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叙利亚是全世界多方力量角逐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是战场

当前位置: >>
叙利亚局势 概况、原因、各国态度、中国应对、未来出路
叙利亚局势教案一、 叙利亚概况1、叙利亚简介(板书)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简称叙利亚,1946 年 4 月 7 日独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 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 地中海相望。1944 年 1 月 1 日宣布独立,1945 年 3 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等 7 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 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 ,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1946 年 4 月 7 日被世界认可 为正式独立国家,国土面积 185180 平方公里,人口:2369.5 万。现任总统:巴沙尔? 阿萨德(2000 年 7 月 1 日宣誓就职。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但是不多的 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2012 年 2 月 27 日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结 果公布结果。叙利亚内政部称有近 6 成选民参加了投票,草案获得近 9 成支持率。 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世界著名古城,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位于叙利亚西南巴拉达河右岸。 市区建在克辛山山坡上,面积约 100 平方公里。迄今已有 4500 多年的历史。有人口 450 万。公元 661 年, 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在此定都。750 年后属于阿拔斯王朝,后由奥斯曼统治 4 个世纪之久,独立前法国殖民 主义者统治了 30 多年。首都大马士革,流行着一种在沐浴中相亲的习俗。当男子想要结婚时,其母便代 其四处奔走,认真物色新娘人选,姑娘被初步看中后,男家母亲便邀这位姑娘及其母亲一同赴公共浴室相 见,并一起洗浴聊天,经一番“面试”后拍板。结婚时,新娘往往被打扮得珠光宝气,象个美丽而骄傲的公 主。 人口:2369.5 万(2010 年) ,其中阿拉伯人占 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彻尔 克斯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居民中 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其中,伊斯 兰教逊尼派占 80%(约占全国人口的 68%) ,什叶派占 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 75%(约占全国人口 的 11.5%) 。 国家国旗 国旗叙利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3:2。旗面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 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在白色部分中有两个大小一样的绿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勇敢,白 色象征纯洁和宽容,黑色是穆罕默德已赢得胜利的象征,绿色是穆罕默德的子孙所喜爱 的颜色,五角星象征阿拉伯革命。此外,该国旗还有一个含义:红、白、黑是阿拉伯联 合共和国国旗色调,表示叙利亚曾经加盟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白色部分五角星数量表示 是第几个加盟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国家,叙利亚是第二个,所以标有两颗星。 国家国徽 叙利亚国徽是一只昂首展翅的阿拉伯雄鹰, 胸前一枚盾徽, 绘着国旗的图案: 红、 白、 黑三色竖条,中央两颗绿色五角星。国徽基部是两穗象征农业的稻谷。饰带上用阿拉伯 文写着庄严的国名:“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宪法:1973 年 3 月 12 日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阿拉伯 祖国的一部分,复兴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叙利亚宪法规定伊斯兰教 法是立法的主要根据。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2000 年 6 月 10 日,阿萨德总统病逝,为使阿 萨德次子巴沙尔(35 岁)能合法接班,叙议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年龄从 40 岁 降为 34 岁 议会:人民议会是叙利亚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其职能是:提名共和国总统人选;通过法律;讨论 内阁政策;通过国家总预算和发展计划;批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决定大赦;接受和批准议 员的辞呈,撤销对内阁成员的信任。议员任期 4 年 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成立于 1947 年 4 月,是一个泛阿拉伯的民族主义(原指阿拉 伯民族主义者在反对外来侵略者斗争中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并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或联邦的政治主 张和运动,以后也指中东各阿拉伯国家谋求政治上协调一致的运动。 )政党:党纲确定,该党是民族主义 和社会主义政党,其任务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祖国。对外主张反帝、反殖、1 反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遵循不结盟政策。对内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等政策和措施)自 1963 年以来一 直为叙执政党。全国进步阵线是复兴党领导下的统战性组织。((1)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阿拉伯社会主义联 盟是 1964 年在民族联盟支部的基础上在叙利亚成立的。民族联盟是在叙利亚和埃及合并组成阿拉伯联合 共和国时期()官方允许公开活动的唯一的政治组织。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不赞成叙利亚和埃及 分开,它要求在纳赛尔总统领导下恢复统一。 叙利亚的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的纲领目标与埃及的阿拉伯 社会主义联盟纲领,即由纳赛尔发起制订的具有反帝性质的“民族行动大宪章”的精神是一致的。 (2)全 国进步阵线(National Progressive Front):1972 年 3 月成立,是复兴党为团结其它政党而组成的统一战线组 织。巴沙尔总统兼任阵线中央领导机构主席。参加该阵线的党派还有: (3)叙利亚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 (Syrian Arab Socialist Union) :简称“阿社盟”,1964 年成立,原是埃及“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在叙分支。 总书记萨夫旺? 古德西(Safwan Kudsi)(4)社会主义统一分子运动(Unionist Socialist) 。 :是阿社盟中分裂 出来的一个组织。 (5)阿拉伯社会党(Arab Socialist Party) :又称阿拉伯社会主义者运动。成立于 1950 年, 1953 年与复兴党合并,1961 年又从复兴党中分裂出来。 (6)叙利亚共产党(Communist Party-Syria) :1924 年 11 月成立。前身是叙利亚和黎巴嫩共产党,1958 年 1 月分别成立黎共和叙共。1954 年以后,参加叙国 内反帝民族力量组成的民族民主阵线。目前,叙有两个共产党组织,即:叙利亚共产党(费萨尔派)和叙利 亚共产党(巴格达什派),均为参政党。 (7)民主社会主义统一分子党:1974 年 10 月 10 日成立。是由社会 主义统一分子党分裂出来的人士组成的一个纳赛尔主义政党。1989 年 2 月加入全国进步阵线。),全国进 步阵线之外的合法在野党共 3 个,主要反对党共 4 个,群众组织共 8 个。2011 年 8 月 4 日,叙利亚总统巴 沙尔? 阿萨德签署法令,宣布实行多党制政体,作为推动政治改革、回应反对派和反政府示威者核心诉求的 一项举措. 政府机构 共和国总统和部长会议行使行政权,人民议会根据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叙利亚地区领导的提议提出总统 候选人,然后,用全民秘密投票的方式选举总统。总统的任期是七年。他也是武装力量总司令。 部长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它监督法律的执行,监督国家机关和组织的工作。部长会议由部长会 议主席、副主席和部长们组成,部长会议主席和部长们向总统负责。 政要人物 总统巴沙尔? 阿萨德,已故总统哈菲兹? 阿萨德之次子。1965 年 9 月生于大马士革。原系眼科医生,曾在 伦敦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其兄巴塞勒 1994 年死于车祸后,开始弃医从政。1994 年入霍姆斯军事学院学习, 1995 年晋升少校,1996 年 1 月入参谋指挥学院深造,1998 年 1 月晋升中校,1999 年 1 月晋升上校,并担 任叙信息协会主席、 共和国卫队副司令兼 105 装甲旅旅长。 2000 年 6 月阿萨德总统逝世后, 巴晋升为大将, 并任叙武装部队总司令,7 月 10 日巴当选总统,2007 年 5 月连任。已婚,有二子一女。 副总统法鲁克? 沙雷,1938 年生于德拉省。1962 年毕业于大马士革大学。 年在叙航空公司工 作。1977 年任叙驻意大利大使。1980 年 1 月任外交事务国务部长。1984 年 3 月任外交部长。2006 年 2 月 至今,任副总统。 总理瓦埃勒? 哈勒吉,1964 年生于叙利亚西南部的德拉省,1987 年毕业于大马士革医学系,2000 年至 2004 年担任德拉省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党部书记,2010 年至今担任叙政府卫生部长。2012 年 8 月 9 日出任 总理。 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初中基本上实行义务教育制。高等院校有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大学、十 月大学和复兴大学。 人均 GDP(与其阿拉伯国家的比较) :阿拉伯国家 22 个成员国包括西亚的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 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 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印度洋西部2 岛国科摩罗, 总人口约 3. 亿, 5 占世界总人口的 5%左右;总面积为 1426 平方公里,约占全球的 9. 5%; 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近 30 年来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拥有石油和天然气,使得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很快,而其他一些缺少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也 在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但总体来说发展不太均衡。据美国财经杂志《全球金融》2012 年公布的全球最富 国家排行榜中卡塔尔名列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 GDP)为 9 万多美元;科威特人均 GDP 为 4.0 万多美元,位居全球第 14 位,阿拉伯国家第 2 位;阿联酋人均 GDP 为 3.65 万美元,位居全球第 18 位, 阿拉伯国家第 3 位;巴林人均 GDP 为 2.86 万美元,位居全球第 33 位,阿拉伯国家第 4 位;阿曼人均 GDP 为 2.67 万美元,位居全球第 36 位,阿拉伯国家第 5 位;沙特阿拉伯人均 GDP 为 2.42 万美元,位 居全球第 38 位,阿拉伯国家第 6 位;黎巴嫩人均 GDP 为 1.5 万美元,位居全球第 54 位,阿拉伯国家第 7 位; 利比亚人均 GDP 为 1.48 万美元, 位居全球第 57 位, 阿拉伯国家第 8 位; 突尼斯人均 GDP 为 8561 美元,位居全球第 89 位,阿拉伯国家第 9 位;埃及人均 GDP 为 6352 美元,位居全球第 104 位,阿拉伯 国家第 10 位; 叙利亚人均 GDP 为 5023 美元, 位居全球第 111 位, 阿拉伯国家第 11 位; 摩洛哥人均 GDP 为 4751 美元, 位居全球第 117 位, 阿拉伯国家第 12 位; 伊拉克人均 GDP 为 3766 美元, 位居全球第 124 位,阿拉伯国家第 13 位;苏丹人均 GDP 为 2465 美元,位居全球第 138 位,阿拉伯国家第 14 位。从以 上数据和排名可以看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已迈入富有国家行列。然而,其财富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 气,在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方面与发达国家、金砖五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叙利亚 - 军事 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总司令。 最高军事统帅机关是武装力量总司令部,下辖国防部和总参谋部。 国防部是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主管军队的行政、训练和军工生产等项工作。武装 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总参谋部在总司令部和国防部领导下, 平时主要负责陆军工作,临战或战时则根据总司令的命令协调陆、海、空三军的作战行动。 叙军政治局负责全军政治宣传工作,受总司令部和叙复兴党总部领导。 总统通过国防部、总参谋部和三军司令部对全军实施领导和指挥。 叙利亚军事实力 叙利亚领土面积约 18.5 万平方公里,但人口数量高达 2000 万。与领土面积达 176 万平方公里、人口 仅有 590 万的利比亚相比,叙利亚堪称“小国中的大国”。 叙利亚武装部队是一支以士官为主的部队,现役总兵力 30.4 万人,大部分士兵属于什叶派中阿拉维支 派,后备役 34.25 万人,下辖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其中,陆军是最大的军种,现役 24 万;空军 现役约 6 万;海军现役仅 4000 人。随着苏联解体,叙利亚装备采购受到国际环境制约,无法采购到先进 武器,其整体作战能力不高。 陆军是规模最大军种 叙利亚陆军现役 24 万人,其中阿拉维支派 14 万,军官 80%由该派人员担任。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部 队是叙利亚共和国卫队装甲化特种部队师,由巴沙尔的弟弟担任司令。目前正在组建 1 个特种作战师。 陆军主要装备包括 10885 辆各型装甲战车(4950 辆主战坦克、1125 辆两栖装甲侦察车、2950 辆步兵战 车、1860 辆装甲运兵车)、4815 门牵引火炮、102 座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发射器、4235 座防空导弹发射器 (4000 部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器和 235 部防空导弹发射系统)。主要导弹包括反坦克导弹、俄制“铠 甲”SIE 型火炮/导弹混合型防空系统、 俄制“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和一些“飞毛腿”C/D 型弹道导弹等。 叙利亚陆军后备役约 34.25 万人,下辖 1 个机械化装甲师、2 个摩托化步兵师。其中,2 个摩托化步兵 师共下辖 2 个装甲旅、2 个独立装甲团、30 个步兵旅和 3 个炮兵旅,但由于装备老旧、性能差,数量少, 训练相当不足,战斗力很低。 俄制战机是空军主力 叙利亚空军 1948 年成立,现役约 6 万人,后备役 4 万人,装备各型俄制战机和部分法制战机。主力战 机为 65 架米格-29(三代)、176 架米格-21(二代)、106 架米格-23(二代)、20 架苏-24、90 架苏-223 等,可见,俄制战机是其主力,绝对的核心作战力量。(歼 5 是仿制米格 17(59 年歼 6 出现后停产),歼 6 是仿制米格 19(86 年歼 8Ⅱ出现后停产,2005 歼 10 服役后,开始全面退役,直到 2010 年全部退役), 歼 7 是仿制米格 21(2006 年歼 10 出现后停产)。走出仿制的路子,真正自我研制是从歼 8Ⅱ开始的。从 歼 8Ⅱ到歼 10 服役经过了 15 年左右(要是从二代机歼 61 年服役,到歼 10 的 2005 中间是 44 年左右)。 歼 10 试验机首飞是在 1990 年,1998 年原型机首飞,到 2005 年才服役(F22 试验机首飞 1990,原型机首 飞 1997,服役 2005)。所以说,即便歼 20 很顺利,到设计定型还得需要五年左右,距离服役还有更远的 路要走。并不像有些专家说的所谓的厚积薄发,总得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国际航空界普遍将 50 年代初 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问世以来的战斗机划分为四代,每一代的战斗机都有其不同的评价标准。●第一代战 斗机是 50 年代初开始交付使用的 1.3~1.5 倍音速的低超音速战斗机,代表机型是美国的 F-100 和前 苏联的米格-19,它们是 50~60 年代各国空军的主力机型,现在已经退役,我国生产的歼六飞机就是由 米格-19 仿制和发展的,曾是我国空军 60~70 年代的主力机种。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设备数量少,水平 也低,主要是通讯电台、高度表和无线电罗盘以及简单的敌我识别装置。其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近距格斗, 尾追攻击。●第二代战斗机是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开始装备空军的,最大速度为 2 倍音速的战斗机,美国 以 F-104、F-4 为代表;前苏联以米格-21、米格-23 为代表;法国的“幻影”Ⅲ、“幻影”F.1.我 国在米格-21 基础上研制的歼七机和自行研制的歼八也属这一代。目前,在美国和俄罗斯,第二代战斗 机已经基本退役,在发达国家虽仍在使用,但正逐步退役,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第二代战斗机仍是主力, 估计要服役到
年。二代战斗机采用了大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超过 M2,装有独 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如单脉冲雷达、导航计算机、惯导系统等,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还装备了中距 空-空导弹,主要采用近距格斗,并具有中距拦射能力。●第三代战斗机是 70 年代中期开始装备空军的, 以高机动性为主要特点的超音速飞机。典型机型是美国的 F-15、F-16,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 以 及法国的“幻影”2000 等。无论是 F-15 和 F-16,还是米格-29 和苏-27,都有一系列改型,它们是当 前美俄战斗机生产的主要产品,也是国际战斗机市场的热门产品。目前,在美国、俄罗斯及西欧、日本等 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代战斗机已是空军海军的主要装备,有一定实力的发展中国家也都装备了一定数量的 这种飞机。第三代战斗机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高机动性,其爬升率、盘旋半径、盘旋角速度和加速度等都较 第二代战机有显著提高,它既可作近距格斗,也有超视距能力,同时还有全向探测和攻击的能力。●第四 代的战斗机有美国的 F-22、F-35 战斗机,俄罗斯的苏 47 战斗机。第四代战斗机最大的技术特点是具有 高机动性、超音速巡。俄罗斯对战斗机的划代与美国略有不同,它将“米格-19、“米格-21”和“米格 -23”分别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将“苏-27”和“米格-29”视为第四代,将其后继机视为第 五代。从总体看,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与美国的第四代战斗机―F-22 和“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大致相当。据报道,俄罗斯正在研制四种第五代战斗机:“多用途前线战斗机”(MFI)、“轻型前线战 斗机”(LFI)、S-37 和 S-54 战斗机。80 年代末,苏联提出研制下一代战机以取代服役中的第四代战 斗机――米格-29 和苏-27 的需求。2002 年,苏霍伊带领设计新型飞机,作为美国 F-22 和 F-35 的直接竞 争对手。2010 年 1 月 29 日,T-50 战斗机进行了首次试飞。90 年代后期,中国第五代战斗机计划得到西方 情报的来源确认。2009 年 1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何为荣将军曾预期歼-20 将在 2017 到 2019 年间投入使用。2011 年 1 月 11 日,歼-20 进行了首次试飞。中国的歼-31,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正在研制 中的双发单座中型第五代战斗机,于 2012 年 10 月 31 日完成首次飞行测试,其外观具有典型的隐形战机 特征,因为采用双前轮起落架,所以有猜测极有可能衍生出可以用于中国航空母舰上的舰载型。)( 西方 和俄(苏)的超音速战斗机分代有所不同,西方分为 4 代: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最高速度在 M1.3 左 右,代表机型为美国 F-100(53 年服役),米格 17(52 年服役),米格 19(55 年服役)。第二代:追 求高空高速为主,最高速度在 M2 左右,电子设备比第一代机有质的飞跃,普遍以导弹取代机炮成为主要 武器。代表机型为美国 F-4(63 年服役),米格 21(58 年服役),米格 23(70 年服役,85 年 Su27 米格 29 服役停产。安装俄国划分属于俄式第三代,在这归为西方第二代)第三代:跨音速中低空机动性的制空4 战斗机,电子设备导弹武器进一步完善,代表机型为美国的 F15(74 年服役)、F16(79 年服役);俄国 的米格 29(83 年服役),Su27(85 年服役)第四代:4S 标准,即隐身性、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超音 速巡航。代表机型美国的 F22(86 年设计完成,90 年试验机首飞,97 年原型机首飞,2005 年服役)。按 理说 F35、T50、J20 都没有正式服役,不能算做这一代。其中 F35 已经定型,T50 和 J20 只不过是试验机 进行过首飞,还没有最后定型生产。最终是否能够经得住实验的检验走向服役还是个未知数。战斗机每代 的间隔年数增加。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用了不到 10 年,第二代发展到第三代超过了 10 年,第三代到第四 代用了 30 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一战争是对战斗机需求的因素,五、六十年代战斗机更新 换代较快,很大原因在于战场上检验了飞机的性能,急需要改进。谁如果不注意到飞机的重要性,将会失 去战争。70 年代世界进入相对缓和阶段,对战斗机的需求并不想过去那么强烈。第二个原因,技术突破越 来越难。尽管飞机的早在一战中就已经运用,二战中显示了空军的重要性,自二战以后各国投入大量精力 在空军发展上。从第一代的追求超音速,到第二代的追求高空高速,再到第三代的功能完善的多用途战斗 机,强调了机动性,再到第四代的 4S 标准,即隐身性、超机动性、超视距攻击(超级信息优势)、超音速 巡航。战斗机的有点可以说几乎被人类发展到了极致,再前进一步很难。可以肯定的说,第六代战机的服 役,会经历更长的时间,从 F22 开始服役算,至少需要 30 年(当然如果中俄和美国对抗加剧,时间可能 会缩短)。战斗机无非追求的就是速度、机动性和火力,第四代和第三代最大的突破在于隐身性。战斗机 最首要的是生存,而隐身就是最好的生存方法。五代机强调隐身突防和机动性,但对远程打击强调不够, 六代机将在保持高隐身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远程甚至超远程打击能力。其实现途径,除了追求超音速、长 航时飞行外,将突出超高速、超远程打击武器的应用。) 近年来叙利亚从俄罗斯定购了许多现代化武器, 包括 2008 年 9 月叙利亚空军从俄罗斯定购 8 架米格-31E 型截击机、14 架米格-29SMT 型战斗机、6 架米格-29UB 型战斗机,还计划采购苏-27 型战斗机和雅克-130 教练机。但由于俄罗斯需采购以色列无人机,以色列借此向俄罗斯施压,米格-29SMT 型战斗机交易可能取 消。尽管如此,其他新购的俄制现代化战机将大幅提升叙利亚空军作战能力。 海军归属陆军司令部 叙利亚海军具备较为完整的兵种,除了海军陆战队外,海军其他主要兵种基本具备,下设水面舰艇部 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和岸防导弹部队。其中,现役各型舰艇(含潜艇)61 艘,包括 2 艘“别佳” 级护卫舰,4 艘轻型护卫舰,2 艘俄制 R 级潜艇,22 艘导弹艇等;水面舰艇部队所属“别佳”级护卫舰是 叙利亚海军战斗力最强的水面战舰,该级舰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 海军航空兵各型飞机 25 架(含 20 架米-14 型直升机和 5 架卡-28 型反潜直升机)。 一旦开战后果难料 据专家推测,一旦北约与叙利亚之间爆发战争,随着北约持续增兵,叙利亚可能由于战力悬殊不敌北 约军队,但是,由于阿拉伯人在叙利亚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主要少数民族有库尔德族、亚美尼亚族和土库 曼族等,在穆斯林世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伊朗军队,甚至整 个穆斯林世界都可能有志愿者前往叙利亚支援,北约将面临与整个穆斯林世界对抗的后果。 2、叙利亚的战略地位:阿拉伯世界跳动的心脏 国土面积 18 万平方公里,人口 2000 多万,论规模叙利亚在中东远称不上大国家。但是,由于地处 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带”,叙利亚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可谓“小国家也有大能耐”。 地缘政治分析: 叙利亚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领,西与塞浦 路斯隔海相望。同时叙利亚与伊朗是准同盟关系,跟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友谊。俄罗斯的海外驻军港就位于 叙利亚塔尔图斯。 原油市场: 叙利亚本身并不是一个主要的产油国,而且近年来因为美国和欧盟的制裁,该国出口已经严重萎缩,5 能源基础设施也在动荡中毁坏严重。 从地图上看,叙利亚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许多世界原油运输管道和海上航线。叙利亚也是全球最重要 的石油输送要塞之一。其西南就是埃及苏伊士运河地区,不仅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而且还有埃及 的苏迈德管道。整个苏伊士运河地区每日运输 240 万桶石油,占全球总产出日运输量的 2.6%。 位于叙利亚北部的土耳其则有几条重要输油管道的源头所在地,这些输油管线负责输出伊拉克及阿塞 拜疆的原油。IEA 数据显示土耳其 Ceyhan 港为 BTC 输油管道和 Kirkuk-Ceyhan 输油管道的终点。BTC 管道 每日至多输送阿塞拜疆原油 120 万桶,Kirkuk-Ceyhan 每日至多输送伊拉克原油 165 万桶。占全球总产出 日运输量的 3.1%。 针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如果将在下周开始,那么由叙利亚局势引起实际供应中断,油价上涨。顿时欧 洲地区的原油供应将迅速下降,高油价会对欧元区 GDP 增长和原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俄罗斯政府认 为美国及其盟国发动军事打击叙利亚,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若俄罗斯采取减少对欧洲原油供给的措 施,以显示俄罗斯对美国及其北约盟国的不满,那么西欧发达国家将面临油荒的局面。整个西欧经济生产 将处于停止状态,对于深处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对于发动叙利亚战争最受伤的 可能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欧盟。 民族主义的心脏 叙利亚史称“沙姆”(亦称“肥沃的新月地带”)。早在公元 636 年,哈里发艾布?伯克尔率领阿拉 伯穆斯林大军征服了叙利亚。 自此,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深深植根于叙利亚土壤。其后,虽历经突厥、蒙古、奥斯曼帝国及法国委任 统治,但根深蒂固的“阿拉伯属性”认同感经久不衰,最终演变为致力于民族独立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自 视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跳动的心脏”。 叙利亚创立了将统一阿拉伯世界作为自身使命的阿拉伯复兴主义运动,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诉诸实践。 20 世纪 50 年代中,叙利亚先后与埃及和沙特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形成开罗-大马士革-利雅得轴 心。叙甚至不惜放弃主权,于 1958 年与埃及组成“阿拉伯联邦共和国”。然而,因国情迥异,这个阿拉 伯统一实践只维持了短短三年便宣告解体。 在 1967 年第三次阿以战争中丧失领土后 (1948 年―1982 年先后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 1948 年、 1956 年、1967 年、1973 年、1982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 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 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苏 伊士运河引发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 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 国家先胜后败。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 武装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叙 利亚开始明确地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内涵由一个为之而奋斗的崇高事业转变为收复领土的“现实主义”手 段。 在叙前总统老阿萨德独树一帜的平衡外交战略的运筹下, 叙利亚成为各种势力都不敢小觑的地区强国。 地缘政治的心脏 叙利亚周边国家都是非常敏感的国家,包括伊拉克、约旦、以色列、黎巴嫩,以及北部的土耳其和隔 着伊拉克的伊朗。中东地区的几大热点问题,如阿以和谈、伊拉克问题、反恐问题、以伊朗核问题为中心 的核不扩散问题等,无不与叙利亚密切相关。 在阿以问题上,叙利亚是当之无愧的对抗以色列的“旗手”和阿以和平的关键角色。在对以谈判中, 叙一向强调收复戈兰高地是其最高利益和首要任务,并且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和异乎寻常的耐心。 因黎巴嫩一直被叙“幕后操纵”,黎以谈判无形中与叙以谈判“捆绑”在一起。换言之,在叙以谈判 取得进展之前,黎以只能“免谈”。不仅如此,黎巴嫩政坛还存在一股以真主党为代表的“亲叙派”势力,6 不时对以发动武装袭击。 可见, 如果没有叙利亚的配合, 中东和平进程要取得全面突破将是天方夜谭。 正如以色列开国总理本? 古 里安称,没有埃及,阿拉伯国家无力对以色列发动战争;没有叙利亚,以色列无法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和平。 热点问题的心脏 对美国中东战略利益而言,叙利亚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9?11”事件后,美国一直将叙利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黑名单。美指责叙的“罪名”有:长 期支持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和黎巴嫩真主党;控制并操纵黎巴嫩政府,阻挠美国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暗中 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对伊拉克战争,暗中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装;默许、甚至纵容恐怖分子穿越叙伊 边境,直接威胁驻伊美军安全;与美国的敌人伊朗构筑战略联盟关系,威胁美对伊政策实施等。 对叙利亚来讲,与伊朗保持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紧密关系,特别是进行军事合作,既有助于应对来自 以色列及驻伊拉克美军的威胁,也增加了与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平起平坐”的筹码。 为此,布什政府通过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多种手段“敲打”叙利亚。奥巴马上台后,美 对叙政策逐步恢复和改善,但是仍未将叙利亚从“黑名单”中除去。 在对叙利亚极力打压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很清楚,其为叙定下的几大“罪状”,恰恰折射出叙利亚在 一系列地区重大问题上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可见,叙利亚是阿拉伯世界动荡多米诺骨牌中至关重要的一 张。 二、叙利亚动荡原因分析 在阿拉伯之春背景下发生的叙利亚革命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激烈的内战,反对派仍在努力尝试推 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现任政权。从 2011 年 1 月以来,已经有超过 60,000 多人在冲突中丧生,大约 有 300 万人因战争无家可归,并且暴力冲突持续蔓延到的首都大马士革和阿勒颇城。死亡人数应该是数十 倍于利比亚当时卡扎菲镇压民众时死亡的总数,民众表示无论阿萨德现在怎么做,在 2 万余人被杀的事实 下,都已无法赎清其罪过。 (一) 动荡之导火线:当局逮捕涂鸦少年 2011 年 1 月,叙利亚当局逮捕 15 名涂鸦少年,受此事的影响,叙利亚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不过十个 月的时间里已导致 5000 多人死亡。 “叙利亚发生反政府示威有其原因。当时,在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约 15 名少年被逮捕,他们被指 控在墙壁上书写反动口号―――‘人民想要推翻这个政权’。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侄子掌管的安全机构对 这些孩子使用酷刑。 当家人去找省长要求释放孩子时遭到冷酷对待, 省长让家长干脆‘忘了’他们的孩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周五,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和平示威,但他们遭到当局实弹镇压,很多人被杀害。开始就 是这样。实际上,示威者最初只是要求追究那些施加酷刑者和腐败者的责任。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 人们将矛头指向最高执政者。” “过去几十年(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1963 年掌权开始),叙利亚民众一直 遭受压迫。当老阿萨德死后,巴沙尔?阿萨德于 2000 年继位,民众都希望给他一个机会,来清理他父亲 的历史,但不幸的是,巴沙尔置若罔闻,上台后开始新的压迫。”危机为何持续如此之久这是由于巴沙尔 政权和支持者制造了大量暴力事件。“不像埃及和突尼斯,叙利亚军警都建立在家族和部落基础上。过去 40 多年,叙利亚并没有一支国家化的军队。而且,巴沙尔还通过讨好公务员和商人阶层,来维持大城市的 稳定。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内战进程 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叙利亚反对派于 2011 年 1 月 26 日开始,组织民众和平示威,要求叙利亚政 府实行政治改革、恢复公民权利,以及结束自 1963 年以来实行的国家紧急状态。巴沙尔?阿萨德于 2011 年 1 月 31 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自己需要作出改变以适应民众不断崛起的政治诉求和经济 需要。根据巴沙尔的改革承诺,当局于 4 月 21 日废除了紧急状态法;并在 8 月 4 日由巴沙尔签署了允许 各派别建立合法政党的政党法法令。2011 年 3 月 6 日,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德拉逮捕了约 15 名在墙壁上涂7 写反政府口号的儿童,据称这些儿童其后遭到了安全部队的折磨。德拉的民众情绪受此刺激,造成了叙利 亚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反对阿拉伯复兴党政府的示威活动的爆发。3 月 15 日,数千名示威者在大马士革、阿 勒颇、哈塞克、德拉、代尔祖尔以及哈马街头上集会。次日,有报道称大约 3000 人被逮捕,数人被杀, 但官方并未公布确切的死亡人数。4 月 18 日,又有 10 万示威者在霍姆斯市广场集会,要求巴沙尔下台, 叙利亚政府以军事镇压回应。其后,由于反政府游行不断持续,加上不明武装分子多次策动针对政府的袭 击,导致超过 8000 人死亡,包括大量平民与一部分政府军士兵。 针对政府的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到 2011 年 7 月。政府在一些尤其在北方地区,以采取安全取缔与军事行 动回应示威者。德拉、霍姆斯、伊德利卜和哈马等反政府活动的 中心地区不断受到政府军的围攻,当地的 水电也被切断, 大批当地居民以及投靠反对派的政府军士兵逃亡至土耳其、 黎巴嫩以及伊拉克等周边国家。 在此情况下, 受西方支持的叙利亚国外反对派以及变节的政府军士兵分别组建了叙利亚自由军以及叙利亚 全国委员会,同时基地组织也潜入叙利亚,并与反政府武装建立了联系,叙利亚由此正式进入内战。 大体上讲,叙利亚政府主要受到来自俄罗斯和伊朗的军事援助,而叙利亚反对派则受到大部分西方国 家、海湾六国(1981 年 5 月,海湾地区一些国家成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海合会) ,其成员国包括阿联酋、 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委员会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之间在一切领域的协调、加强成 员国在各方面的联系、交往和合作,以及推动六国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由穆斯林兄弟 会(穆斯林兄弟会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宗教性政治组织。1928 年哈桑? 巴纳与埃及伊斯梅利亚创立,1929 年正式成立,最初,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班纳运动”,后改为“穆斯林兄弟会”。 严格地说,这个组织并不 仅是埃及独有的一个半公开、半非法组织,而是个起源于埃及、影响力遍布中东乃至全球的穆斯林群众性 组织,甚至有人认为,它是近代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的、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伊斯 兰政治集团。政治主张:穆斯林兄弟会政治主张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精神,反对殖民主义,反对以色列;反 对西方侵略与渗透,捍卫伊斯兰传统文化;把埃及建设成伊斯兰国家,实施伊斯兰法等等。穆斯林兄弟会 号召穆斯林抵制西方思想的侵袭,消灭等级差别,使人们融为一体,回到早期伊斯兰教生活中去,并为保 卫穆斯林的祖国而战斗和工作)掌权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武器和资金援助。 阿盟于 2011 年 11 月开始调停解决叙利亚危机,并派出观察团负责和平解决叙利亚问题,但由于反对 派对观察团抱强烈异议并要求将叙利亚问题提交联合国,导致叙利亚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同时阿盟要求 巴沙尔移交权力以组建过渡联合政府的倡议亦被叙政府拒绝,阿盟遂于 2012 年 1 月 28 日中止了驻叙利亚 观察团的行动,并于 2 月初将叙利亚问题提交联合国。 联合国大会于 2012 年 2 月 16 日以 137 票赞成 10 票反对通过谴责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对人民实施屠杀的 决议案,并根据此决议任命安南为联合国-阿盟叙利亚问题特使,联合国安理会亦于 4 月 21 日派出监督团 执行监督停火协议。期间在霍姆斯省胡拉镇发生的造成 108 人死亡的暴力袭击事件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 注与谴责,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互相指责对方为此次暴力袭击的幕后策划者。 反对派于 7 月 18 日在大马士革制造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叙利亚国防部长拉杰哈与副国防部长阿塞 夫?舒卡特身亡,更使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关系严重恶化。由于特使安南提出的六点和平计划并未 被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武装接受, 安南决定于 2012 年 8 月 31 日后, 不再担任联合国-阿盟叙利亚问题特使 的职务,目前此职务已由阿尔及利亚前外交部长卜拉希米接任。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 2013 年 6 月 13 日公布报告说,从 2011 年 3 月至 2013 年 4 月底,已有 至少 9.3 万人在叙利亚冲突中丧生。自 2012 年 7 月以来,叙利亚冲突中记录在案被打死的人每个月都在以 至少 5000 人的速度增长。 叙利亚反对派指责政府军 8 月 21 日使用含有沙林毒气的火箭弹对大马士革市郊目标发动袭击,造成数 百人乃至上千人死亡。叙利亚政府则称袭击是反对派所为。 奥巴马政府将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列为逾越美国对叙局势进行军事干预“红线”的举动,寻求与8 盟国协同打击叙利亚。英国议会下议院 8 月 29 日否决了政府军事行动计划,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将“据 此行事” 。法国总统奥朗德则表示将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叙利亚部分邻国和俄罗斯表示坚决反对西方 国家军事干涉叙利亚。 (二)叙利亚动荡的具体原因:叙利亚面对艰巨的经济和社会困境 1、公民权利缺失: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 军队、复兴党及官僚机构牢牢稳固着阿萨德政权,其统治通过对社会团体的控制和渗透延伸到社会基 层,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该国实行一党专政,不存在自由选举。叙利亚从 1962 年就处于紧急 状态法的管理之下,这项法令禁止群众集会和组织运动;当局也有权盘问任何人,并监督私人通讯和审查 媒体。直到 2012 年 4 月 19 日叙利亚政府通过法案,废除实施 48 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在叙利亚内乱以 来,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使用卫星电话超过 12 分钟,因为这样可能被监听。然后,还必须把 SIM 卡取出来 20 分钟。如果把它作为调制解调器,那么上网时间必须限制在 5 小时以内。叙利亚一些群众感慨说:“叙 利亚革命是一个孤儿,, ”“它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一个巨大的监狱里面, “这 ” ” 个社会已经封闭了 50 年。 ” 强人政治下的民意失衡 1971 年 3 月,阿萨德当选总统,任至 2000 年去世,其次子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于同年继任总统。 军队、复兴党和官僚机构曾共同巩固了阿萨德政权。自突尼斯发生危机以来,席卷整个中东、北非动荡的 浪潮让外界对叙利亚局势产生怀疑。 2、经济困境:石油面临枯竭 失业率节节攀高 巴沙尔在执政后,重视国内经济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尽管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对内实行渐进式 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设立经济特区等措施,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改革方案、对改革国有经济缺乏政治 决心以及国际环境不佳,叙利亚的经济改革难以深入。叙利亚原本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 靠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在过去,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国家工商部门为超过 50%的人口提供稳定的 工作和收入。但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枯竭,叙利亚经济每况愈下。目前,叙利亚的失业率约 20%,大部分 是年轻人,其中一半的失业人口年龄小于 25 岁。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解决失业的重要性,但在国际金融危 机的大背景下,叙利亚政府束手无策。 3、贪污腐败:叙利亚几乎变成总统的家族企业 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盛行。民众不满巴沙尔家族的贪污腐败。巴沙尔的 弟弟马希尔的贪污腐败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着叙利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 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对巴沙尔总统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反对派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叙利亚 已经变成家族企业。总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和情报机构垄断了政权,对异己思想的丝毫苗头进行镇压。 人民对此已经感到厌倦。 4、教派矛盾: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 除了经济和政治诉求之外,叙利亚也存在着教派矛盾,这也是造成该国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该国逊尼 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68%的叙利亚人是逊尼派,但他们被占全国人口 20%的什叶派所统治, 各个民族之间矛盾不断,教派间利益的此消彼长,也会影响到中东地区什叶派和逊尼派总体力量的平衡。 叙利亚在整个中东地区一直扮演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缘环境使得它的稳定与否牵 动着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神经。有学者指出“叙利亚问题不仅仅是叙利亚的问题,它是整个中东地区的问 题,是一个矛盾的汇集点。叙利亚局势牵扯到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一种平衡,阿拉伯人整体是逊尼 派的,伊朗是什叶派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冲突、仇恨是由来已久的,延续了 1000 多年的。在叙 利亚由于是少数派统治,统治者是什叶派,被统治者,2/3 的叙利亚国民又是逊尼派,如果有外部势力介 入,非常容易瞬间造成一种玻璃杯被打碎的一种状况,后果会非常严重。如果叙利亚政局失控,现政府丧 失政权,造成逊尼派的反扑,国内的后果可能是血腥的;而对于外部影响来讲,这个国家整个就丧失了什 叶派的影响,伊朗就会感到很恐慌,叙利亚的位置由于是在黎巴嫩和伊朗之间,黎巴嫩真主党一向是背靠 叙利亚,而且得到伊朗的援助。叙利亚一旦垮掉,黎巴嫩真主党就会陷入一种孤立的状态,被阿拉伯逊尼 派围困的状态, 这样中东地区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伊朗是不能接受的, 会采取报复行动, 地区会陷入动乱。 ”殷罡强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叙利亚局势失控,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承担这9 一责任。 资料: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渊源与区别 【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区别、由来及渊源】 公元 610 年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建了伊斯兰教。公元 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信徒们在继承 权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因而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 推选的哈里法(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拥护这个主张的穆斯林即后来的“逊尼派”。该 派把穆罕默德早期追随者的言论和事迹编成一本书――《圣训经》 ,称为《逊奈》 。“逊尼派”的名称即由此 而来。目前,全世界伊斯兰教穆斯林 90%属于这一派。他们广泛分布在西亚、北非的大多数阿拉伯国家。 并自称“正统派”。 逊尼和什叶都音译自阿拉伯语,逊尼意为“道路”指在穆罕默德之后,接受艾布?伯克 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四大哈里发所确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什也意为“追随者”特指第四大哈里发 阿里的追随者。 另一部分人,主张世袭原则,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做为合法继承人符合世袭原则。支持这 一主张的穆斯林后来被称为什叶派。全世界 10%的穆斯林属这一派。其中近一半在伊朗。什叶派否认逊尼 派所拥戴的哈里法作为宗教领袖的合法性, 称宗教领袖的最高领袖为伊玛姆, 阿里为第一任伊玛目。 此后, 直到第 12 代伊玛目,均是阿里的嫡传子孙。 伊斯兰教是公元 7 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顺服,指顺服真 主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内教派很多,有报道说多达 70 多个,但主要是两大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公元 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当时他没有留下遗嘱安排谁为哈里发,即继承人,也没有谈到以什么形 式推选哈里发。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领袖是从部落上层有威望的人中推选的。然而穆罕默德所建的公社 包括了许多部落,哪个部落有优先权呢?后经协商,先后推选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为前 3 任哈里 发。 逊尼派全称为“逊奈与大众派”,阿拉伯语原意为“遵循传统者”。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教徒最多的一个教 派, 占全世界穆斯林的 90%左右。 此教派的教徒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 印度、 马来西亚等国。 逊尼派虽然将其他不同信仰视为异端,却同时提倡求大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努力调合真主的无限权 威和人的责任这两个观念。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仅次于逊尼派的第二大教派。“什叶”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追随者”或者“派别”、“同 党”。该派认为只有出身于哈希姆家族(即圣族)的阿里及其直系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否认 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 3 任哈里发的合法性。目前该派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印度、巴基斯 坦、也门、叙利亚、黎巴嫩、阿富汗、土耳其、巴林等国。什叶派的主要支派是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 派和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尊奉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中的 12 人为伊玛目(阿拉伯语意为指导者) ,强调真正 安拉的旨意必体现在某个人身上,特别强调这一特殊人物具有无比权威,而这位独特领袖就是救世救人的 伊玛目,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就属于这派。 长期以来,伊斯兰教内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一直进行着激烈斗争,直到现在也没有停止。海湾地区 是什叶派穆斯林集中的地区,但该地区除伊朗外全部是逊尼派掌权,什叶派一直在为争取改变这种不平等 的政治权力分配而斗争。 伊朗和伊拉克之所以长期不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大教派之争。伊朗的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什 叶派,而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虽占该国人口的 55%,但不掌握国家权力,逊尼派处于领导地位。因此,历 史上两派长期不和。伊拉克的什叶派受波斯文化影响深,同伊朗的什叶派认同感接近,而逊尼派则受阿拉 伯文化影响较深。宗教因素再加上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终于使两伊爆发了长达 8 年的战争。 在中东地区根据宗教进行权力分配的惟一国家就是黎巴嫩。在 1943 年独立前,黎巴嫩各教派达成协 议,总统由基督教人士担任,总理由伊斯兰教逊尼派担任,议会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部长和议员根据10 教派人数按比例分配。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教派。 逊尼派 伊斯兰教主要派别之一。与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 全称“逊奈和大众派”,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 90%;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 属于该派。 形成 656 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刺后,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对阿里继任哈里发表示不满。双方为争夺哈里 发的职位爆发了隋芬之战。阿里在获胜的情况下,接受对方提出以《古兰经》裁判的和谈建议,从而出现 了既反对穆阿维叶又反对阿里的哈瓦利吉派。 661 年初,阿里被哈瓦利吉派刺杀后,穆阿维叶取得了哈里发的职位。因此,围绕着哈里发问题的激烈 争论,又形成了什叶派和穆尔吉埃派。什叶派不承认前三位哈里发和穆阿维叶作为哈里发的合法性。穆尔 吉埃派对此则持温和态度,主张哈里发问题应“推延”到后世由安拉裁决。而多数人则承认四位哈里发的合 法地位,但对穆阿维叶担任哈里发职位一事,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承认。他们除尊崇《古兰经》外, 还特别强调以圣训为立法、立论的依据,故被称为遵守“逊奈”(圣训)的人们,即逊尼派。嗣后,该派在 同哈瓦利吉派和什叶派的斗争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以后又在同穆尔太齐赖派的长期论争 中,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神学、哲学和教法学体系。从而使初期的政治派别,转而成为宗教的派别。 什叶派 什叶派是以承认阿里为穆罕默德逝世后的合法继承人为标志的许多不同派别的总称。什叶派,原意为 追随者,专指拥护阿里的人。什叶派信徒主要分布在西亚,其次是印巴大陆。我国新疆也有少数什叶派信 徒。 一.形成过程及发展 什叶派原为阿里追随者组成的政治团体,后演变为宗教派别。什叶派称其宗教领袖为伊玛目(伊玛目, 伊斯兰教用语,有多种含义:①穆斯林集体礼拜时,站在前面主持礼拜者。②清真寺的教长。③逊尼派用 以称穆斯林的领袖,与哈里发同义;亦用以称著名的宗教学者和教法学派创始人。④什叶派用以称其所拥 戴的政教领袖,以别于逊尼派的哈里发;以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其后裔继之。。 ) 什叶派主张伊斯兰教的伊玛目应当由先知家族成员阿里的后裔来担任,但这一愿望从未实现过。什叶 派在斗争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其伊玛目都成了殉道者,或被杀害,或被毒死,传到十二代,伊玛目便后继 无人了。什叶派只好认为最后一位伊玛目没有死,只是暂时隐遁起来;“隐遁的伊玛目”将作为救世主(马 赫迪)重返于世。 什叶到底是怎样一个教派,其分布又是如何? 当今回教世界中,什叶派是逊尼派主流之外最大支派,其源流可以一直追溯到回教史的最早期。什叶 一词,在阿拉伯语中义谓党派,源自回教早期的“阿里党(什叶阿里)”,这里的阿里,便是伊斯兰先知穆 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 阿里作为穆罕默德的堂弟而娶其女儿法蒂玛为妻,似乎有违中国的辈分区别。但是从历史角度,这不 仅是包括阿拉伯和犹太人的闪族文化风俗,也常常见于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中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父母,便是舅舅和甥女结婚。 什叶派的产生,起源于穆罕默德逝世之后,以阿拉伯半岛北部部落传统势力为一方,和强调先知本人 宗教遗产的南部势力为另一方之间的分歧。 当时阿里才三十岁出头,尽管他在传播和捍卫新兴宗教时贡献巨大,出于阿拉伯社会的尊老传统,第 一任回教政教合一领袖哈里发(阿拉伯语“继承者”) ,由代表传统部落势力的阿布巴克出任。 此后哈里发再传三传,都落在传统势力手中,刺激了回教内部的分歧。第三任哈里发遇刺后,在反对11 派的推举下,阿里终于出任第四任哈里发。 但是阿里出任哈里发,反而加剧了回教内部的纷争,以至公开内战,并终于导致阿里在公元 661 年被 政敌刺杀。此后阿里的儿子哈桑尽管“高票当选”哈里发,却被迫让位,让政敌登位而建立倭马亚王朝(中 国《唐书》记载中称之为白衣大食) ,“阿里党”由此开始遭到大批迫害,甚至连阿里本人也遭到“批判”,什 叶派也因之成形。 因受迫害而隐瞒身份 什叶派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事件,是公元 681 年,阿里的另一个儿子胡赛因作为当时先知穆罕默德硕果 仅存的外孙和“阿里党”的领袖,公开举起反抗主流派的大旗,在伊拉克的卡尔巴拉城战败被杀害。这一事 件(以及阿里的被刺)成为今天什叶派悲情心结的历史起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后,4 月下旬近百万 什叶派信徒前往卡尔巴拉城朝圣,震动美国朝野,便是纪念胡赛因的殉难(回历每年正月初十) 。 从胡赛因殉难开始,什叶派一直代表了回教中的非主流派,受到主流派的压制、歧视和迫害。例如阿 巴斯王朝(黑衣大食)利用什叶派力量推翻倭马亚王朝后,又反过来迫害什叶派信徒。但是这种逆境,也 加深了什叶派的宗教信念和凝聚力。什叶派有一个自我隐瞒身份的“他欺也”教义原则,就是出于这一受迫 害历史。 据一般估计,在整个回教世界,什叶派约占 10%。但由于“他欺也”原则(即:为应付逊尼派压制,允 许隐瞒什叶派身份。 )因此,这一比例可能低估。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便估计中东地区什叶派人口 有 1 亿 2500 万,占本地回教总人口的 12%以上。 波斯湾成反主流温床 回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迅速扩张,征服了以祆教(拜火教)为国教的波斯(伊朗)萨珊王朝。这里 一段有趣史实,是波斯和其他一些祆教属国面临阿拉伯入侵,不断寻求唐朝的援助,萨珊朝亡国之君的王 子卑路斯,流亡并死在中国。唐朝也支持波斯复国。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 年) ,朝鲜族名将高仙芝率领唐朝和中亚各国联军,与阿拉伯军队在中亚怛逻斯 河畔苦战五天, 最终因突厥葛罗禄军临阵叛变而大败。 据中亚史专家断言, 如果唐军在怛逻斯战役中获胜, 不仅伊朗可望复国,中亚今天将会是说华语的儒教-佛教文化区,无回教立足之地。一战之差,改变了世 界历史。 暴力征服的结果,是在伊朗和其他被迫回教化的地区,长期存在反对阿拉伯统治的暗流,而反主流的 回教什叶派,不免和这一股反抗暗流汇合,使得波斯湾地区一直是什叶派的温床。什叶派认为第四位伊玛 目的生母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公主,便是明证。 什叶派的一个重要转机,是 1258 年元宪宗蒙哥母弟旭烈兀受命攻占巴格达,处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后 一任哈里发,逊尼派主流几遭灭顶打击,群龙无首,长期受压制的什叶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旭烈兀后来经兄长元世祖忽必烈封授,建立伊朗伊利汗国,其主要谋士便是什叶派。学者们因此认为: 蒙古征服是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宗在伊朗扎根的时代。后来库尔德族萨法维家族在伊朗建立萨法维王朝,此 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逐渐征服了大部分阿拉伯地区, 奥斯曼苏丹自封哈里发, 以全世界回教正统领袖自居。 伊朗因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独立传统,坚持和回教主流势力分庭抗礼,萨法维王朝宣布以十二伊 玛目宗为伊朗国教, 确立了什叶派主导伊朗的事实, 同时推动什叶派在伊朗文化圈和旧有领土内不断扩展, 逐渐造成今天什叶派在波斯湾的盛况。 逊尼派的长期压迫 一次大战之后奥斯曼帝国崩溃,英法两国一反原先帮助阿拉伯各国独立的许诺,食言而肥,瓜分阿拉 伯世界。英国在伊拉克扶植了来自阿拉伯半岛的逊尼派哈希姆傀儡王朝,实质上实施殖民统治。伊拉克什 叶派从 1920 年代起,成为反对英国统治的伊拉克民族主义的中坚,因此遭到英国当局的镇压和专门防范。 在非殖化和伊拉克哈希姆王朝垮台时,居人口多数的伊拉克什叶派却错过掌权机会。 错过掌权机会也造成什叶派对西方的深刻敌视。从 1920 年代起,主要什叶派学者纷纷着重批判西方特12 别是英国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控制,成为现代什叶派意识形态和宗教理论的有机部份。 伊朗伊斯兰革命中爆发的反美浪潮,使得美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一直以扶持逊尼派阿拉伯政权抑制 什叶派,作为在回教世界的基本政策。随即发生苏联入侵阿富汗,促使美国非常短视地鼓励“伊斯兰圣战”, 来遏制苏联的扩张。这样的政策,终于造成萨达姆坐大和沙地阿拉伯逊尼派瓦哈比原教旨极端主义在回教 世界泛滥成灾的双重恶果,又增加什叶派对美国的强烈敌意。 第一次海湾战争结束之际,伊拉克什叶派在美国煽动下大批起义,反抗萨达姆。可是华盛顿又担心什 叶派借机壮大,始乱终弃,听任起义者被萨达姆残酷镇压。 与逊尼派的政教合一传统不同,什叶派历史上主张政教分离。目前伊拉克什叶派的一位最高权威继续 强调宗教应该超越政治,因此,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回教极端恐怖分子属于逊尼派。但是,什叶派组织也有 逊尼派不及的经济资源:按照先知穆罕默德家庭曾经享有的特权,什叶派教会的宗教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是基督教会传统什一税的两倍。 什叶派和逊尼派在穆圣辞世后的一百年内同时分划出来,什叶派主张一切遵从古兰经,古兰经上有的 就要服从,没有指明的就不得妄想、乱想,是个尊重经典的流派,但是很少变革,因此思想更容易走到激 进、极端的一面。逊尼派主张自己可以有思想,可以在古兰经没有指明的地方凭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认 知,所以逊尼派是主张革新的,比较温和的。后来还有规模小影响小的派别,比如归隐派,很类似中国的 苦行僧、中世纪欧洲的苦修派僧侣,还有些流派逐渐消失。 5、中东文化冲突集中体现 叙利亚冲突实际上是整个中东问题的缩影。中东地区的人种和宗教信仰存在巨大差异,教派冲突、民 族矛盾是中东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叙利亚人口 2369.5 万,其中阿拉伯人占 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 美尼亚人和土库曼人等。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约占全国人 口的 68%,什叶派占 20%。但仅占全国人口 11.5%的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却掌握着国家的统治大权。人口 数量与权力的倒挂,造成了叙利亚的权力冲突。 6、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的影响 阿拉伯之春是西方媒体所称的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自 2010 年 12 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动 乱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 中东即将诞生”预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 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 。 概述 阿拉伯之春,又称“阿拉伯的觉醒”“阿拉伯起义” 、 ,是指自 2010 年年底在北非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 和其它地区的一些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社会运动,这些运动多采取公开示 威游行和网络串连的方式,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从 2011 年初开始至今尚未 完全结束。 这场运动以北非国家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被民众抗议推翻为肇始,形成一场规模空前的民众反政府 运动,如潮水般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稳坐江山数十年之久的政治强人和独裁者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 地倒下。革命运动浪潮随后波及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巴林等国,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拉 伯、伊拉克、毛里塔尼亚、阿曼、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苏丹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部分非阿拉伯国 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发生了一些抗议示威活动, 但大都因政府的让步或示威规模不大而逐渐平息。 截至 2012 年 6 月,此阿拉伯革命已经成功推翻了 4 个国家政权。2011 年 1 月 14 日晚,突尼斯革命的 局势恶化导致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流亡沙特阿拉伯。 天后的埃及示威浪潮导致穆巴拉克在 2011 年 2 月 18 11 日宣布正式下台,权力移交军方,结束长达 30 年的统治。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在 2011 年 8 月 23 日被推 翻,当时全国过渡委员会夺取了他的阿齐齐亚兵营。10 月 20 日,当全国过渡委员会夺取苏尔特时,卡扎 菲战死于此。2012 年 2 月 27 日,也门政治协议正式生效,总统萨利赫退位。13 导火索 发生在突尼斯的自焚事件是整个“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导火索。2010 年 12 月 17 日,26 岁年轻人穆罕默 德? 布瓦吉吉因经济不景气而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期间遭受城管的粗 暴对待,抗议自焚,不治身亡。 这个事件博得了突尼斯普通大众的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 政府腐败的潜藏的怒火,致使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队发生冲突,随后冲突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全国 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并造成多人伤亡。 原因 导致这些动荡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的专制统治、政治体制僵化、人权的侵犯、政府贪污腐败、国民 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贫困;领导人长期执政,不思改革,政治经济分配不透明等等。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困难,推动了革命运动的爆发。另外,人口结构中大量受过一 定教育、熟谙网络且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成为了这次运动中的主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 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阿拉伯之春 - 影响 “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力,应该是国际关系中一场可以与苏联解体相提并论的重要事件。阿拉伯世界 历史上也是西方的强大对手;阿拉伯世界控制世界经济的石油基础;阿拉伯世界属于西方认定的“非我族 类” ,占全球十多亿穆斯林的 1/3。两次变革的结果,都是把一批国家从专制制度下解放出来。 此次的“阿拉伯之春”并不是建立在对西方的仇恨之上,反独裁、反专制、要还权于民、要工作,阿 拉伯世界第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审视和批判自己的内部问题上。而与以往主要由上层统治者和外力来推动 的模式不同,此次的变化是自下而上的,这代表了阿拉伯社会的日趋成熟。鉴于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特性, 它们在现阶段的政治改革中,必须汲取伊斯兰政治中适合于当下社会环境的合理成分,努力生成现代与传 统政治结合的具有中东特色的民主政治。 其他阿拉伯国家 除了埃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和叙利亚之外,其余的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爆 发了一定规模的示威游行,最终以多国政府的让步而逐渐平息。其中: 阿尔及利亚结束了实行了 19 年的紧急状态;黎巴嫩则承诺提高 40%的薪金;约旦国王解散首相里法伊 并任命新政府;苏丹总统承诺不谋求连任到 2015 年;阿曼解散了所有部长,并宣布实行选举以产生立法 机关;沙特国王进行了经济方面的让步,并批准妇女在未来 2015 年的舒拉议会和市政府选举投票;巴林 释放了部分政治犯并解散所有部长;科威特内阁宣布辞职,首相纳赛尔下台;摩洛哥国王准许公投进行宪 法改革,并作出政治让步。 中东以外 “阿拉伯之春”也影响到了中东世界以外, 东亚、 西欧、 北美无不涉及, 其中尤以希腊的反政府示威游行、 2011 年 8 月发生在英国的骚乱和在美国持续数月并一度影响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最为典 型,这些活动的方式包含温和的网络号召、小型公开聚会、大型游行、其他创意活动等,以敦促政府主动 对实行缓助措施或改革。 这些运动的性质并不完全等同于阿拉伯世界的革命,二者政治诉求更是迥然不同,但因几乎同步的时 间段、 相似的网络号召和活动方式而被部分人认作“阿拉伯之春”运动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某种意义上的延续。 事件剖析 稳定之锚 这场规模空前的暴力运动在短短的时间内便横扫中东,所有阿拉伯国家几乎无一幸免,但是,除了突 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的动荡和更迭比较激烈之外,位于海湾和西非的君主制阿拉伯国家, 如巴林、卡塔尔、沙特、摩洛哥等国,则在短暂的混乱后平稳过关。于是,评论家将阿拉伯君主制国家称14 为“阿拉伯世界的稳定之锚”。君主制阿拉伯国家能够在这场政治风暴中独善其身,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 现象。 政治合法性 共和制阿拉伯国家之所以群体性陷入动乱,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政权丧失了政治合法性。 无论突尼斯、埃及,还是利比亚,前政权的政治合法性被统治国家数十年之久的领导人,以及僵化的 体制损耗殆尽。民生凋敝、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迷失、领导人企图父业子承引发的政治继承危机。反观 阿拉伯君主制国家,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尚存,其中源于宗教的合法性最为重要。 破财免灾 阿拉伯君主国独特的经济模式构成王室统治的经济基础。 在海湾产油国,石油收入由国家控制,政府拥有足够的财政资源而无需依靠税收维持政府运转,也无 需接受公民监督和质询。不仅如此,政府还有能力向公民提供高福利,扮演“施与者”的角色。阿拉伯君主 国基本上都属于分配型国家,即使摩洛哥、约旦等石油资源贫乏的国家,也依赖磷酸盐、旅游、侨汇等同 样具有地租性的收入。大量的石油收入使中东产油国无需依赖税收便可维持政府运转。许多产油的阿拉伯 君主国不对公民征税,甚至根本不设税务部门,形成“不纳税,无代表”的现象。 在这次动乱中,富裕的海湾君主国在应对民众要求方面,显得底气十足。作为“分配型国家”,高涨的油 价使它们可以拿出大笔石油美元分配给民众,平息民怨。科威特是第一个“破财免灾”的国家,王室拿出 2.3 亿第纳尔(约合 8.4 亿美元) ,向全体国民免费发放 14 个月的食品供应券。巴林王室向每户居民发放 1000 第纳尔(约合 2650 美元) 。最大的礼包是沙特王室送出的,2 月 18 日,在国外治病归来的阿卜杜拉国王发 表电视讲话,向国民送出总额达 1300 亿美元的“大礼包”。国王在讲话中不无自豪地表示,沙特政府拥有 4500 亿美元的可支配现金,拟将其用于改善民生。 颜色革命(Colour Revolution),又称花朵革命,是指 21 世纪初期一系列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 非地区的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这些有着明确政治诉求的活动,背后一 般都有外部势力插手的因素,经过社会动员,往往导致持久的社会对立和动荡,给执政者形成强大压力 。 释义 颜色革命(ColourRevolution)参与者们通常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抵制他们所认为的独裁政府,拥护民主、 自由以及国家的独立。他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颜色革命已经在塞尔维 亚、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这几个国家取得成功。因为没有采用军事手段,所以没有人员伤亡。 但有时候和军警冲突,会有人受伤。 革命事件 丝绒: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又译“丝绒革命”。不属于颜色革命,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是指 东欧剧变时,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就实现了政权更迭,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名。“天鹅绒革 命”也成为非暴力的通过和平方式更迭政权的代名词。颜色革命基本上都是属于“天鹅绒革命”类型。 玫瑰: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RoseRevolution) :发生于 2003 年,因格鲁吉亚盛产玫瑰,故得名。 栗子: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即橙色革命(OrangeRevolution) :发生于 2004 年,尤先科的选举活动中使用 橙色作为其代表色,因此这场运动使用橙色作为抗议的颜色。这个运动的标志是橙丝带和一面书有 Так!Ющенко!(“对!尤先科!”)的旗。由于种种原因 2007 年乌克兰又有可能爆发蓝色革命。2010 年, 亚努科维奇重新夺取政权。 紫色:伊拉克的紫色革命 (PurpleRevolution) 发生于 2005 年, : 伊拉克民众选举时, 涂了紫色墨水按手印, 故名。 郁金: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TulipRevolution)或黄色革命,柠檬革命。发生于 2005 年,因吉尔 吉斯斯坦首都市花是迎春花,为黄色,发生革命的时间正是迎春花开的季节,故称黄色革命,或者柠檬色 革命。2010 年 4 月 7 日,巴基耶夫政权被推翻!15 伊朗 在艾哈迈迪? 内贾德进行第二次选举时,伊朗险些发生“颜色革命”。所幸军队及时维持秩序,才使 社会恢复秩序。 茉莉:2010 年年底至 2011 年年初,北非国家突尼斯发生了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 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 阿里被迫选择离开突尼斯,前往沙特避难。总理加努希出任临时总统。在阿拉伯国 家,这是第一次一个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茉莉花是突尼斯国花,这次政权更迭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过程 颜色革命发生过程首先,颜色革命的发生地大多为仿效西方的资产阶级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宪法的规 定,一个国家有多个政党,并都可以参与选举,因此颜色革命主力往往是现任政权的反对党。 论新革命 并非革命 独联体国家的选举,几乎成了“颜色革命”的代名词。这些国家每逢选举,几乎都要上演一场旨在改变政 权的所谓“颜色革命”。但是,这种革命并不是在每个国家都能取得胜利。至今,已有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两 个国家取得了“革命胜利”,在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及其西方支持者看来,这样的“成功率”足以令人鼓舞, 他们的“革命热情”因而得到了进一步激发。白俄罗斯的选举差一点也演变成一场“颜色革命”,但由于种种 原因,这场革命至今还难以取得胜利。 权力分配 分析独联体国家至今发生的所谓“颜色革命”,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一个国家发生革命,一 般都有深刻的政治与经济原因, 其关键的因素应该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出现了深刻矛盾, 但独联体国家“颜 色革命”的起因并不是维护或打破现有生产关系的斗争。在这些国家,不管是执政者还是反对派,基本上 都主张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反对派并没有与执政者明显不同的政治纲领。他 们之所以要发动“颜色革命”,其主要目的是推翻政府,夺取政权。虽然全民选举为他们提供了执政的可能, 但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选民支持,便采取不正当的“革命手段”,以实现上台执政的目的。可见,这样的“颜色 革命”,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再分配。 争夺利益 如果仅仅是国内反对派的力量,“颜色革命”还不至于在独联体国家如此风行,外国势力的支持和干预使 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如虎添翼”,大大鼓舞了他们发动“革命”的热情。 从至今发生“颜色革命”的情况看,反对派都得到了美国、欧盟的大力支持。美欧国家不仅给这些国家的 反对派提供“道义”上的支持,而且还给予资金上的援助和人员上的培训。如这次白俄罗斯选举后,欧盟国 家的大使们明目张胆地来到抗议现场,向反对派表示声援,这是对一个主权国家内政的粗暴干涉,是一种 严重违反国际准则的行为。 美欧国家之所以如此热衷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并不是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而是出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需要,说白了,就是要扶植亲西方的力量,挤压俄罗斯的影响。西方在独联 体国家所支持的政治力量均主张疏远与俄罗斯的关系,而极力主张与西方结盟。从这个意义上讲,“颜色 革命”是西方国家披着民主和自由的外衣,用来争夺地缘政治利益的一种手段。 出现原因 1.法律上的民主制度,实际上的权威主义政治 苏东剧变的基本成果是西方的基本政治原则和价值观念在前苏联国家落地生根,历史性地转变了前苏 联国家的发展方向,但没有也不可能使前苏联国家在一夜间被彻底改造。从理论上讲,这些国家在苏联解 体后就已经在欧美资产阶级宪法层面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和选举制度,军队实行了国家化,但是从 现实情况来看,仍然处于某一党派或个人长期的权威主义政治统治之下。有美国学者认为,一些独联体国 家使用民主的语言但却在实行他们自己的“反自由主义”(illiberalism) ,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 甚至厌倦了这样的伪装。当权者通过对媒体的控制和对反对派的打压,系统地操纵着选举。一个十分突出16 的现象是,绝大部分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前苏联时期的高级政府官员。在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下,大 量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为反对派的夺权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革命的 理由,为反对派通过“天鹅绒式革命”夺取政权提供了可能性。 2.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这些国家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获得独立后都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历史任务: 一个是完成独立进程, 一个是完成社会经济转型。苏联解体以后,国与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中断了,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带 来很大的困难。比如,格鲁吉亚独立后,经济出现了雪崩式下滑,虽有所恢复,2003 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没 有超过独立前的水平。格鲁吉亚的贫困现象极为普遍,根据一个抽样调查,到 2002 年为止,格鲁吉亚 90 -95%的家庭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吉尔吉斯在独立后经济严重滑坡,人民生活急剧恶化。最近几年,吉 经济逐步回升,但它仍是独联体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004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429.1 美元,贫困人口 所占比例达 38%。吉的外债达 19.2 亿美元,为全年税收总额的 5 倍。独联体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平至今都没 有恢复到苏联时期的水平。国内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显著改善,导致人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感和求变的心态。 3.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腐败严重,社会分化加剧 这些国家取得独立后,前苏联时期的国家机器和政治精英绝大部分都保留下来,原有的各种弊端和转 型过程中的丑恶现象,包括总统个人集权、权力寻租、法律虚设等现象都腐蚀着这些国家的机体。在乌克 兰,官商勾结、任人唯亲、利用私有化侵吞国有资产、逃税漏税等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吉尔吉斯斯坦前政 权腐败盛行,总统家族和政府高官大肆贪污受贿,几乎所有赚钱行业都被总统家族和政府高官所控制。政 治腐败和社会问题突出严重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加剧了人民对现实状况的不满,最终失去了民心。另外, 这些国家贫富分化十分严重。中亚国家在涌现出大批富翁的同时,失业成为普遍现象,人均月工资只有几 十美元,百姓不满情绪上升,民众对现政权无力解决社会问题感到失望,很容易受人操纵搞街头革命。 4.当权派长期执政,反对派指责选举不公 独联体国家的领导人大都长期执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都面临着是继续执政下去还是进行权力交接 的问题。由于处于转型期,很多国家尚没有形成一套国家最高权力正常交接的机制。在独立之初为讨好西 方国家、凸显民主,均照搬美国模式,立宪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两届。此轮换届使两大问题突出出来:其一, 现任总统是否还会参选,如要参选势必要突破现行宪法的限制,而修宪有可能引发不同政治势力之间激烈 的对抗;其二,如现任总统决定不再参选,问题就在于将权力交给谁,自己选定的接班人能否得到国民的 认可, 其过程能否保持平稳?长期执政加上治理不善, 很容易使民众产生逆反心理, 给反对派以可乘之机。 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三国的政局动荡,都是由选举引发的。选举中的操纵和不公正,如贿选、来 自官方的种种限制以及官方对媒体进行控制等都引起群众不满,是政局突变的直接导火索。 国外 从这轮“颜色革命”的外部背景和原因来看,主要是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地缘战略争夺和意识形 态竞争。有学者认为,俄美欧之间的战略博弈是“颜色革命”的一个重要诱因。通过各种手段来对后苏联地 区各国施加影响,使之与俄罗斯保持最大的距离,这正是美国、欧洲在这次“颜色革命”中的重要目标。 1.俄罗斯国力的衰落及其独联体政策的失误 首先,继承前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无论其“硬实力”还是“软实力”均有较大下降,面对转轨时期处 境困难的前苏联独联体各国,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力提供相应的援助,降低了俄罗斯在各国人民中“领导 威信”,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乘虚而入,影响不断扩大。 现状的深入研究,缺乏系统的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外交政策。当“颜色革命”爆发后,俄罗斯显得有些不 知所措,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美国和西方挖自己的墙角。 在政治文化上,俄罗斯提不出任何可以与美国和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相抗衡的概念;在经济模式 上,俄罗斯不是值得仿效的成功样板;俄罗斯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一代也缺乏吸引力。在独联体国家的年轻17 人中,亲俄感情已经日渐式微,而亲美和亲西方的情绪却不断涌涨。这一切都使俄罗斯在与美国的争夺中 处境艰难。这一总的态势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里恐怕也难以改变。 其次,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存在失误。俄罗斯一直把独联体视为其无可置疑的势力范围,把希望完全 寄托在前苏联时期的高官为主的当权派身上,与各国反对派之间缺乏联系。俄罗斯的做法激起各国反对派 的反对和广大民众的不满。实际上,10 多年来,俄罗斯严重缺乏对各国国情和和现状的深入研究,缺乏系 统的符合各国实际情况的外交政策。当“颜色革命”爆发后,俄罗斯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可奈何,眼睁睁 地看着美国和西方挖自己的墙角。 2.美国及西方国家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动“颜色革命” (1)西方尤其是美国政府公开支持反对派 当然,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 其“扩展民主”战略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实用主义色彩, 也就是说, 美国并不是关注所有国家的民主问题, 只是特别对那些对美国具有重大的全球战略和地缘战略价值的国家 表现出对其“民主”进程的关心。从已经发生“颜色革命”和目前正在受到“颜色革命”威胁的国家来看,几乎 都处于关键的地缘战略区域,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支持“颜色革命”已经成为美国“扩展民主”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对“颜色革命”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两手就是:一是公开为反对派摇旗 呐喊, 制造有利于发对派的国际舆论环境, 进行赤裸裸的政治干预; 二是提供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务院每年用在所谓“推动全球民主”方面的总支出高达 10 亿美元。美国官员辩解说, 美国资金从没直接提供给反对派政党,大多数情况下,资金都是通过非官方组织、选举培训组织或人权论 坛送出。 (2)非政府组织与美国政府密切配合 在“颜色革命”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大量的支持、帮助反对派的工作都 是由非政府组织具体实施的。当然,非政府组织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具有很强的官方背景,接受政 府资助并为政府的对外政策服务,比如国际共和政体协会、自由之家、欧亚基金会等;有的纯属民间个人 建立的非政府组织,最典型的如索罗斯基金会,完全从个人的意识形态信仰出发,积极参与“颜色革命”, 在中亚国家的政治风波中推波助澜。尽管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与政府行为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由于它 们的出发点都是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扩展美国的利益,客观上对美国政府的“民主扩展”战略起到了密切配 合的作用。 7、巴沙尔改革的影响 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通过网络组织游行,而巴沙 尔在伦敦学习的时候就有志向让叙利亚成为中东国家现代信息技术的窗口,跟上世界的潮流(中东国家对 网络管的比较严格) ,巴沙尔执政后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正是叙利亚网络技术的开 放普及促使西方国家和反对派通过网络组织群众进行反政府游行。 三、叙利亚内部局势分析 (一)巴沙尔政权:内忧外困,四面楚歌 领导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势力状况:阿萨德家族利用阿拉维派这一占全国少数人口比例的派别,统治着占国民大多数的逊尼派 民众达 40 多年。但在目前的政治氛围中,阿萨德的少数派强权便显得煞是单薄。除了逊尼派以外,阿萨 德还同时面临着来自本国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以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压力。阿萨德面临的第二个窘境便是反 对派活动的逐步武装化。 叙利亚军队的中下层也已显露变节端倪。 阿萨德总统还面临着国际上的空前压力。2、阿萨德家族揭秘叙利亚“雄狮”家族 少数派统治多数派 突尼斯的本?阿里逃了;硬气的穆巴拉克进了监狱;利比亚的卡扎菲,则将自己的生命与政权一并终结; 最幸运的是也门总统萨利赫,在折腾了半年多后,最终获得“免死牌(豁免权)”,远赴美国。18 强人皆去,动荡仍存。如今,激荡了一年多的大中东,唯剩下叙利亚政权还在内乱中“坚挺不倒”。 反对派反抗了近一年,巴沙尔也强硬了近一年。“坚强”叙利亚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玄机? 毫无疑问,阿萨德家族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传奇。40 多年来,这个来自少数派阿拉维派(什叶派分支) 的家族,统治着占国民大多数的逊尼派。阿萨德不仅是 20 世纪后期中东地区在位最久的国家元首,还是 阿拉伯地区唯一一位成功将政权交给下一代的领导人。这个家族究竟如何成为叙利亚、乃至阿拉伯世界的 传奇,他们的统治又给叙利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952,当哈菲兹?阿萨德走入霍姆斯军事学院的时候,一个时代即将开始,叙利亚的“雄狮”家族从 此崛起。哈菲兹?阿萨德的威望并未随时光而消逝。当人们提起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时,总是直呼其 为巴沙尔,因为“阿萨德”这个称呼只属于他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世事难料,60 年后,霍姆斯成为暴 力冲突最为严重的地区,阿萨德家族陷入困境。 “雄狮”威望无人能及 1930 年 10 月 6 日,阿萨德出生于叙利亚北部一个阿拉维派(什叶派分支)穆斯林家庭。 和他的父亲一样,阿萨德深为自己的阿拉维派身份而自豪,崇尚阿拉伯民族主义。他在少年时代就以 打败十字远征军的耶路撒冷解放者萨拉丁为偶像。 阿萨德 17 岁时, 叙利亚复兴党成立。 同年, 阿萨德在学校建立党支部。 同时他还改掉了自己的姓氏 “瓦 赫什”(阿拉伯语意为“野兽”),换成“阿萨德”,意为“狮子”。 1952 年,阿萨德放弃当医生的理想,进入霍姆斯军事学院,随后转入阿勒颇空军学院学习飞行。霍姆 斯军事学院号称“叙利亚西点军校”,是叙利亚政界高官的“摇篮”。 1963 年,阿萨德参与发动了“三八革命”,促成叙利亚复兴社会党掌握国家政权,自己当上了空军司 令。随后,阿萨德一路高升至国防部长。1966 年,由于党内斗争,复兴党领袖阿明?哈菲兹下台,该党创 始人阿弗莱克出走黎巴嫩。1970 年 11 月 13 日,阿萨德再次发动变革,逮捕了他在党内的最后一个竞争对 手加鲁德。 第二年 3 月,在没有其他候选人的情况下,阿萨德以 99.2%的高选票当选总统,开始了对叙利亚 30 年 的统治。 这位 “雄狮” 领袖的威望在国内至今无人能及。 阿拉伯非洲联盟前秘书长马吉德盛赞阿萨德为 “战 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英雄”,连美国总统克林顿也表示,尽管他和阿萨德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有分歧, 但阿萨德“一直令他尊敬”。 “铁腕”治国闻名天下 阿萨德打破了 40 多年来逊尼派元老统治国家的传统,连任四届总统。 作为少数派的什叶派,为了巩固统治,阿萨德特意安排阿拉维派人员领导国家强力部门,控制国家机 器。特种部队和内卫部队也都是阿拉维派子弟兵。 为了防止什叶派之间出现内讧,他建立了十多个相互牵制的情报组织和多个总统卫队,叙利亚自此鲜 有叛乱发生。此外,他修改宪法,将总统选举改为对唯一候选人的“全民公决”,总统任期也延长到 7 年。 外界的报道称,阿萨德在宗教问题上手段“铁血”。1980 年 7 月,叙利亚议会通过法令,规定“所有 穆斯林兄弟会成员都将被视作罪犯,处以极刑”,如果他们投案自首可既往不咎,但必须在一个礼拜内主 动投案。随后,阿萨德进行全国逮捕和清洗穆斯林兄弟会运动。1982 年 2 月,穆斯林兄弟会强硬派在城市 哈马发动叛变,杀死 250 名复兴党成员,阿萨德派弟弟里法特指挥军队对哈马进行地毯式轰炸。有数据显 示,3 周之内,约 4 万人因此死亡,80 万人流亡国外。 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阿萨德的统治使叙利亚从一个涣散弱小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地区强国。 为“幼狮”铺平道路 老谋深算的阿萨德一早就计划将总统之位传给儿子,并且选定长子巴希尔作为继承人,对其大力培养。 但是,1994 年,巴希尔遭遇车祸意外身亡。这不仅打乱了哈菲兹?阿萨德的计划,也彻底改变了巴沙 尔?阿萨德的命运。19 作为阿萨德次子,巴沙尔和父亲一样曾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在大马士革大学医学院学习完眼科后,毫 无政治抱负的阿萨德前往伦敦攻读医学硕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 然而,兄长之死使他不得不遵从父命弃医从政。 在叙利亚,有军队或军校服役、学习的背景是从政的基本条件之一。1994 年,巴沙尔进入霍姆斯军事 学院学习,毕业后直接晋升少校。随后,他一路攀升,成为少校并担任共和国卫队司令兼 105 装甲旅旅长。 为培养巴沙尔,阿萨德特意安排他参与叙利亚内阁改组。在改组中,巴沙尔奉父命专抓反腐问题,并 首先拿内阁元老“开刀”。巴沙尔最主要的对手、前总理阿祖比因此被解除一切职务并自杀,副总理和几 位部长也先后被铲除,巴沙尔从此声望大振。 此后,在阿萨德安排下,巴沙尔开始频频出访,树立国际声望。 2000 年 6 月 10 日,阿萨德去世。得益于父亲多年的精心安排,巴沙尔顺理成章成为复兴社会党推选的 唯一总统候选人。时年 34 岁的巴沙尔事实上不满足宪法规定的总统最低年限 40 岁,但叙利亚议会当晚修 宪,为巴沙尔“量身定做”,将总统年纪改为 34 岁。 结果,巴沙尔以 97.29%当选总统,人称“中东幼狮”。 改革春风销声匿迹 巴沙尔上台后,一方面继承父亲阿萨德的内政和外交政策,另一方面也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 革一度被人称作“大马士革之春”。 在政治上,巴沙尔释放政治犯,放松言论控制,打击贪腐,加强复兴党组织建设,还明令禁止神化领 导人。他经常亲自开车考察大马士革,还前往普通饭店就餐,亲民作风让民众耳目一新。 经济上,他推行九个五年计划,进行经济改革,吸引外资,改善民生。美国媒体曾经报道称,曾经常 年居住伦敦的巴沙尔尤其重视信息技术,希望借此“让这个孤立的中东国家能够赶上 21 世纪的步伐”。 在外交上,巴沙尔在坚持父亲定下的基本外交政策的同时,积极调整政策,趋向灵活。 但过快的改革步伐很快遭到国内一些元老和保守人士的反对,“大马士革之春”两年后匆匆结束。由 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国内严重干旱,石油资源减少,叙利亚经济上也面临掣肘。在这种背景下, 叙当局开始在政治上收紧。 2011 年 1 月下旬中东动荡以来,叙利亚冲突不断,巴沙尔也进入了“执政之冬”。(冯中豪) ■ 链接 家族成员巩固“江山” 在叙利亚,整个阿萨德家族严格把控了各个重要的国家统治部门。 ●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阿萨德: 叙利亚军方最高掌权者,地位仅次于总统;统帅着叙利亚著名的第四装甲旅、总统卫队和共和国卫队; 同时是叙利亚情报部门的实际头目。 ●巴沙尔姐夫阿西夫: 在军队中担任参谋,与巴沙尔关系密切,与情报部门负责人和其他实权“元老”也“关系匪浅”,但 与马希尔关系不和。叙利亚前副总统哈利姆?哈达姆曾赞扬阿西夫是一位“聪明、有教养、有胆识且 志向远大的军官”。 ●巴沙尔表兄弟拉米?马赫鲁夫: 在叙利亚经济部门担任要职,是经济界无可争议的头号人物。分析人士称,外国企业如果想在叙利 亚经营,必须得到拉米的首肯。 ●可靠的“老臣”: 负责安全事务的副总统穆罕默德?纳斯弗?哈尔贝克;军事情报机构首脑阿卜杜拉?法塔赫?裘德斯 亚;国家安全总局局长阿里?马穆鲁克。(冯中豪)20 (二) 反对派:逐步武装化,缺乏统一中央机构 重要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 、“叙利亚自由军”、“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 势力状况: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中,有“自由叙利亚军”和“自由军官团”两大组织,它们由前叙利亚 正规军军人组成,其作战能力绝非之前的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可比。叙利亚反对派很可能已经利用早已存在 的酒精和汽车走私网络,大规模地运进军火,反对派活动已经逐步武装化。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叙利亚 自由军”“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是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三个反对派组织,但三者在“谁是叙利 亚人民唯一代表”这个核心问题上竞争激烈。正如一位叙利亚人士说:“反对派之间的矛盾甚至超过了他们 与巴沙尔政权的矛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