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为何被躺在理财金账户账户 完美世界要搞什么大手笔

25亿为何被躺在理财账户 完美世界要搞什么大手笔
去年6月,完美世界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到50亿元,本打算用于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等项目,但一年多过去了,其中25亿元躺在理财产品里
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并不稀奇,但明明债台高筑,却还大手笔买理财,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完美世界(002624.SZ)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6月26日,完美世界发布公告,计划投资25亿元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这笔钱来源于公司去年6月通过定增募集到的50亿元,当初计划投资在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等方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完美世界资金并不宽裕,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仅长期借款就达到19亿元。
完美世界为何要更改投资计划?既有较多债务尚未偿还,公司为何还要花费巨资买理财产品?就以上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向完美世界致电致函,试图联络到这家公司,但尝试多次均未联系上。
大手笔买理财想干啥
2016年6月,完美世界发布公告,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50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影视剧投资、游戏的研发运营、多端游戏智能发行、院线收购、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一个月之后,完美世界公布,将所募集资金中的40亿元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其所买理财产品多为保本浮动收益型,32天为一个投资期限,到期如不赎回则自动滚存。
当初,完美世界刚刚获得募集资金,不能将其即刻悉数用来投资,这可以理解,但一年之后,公司也并未将这笔钱花出去太多。今年6月26日,完美世界在公告中披露,将使用25亿元投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2个月以内。这意味着,完美世界的这25亿元可能会在银行里趴一年,不用来投资任何产业。
对于为何更改资金投向,完美世界解释,因募投项目主要涉及公司的影视制作项目和游戏的研发、运营及平台开发等方面的投入,需分阶段分项目逐步进行,按计划暂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可能出现暂时闲置的情况,因而将之用于投资理财产品。
记者通过公告数据得知,完美世界仅将补充流动资金的6亿元全部到位,公司计划将筹集到的8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现偿还6.6亿元,也并未按计划全部偿还。而在影视剧和游戏的投资上更少,公司目前对影视剧投资投入4.5亿元,多端游戏智能发行仅花费1870万元,而公司计划二者分别投入14.5亿元、5亿元。
完美世界此番看上去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在过去一年完成甚微,去年6月至今,公司仅收购了今日院线与今日影城,共花费13.5亿元。
由此可见,在上述募投项目方面,完美世界进展缓慢。公司何时才会将资金投入在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关于上述项目相关投资计划,是否有时间表?对于上述问题,完美世界并未回复《投资者报》。
负债率居高位的真相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投入大笔钱买理财产品的同时,完美世界资金并不宽裕,甚至还缺钱。完美世界在2014年借壳连续亏损的金磊股份,主营业务由耐火材料研发改为影视剧制作,在年期间,公司改名为“完美环球”。2016年,完美环球合并兄弟企业——完美世界,并在此后不久更名,从此,公司主业便增添了游戏开发制作。
然而,以前的金磊股份虽说盈利能力不强,但债务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其2013年资产负债率为33%。完美世界借壳后,无论主业只有影视制作,还是增添游戏开发后,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2014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62%、48%、47%。
因完美世界体量更大,完美环球将其合并后,游戏业务已成了公司营收大头。2016年,公司游戏业务营业收入46亿元,电视剧制作为11亿元,电影相关业务仅有3878万元。相比之下,同属游戏制作公司的巨人网络与吉比特资产负债率要低得多,2017年第一季度数据分别为14%、17%。
除了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公司之外,完美世界本计划偿还8亿元银行贷款,现还未达成目标,偿还了6.6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还有19亿元的长期借款未偿还。
此外,完美世界大股东——完美科技将所持84%、占公司总股本29%的股票质押。连同完美世界当家人——池宇峰也将持有的股份质押出去,占公司总股份12.58%。
由此可见,无论是完美世界,还是其大股东资金都不宽裕。完美世界虽说借壳上市以来净利润持续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9亿元,净利润3亿元。公司净利润数据并不高,与投资理财产品的25亿元相比相形见绌。这就更难理解,公司还未有足够多的盈利,尚有如此多债务需偿还,为何还去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
泛娱乐化是个伪命题?
虽说资产负值率居高不下,但公司出品的影视剧和游戏,都曾经有过在行业内小有知名度的作品。如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灵魂摆渡》,综艺节目《跨界歌王》,网络游戏《诛仙》、《完美世界》。
由上述募投项目可知,自收购游戏业务后,完美世界希望在影视剧、游戏等产业上多处开花,并多次提出走“泛娱乐化”道路。公司曾公开表示,由于同时拥有影游两块业务,使得公司成为在游戏公司里最懂影视的公司,基于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市场基础,将IP再开发成游戏作品。公司在影游互动上的天然优势,也吸引了很多储备有著名IP的影视公司寻求合作。
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院副院长陈少峰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泛娱乐的命题是“伪命题”,只适合一些有资源有平台的企业,如腾讯,像完美世界这样的普通的游戏公司并不具备这种优势。
对此,完美世界也曾在公告中承认,公司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链不断丰富,不断增多的业务领域使得管理的跨度和半径愈来愈大,进而提升了管理难度。
目前看来,完美世界大规模融资,想以此完善的“泛娱乐化”战略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看好。公司当前市盈率28倍,远低于游戏主业更为突出的竞争对手——巨人网络的65倍。
来源:《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有料有趣有干货!
要闻解读、内幕探析、经济前瞻!
今日搜狐热点完美世界债台高筑 募集的25亿却躺在理财账户|完美世界|理财|债务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完美世界债台高筑 募集的25亿却躺在理财账户
  25亿为何被躺在理财账户 完美世界要搞什么大手笔
  去年6月,完美世界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到50亿元,本打算用于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等项目,但一年多过去了,其中25亿元躺在理财产品里
  《投资者报》记者 张诗雨
  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并不稀奇,但明明债台高筑,却还大手笔买理财,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完美世界(002624.SZ)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6月26日,完美世界发布公告,计划投资25亿元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这笔钱来源于公司去年6月通过定增募集到的50亿元,当初计划投资在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等方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完美世界资金并不宽裕,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仅长期借款就达到19亿元。
  完美世界为何要更改投资计划?既有较多债务尚未偿还,公司为何还要花费巨资买理财产品?就以上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向完美世界致电致函,试图联络到这家公司,但尝试多次均未联系上。
  大手笔买理财想干啥
  2016年6月,完美世界发布公告,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50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影视剧投资、游戏的研发运营、多端游戏智能发行、院线收购、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一个月之后,完美世界公布,将所募集资金中的40亿元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其所买理财产品多为保本浮动收益型,32天为一个投资期限,到期如不赎回则自动滚存。
  当初,完美世界刚刚获得募集资金,不能将其即刻悉数用来投资,这可以理解,但一年之后,公司也并未将这笔钱花出去太多。今年6月26日,完美世界在公告中披露,将使用25亿元投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2个月以内。这意味着,完美世界的这25亿元可能会在银行里趴一年,不用来投资任何产业。
  对于为何更改资金投向,完美世界解释,因募投项目主要涉及公司的影视制作项目和游戏的研发、运营及平台开发等方面的投入,需分阶段分项目逐步进行,按计划暂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可能出现暂时闲置的情况,因而将之用于投资理财产品。
  记者通过公告数据得知,完美世界仅将补充流动资金的6亿元全部到位,公司计划将筹集到的8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现偿还6.6亿元,也并未按计划全部偿还。而在影视剧和游戏的投资上更少,公司目前对影视剧投资投入4.5亿元,多端游戏智能发行仅花费1870万元,而公司计划二者分别投入14.5亿元、5亿元。
  完美世界此番看上去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在过去一年完成甚微,去年6月至今,公司仅收购了今日院线与今日影城,共花费13.5亿元。
  由此可见,在上述募投项目方面,完美世界进展缓慢。公司何时才会将资金投入在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关于上述项目相关投资计划,是否有时间表?对于上述问题,完美世界并未回复《投资者报》。
  负债率居高位的真相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投入大笔钱买理财产品的同时,完美世界资金并不宽裕,甚至还缺钱。完美世界在2014年借壳连续亏损的金磊股份,主营业务由耐火材料研发改为影视剧制作,在年期间,公司改名为“完美环球”。2016年,完美环球合并兄弟企业——完美世界,并在此后不久更名,从此,公司主业便增添了游戏开发制作。
  然而,以前的金磊股份虽说盈利能力不强,但债务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其2013年资产负债率为33%。完美世界借壳后,无论主业只有影视制作,还是增添游戏开发后,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2014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62%、48%、47%。
  因完美世界体量更大,完美环球将其合并后,游戏业务已成了公司营收大头。2016年,公司游戏业务营业收入46亿元,电视剧制作为11亿元,电影相关业务仅有3878万元。相比之下,同属游戏制作公司的巨人网络与吉比特资产负债率要低得多,2017年第一季度数据分别为14%、17%。
  除了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公司之外,完美世界本计划偿还8亿元银行贷款,现还未达成目标,偿还了6.6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还有19亿元的长期借款未偿还。
  此外,完美世界大股东——完美科技将所持84%、占公司总股本29%的股票质押。连同完美世界当家人——池宇峰也将持有的股份质押出去,占公司总股份12.58%。
  由此可见,无论是完美世界,还是其大股东资金都不宽裕。完美世界虽说借壳上市以来净利润持续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9亿元,净利润3亿元。公司净利润数据并不高,与投资理财产品的25亿元相比相形见绌。这就更难理解,公司还未有足够多的盈利,尚有如此多债务需偿还,为何还去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
  泛娱乐化是个伪命题?
  虽说资产负值率居高不下,但公司出品的影视剧和游戏,都曾经有过在行业内小有知名度的作品。如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灵魂摆渡》,综艺节目《跨界歌王》,网络游戏《诛仙》、《完美世界》。
  由上述募投项目可知,自收购游戏业务后,完美世界希望在影视剧、游戏等产业上多处开花,并多次提出走“泛娱乐化”道路。公司曾公开表示,由于同时拥有影游两块业务,使得公司成为在游戏公司里最懂影视的公司,基于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市场基础,将IP再开发成游戏作品。公司在影游互动上的天然优势,也吸引了很多储备有著名IP的影视公司寻求合作。
  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院副院长陈少峰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泛娱乐的命题是“伪命题”,只适合一些有资源有平台的企业,如腾讯,像完美世界这样的普通的游戏公司并不具备这种优势。
  对此,完美世界也曾在公告中承认,公司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链不断丰富,不断增多的业务领域使得管理的跨度和半径愈来愈大,进而提升了管理难度。
  目前看来,完美世界大规模融资,想以此完善的“泛娱乐化”战略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看好。公司当前市盈率28倍,远低于游戏主业更为突出的竞争对手——巨人网络的65倍。
或许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不久的将来搭载Helio X30的某某...
腾讯在资本市场受此影响依然很是明显,7月4日,腾讯控股跌幅达4....
近日一款名为“全能车”软件受到人们关注,只要缴纳一份押金,便...完美世界想干啥:资金并不宽裕确花费巨资买理财产品|完美世界|理财产品|影视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去年6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到50亿元,本打算用于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等项目,但一年多过去了,其中25亿元躺在理财产品里
  《投资者报》记者 &张诗雨
  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并不稀奇,但明明债台高筑,却还大手笔买理财,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完美世界(002624.SZ)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6月26日,完美世界发布公告,计划投资25亿元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这笔钱来源于公司去年6月通过定增募集到的50亿元,当初计划投资在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等方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完美世界资金并不宽裕,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仅长期借款就达到19亿元。
  完美世界为何要更改投资计划?既有较多债务尚未偿还,公司为何还要花费巨资买理财产品?就以上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向完美世界致电致函,试图联络到这家公司,但尝试多次均未联系上。
  大手笔买理财想干啥
  2016年6月,完美世界发布公告,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50亿元,这笔资金将用于影视剧投资、游戏的研发运营、多端游戏智能发行、院线收购、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
  一个月之后,完美世界公布,将所募集资金中的40亿元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其所买理财产品多为保本浮动收益型,32天为一个投资期限,到期如不赎回则自动滚存。
  当初,完美世界刚刚获得募集资金,不能将其即刻悉数用来投资,这可以理解,但一年之后,公司也并未将这笔钱花出去太多。今年6月26日,完美世界在公告中披露,将使用25亿元投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12个月以内。这意味着,完美世界的这25亿元可能会在银行里趴一年,不用来投资任何产业。
  对于为何更改资金投向,完美世界解释,因募投项目主要涉及公司的影视制作项目和游戏的研发、运营及平台开发等方面的投入,需分阶段分项目逐步进行,按计划暂未投入使用的募集资金可能出现暂时闲置的情况,因而将之用于投资理财产品。
  记者通过公告数据得知,完美世界仅将补充流动资金的6亿元全部到位,公司计划将筹集到的8亿元用来偿还银行贷款,现偿还6.6亿元,也并未按计划全部偿还。而在影视剧和游戏的投资上更少,公司目前对影视剧投资投入4.5亿元,多端游戏智能发行仅花费1870万元,而公司计划二者分别投入14.5亿元、5亿元。
  完美世界此番看上去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在过去一年完成甚微,去年6月至今,公司仅收购了今日院线与今日影城,共花费13.5亿元。
  由此可见,在上述募投项目方面,完美世界进展缓慢。公司何时才会将资金投入在影视剧投资、院线收购、游戏智能发行?关于上述项目相关投资计划,是否有时间表?对于上述问题,完美世界并未回复《投资者报》。
  负债率居高位的真相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投入大笔钱买理财产品的同时,完美世界资金并不宽裕,甚至还缺钱。完美世界在2014年借壳连续亏损的金磊股份,主营业务由耐火材料研发改为影视剧制作,在年期间,公司改名为“完美环球”。2016年,完美环球合并兄弟企业——完美世界,并在此后不久更名,从此,公司主业便增添了游戏开发制作。
  然而,以前的金磊股份虽说盈利能力不强,但债务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其2013年资产负债率为33%。完美世界借壳后,无论主业只有影视制作,还是增添游戏开发后,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2014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62%、48%、47%。
  因完美世界体量更大,完美环球将其合并后,游戏业务已成了公司营收大头。2016年,公司游戏业务营业收入46亿元,电视剧制作为11亿元,电影相关业务仅有3878万元。相比之下,同属游戏制作公司的与资产负债率要低得多,2017年第一季度数据分别为14%、17%。
  除了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公司之外,完美世界本计划偿还8亿元银行贷款,现还未达成目标,偿还了6.6亿元。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还有19亿元的长期借款未偿还。
  此外,完美世界大股东——完美科技将所持84%、占公司总股本29%的股票质押。连同完美世界当家人——池宇峰也将持有的股份质押出去,占公司总股份12.58%。
  由此可见,无论是完美世界,还是其大股东资金都不宽裕。完美世界虽说借壳上市以来净利润持续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9亿元,净利润3亿元。公司净利润数据并不高,与投资理财产品的25亿元相比相形见绌。这就更难理解,公司还未有足够多的盈利,尚有如此多债务需偿还,为何还去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
  泛娱乐化是个伪命题?
  虽说资产负值率居高不下,但公司出品的影视剧和游戏,都曾经有过在行业内小有知名度的作品。如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灵魂摆渡》,综艺节目《跨界歌王》,网络游戏《诛仙》、《完美世界》。
  由上述募投项目可知,自收购游戏业务后,完美世界希望在影视剧、游戏等产业上多处开花,并多次提出走“泛娱乐化”道路。公司曾公开表示,由于同时拥有影游两块业务,使得公司成为在游戏公司里最懂影视的公司,基于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市场基础,将IP再开发成游戏作品。公司在影游互动上的天然优势,也吸引了很多储备有著名IP的影视公司寻求合作。
  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院副院长陈少峰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泛娱乐的命题是“伪命题”,只适合一些有资源有平台的企业,如腾讯,像完美世界这样的普通的游戏公司并不具备这种优势。
  对此,完美世界也曾在公告中承认,公司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链不断丰富,不断增多的业务领域使得管理的跨度和半径愈来愈大,进而提升了管理难度。
  目前看来,完美世界大规模融资,想以此完善的“泛娱乐化”战略并未获得资本市场看好。公司当前市盈率28倍,远低于游戏主业更为突出的竞争对手——巨人网络的65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者报”】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虽然有一个相似的提问,但是也不太一定是同样的问题,所以还是单独提出来好一些。&br&问题原因:&br&GitHub Pages 禁止了 source/vendors 目录的访问。其原因是 Github 在 11 月 3 日更新了版本。其中包括升级了 Jekyll 到 3.3。Jekyll 为了加快构建速度,忽略 vendor 和 node_modules 文件夹。&br&解决办法:&br&1、重新在nexT主题下git pull;&br&2、重命名vendors文件夹(source/vendors ),例如修改成lib。同时在主题配置文件_config.yml中将 _internal: vendors项改成前面重命名文件夹的名称,例如_internal: lib。然后在博客文件夹下依次执行hexo clean,hexo g,hexo d&br&原博客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uicool.com/articles/aAZZJn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 hexo 主题 nexT 博客加载空白问题&/a&
虽然有一个相似的提问,但是也不太一定是同样的问题,所以还是单独提出来好一些。 问题原因: GitHub Pages 禁止了 source/vendors 目录的访问。其原因是 Github 在 11 月 3 日更新了版本。其中包括升级了 Jekyll 到 3.3。Jekyll 为了加快构建速度,忽略 ve…
如果你懒得看下面的故事我简略&b&总结8点&/b&&br&&b&1.&/b&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溃败使大股东群不但意识到塞班的衰老也感到与无法提供完整生态系统支持的英特尔缔造的Meego在战略上是冒险的(股东更多看利益)&br&&b&2.&/b&大股东在确定1后,认为CEO该换换了,于是诺基亚现任CEO埃洛普空降,这意味着诺基亚新的舵手出现,战略上开始重新定义并规划,此时是日&br&&b&3.&/b&与谷歌的秘密会谈(相传)结果是谷歌不会为诺基亚提供更为特殊的位置和待遇,想加入Android?那你就只是之一,not special,芬兰巨人认为这简直是侮辱——毕竟诺基亚在&b&2012年4月&/b&才失去全球非智能+智能机总销量的王座地位 &br&&b&4.&/b&埃洛普不是店小二、二货、小角色,面对选择首先强势割除Symbian这个烧钱的平台,动作迅速果决&br&&b&5.&/b&对全体小股东及部分大股东保有新生希望的&b&Meego&/b&进行了全面专业复杂的竞争评估,结论是败率高于胜率,而且是绝对性的,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显然这刻坚持Meego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最好还是找别的选择&br&&b&6.&/b&自盖茨瞄准移动终端市场那天,先败于Symbian后败于iOS,连Android都要迅速坐上老二位置,如何自处?战略上,需要核心的硬件厂商支持&br&&b&7.&/b&物色对象MOTO,被收购;三星,骑墙加为自己后院弄了Bada;HTC已战略转移自Android并且不是最佳选择,国际号召力低;索尼,游戏机的争端让二者不可能融合;有更好的选项吗?全心全意为WP,并且要有号召力&br&&b&8.&/b&一拍即合&br&&br&&br&&b&如果你觉得不过瘾,那真应该看看《商业价值》这篇《挑战者诺基亚》&/b&&br&&b&采访埃洛普后所撰写,非常精彩:&/b&&br&2010年9月中旬——在艾洛普空降诺基亚前夜,诺基亚在2010年新成立的移动解决方案部门(囊括智能手机与非智能手机部分)的负责人Anssi Vanjoki宣布离职。他的离职显得极为突然。Vanjoki在7月1日才刚刚掌管这个诺基亚最重要的部门,他在履新的第一天还在诺基亚官方博客上发表了《反击从现在开始》的博文,提出了精简组织机构,提高研发精准度等规划,并谈及发布N8手机的计划,文章坦率而富有斗志。&br&同样作为芬兰人,诺基亚老兵Vanjoki功勋卓著,他不但负责打造了诺基亚N 系列手机,也曾推广 Nokia Tune并力保 Maemo(Meego系统前身) 系统。Vanjoki的离职充分说明,在去年9月份,诺基亚董事会已经决定:诺基亚不光要更换CEO,还要彻底废除之前确定的包括Meego平台之内的公司战略。&br&日是艾洛普在诺基亚履新的第一天。这一天清早,艾洛普非常聪明的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提出三个问题来做调研:哪些是诺基亚应改变的?哪些是要坚持的?哪些是诺基亚员工需要这位新CEO了解的?&br&艾洛普收到了2000多个邮件反馈,他亲自回复了每一个邮件。与此同时,这些邮件也成了他推动变革的第一块基石。&br&上任3周后,艾洛普发起了代号为“海鹰”的公司战略重估行动,目的是让高管真正意识到诺基亚到底面临哪些问题。&br&在和部门高管进行的数次白板推演中,艾洛普失望而严肃地告知高管们:按照既定计划,诺基亚在2011年只能出品一款Meego手机,而改造塞班系统源代码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出想象。数月后对媒体谈及此事,首席开发官Kai Oistamo 依然很激动:“MeeGo 曾经承载着公司的希望,”他说:“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件皇帝的新衣。它不是个美丽的事物。”&br&于是,在经过数轮的沟通、磨合和说服之后,艾洛普在诺基亚和微软正式合作的前夜发出了那封著名的邮件——“燃烧的平台”。&br&在这家充满保守势力的芬兰公司中,艾洛普这位空降的加拿大人选择了一种最智慧的方式,在内部让对公司的反思充分发酵之后,以这样一封声情并茂的面向内部,但实际上却有着巨大外部影响力的邮件钉死了前进的方向。&br&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艾洛普是一位效率极高的管理者。从征求员工意见、产品调研,到重订战略、重组执行委员会(Leadership Team),再到与微软签约——艾洛普完成所有的这些针对诺基亚庞大身躯的外科手术,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日,诺基亚新的执行委员会开始运转。这个新执委会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塞班系统的研发外包给埃森哲——将这个诺基亚身躯上最大的包袱甩掉。这件事情对诺基亚至关重要,这个甩掉的包袱不仅仅是商业上的,也是精神上的。&br&而2011年7月,在艾洛普履新几近一周年的时刻,他终于对诺基亚组织架构的核心——研发体系动了手术。财报显示,诺基亚在2010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高达58.6亿欧元,是苹果公司的4倍以上。然而,由于塞班系统模块化的研发架构,以及其他历史沉疴,这些钱都消耗在了各自为战的产品部门之中。诺基亚智能终端部门WP高级产品经理李澄澄向本刊介绍,艾洛普破除了原先的名为Namchi的北美及中国研发体系以及其他分支体系,建立智能终端部门辖下垂直管理的四大研发基地。包括李澄澄在内员工,当时均原地辞职,之后重新入职履新。&br&沟通以制定新战略,去冗并调整旧架构,是艾洛普在诺基亚内部率先完成的两个“手术”。两个“手术”的完成,可以被看做诺基亚跳下了“燃烧的平台”的标志性事件。&br&事实证明,原平台的“大火”越来越凶猛。2011年8月中旬,IDC确认了一个重大事件:苹果仅凭一款iPhone取代了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厂商。苹果 月卖出了2030万部iPhone;诺基亚则从2010年同期的2500万部暴跌到1670万部,排名第三;三星的财报一般不会公布手机出货总量,但Strategy Analytics 猜测它在这一季度出货量爆炸性增长5倍——卖出了1920万智能机,位列第二。而三星凭借其Galaxy系列手机在欧洲市场超过了诺基亚,也已经成为事实。基于实际情况,去年5月31日,诺基亚宣布降低销售和盈利预期,其股价立刻下跌至6.7美元——13年以来最低点。&br&即便是半年后,诺基亚的财报也同样很不乐观。根据其3月份发布的2011年度财报,诺基亚去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7730万部(包括S60、Symbian^3手机和少量的Meego及Lumia手机),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1.03亿部。诺基亚非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减少了约1000万部。同时,年度净营收为386亿欧元,比2010年减少38亿欧元。运营利润更是史无前例的陷入亏损,总计亏损10.7亿欧元。&br&这些数字似乎证明了诺基亚的纵身一跃,真的是在“燃烧的平台”垮塌前的最后一刻唯一的选择。而艾洛普在前两样关键的“手术”完成之后,终于为自己打开了腾挪空间,其以产品为支撑点的“空间换时间”战略正在迅速展开。&br&去年10月末,在iPhone 4S和Android 4.0发布后不久,诺基亚在伦敦召开了盛大的2011 Nokia World。&br&这次大会与2010年的那次气氛压抑的大会迥然不同。在会上,诺基亚发布了和微软合作以后的第一批WP作品——Lumia 800和Lumia 710。人们看到,这两款手机不但给WP阵营带来了外观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惊喜,并且在应用层上充分发挥了诺基亚往日的技术积累。诺基亚之前花巨资收购并开发的地图、导航以及音乐等服务,都以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合进了WP系统之中。艾洛普主题演讲中的“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WP手机”的说法,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同。&br&与此同时,在用做工精良的WP手机昭示自己重起炉灶之外,诺基亚并没有忘记发挥塞班手机的余热来巩固自己在二三线市场的地盘。和Lumia 800同时发布的四款Asha手机以及不久前震撼MWC的808,都是诺基亚“提升二三线市场产品门槛,巩固根据地”这种思路的体现。毕竟,在旗舰机型尚不能与竞争对手正面对决的前提下,用巩固自己庞大的二三线市场空间,来换取祭出“撒手锏”之前的转型时间,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br&艾洛普的确需要时间,因为诺基亚需要重新集结从技术到研发,从资源到伙伴等等一个全新的阵型。这艘“航母”的转身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即便他之前做出的都是最正确的决定,在后面相当长的时间,诺基亚看上去也很难摆脱市场上的整体低迷状态。&br&诺基亚需要告别历史包袱,需要忍辱负重,需要接受卫冕失败的结果,而变成一个挑战者的身份从头再来。这其实就是艾洛普过去18个月工作的主线。&br&相当长一段时间中,资本市场似乎一直对诺基亚的复兴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比如在艾洛普宣布诺基亚新战略的当天,诺基亚的股价大跌14%。&br&而在诺基亚和微软宣布结盟的消息传出之后,1.2万名诺基亚塞班和Meego工程师用走上街头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抗议。和这些利益直接受损的工程师一道,诺基亚的小股东团体也对艾洛普的激进战略强烈反弹。去年2月16日,一个由诺基亚小股东组成的团体要求艾洛普辞职,反对者更是拿艾洛普微软的来历大做文章,指出艾洛普就是微软安插在诺基亚的间谍。&br&这些指责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历史上,诺基亚和微软并不是朋友的关系,甚至是彼此警惕的敌人。&br&比尔·盖茨是最早提出手机PC化的人。微软早在1996年的COMDEX展会上,便发布了Windows CE的1.0版本,从2000年的Pocket PC直到WP的最新版本Tango为止,微软出品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用的都是Windows CE的内核。然而,在Windows CE诞生不久,它便迎来了一个强劲的对手。&br&1998年6月的一天,比尔·盖茨给微软移动设备部门的主管发了一封火药味十足的电子邮件:“这就等于这些家伙跟我们宣战,我们就应该用最极端的手段来打击他们。”盖茨恼羞成怒,是因为在数天前,由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和Psion 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塞班。它的同名产品就是一种和微软的移动战略针锋相对的手机操作系统。此前盖茨曾多次向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奥利拉示好,希望能加入到这一项目中去,但他被后者无情地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奥利拉表示,诺基亚也要立志成为一家“软件公司”,塞班是诺基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于塞班操作系统的爱立信手机正式向公众出售,这款手机被称为智能手机的鼻祖。&br&后来,塞班在诺基亚的扶持下可谓一骑绝尘,俨然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代名词。虽然微软一直锲而不舍地尾随塞班,但却难以找到弯道超车的机会。2006年,采用塞班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亿部,微软的手机操作系统被远远地甩在后面。&br&实事求是地讲,若从技术角度评论,塞班与Windows Mobile相比,技术上并不占优势。它开始只是一个手机的操作系统,仅进行了打电话、发短信之外的功能叠加。但面对微软的Windows Mobile和 Palm的Web OS进攻,塞班阵营达成厂商之间的攻守同盟,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在很长的时间里,一个 Symbian C++ 开发工程师的薪水要比 Windows Mobile的高得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塞班手机的巨大市场份额。&br&智能终端的故事依照这个逻辑延续下去,随着用户对多媒体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微软战胜塞班阵营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塞班的源代码过于庞杂,改造成本非常高。并且开始依据市场分布设定的模块化结构使得其维护起来十分困难。&br&然而,这并没发生。因为乔布斯在2007年“重新发明了手机”——整个产业的游戏规则被苹果公司和后来的谷歌推翻重置,微软和诺基亚所熟悉的生态同时遭到了颠覆。并且,在至少1年的时间内,鲍尔默和康培凯对这种颠覆性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br&鲍尔默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称,iPhone手机起价499美元,又没有配置键盘,是一款很普通的产品。iPhone手机的价格相当于市场上同配置手机价格的5倍多,而100美元就可以购买到一部集电子邮件、网络浏览、视频和办公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Windows智能手机。&br&鲍尔默这种错误认识的代价是,2008年,微软不得不推翻Windows Mobile体系,重起炉灶研发WP系统。微软推出的只面世了两周的Kin手机,算是微软付出的最大成本。但这种产业环境的颠覆,对于不以软件见长的诺基亚来说,却是致命性的。&br&实事求是地说,2005年继任CEO的康培凯不可谓不积极——他以一系列大手笔收购布局了他构思中的移动世界:以4.1亿美元收购移动操作系统塞班全部股权,并随后将其开源;以81亿美元买下数字导航公司Navteq;以及对游戏、广告、音乐等各细分领域创业公司的收购。意识到未来手机竞争的核心不再是规模,而是生态系统,这对一位律师出身的高科技公司CEO来说已经难能可贵。&br&然而,康培凯在2005年末刚上任时,他的主要对手,是靠“刀锋”手机对诺基亚重新形成威胁的昔日败将摩托罗拉,以及走高端路线、靠娱乐功能抢占亚洲市场的三星和LG。4年之后,诺基亚面前的对手——苹果、谷歌、HTC,中国的华为、中兴,印度Micromax等手机厂商——除了三星以外,都是4年前的手机产业中所不存在的。游戏规则已改,产业时过境迁,不但塞班让出高端市场,诺基亚在第三世界国家热销的功能机也出现了销量下滑。终于,诺基亚2009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值。中国市场还爆出了经销商集体倒戈的新闻。&br&回首瞭望,iPhone诞生的1年后的2008年,是手机产业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中,不但谷歌推出了Android,诺基亚和微软也都各自改变了移动操作战略。2008年,在诺基亚全资收购塞班并将其开源之后,康培凯带领研发团队决意跳过塞班2,直接研发塞班3手机(包括后来上市的N8、C8和E7等款)。微软此时终于可以不付任何成本地加入塞班的游戏,然而,此时的产业局面已经今非昔比。鲍尔默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径:启动了WP计划,开启Windows Mobile的死亡倒计时。&br&2010年9月的一天,在微软公司园区停了两辆灵车,一群穿着万圣节服装的人,抬着模仿苹果iPhone手机图案的棺材在行走。这是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研发团队组织的一场活动,寓意是微软要埋葬苹果的iPhone。在这前后,搭载WP7操作系统的三星i8700和HTC HD7先后上市。&br&冰火两重天,在欧洲一隅,诺基亚此时的最大新闻,却是康培凯下课,艾洛普空降诺基亚,诞生刚刚半年的Meego系统被腰斩。&br&实际上,从诺基亚同英特尔达成合作共同研发Meego系统,到诺基亚转身拥抱微软,中间间隔刚好一年。&br&在这一年之中,显然诺基亚董事会厘清了一些要害问题。&br&诺基亚决心保持自己的骄傲,它显然不愿意挤入Android阵营,沦为另一个受谷歌控制的OEM厂商。而它与英特尔的合作,显然是打算以自己为主,打造iOS、Android和WP之外的第四个主流生态系统。&br&然而,事实使诺基亚管理层认识到,这条道路的胜算极其渺茫。诺基亚所面临的困境,内部管理才是主要矛盾。处理它的已经过时的创新逻辑,积重难返的操作系统,止步不前的市场策略,都必须对公司的管理架构动大手术。而显然英特尔无法帮助诺基亚完成这一使命。与英特尔合作,诺基亚仍然无法打造出色的价值链参与竞争。&br&而摆在微软面前的问题是,三星、HTC这些当初靠Windows Mobile赚的盆满钵满的手机厂商,在未来战略上都采取骑墙态度,两者的旗舰机型均为Android手机,而三星还为自己的后院留存了一个Bada系统。这让微软如鲠在喉,它需要一个彻底为WP卖力的手机厂商。&br&于是,它们再次走进彼此的视线。商场如战场,“失意人言不屑语”的行为只会被认为幼稚和短视。微软和诺基亚两者面对着共同的对手,这两个前有宿怨的智能手机领域的失意人迅速地拥抱在了一起。&br&两者合作的互补优势是明显的。诺基亚的唯一一款Meego手机——N9在2011 Nokia World之后上市。虽然Meego系统并不给力,但其一次性成型的聚碳酸脂外壳材质,精美的弧面玻璃设计,足以说明芬兰人的硬件设计功底和工业设计水平,使其能够成为“最具挑战苹果”硬件设计水平的选手之一。而散布在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85万个以上的零售点和尚且坚挺的品牌,都是诺基亚身上微软所看重的价值。&br&而对于诺基亚来说,无力打造开发者生态的它,可以将这一部分业务“分包”给实力雄厚的微软,只要后者所给予的条件足够优惠。&br&很明显,微软对诺基亚的支持无外乎两种:放权与给钱。从已经面世的4部Lumia手机的各种细节我们已经看到,在多个应用领域,微软都向诺基亚独家开了绿灯。而根据诺基亚的财报,微软已经在2011年第四季度向诺基亚支付了2.5亿美元的“平台支付费”。并且,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Neil Mawston在2011 Nokia World大会后的分析报告中给出的数据——诺基亚每售出一部WP手机只需要向微软支付15美元的“软件授权费”,而其他手机厂商则将需要支付20美元以上(中兴在2012年初曾透露其需支付27美元)。也就是说,对于诺基亚来说,它每年至少可以免费生产160多万部Lumia手机。&br&所以,站在今天回想当初诺基亚对微软的选择,这种选择恐怕对双方都是唯一正确的动作。&br&&br&全文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cn/zONwdB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cn/zONwdBw&/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源自:《商业价值》 作者:葛鑫
如果你懒得看下面的故事我简略总结8点 1.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溃败使大股东群不但意识到塞班的衰老也感到与无法提供完整生态系统支持的英特尔缔造的Meego在战略上是冒险的(股东更多看利益) 2.大股东在确定1后,认为CEO该换换了,于是诺基亚现任CEO埃洛…
别的厂商身后都是悬崖。&br&&br&而 Nokia 筹码更多。(Android,Symbian,Maemo,MS的系统,Intel的合作。。。)&br&&br&人不会死在绝境。。。&br&&br&&br&&br&却往往栽在十字路口。
别的厂商身后都是悬崖。 而 Nokia 筹码更多。(Android,Symbian,Maemo,MS的系统,Intel的合作。。。) 人不会死在绝境。。。 却往往栽在十字路口。
&p&在我刚上大学那会,还没有微信。腾讯那个时候主打的还是QQ,你要挂机升级,从星星到月亮到太阳再到一堆太阳月亮和星星。很多人要开很多种会员,什么绿钻红钻紫钻乱七八糟的,繁复冗杂,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那个时候,老朋友是留存在QQ 中的,想他们了就给他们一个抖动窗口,振一下他们,看他们是不是隐身在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dfc74fdd55edbfe3b35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14& data-rawheight=&1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4&&&/figure&&p&&br&&/p&&p&但是QQ并不方便,在一个智能机不太普及的时代,你用QQ找人是件不靠谱的事,很多不怎么经常在线的,看到消息可能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所以大家都发短信,一毛钱一条,一条最多七十个字。有的时候做班长的要通知件事儿,群发一次长短信,十来块钱就没了。当时中国的几大运营商,单靠着短信,一年躺着都能感觉到钱没完没了地砸到脸上。&/p&&p&&br&&/p&&p&除了QQ和短信,有一个聊天软件和今天的微信很像——飞信。现在早就没人用这个了,但是它的功能在当时确实很棒。例如它具备了QQ的功能,不仅可以挂级,两个人也可以在各自的电脑上聊天;它还可以通过飞信电脑客户端直接把信息发到对方的手机上,当然是以短信的方式;它甚至有了现在的微信的雏形,在各自的手机上安装飞信软件,然后就可以用网络进行聊天。这种免费的玩意儿成了当时的主流,关键是各位班级领导发起通知来可以做到肆无忌惮,再也不用担心字数限制和自己的话费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b18dde8bb79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b18dde8bb79b_r.jpg&&&/figure&&p&&br&&/p&&p&其实如果飞信在那个时候好好做,我想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微信什么事了。但是你懂的,那是一帮想躺着赚钱的家伙。&/p&&p&&br&&/p&&p&一开始飞信屏蔽了其他运营商,也就是说你在电脑端可以免费发短信给使用移动号码的朋友,但是如果你发给联通的,是要收费的哦,还是一毛钱一条;如果你用手机短信回复你朋友发的这条通知,也是要一毛钱一条的;如果你发给的人不是你的飞信好友,还是一毛钱一条哦。这种赚钱模式太容易了,以至于逼迫着用户换成移动的手机号,或者是平白无故的收着高昂的短信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2b12c2cfd6ef77defb2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2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2b12c2cfd6ef77defb2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2f6e223bffaf667a356b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99& data-rawheight=&2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9&&&/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ea80023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21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figure&&p&&br&&/p&&p&后来的事情你知道的,就是微信出来了,把飞信瞬间打得丢盔卸甲。甚至说连短信都几乎打死了。我大概除了收到各种广告以外,有近一两年都没收发过短信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ddfd944643dddae0171ce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ddfd944643dddae0171ce8_r.jpg&&&/figure&&p&&br&&/p&&p&我们做个大胆的设想,如果中国移动当时不屏蔽那些运营商,如果运营商们集体降低通话和短信资费,他们至于现在几乎丧失了短信的全部利润吗?他们至于看着微信又玩朋友圈又抢红包又做自媒体又搞理财又可以移动支付,这些本来都应该是他们的呀。&/p&&p&&br&&/p&&p&太想躺着赚钱了,最后的结局就是一点钱都赚不到。&/p&&p&&br&&/p&&p&我又想到一个打车软件的例子,滴滴和快的刚出来的时候,只有出租车这一个选项。当时为了打开市场,两边争相补贴红包,总额达数十亿。一边乘客打车便宜了,另一边出租车司机也多赚了。那个时候我打车,司机师傅常自豪的跟我讲:“每月因为这补贴和小费,多赚小一万块。”那种得意,溢于言表。&/p&&p&&br&&/p&&p&出租车司机赚到了,可是并没有提升服务质量。挑活、选活、招手不停车,甚至你用手机叫车不加小费都没人理你。&/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11bbdd0b16dcc3d2902b6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figure&&p&&br&&/p&&p&后来,滴滴他们又推出了专车和快车业务,再加上Uber打入中国,租赁车和私家车入场,你用打车软件,选择多了起来。如果不是为了报销,你完全可以选择服务更好,价钱更低,甚至不怎么挑活的私家车,你再也不用忍受出租车司机那种欺行霸市的态度和确实非常邋遢的卫生状况。&/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5e1ec5c994c63ede2f199afde6ffee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5e1ec5c994c63ede2f199afde6ffee0_r.jpg&&&/figure&&p&&br&&/p&&p&后来我再叫车,很少坐出租车。偶尔坐一次,出租车司机都抱怨说现在的生意不好做,差不多比过去要少赚三分之一。一边说还一边怪打车软件:“就是让他们闹的,私家车也没有份儿钱,我们怎么跟他们竞争,就该把他们全抓起来。”说着,他也用手机抢单。“现在都没人招手了,都改成手机叫车了。生意难做啊。”&/p&&p&&br&&/p&&p&近期,很多人问我楼市的问题,问我经济的问题,其实我都说不太明白,我觉得不能量化分析,因为根本没用。道理都差不多,如果你太想躺着赚钱,最后的结局一定是一点钱都赚不到。飞信是这个样子,出租车是这个样子,其实卖地的一样,加杠杆的也一样。&/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4c75def3dbd0a95b753ba7f0ca7bb6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4c75def3dbd0a95b753ba7f0ca7bb60_r.jpg&&&/figure&&p&&br&&/p&&p&我看过杀猪,那个每天定时定点喂它的那个人,也是后来拿起刀冲向它的人。这道理颠扑不破,这么多年从未改变。&/p&&p&&br&&/p&&p&(作者:刘舒 微信ID:wojiushiliushu 微信公众号搜索“刘舒”)&br&&br&欢迎购买我的小说《慎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eidian.com/item.html%3FitemID%3D%26wfr%3D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慎独》 刘舒作品 私人订制签名版&/a&&/p&
在我刚上大学那会,还没有微信。腾讯那个时候主打的还是QQ,你要挂机升级,从星星到月亮到太阳再到一堆太阳月亮和星星。很多人要开很多种会员,什么绿钻红钻紫钻乱七八糟的,繁复冗杂,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那个时候,老朋友是留存在QQ 中的,想他们了就给…
&p&原载于我的公众号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4NjA3NDAwNw%3D%3D%26mid%3Didx%3D1%26sn%3Df292dfedd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知乎:如何成为一名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a&&/p&&br&&p&知乎上曾经人问:技术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自己的技术水平,这种实力的评估是可以被量化的。但对于营销类工作者,往往依靠公司的背景和支持,自身到底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则很“虚”。一个优秀的技术类工作者,其存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但似乎营销类工作者很容易被替代。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的营销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p&&br&&p&&strong&与其讨论营销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不如聊一聊如何成为一名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strong&&/p&&br&&p&在传统行业,营销人才深受重视,往往因为传统行业非常重,在市场与运营方面,流量受限于渠道,营收受限于销售,使得依靠营销人才去开拓市场与销售至关重要;在产品与技术方面,产品周期漫长,技术含金量较低,通过产品和技术去撬动市场很难。于是乎,在传统行业,发展最顺利的往往是营销人才,许多传统行业的老总都是市场或销售出身的,一般是销售老总一把手,企划老总二把手,鲜有技术出身的老总。&/p&&br&&p&到了互联网行业,技术人才变得炙手可热,一方面因为稀缺原因,互联网+使得技术与产品人才一下子变得非常紧缺,稀缺必然导致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技术的含金量正在大大提高,使得技术驱动市场成为可能,而市场传播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口碑与事件加速了传播,渠道正在逐渐弱化,从而营销人的作用也在逐渐弱化。&/p&&br&&p&可以说,从传统营销到互联网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视传统营销与互联网营销的差异,是成为一名顶级互联网营销人才的前提。&/p&&br&&p&&strong&思维决定成败,要成为一名互联网营销人才,必须具备哪些思维?&/strong&&/p&&br&&p&&strong&流量思维&/strong&&/p&&br&&p&流量始终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京东和腾讯,58和腾讯,都看上了腾讯的流量。没有流量的互联网产品,那只能是自嗨。&/p&&br&&p&&strong&做流量,就必须明白流量在哪里,哪些流量最优质,整个大盘的流量有多少。&/strong&&/p&&p&流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很多人说搜索营销不好,我举个例子,美乐乐每年在SEM的投放是十亿级别的,一家卖家居的。像现在一些大型的连锁整形医院,就是依靠SEM从一个小诊所发展到全国数十家连锁集团。还有一些做金融的,只投微信大号,一年花上亿。&/p&&br&&p&做流量之前,需要搞清楚用户是谁,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渠道的流量走向。拿金融举例,如果我们的产品门槛比较低,标准化,面向小白用户,那么用大众媒体就能触及更多的用户。如果用户偏白领,那么微信大号和APP商店就能触及更多。对于单个渠道,流量的分布很重要。比如搜索的流量基本都在前两位,广点通的资源很多,有手Q,空间,新闻等,不同的地方流量价值不同。&/p&&br&&p&今天,传统媒体,数字媒体,社会化媒体交叉,利用多种媒介进行传播成为主流。赞助好声音,摇一摇或发送短信现场参与活动,触发用户兴趣并开展CRM营销;用户产生兴趣后,会去搜索引擎搜索了解产品信息并进行互动,或者进入APPSTORE进行下载。另一方面,借势热点开展事件营销,找到流量的引爆点。&/p&&br&&p&我曾经讲过一个例子,用品牌传播的思维做做流量。如果该市场日均100亿的流量,我要占据其中10%,如何占据这些流量,如何覆盖足够多的目标用户从而产生足够的曝光与互动?&strong&(感兴趣的入群探讨。)&/strong&&/p&&br&&p&&strong&用户思维&/strong&&br&&/p&&br&&p&市场做流量,运营做用户。用户进入产品后,会产生各种行为。这种行为不在于产品对用户的引导,而在于用户本身的需求。&/p&&br&&p&拿金融来举例,很多产品做了签到,我认为不妥。理财不是高频需求,签啥到?O2O已经是高频了,签到也没做起来。用户进来后,了解理财产品,投资风险,个人账户信息,投资状况,收益明细等,这是基本的需求。那么在这些基础需求上,如何深入挖掘用户价值,是运营人员要深入去做的。&/p&&br&&p&用户思维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用户是谁,第二个是用户想干什么。前者帮助我们提高市场传播的精准度,后者帮助我们提高运营的效率。&/p&&br&&p&&strong&通过分析用户的各种行为,划分用户等级,制定用户成长体系,帮助并引导用户跨越新手阶段。&/strong&&br&&/p&&br&&p&运营的核心手段之一是做活动,做活动的目的很多,比如促活,比如拉销售额。如果只是为了活动而做活动,就很容易舍本逐末。糯米曾经推出满额即送电影票,但是送的电影票根本不能用,很多城市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活动非常伤害用户体验。所以做活动也需要深入分析用户行为,送券也好,送礼品卡也好,需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就像有的互联网金融直接送1000的返现券,需要投资50万,是否分析用户消费的起?&/p&&br&&p&&strong&品牌思维&/strong&&/p&&br&&p&互联网企业往往是小市场架构,好一点的,集中精力做流量,差一点的,自嗨式PR,发新闻稿,做微信公众号。结果就是公司做了好几年,用户也不少,但是品牌毫无起色。&/p&&br&&p&数字广告对品牌的塑造比较微弱,一方面数字广告过分强调点击与互动,忽略曝光度与深度,导致在用户心中没有留下明确印象,缺少知名度;另一方面,缺少明确的营销定位,顶级媒体背书,多元化文化建设,导致在用户心中没有占据明确地位。&/p&&br&&p&&strong&产品到了一定阶段,比的不再是体验,而是品牌&/strong&。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如何利用权威媒体塑造公信力,如何借势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影响力,如何通过跨品牌运动赋予年轻化形象,迫在眉睫。&/p&&br&&p&这里提一点,品牌传播一定要围绕核心用户群来打造,不然很容易走偏。我们曾经在海外投放过广告,但是发现在传播的过程中,用户不care。主要是我们的用户都是中产或中产以下,他们不懂在纽约广场的广告意味着什么,事实上,如果我们投放的是大众媒体,如央视,那效果会好很多。&/p&&br&&p&在文案和UI方面,要围绕品牌定位来塑造。像一些消费品,要说大白话,像李叫兽提到的,说人话,拒绝自嗨。像金融这种比较专业严肃的,可以说的绕一些。比如在介绍企业背景方面,我们可以选用海外合作方,世界一流的公司。(&strong&这块操作技巧性很大,具体操作入群深入阐述&/strong&)UI设计要符合国际范,传递出大牌的风范。大家可以看一看奔驰,UBER的设计。&/p&&br&&p&&strong&另外做品牌要和流量形成互动,品效互动的关系。如央视背书+媒体公关+全网内容(视频、图片、文字)覆盖+类似好声音等顶级电视栏目引流+全网数字营销互动+CRM营销,&/strong&既有流量效果,也有品牌塑造。&/p&&br&&p&&strong&竞争思维&/strong&&/p&&br&&p&互联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时候,一个月就决定了成败。&strong&作为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一定要审时度势,有强烈的竞争思维,知道在什么时候打大战。&/strong&&/p&&br&&p&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纷纷启动央视及各类传统大媒广告,表示这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部分市场已经教育成熟,各大平台为了快速收割用户,唯有拿金钱换时间。这个时候,作为优秀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应该拿出自己的魄力,决定是否出击。&br&&/p&&br&&p&曾经有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赶集网请姚晨代言,花5000万在全国范围大面积投放广告,一时间58流量下降很大,赶忙花了一个亿请杨幂代言才算打了个平手。商场如战场,没有强烈的竞争思维,就不会笑到最后。&/p&&br&&p&&strong&商业思维&/strong&&/p&&br&&p&互联网免费大行其道,为的是成为入口。最典型的如360和搜狗的三级火箭策略,还有现在的支付宝。通过免费或亏损,获取用户,通过其他产品与服务,赚取利润。&/p&&br&&p&过去淘宝很多店主1块钱卖袜子,或是0利润充话费,都是为了赔本获取用户,现在流行爆款,也是为了获取用户,然后卖给用户其他的产品来赚取利润。&/p&&br&&p&&strong&今天,我做这样一个公众号,不仅仅是为了分享我的经验,也是在做一些事情。&/strong&未来希望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提炼互联网营销的精髓,提升整个互联网营销人的素质和水平,并应用到互联网+,帮助企业合理营销,科学营销,健康营销,做中国一流的营销社群。如果您有兴趣,请加入我们。&/p&&br&&p&&strong&营收思维&/strong&&/p&&p&作为营销人,营收思维必不可少。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留住一个用户的成本,单个用户生命周期贡献值,营销的人力成本,品牌的塑造成本等等,对成本越敏感,在执行上就越深入。&br&&/p&&br&&p&&strong&战略思维&/strong&&/p&&p&有人说,阿里巴巴重新启动口碑是为了让支付宝的入口更稳定,而口碑启动的生活服务平台模式瞬间对新美大形成了战略级的竞争态势,由此可见,战略思维对营销格局的影响。&/p&&br&&p&今天做互联网金融,有的布局流量,有的布局跨境资产;有的引入风投,有的引入国企;有的转型做大平台,有的坚持小而美,这都是战略。&/p&&br&&p&作为顶级的营销人,要不断思考行业的发展趋势,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逻辑,深刻理解是形成战略思维的前提。&/p&&br&&p&今天,很多做互联网市场或运营的人都觉得没有太多出路,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方向。事实上,互联网做市场或运营都非常有前途,前提是看你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和付出。正如我前文提到的,有的企业只依靠SEM,支撑年数十亿的销售额;有的企业只依靠DSP和网盟,一年也做了几十万用户;还有的企业只做免费营销,一年也能做到百万用户。像OPPO几乎包下了中国大部分的娱乐资源进行营销,效果非常好。成功之处在于他们把营销放在了战略级的位置,深入坚决执行,如果只是看短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p&&br&&p&今天关于如何成为顶级的互联网营销人才就写到这里,我们希望把更加干货的内容留给我们的高级社群,如果你从事或对互联网营销感兴趣,如果你希望提升整个互联网营销的水平,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请转发这篇文章。后面我们将从流量,用户,品牌,竞争,营收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做好互联网营销。&/p&
原载于我的公众号
知乎上曾经人问:技术类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他自己的技术水平,这种实力的评估是可以被量化的。但对于营销类工作者,往往依靠公司的背景和支持,自身到底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则很“虚”。一个…
&p&更新:&br&根据WiFi万能钥匙团队的反馈,作出以下更新。&br&之前的内容包括截图的信息都是去年的现象,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了,他们在去年年末吧,从&br& 3.0.96版本开始就已经不是默认分享了,而改成了分享前询问,从3.1.7到现在的3.2.3(最新版)改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界面。&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a1d8e751c8f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a1d8e751c8f_r.jpg&&&/figure&虽然之前他们确实做了些不好的事情,但后来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新的版本中做出了改正。&br&答主也下载了最新的版本测试了一下,看了看各项设置,分享确实是默认关闭的,并且不需要root权限。&br&至于原理嘛暂时未知,不过应该不会偷偷的将手机内的wifi信息分享出去了。&br&&br&&br&&br&&br&====================================================================== &br&&br&今天出去到处逛了逛,在地铁站里大面积的红色与蓝色冲击着我的视神经——是WiFi万能钥匙的广告。&br&&br&这个APP两年前我也曾经傻傻的装到手机上过,当时比较无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安装了,然后发现、果然是鸡肋,想想也是,WiFi的加密方式即使用高性能的电脑通过字典破解也得好几个小时,凭什么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够在两分钟内破解wpa2的加密方式?&br&两年后的现在,当年的小团队壮大了,获得了不小的投资,年终奖每人一辆特斯拉(话说挺反感这个命名的= =为什么?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交流电之父的威名啊!!),各大城市的各种人流密集的场所画重金砸广告,根据文案上的说法,他们竟然达到了5亿的装机量!!有人说这个数据其实是假的,是刷出来的,为的就是告诉天使:“尽管把钱投过来吧,我们很能赚钱!”给每个员工一辆特斯拉也是为了这个。&br&对于以上的言论,我想说的是,这关我什么事= =&br&&br&他们团队是不是在欺骗天使投资人确实和我们没有半点儿关系,他们自己作死就随他们去呗~然而有的事情令我不得不在意,也不得不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br&就是这个“钥匙”为什么能够破解WiFi?它真的是“破解”WiFi吗?两年前我就有这个疑问了,原谅我对一切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当时我就绞尽脑汁加上各种途径搜寻答案,终于明白了些皮毛。&br&这哪里是破解嘛,当我知其原理之后一种厌恶的情绪顿时涌上心头,怎么又这么流氓的软件啊?这简直跟当年的3721浏览器插件一样恶心啊!&br&WiFi万能钥匙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br&下面我把了解到的跟大家扯一扯,其实它根本就没有破解的功能,有不少的冤大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装了这个软件兴高采烈地去破解别人的WiFi,初期确实是不会成功破解的,然后他们就把那软件给无视了。后来自己家新装了无线Lan,高高兴兴的连了上去,却忘记了手机中这个沉睡已久的“钥匙&,它悄悄地把家里的WiFi信息给上传到了一个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是WiFi万能钥匙团队早已准备好的,凑巧的是,隔壁老王正好也装了这个APP,他收到一条推送说附近有可以破解的WiFi,于是这个“钥匙”就给隔壁老王打开了一扇“蹭网之门”,也促使隔壁老王走上了An Li的不归路。&br&并且全国到处都是这样的冤大头和隔壁老王,更有甚者去到朋友家却连了他们家的WiFi却把别人的WiFi给分享出去了。&br&&br&是的,它的破解原理不是什么穷举法之类的东西,根本谈不上是破解,分明就是盗窃!有人提出WiFi万能钥匙的分享功能默认是关闭的,那么请看配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34ef914bebc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34ef914bebc_r.jpg&&&/figure&&br&显然不是。&br&而且即使它说没有分享作为一个根本看不到源码的普通用户有如何确定它到底有没有分享呢?当年3721也声称它可以完美卸载自己,结果呢= =出现了更流氓的软件打着抓流氓的旗号一举成名——360,和3721可是同一个老板呢~为了将品牌做大不惜做一个软件去杀了自己的另一个软件,是的,互联网就是这么阴暗、这么无下限呢。&br&&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WiFi 万能钥匙是怎么收集数据的? - 互联网&/a&&br&知乎上有位用户也抱着同样的怀疑,于是把WiFi万能钥匙的安装包反编译了,之前人们说没有证据就说人家盗窃、侵犯隐私是诽谤、是污蔑,然而源码是不会说谎的。知道为什么WiFi万能钥匙需要root权限吗?因为我们安卓系统的手机无线账号数据是储存在一个文件里的,那就是/data/misc/wifi/wpa_supplicant.conf ,这个是系统文件,权限不够高是无法访问的,而这个文件极其重要,得到了这个文件,或者能看到这个文件的内容,就意味着能得到这台手机登录过的所有WiFi热点,以及它们的明文密码!WiFi万能钥匙就是需要这个文件里的内容。&br&这位知乎用户将WiFi万能钥匙反编译后放出源码,在源码的第1051行是这么写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0f4295b51ddfd746f754c33b90456c3_b.jpg& data-rawwidth=&584& data-rawheight=&1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0f4295b51ddfd746f754c33b90456c3_r.jpg&&&/figure&&br& const-string v3, &cat /data/misc/wifi/wpa_supplicant.conf&/data/data/com.snda.wifilocating/wifi.conf\n&&br&可以看到它不仅访问了wpa_supplicant.conf文件,而且将其复制到了自己的缓存目录下。哦,有一个重要的点忘说了,这个是1.0版本,当时还没有热点备份功能的,然而源码上却做了这种小动作.&br&&br&有的人可能对此不以为意,也许是觉得自己网够快,不在乎别人蹭网,然而蹭网事小,安全事大。家里的无线Lan信息被公开了,各种黑客可以毫无障碍地进出你的电脑,这不是明显的安全隐患么?&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fbe92e6de51ccb9018747_b.jpg&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fbe92e6de51ccb9018747_r.jpg&&&/figure&&br&&br&&br&千万别抱着“我没有被黑的价值”的侥幸心理,别以为黑客们动不动就黑人家BAT(百度阿里腾讯)公司,支付宝里三百块也是钱,也有被黑的价值,此外一台电脑可以成为跳板(解释起来略麻烦,想知道请百度),成为肉鸡(被控制的电脑),到时别人通过你的电脑作为跳板干了一些应当被查水表的事,警察跨省来找的是你。&br&想起前段时间新玩了个minecraft服务器,当时玩了两个小时,建了个大木屋,搜集了一些原木和石头(烧过的),种了几棵小麦,然后下了,也没圈地也没上锁,因为抱着“我没有被熊的价值”的侥幸心理,两天后登陆上去一看0.0箱子都空了!!连石头都偷!小麦也被收走了,放在地上装饰用的一个石英砖也被挖走了!好在屋子没被破坏,所以呀,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哪怕只有一个小木屋,也会有熊孩子放火烧了它。&br&&br&我是跑题了吗?算了,跑回来。&br&因此,要有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千万别去贪小便宜,公共场合连接了公共场合的wifi千万别轻易网购。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WiFi”分享出去后有着诸多的安全隐患。&br&&br&国内类似WiFi万能钥匙这样的流氓产品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wifi分享软件就不必说了,包括但不限于360免费WiFi(指的是手机APP)都会收集手机中的WiFi密码文件,太无耻了,简直不能忍= =&br&&br&↑↑↑这里做一些过点改动,当时输360免费wifi的时候联想到即插即用的,然后就括号上去了,至于即插即用型的是否会窃取数据,没有考证过,我想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额外的APP的话应该不会,暂时想不出随身wifi窃取数据的原理。&br&之前的错误内容:&br&&/p&&blockquote&国内类似WiFi万能钥匙这样的流氓产品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wifi分享软件就不必说了,包括但不限于360免费WiFi(即插即用的那种)都会收集手机中的WiFi密码文件,太无耻了,简直不能忍= =&br&&/blockquote&再跑回来!&br&然后是一些建议:&br&------------&br&1、保护好自己的wifi,不要因为好心就随意分享给邻居之类的。&br&2、如果有朋友来家里做客想要用你家wifi,请确保他手机里没有类似的破解软件。&br&3、定期修改wifi密码。&br&4、MAC地址绑定以及各种路由安全设置不再重复。&br&5、关闭自己家的路由器ssid广播(看图),我就是这么干的蛤蛤蛤蛤hhhh~&br&6、劝导别人卸载WiFi万能钥匙。&br&7、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br&&br&补充一个 &a data-hash=&19ae27dab7b7ca555ab0f& href=&//www.zhihu.com/people/19ae27dab7b7ca555ab0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远铭& data-tip=&p$b$19ae27dab7b7ca555ab0f& data-hovercard=&p$b$19ae27dab7b7ca555ab0f&&@远铭&/a& 提到的&br&&blockquote&按我说,创建一个公开的Guest SSID, 内网隔离,设置QOS,专门给客人用。 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SSID不会被无意分享出去。 隐藏SSID什么的就是做给小白看的。&br&&/blockquote&------------&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李嫑嫑的回答&/a&中还有更完善的内容,推荐大家去看看。&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dcec6b222dbc_b.jpg& data-rawwidth=&266& data-rawheight=&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6&&&/figure&&br&&br&再扯两句,现在的互联网产业竞争起来那叫一个不择手段,这种分享wifi的项目小米公司也做过,可是小米的这个项目突然叫停,为什么?因为侵犯了隐私,为什么WiFi万能钥匙存活了?因为小米告诉了大家使用了什么方法,而WiFi万能钥匙没有,结果小米得到了一片骂声。&br&&br&额。。&br&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整理+手打好累的= =万一扩散出去了,那么一切都不是徒劳.万万没想到,两年前就觉得无耻的软件两年后变得更加没下限了。在没有隐私的互联网世界中,我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手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安全隐患是无处不在的。&br&&br&对了,公共场合的商家提供的免费WiFi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原理不一样,他们通过卖广告和大数据盈利,因此可以放心使用,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的安全隐患就是在网购时恰好有不法骇客在同一网段内干坏事,所以还是尽可能的别再公网上网购吧。&br&&br&我为什么干了这么无聊的事?&br&= =无聊吗?因为看到开头那种场景,简直不能忍,因此不得不说点什么。&br&&br&by CATT-L
更新: 根据WiFi万能钥匙团队的反馈,作出以下更新。 之前的内容包括截图的信息都是去年的现象,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了,他们在去年年末吧,从 3.0.96版本开始就已经不是默认分享了,而改成了分享前询问,从3.1.7到现在的3.2.3(最新版)改成了如下图所…
1月10号大概晚上11点02分更新,&br&分享又又一个有趣的事情…在“我和微信的故事”以及“点击链接会盗号”在朋友圈刷屏之后,又多了一个“点击全文”的段子刷屏了…现在朋友圈段子手也是乘风而起啊…&br&原答案在分割线下面&br&&figure&&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https://pic3.zhimg.com/50/ccc43b02deea43ff9e609e1df2a6669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cc43b02deea43ff9e609e1df2a66696_r.jpg&&&/figure&&br&————————————————&br&1月10号大概晚上10点30更新,最新消息,就在几分钟之前,微信公开课的官方账号亲自辟谣了“盗号”的说法,然而还是请大家谨慎,看看我回答最后的部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64c3cdd7f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64c3cdd7fb_r.jpg&&&/figure&&br&&br&&br&------------------------------------------------分隔线&br&&br&首先说明:这个推送来自于腾讯公司属下公众号“微信公开课”的推送,调用微信服务器上储存的用户数据生成页面中的信息,其中包括微信注册日期、第一个好友、好友数量等等,这些用户数据一般情况下微信不会轻易提供给第三方应用进行使用。所以,来自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upport.weixin.qq.com/cgi-bin/mmsupport-bin/getmyrelationwithwx%3Fsign%3DaXL%2BKwD/awVCoC8J5tCC0GQ%3D%3D%26time%3DaRjqqZOvswPCbrjVuLFGZ1w%3D%3D%26salt%3D2027%23wechat_redire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upport.weixin.qq.com/c&/span&&span class=&invisible&&gi-bin/mmsupport-bin/getmyrelationwithwx?sign=aXL+KwD/awVCoC8J5tCC0GQ==&time=aRjqqZOvswPCbrjVuLFGZ1w==&salt=2027#wechat_redirec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的QQ域名下的“我和微信的故事”是官方正品。&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fb4e5aded46a3be7d75064da1edd61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fb4e5aded46a3be7d75064da1edd619_r.jpg&&&/figure&这里是微信公开课的官方账号及其验证:&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68f46d70b6bdf438b5e58212e48ffee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68f46d70b6bdf438b5e58212e48ffe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186dc271dae253edde3cf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186dc271dae253edde3cfe_r.jpg&&&/figure&&br&&br&在&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微信公开课PRO版这个链接会盗号的吗? - 微信&/a& 这个问题下 &a data-hash=&7fedd62317fcb6c9190aeef& href=&//www.zhihu.com/people/7fedd62317fcb6c9190aee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千石F子& data-tip=&p$b$7fedd62317fcb6c9190aeef& data-hovercard=&p$b$7fedd62317fcb6c9190aeef&&@千石F子&/a& 的回答中可以作证以上域名有相应的认证,目前为可信状态。&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9fa8abfd9ba_b.jpg& data-rawwidth=&1646& data-rawheight=&10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9fa8abfd9ba_r.jpg&&&/figure&&br&&br&其次说说这个“我和微信的故事”的本质,其实和新浪微博等平台一样,就是将2015年的统计数据生成并且展示给用户罢了。这个往年微博、微信、QQ都会有,可以称作“社交应用的年末数据总结”把。说白了就是统计当年用户的私人数据:好友数量、推文数量、用户亲密度、相关度等等的展示,也算是当下营造“大数据时代”这个噱头的手段;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由微信官方团队做这个活动,反而是“微信公开课”的团队拿来为自己不久之后的“2016微信公开课”做宣传。&br&&br&大概是这样的“年末总结”活动太久没有出现了,在朋友圈没有被大量重复的内容刷屏而消停了一阵子之后,由于大家的猎奇心以及分享欲望的作用,2016年“年末总结”的第一炮就这么打响了。其实不在乎于是谁发布这个推送,只要拿到这些数据,生成响应的页面并且能够被分享出去,那么谁就拿到了这些刷屏转发的用户流量。&br&其实微信5.2版本的时候就做过这事儿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564efbbeb0d9d32ece3db94d98a4cb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564efbbeb0d9d32ece3db94d98a4cb1_r.jpg&&&/figure&&br&我猜大概是微信官方团队已经觉得这事儿没啥意思了,然后微信公开课把这个噱头又炒了起来,估计是他们团队没拿到什么福利吧,打开这个页面获取数据的时候总是要等很久(是不是服务器快宕机了233……&br&&br&&br&&br&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个页面只能通过连接分享的方式在朋友间分享,因为这是属于独立公众号的一篇普普通通的推送,而看上去又像是微信官方团队的活动,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看到这个页面下意识地就会在微信里寻找响应的按钮打开这个活动页面,然而并不能找到,因为如果你没有关注“微信公开课”这个公众账号,你压根就不知道这个活动页面是哪儿来的。&br&&br&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朋友圈和QQ空间一样总会有一些东西通过博眼球来获得转发量、关注热度,下面这张图在我被“我和微信的故事”刷屏之后也出现在朋友圈的刷屏队列。所以有些人为了博取转发热度真是……毫无下限啊。&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01d138d333e76f8b56c15b8f5f2c06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01d138d333e76f8b56c15b8f5f2c06d_r.jpg&&&/figure&&br&在这里我可以大致解释一下:从微信公众号“微信公开课”官方账号下点开的链接生成的回顾数据,目前不会造成盗号等危险。&br&但是:&br&1、虽然用户的隐私数据加密在腾讯的服务器里,但是这个“我和微信的故事”的活动页面却可以轻易地被仿制出来。所以请大家在点开好友发来的链接时,注意一下链接的域名是否为&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的.com形式域名出现的,否则很有可能这个网站是冒牌的,不排除会造成被盗号等后果。&br&2、“我和微信的故事”原页面是直接接入腾讯后台获取数据的,所以不需要任何的微信帐户权限授权,也不会出现“第三方应用授权”的字样,所以如果在你打开好友发来的链接后出现了下面的登录窗口,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你打开的网站并非“微信公开课”官方的页面,而是一个被移植了的甚至是假冒的“我和微信的故事”的页面,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可能会发生一些账号安全方面的风险,但是微信对第三方应用授权的接口开发的非常好,所以只是点击登录一般不会发生盗号的事情,但是可能会出现冒充你帐号欺骗你好友的事情。&br&(补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facada02d23e70a5634_b.jp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facada02d23e70a5634_r.jpg&&&/figure&&br&&br&3、重中之重,在任何微信链接弹出的页面里,&b&不要输入帐号密码以及绑定手机的验证短信代码!千万不要!&/b&因为微信授权的第三方应用并不需要你的账号密码才能登陆,而是经由腾讯微信官方授权即可登入,所以你没必要也不需要输入密码登陆,凡是叫你输入密码的都是钓鱼的。另外,个人隐私信息根据情况判断,确实有需要的话,请酌情填写。&br&4、目前暂时没有发现DNS劫持的情况,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采用DNS劫持的手段来诱导用户上当受骗的话,大家还是多多提防,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你不主动输入任何微信密码或者验证短信的代码,那你被盗号的风险便会大大降低了许多。(至于什么是DNS劫持,请百度自行了解:&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tz51GzEDyPMZaPM2c3UvzoZJ5KwBAOjKRpXrXzpTM4_dw06j4Rp6-ahhfOjSj_ssespCL8D9f2YPgEU6mfWAQ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NS劫持_百度百科&/a&)
1月10号大概晚上11点02分更新, 分享又又一个有趣的事情…在“我和微信的故事”以及“点击链接会盗号”在朋友圈刷屏之后,又多了一个“点击全文”的段子刷屏了…现在朋友圈段子手也是乘风而起啊… 原答案在分割线下面 ———————————————— 1月…
同意排名第一的一言直切要害&br&先说结论:&br&&u&&b&利用纯净的用户体验,以及你意识不到的广告,将你吸引至盈利产品。&/b&&/u&&br&&br&&b&腾讯这些产品赚钱么?&/b&&br&的确不怎么赚&br&QQ旋风,QQ输入法,QQ音乐这一类产品在腾讯方面看来,是QQ的附加产品,&br&这么说是有根据的,请看一段摘录的话,该内容来自腾讯2011年财报:&br&(因为这个问题是11年提的,不过哪年的财报都一样,近几年不写[关于腾讯],改成了[主要平台])&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ech.qq.com/a/466_1.ht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腾讯第二季度营收67.390亿元 同比增长44.3%_科技&/a&,不用点开,没什么可看的。&br&&blockquote&&p&&b&关于腾讯&/b&&/p&&p&腾
讯提供多种互联网增值服务和无线增值服务,为互联网用户带来丰富的网络互动体验。通过即时通信工具QQ、门户网站腾讯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QQ.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QQ.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腾讯游戏旗下
QQ游戏休闲平台、多媒体社交网络服务QQ空间和无线门户等网络平台,腾讯服务于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满足互联网用户在线沟通、资讯、娱乐和电子商务等方
面的需求。&/p&&p&腾讯主要经营三项业务: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及网络广告。&/p&&/blockquote&有一个软件我没说:QQ影音,它与众不同,随后再说,先说其他的软件&br&我们可以看到QQ旋风,QQ输入法,QQ音乐这些软件要么是被整合进了其他平台,要么就是留在了“等网络平台”之中。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腾讯赚的钱不是来自这几个软件的,腾讯赚钱靠的是QQ那些钻,甚至QQ秀,QQ游戏,这一类被腾讯叫做&b&[增值服务]&/b&,腾讯还有一块收入来源是&b&[电子商务交易]&/b&,这还没完,腾讯有广告么?当然有!&b&[网络广告]一会介绍&/b&,既然这些软件都没有大钱可赚,腾讯选择了用纯净无打扰的平台让用户喜欢使用我这类软件,用了QQXX,可以有关联功能,关联QQ,点亮图标,好的,又到赚钱的QQ上了;或者是一个小的滚动链接,小的弹窗,等等看似对你有用,&b&其实都是要把你引向那些赚钱的产品&/b&。&br&&b&&br&那么这几个软件可不可以赚钱呢?&/b&&br&当然可以,Why not?因为腾讯也了解用户的体验,同时它也能看到其他公司才用在这些产品上投入广告后的效果。可是来看张图:&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497& src=&https://pic2.zhimg.com/50/69be19b23a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9be19b23adf_r.jpg&&&/figure&这是一张老图了,上边很多东西都变了,不过站在腾讯视角看外面很多的竞争是永远不变的,所以,腾讯要用这种方式一是引走你,二是干掉其他人,要知道,&u&&b&互联网领域,只有第一,没有第二&/b&&br&&/u&而当有朝一日腾讯真的成功的占领了所有领域,你看它能没广告(我YY的)&br&其实还发现了一张好看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82& data-rawwidth=&306& src=&https://pic1.zhimg.com/50/d73abe75e78ad6ccdd5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figure&&br&&u&&b&小结一下图中一些产品的作用&/b&&/u&&br&将人们吸引至主要产品上,争取在某一领域占领市场&br&&br&第二点占领市场还需要说一句&br&这些软件竞争本身并没有那么激烈,首先同类软件太多,不过多不怕,可以干掉啊,那么问题又来了,这类软件竞争没那么激烈,人们根本不是每天使用,干不掉,决不出胜负,所以,就在那打吧,我[零打扰]与众不同,必然会吸引不少人(当然软件本身性能更关键,不是我们要讨论的)(请允许我借用[零打扰])&br&附上一个打架打出胜负的例子&br&&blockquote&msn,icq,网易泡泡,百度hi,搜狐soq,新浪uc,慧聪发发,最终都被QQ与微信干掉了&br&&/blockquote&&b&&br&好的,下面要说QQ影音了&/b&,也就是&b&[网络广告]&/b&&br&我们来看看腾讯2014Q3财报,引用自&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ech.sina.com.cn/i//.shtml%3Fsina-fr%3Dbd.ala.cb&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腾讯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增46%|腾讯&/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hanye.07073.com/shuju/974369.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腾讯2014Q3财报:营收198亿手游占26亿&/a&&br&&blockquote&&b&媒体平台&/b&&p&&u& 2014年第三季度,我们的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取得同比快速增长,此乃受惠于视频广告及移动广告。视频广告收入增长反映观看者增长以及《中国好声
音》第三季及国际足联世界杯的非经常性影响,而移动社交网络效果广告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QQ空间手机版的动态消息广告位资源的贡献,以及微信公众账号内广
告较小程度的贡献。2014年第三季度,腾讯约45%的效果广告收入乃来自移动侧。&/u&&/p&&br&&p&&b&财务分析&/b&&/p&&p&&u&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较2013年第三季增加76%至2014年第三季的人民币24.40亿元。该项增加乃受以下各项所推动:观看者增长以及播放《中国好声
音》第三季及国际足联世界杯的非经常性影响使视频广告的收入增加;以及主要受QQ空间手机版推动,社交网络效果广告收入增加。&/u&&/p&&br&&b&&br&主要平台&/b&&p&  2014年第三季度,QQ及QQ空间受益于手机用户群进一步扩大及用户参与度进一步的提升。就QQ而言,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于季度末同比增长
36%至5.42亿。QQ手机版受惠于“附近的群”功能的受欢迎程度上升及手机QQ钱包的用户群增加。通过将新的生活服务(包括购物、餐饮消费及健康监
测)与QQ手机版相结合,加强其与用户日常生活的联系。就QQ空间而言,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于季度末同比增长26%至5.06亿。&/p&&p&  2014年第三季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同比增长39%至4.68亿。腾讯通过推出短视频分享功能加强用户互动以及通过整合应
用内搜索,加强微信内信息查找功能。由于腾讯专注于增强微信支付的功能,微信支付已备受欢迎。腾讯加强“摇一摇”功能通过互动游戏及社交分享加强微信用户
与电视节目(如《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的实时参与。&/p&&p&&u&得益于手机流量强劲增长的支持,腾讯媒体平台的领导地位得以加强。腾讯视频的用户量显著增加,并通过丰富内容、强化内容管理及产品创新以提升用户参与度&/u&。腾讯重新分配组织资源以更好地集中于视频及移动端,以及通过整合新闻及社交媒体以发挥腾讯的优势。&/p&&/blockquote&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QQ影音这个视频产品其实是不同于那些的,它是有广告收益的,而且Q3财报告诉我们广告收益第三季度还上涨了。&br&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美世界游戏账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