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终点旗帜经过终点时可以看做是质点吗

文档分类:
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档介绍:
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课后巩固作业
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
C.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转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
D.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可以看做质点
2.在马路旁边观察,感觉马路上行驶的汽车白天快夜间慢,这是因为( )
A.夜晚看不清楚马路两旁的参照物(房屋、行道树等)
B.夜晚看不清车身
C.白天车速的确较快
D.夜晚司机比较小心会降低车速
3.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4.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参考系的选取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取参考系
D.参考系只能选择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二、多项选择题
6.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7.第31届奥运会将于2016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下列有关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比赛中的篮球不能看做质点,羽毛球比赛中的羽毛球可以看做质点
B.赛车在水平赛道上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赛车可以看做质点
C.奥运会上,乒乓球运动员在打出弧圈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D.研究奥运会跳水运动员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做质点
8.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
A地区胜利建成.在南极考察这个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科学考察船从中国出发到南极大陆的行进路线问题上,科学考察船可以看做质点
B.以祖国大陆为参考系,昆仑站是在不断的运动
C.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平面坐标系
D.要对南极大陆的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
1.D 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要研究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
2.A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路上行驶的汽车白天和晚上的速度是差不多的,但是我们总感觉白天快晚上慢,一定是有其他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感觉,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影响相对运动的是参照物的选取.从这个角度入手很容易解决这道题目.
3.D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
4.B 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
5.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去拾起掉在地上的物品,或者去拿放在桌上的物品,其实,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包括人)都在永不停息地随地球自转而运动.正因为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速度,相互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才使人们没有觉察到这一速度的存在.当飞行员的飞行速度与子弹飞行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去抓子弹时,就和我们去拿放在桌上的物品的感觉和道理一样.
6.BCD 电梯中的乘客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考系,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则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相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者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见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是在向上运动的.
7.CD 物体能否被看做质点,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只有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次要因素时,才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当研究篮球比赛中的篮球时,在远距离投篮时,由于篮球直径远比投篮距离小得多,可把篮球看做质点;当研究羽毛球比赛中的羽毛球时,若羽毛球在球网的两侧飞行,就可以把羽毛球看做质点,但是若研究羽毛球的自身旋转问题,就不能把羽毛球看做质点,故A错误.
研究赛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时,赛车的长度不能忽略,赛车不能看做质点,故B错误.
研究旋转多变的乒乓球的弧圈运动时,乒乓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乒乓球不能看做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862 KB
下载次数:下列各运动项目中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B.研究足球形成_百度知道
下列各运动项目中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B.研究足球形成
下列各运动项目中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在空中做各种翻腾动作的体操运动员B.研究足球形成“香蕉球”的原因C.确定标枪从掷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D.记录马拉松长跑运动员从起跑到冲线的时间
我有更好的答案
A、体操运动员在空中肢体的动作水平是裁判打分的标准,因而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香蕉球”是由于足球上不同点在空中的转速不同而形成的,因此研究其成因时不能把足球看成质点.故B错误.C、标枪的成绩是投掷点到标枪的枪尖着地点的距离,因而此时标枪可看成质点.故C正确.D、马拉松长跑全程的距离远大于运动员本身的大小,且越过终点线时运动员的形体及动作并不影响成绩,因而可看成质点.故D正确.答案:CD.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体操运动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www.wenku1.com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题日期: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人:物理组第I 卷 (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1~6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在7~10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利用第谷所观测的数据并结合自己的推导总结,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B. 牛顿通过总结前人的成就,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 的数值;C. 库仑定律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提出的,也是由他第一个提出“场”的概念,并提出用力线来描述场;D. 伽利略、笛卡尔两人都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做出了重要贡献。2、鞍钢高中学生从高二年级升到高三年级要从主楼搬到高三楼,张老师把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到一个箱子里,准备搬入高三楼,但是高三楼的教师办公室在三楼,由于箱子比较重,张老师想到一个办法。她把箱子放到高三楼绝对光滑的楼梯扶手上,然后推着箱子上楼。假设把楼梯扶手当成一个斜面且不考虑楼梯扶手与箱子之间的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把箱子放在楼梯扶手上推箱子上楼一定比抬着箱子上楼更省力; B. 推箱子的力的方向应该与地面平行且匀速运动,人用的力才最小; C. 推箱子的力的方向应该与楼梯扶手平行且匀速运动,人用的力才最小; D. 把箱子放在楼梯扶手上推箱子上楼,楼梯扶手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一定小于箱子的重力大小。3、5岁的小明和6岁的小强两个小朋友在二一九公园玩滑梯,小明说:“哥哥,这个游戏太好玩了,明天你还带我来这玩滑梯吧。”小强说:“听说东山乐园里建了一个比这个还高的大滑梯,而且是绝对光滑的,明天我们去那玩。”小明说:“那明天你要在我前面拉着我一起下滑,这样我会比自己滑得要快些。”小强说:“不对,我的体重比你重,所以我应该在你后面推着你,这样你才能滑得更快。”假设真的有绝对光滑的滑梯,不计空气阻力,试通过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 ) A. 小明说的对,因为小强体重比较重,所以拉着小明下滑时,加速度比较大,下滑比较快;B. 小强说的对,因为小强体重比较重,应该在后面推着小明下滑,加速度比较大,下滑比较快;C. 小明和小强说的都不对,无论小强推着小明,还是拉着小明,他们共同下滑的加速度都和他们自己单独下滑时加速度一样大;D. 小明和小强说的都不对,无论小强推着小明,还是拉着小明,他们共同下滑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且比他们自己单独下滑时加速度要大。4、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于日上午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于同年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 天宫二号" 交会对接,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进行试验工作,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设工作。由于“天宫二号”与“天宫一号”都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实验室,故而他们飞行的高度都比同步卫星高度要低,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天宫二号”运行高度比同步卫星高度要低,所以“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要小;B. 由于“天宫二号”运行高度比同步卫星高度要低,所以“天宫二号”的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要小;C. “天宫二号”绕地球飞行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 如果想让“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成功,需要让“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并使“神州十一号”加速,即可追上“天宫二号”并实现交会对接。5、迈克尔·舒马赫——德国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现代最伟大的F1车手之一,在他头16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刷新了每一项纪录。总共赢得7次总冠军,亦曾是唯一赢得总冠军的德国车手。在一次比赛中,舒马赫遭遇了这样一条赛道(图1——此图为赛道的一部分俯视图):赛车从静止开始先经过一条直道加速,然后进入一个转弯角度为90°的弯道,弯道入口线和出口线分别为AB 和CD ,且AB 垂直CD ,出弯道后的赛道与此题无关,故不再给出。该赛道所有部分 D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舒马赫决定不用漂移过弯,他先让汽车 在直线赛道加速,然后进入弯道后,保持赛车做匀速圆周运 C动通过该弯道,出弯道后再加速沿着赛道做直线运动。已知 B该弯道宽度为10米,内道圆半径为80米,赛车与赛道间动 摩擦因数为0.5,舒马赫驾驶的赛车速度从0加速到90km/h仅用2.5s ,赛车加速过程可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赛车可 图1 看成质点,g=10m/s2,由以上给出的条件可以得出( ) A. 赛车通过弯道的最短时间约为6.28s ; B. 赛车通过弯道时,最大速度为20m/s; C. 赛车通过弯道时,最小速度为20m/s;D. 赛车在弯道口之前的直道至少为40m ,才能使赛车以最短时间通过弯道。 6、前不久,鞍钢高中举办教工跳绳大赛,李老师在1分钟时间内跳了200个,夺得中年组跳绳大赛冠军。假设李老师质量为60kg ,李老师在跳绳时双脚起跳,脚与地面接触时间忽略不计,空气阻力、绳的质量、绳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每完成一次跳绳的时间均相等,不考虑因体力消耗所导致摇绳速率变慢,李老师在1分钟内没有失误,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李老师每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为67.5J ;B. 在1分钟内,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做的总功数值上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总功; C. 李老师每次起跳双脚离地速度大小为1.5m/s; D. 李老师跳绳1分钟,人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225W 。 7、如图2所示,无限大带电薄金属板产生的电场 电场线垂直于金属表面,可看成是从金属板表面 一直延伸到无穷远的匀强电场,有两个带电粒子 在金属板两侧的电场中飞行,如图虚线a 、b 为两 个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实线为电场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A. 这两个带电粒子一定带异号电荷;B. 若两带电粒子沿各自轨迹飞向金属板,则沿a 轨迹飞行的粒子动能减小,沿b 轨迹飞行的粒子动能增加;C. 若两带电粒子沿各自轨迹飞离金属板,则两个粒子的电势能均减小; D. 这两个带电粒子受力方向一定相同。8、在《名侦探柯南剧场版——通往天国的倒计时》这集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柯南、灰原、步美、光彦、元太五个小朋友被困在319米高摩天大楼A 顶楼的会场里,由于电机房爆炸使下面楼层起火,他们无法用电梯和楼梯下去逃生。而会场里被安装了定时炸弹,时间到了就会爆炸。在这座大楼正对面有另一个摩天大楼B ,A 楼会场与B 楼楼顶高度差为20m ,B 楼楼顶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B 楼顶楼游泳池边缘距离A 楼边缘水平距离为55m ,水深足以使人不受伤害。所以光彦提出乘坐会场里的跑车撞碎落地窗,飞跃到B 楼游泳池内逃生。柯南提出另一个想法:打开跑车后备箱盖,然后掌握时机让汽车加速刚好撞碎落地窗的同时,炸弹爆炸。利用爆炸的气流冲击力进一步推动汽车,使汽车飞跃两楼之间。若在会场里面使汽车加速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54km/h,汽车和小朋友的总质量为1500kg ,汽车长度为5m ,不考虑撞碎窗户时对汽车速度的影响,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光彦提出的方法虽然没有柯南提出的方法更稳妥的飞跃,但是也是可行的; B. 光彦提出的方法不可行,因为在会场中无法加速到能安全飞跃过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C. 要想安全飞跃过去,炸弹爆炸时气流对汽车做功至少为506250J ; D. 如果安全飞跃过去,汽车刚落入游泳池时的最小速度为50m/s。9、蹦极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只研究人从静止开始跳下,直到离地面最近的这一个过程,可认为空气阻力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橡皮绳刚拉直时,人的速度最大; B. 人和橡皮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逐渐减小;D. 克服橡皮绳弹力做功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之和等于人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10、如图3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建立x 轴,在原点O 右侧有方向向右的电场,场强大小与距原点O 的距离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原点O 的左侧没有电场。水平面动摩擦因数为μ,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0)的小物块(可看成质点)放在坐标原点处,给物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让它向右滑行,由题中所给出的已知量可求出( )A. 向右运动到速度为0时滑行的距离; B. 运动到原点右侧最远时电场力做功; C. 回到原点左侧停止时距原点的距离;OD. 运动到原点右侧最远时的时间。 图3第II 卷 (共60分)二、实验题:(共30分,每空3分) 11、某同学在学习了物理教材上的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后,发现那个 实验有很多不良因素会导致实验结论误 差很大,例如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与纸 带的摩擦、读数不当、空气阻力、纸带 释放时机等因素都会造成实验结论误差 很大。所以该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 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定 律。如图4所示,该图为他设计的实验 图。铁架台加入了水平仪,可以通过调 节底座四个脚的高低使铁架台底座保持 水平,铁架台的主杆垂直铁架台底面,并按照毫米刻度尺刻上刻度.A 为塑料夹, 图4夹住个电磁铁,电磁铁底部和塑料夹底边在同一水平面上,调整塑料夹位置,可由刻度尺上的刻度读出A 夹下边与B 夹上边的高度差h ,通电后电磁铁下面吸引住一个直径为d 的小钢球。B 为一个铁夹与铁架台主杆之间用绝缘物质隔开,B 夹也可上下移动,边缘部分制作成开关样式(图中K 1部分),当K 1部分受到撞击后就会断开。图中K 2部分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K 1、K 2如图连入电路中, 电路中连入一个电子计时器,当电路接通时,电子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电路断开时,计时器停止计时。当开关K 2从a 拨到b 时,电磁铁断开,小球自由下落,同时计时器接通开始计时,当小夹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可测量下落不同高度时是否机满足械能守恒定律。现有器材)(3)另一个同学对该同学的实验又加以改进, 他 撤掉了电子计时器的电路,将电磁铁下面的小钢球换成宽度为d 的小铁块,在B 铁夹处安装光电 门(如图5所示),光电门连接了光电计时器 (图中未画出),光电门一端有红外线发射装置, 另一端有红外线接收装置,当发射装置发射红外线被接收装置接收时,光电计时器不计时,小铁 光电门块通过光电门时挡住红外线,光电接收装置接收 不到红外线,光电计时器开始计时。当小球完全 通过光电门时,接收装置接收到红外线,计时停止,光电计时器纪录小球完全通过光电门所用的 图5时间为△t ,A、B 夹高度差为h ,用该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12、要测绘一个标有“3V 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 ,并便于操作。以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为4.5V ,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量程为0~250mA ,内阻约为5Ω); 电压表(量程为0~3V ,内阻约为3K Ω);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 (填字母代号)。 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 B.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2)画出该实验的等效电路图。(3)简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的原因: 。 13、(1)用如图6(甲)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 和两个部件S 、T 。请根据以下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图6(甲)①旋动部件S ,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②将K 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T ,使指针对准电阻的 (填“0刻线”或“∞刻线”);④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 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A. 将K 旋转到电阻挡“×1k ”的位置; B. 将K 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 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 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2)完成以上步骤得出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如图6(乙),该电阻阻值为 Ω。 图6(乙)三、计算题(共30分,14题10分,15题10分,16题10分)14、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一场小组赛,成就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球员,他就是墨西哥门将——奥乔亚。在6月18日,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巴西vs 墨西哥这场比赛中,奥乔亚有如神助,高接低挡扑出了巴西的6个必进之球,以0比0的比分艰难逼平巴西队,获得了宝贵的1分。尤其是全场第26分钟,扑出内马尔的那记头球,更是世界级扑救。上半场第26分钟,巴西边卫阿尔维斯右路弧线球传中,巴西球星内马尔后点力压墨西哥队防守球员禁区内头球攻门,据赛后分析,当时内马尔距离墨西哥队球门线仅为8.2m ,头球后,足球以51.2km/h的速度垂直球门平面飞向球门右门柱(左门柱、右门柱是以墨西哥门将面向对方球门站立而确定的),奥乔亚当时是张开双臂站在球门线的正中间,在内马尔头球的同时,奥乔亚一个飞身侧扑,冒着被球门立柱撞伤的危险,在足球飞进球门线的那一刻将足球扑出。之后通过“门线技术”可以看到足球整体并没有越过门线,所以不算进球。奥乔亚的这一记扑救像极了1970年世界杯上,英格兰人班克斯面对球王贝利时的那次“世纪扑救”,桑巴军团就此错过全场最佳得分良机。我们将此场景进行简化:可认为足球飞行时垂直球门线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直接飞向右门柱,足球门宽度为7.32m ,奥乔亚臂展为1.92m ,足球可看成一个质点, 当守门员指尖碰到足球时,即可认为球被扑出。内马尔头球与奥乔亚扑救可认为没有时间差,即内马尔头球攻门的瞬间,奥乔亚就立刻由静止开始进行扑救动作。奥乔亚蹬地的过程可认为身体做水平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侧扑使身体在空中水平飞行过程可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飞行方向平行于球门线。若蹬地时间为0.26s ,由上述给出的数据,试计算奥乔亚蹬地后侧扑水平飞行的速度约为多少?15、有一种电子仪器叫示波器,可以用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示波器的核心部件是示波管,图7是它的原理图。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管内抽成真空。电子枪的作用是产生高速飞行的一束电子。YY ’、XX ’分别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偏转电极,如果不加偏转电压,电子从电子枪射出后沿直线传播,打在荧光屏中心,在那里产生一个亮斑。YY ’偏转电极板长为L 1,板间距离为d ,XX ’偏转电极板长为L 2,板间距离也为d ,XX ’右边缘距荧光屏距离为s ,YY ’、XX ’之间的缝隙宽度忽略不计,电子从静止开始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 0, 求:(1)电子从加速电场射出时的速度为多少?(2)若只在YY ’上加偏转电压U 1,求打在荧光屏上的亮点距中心多远? (3)若只在XX ’上加偏转电压U 2,求电子飞出偏转电极时的偏转角的正切值? 图7 16、《男生女生向前冲》是安徽卫视的一档全民健身榜样节目。挑战者要经过8个不同的关卡冲到终点线,就可以获得奖品。整个赛道全部建立在水上,分男生女生两种赛道。在第六季的男生赛道中有这样一关:如图8所示,挑战者站在高台A 上,手拉住把手从静止开始,摆向赛道B ,在赛道B 上方某处松手,人落在水平赛道B 上,继续向前奔跑进入下一关。假设连接把手的绳长L=4m,把手大小忽略不计,人可以看成质点,人拉住把手摆动到最低点时,刚好与B 赛道在同一高度处,绳子的把手一开始被固定在高台A 边缘,刚好使绳拉直且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53°,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水平赛道B 与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10m/s2, (sin37°=0.6,cos37°=0.8,34 5.83)(1)若人摆到最低点时松手,不小心摔倒了,身体在地面上直接向前滑行,不考虑人松手时与地面的碰撞,求若该选手不掉入水中,则B 赛道至少要多长? (2)若人摆到另一边与竖直方向成α=37°时松手,松手后人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落地,落地时与地面撞击后可认为竖直分速度立刻减小到0,人不再弹起,水平分速度可认为不变,人不再有别的动作,继续以此速度滑行。若B 赛道长度为第(1)问所求得的长度,试分析人能否掉入水中?如果能,分析理由;如果不能,请求出人停止运动时的位置。图8 高三月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答题纸 11、(1) ;(2) ; ;15(3)12、(1) (2) (3) 13、(1) (2) 14、 。 16 答案:1D 2C 3C 4B 5A 6B 7AD 8BC 9CD 10AB 11、(1)E p =mgh改为E p =mg(h-d )(2)>下落的实际加速度小于g ,所以v<gt,速度计算得到的值大于实际速度 (3)g (h-d/2)=d2/2△t 2 12、(1)A(2)分压外接(3)随电压电流增大,温度升高,小灯泡电阻变大 13、(1)0刻线 ADC(2)14000 14、 6m/s 15、(1)v =2qU 0(3分) m?L ?U L(2) 1+L 2+s ?11 (4分)?2?2dU 0(3)U 2L 2(3分) 2dU 016、(1)8m (4分)(2)不能落水,距B 左端0.8m 处停下 (6分)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备战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解题探究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讲义 Word版含解析 -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备战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解题探究 :第一章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讲义 Word版含解析
来源:gkstk &责任编辑:小易 &
=================相关文字版=================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板块一 主干梳理?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参考系、质点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的选取
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
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知识点2】 位移、速度 
1.位移和路程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v=,单位:m/s。
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4)平均速率指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知识点3】 加速度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单位:m/s2。
加速度为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板块二 考点细研?悟法培优
考点1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深化理解]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类似的理想化模型还有“轻杆”“光滑平面”“点电荷”等,这些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目的是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来判断。
3.物体可被看作质点主要有三种情况
(1)平行移动的物体通常可以看作质点。
(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反之,则不行。
4.对参考系的理解
(1)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作为参考系。
(2)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则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
例1 (多选)以下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嫦娥二号”卫星在绕月球飞行的轨迹时,卫星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的行驶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
C.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必须选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并且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结果是相同的
(1)物体能否视为质点,取决于物体本身还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
提示:取决于研究的问题。
(2)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相同吗?
提示:观察到的结果与所选参考系有关。
尝试解答 选AB。
“嫦娥二号”卫星在绕月球飞行时和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所以可以看作质点,A、B正确;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结果可能也不同,C、D错误。
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
(1)明确题目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如例1 A选项中研究的是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迹。
(2)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忽略不计。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其视为质点。如“嫦娥二号”卫星绕月飞行中月球本身大小与轨迹半径相比可忽略不计。
 如图所示,我国空军在进行空中加油训练,大型加油机与受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考系,加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解析 加油机和受油机都相对地面飞行,所以选地面为参考系时,两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由于大型加油机与受油机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飞行,所以选加油机为参考系时,受油机是静止的,C错误,D正确。
考点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对比分析]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
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对应,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联系
(1)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
例2 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经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 km/h;
由于堵车,车在隧道内的速度仅为1.2 m/s;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子弹以800 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___。
(1)如何区分某一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提示:平均速度对应时间和位移,瞬时速度对应时刻和位置。
(2)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运动快慢吗?
提示:不能,只能粗略描述运动快慢。
尝试解答 __①④⑤。
中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中太空舱落入太平洋中的速度,中子弹撞击墙时的速度,这三个速度强调的是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属于瞬时速度。中提到的速度只是粗略描述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运动快慢,属于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三点注意
(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如例题中堵车的那段时间或堵车的那段隧道的平均速度。
(2)=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1.[2018?梅州模拟](多选)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大小是9 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
解析 利用地图计算出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里程表显示的是路程,平均速度===108 km/h,A正确,B、C错误;车内速率计示数为对应位置的瞬时速率,D正确。
2.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8 m/s, 24 m/s
B.24 m/s, 8 m/s
C.12 m/s, 24 m/s
D.24 m/s, 12 m/s
解析 由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v=6t2,可得t=2 s时的速度为:v=6t2 m/s=6×22 m/s=24 m/s;由x与t的关系得出初、末时刻对应的位置,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为:== m/s=8 m/s,故B正确。
考点3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对比分析]
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
比较项目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定义式 v= Δv=v-v0 a==
方向 物体运动的方向 与a的方向相同,二者之间不存在决定和被决定关系 与Δv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0、v方向无关
2.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和物体的质量m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
例3 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
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
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1)加速度的正负代表什么?
提示:方向。
(2)如何根据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判断物体加速还是减速?
提示:判断物体的速度增加或减小,要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二者同向,物体加速,反向则减速。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及速度变化量无必然联系。
尝试解答 选C。
加速度的正负代表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不代表大小,所以a乙>a甲。甲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直线运动。因a乙>a甲,所以乙的速度变化率大。故C正确,A、B、D错误。
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很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解析 火箭点火瞬间,速度几乎为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是由火箭得到的反冲力产生的,而反冲力很大,故加速度可能很大。
1.方法概述
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那么,选取全过程的两个端点及中间的极限来进行分析,其结果必然包含了所要讨论的物理过程,从而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这就是极限思维法。
极限思维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常见类型
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公式v=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
(2)公式a=中,当Δt→0时a是瞬时加速度。
3.解题思路
(1)选取研究过程的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
(2)判断本段时间是否可视为极短。
(3)如果可视为极短,用定义式v=或a=求解。
[2018?西城区模http://www.xue63.com/===================相关推荐===================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点时间位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