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的论文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学习啦【近代史论文】 谢桦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文、理科学生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认清专业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材施教,同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尝试必要的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大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纲要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全文如下: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
  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朝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称皇帝为&奉天承运&的&天子&。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一直以来,我把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腐朽的源头归结于清王朝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我认为没有那时的固步自封,中国就不会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很大的差距,就不会让英国有机可乘发动鸦片战争,就不会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屈辱历史!
  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无耻地勒索赔款抢掠财富&&犯下种种罪行。最让我感到义愤填膺不可饶恕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圆明园的史实。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过程。救亡图存,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面临的神圣使命。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他们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著名的义和团、太平天国运动皆出于此,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运动,它们都是中国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尝试。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我不禁想到,清朝前中期,中国繁荣了一百多年,特别是康乾盛世。让当时的欧洲把中国作为他们社会发展的最高楷模。但随着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变得强盛,中国却自恃&天朝物产丰盈&而停滞不前。屡战屡败的清政府表现出的窝囊就是封建主义中国进入了当时中国社会特有的衰退的王朝末期的标志。
  1901年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之前的几百多个不平等条约一样让我们痛心疾首。我实在想不到怎么会有如此懦弱无能的统治政府:一面对外国侵略者点头哈腰,转身就压榨剥削中国劳苦大众。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一截腐烂的阑尾,多留无益。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于是产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随后&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
  出台,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达到高潮!这时,中华民族仿佛看到了强国的希望。但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辛亥革命仍以失败告终。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便夭折了。在清末十年继李鸿章之后成为慈禧太后最倚重的大臣、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发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军阀、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虽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了,但是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的历史功勋,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应当说,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自此,并不能说辛亥革命为最终中国革命的胜利一点关系没有。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连绵不绝。许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人,后来陆续参加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不是偶然。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应该缘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列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政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日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
  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最深感触之一是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其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过草地&&都流传下了悲壮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史诗。它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193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另一个触动我的伟大事迹。虽然国民党在抗战前期同意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但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开始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消极抗日,所以抗日的主要力量还是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进行极其丧失人性的野蛮侵略,例如&三光政策&&万人坑&,更例如&南京大屠杀&,让不计其数的中国人民被残酷杀害,也让英勇抗战但设备装备条件又差的共产党人牺牲了很多很多。这是中国人最痛苦的记忆,我们这些没有经历抗日战争的后代人通过抗战影片也把无耻的日本鬼子恨之入骨。
  当然,正义是站在我们这边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支持帮助我们终于胜利结束了八年抗战。这个巨大胜利告诉了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抗战结束,中国又经历了全面内战。但是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就注定了要失败,因为他既扼杀了全国人民关于和平建国的热切愿望,也把自己放在了全国人民的对立面。所以当人们解放军占领南京,就宣告了延续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全中国解放。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阔步向前发展到今天。
相关文章:
2.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相关的文章
【近代史论文】图文推荐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二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1贴子: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八四零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十九世纪初,英国基本上完成,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而英国商人却需要大量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造成贸易有很大差距。英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违反国际条约,向中国倾销鸦片。后来,派禁烟,成为的导火索。 和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发生变化,鸦片战争称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半封建指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
作用,在 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的剥削与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重占据显著优势。 资本—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资本
—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的殖民地。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原来的阶级矛盾即封建统治阶级与中国人民的矛盾转化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两对社会主要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两个任务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
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鸦片战争的转折以及中国近代史上后来一系列的中国人民的反抗血泪史,都让我们更深刻领悟到中国社会一路探索后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也让我们更加 珍惜来之不易的盛世生活。鸦片战争只是近代史的开端,短短千字却也道不尽其对中华民族的深意,更何况是整个洗礼中华大地的近代史。如今我们只有坚定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贯彻毛泽东思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才能再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常立不败之地,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共同理想。
挖和坟会不会被封。。。近代史是写论文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内容,是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生动教材。下面是学识网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篇一
  《浅析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
  【摘 要】五四运动史一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本文从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为背景,探讨那个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方式、特点、及对妇女解放的贡献。青年女性的这种意识不仅关系到自身,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青年女性;男女社交公开;男女教育平等;女子经济独立
  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是一场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国民众普遍投身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当中。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女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坚定地斗争勇气。
  对绝大多数的青年女性来讲,猛促她们觉醒的是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爱国主义的传统在受到异族凌辱时就变得格外的有力量。因此当山东归属问题在巴黎和会上由于美英法等国操纵而划归日本,中国外交彻底失败的消息传来时,当北京学生在日齐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掀起惊心动魄的反帝爱国运动时,各地女学生便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的羁绊,战胜了自轻自贱的心理障碍,昂首挺胸投入到群众运动的洪流,显示出新女性的战斗英姿。她们提出,&救国不能后人&、&爱国不分男女&的新口号,率先投入战斗。这些口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辛亥女知识分子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岂能无责&的口号。不仅意味着女子同男子是平等的人,而且意味着女子要与男子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在反帝反封建精神的感召下,男性与女性的利益与国家的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理想。这个政治口号的提出,不是某个人瞬间之际提出来的,而是有着艰辛的斗争历程和痛苦的认识过程,表明青年女性觉悟的进一步提高。
  二、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特点
  五四时期的青年女性爱国运动在妇女运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的基本特点是: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紧密结合。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青年女性在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妇女要得到解放,首先必须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而不是同男子进行斗争。只有社会得到改造,被压迫妇女才能得到解放。向警予在领导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时就指出,在帝国主义和军阀主义压迫之下的旧中国,非将人权民权首先争回,女权不能有存在的把握,她为此写了十多篇文章,强调要将妇女运动和国民会议运动结合起来;她参加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也贯穿了这一思想。另一方面,在发动妇女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同时,又不能不顾妇女的特殊利益,因此又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的革命任务,提出妇女自身解放的种种要求,打破封建宗法社会加在妇女身上的束缚和压迫,争取政治上、经济上、职业上、教育上、法律上、社会地位上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三、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爱国运动的方式
  (一)各地女学界团体宣传爱国思想
  北京女学生深感局势的紧迫,为了进一步壮大声势,5月7日,女师高发起、第一女中等十余所学校40多名代表成立了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后称北京女界联合会)。联合会通过了《告全国女界书》、《北京女校致巴黎和会代表电》等。其发起人杨玉洁女士慷慨陈词:&所翼我女界同胞,投袂而起,惠然肯来合群策群力,以济难关,向政府陈告力争,保全我领土,勿甘雌伏之讥,共奋雄飞之志。我二万万女同胞,果尚有心肝血气乎!&
  在这种爱国精神的激励下,其他省份女学界都纷纷组织团体。
  日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该会简章规定,&本会以提倡国货并唤起女界之爱国心为宗旨。&女界爱国同志会成立后,在演讲队长邓颖超的组织率领下,积极开展爱国宣传。青年女性起初只是划地宣讲,号召妇女群众去听,后来才到各公共场所、居民住户去宣传,宣传内容也从一般的爱国宣传发展到争取民族独立,争取妇女平等权利,保护女性、保护儿童等方面,是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更为鲜明充实。听众常被感动,如7月20日一次演讲,听众达上千人,有的被感动得落下泪来。但女学生出外演讲,也不是一帆风顺,如邓颖超后来回忆的那样,到个居民家庭演讲时&有的人家对我们很热情,有的人家就把大门一关,据我们于门外。但我们碰了一点钉子不灰心,还是挨家挨户访问。&
  重庆女学生联络各女校成立了川东女子救国会,并致电政府&密约不废,青岛不还,国权丧失,万劫不复,吾等虽属女界,同为国民一份子,一致誓死否认。&在女学生的带领下,一批女教员、女职员乃至官吏家属也参加了游行集会及演讲活动。
  (二)女学界组织群众抵制日货
  在女学界的带动鼓舞下,妇女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经济严重威胁到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这个口号在五四运动中深得人心。组织起来的各地女学生全力投入了这一次斗争。如上海民生女校学生组织了劝告团,到各商行进行登记,到5月底动员了30余店铺填写了不进日货的志愿书。女学生采取多样形式进行宣传,上海南洋女师编写了爱国歌,唱道:&救家先救国,国亡家也忘。汝如欲爱国,国耻不可忘&&莫学无耻人,去买东洋帽&&莫贪小便宜,去坐东洋船&&纸伞也可撑,莫买东洋伞&&老布也可着,莫买东洋布。&各地女学生还纷纷捐募钱款,筹集资金,或自己制作各种小日用品,开办爱国商行。
  湖南《大公报》6月19日登了一条小消息:&女生四人,手提皮包,内储各种国货,肩上斜束白布手帕,上书某校国货贩卖团,在司门口一带发卖,并随地演讲提倡国货以救亡各情况,听者无不鼓掌。其货物较市面为廉,购着甚伙。&
  女学生针对妇女装饰化妆品中以日货为多这一特点,深入到家庭宣传,讲明道理,启发妇女群众觉悟。天津妇女举行了抵制日货的游行示威,沿途散发&警醒&、&劝勉&两种传单,在商业区高呼&商界同胞快起救国&。除了宣传,各地女学生还参加对蓄藏、私卖日货的奸商的斗争。天津商学界3万余人在南开大学操场,将学生查出的日货当众焚烧。重庆二女师学生在追查日货中表现得机智勇敢,她们和男学生一起在太平门城墙洞里发现了不法商人藏得日货,全部烧毁,又将日商船偷运的日货全部卸下。
  四、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女性的爱国运动对旧时期妇女解放的贡献
  (一)争取男女社交公开
  五四时期关于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是十分热烈的,在具体实践&男女社交公开&方面,长沙的新民学会和天津的觉悟社,有比较突出的贡献。
  新民会的会员都主张&会友的界限要打破,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他和宗旨相合,均可邀为会友&。陶毅、向警予、李思安、周敦祥、魏璧、等一批女同学志愿加入了以男性为主体的新民学会。新民学会实行男女公开社交,不仅对湖南,对各地青年都产生积极地影响。
  天津觉悟社是在1919年9月,由周恩来、郭隆真等人倡议,集天津学联和女学爱国同志会骨干分子组成的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该社的新社员及社友均按1∶1的原则吸收。干部选举上页采取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女社员的作用。
  五四时期青年女性的这种爱国运动形式对几千年&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否定。新民学会和觉悟社敢于破除封建陈规,在男女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互助,互敬的关系,这确实是一种创举。它有力地冲击了&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鼓励青年男女冲出家门,到社会上经受锻炼,恢复妇女正当交际权利。男女社交公开初步实现,为妇女争取职业、教育权利扫清了思想与舆论的障碍,它不仅有利于妇女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妇女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因为它毕竟冲开了男女间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状态,势必对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当然,五四时期男女社交公开是极有限的,不管是在地域方面还是在人的阶层方面都是有限的。但封建藩篱一经冲开,封建礼教再也不可能恢复它无所不至的权威地位了。
  (二)争取男女教育平等
  五四时期争取男女教育平等是青年女性对妇女解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在这方面首先站出来呼喊的是甘肃籍女学生邓春兰。邓春兰在报上发表了一封《告全国女子中小学毕业生书》,提出征求同志,组织大学解除女禁的请愿书。这封信在京沪几家报纸上登载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重视。
  1920年9名女生分别进入北大哲学系、国文系、英文系一年级旁听,成为中国国力大学第一批女大学生。女学生进入大学,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北大校内都引起了轰动。到1921年北京有7所公立大学招收女生。北大还正是规定入学不限男女名额。
  五四时期青年女性在争取男女教育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地成果,在一部分大城市突破了男女有别的传统势力,开了男女受平等教育的新风气,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它不仅彻底否定了封建主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对&贤妻良母&的教育思想也给予了有力的冲击。这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然,学校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部门,历来被国家直接控制。封建传统势力也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男女教育平等在五四时期仅仅是拉开了序幕,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理想,还要经过相当艰巨曲折的斗争过程。
  (三)争取女子经济独立
  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发展造就了第一代女工,但在五四以前,社会其他职业向妇女开放的异常有限。在妇女参加社会工作,关键问题是在观念上是否承认妇女有权支配自己的行为,有权参与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在法律上对妇女自谋职业的权利有严格的限制。1920年广州有几位女师毕业生曾自动发起,集资在广州繁华的惠爱马路上创办了女子竞业商店,经营杂货。这是女青年自谋职业的最早的尝试。
  妇女参加社会经济生活,谋取社会职业,到20、30年代,职业妇女发展到一定规模,成为妇女界中一支中坚力量。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以人权平等为武器,抨击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争取男女就业平等起了促进作用。当然,五四时期关于妇女经济独立的讨论和实践只是局限于争取男女就业平等,对于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劳动保护等都尚未涉及。
  【参考文献】
  [1]向警予.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1923年)[A].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C].:111.
  [2]李静之.中国妇女运动研究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新民主主义时期)[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4]杨剑利.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5](日)须藤瑞代.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郑必俊,陶洁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王琦评(1988& ),女,陕西西安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高延春(1972& ),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规律。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xspic.com/lunwen/jindaishi/2864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很好,很强大!
太差劲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论文&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及历史意义
姓名:xxx 专业:xxx 学号:xxx
关键词:近代史 三次巨变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通过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而取得了胜利,并为以后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三十多年前我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在于因解放了思想而改革开放、并且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了思想的解放,开启了当代中国历史新时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推进了制度建设和创新,实现了由高度集权向民主法治的历史性转变,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转变,扩大了对外交往与合作,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了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实现了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从华夏始祖盘古开天辟地开始、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代、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朝、大明王朝、大清帝国,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但是在近代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却经历了一段极其屈辱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且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只有,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师姐民族之林。占人类总人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的压迫和欺凌的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社会、国家的主人。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上个世纪后半页,十年内乱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极其严重。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而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在这场深刻变革中,社会主义中国面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中国近代史上的这三次巨变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早一辈的的先驱们对于中华发展所作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SOSO问问http://wenwen.soso.com/z/q.htm
(2)天涯问答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8a94b9
(3)《中国近代史纲要》
(4)维基百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