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的求俩游戏王罪卡组弱点,看吧里大神有么 = =

头一次谈恋爱,弱弱地求教各位大神,相亲都认识第十天,该不该有身体上的接触了!lz汉子一枚!!! | 情感夜夜话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914562人加入此小组
提出这种问题,你们可以说我情商低,说我没主见,随便您们如何喷。lz是抱着很大的诚意来问的,作为28生人的确奇葩吧。已经认识第十天,我们俩感觉都可以,挺有默契度的,价值观什么的也差不多,我打算和她长久发展下去。明天是第二次约会,我请她看电影,lz打算试一下身体上的接触,当然是无意间的,牵手接吻应该还太早吧,lz有些心急,想早点探明她的意思,我还是比较开放的,想早点确定关系,虽说有些轻浮,但这都21世纪了吧。。。。是不是应该再约会个五六次,再相互深入了解一下,再去牵手接吻什么的,求赐教。。。来自
可以过马路的时候试着去拉她的手。不过,明天才要见第二面你就想着“早点确定关系”了,未免太着急了点。
引用 的话:可以过马路的时候试着去拉她的手。不过,明天才要见第二面你就想着“早点确定关系”了,未免太着急了点。我也知道恋爱是慢慢来,现在我们年轻人快餐式的恋爱太多了,当然我这年龄段就不能那样想了,毕竟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关键是自己十几年没和异性好好相处过,纯粹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拿捏男女关系,琢磨不透女人的心理,再加上没恋爱经历,有些焦虑感,有些纠结。。。来自
(﹁"﹁) 见面次数太少啊~10天才见第二面~牵手可以有~别的~再说吧~
额,一路看你走过来,情商稍微提高点会死吗。。想想共同话题这些,比想着怎么牵手接吻靠谱多了。。牵手那种事需要羞涩暧昧的气氛和心猿意马的心思的。。你们有了吗。。
过马路还是不要直接牵手的好,可以用胳膊轻轻护住后背,微微碰触,很增加好感度,且可为下一步身体接触做铺垫。
不该,多约会几次再说吧
引用 的话:我也知道恋爱是慢慢来,现在我们年轻人快餐式的恋爱太多了,当然我这年龄段就不能那样想了,毕竟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关键是自己十几年没和异性好好相处过,纯粹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拿捏男女关系,琢磨不透女人的心...越是年龄大了越不要表现得很猴急,怎么说呢,会让女生觉得很不舒服,有被冒犯的感觉。我相亲过的人有约会过几次的,都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大家只是聊聊天互相了解,如果对方第二次见面就来拉我手什么我会很警惕然后很反感。从女生的角度说,亲密接触只能发生在互相有感觉的时候,而不是一个被设定的步骤,计划着“第二次还是第三次牵手”“第五次还是第六次接吻”?女生一般来说是重“情”的,没感觉、不喜欢(或者说还没喜欢到那个程度)的时候,见20次也不想和你牵手接吻好吗!
引用 的话:(﹁"﹁) 见面次数太少啊~10天才见第二面~牵手可以有~别的~再说吧~她是护士一枚,比较忙的。。。来自
引用 的话:过马路还是不要直接牵手的好,可以用胳膊轻轻护住后背,微微碰触,很增加好感度,且可为下一步身体接触做铺垫。明白 来自
引用 的话:额,一路看你走过来,情商稍微提高点会死吗。。想想共同话题这些,比想着怎么牵手接吻靠谱多了。。牵手那种事需要羞涩暧昧的气氛和心猿意马的心思的。。你们有了吗。。自己也想过,应该理性,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什么的,但一去谈就变得好焦虑。。。。来自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约会好几次 了,还不让牵个小手,女主角在呐喊,给你好几次机会了
引用 的话:过马路还是不要直接牵手的好,可以用胳膊轻轻护住后背,微微碰触,很增加好感度,且可为下一步身体接触做铺垫。我家汉子第一次见我过马路的时候就牵着我的袖子,当时感觉还成
哈哈,楼主也不是头一天在果壳混了,理论应该是学到不少吧,不过实际操作确实很复杂。就我个人感觉,一般第一次见面之后双方就会考虑是否继续,而如果有了第二次见面,那就比较光明了,所以也不用太着急,多约几次,多了解了解总没坏处,像肢体动作这些可以跟着感觉走,循序渐进,你觉得时候到了就可以下手,男人嘛,主动一些也是应该的。
反正对于谈恋爱,我就是少一根筋,之前曾经好多机会,因为不知道如何深入发展,都错过了,反正聊个两三天,对方就没回应了。。。。来自
让我这个17岁就破处的小破孩给你解答解答吧!实际上不应该这么问,最佳的答案是:哪个男的不想第一天就干那回事?还等到第十天?关键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这个女的值不值得我为她守住这么久,好的女生要慢慢了解,细细地去欣赏,深入地交流(不要想那回事)。当你觉得她的确是那么回事(是个好女生),那么就赶紧做吧并且得负责人娶人家!当你觉得她不是那么一回事(不是个好女生),那么就赶紧做吧以后的事顺其自然,因为再不做你就吃亏大罗,这种女生就是互相利用的货,别跟这种人矫情什么的!关键是她是你女朋友,只有你才知道如何处理才是对你们最好的方法。
这跟第几次约会,多少天一点关系都没有。。。 关键就是, 在女孩子有意的时候 你抓住了那个瞬间。 而你要做的就是让那种瞬间尽快产生。 比如,1散步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把你带入夜深人静 寂寥无人的地方,然后突然就“累累” 要坐下来休息休息,然后很自然就靠的很近啦; 2在某种奇怪的场景下,突然没头脑的问一句“我有口臭吗?”然后让你闻闻啊; 3路上走着走着说“ 我好冷” 什么的啦;4 再车站地铁 分别的时候 十分恋恋不舍,不想分开的时候啦;5 她给你奇怪的提示,说“其实我不一定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好女孩。。。” ;6送她回家到楼下,在你转身要走的时候问你“要不要上去坐坐呀~”(有次去朋友那儿拿东西,真没意思的话连家门都不让进啊。。。);7
眉目传情地很明显的时候啦;8 她经常动不动就给你来点”不小心“的肢体接触啦。。。。。。9 看完电影后,突然就下暴雨啦(不方便的话也不用买伞了,撑起外套让她抱你把。。。) ;10她跟你表白之后啦(这个最简单了。。。。。。);11 你问她拷点什么音乐资料之类的, 结果她偷偷地把A片放里面了之后。。。。。。;12去她家的时候,她似乎有点尴尬的说”今天我家里人不在啦。。。。“ ;13一起走路的时候,经常“撞肩”啦。。。。。。14看电影时一激动 不小心就抓到你的手拉(好吧,这个可能不是。。。) 15 突然就说要请你吃饭,然后还说不出其他缘由啦。。。哎哟,突然想到以前有个女生, 在咖啡馆, 也有其他朋友。 聊着聊着突然说 想去看电影啦。。。然后又说不想一个人去看啦。。。然后我就没接茬。。。。好吧,似乎听说她挺乱的,所以不敢碰。。。
不好意思,上面说的是,如何识别所谓的“瞬间”。 如何产生么。。。就是靠投其所好了。 还有平时不主动有意思,但又对他们很好,让他们产生“这个人真好呀,好想跟他在一起什么的。。。”,不过这些好像都是从朋友做起的,似乎跟相亲系的有点不一样啊来自
相亲的话,还是慢点来比较好。最好是表达出对对方身体的浓厚兴趣,同时行动上规矩一点。建议楼主采纳来自
引用 的话:好意思,上面说的是,如何识别所谓的“瞬间”。 如何产生么。。。就是靠投其所好了。 还有平时不主动有意思,但又对他们很好,让他们产生“这个人真好呀,好想跟他在一起什么的。。。”,不过这些好像都是从朋友...很有道理!相亲也能用啊。来自
引用 的话:她是护士一枚,比较忙的。。。护士以后都会很忙,还很累,还总是上夜班,还得伺候别人,你懂我啥意思吧来自
引用 的话:丫头看清楚是14年的坟贴…………好吧,我承认我昨天看他帖子来的来自
按照常理,第三次越会就可以啪了来自
可以试试,过马路的时候拉住她的手肘过胳膊,轻一点。来自
计划再多也赶不上变化快~有时间想你应该做什么的话~还不如去把餐厅位置订好,电影票提前预定~看完电影应该送人家回家还是再出去逛逛做准备~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为什么贴吧里几乎所有装机大神都不建议用AMD的CPU?
由网友 超能网超能网官方帐号科技数码问答专家 提供的观点:如果现在这个问题放在5年前,是很合理的。当年AMD的CPU由于模块化设计无法适应当时消费者的需求,面临着功耗大性能低的的棘手问题,被同时代的SNB和IVB系列碾压(估计Intel当时在桌面端也就放出了7成左右的实力),AMD FX处理器完全没什么亮点,游戏性能和计算性能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Ryzen出来后这种情况有很大的转变,AMD在性能和功耗上实现了全面的逆袭,推出的8核处理器将Intel的4核处理器打了个措手不及。后来Intel甚至在Computex上推出Core i9品牌来应对(实际上是为了对付Ryzen Threadripper),这可以看出AMD对比5年前有多成功了。在Ryzen出来之前,AMD的4模块8线程处理器售价不到1000元,这已经是旗舰产品了,17年3月份的8核16线程Ryzen 7 1800X售价3999元人民币,比Intel的Core i7 7700K贵了1000多元,一向性价比高的AMD敢比Intel卖得贵,那你想想这性能到底有多强。如今的AMD处理器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功耗上都和Intel处理器有对决的资本,装机选用AMD的处理器完全没任何问题。但是你要知道贴吧这种零门槛的地方鱼龙混杂,这种所谓的“大神”的认知层面还停留在5年前,又或者“不建议用AMD的CPU”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并强行将这种主观意识病毒式地传播到相关话题的每一个角落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忽略了性价比,用途等客观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MD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有目共睹,Intel处理器游戏性能优秀,选择AMD还是Intel的处理器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由网友 ZOL问答ZOL问答官方帐号 提供的观点:这个问题问的真是有点一针见血,小编虽然不混贴吧也不是装机大神,但如果有人让小编推荐个装机单,小编也不会考虑AMD处理器。在很多年前小编自己装机的时候用过AMD 4000+这款处理器,那时候其实还是非常流行用AMD处理器的,性价比贼高,价格也不贵,玩游戏什么的都够用,而且对电脑了解也不多,什么二级缓存之类的词根本不懂什么意思。不过后来在使用中发现AMD的发热量确实大,小编因为那个处理器烧坏过一个主板,后来差点又烧坏一个,当时JS还让我换一个新的主板,但其实换个强力的CPU风扇就万事OK了。再后来,装机的时候就开始用Intel处理器,不再考虑AMD了。不过Ryzen处理器的发布,其实可以说扭转了用户以往对AMD发热耗电的形象,而且Ryzen系列还是继承了AMD性价比高这个优势,虽然那一炮打的很响,但后劲还是差点意思。现在装机用Intel的还是大多数。因为Intel的广告你不得不服,电视上、广告牌、公交站等等各个角落,各个人群能看到的地方,都有Intel。这样以来会让懂的不懂的人都会首先去考虑Intel。不信你随便拉个人,你问他知道Intel处理器吗,他即使不懂电脑可能说不出来具体的型号,但是他能给你整个什么i3、i5、i7的。如果你要问他AMD是啥,他可能会回你一句“不知道”。所以小编觉得,AMD现在差可能不是差在了产品上,而是差在了营销手段上。
由网友 镁客网镁客网官方帐号科技问答专家 提供的观点:AMD是英特尔在x86微处理器市场上的第二大供应商,也是英特尔唯一的,重要的竞争对手。但是对于AMD来说,其想撼动英特尔的地位是相当困难的。我们来看下二者在CPU方面的产品。英特尔由于起家早,技术先进,一直占据半导体和软件届的龙头老大。其CPU范围辐射低、中、高端各个层面,产品种类多,可供选择也多。无论是低端的i3系列,中端的i5系列,还是中高端的i7系列,总有一款适合你。而对于AMD来说,其比较优势就是性价比和DIY。其具有良好的超频性能和低廉的价格,这也是它目前占有处理器市场份额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你是一个DIY高手,那么可以考虑AMD。价格上,同主频的AMD和Intel,AMD的价格只有intel的一半左右。但是AMD发热的问题一直为消费者诟病。有人说AMD的CPU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会烧毁,这太夸张。不过其CPU和Intel的相比,发热是比较厉害。相比于AMD,Intel的CPU的优势就是稳定,对多媒体有较好的指令支持,适合一些多媒体爱好者、办公、服务器、追求稳定性的用户使用。在制作工艺上,Intel拥有比AMD更优秀的制作工艺,早在2016年,Intel处理器就已经进入了14nm工艺节点,当时AMD的FX处理器还停留在32nm工艺。纳米工艺带来的好处就是微型化芯片,技术工艺越高,同样大的面积,能放进去更多的晶体管,那么组合的核心数越多,性能越优异,而且优点就是:制程越小就能塞下更多的晶体管,成本下降。因此,AMD和intel CPU哪个好?如果预算足够的话,还是买Intel好。目前AMD对于热量上的控制,不如Intel 的好,尤其夏天更明显。此外,Intel在办公、设计、做图、多媒体、浮点运算方面是强项,尤其是中端或者高端用户,首选intel。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由网友 玲奈爱柏木2 提供的观点:作为一个玩了贴吧九年的人告诉你真相吧,贴吧里潜伏着各种商人,奸商,英特尔CPU利润高,商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啊,什么比不过i7的fx8又如何啊,220帧跟200帧
,你是用144显示器玩看出来的区别么,中端AMD,高端英特尔是fx 时代的最好选择,为什么这样说游戏官网都有推荐配置说明最低配置,1080p画质下fx8、fxp下的i7就已经是答案了,到了锐龙时代AMD再也不用怕i7系列,不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同价格下英特尔就没有一个能跟锐龙抗行。打桩机虽然不出众但是在游戏方面至少比翼龙2厉害过百分之15,那像英特尔8年提升个百分之30,还每年换主板,那些说不稳定AMD的我笑了,自我用07年玩AMD处理器11年了,从来就无坏过一颗CPU,不管是二手还是新出的锐龙,我从单核心le110,玩到锐龙1700,从来无试过坏u。虽然fx 8比不过i7但是应用上有i7百分之70性能,价格便一半,不是极致追求贴吧推荐你买的人都是什么心态不用想都知道,当然推英特尔了又能装逼又能炫耀,百度贴吧在北京的总部,北京人最重要就是面子,说了那么多应该知道贴吧为何一直推英特尔了吧,AMD贴吧13级小神路过,我对处理器要求是够用就好,多出来的性能我不会给它卖单除非我卡了,还好这11年来,我玩的游戏不论是模拟器,还是网游,都有人去做多线程优化,多出来的钱我就去买显卡,达到日常满足要求,总好过看着那些i5带些入门卡只能低效玩 看着满屏锯齿。价格fx8300,i5. 1400元,i7
2200多。4.2. I7 3770k渲染性能跟4.9fx差距33分。i5整数运算性能,比4.9G的fx弱。游戏方面 i5, 57跟 fx 54帧。单机支持dx11游戏,4G FX比3.9G
I5 3550多5帧。生化危机5,Dx9渲染
i5多14帧。1080p下最低。
由网友 有态度的土豆 提供的观点:先说明一下,本人2000年开始就关注电脑硬件。以前也开过几年的电脑装机店。对电脑的硬件还是有一定认识的。其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AMD和Intel两家公司的cpu一直互有胜负。AMDcpu一直主打性价比的旗号和Intel的cpu在消费市场中角逐。直到11年以后intel推出第二代i系列处理器(i3,i5,i7系列)AMD的推土机因为功耗和高端cpu不如Intel等问题。在市场份额中渐渐落于下风。所以如果你看最近四到五年贴吧的帖子,装机大神不推荐AMD的cpu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到去年之前amd都是cpu都是在被intel完虐的节奏。直到去年2月份,AMD发布了代号为“Ryzen”(锐龙)的全新处理器。重新设计了核心架构,采用多核多线程的14纳米技术。终于和Intel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次AMD的锐龙带来了三个系列产品:R7系列包括 R71800X ,R7 1700X 和R7 1700R5系列R51600X ,R5 1600 ,R5 1500X R51400
还有R3系列 R3-1300X ,R3-1200大家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AMD是针对intel的 i7,i5和i3来命名的。那么具体性能怎样呢?我们先上一张比较直观点的天梯图,天梯图来自极速空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在高端性能比拼上AMD还是处于下风。但是在中高端和中端的处理器上。还是和Intel一较高下的。下边我们拿中高端的2000左右级别的AMD R5 1600X 和 intel i5 8600k两款cpu做一个比较。给大家做个参考。intel i5 8600k 也是一款intel最新出的8系的酷睿cpu首先我们看下基本参数R5 1600X 默认主频3.6 可自动超频到4.0 6核12线程 1779左右intel i5-8600k 默认主频3.6 最高可酷睿至4.3 6核6线程
2299左右单从价格上来讲是R5 1600X 占优。那么在实际软件应用中,两款cpu的性能又会差多少呢?我们看一张软件测试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它配置相当的情况下,R5 1600X和i5-8600k 跑分互有胜负。可以说两者性能相差并不大。但是R5 1600X 在价格上有一定优势――便宜了将近500块钱。如果加上amd主板价格也相较比较低的情况的话。选择amd平台在同等性能下可以省下700-1000块钱左右。所以我还是建议有入手台式机的朋友选择AMD平台的。当然还有的朋友会说AMDCPU 不稳定之类的说法。这点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并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哪一位装机大神有这样的说法,我怀疑他是处于某种偏见或者某些目的才会这么说。我给朋友装过的众多主机中有一半左右都是AMDcpu ,没有出现过不稳定或者发热的现象。悲情英雄――AMD最后要为AMD说两句话。在过去的20年左右时间里,AMD一直是intel的竞争者的角色。但是AMD一直是一个悲情英雄。因为它的盈利一直相当可怜。intel在鼎盛时期每年盈利大约在80-90亿美元左右。而我印象里AMD最好的几个财年盈利也不过几千万美元。甚至更多的时候它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但正因为AMD的存在,intel这个老狐狸才会认真的去研发cpu,更快推出性能更好的cpu。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Intel每次推出新cpu的时候只把性能提升一点点,以榨取更多的消费者的金钱。Intel也被数码发烧友戏称为“挤牙膏公司”。而正因为有了AMD的存在,Intel才会舍得剪大自己的牙膏口子。据悉AMD锐龙2代cpu 将在今年4月份上市,性能比一代提升10%左右。进一步缩小了和Intel的差距。AMDcpu目前来说真的还是不错的,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可以用用。
由网友 翔龙 提供的观点:感谢阅读 还望多多转发【导语】开始说AMD与Intel关于CPU的故事前,先回顾一下AMD最近的新举措,这样更有利于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对两者进行对比和分析。技术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垄断,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目前,AMD已收购ATI获得其GPU技术,由于ATI当时还生产芯片组,比如著名的ATI RC410整合芯片组。收购后AMD的芯片组技术也大大增强,和Intel一样拥有一条完整的“CPU+芯片组+集显”的产品线。我们知道,当时GPU市场早已被Intel、ATI以及NVIDIA瓜分,而AMD,为零。收购ATI后,AMD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GPU技术,和Intel平起平坐。AMD( 超微半导体 ) 成立于 1969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目前AMD是唯一能与英特尔抗衡的CPU厂商,旗下的独立显卡部门也和NVIDIA平分天下。最初美国只有一个CPU生产商英特尔,为了破除英特尔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下令英特尔分离出一部分人成立了AMD公司,但用的是英特尔老一代的CPU构架技术,这就使AMD在技术上总是处于劣势,总是竞争不过英特尔,在英特尔酷睿以前的同时代的AMD的CPU,给人的最深印象就是发热量高,效率低。Intel官方宣布,将与AMD进行合作,在自家的CPU处理器中,整合AMD Radeon GPU图形核心,为轻薄笔记本带来真正的独显级别体验。本次合作,Intel拿出的是第八代酷睿高性能移动版Coffee Lake-H CPU,AMD则奉上了专门定制的Vega架构GPU,都是双方的最新力作。首款基于这种Intel+AMD异构芯片的设备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问世。至于性能,传闻CPU部分有望强于GTX 1050 Ti。 Intel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连接CPU、GPU和专用显存,允许异构芯片在极其接近时快速传递信息,消除了高度、制造和设计复杂性的影响。首款基于这种Intel+AMD异构芯片的设备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问世。至于性能,传闻CPU部分有望强于GTX 1050 Ti。一、CPU产品回顾目前,Inel除了有我们熟悉的酷睿i3/i5/i7系列产品外,还为入门级平台推出了奔腾及赛扬系列,以及为高端用户推出了酷睿至尊系列处理器。而AMD近两年的产品线也在大幅增加,除了带有独显核心的APU系列产品之外,今年AMD还首次推出了面向主流人群的Ryzen 3/5/7以及面向高端用户的Ryzen Threadripper系列产品。1.基础工艺水平程更精细的制程(例如22nm小于35nm)能够支撑更高的主频,更少的发热量,更低的功耗。因而,更先进的制程一般来说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制造出更好的CPU,intel大兴土木在各地建设晶圆厂就是如此,因为只要 intel 不断提升制程,即便 CPU 在架构上不变化,也可以持续的领先与甩开对手。看制程,选 intel 几乎永远是对的,intel 的 CPU 更贵,正因为 amd 的同一代制程总是会比 intel 晚一年半载才能上市。但是,市场规律发现,一旦 amd 同一代制程的产品上市,DIY市场的关注热点就会扭转过去,因为在同样的制程下,amd 无疑具有更好的性价比。比较悲催的是,往往这个时候不久,intel 下一代制程的 CPU 已经出来。。。如果你总是有钱买最新一代制程的 CPU,那么你肯定需要买 intel。这并不意味着 intel 的旧制程 CPU 也是香饽饽。2.功耗与核心数量的比率这是很多用户较为普遍的一个想法,认为CPU的核心数量越多,其性能就越强,但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款处理器来说,重要的参数除了核心数量之外,还包括是否支持超线程技术、默认主频、最大睿频、是否支持超频等参数。比如同一厂商的一款原生六核六线程的处理器,即使是在相同的主频下,性能并不一定强过同系列四核八线程的产品。因此,在选购处理器的过程中,只通过核心数量来判断一款CPU的好坏是不科学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产品的架构不同,Intel和AMD对于处理器的主频标准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用于横向比较。并行处理年代,大家发现只要堆砌足够多的CPU与核心就能达到你想要的计算能力,因此,计算能力的瓶颈被功耗瓶颈所代替,更多的核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提供更多的电力。AMD在制程方面已经无法同 intel 抗争,剩下的办法只能是优化功耗,APU的出现,承诺的是每单位功耗的运算能力更强。换句话说就是运算能力除以功耗,商数更大。这算是一种很可行的继续维持竞争能力的方式,因为在总运算能力方面很难超过 intel 的前提下走功耗路线是正确路线。――很难说AMD的翻身路线一定能奏效,但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个积极的好的发展方向。3.产品配套和通用性至于电脑城人员为何推荐英特尔这个问题。英特尔的产品除了性能确实不错之外,产品线很丰富,覆盖各种价格区间,配套硬件的生产厂家也是最多的。电脑城人专业回答,第一怕售后,amd主板坏了保修很久,而且保修回来再坏几率很大。第二,同样价格的intel平台性能也足够用了。第三,装机量习惯,00 价位英特尔无敌吧。 第四,amd显卡全线缺货,amd处理器配amd显卡才是王道。通用性非常好。另外,厂家对英特尔的技术支持也是最好的,研发投入也比amd多。所以,出现了,amd兼容性不如英特尔的普遍认知。然而,真正因为amd的cpu自身引起的兼容性问题是不多的,英特尔cpu自身也会出现。所以,兼容性问题主要是适配cpu的硬件引起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猪队友带来的。没办法,在英特尔强大的销量面前,厂商当然是对英特尔更走心。而对电脑城商家来说,销售英特尔配置无疑也更省心,少了很多售后问题。其他如拿货,换货,窜货的便利就更不用说了。二、优势和市场分析1.目前Intel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是政府用户AMD的CPU性价比的确不错,但是CPU是便宜了,主板贵了,而且选择面也窄了,再就是AMD的CPU发热量大,如果选用好的(贵的)散热风扇也能解决问题,可是如果是大热天,那还是很容易因为CPU过热引起重启甚至关机等等问题的,为了规避这样麻烦,一般都会推荐你选用Inter的CPU。对 intel 的盲从又导致了 intel 有足够的价码跟PC产商谈判。例如 intel 可以威胁PC产商说只要你敢用 AMD 的CPU,我就把提供给你的 intel CPU 全线撤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样会造成很多 PC 产商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中小产商全线 intel ,不敢引入 AMD。因而在品牌预装领域,AMD 也就只能占 20% 左右的市场而已(现在是超过了20%)。商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啊,什么比不过i7的fx8又如何啊,220帧跟220帧 ,你是用144显示器玩看出来的区别么,中端AMD,高端英特尔是fx 时代的最好选择,为什么这样说游戏官网都有推荐配置说明最低配置,1080画质下fx8、fx下的i7就已经是答案了,到了锐龙时代AMD再也不用怕i7系列,不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同价格下英特尔就没有一个能跟锐龙抗行。其实啊!不论英特尔,AMD,CY(好像卖给威盛了)他们的品质都是能满足一般家庭需要,像聊Q,斗地主,浏览网页,网购,一般3D游戏什么的根本不需要挑品牌,挑型号,只要配置合理,维护调试得当,会操作,行货,都是没问题的。2.AMD性能提升迅速竞争已转向市场和用户细分放在5年前,这样去描述AMD与Intel的CPU是很合理的。当年AMD的CPU由于模块化设计无法适应当时消费者的需求,面临着功耗大性能低的的棘手问题,被同时代的SNB和IVB系列碾压(估计Intel当时在桌面端也就放出了7成左右的实力),AMD FX处理器完全没什么亮点,游戏性能和计算性能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14nm制程intel 14年开用,自己的技术,全球36家工厂,AMD呢?16年开始用,是三星帮助的技术,差了足两年。现在说AMD又和intel持平了,认同,但10nm时候呢?更早的进入,更大规模,意味着更稳定,更多的钱意味着资源软硬件厂商,资源整合更充分。如今的AMD处理器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功耗上都和Intel处理器有对决的资本,装机选用AMD的处理器完全没任何问题。但是你要知道贴吧这种零门槛的地方鱼龙混杂,这种所谓的“大神”的认知层面还停留在5年前,又或者“不建议用AMD的CPU”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并强行将这种主观意识病毒式地传播到相关话题的每一个角落中。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忽略了性价比,用途等客观因素。Ryzen出来后这种情况有很大的转变,AMD在性能和功耗上实现了全面的逆袭,推出的8核处理器将Intel的4核处理器打了个措手不及。后来Intel甚至在Computex上推出Core i9品牌来应对(实际上是为了对付Ryzen Threadripper),这可以看出AMD对比5年前有多成功了。在Ryzen出来之前,AMD的4模块8线程处理器售价不到1000元,这已经是旗舰产品了,17年3月份的8核16线程Ryzen 7 1800X售价3999元人民币,比Intel的Core i7 7700K贵了1000多元,一向性价比高的AMD敢比Intel卖得贵,那你想想这性能到底有多强。至于amd的cpu性能,并不弱,之前有过辉煌的历史,2017年面世的锐龙性能更是全面提升,让英特尔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真正的玩家并不在乎是A还是I.而技术帝只会挑性价比,更适合自己的cpu。对电脑不太懂,想省心的可以选英特尔。1.AMD的u兼容性不佳,特别是游戏的兼容性,intel的优化的好据说可以用上4核,amd用2核就不错了。2.既然你去贴吧问,说明你不大懂行,那还是intel吧,贵是贵了点,但是乱七八糟的事少,amd出个兼容性问题你搞不定还要多事。3.核心多了其实没大用,你不搞动画,不渲染4核其实也够用了,8核和4核平时用起来没多大区别。还是频率高点感觉明显。跑分高低没什么意义。很多DIY新手在装机选购CPU的过程中都容易陷入一些误区中,比如盲目追求CPU核心数量、认为旗舰产品就一定好于主流产品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MD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有目共睹,Intel处理器游戏性能优秀,选择AMD还是Intel的处理器还是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目前英特尔CPU利润高,关键是国人消费观念不理性,更多人把电脑当电视了,按下开关就得出人,键盘鼠标要像遥控器一样可以随便按,不能出问题。可能吗?一旦出问题就是别人的错,首先是网上支招子的(小编,大神),其次是卖电脑的,然后是生产配件的。我使用过数十款 CPU,其中 intel 的数量两倍于 AMD 数量,现在正在用的电脑中也有三台 intel 一台 AMD,这主要因为 intel 的 CPU 更高产,AMD 生产一代 CPU 的时间,intel 已经生产了两代。自然升级 intel 会偏多些。――但是论性价比来说,intel 在低端基本没有性价比,因此更适合公款购买。如果你可以花最多的钱买最高档的电脑,毫无疑问 intel CPU 可以具有更强的性能,你应当把有限的公款买电脑的指标尽量投放到无限的 intel CPU 身上。装机总体来说还是要先选CPU,因为不同的CPU需要搭配带有不同芯片组的主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大致的预算比例,比如一台8000元的整机,在选购硬件之前要大致规划好CPU及主板、显卡、存储等设备的预算占比,如果CPU+主板的预算能够达到3000元甚至更高,那么就可以选择i7+Z270或是Ryzen 5/7搭配X370的组合。玩电脑就像玩汽车,是要有技术,会改造,会调试,目的是突破产品极限,真正玩家是不会只买一颗CPU,更不会只买一家的CPU的,他们根本不屑于别人推荐(除非圈子里的达人),只有小白才会去接受忽悠。所以推荐给小白的产品一定要名气大(吹的响),性能可以不考虑,但质量一定要过关。玩家们都清楚,在可玩性上AMD要远远超过英特尔(很多东西都上锁了),AMD历来都是敞开大门随便你玩的。但如果你并不追求一切顶级,预算又非常有限,那么在同样的价格下你大抵可以用 AMD 配置出性能强得多的电脑。翔龙2018年于北京海淀龙翔路
由网友 我心游游 提供的观点:这句话在两年前我是认可的,因为AMD的cpu一直游走在市场中低端领域,性能也无法和Intel同时期的产品相抗衡。既然自己组装机器,你能忍受组装机的大脑比市场平均水平慢一拍?但这个状况在不久前被打破了。破局者是Ryzen 7 1800X,来自AMD。这颗U的单核性能直追Intel,多核性能因为核心数量和SMT超线程的加持直接吊打当代的七代酷睿i7-7700k,也远强于更多更高端的至尊级酷睿,好不威风。为应对如此境况,Intel匆匆宣布八代酷睿即将到来,然而在八代酷睿发布之前,AMD 的一系列新品重拳来袭:AMD 乘势推出低一档的Ryzen 5系列:1600X、、1400等等型号。当时的Ryzen 5 1600X,6核12线程只要1999元,而对标的Intel 6核12线程的CPU都得近3000元,AMD又再一次拉低了多核心CPU的使用成本,逐渐的,出货占比开始提升,好的产品会得到市场的认可。随着四核八线程的Ryzen 5 1400且不足千元售价的到来,四核八线程开始普及,至强E3彻底走下神坛。Intel 终于忍不下去了,拿出酷睿i9予以应对,七月份上市的i9-7900X,10核20线程的它还是有足够实力单杀8核16线程的Ryzen 7 1800X的,然而7000+的定价使得多出来的两颗核心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在Intel 的i9-7900X发布才不到一个月,AMD ThreadRipper 1950X在八月份杀到了,当时看到它是什么感受?太给力了!只要8000+的价格,16核32线程,性能稳定,发热低,同价位根本没对手。AMD卧薪尝胆,终于在2017年集中爆发,最终收益的还是消费者,接下来大战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由网友 蜗牛说电脑 提供的观点:你好,我想你问的问题,应该是几年以前的吧,早几年,AMD确实不怎么样,处处收到intel的压迫,自家的速龙也就和奔腾对比,许多时候体验远远不如i3。而后来的推土机更是惨淡,虽然8核战胜了i3.却不敌四核的i5.而且功耗发热都很高。实际体验不敌intel这是事实,当时甚至有人说i3默秒全,i5秒全家,i7轰成渣。当然这里面有一定夸张。大型推土机凭借200多w的功耗,性能还是可以的。但这是之前,随着RYZEN问世,局势突然反转,7代酷睿惨遭被r5秒全家的尴尬局面。逼的intel只能提前发布早产儿8代酷睿。但即使是8代,也只是和锐龙平分秋色。这是网上做的CPU测试,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的处理器。其实蜗牛觉得默频1800x还是比8700k好点的,8700k默频也就默频1700的水平,超频之后才勉强和1800x平分秋色(多核心应该还差点)。AMD的线程撕裂者更别说了,远超顶级i9.这样强大的AMD,难道不应该选择?除了性能,同样14nm,大家可以看出锐龙功耗却基本和intel一致。而且由于采用钎焊散热,远比intel的硅脂散热强大的多,所以即使功耗一样,发热也远低intel。这样的amd应该没有人能够拒绝吧。intel虽然在同频同线称确实存在一些领先,但是锐龙用超线程,更多的核心足够弥补乃至超越。所以题主的观点,蜗牛不敢苟同,而且由于8代是早产儿,主板目前只有Z370,cpu型号都没补全,性价比其实没有amd高。最后,目前AMD Ryzen+和8代酷睿余下的型号,将要发布。不着急组装电脑的,可以等一两个月。期待两者能给大家带来更大的惊喜,而且现在显卡价格太高确实不适合装机。只是建议,而已哦。
由网友 高全玩电脑 提供的观点:其实你这个命题表达有误,你所说的应该就是那种似懂非懂贴吧,就像楼上几位表达的一样,不是什么台专业的人聚在一起指点江山,但并不是所有贴吧都这样,真正有技术含量的贴吧根本不会这样推荐,他们只会在一起研究如何把一块CPU发挥到它最大性能,而不是说AMD不行去换英特尔吧,这样说的人基本上肚子没什么东西,都是人云亦云,自己根本没用过AMD产品,AMD和英特尔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相应的人群,所以并不能一概而论。既然讨论到AMD,上面楼上几位大神级别已经解释的很清楚,我就不在画蛇添足了,我只说说我自己的感受,AMD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性价比高,便宜,超频利器,真正喜欢玩电脑的高手们都是不甘寂寞,喜欢折腾的,AMD就成了他们首选,我当初第一款CPU就是AMD4200+,尤其是在前几年AMD一直以高性价比,多核多线程和英特尔对赤,但不得去不说高功耗,高发热一直以来都是AMD短板,单核新能和英特尔有很大差距,不过价格可以让喜欢他的人继续为他买单,因为英特尔前几年那个价格确实高的有点离谱,如果没有AMD我们不可能用上便宜的处理器,当一个行业没有竞争,一家独大最后买单的还是消费者,有可能AMD也明白自己想要创新需要改进,先后退出了APU等性价比产品,去年推出了新一代处理器锐龙系列,这代产品完全解决前几代产品高功耗,高发热等症状,并也加入了同步多线程性能并不比英特尔新出的处理器差,我给我朋友装过几台锐龙R7 1800性能非常强悍尤其是多任务非常得心应手,所以一个产品大家在没用过之前不要轻易去下评论,这样会对一个产品不公平,没有问题就没有改进,没改进就没升级空间,所以需要以一颗公平心去面对!我说这么多,并不是说英特尔不好,英特尔不管是技术和实力都是非常强大的,不过价格也非常强大,所以自己喜欢那个就选那个,在现在基本上处理器过剩的情况下够用就行,我们还不如多花点钱在显卡上来的更直接一点!不然你在好的CPU没有好的显卡,你的吃鸡游戏会卡的你怀疑人生!说的不好大家见谅,纯24k手工打字,确实比较累喜欢的别忘点个赞关注!
由网友 数码学院 提供的观点:这个不仅贴吧大神这么说,以前几乎所有科技网站以及业界人士都这么认为。直到去年AMD破天荒地推出了AMD Ryzen 系列产品,其性能测试与英特尔酷睿I系列不相上下,宣称回归cpu高端市场,局面才得以反弹。从成立以来,AMD与英特尔作为cpu最主要两大厂商,相爱相杀,不分伯仲。但好景不长,2006年,因战略性失误,AMD不惜举债收购了ATI从而导致其陷入了整整2年的财务困境。在AMD重大亏损之下大力削减了产品研发经费后,英特尔借机先发制人,推出了高性能低功耗的酷睿系列产品打得AMD无力反抗。这一吊打就是10年。10年来AMD一直活在了英特尔的影子下。同是具有48年历史的企业,在2016年的统计中,英特尔营业利润103亿美元,资产净值高达662亿美元。而ADM在这一年亏损4.9亿,资产净值仅为4.16亿,两者相差巨大。在去年统计的市场份额,英特尔占有79%,AMD仅有20%,两者几乎没可比性。在失去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英特尔一家独大,深深体会了一把无敌是多么寂寞。而此期间,英特尔更是放慢了发展的脚步,凭借着市场垄断的绝对优势,销售取代了开发成为公司的第一战略要务。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几乎没任何区别,反而加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功能却提高价格大赚特赚。“挤牙膏”的称号由此而来。消费者面对于此也是没办法,只怪AMD不争气,恨铁不成钢。时来运转,终于在去年3月份,憋了整整4年,AMD挥手放大招, Ryzen 横空问世,打得英特尔猝不及防。经测评,锐龙r系列性能不输酷睿,且价格低于酷睿。凭借这一优势,AMD的cpu销售额及销售量首次超越了英特尔。据德国电商Mindfactory11月份公布的报告显示:AMD销售量在8月份开始超越了英特尔。之后,日,英特尔宣布将与AMD合作,英特尔将在其面向笔记本的H系列第8代酷睿处理器中使用AMD的Radeon GPU处理单元。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莫大的喜事。有竞争才有发展,垄断不但阻碍科技前进,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至少Ryzen的问世,不但能促使英特尔加快挤’牙膏’的步伐,还能让’牙膏’的价格降一降,对于A饭和I饭都是双赢的局面。
由网友 月色真冷 提供的观点:AMD公司成立于1969年。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AMD起家可以说非常的早,但为什么口碑不行了,我们先说下AMD的产品,和英特尔同台竞技,但几乎每代都是不占优势,工艺性能更是完败,AMD的CPU,从K10以后就逐渐拉开了和INTEL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有种完全处于下风挨打的趋势,特别是在高端CPU的领域,完全没有INTEL那种“高大上”的感觉,于是就出现了AMD为农企的调侃,农企称呼传开,品牌形象雪上加霜(农企由来有的说是,旗下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都是农用机械???? ?????于是amd就是农企了,也有说是讽刺AMD的管理层不思进取,没有创新和拼搏精神,甘吃老本)虽说,amd在cpu竟争中输的很惨,但AMD是家庭游戏主机市场霸主,坐拥SONY和微软两大用户,要是没守下主机市场,那AMD怕不是真凉凉了,当然AMD17年也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全新系列锐龙平台,性能工艺飞进,终于有了和英特尔一战的实力(让英特尔多挤点牙膏),2017年对于 AMD 来说可谓全面丰收的一年,除了桌面版 Ryzen 外,我们还可以期待接下来的Vega 织女星显卡、Naples 工作站处理器、移动版Ryzen 等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关于装机cpu的选择我更倾向于英特尔,因为锐龙虽说很不错,但必竟是新平台,第二代产品完善了可以看看,到了最后,不得不说下AMD 新的APU系列,很有看点,很适合入门和min机装机,性价比很高,连吃鸡都可以,主流网游更是不在话下。
原标题:为什么贴吧里几乎所有装机大神都不建议用AMD的CPU?
Game234游戏门户网声明:Game234游戏门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原网站)所有,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您可能还关注:
发育期:李白在打野发育时期要注意敌方的动向,防止被敌方入侵野区反野,在打野的时候可以利用一技能频繁穿梭野...
小宝儿,今天来给大家聊一个英雄,这个英雄曾经我们想尽办法也要获得他,可是现在即使给你,你也觉得用起来不顺...
对于玩过王者荣耀的玩家都是非常的清楚,在很多的时候一个英雄的一些控制也是非常吃香,当然对于很多玩家来讲,...
悦耳敢100%肯定,目前已经处于钻石,星耀或者王者的玩家,肯定对低端局,比如黄金局特别的不屑,认为那只是...
在王者荣耀里,要说谁的出场率最高,几乎所有玩家都会想到是后羿。虽然后羿的胜率不是最高的,但是后羿在S11...
哪吒S12赛季有了全新的KPL皮肤,估计有了这个皮肤之后,出场率可能会提高不少。下面爱推游戏网小编为大家...
高端玩家代表着一款游戏的顶尖实力,他们对这款游戏有着很深的独特见解,很多英雄的玩法都是由高端玩家开发出来...
人人喊着坦克荣耀战士联盟打不动,中低端局的各位大哥考不考虑出个装备克制一下?这游戏真的不是只有穿透能打坦...
在王者荣耀中,由于某些原因。游戏部分功能出现了错误,为了让玩家们更好的体验游戏。王者荣耀将于7月5日对游...
近日,Faker做客掌盟,回答了部分网友有关洲际赛的提问—— "比赛之余的减压方式是睡觉、上网以及看书...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编电竞钢圈,每天给大家带来最新的吃鸡最新和最新的吃鸡套路,吃鸡的游戏里面的武器是有很多...
由网易端游团队研发,37游戏独家代理的《镇魔曲网页版》终于在今日开启公测,游戏不仅继承了原著的剧情和经典玩法,还具备普通页游无法媲美的视觉效果,许多玩家在看到宣传海报已经迫不及待想进...
在王者荣耀中,皮肤的制作水手是非常高的,同时皮肤的价格也同样比较昂贵,但是这对于真的要买的皮肤玩家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始终会给自...
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的形象,可能是力大无穷的战士、操控神秘力量的超能力者,或是剑术超群的武士、穿着古朴的武僧。大多数人对于“超级英雄”的印象都来自欧美的系列科幻电影,...
由星辉游戏出品的轻抱团异次冒险手游《苍之纪元》七月可谓是惊喜多多,除了有新英雄、新玩法和在萤火虫狂送限定皮肤的《苍之纪元》奥罗拉线下祭外~更有与麦当劳的联动活动等着大家!下面就来看看...
7月盛夏,绿荫足坛战火再燃;刀锋三国,冲刺竞猜畅享豪礼!在星辉游戏独代的硬派三国速爽动作手游《刀锋无双2》中,世界杯狂欢活动盛大开启!本次重要更新不仅有精彩的押注赢好礼世界杯活...
由网易端游团队研发,37游戏独家代理的37《镇魔曲网页版》终于在今日开启公测!游戏秉承忠于原著,还原剧情的态度,不仅让镇魔曲老玩家在这款3D页游中找到归属感,还能让新玩家体会到传统页...
王者峡谷里,厉害的英雄实在太多了,但是为什么这些英雄会让人觉得害怕呢?废话,当然是因为他们的技能太厉害了...
玩刺激战场的时候,你有没有见过队友能从高空坠落却不掉血?甚至上坡不减速?其实玩游戏的时候,总有很多小技巧...
不知不觉7月份就来临了,很多学生党们也终于迎来了暑假,而王者荣耀的第12赛季也即将开始,有很多人也在这几...
7 03到现在刚刚更新一天,相信不少水友们已经在鱼塘里牛刀小试了,对于新版本的改动,大家怎么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zhou神是怎么理解的吧。
在今天的比赛中,Rookie带病上场,带领iG成功翻盘,在第二局比赛中,他用劫拿下了10 1 8的完美数据。这是他本赛季第7次击杀上双(超过10),这一数据遥遥领先LPL其他选手。排名第二的是Condi、GimGoon、Scout,各有两次击杀上双。
北京时间3月18日,LPL2017春季赛第6周第三天的比赛日。这一天将会有三场对决在正大广场上上演,而在第三场EDG对SS的比赛中,厂长或将重回LPL舞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联网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