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莹柯法师含莹破的是什么戒?

輕鬆學佛法-法語
您的位置&&輕鬆學佛法&法語
請點選目錄
1、淨土篇2
1、淨土篇3
2、念佛篇2
2、念佛篇3
3、對治篇2
4、存心篇1
4、存心篇2
4、存心篇3
5、修持篇1
5、修持篇2
5、修持篇3
5、修持篇4
6、死生篇2
10、弘法篇
11、護法篇
12、法寶篇
13、表法篇
15、治國篇
16、道場篇
17、會集篇
18、經句篇
19、佛學篇1
19、佛學篇2
19、佛學篇3
20、課誦篇
21、供養篇
22、宗教篇
23、政治篇
24、超度篇
25、放生篇
26、素食篇
27、健康篇
28、出家篇
29、在家篇
30、命相篇
31、學經篇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這是整個宇宙在這個狀況之下產生的幻相。幻相是心生識變,心是不生不滅,但是識是生滅。阿賴耶的生滅現象,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這麼高的頻率在波動,每個波動就是一個生滅,而且這個生滅念念不相同。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不肯放下,捨不得放下;知道了,你就歡喜放下。放下,就見到真的,真相就被你見到了,見到真相就叫明心見性,就叫做見性成佛。
*沒有智慧的慈悲是假的,沒有智慧也沒有慈悲,那個慈悲是自以為慈悲,不是真的。有慈悲沒有智慧,慈悲是假的;有智慧沒有慈悲,智慧是假的。智慧跟慈悲是一體的兩面,它可以互為體用。
我們今天智慧跟慈悲都不足,這個心發不出來,為什麼?對於諸法實相了解得太少。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就為這樁事情。愈清楚,智慧開了,慈悲心就出來了。慈悲心是性德裡的第一德,一切眾生個個本有,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慈悲到極處就生智慧,智慧到極處,慈悲心就出來了,這兩種相輔相成,互為體用。
*佛教講的是什麼?「一切皆成佛」,你我他統統都成佛,這是佛陀教育。他要問佛是什麼?佛是圓滿智慧、慈悲。慈悲,有很多人聽不懂,換句話說,真誠的愛心。真誠的智慧也叫無量光,真誠的愛心也叫無量壽;換句話說,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德。
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都是人所希求的,佛統統具足,統統得到圓滿。佛得到圓滿,希望每個人都得到圓滿。能得到嗎?真能,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現在迷失了。佛教導我們如何能恢復,把本有的統統找回來,這就是佛陀教育。
*眾生學佛成不了佛道,把自己看得太重,佛法修學第一關沒破,第一關是大門,換句話說,學了一輩子在門外。要入門,頭一個放下身見,把老觀念改過來,身不是我,身心世界真能放得下,不再執著,不再貪戀,學釋迦牟尼佛過最簡單的生活,每天能吃飽、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入門。
放下邊見,再不跟一切人事物對立了,知道一切人事物跟自己是一體,一體只有互助,沒有對立,沒有成見,能恆順眾生。但是恆順眾生要順眾生的善,不隨順眾生的惡。善惡要用智慧去觀察,眼前這個事情是惡,將來是善,可以隨順;眼前是善,將來不善,不可以隨順。
*不出輪迴,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輪迴裡頭自己做不了主,來生到哪一道,業力牽著你走,所以與任何人都不相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培養善心、善願,不會墮三惡道。一定要將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事情要淡化,能夠斷掉是最好,不能斷掉要減輕,因為這種念頭、行為都是造地獄業。
佛在經典裡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勉勵我們,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的好處,就是人容易覺悟,在六道裡頭相比,人最容易覺悟。因為人在一生,苦多樂少。苦多,容易覺悟;樂少,還能夠修行。三惡道是苦多,沒有樂,它太苦了,所謂是貧窮修道難。得人身,聞佛法,一定要珍惜,知道這個得來真正不容易。
唯有經教能幫助你認識西方極樂世界、了解阿彌陀佛,認識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兩個對比一下,我選擇哪裡?淨宗是可以選擇的,六道裡面染淨善惡是可以選擇的。佛教我們選擇,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選擇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好,決定靠得住。我們頭腦要冷靜,多想一想這個問題,大事!其他的全是小事,無所謂的。
*六道裡頭、十法界裡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所以教你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錯了。這句話聽了不少遍,耳熟了,沒有新鮮東西,都是陳舊的。可是章嘉大師給我一個標準,你雖然聽得很多,你還沒做到,那就全是假的;真正做到了才是真懂了,真明白了。
*中國古人所說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是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我們要真幹,眼前吃一點虧沒有關係,縱然活一百年,吃一百年的虧都值得,為什麼?這一百年虧吃過了,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一百年的虧算什麼。如果處處要佔人便宜,不願意吃虧,來生到地獄去了,那個麻煩可大了。每一個墮地獄的人,你要問我什麼原因?一句話就說破了,不肯吃虧、不肯讓步。
*我們要知道,所謂的冤親債主,那都是迷惑顛倒的眾生,這些眾生跟我們是一體,問題是現在他們迷得太深,有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所以變成眼前這個樣子。我們要清清楚楚,對他們要生出同情心、慈憫心,不能責怪他。我們了解他的狀況,他不了解我們;他們是凡情,我們是聖智,完全不相同。
*《彌陀經疏鈔》裡說,「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亦正是以寶珠喻佛號。」念佛能把煩惱念掉,能把清淨心念出來,清淨心是寶。
*什麼教育擺在第一?要把因果擺在第一。大家真正相信因果報應,就不敢為非作歹,不但不敢做壞事,壞的念頭都不敢有。重視因果教育,真的,它不是假的。再提倡倫理道德教育,把人的良心喚醒,社會就有救,世界才會有和諧。
*「彌陀大願,普度眾生成佛,為踐此大願,故大開法藏,廣施無盡功德所嚴無上之寶,即此信願持名之真實法寶也」,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願就是我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真想往生極樂世界,巴不得我現在就走,對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沒有貪戀,佛來接引我就走了。
*《金剛經》上說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眾生根性不相同,造業受報不一樣,千差萬別。因此,佛非常慈悲,憐憫末法時期的眾生,為眾生介紹極樂世界彌陀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能夠普應群機,一門就等於八萬四千法門,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遇到這個法門,在末法時期全能得度。
*「隨緣妙用」,能隨一切緣,順著一切眾生,妙用是不著相,沒有分別執著。世間人隨緣,他著相,著相就造業了。隨緣,不造業。「威儀有則」,做好樣子,做念佛人的好榜樣,真信、真願往生、真念佛名。一天到晚就這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就是念佛人的好榜樣。外面的緣盡量減少。「柔和質直」,處事待人接物要溫柔、和諧,真心,沒有虛偽,讓人人見到你都生歡喜心,我們跟眾生就有緣了。
「代眾生苦」,守法守己,願意吃虧上當,不計較,沒有怨恨心。別人恭維、讚歎,不生歡喜心,不會受外面環境干擾,認真修行,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盡心盡力滿足大眾的需求。
*六道怎麼來的?大乘經教裡說明,是從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虛幻境界,是我們錯誤的見解、思想,從這變出來的。你把事實真相看錯了,所造的不善業,就現這個境界;思是想錯了,看錯了、想錯了,就有這個境界。什麼時候你的看法、想法正確,看到事實真相,這境界就不見了,就找不到了。
*三途六道都不是真的,是業力變現出來的境界,如同作夢一樣。夢中境界很清楚,醒過來有些人還記得很詳細。在夢中不知道那個境界是假的,以為是真的。實際上,我們現在這個世間不是真的,就跟夢境一樣。所以永嘉大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有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你真正覺悟過來、清醒過來,這六道就不見了。
*現在外面環境,順境少逆境多,善緣少惡緣多。會受外面環境干擾就很麻煩,自己要想方法去躲避。凡是擾亂我們自己的,破壞我們寧靜生活的,要拒絕。我感到破壞最嚴重的,我們受害最多的,就是手機、電視、網路,這三樣東西家家戶戶都有,他怎麼會不生煩惱?這東西念念都引發他的煩惱,啟動他的煩惱,他怎麼會得清淨心?怎麼會開智慧?不可能。這些東西天天在增長你的貪瞋痴慢疑,而不是把貪瞋痴慢疑減少。我們要深知其害,沒有利益,只有害處。他有權利播放,我有權不接受,能保持一點單純,至少有五十年,我們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誌,對這些外緣統統拒絕了。每天天下太平,我住的這個小區太平,不出事情。外面世界於我不相干,距離遠了。每天所看的是聖賢的典籍、大乘經本,每天不離開佛菩薩,不離開聖賢。
*傲慢是瞋恚的核心,懷疑是愚痴的核心,人不懷疑,他就不會愚痴,人沒有傲慢,他就不容易瞋恚。貪的核心是情執。不斷掉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念佛也不能往生。為什麼?臨終最後一念,這些東西障礙你。
*貪瞋痴慢疑這些東西沒斷乾淨,冤親債主就有把柄障礙你,讓你不能往生。你跟他結的怨沒化解,他有堅固的執著,他不肯放下,所以欠命還命,欠債還錢。因此,學佛的人才知道,決定不傷害別人,不佔小便宜。持戒要嚴,也就是認真去修十善業道,養成一個歡喜布施的心,把貪捨掉。自己生活清苦一點沒關係,來生好。
*積來生的德。人沒有離開六道,生生世世跟一切眾生的關係就是討債還債、報恩報怨。現在的人,兒女、親戚、朋友報怨的多,報恩的少,什麼原因?我們沒有布施恩德所造成的。你能捨、能布施,來生好。行善不求果報,那就變成功德了,功德能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這更好。
*在一切諸法裡生起分別執著,起了個妄念,要佔有、要控制,全錯了。為什麼?這一切法一樣都得不到,是有沒錯,決定得不到。像我們看電視畫面,螢光幕裡這些人事物你看得很清楚,你一個也得不到。只是螢幕是個平面的,我們現在生活這個世界是個立體的,可是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釋迦牟尼佛在經教裡,比喻用得最多的就是夢,夢幻泡影,你可以受用它,不能佔有它。受用它,沒有佔有,你就很快樂。有佔有的心,就有得失,失掉了就患得患失,它本來沒有得失,患得患失叫自找麻煩、自生煩惱,你那個煩惱不是真的,全是假的。佛教我們放下,先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不可得。
*人真正了解因果、相信因果,不敢起一個惡念。惡念都不敢起,他怎麼會做惡事情?那不可能。因果比仁義道德還有效,道德是教人不好意思作惡,軌範人心;因果是教人不敢作惡,你作惡,你要受報。所以,因果禁止別人作惡那個效果的力量最大了。人敢胡作妄為,就是不懂得因果報應,等到他死了之後墮落在三途,那個時候後悔莫及,來不及了。
*學佛要把貪瞋痴放下。你說我都放下了,為什麼還沒有感應?實際上並沒有放下,自以為放下了。我不跟人爭名爭利了,是放了一點點,自己身心有沒有放下?沒放下,對於日常生活還是貪圖享受佛號就念不好,它障礙你念佛,障礙你清淨心,讓你念念想著你喜歡的那些享受,每天吃的、穿的、用的,心都放在這些方面,沒有放在佛號上。
*佛教人,頭一個認識確實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六道輪迴在理上講根本沒有,就像作夢一樣,自作自受。只要你有我執,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就有六道。佛法頭一樁告訴你,身不是我,我是不生不滅的,身有生滅。所以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
*在念佛人,正念就是念佛,除念佛之外沒有雜念,這才叫正念。念佛只念阿彌陀佛,不夾雜其他的佛。一定要知道,一佛即是一切佛,佛佛道同,又何況阿彌陀這三個字是一切諸佛的總號。這三個字都是梵語,中國意思翻成無量覺,每一尊佛成佛的時候都叫無量覺,所以阿彌陀是一切諸佛的通號。
*「欲是諸苦之因」,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這麼苦?總的原因就欲望,人要把欲望放下就沒有苦。有欲望得不到,苦;得到之後放不下,更苦。這個字是禍害之根,自性裡沒有這個東西,清淨心裡也沒有這個東西。欲是總的名詞,細分貪瞋痴慢疑都屬於欲。「施」,布施,「戒」,持戒,「能離之」。佛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施是布施,多給別人,心裡沒有罣礙。
*中國人觀念自古以來父母官,官是人民的父母,人民是官的子女,他對子女好不好?他要不要好好教他?外國人官是我家的佣人、僕人。僕人對你家的人忠心,還是你父母對你家的人忠心?不一樣。民選出來是人民的公僕,你家財不錯,撈一把走了。你把他當僕人看待,他做了幾年下台要走,當然可以撈一筆走;父母對兒女就不一樣,父母你看掙的家產留給兒孫,他有親情,他有愛心,不相同。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因為你本來是佛,只要你想作佛,當然能成佛,問題是你想不想。世間人想成佛,又捨不得這個世間,能把這些糾纏全都放下、全都遠離,這個人用念佛的方法必定往生。臨命終之前,就是還沒斷氣,都來得及,只要肯把六道裡這些糾纏統統放下,不再放在心上,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離欲清淨,離是心離,不是事上離,事上離是假的,你心裡頭還有;要心裡沒有,是真離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飲食不挑剔了,是真正離了。飲食攝取營養,不貪圖美味,沒有貪心,貪瞋痴慢疑都沒有,穿衣服沒有。日常生活起居都能夠離妄想分別執著,這真修行人。
*學佛,首先要學佛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正知正見。頭一個就是慈悲心,特別是悲心,憐憫人的心,憐憫裡就生出了愛心,愛心就是慈心。沒有同情心、憐憫心,這個人沒有愛心,他雖然講愛,那是自私自利的愛,裡面夾雜著名聞利養,名聞利養失掉,他就不愛你了。這樁事在現前社會處處都能看得到,不是假的。
*佛法是建立在戒學的基礎上,沒有戒學就沒有真正的佛法。沒有戒學,會講經,多半都流向知識、佛學,不是智慧,智慧一定要從戒定慧入門。
*方老師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怎麼樣才能得到?看破放下,放下妄想、雜念、是非,連惡人、天天找麻煩的人,也要把他放下,眼睛裡都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天天跟佛在一起,多快樂。如果你這個是冤家,那個是對頭,天天跟這些在一起,多煩惱。念頭就在自己一念之間怎麼轉過來。
一個人一生最快樂是沒有冤家、對頭,沒有對立的人。不要要求別人怎麼,是要求我怎麼樣對人。他會不會轉過來對我,我不管他,自己真得快樂,得幸福、得快樂。這佛教給我們,聽佛的話,別上別人當,重要。
*《大集經》裡講,持名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是用持名念佛來修禪定。它不是把煩惱習氣斷掉,是煩惱習氣起來了趕緊換成阿彌陀佛,真妙絕了,非常管用,比斷煩惱習氣容易。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凡夫哪有不起心動念的道理?但是起心動念才起來,馬上要覺悟,念頭只有一個,不要有相續的,要快,立刻換成阿彌陀佛。換成阿彌陀佛就沒事,就變成念佛,念念是佛,這是真正彌陀弟子。
彌陀弟子一定要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淨土五經,一心只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沒有別的願望。要真幹,身在這個世間就是要隨緣、要放下,自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真正念佛人。02-040-0249
*世間人心裡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是七情五欲的享受,是貪瞋痴慢疑,而且這些習氣非常嚴重,這就說明為什麼修行這麼難?為什麼經學了幾十年都不得受用?原因就是這些東西塞滿了我們的心性,阿彌陀佛裝不進去。
要把善念、惡念統統清除,為什麼?惡念感三惡道,善念感三善道,統統都是輪迴業。輪迴心念佛也是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輪迴業裡的善業。
既然發心想求淨土,就認真把這個心放在極樂世界上,心裡只有阿彌陀佛,一心只想求生極樂世界,其他的念頭全沒有了,一切念歸一念,這一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個真正念佛人。
*恆順眾生是修行,為什麼?順著眾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四句,要跟眾生和光同塵你才能修成功,你離開眾生怎麼修?不能離開。這個眾生脾氣很不好,很難相處,你跟他相處修忍辱波羅蜜,看你能不能忍受。
*淨宗的修學就是提醒佛號,念頭才起,不管念頭是善是惡——善念三善道,惡念三惡道——總而言之,都是在造輪迴業,念佛往生淨土,這叫淨業。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是淨業多,還是輪迴業多?如果淨業少,輪迴業多,那就麻煩了,我們的往生沒有把握。
*瑩珂念了三天佛就來接引,我念了三十天佛為什麼還不來?佛很清楚你心不是真的,他要真的一來了,你說:佛,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你再等幾年好了。所以從這些地方看,我們的心不真、不誠,假的。來了,這要死了,那還有好多事情沒有料理,怎麼辦?真正下定決心沒事,一切事情自有別人料理,隨它去!根本不聞不問,這就對了。真正想交代寫一份遺囑,然後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這才行。將軍鄉的老太太連遺囑都沒有,一句話都沒有,走得真乾淨俐落。所以彌陀弟子正業就是深信切願、老實念佛。
*「世尊以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的,對一切動物、花草樹木平等慈悲,對山河大地、一塵一毛充滿了慈悲與智慧。從哪裡學起?從拓開心量學起。你的心量太小了,沒有想到別人,沒有照顧到別人。
我們要學世尊無緣大慈,世尊的名號叫釋迦牟尼,釋迦翻成中國意思,能仁,他能夠以仁慈愛一切眾生;牟尼是清淨的意思,自己心地清淨平等。對人一片慈悲,對自己清淨平等,用這個做為名號。你念這句名號,你就要想到清淨、慈悲、平等,這是從智慧功德裡面所生的。
*說來說去,都在放下。為什麼我勸大家天天聽經?是因為你沒放下。為什麼不能放下?你對於事實真相沒搞清楚。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明白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天天聽經,天天勸自己,懂多少你就放多少,這樣就會有進步。
*你說你聽懂了,沒有放下。是不是真聽懂?章嘉大師教我一個標準,真正放下了才叫聽懂;沒有做到、沒放下,你沒有聽懂。沒聽懂,以為聽懂,這是很大的過失,為什麼?再不能往前進了。我知道我還沒懂,我聽經還會有進步;認為都懂了,這經聽不下去了,他聽了幾遍了不想再聽了。
*佛放光,光中現佛菩薩,佛菩薩說法,說的這些法我們不懂,只傳音,不傳義。你去念這個咒,決定有好處,叫你得三昧。咒沒有意思,你就沒有念頭了,你就不能想它,念咒是把你所有的妄想雜念都放下,就集中在這個咒。實際上,這咒還是有意思,密語不傳。密咒真的有無量義,不可思議。
*菩薩行沒有別的,全心全力利益眾生,其中最大、最殊勝的利益是什麼?幫助眾生覺悟,這是第一利益。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他們一生就幹這個事情,很多示現出家身分,專修、專教、專弘。
*佛教導人開發自性本有的智慧德相,是自性本有的,外面修怎麼修也修不出來。用現在話來說,佛陀是圓滿開發出來了,我們完全是隱埋在煩惱習氣業障當中。煩惱習氣業障都是假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因為你以為它是真的,它就真起作用。那你自作自受,你在六道輪迴三惡道中,你就得受苦。真正覺悟了,它根本就沒有了。
今天障礙覺悟根本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懷疑。貪瞋痴,貪瞋猛利好斷,痴難斷,愚痴就是藕斷絲連。古時候從小教誠信,所以接觸、修學聖教比現在人好多了,也就是說他的疑惑少。現在科學教人疑惑,連對自己都疑惑,這個對於聖學、佛法來講是非常嚴重的障礙。為什麼?只要一疑惑,就進不了門。疑惑也有習氣,習氣很重。這才知道相信佛法難。我們學這麼多年了還是疑惑,為什麼?如果不疑,信、解你成就了。
*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妄想、雜念,這才叫功夫成片。還有妄想、雜念,往生沒有把握,全靠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這說明臨終助念很重要,提醒你,怕你忘掉。
但是真正念佛人不希望人助念,為什麼?助念有好處,也有不好處,人多太雜反而不容易得清淨心。最好是自己平常功夫念到功夫成片,往生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走,自在的走。
*為什麼我們念佛很久了,還沒得定?我們不是至心稱念,我們念佛的時候有妄想、有雜念、有間斷。大勢至菩薩教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放下萬緣就是都攝六根的意思,眼從色那裡收回來,耳從音聲收回來。攝是攝受,收心,心要專一,心不能往外頭亂跑。
凡夫的心隨著六根向外跑,眼喜歡看色、耳喜歡聽音樂、舌喜歡嘗味、鼻喜歡聞香。外面叫六塵,它起染污。往外跑引起你的貪心,聞不到時生瞋恚心,愚痴,統統生起來了。所以往外跑是造輪迴業,增長自私自利、貪瞋痴慢。
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回頭,專念阿彌陀佛,叫淨念相繼。沒有染污、沒有分別、沒有動搖叫清淨,要用清淨心念佛。我們平常講沒有分別、執著、懷疑,或說沒有妄想、雜念、懷疑,這叫淨念。
*我們的念佛或有或無,常常間斷,念佛的時候也是雜心念佛,沒有專心念佛什麼原因?不知道念阿彌陀佛的好處,一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你會把別的都放下了。
為什麼功夫不得力?對於這句佛號真正是不了解,知道它是好,好在哪裡、好到什麼程度,不知道。認為眼前許多事都還超過阿彌陀佛,所以把阿彌陀佛放在第二。真正認識清楚、搞明白了,知道阿彌陀佛第一,其他的萬事萬緣都可以放下。《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只要你往生極樂世界你全都得到,到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這本書上所說的都是。
你對於淨宗、對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了解多少,完全看你能行多少,那就是你了解的,你沒有做到的,你完全不了解。我們在此地要生慚愧心,要真正懺除業障。我們業障沒放下,天天在造。造的業障太多了,念佛的時間太少,敵不過業障,所以沒有感應。我們功夫要能伏住業障,感應都現前了。
*如何出六道輪迴?善惡業統統放下,恢復自己的清淨心,回歸自己的本性就成佛,六道也不見了,十法界也不見了。
*真實利益就是心裡一塵不染。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對六塵清清楚楚,這叫智慧;如如不動,這叫大定,這叫真心。
*在《禮記·學記》就說得很清楚,「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政權、一個國家,領導全國的人民,什麼最重要?教學最重要,只要把人教好了天下太平,什麼事都解決了。
*瑩珂知道自己做阿鼻地獄罪業,怕墮地獄,這個心讓他不敢起妄念,所以他能成功。這在佛法裡叫逆增上緣,幫助他往生,沒有這個緣,他真誠心生不起來。
所以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要是會用統統是好緣、是幫忙,要不善用,順境善緣也造罪孽。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沒好壞,「好醜起於心」,看你用什麼心。你的身、心要清淨、要善,惡緣也變成善緣;心不清淨、不善,善緣也變成惡緣。
*天台大師講佛講六種,第一種從理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所以理上,理即佛,一切眾生平等,都是佛;事上講,不平等,事上有迷悟不同,全迷了,六道凡夫,全迷了。
*世間一切假的,不要執著,人家要,歡歡喜喜給他,兩方面都歡喜。自己心裡清清楚楚,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現前念念不住,它不是真的。命裡有,丟都丟不掉,這邊丟掉,那邊就來了,可能來的比丟的多。大捨大得,小捨就小得。
不要以為人佔便宜了,那個佔便宜很有限,他能佔到那個便宜,他能受用,他命裡有的,他的福報享完,他的便宜就沒有了,他得不到了。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真敢捨,真捨得。所以這是超情離見,不是凡夫能夠見得到的,超越凡夫的情見。
*學佛主要目的是恢復自己本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所以佛法稱內學,佛經稱內典,向內求不向外,外面沒有東西。用什麼方法求?用戒定慧這三個方法。戒是守住釋迦佛講的這些方法,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決定不要去做,教我們做的認真努力去做。
*我們在《往生傳》裡看宋朝瑩珂法師,是三天把佛念來,怎麼念來的?至誠恭敬,沒有懷疑,沒有夾雜,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你是真心,佛就應你,你是假意,佛就不應。
佛一來接引,你就怕死,你說不行,我還要多活幾年,這不就跟佛開玩笑了。所以意志不堅決,你念,佛不來,一定到堅決的時候佛就來了。印光大師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百分之百的誠敬,沒有一絲毫虛假,感應立刻就能現前。 *佛教我們發心,從哪裡起?從放下。放下七情五欲,放下貪瞋痴慢、懷疑,放下自私自利、財色名利,你才能入門,才能夠真正斷惡修善,這才談得上積功累德。功德的累積就實至名歸,你不需要求,它來了。
雖做缺德的事情,依舊在享福,這什麼原因?因為你過去修的那個福德讓你享受,現在造的罪業果報還沒有成熟。那個福享盡了,現前造的這個惡業果報成熟了,之後就麻煩了,可能是事業一敗塗地,可能是死墮三途,這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
人要有前後眼,前眼看因,後眼看果。一定要知道,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怎麼能疏忽?時時刻刻要提高警覺,名利現前,一定要想到合不合禮、義?於禮義合可以。不合禮、不合義就不能碰,你要是接觸,帶來給你的是災難,眼前有小利,後面有苦難,不能不知道。
*人用心一定要真誠,對於名利要淡薄,對於善行多做,有機會要多做利益眾生的事情,沒有機會不必去攀緣,有機會一定認真努力把它做好。真正發這個心,你本來沒有這個機會,佛菩薩給你製造機會,祖宗之德加持你,讓你遇到這些機會,不是自己去找的。
*如何感得佛菩薩住世?感是依教奉行,老實,聽話、真幹,我們用這六個字對佛菩薩,佛菩薩的應化身就常住世間。如果這六個字沒有,佛菩薩會走開,為什麼?緣沒有的時候,感沒有了,應就不存在。必須要有人真的依教奉行,他才能常住。不是天天求佛菩薩住世,這個沒用處。
*我們要能體會到,心善、行善,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福報不可思議。這個福報就是三種,財富地位、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來得及,好好去修,命是能轉得過來的。要如理如法,那是真實的功德,真實的果報。
*在我們這個世間如果會學的也不例外,法法都是助道法。我們在飲食裡頭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修不挑剔,隨緣不攀緣。吃的,有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心、執著心,就能像諸佛菩薩一樣,一切味都變成一味。因為味的差別是你的分別、妄想變現的,分別、妄想放下了,一切味是一味,叫妙味。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一切人都應該恭敬,都應該把他們看作是佛菩薩。自己謙虛,細心觀察他們,他們行的是正面的,反省我有沒有?我沒有,向他學習;他所做的是負面的,想想我有沒有?我要有,要改正。一切眾生都是我們善知識。
*我們每天生活,從早到晚都是隨緣,隨順順境、善緣,不起貪戀,隨順惡緣、逆境,不生瞋恚。心是平等清淨的,在這個裡頭成就自己清淨平等覺。
*隨緣成德裡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信、發願、念佛,做出榜樣來讓人看見。看久了,慢慢他就會比較,發現你這個生活好,這個生活有意義,他就會自動來向你請教,這叫有緣人。我們如果不做出好樣子給他看,很難叫他相信,一定要做出榜樣。
*學佛之後我們應當覺悟,用真誠心待人接物,用真誠心過日子,真快樂,真自在!別人對我虛情假意,我對他真誠。他騙我,欺負我,傷害我,甚至於陷害我,我還是以真誠心對他。人沒有怨恨,身心安穩,快樂無比。學佛禁不起考驗,你學的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是真實的,學了真管用,怨親平等,這平等法,真心是平等心。
*淨土法門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不相信,不肯發願,不念佛,真可惜!彭際清說過「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遇到不信,證明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難信之法。難信之法你相信,這是有很大的善根。
《彌陀經》上說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凡是念佛往生的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這一生遇到,得無量諸佛的加持,所以你能信,能理解,能發願,你肯念佛。
如果我們過去生中善根福德不足怎麼辦?佛法常說一切法不離因緣,你因有了,緣不足,你要能夠發心把緣補出來。用印祖所說的真誠心、恭敬心去念佛,你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
*你有很多很多牽腸掛肚的事情放不下,這個放不下就是往生的障礙,就是念佛不靈。念了這麼多年的佛,為什麼消息都沒有?你總得去找原因,原因找到,把這些原因消除,就一帆風順。
信心不堅固,願心不懇切,對這個世間還有許多牽腸掛肚的事情,這就得感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沒有老人家長時期教誨,我們怎麼能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了解之後才有選擇,知道我該怎麼做法,才歡喜放下。對於極樂世界會生起嚮往、羨慕的心,恨不得現在就去。那個世界裡的人,個個都是無量壽。
*《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就得大自在。為什麼凡夫得不到?凡夫患得患失,失掉了他不自在,他有苦受;得到了他也不自在,怕丟掉。所以得與不得,他統統不自在,而且都是假的。
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教你認識事實真相,於一切法中得大自在,為什麼?佔有的念頭沒有了,控制的念頭沒有了,分配的念頭也沒有了,完全回歸自然,回歸自性,這得大自在!這個叫成佛作祖。
*念佛的人修什麼?首先要遠離貪瞋痴慢。放下身心世界,身不是我,心也不是我,心就是念頭,想東想西、想過去、想未來,它也不是我,妄心。身心都虛幻不是自己,你能把這個放下,真正自己就現前。回歸自性,一般講成佛了,回歸到真我。
佛法裡的真我定義很簡單:我是不生不滅的,我不是生滅法;我是做得了主宰的,我們現在的身心都做不了主;我是自在的,我們不自在。這三個定義完全沒有,你就要知道這個身心不是我,這個身心是煩惱、是幻相、是夢幻泡影。
放下什麼?頭一個要把我放下,知道這個我是假我,我放下之後,所謂的放下身心世界就不難了。外面境界是假的,就是這個錯誤的念頭惹的禍,一身沉重的擔子,這擔子生生世世都卸不下來。
日常生活隨緣就好,隨緣不操心、沒有牽掛,攀緣就操心、就有牽掛;攀緣不自在,隨緣就得大自在!所以要有慈悲心,遠離無安眾生心。對於一切眾生沒有關懷、沒有愛護的心,這就不是慈悲心,這個不能有。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自私自利,這要遠離。
*夫子一生不跟人爭,表現出來統統是讓。你讓,他也讓,和睦相處,你爭,他也爭,就變成冤家對頭。世間最難捨的財物,人家要,給他!自己沒有了無所謂。如果命裡有,這個地方給了,那個地方會來;命裡沒有的,你不給人,自己也保不住。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心平氣和、歡歡喜喜的讓給你。我們這一生這個事情幹了好多次,結果讓給人怎麼樣?沒有多少天我們的環境愈來愈殊勝、愈來愈好。六十多年來我們實驗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生過得多自在,不跟任何人結冤仇。滿別人的願,真正就是滿自己的願,跟別人計較,那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學佛就懂得這個道理,只有一個純真的心愛一切眾生,這些冤親債主都愛護他,為什麼?他是一時迷惑。他要像我這樣清楚,他不會做出這個事情。
*平等心怎麼看待?一切法都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眾生什麼意思?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就叫做眾生。動物、植物、山河大地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你到宇宙間去找,除了自性之外,全是眾緣和合而生。眾緣和合而生是一個本體,就是一個自性,都是從自性變現的。所以法法平等,法法皆如,沒有高下。
*我放下煩惱,什麼都不要,就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想親近阿彌陀佛,你一定如願得償。善導大師教導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應化在世間就為這一樁事情,這叫一大事因緣。大事因緣是什麼?接我往生,幫助我脫離六道十法界。你要承當,不要客氣,佛來是為我不為別人,我這一生就決定得度了。
*世緣、萬法統統放下了,住在這個世間多一天少一天不妨礙,沒事。住在此地跟住在極樂世界沒有兩樣,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就得大自在。在這個世間,不要做當局者,要做個旁觀者,就自在了。
*三善道、三惡道是眾生所造善惡業之所招感,本來沒有,所以佛說它是夢幻泡影,它真的沒有,業感變現成的。
*許多人學佛不得受用,以為佛經上所講與我不相干,都是聽佛講別人,不是為我。學一輩子佛,一點受用沒得到。真正得受用的人,聽佛講經,字字句句都是講我自己,沒有想到佛有一句話是講別人,這是古大德所說的「直下承當」,他全盤接受了,若果依教奉行,他就成就,就解脫了。
*「為劇苦所逼,身熱心惱,故名熱惱。」人受很大刺激的時候,我們講人脾氣發起來,瞋恚心發出來,全身發熱,你看他的面相,臉色紫紅,這是熱惱的相。心裡頭嚴重的煩惱,非常不高興,這叫熱惱。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本具的功德,因為有煩惱,這功德漏掉,煩惱起現行。眼見色之後起貪瞋痴慢,合自己心意的就生貪愛,與自己心意相違背的就起瞋恨。眼根如是,六根亦然。不像諸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成就功德,他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是自性本具的功德。
*淨宗練的方法就是念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了,趕緊念佛,務必使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回歸到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別的法門是沒有念頭,這個很難,淨宗法門准許你把所有念頭歸成一個念頭,這個好辦,這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代替一切妄念,代替一切雜念,這就是定。我們的定就定在阿彌陀佛上,就定在這句佛號上。
*要在這一生當中有限的時光裡好好去學習,學習斷煩惱、斷習氣。在生活、工作裡,待人接物,先把這些不好的習氣斷掉。不好的就是自私自利,這是所有一切不善業的根源。要把心量拓開,要學著去關懷眾生,主動去幫助眾生。
*修行在哪裡修?在穿衣吃飯當中修,在日常瑣碎工作當中修,掃地、洗碗、抹桌子都是修行,沒有一樁不是修行,這裡頭有密義在,這個密義是什麼?是不著相,專念佛,這就是密義。
*人真正抓緊時間修行,那一定要分秒必爭,這是人生頭等大事。念佛要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中,這是真的,這個不是假的。擺在面前什麼事情都是假的,對於這些假的東西,隨緣,不要放在心上,什麼都好,隨它去!
沒有真實智慧,沒有大福報,想修世間福都修不到,在這上面操多少心也都是空的。我們世間福不要了,專門念佛求生淨土,這就對了。世間福報修不到,就把它放棄,就不要它了。
*還斤斤計較著,這不能往生。一切緣都要放下,隨緣,什麼都好,一切都隨它去吧,我絲毫都不染著了。我念念求生極樂世界,念念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個世間事不再過問。
*在境界裡叫歷事鍊心,事要經歷,不經歷你沒有經過鍛鍊,所以必須要經過鍛鍊,在鍛鍊當中不起心、不動念,真的。沒有經過鍛鍊是假的,假的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以為功夫真不錯了,境界現前的時候你起心動念,就是假的。
*得佛力的加持也要有條件,條件是什麼?真信、真願、真幹,換句話說,還是老實、聽話、真幹。這三個條件缺一個,佛菩薩的願力加不上;不是不加,你沒有辦法承受。佛菩薩的加持像陽光普照,你要躲到陰暗的地方不給它照,這沒有辦法。所以老實、聽話、真幹是修行證果的祕訣,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祈禱的加持,完全看祈禱的人他的用心。祈禱時最極真誠,感應不可思議。把散亂心統統收起來,一心一意,奇蹟就出現了。集體祈禱,力量更大。預言上常講有災難,到時候災難沒有了,什麼原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人知道有這個災難,多少人祈禱!不是災難沒有了,是災難給化解了。
*一般人不了解,以為自殺就一了一切都了了,哪有那種道理!真正了解佛的經義就曉得,人決定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怎麼不得了?六道搞輪迴去了。淨土法門說,當在斷氣之前,你覺悟了,真信真願,一念十念都能往生。這才叫一了百了,往生是真了了,沒有往生就不得了。一定要知道,要小心謹慎,辦一生最大的事情,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叫了生死出三界。
*做錯事情不肯懺悔、認錯,這是惡中最大之惡,與自性完全相違背。不是佛不原諒你,是自己不原諒自己,這個道理要懂。如果怪佛不原諒我,那是罪上又加一等罪,佛沒有不原諒的,是自己不肯回頭、不肯認錯,不能怪任何人。人生在世,自己對自己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自己所作、所受完全相應,確實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包括我們動個念頭都在造業,這個念頭善,這是善業;這個念頭是惡,那就是惡業。起心動念都在造業,何況言語造作。《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凡夫粗心大意,自己完全不知道,有意無意之間,造業從來沒有斷過。
*持戒是斷欲,這個欲裡頭有財色名利,以淫欲最猛烈、最難斷。在經教裡常常用情執這兩個字來形容,情執是非常非常難斷的,情執是貪愛的根本。這就是六道輪迴的根,只要它不斷,就出不了六道輪迴。貪最重的是情執,瞋恚最嚴重的是傲慢,愚痴最嚴重的是懷疑。真正用功夫的人,斷情執、斷傲慢、斷懷疑,貪瞋痴三毒就能夠遠離;不從這三方面下手,貪瞋痴不容易斷,非常困難。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跟父母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來報恩,這孩子決定是孝子賢孫。如果是報怨的,將來長大了會搞得你家破人亡,因為過去你害他,今天他來報仇。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在世,對一切眾生要布施恩德,不能害眾生,害眾生將來他要報怨、報仇。所以,害眾生是害自己,利益眾生是利益自己。
*古人說「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今天這個社會,就應了這兩句話。中國古人有所謂「教兒嬰孩」,從哪裡教起?小孩一出生就要教他。今天的小孩,他怎麼教?教小孩看電視、玩電腦,小孩就乖了,不鬧了。電腦、電視裡頭教他什麼?殺盜淫妄,幾乎全是負面的,全學壞了。
胎教,懷孕的時候就小心謹慎,母親起心動念,純淨純正,沒有邪念;言語造作,決定遠離一切負面,讓小孩所稟的是母親的正氣,這個小孩自然聰明、好教。出生之後,要照顧很周到,不善的東西不能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他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這樣照顧三年,就把他培養成聖賢的條件。
*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不執著、不分別,從這下手,這叫學佛,這叫功夫。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不要執著它,為什麼?假的,你執著它幹什麼?不是真的,不要去分別它。如果起心動念了,趕快念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提醒自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提醒自己。一個人真正做到不受外頭環境影響,功夫就得力了。所以外面境界對真正修行人來說,有利沒有害,它來考驗你,看你動不動念頭?你還分不分別?你還執不執著?果然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成佛了!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這個意思。
*佛法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佛門講大慈大悲理論根據,肯定了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科學家告訴我們,人身體是細胞組成的,每一個細胞都是我的身體,我知道它是我一身,這每一個細胞我都愛,不會說頭上的細胞尊貴,腳下的細胞就卑賤,沒有這個道理,平等的。所以佛對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愛、平等的慈悲。
*懺悔真正的意思是後不再造,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懺悔之後再造這個罪是永遠滅不掉的。所以,佛門的懺悔跟儒家所說的「不貳過」意思完全相同,過失只有一次,不會有重複第二次,這叫真正懺悔。
*信、願、持名,這是淨宗的三寶。真信、真願難!世緣放不下,不是真信,也不是真願。真願、真信那個樣子是什麼?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像鍋漏匠,那是真念,那是個真正念佛人。世緣裡面,利益眾生的不能不做,做了不放在心上,這就行,決定不求果報。做這事情將來得大智慧、得大福報,錯了,你還有求,只要有求,你離不開這個娑婆世界,出不了六道輪迴。六道輪迴的事情放得乾乾淨淨,只求極樂世界,只求親近彌陀。阿彌陀佛來了,說走馬上就走,沒有絲毫留戀;說這個事情要處理,那個事情要處理,你就去不了。念佛人時時刻刻都放下,隨時可以走,走得自在,絕對沒有牽腸掛肚的事情,這樣才能夠真正報佛恩。
*真正求生淨土的人一定要知道,我們的心同佛心,我們的願同佛願,我們的行同佛行,我們的德同佛之德,則沒有不往生的。如果在這上不認真的學習,跟阿彌陀佛心、願、行、德還是相違背的,這種人念佛不能往生,為什麼?他沒有懺悔,他沒有回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然不善,這就錯了。
*現在糟粕的定義就是如此,我看不懂就是糟粕,看懂了這是精華。這就是太粗心大意,對古人完全不尊重,不但不尊重古人,也不尊重自己。怎麼可以這麼粗心?不懂的細細去求,它一定有道理,沒有道理怎麼能傳幾千年?幾千年當中多少人看過,都沒有把它這個錯誤拈出來,還到我們這時候才來拈出來,這值得質疑。
*小時候,母親帶我們到城隍廟燒香,去看十殿閻王,造作不善的人在受的果報,用泥塑做得栩栩如生,告訴我們不能做壞事,做壞事要受這個報應,這個教育非常深刻。糾正人心,不敢造惡,為什麼?作惡要受報應。妄語、兩舌要入拔舌地獄,誰敢?你今天說這是迷信,現在人心壞了,什麼壞事都敢做,怎麼辦?你沒有辦法。
*不要把所看、所聞的放在心上,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就叫做妙用。要把這個當作第一樁大事!想到別的地方,馬上覺悟到,我想好事,三善道,我想壞事,三惡道。宗門大德有句話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起,不管它善與惡,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人,這叫老實念佛人。
*不要常常念著,我過去做什麼壞事,為什麼?你想一次又造一次,你那個惡業就愈來愈深。不要想這些惡的,也不要想善的,專想阿彌陀佛,把一切善惡統統忘掉,專念阿彌陀佛。現在人的思想是貪瞋痴多,天天念頭落在貪瞋痴上不好,這是三惡道。為什麼不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不想阿彌陀佛?念佛、想佛有大利益,為什麼不幹?
*到這個人間來,是業力牽引過來的,這叫引業;這一生在這個世間貧富貴賤、壽命長短,那是滿業。佛經將眾生造的業分作兩種,引是引導你到哪一道投生,滿是在這一道這一生的狀況,那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的是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決定沒有貪愛的念頭沒有,你保持在清淨平等覺,那要忍,這是善緣順境。惡緣逆境,那就是碰到找麻煩的,羞辱、毀謗你的,造謠、生事、障礙、陷害,你還是清淨平等覺,無動於衷,這樣你才順利通關。
*我們要做彌陀弟子,不能沒有阿彌陀佛的度量,要能包容。特別是無故毀謗、羞辱、陷害、障礙我們的人,都不要放在心上。《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放在心上沒事。而這些人他來考試我,我通過了、及格了,所以我不但沒有怨恨他,感恩他幫助我提升。
心裡面沒有一絲毫怨恨,法喜就是從這生出來的。要有怨恨,有不如意,你歡喜心怎麼生得出來?你生不出來,勉強裝,裝不像。他真快樂!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那麼歡喜、清淨。還生智慧,你就知道該怎麼樣處理問題,處理得非常妥善。
*人用真心好,何必用妄心!別人欺騙我,毀謗、陷害、侮辱也好,我都一笑了之,不會放在心上,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我不接受,與我毫不相關,對我絲毫傷害都沒有;接受就上當了。人家怨恨我,我接受了,我就恨他,這就對立起來了,對立產生的後果是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他以怨恨對我,我以慈悲心、真誠清淨心對他,沒有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是妄心,就是阿賴耶的種子!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造輪迴業,念佛也出不了輪迴。怎樣才能超越輪迴?決定不造輪迴業了。不造輪迴業,除淨土之外,哪一條路你都做不到。我們念佛要分秒必爭,真求了生死、出三界,絕不求留戀這個世間。
*學佛的人不可以收藏這些寶物,為什麼?容易起貪心,貪是煩惱。佛叫我們斷煩惱,你天天收藏這些珠寶,在這裡頭增長貪心,錯了。貪心增長將來到哪裡去?到餓鬼道去。你看學佛學了一輩子,天天貪愛收藏的這些名貴的佛像,將來死了到鬼道去了。喜歡收藏,增長貪心,丟掉了生煩惱,增長瞋恚、愚痴,這個東西與貪瞋痴掛鉤了。佛教導我們要斷貪瞋痴,怎麼可以增長貪瞋痴?所以要捨。
居住的環境愈小愈好,可以避風雨就足了。不必高大華麗,用不著,都會幫助人起貪瞋痴。你看近代真正修行的這些老和尚,他們住在名山寶剎,宮殿式的建築是供佛的地方,他們自己不住,自己住在廟外面茅蓬。莊嚴的道場是供佛、供養菩薩的,是接引大眾的,進佛門之後利用這個地方做佛事,就是講經教學。
*教育兒女什麼時候開始教?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教了,叫胎教。做母親的人,她的身口意三業都要端正莊嚴。為什麼?她起心動念影響胎兒。懷孕這十個月沒有惡念,有善念、有正念,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言語柔和,沒有傲慢。母親這樣照顧十個月,小心謹慎,小孩生下來就非常端莊、聽話,很容易教養。
現在聽說小孩叛逆,那也是教出來的。懷孕的時候起心動念,不正當的念頭,不當說的話,不該做的事,心裡頭有妄想、有雜念,全部影響胎兒。小孩一出生,他就接受教育,他看、聽、接觸,他就在模仿、在學習。所以中國人講紮根教育,從出生到滿一千天,就是三歲,這一千天這叫紮根教育。這個根紮得好,一生不會改變,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紮的這個根,八十歲都不會變。
現在沒人懂了,懷孕的時候不知道教他;生下來,也不知道教他。現在小孩誰教?電視在教,教他殺盜淫妄,多可怕!他這個基礎紮根的教育,是這麼來的。他長大了當然不好教,父母沒有法子教他,老師也沒辦法教他。不是沒有原因,是做父母疏忽了紮根教育,真的要後悔一輩子!真的能教,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是聖賢、都是佛菩薩,你得會教。
*怎樣才能決定往生?這個世間統統放下。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此地什麼都帶不去,身體也帶不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決定得生。有絲毫留戀,那個留戀就是一條繩索把你綁在這個地方,你走不掉。必須完全放下,徹底放下。
*佛法的修學完全是自性上統統本有,沒有一樣東西從外來的,所以佛學稱為內學,不向外攀緣,完全是用內功,與外界不相干,稱為內學,經典稱為內典,這個是學佛不能不知道的。
*出家、在家都要守戒律。受戒不是幾天,古時候三壇大戒五十三天,這都是形式。實質上的修學,至少三年到五年,養成習慣,自自然然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背戒律,要養成習慣。
*合掌也是個手印,表一心。平常這十個指表心散亂,把我們的散亂心收回來成為一心,所以合掌代表一心。掌要合嚴,不能底下有空的,要合齊,這代表一心,一心是最恭敬的。
*東方的學者重視開悟,從小教你背書,那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用這種手段幫助你恢復清淨心,因為你心不專注,你就會分散、會胡思亂想,每天讀這個書,書讀得很熟,就是收心,目的在此地。
*不怕吃虧上當,果然吃虧上當了,自己要生歡喜心,為什麼?消業障,好事情。別人毀謗我、傷害我、侮辱我、陷害我,他替我消業障,我當然要感恩他。有這麼多人來替我消業障,讓我快快成就、提升,我能不感謝嗎?如果不甘心,還生怨恨、還要報復,那個果報就是三界六道,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對人、對事、對物覺而不迷,你說多自在、多歡喜,法喜充滿,這是學佛人真正的受用。心沒有憂喜,身沒有苦樂,身心健康,法喜充滿,智慧增長,業障不知不覺的消了,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法帶給我們真實的利益。
*不懂得佛法的人很忌諱,認為念阿彌陀佛就是人死了,才給他念阿彌陀佛,這一句話很不吉祥。跟他解釋佛陀意思,要善巧方便,他錯誤成見很深,講高深的理他聽不懂,就不會接受,他說你們搞迷信,聽得懂的他就容易接受。
我們反過來問他,你要不要智慧?福報?長壽?要。佛就這三個意思。他就慢慢問你,問什麼你就答覆他,你給他解釋。這句阿彌陀佛貼在這個地方,我們是最有福報、最有智慧,得長命百歲,他高興了。
*《百法》裡頭所說的六個根本煩惱,一切不善都從這個地方衍生出來的。具足這六個煩惱,才有六道輪迴的幻相;這六個煩惱沒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個根本煩惱就是貪瞋痴慢疑加惡見,惡見就是見煩惱,五種見惑歸納為一個。
*「威儀有則」,就是處處都做好樣子給人看,什麼是好樣子?隨順性德,什麼是性德?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性德,世間法;出世間法,十善、三皈五戒、六和六度是性德,普賢十願、彌勒十念是性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些性德都相應,都不違背,這就是對的。
各人要做出人的好樣子,在家同學給在家人做最好的樣子,出家同學給出家人做最好的樣子,我們這個團體要給一切團體做好樣子,這家庭要給所有一切家庭裡面做最好的榜樣,這個人是真正佛弟子。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做出與性德相應的好榜樣,佛教才能興旺起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沒有一個人不歡喜學佛,佛陀教育太好了。
*「禮敬諸佛」,諸佛指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他本性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對於一切眾生就應該禮敬,決定沒有分別,他現在在哪一道不分,用清淨心、平等心看待,就是修普賢行。「稱讚如來」,稱讚有差別,你看禮敬諸佛,諸佛是不分的,如來就分別了。如來什麼意思?如來是指性德,與性德相應的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什麼是與性德相應的?佛在經教裡面教導我們,三皈、覺正淨、十善、五戒、六和、三學、六度是性德,普賢十願是性德。在中國傳統裡面講,五倫是性德,五常是性德,四維八德是性德。與性德相應的讚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讚歎,沒有叫你毀謗,沒有叫你批評。*我見就是我執,執著有個我,我是由我愛、我痴、我慢組成的,這三樣東西叫三毒,我愛是貪,我痴是愚痴,我慢是瞋恚。於是我們在這個地方得出,貪瞋痴有一個核心。貪的核心是情執,最難斷的,你一定要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不知道它是假的,你堅固執著,執著這個永遠出不了六道輪迴,輪迴是它變現出來的。瞋恚的核心就是傲慢,愚痴的核心就是懷疑。要斷三毒煩惱,從情執、傲慢、懷疑下手,就有辦法把貪瞋痴放下了。*「寂靜」,離煩惱叫寂,離苦患叫靜,這是涅槃的道理,證得涅槃就叫做成佛,換句話說,成佛就是證得涅槃,涅槃就是寂靜。
*消災得福,完全要靠自己。其實神賜福,你有功他才賜你,你造作罪,他怎麼能賜福給你?就跟世間的官府一樣,你做好事,官府獎勵你、表揚你;你要做了壞事,用刑罰處置你。還是你自己做自己受,他執行而已。這個道理要曉得。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常常跟別人計較,分別放不下,執著放不下,成見放不下,這決定不能成佛。不但不能成佛,如果在臨命終時,這個現象還出現,那它決定障礙你往生。希求在這一生往生的人,不能不留意。
*其實夢是假的,作夢,夢中那個我還不是我,因為夢中那個我做不了主,沒有主宰、自在,為什麼?夢中那個我在迷,不覺。我們人生也是假的,你要把假當真,這就有苦了。知道是假的、虛妄的,不把它當真,就沒有這麼多苦,真正能放得下。譬如你得到寶物了很歡喜,如果寶物丟掉了、被偷走了,感到很苦惱,為什麼?你以為那是真的,如果知道那個東西是假的,得到,沒有歡喜心,丟掉了,若無其事,你多自在!
*布施斷貪,忍辱斷瞋恚,般若斷愚痴,用六度來斷三毒,這是布施的功德。如果布施你貪財、貪名、貪圖健康長壽,貪心增長了,你的障礙沒去掉。沒有去掉不是功德,叫福德,依舊搞六道輪迴,就錯了;一定要把它變成功德,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就是叫你放下。
*念佛功夫不得力,這是什麼原因?你有許許多多的障礙沒放下,這是誰都幫不上忙,佛菩薩對你也用不上力,這必須自己覺悟。佛幫助你覺悟,但是真正覺悟一定要放下,沒有放下不算覺悟。
惠能大師放下,證無上菩提佛果。放下少分證小果,放下多分證大果,完全放下證究竟的佛果,全在放下。今天自己功夫跟別人比,不如人,其實不是不如人,是別人放下我沒有放下,我能放下跟他無二無別。
章嘉大師教「看破、放下」,他說學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兩句話,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在大乘教裡頭,看破,觀門;放下,止門。止幫助觀,觀幫助止,止觀不二。
*佛法、聖賢之法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念一千遍、一萬遍、十萬遍,永遠不會厭倦。為什麼?遍遍有新意思,你不斷的提升,你讀的意思就不一樣。所以多聽幫助解悟,悟了之後要真幹,把你所悟的,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行。
有信、有解、有行,我所能理解的我統統都做到了,行又幫助你深入的理解。理解是看破,行是放下,所以行又幫助理解,理解又幫助行,解行相輔相成。
*「不染利養」,對於財色名利要淡化,希望這些東西跟我一年比一年遠離,功夫就有進步。如果這些東西沒有離開,你是原地踏步,修行沒有進展,這個東西障礙你。對於世間一切法不執著,知道它是無常、是生滅的,知道它是得不到的。
怎麼知道世間法得不到?人命無常,就常常想到明天可能就走了,也可能今天就走了,對世間一切萬物不再執著了。執著什麼?阿彌陀佛要緊,分分秒秒記住,不離佛號,這才行,這是真的。
*別人毀謗我,我要不要生氣?要不要去反駁?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他毀謗我,我聽了若無其事,他造業,他有果報,我不造業。他造業,我提出反抗,生起怨恨,我也造業,我再受報。
反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假的,我就不要搞這個假的了,我把它放在心上幹什麼?為什麼佛教給我們徹底放下?因為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假的,還要生氣嗎?還要報復嗎?那不叫迷惑顛倒嗎?假的,一切隨它去,一笑了之,什麼事也沒有。
*和諧從哪裡開始?從自己開始,自己跟自己也不和,這是衝突的根。怎麼不和?我們自己本性是善的,本性本善,習性不善,習性跟本性不和,衝突從這裡開始。
*看破你就能放下,你不再執著,煩惱現行,一笑了之,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錯了,就吃虧了,你就有憂悲苦惱。別人罵你,你放在心上就生悶氣,自己身體氣壞了,與那個人不相干,你看你虧吃多大!他指著你的名字罵你,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未必是指我,不就沒事了嗎?不放在心上。罵人的那個人罵得很辛苦,他吃的虧大,我這裡一笑了之,沒有接受,就還給他了。我們不能禁止他不罵人,但是我可以不接受,不生煩惱。
*我們學習「不毀謗」。於一切法不毀謗,看到人做再惡的事情,只是生憐憫,不應該毀謗,不必去責備他,各人因果,各人承當。如果是互相毀謗,人跟人當中就不能和諧,社會就動亂。在社會上應該是隱惡揚善,能帶動社會走向穩定和諧,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
*你的觀念完全改了,走上覺悟的道路,不再迷惑,才能為自己積德,為你的家庭造福,為社會、為國家締造和諧,為整個世界貢獻出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一生就是菩薩生活。
*冤家宜解不宜結,對於冤家,為什麼我們跟他處得不好?前世不善的因,這一生遇到了。那過去生錯了,這一生我要把關係搞好,以慈悲、恩惠對他,吃一點虧沒關係,結要解開,養自己的德行,又把冤情化解,這是真正的智慧。
一定要曉得,六道十法界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佛在經上比喻,這一場夢,何必認真!過去不知道,沒學過佛,當真,結的就有冤仇。現在明白了,明白就要化解,你對我怨恨,我加倍對你好,你不理我,我也不怪你,我們的善心善意永遠不會變更。你對我有成見,我對你沒有意見,久而久之,結就化開了。
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我是一體,冤親債主跟我原來是一體,一體有什麼好計較的。自他是一不是二,問題全化解了,你才真正能夠做到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沒有這種觀念,怎麼做裡頭都帶著有障礙,都有煩惱,這個煩惱就是見惑、思惑,我們想錯、看錯了,有偏見、邪見、成見。
*別人用妄心騙我們,我們用真心待人,不是吃虧了嗎?小事,我們在這個世間也不過幾十年而已,這幾十年時間短,跟無量壽比差太遠了。用真心,最後我們能夠到極樂世界;如果不肯用真心,最後到不了極樂世界,那個損失就太大!
眼前虧沒有關係,終極的目標,往生極樂親近彌陀,這個利益太大了。所以念佛人不怕吃虧、不怕上當,也不怕受騙,各人因果各人承當,我們決定不可以欺騙別人。記住,用欺騙別人這種心,念佛不靈,不能往生。
在中國古代,善導大師告訴我們「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什麼原因?念佛的人都能用真心,沒有絲毫虛偽,所以修萬人去。現在人用妄心,用成習慣了,用真心不習慣,用妄心很習慣。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把它看一切眾生個個都是阿彌陀佛化身。有對我很好的人,也有以惡意對我的,批評、毀謗我的,甚至於陷害、障礙我的,那些人全是阿彌陀佛,我感恩,為什麼?他在考驗我。菩薩六度,普賢十願,我能不能關關通過?順境不起貪心,逆境不生瞋恚,佛菩薩出考題來考我,要歡歡喜喜,關關通過,你說多快樂。
人家一罵你就生氣,氣幾天都氣生病了,你說你多苦、多可憐。人家罵我的時候,我聽到了,想一想有沒有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管我有沒有,都感恩他,他提醒我。
所以真正會修行,睜開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你能不成佛嗎?你現在還有分別、妄想、執著,那可麻煩大了,你到哪一生才能成就?看到順心的喜歡,不順心的煩惱,這就是你的病,這就叫輪迴心,造輪迴業,念佛也出不了六道輪迴。
*從哪裡修起?我勸大家從《弟子規》學起。《弟子規》不是教小孩的,是教自己的,自己做給小孩看。小孩要從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裡面去學成,那是真的。所以要把《弟子規》做出來給兒女看,給親戚朋友看,給鄰居看,大家天天看,他就會受感動。
自行就是化他,想化他從自行開始,自己不行,勸別人去做,沒有人相信,一生一世都收不到效果。為什麼?自己沒有幹,要求別人幹,別人說是假的,你來欺騙我。所以,自行化他這一句的意思很深。
*學佛,修淨土,真正求往生,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心淨則佛土淨」,這是淨土的真因。那我們的心不能清淨就不能往生,這是真的。清淨心要怎樣生出來?就是放下。
*對待一切眾生要大慈大悲。第一個是「慈心」,第二個是「悲心」,憐憫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才會不傷害眾生,幫助眾生。
*一定要發大心,心量愈大,福報愈大,智慧愈大。一定要發度眾生的願,要度眾生要先度自己,自己都沒有得度,你怎麼能度人?度自己,從斷煩惱度起。
*真誠到極處你跟諸佛菩薩、跟自性通了,怎麼通的?放下。阿羅漢只放下見思煩惱,無明、塵沙沒放下;菩薩放下塵沙煩惱,無明沒放下;無明一放下就成佛了,就全通了。所以修行證果不是在你經念得多,不是這個,是你放下多少。
*我們怎麼斷煩惱?淨宗有特別方便的法子,無論起什麼念頭,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就是佛號,用阿彌陀佛代替妄念。要知道,善念惡念都是妄念,完全用一句佛號把它取而代之,這個叫真正念佛人。
*真正在佛法上想成就,善惡二邊都要離開,為什麼?惡感召三惡道,善感召三善道,都在六道裡,出不了六道。所以要出六道輪迴,佛教給我們,斷惡修善不著斷惡修善的相,你才能超越。斷惡修善要不要做?要,是好事情,著相就變壞了,這個壞就是出不了六道。斷惡修善都不著相,要學三輪體空,修一切善,心裡痕跡都不著,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才能往生,你決定得生。
*順境,絕無貪戀;逆境,決定沒有煩惱,沒有怨恨,時時刻刻知道感恩。縱然你毀謗侮辱陷害,我還是幫助你。為什麼?你迷惑,我不迷惑。迷了,你是你,我是我,不是一體;覺悟了,你跟我是一體,我知道,你不知道。覺悟的人,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佛門弟子要把這個做出來給社會大眾看,喚醒他們的迷夢。
*凡夫攝心不容易,印祖教我們用十念攝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一聲佛號是十裡頭的哪一句,清清楚楚,不准記數,不可以說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用這個方法來攝心,讓你心裡沒有雜念,有雜念進去,你就記不得,就把你功夫破壞了,破壞了就不算,從頭再來。如果初學的人,一到十還記不住,分兩段,一到五、六到十;再不然分三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念佛的時候,要把外緣斷掉。在一個小房間念佛,房間不論大小,門關上,電話什麼都切斷,免得在念佛的時候外面又干擾你。每天至少念一個小時、二個小時,養成習慣,這個非常重要。養成習慣,到時候你就念了。這個最好當然是在早晨,早晨沒有人干擾,或者晚上睡覺之前,沒有一切事務干擾的時候,早晚清淨。
*阿彌陀佛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悟,無量覺。無量覺是一切諸佛的通號,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於是我們就明白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把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念到了,還包括未來佛,這些眾生將來成佛統統是無量覺,一切佛全都有緣了。
*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什麼意思?是梵語,釋迦翻作中國意思是能仁,以平等仁慈的心待一切眾生,教我們對待別人要大慈大悲;牟尼翻成寂默,對待自己要三業清淨。佛的名號是表法的,依教修行,依這個名號自己好好修,自己變成釋迦牟尼,你就成佛了。
*受任何的屈辱都若無其事,幫助我們自己消業障,好事!對於毀謗我們的人、侮辱我們的人、傷害我們的人要感恩,我們的業障就消掉了。如果你要是接受,懷恨在心,那就壞了。變成什麼?變成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雙方都痛苦。所以,有一方是個明白人,雙方都得利益。
*對立,我們說他不和,自己也不和,跟他一樣,有什麼兩樣?他跟我不和,我跟他和;他毀謗我,我讚歎他;他陷害我,我感恩他,這樣就對了。人人都能學會這樣,天下就太平,衝突就沒有了,對立沒有了,競爭沒有了,戰爭也就沒有了,這個帶給社會多少利益!
*今天儒釋道有名無實,什麼原因?只是在經典上講講說說而已,一句都沒有做到,這是假的。佛在經典上有規定,任何一部經都有教、理、行、果,今天我們研究經只研究教,只重在這一點,理、行、果都不要了,這人家叫迷信。只念經不懂意思,也不曉得怎麼修行,佛教就滅了,所以佛教要回歸教育。
*學佛是開發自性。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是假的。我們迷失自性太久,都把這些假東西當作真的,物質現象是假的,精神現象也是假的,凡是生滅法都是虛妄的。
*如來圓滿的智慧、功德、相好,樣樣圓滿,一切眾生在理上講統統圓滿,你這些智慧、德相沒有失掉,只是現前有障礙,智慧、德相現不出來。什麼障礙?佛說三大類,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
*古大德所謂,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念起是習性,凡人哪有沒有念頭的道理?所以不怕念頭起來,就怕佛號忘掉了,隨著你煩惱一個接一個,就造業了。念頭才起來,第一個念頭,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換過來了,起念頭馬上換成佛號。
功夫進一步,知道起念頭是煩惱,不起念頭是無明,也不是好事。不起念頭,我們也要把佛號提起來,破無明,這句佛號既破無明,又破煩惱。佛號要念念相續,這大成就,這是真正彌陀弟子,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見到了會起心動念,會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叫生煩惱,受是接受,接受了馬上就有妄想,心就不清淨。這個時候把佛號提出來,把你的感受,受想行識,取而代之。佛號提起來,受想行識遠離了,讓佛號相續,這叫真功夫。
*人沒有生死,就是轉世,無論在哪一道,死了之後他就會轉世。至於轉到哪一道?懂得因果的人他可以操縱,不懂因果的人隨業流轉,那個很苦,自己不能掌控。自己如何掌控?那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佛法教人修寂靜,現在人不甘寂寞,所以他定不下來,他要熱鬧。真正學佛的人很少,往生的人更不多。所以我們要努力、精進,這個緣太殊勝難得,決定不能放鬆,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個世間統統放下。無論是善是惡,決定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身禮阿彌陀佛,三業精進,決定得生。
*佛法如何才能久住?不是蓋大廟,現在蓋寺廟的人很多,真正信佛的人不多。佛法要興旺,方老師曾經告訴我,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叢林制度是什麼意思?正規的教學。
*淨宗法門沒斷煩惱,但是叫你要控制住,雖有煩惱,煩惱不起作用。用什麼方法控制?這一句佛號。妄念才起,底下一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代替你的念頭。不管你念頭是善是惡,什麼都不要管,只要念頭起來,接著的是阿彌陀佛,這樣就把妄念控制住了,控制住就能往生。它不是斷,斷難,控制比斷容易太多。
所以念佛要會念,怎麼念?日常生活當中,從早到晚,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念頭換過來。善念換過來,惡念也換過來,除了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功夫成片。臨命終時,最後那一念還是煩惱、雜念,佛號提不起來,那就完了,就六道搞輪迴去了。往生的關鍵是最後一念,平常就把它鍛鍊成功,最後一念自己有把握。平常雜念多、妄想多,是一點把握都沒有,這不能不知道,這個麻煩很大。
*貪瞋痴三毒帶給我們的是災難,不是福報,對自己本身來說,帶來的疾病。現在的這些疾病比古時候多很多,醫學裡所說的新的病菌,過去沒發現過的,現在常常發現新的病菌,這就從貪瞋痴培養出來的。
*要放下妄想、雜念,這都是輪迴業,不放下就是造輪迴業,來生繼續搞六道輪迴,把它放下,就是說明我不再搞六道輪迴,專修淨業,我們才能有把握往生。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講的,我們要記住,要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真修行。憶佛,心裡想佛,念佛,口中念佛,不念佛的時候心想佛,心想佛的時候,念佛、不念佛都可以,功夫不間斷,這是真念佛人。凡是不能成就的,就是不肯放下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然後就問自己,肯不肯放下?心裡頭念念著要成佛,但是又不肯放下;念念想成佛,又捨不得現前的境界,現前是六道輪迴人道的境界,這是假的。
*到六道輪迴誰做主宰?就是業識種子做主宰,哪一個種子力量強,它先受報。如果貪的念頭最強,將來到鬼道去;瞋恚最強,常常發脾氣,貢高我慢,墮地獄的成分就很大;愚痴是對事情糊裡糊塗,搞不清楚,迷惑顛倒,容易墮畜生道。這三惡道去了。
如果對於倫理道德觀念強,來生又會到人道來;如果道德水平高,意念清淨,就到天道去了;念佛的念頭強,念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往生淨土。所以將來會到哪一道去,自己比誰都清楚,不要問人。
*人沒有宿命通,不曉得過去造作的善惡,他才敢一味造惡,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損人利己,現在都是這個念頭,來生的果報是三途,但是他不相信有來生,不相信輪迴,不相信有過去,等到他知道了,就來不及了。所以因果教育在現代社會比什麼都重要。
人真正相信因果,他會歡喜接受倫理道德教育;不相信因果,對於倫理道德教育很冷漠。他認為什麼?這些對自己都有傷害的。傷害什麼?傷害自己的欲望,傷害自己的貪婪,於是乎他就不能接受。
*我們肉眼隔一張紙就看不到了,只看到眼前,看不到過去、未來。地獄的苦最重你見不到,雖然勤苦修行,不能勇猛精進,為什麼?沒看到地獄苦。極樂世界的殊勝沒見到,所以雖然求生淨土,求生淨土的念淡薄,信心不足,願心也不足,能不能往生?很難。
往生要堅固的信心,永遠不退的願力,才能保證你往生。半信半疑不能保證你往生,完全看你最後的一念,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得生,最後一念不是阿彌陀佛,你就又回到六道去了。
*嫉妒障礙要忍受,不可以有怨恨,這個地方正是修忍辱波羅蜜的機緣,把握這個機會修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講六度,特別重視布施跟忍辱,布施能積德、能修福,忍辱能保持。不能忍辱你所修的很快就漏掉了,忍辱能夠保持你的智慧功德。
*一定要學忍辱波羅蜜,成就自己的德行,圓滿自己的功德。對於一切傷害我們的人,決定不放在心上,沒有怨恨,要有憐憫心。他本性本善,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是他沒有接受聖賢教育。這些是正常現象,不足以為怪,我們就能夠包容,就不會有怨恨的念頭生起來,成就自己忍辱波羅蜜。
*什麼叫功夫成片?心裡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一切都放下了,叫功夫成片。如果還有沒放下的,你就沒有成片;沒有成片,往生還靠不住,成片之後是決定往生。所以放下比什麼都重要,不能不放下。這個世界太亂了、太苦了,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很容易去,不難,只要依照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認真去學習,很容易得到。
*念佛,你就在一句阿彌陀佛上用功夫,念念不間斷,念久了,功夫得力。什麼叫功夫得力?妄想少了,雜念少了。妄想沒了,雜念沒了,這叫功夫成就,就證果了。證果有什麼好處?好處太多了,證果,智慧開了。
*我們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沒放下,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跟阿彌陀佛不相應。不能放下,就是你沒有看破。沒看破怎麼辦?在經教上再下功夫,經教就是幫助我們看破的。一定用真誠心、恭敬心,印祖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
*對自己要真誠,對別人要真誠,別怕吃虧。人家欺騙我,我們用真心對人不吃虧,我往生極樂世界,他搞六道輪迴。我要不肯吃這個虧跟他一樣,你對我虛偽,我對你也虛偽,他墮輪迴我也墮輪迴。
*我們學佛的時候,老師同學們都認為聽經最少要三十遍,才真正有印象。遍數愈多當然愈好,三十遍是底限。不可以說我聽了二、三遍,這個我聽過了、我懂得了。章嘉大師教給我們的標準,你還沒有做到,沒做到就是不懂,你真聽懂沒有做不到的。常常用這個標準來測量自己,才知道自己功夫不足,跟古人相比差很遠。
*用真誠待人,不求別人用真心對待我,為什麼?人跟我不同的境界。我們學聖賢教育、學佛多年了,他們沒有學過。他們所受的教育,是在電視、網路,全是負面的,跟我們受的教育不一樣,我們不能跟他學。
*他以不善來,我以純善去,永遠這個做法,最後一定被感動。佛菩薩有耐心,生生世世不捨一人,這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當向他學習。
*不殺生,從不吃眾生肉做起。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牠要叮住你,也不過就是在討飯。你要慈悲,就讓牠吃飽了再走;不喜歡,搖搖趕牠走就好了。不能一巴掌把牠打死,牠沒有犯死罪。不偷盜要從不佔別人便宜,斷這個念頭,不偷盜就能夠持得很清淨,小便宜都不可以。
*如何真正能把怨結解開?一定要接受佛陀跟聖賢的教誨,慢慢你把這事實真相都搞明白了,自然就放下。歡喜放下、歡喜吃虧、歡喜讓步,這是真正功夫得力、智慧現前,能看得出。
*轉惡為善,這是佛教一般人民、整個社會,叫普世的教育,小乘教裡頭多。轉惡為善,那就是果上講,轉三惡道為三善道,沒有出離六道輪迴,你不墮三惡道,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轉迷為悟,第三步轉凡為聖。這是佛陀教育的三個層次,一步一步向上提升。
*惡趣是消罪業的,看到好像不善,罪業消掉就善了。天上是消善業的,善業在那裡福享完了,就往下墮落。我們修真善,不要修這些人天六道裡的善,這個裡頭確實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善享盡了墮惡道,惡受盡了又生人天,這個輪迴很恐怖。
*我們真正用菩提心,用真心去過日子,用真心去工作、待人接物,一句佛號抵得一般人念一百萬聲佛號都不止。這是用心不同,完全用真心,沒有虛偽、沒有自己,真正肯定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體。為一切眾生就是為自己,為自己就是為一切眾生,自他是一不二。
*修行終極的目標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句話不僅僅是禪宗講的,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在內,沒有例外的。如果這個法門不能通達到明心見性,就不是佛法,這是佛法的一個標準。
*淨土是清淨心變現出來的,清淨心決定住淨土。要清淨心現前,妄想分別執著就得要放下,特別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你的心怎麼能得到清淨?
*淨土法門叫萬修萬人去,但你得真幹,不真幹去不了。真幹是什麼?放下萬緣,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得三昧。得三昧就算成就,不用開悟,開悟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自然就開悟了。
在這個地方沒開悟,只得定,這個定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最淺的叫功夫成片,就保證你往生。功夫成片是什麼意思?一天到晚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要,什麼都放下了。
*這一句佛號,就是自心跟佛心,跟阿彌陀佛的佛心聯繫的一個信號。我們念這句佛號就能感通,就聯繫上了。要用真誠心,這個信號力量非常強大;散亂心,這個信息很微弱,不強。
*往生的條件是信願持名,你的信裡頭有懷疑,那願就不懇切,懇切的願望生不起來,佛號念不好,念佛會夾雜、會間斷,換句話說,功夫不得力。這障礙!必須得放下才行,不能放下怎麼行?
*淨宗裡,祖師大德跟我們講一心,什麼叫一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因為你用的是真心,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是世出世間第一大善。阿彌陀佛在遍法界虛空界辦一所學校,是幫助人成佛的,它完全與實際理體相應,它的目標幫助我們回歸自性,這個得的果是永恆的,是無量無邊無盡的福報,智慧福德圓滿。
*「一切因果不離自心,無有一法居於心外」,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最重要的是自心。所以心清淨,一切法都清淨;心染污,一切法都染污。無有一法居於心外,心是主宰。不管別人,管自己。管別人,生煩惱;管自己,開智慧。只要有決心、有毅力,沒有一樣不成就的。今天真正發大心救眾生苦,來救傳統文化,來救大乘佛教,這個人必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這真的不是假的。
*起心動念都有果報。起一個惡念,就有一個惡的果報等著你,你要是有行動,去幹壞事,那就是增上緣,很快就墮下去了。起心動念是因,言語造作是緣,因加上緣,果報現前了。最好因都不要,起心動念純淨純善。最善的念頭無過於阿彌陀佛,人起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善中之善,一切佛法裡第一善,為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稱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淨土法門帶業往生,也就是說不必斷煩惱就能往生,可是有條件,往生那一念,煩惱不起現行,才管用。往生那一念,要是阿彌陀佛才行,十念、一念必生,最後一念是念佛,沒有煩惱的念頭。
這樁事說得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誰能保證自己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人怎麼走法也不一定。所以不能不做周全的準備,我們得認真念佛,把佛號念熟,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這就是我們往生的保證。
萬緣放下,不但世間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金剛經》:「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為什麼要放下?自性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中觀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教你說一切法都沒有,你沒有把握,所以佛方便起見給你建立一個法,要懂得佛法是因緣所生法。可別世間法不執著,執著佛法,不是教你換對象,是教你把執著放下。
*不斷放下,放得乾乾淨淨,這心胸好自在、好舒暢。身沒有苦樂,苦不好,樂也未必好,都不要才好,心沒有憂喜,統統捨乾淨,統統歸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終極目標就是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一切法不離自心。
*佛教給我們,負面的東西放下,正面的東西端起來,就是還是要自己幹才行,不是佛把我們負面的東西拿去,正面的送來,不是的。確確實實要靠自己。
*我要去挑選好吃的東西,要去滿足身的享受,這就是為身服務,這是凡夫。為這個身造多少業,將來在三途受果報,苦不堪言,都被這個身害了,身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教弟子,你進門來,頭一個要把身見放下。
*戒律幫助你得定,戒律叫你放下所有一切障緣,恢復你的清淨心,這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恢復你的平等心,然後才能開悟,開悟就是覺,所以佛稱為覺者。大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圓滿了,佛知佛見自然得到,不要學的。為什麼不要學?因為一切法是自性變的,你掌握到能變所變的。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條件,心淨則佛土淨,跟極樂世界才產生感應。染污的心不感應,分別心不感應,迷惑的心不感應。放下的,真正的彌陀弟子;沒有放下,假的,假心假意念佛怎麼能往生?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不能往生的原因就在這裡。
*修行在哪裡?就在生活上,離開生活修什麼行?老師教我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分別、起心動念。於一切法不執著了,清淨心現前;不分別了,平等心現前;不迷惑了,覺心現前,就是經題上的「清淨平等覺」。
*這三毒煩惱痴是根本。得不到就瞋恚、就發脾氣,得到了就貪,總是想據為己有,真正得到又怕丟掉,所以沒有辦法定下來。
*真理,永恆不變,萬世之常法。世間聖人跟佛說的是一樣的,孝道!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萬世之常法。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五倫、五常,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樁事情出了問題,天下就大亂了。
*布施就是度慳貪的,我們有貪心、有吝嗇,自己有的捨不得給別人。佛教我們布施把這個病根拔除,布施度慳貪,是我們的根本煩惱,人要沒有貪心、不吝嗇,他沒有煩惱。
佛教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這些惡業,持戒是度惡業的。忍辱是度瞋恚的,能忍,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人事,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寒暑。我聽說今年各地方氣候反常,澳洲悉尼白天溫度達到四十五度,這要忍;寒冷的地方氣溫在零下三十度,這對於大自然要忍耐,度瞋恚。
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它都有對象的。佛把我們的煩惱歸納六大類,用這六個方法來對治,所以叫六度。度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統統沒有了,涅槃就現前,所以六度是證涅槃的正因。
*煩惱習氣放不下怎麼辦?菩薩舉個比喻,如果有人無緣無故奪取你一塊錢,你馬上就生氣了;人家無緣無故給你一塊錢,你很歡喜。喜跟怒,這叫煩惱,煩惱從這來的,實際上是從你的心,你的心對財沒放下,所以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另外一種是:這一塊錢他要奪去,給他吧!他給我,我也不很歡喜。把一塊錢提升到一百塊錢、一千塊錢……千萬塊錢、億萬塊錢也這樣看法,貪就斷掉了。最後看到,我的身心是假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包括身體,何必得了就歡喜、失了就懊惱?沒這個必要。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常作如是觀,常修如是行,你的東西,再心愛的東西別人拿去了,提都不提,心上不落痕跡,就好像本來沒有一樣。人家供養你、送給你,也不再放在心上。常常念到這是我的,那就錯了,哪有我的、你的?再進一步,能夠真正理解到整個宇宙是一體,你就入如來境界。一體,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果然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圓滿成就了。
*經上有個比喻,有漏的善千分只能等於無漏的善一分。什麼叫有漏善、無漏善?同樣是行善,有分別、有執著就叫有漏。我們今天做一樁善事、好事,常常念在心上,這叫有漏善。做了好事忘掉了,如同沒做,心裡乾乾淨淨,一絲毫念頭都沒有,這叫無漏善。無漏善的一分抵得有漏善的一千分。
*對於人為的加害,一切都要能忍,替自己消業障、增福慧,不但不怨恨還感謝。環境寒熱飢渴,這些自然環境也要能忍,不能過分;資生之具適可而止,夠用就很好,決定不能貪求。
*世間人發願靠不住,為什麼?他會退心,說了往往不算數,這就是願不堅固,這個願不能成就。願不能夠隨便發、輕易發,但是現在人發願都是輕易、草率,妄念裡高興了發個願,隨著境界他就轉變了,遇順境,被人誘惑了,遇逆境他就改變了,心不專一,所以他不是真心,什麼都不能成就。
*沒有執著分別、起心動念,真就現前,叫真相大白。你見到真相,你跟諸佛如來一樣,你也說不出來。無法形容,不能想像,不是言語所能說得出的,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想不到的,念頭才動,錯了。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自性,這是宇宙萬有的本體。
*中國人常講「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現在家規沒有了,大概公司行號、一般社團裡還有章程、規約,這都是屬於中國家規一類的,必須要遵守,不遵守這個團體就亂。現在社會亂了,什麼原因?規矩沒有了,禮沒有了。儒家的禮就是佛家的戒律,名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要想社會恢復正常,恢復安定和諧,戒律太重要!
*學佛最後的目的就是見到真相,見到真相這個人就叫成佛。怎樣才能見到真相?真相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我們從來沒有離開真相,是因為自己有障礙而見不到。這個障礙是煩惱、是習氣,是無量劫來到現在還繼續在造的,叫業,能把這些障礙放下就見到了。所以見到不難,難在放下,為什麼放不下?真相不了解,誤以為這些現象、假相是真的。自性真的,誤以為是沒有,是假的,我六根緣不到是假的。沒有想到,六根緣不到是真的,六根緣到的是假的。
*「《探玄記三》曰:三昧,此云等持,離沉浮故。」這也是平等受持,是定慧均等,這是佛家講的禪定。定慧要不等,定不能成就。如果定多慧少,容易昏沉;慧多定少,這個心就浮躁,心浮氣躁定不能成就。
*法供養裡第一條是根本,決定不能疏忽,沒有這一條,後頭都做不到,「如說修行供養」,佛在經上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幹。
*平常功夫從什麼地方去測驗?煩惱輕,智慧長。我們的煩惱今年是不是比去年少?智慧是不是增長?果然如是,我們的功夫得力,有進步。如果是跟去年差不多,甚至比去年煩惱還多,那就退步,毫無進展,往下墮落了。人在進步的時候法喜充滿,退步時那是煩惱充滿。
*我們走的路子,是走佛法的正道,還是走佛法的偏道,甚至於走到佛法的邪道。所謂邪道,帶著不善的意念,就是那裡頭摻雜著有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是邪道。正道的標準就是戒定慧,守住戒定慧這是正道,離開戒定慧,不是邪道就是偏道。邪就壞了,邪就造惡,果報在三惡道。果報在人天是偏道,不是正道;正道一生決定成佛、決定證果,證到須陀洹果也是正道。
*「法藏比丘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內心清淨永絕塵勞」法藏首求智慧,智慧從清淨、平等心當中來的。清淨是定,平等是大定,覺就是智慧,定生慧。凡夫的心不定,妄念、雜念多,所以生煩惱。大乘教裡只要是念頭,統統叫妄念。
*在淨宗,只有這一念阿彌陀佛這是正念,除這一念之外全是妄念。定從哪裡來?定從戒來。所以,把戒丟掉是假佛,不是真的。
*我們想學佛要想成就,佛告訴我們戒定慧三學,如果沒有戒,你得不到定,換句話說,你的心不會清淨,心不清淨就不能開智慧,起心動念全是煩惱,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無論是佛陀的教法、菩薩的教法、祖師大德的教法,叢林制度是祖師大德的教法,它的根都不離戒定慧三學,這是真正的佛法。離開戒定慧三學不是佛法,這個一定要搞清楚。
*不但六道,再提升到四聖法界,還是沒有把五蘊放下。所以四聖法界裡面的佛,天台大師稱為相似即佛,不是真的。把五蘊放下,真成佛了。五蘊放下就是不再執著五蘊,知道五蘊是假的,你不再為這個操心憂慮,不再去分別、去執著它,甚至於對它可以不起心不動念。都教你放下,你要不放下就繼續搞六道輪迴。
*四正勤是精進的方向目標,它的內容是斷惡修善。已經生的惡要斷,還沒有生的惡要制止,不讓它生,已經行的善要繼續,沒有生的善要把這個善生起來,這是四正勤。
*佛用的這些名詞是假名,所以不能執著。你要了解它的意思,了解之後你要去證得它,所以佛法是科學。你如果沒有證得不算數,那種悟不叫開悟、徹悟,你只是聽說而已,知道有這麼回事情。像在經上聽到、看到的,要通過實證,就是把所學習到的應用在生活、在工作、在處事待人接物,要在實驗裡真正證得,那就叫實智、如理智,不通過實驗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是科學,跟科學的精神完全相同。
章嘉大師教導我們,檢驗自己是真是假,你學的這些佛法,你做到了沒有?做到了真的,沒做到全是假的。搞假的就是搞佛學常識,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四聖法界,也就是不能成為法身菩薩。這個檢驗的方法非常好,問題是你做到了沒有。
*畜生道、餓鬼道、地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莹柯法师往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