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下一句是什么的新世相,玩的是什么游戏

新世相营销剑走偏锋遭封禁 知识付费还能玩下去吗? - A5创业网
扫一扫,联系编辑获得审核机会
符合以下要求,获得报道机会
1. 新公司求报道
2. 好项目求报道
3. 服务商求报道
4. 投资融资爆料
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新世相营销剑走偏锋遭封禁 知识付费还能玩下去吗?
& 08:33&&来源:&
  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凌晨四点的北京&&新世相这一系列活动曾经闻名朋友圈。2016年,X玖少年团还曾通过这家新媒体平台出道,在知识付费领域,新世相一时风头无二。
  然而3月19日,新世相陷入了涉嫌&传销&的舆论漩涡,&每邀请一个好友报名,新世相将提供40%现金返现。&这样的营销方式,让新世相的传播页面迅速被微信封禁,&新世相读书会&显示,分享活动已经暂停,但在APP和小程序内依然可以购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数名用户发现,目前部分通过微信投诉的用户,已经收到了退款。
  新世相又一次刷屏朋友圈,但带来的舆论效果可能远离其初衷。实际上,今年1月,网易也曾推出&网易戏精&运营课程,以&分享后减价&的方式刷屏朋友圈,这一活动推广链接同样被微信封杀。同样因为类似原因被封杀的,还有千聊。
  这种剑走偏锋的营销方式背后,是知识付费由热转冷的尴尬处境。近2年,知识付费从爆火到平淡,迅速从风口跌落。行业质疑声不断,曾经吸引了百度、网易、知乎等众多企业的知识付费产品在流量红利期过后,纷纷表现出了对未来的焦虑。
  已有用户收到退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不少付过款的学员向新世相提出了退款申请,并陆续收到退款。此外,截至3月20日,记者发现已经无法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通道购买该课程。
  对此,新世相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了所有平台暂时先不再出售课程的消息,并表示已经购买课程的学员不会受到影响。对于如何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对方则不予置评。
  记者了解到,所有的购买者只需在新世相公众号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并分享后,别人扫码购买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返现,具体来说,下线购买后,分享者可以得到提成40%,如果下线再分享,那么还可以获得下下线购买的10%提成。而此次新世相的课程原价需要199元,9.9元起售,每万人购买便涨5元。此外,销售影响力的第一名还可以获得新世相价值50万元的广告推送。记者从课程购买者获悉,截至目前排名第一的购买者通过发展线下的模式已经赚取了17429.4元的佣金。
  这种涉及奖金提成的三级分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销&。记者联系新世相投资方之一的腾讯,腾讯表示微信团队严厉打击多级分销等违规行为,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规则中也有明确规定。新世相通过多层抽成等方式,推广网络课程,违反了微信平台规则。目前微信团队已对相关公众号进行了处罚。
  在被微信叫停课程后,新世相的分销模式也引发了已经购买课程的学员的质疑。一位网友告诉记者,她付款后被拉进了群里,发现群里所谓&班长&、&学习委员&发的消息,吸引眼球的重点就是发朋友圈拉人头赚返利。&买课程的目的感觉都被扭曲了。&她表示。
  据她描述,随着事件的发酵,群里有超过半数的人都对新世相提出了退款申请,但是新世相的管理者开始是不给回复,然后就直接回复不给退款,据她了解有些人因为反抗激烈,直接被管理员移出了群。
  3月20日中午,记者从相关群中了解到新世相已经同意退款,在公众号回复申请退款就可以,而之前在微信投诉的学员已陆续拿到了退款。
  记者在群中发现,购买新世相课程的人大多为新媒体从业者,比如上述网友就表示看到之前的写作老师发的海报,就是想着各方面东西都要了解一些。&之前没买过新世相的课,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该网友表示。
  也有很多网友对新世相的授课目的提出了质疑,认为新世相出售课程是听课其次,收益第一。
  &如果你的课真的好,我们会宣传,但现在他的课程怎么样我们还没有了解。这样发到朋友圈中如果有朋友购买后,自己也成为了分销商,莫名成为了朋友眼里的疑似&传销&分子。&有网友表示。
  知识分享价值与用户需求失衡
  在此次新世相事件背后,知识付费行业正经历加速洗牌的阵痛。2016年被称作&知识付费&元年,第一个引爆知识付费的产品是&分答&。2016年5月,分答&横扫&朋友圈,尤其是王思聪加入分答的答主队伍后,吸引了近6万人前来收听。几乎同时,知乎Live上线,包括李开复在内的各类达人纷纷开讲。
  名人大咖的加入,让知识付费迅速聚集了一批玩家,包括百度、网易、知乎、喜马拉雅、新世相等玩家纷纷入局,希望在这波内容变现的风口分一杯羹。这阵风也曾吹出了一张张光鲜亮丽的成绩单,罗振宇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曾获实时收视第一,同年12月,喜马拉雅举办的&123知识狂欢节&销量超5000万元。据企智网数据,知乎live在2016年10月单月收入超过1800万元。
  两年内,知识付费已经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形式,也覆盖了早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
  为什么知识付费一下子火了起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炒作、知识付费本身的商业逻辑行得通以及推广模式让其看起来非常火爆。
  李俊慧表示,知识付费在传统服务场景中很常见,用户接受程度也很高,为知识买单的消费习惯是存在的,就看谁提供方式更贴近用户需求。很多知识产权付费平台的形式,打通了知识分享与商业变现的难题。
  但新鲜劲过去后,知识付费也面临打开率下降、复购率存疑等问题。罗永浩和&Papi酱&的知识付费项目半途而废,这让更多人认为&知识付费是个伪命题&。一位知乎答主曾公开表示,在他开通Live(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的黄金期,一次精心准备的Live收益能够达到2万元,而现在每月的收益已经不到3000元。
  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喜马拉雅FM的产品复购率为52.4%,分答的产品复购率为43%,知乎的产品复购率为42%,得到的产品复购率则未显示。报告还显示,当前喜马拉雅FM、得到、知乎的已购用户复购意愿均在90%以上。但也有公开资料显示,当前知识付费的平均到课率不足10%。
  用户开始冷静,要求也在变高。李俊慧认为,知识付费面临的难题,主要是还是知识分享人的知识分享行为与商业变现平衡的问题。此外,知识分享内容的价值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失衡也是制约行业发展重点所在,如何让对的人找到或匹配到适合的内容,确实需要一些创新。
扫一扫关注A5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西瓜
自V2.0版本推出“知识圈”功能以来,迅雷镖局迅速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使用,进一步佐证了“知识付费正在成为新一代网民普遍接受的模式这一现实”。近期,迅雷镖局2.0.1发布,知识圈功能升级,开放了免费入圈权限,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
近两年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在此浪潮下涌现出大量优质的知识内容产品,“知识付费”也已被大众所接受,今天我们来盘点女性知识付费的内容类产品。据小鹅通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的用户中,女性用户占比达62%。从付费内容来看,个人提升和母婴亲子是付费用户比例是最高的两个,分别占了27%
由网易新闻举办的2018年GMIC“内容新生态”专场今日正式召开。在论坛上,网易传媒内容创新业务总经理刘晶、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蜻蜓FM副总裁郭嘉等人共同探讨了关于内容付费是否进入下半场话题。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面对这样一个热点,各知识付费平台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活动,这里做了一份粗略的统计。在其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各平台都开始主打“听书”这一促销点,这也说明用户听书需求的崛起,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本文主要是对市场上知识付费排行榜中占有率较大的几款产品:知乎、得到、在行、百度知道的横向对比,分析他们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机遇。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产品设计方案。
当谷歌不再顾及员工的反应,这还是曾经被硅谷所推崇的谷歌吗?1998年24岁的谢尔盖·布林和25岁的拉里·佩奇,在美国加州郊区的一个车库内创建谷歌,为一个全球互联网巨头和伟大企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贾跃亭造车梦得以延续,恒大许家印因何支持他?6月30日支付宝和微信正式接入网联;摩拜新增19个无门槛免押金城市;ofo小黄车退押金受“威胁”“输钱”也不要“输人”;阿里云出现故障,官方发布诗意回应;传拼多多欲赴美上市,拼多多回应:不予置评。
据外媒消息,金融大鳄索罗斯将参与认购小米61亿美元的香港IOP,认购少量小米IOP股票。CapitalGroup、高瓴资本分别认购5亿、6亿美元的小米股份。此前,小米首日孖展已经认购45.52亿港元,在港公开发售集资额23.98亿港元,相当于超购仅约0.9倍。
据北京时间6月29日上午的消息,研究发现一个名为“NameTests”的第三方检测应用让1.2亿名Facebook用户再次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这个应用的漏洞直到上个月才完成修复。
接连上演版权大战、握手言和、网易侵权危机等许多大戏后,在线音乐这个互联网的传统玩家也一度成为风头与共享单车等齐平的舆论焦点,但随着在线音乐的用户规模渐趋饱和,大戏背后的市场格局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稳定和固化。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6月29日报道,小米IPO定价为17港元/股,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的低端。但有消息人士称,小米IPO定价会目前仍在进行中,最终价格还没有百分之百确定,仍有可能发生变化,不过照目前情况看,即便有变也不会太多。
昨日,做空机构SprucePoint资本管理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对陌陌持强烈做空立场,预计将有30%-50%的下行风险。SprucePoint资本管理公司在报告中称:“陌陌的投资者群体由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组成,而这两个群体又不足以支撑陌陌的投资。”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6月29日消息,58同城在微博中发布声明对58员工的不当言论表示道歉。昨日陌生男子报复社会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和大多数民众谴责凶手、安慰死者家人不同,一个58员工在朋友圈发布不当言论,引起轩然大波。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6月29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亿万富翁索罗斯正在寻求认购小米香港IPO股票。据悉,一个索罗斯支持的基金早期进行了认购,寻求小规模投资。小米尚未确定最终发行价和特定投资者间的分配比例。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6月29日消息,因B站9周年活动“遗漏”了FGO(《命运/冠位指定》)的玩家,凌晨B站董事长陈睿出面致歉,并决定从6月30日前从转发用户中抽取总计13000人送出奖品,最高可获518元现金,来安抚玩家情绪。
创业好项目
网络文学二十年: 意气江湖载酒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新世相营销剑走偏锋遭封禁 知识付费还能玩下去吗?
  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凌晨四点的北京……新世相这一系列活动曾经闻名朋友圈。2016年,X玖少年团还曾通过这家新媒体平台出道,在知识付费领域,新世相一时风头无二。
然而3月19日,新世相陷入了涉嫌“传销”的舆论漩涡,“每邀请一个好友报名,新世相将提供40%现金返现。”这样的营销方式,让新世相的传播页面迅速被微信封禁,“新世相读书会”显示,分享活动已经暂停,但在APP和小程序内依然可以购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数名用户发现,目前部分通过微信投诉的用户,已经收到了退款。
新世相又一次刷屏朋友圈,但带来的舆论效果可能远离其初衷。实际上,今年1月,网易也曾推出“网易戏精”运营课程,以“分享后减价”的方式刷屏朋友圈,这一活动推广链接同样被微信封杀。同样因为类似原因被封杀的,还有千聊。
这种剑走偏锋的营销方式背后,是知识付费由热转冷的尴尬处境。近2年,知识付费从爆火到平淡,迅速从风口跌落。行业质疑声不断,曾经吸引了百度、网易、知乎等众多企业的知识付费产品在流量红利期过后,纷纷表现出了对未来的焦虑。
已有用户收到退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不少付过款的学员向新世相提出了退款申请,并陆续收到退款。此外,截至3月20日,记者发现已经无法通过微信公众号、APP、微信小程序等通道购买该课程。
对此,新世相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了所有平台暂时先不再出售课程的消息,并表示已经购买课程的学员不会受到影响。对于如何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对方则不予置评。
记者了解到,所有的购买者只需在新世相公众号生成自己的专属海报并分享后,别人扫码购买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返现,具体来说,下线购买后,分享者可以得到提成40%,如果下线再分享,那么还可以获得下下线购买的10%提成。而此次新世相的课程原价需要199元,9.9元起售,每万人购买便涨5元。此外,销售影响力的第一名还可以获得新世相价值50万元的广告推送。记者从课程购买者获悉,截至目前排名第一的购买者通过发展线下的模式已经赚取了17429.4元的佣金。
这种涉及奖金提成的三级分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销”。记者联系新世相投资方之一的腾讯,腾讯表示微信团队严厉打击多级分销等违规行为,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规则中也有明确规定。新世相通过多层抽成等方式,推广网络课程,违反了微信平台规则。目前微信团队已对相关公众号进行了处罚。
在被微信叫停课程后,新世相的分销模式也引发了已经购买课程的学员的质疑。一位网友告诉记者,她付款后被拉进了群里,发现群里所谓“班长”、“学习委员”发的消息,吸引眼球的重点就是发朋友圈拉人头赚返利。“买课程的目的感觉都被扭曲了。”她表示。
据她描述,随着事件的发酵,群里有超过半数的人都对新世相提出了退款申请,但是新世相的管理者开始是不给回复,然后就直接回复不给退款,据她了解有些人因为反抗激烈,直接被管理员移出了群。
3月20日中午,记者从相关群中了解到新世相已经同意退款,在公众号回复申请退款就可以,而之前在微信投诉的学员已陆续拿到了退款。
记者在群中发现,购买新世相课程的人大多为新媒体从业者,比如上述网友就表示看到之前的写作老师发的海报,就是想着各方面东西都要了解一些。“之前没买过新世相的课,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该网友表示。
也有很多网友对新世相的授课目的提出了质疑,认为新世相出售课程是听课其次,收益第一。
“如果你的课真的好,我们会宣传,但现在他的课程怎么样我们还没有了解。这样发到朋友圈中如果有朋友购买后,自己也成为了分销商,莫名成为了朋友眼里的疑似"传销"分子。”有网友表示。
知识分享价值与用户需求失衡
在此次新世相事件背后,知识付费行业正经历加速洗牌的阵痛。2016年被称作“知识付费”元年,第一个引爆知识付费的产品是“分答”。2016年5月,分答“横扫”朋友圈,尤其是王思聪加入分答的答主队伍后,吸引了近6万人前来收听。几乎同时,知乎Live上线,包括李开复在内的各类达人纷纷开讲。
名人大咖的加入,让知识付费迅速聚集了一批玩家,包括百度、网易、知乎、喜马拉雅、新世相等玩家纷纷入局,希望在这波内容变现的风口分一杯羹。这阵风也曾吹出了一张张光鲜亮丽的成绩单,罗振宇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曾获实时收视第一,同年12月,喜马拉雅举办的“123知识狂欢节”销量超5000万元。据企智网数据,知乎live在2016年10月单月收入超过1800万元。
两年内,知识付费已经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形式,也覆盖了早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
为什么知识付费一下子火了起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炒作、知识付费本身的商业逻辑行得通以及推广模式让其看起来非常火爆。
李俊慧表示,知识付费在传统服务场景中很常见,用户接受程度也很高,为知识买单的消费习惯是存在的,就看谁提供方式更贴近用户需求。很多知识产权付费平台的形式,打通了知识分享与商业变现的难题。
但新鲜劲过去后,知识付费也面临打开率下降、复购率存疑等问题。罗永浩和“Papi酱”的知识付费项目半途而废,这让更多人认为“知识付费是个伪命题”。一位知乎答主曾公开表示,在他开通Live(实时问答互动产品)的黄金期,一次精心准备的Live收益能够达到2万元,而现在每月的收益已经不到3000元。
艾媒咨询《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喜马拉雅FM的产品复购率为52.4%,分答的产品复购率为43%,知乎的产品复购率为42%,得到的产品复购率则未显示。报告还显示,当前喜马拉雅FM、得到、知乎的已购用户复购意愿均在90%以上。但也有公开资料显示,当前知识付费的平均到课率不足10%。
用户开始冷静,要求也在变高。李俊慧认为,知识付费面临的难题,主要是还是知识分享人的知识分享行为与商业变现平衡的问题。此外,知识分享内容的价值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失衡也是制约行业发展重点所在,如何让对的人找到或匹配到适合的内容,确实需要一些创新。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很抱歉,此页面暂时找不到!
抱歉,找不到此页面~
Sorry, the site now can not be accessed.
你请求访问的页面,暂时找不到,我们建议你返回首页官网进行浏览,谢谢!页面没有找到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Powered by JEECMS
您要查看的页面不存在,请尝试以下操作:
1、如果您已经在地址栏中输入该网页的地址,请确认其拼写正确。
按钮,尝试其他链接。
3、打开 ,然后查找指向您感兴趣信息的链接。
4、,报告您访问的错误链接,我们将及时修正。剑走偏锋的新世相,玩的是什么游戏?
“新世相”这三个字,如果不是自媒体圈的人,可能对它有些陌生,但说到“佛系青年”、“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逃离北上广”等朋友圈现象级爆文的话,可能你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没错,这些都是出自这个名叫“新世相”的团队。
3月19日,新世相又一次在朋友圈刷屏,一切源于新世相最近推出的营销课,不过网民这次的评价却是“吃相很难看”。
该课程采用阶梯式收费,原价9.9元,每超过1万人购买涨价5块钱。总之一句话,越早买越便宜,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威逼”!
不仅如此,新世相还承诺,凡是购买营销课程的用户,都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每邀请一位好友报名营销课程,即得40%现金返现,上不封顶;
邀请的好友同时邀请了朋友报名,也可获10%返现;
收益排行榜前10学员最高可得万元现金奖学金,第1名学员还可得价值50万的新世相广告推送一次;
开课后,坚持完成每日作业可得新世相读书会月卡一张。
现金返现、万元现金奖金、价值50万的广告推送,此为“利诱”。
在这种“威逼利诱”下,为了得到现金返现,网友纷纷刷屏朋友圈,喊出“再不买又涨价了”“现在买还不晚”等口号。
截止3月21日上午11时,新世相APP显示,共有96736人购买课程。由此计算,新世相通过销售课程获得超过300万元的收入,其中排名第一的网友“剽窃一只猫”收益为17429.4元。
但是这种模式却没逃过微信团队的法眼,3月19日11时,"新世相营销课"公众号被封停,微信发布声明公告称:新世相通过多层抽成等方式,推广网络课程,违反了微信平台规则。微信团队严厉打击多级分销等违规行为,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规则中也有明确规定。
顿时舆论开始蔓延,大家开始纷纷吐槽这种营销类似于传销,甚至有用户要求退款,负面情绪占比高达56.19%。
通过沃德社会气象台的实时监测,近三天网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共有2165条,其中微博占比最高,达到45.6%;其次是来自新闻客户端的信息占比20.3%,其中大多是一些自媒体人的讨论。事件影响人数更是超过21829.17万人次。
从关注态势来看,在经历了全民关注、微信处罚之后,网友再次爆出“新世相此前承诺的现金返现未到账,有管理员把用户提出微信群”,这则消息的传出又将新世相营销课推上一个舆论高峰,并且之后的舆论态势仍然有升高趋势。
据网友说,此前新世相海报所说的现金返还微信零钱,有些已购用户却表示没有收到!由于大家在朋友圈讨论新世相不守信诺返现,最终,有网友被踢出微信群。
舆论压力下,新世相回应接受处罚并进行整改,但其网络口碑仍然了受到不小的影响,通过沃德社会气象台智能网络满意度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新世相”近日的网络满意度下降比较明显,尤其是3月19日较前一天下降43.98%。之后其满意度虽然在新世相的官方回应声中有所上升,但仍然低于往常18%左右。
单纯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新世相”这次的营销无疑是史诗级的!
以自身的口碑基础和用户属性作为推广的裂变起点,达到精准扩散的目的,同样以发展“下线”赚钱为诱饵,吸引二三级的裂变点继续扩散,同时设置了涨价机制,加速裂变的过程。实现推广APP、流量变现的同步进行,人家是花钱推广,“新世相”则是做到了收钱推广!
但是,这样的营销模式最终还是在舆论的声讨中暂停了,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品牌之路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刷屏十万加,更不是传销拉人头,最终还是要滴水穿石。做品牌十年,毁品牌一天,千万慎重。不能以做传销的心态来做企业,更不能以对待传销者的姿态来对待粉丝用户。”
近年来,分答、知乎LVIE、得到等平台爆发,咪蒙、新世相等大V也纷纷开售各种课程。知识经济如此火爆,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希望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快速获得知识。
这无可厚非,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崇尚捷径的时代,人们需要碎片化、高效率的学习,就会有产品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不过,真正的知识经济,不应该是以营销为目的,甚至不应该有营销属性。而是要回归到知识本身,出精品课程或者知识内容,尊重知识传播规律,找到真正需要它的用户,才能把知识这个生意长久地做下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走偏锋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