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看一辆gn125太子摩托车,车架号查询标示124排量,缸筒标示149cm,车行说125排量,是正确吗

查看: 18319|回复: 85
宝逸125-11A:购车、改装、使用心得与大家分享,持续更新 ...
状态&&&[当前离线]
本帖最后由 tangzj54 于
23:56 编辑
我的宝逸125-11A:购于,选车过程漫长,而购车过程却比较戏剧。
& &&&退休后,一直想再买一台摩托车(我今生的第12台摩托车)作为四处游弋的坐骑。从2015年初就开始泡论坛、看实车试实车。一开始主要关注弯梁车,入选的车型主要有:嘉陵好俊JL125-9;豪爵铃木的畅迪FW110;新大洲本田新威武SDH110-19、新飘悦SDH110-16A(在原SDH110-16的基础上修改了电喷系统的版本);五羊本田新锋影WH125-S;雅马哈I8、U8。
选车篇-----弯梁车:
1、嘉陵好俊JL125-9,号称弯梁车中的SUV,轮胎和坐垫接近踏板车,离地间隙高于踏板车,既有踏板车的舒适坐姿又有弯梁车的良好通过性和省油经济性,动力采用的是嘉陵的CUBi新款发动机,的确很中意。然而跑遍了成都及周边的嘉陵销售店(店子本身就很少哈),均不见其身影,无一例外都是答复:先交定金预定,嘉陵官网上也没有此车型的任何资料,论坛上也几乎找不到能评估此车性能质量的帖子,要知道2011年嘉陵可是把它的上市发布会搞得很隆重的啊!后来在嘉陵厂家发布的一则消息上得知,已经把“嘉陵好俊”赋予另一款新车型了(仿五羊本田的凯影125),这款宽体SUV弯梁车到底是停产还是咋的,不得而知,我只能很遗憾地放弃,国企病在嘉陵身上体现太充分了!
2、豪爵铃木的畅迪FW110,连续几年排行牛摩网最受关注车型的前列,车型小巧,做工精致、标配直流前大灯、皮实耐用、动力强劲尤其是其低转高扭最得人心,我这把年纪的人已经不追求什么高极速的刺激了,省油、耐用、好用、强大的爬坡能力才是王道!这车对我来说已经接近完美,如果它要有嘉陵好俊的身板的话,一定选它了。
3、新大洲本田弯梁车:SDH110-16飘悦,我的第11辆车就是它的(新车2000多公里因故忍痛卖掉),国内第一款电喷弯梁车,造型漂亮、启动可靠、动力够用、非常省油,但与畅迪FW110相比高转低扭差了一些;新威武SDH110-19高转低扭与豪爵铃木的畅迪FW110差不多。新本的弯梁车最终全部放弃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全系都是配置的交流大灯而不是直流大灯,这是个相当蛋痛的设计! 想象下,漆黑的长下坡路上、小油门甚至怠速滑行,昏黄的灯光是什么感觉!
4、雅马哈I8、U8。这哥俩其实都是不错的车,外形尤其漂亮,动力、油耗都还说得过去,放弃的原因只有一个,对现在的建设雅马哈产品的质量还是不放心。
5、五羊本田新锋影WH125-S,与豪爵铃木的畅迪FW110一起进入最终PK的弯梁车,125车型、动力强大、省油、五羊本田的品质和豪爵铃木一样值得信任,尽管它的爬坡能力饱受诟病,但我认为都是那都是懒人骑车的说法,勤换档就不就得了,毕竟排量是硬道理,有充足的动力储备,大不了加大后链盘,牺牲点速度来增强扭力还是值得的,符合我的用车要求,我甚至已经想好了如何降低它偏高的车架。
然而,最终所有的弯梁车都被淘汰出我的视野,原因很简单:车架太轻轮胎太细行车稳定性安全性差、油箱太小续航力差、坐姿不适合长途巡航,人太累!
& & 于是,太子车再次进入视线。。。。。。(待续)
[ Last edited by tangzj54 on
at 00:56 ]
(391.25 KB, 下载次数: 0)
00:13 上传
(452.94 KB, 下载次数: 0)
00:13 上传
状态&&&[当前离线]
宝逸动力强劲,坐姿舒服,轮胎也宽些,质量也是经过考验的,值得拥有!
状态&&&[当前离线]
选车篇----太子车:
1、& & & & 豪爵铃木:铃木悦酷GZ150、铃木小太子GN125-2及GN125-2F、豪爵宝逸系列。
铃木悦酷GZ150,优点:电喷、车座低安全性较好、坐姿舒服、车型比较大气;缺点:灵活性差点、车身重量与发动机动力不匹配,典型的小马拉大车、轴距长底盘低导致通过性较差,容易托底。
铃木小太子GN125-2及GN125-2F,优点:样式耐看、工艺精良、口碑不错,特别适合中老年摩旅之用;缺点:动力偏弱尤其是爬坡能力较差。
豪爵宝逸HJ150-11\11A,HJ125-11A,HJ125-18,前三款都是配装的豪爵自己的当家花旦TSR发动机,而HJ125-18则装的是类似GN125的发动机(之所以“类似”,豪爵官网也没有很有底气的说它就是与GN125完全相同,至于到底是GN的机器还是山寨GN,外人莫法知晓)。
2、& & & & 新大洲本田:焰影(沙都)150,样式不入法眼,尤其是大灯,动力尚可,价格虚高:既不是电喷又不是水冷,还卖到一万多!锐猛125小太子,车型好看,坐姿舒适,但动力偏弱还是个四档机。
3、& & & & 五羊本田:统御125已经淡出市场、它的后继者旗御125实际上就是新大洲本田锐猛的孪生兄弟,所以其优缺点都类似,价格还虚高。.
4、& & & & 建设雅马哈天俊,经典样式很讨人喜欢,几乎出手买了,最终还是对建设雅马哈的质量不太放心。
5、& & & & 建设:建设太子,车重与动力不匹配,质量没信心。
6、& & & & 嘉陵:嘉陵太子的问题与建设太子类似。
7、& & & & 大阳:大阳2015年出了一款叫天典的太子,发动机采用双点火,声音好听,震动小,但也存在与建设太子同样的问题,车重与动力不匹配。
8、& & & & 轻骑铃木:悍俊GR150圆灯版,号称复古类似太子款,图片上看着不错,实车一试,其实就是一款街车,坐姿不符合我的要求。
9、& & & & 宗申:RA1太子,美式太子的风格,不是我所喜欢的,坐姿不舒服。
最终的选择:宝逸。但在宝逸HJ150-11A还是HJ125-11A(实际排量135)之间又有些纠结,两车除了发动机排量有14CC的差距,其余所有配置都完全一样,但价格差距却不是一点点。
2016的春节前,豪爵铃木的节前促销活动又开始了,于是天天去周边的豪爵专卖店转悠,终于等到了机会,一家店的HJ125-11A明码标出了6980元的价格,仔细看看车子的出厂铭牌,生产日期2013年3月,接近三年的库存车,价格确实很诱人。而这家店的HJ150却没有标价,JS报价8800,最低价8480,这价格也差得太离谱了,于是把目标确定在HJ125-11A(不就是排量少14CC吗,以后视情况还可以改装啊)。虽然三年的库存车意味着车子的合法使用期就从13年降为10年,但对我的身体来说如果还能骑10年就已经很不错了!经过反复砍价(理由就是少3年寿命),最后以6600元成交。(JS说这车价格这么低,豪爵工厂的促销抽奖就不能参加了,我想也似乎合理)
& & & & 接下来,刷卡、开票、装车、试车一切都正常,办理交车手续时戏剧性的过程开始了,JS说是这批车因库存时间长,原来的光盘目录已经过期,豪爵工厂已经把新的光盘数据报给工信部,因临近春节,已经不可能出公告了,只能春节后按原来的合格证办理上牌手续了,我想这也合乎情理,也正常,等呗,反正这大冷天的也不跑哪儿去,就在附近溜达溜达磨合车子吧。
& & & & 大年初八,是开门营业的日子,电话JS,说是还没接到可以上牌的通知。又过了几天,告知还是没有消息,我想政府机关应该差不多正常上班了吧,上工信部的网站查询仍然没有新的公告出来。于是我就给豪爵工厂的客服邮箱发信询问此事,客服很快回复让我再等等。
& & & & 这又过了2天,眼看豪爵的新年促销抽奖活动就要结束了,我有点急了,急什么?因为我后来在豪爵的官网上确切的了解到,这次抽奖活动是100%有奖的(除了一款踏板车),我还想再跟JS理论理论,可由于车牌还没有办下来,不想把关系搞僵,没准还得求着他们。但不能消极等待啊,于是又给豪爵工厂客服发了邮件催问,并咨询:本地经销商称,特价车不能参加这次的抽奖活动,是否属实?
& & & & 当天下午就收到回复:工信部数据已经处理完成,应该可以办理了,为稳妥起见,建议我先到经销商那里落实下,客服没有提及抽奖一事。第二天一早我冒雨来到JS的门店,第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告知要把原来的合格证换成新的,到手一看新的合格证上的生产日期是2016年1月,太喜出望外了,这不是恢复到了车子的全寿命周期了吗,真是太值了!这车的性价比太高了!不过欣喜之余,还是试探性的问了下JS老板抽奖的事,回答很肯定,没戏。
& & & & 然而接下来第二个戏剧性的转折出现了,当天中午,接到JS老板电话,语气很无奈,让我过去参加抽奖,并恳请我给豪爵工厂回复:事情已经圆满解决。呵呵!虽然只抽了个尾奖,很满意了!这天是豪爵促销抽奖活动结束的日子。
[ Last edited by tangzj54 on
at 00:53 ]
状态&&&[当前离线]
预告:接下来将分享车子动力系统的改造。。。。。。
状态&&&[当前离线]
祝贺购进新车
状态&&&[当前离线]
Originally posted by ty at
祝贺购进新车
状态&&&[当前离线]
状态&&&[当前离线]
等待楼主的更新,我也是同款车,论坛卖家徐州鑫会那买的
状态&&&[当前离线]
恭喜你喜得爱车。& &我的150 被偷。。。。
状态&&&[当前离线]
等待楼主的更新,我也是同款车,论坛卖家徐州鑫会那买的
徐州鑫会的车我也留意了的,只是后来他没货了,我买的这车实际价格比他的也差不多,(抽奖)-280(JS送的大货架)-300(徐州到成都的运费)=5820
车子的动力改造和其他加装大体分这么几部分:
1、& & & & 改装火花塞
2、& & & & 改装化油器
3、& & & & 改装电喷
4、& & & & 改装传动比
5、& & & & 加装导航仪支架
6、& & & & 加装前挡风
7、& & & & 改装发动机套缸(150)
状态&&&[当前离线]
本帖最后由 tangzj54 于
14:14 编辑
& && &&&车子的外观保持出厂状态,不会加装任何花里胡哨的东西,我的重点是动力、传动部分以及必要的部分装备。
车子的动力改造和其他加装大体分这么几部分:
1、& && &&&改装火花塞
2、& && &&&改装化油器
3、& && &&&改装电喷(电喷套件四年前就已经买了,这次是否改装到这台车上?还没想好,看看化油器的改装结果吧)
4、& && &&&改装传动比
5、& && &&&改装发动机套缸(150)
6、& && &&&加装导航仪支架
7、& && &&&加装前挡风
8、& && &&&加大汽油油箱
1、& && &&&火花塞的改装:关于火花塞,我的原则是,家里的车,不管是汽车还是摩托车,不管是我的车还是孩子们的车,一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立即改装铱金火花塞,虽然看起来似乎多花了几个钱,实际上算账也是划算的,厂家出厂给你配的都是几块十几块的货色(当然技术指标是及格的,只是不耐用),两年左右就得更换,而铱金火花塞的寿命是8到10年,所以从价格上看,铱金的价格并不高,何况你去4S更换还要加工时费,去一次加一次,实际比换铱金的贵多了。并且从使用的角度看,铱金火花塞的电极比普通火花塞的细很多,减少了电力的消耗也就是减少了油耗。再者,由于铱金火花塞的电极材料特性,火花塞的出厂标准间隙的保持时间远比普通火花塞要长得多,车子在标准工况下运行的时间(我称它为良好工况)也就长得多(我现在的这台四轮,2011年到现在6年7万多公里,火花塞状态还是好好的,中间就调过2次间隙),可见铱金火花塞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建议大家尽可能改装它。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这么好,车厂为什么不在出厂时就配好呢? 成本、成本!工厂每一颗螺丝的成本都要计较的,只要车子能合格出厂就行了,能省一个算一个!出厂就配装铱金火花塞的车子有没有?肯定有,但很罕见,如果有,那一定是高端车。
这台宝逸的出厂配置是国产湘火炬的D8RTC普通火花塞,我这次选装的是DENSO(电装)的铱金火花塞:
IX24B电极突出型 铱金火花塞&&IX24:小头,单极,螺丝直径12MM ,螺牙长19MM 热值8度 中心电极直径0.4MM
状态&&&[当前离线]
本帖最后由 tangzj54 于
23:37 编辑
铱金火花塞如图
(100.01 KB, 下载次数: 0)
23:32 上传
状态&&&[当前离线]
很期待你的改装成果
状态&&&[当前离线]
关注中,期待更新,别等太久了,多讲讲车子的使用心得
状态&&&[当前离线]
各位不要着急,这段时间主要在改装化油器,中间有些曲折,已经装车,测试中。。。。。。
(时间抓得够紧的,家里领导都有意见了,邻居、小区的保安也都觉得很奇怪,好好的新车拆来拆去的干嘛?)
状态&&&[当前离线]
顶。。。期待中。。。楼主搞点图片啊。。。
状态&&&[当前离线]
期待,你的看法正是我的想法,就是我想看的贴。关注中
状态&&&[当前离线]
顶。。。期待中。。。
状态&&&[当前离线]
期待、学习、关注中。。
状态&&&[当前离线]
顶。。。期待中
Powered by1.8K2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eixin.qq.com/r/MUwcBKnExPS7re1n9xkj (二维码自动识别)玩摩托车三年有余,累计骑行5万公里左右。从一开始在市区遛弯,上下班代步,来回几十公里的城市骑行,到后来半径500公里以内的短途骑行,再到这次开始我们自己的超级长途——环华骑行。虽资历尚浅,但这三年来前前后后自己换了四五台车,接触过不少车型,遇见过不少这个圈子里的资深人士,看到过很多骑士对于自己车辆的评价,聆听过很多人对于摩旅的想法,目睹过数不清的在路上的现实形态,也渐渐地形成了对于摩旅,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的一些个人看法。也许此刻楼主这一万公里早已完美结束,但是我们这一路走下来,还是会一次又一次不停的遇见很多跟楼主当年一样有着同样困惑的人。我觉得作为一个经历过的人,我有这个必要,我也有这个意愿和资格,谈谈关于楼主的问题,以及一些关于长途摩旅的衍生话题,所以就借楼主宝地唠叨两句。这是我们前半段环华骑行的摩托车——HONDA CB500X。其实选择摩托车这个事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必须得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学会取舍,才会在自己有限的能力范围内作出不留遗憾的选择。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理性对待,那么把它拆解开来无非就是外观、动力、操控、质量、驾乘感受(即舒适度)以及预算这几大方面,再结合超级长途不可避免的几大问题:全路况、气候条件、时间作用下的身体与精神疲惫,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车。虽然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那款,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然而关于这个问题,我看过了太多太多的想法一变再变,预算一提再提,结果买回来也并不称心如意。长途摩旅,选车更是一个怪圈,大多数人执着、沉迷并且纠结于选车,反而对于长途骑行的路线规划,装备整理以及路上的注意事项等等这些前期准备草草了事。似乎人们更愿意将选车这件事情感性处理,而选车其实是一门大学问,它并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并不像数学题一样能得到一个唯一解,只能用“更合适”这个字眼去形容,那么我们不妨试试更加理性的去对待它。这里不如拿我们选择500X的过程,再加上这四个月下来的环华经验与感受,来仔细分析一下选车的每一个方面。1.预算首先我们也是两个人,情侣结伴出行。于我们而言,最需要考虑的就是预算,毕竟绝大多数人手里捏着的毛爷爷都是很有限的,况且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管做什么,我们都需要一个理性的投资预算,以此来控制风险。确定了预算,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品牌和车型会被剔除,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很多。这是一个硬性条件,正所谓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好车谁都喜欢,就像我也一直痴迷宝马和KTM的冒险车,但是现在只能把它作为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如果一味加高预算,会无形中增加使用成本,给未来的摩旅生涯造成困扰。我们能在车子上做出的努力是10W,所以但凡落地车价超过这个数字的,无论新车二手,直接关小黑屋,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2.车型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长途摩旅对于车型的选择。长途摩旅,通常对于车型的选择条件都会比较苛刻,比如应付不可预知的路况,减轻长途奔波的疲惫,减少半路抛锚的尴尬,维修简单等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车型其实是不适合跑超级长途的,比如跑车,运动型街车,哈雷等等,我们会更倾向于冒险旅行系列车型,即最近两年非常火爆的ADV车型。这样一来选择的范围就进一步缩小,缩小到已经可以罗列出具体车型:Versys 650、CB500X、F700GS、650MT、国宾车、TRK502、DL250、宗申RX-3、CB190F、Versys X300(当时未上市)等等,当然还有一代摩旅神车GW250、飞致250,他们是例外,因为他们几乎集合了大多数冒险车的特质。为什么没有考虑踏板车或者其他一些街车,并不是他们不能跑超级长途,只是不太适合而已。还有为何很多小排量车型没有考虑在内,这一点我在最后会说明原因。3.质量稳定性在我们看来,车辆的质量稳定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日常通勤代步的时候,长途骑行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车子的质量不稳定,或者品牌自身口碑一直存在问题,那么在未来的旅途中随时把你抛在路上的几率就会大的多。而在长途骑行中,不结伴的情况下,车子出毛病是很致命的,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报销整趟旅程。在绝大多数摩友们的认知之中,日系品牌如本田、铃木、雅马哈的质量口碑一直都是不错的,他们各自在华的合资品牌口碑也大多不错。自主品牌近两年也都蓄势待发,佳作不断,但是毕竟还于国外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质量控制方面尚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但是不可否认,国产也是在不断前进的。我们最终选择500X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因为本田的质量,毕竟“操不坏的本田”不是随便说说的。4.长途舒适性车辆的长途舒适程度能很大的影响你日积月累骑行的疲惫感,如果一辆车足够舒适,他会是一个好帮手,减小你每天在路上体力与精力的消耗。长途崩波的疲惫感减少了,就会有更多的精力享受沿途的风景,愉悦感倍增。但是如果一辆车不够舒适,那么在往后的日子中,每日的疲惫感会呈几何倍数累积,看风景的心情也被消耗殆尽。可能你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休整,调节自己,这样一来行程就会被耽搁。所以车辆长途舒适性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一大条件。大多数的冒险车型长途舒适度都是优于其他车型的,而一辆车的舒适程度主要取决于悬挂系统,骑行三角,风阻保护,电子配置等。这些参数我就不多赘述了,因为都是每台车客观存在的条件,买车之前试一下车自己就能感受。另外还有两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车身重量和重心,这一点在我们这趟旅程中感受颇深。我们在长途骑行中,几乎所有的路况都是未知的,这就需要骑手随时做好应变各种路况的准备。旅途中,烂路几乎是家常便饭,如果有一个合适的重心和重量,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不仅可以更容易的克服极端路况,还可以很有效的减少倒车摔车的几率。出门在外倒车不可避免,但是高重心和高重量会让骑手扶车、挪车增加难度,一般两次扶不起来就基本结束了。这也是后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选Versys 650,而选CB500X,我给他们的答案。5.续航能力长途旅行,续航能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你的加油半径。较长的续航里程,可以大幅减少你进入油站的次数,缩短骑行时间,同时也可以更自信的去挑战一些极端地域。虽说现在全国各地基本上200公里以内都会有加油站,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油站间隔较远,或者根本没有油站。比如我们之前走的新藏线,1000多公里的无人区几乎没有油站。新藏线除了高海拔,最大的考验就是车子的续航。另外还有我国对于摩托车的极度不友好,导致很多地方的油站不给摩托车加油,或者刻意刁难摩友,例如新疆,加一次油至少得花费个把小时,或者开上好几十公里。以我们这几个月下来的经验,车辆续航里程如果能达到300公里以上,就可以避免加油遇到的很多麻烦。6.保有量保有量,可以侧面反映车辆的性价比与保值率,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在整趟旅程中与质量稳定性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关系。一来决定着旅程结束之后车辆的残值,倘若把车卖掉,可以减少自身损失。二来配件铺货量大,价格也会相对便宜些,倘若车辆出现故障或者发生事故,更换配件会相对方便。简言之,保有量大的车,就算车子摔了,随便找个摩托车修理铺就能修,配件好找,而且也不心疼。所以这一点国产或者合资就会比较有优势。7.动力长途骑行,并不是排量越大动力越足就越好,很多时候大排量反而是累赘。通常排量越大意味着车身就越大,整备质量就越大,挪车,扶车,转弯调头,市区穿梭也就越麻烦,容易增加疲惫感。一般来说,长途骑行,250以上的排量基本都可以满足需求了。500-600cc的排量很多时候反而不如250级别。但是如果是两个人,意味着载重会增加,可以适当选择中等排量。如果行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大排量车型就会显现出优势来。8.车辆配置车辆的配置也是长途舒适性的一个加分项。良好的硬件配置与电子辅助系统,可以增加车辆的安全系数,减小操控难度,提升驾乘感受。但是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高端硬件配置和复杂的电控系统会增加故障几率,而且通常也很致命,因为自己根本没法修。通常欧洲车的配置会高出同级别的其他品牌。所以配置这个东西,有最好,没有也无伤大雅,毕竟它是需要金钱来堆砌的。9.操控与外观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因素,如果是放在城市通勤、周末跑山这一范畴内,那会变成大多数车友选车的先决条件。更容易做到人车合一或者拍照晒朋友圈更好看,毕竟那是以体验摩托车操控乐趣以及彰显个人魅力为主旨的。但是在长途旅行的范畴中,它们顶多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有则最好,没有也不需要强求。车子在旅途中扮演的角色跟多的还是工具,是好伙伴。无论它长相如何如何,至始至终都是我们照片里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关于CB500X的详细选择最后再回到我们选择CB500X的初衷,10W的预算显然已经将很多优秀的车型拒之门外,加上对于摩托车的一些浅显的了解,还是更加倾向于冒险车型,但是GW250在摩旅届的口碑异常良好,也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这样一来,Versys 650、CB500X、F700GS、F800GS、TRK502、B190F、GW250便是我们首先考虑的车型。我们知道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漫长的,5个月4W公里,沿着中国边境线走一圈,所以我们把质量稳定性放在了第一位。能骑着摩托车顺利完成这一圈,才是对我们最有意义的事情。类似TRK502这种新上市未经过市场检验的国产品牌车型,我们就不纳入考虑了。再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骑行中车子给我们带来的疲劳与压力,所以我们会选择了中小排量的轻量级冒险车,合理的重心与重量,会让骑行变得更加轻松,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与快乐。那像川崎宝马的几个车型也被剔除了。接下来就是对于排量的考虑。CB190F这一类的小排量车,对于我们一车两人,外加长达半年所需要的行李,这样的负重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所以250级别一下的车型也就不多考虑了。那再回到500X和GW250,有着几乎同等的可靠度和舒适度,整备质量也非常接近,差别就在于排量与保有量。本事对于动力有一定追求的我最终选择了排量,这样一来500X就几乎满足了我们所有的要求。而且500X格外平易近人的操控,以及符合我审美的颜值,成了最后确定此车的加分项。唯一遗憾的就是此车的性价比,但是所谓车无完车,每辆车势必有他的缺点,只能试着去接受他。至于配置什么的,就已经完全忽略了。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并没有错,500X是一个相当称职的摩旅伙伴,只是这一切最终终止在我们的意外之中。关于小排量车型的评价10月再次起身出发,这次一人一台车,分别是铃木的GN125和GZ150。很多人口口相传的小排量更适合摩旅,现在我来说说我们这三个礼拜骑行下来的感受。不可否认,小排量骑起来确实轻松,Esther本人也能很好的驾驭她的125。过烂路没有什么压力,而且倒车摔车不心疼。上个礼拜Esther把她的125整个车头都摔烂了,结果随便找了个修理店花了200块又满血复活。燃油经济性很好,50块钱的油能跑300多公里。但是沿途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125级别的车,只能单人单车,而且因为无法携带三箱,所以行囊并不是很多。动力实在太差,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存在风险的,比如高速超车的时候。由于动力太弱导致的频繁换挡,增加了手脚的疲劳度。高速稳定性一般,遇大风容易摇摆不定,相当危险。而且由于125级别的车普遍配置也跟不上,轮胎偏窄,没有abs,导致刹车不是很从容。极速也一般,横穿内蒙的时候,草原天路一眼望不到头,路上车辆极少,两边的景色万年不变,新修好的柏油路路况一流,这种时候车子只能跑七八十,难免有些磨人。300公里要开上一整天,满负荷的跑,别说人吃不消,发动机也受不了。总的来说就是,小排量的车就是轻松耐操,但是安全系数会大打折扣。我认为它们可以但是并不适合长途摩旅。以上所阐述的一系列条件不针对于那些个性异常鲜明,动不动就拿着趴赛,哈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只有肉人,没有肉车”这话是没错,确实只要有毅力,有恒心,1299也能跑到非洲去,但是我们在这儿探讨是只是“更合适”而已。并且笔者本人所写的东西更多的是面对那些对长途摩旅有着自己的深入想法,并且为之做了充足准备的人,而不是空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就出走。关于选车部分啰啰嗦嗦写了很多,基本上也阐述的差不多了,然后再讲讲摩旅途中的一些小心得,经验之谈。TIPS 1建议能给车子加装三箱就加装。三箱不仅可以收纳一些坚硬不规则的行李,而且可以很好的充当保险杠。低速倒车的时候减少车子的损伤,高速摔车的时候帮助驾驶员及乘客及时与车辆分离,减小伤害。TIPS 2后排携带女朋友的,那就需要一个“宝宝椅”了,防止瞌睡的时候女朋友翻下车子。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边箱上绑两个行李包就行。并且照顾女朋友的舒适度,在尾箱上可以粘一个靠枕。TIPS 3行驶中前后的沟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消磨时间,即使沟通各自的想法,而且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度。对于前后座的语音对讲,维迈通就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了。每三天充一次电,可以实现听导航语音,听歌,前后对讲。TIPS 4长途骑行,如果遇上寒冷天气,身体的保暖其实很好做到。多穿衣服,套上雨衣,注意防风就行了。但手部却是无论带多么高级的手套也始终不能保暖的。不管你是装了护手,电加热手把,还是带了电加热手套,该冷的还是会冷。其实你只需要一副民工把手套,几十块钱就能解决手冷的问题。虽然影响美观,但这却是最实用的东西。想想每年民工返乡,大冬天骑回家,依旧可以做到不带手套而手依旧不冷。毕竟手的灵敏度对于骑行是尤为重要的。把手套不仅可以保暖,而且再你看手机的时候,不用一直摘手套戴手套。如果遇上下雨,把手套也能起到防雨的作用。关于超长途摩旅需要哪些装备,请看另一篇回答:END*如非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戳微博聊聊天:赞同 4511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