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凤阳的小兵驿站加盟条件怎么样?

凤阳那里有手工活可以带回家干的。_百度知道
凤阳那里有手工活可以带回家干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除了周围亲人介绍的,一律是假的!!你去所谓的加工外放点看看就知道了,或者你买份去年的报纸,他们年年在外放,天天在外放!!具体骗钱招数如下1.号称全部免费,但是你要交点钱吧,这个钱,可以叫材料费,他说总不能你拉材料跑了啊,你一听也合理,所以就交了。。也叫押金,也叫诚信金,也叫保证金,2.你来交货的时候,糟了,肯定这里不合理,那里不合理,反正就是肯定有一处不合理的,而刚开始,他们还绝对不会告诉你,这下好了,你的材料都用光了,而又全部不合格,咋办,再买呗,这样材料钱他们就赚到了,而你不干了,他们押金也不退给你了,押金又赚到了3.有的还需要专门的设备,同样的道理,还是交货不合格,这样一来,设备的钱他们又赚到了。其实你自己换身份思考一下,用的着外放吗?1.富家多穷戚!假如你赚钱了,你放心吧,根本不用你操心,你八大姑七大姨六大婶五大叔四大舅三大哥二大爷的全部会冒出来的!!!!!2.你有能加工的,不用你说,他们就直接拉走加工去了,我这里身边好多都是,主要赚钱的自己干,次要的利润低点的给亲戚朋友干,也要帮帮人家,不能被人说是为富不仁啊。。。3.就算你没有亲戚朋友,那你周围邻居总有吧,你工人总有吧,光他们的亲戚朋友就能自己接货去干了,还用的着去报纸花钱做广告???4.不要为了一点的金钱蒙蔽了双眼啊,好好睁开眼看看吧,他们所谓的加工的产品,早就都能实现机器化一条龙生产了!!!当然也不排除有真的,但是还是要说,只有自己周围有人干了,赚钱了,再介绍你,那样才是真的,其他的,不要相信。。。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凡是交钱的,都假的!最后从成品当中扣钱的,还有可能。。。请网友们采纳,点赞,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避免上当受骗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个人的团队★—————侵日华军—————★如果答得太好了,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ω^ 谢谢您的支持!!)o(∩_∩)o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o(∩_∩)o原创只为你,施主的采纳,是贫道修行的动力!!o(∩_∩)o
采纳率:79%
来自团队:
永安小学那里有弄头箍的,还有十八桥那里有串珠子的,手工活一点都不挣钱,一天几块钱,只能消磨时间!
我看店有时候好无聊
有做鞋帮的一天就干十块钱可干
怎么做的是手工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手工活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无意间看了《大明劫》,以为这会是一部商业片, 谁会知道这部电影会这么让人震撼!!!!  看完这部电影又百度了孙传庭,又把明朝那些事结尾的几篇看了。发一张孙将军最后一次出关的照片。    200字够了吗~~~~~~~~~~~~~~~~~~~~~~~~~~~~~~~~~~~~~~~~~~~~~~~~~~~~~~~~~~~~~~~~~~~~~~~~~~~~~~~~~~~~~~~~~~~~~~~~~~~~~~~~~~~~~~~~~~~~~~~~~~~~~~~~~~~~~~~~~~~~~~~~~~~~~~~~~~~~~~~~~~~~~~~~~~~~~~~~~~~~~~~~~~~~~~~~~~~~~~~~~~~~~~~~~~~~~~~~~~~~~~~~~~~~~~~~~~~~~~~~~~~~~~~~~~~~~~~~~~~~~~~~~~~~~~~~~~
楼主发言:85次 发图: | 更多
  先转载明朝那些事,讲一讲明朝末年的5大猛人  按一般史书的说法,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明朝末年,朝廷腐败,经济萧条,贪官污吏,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民不聊生,于是铤而走险。  这种说法,就是传说中的套话,虽说不是废话,也差不多。  因为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并不知道,明朝末年的民间经济并没有萧条,比如东南沿海,经济真是不要太好,开生意做买卖,相当红火,大家齐心协力,正在搞资本主义萌芽,萧什么条?  赋税也没多少,以往两百多年,官田的赋税,只有百分之十,民间地主的赋税,最多也就收百分之二十。后来开征三饷也才到百分之四十。当然,个把地主恶霸除外。  西北之所以涌出这么多英雄好汉,只是因为崇祯运气不好,遇到了一件东西。  中庸有云: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其实遇到妖孽,倒也没什么,毕竟还有实体,实在不行,找人灭了它。  崇祯遇上的,叫做灾荒。  翻开史书,你会不禁感叹,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  崇祯元年,陕西旱灾。崇祯二年,陕西旱灾,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四年,陕西旱灾…………  灾荒之后,没有粮食吃,就是饥荒。  没有粮食吃,就吃人。  对受灾的人而言,吃人,并非童话。  据说当时西北各地的小孩,是不能四处乱跑的,如果没看住,跑了出去,基本就算没了。  注意,不是失踪,是没了。  失踪的意思,是被拐卖了,没了的意思,是被吃了。  据说,当时还有人肉市场,具体干什么买卖,看名字就知道。  据说这么多,只想告诉你,这并不是童话,也不是神话,而是真话。  既然有灾荒,朝廷为什么不赈灾呢?  答案很简单,没钱。  此前有个经济学家对我说,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没钱。  我表示同意,财政赤字太多,争得没有花的多,最后垮台。  但他看了看我,说:我说的没钱,不是没有收入,是没钱。  有什么区别吗?  然后,他讲了一个小时,再然后,我翻了一个月的经济学,明白了区别。  我很想从头到尾,把我明白的事情告诉你们。但如果这样做,我会很累,你们也会很累,所以我决定,用几句话,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明朝灭亡,并非是简单的政治问题,事实上,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  所谓没钱,是没有白银。  明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到崇祯接班的时候,商品经济已经十分发达,而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标志,就是货币。  明朝的货币,是白银。  简单地说,没钱的意思,就是没有白银,没有白银,无论你有多少经济计划,有多少财政报表,都是胡扯淡。  举个例子,陕西受灾,朝廷估算,要赈灾,必须一百万两白银,但是就算你把皇帝的圣旨拿到陕西,也换不来一两银子,因为没有白银,所以无法赈灾。  好了,下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白银。  先纠正一下,不是没有白银,而是白银不够。  为什么白银不够?  这是个很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我不太想讲,估计人也不太想听。  但不讲似乎也不行,简单说两句。  用大家都能明白的话说,就是白银有限,朝廷用掉了一两白银,未必能挣回来一两,加上我国人民,素来以勤俭节约闻名,许多人拿到真金白银,不喜欢花,要么存在家里,要么溶掉,做几个香炉、人像之类的,还能美化环境,所以市场的白银越来越少。  更重要的是,明朝的商品经济实在太过发达,经济越发达,需要的白银就越多,可是白银就那么多,所以到最后,白银就不够用了。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上有一个通称——通货紧缩。  我知道,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用纸币?  很好,如果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很聪明。  但我要告诉你,在你之前的六百多年,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这个人的名字,叫朱元璋。 六百多年前,他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始发行纸币。  在经济学中,有这样一句谚语: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  这句话的通俗意思是,无论你多牛,都要照规矩来。  朱元璋就是牛人,也要按规矩来。虽然他发行了纸币,一千、一万都印过,可惜的是,几百年来,大家还是认白银,就不认纸币,再牛都没用。  这个问题到此为止,多余的话就不说了,你只要知道,崇祯同志是想赈灾的,之所以赈灾不成,是因为没有钱,之所以没有钱,是因为没有白银,之所以没有白银……  当然,之所以西北先闹起来,除去天灾、银祸外,还有点地方特色。  西北一带,向来比较缺水,比较穷困,比较没人理,外加地方官比较扯淡,所以这个地方的人,过得比较苦。  生活艰苦,饭都没处吃,自然没条件读书。  没条件读书,自然考不上功名,考不上功名,自然没官做。  没官做,也得找事做。  西北一带的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兵。  生活艰苦,民风自然彪悍,当兵是最合适的工作。  除了当兵之外,还有一份极为合适的工作——驿站。  驿站虽说比较小,但好歹是官办的,也算是吃皇粮的,而且各省都有拨款,搞点潜规则,多少能捞点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据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了。  之前我说过,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个叫做刘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灾荒、钱慌、又夺了人家的饭碗,如果不闹,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灭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认定,在这些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必然,一个真正的,决定性的原因。  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这个最终的原因,四个字——气数已尽。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个人能红两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红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红二十年,那是刘德华。  公司也一样,能开两年,很正常,能开二十年,不太正常,能开两百年的,自己去数。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开个几年就卷铺盖的,也不少。最多也不过三百年,明朝开了二百多年,够意思了。  抚战当然,崇祯是不会这样想的,无论如何,他都要撑下去,否则将来到地下,没脸见开铺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杨鹤。
  杨鹤,湖广武陵人(湖南常德),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经朝廷一致推荐,杨鹤被任命为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接替之前总督武之望的职务。  工作交接十分简单,应该说,基本不用交接,因为杨鹤到任的时候,武之望已经死了。  不是他杀,是自杀。  武总督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鉴于西北民变太多,估计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索性自杀。  而杨鹤之所以接替这个职务,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  杨鹤是一个进步比较慢的人,在朝廷里混三十多年,才当上佥都御史,混成这样,全靠他那张嘴。  皇帝喜欢魏忠贤,他骂魏忠贤,皇帝讨厌熊廷弼,他为熊廷弼辩护。想什么说什么,几起几落,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委任为御史,当时民变四起,大家都在商议对策。  有一次,几个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这个,杨鹤就在其中。  杨鹤是都察院的,这事跟他本无关系,他之所以掺和进来,还是两个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动真格的,就瞎聊,这个说要打,那么说要杀,如此热闹,杨鹤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不能打,也不能杀。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元气说。  在他看来,造反的人,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如果杀人太多,就是损伤元气,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应该培养元气,不能乱杀。。  几句话,就把大家彻底说懵了,对于他的观点,大家有着相同的评价——胡说八道。  不杀人,怎么平乱?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十分高兴,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使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为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才着力推荐他去。  死在那边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这样,一脑袋浆糊的杨鹤去陕西上任,至少在当时,他的自我感觉很好。  杨鹤理论之中,最核心的一条,叫做和气。  用他自己的话说,杀人是伤和气的,所以能救活一个,就是一个,毕竟参加民变的,原先就是民,这个理论,一年前,应该是对的杨鹤同志到任后,就发现不对了。  有一次,农民军进攻县城,被击退,抓住了几个俘虏,由杨鹤审问。  但还没问,杨鹤就发现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他似乎见过这几个。  确实见过,阅兵的时候见过。  没错,这几个人曾经站在阅兵的队伍里,曾经是他的部下。  强,弱,之间农民军的战斗力很强吗?  对于这个疑问,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个反问——农民军的战斗力怎么会强呢?  在中国历史上,造反这类活,从来都是被动式,闲着没事干,但凡有口饭吃,是不会有人造反的,成本高,门槛也高。  但遗憾的是,造反这份工作,除了成本、门槛高外,技术含量还高。  要知道,明朝参加这项活动的,主要是农民,农民的基本工作,是种地,基本工具,是锄头。  而阻止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是明军士兵,士兵的基本工作,是杀人,基本工具,是刀剑。  所以在明末大多数情况下,几百个农民军跟几百个明军对战,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据史料记载,大部分情况,是几万农民军,战胜了几百明军,或是几百农民军,搞定十几个看衙门的捕快。  而更大多数情况,是几千明军追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农民军跑。  没办法,毕竟打仗是个技术活,圣贤曾经说过,把武器交给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让他们去打仗,就是让他们送死。
  没有训练,没有武器,没有兵法,没有指挥,就没有胜利。  但杨鹤先生惊奇地发现,他面对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西北的民军里,除了业余造反的以外,还有很多专业造反的人士——明军,而且数量很多。  他们精通战术,作战狡猾,而且懂得明军的弱点,非常难以对付,且数量越来越多,民变越来越大。  出现此类情况,归根结底,原因就两个字——没钱。  之前我说过,朝廷没有钱,没有钱的结果,除了没钱赈灾外,还没钱发军饷。  据统计,当时全国的部队,大致有上百万人,而能够按时领军饷的,只有辽东军区的十余万人。  而且就连辽东军,也不能保证按时发工资,拖几个月,也是经常的事。袁崇焕同志就曾经处理过相关事务。  辽东是前线,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别提了,西北一带,既然不是前线,自然没钱,有的人几年都没拿到工资,穷得叮当响,据说连武器都卖了,只求换顿饭吃。  没钱赈灾,老百姓吃苦,也没辙,没钱发饷,当兵的吃苦,就有辙了。  兜里没钱,手里有刀,怎么办?  凉拌,开抢!  情况就是如此,官兵越来越少,民军越来越多,局势越来越撑不住。  杨鹤面对的形势大致如此,大家都明白,就他不明白,等他明白了,跑也跑不掉了。  如果换个会打仗的,能用兵的,多少还能撑几天,但杨鹤同志的主要特长,是招抚理论,这就比较麻烦了,据说当时朝廷里,有些人开玩笑,说杨鹤如果能撑一年,就倒着爬出去。  就当时的情况看,这位仁兄爬出去的可能性,大致是零。杨鹤同志的下岗日期,指日可待。  一年后,杨鹤向崇祯呈交了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有这样十几个名字:  神一魁、王左桂、王嘉胤、红狼、小红狼、点灯子、过天星、独头虎……(以下略去XX 字)  以上人等,全部归降。  这些人是干嘛地,看名字就能猜到,但这些人什么分量,估计你就不知道了。  在当时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就是神一魁,此人具体情况不详,但应该受过军事训练,作战十分强悍,属于带头大哥级人物。  王左桂、王嘉胤,如果你不知道,那不怪你,对这二位兄弟,只提一点就够了:当时,在王左桂的手下,有个小头目,叫做李自成。  王嘉胤营门口站岗的,叫做张献忠。  至于后面那几位,就不说了,说了也没人知道,你只要明白,他们都是当时一等一的牛人,随便一个摆出来,都能搅得天翻地覆。  都投降了。  除这些人之外,当时陕西、甘肃境内几乎所有的农民军,都投降了。  他们投降的对象,就是那个一脑袋浆糊,啥也不懂,不会打仗的杨鹤。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所有人的眼前。  杨鹤不懂兵法,不熟军事,但他有一样别人没有的武器——诚意。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杨先生很有诚意地寻找叛军,很有诚意地进行谈判,很有诚意地劝说投降,最后,他的诚意得到了回报。  事实证明,农民军之所以造反,并不是吃饱了撑的,只是因为吃不饱,现在既然朝廷肯原谅他们,给他们饭吃,自然愿意投降,毕竟造反这事,要经常出差,东跑西跑风险太大。  而对于杨总督,他们也是很客气的,很有点宋江喜迎招安的意思。  比如神一魁投降,约好地点,杨鹤打开城门,派出群众代表,热烈欢迎,众多民军头目大部到场,在杨总督的率领下,前往关帝庙,在关老爷面前,宣誓投降(关老爷靠得住)。  虽然此前双方素未谋面(可能在往城下射箭时看过几眼),但双方都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特别是杨总督,获得了民军的一致推崇,他们赶走了杨鹤的轿夫,坚持一定要亲自把他抬到总督府,并以此为荣。  一时间,西北喜讯接连,朝廷奔走相告,杨鹤跟各民军领袖的关系也相当好,逢年过节,还互相送礼,致以节日的问候。  局面大好,大好,有效期,半年。  杨鹤同志读过很多书,干过许多工作,明白很多道理,但是他并不知道,从招抚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失败了。  因为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弄明白。  正是这个问题,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  这个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答案是,为了活下去。  怎样才能活下去呢?  有钱,有粮食。
  要说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三段论:  造反,是因为没钱、没粮食,投降,是因为有钱,有粮食。  杨鹤有钱,有粮食吗?  没有。  所以停止投降,继续造反。  在招降之前,杨鹤曾经认为,只要民军肯投降,事情就结束了,可是投降之后,他才明白,事情才刚开始。  光是神一魁的部队,就有三万多人,这么多人,怎么安置?  招来当兵,就别扯了,连自己手下那点人的军饷都解决不了,招来这些人,喝西北风?  赶回家种地,似乎也是白扯,年年灾荒,要能回家种地,谁还造反?  对于这个悖论,崇祯同志是知道的,也想了办法。  他先找了几万两银子,安排发放。然后又从自己的私房钱(内库)  里,拿出了十万两,交给杨鹤,让他拿去花。  应该说,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民军们拿到钱,确实消停了相当长的时间。  具体是多长呢?  我前面说过了,半年。  半年,把钱都花完了,自然就不投降了,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继续反!  为了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
  猛人出场崇祯四年(1631),领了半年工资后,神一魁再次反叛,西北群起响应,而且这次阵势更大,合计有三十多万人。  搞到这个地步,朝廷极为不满,许多大臣纷纷上告。  杨鹤很委屈,他本来就不是武将,之所以跑来办这事,实在是被人弄来的,原来是吹吹牛而已,你偏认真,来了之后,都没闲着,天天忙活这事,钱花完了,人家又反了,我有什么办法?  崇祯更委屈,原本看你吹得挺好,觉得你能办事,才把你派过去,这么信任你,你招降了人,我立马就给你十几万两银子,连老子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你把钱花完了,这帮人又反了,十万两都打了水飘,你干什么吃的?  杨鹤委屈,就写信给崇祯,说我本不想干,你硬要我干,我要招抚,也是没有办法。  崇祯委屈,就写了封命令:锦衣卫,把杨鹤抓起来。  崇祯四年(1631)九月,杨鹤被捕,后发配袁州。  鉴于杨鹤的黑锅实在太重,由始至终,朝廷没人替他说话。  例外总是有的。  命令传出后,一个山海关的参政主动上书,要求替杨鹤承担处罚。  如此黑锅都敢背,是不正常的,但这个人帮杨鹤背锅,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位参政,是杨鹤的儿子,叫做杨嗣昌。  崇祯没有理睬,杨鹤先生的命运未能改变,依然去了袁州。  帮父亲背锅,看起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导致了两个重大后果。  从这份奏疏上,崇祯看到了一个忠于父亲的人,按照当时的逻辑,忠臣,必定就是孝子,所以他记住了杨嗣昌的名字,他认定,此人将来必可大用。  而杨嗣昌背黑锅不成,父亲被发配了,对他而言,莫过于奇耻,从此,他牢牢记住了那些降而复叛的人,此仇,不共戴天。  杨鹤离开了,但这场大戏才刚开始,事实上,真正的猛人,才刚出场。  一年前,招抚失败后,民军首领王左桂派出起义军,进攻军事重镇韩城,韩城派人去找杨鹤,告急。  杨鹤很急,因为他的政策是招抚,手中实在没有兵,但到这节骨眼上,就是自己拿菜刀,也不能不去了。  但他终究没有掌握菜刀技术,无奈,他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的手上也没有兵,但杨鹤相信,这个人是有办法的。  第一个猛人就此登场,他的名字,叫做洪承畴。  洪承畴接到了求援的命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个相当扯淡的命令,你是总督都没办法,我怎么办?  但他并未抱怨,召集了自己的下人和亲兵,并就地招募了一些人,踏上了前往韩城的道路。  这是文官、陕西参政洪承畴的第一次出征,这年,他三十七岁。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  根据记载,此人的家世,可谓显赫一时:  曾祖父洪以诜,字德谦,中宪大夫,太傅兼太子太师、武央殿大学士。  曾祖母林氏、一品夫人。  祖父洪有秩,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祖母戴氏,夫人。  有这么一份简历,基本就可以吃闲饭了。  可惜,洪承畴没能吃闲饭,事实上,他连饭都吃不上。  因为所有的这些简历,都是后来封的,换句话说,是他挣回来的。  洪承畴出生时,他的父亲因为家境贫寒,外出打工去了,他的母亲虽然穷,却比较有文化,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  洪承畴很聪明,据说7 岁就能背三字经,这是很了不起的,比如说我,27 的时候,还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  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洪承畴23 岁,参加全省统考(乡试),他的成绩很好,全省第19 名。  第二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统考,成绩更好,全国第17 名,二甲。  然后分配工作,他被分配到刑部。  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是比较倒霉的。  原因我说过,在明代,要想将来入阁当大学士,必须当庶吉士,进翰林院。以洪承畴的成绩,应该能进,可是偏就没进。  此后的十几年,洪承畴混得还可以,当上了刑部郎中,又被外放地方,当了参政。  参政这个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通常混到最后,就是光荣退休。  没考上翰林的进士,混饭吃的小参政,到历史留名,骂声不绝,余音绕柱的大人物,只是因为,他外放的地方,是陕西。  刚去陕西的时候,洪承畴带了很多书,因为他只是一个书生,他没有打过仗,也没有杀过人。  据说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会打仗,天生就会杀人。  这是事实,不是据说。
  洪承畴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军事天才,他带着临时拼起来的家丁、仆人、伙夫,就这么上了战场,却没有丝毫的胆怯。  面对优势敌军,他凭借卓越的指挥,轻易击败了起义军,斩杀五百余人,解围韩城。  在洪承畴人生中,有过无数次战役,有过无数个强大的对手,最重要的,是这一次。  这个微不足道的胜利,让洪承畴明白,他是多么的强大,强大到可以力挽狂澜,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他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挽救这个末落的王朝,创造太平的盛世。  讽刺的是,他最终做到了,却是以一种他做梦也未曾想到的方式。  洪承畴是一个务实的人,具体表现在,他正确地意识到,杨鹤是一个蠢货。  招抚是没有用的,钱是不够用的,唯一有用的方式,是镇压。  三十年以来,书,是他仅有的寄托。  战后,他丢掉了书,做出了一个新的抉择——开战。  奇迹就是这样发生的,此后的两个月里,洪承畴率领这支纯粹的杂牌部队,连战连胜,民军闻之色变,望风而逃。  在历史上,他的这支军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洪兵”。  洪承畴是文官,杨鹤也是文官,这是两个人的共同点,也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对待民军,杨鹤是很客气的,投降前,他好言好语招抚,投降后,他好吃好喝招待。  而洪承畴的态度有点差别,投降前,他说,如果不投降,就杀掉你们,投降后,他说,你们投降了,所以杀掉你们。  对于这件事情,我始终很疑惑,读圣贤书,就读出这么个觉悟?  自古以来,杀人放火之类的事,从来没断过,但公认最无耻的事,就是“杀降”,人家都投降了,你还要干掉他,太过缺德。  但更让我疑惑的是,这种缺德事,洪承畴同志非但干了,还经常干。 比如那位曾经围过韩城,被洪承畴打跑的王左桂,后来也投降了。洪承畴听说后,决定请他吃饭。  还没吃完,一群人冲进来,把王左桂剁了。  我始终觉得,这事干得相当龌龊,就算动手,起码也得等人家吃完饭。  落在他手上的民军头领,不是抵挡到底被杀,就是不抵抗投降被杀,总之,无论抵抗到底,还是不抵抗到底,都得被杀。  但事实告诉我们,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对某些人很有效。  这个某些人,是指张献忠之类的人。  关于张献忠的具体情况,这里先不讲,关于他后来有没有在四川干过那些事,也不讲,只讲一个问题——投降的次数。  我曾经在图书馆翻过半个月的史料,查询张献忠先生投降的相关问题,我知道他是经常投降的,但我不知道,他能经常到这个份上。  简单地说,他的投降次数,用一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两只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频率也很高,有一次,从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十几天。  这是难能可贵的,一般说来,投降之后,也得履行个程序,吃个饭,洗个澡,找个地方定居,以上工作全部忙完,至少也得个把月,但张先生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咂舌。  相比而言,李自成就好得多了,虽然他也投降,但还是很有几分硬气的,说不投降,就不投降,属于硬汉型人物。  大体而言,当时许多民军的行为程序是,起兵、作战、被官军包围,投降,走出包围圈,拿起武器,继续作战。  此类表演,基本算是固定节目,数不胜数,很快,你就会看到两个典型案例。  洪承畴跟杨鹤不同,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他看来,要彻底扭转形势,不能招抚,不能受降,只有一个办法——赶尽杀绝。  这种方式的效果相当明显,短短几个月内,西北局势开始稳定,各路民军纷纷受挫,首领被杀。  他的优异表现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包括崇祯。对他而言,高升是迟早的事。  但他毕竟太年轻,资历太浅,还要继续等。  两个月后,一件事情的发生,缩短了洪承畴的等待时间。  崇祯四年(1631),估计是有心脏病,或是胆囊炎,起义军进攻延绥巡抚镇守城池的时候,这位巡抚大人竟然被活活吓死。  没胆的人死了,就让有胆的人上,洪承畴接替了他的位置。  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又过了两个月,他的顶头上司杨鹤被抓了,总督的位置空了出来,没人能顶替,也没人愿意顶替,除了洪承畴。  崇祯四年(1631)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  噩梦开始了。  当时的起义军,已经遍布西北,人数有几十万,虽说其中许多都是凑人数的,某些部队还携家带口,什么八十老母,几岁小孩都带上,但看起来,确实相当吓人。  比如宁夏总兵贺虎臣,有一次听说起义军到境内观光,立即带了两千精兵,准备出战,到地方后,他看到了起义军的前锋队伍。  然而他没有动手,就在那里看着,静静地看着,看了会,就走了。  因为他始终没有看到这支队伍的尾巴。  这是一列长队,从前到后,长几十里对这样的起义军,看看就行了,真要动手,就傻了。  问题在于,当时的西北,到处都是这样的队伍,穿街过巷,比游行还壮观,见着就发怵。  然后,洪承畴来了在这个世界上,洪承畴害怕的东西,大致还不多。  在给朝廷的报告里,他天才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西北民变,人数虽多,但大都是胁从,且老幼俱在,并无战力,真正精壮之人,十之一二而已,击其首,即可大破之。  这意思是,虽然闹事的人多,但真正能打仗的,十个人里面,最多也就一两个,把这几个人干掉,事情就结了。  实践证明,他的理论非常正确,所谓几十万义军,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几万人而已。  而这几万人中,最强悍的,是三个人,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  只要除掉这三个人,大局必定。  这三个人中,王左桂已经被杀掉了,所以下一个目标,是王嘉胤。  然而就在此时,洪承畴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王嘉胤死了。  王嘉胤是被杀的,杀掉他的人,是他的部下。  他的部下之所以要杀他,实在是被人逼得没办法。  逼他们的人,叫做曹文诏。
  堡垒从内部瓦解,中国跟明朝挺像的  不同的是,原来没有地理大开发,明朝贪官贪污的钱,基本流流转转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在是财富外流,资源都跑到国外去了
  对曹文诏这个人,洪承畴曾经有过一个评价:世间良将,天下无双。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和洪承畴不一样,他没有履历,没读过书,没有背景  ,出人头地之前,他只是个小兵。  十年前,他在一个人的手下当兵,跟着此人去了辽东。这个人叫做熊廷弼。  九年前,广宁兵败,明军溃败,他没有逃跑,而是坚持留了下来,见到了他  第二个上司——孙承宗。  六年前,孙承宗走了,他还是留了下来,此时,他已经当上了游击,而他的  新上司,就是袁崇焕。  两年前,他跟着袁崇焕到了京城,守护北京,结果袁崇焕被抓,他依然留了  下来。  一年前,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将阿敏  ,并最终收复关内四城。  然后,他来到了西北。  对于这个人,我想就没必要多说了,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  ,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现在把他调回来,打农民军。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一千人。  这一千人,是他的老部下,他们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但人数并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  其中一半,在祖大寿的手中,曹文诏带回来的,只是六分之一。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手下的民军主力,在三万人左右。  王嘉胤什么来历,说法很多,靠谱的不多,但在当时那一拨人里,他是很牛  的,之前我说过,在他手下,有个叫张献忠的小喽罗,顺便再说句,后来威震天  下、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李自成是闯王2.0 版本),都是他的人,给他打  工。  而且这人很难得,很有点组织才能,连个县都没占住,就开始搞政府机构,  但最搞笑的是,他还大胆地搞了机构改革,突破常规,明朝有的,他有,明朝没  有的,他也有,不但有六部都察院,还有宰相。  当然,对于这些,曹文诏是没有兴趣的,到任后一个月,他就动手了。  按通常的说法,他率数倍于民军的官兵,以压倒性的优势,发动了进攻。  但事实是有点区别的,王嘉胤的兵力前面说过,是三万人,而曹文诏带去的  人,是三千。  估计王嘉胤原先没在部队混过,也不大知道曹文诏何许人也,对曹总兵的来  访,他倒不是很紧张,毕竟就三千人,还能咋样。  王嘉胤认为,就算曹文诏再强,就算他手下有关宁铁骑,但毕竟是十个打一  个,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输的。所以他摆好了阵势,准备迎敌。  他太单纯了。  要知道,打了十几年仗,换了三任领导,从努尔哈赤打到皇太极,还能混到  现在,光凭勇猛,十条命都是不够的。  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  此人身经百战,通晓兵法,到地方后,压根没动手,先断了王嘉胤的粮道。  王嘉胤慌了,要坚守,没有粮食,要突围,又没法冲出去。  就这样,王嘉胤冲了两个月,终于,在他即将放弃时,奇迹出现了。  曹文诏的包围圈,竟然出现了漏洞,王嘉胤终于找到机会,冲出重围。  王嘉胤感觉很幸运,虽说被困了两个月,但好歹还是出来了。换个地方,还  能接着干。  可惜他并不知道,曹文诏是一个没有漏洞的人,他所有的失误,都是故意的  。  把人围起来,然后死磕,是可以的,但是损失太大,最好的方法,是把他们  放出来,然后一路追着打。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王嘉胤逃了出来,逃出来后,就后悔了。
  因为从他逃出来那天起,曹文诏就跟在他屁股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就是一  顿猛捶,五天之内打了五仗,王嘉胤一败涂地。  更可气的是,曹文诏似乎不打算一次把他玩死,每次打完就撤,等你跑远点  ,下次再打,反正他的部队是骑兵,对此,王嘉胤极为郁闷。  其实曹文诏也很郁闷,谁让你有三万人,我只有三千,只能慢慢打。  打了两个月,王嘉胤崩溃了,王嘉胤的部下也崩溃了,在某个混乱的夜晚,  王嘉胤被部下杀死,部分投降了曹文诏。  王左桂死了,王嘉胤也死了,剩下的,还有神一魁。  在所有的起义军中,最能打的,最能坚持的,就是神一魁。  为了彻底铲除这个心腹之患,洪承畴决定,跟曹文诏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客气客气,就官职而言,洪承畴是总督,曹文诏是总兵,洪  承畴是进士,曹文诏是老粗,基本上,洪承畴怎么说,曹文诏就怎么做,相当听  话。  几年后的那场悲剧,即源自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神一魁已经挂了,真正掌控军权的,是四个人:  红军友、李都司、杜三、杨老柴。  虽说头头死了,但势头一点没消停,光主力部队,就有五万人,聚集在甘肃  镇原,准备进攻平凉。  所以洪承畴决定,一次性彻底解决问题。  除曹文诏之外,他还调来了王承恩、贺虎臣等人,基本上西北最能打的几个  总兵,都到齐了。  到齐了,就是群殴。  群殴之后,民军撑不住了,决定向庆阳撤退。  想法是好的,可惜做不了,特别是曹文诏,由于他率领的关宁铁骑,每人都  有两匹马,骑累一匹就换一匹,机动性极强,跟幽灵似的,民军往哪跑,他就等  在哪。跑来跑去,没能跑出去。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终于在镇原附近的西濠决战,史称西濠之战。  整个战役的过程,大致相当于一堂生动的骑兵训练课,刚开打,还没缓过劲  ,曹文诏就率军冲入了敌军,乱砍乱杀,大砍大杀,基本上是怎么砍怎么有。  砍完了,退回来,歇会,歇完了,再冲进去,接着砍,所谓如入无人之境,  大致就是这个状态。  民军的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洪承畴派出了他的主力洪兵,连同贺虎臣的宁  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发动总攻,敌军就此彻底崩溃。  此战,民军损失近万人,首领杜三、杨老柴被生擒(曹文诏抓的)。  残余部队全部逃散。  通常状态下,都打残了,也就拉倒了。  洪承畴不肯拉倒,打残是不够的,打死是必须的。  神一魁的四个头领,抓了两个,还剩两个——红军友、李都司。  这个艰巨的任务,由曹文诏接手,他率领自己的两千骑兵,开始了追击。   接下来,是曹文诏的表演时间。  面对曹文诏的追击,几万军队几乎无法抵抗,连战连败,死伤近万,主要原  因,还是曹文诏太猛。  曹总兵是见过大世面的,最猛的八旗军他都没怕过,打半业余的民军,自然  没问题,每次进攻,他都带头冲锋,打得民军头目胆战心惊,时人有云:“军中  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这种说法是客观的,却是不全面的,因为曹总兵不但玩硬的,还玩阴的。  在追击的路上,曹文诏的手下报告,他们抓住了一个叫李宫用的敌军将领,  按日常惯例,处理方法都是拉出去砍了,但曹文诏想了想,对手下说,放了这个  人。  此后的事情,用史书上的话说,“文诏乃纵反间,绐其党,杀红军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文诏放走了这个人,并利用他使了个反间计,忽悠了他  的同党,杀掉了四大首领中的红军友。  其实我也很想告诉你,这个反间计到底怎么使的,只是我查了很多史料,也  没查个明白,有一点是肯定的,对民军而言,曹文诏,是最为恐惧的敌人。  人恐惧了,就会逃跑,逃无可逃,就不逃了。  神一魁剩下的,只有李都司了。  他很恐惧,所以他逃跑,但残酷的事实告诉他,继续跑,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他决定,不跑了,回头,决战曹文诏!
  等等,再想想想明白了,不跑了,回头,伏击曹文诏!  没办法,对付这样的猛人,还是伏击比较靠谱。  他们伏击的地点,叫做南原。  为保证圈套成功,他们围住了附近的一群明军,吸引曹文诏前来救援。  曹文诏来了,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敌军上千名骑兵,二话不说就追。  追到了南原,穿进了圈套,伏兵四起。  应该说,伏兵还是有点作用的,受到突然袭击,曹文诏的部队被打乱,曹文  诏被冲散。  李都司估计是读过史书的,至少看过淝水之战,他当即派人在军中大喊:曹  文诏已死!  很快,就喊成了口号,鉴于曹文诏不知被冲到哪去了,所以这个谣言很有点  用,明军开始动摇。  然后,曹文诏就开始辟谣了,不用话筒,用长矛。  精彩表演开始,史书上的说法,是“持矛左右突,匹马萦万众中。  诸军望见”。  拿着长矛,左冲右突,单枪匹马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大家都  看见了他。  遇上这么个人,谣言是不管用了,伏击也别扯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  “大败,僵尸蔽野”  数过来,这应该是第二次大败了。但对于洪承畴和曹文诏而言,还没完。  残余部队的残余继续逃跑,曹文诏继续追击,然后是大败、复大败,又复大  败。一路败到平凉,李都司终于不用败了,洪承畴杀掉了他。神一魁的四大头领  ,最终无人幸免。  但到这份上,曹总兵还没消停,他继续追击残敌,竟然追到了甘肃、宁夏,  连续几战,把残敌赶尽杀绝,至此,神一魁的势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西北之内  ,反军所剩无几。  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崇祯元年的三大民军领袖,就此结束他们的戏份  ,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注定只是个配角。  主角配角死光了,但龙套并没死,因为活不下去的人,终究还是活不下去,  头头死了,就另找活路。  秉持这个原则,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的残部,以及所有无法活下去的人  ,为了生存,继续战斗。  但鉴于陕西、甘肃打得太狠,他们跑到了山西。  虽说是半业余组织,但吃了这么大的亏,总结总结经验是应该的,于是,在  王嘉胤部将王自用的号召下,所有剩下来的民军领袖,聚集在一块,开了个会。  会议的内容,是检讨教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顺便再选领导。  其实也不用选,一般这种事,都是论资排辈,经过群众推举,王自用以资历  最多,工龄最长,顺利当选新任头头。  鉴于曹文诏、洪承畴之类猛人的出现,大家共同认为,必须团结起来,协同  作战。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部队,史称“三十六营”。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操、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就外号水平而言,跟水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  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郎、花和尚,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  ,扫地王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不知所谓。  而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水浒好汉们,总共是一百单八个,这次只有三十  六个,也就够个天罡。  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的相似。  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  塔天王晁盖。  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  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  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  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  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闯塌天——刘国能最后,  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这是极为有趣的五个人,他们性格不同,关系不  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  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终将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各自的道路,或互  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挤,互相残杀,直至人生的终点。  终点太远了,从起点说起吧。  开完这次会后,各位老大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动。  这次开会的起义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开完后就分开了。  分开去打仗。  他们兵分几路,开始向山西各地进军。  崇祯得知,立即下令山西巡抚,全力围剿。
  当时的山西巡抚,是个水货。  这位仁兄调兵倒很有一套,听说敌人来了,马上四处拉人,陕西、甘肃、宁  夏的兵都被他拉了过来,光是总兵,就有三个。  但这人有个毛病,喜欢排兵布阵,把人调来调去,指挥乱七八糟,还没等他  布出个形状,几路民军连续攻克多地,闹得天翻地覆。  于是崇祯恼火了,他决定换人,换一个能让这三十六位首领做噩梦的人——  曹文诏。  曹文诏算是出头了,原先在辽东系,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短短一年  时间,就升了副总兵,现在是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但按  崇祯的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根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  服从曹文诏的指挥。  对于这个安排,三十六位头头是有准备的,所以他们决定,以太原一带为基  地,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曹文诏。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  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一个人。  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  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一般说来,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  的,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  但这位仁兄,上场的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了,他没下去,明朝亡了,  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场上,都是主角。  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玉。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玉是比较高的,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  这位仁兄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色,但好歹是露  了脸。  左良玉,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左良玉的身世,是非常秘密的,秘密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小父母双亡,  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这么个出身,你让他饱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没书读,也得找工作,长大以后,左良玉去当了兵,小兵。  他的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  就已经混到了都司。  顺便说一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  机会。  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人。  当时的左良玉,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  玉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强大,就说了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了个  游击。  这位慧眼识才的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  经提拔过另一个人——袁崇焕。  按侯恂的说法,左良玉是个难得的人才,很快就会出人头地。  但事情跟他所说的,似乎还是有点差距,左良玉一直到崇祯元年,还是个小  人物。  但不负侯恂所望,左良玉终究还是出名了,只是出名的方式,比较特别。  这事之前也提过,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袁崇焕来收拾残  局,收拾来收拾去,就把左良玉给收拾了。  当兵的没拿到工资,才兵变,左良玉有工资,自然不参加,但手下的兵哗变  ,他负领导责任,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回家呆了几天,又回来了。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又把他招了回来,去打关内四城,就是在那里,他开始  暂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  恰好,这段时间侯恂也混得不错,顺道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水。  客观地讲,左良玉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  ,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玉,也没有。  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  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  除作战外,左良玉还有点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  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到山西后,果然不同反响。  先在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然后在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最后到了武安  ,被大败之。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事,当时左良玉的手下,有七八千人,竟然被农民军全歼  ,他自己带着几个手下好不容易才跑回来,实在很没有名将风采。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何况还有个不会发挥失常的  名将。  对于皇帝的任命,曹文诏很感动。  猛人被感动,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猛打,猛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文诏开始攻击。  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  不用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  天龙。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  。  上天龙手下,有上万人,摆好阵势,曹文诏率军冲锋。  这位兄弟抵抗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冲的瞬间——一冲就垮。  垮得实在太快,所以头头也没来得及跑,就被曹文诏杀了。  他的第二站,是孟县。  孟县,离太原没多远,在这里等待着他的,是混世王。  混世王这个外号,是很有点哲学意味的,毕竟在世上,也就是个混,但曹文  诏用实际行动生动地告诉他,混是容易的,混成王是很难的。  双方在孟县相遇,混世王的兵力,大致是曹文诏的六倍。  六十倍都没用。  曹文诏毫无费力,就击溃了混世王,混世王想跑,没跑掉,被曹文诏斩杀当  时的太原,算是民军的天下,因为这里是三十六营首领,紫金梁王自用的老巢,  此外,如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等猛人,也都在那一带混。  曹文诏来后,就没法混了。  在他到任几个月后,史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五台、盂县、定襄、寿阳  贼尽平。”  曹文诏实在太猛,他连续作战,连续获胜,先后击溃十几支民军,但凡跟他  作战的,基本都撑不过一天,此后,他又在太谷、范村、榆社连续发起攻击,“  贼几消尽。”  其实打到这个份上,就算够意思了,但曹文诏是个比较较真的人,非要干到  底,因为那个最终的目标,就在他的眼前——紫金梁。  曹文诏是明白人,他知道,就凭对方这二十多万人,即使站在那里不动,让  他砍,三千人,也得砍上十天半月。  所以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干掉紫金梁。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发动了连续攻击,关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史书上的记载  ,大致是时间、地名、斩杀人数——曹文诏斩杀的人数。  短短十五天内,曹文诏率军七战七胜,打得紫金梁到处乱跑,先到泽州、再  到润城、沁水,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诏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胜。  紫金梁原本的想法,是集中兵力,跟曹文诏死磕。  但事实证明,死磕未必能行,死倒是肯定的。  一个月,紫金梁的兵力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这么下去,实在赔不起了。  于是他做出决定,分兵。  紫金梁现在的想法,是曹文诏再猛,也没法分身,分兵之后,就看运气了,  谁运气不好,被逮着,命苦不能怨政府。  就这么办了,紫金梁分工,他去榆社,老
(三十六营之一)  去武乡,过天星(三十六营之一)去高泽。 关于结局,史书上记载如下:  “文诏皆击败”  到底怎么办到,我到今天也没弄明白。  但紫金梁、八大王们明白了,混到今天,再不躲就没命了。  曹文诏是山西总兵,山西是没法呆了,往外跑。  跑路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隶(河北),另一个是河南。  紫金梁去了河南,至少在那里,他还是比较安全的。  这个想法再次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曹文诏同志是很负责的,别说中国河  南,就算欧洲的荷兰,估计照去。  在曹文诏的追击下,紫金梁王自用吃了大亏,好不容易跑到河南济源,终于  解脱了。  人死了,就解脱了。  所幸,他还算是善终,在被曹文诏干掉之前,就病死了。  崇祯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紫金梁结束了他的使命,接替他的,将是一个更为强大的人。  合谋当然,对当时的起义军而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文诏还在追。  紫金梁死后,曹文诏继续攻击,在林县,他遇上了滚地龙率领的民军主力,  一晚上功夫,全灭敌军,杀死滚地龙,此后又攻下济源,在那里,他杀死了三十  六营的重要头领老
。  洪承畴在陕西,陕西消停了,曹文诏在山西,山西也消停了。虽然河南也不  安全,但对于众位头领而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河南了,具体的地点,是河南  怀庆。  河南怀庆,位于河南北部,此地靠近山西五台山地区,地段很好,想打就打  ,不想打就钻山沟,是个好地方。  于是,崇祯六年(1633)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全跑去河南  了。  河南的日子还算凑合,虽说曹文诏经常进来打几圈,但时不时还能围个县城  ,杀个把知县,混得还算凑合,到崇祯六年六月,来这里的民军,已经有十几万  人。  但好日子终究到头了,因为另一个猛人,来到了河南——左良玉。  三年前,孙承宗收复关内四城的时候,最能打的两个,就是左良玉和曹文诏  。  就军事天赋而言,两人水平相当,也有人说,左良玉还要厉害点,之所以打  仗成绩不好,说到底还是个人员素质问题。  曹文诏率领的,是关宁铁骑,所谓天下第一强军,战斗力极强,打起来也顺  手。  但左良玉估计是跟袁崇焕关系不好,来的时候,没有分到关宁铁骑(大多数  在祖大寿的手上),只能在当地招兵。  这就比较麻烦了,倒不是说当地人不能打仗,关键在于,参加民军闹事的,  大都也是当地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苦人家,闭只眼就过去了,官军也好,民军  也罢,都是混饭吃,何必呢?  而这一次,左良玉得到了一支和以往不同的军队—昌平兵。  明代的军队,就战斗力而言,一般是北方比南方强,北方的军队,最能打的  ,自然是辽东军,问题在于,辽东军成本太高,给钱不说,还要给地,相对而言  ,昌平兵性价比很高,而且就在京城附近,也好招。  带着这拨人,左良玉终于翻身了,他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  万人,追着敌军到处跑。  到崇祯六年(1633)九月,不再跑了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估计是  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万人,还跑什么  ?就在这里,跟左良玉死磕。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玉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  对左良玉的反常举动,民军首领们很纳闷,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他们一  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干什么。  左良玉想干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白,凭自己这点兵力,追着在屁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  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地。  在对手的配合下,左良玉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根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  南本地军队,日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合围。  对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下面,我们介绍下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英雄,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  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干历史人物,如薛仁贵、刘备(都  是外号)、以及某些新面孔,比如鞋底光(一直没想明白这外号啥意思,估计是  说他跑得快),逼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干过诗人)、  三只手(这个……);某些死人,比如混世王、上天龙……(应该之前已经被曹  文诏干掉了)。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因为除被围外,他们即将迎来另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按规定,遇到这种情  况,应该指认一名前线总指挥,根据级别,这个包围圈的最高指挥者,必定是曹  文诏。  当然,如果真是曹文诏管这摊子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因为以他老人家  的脾气,逮住这么个机会,诸位首领连全尸都捞不着。  可是,不是曹文诏。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崇祯六年九月,曹文诏被调离,赴大同任总兵。  关于这次任命,许多史书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毁长城。  打得好好的,偏要调走,纯粹是找抽。  而这笔帐,大都算到了御史刘令誉的头上。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文诏当年在山西的时候,跟刘御史住隔壁,曹总兵书读  的少,估计也不大讲礼貌,欺负了刘御史,两人结了梁子。  后来刘御史到河南巡视,曹总兵跟他聊天,聊着聊着不对劲了,又开始吵,  刘御史可能吃了点亏,回去就记住了,告了一黑状,把曹文诏告倒了,经崇祯批  准,调到大同。  史料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按照明代编制,山西总兵和大同总兵,算是同一级别,而且崇祯对曹文  诏极为信任,别说一状,一百状都告不倒。  真正的答案,在半年后揭晓。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干掉了  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干了几  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干出来个李自成。  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  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都穿旧衣服,也不好色(没有时间),兢兢业业  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力,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干。  可怜可怜的崇祯同志之所以要把曹文诏调到大同,是因为他没有办法。  家里的事要管,外面的事也得管,毕竟手底下能打仗的人就这么多,要有两  个曹文诏,这事就结了。  对于皇太极的这次进攻,崇祯是有准备的,但当进攻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准  备不足。  皇太极进攻的兵力,大致在八万人左右,打宁远没指望,但打大同还是靠谱  的。  自进攻发起之日,一个月内,大同防线全面击破,各地纷纷失守,曹文诏虽  然自己很猛,盖不住手下太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击破周边地区后,皇太极开始集结重兵,攻击大同。  大同是军事重镇,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就兵力对比而言,曹文诏手下  只有两万多人,而主力关宁铁骑,只有一千多人,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崇祯也玩命了,在他的调派下,吴襄率关宁铁骑主力,日夜兼程赶往大  同,参与会战。  曹文诏也确实厉害,硬扛了十几天,等来了援兵。  皇太极眼看没指望,抢了点东西也就撤了。  崇祯七年(1634)的风波就此平息,手忙脚乱,终究是搞定了。  曹文诏同志就惨了,虽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高指挥官,责任是跑不掉  的,好在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立功。  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  ,也不是让曹总兵被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  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  这是第一次。
  事实告诉我们,那个包围圈相当结实,众位头领人多势众,从九月被围时起,就开始突围,突了两个月,也没突出去。  到十一月,连他们自己都认定,完蛋的日子不远了。  当时已是冬季,天气非常地冷,几万人被围在里面,没吃没喝,没进没退,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  然而不要紧,还有压箱底的绝技,只要使出此招,强敌即可灰飞烟灭——投降。  当然了,投降是暂时的,先投降,放下武器,等出了圈,拿起武器,咱再接着干。  但你要知道,投降也是有难度的。  为顺利投降,他们凑了很多钱,找到了京城总兵王朴,向他行贿。  没有办法,因为你要投降,还要看人家接不接受你投降。为了共同的目标,适当搞搞关系,也是应该的而且按很多人的想法,首领们应该是很穷的,总兵应该是很富的,事实上,这句话倒过来说,也还恰当,比如后来的张献忠,在谷城投降后,行贿都行到了朝廷里,上到大学士、下到知县,都收过他的钱。  人不认人,钱认人,这个道理,很通用。  问题在于,参与包围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行贿王朴呢?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充分说明,诸位头领的脑袋,是很好使的。  只能行贿王朴,没有别的选择。  因为王朴同志,是京城来的。  在包围圈的全部将领中,他是最单纯的,最没见过世面。  王朴同志虽然来自京城,见惯大场面,但西北的场面,实在是没有见过,而在这群头领面前,他也实在比较单纯。  他知道,打仗有两种结果,投降就投降,不投降就打死,却不知道还有第三种——假投降。  他也不知道,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头领,都有投降的经历,且人均好几次,某些层次高点的,如张献忠,那都是投降的专业人士。  再加上无知单纯的王总兵,也有点不单纯,还是收了头领们的钱,他还算比较地道,收钱就办事,崇祯六年(1634)十一月十八日,首领们派了代表,去找王朴(钱已经送过了),表示自己的投降诚意,希望大家从此放下屠刀(当然,主要是你们),立地成佛。  王朴非常高兴,他的打算是完美的,受降,自己发点财,还能立功受奖,善莫大焉。  他随即下令,接受投降,并催促众首领早日集结队伍,交出武器。  当然他并没有撤除包围,那种蠢事他还是干不出来的。  但既然投降了,就是内部矛盾了,没必要兴师动众,可以原地休息,要相信同志。  你要说王朴没有丝毫提防,那也不对,他限令头头们十日之内,必须全部缴械投降。  不用十天,四天就够了。  二十四日,十余万民军突破王朴的防线,冲出了包围圈。  大祸就此酿成。
  鉴于所有的军队都在搞包围,河南基本是没什么兵,所以诸位头领打得相当顺手,很是逍遥了几天。  也就几天。  十二月三日,左良玉就追来了。  包围圈被破后,崇祯极为恼火,据说连桌子都踹了,当即下令处罚王朴,并严令各部追击。  左良玉跑得最快。  之所以最快,倒不是他责任心有多强,只是按照行政划分,河南是他的防区,如果闹起来,他是要背黑锅的。  摆在面前的局势,是非常麻烦的,十几万民军涌入河南,遍地开花,压根没法收拾。  左良玉收拾了,他收拾了河南境内的所有民军——只用了二十天实践证明,左总兵是不世出的卓越猛人,他率领几千士兵,连续出击,在信阳、叶县等地先后击溃大量民军,肃清了所有民军,从头至尾,二十天。  左良玉同志工作成绩如此突出,除了黑锅的压力,以及他本人的努力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所肃清的,只是河南境内的民军,那些头领的主力,已经跑了。  跑到湖广了,具体地点,是湖广的郧阳(今湖北郧阳)。  我认为,他们跑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跟河南接壤的几个省份,陕西是不能去的,洪承畴在那里蹲着,而且这人专杀投降的,去了也没前途。  山西也不能去,虽说曹文诏调走了,但几年来,广大头领们基本被打出了恐曹症,到了山西地界,就开始发怵,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去。  那就去湖广吧。  最早进去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且去的时候,随身带着几万人,郧阳巡抚当时就晕菜了,因为郧阳属于山区,平时都没什么人跑来,也没什么兵,这回大发了,一来,就来几万人,且都是闹事的,各州各县接连失陷,完全没办法,只好连夜给皇帝写信,说敌人太多,我反正是没办法了,伸长脖子,等着您给一刀。  这段日子,对高迎祥和李自成而言,是比较滋润的,没有洪承畴,没有曹文诏,没有左良玉,在他们看来,郧阳是山区,估摸着也没什么猛人,自然放心大胆。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里是有猛人的,第四个猛人。  说起来这位猛人所以出山,还要拜高迎祥同志所赐,他要不闹,估计这人还出不来。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此人正式露面之前,高迎祥和李自成就跑了。  具体跑到哪里,就不知道了,反正是几个省乱转悠,看准了就打一把,其余头领也差不离,搞得中原各省翻天覆地,连四川也未能幸免。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只能用狠招了。
  崇祯七年,崇祯正式下令,设置一个新职务。  明代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官,就此登场。  在此之前,明代最大的地方官,就是袁崇焕,他当蓟辽督师时,能管五个地区。  光荣的记录被打破了,因为这个新职位,能管五个省。  这个职务,在历史中的称谓,叫做五省总督,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权力极大,也没什么管辖范围,反正只要是流贼出没的地方,都归他管。  职位有了,还要有人来当,按照当时的将领资历,能当这个职务的,只有两个选择:A:洪承畴,B:曹文诏。  答案是C,两者皆不是任职者,叫做陈奇瑜陈奇瑜,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御史、给事中,后外放陕西任职。  在陕西,他的职务是右参政,而左参政,是我们的老朋友洪承畴。  但为什么要选他干这份工作,实在是个让人费解的事。  就资历而言,他跟洪承畴差不多,而且进步也慢点,崇祯四年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是三边总督了,他直到一年后,才干到延绥巡抚,给洪承畴打工。  就战绩而言,他跟曹文诏也没法比。  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是他,但无论如何,偏就是他了。 所以对于这个任命,许多人都有异议,认定陈奇瑜有背景,走了后门。  但事实上,陈奇瑜并非等闲之辈。  崇祯五年的时候,由于民军进入山西,主力部队都去了山西,陕西基本是没人管,兵力极少。  兵力虽少,民变却不少,据统计,陕西的民军,至少有三万多人。  这三万多人,大都在陈奇瑜的防区,而他的手下,只有两千多人。  一年后,这三万多人都没了——全打光了。  因为陈奇瑜,是一个近似猛人的猛人。  作为大刀都扛不起来的文官,陈奇瑜同志有一种独特的本领——统筹。  他是一个典型的参谋型军官,善于谋划、组织,而当时的民军,只能到处流窜,基本无组织,有组织打无组织,一打一个准。  凭借着突出的工作成绩,陈奇瑜获得了崇祯的赏识,从给洪总督打工,变成洪总督给他打工。  对于领导的提拔,陈奇瑜是很感动的,也很卖力,准备收拾烂摊子。  这是一个涉及五个省,几十万人的烂摊子,基本上,已经算是烂到底了,没法收拾。  陈奇瑜到任后,第一个命令,是开会。  各省的总督、总兵,反正是头衔上带个总字的,都叫来了。  然后就是分配任务,你去哪里,打谁,他去哪里,打谁,打好了,如何如何,打不好,如何如何,一五一十都讲明白,完事了,散会。  散会后,就开打。  崇祯七年(1634)二月,陈奇瑜上任,干了四个月,打了二十三仗。  全部获胜。  陈奇瑜以无与伦比组织和策划能力告诉我们,所谓胜利,是可以算出来的。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孙子兵法陈总督最让人吃惊的地方,倒不是他打了多少胜仗,而在于,他打这些胜仗的目的。  打多少仗,杀多少人,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再打一仗,把所有人都杀光。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把所有的首领和民军,都赶到一个地方,并在那里,把他们全都送进地府。  他选中的这个地方,叫做车厢峡。
  车厢峡谷车厢峡位于陕西南部,长几十里,据说原先曾被当作栈道,地势极为险要。  所谓险要,不是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  此地被群山环绕,通道极其狭窄,据说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扔石头,一扔一个准。  更要命的是,车厢峡的构造比较简单,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没有其他小路,从出口走到进口,要好几天。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进了里面,要么回头,要么一条路走到黑,没有中场休息。  几万民军,就进了这条路。  这几万民军,是民军的主力,据说里面还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为什么走这条路,没有解释,反正进去之后,苦头就大了去了。  陈奇瑜的部队堵住了后路,还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射箭、扔石头,没事还放把火玩,玩了十几天,彻底玩残了。  想跑是跑不掉的,想打也打不着,众头领毫无办法,全军覆没就在眼前,实在熬不住了。  使用杀手锏的时候到了。  我说过,他们的杀手锏,就是投降,准确地说,是诈降。  没条件,谁投降啊?  ——春节晚会某小品很有道理,很现实,但在这里,应该加上两个字:  没条件,谁让你投降啊?  所以在投降之前,必须先送钱,就如同上次送给王朴那样。  于是头领们凑了点钱,送给了陈奇瑜。  然而陈奇瑜没有收。  崇祯没看错人,陈奇瑜同志确实是靠得住的,他没有收钱。  麻烦了,不收钱,我们怎么安心投降,不,是诈降呢?  但事实证明,头领们的智商是很高的,他们随即使出了从古至今,百试不爽的绝招——买通左右。  陈奇瑜觉悟很高,可是扛不住手下人的觉悟不高,收了钱后,就开始猛劝,说敌人愿意投降,就让他们投降,何乐不为?  陈奇瑜没有同意。  陈奇瑜并不是王朴,事实上,他对这帮头领,那是相当了解,原先当延绥巡抚时,都是老朋友,知道他们狡猾狡猾地,所以没怎么信。  我之前曾经说过,陈奇瑜是一个近似猛人的猛人。  所谓近似猛人的猛人,就是非猛人他跟真正的猛人相比,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拿破仑输掉滑铁卢战役后,有人曾说,他之所以输,是因为缺少一个人——贝尔蒂埃。  贝尔蒂埃是拿破仑的参谋长,原先是测绘员,此人极善策划,参谋能力极强,但凡打仗,只要他在,基本都打赢了,当时,他不在滑铁卢。  但最后,有人补充了一句:  如果只有他(贝尔蒂埃)在,但凡打仗,基本都是要输的。  陈奇瑜的弱点,就是参谋。  和贝尔蒂埃一样,陈总督是个典型的参谋型军官,他很会参谋,很能参谋,然而参来参去,把自己弄残了。  军队之中,可以没有参谋,不能没有司令,因为在战场上,最关键的素质,不是参谋,而是决断。  陈奇瑜同志只会参谋,不会决断。  面对手下的劝说和胜利的诱惑,他妥协了。  陈奇瑜接受了投降,在他的安排下,近五万民军走出了车厢峡。  其实陈奇瑜也很为难,既要他们投降,又不能让他们诈降,要找人看着,但如果人太多,会引起对方疑虑,为了两全其美,他动脑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每一百降军,找一个人看着,监督行动。  找一个人,看一百个人。想出这个法子,只能说他的脑袋坏掉了。  跟上次不同,这次张献忠毫不拖拖拉拉,很有工作效率,走出车厢峡,到了开阔地,连安抚金都没拿,反了。  我很同情那些看守一百个人的人。  事情到这里,就算是彻底扯淡了,崇祯极为愤怒,朝廷极为震惊,陈奇瑜极为内疚,最终罢官了事。  了事?那是没可能的。  各路头领纷纷焕发生机,四处出战,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山西,烽烟四起。  估计是历经考验,外加焕发第二次生命的激动,民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原本是被追着跑,现在个把能打的,都敢追着官兵跑,比如陕西著名悍将贺人龙,原本是去打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还围了起来,足足四十多天,断其粮食劝他投降,搞得贺总兵差点去啃树皮,差点没撑过来。  到崇祯八年(1635),中原和西北,基本是全乱了,这么下去,不用等清兵入关,大明可以直接关门。  好在崇祯同志脑子转得快,随即派出了王牌——洪承畴。  在当时,能干这活的,也就洪承畴了,这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手狠且心黑,对于当前时局,他的指导思想只有一字——杀。  杀光了,就没事了。 就任五省总督之后,他开始组织围剿,卓有成效,短短几个月,民军主力又被他赶到了河南,各地民变纷纷平息。  接下来的程序,应该是类似的,民军被逼到某个地方,被包围,然后被逼无奈,被迫诈降。  所谓事不过三,玩了朝廷两把,就够意思了,再玩第三把,是不可能的。  洪承畴已经磨好刀,等待投降的诸位头领,这一次,他不会让历史重演。  是的,历史是不会重演的。
  这次被逼进河南的民军,算是空前规模,光是大大小小的首领,就有上百人,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刘国能等大腕级人物,都在其中。民军的总人数,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三十万。  为了把这群人一网打尽,崇祯也下了血本,他调集了近十万大军,包括左良玉的昌平兵,曹文诏的关宁铁骑、洪承畴的洪兵,总而言之,全国的特种部队,基本全部到齐。  但凡某个朝代,到了最后时刻,战斗力都相当之差,但明朝似乎是个例外,几十年来,几万人就能把十几万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几十年后,虽说差点,但还算凑合。  和以往一样,面对官军的追击,民军节节败退,到崇祯八年(1635),他们被压缩到洛阳附近,即将陷入重围,历史即将重演。  但终究没有重演。  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开了个会。  开会开会的地点,在河南荥阳,故史称“荥阳大会”。  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一次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会议。  参与会议者,包括所有你曾经听说过,或者你从未听说过,或者从未存在过的著名头领,用史书上的说法,是“十三家”和“七十二营”。  家和营都是数量单位,但具体有多少人,实在不好讲,某些家,如高迎祥,有六七万人,某些营,兴许是皮包公司,只有几个人,都很难讲,但加起来,不会少于二十五万人。  当然,开会的人也多,十三加上七十二,就算每户只出个把代表,也有近百人。  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空前的大会,人多的大会。  根据史料留下的会议记录,会议是这样开始的,曹汝才先说话,讲述当前形势。  形势就别讲了,虽说诸位头领文化都低,还是比较明白事情的,敌人都快打上来了,还讲个屁?  有人随即插话,提出意见,一个字——逃。  此人认为,敌人来势很猛,最好是快跑,早跑,跑到山区,保命。  在场的人,大都赞成这个意见。  然后,一人大喝而起:“怯懦诸辈!”  说话的人,是张献忠。
  张献忠,陕西延安府人,万历三十四年出生。  历史上,张献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夸他的人实在不多,骂他的人实在不少。  反映在他的个人简历上,非常明显。  但凡这种大人物,建功立业之后,总会有人来整理其少年时期的材料,而张献忠先生比较特殊,他少年时期的材料,似乎太多了点。  就成分而言,有人说,他家世代务农,有人说,他家是从商的,也有人说,他是世家后代,还有人说,他是读书出身。最后有人说,他给政府打工,当过捕快。  鉴于说法很多,传说很多,我就不多说了,简单讲下,这几种说法的最后结果:  务农说:务农不成,歉收,去从军了。  从商说:从商不成,亏本,去从军了。  世家说:世家破落,没钱,去从军了。  读书说:读书没谱,落第,去当兵了。  打工说:没有前途,气愤,去当兵了。  没办法,史料太多,说法太多,但所有的史料都说,他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无论是务农、读书、从商、世家、打工,就算假设全都干过,可以确定的是,都没干好。  为什么没干好,没人知道,估计是运气差了点,最后只能去从军。  从军在当时,并非什么优秀职业,武将都没地位,何况苦大兵。  当兵,无非是拿饷,可是当年当兵,基本没有饷拿,经常拖欠工资,拖上好几个月,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但奇怪的是,张献忠不太艰苦。据史料记载,他的小日子过得比较红火,有吃有喝,相当滋润。家里还很有点积蓄。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而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有计划外收入。  而更奇怪的是,他还经常被人讹,特别是邻居,经常到他家借钱,借了还不还,他很气愤,去找人要,人家不给,他没辙。  这是更为奇怪的一幕,作为手上有武器的人,还被人讹,只能说明,这些计划外收入,都是合法外收入。  据说,张献忠先生除了当兵之外,还顺便干点零活,打点散工,具体包括强盗、打劫等等。  这种兼职行为,应该是比较危险的,常在河里走,毕竟要湿鞋,张献忠同志终于被揭发了,他被关进监狱,经过审判,可能是平时兼职干得太多,判了个死刑。  关键时刻,一位总兵偶尔遇见了他,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求了个情,把他给放了。  应该说这位总兵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张献忠确实是个人才,造反的人才。  据说平时在军队里,张献忠先生打仗、兼职之余,经常还发些议论,说几句名人名言,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等。  而他最终走上造反道路,是在崇祯三年(1630),那时,王嘉胤造反,路过他家乡,张献忠就带了一帮人,加入了队伍。  张献忠起义的过程,是比较平和的,没人逼他去修长城,他似乎也没掉队,至于爹妈死光,毫无生路等情况,跟他都没关系,而且在此之前,他还是吃皇粮的,实在没法诉苦。  所以这个人造反的动机,是比较值得怀疑的。
  虽然我看不下去,但我知道他是部好片,可惜没出现马面裙和曳撒
  参加起义军后,张献忠的表现还凑合,跟着王嘉胤到处跑,打仗比较勇猛,打了一年,投降了。  因为杨鹤来了,大把大把给钱,投降是个潮流,张献忠紧跟时代潮流,也投了降。  当然,后来他花完钱后,又顺应潮流,造反了。  此后的事情,只要是大事,他基本有份,三十六营开会、打进山西、打进河南、被人包围、向王朴诈降、又被人包围、向陈奇瑜诈降,反正能数得出来的事,他都干过。  但在这帮头领里,他依然是个小人物,总跟着别人混,直至这次会议。  他驳斥了许多人想逃走的想法,是很有种的,但除了有种外,就啥都没有了,因为敌人就在眼前,你要说不逃,也得想个辙。然而张献忠没辙。 于是,另一个人说话了,一个有辙的人:  “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  李自成如是说。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万历三十四年生人。  这里有个比较凑巧的事,李自成跟张献忠,是同一年生的。  而且这两人的身世,都比较搞不清楚,但李自成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根据史料的说法,他家世代都是养马的,在明代,养马是个固定职业,还能赚点钱,起码混口饭吃,生活水准,大致是个小康。  所以李自成是读过书的,他从小就进了私塾,但据说成绩不好,很不受老师重视,觉得这孩子没啥出息。  直到有一天。  这天,老师请大家吃饭,吃螃蟹。  当然,老师的饭没那么容易吃,吃螃蟹前,让大家先根据螃蟹写首诗,才能开吃。  李自成想了想,写了出来。  老师看过大家的诗,看一首,评一首,看到他写的诗,没有说话。  因为在这首诗里,有这样一句话:一身甲胄任横行。  这位老师是何许人也,实在没处找,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因为在短暂犹豫之后,他说出了一个准确的预言:  你将来必成大器,但始终是乱臣贼子,不得善终!  但李自成同学的大器之路,似乎并不顺利,吃过饭不久,他就退学了,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了。  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李自成决定,先去打基础,但问题是,他家并不是农民,也没地,种地估计是瞎扯,所以他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给人打工。  这段时间,应该是李自成比较郁闷的时期,因为他年纪小,父亲又死了,经常被人欺负,有些地主让他干了活,还不给钱,万般无奈之下,他托了个关系,去驿站上班了。  李自成的职务是驿卒,我说过,驿站大致相当于招待所,驿卒就是招待所服务员,但李自成日常服务的,并不是人,而是马。  由于世代养马,所以李自成对马,是比较有心得的,他后来习惯于用骑兵作战,乃至于能在山海关跟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打出个平手,估计都是拜此所赐。  李自成在驿站干得很好,相比张献忠,他是个比较本分的人,只想混碗饭吃。  崇祯二年,饭碗没了。  我说过很多次,是刘懋同志建议,全给裁掉了。
  刘懋认为,驿站纰漏太多,浪费朝廷资源,李自成认为,去你娘的。  你横竖有饭吃,没事干了,来砸我的饭碗。  但李自成还没有揭竿而起的勇气,他回了家,希望打短工过日子。  我也说过很多次,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六年,西北灾荒。  都被他赶上了,灾荒时期,收成不好,没人种地,自然没有短工的活路,此时,李自成听说,有一个人正在附近招人,去了的人都有饭吃。  他带着几个人去了,果然有饭吃。  这位招聘的人,叫做王左桂。  王左桂是干什么的,之前也说过了,作为与王嘉胤齐名的义军领袖,他比较有实力。  当时王左桂的手下,有几千人,分为八队,他觉得李自成是个有料的人,就让他当了八队的队长。  这是李自成担任的第一个职务,也是最小的职务,而他的外号,也由此而生——八队闯将。  一年后,王左桂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攻打韩城。  他之所以要打这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韩城的防守兵力很少,而且当时的总督杨鹤,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增援,攻打这里,可谓万无一失。  判断是正确的,正如之前所说的,杨鹤确实没有兵,但他有一个手下,叫洪承畴。  这次战役的结果是,洪承畴一举成名,王左桂一举完蛋,后来投降了,再后来,被杀降。  王左桂死掉了,他的许多部属都投降了,但李自成没有,他带着自己的人,又去投奔了不沾泥。  不沾泥是个外号,他的真名,叫做张存孟(也有说叫张存猛),但孟也好,猛也罢,这人实在是个比较无足轻重的角色,到了一年后,他也投降了。  然而李自成没有投降,他又去投了另一个人,这一次,他的眼光很准,因为他的新上司,就是闯王高迎祥。  这是极其有趣的一件事,王左桂投降了,李自成不投降,不沾泥投降了,他也没投降。  虽说李自成也曾经投降过,比如被王朴包围,被陈奇瑜包围等等,但大体而言,他是没怎么投降的。  这说明,李自成不是痞子,他是有骨气的。  相比而言,张献忠的表现实在不好。  他投降的次数实在太多,投降的时机实在太巧,每次都是打不过,或是眼看打不过了,就投降,等缓过一口气,立马就翻脸不认人,接着干,很有点兵油子的感觉。  史料记载,张献忠的长相,是比较魁梧的,他身材高大,面色发黄(所以有个外号叫黄虎),看上去非常威风。  而李自成就差得多了,他的身材不高,长得也比较抱歉,据说不太起眼(后来老婆跑路了估计与此有关),但他很讲义气,很讲原则,且从不贪小便宜。  历史告诉我们,痞子就算混一辈子,也还是痞子,滑头,最后只能滑自己。长得帅,不能当饭吃。  成大器者的唯一要诀,是能吃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原先我不信,后来我信了,相当靠谱。  李自成很能吃亏,所以开会的时候,别人不说,他说。  第八队队长,不起眼的下属,四处寻找出路的孤独者,这是他传奇的开始。  他说,一个人敢拼命,也能活命,何况我们有十几万人,不要怕!  大家都很激动,他们认识到,李自成是对的,到这个份上,只能拼了。  但问题在于,他们已经被重重包围,在河南呆下去,死路,去陕西,还是死路,去山西,依然是死路,哪里还有路?  有的,还有一条。  李自成以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无畏的勇气,指出那条唯一道路。  他说,我们去攻打大明的都城,那里很容易打。  他不是在开玩笑。  当然,这个所谓的都城,并不是北京,事实上,明代的都城有三个。  北京,是北都,南京,是南都,还有一个中都,是凤阳。  打北京,估计路上就被人干挺了,打南京,也是白扯,但打凤阳,是有把握的。  凤阳,位于南直隶(今属安徽),这个地方之所以被当作都城,只是因为它是朱元璋的老家,事实上,这里唯一与皇室有关的东西,就是监狱(宗室监狱,专关皇亲国戚),除此以外,实在没啥可说,不是穷,也不是非常穷,而是非常非常穷。 但凤阳虽然穷,还特喜欢摆谱,毕竟老朱家的坟就在这,逢年过节,还喜欢搞个花灯游行,反正是自己关起门来乐,警卫都没多少。  这样的地方,真是不打白不打。  而且进攻这里,可以吸引朝廷注意,扩大起义军的影响。  话是这么说,但是毕竟洪承畴已经围上来了,有人去打凤阳,就得有人去挡洪承畴,这么多头领,谁都不想吃亏。  所以会议时间很长,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想去打凤阳,最后,他们终于在艰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领悟了政治的真谛,想出了一个只有绝顶政治家,才能想出的绝招——抓阄。  抓到谁就是谁,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自己服气,大家服气。  抓出来的结果,是兵分三路,一路往山西,一路往湖广,一路往凤阳。  但这个结果,是有点问题的,因为我查了一下,抓到去凤阳的,恰好是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  没话说了。  但凡是没办法了,才抓阄,但有的时候,抓阄都没办法。  真没办法。  抓到好阄的一干人等,向凤阳进发了,几天之后,他们将震惊天下。  在洪承畴眼里,所谓民军,都是群没脑子的白痴,但一位哲人告诉我们,老把别人当白痴的人,自己才是白痴。  检讨很巧,民军抵达凤阳的时候,是元宵节。  根据惯例,这一天凤阳城内要放花灯,许多人都涌出来看热闹,防守十分松懈。  就这样,数万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连大门都没开,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凤阳城。  慢着,似乎还漏了点什么——大门都没开,怎么能够进去?  答:走进去。  因为凤阳根本就没有城墙。  凤阳所以没有城墙,是因为修了城墙,就会破坏凤阳皇陵的风水。  就这样,连墙都没爬,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凤阳,进入了老朱的龙兴地。  接下来的事情,是比较顺理成章的,据史料记载,带军进入凤阳的,是张献忠。  如果是李自成,估计是比较文明的,可是张献忠先生,是很难指望的。  之后的事情,大致介绍一下,守卫凤阳的几千人全军覆没,几万多间民房,连同各衙门单位,全部被毁。  除了这些之外,许多保护单位也被烧得干净,其中最重要的单位,就是朱元璋同志的祖坟。  看好了,不是朱元璋的坟(还在南京),是朱元璋祖宗的坟。  虽说朱五一(希望还记得这名字)同志也是穷苦出身,但张献忠明显缺乏同情心,不但烧了他的坟,还把朱元璋同志的故居(皇觉寺)  也给烧了。  此外,张献忠还很有品牌意识,就在朱元璋的祖坟上,树了个旗帜,大书六个大字:“古元真龙皇帝”  就这样,张献忠在朱元璋的祖坟上逍遥了三天,大吃大喝,然后逍遥而去。  事大了。
  从古至今,在骂人的话里,总有这么一句:掘你家祖坟。  但一般来讲,若然不想玩命,真去挖人祖坟的,也没多少。  而皇帝的祖坟,更有点讲究,通俗说法叫做龙脉,一旦被人挖断,不但死人受累,活人也受罪,是重点保护对象。  在中国以往的朝代里,除前朝被人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兵驿站加盟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