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政治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下载。

美国人是怎么被政治正确逼疯的
[摘要]只要有机会,人人都想当喷子,因为骂人怎么说都是件痛快的事。一个喷子可以在美国总统候选人里显得独树一帜只能说明一件事: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都憋着没喷。作者:宋筱箐(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专栏作家)有一年,我拿到一个健康类新闻报道的fellowship,其中一个环节是到加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组织者花了不少心思,从课堂讲座到实地参观采访到美酒美食安排得错落有致,让我们这来自全美各地不同媒体的十几个人把这七天过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但当一行人在当地房屋维权组织代表的带领下去参观一处民宅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制造紧张,有碍团结的小事故。这个公寓是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一处廉租房,我们拜访的这户小单间住的是个来自南美的单身老大爷,此行的目的是要说明穷人恶劣的居住环境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健康。一进屋大爷就和带队的维权斗士一起把屋子里掉漆、漏水、生锈、发霉的地方一一指给我们看,并同声谴责拒不维修的恶房东。大家边看边问,有人问大爷有何贵恙,答案是哮喘;有人问大爷月租多少?答案是500刀。有人问这个地区类似的户型如果按市场价租金是多少?答案是2000刀。这时候有人问大爷:既然这里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不搬到远离市中心的地方,这样同样的租金或许能租到更好的房子。大爷不知道怎么回答,转向维权斗士。斗士的眼里竟然泛起了泪花,对大爷说:“你不用回答这个问题。”场面一时很尴尬,多亏大家都是靠说话为生的,话题很快岔开了,气氛很快缓和了,后面的几天没人再提起这件事,貌似大家很快都把它忘了。转眼到了第七天,众人把酒告别,多少都喝高了,我悄悄拉住一个貌似“自己人”的亚裔记者,壮起胆问:“你觉得那天在廉租房那个关于搬家的问题到底有什么问题?”她惊喜的表情好像困在孤岛上看见了船:“啊哈,原来你也不明白!”我和她至今保持着联系。如果你看懂了这个故事,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众多能言善辩义正辞严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中,只有满口胡话的川普可以一路领先,支持率甩出对手十几条街。有人说川普是《皇帝新装》里那个孩子,说出了人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其实就算保守的共和党人也没多少认同他的“墨西哥移民都是强奸犯”、“战俘不是英雄”的观点。那些一直集中火力逐条反驳他言论的对手完全是在浪费子弹,正如《纽约时报》周日(23日)头版一篇文章中所说:“川普主义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意识形态。”川普上位靠的根本不是观点而是那种的口无禁忌的喷子劲头。只要有机会,人人都想当喷子,因为骂人怎么说都是件痛快的事。一个喷子可以在美国总统候选人里显得独树一帜只能说明一件事: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都憋着没喷。如果“原来你也在这里”的缘分可以催生爱情,“原来你也不明白”的默契可以催生友谊,那“原来你也憋得慌”的苦闷一旦找到了机会释放,当然也可以催生出把一个疯狂的候选人送进白宫的疯狂能量。
在一个把言论自由写进DNA的国家里,在一个阿猫阿狗都能在网上发表宏论的时代里,活人能被话憋疯这件事听上去可能就像脖子上套着大饼还被饿死一样匪夷所思。但不幸的是,民权运动近几十年里的节节胜利产生的副作用已经使美国的言论环境从60年代之前珠玉和厕纸齐飞变成了今天的无菌实验室,表面上一片肃杀洁净,容不得半点尘埃。当然比起把黑人叫做“黑鬼”的当年,这是个更好的时代,但这个把黑人叫“非裔美国人”的时代显然不是看上去那么完美(至少别把来自加勒比地区黑人当成透明的好吧?)。比起把华人叫“中国佬”的当年,这是个更好的时代。但如今你要问一个华裔“你老家是哪儿?”都可能伤害到他脆弱的心灵,因为他可能是一个本土出生却觉得被你“外化”了的小可怜儿。我曾经在跟民权领袖聊天时,在该说“people of color”时说成了“colored people”,被严肃地教训了一顿。我可以辩解说要求一个歪果仁掌握这种细微的修辞差别真是勉为其难 (前者为中性,后者有歧视性),但Rosie O’Donnell几年前在主持节目时模仿各国电视台播报新闻,说到中国时用了“Ching Chong”,不也被亚裔观众骂到狗血喷头?她不是歪果仁,但她好像真心不知道这个象声词在很多人眼里恶如魔鬼。这样因言招祸的事故隔三差五就出一回,比如CNN主播Don Lemon采访被迫替人口交的强奸案受害人时问她为什么不用牙齿反击,比如黑人少年马丁被枪杀后福克斯电视台的嘉宾主持Geraldo Rivera在节目中告诫家长安全起见别让孩子穿流里流气的帽兜(hoodie)上街,比如纽约一个小学校长告诉新移民学生在美国必须每天换衬衣,他们全都灰头土脸的成为众矢之的,道歉的道歉,离职的离职。这些事故的原因其实很好解释,无非都是犯了“批评弱势者”的大忌,就像在洛杉矶的廉租房里,我们的困惑并不是因为不懂维权斗士的心思,而是不明白从什么时候同样受言论自由保护的新闻工作者已经不被允许问这样的问题。不过,就算像麦兜这样坚韧的小心灵,也架不住麦太天天在旁边唠叨:“从前有个小朋友早睡晚起,第二天他死了。”这些前车之鉴难免让后来人看得心惊,管你服不服,反正每个人在言辞上都开始更加小心。
在一个越来越多元的国家,在一个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想要避免伤害到任何人的感情就像要在雷区里跳芭蕾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踮着脚尖原地转。所以除非是跟老婆老公或死党聊天,除非对自己的前途没有任何期待铁了心破罐子破摔,除非打算以毒攻毒另辟蹊径搏出位,说话时脱口而出直抒胸臆的人越来越少,绕圈圈的越来越多;简洁明了的语言越来越少,曲讳稳妥却令人费解的表述越来越多。原本恣意生长,杂乱却多姿的言论自留地都被修剪成了整齐却呆板的人造花园。就这样,言论自由的旗帜下对政治正确一丝不苟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专制体制下的言论审查的部分功能,公众人物人人洁身自好,而公众一边戴着红袖箍志愿争当“言论警察”,一边对“有趣”的渴望又疯狂滋长。所以《赫芬顿邮报》把川普相关的新闻都放在娱乐版还真是歪打正着呢。……………………………………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lanxind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论坛入口:
  |   |    |   | 
查看: 5823|回复: 3
注意了! 游戏也要“政治正确”
  前言:“游戏界奥斯卡”The Game Awards被喷女性评委太少,女性独立游戏开发者陪睡“玩家门”,游戏产业越来越重视的“政治正确”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有着“游戏界奥斯卡”一称的The Game Awards年度游戏大奖已经落幕,今年的年度最佳游戏、最佳制作团队、最佳角色扮演全都颁给了波兰开发商CDProject和他们的《巫师3:狂猎》。在大多数玩家心目中,这款今年表现最突出的游戏能够获奖也是实至名归。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并不赞同一次将这么多奖项颁给同一款游戏,最佳游戏提名中同样的现象级大作《辐射4》和《血源诅咒》却一个奖项都没拿到,在这几款游戏的粉丝眼里,TGA的做法并不能服众。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337.png (31.84 KB, 下载次数: 21)
10:48 上传
  服不服众还需要看颁奖之后大众的反应,但其实在这次年度游戏颁奖召开之前,就有不少相关人员和粉丝质疑过TGA的评审权威性,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受邀评委。两周之前,TGA正式确认评委名单的时候,一些受邀的游戏媒体编辑发现,候选名单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于是,Polygon主编Christopher?Grant将评委身份让给了副主编Megan?Farokhmanesh,来自Kill Screen的编辑Clayton?Purdom以及来自英国卫报(The Guardian)的编辑Keith Stuart则直接推掉了自己的TGA评委身份。事后Keith Stuart在推特上表示,32位TGA评委中仅有一名女性,这样的团体评选出来的结果肯定有失偏颇。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780.png (161.18 KB, 下载次数: 19)
10:48 上传
(讽刺的是,The Game Awards奖杯就是一个女性形象)
  这些编辑的做法引发了不少媒体和玩家的关注,他们的推特和文章也收获了大量转发和评论。虽然最后TGA并没有因此改变什么,整个评审团体总人数依旧是30人(男女比例为28:2),但是这些纠结于此的游戏媒体编辑们,则向我们展示了游戏圈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势——干啥都要“政治正确”。
  什么是“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它的本意是指言辞上要尊重、不侵犯包括少数族裔、女性、LGBT群体、残疾人士等等在内的弱势群体。后来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政治正确”不再限于“用词正确”,也包括观点、立场、政策和行为的“正确性”,同时也并非只针对的特定的群体,之后还有环境保护、动物权益等等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政治正确”的行为也从最初的中立性质变成了一种被大多数人所鼓励的形式,也就是一种“大多数人的正确”或者叫“共识”。
  游戏圈一直都是“政治不正确”的重灾区
  众所周知,游戏圈及游戏内容一直都是“政治不正确”的重灾区,上面这几个齐全评审TGA的编辑就向我们揭示了游戏产业对女性从业者的一种歧视。根据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去年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游戏行业只有22%的从业者为女性,从最基础的开发者到领团制作人,都鲜少出现女性角色。女性受聘者的能力会遭到怀疑,女性开发者开发出来的作品也不受待见,女性玩家的需求也得不到任何厂商的重视,这种情况甚至酿成了非常惨烈的后果,比如去年曝光的“玩家门”事件。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1556.png (286.57 KB, 下载次数: 19)
10:48 上传
  “玩家门”事件的主角名为Zoe Quinn,她是一名独立游戏开发者,曾在2013年于Steam平台推出了自己的独立游戏《Depression Quest》。2014年8月,Zoe Quinn的前男友Eron Gjoni在博客上中指责她在两人交往期间与至少五名游戏从业者有染,而且其中还有几名知名游戏媒体编辑。“玩家门”事件一方面暴露的是游戏产业的黑色交易,另一方面暴露的则是整个女性群体在游戏产业中极低的地位,而游戏媒体、游戏产业与性别歧视、女权主义的交织,也让不少人对游戏圈的“政治不正确”感到非常失望。
4.jpg (27.08 KB, 下载次数: 19)
10:51 上传
  除了游戏产业男女从业者比例之外,很多游戏本身的内容也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政治不正确”元素,其中最早最轰动的莫过于1982年发布于雅达利2600主机上的《卡斯特的复仇》(Custer's Revenge),暴力犯罪、成人色情、种族歧视、女性歧视、侮辱先烈,几乎所有“政治不正确”的因素它都占了。坑爹的是,这款玩法枯燥又单调的游戏反倒因为巨大的争议性,销量翻了一倍。更可怕的是,到最近几年国内某些游戏媒体评选的“男生最爱游戏Top10”里,它依旧在列。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2268.png (308.31 KB, 下载次数: 20)
10:48 上传
  1982年的马赛克画面也许并不足以勾起玩家们的犯罪欲,但是近年来越来越真实的画面却让人屡屡放不下心来,而且以犯罪、暴力、杀戮为主旨的游戏依旧占据着主流。在《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中便有一段无数玩家记忆深刻的“No Russian”关卡,机场机枪直接扫射无反抗能力的民众,将这种恐怖主义行为直接做进游戏可谓史无前例。虽然制作组Infinity Ward在游戏中做了很多改动,比如在关卡开始前加入直接跳过、日本和德国的版本中改为射杀平民会导致失败、在俄罗斯则是直接删除了这一关卡,但是多年之后有关争议却依旧没有消停。争议的地方就在于,在普罗大众眼里这是一段极佳的恐怖主义教育片,这种强烈临场参与感几乎就是将每个玩家的良心掏出来拷问,然而在另一小部分玩家眼里,他们可能真的觉得这样的屠杀真的非常非常爽,而且他们也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所以对这部分玩家而言,这样的情节也许就是对恐怖主义的变相鼓励。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2786.png (364.14 KB, 下载次数: 19)
10:48 上传
  恐怖主义只是这股“政治不正确”的风潮中很小的一各分支,其它像暴力色情、反人类、虐待儿童等等也是游戏经常被提及的污点。比如深受“金鱼佬”喜爱一直流传到现在的《尾行》、《电车狼》等游戏,逃不脱“鼓励对女性犯罪”的嫌疑;Steam今年话题较热的AO级游戏《仇恨》,以无差别杀戮为快感的玩法确实反人类;还有最近被Steam强制下架的《幼女模拟》,以及《辐射4》的baby核弹MOD,也都被批有虐童倾向。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3107.png (713.01 KB, 下载次数: 21)
10:48 上传
  另外还有一些游戏本身并没有什么差错,但因为游戏机制的漏洞被部分玩家玩成了邪恶满满的反人类游戏,比如最早几代的《过山车大亨》,本来一个很健康的模拟经营类作品,却因为游客可以随各种事故死亡的设定,生生演变出一种“死神来了”的玩法。玩家们开始热衷于制造各种事故,虐杀无法逃跑、毫无反抗能力的游客,直到后面几作中,制作方更改了这一设定,游戏中的游客们成为无敌不死的存在才让他们放弃了这种行为。
  新时代的游戏开发商开始越来越重视“政治正确”
  随着时代以及人类整体素质的进步,游戏圈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政治正确”,不仅仅是游戏厂商本身,游戏作品中也越来越注重这些元素。种族、女权、人权、LGBT、动物保护、弱势群体等等,几乎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只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游戏开发商们其实也花费了不少功夫。
  种族——种族不代表荣耀,天使也可能是黑人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3598.png (342.22 KB, 下载次数: 20)
10:48 上传
  早在两年前,NewScientist就做了一个调查,当时的结论是游戏中的主角有85%是白人。虽然数字看似吓人,但是近年来随着各大厂商的努力游戏中出现种族歧视的几率已经大大缩小了,角色造型中加入非裔、华裔、印度裔等面孔也快成了标配,《GTA 5》三男一狗中非裔主角富兰克林、《镜之边缘》亚裔女主绯丝、《刺客信条:枭雄》伦敦地区刺客负责人印度裔角色亨利·格林,就连魔幻背景中十几个既然不同的种族挤在一个世界里,也都相处非常融洽,丝毫没有因为种族不同而产生任何问题。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3952.png (335.82 KB, 下载次数: 22)
10:48 上传
  《魔兽世界》中提里奥·弗丁老爷子有句被玩家广为流传的金句名言:“种族并不代表荣耀,对于与自身不同的存在,不要轻易的给出结论?。我见过有的兽人,他们像最高贵的骑士那样可敬,我也见过有些人类,他们像最卑劣的亡灵天灾一样邪恶。”这句话原本并不是对种族主义者说的,而是指基本的善恶念或价值观,不过在整个《魔兽世界》庞大的世界观中,十几个种族共同存在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种族主义冲突,简直不可思议。最多也就是小脑残吼鼓捣的“兽人精英主义”以及希女王的“亡灵育成计划”,像血精灵和巨魔这样属于同阵营却又有种族世仇的,在游戏中互相交流也完全没有任何体现,政治正确果然彻底。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4354.png (240.93 KB, 下载次数: 22)
10:48 上传
  同样关于种族问题保持绝对政治正确的还有暴雪旗下另一大系列,在2012年发布的《暗黑破坏神3》中,正义天使泰瑞尔正式揭开了面纱,每一个目睹了泰瑞尔真面目的玩家都不由惊呼——这不是美国总统“奥观海”吗?2012年正值史上第一位黑人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任期结束之时,不少玩家猜测,如果“奥观海”连任没有成功,下一步资料片Boss大概就是同门兄弟英普瑞斯,而泰瑞尔可能会死于剧情杀;如果连任成功,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奥观海”携手脚男再次拯救世界,登顶至高天掌握天使集团核心权力。最后的事实证明,暴雪此举确实非常明智,大选之后“奥观海”顺利以高比例支持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而暴雪则为游戏圈政治正确风潮再次贡献了一份力,随后的游戏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黑人担纲的角色出现,都远比不上奥·泰瑞尔·观海来的震撼,违和感和玩家们的接受度也明显降低了很多。
  女权——要真实有爱的女性角色,不要乳摇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4862.png (402.17 KB, 下载次数: 22)
10:48 上传
  上面提到过游戏圈女性权益的状况并不太好,为了游戏得到更多曝光机会,女性开发者“陪睡”的丑闻也确实尴尬,但总体来看,近两年这方面的状况也正在变好。首先是更多的游戏作品中加入了女性角色,光今年就有超多游戏加入了女性可选的设定,《蝙蝠侠:阿卡姆骑士》中出现的蝙蝠女、小丑女等等,《刺客信条:枭雄》中兄妹双胞胎的设定,《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故事模式》中加入了女性初始角色,《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辐射4》也加入了女性可选,就连受众相对较窄的《FIFA 16》也加入了女足队伍。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5224.png (409.17 KB, 下载次数: 22)
10:49 上传
  当然,游戏中的女性角色不仅变多了,女性角色们的形象也变得更加真实生动。笑傲江湖十几年的劳拉姐终于修好了“不小心”增大150%的锥子胸,到最新一作中还用起了“海飞丝”,作为女性标志符号的马尾辫也更加“荡漾”,仿佛就是在提醒每个操作劳拉的玩家——这真的是一个女性角色。另外随着女权的觉醒,还有一大变化就是,某些精于“球体物理系统”的厂商也开始有所收敛,比如光荣特库摩旗下的《死或生:沙滩排球3》就不打算在欧美卖了。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5553.png (346.53 KB, 下载次数: 20)
10:49 上传
(Women in Games WIGJ,支援游戏产业女性员工权益的一个组织)
  除了游戏之外,游戏开发商们在选择聘用员工上也开始注意女性比例。首屈一指的EA今年就接连发力,高薪拿下了数名游戏圈知名女性制作人:“《刺客信条》系列”美女制作人Jade Raymond跳槽至EA,主持全新工作室Motive,“《神秘海域》系列”创意总监Amy Henning也加入了加入了EA的《星球大战》新作团队,再加上之前离职的《模拟人生》Maxis工作室负责人Lucy Bradshaw,EA旗下女性员工数量可见一斑。同时EA首席运营官Peter Moore在接受采访时也频繁表示,EA一直非常注重女性从业者的利益,也希望招聘更多女性员工,最终目的是将女性员工比例提升至40%以上。虽然在玩家口里EA顶着“美国最烂游戏公司”的骂名,但至少在游戏从业者及女权“政治正确”的角度看,EA的态度值得称赞。
  人权——合成人(机器人)到底是不是人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6087.png (30.04 KB, 下载次数: 20)
10:49 上传
  人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基本在现实社会中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了,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也没有大规模的人权问题。但在游戏等虚构的世界观中,架空科幻设定中人工智能的“人权”问题却日益突出了,在各种作品中都出现过机器人、变异人、合成人、外星人,那他们算不算人?他们该不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6346.png (192.55 KB, 下载次数: 21)
10:49 上传
  按照科学的解释,他们算不算人的问题可以以生殖是否隔离来判定。《魔兽世界》中阿古斯星球来的德莱尼和德拉诺星球的兽人还有艾泽拉斯星球的人类,他们之间貌似并没有生殖隔离,所以宽泛一点可以将其归为种族问题。但是像《辐射4》中出现的变异人、超级变种人、初代机械式合成人、三代肌肉式合成人,他们可能存在生殖隔离。然而生殖隔离作为判定标准又准确么,核辐射下说不定一代以内就有许多人类不孕,那他们就变成非人类了?很显然并不是。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6675.png (691.6 KB, 下载次数: 20)
10:49 上传
  在《辐射4》中,三代合成人的外观已经跟人类毫无区别了,而且他们也具备大脑、思维、人性、独立人格,他们的自由意志在游戏中也有所体现,甚至到最后游戏的主线剧情也从找孩子变成了支不支持合成人独立。虽然游戏中这部分还存在疑虑,支持哪一派最终会交给玩家们自行决定,但是对于这些群体的关怀,却在游戏中各处都有体现,开发者们并没有将他们视为非生命体,而是给予了这些自由意志生命体最大的“政治正确”。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6991.png (191.71 KB, 下载次数: 21)
10:49 上传
  游戏中我们可以选择多种随从,动物(狗肉)、机械人(嘎爪)、变异人(汉考克)、超级变种人(壮壮)、普通人类(派普)、初代合成人(瓦伦坦)、三代合成人(帕拉丁丹斯),几乎游戏中所有有明显差距的生命体都包括在内。这些随从除了狗肉之外,几乎都可以跟玩家对话,而且更奇妙的是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性格,会针对玩家的特定行为表达自己的喜好,当随从们的好感度到达一定阶段之后,他们会逐步开放自己的“心扉”,主动告诉玩家一些关于自己的故事。
  LGBT——同性、变性、跨性都要有,跨物种也没问题
  在近年来的游戏业界评选当中,对LGBT群体的态度也是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些公司对员工的态度,也是对人人权利平等的最好诠释。今年6月底,美国最高法院正式做出同性婚姻合法的判决,LGBT权益终于算是官方的“政治正确”了。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7471.png (442.69 KB, 下载次数: 20)
10:49 上传
  在LGBT方面,游戏圈的努力就更多了,比如上面提及的“全美最差游戏公司”EA,除了照顾女性权益之外它还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美对LGBT群体最友好的公司,EA旗下的几款游戏也都加入了同性可选的题材。Bioware工作室RPG大作《龙腾世纪:起源》中玩家和性角色Alistair的关系,简直就是一出“龙腾版断背山”;“《质量效应》系列”主角Shepard“可男可女,可直可弯”的属性当世游戏圈都算罕见,尺度最大的是连蓝皮肤外星人都可以推到;“《模拟人生》系列”也早已加入了同性关系和同性婚姻的设定,游戏中男男互称老公、女女互称老婆都没问题。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7861.png (350.3 KB, 下载次数: 21)
10:49 上传
  同样坚持LGBT权益“政治正确”的游戏大厂还有Bethesda,旷世神作《上古卷轴5:天际》中初创角色的性别并不会阻止玩家选择结婚的伴侣,任意种族任意性别都可以通婚。与《上古卷轴5:天际》同出一炉的《辐射4》中,同样可选任意随从表白,随着好感度的提升,与随从对话最后可选表白选项,而且同样是无视角色性别。最搞的是,在钢铁兄弟会入伍体检的时候,医生还会问“有木有跟非人种族有过性行为”,不得不说B社的“政治正确”确实没有底线。
  动物保护协会——鸡神不可侵犯,萌即是正义
  很多涉及动物死亡的影视剧,都会在片尾特别注明本片并没有真的杀死动物,既然虚拟的影视剧这么“政治正确”,那么游戏中的“虚拟动物”也不能落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严格区分动物、宠物和食物,但各种纠纷依旧非常严重,国内“玉林狗肉节”每年都会引发大量争论。在有些游戏中,动物们的生命往往并不那么重要,要么是野外放养、任人收割的资源,要么就是听话卖命的乖宝宝。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8394.png (472.06 KB, 下载次数: 21)
10:49 上传
  为了将现实世界这种保护动物的元素引入游戏中,有些开发商会加入一定的惩罚机制,比如《上古卷轴5:天际》在城镇里偷只鸡会被满城的卫兵追杀,玩家们也调侃称“鸡神不可侵犯”。虽然这可能并不算是动物保护,而更像是犯罪惩罚,但是既然鸡神在上,那么杀只鸡就被穷追不舍还是有理由的。同样在《魔兽世界》北风苔原任务链中有一支致力于保护动物的德鲁伊团队,当玩家们杀死动物身上带有Debuff出现在他们周围的时候,会被判定为敌对。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8722.png (349.44 KB, 下载次数: 21)
10:49 上传
  当然,在游戏中动物们不仅也要保护,还需要像人类、像女性角色、少数裔种族一样多露脸,甚至做主角。各类游戏中几乎都有动物作为宝宝(随从)的元素,《口袋妖怪》的战斗宠物、《魔兽世界》猎人宝宝、《GTA5》三男一狗、《辐射4》一男一狗,这些游戏中的动物都会作为玩家的帮手,帮助攻击敌人。另一方面动物翻身做主人的游戏也很多,《模拟山羊》、《模拟狗》、《模拟狼》、甚至还要模拟蚊子,再加上各类养成型非战斗类、装饰收集用的宠物,更多的是展现“萌”这一属性,也算是对动物们的一种变相保护吧,这么萌怎么下的去手是吧。
  弱势群体——老孕病残、矮子、胖子、单身狗等等
  在种族、人权、女权、LGBT权益、萌宠等一大批光辉灿烂的“政治正确”光芒中,貌似一些更大体量的弱势群体却往往被人忽视。在现实生活中,搭乘公交车我们会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但是在游戏中并没有经常出现这部分群体,很可能你逛完了整个洛圣都都找不到一个老年人,或者逛完了废土波士顿也看不到一个胖子。也许开发商们不以为然,但是有不少个人或组织已经对这方面有所关注了。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9295.png (369.14 KB, 下载次数: 21)
10:49 上传
(即便是超模,腰身和小腹也没有这么完美)
  前段时间国外倡导饮食健康和注意身体形象的网站Bulimia.com就对游戏中女性角色的身材感到质疑,他们觉得游戏中的女性角色身材比例太过完美,可能会给那些身材很健康却依旧节食减肥的妹子们带来了坏的示范效应。他们按照美国CDC统计的全美成年女性平均身高体重的数据,PS了几个知名游戏女主角的形象。他们说在真实情况下那些女主角应该就是这样一种发福后的形态,腰围臀围都要大上一圈,而胸围和腿长也会相应缩水一点。这个呼吁获得了不少胖子玩家的称赞,而且“胖子歧视”在美国也算是“政治正确”中比较大的一个范畴。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9676.png (280.94 KB, 下载次数: 19)
10:49 上传
  最新发售的《辐射4》也获得了一些胖子权益关爱群体的非议,他们说游戏里各种角色的身材都是黄金比例,主角们个个翘臀,而NPC却鲜有胖子,他们在《辐射4》里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体型较胖的NPC,他们觉得胖子少了也是歧视。不过这只能算是没事找事,毕竟核战之后的废土,哪有那么多吃的给你吃成胖子!而且随着游戏越来越大、细节越来越丰富的现在,这方面已经有非常大的改观了,套用体型建模、脸部建模的事也会越来越少。当然如果有人认为那随处可捡的“胖子核弹”算是语言歧视等“政治不正确”的话,那应该去吵美国军方,因为历史上那颗在长崎爆炸的核弹就是叫“胖子”。
  总的来说,游戏界“政治越来越正确”是大势所趋,其中关注到的群体也值得多加鼓励。而且游戏产业及游戏内容也还有很多“政治不正确”的东西依旧存在,暴力、血腥、色情等等依旧是社会争执的热点,有些开发者夹带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价值观问题也会在游戏中呈现。
第二届QGC全民竞技大赛总决赛超豪华解说团队曝光10181.png (55.37 KB, 下载次数: 20)
10:49 上传
  当然以上举例并不算完善,如何平衡“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就看玩家们自己的认知了。至于“政治正确”一词本身的争议,以及利用“政治正确”干一些恃强凌弱、政治不正确的事,比如以暴力、血腥、色情为由封禁某些游戏等等,这只是天朝特例,世界范围的游戏行业还远没有到达这种过度“政治正确”的程度,而且符合大多人利益的“政治正确”,也就是厂商们追求的商业利益,至少对玩家来说这些并不矛盾。
via:有趣点
看完笑死,政治正确我一直以为是要爱党
我觉得政治正确不光是个网络词汇,更多的是它会引导人们的思维,影响很多人的三观。广电的手段确实有些不尽人意,但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是有积极作用的。
分级吧,游戏分级,音乐分级,电影分级吧...分级制度才是解决方法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