劝说并没有让我当时面对的压力和问题有一点改善。那时候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你自己的任务,只有你自己能完成它,你绝望的时候,谁也帮不了你,只能靠自己。&/p&&p&然后我痛定思痛,擦干眼泪,泡了超浓的一大包咖啡,重新坐回自习室的座位上开始背复习资料。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在考试前把所有资料都全部背过了,而且背了不只一遍,直到考试前一秒中,我还在不停地看复习资料。期末考试那天有五分之一的同学都放弃了考试,没有来考场。我考试的时候思如泉涌、奋笔疾书。最后考试结果出来后,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门课我考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这是一个4学分的课,我考了93分,当时基本大多数同学都70多,这个课的成绩也奠定了我那年专业第一的基础。&/p&&p&本科选了一门课是学校公选课中被认为很难的一门课程,老师也被认为很严格。第一节课的时候授课老师就说这门课程是由8位不同的老师给我们讲授,这门课程任务较重,至今为止没有一名学生拿过满分的成绩。我是个挺有野心的人,当时我就想既然这门课至今都没有人拿过满分的成绩,那么我就要努力结束这个局面,成为全校第一个这门课程拿满分的学生。如果一个事没有先例,那么我就可以放手一搏,努力去拼。等到了第二节课我去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同学因为这门课程较重的任务量,把这门课退掉了。有的老师很严厉,问的问题也很困难,回答的不好会被老师否定一番。大多数同学们在老师提问的时候,都低着头生怕被问到。但是,我却不同,我就喜欢去接触这些tough的老师,比较有挑战性,如果一个问题我回答的不好,老师给出他的观点,我就知道我思考时的问题所在,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观点。于是,我就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和老师进行讨论,我每节课下都会自学老师课程中提到但没讲的书籍,对自己有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提交了74页的课程论文,最终我获得了100分满分的成绩,我成为了全校在这门课中第一个获得满分的学生。后来那个很tough的老师还给我写了邮件,感谢我在课程中的付出和努力。&/p&&p&我觉得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努力,就真的用心去努力了,自己也是个挺有野心的孩子。我小时候文艺特别突出,古筝、钢琴、芭蕾、拉丁、民族舞、现代舞、合唱、声乐、竖笛、画画...我真是在文艺特长方面全面发展,于是小学一直搞文艺活动,经常参加比赛,从来不好好学习,考试经常倒数,五年级小升初,我感觉挺重要的,我就在五年级好好学习了一年,考上了重点初中的重点班,初中又开始搞文艺活动,到处比赛、表演,文艺上获了好多奖项,我在天津,天津市的文艺比赛大奖我当时每年都拿,学习也一直不咋地,九年级的时候感觉快中考了,心里知道中考的重要性,于是好好学了一年,化学之前50多分的我愣是考了100,物理40多分的我中考愣是考了98.加上我省市级文艺比赛一等奖,我还中考加分来着。本来初中的老师都没觉得我能考上重点,但我中考以高分被我们那的重点高中录取了。&/p&&p&上了高中以后,因为文艺方面特别突出,加上青春期,喜欢我的男生特别多,我开始谈恋爱,我当时和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谈恋爱,同学们都开玩笑叫我第一夫人,成绩也比较一般。然后我继续搞文艺活动,我从小到大都是文艺委员文艺部长,只要跟文艺有关,学校师生第一个肯定就想到我。到了高三,我眼看要考大学了,挺重要的,我就一心学习,把文艺什么的各种学生活动学生干部职位都辞了,安心学习。我学文的,政史地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背了一遍又一遍,不懂的立刻问老师,即使是特别简单的问题,我也厚着脸皮问老师,一定得让老师给我讲会了才行,我记得地理当时天体运动计算特别难,我做25个选择能错21个,然后那阵子玩了命的做题,不停错就不停做,不会就找学霸们和老师们,来回换着问,政史地的选择题是有多选有单选,反正全答对挺难的,但是选择题又占了超大比例分值,就是靠我一点一点死扣不停的问老师同学,我的成绩大幅提高,后来就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0名的位置了,我高一的时候考过年级199名,我们年级一共才300多人。然后我本科就考上了南开大学,周恩来总理的母校。&/p&&p&我一进大学,我去,我是最低分进来的啊,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什么衡水一中,黄冈中学,耀华中学,天津一中,都是名校的,入学考试这帮人都好高啊,随便一问人家高考成绩都好么650+630+的,也太可怕了,好多都是高考报的清华北大,发挥失常要么没考好就走第234志愿的了。我当时真是亚历山大,这帮人大一四级裸考都660,670的,托福高中就90多100多,完全完爆我。大一的时候高数他们都不怎么来上课,但是期末都99分,98分的,我学了半天,才考了89分。我当时还是班长,我就觉得我差太多了,大一的时候专业排名我好像是13/36,这还是加了德育分以后的结果,我当时就想我明年一定要考专业第一,我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向这些厉害的同学看齐,赶上甚至超过他们。&/p&&p&于是我的大学就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p&&p&大一希望大二考第一拿国奖,做科研参加学术竞赛,&/p&&p&大二考了第一拿了国奖,参加了很多科研竞赛,大三希望当社团主席多做公益。&/p&&p&大三科研发了论文,拿了挑战杯等大学生科研学术竞赛特等奖,当上了社团主席,参加了很多志愿活动,希望大四保研北清,又希望能去美国名校读研。&/p&&p&大四有了保研资格,放弃了,后来来到了美国排名第10的JHU。&/p&&p&我觉得这些都没什么了不起,我男朋友(现在是老公啦~)甚至周围很多人的人生轨迹都比我厉害多了。这也正说明了一切皆有可能,你想做什么努力放手去做就都有机会实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拼了命的往上奔。&/p&&p&&br&&/p&&p&&b&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b&&/p&&p&&br&&/p&&p&&br&&/p&&p&&br&&/p&&p&&br&&/p&&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eb3dce48cd_bh.jpg& data-image-width=&580& data-image-height=&435& class=&internal&&你所见到过的学习最勤奋的人的故事是什么?&/a&&p&这是我老公和同学们的故事,比我厉害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p&
我大四放弃保研以后准备出国考试,压力特别大,因为我本身英语特别不好,不好的程度就是托福考试满分120,我考了60分,我感觉全蒙也能蒙个60分左右吧,当时就是这么个水平。我学分绩、科研竞赛和专业背景都挺不错的,所以压力全在英语,我当时大四了,放弃…
一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一震,因为有一个四十五十年前的中国科学家空难的故事,在我知道后永远都忘记不了。虽然和题目有点不完全一致,还是想把这个事情讲给大家听。&br&&br&如果你在北京呆过,就知道冬天的北京冷的瘆人,北京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惨白惨白的,有种粗狂的厚重。日的凌晨的北京城就是这样,那一天曙光刚刚从东边亮起,光中夹杂着一丝白透白透的雾气。&br&&br&那时候,北京首都机场于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1926年、昆明巫家坝1937年及重庆白市驿1939年)。&br&&br&首都机场所在地在顺义县,当时还是隶属于河北。后来顺义划归北京,机场就归属朝阳区所有,所以首都机场是在顺义土地上,但是归属于朝阳。这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br&&br&说回到日的凌晨,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后来人们隐隐约约的知道,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br&&br&现场惨不忍睹,飞机残骸散落的到处都是,十三具烧焦的尸体散落一地,面目全非,甚至肢体都散落各处,难以辨认。随后有一批解放军士兵赶来这里,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肉类烧焦的味道。显然,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生还者。(后来有一个重伤的唯一生还者)&br&&br&但是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太不寻常了:&br&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的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br&&br&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的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b&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b&。&br&&br&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b&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b&&br&&br&DNA鉴定技术要到80年代才被发明应用到毁坏尸体的辨认鉴定上。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的辨认不出来,认出他们的方法,根据郭永怀的司机说。&br&&blockquote&邵春贵(郭永怀司机):郭永怀是怎么认识得他呢,他是个花白头,他那时候59岁吧,头后头有一片都是,躺着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剩一点点头发,认出来是他。&/blockquote&&br&郭永怀的死讯,第一时间知道的是三个他一生最重要的人。&br&&br&&b&一个是他的妻子李佩先生&/b&,李佩当时还在合肥的中科大,被紧急电报叫到北京,据说,她知道这件事后什么都没说,硬是强扛着一滴眼泪都没留。&br&&blockquote&那时,李佩已随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紧急电报,连夜乘火车到北京,一进家门就感觉出异样,老郭的领导同事站满了屋子,茶几上放着一片熏黑的镜片和怀表,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采访时,李佩的外甥女陪同在她身边,回忆当时情形,她说,“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blockquote&另一个是中国核试验的最高负责人的&b&周恩来总理&/b&。&br&&blockquote&据国务院工作人员后来回忆,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blockquote&还有一个是他亲如兄弟,&b&永远的“大师哥”钱学森&/b&,钱学森知道郭永怀死去的消息嚎啕大哭,恸哭不已&br&&blockquote&“是的!就是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在那么十秒钟。”(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br&&/blockquote&&br&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2年后的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r&&br&郭永怀是他是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两弹一星早期指的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三个领域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br&也是两弹一星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br&&br&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上面这些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对郭永怀是谁有兴趣,可以接下去看,我来讲讲郭永怀的故事,感觉也正好有个机会。&br&&br&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以一个农村娃的身份,和所有当时的中国科学大师巨匠一样,经历了极为动荡和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br&郭永怀以四里八乡第一个公费中学生从青岛大学附中一路经由南开大学预科到北京大学学习物理。天知道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需要经历多大的努力和传奇才能在风雨飘渺的中国和中国最高学府学习物理。&br&&br&当然,和所有大师一样,郭永怀考取了1938的美国庚子赔款留学基金。&b&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b&(原本只有1个名额,后来经过叶企孙教授、饶毓泰教授的极力争取,三人被一同录取,叶企孙教授的故事,以前柴静写过)&br&&br&郭永怀因此得以漂洋过海,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应用数学。1940年8月,上海,一艘驶往加拿大的“俄国皇后号”邮船上,二十几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的合影,&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fa4de046dffd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fa4de046dffdf_r.jpg&&&/figure&(1940年8月,中国第七届留英公费生在俄国皇后号邮轮上。后排右3郭永怀,前排左1林家翘,前排左5钱伟长,后排左2段学复,他们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扬名世界的科学巨匠,其中就有这三位。)&br&&br&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这三个年轻人,都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并且三人仅花了半年时间,就同时拿下了硕士学位,这样的学生让当时的数学系主任J. L. Synge教授赞叹了许多年:“想不到中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他们是我一生中很少遇到的优秀青年学者。” &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c5c227e432bb4ccf373af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47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figure&(年轻时候的郭先生)&br&在加拿大完成了学业后,郭永怀1941年5月,郭永怀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von Karman),研习空气动力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之后影响他一生的知己师兄——钱学森。比起活跃的钱学森,郭永怀像个害羞的大男孩,所以钱学森最喜欢做的就是开车带着这个小师弟去兜风。据说当时,开学开车接郭永怀到加州理工的也是钱学森。&br&&br&郭永怀的PhD论文选择的是当时最有挑战性的“跨声速流动研究”,并在1945年一举拿到了博士学位。钱学森对这位小师弟赞叹不已,他说:&br&&blockquote&“郭永怀博士论文找了一个谁也不想沾边的题目,但他孜孜不倦地干,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blockquote&随后,导师冯·卡门(von Karman)的大弟子威廉姆·西尔斯(W. R. Sears)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导师冯·卡门对威廉姆说:“你就让郭永怀就跟你一块到那去好啦。”于是郭永怀因此成为了康奈尔大学的航空研究院的创立者之一。&br&&br&不过郭永怀没有车,也没有什么钱,去康奈尔大学看来路途要一顿舟车劳顿了。这时候,豪爽的大师哥钱学森一拍胸脯,他刚要去麻省理工MIT任教:“我有车,送你一程嘛!”于是他就开着车,两个年轻人一路穿越大半个美国,自西向东,从阳光加州一路3000多公里开到波士顿。&br&&br&这段经历目前资料里几乎都没有提及和描写,但是你可以想象到,这是何等美好的时光。两个热爱科学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路向东,像《摩托日记》一样,一路浏览美国大好风光。没有比此间的少年更美好的时光了了。就像杜甫写的《酒中八仙》写的那种美好:&br&&blockquote&“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blockquote&钱学森自己在《写在郭永怀文集后的话》中这么写:&br&&blockquote&“相隔近3000多公里他和我就驾车旅行,有这样知己的同游,是难得的,当他到了康奈尔而留下来,我还要一个人驾车继续东行到麻省理工学院时,我感到有点孤单。”&/blockquote&千金易得,知己难求。&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ebd742ef7f091dca1ee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ebd742ef7f091dca1eec_r.jpg&&&/figure&(郭永怀与李佩女士在美国家门口)&br&随后郭永怀在康纳尔大学尽情挥洒才华,在这里也结识了他的妻子李佩先生,由于我不是学物理的不是太懂,就引用下官方资料:&br&&blockquote&50年代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活跃时期,郭永怀在这个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做了大量工作。郭永怀的研究直接为科学界突破声障而来,并为此一跃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支柱之一,他为此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钱学森把这种方法命名为“PLK法”,其中的K指的就是郭永怀&br&&/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d26f95b8dbee_b.jp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d26f95b8dbee_r.jpg&&&/figure&(日,郭永怀在Langley航空实验室。第一排:右4冯卡门,左2钱学森,第3排:左2郭永怀)&br&&br&随后的历史又风云突变,新中国建立、朝鲜战争。&br&&blockquote&1953年8月,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br&&/blockquote&&br&郭永怀的婚后的生活平静而简单,有一天,大师哥钱学森又开着车他的那辆车来到康奈尔大学,找他的郭永怀小师弟,其实此时郭永怀应该已经是教授了。大师哥脸色很难看,因为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捣乱,拒绝他的回国签证,有国不能回,TNND岂有此理!!直肠子的大师哥钱学森满腔怒火,郭永怀是个温婉安静的人,拍拍大师哥的肩膀让他再等等,因为郭永怀的心中,也有一个回国梦。&br&&blockquote&郭永怀研究的学科经常能接触一些机密资料,美国方面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有一项内容便是“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如果不同意便会失去涉密资格,但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否”。&/blockquote&熟悉历史的你可能会知道,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侨民可自由回国的协议后。1955年,钱学森大师哥终于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了国内,大师哥远隔重洋不断写给小师弟写信——&b&快来快来!!这里是科学家的乐园!!快来!快来!带人来!带书来!!!快来!快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我们给你已经准备好了办公室和住房!离我家也很近!!我们是邻居了!你来的话可以带计算机,哦!电冰箱也可以带!北京夏天有点热!!&/b&&br&&br&郭永怀手里还有一个答应了威廉姆·西尔斯做的一项研究工作,郭永怀重情重义,所以心中虽然汹涌澎湃,需要等1年才能回国。不过他的回国心一旦显露,就有许多黑衣人来找他了,郭永怀家附近突然有许多陌生人出没。&br&&blockquote&李佩:他就一叫门,我一开门,他说我是移民局的,就说我来找你谈谈话,结果他就跟我谈了半天话,他还拿了一个录音机,结果他那个录音机失灵,所以根本我跟他谈的话根本他就没有录上。&/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bb3c7c99d4785efcee8e7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bb3c7c99d4785efcee8e70_r.jpg&&&/figure&这是1956年,威廉姆·西尔斯(W.R.Sears)和康奈尔大学同事们送别郭永怀的野餐会照片,在这次野餐会上,一向恬静沉默郭永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高喊着,把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全部一页一页扔进了炭火堆,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郭永怀此举是为了不让移民局再有借口不让他回国,夫人李佩也感到无比惋惜,郭永怀却说:&b&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b&&br&&br&1956年秋,郭永怀夫妇乘坐的“克里弗兰总统号”邮轮慢慢离开港口,美国——这个生活了16年的异乡慢慢从视野中消退。他们将经由日本回国。回到了阔别16年的中国。据说,他们看到中国的第一眼,是灰色的海岸线上一些零散着的灰色的石头房子,那里是日后的深圳,抵达中国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e585ace824e3b47a309d3e6ab77d50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e585ace824e3b47a309d3e6ab77d501_r.jpg&&&/figure&(郭永怀在力学所办公室)&br&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应该说还算幸运,年被认为是新中国建设的黄金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师哥钱学森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小师弟郭永怀和钱伟长担任副所长。他们使力学研究所很快成长起来。大师哥钱学森性格爽朗大刀阔斧,小师弟郭永怀文静细腻,他们的合作亲密无间,后来被人用一种娱乐明星一样的明星组合来称呼他们这个科学男神二人组:&b&冯卡门Brothers(冯卡门兄弟)&/b&&br&&br&1959年6月,苏联毛熊单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并撤走所有技术和专家。1960年3月的一天,后来被称之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突然上门来找郭永怀,俩人走进书房,门一关,足足谈了三个小时。走时两个人兴奋无比。原来大师哥钱学森把小师弟郭永怀拍胸脯120%强力推荐给钱三强,让他要他承担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力学保障工作。(钱学森先生贡献主要是导弹跟人造卫星),大师哥可以说是力排众议推荐小师弟的,因为小师弟郭永怀的专业和原子能没有关系。&br&&blockquote&谈庆明(中科力学所研究员):党中央去征求钱学森意见,我们要发展原子弹,你有什么意见,他当时就说我毫不犹豫地推荐郭永怀去。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问号,因为郭永怀在美国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他没有摸过原子弹,美国人也是绝密的,苏联也是绝密的,他怎么懂啊。那么钱先生用了四个字毫不犹豫,实践证明他担当了这四个字,他解决了问题。&/blockquote&正是这一次拜访,郭永怀的名字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这样他和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一起,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f714be6ccbe84d6c901f76f0839fd1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f714be6ccbe84d6c901f76f0839fd12_r.jpg&&&/figure&(60年代,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右1郭永怀,右2钱学森)&br&最开始郭永怀要经常往返大西北和北京,和夫人李佩也没多少团聚时间,所以有时候回来晚了,夫人睡着了,他就自己在自己的小手提箱里装点衣服就离开了。&br&&br&随后到了核武器研制的关键时刻,1963年国家决定把郭永怀和北京的专业研究队伍直接迁往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那个基地可以真的说的是穷山恶水鸟不拉屎啊!!这个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侯变化无常,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度。别说鸟了,试验现场荒凉的寸草不生。加上缺氧和当时物质匮乏,许多研究人员都营养不良高原浮肿,50岁的郭永怀因此显得特别苍老,满头白发。&br&&blockquote&爆轰物理实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为了取得满意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甚至自己跑到帐篷去搅拌炸药。在多次试验后,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一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这种方案后来被应用于中国整个第一代武器研制过程。(原子弹外面需要炸药引爆)&br&&/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0b6e48fc4c7a18deba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0b6e48fc4c7a18deba2_r.jpg&&&/figure&(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左4郭永怀,左5彭恒武,左6王淦昌,左7朱光亚,左8张爱萍,右1邓稼先)&br&&br&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蘑菇云升起,全体工作人员一片沸腾,但郭永怀却啪嗒瘫晕在试验现场,他实在太累了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带着傲人的成果,他们坐飞机回到北京,哎呀,两手空空可不行,他们带了好多好多哈密瓜给北京的元帅首长们,无名的英雄们受到了不能公开的热烈欢迎。&br&&blockquote&邵春贵:爆炸了以后,我们去接他,到西郊机场去接他们,他们都坐一架飞机回来。带好多哈密瓜,叶剑英都去接,元帅们都去接,都到机场去了,下来握手,那都知道爆炸成功了嘛。&/blockquote&随后郭永怀的目标就是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br&时间过得飞快,由于是倒叙写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时间的指针,终于要到那一天——日。&br&&br&在苍茫无人知的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把这个新得到的数据带到北京。同事们劝他:“晚上不安全,您就明天去吧。”郭永怀笑笑说:“晚上好,睡一觉就到了。”&br&&br&从青海没有飞机,需要赶到兰州,那里才有机场,他叫人赶紧联系飞机,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夜幕降临了,郭永怀终于觉得能休息了,于是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br&&br&郭永怀的确在飞机上睡了挺多时间,他太累了,兰州飞往北京需要几个小时。天空从漫天星斗的藏青色的蓝天,慢慢从东边泛起鱼肚白。即将要降落北京机场。看来这一趟还是很顺利的,中途也没遇到什么气流。飞机开始降落,起落架落下,飞行员开始降低高度。2000米、1000米、500米。然而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猛地坠落。飞机从400米高空坠落的时间只有大概不到10秒,完全没有任何让人反应的时间。&br&根据后来这位唯一的重伤生还者回忆,在飞机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他只听到郭永怀大喊:&b&“我的文件!我的文件!!”&/b&随后这位生还者便失去了意识。&br&如果以后有机会把这个故事排成拍电影,真的难以想象,仅仅10秒之内,郭永怀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也不知小战士当时是否害怕。&br&但是他们就做了这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br&&br&尽管周恩来总理下令彻查这次空难事件,但是至今是个谜团,没有答案。胡适说,郭永怀是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人,据他的同僚说,1964年(sorry,原先错写成了1958年),毛主席接见了研究所的科学家,许多人都激动的上前和主席握手,郭永怀傻乎乎的站在原地憨厚的笑。&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ac5dabb2ecc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figure&在中科院力学所中的一个清静的小院子里,竖立着郭永怀的塑像,这是是1989年建的,当时一个小插曲是,郭永怀由于工作性质,很少留下照片,所以为他建雕塑的时候,竟然没能找到一个他的正面近照。好在雕刻师功夫了得,只做了少量修改,便完美呈现了郭永怀先生生前的样子,根据他的学生们说:对!郭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br&(更新,sorry,有朋友指出这张图是中科大的郭永怀先生的雕塑,中科院力学所的雕塑应该是下面这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c996dc6e22c9befbd5b5adb_b.jpg&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5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c996dc6e22c9befbd5b5adb_r.jpg&&&/figure&(雕塑题目:郭永怀 雕塑作者:李祯祥 建设地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br&&br&但是与其他塑像不同的是,郭永怀先生的塑像下安放着两个人的骨灰。&br&&blockquote&李佩:我不是把郭永怀的骨灰盒给挪到力学所,原来他不是在八宝山的一个四室,也不是什么室里头,有他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小牟的骨灰,就搁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时候他的学生已经给他搞了一个塑像,我说就在这个塑像的下面,就给他挖一个穴,就把小牟的也搁在一块,因为小牟也是为着跟着他,所以才牺牲的。&br&&/blockquote&&br&&b&参考资料:&/b&&br&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郭永怀纪念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kepu.net.cn/gb/kpdt/gb/special/_gyh/index.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kepu.net.cn/gb/kpdt/gb/&/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ecial/_gyh/index.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凤凰卫视日《我的中国心》对李佩先生和郭永怀先生的专题节目&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ifeng.com/history/phtv/wdzgx/detail_/.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news.ifeng.com/histor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tv/wdzgx/detail_/.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news.xinhuanet.com/politics//c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风骨先生—专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d.xinhuanet.com/sdsq//content_363635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郭永怀:&两弹&元勋&/a&&br&力学家风采:鸿雁传书寄深情——记钱学森与郭永怀的深厚情谊&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4991bfd801000cl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怀念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a&&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v.cntv.cn/video/Cfbb393f5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大家》
郭永怀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a&&br&&b&PS下:&/b&&br&其实关于郭先生的资料,由于他工作的原因,目前发布出来的都是官方文章,所以能做的只能从官方文章里找出一点点线索,因为李佩先生采访中也说了,关于郭永怀先生到底怎么死的,也是最近几年才从报道里知道,之前连她夫人都不知道他空难的细节。包括郭先生工作到底做什么,也不曾对夫人提及,核爆炸后李佩其实只知道那一天郭老特别开心,请朋友到家里吃饭,问他为什么这么开心,他也是只字不提,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包括到底飞机失事在北京的西郊机场还是首都机场依然至今是个谜团,只能说关于他老人家的研究,目前来说基本90%都是找不到资料的,连回忆录和关于他的书籍都没有。包括唯一的那个生还者也是谜团,有的资料说没有生还者,但是在2011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新生演讲上,却提到了“生还者”的证词。&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as.cn/xw/zyxw/yw/245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牢记责任 勇于奉献——中科院研究生院2011级开学典礼侧记----中国科学院&/a&&br&总之,资料十分有限,希望在未来几十年,几百年,关于这些英雄的故事能够终于从历史里浮现出来,更全面的让大家知道。
一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一震,因为有一个四十五十年前的中国科学家空难的故事,在我知道后永远都忘记不了。虽然和题目有点不完全一致,还是想把这个事情讲给大家听。 如果你在北京呆过,就知道冬天的北京冷的瘆人,北京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惨白惨白的,有种…
&p&&b&我想说点别的&/b&&/p&&p&&b&1. 认清知乎与你生活的关系&/b&&/p&&p&你要知道,知乎再如何拓宽你的视野,也不过终究是虚幻的网络。不要在你的微信微博整天说你在知乎如何如何。特别是当你有了一部分关注后。&/p&&p&在生活里找不到存在感和满足感的人才会在虚幻的世界寻找认同。但如果你本来就打算靠知乎做营销的话那就另说了。&/p&&p&-&/p&&p&&b&2.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b&&/p&&p&如果一段时间后,关注你的人多了,请不要称呼自己是「大V」,或者把关注你的人称为你的「粉丝」。&/p&&p&这里不是微博。真的,目前知乎关注TOP100的用户,但凡生活里过得不错的,都没有一个会把自己称为「V」。人家关注你,是在关注你产生的内容,而不是别的。那叫关注者,而不是粉丝。&/p&&p&-&/p&&p&&b&3. 保持自律&/b&&/p&&p&我自己的品牌enostyle准备量产前,找了一位知乎上认识的朋友来帮忙。这位朋友几乎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费微信一键添加好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