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三十八级蛇能打赢老虎吗普通真蛇吗

|||||| ||||||||
||||||||||||||
07月17日 星期二
07月18日 星期三
07月19日 星期四
07月20日 星期五
07月21日 星期六
07月22日 星期日
07月23日 星期一
07月24日 星期二
07月25日 星期三
07月26日 星期四
07月27日 星期五
07月28日 星期六
07月29日 星期日
07月30日 星期一
07月31日 星期二
08月01日 星期三
08月02日 星期四
08月03日 星期五
08月04日 星期六
08月05日 星期日
08月06日 星期一
08月07日 星期二
08月08日 星期三
08月09日 星期四
08月10日 星期五
08月11日 星期六
08月12日 星期日
08月13日 星期一
08月14日 星期二
08月15日 星期三
08月16日 星期四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您要找的内容已被删除洛克王国怎么带寡我有紫夜了三十八级怎么可以快速升到一百级快!下个星期就结束了_百度知道
洛克王国怎么带寡我有紫夜了三十八级怎么可以快速升到一百级快!下个星期就结束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下个掌上洛克,再下个挂
我上星期得的小夜,都已经进化成伊芙且已75级了
只要拿到回归礼包,就可以获得100级紫夜!
60级之前乖乖吃果实,加宝藏猎人,加大航海,60级以后就刷露西亚和诙谐神殿
露西亚是什么
下东哥辅助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开始于[]A、1987年台湾当局调..
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开始于&
A、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C、1993年“汪辜会谈” D、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开始于[]A、1987年台湾当局调..”主要考查你对&&(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海峡两岸日益交往密切: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来往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的努力和结果:努力:(1)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2)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元朝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3)1662年,占领台湾荷兰侵略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 (6)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7)1949年,国民党退台湾。(8)1950年,美军第七航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次会议于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项立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集中中华民族的智慧,以立法确定中国人民决心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必然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政治影响。祖国大陆将实现两岸统一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国家立法,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反对分裂国家的坚强意志,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次,这项立法将是既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为中心,也会清楚地确定分裂国家的犯罪表现及惩治办法。第三,这项立法在台湾岛内会引起强烈反响,各种政治势力都会更加认真地审视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的道路。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完成并颁布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
发现相似题
与“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开始于[]A、1987年台湾当局调..”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034485421945843839434833147447百师访千户_临沂阳光热力费_介绍丽水的ppt
五度学习网专题频道“百师访千户”的相关文章,提供与“百师访千户”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鸟鸣千户晓
龙舞一池春
来源:不祥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广东高考数学试题
广东高考英语试题
广东高考理综试题
广东高考文综试题
广东高考语文答案
广东高考数学答案
广东高考英语答案
广东高考理综答案
广东高考文综答案
  积极的是你的心情,从容的是你的笔尖,满满的是你的信心,闪亮的是你的成绩,默默的是我的祝福,又是一年高考时,无论如何,祝金榜题名!高考频道第一时间为您提供2016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已发布,让各位考生明明白白的面对未来。届时查看请关注的高考相关信息,建议您收藏本网站(按ctrl D即可)。更多广东高考分数线、广东高考成绩查询、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广东高考录取查询信息等信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已发布
  非官方答案,仅供参考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 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 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 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上代。
  C. 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 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l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参考答案】D
  第1题:ABCD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 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参考答案】B
  第2题:ABC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参考答案】B
  第3题:ABC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参考答案】B
  第4题:ABC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参考答案】A
  第5题:ABC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参考答案】B
  第6题:ABC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份)
【参考答案】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份)
【参考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科网友情提醒,选做题中不做的试题分数请选0分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德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晬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她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家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 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 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 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分)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参考答案】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讲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炮先生。蓝炮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炮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再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 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 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 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 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参考答案】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参考答案】B
  第13题:ABCD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 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参考答案】D
  第14题:ABCD
  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答案】A
  第15题:ABCD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出不超过15个字。(5分)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中则是紫色。更令人惊奇的是________,比如一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________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参考答案】
  17,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参考答案】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后关注广东高考分数线、广东高考成绩查询、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广东高考录取查询信息:
2016年广东高考分数线查询
2016年广东高考成绩查询信息
高考成绩查询时间
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2016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信息
志愿填报时间
志愿填报系统
志愿填报指南
2016年广东高考录取查询信息
录取查询时间及系统
录取通知书查询
  上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注释)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简洁 糅合 法码 舶来品 悠哉游哉 味同嚼蜡
  B.胁迫 蛊惑 临摹 钓鱼竿 以偏概全 披沙拣金
  C.惊蛰 告罄 恍惚 一滩血 坐壁上观 长年累月
  D.纷繁 授予 脚趾 水蒸汽 白浪涛天 通货膨胀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学历 历历在目 恼火 恼羞成怒
  B.疏朗 朗声大笑 妖娆 饶有兴趣
  C.阿谀 一隅之地 青睐 百无聊赖
  D.发迹 丰功伟绩 器皿 珠光宝器
  3、选出加线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
  A.奇偶 奇特 奇形怪状 奇货可居
  B.捡拾 缄默 言语蹇涩 精兵简政
  C.兴味 兴许 兴风作浪 兴利除弊
  D.薄弱 单薄 日薄西山 薄利多销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羡妒(xiàn) 嫉恨(jí) 会稽(huì) 精髓(suǐ)
  B.颦蹙(cù) 内疚(jiù) 皮夹(jiā) 深挚(zhì)
  C.无垠(yíng) 熬夜(áo) 瞭望(liào) 混沌(dùn)
  D.桃核(hāi) 侈谈(shē) 尽快(jǐn) 睿智(ruì)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缥缈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京城市井,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B.世界文学渊远流长,炫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详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
  C.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忡忡的现实处境中,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地结合在一起。
  D.“山荫道上,目不遐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装帧(zhēn)      供(ɡònɡ)应
  鞭辟(pì)入里 怙恶不悛(quān)
  B.剽(piáo)窃 掮(qián)客
  莞(wǎn)尔而笑 捷报频(pín)传
  C.信笺(jiān) 戏谑(xuè)
  未雨绸缪(móu) 胼手胝(zhī)足
  D.笑靥(yè) 剔(tī)透
  如椽(yuán)之笔 心广体胖(pán)
  7、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装潢 熨帖(yù) 相形见绌 铩羽而归(shā)
  B.编纂 叱咤(zhà) 搬师回朝 自怨自艾(yì)
  C.梦靥 攫取(jué) 并行不悖 拾级而上(shí)
  D.坐阵 置喙(huì) 前倨后恭 长歌当哭(dàng)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学力 提纲 长此以往 出奇致胜
  B.绵延 遨游 不可思议 与日俱增
  C.卷宗 颠覆 突如其来 防患未燃
  D.邦交 返聘 四季长青 和颜悦色
  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斐短流长 责无旁贷 奴颜婢膝 趋之若鹜
  B.色厉内荏 弄巧成拙 形销骨立 月朗星稀
  C.趾高气扬 休养生息 能屈能伸 优柔寡断
  D.披肝沥胆 烟雨蒙蒙 意在言外 飞扬跋扈
  10、下面加线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裨益(bì) 裨将(pí) 靡费(mí) 风靡(mǐ)
  B.新鲜(xiān) 鲜见(xiǎn) 哄骗(hǒnɡ) 起哄(hònɡ)
  C.粘液(nián) 粘贴(zhān) 屏退(bǐnɡ) 屏除(bǐnɡ)
  D.着力(zháo) 着迷(zhuó) 中肯(zhònɡ) 中暑(zhònɡ)
  评卷人 得分
  二、语言综合运用(注释)
  11、依据上下文,补全下面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曲调/是欢快甜美/还是凝重悲怆/只要你的曲子还在演唱着。
  生活总是美好的/ / / / 。
  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故事/是新鲜生动/还是陈旧老套/只要你的故事还在讲述着。
  12、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我无法在它周围钉上铁丝,/我的篱笆桩没有这么结实。
  B.知更鸟嚷着:下雨
  C.它们的身子/像两根黑皮鞭,/举起来向前抽打
  D.这时我感到太阳爬上我肩膀
  评卷人 得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注释)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如梦令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1)分析末句“瘦”在词中的妙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前两句与后面几句,在情感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声声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写“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
  C.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意:一、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二、靖康之难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
  评卷人 得分
  四、名句名篇(注释)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⑶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⑷ 西当太白有鸟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蜀道难》)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16、屈原《离骚》(节选)中,直接表明革除弊政、变法图强主张的句子是:“ ,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 , ”11个字。
  评卷人 得分
  五、文言文阅读(注释)
  17、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云无心以出岫
  A.乐琴书以消忧 B.木欣欣以向荣
  C.请息交以绝游 D.登东皋以舒啸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请息交以绝游 游:交往
  B.悦亲戚之情话 情话:动情的话
  C.农人告余以春及 及:到
  D.将有事于西畴 西畴:西边的田地
  3.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滕王阁序(节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而寒潭清/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满城尽带黄金甲
  C.极娱游于暇日/地势极而南溟深/物极必反
  D.穷岛屿之萦回/ 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2.下列对文章中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出了秋天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3.下面对文章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对滕王阁景色正面描写中,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田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丹漆,鲜艳欲滴,恍如画中。
  B.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写出了作者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D.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笑对人生的执著态度。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⑵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评卷人 得分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释)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既然“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太快人心的事”,那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呢?
  2.“像那样的感情……才经历过。”这句话结合上下文来看,反映的是什么?
  3.“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具体指什么内容?
  4.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2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凡是违背禁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和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是他听到了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种苍白小脸儿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都怕他,信不信由您。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呢!……
  1.“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句描写的作用是( )
  A.说明别里科夫虽有保守思想,但很有责任心。
  B.说明别里科夫胆怯心虚,害怕任何事物牵连到自己。
  C.说明别里科夫整天六神无主,害怕新生事物。
  D.说明别里科夫总要用套子去限制别人。
  2.这段文字后半部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A.形象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貌似强大,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B.生动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的力量在当时还很强大,而“我们”的力量则是软弱无力的。
  C.形象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力量貌似强大,“我们”的力量表面看是渺小的。
  D.生动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的力量在当时虽然强大,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不 堪一击。
  3.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最害怕的是所谓的人们违背法令,脱离常规 ,做不合规矩的事。
  B.别里科夫的论调是套子式的,他的性格是多疑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他的口头禅。
  C.别里科夫亲自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以后,方才停息了整天的唉声叹气。
  D.别里科夫虽然是个小人物,却辖制了整个中学足足五年,说明了别里科夫之流的思想在当时控制着社会潮流。
  评卷人 得分
  七、论述类文本阅读(注释)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建筑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结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以宫室为主体建筑,注重平面布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我们很少见到向高空延伸的建筑形式,这与我国儒家文化传统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地是立足之本,建筑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必然深受其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覆盖土地向四周发展的典型的建筑格式。这种建筑布局讲究以坐落在台基上的宫室为中心建筑,两侧建筑物均衡对称。所以,在我国古建筑中,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面布置着主要建筑,两旁分设陪衬的建筑物。
  以木架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多样化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我国古代很早就使用了木构架的结构方式,它是以木材为主,由木柱、横梁及椽檩等主要构件组成。由于其具有使用灵活、便于施工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普遍的结构方式。
  木架结构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抬梁式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框架结构,因为其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不同,可以使建筑物面阔和进深加长,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物所采用的主要形式。另外,木架结构又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它还可以使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从而又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气候温暖、多雨的地方,房屋的木材用料较细,多采用空心墙,具有玲珑轻巧的风格。在北方寒冷、少雨的地方,房屋的木柱较粗大、墙壁厚实,外形显得朴实而稳重。在多山的地区,则可以依据地形条件,建成吊楼式或梯级式的房屋,这又形成参差错落的风格。这些不同格式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木架结构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优美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彩画装饰,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这一特点首先表现在,中国代表建筑很善于将建筑的各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装饰。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由于木质结构关系,体形都显得庞大笨重。但古代工匠却利用木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庑殿、歇山、单檐、重檐等多种形式,使其微微向上反曲,形成十分柔和、优美的凹曲线。屋脊配以龙、凤、狮子、麒麟等飞禽走兽式样的配件,屋檐相交突然翘得很高,形成造型很特殊的屋角。这就使得庞大的屋顶变成富有独特艺术形象的主要部分。另外,中国古代建筑还配有色彩斑斓的彩画装饰,更显豪华与富丽。我国的建筑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周时就开始使用,明清时达到成熟,并形成了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和玺彩画”和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苏式彩画”两大类型。所以,在故宫、天坛等明清建筑物的廊坊和梁柱上,我们常看到精心绘制的彩画。它们以青、绿、黄、米、黑、白、金等颜色相配,色彩鲜明,艳丽多姿,构成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独具东方特色的彩画艺术。
  (摘自《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受到儒家文化中土地是立足之本等观念的影响,我国古代建筑多注重平面布局,很少向高空延伸。
  B.以木柱、横梁及椽檩等主要构件组成的木架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普遍的结构方式。
  C.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具有十分柔和、优美的凹曲线的原因,是由于古代工匠把屋顶做成了歇山等多种形式。
  D.中国古代建筑配上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和玺彩画”和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苏式彩画”,使它更显得豪华与富丽。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建筑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面布置主要建筑,两边是陪衬建筑,这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抬梁式木架结构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因为它能使建筑物面阔和进深加长。
  C.木架结构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框架,它使建筑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风格。
  D.故宫、天坛的明清建筑物廊坊和梁柱上,有精心绘制的以青、绿、黄、米、黑、白、金等颜色相配的彩画,它们色彩鲜明,艳丽多姿。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建筑普遍使用木架结构的原因是木构件具有使用灵活、便于施工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
  B.不同的地区,木架结构房屋的造型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彩绘形式多种多样,使得我国古代的建筑没有形成统一的特点。
  C.中国古代工匠将各种构件加工成富有特色的装饰,以及绘制各种色彩斑斓的彩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D.古代工匠在屋脊上配以龙、凤、狮子、麒麟等飞禽走兽式样的配件,形成造型很特殊的屋角,用独特的艺术形象掩饰了屋顶的庞大笨重,从而带来了美感。
  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象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作为生物的社会》
  1.第一段划线的句子是怎样强调蚂蚁结构的简单的?
  2.“某种活的计算机”在这段话中的含义是什么?数百蚂蚁将被破坏的蚁丘修复为原样,这一材料为了说明什么?
  评卷人 得分
  八、实用类文本阅读(注释)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学究天人 道兼仙释
  李俊宝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体中,因为顾、黄、王的名头实在太响,以至其他许多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被研究者忽略,譬如傅山就是这样一个人。
  傅山一生值得称道的有三件大事:早年作为山西学生领袖,为昭雪平反袁继咸冤案,反对宦党暴政,领导全省诸生进京请愿,名震全国;中年从事秘密反清活动20余年,曾被捕下狱,备受折磨,抗词不屈,终于获释;晚年主要从事著述,与昆山顾炎武、容城孙逢奇、富平李因笃、周至李颙、和川戴务旃、彭城阎尔梅、长州尤西堂、番禺屈大均、吴江潘次耕等大批在野文人学者和当时尚未仕清的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祯、太原阎若璩等思想文化界名流相往来。
  清政权稳定后,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下诏开博学鸿词科考试,以笼络各地有影响的汉族士绅。大学士李霨等推荐了71人,在这批被推荐者中就有傅山。但傅山宁愿乡居,以著述授徒自乐,不愿为清政府效力,遂以老病请辞,并作《病极待死》一诗,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迹。康熙帝将所有托故请辞奏折一律驳回,明令各地督抚将被荐人员“作速起送来京”。山西地方官不断登门,阳曲知县戴梦熊并备豪华轿子护送,逼傅山上道。到京后,傅山以“病噎不食”、身体欠安为由,养病于崇文门外园教寺。康熙在保和殿面试博学鸿儒,授予彭孙遹、朱尊彝等50人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各种官职。傅山虽未参加面试,但仍奉康熙谕旨“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受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回乡之后,傅山布衣毡帽,自称为“民”。
  作为17世纪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傅山深受反理学思潮的影响,以“异端”自命,对古代一些主要哲学命题进行了认真探究,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对理学的批评中,他着重批判了理学的形而上学倾向和空谈义理弊端,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观点。他认为,治学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即研究天道或自然规律的目的在于为我所用并造福于社会。在天人关系上,他很重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反对消极被动的观念,继承和发展了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观点,既承认天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又肯定天人之间的必然联系,将天人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主张为人在自然界找到合理的位置。傅山还认为,明体就是明理,理不明则体不清,明理是为更好地指导现实活动。此外,他还斥责奴儒、奴君子,主张“扫荡奴性”,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禁欲主义和父母包办婚姻,坚持“非圣人能王”的平等观念,倡行国民治国的理想社会。其诸子学研究同样堪称于世,侯外庐曾有评价:“如果说顾炎武考证音韵学是后来王国维的老师,则我们有理由说傅山的诸子学研究是后来章炳麟的先行者。”
  傅山在医学方面也颇有贡献,医学成果丰硕,传世之作有《医药略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诀》等,其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著名,为后世中医妇科必备之书。他还特别重医德,薄财利,一生身体力行,实践“医王救济本旨”,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有时甚或免费给穷人治疗。全祖望在《阳曲傅先生事略》中曾如此描述:“避居远村,惟以医术活人。求方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从不见有倦容。”傅山在书法、绘画等领域也领一时之风骚。其汉隶以蔡邕为法,真书以颜真卿为范,采众家之长,独辟蹊径,其中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备,榜书小楷,各尽其妙,以豪迈刚劲、雄健有力著称,其作品流传于世者甚多。他的书法声誉极高,比其年长20岁的大书家黄道周称傅之书法为“晋唐以下第一家”。他的绘画流传下来的较少,多为博物馆和私家收藏,其作品别出心裁、蕴意深刻、意境开阔、独树一帜。
  由于傅山在哲学、医学和书画艺术等方面成就卓越,其在文学方面的贡献则往往被人忽略。事实上,傅山在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领域或诗、文理论方面,亦是上承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下启叶燮、袁枚,成就堪与同时代顾、黄、王并驾齐驱。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傅山早年因为是陕西学生领袖,所以反对宦党暴政,领导了全省诸生进京请愿的运动,为袁继咸冤案昭雪平反,最终名震全国。
  B.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群体中,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是后世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许多如傅山一样的人被忽略掉了。
  C.傅山从事秘密反清活动,作《病极待死》一诗,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迹,后受康熙感化,和彭孙遹、朱尊彝等人一样接受了康熙谕旨“特受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D.傅山早年对古代一些主要哲学命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以“异端”自命,显示了他深受反理学思潮的影响。
  E.傅山在哲学、医学、书法等诸多方面成就卓著,作者借侯外庐之口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可以和顾炎武并驾齐驱。
  (2)清政权稳定后,傅山的哪些行为表现了他对明王朝的忠贞?请概括回答。
  (3)傅山作为当时反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哪些基本内涵?
  (4)有评论家用“悲悯”“个性”“骨气”来评价傅山,阅读本文后,你对这些概念有了哪些新认知?结合文本,任选其一,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4、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气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日电)
  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前后文,从多角度解说“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评卷人 得分
  九、作文(注释)
  25、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评卷人 得分
  十、文言文基础(注释)
  26、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其他各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小知不及大知 D.奚以知其然也
  27、比较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③觉今是而昨非 ④富贵非吾愿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同。
  28、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29、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0、对下面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供养无主——我因供养祖母没有主意。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严厉,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
  C.则刘病日笃——可是祖母的病一天天沉重。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形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A项分别念jī、qí、qí、qí;B项分别念jiǎn、jiān、jiǎn、jiǎn;C项分别念xìnɡ、xīnɡ、xīnɡ、xīnɡ;D项均念bó
  4、【答案】B
  【解析】A项“会”读“kuài”;C项“垠”读“yín”;D项“核”读“hé”、“侈”读“chǐ”。
  5、【答案】A
  【解析】B.“源远流长”“绚丽”;C.“流传”“忧患重重”;D.“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6、【答案】C
  【解析】A项,供应ɡōnɡ;B项,剽窃piāo;D项,如椽之笔chuán。
  7、【答案】A
  【解析】B项 班师回朝 C 项梦魇 拾shè级而上D项坐镇。
  8、【答案】B
  【解析】考查音近字误写。A.致一制;B.燃一然;C.长一常。
  9、【答案】A
  【解析】“斐”应为“蜚”或“飞”。
  10、【答案】D
  【解析】“着力”的“着”念zhuó,“着迷”的“着”念“zháo”
  二、语言综合运用
  11、【答案】【示例一】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希望/是高远伟大/还是平凡微小/只要你的希望还在编织着。
  【示例二】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画卷/是温暖热烈/还是凄清空潆/只要你的画卷还在展开着。
  【示倒三】生活总是美好的/无论你的河流/是澎湃奔涌/还是无声无息/只要你的河流还在流淌着。
  【解析】
  12、【答案】A
  【解析】A.是一般陈述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铁丝”和“篱笆桩”是象征的表现手法。B.拟人,“嚷”和“下雨”,把知更鸟当作人来写;C.比喻、拟人;D.拟人,“爬”显得亲和、俏皮。
  三、古代诗歌鉴赏
  13、【答案】(1)“人与绿杨俱瘦”用了拟人手法,一个“瘦”字,写出了主人与绿杨的消瘦与憔悴,人物因伤春而瘦,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伤春忧思哀伤之情。
  (2)前二句直笔写春,写莺歌啄花,写燕翔点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一个“冷”字,一个“寒”字,一个“瘦”字,表达了伤春凄冷之情。由赏春到伤春的变化。本词用了反衬的手法,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表达了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感,因伤春而引发怀人之悲苦与忧伤之情。
  【解析】
  14、【答案】B
  【解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不是酒味淡,“三杯两盏”也不是言酒量之少,作者要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解不了心中的愁。
  四、名句名篇
  15、【答案】(1)守拙归园田 (2)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3)齐彭殇为妄作
  (4)可以横绝峨眉巅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解析】
  16、【答案】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17、【答案】1.B 2.B 3.C
  【解析】1.都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A表目的关系,C表并列关系,D表承接关系。
  2.“情话”意思是知心话。
  3.为一般的反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焉求”,追求什么;B“何之”,到哪里;“奚疑”,怀疑什么。
  18、【答案】1.C 2.D 3.D
  4.⑴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⑵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解析】1.A、前一个“属”意为“ 属于”,后两个“ 属”意为“ 类,等辈”。B、第一个“ 尽”意为“完”,后两个“尽”为副词,意为“ 全”。D、第二个“ 穷”意为“ 困厄”,另两个“ 穷”意为“穷尽”。C 项中“极”的意思分别为:尽情地,偏远,达到顶点。
  2.D 项应为虚实结合。“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为眼前实景,为实写。“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为想象之景,是虚写。
  3.D无笑对人生之意。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19、【答案】1.别里科夫的死宣告了无产阶级在推翻沙皇制度的斗争中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但只要沙皇制度没有彻底推翻,就仍然存在很多“别里科夫”式的卫道者,死守旧有阵地,反对一切新事物。
  2.反映了沙皇统治的长期性、残酷性。
  3.像别里科夫这样的“套中人”,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
  4.别里科夫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旧制度存在,就必然有别里科夫式的人物;要彻底消灭他们,就必须推翻旧制度。
  【解析】
  20、【答案】1.C 2.B 3.C
  【解析】1.小说中的描写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样的话在文章是多次出现,成了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它在本段中就出现了两次。反复出现,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强调。这句语言描写突出了别里科夫性格特点:两个副词“总是”“千万”极尽了别里科夫性格的多疑与整天六神无主,说尽了别里科夫对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一切新生的事物在别里科夫眼里都是不成体统的。A句中说有责任心、C句中“害怕任何事物牵连到自己”错误都较为明显。就是D项的辩明有点难度。单独来看这种说没有多大问题,但它不是题干这句话的体现。
  2.夸张的修辞功能是突出强调,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对此,应搞清夸张的内容:别里科夫“降服”了“有思想的、正派的”我们,辖制整个中学足足五年,还辖制了全城:我们降服了,都怕他。这就突显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的力量在当时还很强大,而“我们”的力量则是软弱无力的。A、B、D项都和本段后半部分的内容不符。
  3.别里科夫不仅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他的思想也套子式的。他最害怕的是所谓的人们违背法令,脱离常规,做不合规矩的事。他用他的套子,“降服”了我们,最终使人我们把两位学生开除了事。两位学生被开除,只是别里科夫辖制整个学校、全城的一个例子而已。本段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了两个“可是”,说明别里科夫并没有停息“唉声叹气”套子式论调,足足辖制了学校五年,进而是全城。多么可怕。C错。
  七、论述类文本阅读
  21、【答案】1.D
  【解析】1.原文中说:“形成了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和玺彩画’和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苏式彩画’两大类型”,而选项D中则说“中国古代建筑配上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和玺彩画’和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苏式彩画’”,所说对象错位,所以不符合原文。
  2.原文中说:“其中抬梁式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框架结构,因为其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不同,可以使建筑物面阔和进深加长,所以成为我国古代大型建筑物所采用的主要形式。”而选项B中则表述为“抬梁式木架结构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缺少了“大型”限制语,所以不符合原文。
  3.B项对应的信息散见于原文第一段、第四段。原文说:“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结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木架结构又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它还可以使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能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从而又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不同格式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木架结构的独特之处。”选项B中则说“使得我国古代的建筑没有形成统一的特点。”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与原文不符。
  22、【答案】1.为了强调蚂蚁结构的简单,作者采用了两种方法:一、使用极其简单的科学术语———“神经元”“神经节”;二、使用了修饰限制语———“那么几个”“几根”“不过是一段”。
  2.“某种活的计算机”在这段话中的含义是,从蚂蚁的群体活动中仿佛看到它们的“思考、筹划、谋算”。数百蚂蚁将被破坏的蚁丘修复为原样,这一材料为了说明:有些生物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解析】1.注意这几句话谈到蚂蚁时所用的科学术语和修饰限制语
  2.解答前一题既要注意“活的计算机”的词面意义,又要注意其语境意义。解答后一题要联系该段的说明中心和“作为生物的社会”这一标题来思考。
  八、实用类文本阅读
  23、【答案】(1)DB
  (2) ①康熙下诏开博学鸿词科考试,傅山以老病请辞,并作《病极待死》一诗,表明誓死忠于明王朝的心迹。②被“作速起送来京”后,傅山以“病噎不食”、身体欠安为由,养病于崇文门外园教寺。③虽奉康熙谕旨“特受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但回乡之后,布衣毡帽,自称为“民”。
  (3) ①学以致用,治学在于明道,明道在于致用;②在天人关系上,他很重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将天人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③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4) 观点一:个性使人敢作敢为、独树一帜。①他誓死忠于明王朝,所以对清王朝的笼络不屑一顾;②他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理学,自命“异端”;③其作品别出心裁、蕴意深刻、意境开阔、独树一帜。
  观点二:骨气让生命伟岸高大。①傅山早年反对宦党暴政,领导全省诸生进京请愿,名震全国;②对清王朝的笼络不屑一顾,他骨气长存,生命尽显华彩;③虽自称为民,却在哲学、医学、书法和文学诸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观点三:悲悯能辉映出生命的价值。①傅山为昭雪平反袁继咸冤案,反对宦党暴政,领导全省诸生进京请愿,名震全国;②他重医德,薄财利,一生身体力行,实践“医王救济本旨”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有时甚或免费给穷人治疗。
  【解析】(1) A.“傅山早年因为是陕西学生领袖,所以反对宦党暴政”,傅山并不是因为是学生领袖才反对宦党暴政。C.傅山“从事秘密反清活动”和“作《病极待死》一诗”分处不同的阶段,“后受康熙感化”属无中生有,“和彭孙遹、朱尊彝等人一样”亦错,彭孙遹、朱尊彝等人接受了官职,而 “回乡之后,傅山布衣毡帽,自称为‘民’”。E.侯外庐评价的是傅山的诸子学研究成果。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涉及信息集中在第三自然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拒考试,作待死诗;被送京城,养病园教寺;奉谕授官,未面试;归乡布衣毡帽,自称为“民”。答题时围绕这几个方面作答,并简要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信息集中在第四自然段,梳理结构,归纳要点,可以从三个方面作答:学以致用,天人关系,个性解放。答题时要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掘和探究文中反映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三个关键词:“悲悯”、“个性”、“骨气”,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在文中筛选相关信息,并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写出个人的观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24、【答案】1.(4分)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4分)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梦圆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4分)○1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2奥蒂平静地接受了又一次的厄运。○3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九、作文
  25、【答案】这道作文题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限制与开放的巧妙结合,下面几种构思,有助于你写出文采斐然的佳作。
  ①扫描生活中感人的场景,进行镜头剪接式写作。作文题中的“其”指什么,这就是命题者留给的广阔思维空间,可以从横向思维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以镜头扫描的方式,搜集生活中点点滴滴感人的场景,汇入笔端,以镜头剪接的方式,再现生活的精彩,最后再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中心,就能构思出佳作。
  ②细腻再现生活细节,探求生活中最诚挚的情感。“其实很简单”一题的言外深意就是有复杂的外观,有缤纷的表象,而要求学生写作时力求透过复杂的外观与缤纷的表象看出本质,在扑朔迷离中看出规律,所谓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应当就是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要点。因此,在写作时,应当把生活中的细节放大,然后提炼出最诚挚的情感。将细节与情感巧妙合一,会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
  ③畅谈看法,逐层论证。如果发表议论,则需要指出“很简单”的具体所指,也就是你所持的观点,然后分析为什么说“很简单”,进一步论述怎样做才能达到“很简单”的目的。换言之,就是要逐层进行论证,这样才能使观点与议论富有说服力。
  【解析】
  十、文言文基础
  26、【答案】C
  【解析】A项,“知道”;B“知道”C项,通“智”,“智慧”;D项,“知道”。
  27、【答案】B
  【解析】①②身体,③错误,④不是。
  28、【答案】C
  【解析】①③没有。②销—消,④而—耐,⑤辩—变,⑥闵—悯。
  29、【答案】D
  【解析】A项野马:句中为“春天林泽中的雾气”;今为名词,一种野马。B项果然:句中为很饱的样子,今为副词。C项虽然:句中为虽然如此,今为连词。
  30、【答案】A
  【解析】A项“臣以供养无主”应译为“我因为供养祖母无人来做”。
  本内容由高二上册试卷栏目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能打赢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