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看出带上耳机世界与我无关是无关的都有不一样的

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不一样_神威_新浪博客
我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不一样
&《辛德勒名单》经典镜头
第一次知道我眼中的世界不一样,是因为《辛德勒名单》这部伟大的电影。
最经典的一处镜头,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姑娘踉踉跄跄地行走在黑白的世界中,我看见了这个小姑娘,也看见了她周围惊慌失措的集中营景象,但是我看不到那抹鲜艳的红。
“电影海报上的就是这个镜头吧?”我问推荐我看这部电影的老师。
老师点头:“这小女孩的红衣服,是历史上最刺眼的一道红。”
那时我 乍舌,因为我能看见海报上的红,却看不见影片中的红,于是我知道了色弱这个名词。
我更是知道,原来有些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
开始我还曾担心,这样的我是不是会错失许多生活中的美?但很快,我就接受了这与众不同,甚至发现,正因为我少了这几种颜色的强烈辨识度,让我提高了其他方面的感官能力。
将全世界色彩用光的布拉诺
我会更重视那些我能一眼看到的鲜艳颜色,我会更仔细地去观察那些我不熟悉的人和事物,我会用更多地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去认知那些我感兴趣的事。
我会更喜欢身在
法国里昂、意大利布拉诺、丹麦哥本哈根、希腊阿莫尔戈斯岛等等这样,充满了浓墨重彩色调的城市穿行,而往往,这种颜色鲜明的地方都是最具艺术气质的,窗户上摆放的鲜花、阳台上晾晒的衣物、墙上的装饰和立体画……就连生活在其中的人,和街角懒懒对路人爱搭不理的猫咪都充满了艺术气质。
如果你们去过,没有身在其中过,只是单凭我的文字、或者百度来的图片,一定不会感受到我看到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精彩。
当然,如果你只是随着旅行团,或者匆忙地只是去到世界各处踩个点拍张照比个V字手,好像什么地方都去了,也有满满一张光碟的记忆,但又好像什么地方也没去,不过是不断变换着照片的城市背景,而城市中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那里的天气是一直晴朗一直多云还是小雨惆怅,那里的爱情会以什么样的姿势生长发芽开花。
我觉得这类旅行,就像神探夏洛特说:You&do&see,&you&just
don't observe!
因为长时间一个人旅行,让我懂得了看这个世界的各个角度。带着一颗孤独的心,去结交无话不谈的朋友,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经历那些不出发永远得不到的体验。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慢下脚步,用一颗满怀感激的心去遇见这个世界。只有心怀感激,我们才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不把自己过度放大在世界中,而是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它就是这样,不会因为我们的经过而有所改变,但是哪怕它的丝毫毛发都能带给我们无穷力量。
这种力量,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远行,更加期待去到更多更远的世界。
随着全世界对中国人都张开了怀抱,现在人的出行愿望越来越强烈,各种各样的旅行者们出现在了世界。
有的对美食甜点疯狂追求、有的对建筑有极高敏感、有的对艺术分外讲究、有的对历史说的头头是道、有的对花鸟鱼虫无所不知、有的对把妹把帅哥有十成十的艳遇攻略、有的对打折血拼各种代购精打细算、有的对如何穿得美美得在世界各地留下倩影有许多心得。
他们眼中的世界,各种精彩,各种不同。有时,我会特别想借他们的眼睛,去看一看他们眼中的旅行,有时与不同视野的朋友一起,会更完善这个我曾路过的世界。
每个人的知识层面都不相同,哪怕看同一本书同一出剧,去到同一个地方,遇见同一个人,发生同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感受,与心态有关。
有人说,这些美不用远行都能看到呢!
会这么说的, 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井底之蛙的自大人,一种是深通生活美学的明白人。
明白人懂得生活,他不一定要通过旅行去发现美,就像我的母亲,自己将一楼的院子开辟成了个花园,种了葡萄芒果,还发现了一棵“化石”树,她说等这棵树长大了就找植物学家来研究。在家里,她养了两只流浪狗,都被她打扮得美美的,还有一只到处找不到的乌龟,和一缸金鱼。这是懂得美的人,不用通过行走就能发现生活得美。
而自大人是根本不懂美,也没有精力去发现美。
就像曾经的我,也是一枚井底之蛙,生活的圈子就是学校-家或公司-住所两点一线那么大,没每天忙忙碌碌地在压力下生活和打拼,根本没时间去旅行,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天生的工作狂,友人说要去普罗旺斯,我开玩笑说密云就有薰衣草;友人说去美国自驾66号公路,我说北京周边就有全世界十大美丽自驾路。
还好我不是自大人,回应友人的那些话并不是我
心底真实想法,只是我不能出游所以酸酸地回应。但其实看看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既是井底之蛙也是自大人的朋友,他们不喜欢旅行,他们对远方没有期待,他们认为旅行还不就是从一个住烦了的地方换到别人住烦了的地方。
对自己生活都感到厌烦的人,怎么能期待他对其他地方有意外的美感。就算我告诉他生活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每一个农民都有着非常高的幸福感,随便一家平凡人做得饭菜都仿佛艺术品,他们也不会相信。
因为自己喜欢动物,曾经流连于泰国清迈的night
safari,在夜里乘坐小火车和那些夜行动物们亲密接触,长颈鹿探着头入了我的自拍,小山羊跟着我们跑了一小路,远处的老虎河马豹子狮子都各自悠闲生活,我仿佛坐着龙猫巴士进入神奇的领土。
但参加一场旅行者的分享会,才从清迈回来的一对情侣反复说这里有多么不好,路程远、门票贵、夜晚什么都看不见……那时的我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同,你觉得天堂的地方别人也许不屑一顾。
于是我才鼓励我的朋友、读者、粉丝带着自己的眼睛上路,不要总是抱着攻略书,看别人怎么去玩怎么去吃怎么去旅行,你应该懂得发现你自己的世界,你在旅途中了解你的喜欢诠释你的选择,这样才能遇见未知的自己。
巴黎的小“家”
曾经在巴黎小住
半个月,住在一间简单的旅馆,地理位置出众,在老佛爷地铁站旁,但我不是为了方便帮朋友代购才住在老佛爷旁,主要是为了负一层的那些甜点们。
四层楼的房间,推开窗
,巴黎古旧的贵族气息便扑面而来,空气中透着淡淡的玫瑰雨露。我坐在窗边,从浅蓝色的日出到深橘色的日落,从零零散散的清洁工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各种上班族到艺术家到嬉皮到学生,统统收进我的眼底。
吃着色彩缤纷的各种点心,用眼睛让世界停下来。
傍晚,当全巴黎都熟睡后,
我会写作到很晚,灭了台灯后,拉开窗帘,楼下会有情侣坐在长椅上促膝长谈,也会有才从酒吧狂欢出来的年轻人,将自己车随便一靠,拉开裤子拉链对着车站的一个挤满了钟的艺术品撒尿。
同时,我在巴黎跨了一次时区,从夏令时走到了冬令时。就看着手机上的时间突然向前挑了一小时,世界仿佛又多送了我一个小时去感受生活。
如果你只是匆匆到此一游,可能会错过这么丰富地巴黎市井浪漫图,你看不到我所看到的、可以怀念一辈子的风景。
而如果你和我一样将脚步慢了下来,你也许不会和我一样贪恋老佛爷的甜点,可能厨具吸引了你;你也许会发现这座名为GARE
SAINT-LAZARE的地铁站的历史和建筑风格;你也许会研究那些从地铁进出人的穿着喜好,通过他们的表情和行为说不定能撰写一部小说;你也许不会像我喜欢呆在房间往下看,而是去街边的咖啡店邂逅一段感情,一份感触。
这都是属于非常私人的世界,我们都在行走,我们都有梦想,但是我看到的和你看到的肯定不一样。
这就是出去走走的意义。
通过旅行寻找属于你的世界,拓展属于你的视野,认清属于你的那条路,发现最真实的自己。
​神威:
新浪2014年度最佳自媒体人、畅销书作家、环球旅行家,还是个吃货、酒店控、1/12星座体验店创始人、美食摄影师、厦门旅游广播主持人。在《尚卫LET》杂志开设酒店专栏。著有《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有一天,我遇见了世界》等,一生相信爱情。
更多了解神威可在
新浪微博:@神威
1/12星座体验店地址: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南甲34号院内
在这儿,可以品尝到神威从全世界带回来的美味哦!
*****************************
ps:撰写本文的初衷,是因参加本届农展馆#艺术北京#活动
有所感触。朋友圈各种媒体朋友们都在刷屏,各种自拍和摆拍,却鲜少看到对某些艺术的观察。当然,今年的艺术节的作品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都是炒老饭,但依然能发现到闪光点。
艺术,不应该只用一双肉眼去看,而是用脑子去想,用心去看。就让我联想到旅行,我们每个人肉眼看得都不一样,心眼看得久更是美不胜收了。
希望你会明白,旅行的乐趣。不仅仅是看看。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21,07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终南山书院 | 朱清时-你以为世界是真实的,其实,连你都是虚幻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发现什么?
文:朱清时
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世界万事万物(“万法”)的规律,就是在什么情况下,预测会发生什么事。科学如此,佛法也如此。
科学认为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无关,用“加法”来研究:从几个简单的公理出发,借助数学和逻辑,不断推导出新的公式和定理,建立新的学科和工程技术。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有局限。在过去三百多年中,自然界的各种基本单元的科学规律已经大致清楚,在转向研究真实世界的复杂事物时,发现许多复杂事物的规律难以甚至不能再从这个科学知识体系中推出,靠数学方程做不到这一点。人的意识更是难以理解。
佛法认为世界是心物一元的,用“减法”来分析:在不执著于任何表相,去除一切妄想杂念时,就会见到事物的本质真相。《金刚经》反复使用以下的同一类句型来说明这个道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法认为我们所认知的是心物一元的世界。用现代语言来说,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一个由大脑虚构的世界,虚构将外界世界纳入主体内部经验,也使主体内部经验向外延伸镶嵌入外部世界,使内外两个世界浑然一体。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感知的物质世界是心物一元的世界。
看了旋转舞女视频(详请参见《国家地理》大脑游戏(Brain Games)03“眼见不为凭”),你就会发现,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图像都是心智加工的结果。
这个舞女在顺时针(右)旋转,还是在逆时针(左)旋转?有人看见右旋,有人又看见左旋;有时你看见右旋;有时你又看见左旋。因为原有的这些信息不完整,加工成右旋或左旋图像都可以,即她既在右旋,也在左旋。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观察到的信息时,若主观意识出现右旋,就自以为看到右旋;若主观意识出现左旋,就自以为看到左旋。
其实人對外界的感知,都是外界的部分信息被意识加工而成的图像。
有人会说,科学家发现的自然规律是与人的意识无关的客观规律。但是,这些规律本质上都是人的心智图像。而且,为了发现这些规律我们又不能不假设科学家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他们必须能明辨是非,而不只是一种机械的存在。
正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薛定格所说:“每个人的世界图像是而且总是他的心灵的构造物,不能证明任何东西是客观存在的。”(Every man’s world picture is and always remains a construct of his mind and cannot to have any other existence. -Erwin Schrodinger, “What is Life & Mind and Matter”,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霍金《大设计》中的 “模型相关实在论”说得更具体:不存在与心智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反之,我们将要采用依赖心智模型的实在论观点: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心智模型(通常具有数学性质),以及一组把这个模型的元素与观察连接起来的规则。用这个框架可以解释现代科学。
由此可知,从根本上说,我们面对的是“心物一元”的世界。但是当人的心智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些事物可以近似看作“客观的”,自然科学就是描述这些事物的规律,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当把自然科学外延到心智的影响不可忽略的情况时,结果就不一样了。
由于自然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过去的世纪中,很多人努力把自然科学所用的数理方法推广到人类参与的活动中。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我们收集更多资料、改进数理模型,事情反而会变得更难以预测。知道得越多,能预测的反而越少。关于这点,在经济领域已经看到很清楚。
如果专家们解开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这时银行、政府、投资人和客户会立刻应用这项新知、展现新的行为,希望能够获利。但是只要人们一改变行为模式,新形成的经济理论就立刻过时了。我们或许能够知道经济在过去是如何运行的,但已经无法再确知经济在目前如何运行,未来就更不用说了。(参见: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一个例子是金融模型(参见:“数学建模如何诱骗了华尔街”http://www.licai.com/yuedu/123.html)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金融研究是全世界最热门的领域,华尔街高薪聘请了许多物理学家进行数量分析。他们觉得金融学与物理学似乎是如此相似。交易员就像是实验者,与他们这些理论家合作。他们希望把物理学的方法应用到经济学上,甚至能由此建立起一个金融的大统一理论。顺着这思路,他们发表了不少论文,也建了很多模型。
后来他们才发现,在经济学领域,没有“真正”的理论可言,我们能做的只有建立模型。比如说,有效市场模型就是将股票价格变化类比于房间里的烟雾扩散情况,然后用物理扩散原理来进行计算。模型看上去越像那么回事的,实际效果反而越差。其实根本不可能发明出一个能够告诉我们股票价格将会如何变化的模型,因为市场和价格其归根结底在于人的意识。”
据说索罗斯发财的秘诀是,当你发现一个机会,在别人都未关注时,你就赶紧把钱赚了,当大家都知道这个机会时,你就赶快逃。它有点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规律了。
不仅经济学如此,管理学也一样。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发现新知识,一般人会把科研成果发表为SCI论文或者得到专利,然而当管理者们发现了这个规律,把SCI论文数或者专利数作为考察科研成绩的指标后,人们就改变行为模式,为了更多更快出“成果”,片面追求论文数或者专利数,这就偏离了科研是发现新知识这个本质,论文或者专利很多,发现的新知识并不多,造成了科研的乱相;
又如好的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大,然而当大家发现了这个规律,把毕业生的贡献作为考核学校的指标时,学校为了达到更高的指标,就改变行为模式,开始竞争“掐尖”,抢优秀的生源。如果你招收的学生好,教育差一些也无妨。大家都忘了教育的本质是“有教无类”,应该使任何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样又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其实,凡有人类参加的活动都是这样。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把自然科学简单地推广到人类社会,甚至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定量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因为人有意识和独立人格,这是科学无法预测的。
科学的方法与佛法的方法是互补的,科学适用于人的心智可以忽略的领域,佛法适用于人的心智不可忽略的领域。
《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适合于分析人类心智的行为的方法。在不执著于任何表相时,事物的本质真相就会呈现出来。这个方法把心物一元的世界看作像洋葱头,次第使用这个法门,像剥洋葱头一样,层层剖析,每一层都是下面那层通过见分产生出的表象,直到找出世界的真相。下面我们来试剥“心物一元”的世界这个洋葱头。
对每个人而言,最外层的葱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遇到自己的情绪和习气。每个成熟的人都懂得,受情绪和习气,如喜、怒、哀、乐和贪、嗔、痴支配,我们就见不到事物的真相。因此,我们应该摆脱情绪和习气的影响,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正如禅宗三祖在《信心铭》的第一句话:“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做到这些,就是剥掉了外层的葱皮,我们又会发现下一层。现代人的一生其实大致相同:努力读书—拼命工作—存钱买房—结婚生子—供子读书,直到老了,才能从纷纷扰扰的琐事中逃出来,这时第二层葱皮褪去了,你才发现,我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在过着同样的的生活,意义是什么?很多人看不到生活的更深意义,就干脆追求享受,网络流行的话说:“心情好,才是真正的好,做快乐的自己”。 这就是第三层葱皮。
然而人的快乐又是什么呢?生物学已经探明,人的快乐是长期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塑造的,通过身体内释放多巴胺、血清素和催产素来实现。这种快乐只是短暂的奖赏,它引导人去做有利于人类繁衍的事,一旦做完,人的心情就会回到正常水平上(参见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就像我们用奖励的方法训练小孩和宠物一样。一个生化机器没有自我,只是物理定律、生物化学定律操纵的傀儡。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去掉“快乐”这个第三层葱皮,你就会追求摆脱生化机制的永恒快乐。这已经远离我们世间的生活。往下还有很多层,禅宗的“四禅八定”,成佛的四十二个台阶,逐步达到见自性或本觉,就是要真正懂得“我是谁?”
“我是谁?”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对此我们还不知道答案。下面分两方面来看看端倪。
首先,“我”的主观感觉从哪里来?
目前的主流科学说意识从脑中来。一个证据是新生婴儿的人脑重量大约是350-400公克,这个时期大脑皮质尚未发展,脑功能主要由脑干和间脑运作。婴儿的动作和反应,主要表现本能行为(例如飮食、睡眠和清醒),以及反射性质的反应(例如疼痛刺激产生避开反感)。前者属于本能的自我寻求行为,后者属于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一般在1岁半到2岁之间,神经纤维才把各脑区连接起来,此时婴儿才能分别“我”与“他”,产生自我意识。脑科学家说,在平常状态下,两个大脑半球紧密合作,紧密沟通和紧密互补,遂产生我们的统一意识(unitary consciousness),产生自我意识。
科学家们看对象能否在镜中认出自己,来判断有无自我意识的实验方法。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在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能够把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知,并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约在两周岁前后,婴儿期具有了表现为客体自我意识,他们已经能够从客体(如照片、录像)中认出自己,并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我”的感觉是一种复合体(complex),其成分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记忆自我,情绪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的核心部分是身体,因为人一生中总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并依据身体提出各种需求;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又高于社会自我.精神自我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或主观的存在.具体地说,指他的心理能力或性情;社会自我(social self)指一个人“从同伴那得到的承认”,即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社会自我包括两个部分:分别衍生于(1)人际关系(2)对较大的、较少有个人分组的团体如种族、少数民族、民族的从属。这些关系和范畴成了自我的一部分。社会自我是以“从属的需要”为基础,而这种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遗传性的特性,它有利于大规模合作,因此使人类具有进化优势。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地球上的物种起源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人类并非是最有进化优势的物种。甚至在大约7万年前,地球上人类的祖先曾濒临灭绝的边缘。大约就在那个时期,人类的遗传变异,使大脑突变出了一种新能力,产生了“社会自我”的主观感觉,带来进化优势。
例如,人类与黑猩猩的差别之一就是“社会自我”的主观感觉。我们和黑猩猩的不同,是要在超过了150人的门槛之后才开始显现,而等这个数字到了一千或两千,差异就已经是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把几千只黑猩猩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职业棒球赛场、国会山或是联合国总部,绝对会乱得一塌糊涂。但相较之下,我们智人在这些地方常常有数千人的集会。智人创造了秩序井然的模式,像是贸易网络、大规模庆祝活动、政治体制;而这些如果只有个人,是绝对做不到的。正是这种大规模合作的能力,使人类成为了地球的霸主(参见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我”的主观感觉是如何产生的?有可能超越它吗?
薛定谔在《什么是生命》中写道:“我的身体就像一个纯粹的机械装置那样依照自然法则运转,但是从无可争议的直接体验中,我知道我能指导它的行为……我能感觉到这些行为,并且也愿意为这些行为负全责。”这是我们都有的无容置疑的体验。
目前,神经科学家正在寻找包括“我”的主观感觉在内的意识与物质大脑之间的联系。许多人认为,大脑中的千亿个简单的神经元以正确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意识,即感知,思维和“我”的主观感觉。单个神经元远远达不到具有智能或者意识的水平,但是神经元网络却可以。就像计算机的任何一个零件都不会下国际象棋,但是大量的零件以正确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就能联合起来击败世界冠军。类似地。你的上干亿个简单的神经元组织在一起就使你具有“我”的主观感觉。(参见承现峻《连接组》)
不过,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意识是从意识不到的地方来的,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够证明意识的合理性。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
我们的身体,如果用显微镜来观察,可以发现各个部位都是由大量细胞组成的,人体包含大约5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又是由大约20万亿个原子组成。所以似乎我就是这一堆依照科学法则运转的原子。
同样的这堆原子也可以组成周围的泥土或石头。组装方式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就像同样一堆碳原子,可以组装成石墨,也可以组装成金刚石。按照物理学,组装方式就是信息,因此可以说我是一堆原子加上把它们组装成我的信息。
然而这堆原子是在不停地更换的。人体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每天我的体内都会有500亿个细胞死去,然后被替换。每一年过去,我都有一副全新的躯体。尽管我身上的原子持续不断地被周围的原子更换,但我的感觉仍旧没有改变,我的意识仍旧没有变,因此我的本质是把原子组装成我的信息,和意识中“我”的感觉。
物质世界就像原子组成的大海,每个人都是大海里的浪花。如果把一个石头扔到平静的水面,激起一个浪花。你似乎觉得这个浪花只包含少量的水,但是这个感觉不正确,因为一个水分子受到扰动,必然会将自己的运动传递给周围的水分子,直到整个大海。所以,每个浪花不是脱离大海的个体,而是整个大海的一个状态。同样地,每个人不是脱离世界的个体,而是原子世界瞬息万变中的一个状态。
我是原子世界中的一个状态,你也是原子世界中的一个状态,万事万物都是原子世界中的一个状态,状态就是信息。 一个人真正理解这点,会与众人和整个世界和谐相处。如果全人类都这样做,也许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就可以从根源上解决。
当你执著于“我”的主观感觉,你就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移开,你会开始注意到你自己,产生嫉妒和贪、嗔、痴,后悔过去或担忧未来。你不停地拿各种可能性与现状做对比,试图计算出下一步怎么走,这就成了痛苦的根源。这种“我”的主观感觉驱使人类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使人类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使人类的生存越来越脆弱。
为什么一直以来我们如此确定自己只是个“人”,而从未感觉自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感到的周围的一切不是我,而是我的对立面? 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执著于“我”的主观感觉,它与世界的基本层面相隔了很多个层次。爱因斯坦曾说:“思想总是被意识的幻觉折磨”。我们在“我”的主观感觉中投入了太多太复杂的情感。就像我们在电影院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完全忘记了自己在看电影。你的意识在播放电影。
摆脱这个处境的办法,或者等到影片结束,耀眼的灯光把你打回现实;或者你尽可能地客观的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观念,甚至你的大脑对世界的认知,把注意力从我的思想观念上转移开,更多地意识到另一个自己正在暗中观察着自己。最终或许可以把注意力,从一层又一层的想法、认知、身体和感官中抽出来,剩下的只有毫无感知的意识,直到什么都不剩。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方法,次第使用它,像剥洋葱头一样,层层剖析,直到找出世界和人生的真相,这就是你是原子世界中的一个状态,是一组信息。
其实,你的信息永远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正像任何波浪都会在大海留下永不消失的痕迹一样。虽然大海历经的波浪很多,它们留下的痕迹相互重迭,然而在理论上,只要计算能力足够,就可以把这些波浪还原(详见克雷格《信息简史》第14章,高博译)。
早在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就说,任何人的每一句话都会在空气中产生一系列的脉冲,它们会无限地向外波动扩散,直到最终必然影响到宇宙中的每一个存在之物。因此,如果计算能力非常高,原则上可以在将来任何时候,利用物理和数学定律,回溯整个波动扩散过程,直至其波源。
其实物理学有一个信息守恒定律,因为一切物质在时间轴上面移动都是连续的。一个粒子不管他怎么运动,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量子力学的,如果时间倒流,它最终能回到它最初的地方。通俗一点就是,你把一个东西不管怎么搬动,你都能把它搬回原来的位置,或者你把一个碗打碎了,但是只要你把所有的碎片都拼起来,还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碗。
由于你的本质是那些把原子组装起来的信息,信息不灭,你也不灭。正如一张写着一句话的字条,纸条被烧掉后,它承载的信息并未消灭。在理论上,把普通量子力学应用于纸条上的原子,是可以描述整个燃烧过程的。产生的烟也可以用一个确定的、依赖于原来纸条上信息的波函数来描述。因此,通过波函数来重构纸条上的信息至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参见:约瑟夫·波尔金斯基,“黑洞火墙: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冲突现场”,《环球科学》2015 (5) :68-73 )。
在冒出的烟和留下的灰烬中,上面的信息会变得混乱不堪,重构出纸条上的信息是极为艰难的。类似地,在你的身体灰飞烟灭后,重构出你的信息更为艰难。然而,量子物理出人意料的发展,使我们突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以后再继续讨论。
写到这里,我想起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人间词话》)
朱清时:男,汉族,日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后曾获英国诺丁汉、日本创价大学等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
文章来自朱清时微博整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世界与你无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