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图片拼成一张大图图9张小图这种QQ头像是什么做的???

强迫症多说一句, &a data-hash=&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 href=&//www.zhihu.com/people/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柔王丸& data-tip=&p$b$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 data-hovercard=&p$b$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柔王丸&/a& 引用的那篇文章计算有点问题。&br&&blockquote&可得出:500x木头体积必须大于鸟的质量。&/blockquote&木棍产生的浮力应该是大于鸟与木棍重量之和。&br&设木棍体积v,密度p,鸟的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p0.则:&br&mg+pvg=p0·vg&br&(不想打公式,列位将就着看吧)&br&即:m/v+p=p0&br&按他给出的数据,p=500kg/m^3,p0=1000kg/m^3。&br&得m/v=500kg/m^3。也就是1kg的鸟,需要1/500立方米体积的树枝。&br&计算数字相同是由于树枝密度取500的巧合,如果取成400或者600,结果就不一样了。&br&总而言之,鸟的每1kg体重,就需要2立方分米的树枝。&br&(而且按这个数据,每1kg体重就要有1kg的树枝,也就是说鸟必须全程带一个与自己体重相同的东西飞行……)&br&&br&言归正传,这种命题作文材料一般都是不靠谱的。再说了,真正鸟类中的战斗机,压根就不需要这种中途加油:&br&&blockquote&2007年9月,一只代号为“E7”的斑尾塍(音橙)鹬在媒体上大出了一番风头,也让不少生物学家跌破了眼镜——这只雌鸟用了8.2天的时间,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11587公里(7200英里),斜跨太平洋,从美国阿拉斯加直飞到了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5980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ongshuhui.net/archiv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5980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lockquote&11年9月,三只高山雨燕起飞后连续滞空200天。&/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ature.com/ncomms//ncomms3554/full/ncomms3554.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ature.com/ncomms/2013/&/span&&span class=&invisible&&131008/ncomms3554/full/ncomms3554.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来自@Ent 微博:&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C0KTRCybj%3Ffrom%3Dpage_4847_profile%26wvr%3D6%26mod%3Dweibotim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C0&/span&&span class=&invisible&&KTRCybj?from=page_4847_profile&wvr=6&mod=weibotim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强迫症多说一句,
引用的那篇文章计算有点问题。 可得出:500x木头体积必须大于鸟的质量。木棍产生的浮力应该是大于鸟与木棍重量之和。 设木棍体积v,密度p,鸟的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p0.则: mg+pvg=p0·vg (不想打公式,列位将就着看吧) 即:m/v…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731f411e91ce35ace28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731f411e91ce35ace284_r.jpg&&&/figure&&p&&br&&/p&&p&找张清晰点的人物照,参照原海报,面部表情有点瘫,有点装X,会比较符合原图基调&br&接下来&b& 饱和度-曲线-亮度&/b& 拉一拉,色调明暗凭感觉和原图靠一靠。&/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f4ccef7eec09d99f0049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f4ccef7eec09d99f00495_r.jpg&&&/figure&&p&找到一块破碎的岩石素材,切一块适当面积的直接拉到韩寒的脸上,然后用&b&透明度较高的橡皮一点一点的擦去素材边缘&/b&,和韩寒皮肤自然融合为准,效果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b795f402bbd8df9bed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b795f402bbd8df9bed40_r.jpg&&&/figure&&p&&br&&/p&&p&感觉还不够粗粝,再找一张岩石素材,再贴上去,重复上边操作。&/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767b37ea475f9b003ebfb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767b37ea475f9b003ebfbb_r.jpg&&&/figure&&p&&br&&/p&&p&&br&&/p&&p&然后,用&b&涂抹工具&/b&在韩寒有脸边缘向外抹一抹,让边缘有种燃烧风化的感觉,效果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5e4bf6328adab7b6a7794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6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5e4bf6328adab7b6a7794e_r.jpg&&&/figure&&p&感觉基本纹理差不多了&b&,下载一款smoke 的笔刷&/b&,画一缕轻烟上去。&/p&&p&调高透明度,笔刷颜色设置为白色的。看起来有点颜色突兀,&b&加温滤镜&/b&给白色加点&b&暖色&/b&,变成下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ec07a9bc0d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ec07a9bc0daf_r.jpg&&&/figure&&p&&br&&/p&&p&接下来,找碎片素材,随便找了一张,凑合着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50cfcbe5d313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50cfcbe5d3139_r.jpg&&&/figure&&p&&br&&/p&&p&把图片进行&b&阈值&/b&处理,变成黑白两色的,得到黑色的碎片,&b&再反色&/b&,得到一张白色碎片的,两张都拉到韩寒的脸上。黑色图层 采用&b&正片叠底&/b&的叠加方式,白色的采用&b&滤色&/b&的叠加方式。你会发现碎片颜色太均匀,有点生硬,这就需要用橡皮擦擦,形成深深浅浅的零星效果。ok,得出下面效果:&/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9eae995fbddce679eba29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1&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9eae995fbddce679eba29b1_r.jpg&&&/figure&&p&&br&&/p&&p&最后加上手写字体,草草完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07b1d749bf46f210b4d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1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07b1d749bf46f210b4d6_r.jpg&&&/figure&&p&&br&&/p&&p&字体背后的蜘蛛丝效果 提有兴趣上&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zefrank.com/scribbler/scribblerto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ribblerToo :: Mario Klingemann update :: zefrank.com&/a&
可以在线涂鸦一个,挺好玩的。&/p&&p&&br&&/p&&p&&br&&/p&&p&---------------硬广分割线---------------&/p&&p&【默陌手写小店】&/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hop.m.taobao.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hop.m.taobao.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p&
找张清晰点的人物照,参照原海报,面部表情有点瘫,有点装X,会比较符合原图基调 接下来 饱和度-曲线-亮度 拉一拉,色调明暗凭感觉和原图靠一靠。找到一块破碎的岩石素材,切一块适当面积的直接拉到韩寒的脸上,然后用透明度较高的橡皮一点一点的擦去素材边缘…
我这个应当够晚,晚了十几年。&br&&br&对于一个把学习方法看的比学习更重要的人来说,英语是我学的最失败的学科。虽然考试成绩还可以,但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在国外找工作的时候,本来担心的是口语,可是话唠到哪里都是话唠,英语说起来也没什么,不会的词我就绕开,顶多啰嗦点罢了,工作没有问题。但是阅读不行,一段话有几个词不懂,就看不下去了,图书馆里那么多小说,我都没法看,词汇量不够,这是硬伤。&br&&br&曾相信过词汇不重要,阅读技巧重要的观点,但问题是,读不懂就是读不懂,一个词不认识,看十遍还是不认识。所以曾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背单词:&br&&br&单词书,精背,A-Z,背到B,放弃。&br&&br&单词书,精背,Z-A,背到 T,放弃。&br&&br&单词书,浏览,看了3遍,一个词没记住,放弃。&br&&br&单词书,音义联想,想出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的东西,每次想到的还不一样,放弃。&br&&br&单词书,词根法,那么多词根,每个还有变形,一个词根只能对应几个词,效果不大,放弃。&br&&br&单词书,词源法,希腊来的,法语来的,拉丁语来的... 开玩笑,这么多,放弃。&br&&br&总结法,形近词,音近词,同义词,反义词,记住了几个,然后都混了,放弃。&br&&br&文曲星法,试过里边的猜单词的学法,但失败几次就去打俄罗斯方块了,放弃。&br&&br&阅读法,读书,不会的就查字典,二十分钟看一页,下次再看,之前查过的词都没印象了,放弃。&br&&br&阅读法2,写一个软件,提取出电子版中所有我不认识的单词,先背完生词,再读书。提取出来一看,一两千生词,这么多,放弃。&br&&br&软件法,我爱背单词的单机版,当时这个软件有了复习的概念,但还没有学习计划,背了几千个词,虽然没记住,但混了个脸熟,再遇到,想不起来也不觉得面生了。&br&&br&软件法2,囧记单词,图片助记,很轻松,但没图我就想不起来,放弃。&br&&br&软件法3,做选择题,看词选释义,我太擅长做选择题了,不认识也能猜出来,只看词还是不会。&br&&br&至此,我已经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了,我要一个软件,输入要背的词,自动安排每天我要背什么,复习什么,不要有选择题,只是词,让我选择认识还是不认识,软件决定如何复习。&br&&br&我就决定自己写一个,在写之前我打算先看看同类软件都是怎么做的。诧异的发现,扇贝已经做到了,做到了我想要的80%左右的功能,在复习算法上有一些缺憾,我不喜欢打卡,不喜欢每天固定单词量,也不喜欢什么学习小组,不喜欢必须要登录才能用。但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学习,手机,PC之间可以同步,有较标准的发音,这是我自己写软件做不到的地方。&br&&br&于是开始用它来背,具体过程在此说过,&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游戏容易上瘾而学习通常不会?&/a&,大概几个月后,词汇量到了2万。&br&&br&词汇量超过8k的时候,可以体会到词根的作用,超过15k的时候就可以大概分出它的词源,到20k就已经可以较流畅的阅读小说,并通过阅读增加词汇。&br&&br&所以,不是方法没用,而是词汇量不够。不过我还是觉得联想法意义不大。&br&&br&以下是经历各种挫折后总结出的经验,&br&&br&1,单词发音很重要。即使你不读,你也要听。与中文不同,英文的发音是与拼写联系在一起的,知道怎么读,就知道怎么写了。&br&&br&2,老老实实的背基础词汇。对于前6k个基础词汇,各种方法帮助不大。等到词汇量多了,自然而然的你就可以应用词根词源,同义反义了。不要浪费时间研究方法。&br&&br&3,大量,重复。一天背200,比四天背50效率要高很多。&br&&br&4,使用软件。很多人说有书就好了,但背书需要的毅力比用软件大多了。每人习惯不同,背单词的软件很多,可以都试试,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最好软件可以安排学习,复习任务,不用操心以前学的忘了没,该不该复习之类的事。&br&&br&现在,我已经不背单词了,而是用kindle看书,不认识的词查不查都没有关系,或者可以猜出来,或者当它是个生僻字,下次见到再说,这就是阅读法。但前提是,我已经有了两万的词汇量。&br&&br&最后,单词很重要,很多说词汇量不重要的人,往往都已经有一两万的词汇了。&br&&br&update:许多英语的学习方法都是学得已经很好的人,回过头来帮学习较弱的同学总结的,往往体会不到基础较弱的同学的难处。作为一个英语基础较差的人,我试过各种方法和捷径,但都不了了之。当我花了几个月把词汇量从 5k 提到 25k 时,我才知道原因,词汇量 5k 和 25k 是不同的世界,5k 的时候,我不会想要多看一眼不认识的词,因为太多词都不认识了,果汁里的成分,杂志里的八卦,不认识的词太多,就不会想看,也不会记到脑子里,25k 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词会想,居然有我不认识的,仔细瞧瞧,然后可能可以根据词根什么的猜出来,或者干脆查字典,然后就记住了。这个时候我才能体会到以前试过的那些学习方法的用处,但前提是,我已经有相当的词汇量了。&br&&br&这也是我写这个答案的原因,从一个英语较差的人的角度来说下如何学英语,想强调的就是,词汇量很重要,不可以忽略。很多同学是要应付考试,但我并没有说过太多的考试技巧,其实我有研究过一些考试技巧,但那些只能让你比自己的实力多考十几分,关键是能力本身,过多的关注技巧会让人忽视了学习的重点,把做试卷仅仅当成训练题感的途径。&br&&br&高考的时候,题目稍难,做到阅读理解发现时间不够,而且文章看不懂,很难形容当时的心情,我算了一下时间,不可能做完阅读理解了,后边还有作文,我就完全放弃阅读文章,只看题目,根据逻辑关系猜答案。结果正确率是80%,英语成绩比英语专业的要求还高3分。&br&&br&厉害吗?很厉害,但厉害的不是英语,是心理素质,是猜出题老师心思的能力。这种技巧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好处,考试技巧强,掩盖了英语基础差的事实,导致我花更多时间在研究方法和捷径上。&br&&br&有时候,一个人的长处,可能会掩盖自己的短板,从而形成更大的弱点。如果你有和我类似的经历,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br&&br&&a data-hash=&4c9a877ad46a00b0a2b565& href=&//www.zhihu.com/people/4c9a877ad46a00b0a2b56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4c9a877ad46a00b0a2b565& data-hovercard=&p$b$4c9a877ad46a00b0a2b565&&@王豪豪&/a& ,百词斩我也有试过,有段时间是和扇贝一起用的,用扇贝背,用百词斩复习。个人来说,初始记忆的时候,我倾向于简单的音,词,义的对应。百词斩的图片或者是四个释义选项,会让我对新词的第一印象乱掉,所以,我只用它复习。&br&&br&&a data-hash=&a5b591e494b462bc2fef886& href=&//www.zhihu.com/people/a5b591e494b462bc2fef88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徐婧培& data-tip=&p$b$a5b591e494b462bc2fef886& data-hovercard=&p$b$a5b591e494b462bc2fef886&&@徐婧培&/a&,这是我刷过的书,看到最后就能看到那些还没开始背得书的进度都已经是90%以上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8aef0c42ce4b5bc7f29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0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8aef0c42ce4b5bc7f29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68de57aaec78bc8949ae69_b.jpg& data-rawwidth=&837& data-rawheight=&10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68de57aaec78bc8949ae6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605b9a3b53554bac766bde5e43f7661_b.jp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9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605b9a3b53554bac766bde5e43f766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a79dcffb3fa02f788ba7b03_b.jpg& data-rawwidth=&822&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a79dcffb3fa02f788ba7b0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0bcdfb80f903_b.jpg& data-rawwidth=&814& data-rawheight=&10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0bcdfb80f90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8a72cc35bc_b.jpg& data-rawwidth=&807& data-rawheight=&10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8a72cc35b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a294f8e23c8ae1a06d821a9f28cfc14_b.jp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1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a294f8e23c8ae1a06d821a9f28cfc1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b2a412a60e811a41629c_b.jpg& data-rawwidth=&826& data-rawheight=&10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b2a412a60e811a41629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4defe49736c75cfb4de0_b.jpg& data-rawwidth=&765& data-rawheight=&10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4defe49736c75cfb4de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b3fe533eea6b0dab5ef928280fabbb3_b.jpg& data-rawwidth=&851&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b3fe533eea6b0dab5ef928280fabbb3_r.jpg&&&/figure&&br&&br&我也是太闲了。
我这个应当够晚,晚了十几年。 对于一个把学习方法看的比学习更重要的人来说,英语是我学的最失败的学科。虽然考试成绩还可以,但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在国外找工作的时候,本来担心的是口语,可是话唠到哪里都是话唠,英语说起来也没什…
好吧,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br&我就不去讨论那些专业的数码变化原理了,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br&我把判断一幅照片是否PS的方法分为四类:&br&一:事实不能&br&二:物理不能&br&三:摄影不能&br&四:细节不能&br&&br&&u&&b&先阐述第一个方面:事实不能。&/b&&/u&&br&事实不能就是根据人一般的经验就可以认定这个是不可能的。&br&它分为两类:&br&1:明显的事实不能&br&2:逻辑的事实不能.&br&&br&明显的事实不能是指根据人一般的经验,违背明显生活常识就能判断的图片,比如一个人跳了十米高。&br&&br&&br&逻辑的事实不能是指图片本身没有问题,但根据其他条件会产生逻辑上的矛盾,比如明明才六月份,照片里的银杏却都黄了。&br&&br&&br&&br&&b&&u&再说一下物理不能。&/u&&/b&&br&物理不能分为三类:&br&1:反射不能&br&2:光影不能&br&3:色彩不能&br&&br&&br&反射不能是指:在本应出现反射现象的场景,比如湖面,玻璃面,却没有出现。如下面这幅图:&br&针对这幅图,有人说偏振镜能够去掉反光,但是这幅图片的拍摄器材是iphone,他的本意是iphone也能拍出好的照片,进而吸进人气,以此来进行商业宣传。&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2fd4a7bb73cbd45739f3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2fd4a7bb73cbd45739f33_r.jpg&&&/figure&&br&光影不能是指整体的高光与阴影,色调的明显不一致。如这幅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e2d30d725aa5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e2d30d725aa5_r.jpg&&&/figure&&br&大家截取上面这幅图云彩的部分,然后用google图片搜索,就会搜到这幅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27bedbb81690bcffe725b_b.jpg& data-rawwidth=&402& data-rawheight=&5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2&&&/figure&&br&&br&&br&真假一看便知了,对不对&br&善用互联网也是一个辨别的好方法&br&&br&&br&&br&&br&色彩不能是指整幅图的色调明显不一致,有明显的区分度。参考上一幅图。&br&&br&&br&&br&&br&&b&&u&再谈一下摄影不能&/u&&/b&&br&摄影不能分为四类:&br&1:焦距不能&br&2:快门不能&br&3:景深不能&br&4:宽容度不能&br&&br&&br&焦距不能譬如华南虎事件,根据焦距可以判断他与老虎的距离很近,也就事实不能了。&br&&br&快门不能是指同一幅照片却出现了两个快门时间才能形成的景象,比如画面主体是一滴正在坠落的水滴,背景却是长曝光才能形成的车流(有人提到后帘同步,的确,后帘同步会形成一个慢快门与快快门结合的景象,但后帘同步毕竟是要用到闪光灯,而闪光灯与自然光线的区别比较明显,是比较好区分的)。&br&&br&景深不能指位于同一个焦平面的物体却出现了清晰与虚化的区别(移轴镜头例外,不过考虑到移轴镜头的专用型与普及度,就没有纳入考虑范围)。&br&&br&宽容度不能主要是指手机拍摄的照片却出现了极高的宽容度。(有可能HDR)&br&&br&&br&&b&&u&最后说一下细节不能。&/u&&/b&&br&&br&&br&这个其实很简单啦,不断放大图片,看看图片边缘是否清晰,渐变是否自然等等。&br&&br&&br&&br&下面放几张具体照片来说明一下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1b22788dcc38dfcf66ed058e4dc20d_b.jpg& data-rawwidth=&956&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31b22788dcc38dfcf66ed058e4dc20d_r.jpg&&&/figure&&br&这张照片的细节不到位,边缘有明显残留,景深过浅,焦外不真实。&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cbbfdebaa0f3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cbbfdebaa0f3_r.jpg&&&/figure&&br&这张照片右上角的云是长曝光才能形成的,结合其EXIF信息,快门速度不可能这么慢。&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41d056dc9eef27eb762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5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41d056dc9eef27eb762_r.jpg&&&/figure&这张照片明显的事实不能。&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f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5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f_r.jpg&&&/figure&这张照片色调搭配什么的不错,因为没有大图,就这样看细节也还不错,但那个男孩的透视关系不太真实,属于逻辑的事实不能。 透视关系不真实是指男孩与他的倒影,如果这幅图没有男孩以及他的倒影的话,真的是P得很好的一幅图。&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a4ba40d11d89a349b20d_b.jpg& data-rawwidth=&953&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a4ba40d11d89a349b20d_r.jpg&&&/figure&&br&这张照片快门速度过快,却又出现了星空,属于快门不能,当然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个城市这一天这个时刻星空应该的排列来进行逻辑的事实不能判断。&br&再多说一下这张图片吧,这张图片的快门速度为1/200,是很难拍出星空的。个人猜测这幅图片是在白天拍的,然后PS成夜晚的样子,再抠图加的星空。&br&为什么呢?&br&一是1/200的快门速度很难拍出夜景的,这幅图片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不排除高感光又还成像好。&br&二是如果是在晚上拍的,应该会有灯光的,整个画面应该呈现点状或者团状的高光,但图中并没有这样的景象。&br&我试了一下,这是对比图,时间仓促,做得不精细,一是抠图不好,二是没有过分注重光影效果。&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db754de261_b.jp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db754de261_r.jpg&&&/figure&&br&&br&&br&&br&面对上面这样的图片,大家可以多寻找物理不能中的反射不能,比如画面左下角的这个巨大反射物,里面往往能发现很多信息,这也是P图者需要注意的细节。&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e4aa3be394b9dd499433_b.jpg&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6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e4aa3be394b9dd499433_r.jpg&&&/figure&&br&&br&这张照片头发的重力效果显示其应该是有个支撑物。&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4fffacdcae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4fffacdcae_r.jpg&&&/figure&&br&根据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树叶应该是全绿的,这里却全变黄了。&br&&br&当然,对于有的知友提出的时间问题,的确值得注意,有的时间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就缺乏比较价值了,但个人习惯将相机的时间设置准确,所以没有注意到这点。&br&&br&更新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f17bdf46d6ee78ed240ccf_b.jp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6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f17bdf46d6ee78ed240ccf_r.jpg&&&/figure&&br&大家看这张图片有没有问题?&br&这张图片我第一眼看上去感觉不和谐,但具体哪里的问题也一下看不出,只有一项一项的来判断。&br&一张PS的照片最难统一的因素莫过于光影,我决定从光影入手。&br&云的高光部出现在云的中间,表明光源来自于中间偏右的地方。&br&而马路上的车的影子则显示光来自于左边,注意观察公交车的影子&br&光源不统一,就有可能是修改了的&br&&br&&br&为了进一步证明,我用google搜索了一下图中的云&br&毫无斩获&br&因为乌云的色彩信息本来就不强&br&再加上这幅照片还做了黑白处理&br&所以不容易找到&br&&br&但不要灰心,百度图片搜索关键词
试一下&br&果然在第二页我找到了原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a75d47ff9bf53cae70b_b.jpg& data-rawwidth=&1332&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a75d47ff9bf53cae70b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a2440063fdb0a105433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a2440063fdb0a105433d_r.jpg&&&/figure&&br&&br&对比一下,一模一样的云!&br&&br&黑白照片是比较难判断的图,因为物理不能中的色彩不能这一项基本失去了作用,另外两项表现得也不明显,判断起来比较困难。 &br&&br&当然这样的照片也可以通过逻辑的事实不能来判断。&br&前提是你知道这是哪座城市,知道这一条路是南北走向还是东西走向或者其他走向,然后根据EXIF信息判断太阳应该的方位,再结合图片中的光源来判断。&br&其实我们已经可以根据图片来反推这条路的走向了,具体我就不阐述了。&br&&br&好吧,既然有人问我怎么反推,我就告诉大家吧&br&这幅图片的描述是科大,因此可以推断是某科技大学&br&而他的注册信息是在天津&br&综合起来,应该是天津科大&br&根据exif信息,这张图片拍摄于日下午1点15, &br&因为离北京特近,所以没必要换算成地方时了&br&这时候太阳直射南半球&br&因此,可以推断出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降落&br&图中公交车的影子显示太阳应该是在左下边方,因为影子在右上方&br&而此时已过天津地方时的十二点&br&所以可以推断出道路的走向应该是西北——东南方向&br&再看这张照片的角度&br&是俯拍&br&个人推测是在天桥上拍的&br&再结合他的描述:校门&br&找到天津科大有天桥的校门:&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cf004ed1_b.jpg& data-rawwidth=&561&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cf004ed1_r.jpg&&&/figure&&br&再结合图片中车流的方向和地图中车流的标向&br&可以推断出应该是站在天桥上往左拍的&br&&br&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明:&br&想伪造一幅天衣无缝的照片真的很难。&br&&br&&br&再更新一下吧&br&&br&&br&&br&
这次谈一下摄影手法对图片本身的影响。&br&&ol&&li&偏振镜:偏振镜在消除反光,耀斑等有害光源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加了偏振镜后拍出来的照片和人眼看到的照片的确有很大区别,如图:&br&&/li&&li&&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5c6c5e391a_b.jpg& data-rawwidth=&774&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5c6c5e391a_r.jpg&&&/figure&但偏振镜对散射光线一般不具有选择性,如果同样是水面的反射,房子被反射出来了,而云没有,这应该可以认定为是PS了的。&/li&&li&摇黑卡:摇黑卡可以使高光部与低光部得到不同程度的曝光,从而使照片细节更加丰富,颜色更加协调,个人觉得原理和HDR相差无几,它可以改变不同部位的曝光时间,但不会改变光线的路径。&br&&/li&&br&&li&滤镜:通过色彩滤镜来改变照片色彩,或者通过中灰镜来拍出如丝的流水,或者通过其他滤镜来实现特殊效果,这算不算修改照片?其实吧,摄影与真实本来就不是同一个东西,镜头能够看见如丝的流水,可以看见星轨,可以看见凝固的水滴,人眼能吗?不能!摄影本来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所以我们完全不必苛求摄影所拍的就一定要是人眼所能见的。&br&&/li&&li&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个人的观点就是:通过前期手段拍出来的即使人眼看不见的景色,也不属于修改照片,因为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但通过后期手段人为增添画面的实质内容,我就认定为修改了照片。&/li&&li&摄影到底是应该为了还原真实还是为了更加好看,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过在各种摄影比赛中,对照片实质内容的改变都是被禁止的,也就是说你为了照片更加好看,加朵云,加个人,肯定是被禁止的,但是对画面色彩的改变是否被允许,还存在争议。一是色彩的改变远没有内容的添减那样容易识别,即使修改了,可能也很难被甄别出来。二是在数码时代,无论你是直出的JPG,还是非直出的RAW,其实都是机身的软件运算的结果,而这个计算的过程实际上就有可能对现实场景的色彩产生了更改,因此,我们自然可以用还原真实为理由,对照片进行色彩或者其他非实质内容进行修改,以达到我们所谓的“真实”。 &br&&/li&&li&再次,摄影本身就是一件主观性极强的创作。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的人拍出来是这样,有的人拍出来是那样,而当你真正达到那里时却发现又完全是另一个样?我个人觉得有这几个原因: &br&&/li&&li&一:照片是单幅定向单视角的产物。为什么有的人照片上看起来特别漂亮,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敢恭维?那是因为照片它是一个静态的产物,摄影者自然可以找到一个最能表现她美的角度,将其固定,形成照片。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角度是360°,相对于照片的1°,要360°都好看明显比只要1°好看要难得多。 &br&&/li&&li&二:眼睛不是镜头。有的人看见星轨,觉得好漂亮啊,可为什么我看不见呢?有的人看见背景虚化得一塌糊涂的鲜花,觉得好漂亮啊,为什么我看不见呢?有的人看见如丝般的流水,觉得好漂亮啊,可为什么我看不见呢?很简单,你的眼睛不是镜头,镜头能够看见你看不见的东西,仅此而已。 &br&&/li&&li&三:镜头后的脑袋。同样的器材,同样的场景,拍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摄影是创作,创作是人在创作,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br&&/li&&li&四:后期技术。有的人可能具有原片情节,认为摄影要忠于原片。但我们所谓的原片也不过是软件计算出来的数据,它已经不是原片了。举个例子,两部相机,对着同样一个场景拍摄,拍出来两张照片,两张照片99.99%的色彩都是一致的,而有0.01%是不一致的,你能告诉我,哪一张是原片吗?如果你告诉我,两张都是原片,那我要告诉你,真实场景有且只有一个,而这两张照片有差异的时候,必定不可能都是原片,如果你硬是要认为都是原片,那你只是认为相机直出的就是原片,你忠于的是相机的直出,而不是真实的场景。在胶片时代,也有暗房技术来修改照片,所以,对于后期,不必大加苛责。&br&&/li&&li&综合以上,对比度的调节,饱和度的调节,亮度的调节,色温的调节算不算修改照片,我还真不能给出一个结论。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给相机加一个滤镜,提高拍出来照片的色温,这算不算修改照片?有人会说,当然算了,你拍出来的照片和我看见的场景根本不一样,也有人会反驳说:这就是拍出来的啊,我又没在电脑上改。或者拍出一张照片,在PS里面加一个加温滤镜,达到与前期一样的效果,这算不算修改照片?有人说,这当然算了,因为你是后期改的啊,可是我也许会反驳道:我跟前期加滤镜拍出来的效果一摸一样,为什么前期加就不算修改,后期加就算呢?可能他会反驳我说:人家前期改是通过物理的改变来实现效果的,你后期改是通过数据的改变来实现效果的,不一样。我就会问一个问题了:那如果你不知道他是前期加的滤镜,我是后期改的呢?这时候,可能谁也没有勇气说这张照片就是修改了的吧!&br&&/li&&li&所以,我所讲的这些方法都只对那些对照片的实质内容修改了的照片有效,对于那些只改了对比度,饱和度,色温,亮度的,真是无能为力,因为对比度,饱和度,色温,亮度这些东西前期通过滤镜也可以进行修改,但无论加什么滤镜,都不能将阴天多拍出一个太阳来吧。&br&&/li&&li&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根据上面这些方法可以判断一张图片是否被PS,而不是一定,殊不知,世界上PS高手千千万,也许我讲的这些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入门的都应该掌握的常识,所以,我们对照片不要作“修改推定”,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对别人的照片说NO。举个例子吧,我第一次看见心形光圈的时候,就想:靠,还有心形的光圈?肯定是P的啊!后来证明了我的无知与粗鲁。世界上也还有许多的摄影大师,摄影技术也在日益更新,许多人也能够通过前期的方法达到一些难以想象的效果,我们不懂,不等于他们不能。&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5fd80a7ccce14cd5d8c512_b.jpg& data-rawwidth=&417& data-rawheight=&23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7&&&/figure&&/li&&/ol&&br&&br&继续更新!&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cc1a833c05bfac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4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cc1a833c05bfac_r.jpg&&&/figure&&br&这幅图片算是做得比较高阶的图片,&b&做了倒影,抠图细致,色彩搭配和谐,做了渐变处理,弱化了云彩的形状,可以降低被搜索引擎搜索到的概率&/b&,但还是被我抓到了两点破绽:&br&&b&一:光影关系。&/b&&br&这个始终是必杀技啊,&b&图中云的光影显示其光线来自下方,而大家观察亭子的影子,偏向左边,说明阳光来自右上方,光源不一致&/b&,说明可能是P的。&br&&b&二:逻辑判断。&/b&&br&根据其注册信息:长沙,标题:岳麓山一行。&br&直接搜索关键词
岳麓山的湖&br&得出这个湖是 穿石坡湖&br&打开卫星地图:穿石坡湖&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4b5fc8fbfa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4b5fc8fbfa_r.jpg&&&/figure&他应该是站在左边拍的右边,因为只有右边有亭子&br&结合其EXIF信息:12月下午4点03,这时候太阳应该是偏西了。&br&&b&结合卫星地图:太阳应该是在画面的左边也就是西边,不可能是右边也就是东边&/b&&br&&b&而这幅图的云显示太阳在东边&/b&&br&逻辑矛盾&br&所以是P的&br&&br&综合这两点,就可以判断这是一幅高仿的图了。&br&&br&后续有时间会继续更新辨别方法
!&br&&br&————————————————&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0ee4cff347a85f640d14ec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0ee4cff347a85f640d14ec_r.jpg&&&/figure&&br&&p&我们团队开发的全新泼辣修图网页版,打开网页即可享受到专业级别的图像处理体验。&/p&&br&&p&有兴趣的可以体验一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olaxiong.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泼辣修图网页版&/a&&/p&
好吧,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 我就不去讨论那些专业的数码变化原理了,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我把判断一幅照片是否PS的方法分为四类: 一:事实不能 二:物理不能 三:摄影不能 四:细节不能 先阐述第一个方面:事实不能。 事实不能就是…
谢邀。&br&&br&回答这问题本来只是想说明一点,&b&就算不用所谓的高质量图片素材也可以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b&。&br&&br&留意这个题目好久了,但是到目前为止 2000+ 的关注 50+的回答,就是还没看到满意的答案,真是惨不忍睹啊…原来打算不再答题了,实在忍不住手贱一下。&br&&br&强烈赞同劳伦斯李的观点。一切用倒推法来回答本问题的都是耍流氓。别跟互联网昏析湿一个样好么,人家问的是怎么设计高品味的海报,你们一个个都拿快销房地产大拿的商业平面广告来分析怎么高品味,开玩笑呢,人家那本来就是一群专业搞平面广告的,就说那图片素材的质量、文案水平和 PS 功底,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大学生能比的。好的平面广告我们平时还看得少么,要是看得多就能做的话,那做广告的早就要失业了。多留白、色彩要干净、字体要适应场景、文案尽量简洁……这些都只是 Design Principle(设计原则),只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几乎不存在实际上可操作性。况且人家问的是怎么设计高品味的海报,不是要为什么这些海报会高品味,所以都给我好好回去审题再回答啊!&br&&br&接下来我将以一次设计校园海报的经历来讲述一种几乎不需要图片素材和只要很基本的 PS 功底就能做出「高品味」海报的方法。&br&&br&&b&注意,高品味的海报并不一定就是好看的海报,更不一定是具有传播力的海报,请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差距。&/b&&br&&br&首先明确设计需求,海报的主题是一个面对高中学生的大学专业交流沙龙,说白了就是请在读大学生给准备要高考的学生们介绍这个专业是读啥的,以后出来干嘛的,这一期的主题是心理学专业。&br&&br&根据需求,整理出最基本的文字素材&br&&ul&&li&活动名称:广雅 Path 高校专业交流沙龙&/li&&li&主题:心理学&/li&&li&文案:探索人类潜意识的神秘领域 洞察人类社会的奧秘&/li&&li&时间:&/li&&li&地点:新疆楼 电影放映厅&/li&&/ul&&br&然后确定整个海报的主调,想象一下,心理学感觉是比较严谨、严肃、专业的感觉,而且很有日港台 feel (这个只能说是个人感觉了,可能是因为我看到的心理学书籍基本都是日港台的),根据上述感觉可以大概确定背景颜色用接近黑色的灰色 [1],并选用日港台风味比较重的衬线字体的小塚明朝 Pro [2],由于背景颜色已经用了暗色系,所以字体颜色可以选亮一点的,那就用白色好了。&br&&br&所以,设定好海报的尺寸,然后就按照刚刚说的设定把文字素材都丢上去。(由于小塚明朝 Pro 对简体字库的兼容并不好,而且考虑到海报展示的地方是在广州,受香港文化的影响,绝大部分人对繁体字的识别完全没有困难,因此就用繁体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9ba57ec1d11cd202c78ffe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9ba57ec1d11cd202c78ffe_r.jpg&&&/figure&&br&然后,可以开始对文字进行排版了。&br&首先,心理学是本期活动的主题,所以应该突出显示,字号改大,但是感觉横排三个大字有点呆,那就尝试一下竖排吧。其他没排版的文字先隐藏起来,排除干扰。&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ca95ceefecbcc53237d67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ca95ceefecbcc53237d67_r.jpg&&&/figure&&br&然后就是文案了,两句话的文案虽然是很精简了,但是怎么摆都感觉怪怪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08a82bfc169c6df1d891ea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08a82bfc169c6df1d891ea_r.jpg&&&/figure&&br&试下把文案续写吧,看看效果会不会好点。这个文案有点过于严肃了,看起来一点吸引力一点亮点都没有,尽量往调皮的方向写多一两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2c8a0c41af29ac5d8b579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2c8a0c41af29ac5d8b579_r.jpg&&&/figure&&br&嗯,这样好多了。整体看上去看起来没有之前的单薄,文案还有点掉节操,有亮点才有看头嘛。&br&&br&然后就是活动的名称、活动时间和地点,这三样文字素材由于改动的空间比较少,本身文段长度也较短,所以就一起放上去了,围绕心理学三个大字包围起来排版。&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503a30fcdb7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503a30fcdb7_r.jpg&&&/figure&&br&嗯,开始感觉到有点格调出来了。但是还是有两个问题:1. 活动主题中,几个英文字母的竖排简直难看到无法直视,而且可读性也很烂;2. 活动时间地点和上面的宣传文案没有分割,看上去都是一堆字,分不清是什么东西。&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be186f11d515ef18e6d83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be186f11d515ef18e6d83_r.jpg&&&/figure&&br&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1. 把「Path」四个英文字母改成横排,打破了纯竖排的秩序感,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同时字体选用古典风味浓厚的衬线字体 Trajan Pro;2. 加了一条横线把活动时间地点和宣传文案分割开来。改进之后,整体感觉又好了一些,但是看久了就会觉得全文字好像有点单调,但是又不想特意添加多余的图片。看回最初的需求,感觉好像漏了邀请嘉宾的信息,嗯,这倒是可以尝试一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b6c641aa8798a8fabe735b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b6c641aa8798a8fabe735b_r.jpg&&&/figure&&br&在文字堆中添加了三位嘉宾的头像,切成圆形之后描边一圈 [3],刚好与心理学三个大字对应,同时还能把上半部分成团的文字再一次分割。这样下来基本上所有的文字和图片素材都已经排版好了,接下来就可以抠一下细节。&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2ade8fdba5cc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2ade8fdba5cc_r.jpg&&&/figure&&br&文字多了以后,心理学三个大字反而就不突出了,所以改用了比较高的字重,让人一扫过去就能把注意力先放在心理学三个字上。活动地点前面加了一个三角形标记,顺便改动了一下格式。细节调整完了再看整体,这时候可以把海报缩小到一小块,感觉整个排版的位置有点偏了,运用传说中的黄金分割比例 [4],重新调整了一下。&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2acd2f7bd7_b.jpg& data-rawwidth=&971&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2acd2f7bd7_r.jpg&&&/figure&&br&最终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5]:&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f698d60232aff88f8035_b.jp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f698d60232aff88f8035_r.jpg&&&/figure&&br&RGB: #2a2a2a / #ffffff&br&Font: 小塚明朝 Pro / Trajan Pro&br&&br&可能会有人说,但是这海报是横向的吧,如果我要做成竖向的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11e2affcabfca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7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11e2affcabfca_r.jpg&&&/figure&RGB: #2a2a2a / #ffffff&br&Font: 小塚明朝 Pro / Trajan Pro / Hiragino Sans GB W6 / Century Gothic&br&&br&这海报符不符合「高品味」的要求,这就让你们自己去判断了。但是我个人感觉而言看上去还是很舒服的,没有任何多余的素材,每一个文字每一张图片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做到了素材上的最简化,白字黑底的搭配再加上小塚明朝 Pro,格调也足够高了。&b&而且更重要的是,整张海报下来,没用到任何复杂的 PS 功能,就算是 PS 零基础也可以轻松做出来。&/b&&br&&br&&b&这就是排版的力量。&/b&&br&&br&对于绝大部分的活动海报而言(商业平面广告除外),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文字的排版,就算不用图片素材也一样能实现「高品味」的要求。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学好排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说看了我这个教程就能出师了,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去看,不断地去临摹,在实践中总结一些规律。不过,令人沮丧的是,到现在为止,我还归纳不出「可以让排版变得高品味的通用方法」,但至少我知道有哪些「十分没有品味的排版方式」,只要避免这些糟糕的排版方式,不断地往高品味的方向尝试,错了就重来错了就重来,渐渐试错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排版的品味和感觉就是在这样不断的试错中锻炼起来的。&br&&br&考虑到一张海报的说服力可能有点不够,于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又自己拟定了两个需求用同样的方式做了两张海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1fe591aa7cfc230df6db5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7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1fe591aa7cfc230df6db5_r.jpg&&&/figure&RGB: #00a4e0 / #ffffff / #ff0000&br&Font: 小塚明朝 Pro / 造字工房悦黑 / 造字工房尚黑 / Hiragino Sans GB W3&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bb5e64cea66a5914f88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7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bb5e64cea66a5914f88_r.jpg&&&/figure&RGB: #853b21 / #582513 / #ffffff&br&Font: 造字工房劲黑 / 造字工房力黑&br&&br&每张海报的排版方式都不同,文案也越来越精简(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懒得想),但设计风格和原则是统一的:注重文字排版、与主题相符的色调搭配(原谅我对白字的偏爱)、适合主题的字体、去除所有多余的素材只保留有价值的文字和图片、不需要用到复杂的 PS 功能……至于,符不符合「高品味」的要求,还是留给你们自己判断吧。&br&&br&&br&思考题:&br&[1] 为什么不直接用黑色而是用灰度很高(接近黑色)的灰色?&br&[2] 小塚明朝 Pro 这个字体有日港台风味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小塚明朝 Pro 以外还有哪些同样有日港台风味的字体?&br&[3] 头像切成圆形并描边一圈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放正方形的头像上去?&br&[4] 对于这样的不规则文段块,应该用哪里作为标准点来调整文段块的位置?(中心?重心?)除了黄金分割以外还有其他常用的构图原则吗?&br&[5] 为什么要在左下角加上这样的一个白色三角色块?&br&&br&&br&***************************&br&版权声明&br&&p&以上内容(除设计作品中的字体外)均为本人(知乎 ID:錦榮)原创,版权属于本人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或其他方式演绎本答案的全部或部分内容。&/p&&ol&&li&个人转载等非商业演绎行为:应在私信联系并得到本人明确授权后,在保留本人知乎 ID、本文链接及本声明全文的情况下进行转载;&br&&/li&&li&网络媒体、平面媒体或其他商业性质网站转载等商业演绎行为:应在私信联系与本人协商,在得到本人明确授权并支付相应稿费后,在保留本人知乎 ID 及本文链接的情况下进行转载;&br&&/li&&li&需要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答案的,请通过私信与本人联系。&/li&&li&如果看到这个声明还私自盗用转载本文的,哼,我是处女座的,我的律师也是处女座的,你懂的。&/li&&/ol&
谢邀。 回答这问题本来只是想说明一点,就算不用所谓的高质量图片素材也可以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 留意这个题目好久了,但是到目前为止 2000+ 的关注 50+的回答,就是还没看到满意的答案,真是惨不忍睹啊…原来打算不再答题了,实在忍不住手贱一下。 强烈赞…
&b&最近发现一些超级过分的事情!!!有各种小朋友表示自己培训班/学校/团队做培训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例子,还过来质疑我是不是抄的……妈蛋这必须不!能!忍!!!&/b&&br&&br&&b&把你们培训班/学校/团队名字给我报!上!来!商用还假装自己原创哪有这么不要脸的!告丫侵权!有赔偿我分你一半!&/b&&br&&br&※另有新品上市,已加入十分钟拯救丑设计系列套餐,欢迎围观~&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450624& class=&internal&&设计中,如何安排视觉上的优先级?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br&&br&&br&================================&br&隔了好久之后的update= =&br&&br&&br&&br&以下是原答案~&br&===============================================================&br&填坑。&br&本来觉得知乎上这么多优秀的设计师,实在不好意思班门弄斧的,可是这么久过去了,也没有一个靠谱可操作的回答,那就……我来吧。&br&===============================================================&br&首先我要申请吐槽!&br&&br&那些放几张图让楼主看着来的同学们,你们这都是&b&民!科!&/b&你们造吗?&br&谁说设计就是看感觉看审美,设计&b&很科学&/b&的好吗!!!&br&脱离原则谈打破原则,还没及格就想高大上,你们呀……真是太不尊重设计这门学科了哼!&br&&br&审美从来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态度。&br&吐槽完毕。&br&================================================================&br&&br&先祭出设计四大基本原则:&br&&b&重复,&/b&&b&对比,&/b&&b&亲密,&/b&&b&对齐。&/b&&br&&br&&br&&b&1,重复&/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92& src=&https://pic2.zhimg.com/50/aab10b5ab001d61e64ed199_b.jpg& data-rawwidth=&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ab10b5ab001d61e64ed199_r.jpg&&&/figure&&b&重复指的是,设计中的视觉要素在整个作品中重复出现。&/b&&br&可不是说放几个一样的小方块就是重复了哦,仔细看上图,颜色重复出现,高度、宽度重复出现,元素间距重复出现,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我们在最后再加一个小方块,一定还是同样的颜色、高度、宽度、间距,如果不是为了突出,我们不会引入新的元素。&br&应用上来说就是,如果我要加一行字,第一反应是,用之前用过的颜色和字体,如果没有确凿的理由,就坚决不出现新的要素。这是设计的克制,也是初学者最最先要学会的一件事!&br&&br&来我们根据这个原则,对题主的海报进行第一次手术,手术的奥义是——&b&重复&/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3& src=&https://pic1.zhimg.com/50/ef12e6a7be41_b.jpg&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f12e6a7be41_r.jpg&&&/figure&&blockquote&完全按照题主的意图和内容,将文字提了出来,字体全部用微软雅黑(新手用这个字体没错就是啦),大小和位置也没有改,只是扔掉了花花绿绿的视觉元素(字体样式、大小、行间距),按照重复的原则进行整顿。&br&&/blockquote&什么,一点都不高大上?都说了这是科学!要一步一步来!&br&&br&&b&2,对比&/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681& src=&https://pic3.zhimg.com/50/9b867c75fd7a1bf673de4_b.jpg& data-rawwidth=&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b867c75fd7a1bf673de4_r.jpg&&&/figure&……?&br&&br&&br&&b&对比指的是,避免页面元素的太过相似,如果元素不相同,那就请深深的不相同。&/b&&br&有重复就一定有对比,重复是基调,对比就是焦点。重复一定要精确,对比一定要大胆。&br&对比可以有多种方式产生。大字体与小字体,oldstyle与sanserif,粗线条与细线条,冷色与暖色,平滑与粗糙,长宽与高窄,小明与大明(咦?)……等等。&br&&br&正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放手去搞不要逃,不强烈的对比宁可不要。&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3& src=&https://pic4.zhimg.com/50/37d61c12a57cce1dfb5d55a16b609b4c_b.jpg&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7d61c12a57cce1dfb5d55a16b609b4c_r.jpg&&&/figure&&blockquote&好吧其实题主原本的对比已经很明显了(我指字号),我稍微调整一下,再配张小图,形成图与文的对比。(图是百度来的,百度图片现在很好用哒,还有推荐的是昵图网和站酷网,设计师标配,不过切记要注意版权问题~)&br&&/blockquote&是不是看着很乱,找来找去找不到想要的信息累觉不爱?不急,下一步。&br&&br&&b&3,亲密&/b&&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3& src=&https://pic3.zhimg.com/50/051efae694fbaa9f4a0757_b.jpg& data-rawwidth=&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51efae694fbaa9f4a0757_r.jpg&&&/figure&&br&&br&&b&亲密性指的是,物理位置的接近意味着内容的关联,所以要将&/b&&b&相关的项目组织在一起&/b&&b&。&/b&&br&新手的设计总是元素四散,杂乱无章,看似是他们不懂留白的奥义,但实际上是不懂亲密。相关内容得到有效组织,空间自然会空出来,就像知乎的Club感觉会场都是人,但要是让他们按照大小个以男左女右前后相隔一臂左右相隔一拳原则立正看齐排排站,我保证还能塞进500人(……我在说什么)。&br&&br&标题要对应相关文本,图片要响应对应内容,大小层次,尊卑有序,&b&亲密&/b&,保证了内容传达的有效性。&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3& src=&https://pic3.zhimg.com/50/bffb9349aa99cbbdfb68e6ca517e403a_b.jpg&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ffb9349aa99cbbdfb68e6ca517e403a_r.jpg&&&/figure&稍微有点样子了吧~?再来本阶段最后一步。&br&&br&&b&4,对齐&/b&&br&&b&&figure&&img data-rawheight=&278& src=&https://pic3.zhimg.com/50/fdd230ac5bf1_b.jpg& data-rawwidth=&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dd230ac5bf1_r.jpg&&&/figure&对齐指的是,任何元素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每一项都应当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某种视觉联系。&/b&&br&对齐是地心引力,一根参考线立在那里,就要求所以被选中的元素死死的贴在上面,不允许有一像素的叛离。&br&同一根参考线意味着某种联系,将依附于它的元素建立起&b&亲密&/b&以外的秩序。&br&&br&由于&b&对齐&/b&原则在以上的示范中其实无处不在,我已经默默遵循了(不对其会死晚期),就不再单独示范啦。需要强调的是,在物理位置相聚太远的情况中,要熟练运用辅助元素将不同的对齐联系起来。比如:&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78& src=&https://pic3.zhimg.com/50/be117e84fb78619ecd9ced9d_b.jpg& data-rawwidth=&8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e117e84fb78619ecd9ced9d_r.jpg&&&/figure&&blockquote&右边利用辅助线,将上半部分的左对齐与下半部分的右对齐联系起来,使得画面稳定,内容具有连续性。&br&&/blockquote&&br&到现在为止,我们利用设计四项基本原则对答主的海报进行了初步的处理,使其基本达到【及格】标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33& src=&https://pic1.zhimg.com/50/930a000fdaaabe0d2d0e6_b.jpg& data-rawwidth=&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30a000fdaaabe0d2d0e6_r.jpg&&&/figure&&br&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可操作性,非常适合零基础新手的设计方法,各位切记设计也是门科学,谨记原则多加练习才是正道哦~~&br&&br&当然,最后这张成果仅仅是初步处理,完全算不上高品位也完全算不上优秀,颜色上氛围上,字体的考究选择上依然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但是路要一步一步走嘛,由于时间(拖延)和精力(太懒)原因,我下次再慢慢填:)&br&&br&对了,以上理论基础均来自于《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此书深入浅出,例证丰富,居家旅行必备良品,每次公司的产品GG问我怎么提高设计审美时,我都首推这本书。PS:不光是新手,好多设计专业的同学们,也真的需要看一看了……&br&&br&&br&这么久了还有人会点赞,我真的十分感谢。我一直觉得,让生活变好也许很难,让生活变美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作为一枚设计师,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生活中一切可以变得更美的细节,个人订阅号 &b&生活与美学&/b& (全拼音搜索即是),欢迎关注^_^&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DDihuWTEjTnyrSDa920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DDihuW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jTnyrSDa920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最近发现一些超级过分的事情!!!有各种小朋友表示自己培训班/学校/团队做培训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例子,还过来质疑我是不是抄的……妈蛋这必须不!能!忍!!! 把你们培训班/学校/团队名字给我报!上!来!商用还假装自己原创哪有这么不要脸的!告丫…
截止日,市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成立时间在1900年之后的,非行政垄断型企业,有以下这些:&br&&br&1911年,IBM,市值1989亿美元,IT科技&br&1916年,波音,市值1028亿美元,航空航天&br&1921年,斯伦贝谢,市值1163亿美元,石油服务&br&1923年,迪士尼,市值1297亿美元,文化娱乐&br&1933年,丰田,市值1879亿美元,汽车,日本&br&195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2900亿美元,金融投资&br&1962年,沃尔玛,市值2524亿美元,商业零售&br&1963年,康卡斯特,市值1341亿美元,文化娱乐&br&1968年,英特尔,市值1266亿美元,IT制造&br&1969年,三星电子,市值1914亿美元,IT制造,韩国&br&1972年,SAP,市值1015亿美元,IT软件,德国&br&1975年,微软,市值3095亿美元,IT软件&br&1976年,苹果,市值5107亿美元,IT科技&br&1976年,VISA,市值1392亿美元,金融服务&br&1977年,甲骨文,市值1678亿美元,IT软件&br&1978年,家得宝,市值1135亿美元,商业零售&br&1982年,沃达丰,市值1892亿美元,IT电信,英国&br&1984年,思科,市值1159亿美元,IT制造&br&1985年,高通,市值1233亿美元,IT制造&br&1987年,吉利德科学,市值1149亿美元,生物制药&br&1995年,亚马逊,市值1827亿美元,IT互联网&br&1998年,谷歌,市值3714亿美元,IT互联网&br&1998年,腾讯,市值1125亿美元,IT互联网,中国&br&1999年,阿里巴巴,市场估值1200亿美元,IT互联网,中国&br&2004年,facebook,市值1411亿美元,IT互联网&br&&br&——以上25家全球顶尖企业,你能看到什么呢?&br&&br&如果将世界上所有1000亿美元市值以上的企业罗列出来,这个名单将要长的多。&br&如果从1900年开始做一个划分,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的欧洲顶尖企业都消失了,而美国的顶尖企业绝大部分仍然保留在榜单上。这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br&因为自从19世纪末以来,美国超过了欧洲,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立足于这个全球最大的本土市场,美国的新兴行业优秀企业能够通过规模优势,轻易的战胜其他地区的竞争者,获得了成长为全球顶尖企业的优先入场券。而欧洲企业,在全球产业革命的大浪潮中,渐渐地就被边缘化了。&br&&br&谁能够适应市场的变迁,谁就能够成就百年基业。斯伦贝谢就是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br&19世纪末,石油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欧洲的壳牌石油、BP石油是市场中最早的巨无霸。石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孕育了一个新兴的专业技术服务市场。1921年,斯伦贝谢成立,作为最早的石油探测和钻井服务公司,斯伦贝谢在一开始就已经奠定了技术领先的地位,1927年发表的《钻井电信号研究》是这个行业的基础技术之一。&br&斯伦贝谢最早作为一家欧洲公司,他的出现是欧洲科技领先水平的体现,但是如果一直扎根于欧洲,斯伦贝谢不会有今日的行业地位。二战前后,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格局变化,美国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墨西哥湾的石油开采业蓬勃发展。斯伦贝谢1940年将总部迁至美国休斯敦,将业务重心及时的转移至美洲市场,由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br&在竞争激烈的石油服务市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靠自己的技术保持长久领先,因此依靠行业地位积累的资金不断收购,补齐短板就成了重要的法宝。从1950年代开始,斯伦贝谢几乎每一年都要收购几家公司,1952年收购forex公司进入钻井市场,1956年收购johnston testers公司成为综合性测井公司,1993年收购IDF公司成为钻井液服务供应商,2010年收购史密斯公司成为钻头生产巨头。&br&正是通过适应市场的业务调整和收购扩张,斯伦贝谢不断向新兴的更有发展前途的蓝海前进,在一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壮大,才成就了这家石油能源产业链里“最年轻”的顶尖企业。&br&自192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再也没有诞生过一家石油行业的顶尖跨国企业(非国企)。&br&&br&波音公司是另一个适应市场的绝佳例子。&br&1903年,莱特兄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架具有实用性的飞机,并且创办了自己的莱特飞机公司。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莱特并没有笑到最后。&br&1916年成立的波音公司,在早期的飞机公司中并不起眼,和很多当时的主流飞机公司一样,波音的业务以政府的军用订单为主。一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波音才脱颖而出。&br&二战,是改变这一切的根本力量。二战之前,军用业务才是市场主流,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飞机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军用市场萎缩,大型民用客机市场开始兴起和壮大。1957年,在原有空中加油机基础上改进的波音707喷气式民用客机大获成功,获得了上千架的订单,波音从此在商业客机市场上奠定了领先位置。在当时所有的军用飞机公司中,波音是最早做出转型决定的,正是这次及时的转型,向蓝海市场的进军,让波音笑到了最后,成为航空航天市场的新王者。&br&在历史上,波音不是第一架飞机的研发者,不是第一架民用飞机的开创者,但是波音在民用客机市场上改进的产品,最好的适应了客户的需求,在安全、空间、舒适性和性价比上,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于是波音就成功了,持之以恒,就将这份领先一直保持到了现在。&br&波音的成功告诉我们,具有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时刻坚持产品的微创新,是成就伟大企业的一条重要道路。&br&&br&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很重要。&br&192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开始兴起,迪士尼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投身创业的浪潮。1928年,迪士尼推出首部以米老鼠为主角的世界最早的有声动画片,掀起社会热潮,随后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小姐与流氓,直到近一百年后的1990年代,仍然是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数字技术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正是这些领先的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让迪士尼的动画片始终拥有着同时代作品中最好的视觉体验,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br&但迪士尼的探索不仅于此。迪士尼之所以能够超越同时代的所有文化媒体企业,获得更大的商业成就,在于他建立了文化行业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br&——迪士尼认为,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故事不是最重要的,形象才是核心。&br&围绕着永恒的角色形象,延伸出来迪士尼乐园和玩具销售的下游产业链,才使得迪士尼拥有了更大的市场规模、更低的成本支出、更长久稳定的利润回报。&br&迪士尼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的产品可以带来一时的成功,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带来一辈子的成功。&br&&br&金融并购是获得规模成本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手段。&br&康卡斯特就是这么做的。&br&1960年代,有线电视行业开始兴起,康卡斯特在这个时候只是美国一个三线小城市的有线电视服务商。作为同质化竞争的行业,想要在产品上实现创新并不容易,经过十几年的管理经验积累,在成本效率上发挥到极致之后,康卡斯特走上了大规模收购扩张的道路。1986年,收购group W cable公司,将规模扩大一倍,1988年收购Storer Communications Inc公司成为全美第五大有线电视运营商,1992年收购amcell,1994年收购Maclean-Hunter‘s 美国业务,成为全美第三大有线电视服务商,1998年收购Jones Intercable公司,2000年收购Lenfest Communications公司,2002年斥资475亿美元收购AT&T Broadband Cable Systems公司,从此成为美国第一大有线电视服务商。&br&无论是创新的商业模式,还是金融并购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规模效益,如果不能创新,简单而快捷的收购兼并就是达成目标的最佳策略。&br&&br&策略并不是越复杂越好,简单而有效的执行才是最重要的。&br&股神巴菲特创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就是典型例子。&br&二战以后,美国的金融证券市场走向成熟,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建立的价值投资论受到欢迎,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成批买入优质蓝筹股,投机风潮褪去,稳定的股市使得认同企业内在价值的证券投资者获得了成长的沃土。&br&195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成立,巴菲特成为价值投资学派最忠诚的信徒,在企业价值被低估时买入,在企业价值被高估时卖出。如果你在这一年将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打理,今日这份本金将增值为2.7亿美元,这就是股神点石成金的魔力。&br&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成功告诉我们,在正确的地方,正确的方向,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最后就获得了伟大的成功,就是这么简单。&br&&br&二战,对于20世纪的全球产业发展史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br&在此之前,主导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石油能源化工、钢铁机械汽车飞机火车轮船航天军工,在此之后,他们的光芒都被掩盖了,IT产业的创新成为舞台中央最耀眼的明星。25家全球顶尖企业,有14家来自IT行业。&br&在其他的行业,同样是创新的技术和服务,孕育了新生的商业机会。&br&这一百年来,再没有孕育一家顶尖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自证券投资行业,VISA来自信用卡行业。&br&这一百年来,再没有孕育一家顶尖的商业百货公司,沃尔玛来自连锁超市,家得宝来自连锁建材卖场。&br&这一百年来,再没有孕育一家顶尖的传统媒体公司,康卡斯特来自有线电视行业。&br&这一百年来,再没有孕育一家顶尖的化学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来自生物制药行业。&br&这五十年来,再没有孕育一家顶尖的汽车、飞机、机械、石油、化工顶尖企业,在那些科技变革缓慢,市场成熟的行业里,行业格局已经固定,传统垄断巨头的存在,遏制了新生企业成长的空间。只有通过创新的科技产品、创新的商业模式,在全新开拓的蓝海市场,新生企业才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性。&br&而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机会,就是IT科技行业的变革浪潮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蓝海。&br&&br&最早的明星是IBM。&br&1911年,IBM在纽约成立,早期主要从事穿孔卡片数据处理业务,也就是员工考勤用的打卡机。&br&1932年,IBM投入100万美元建设第一个企业实验室,并且与哈佛、麻省理工等名校展开技术合作,从此奠定了IBM在技术上的雄厚积累。到1935年,IBM的卡片统计机已经占领了美国85%的市场份额,1950年代进一步成为美国国防部的电脑系统承包商,在1960年代大型计算机行业兴起的时候,IBM水到渠成的成为了行业龙头。到1974年,IBM生产的计算机数量是世界上其他所有计算机厂家生产总量的四倍,是这个行业绝对的垄断者。&br&可以说,一部IT产业的早期发展史,就是IBM的企业成长史。&br&但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即使积累深厚如IBM,仍然数次差点在阴沟里翻船。1976年,苹果公司推出的PC电脑给计算机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市场主流从大型机向小型机发展。面对个人电脑带来的冲击,IBM迅速转型,以横向开放的商业模式,将挑战者苹果击败,继续在新兴的个人电脑市场上称霸。&br&1993年,在新一代挑战者康柏和戴尔的冲击下,IBM再次陷入巨大亏损。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IBM意识到,消费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聚焦于渠道,而自己的优势在于技术积累,高昂的成本无法与新生代企业竞争,于是再次做出转型,向高价值的企业服务市场发展,重获新生。&br&一百年来,IBM的业务重心不断转变,在讯息万变的IT科技产业上犹如大象般翩翩起舞,他的成功,是适应市场,以科技创新和优秀管理敏锐感知市场水温变化,迅速调整方向进军新兴蓝海的典型代表。&br&&br&IBM的成功,孕育了另一个传奇微软。&br&1975年,比尔盖茨创办微软,在早期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型软件公司。苹果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br&1980年,IBM为了推出全新的个人电脑与苹果抗衡,广泛将零部件外包,英特尔赢得了芯片合同,微软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操作系统合同。这份合同是微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时间紧迫,程序复杂,微软甚至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一位程序员Tim Patterson手中买下了一个叫QDOS的程序,然后稍加改进后提供给IBM,这个系统就是后来我们熟知的MSDOS。随着IBM PC的普及,微软的操作系统很快就成了行业的标准。&br&此后,微软加强研发,在新一代的WINDOWS系统中引入视窗化技术,一代代的更新,伴随着个人电脑行业的壮大而不断强大。&br&微软的成功告诉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势发展,是小企业上位的一条重要捷径。&br&&br&英特尔的故事同样有趣。&br&1947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工程师肖克利发明了晶体管,这项技术的发明是现代IT工业的里程碑式创新,肖克利也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奖。&br&但创新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必然保证。1955年,肖克利离职创办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吸引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年轻工程师加入。只是在糟糕的管理之下,这家新生的企业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号称“八叛逆”的八位传奇工程师再次离职,合伙成立了硅谷早期声名显赫的仙童半导体公司。1968年,“八叛逆”中的诺伊斯和摩尔再次离职,成立了英特尔。&br&1971年,英特尔推出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1980年代成为IBM PC的芯片标配,此后随着个人电脑产业的兴起而不断发展壮大。&br&英特尔的成功,不可否认是技术创新的成功,从微米到纳米制程,从4位到64位处理器,从奔腾到酷睿,从硅技术、微架构到芯片与平台创新,在IT计算机行业的最前沿技术领域,英特尔一直是创新的领导者。&br&英特尔的成功,同样是管理的成功,正是安迪葛洛夫这位优秀的管理者加入,使得英特尔没有再次重复肖克利和仙童公司的覆辙,在半导体行业实现了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壮大。&br&英特尔的成功,同样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没有肖克利,没有IBM,英特尔无法获得今日这般显赫的传奇。&br&&br&IBM同时孕育了SAP的成功。&br&1970年代,是IBM大型主机风行的时代,IBM通过出售大型计算机给企业客户,并且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软件解决方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br&五位IBM德国分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认为,为每一个企业重新开发软件,费时费力,不如设计一套统一的标准软件提供给客户更好。他们的建议遭到了IBM决策部门的拒绝,很明显,这样的方案最终将损害IBM的利润。无法实现理想的这五位工程师最终选择了离职创业,他们推出的企业标准管理软件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br&SAP的成功告诉我们,如果你发现了客户的痛点,而市场又无法满足时,只要你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创新产品,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br&&br&IBM还是甲骨文的摇篮。&br&1970年,IBM的研究员埃德加考特发表了一片著名的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型数据库软件的理论基础。但是IBM的软件部门因为立足于层次式数据库软件,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利益关系而迟迟不愿意推出相关的产品。&br&1976年,为IBM开发软件的埃里森读到了这篇论文,立马意识到其中的巨大商业价值,立马拉上两个同事创办了甲骨文公司。甲骨文的软件一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并且很快获得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海军情报所的订单。从此之后,甲骨文公司一直引领着数据库软件市场的发展,并且伴随着数据库软件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壮大。&br&甲骨文的成功告诉我们,一旦意识到市场机会,执行比埋头研发更加重要。&br&&br&IBM的地位如此重要,几乎所有IT产业上的明星都与她有着纠缠不断的故事。&br&苹果的兴衰起伏,尤其让人唏嘘。&br&1976年,两个电子产品DIY发烧友乔布斯和沃兹在车库里创办了苹果公司,他们的小型个人电脑一开始就以令人惊艳的创新在市场上受到瞩目,并迅速成长为PC市场上的早期领导者。但是很遗憾,只有创新而缺乏优秀管理能力的苹果最终被IBM打败了,创始人乔布斯也被迫离开,在1990年代成为一家被人遗忘的公司。&br&苹果的早期失败再次告诉我们,创新的产品只能带来短暂的辉煌,但市场的较量是持续的,只有优秀的管理配合持续的创新,才能保持长盛不衰。&br&1997年,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将在市场上久经打磨的创始人和灵魂乔布斯重新请回,一场商业史上最伟大的王者归来开始上演。从ipod随身听,imac个人电脑,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到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苹果公司以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不断刷新着世界对于完美科技产品的期待。&br&2011年,随着乔布斯的逝世,苹果的创新精神似乎也逐渐远去。&br&苹果公司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创新的启示,更是如何保持持续创新的难题。&br&&br&思科对这一点有着自己的解决之道。&br&1984年,思科系统公司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中心的两位主任创办,他们最早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联通成一个网络,从此开创了互联网时代。&br&立足于不断壮大的互联网设备市场,思科获得了飞速的成长。但是他们很快认识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光靠自身的研发是不可能持续保持技术的领先的。&br&怎么办呢?思科的解决方案是:收购。通过早期建立的领先积累,不断在市场上收购新兴的技术和团队,然后通过自己的庞大分销渠道,在行业中确保了长久的领导者地位。简而言之,思科专注于成为一个创新科技产品的分销平台。&br&思科的成功,是创新者的成功,同样也是收购策略的成功。&br&&br&高通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br&1985年,高通公司成立,早期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技术在运输行业的应用服务,1989年最早推出了基于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从此成为这个新兴的通信行业的标准制定者。从2G到3G到4G技术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高通公司累积了4000多项CDMA专利技术,始终主导着移动行业的技术发展步伐。&br&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高通的移动微处理器第一个支持安卓操作系统,随着安卓的广泛普及,高通也成为了移动芯片行业的霸主。&br&高通的成功,和英特尔的成功是很像的。在一个高技术领域,通过高投入的研发,遥遥领先的技术水准,广泛的专利壁垒,封杀了几乎所有的竞争者生存的空间。除非行业发生大的变革,高通的地位就是无人可以威胁的。&br&&br&随着IT技术的日益普及,很多传统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谁能够适应时代,最早将IT技术引入到传统行业,谁就获得了颠覆巨头的能力。&br&沃尔玛就是这么做的。&br&1963年,家乐福在欧洲推出超市大卖场的商业模式,沃尔玛很快就将它拷贝到美国去。1980 年代沃尔玛再次率先引入新兴的IT技术,对物流和库存进行了全面流程改造。在IT技术的帮助下,沃尔玛的连锁扩张战略得到有效执行,大规模的全国性铺开分店,又进一步降低了渠道成本。规模优势一旦建立,在马太效应之下,对传统百货渠道的蚕食一步步加强,最终在1990年代超越了百年老店西尔斯百货,成为新一代的零售之王。&br&沃尔玛的成功,是适应市场的成功,及时引入新兴的商业模式,及时引入最新的IT技术,强化流程管理,降低成本,从此不断走向强大。&br&&br&家得宝的成功法则和沃尔玛如出一辙。&br&家得宝1978年成立,1983年开始引入IT校验技术,通过仓储和物流的流程改造,以连锁建材百货店模式改造传统的建材流通渠道,从此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br&家得宝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巨头,其成功的秘诀和沃尔玛一样:引入全新的连锁仓储店商业模式,引入IT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后通过规模优势实现不断壮大。&br&&br&金融行业通过引入IT技术诞生了VISA。&br&VISA的前身是美洲银行的支付业务部门,1958年推出第一张具有创新循环信用功能的BankAmericard卡,1973年推出电子化授权系统,1974年推出电子清算和结算系统,1976年改组为VISA银行卡公司,向国际业务扩张。1983年,VISA推出全球ATM网络,让世界各地的持卡人可以全天候24小时在自动提款机上提取现金,为现代商业和休闲旅行带来了便利。1993年,率先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支付,有效降低了信用卡的欺诈风险,确保金融安全。&br&VISA的成功,是金融支付行业率先引入IT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应用,走向蓝海市场的典型。&br&&br&新兴行业不仅是IT技术,还有生物基因技术。&br&近一百年,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医药行业的市场越来越大,但是全球顶尖的医药公司几乎都是19世纪成立的化学制药先驱。&br&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传统的化学药对某些病毒的治疗一筹莫展,比如艾滋病和癌症等。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谁先在生物基因技术上获得突破,谁就有可能获得伟大的商业机会。&br&吉利德科学就是这么一家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公司:1987年在硅谷成立,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唯一一家来自非IT行业的顶尖企业。从目前的临床测试来看,吉利德离成功的门槛已经越来越近。&br&吉利德科学的成功,是医疗行业生物制药科技革命的代表,是向艾滋病等抗病毒药蓝海市场拓展的代表。&br&&br&新兴的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注定了只满足于本土市场是无法进入顶尖企业行列的。&br&沃达丰就是一个成功的跨地区扩张案例。&br&沃达丰1982年成立,早期是英国拉考尔电子公司的一个移动电话技术部门,1985年独立出来,建立了英国第一个模拟信号网络,到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张小图排列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