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找不到印度av印度有十几亿人,却找不出几个会打游戏的人

你们游戏里遇到过印度人吗,印度也有十几亿人口,却很少有人玩steam【steam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60,870贴子:
你们游戏里遇到过印度人吗,印度也有十几亿人口,却很少有人玩s
你们游戏里遇到过印度人吗,印度也有十几亿人口,却很少有人玩steam
印度有一半的人没有厕所用
我上次还跟一个印度阿三彪英语
dota有不少
别的游戏不太清楚
外国人大多数在讲英语,分不清是哪国的,除了英语还见过讲日语的,俄语的和不认识的(德语法语分不出来,好不好是西班牙语呢)印度语是啥样的?没见过
印度人在美国
打tf2遇到过很多印度人
gta里全是印度的
csgo遇到很多外国人 叽里呱啦听不懂
各种多人游戏里经常遇到印度人
下周六19:00全网直播,20余款新品游戏重磅发布,更有海量福利等你拿!与Tencent WeGame 漫步星途,探索下一个未知世界,一起发现更多好游戏!
肯定有,但没多少。
玩幽灵行动PvP碰到过泰国佬,唧唧歪歪说的什么鸟语。有些外国人素质也很差,自己非要上去骚,结果被击倒了就疯狂求救,你不去救他直接语音就是一句 U F_u、c.king idiot,然后退游戏,我跟我同学简直一脸懵逼
瞎扯,印度就1亿多“人”好么
印度人使用电脑的英语应该也不差吧,纯猜。
英语学得好能听出印度口音来,简单说就是美国人英国人讲英语咱们能听清印度人讲英语听不清是啥
玩全境遇到过,一直开着麦,吵死了
打叛乱碰见过,他进国内服务器,ping将近700
印度被殖民过,讲了一口咖哩英语。
打R6和GTA5遇见过,GTA里遇见的挺友好的,一起玩得很开心,带他过抢劫直接不要分红;倒是R6里的那货在我看小车的时候故意爆我头,下一局防守方直接机枪审问。
印度只有一亿多算是人。。剩下的你百度下种姓制度
csgo把我匹配到印度区过一次,唧唧歪歪,去翻主页,全是印度佬
可能因为印度的贫富差距过大,多数的穷人玩不起游戏。根据steamspy的统计印度steam用户仅占 0.53%,而台湾省则是 0.59%,中国约占11%
印度白领正常工资每天十几块,还有心思玩游戏
前天r6碰见一个,***能比比,让他闭嘴还开骂,直接tk了,真的烦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印度和中国同样是10亿+的人口大国,为何体育成就如此之差?
从亚运会奖牌榜看,中国队金牌总数近百枚了,而印度才区区三枚金牌,同样是亚洲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为何印度的体育成就如此之差呢?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中国把亚运所有奖牌都砍下来对搬砖工有什么影响?
那中国跟印度一样怒砍三金牌就对搬砖工有力了?真尼玛神到不能神的逻辑
引用3楼 @ 发表的:没有常识啊。印度只不过是1亿人口+10多亿牲口的国家,怎么跟中国比较。
我对这种回复都能被点亮,实在不理解,起码的尊重懂嘛
大赛事是不允许开挂和作弊的,抓到就取消资格,所以,阿三只能在国内开开挂
引用10楼 @ 发表的:
那中国跟印度一样怒砍三金牌就对搬砖工有力了?真尼玛神到不能神的逻辑
我笑了,好像它很有逻辑的样子
中国把亚运所有奖牌都砍下来对搬砖工有什么影响?
引用5楼 @ 发表的:
看看要到几楼会扯印度医疗免费的事情
阿三医疗免费,就是没药,有也是欧美国家新研制出来的,免费给试药了。
中国把亚运所有奖牌都砍下来对搬砖工有什么影响?
马币(虚拟币)未来的出路必定是国际贸易汇款为主,生活应用为辅
比特币的神话没经历过也是听说过,别错过另外的好机会了
现在注册送1236马币价值100多块钱,注册地址: 1236马币实名认证后送
您注册用的链接是我的推广链接,您注册了,我谢谢您,不放心可以把实名认证后送的币都卖给我,我都收
您要是不想让我占便宜,可以把推广码去掉,但我希望您好好研究一样,我希望马币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参与
大赛事是不允许开挂和作弊的,抓到就取消资格,所以,阿三只能在国内开开挂
看看要到几楼会扯印度医疗免费的事情
没人正经回答,我来说说竞技体育更注重科学训练,合理选材,方法正确事半功倍,看看美国对体育科学的研究就明白了。再说体育强国如美俄人口基数并不小。印度那是瞎jb整,能指望出成绩?
人家厉害的阿三不屑于参加比赛。
与印度国民的传统观念有关,他们的宗教一直提倡不争的观念,所以你就看他们,瞎有那么大的块头,打仗never win,体育也不行…
体制不行呗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中国把亚运所有奖牌都砍下来对搬砖工有什么影响?
那中国跟印度一样怒砍三金牌就对搬砖工有力了?真尼玛神到不能神的逻辑
引用10楼 @ 发表的:
那中国跟印度一样怒砍三金牌就对搬砖工有力了?真尼玛神到不能神的逻辑
我笑了,好像它很有逻辑的样子
引用5楼 @ 发表的:
看看要到几楼会扯印度医疗免费的事情
阿三医疗免费,就是没药,有也是欧美国家新研制出来的,免费给试药了。
那中国十多亿人口为什么篮球足球不如还没几千万人口的小国?
引用12楼 @ 发表的:
阿三医疗免费,就是没药,有也是欧美国家新研制出来的,免费给试药了。
印度制药工业完爆中国。。
楼主知道印度的板球吗?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3楼 @ 发表的:没有常识啊。印度只不过是1亿人口+10多亿牲口的国家,怎么跟中国比较。
我对这种回复都能被点亮,实在不理解,起码的尊重懂嘛
阿三不搞体育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5楼 @ 发表的:
印度制药工业完爆中国。。
但是出口居多,穷人照样没得用......
引用1楼 @ 发表的:中国把亚运所有奖牌都砍下来对搬砖工有什么影响?
感觉你得搬一辈子砖了
才输了个印度都不如的国家,别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7人参加团购49.00元&79.00元
630人参加团购385.00元&999.00元
112人参加团购69.00元&139.00元
91人参加团购226.00元&369.00元
342人参加团购98.00元&599.00元
50人参加团购44.00元&70.00元
12人参加团购49.90元&89.00元
363人参加团购299.00元&599.00元
472人参加团购288.00元&849.00元
56人参加团购349.00元&549.00元
240人参加团购129.00元&299.00元
396人参加团购256.00元&1099.00元& & &印度的国土面积不及中国的一半,靠什么养活十几亿人口?&&&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暴露了一种误解,就是把一国国土面积与农地面积、质量混为一谈。实际上,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禀赋,印度远远好于中国。在2015年出版于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大象之殇:从印度低烈度内战看新兴市场发展道路之争》中,我曾详细对比过中印两国的农业发展资源禀赋:
& & 中国国土面积接近印度3倍,但其中大部分是山地丘陵、海拔上千米的高原和荒漠,山地、高原、丘陵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66%,全国近70%县区座落在山区;平原只占少部分,包括高原小平原在内的平地约占34%,而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仅占全国陆地总面积16%,海拔超千米地区占65%。我们为秦岭、太行山、燕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的雄奇风景而喝彩时,还需要意识到,中国在全球海拔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独占7座对农业发展意味着什么。
& & 而且,海外学术界之所以称中国社会为&治水社会&,就是因为中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高度失衡,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历时2155年,就发生了1056次较大旱灾就有,几乎是两年一次,有的旱灾甚至连续10余年之久。明朝之所以覆亡,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天启七年至崇祯十四年(西元年)黄河流域连续干旱15年,瘟疫随之而来。
& & 相反,中国古人早就用羡慕的笔调描述印度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青之草&,这是因为印度地形、光、热、水、土条件均显著优于中国:平原约占印度国土面积43%,仅恒河平原面积就大大超过中国最大两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面积之和。其余国土中大约28%是海拔高度几百米的台地和缓丘,18%是丘陵,只有11%是山地,印度德干高原海拔高度与险峻与青藏高原完全不可比。有利的地形结构使得印度50%以上国土为可耕地,相比之下,全球陆地面积中可耕地占比仅10%,中国可耕地占比接近全球平均水平。这样,印度纯耕地面积一度比中国多将近一倍。1950年,新中国和独立印度均在初创,中国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27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1/3,印度的2/5,法国的1/3,美国的1/8,苏联的1/7,加拿大的1/17。到2008年,根据金砖国家统计手册,中印两国耕地面积比较,印度比中国多29%。论光、热、水、土条件,印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大部分国土可一年三熟,全国涵盖了世界所有类型农业气候地带,在世界60类土壤中拥有46类;&&
& & &&拥有这样的自然条件、农地资源禀赋,只要效率比中国差得不是太多,养活其十几亿人口不是难如登天,何况该国贫富分化严重,大量穷人生活标准很低,养活他们更容易了。
相关文章推荐“一亿人和十亿动物的国家”。印度17
.起床后赶紧洗漱洗澡,吃过早餐,大家想早早去观光。导游倒是挺实在,8点半出发,9点就到了莲花寺外。可是要等到9点半开门,这不扯吗。大家无奈的往寺对面的长途汽车站走去。这人较多,有不少脏不忍堵是小早点摊位。有个印度妇女怀抱孩子在贩卖小商品,生活的很艰辛啊。等车的人不少,车破、人脏、场地乱。眼看到景区开门的时间到了,大家去参观。
&&&&&&&&&&&
走进美丽的大公园,草坪、树木都修剪的很好。要在花木间走一小段路,才到莲花寺下面。脱了鞋,走上台阶到寺前观赏。寺庙高雅洁丽、如峰屹立。寺庙的式样殊异于印度教庙,有别于伊斯兰教清真寺,异于印度其他比较大的宗教之庙宇。莲花庙之貌,宛若一朵盛开莲花,故称“莲花寺”。莲花代表着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伊斯兰教的同一,不论是哪个宗教的信徒都可以来这里祈祷,沉思。在莲花庙,每种宗教都是平等的。
&&&&&&&&&&
寺庙高三十四米多,底座直径七十四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以白色大理石建造。初生的朝阳下,巨大的“白莲花”,折映播照如云洁光,恍若圣光外播。庙的底座边上,有九个连环清水池,拱托着这朵巨大的“白莲花”。莲花庙周围,环布大片碧绿草坪,草地上点缀着一簇簇花木。远看莲花庙,蓝天、丽阳、白云下,犹若白莲花绽放在清池上,池边花草环绕,一幅圣洁如仙域般画卷绘在天地间。
莲花寺建成于1986年,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庙。大同教创立于1844年,创教者据说是一位名叫巴哈奥拉的伊朗人。大同教有崇拜神,不崇拜偶像,不需教士,也无复杂的祭祀仪式。它的教义目的是融合各种族、国家和宗教,并组成一个人类的大家庭,建立持久的世界和平,扫除各种迷信和偏见,强调科学的作用等,其教义融进了现代意识。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同教影响已遍及世界各地,现有教徒一千多万人。教徒们在世界七个国家建有大型教庙,但形状各不相同,主要是根据当地国的文化特色来设定造型。大同教创立三十年后传入印度,到20世纪90年代,在印度有三万多名教徒。莲花庙的形状之所以采自莲花,缘于印度的历史文化渊源。莲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为神物,又被当代印度人尊为国花,所以这座庙宇一建成,就备受重视宗教生活的印度人喜爱。
莲花寺的印度语为(Baha’i House of
Worship)。巴哈伊信仰则是世界上独立的宗教中最年轻的一员。它是19世纪中叶由伊朗贵族巴哈欧拉在伊斯兰教巴布教派基础上创立的一个世界性新兴宗教,其称谓得自巴哈欧拉之名,意为“荣耀”。
走进莲花庙,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白色是该庙最主要的色调。进庙的教徙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
直接裸露的大跨结构,比外形更让人震撼,有独特的暴露结构之美。无论是在哪里,建筑总是最能将精神和物质合二为一的,思想和历史最直接的展现。去过欧洲的教堂,金碧辉煌或神秘威严,没有一座象这样的亲切舒畅,没有任何压力,仿佛走进的是体育馆或者是个芭蕾舞馆,可以自由奔跑和飞舞,不同的只是在这里是精神在飞扬,如同它的教旨希望世界和平与和谐。可惜里面不能拍照,只好在庙外从玻璃处向里面拍了几张照片。转出寺庙大厅,在高台上看远处有一座三塔并立的印度庙。三座红塔上空飞翔着众多的鸽子。大家原路出了莲花寺公园,前往德里老城。
&&& 为了和原来的德里城区分,现在的印度首都叫做新德里。德里是古老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结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历史镜子,展现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则是一座里程碑,让人们看到了印度前进的步伐。老德里历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约1400年,公元前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迪里重建此城,德里由此得名。1911年英国殖民统治者驻印度总督将首都从加尔各答迁至德里,在旧城以南3公里处的恒河支流亚穆纳河西岸兴建新德里,1931年起,新德里开始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宣布为首都。“德里”一词来自波斯文,意为“门槛”,或者“山冈”、“流沙”等,这些说法来自于古代印地语。
新德里和旧德里对比之强烈实在超乎想象。就像西方媒体形容印度是“一亿人和十亿动物的国家”。印度11亿人口中的一亿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而广大农村和小乡镇的人民,却像动物一样的生活,政府好像也抛弃了他们,任其自生自灭。那10亿“动物”对自身的生活窘境也听之任之、麻木不仁,因为绝大部分印度人,相信印度教意中的“修来世”的精髓。自己今生生活的不好,是因为前世修行的不好;而今生修行好了,来世自然就会像呢一亿人那样生活了。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贫富分化极为严重,而社会却超级稳定!这真是政府求之不得的啊!
德里,果真是印度这个“特殊古董”和“特殊现代”的缩影,将一切的混沌、矛盾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如果用现代标准来衡量老德里的话,那里确实显得苍老和破旧。各种电线如同捆绑这些建筑的道道绳索,束缚了老德里这位耆耋老者本就蹒跚的步履。&
十字路口破败的红绿灯不过是个摆设,绝不运作。路面上拥挤着多是没有后视镜的微型小车,整个车身感觉刚刚摔了个“狗啃泥”,满身青红紫绿、坑坑洼洼。“突突车”、摩托车、脚踏两个轮的三个轮的,更是无所顾忌、叮叮当当地见缝插针、横冲直撞。
只有一个物件急不来,他高傲地对一切“世俗”的拥挤与喧嚣“视而不见”,自顾悠闲地散漫于街头巷尾,他便是在印度教中被视为神物的瘤牛。&最让你始料不及,没有准备的是,这里满街“充斥”的似乎只有男性,以及随处挂在墙上没有任何遮挡的男性小便器,和时而被迫钻进你鼻孔的“不良气味”。在人、车、牲畜的喧嚣与气味混杂,冲撞着视觉、听觉和嗅觉之际,我们到了贾玛清真寺。
它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沙贾汉奢华建筑风格的代表,就矗立在红堡的西南侧,始建于1644年,直至1658年完工。是一座金顶寺庙,信徒众多,景象壮观。一如所有的清真寺,它一样有着四座宣礼塔,与众不同的是它有着两座高40米高的尖塔,女人们如有男人陪伴,花上20卢比还可登上南面尖塔。
这是导游小祝赠送给我们的项目,我们走上寺前的大台阶,脱了鞋准备进去。几个回教士要收费,每人30卢比。导游说那些收费的人是假的,这里原本是不要钱的。导游上去理论一番无果,我说交钱吧,30卢比合人民币4块多钱,也不多。导游气不过,就是不让交钱,说“我领你们去看红堡吧”。哈哈,行啊,红堡比这里更有名啦。
上了车,问题来了,红堡面积很大,买了票也看不过来,时间不允许&。最后大家决定只看外观,驴总也只好顺从大家。是啊,不能要求大家都有一双驴腿啊。哈哈。从停车场围着红堡的外城墙,大家一通狂走。路上遇到好几拨印度学生,和我们嬉闹。团友们算见识了驴总哄孩子的能力了。
&&&&&&&&&&红堡是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城堡,用红色砂石砌成,是印度的象征。
红堡始建于1638年,建造者就是那位为自己的心爱之人建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寝——泰姬陵的沙贾汗(Shah
Jahan),而真正完工的却是弑兄继位,迁都到阿格拉,并囚禁父亲于阿格拉堡的三子——奥朗则布(Aurangzeb)。
沙贾汗的建筑癖简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不过,纵观整个莫卧儿时期,也不只他一人,对建筑有着近乎疯狂的痴迷,他的祖父阿克巴 Akbar
)斥巨资建造了一座因缺水只住了14年的城堡——法塔赫布尔--西格里(Fatepur
Sikri)就是个典型的例证。
&&&&&&&&&&
走到红堡正门---拉赫尔门 (Lahore Gate),
因为它面朝现今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拉赫尔市,代表着抗英的民族运动胜利的希望,如此推论,这个名称应是后世人的版权。在门前广场,大家拍照。驴总趁机往广场的另一面走。到了马路边,不能过去了。那边有“红庙”、“白庙”和“金庙”,只好站在这里拍照了。要是在德里多停留一天好了,看看这里各个流派的庙宇。走吧,回去追大家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印度是不是用 290 万平方公里面积养活了12 亿人?
首先,按照中国目前普遍的饮食水平和营养标准,印度养活的不是「十二亿人」,而是「一亿人口,十亿牲口」。
然后,下文可以看做是对「为什么印度没能用29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养活12亿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下文引自《大目标》。
笔者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有什么比赛,大家就会吐槽:“中国有十亿人,为什么就拼不过那些只有几千万、几百万人口的国家?”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现代体育是工业化社会之间的游戏,农业社会的人口再多,比科技不算数,比体能也不算数。这里没有瞧不起人的意思,以前旧中国也参加过几次奥运会,连个名次都没拿过。现在的印度人口比中国少不了多少,2008&年奥运会只得了一块金牌。相比之下朝鲜还有两块。
人的体能来源于肌肉,长肌肉需要蛋白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食。国家之间比体育,只有能吃到足够多肉的国民才能算作人口基数。肉是粮食变的,牲畜要吃饲料,饲料中大部分是玉米、豆粕、米糠、黑麦、大麦、糙米之类粗粮,没有多余的粮食就没有肉。
比如刚才说到的印度,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不到&200&公斤,最近几年更是下降到&180多公斤,比号称“饥荒”的朝鲜或者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还要少一大截(人均&210&公斤左右),顶多满足口粮需要,自然没有多少余粮养牲畜。
当然印度也有人均&7&公斤的肉食量,实际上是几百万富人和一千多万中产阶级在吃肉,也就是印度能和我们拼肌肉的人口基数只有我们的几十分之一,所以我们奥运会上的金牌比印度多近&100&倍。
与我们三年困难时期想方设法进口粮食不同,印度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粮食出口大国,每年要出口上千万吨。笔者经常去中东,中东的所有超市里粮食区的货架有一多半摆满了印度大米,而且印度大米也是最便宜的。
到&2007&年印度人均粮食产量跌破了&190&公斤以后,印度才颁布了粮食出口禁令。不过即便是有余粮出口的年景,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也没有超过我们“三年困难”的时候。经过了三年禁而不止的粮食出口禁令管制之后,印度再次开始出售大米,随即恢复了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地位,只不过这个冠军并不是什么荣耀。
为了有余粮可卖,也为了保证百分之几的富人和中产阶级有肉吃,需要有&1&亿穷人被拐卖作地下奴隶,以便把口粮压缩到最少,另外还有上千万人要到中东去打工。
粮食是地里长的,说起农业,中国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说一句“人多地少”。印度的粮食安全问题要比中国严重得多,不过印度的地却并不比中国少。中国前几年说要保住&19亿亩耕地不动摇,这几年又说要保住&18&亿亩耕地不动摇,印度的耕地有&24&亿亩,人均耕地2&亩,比中国要多出一大半。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差不多&400&公斤,每亩地年产量350&公斤左右,印度的平均亩产却只有不到&100&公斤。
单产低不是印度的水土或者气候不好。印度是热带国家,水稻一年三熟,印度全国的平均降雨量将近&1200&毫米,相当于中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印度自称有&1/3&的国土是“干旱地区”,不过印度给“干旱地区”定的标准足够把我们气死——年均降水是&750&毫米,相当于我们淮河以南和江汉平原——还是鱼米之乡。
笔者没去过印度,不过有几次坐飞机经过,不管走哪条航线,不管什么季节,只要天气好,放眼望去印度都是一片翠绿,其实不用坐飞机看,打开卫星地图就一目了然,印度是一片绿,中国是一片黄,巴基斯坦也是一片黄。而且印度人&70%是农民,其中一半是佃农。我们名义上只有一半农业人口,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还在城里打工,家里干活的都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印度用全世界最多的农业劳动力和全世界最大、全亚洲最好的一块地,自己却处在挨饿的边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关键原因在于化肥。
粮食来源于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离不开养分,自然界提供的养分很有限,现代农业主要靠化肥人工补充。中国现在每年的化肥消耗量是&5000&万吨,每亩地要用将近&30公斤,印度只有&5&公斤不到,差出去&5&倍,印度的庄稼差了这么多养分,自然就打不了我们这么多粮食。
除了化肥,现在农民种地靠农药、除草剂,灌溉靠水利、水泵,耕地、收割靠农业机械,育秧靠大棚、地膜。综合起来我们现在每年的粮食平均亩产是农业时代的&5&倍。
1949&年&7&月&16&日的《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标题叫《迁安、抚宁、卢龙等小麦亩产百余斤丰收的象征》,也就是说当时亩产百斤就叫丰收。1949&年中国人均耕地是&3&亩,人均粮食产量&207&公斤,亩产不到&70&公斤,这是算上每年套种的豆类、土豆、白薯之后的数字。
现在我们拿豆子做点心,白薯当零食,土豆当蔬菜。如果把这些扣掉的话,当时我们的谷物产量只有不到&8000&万吨,人均只有&140&多公斤。而这个时候印度的谷物产量近&6000万吨,人均&160&多公斤。所以当时印度人均寿命是&41&岁,我们才&38&岁。其他社会发展水平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个差距:印度的城市化率是&17%,中国是&13%;印度人均&GDP&是&170&美元,我们才&100&美元;印度的发电量是&49&亿度,我们是&43&亿度。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印度当时的化肥产量是我们的&4&倍,当然&4&倍也没多少,才&2&万吨。我们当时只有两个化肥厂,使用的是最老的技术,年产量一共只有&5000&吨,肥效还不如一个大城市每年制造的大粪。
除了化肥工业,印度还有英国留下的工业基础。钢产量是我们的&8&倍,生铁产量是我们的&7&倍,水泥产量是我们的&4&倍,铁矿产量是我们的&2.7&倍,石油产量是我们的&2&倍,铁路里程也是我们的&2&倍多。说实话,刚解放的时候我们对印度只有仰望的份。
和我们相比,印度的外部环境也好得多。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和东北亚,顾不上南亚,所以美苏在别处大搞军备竞赛,在印度大搞送礼竞赛。整个冷战期间,印度都是要啥有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全世界从来没有卖核潜艇的,俄罗斯却把核潜艇租给印度用。美国把战略空军当成心头肉,名字上带“战略”俩字的飞机很少外销,印度却能买到其中先进的&C-17&战略运输机,还是第一大海外用户。不光是美苏如此,德国的看家本事是造内燃机,其中最核心的是坦克发动机,美国都只能买成品,印度却能买到全套技术,只是买了技术也没造出合格的来。
现在如此,以前更夸张,1957&年英国向印度提供了“风神”式喷气式战斗机的图纸,1961&年又为印度设计了“胜利”式主战坦克,都是当时相当先进的技术。当这一代英国武器落伍之后,苏联人又送来了更先进的&MIG-21&战机和&T-55&坦克,再之后是&MIG-23&和&T-62,MIG-29&和&T-72,SU-30&和&T-90。
我们解放初期,苏联曾经提供给我们&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基本上都是国防工业和相关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工业。后来对印度,苏联也提供了&100&多个大型成套项目,也是引进苏制武器的配套产业,和给我们的东西相比先进很多代,总价值也比给我们的多近&10&倍。之所以项目总数比我们的少,是因为印度看不上苏联的钢铁、冶金、化工、汽车技术,这些行当都是买的西方设备。
发达国家对印度的态度是“有钱的捧个钱场”,不发达国家也得“没钱的捧个人场”,别人不说,我们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前没少给印度帮忙,印度人不知好歹发动中印战争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一个巴基斯坦支持我们,其他穷国都在给印度捧场。教训了印度一顿之后,我们还是把军队撤回到了战前的位置,可谓仁至义尽。
既然没有外部威胁,印度作为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民主国家,自然会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这时候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的“输出革命”政策,针锋相对地搞了一个“绿色革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通过让发展中国家购买美国的化肥、农药、优良品种、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等等,改善本国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消除穷国爆发革命的土壤。
印度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好事,&20&世纪&50&年代,印度就靠美国贷款购买美国化肥、美国农药,搞起了“绿色革命”。一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是美国化肥农药的最大海外客户之一,也是除美国之外,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产地。
20&世纪&60&年代初,印度靠美国的化肥农药把粮食亩产从&1950&年的&35&公斤左右提高到了近&50&公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这时候正好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连毛泽东都在吃红薯,还要忍着胃酸公开说好吃,此消彼长之下印度人便趁机挑起了中印战争。
如果按照中国人几千年总结下来的历史经验来判断,1962&年的中印战争不管输赢,我们都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局。那个时代我们腹背受敌,全世界都在帮印度说话,北约华约两大集团直接送来了军火,第三世界全体打酱油,这说明冷战双方正在对我们进行最后的战略合围。
但是很显然,我们没死,还把这个局走活了,一直走到今天这般光景。这其中的道理即便到了今天也还是有一大票人不能理解。不知道有多少知识精英一直纠结在&1960&年前后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之类的口水之中。
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反正我们走过来了,天也没塌下来,而且路越走越宽,就像上一章里说到中国这几年的高速增长同样让很多人没法理解一样。我不得不说,中国几千年来积累出的治国谋略、生存智慧很多都已经过时了,要不然中国近代也不会混那么惨。
大炮和黄油是工业化的一体两面
中国、印度几千年都是农业社会,并没有形成适应工业化时代的思考方式。拿着农业时代的逻辑去理解工业化时代,制定生存发展的战略,必然是南辕北辙,搞不好就会作茧自缚,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材。
1962&年印度看明白自己占了天时。在中国和美苏闹僵之后,印度已经成了美苏的座上客,如果能从中国身上刷出一场胜利来,自己就可以当第三世界的领袖了。当了领袖自然有当领袖的好处,将来代表第三世界和发达国家讨价还价,中间免不了可以捞不少油水,这就是封建社会包税人地主的典型想法。
天时是敌人的,地利也不在我们这边,打个比方,藏南地区相当于印度家门口的一堵墙。虽然是高原,不过印度的公路直通山下,印军有多少人就可以上多少人,重炮可以直接拉上战场。印军派了一个军来爬墙头,后面调动的二三线部队更是多达十几万。我们隔着一个青藏高原,交通极为不便,旧中国,直到建国之初,中央政府派个官员去拉萨通常都是绕道印度。
这样的交通条件换了一般国家只能得到一条结论:后勤无法支持作战,然后也就罢兵议和了。至少在抗日战争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拒绝重庆国民政府订购的武器过境,国民政府就一点脾气没有,只有求美国人空运。
解放军虽然忠勇能战,但也只能就地拢拢凑了&1&万边防部队,重武器只有少量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1&万多边防军和敌方&1&个军辖十几个旅,五六万人的兵力对比在这摆着,地图上那点居高临下优势完全不值一提,更不要说印度后面还有多少部队可以随时增援。仗打到最后一个多月。我们才又调来一个师的援兵,只带来了几门榴弹炮和少量汽车。
这并不是我们反应不够迅速,而是需要边行军边修路,实在是已经到了我们后勤能力的极限了。从战后的统计数据也能看出双方后勤补给能力的差距,我军打这一仗总共消耗了&2&万发炮弹和70&万发枪弹,缴获的炮弹倒有&8&万发,枪弹&400&多万发。
印军打败仗,也不是因为士兵太烂,印军的主力第四师是参加过二战的王牌部队。二战中这个师在英军序列中从北非打到意大利,英国人每次有自己啃不动的骨头就让印度人上,自己顶不住的时候还是印度人上,以至英国人当年有句笑谈“不流尽最后一滴印度血,我大英绝不屈服”。这个师的锡克旅、旁遮普旅,几乎个个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廓尔喀联队则长于白刃突击这些印度部队作为英军的炮灰,在德军的千锤百炼之下,每个能活下来的都堪称精华中的精华。
解放军的重火力和北非、意大利战场上的德军完全无法相比,轻武器比二战时候的德军强不了多少。但是几场战斗打下来,印军这些王牌军全交代了,参加战斗的&9&个旅被歼灭了&6&个,剩下&3&个重创,阵亡&5000&人,被俘&4000&人,我军只损失了&700&多人。
为什么这样一场对印度来说本该顺风顺水的战争却打了个一塌糊涂?我军在打仗的时候发现,消灭印军一个旅部,就等于歼灭了一个整旅,打死一个班长,一个班就立即丧失战斗力,士兵顿时斗志全无,甚至乖乖坐在地上等着被俘。印度兵跟着英军打二战的时候就经常有英国军官被打死之后整支印度部队当场不知所措的战例,没了英国主子发号施令,印度部队不但不会继续进攻,也不会有组织的撤退,甚至连撒丫子溃逃都不会,就那么傻愣愣地在敌人的火力下等死或者束手就擒。
这只能说印度人是当顺民当到家了,英国人统治了印度&200&多年,英国人以前,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建立的莫卧儿帝国还统治了&200&多年,再早还有一个德里苏丹国,也是中亚人建立的,再往前则是由更早到达印度的雅利安人统治,雅利安人为印度留下了种姓制度,自己是高等种姓,波罗门(僧侣、祭司)和刹帝利(武士、贵族)、原住民则是低等种姓。
中国当了&100&年半殖民地,现在还有不少人为汪精卫叫屈,以上海租界里的“民国范”为荣。印度几千年都是殖民地,有点独立自主意识的人不被杀掉也会被气死。剩下的顺民畏惧主子甚于怕死,主子让打仗的时候,可以是最一往无前的炮灰,主子让干活也可以是最勤劳的奴隶。英国人在的时候,印度发展得比“老大中国”强得多,同时还能给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当地基。主子拍屁股一走,顺民就傻眼了。第一件事就是四处寻找新主子,所以二战之后的几十年里印度既亲苏又亲美,同时还保留着英联邦成员的身份,又当社会主义又当资本主义,对德法日和东欧各国也都笑脸相迎,把资源和市场拱手相让。
在同一个时代,中美对立,中苏反目,中国的外援断绝,面对美苏两个虎视眈眈的超级大国,只能靠自己。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样板戏也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是中国就有了两弹一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
在印度靠美国贷款和美国化肥、农药进行“绿色革命”的时候,一场“靠自己的绿色革命”也在中国悄无声息地发生了。1958&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亿吨,就算是1958&年有“放卫星”的嫌疑,之前几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已经达到了&1.9&亿吨,但是直到中国爆发本土绿色革命之前,1969&年产量仍然只有&2.1&亿吨。
即便那时候在农业上奉行的是“以粮为纲”的政策,把所有非必需的农副产品全都停掉,节约土地和人力来保障粮食生产,但是仅仅靠人的双手,从土里刨不出多少产量来。
现在中国每亩化肥施用量近&30&公斤(纯养分),如果换算成养分相同的粪肥,至少需要&1&吨,那时候中国人均耕地&2&亩多,一个人一生产生的排泄物积成肥料也只有七八吨,每年平摊到每亩土地上不过相当于一捧化肥。
所以,无论怎么努力,粮食产量必然会卡在这个水平,这不是经济学,只是生物学。但是从&1970&年起,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开始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加。1962&年我们的粮食总产量是&1.6&亿吨,到&1978&年实行农村承包制改革之前,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3&亿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超过&320&公斤。
这个变化是在&1978&年以前发生的,显然不是靠积极性,也不可能是由于中国忽然找到了很多粪。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完全掌握了化肥、农药制造技术,开始大规模建设化肥厂。
这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和过往的王朝兴衰相比,这一次中国的粮食产量开始稳定地超过人口增长,中国人从此永远告别饥饿,也将永远告别“一将成名万骨枯”的王朝周期率。
现代化肥工业最重要的部分叫合成氨工业,合成氨工业生产氨,氨则是制造几乎所有氮肥、磷肥的基础原料。中国解放前留下两座合成氨工厂,20&世纪&50&年代又建了&4&座,20世纪&60&年代建了&20&多座,到&1970&年总产量也只有&200&万吨,不到现在化肥用量的&1/20。
那时候中国人还在饿肚子,为什么不能多建点呢?不是我们不想建,那时候我们实在是没那个技术,想建也建不起来。欧洲人&19&世纪中期就发现了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但是真正建造出能够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氨装置是&20&世纪。
合成氨的原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课本上的内容,到现在我只记得一个“高温高压”,高温是三四百度,高压是几十到几百个大气压,介于&19&世纪末的战列舰上用的高压汽轮机与&20&世纪的潜艇壳体之间。设备管路需要承受的压力更高,大约是炮管的&1/10,所用的原材料也是和炮管差不多的合金钢无缝管。
所以&19&世纪末西方列强造了几十年巨舰大炮,到&20&世纪初就能造合成氨设备了。现在,哪些国家能独立设计建造下潜深度几百米的潜艇,哪些国家也就能建造年产几十万吨的大型合成氨设备,能得到吃不完的粮食。大炮和黄油在工业时代根本就是一回事。
合成氨工业最初并不是用来做化肥的,而是做炸药,巨舰大炮就意味着一发炮弹几吨重,两条战列舰对打一个小时要消耗几百上千吨弹药,旧中国全部的合成氨产量也不够一场大海战消耗,列强们对炸药的巨大胃口为合成氨工业提供了一个必须出现的理由。中国在巨舰大炮时代是旁观者,自然也就错过了巨舰大炮时代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积累。
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最大的一条国产军舰是&2700&多吨的“平远”号,很多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还是进口的。当时日本最大的国产战舰是&4000&吨,关键零部件同样是进口的,那时候中日之间并没有多大差距。
不过,甲午战争我们打败了,赔掉了&2&亿多两银子,曾经在战场上重创日军旗舰,自己中弹数百发,无一处被击穿的“平远”舰成了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绝唱。日本打赢了甲午战争,拿着我们赔的银子去建造新军舰、新大炮,开始积富积强。我们把银子赔光,再也造不起战舰。从此我们所失去的技术积累、产业积累就此成了日本人的发展空间。
20&世纪&50&年代,我们从苏联得到了&156&个工业成套项目,其中就有制作炸药、大炮、潜艇的工厂,但是苏联人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用这些技术造一座化肥厂,我们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经过十几年艰难的探索,到&1970&年,我们的“济南”号驱逐舰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两条主战舰艇都使用高性能汽轮机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合成氨成套设备的建造技术,随后一口气建了几百套合成氨装置和上千个化肥厂。
有了工厂就有化肥,从&1970&年之后,平均每年化肥产量增长&100&万吨,&1975&年之后每年增加&200&万吨,相当于&1970&年的化肥总产量。而在这之前,由于没有突破关键技术,我们建化肥厂还必须进口关键设备,20&世纪&60&年代我们的化肥产量平均每年只能增长&20&来万吨,对应的粮食产量起起伏伏,10&年只增长了&3000&万吨(按&1958&年算),印度同期靠买化肥,买设备造化肥,粮食产量也增长了&3000&万吨。
数字是繁琐的,但把这些数字堆在一起,又一次无可争辩地表现出了一个指数增长态势。农业化社会并没有什么指数增长,所以用农业社会的思维做出的政策很难考虑到自己会被别人的工业化指数增长甩掉。
农业社会只有一种指数增长:王朝更替的时候,流民的增加是指数式的,这个指数增长总是创造一些历史奇迹。所以我们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没有放弃努力,而是干脆懵懵懂懂地决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结果奇迹就降临在我们身上。
印度几千年都没出过陈胜吴广,不知道啥叫指数增长,不知道啥叫滚雪球,自然就错过了和我们一起打开物质财富指数增长的阀门的机会。
工业都是相通的,我们的农药工业、农机工业也按照和化肥工业差不多的路数发展起来。以指数式增长生产出化肥、农药、水泵、农业机械、地膜和塑料水管,保证了中国粮食亩产增长保持在平均每年&10&公斤以上,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率。与此同时,印度的粮食亩产量平均每年增长不到&2&公斤,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量增长速度逐渐开始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到了印度的&90&后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就算把裤腰带勒断,也不可能再勒出余粮用来出口了。这些数字说明,当我们开始积富积强的时候,印度开始积弱积贫。现在中国的粮食可以吃一半,另一半喂猪、喂牛、喂鸡,自己吃肉。每年吃的肉比印度人多&10&倍,奥运会金牌多得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新型肥料网-新型肥料行业第一门户网站!
新型肥料网-新型肥料行业第一门户网站!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人口2018多少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