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坦克是如何做到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世界第一,质量又碾压西方的

文 | 白孟辰
1936 年,五一劳动节阅兵中行进的苏联红军坦克洪流
苏联武器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乍看上去极为粗犷,具有一种未加修饰的工业美感,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将苏式设计的特性概括为“暴力美学”——一种也许只有在战火中才能体现的诡异重金属美感。其实,苏联也有一些真正具有西方式美感的武器,例如T-50轻型坦克,几乎就是缩小的T-34,但比T-34更为圆润,曾被英国人评为二战最好看的轻型坦克之一,只不过它没有被大批量生产。苏联军事工业管理部门最初在1941年6月要求莫斯科37号工厂参与生产13.8吨的T-50轻型坦克。在这之前莫斯科37号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已经落伍的T-40轻型坦克。而主要负责T-50生产的列宁格勒174号工厂此时已经疏散到鄂木斯克,正饱受设备和原料缺乏的困扰。
但是莫斯科37号工厂在研究T-50的设计后发现,这款轻型坦克性能先进,同时对生产条件和设备的要求也极高,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生产T-50所需的能力,例如T-50变速箱的高硬度齿轮就是一个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因此工厂决定在T-40基础上搞出一款新的轻坦。
莫斯科37号工厂的行为在当时的苏联可以被定性为破坏伟大的卫国战争,但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理由也很明确:既然1941年9月之前苏联红军已经损失了超过7000辆坦克,那么工业部门就应该为红军提供更多的坦克。新坦克的设计在15天内完成,大量的T-40成熟部件被直接用在新坦克上。为了方便进行焊接生产,T-60的炮塔被设计成六面体形状,车体由角度很大的倾斜装甲拼接而成,更像船体。设计完成后,莫斯科37号工厂直接向斯大林上书,说明转产T-50不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大力推销被称为“060”项目的T-60设计。
二战中,一名红军政委正在T-60轻坦克边向红军战士进行宣传动员
结果,斯大林在读到这封信的第二天,主管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和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的维亚切斯拉夫·马雷舍夫就奉命赶到莫斯科37号工厂。他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了T-60的设计,并提出应该提升火力。最终T-60的产量突破5900辆,成为1943年之前苏联红军的主力轻型坦克,与T-70一起成为苏德战场上的装甲“眼睛”,而T-50的产量却不足百辆。
以数量压倒质量,并不代表苏联坦克装甲车辆不追求质量。相反,苏联的坦克装甲车辆在技术指标上历来压倒同等重量的西方坦克。坦克研制中,战斗全重绝对是“一分重量一分货”,脱离吨位谈性能是不可能的。
英国在二战中研制了一系列不算成功的巡洋坦克,但最后的巡洋坦克“彗星”总算可以跟苏联的T-34/85一决雌雄。这款坦克全重32.7吨,防护比克伦威尔坦克装17磅炮的型号——“挑战者”(全重31.5吨)提升有限,但炮塔的设计要更为成熟,算是英国二战坦克发展走了各种弯路之后的集大成之作。但真正开启战后主战坦克时代的却不是“彗星”,而是1945年的“百夫长”,正面装甲从“彗星”的102毫米提升到152毫米,主炮口径从77毫米提升到著名的105毫米L7线膛炮。
但代价是什么呢?“百夫长”吨位达到52吨,比“彗星”放大60%,在二战坦克划分体系里是绝对的重型坦克。有这么直接的吨位提升,防御和火力增加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百夫长”的480千瓦发动机比“彗星”的447千瓦发动机功率提升有限,因此“百夫长”的机动性有所下降,尤其是80公里的航程很成问题。
搭载于吉普上的苏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3M6“大黄蜂”(北约代号AT-1),这款导弹全重约24公斤
美国人的情况也差不多,M46“中型坦克”本质上是M26重型坦克的发展型,全重达到48.5吨,90毫米主炮和正面46度倾角的102毫米装甲也就是二战水平,但是其战斗全重已经跟苏联重型坦克相当。好在发动机功率比M26提升50%,而且上了新的传动技术,但可靠性实在太差,苏联人在朝鲜见识过M46之后认为,如果是苏联设计师搞出这么个玩意,估计早就被枪毙了。
真正一条线走下来的,还是苏联人。T-34/85全重32吨,T-44全重也差不多,T-54也就是36吨,是真正的中型坦克身材。苏联标准重坦是49吨的斯大林-3,后来的斯大林-8/T-10不过50吨。因此车里雅宾斯克的一位坦克技术人员听到西方的同行吹嘘苏联与北约战后第一代主战坦克性能接近时,平静地回应:“中量级摔跤选手和重量级选手通常不会走上一个赛场。”
造成苏联坦克性能逆天的原因,主要还是苏联坦克设计人员很好地平衡了脑洞和性能的关系。例如从二战前就代表世界坦克发动机最高水平的V-2柴油机实际上大量采用了航空引擎的加工手段和材料。而采用焊接生产,倾斜装甲设计的均质钢装甲同样代表了二战以前坦克装甲设计、生产和组装的最高水平,所以T-34即是产量世界第一的坦克,又是设计超越各国的划时代坦克,只不过它极高的产量让我们认为T-34必然是“粗制滥造”,反而忽视了它近乎完美的设计。
正是由于T-34和V-2柴油机定下了一个划时代的标准,苏联人基本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各种弯路走一遍。当然苏联坦克为了控制车高,以及大量采用倾斜装甲,导致内部空间几乎被挤压殆尽。笔者作为一个身宽体胖的胖子,在俄罗斯爬进T-34/85的过程简直就像被金属车体压扁。苏联红军士兵在二战期间使用美国人援助的M4之后,认为其人机工程设计远超过T-34,让老美的大兵天天玩T-34估计就得疯了。
另外,苏联和德国不断进行高强度的地面装甲战,在武器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比美英要强不少,装备研发的脉络和思路比较清晰。战后苏联在T-62/T-64等型号上也引领潮流。同时,苏联军队广撒网,允许科研人员在武器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研发上大开脑洞,但最终却相当“残忍”地将绝大多数在实用性上有所欠缺的设计拒之门外。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国家人文历史其它文章
文|周明苏联在航天领域从一开始就压过美国一头。众所周知,航天领域和军事密不可分,像运载火箭其实就是洲际导弹,只不过把弹头换成了人造卫星。比如,苏联第一种运载火箭就是由R-7(SS-6)导弹基础上改装而成。苏联宣布R-7洲际导弹试验成功,但却没有引起西方国家太多
文 | 郭晔旻“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拿破仑·波拿巴日,大决战在滑铁卢展开了。滑铁卢地处比利时,是一个古朴幽静的小镇,距布鲁塞尔约20公里。即便以当时会战标准衡量,滑铁卢的战场也还是太狭窄。英军的
文 | 郭晔旻“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拿破仑·波拿巴复辟之后的拿破仑立刻面临严峻的处境。虽然皇帝表示承认早先波旁王朝签署的巴黎和约,接受1792年的法国疆界,还向沙皇和奥皇派出了使节,这些努力都成为徒劳。他的
文|周渝1945 年7 月7日,全面抗战已爆发整整8年,战争还在继续,但胜利曙光已现。一年前被战火焚为焦土的腾冲城在瓦砾中重生。腾冲县城西南叠水河畔,幸存下来的人们为光复国土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将士们建起一座陵园。墓园的忠烈祠内,阵亡将士名录碑共收录了
文|周渝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后,因时代需要,在军校第二期就开始设立宪兵科,以造就宪兵干部。国民政府的宪兵首次走上战场是在1925年10月,蒋介石领导第二次东征,将随军警卫之学兵连改为宪兵连,分驻各地服务,不久后即扩充为营。东征结束后,蒋介石也意识到发展宪兵的
文|周渝1945 年7 月7日,全面抗战已爆发整整8年,战争还在继续,但胜利曙光已现。一年前被战火焚为焦土的腾冲城在瓦砾中重生。腾冲县城西南叠水河畔,幸存下来的人们为光复国土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将士们建起一座陵园。墓园的忠烈祠内,阵亡将士名录碑共收录了
文|周明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原子弹的威力。这对苏联不啻是极大的刺激,但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苏联已经紧锣密鼓地加快了研制进度,特别是进入德国本土后,苏联就专门派出特别小组
文|周明日,美国成功试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人类从此进入核时代。正在参加波茨坦首脑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非常得意地告诉斯大林,“美国掌握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斯大林反应很简单也很平静,似乎毫不在意。杜鲁门扫兴之余认为斯大林恐怕还根本没听
文|王晓云“满目橘红的绚烂光晕,我感到头顶像敲钟一样出现幻觉和耳鸣。”一次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实验室防护事故,导致苏联化武工程师安德烈·捷列兹尼雅科夫为之付出健康与生命的昂贵代价。深受疾病折磨与器官衰竭搏斗6年后,安德烈猝死在早餐的饭桌边,死时与妻子早已离
文|李崇寒我们与你们(指美国)是不同的,生活在你们身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像睡在一头大象旁边。它的每一次抽动、每一声呼噜都对我们造成直接影响。不管它平时看上去如何温顺友好,也是只四脚兽。
文|周渝945 年7 月7日,全面抗战已爆发整整8年,战争还在继续,但胜利曙光已现。一年前被战火焚为焦土的腾冲城在瓦砾中重生。腾冲县城西南叠水河畔,幸存下来的人们为光复国土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将士们建起一座陵园。墓园的忠烈祠内,阵亡将士名录碑共收录了
文|邢静对于宋神宗而言,在名列“汉唐旧疆”的各地中,尤以西夏的“收复”最为迫切。早在宋太宗、真宗时,李继迁时叛时降,与辽结成掎角之势,共同对付宋朝,并攻取北宋西北枢纽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对北宋构成了很大威胁。而王韶廷奏《平戎策》,提出“欲取西夏
中国宪兵的萌芽与草创作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军队中的正规常设兵种,有着维持军队纪律,保障军队命令的执行,组织军事法庭等职权的宪兵,最早起源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后来因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而传遍欧陆诸国,19世纪开始传入亚洲。在中国古代军制中,也有担任部分宪
文|李崇寒我们与你们(指美国)是不同的,生活在你们身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像睡在一头大象旁边。它的每一次抽动、每一声呼噜都对我们造成直接影响。不管它平时看上去如何温顺友好,也是只四脚兽。
文|王晓云世人皆对苏联的巨大核武库叹服,与化学武器相比,苏联时期的生物武器同样规模宏大,克格勃还曾阴谋用鼠疫杆菌刺杀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苏联生物武器的保密程度比起化武有过之而无不及。叶卡捷琳堡。1979年这里发生了军事设施的炭疽杆菌孢子意外泄露事故不过,
文|郭晔旻位于伏尔加河中游的喀山市也是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世界杯的4场小组赛及各一场1/8、1/4决赛将在这里的“喀山竞技场”举行。这里2013年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修建的场馆,2015年又在此举办了游泳世锦赛。从过往这些比赛的“分量”就可以看出,喀山在俄罗
文 | 白孟辰二战时,苏联和德国不断进行高强度的地面装甲战,在武器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比美英要强不少,装备研发的脉络和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苏联坦克都呈现碾压的态势。战后苏联坦克的发展是遵循什么样的思路呢?用导弹替代火炮战后苏联坦
文 | 白孟辰1936 年,五一劳动节阅兵中行进的苏联红军坦克洪流苏联武器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乍看上去极为粗犷,具有一种未加修饰的工业美感,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将苏式设计的特性概括为“暴力美学”——一种也许只有在战火中才能体现的诡异重金属美感。其实,苏联也有
文 | 白孟辰苏联军工遵循“暴力美学”的原则,即“内涵大于外形,数量重于质量,实用高于一切”——本质上是一种总体战背景下极度的实用主义。卫国战争初期的战例证明,当武器质量或者体系水平相差太远时,质量是可以压倒数量的。因此在1941年至1942年,苏联战前建立的
文|邢静“及神宗继统,材雄气英,以幽、蓟、云、朔沦于契丹,灵武、河西专于拓跋,交趾、日南制于李氏,不得悉张置官吏,收籍赋役,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司马光《传家集》对于宋神宗而言,在名列“汉唐旧疆”的各地中,
国家人文历史苏军击败德军部队的秘诀:数量高于质量
苏军击败德军部队的秘诀:数量高于质量
导读:1940年到1941年之间,苏联的坦克是当时各国之中装甲防护最强的军事车辆。德国的反坦克武器连续换了两代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方法与之相抗的 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前,苏联的坦克制造技术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国。苏制的突击轻型坦克T-28和次重型坦克T-34可以说是无敌于世的强悍之辈,再加上后来的坦克,而与之相不符的则是苏军装甲部队当时落后的战术和整体的作战意识。网络配图  其实早在30年代的初期,苏军中一流的军事家图哈切夫斯基将军极富远见地创建了苏军之中关于大规模机动作战的整体规划和详细的战术条令。其中,他坚决要求苏军的坦克部队必须作为独立力量存在于军中,而且其用途也是在于对敌方的纵深攻击上,可以说只有几处不重要的小区别以外,其他的要求和规定都完全和德国的相同的。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亲自参与的话,估计苏联一定已经建造起世界上第一支最现代化的装甲部队。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叛国”所带来的不光是整个装甲部队的解散。从此之后,政治意愿开始取代了原来的那种以自身技术为根本的各种优秀战术!  在巴巴罗萨计划的开始前一阶段,苏联的坦克部队不能保持集中,而是以高手单挑的模式一个一个地杀向经验丰富的德国装甲部队的。尽管他们的武器精良、铠甲坚厚,而且甚至能够在德国部队之中轻易地引起血雨腥风,可是好汉终究只有两只手,所以他们在没有统一的战术之前的表现却也只能算是负偶顽抗的猛虎罢了。  不过,苏联装甲部队官兵的勇气和战力值得题写。估计各位都知道德国装甲部队之中的王牌连队,可是有谁知道,当初是哪一个不要命的红军车长指挥着一辆KW-1横在大路之上,大模大样地面对着一条根本就看不到尾的德国装甲连队,而他还是敢下达了开火命令的!网络配图  在最初的惨痛教训之后,苏联部队首先开始在大后方进行了工业大转移以防止德国的部队将之摧毁,同时在军事上改变了死拼死守的政策而改用了层层狙击的战略后撤。在寒冷的东欧冬季和泥泞的春季之后,毫无准备的德国装甲部队在突然遇到了到此为止最大的恶梦——T-34。这种构造简单,操作容易的坦克速度快,装甲厚,武装强,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优点于一身。更让人恐怖的是这种坦克的数量,在战争结束之时光是T-34的数量就已经超出了德国所有型号的产量了。这样的对手真是前世的死敌了!  在终于站稳了脚跟之后,苏联军方终于将30年代的老版战术给翻了出来。这种典型的苏联战术是这样的:首先,长达几个小时的火炮和火箭炮的覆盖式射击。炮兵被斯大林称之为“战场女神”,由此可见炮兵这一兵种在苏联军队联合作战中的重要性了。  炮火稍停之后,所谓的“坦克战群”完全凭借着己方不可抵挡的数量优势将德军试图顽抗的坦克部队,乃至所有还拿着武器的地方士兵吞没掉了。在与敌方接触之后,整个战群的先锋部队迅速展开向纵深方向进行冲击,而其中一部分则留下负责包围并歼灭敌方残留力量。  对于苏军的这种淹没战术,德军部队将之形容为与神话中恶龙的战斗,也就是说每砍掉一个龙头,接着会出现两个出来的。一个具体的形容是这样说的,即使每辆最为强悍的虎式坦克可以在自身被击中前击毁60辆敌方坦克的话,那么德国的所有虎式坦克依然不足以抵挡苏联装甲部队的数量优势!网络配图  更何况,每一次德国装甲部队装备上了新的一种坦克之后,苏军坦克部队必然会随之而来研制出一种毫不逊色的家伙出来,例如JS-II或是安装了152mm反坦克炮的坦克歼击装甲车。此外同样处在数量劣势下的德国空军一样被苏联的空中兵团所吞没了,也就是说德国部队上方的制空权已经拱手让人了,这也就代表德国装甲部队就如同被人抓住了的羊羔,只能任人宰割了。  苏联的坦克战术,是数量和质量上的完美结合,苏军依托地域大和气候冷的优势,将德军精密的“装甲英豪”们困在了西伯利亚的土地上,从侧面看,德军的失利并不是战术上的失利,而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后勤补给被切断,一方面是东线的突然冒进,加之天气的极度寒冷,导致精锐的德装甲兵们精神上的崩溃。而苏联装甲力量,用大兵团,大集结,集中火力的优势,加之后勤和坦克数量上,火力上的优势,大大打击了德军,苏军的典型战术是,炮火压制,坦克集团化突进,在步兵和坦克的配合下,苏军没有完全运用闪电战理论,而是将步兵和坦克做成一线平推式的同等火力单位,将坦克反坦克和步兵反坦克紧密的结合为一体了。  另外,苏军设计的坦克适合在寒带作战,宽大的履带,粗狂的设计(一次性铸铁炮塔,通用的零件-甚至就是用拖拉机上的零件改制),强劲的发动机,大口径的火炮,倾斜的前装甲板,简易的设计,一个个钢铁老虎就这样诞生在乌克兰的拖拉机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近些年来,关于宋朝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或许有些朋友们已经注意到了,在一些严谨的
  华夏文明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财富,古代历史也被频频搬上荧幕供观众遐想。我们常
  原文: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
  王及善的父亲父王君愕于隋末率义军投唐,拜大将军,贞观十九年(645年),王君
  有唐一朝名相、贤相辈出,其中曾在则天朝担任过三年内史、文昌右相职务的王及善,
  魏元忠也是一个能出将入相的全能型复合式人才(大唐牛人多),他首先示人的是他的
  魏元忠是宋州宋城县人,早年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把举荐放在心上,故累年未能升
  旨,本为意见.本来是上下通用的,自秦始皇开始就成了皇家专用词.皇帝的意见叫&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
  韦嗣立(654&719),唐代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武则天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秘书监崔行功器重。662年(龙朔二年),崔玄
  1995年因主谋策划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轰动世界的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教主
  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离不开色、香、味。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
  雍正帝在&九子夺嫡&的故事中扮演了主角的角色,他在清朝历史上是一名很重要的人
  在19世纪中,东方的后进国家都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保护国,唯碑日本不像印
  春秋时期,最有名的大盗叫盗跖。盗跖的部下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
  由于盗跖诸匪喜爱&取人妇女&,华北地区信奉盗跖为娼妓的守护神,尊之为&白眉神
  盗跖(zh&),中国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率领盗匪数千人的大盗。传说原名展雄
  看过欧美电影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对欧美人如何吃饭印象深刻吧,他们的餐桌放眼望去,
  水稻的发源地是中国,这一论点从考古学上可以证明。目前中国发现有关新石器时代的
  斯大林也曾思考过变革转型,按照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
  编语:要说到中国四川这块宝地,可谓是盛产美女,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
  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至八月,在明统一战争中,明朝消灭四川明升夏政权的
  雅克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之战,是沙俄侵略者妄图
  清朝的乾隆皇帝称自己为十全老人,我们也得承认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乾隆确实
  马化龙,曾用名马朝清(日-日),哲合忍
  乾隆十二年,云贵总督张广泗为四川总督,统兵 3
万分两路由川西、川南进击
  首先,我先来说一说乾隆对金川用兵的起因。此事乃是大金川首领嘉勒巴之孙莎罗奔起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乾隆年间发生的重大战役,当时大小金川地区的土司制度让乾隆感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二。与乾隆其他八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
  美墨战争(墨西哥-美利坚战争,Mexican-American
  明英宗的帝途并不顺利,曾因&土木之变&丢了皇位,被皇弟朱祁钰取代,后又通过&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泾阳人。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
  韦嗣立,字延构,和韦承庆同父异母。年少时能与兄弟友爱,母亲对待韦承庆很严厉,
  窦德玄这个人,为人善良,乐于施舍助人。他在唐朝麟德年间做正卿(官职名)。  
  范蠡: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之后就隐退经商,三次
  看中了乡村的良好环境,想在这里创业,该如何租赁合适的空间?想利用农村的闲置宅
  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这个沙漠的面积超过了美国国土面积,人只有在太空
  很多人以为86版《西游记》是最早用影像拍摄的作品,但其实早在1927年,有人
  太空如此巨大,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我们很容易把太阳系看成是我们的后院:普通的
  有人问,水浒108将中,论对梁山发展的贡献大小,谁可以居头功?  按照我们中
  突发! 泰国足球队失踪 始末曝光
原因居然是这样。海外网6月27日电23
  原标题:壶口瀑布现半清半浊景观  这是6月26日拍摄的黄河壶口瀑布半清半浊景
  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该故事描述了一个本来和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小说《汤姆&索
  《苦行记》是马克&吐温的半自传性游记。《苦行记》于1871年春天动笔,187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分别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
  马克&吐温(Mark Twain),美国作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
  嵩阳书院是古代高等学府,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
  崇仁学派是明朝吴与弼所创立的学派。吴与弼,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故称
  图穷匕见,读音t& qi&ng bǐ
xi&n,图:地图;穷:尽;见:通
  新唐书  韩瑗,字伯玉,京兆三原人。父仲良,武德初,与定律令,建言:&周律,
  唐刘仁轨为左仆射,戴至德为右仆射,人皆多刘而鄙戴。有老妇陈牒,至德方欲下笔,
  原文: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
  原文: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岁袭爵汾阴男。及长,好学,善属文。太宗甚重之
  张行成传阅读答案新唐书翻译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
  我的伯父梅光迪,字觐庄,又名迪生,诞生于1890年(清光绪十二年一月二日),
  契诃夫简介  契诃夫()全名叫安东&巴浦洛维奇&契河夫,1
  汤用彤先生、汤一介先生父子两代人均为现当代学界的巨擘,桃李遍天下,这样的现象
  汤用彤  字号:字锡予  生卒:日(农历)&1964年5月
  丰子恺的漫画,在那个时代,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人的热爱?  除了他画里蕴含独特223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85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手机凤凰网
服务器异常啦,请重试或访问其他页面哦苏联坦克是如何做到数量世界第一,质量又碾压西方的?
国家人文历史
文 | 白孟辰
苏联武器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乍看上去极为粗犷,具有一种未加修饰的工业美感,久而久之大家都会将苏式设计的特性概括为“暴力美学”——一种也许只有在战火中才能体现的诡异重金属美感。其实,苏联也有一些真正具有西方式美感的武器,例如T-50轻型坦克,几乎就是缩小的T-34,但比T-34更为圆润,曾被英国人评为二战最好看的轻型坦克之一,只不过它没有被大批量生产。苏联军事工业管理部门最初在1941年6月要求莫斯科37号工厂参与生产13.8吨的T-50轻型坦克。在这之前莫斯科37号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已经落伍的T-40轻型坦克。而主要负责T-50生产的列宁格勒174号工厂此时已经疏散到鄂木斯克,正饱受设备和原料缺乏的困扰。
但是莫斯科37号工厂在研究T-50的设计后发现,这款轻型坦克性能先进,同时对生产条件和设备的要求也极高,自己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生产T-50所需的能力,例如T-50变速箱的高硬度齿轮就是一个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因此工厂决定在T-40基础上搞出一款新的轻坦。
莫斯科37号工厂的行为在当时的苏联可以被定性为破坏伟大的卫国战争,但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理由也很明确:既然1941年9月之前苏联红军已经损失了超过7000辆坦克,那么工业部门就应该为红军提供更多的坦克。新坦克的设计在15天内完成,大量的T-40成熟部件被直接用在新坦克上。为了方便进行焊接生产,T-60的炮塔被设计成六面体形状,车体由角度很大的倾斜装甲拼接而成,更像船体。设计完成后,莫斯科37号工厂直接向斯大林上书,说明转产T-50不具备可操作性,同时大力推销被称为“060”项目的T-60设计。
结果,斯大林在读到这封信的第二天,主管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和坦克工业人民委员部的维亚切斯拉夫·马雷舍夫就奉命赶到莫斯科37号工厂。他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了T-60的设计,并提出应该提升火力。最终T-60的产量突破5900辆,成为1943年之前苏联红军的主力轻型坦克,与T-70一起成为苏德战场上的装甲“眼睛”,而T-50的产量却不足百辆。
以数量压倒质量,并不代表苏联坦克装甲车辆不追求质量。相反,苏联的坦克装甲车辆在技术指标上历来压倒同等重量的西方坦克。坦克研制中,战斗全重绝对是“一分重量一分货”,脱离吨位谈性能是不可能的。
英国在二战中研制了一系列不算成功的巡洋坦克,但最后的巡洋坦克“彗星”总算可以跟苏联的T-34/85一决雌雄。这款坦克全重32.7吨,防护比克伦威尔坦克装17磅炮的型号——“挑战者”(全重31.5吨)提升有限,但炮塔的设计要更为成熟,算是英国二战坦克发展走了各种弯路之后的集大成之作。但真正开启战后主战坦克时代的却不是“彗星”,而是1945年的“百夫长”,正面装甲从“彗星”的102毫米提升到152毫米,主炮口径从77毫米提升到著名的105毫米L7线膛炮。
但代价是什么呢?“百夫长”吨位达到52吨,比“彗星”放大60%,在二战坦克划分体系里是绝对的重型坦克。有这么直接的吨位提升,防御和火力增加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百夫长”的480千瓦发动机比“彗星”的447千瓦发动机功率提升有限,因此“百夫长”的机动性有所下降,尤其是80公里的航程很成问题。
美国人的情况也差不多,M46“中型坦克”本质上是M26重型坦克的发展型,全重达到48.5吨,90毫米主炮和正面46度倾角的102毫米装甲也就是二战水平,但是其战斗全重已经跟苏联重型坦克相当。好在发动机功率比M26提升50%,而且上了新的传动技术,但可靠性实在太差,苏联人在朝鲜见识过M46之后认为,如果是苏联设计师搞出这么个玩意,估计早就被枪毙了。
真正一条线走下来的,还是苏联人。T-34/85全重32吨,T-44全重也差不多,T-54也就是36吨,是真正的中型坦克身材。苏联标准重坦是49吨的斯大林-3,后来的斯大林-8/T-10不过50吨。因此车里雅宾斯克的一位坦克技术人员听到西方的同行吹嘘苏联与北约战后第一代主战坦克性能接近时,平静地回应:“中量级摔跤选手和重量级选手通常不会走上一个赛场。”
造成苏联坦克性能逆天的原因,主要还是苏联坦克设计人员很好地平衡了脑洞和性能的关系。例如从二战前就代表世界坦克发动机最高水平的V-2柴油机实际上大量采用了航空引擎的加工手段和材料。而采用焊接生产,倾斜装甲设计的均质钢装甲同样代表了二战以前坦克装甲设计、生产和组装的最高水平,所以T-34即是产量世界第一的坦克,又是设计超越各国的划时代坦克,只不过它极高的产量让我们认为T-34必然是“粗制滥造”,反而忽视了它近乎完美的设计。
正是由于T-34和V-2柴油机定下了一个划时代的标准,苏联人基本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各种弯路走一遍。当然苏联坦克为了控制车高,以及大量采用倾斜装甲,导致内部空间几乎被挤压殆尽。笔者作为一个身宽体胖的胖子,在俄罗斯爬进T-34/85的过程简直就像被金属车体压扁。苏联红军士兵在二战期间使用美国人援助的M4之后,认为其人机工程设计远超过T-34,让老美的大兵天天玩T-34估计就得疯了。
另外,苏联和德国不断进行高强度的地面装甲战,在武器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比美英要强不少,装备研发的脉络和思路比较清晰。战后苏联在T-62/T-64等型号上也引领潮流。同时,苏联军队广撒网,允许科研人员在武器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研发上大开脑洞,但最终却相当“残忍”地将绝大多数在实用性上有所欠缺的设计拒之门外。
该内容为腾讯独家合作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展开全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量型和质量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