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家庭网添加新成员员,再加10岁(我的ORIS,几个加起来应

加入人人网,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加入人人网
我的图书馆
加入人人网,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加入人人网
加入人人网,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理解国家汉语政策并不是汉语抵抗NBA
每次打开国门,都让汉语变得“不纯正”,可是前两次都是吸收再造,可现在呢
对抗“英语帝国主义”的战友们,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央视英文缩写禁用引热议 体育频道已开始执行
广电总局禁电视节目用外语和缩略词、“NBA”“GDP”“WTO”将离别央视、网友讨论爆棚——英文缩写禁用“CCTV”该叫啥?
日前,广电总局向央视下发了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
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目前,地方台暂时还未收到通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众多主持人对此题目三缄其口。有观众就此展开联想:是否“CCTV”也要本土化?
央视体育频道开始执行
在今后的篮球节目中,球迷们将很可能不再听到、看到“NBA”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称呼。同样,类似“F1”这样的简称,也将被代之以“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说法。为什么会这样?
昨日,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告诉记者:“不久前,广电总局给我们下发了一份通知,要求在电视节目中进一步规范用语,不能使用外语和缩略词等等。”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到的就有上述两个体育迷耳熟能详的缩略词,其他还包括“CBA”(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等等。
然而,这份文件所针对的不只是体育方面,如“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WTO”(世界贸易组织)等都在其列。江和平说,现在央视体育频道已经开始采取在NBA后加括弧中文说明的方式来逐步扭转观众的收视习惯。
对于这一规定会在观众中带来什么样的反应,江和平说:“这个我显然不是权威,我们只是一个执行单位,上面如何规定,我们就如何执行。”
地方台还没收到通知
记者了解到,地方台暂时还没有收到这份通知。湖南卫视副总编辑、新闻发言人李浩表示,外文缩略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产物,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一般来讲,只要不产生歧义,还是可以适当采用的,但是假如总局对此有要求的话,他们也会严格执行,不过目前还没看到这份通知,“我不方便直接评价”。
记者昨日尝试致电多位新闻、体育、综艺等方面的主持人,大家都以“还没收到通知”为由拒绝表态,只有东方卫视的曹可凡回应称“这不是一个很大的事”。
“CCTV”怎么办?
广电总局的此条规定让网友的讨论爆棚,大家都很费解地问:“那CCTV怎么办?GDP怎么办?MSN、QQ怎么办?”
体育迷们也对以后看比赛直播表示了担心。网友“废皮纸”制作了一幅漫画:CCTV直播NBA比赛时,主持人念道“大家好,接下来为您带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电视台体育频道为您直播的美利坚合众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您可以发送手机短信赢取每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电视台体育频道为您送出的美利坚合众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休斯敦火箭队队员××××的真品球衣……”
据新规定,英文缩写实在也可以提,但是要注明中文解释。网友“子龙”结合这一新规,展望了一下未来:“以后的周末我们可以上午看CCTV中国中心电视台转播的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午去吃KFC肯德基家乡鸡,下午去CBD中心贸易区逛街,晚上开着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去兜兜风。”
除此之外,网友对于一些日常用语中的缩写词的前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比如MP3以后就要叫“个人便携式数字化音频播放器”,DVD叫“数字多功能光盘”,聊QQ也不能叫聊QQ了,要叫“聊腾讯即时通讯软件”。
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胡守钧
世界一体化的热潮日益高涨,像当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汉语正遭受来自英语的威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更为严峻,维护汉语的纯洁性,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英语缩写词成群结队长驱直入汉语系统。您在生活的周围可信手拈来许多英语缩写词:MBA、MPA、VCD、DVD、IT、PC、CD、MTV、KTV、WTO、APEC、DOS、SOS、OPEC、CPA、GDP、CEO、CTO、ERP、ISO等不胜枚举。中国产的英语缩写词积极呼应:CCTV、STV、OTV……央视带头,各地电视台纷纷效法,英语缩写词显现在电视屏上,印在采访车上,标在话筒上,到处宣传。各行各业各种单位,多以有个英文缩写名而自豪。更有中英文相拼接的词:卡拉OK、T恤、IP卡、IC卡等。这种乱造滥用汉语比比皆是,不仅民间流传,而且官方交往照用不误,某些英文缩写词甚至堂而皇之、赫然印上红头文件。
汉语面临中英文拼盘化的危险。中国历史悠久,文明流长,现有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渐变演化而来,形成了独特的方块字系统,与拼音形态的英语完全不同,两种系统各有长短,此处暂且不论。英语缩写词直接嵌入汉语系统,反差极大,破坏了汉语系统的内在和谐及形体之美,其例子不少。不信请看:
“APEC的记者招待会后,我约了CCTV的几名记者和一群MBA、MPA的研究生,讨论中国加入WTO后IT业的发展前景,以及IT业对GDP的影响。读MBA的张小姐原来想到IT业发展,今后目标是当CEO,现在感到加入WTO后,中国IT业风险很大,转而去了Nike公司。相反,读MPA的李先生感觉良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大幅度改革,MPA的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随后,我们去了KTV包房,大唱卡拉OK,大家相继关掉BP机,也不上Intel网,兴高采烈,通宵达旦。”汉语形象如此难堪,岂非杂色拼盘么?
发扬民族精神必须维护民族文字的纯洁性。地球资源有限,人与人之间,各民族之间,各国之间,长期存在着资源的矛盾和争夺。面对机遇和挑战、日益加快的全球化趋势,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发扬自己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民族内聚力,巩固民族团结,方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文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必须维护自己民族文字纯洁性。倘若一个民族的文字支离破碎,其民族精神靠什么来表达和传播?英、法、德、俄诸国为什么努力维护各自语言的纯洁性?原因就在此。
尽管中华儿女遍布祖国各地,旅居世界各国,但是,无论相隔多远,差别多大,他们都自认同属中华民族,并以我国各民族和国际社会通用的正式文字之一的、神圣的汉字作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标志。散布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方言,甚至语言也许很难通,但是人们可用汉字沟通、交流、认同。作为中华民族主要标志的汉语,无疑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形成和巩固基础条件之一。
何谓同文同种?同文者,乃是指精神上共同传承汉语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同种者,乃是指身体内一样绵延着的血统。为此,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凡我中华儿女,人人义不容辞。怎样保护汉语的纯洁性?
第一、汉语是民众交流思想的工具,必须依靠公共权力才能保护汉语的纯洁性。据去年《环球时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要求维护俄语的纯洁性。此事值得借鉴。
第二、大众传播中凡出现英语缩写词时,必须将其译成汉语。
建议中央电视台带头将CCTV改为“中央电视台”。
第三、建议设立汉语节,每年举行关于汉语的研讨会、展览会以及各种表演活动。有那么多的这个电影节、那个艺术节,为什么不能设个汉语节呢?从汉语文化吸取了精神力量的中华儿女们,为什么不纪念自己伟大而优秀的语言呢?
国土神圣不可侵犯,因为那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地方;汉语神圣不可污染,因为那是中华文化时时刻刻,绵绵永续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 汉语改变世界大脑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表现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
3000多年前,孔子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3000多年后,他老人家漂洋过海,却是因为大道光明。
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而此前两天,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主任严美华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国际项目部在马里兰大学签署了双方共同建设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是中美双方合作在美国成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
目前,中国国家汉办已与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有关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据中国国家汉办透露,中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
于是,孔子,这个中国文化的辉煌符号,一个曾经被自己的子孙轮番践踏的圣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与逐渐寻回文化自信,第一次被中国官方在如此正面、积极的意义上运用。而其使命,亦伟大艰巨;在全球化的世界里,推进中国汉语战略,推动汉语成为强势语言。
国家汉语战略浮出水面
22岁的大学生余燕南,一年半前走上了菲律宾马尼拉一所华文中学的汉语课讲台。面对从幼稚园起就学习汉语的学生(华裔占有一定比例),余燕南举起一幅地动仪的图片,台下学生的回答却让她哭笑不得:“ashtray(烟灰缸)”。
半年前,当她离开这所学校时,学生们用普通话表达的依依别情让她在感动的同时颇有成就感。“是你让我们知道了秦始皇、汉武帝,是你让我们学会了包饺子、写春联……”
在马尼拉北黎刹育仁中学10个月的汉语教学,余燕南的70多名学生从普通话“零基础”,到爱听“唱歌一样”的中国古诗,甚至打球嬉戏时也能顺口说出字正腔圆的“好球”、“赖皮”。
余燕南是中国首批派往国外的汉语教学志愿者之一,和她一起到菲律宾的还有16名志愿者。他们是中国汉语战略的第一批身体力行者。
中国国家汉语战略的浮出水面,是在2004年上半年。4月15日,“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正式启动。志愿者计划的目标可谓宏大:5年内使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人。
这不仅被舆论视为对全球范围内日渐升温的“汉语热”的回应,更被解读为中国政府推展汉语言文化的主动、系统性动作。
150年前的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延聘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初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最终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乃至意识形态领域,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许。而孔子学院的亮相,是中国国家汉语战略向深度推进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汉语教师荒
中国国家汉办的信息表明,目前在全球存在着对汉语的强劲需求,由此形成的“汉语教师荒”格外醒目。
国家汉办提供的数字是:马来西亚汉语教师缺口9万,印度尼西亚缺口10万。此外,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中亚五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都非常迫切;非洲、阿拉伯地区、南美也有要求;而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也都希望在汉语教师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
目前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大约100个国家的各级各类教学机构教授中文课程,其中大学2300余所。在这个背景下,“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应运而生。
据悉,目前中国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约3000人,国内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计6000人。国家汉办列出的志愿者申请条件很宽泛:年龄在65岁以下,有奉献精神,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经过24年改革开放锻炼的中国公民,只要符合条件,经过培训,完全可以奔赴到世界各个角落。哪里有汉语需求,他们就可以到哪里去胜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
国家汉办为此设立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中心,具体负责志愿者的招聘、培训、派出、签约、咨询、经费支持以及日常管理等具体事务。据悉,目前“国家汉办”网站注册报名的点击量已超过3万次。
孔子学院背后的文化期待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表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综合国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章新胜对媒体说。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说: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4%,汉语则高达38%。
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汉语热”直追“英语热”,仅日本五大主要中文课培训学校的入校生,2004年已突破5000人,比2000年增加了5倍。
在澳大利亚,汉语已经超过意大利语,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外语。
《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题为《2040年的中国》的文章,文中写道,到2040年时,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各类科学会议上随处可以听到中文,而美国国内音乐排行榜上的中文歌曲也比比皆是。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设。今天的现实是: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2003年底,美国大学理事会宣布设立AP中文项目,这意味着美国中学生选修的汉语课程将计入他们未来在大学中的学分。在美国的大学入学统考中,汉语和法语、西班牙语等一样,成为认定的外语项目之一。
一种语言能够引起热潮,除了该国国力、侨民分布外,文化的魅力是难以量化而又绵绵不绝的动力。长期从事汉语教学的陆俭明教授,并不讳言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动机诱导——比如用法语造句肯定是“去巴黎、看凯旋门”,用汉语造句就必然是“去中国、看长城”。
“语言的学习会加强文化认同感。语言永远只是载体,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是汉语教学的目的。”陆教授说,“当然我们更注重自然地呈现真实,增进了解,消除误会,而不是所谓‘文化扩张’。”
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推广本国语言文化,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有文化委员会,法国有法语联盟,德国有歌德学院,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总统希拉克不遗余力地推广法语,塞万提斯学院的院长由西班牙国王兼任。而中国刚刚推出的孔子学院,则意在借助圣人声望向世界推展汉语及其背后广博的文化。
据悉,一个全面涵盖对外汉语文化推广项目的“汉语桥”212工程近期即将亮相。包括9个项目、涉及11个部委的计划已经上报国务院,不久后就将正式发布。这个工程除了包括志愿者计划、孔子学院等内容外,还将涉及与国外合作编写中文教材、对海外汉语教材评奖、邀请海外汉语教师作短期培训、汉语考试(HSK)以及一些专业考试等。
国家汉办新闻发言人张国庆说:对外教授汉语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要集中国内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致工作的目标,比如现在商务部有些项目向汉语教学方面倾斜。商务部领导已经提出,商品走向世界,没有语言的支撑是不行的。
他说:宣传中国语言和文化,不只是我们有关机构的事情,而是全民的责任,如:在我们出口的产品上,多印几个中文字,也是宣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事实上,在面向海外的汉语推广背后,是中国政府对发展社会科学的关注。一个多月前,中国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孔子学院“扩张”遭质疑
昨日,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闭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包括各国282所孔子学院院长等在内的1000多名中外嘉宾出席,共谋孔子学院的更快发展。与此同时,网络上也传出质疑之声。
■质疑一 平均6天办一所,是否太急功近利了?
2004年11月,世界上第一家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
正式挂牌开张。那么5年过去了,现在全球有多少所孔子学院呢?
在本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孔子学院总部透露了这么一个消息,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全世界非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已超过了4000万人。现在,全球已经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282所孔子学院,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多一所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总部还正在加紧推进网络学院建设,开办广播孔子学院,开展远程多媒体教学。
如此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是否太急功近利了?对此,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认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渠道太少了,孔子学院目前走的先发展、后提高的线路,大方向没问题,但必须在细节上,比如师资、教材、教学大纲上完成统一。
■质疑二 只教汉语,为什么不传播孔子思想?
虽然戴的是孔子的“帽子”,但目前,全球的孔子学院并没有怎么宣传孔子思想,做得最多的还是推广对外汉语教学。
对此,儒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明认为,汉语更多是“术”,而不是“道”。孔子学院更应该多输出一些价值观,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孔子学院的主办方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这本身就注定了孔子学院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大学,也并非像我们基金会一样,是孔子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机构,而是‘推广汉语文化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王大千表示。在王大千看来,中国文化是“语”和“文”的关系,汉语不像英语,是个孤立的符号,不懂汉语,就甭想了解中国文化。而孔子学院无疑是让外国人学会汉语,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平台。
■质疑三 一所学院几百万美元,白给国外大学送钱?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德国杜塞道夫孔子学院院长哈赫堡曾表示,“当地大学之所以合作办孔子学院,主要是为了得到这一笔经费,自己办语言班和演讲等活动”。而著名旅美学者薛涌则公开表示反对建“孔子学院”。薛涌估算,在美国成立一个孔子学院,至少需要几百万美元。中国这样大把大把地扔钱,让他想不通。
在国外办孔子学院,全部由中国“买单”吗?昨日,记者从孔子学院总部了解到,中外合作设立的海外孔子学院经费筹措由中外双方共同负责。其中一次性开办费原则上由双方根据协议共同负担。对确有困难的海外申办机构,经孔子学院总部批准,确实可由中方负责解决。经孔子学院总部同意,中方还可提供海外孔子学院组织的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专项活动的经费资助。
“钱怎么可能白给?孔子学院总部其实就是一个服务机构。办孔子学院就像大学开设汉语系一样,孔子学院给予的是支持和资助。除了资金,我们还在教材和师资上提供帮助。”王大千说。
英语植入汉语,怎么看,怎么办?
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上,近日掀起了一股要不要“保卫汉语”的争论。一方说:英语正在侵入汉语,必须采取措施,坚决制止,打一场汉语保卫战,否则,汉语将成为不汉不英的语言。另一方说:这是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必杞人忧天。正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带来了关于保持汉语纯洁性的议案、提案。带着网友的关切,记者采访了议案、提案的几位发起人。
“关键是有病要治”
网友关注:“哪款AOC,卖到了VDP?”“我今天早上吃了一个apple”……类似的英语植入汉语的句子,在目前的媒体上和口语中,并不鲜见。此外,也有英语中的科技新词、品牌名称等不加翻译,被直接运用。例如:IT、VCD、DVD等。如何看待这种汉英混杂现象?
“在全球性的转基因研究中,我们对保护自然生物品种,保护食品安全已有足够重视,但对保护自己的语言基因,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还处在疏忽麻痹之中。”梁衡说。
“中英文混杂问题,会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加深和网络的升级,而日渐突出。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江绍高说。
关于使用中文时杂入英文,詹国枢认为,这是一个渐变过程,有其合理性。但也必须有度。度在哪里?要好好把握。字母植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无形的自卑思想和媚外思想的植入,动不动就没有骨气,跪了下来,洋奶就一定比中国奶好喝吗?
在黄友义看来,30多年前,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如果在表述中直接使用一些英文词汇,表示我们的开放态度,可以理解。但现在,再大量使用外来语词汇,说明我们对自己的语言尊重不够。“国际上通用惯例是把外来语变成自己的语言吸纳进来,而不是生搬硬套地直接嵌入。”黄友义说。
“让洋文穿中装”
网友关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概念、新材料等不断涌现,与之同步的术语产生的数量大,传播速度快。由此造成许多外语新词汇在汉语出版物中直接以英语形式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语言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在早期,外来语较少的时候,一些外文词汇采取意译,如Television翻译成电视;一些采取音译,如‘吉普’就来自音译。但随着外来词汇越来越多,如MP3,如美国一个有名的民意测量机构的名字Pew等等,究竟外来语如何在汉语中表达?这就遇到了困难,因此我们面临着创造汉语新词的任务。”赵启正说。
詹国枢认为,解决汉英混杂的问题,不妨提倡“洋文穿中装”,即把外来语化为母语。“用意译、音译和意译加音译的办法,把外文词汇翻译过来,经过消化吸收,把它们的模样变成方块汉字。
梁衡建议,应该建立一个权威的翻译规范委员会,专门负责外国人名、地名、科技术语等的翻译规范工作。此外,建议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级政府新闻出版部门:把汉语和外语混杂列入质量监管范围,对所属的报纸、书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进行巡查监管。对混杂严重的稿件、书刊,不得参与评奖。
对具体操作问题,黄友义的观点是主流媒体应该先带头,要有“从我做起”的意识。专家学者也要带头做,很多外来的词汇,是专家学者工作中接触的,也是他们介绍进来的。“应该在介绍国外新鲜东西的同时,要意识到有责任保持汉语的纯洁。”
“根本解决靠立法”
网友关注:在汉语出版物上,汉语中夹杂英语,近年来愈来愈多。如何从根本上解决?
“汉英混杂,堵是堵不住的,重点还是疏导。”江绍高说,“中文出版物中英文混杂问题,涉及规范和应用两个方面,关键在于形成共识,在于国家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总署,应对中文出版的文字规范问题负起责来。积重难返,要下功夫规范;同时,一旦明确规范,更要下力气抓好应用。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要营造一个氛围,以利于汉语使用的纯洁。”
现今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对使用外国语言问题上,不够具体,也没有制定配套的外文使用管理的法规或规章——这也是采访中各位代表委员的共识。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几位代表委员认为还得靠立法。
“从长远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该加一条内容来规范外来语的使用。”赵启正说。
央视从此不说“NBA” 韩乔生:考虑观众需要
朋友,我是效力于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科比·布莱恩特。(设计台词)
最近几天,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央视在一些报道中已经不再出现诸如NBA、CBA、F1等英文缩略词,取而代之的是全中文。
据说,央视的众多节目主持人在2日这天均接到了短信通知,被告知: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要使用外语及缩略词,如NBA、CBA、F1等。这次的通知不仅仅限于体育领域,如GDP、WTO、CPI等也在“整顿”范围。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要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后加中文解释。据《今日早报》报道
NBA说成“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
近几日,细心的球迷发现,央视在NBA和CBA转播中已经进行了修正,4月4日的CBA季后赛半决赛中,央视的解说中已经规避了“CBA”,直接称比赛为“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4月3日和4日的转播和新闻报道中,纯粹的“NBA”也听不到了,改成了“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也许是新规定未得到坚决贯彻,5日18时的央视体育新闻,主持人吴晓琳再次说出了“NBA”。而在她播报新闻的同时,屏幕右上角的提示小方块中,也还写着“NBA常规赛”。
多数观众根本不熟悉外语
据说,这次通知不仅仅限于体育领域,如GDP、WTO、CPI等也在“整顿”范围。新规定是否适应?央视主持人于嘉称:“这个规定我还挺适应。”于嘉表示,实际上,解说员和记者在比赛转播中规避起来也比较简单。基本上只是在节目一开始说上一句,其余时间也不会总使用NBA和CBA。不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年轻体育解说员说:“这是继杜绝‘港台腔’后,又一大利好消息。人民的电视给人民看让人民听,凭什么让这些外语占据宣传高地?”还有一位资深主持人则说:“我们的多数观众根本不熟悉外语,我们用外语及外语缩略词,且不加注释,是对他们的歧视。”
[记者连线]
韩乔生(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
韩乔生:考虑观众需要,还兼顾汉语文化保护
潇湘晨报:央视体育频道在报道NBA相关新闻时不再使用“NBA”,改称“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这是真的吗?
韩乔生:我们不是屏蔽“NBA、CBA、F1”这样的缩略词,在口播和字幕中依旧可以使用,但是要在后面加上中文的后缀解释,譬如“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潇湘晨报:这是体育频道内部的规范要求吗?
韩乔生:这是根据广电总局联合中宣部下发文件的要求,体育频道作出这样的规范。其实这一文件并不是单独要求央视体育频道的,而是对广播、电视台和新华社作出的要求。文件中也未明确提及不得使用“NBA、CBA”这样的说法,而是说“GDP、CPI”这类缩略词不要单独使用,如果使用就要加以解释。
潇湘晨报:NBA、CBA这类词汇很多观众都耳熟能详,如果使用中文称谓,或者加以解释是不是会给播报新闻、转播比赛带来不便?
韩乔生:这个倒是不会带来太大的不便。我个人觉得出台这样一个政策,也是考虑到听众、观众和读者的需求。以体育频道为例,我们的观众有90后、80后,也有70后、60后、50后等人群,观众的年龄、文化素质高低不同,很多观众并不能很容易搞明白NBA、CBA、CPI、F1这些词,如果我们在播报新闻转播比赛时用中文称谓,或者对这些缩略词进行中文解释,观众们就很容易明白了。
潇湘晨报:对于这个政策,网络上有些质疑的声音,认为是多此一举。
韩乔生:举个例子来说明吧。比如说“每周10佳进球”这个栏目,如果用“TOP10”来做栏目名称,可能就会有一些观众会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如果用“十佳球”或者“每周10佳球”,那么我想所有人都会明白栏目的内容。
潇湘晨报:今年“两会”,有代表提出要规范媒体、出版物中的英文词汇使用:“在介绍国外新鲜东西的同时,意识到有责任保持汉语的纯洁”。你认为目前这一政策和“两会”代表提议有何种关系?
韩乔生:“两会”代表有这种提议说明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我觉得现在下发这样的文件,应该和“两会”上这种声音有一定关系。这个文件除了考虑观众们的需要,还考虑到了保护汉语文化的问题。所以不光是广播、电视,各个平面媒体可能也会接到类似的文件,不久以后你们的报纸也许就会接到这样的文件呢。
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
30年后的汉语是什么样子?
“Erin Manning是一位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专业摄影师、教师和电视工作者。电视观众将Erin视为The Whole Picture的最佳主持人,The Whole是HGTV-HD和DIY网络推出的、获得TELLY大奖的数码摄影秀。”
“1982年,董事长Dr.RoIf Portmann和CEO Mr.Ui riCh.W.Herzog毅然决定从瑞士钟表业的大亨ASUAG控股公司(即今日的Swatch集团)手中买入Oris品牌--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为瑞士OriS表此后纵横天下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30年后的汉语将会是这样的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文字。
第一段话,摘自我喜欢的一本书,2009年2月中国首都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人像摄影》,是这本书中出版者对该书作者的介绍。第二段话,摘自我喜欢的、我国出版的最好的杂志之一的某杂志,2009年第47期。我不点名批评是因为此种现象太多了。而且,这两家还不是汉英混杂最严重的。只点名批评这两家有失公允。
汉英混杂到如此严重的程度,目前在中国出版物中虽不普遍,也不少见。所以,我只是把它看成是30年后汉语的普遍文本。当然,前提是如果没有措施制止汉英混杂蔓延滋长的话。
最严重的后果将是:汉语不再是单独能够表情达意的语言体系。上面引用的这段话,只懂汉语不懂英语的人看不懂写不了;只懂英语不懂汉语的人同样看不懂写不了。中国人必学英语才能看懂自己的汉语。
汉语,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可能要发生根本性动摇。
300年后的汉语是什么样子?
这件事如果从一个较长远的历史跨度来思考(比如100年、200年、300年),它的严重后果将让每一个中国人触目惊心,那就是:汉语消亡,英语代替汉语。
历史可能这样记载: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的圣书字(俗称埃及象形文字)消亡于公元400年;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消亡于公元前330年;由古代中国的甲骨文演变的汉字,消亡于公元2300年。历经5000年的汉字终于抵抗不住英语的侵入而最后消亡。
这不是危言耸听。按照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英语侵入汉语的速度,按照中国年轻一代对英语的崇拜对汉语的轻视,按照我国知识分子目前对待英语侵入汉语所持的麻痹麻木的精神状态,不用300年,100年后,汉语将会消亡。
原因何在?
第一大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对外来语,不经翻译汉化,直接以英语字母形式楔入汉语。
汉语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对外来语言的吸收。我们的祖先前辈早就为吸收外来语创造了正确的方法。用音译,便有了“咖啡”;用意译,便有了“电话”;用音译加意译,便有了“芭蕾舞”.主要用这三种方法,便解决了外来语翻译汉化的主要问题。
汉语历史上,迄今有三次大的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高潮在汉唐通西域之后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从西域吸收了“葡萄”、“骆驼”等外来词;从佛教中吸收了“世界”、“庄严”、“结果”、“现在”、“圆满”等外来词。第二次高潮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从英语吸收了坦克、沙发、吉普车等等;从日语中吸收了组织、纪律、政府、党、方针、政策等等。
这些外来词经过汉语文化的“胃”消化吸收,它们的模样变成了方块汉字,它们已经融化在汉语的血肉之中。
第三次高潮,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中外交流迅猛扩大,英语如潮涌入。我们在忙碌中有一个“小小的疏忽”,没有将外来语完全汉化,部分英语楔入汉语。这个口子一开,犹如蚂蚁钻进长堤,泛滥蔓延,大有不可收拾的势头。
最先是英语缩略语(也有人称为字母词)在汉语出版物中广泛使用。国内生产总值,用GDP入文;世界贸易组织,用WTO入文。接着是CEO、NBA、CPI、IMF等等排着队跟进,逐渐成为高频词。
造成汉英混杂的第二类情况是科技新词、品牌名称、专业术语不加翻译。例如:IT、VCD、DVD、DV、IBM、MP3、QQ、MSN、web2.0、twitter、iPhone、Google adwords……第三类情况是人名、地名、企业名、单位名不翻译。这类情况的代表,就是我在本文开头引用的那两段话。
第四类情况,一个英语单词或一个字母成了汉语造句中的一个词素,例如:“经销商PK品牌商”;“适当地YY一下不行吗?”;“这话我都说N多遍了。”
第五类情况,中国人用英文字母取名,或者直接取英文名:“赵C”、“李-A”、“张@”.公共建筑用英语名,例如:SOHO现代城。
第四类、第五类情况对汉语的解体最具有杀伤力,有着潜在的、令人恐怖的威胁!它已经扎根在汉语的细胞里了。
第二大原因:中国知识分子疏忽麻痹,对英语侵入汉语,缺乏应有的警惕,缺乏清醒的文化自觉。
在中国的出版物上,在汉语的故乡,造成汉英混杂甚至可能导致汉语解体的状况,这不是英语国家所为,不是英国议院干的,不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干的,没听说西方有“和平演变”汉语的计划。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自己干的。
中国知识分子也不是故意要糟蹋自己的文化,而是我前面所说的“小小的疏忽”,是处在“无意识”状态。谁也没有往深处想:汉英混杂,打开了英语入侵汉语的缺口,是逮来“英语蚂蚁”在自家的汉语长堤上打洞。
让我们分析几个高频词,看看中国知识分子是怎样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的吧。
我们前辈对英语缩略语早有正确的处理办法。比如,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英语缩略词是OPEC,约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传入中国,中国就将它音译汉化为“欧佩克”.至今,在我们报刊的行文中,写作“欧佩克”,而不是写作“OPEC”.到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至今,当同样是英语缩略语的WTO、GDP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却让它直接嵌入汉语。其实,“WTO”用中文简称“世贸组织”或“世贸”,有何不可?“GDP”如果用“国总值”中文简称不是也很简洁吗?“APEC”用“亚太经合”简称不是更顺口吗?
同样是流行性疾病的名称,“AIDS”我们曾将它音译为“爱滋病”,因爱而滋生的病,还兼着意译,翻译汉化做得非常好。到了2003年,非典型流感,国人已经将它称为“非典”了,可到了中后期报刊上又都改为“SARS”来称呼它。今年的甲型H1N1,就干脆是汉英混杂了。用“甲型流感”或“”中文简称不是很好吗?
我们再从相反方向看,看英语怎样吸收汉语的吧。英语单词中的“silk”,它的中文意思是“丝绸”,就是从古代汉语中按照音译的方法借用过去的。还有“关系”,在英语中成为“guanxi”,也是要把汉语英化。把外来语化为母语的血肉,这是任何一种语言在吸收外来语时都遵循的规律。哪像我们现在这样,在方块字的汉语阵列中,隔几行有几个外文字母,真像是在我们满头黑发中插上几根金发,在我们黄皮肤的脸上贴上一块白皮,不协调不和谐不美。如果在满篇英语中时不时插上几个方块汉字,也很刺眼吧?英语国家可没有这种现象。英语中有的词语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但这也不能成为我们“生搬硬套”的借口,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汉语新词代替它。
为什么到了第三个外来语涌入的高潮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就丧失了警惕性呢?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便是全民学英语。在前两个高潮期,外来语不翻译成汉语,中国人便认不了。而到了第三个高潮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学了一点英语,不译成汉语也看得懂了。而且,运用汉语时夹杂一点英语觉得新奇有趣时尚。于是,中国知识分子,不仅对英语侵入汉语不警惕不抵抗,而且自己欣欣然接受并且有意为之(由此也可见文化软力量的厉害)。全民学英语,本来为的是中国人更方便与外来文化交流,没想到一不小心便用外来语搅乱了自己的语言。我非常赞成中国公民学习英语,但我同样认为:该用英语的时候,用规范的英语,而不是“洋泾浜”英语;该用汉语的时候,用规范的汉语,而不是“汉英混杂”的汉语。
在出版物上和媒体上出现的汉英混杂,对搞乱汉语的作用又远胜互联网和日常说话。因为:这里既向大众传播,又起着示范作用;还作为历史记录传于后世。所以,这里的汉英混杂才是搞乱汉语的致命一击。
严重的责任就在于握有话语权的新闻出版界的记者、编辑、总编辑等等身上。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上的汉英混杂,就是从他们手上放行的。有的编辑还特别热衷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
“MG:MY年轻生活的GENE”
“上海加入LIVE8”
“哪款AOC,卖到了VDP?”
“Google Adwords新界面发布”
这难道就是个把关不严的问题吗?编辑这样做题,总编辑这样放行,社会这样效仿,汉英混杂便泛滥蔓延。
汉语的危险不在于英语作为强势文化的侵入,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者对这种侵入自我解除武装,整个民族采取“不抵抗主义”.主要表现在:在官方文件、主流媒体中,对英语微缩语的使用越来越多。民间,在汉语的语境中,夹杂英语的现象越来越多。一代一代年轻人慢慢地更多喜欢英语而轻视汉语。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基石,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关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关乎国家统一,那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我这里如此强调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因为知识分子是文化传承的担当者。汉语延续五千年不衰,是世世代代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继承发展的。难道到了我们这几代知识分子手里,要传下去一种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汉语”吗?五千年祖宗的基业要毁在我们手里吗?对这样一个关乎中华文化命根子的问题,中国知识分子怎么能疏忽麻痹?
第三个原因: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格,国家对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规范、管理。
先说第一个问题:法律不完善。
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下文简称“语言文字法”)对规范语言文字起了重大作用。但是,失之简单。对外国语言在汉语文出版物上的使用只有两句话,即第二章第十一条:
“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解释。”
我认为:语言文字法对外国语的使用只有一个原则性规定,缺乏操作性。
现在政府文件、主流媒体中流行的GDP、WTO、ID等字母词,是不是外国语言文字?如果是,那它就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如果是,每次使用都要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解释,在每次使用GDP时,后面都要加一句“国内生产总值”,岂不是更麻烦了?
有必要对GDP、WTO等几个已成为高频词的英语缩略语专门探讨一段。有朋友说,GDP已为人们广泛采用,政府文件、主流媒体都这样说、这样写,要改也很难了。能不能在修改语言文字法时豁免专门指定的几个英语缩略语。我反反复复想了又想,最后认定还是不能豁免,理由是:
1、GDP等是社会经济中的高频词,保留它们几个,还是保留了大量的汉英混杂现象。
2、法应是公正、公平的,只有一个标准,不能有双重或多重标准。比如,你留了GDP,GDP高兴了;铲除了CEO,CEO不高兴。你没有理由让CPI、IMF等英语缩略语不跟进。
3、即使是现在立法保留几个英语缩略语,再过若干年,又有一批经常运用的英语缩略语要求豁免,是不是又要修改语言文字法,再加上新的成员?不断地修法,不断地递进,汉英混杂不还是蔓延吗?
所以,趁现在通行的英语缩略语词还不是很多,也就是十个以内吧,干脆立法禁行,用汉语简称替代,反而省事。
法,是刚性规定,要能作为人们具体行为的依据,要能操作,不能白纸黑字写着,到具体判案时又不管用了。
还有一个典型案例最能说明问题,它就是被称为“中国姓名权第一案”的赵C案。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市民赵C,因为名字中出现外文字母“C”,月湖区公安分局拒绝向其发放第二代身份证,要求其更改名字。赵C认为公安部门侵犯自己姓名权,向月湖区法院提起诉讼,月湖区法院一审判决赵C胜诉。月湖区公安分局再向鹰潭市中级法院上诉,二审的结果是双方达成庭外和解协议,赵C愿意更改姓名,月湖区公安分局撤回上诉。此案的纷争长达一年,之所以以达成庭外和解结束,因为双方都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语言文字法和居民身份证法都没有明晰的、具体的规定,法院依法判案,结果是无法可依,官司打不下去了。
此案说明英语文化已经严重侵入汉语文化,一个中国人在身份证上不用母语命名,竟然觉得用英文字母更好。感谢公安部门有这个扞卫汉语文化的自觉性。这一次堵住了这个缺口。试想:如果从姓名权这里打开缺口,将来中国如果有十万、百万、千万、上亿的人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命名或者全用英语名,如果他们中又出了名人、国家领导人,汉语出版物上无法回避,汉英混杂更加严重,汉语不就土崩瓦解了吗?
现今的语言文字法在对使用外国语言问题上,太过原则不够具体;又没有制定配套的外文使用管理的法规或规章。这就造成了许多类似赵C案的尴尬:有法存在,无法可依。
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汪家镠,在作通用语言法草案说明时说到:外文的使用情况很复杂,法律只能作原则性规定。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定配套的外文使用管理法规或规章”.10年了,这个“配套的外文使用管理法规或规章”一直没能够出来。
当然,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具体规定不能太多,太多了就把语言框死了。但要做到“原则”和“具体”的平衡。对语言使用中出现的明显的、危害极大的“缺口”,要坚决堵住,要划定红线明确禁止,要具体到可以用它判案。
英语作为世界上强势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在所难免。公民个人如何使用外国语言不必干涉,但国家要划定一个底线,守住主要阵地。这些主要阵地就是汉语文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书籍);政府公文;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居民身份证等。
既然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从动态、发展的语言观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一个不断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语言文字法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现在的语言文字法立法已经10年。汉英混杂、字母词等等英语侵入汉语的问题,或许当时刚刚冒出来,当时还看不准;而今,它已经为盛为烈为害了,修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定配套法规,已经是时候了。
建议在修改语言文字法时,加上:
“禁止在汉语文出版物中使用字母词。一切外语词必须经过翻译汉化,才能在汉语出版物中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证登记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汉字。”
再说第二个问题:执法不严格,监管漏洞多。
本文开头引用的汉英混杂的例证,还有许多报纸用汉英混杂的文字作为标题的例证,是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不允许的。由于没人监督、没人管理,致使汉英混杂蔓延滋长几乎不可收拾。
谁来监督?谁来管理?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了政府是执法主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199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入教育部,教育部设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检查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力。
语言文字法还规定了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之外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规定了地方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教育部门管好学校;广播电视部门管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部门管好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工商部门管好企业名称、商品包装说明、商标、广告;体育部门管好体育场馆;城建部门管好公共设施的用语用字。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政府各部门对语言文字的管理职责,是想说明不是语言文字法立法时职责不清,而是政府有关部门执法不严,不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建议各级政府新闻出版部门设立通用语言的监察机构,对所属的报纸、书籍、杂志等等汉语文出版物进行巡查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批评,及时制止。
“监督者”不监督怎么办?谁来监督“监督者”?应该是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了。
第三个问题:外国专有名词和科技术语的翻译规范审定不及时。
按说,语言文字的发展是长期地缓慢地社会约定俗成的。现在看来,对外来语不能只等社会约定俗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概念、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型号不断涌现,与之同步的科技术语产生的数量大,传播速度快。国家没有及时规范和进行权威公布,社会交流又是一刻也不能等待的。由此造成许多科技新词在汉语出版物中直接以英语名词出现。比如QQ,MSN,现在又出现了twitter,至今不见规范翻译汉化,将会造成更多的汉英混杂。如果你现在去看报刊关于科技类的文章报道,你会看到那里的汉英混杂触目惊心。
建议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翻译规范委员会,专门负责外国人名、地名、外国专有名词、科技术语的翻译规范工作,建一个这方面的官方网站。一有新词出现,立即组织翻译审定,立即在官方网站公布,全国都来跟它“对表”.一有新词出现,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号召全国人发帖翻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最后由翻译规范委员会审定公布。这也正好发挥了全国学英语的积极作用。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vip.sina.com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itlab添加新成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