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游69玩龙宫还是魔王的人多,我来告诉你

法师再度发心要在临济禅寺修建僧人禅堂,居士禅堂,拜祖迎宾馆。
法师一生清贫,生活简朴,终年身着灰布衣,三餐清素,勤俭节约,一生为后人建寺造福。
法师生活虽清苦,修行非常严谨,一生修忍辱,不善言语,视名利如粪土。法师讲:“世间法是名和利,佛法就是阿弥陀佛!。寺院是弘扬佛法,修行道场,不是世间交易市场,大家要好好念佛”
目前,临济禅寺晨钟暮鼓,佛事兴盛,国内外友人和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这是老方丈正法久住,一生持戒之功德,堪称是一部无字经书。
一生清贫愿众生增福,一生修忍辱方显佛性。&&
怀念老法师:&
诸佛菩萨,以无量的因缘而发生无量的缘起。在十方世界,微尘差土,随愿度生。娑婆世界,堪忍苦难,菩萨不舍悲愿。入生死海,倒驾慈航,与吾辈业力凡夫,广结法缘。使我等菩提种性,得以萌发,趋入无上解脱之门,吾辈有缘何其幸甚,能逢老法师,谆谆教导,慈悲加持,特以此因缘,普劝有缘,见相顶礼,广种菩提之因。
有明长老,一生持诵大悲咒,应验无边,慈悲度人。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感应,我们应顶礼。
有明老和尚生前影像
有明老和尚与邓亚萍
有明老和尚生前与禅师私交甚好,曾多次到访禅师所在精舍,不仅与禅师交流佛法,并且虔诚瞻礼佛祖真身舍利。
有明老和尚欢喜观瞻,禅师珍藏舍利
观瞻舍利,法喜充满
&&&&&&&&学佛没几天,大家都学会了用“随缘”这个词。有点让我哭笑不得。
&&&&&&&&--------兄弟,吃素吧,吃素身体好,现在肉食既不便宜,也不健康。
&&&&&&&&--------现在还没到时候,随缘吧!
&&&&&&&&--------你怎么能喜欢他呀,他结婚了呀!
&&&&&&&&--------我对他感觉不错,我觉得还是随缘吧。
&&&&&&&&--------这周六去放生吧?
&&&&&&&&--------不一定,随缘吧!
&&&&&&&&--------有空也给你本经书看看,算是打发打发时间也好,练练心性。
&&&&&&&&-------等我老了吧,退休了,再看吧,还是随缘吧。
&&&&&&&&太多的随缘。。。。。
&&&&&&&&是什么时候“随缘”成流行词的?我不知道。特别在一些哥们姐们中尤为常见。随缘到底是什么意思?你真正懂了吗?是随心所欲,还是随波逐流?是随遇而安,还是随机应变?可我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是“随业流转”。在我看来,随缘虽无须“攀缘”,就像走在马路上,有人发个小传单,你擦身而过,不去理睬,这边是无缘。但如果对善行不予理睬,对恶行任其发展,还要拿出“随缘”的幌子来搪塞,其实就是放任自流,我行我素的表现。
&&&&&&&&以我之见,随缘是指“努力种因,结果随缘”。是否是缘,是否有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念。所谓善者,再小也要主观去积累,为自己培育善田,储备资粮,即使不能时时善终,起码能尽量笃行,这里的随缘,便是尽力而为,心到即可;而对恶者,则需时时警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同流合污、损人利己,若在此随缘,便是认贼作父,颠倒黑白了。
&&&&&&&&生活在这个情场名利的花花世界里,又有几个人不会被尘世所牵,被诱惑所扰?如果乱了身心,随了贪念,一味所谓“随缘”而去,那便是随业流转,离恶途不远了。故我们应该在当下积极为自己培福,积累资粮,断恶修善,从而因缘和合之时,也必是福报降临之际了。
&&&&&&&&不要再拿着“随缘”的招牌,砸了修行的脚,遮了虔诚的心,丢了积福的行囊,也关闭了通往正途的大门。
五台山常年会出
五台山常年会出现神奇日晕佛光(资料图)
大家去看佛经,或者高僧传,就会看到许多神奇的,甚至科学解释不出来。现在人看,就以为是虚假的。古人不会骗人,尤其不会联合起来骗人。这次就从五台山的清凉石讲起。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应化道场,夏天到山顶,晚上睡觉都要开暖气,可以想象五台山整个的气候。进入五台山,就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据说,以前的五台山是很热的,后来文殊菩萨就到龙宫里去借一块石头,叫做歇龙石,很清凉,也叫做清凉石。东海龙王的五太子他每次去练兵回来,就在歇龙石上休息。文殊菩萨给借走以后,放在五台山,五台山整个山就一片清凉。五太子看到歇龙石没了,就跑到五台山,山太大了,五太子就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现在的五台山山顶都是碎石头。
后来五太子就皈依了文殊菩萨,也来五台山当护法。人们称他为五爷,香火很旺。
很多人看这个故事,以为是后人编写的。但大家仔细去看,龙本来在海里,为什么出现在五台山来护法,而且五台山离海很远。
现在地质学研究,在很久远以前,五台山是在海底,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慢慢浮上来了。沧海桑田。大家去看法华经,文殊菩萨在哪里度化众生,是在海里度化众生。有菩萨问文殊菩萨说,有没有人听了法华经马上成佛的,文殊菩萨说,有的,八岁的娑竭罗龙女,他听了法华经马上成佛。这个是文殊菩萨和海的因缘。
现存五台山大显通寺的文殊菩萨显圣原始照片(资料图)
再讲到龙的问题,龙却是真实存在过。他是化生的,能变化,大的能飞天,可以变小,就是一条蛇。龙是有神通的,因为他修行时,乘急戒缓,持戒不好,但修行很精进,就变成了龙。在五台山,听说五爷最喜欢听戏,每到夏天,就有大班的戏班来唱戏给五爷听。
修行的人,一般在佛菩萨示现的地方修行,成就就比较快,一来有诸佛菩萨能量场加持。二来历代高僧加持。五台山在华严经中记载,一万菩萨绕清凉。太阳升起来时,文殊菩萨带领一万眷属,在山上度化有缘人。
什么是有缘呢,每个去五台山朝拜的,都能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自然也有高僧去求智慧得到加持,像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五台山,路上遇到大雪和病苦,文殊菩萨化成乞丐来救他。也有平民百姓去求平安得到加持。还有帝王去五台山。
康熙当年到五台山寻找父亲,据说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康熙在五台山时,走到了西台下面,就迷路了。后来文殊菩萨化了一座桥,一个老人提着灯笼,来接他。于是五台山就有了灯笼文殊。乾隆听说五台山僧人作风不良,想去亲自查看,到五台山,看到一个和尚在河里洗澡,旁边还有许多女人,乾隆一生气,一支箭射过去,和尚负箭跑了,乾隆追上去,到了菩萨顶上,僧人不见了,就看到文殊菩萨背后有一只箭。五台山就有了带箭文殊。
药师法门中,讲到天地对人的影响,如果有高僧加持过的,你去修行的话,成就最快,对身心的转化就比较快。药师法门看世界,尤其是地球是有生命的,比如地球会呼吸。像终南山就是地球的肺部,许多山洞,都是地球的呼吸鼻子。地球上自然也有像人体一样的穴位,人在地球灵气很足的地方修行,进步就比较快。圣地加持力不可思议,是有物质基础的。
&西方极乐是君家
宣化上人讲述
为什么要念佛
念佛如同打电话
移民到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大法王
四种念佛的方法
信愿行三资粮
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
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到西方了生死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花开见佛悟无生
念佛的人就是佛
平时念佛得善终
口念心念打成一片
放下染缘即佛缘
朵朵霞光照美加
又冷又饿是考验
红莲遍地开
不假怎能显真
念到心身放下
要善念不要空念
念佛法门到彼岸
识本愿力扬正法
求生净土勤念佛
一念光明就是佛
《第一单元》万人修万人去的念佛法门
为什么要念佛
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呢?平时念佛就是为临终时做准备。为什么不等到临终时才念呢?因为习惯是日积月累而成的,你平时没有念佛的习惯,等到临命终时,就不会想到要念佛,或根本不知道要念佛。所以平时要学著念佛、修净土法门,等到临命终时才不会惊慌失措,而得以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比丘时,曾发四十八大愿,其中说:‘我成佛之后,十方所有的众生,若有念我“阿弥陀佛”名号,我一定接引他到我的世界,将来成佛;在我的世界里,众生都是由莲华化生,所以身体清净无染。'因为阿弥陀佛这种大愿,因此一切众生都应该修‘念佛法门',这是很对机、很容易修的一个法门。
在《大集经》上又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就是说亿亿人修行,却一个得道的都没有,只有念佛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得度。尤其现在是末法时代,念佛正与一般人的根机相应。
但在西方,现在不是末法时代,可以说是正法时代;为什么说是正法时代?因为佛法刚刚传到西方国家来,正要兴旺,所以现在美国有很多人欢喜参禅打坐,这也是正法的表现。在正法时期也可修念佛法门,末法时期也可修念佛法门,什么时代都可以修行;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永明延寿禅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又参禅又念佛,好像老虎有犄角;现世可以为人的师表,将来可以成佛作祖。
所以真正参禅的人,就是真正念佛的人;真正念佛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再深一层说,真正持戒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真正参禅的人,也就是真正持戒的人。那么真正讲经说法的人,他是为讲经而讲经,也就是真正参禅。《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又会参禅,又会讲经,这是宗说兼通。再进一层说,真正持咒的人、真正修密宗的人,也就是真正参禅。
禅、教、律、密、净,虽说五种,归根究底地说都是一个,没有两个;其实再深一层说,连一个也没有,怎么说会有五个呢?真正学佛的人,在这一点上应该明白。
所以有的人有门户之见,认为念佛法门最高,参禅不对;或者有人说参禅最高,念佛错误;这都是没有明白佛法的人。应知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既无法可得,何必又在头上安头?何必无事找事做呢?你若真明白法了,是无法可得的。可是对一些不明白法的人,你对他说根本什么也没有,他就会失望;所以佛施权法,就是为了说实法;佛说权智,为的是说实智。实智是什么呢?实智是一个‘归无所得',实相无相,无所无相,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我们很不幸生在这个魔强法弱、去佛甚远的末法时代,可是在不幸之中又幸遇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既省钱,又不费精神,很容易而且方便,因为念佛就能成佛。为什么念佛会成佛呢?这是因为藉著阿弥陀佛在无量劫以前发的四十八大愿;在四十八愿中,有一愿说:‘若有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极乐世界,我誓不成正觉。'
阿弥陀佛发此愿力,愿愿皆是摄受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只是众生要有一个信心,相信真有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阿弥陀佛的弟子,和切实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必生西方。
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虽然有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但这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是一种变化现出的境界,并不是真有畜生。极乐世界没有娑婆世界万苦交煎、万恶充满的烦恼,它昼夜六时皆演说妙法──念佛、念法、念僧。可是,我们若要生到极乐世界,就要老实念佛,不要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专一其心在念佛,不管成佛不成佛,也不管往生不往生,一心只管念佛的工作。念佛念得专一纯熟,一心不乱,等你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你去成佛。
为什么我们一个普通人,能劳动阿弥陀佛来接我们呢?这是很难相信的道理。不错,这就是难信之法,所以《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因为没有人懂,也没有人相信这个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地把这种末法修行之捷径,告诉我们这些末法的众生。
老实念佛就是口念佛、心也念佛,行住坐卧都是念阿弥陀佛;口中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身上行持阿弥陀佛的行。什么叫行?好像我们现在打佛七,无论如何都要百忙放下,来参加打佛七,要念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兹在兹,不是念一阵子就觉得辛苦,要回去休息了,躲懒偷安,这样不会得到念佛三昧的,这就叫做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一心一意念佛,连吃饭、穿衣、睡觉都忘了。
本来吃饭、穿衣、睡觉是人生离不了的事情,每个人天天都不能缺少的;念佛时能把这三件事忘了,不知吃饭、穿衣、饥寒、睡觉否,这就是老实念佛。若到时间便知道吃饭,这是不老实念佛;或冷了要穿衣,这是不老实念佛;或睡不够要回去休息,这也是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无论行、住、坐、卧,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你念得打成一片,绵绵不断,乃至水流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风吹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小鸟叫的声音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南无阿弥陀佛'和我自己分不开,念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一个我,我之外又无一个‘南无阿弥陀佛',我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和自己合而为一。这时,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得到念佛三昧;水流风动都是演说妙法──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老实念佛。
假若水流知是水流,风动知是风动,或东张西望看各处有什么动静,这就是不老实念佛。若一边念佛,又前瞻后顾地好像要偷东西,这也叫不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念兹在兹,什么妄想也没有,也不想吃东西或喝茶,什么都忘了,这才是老实念佛。没有什么秘诀,只要能把心管住,不打妄想,这就是老实念佛;你管不住这个心,尽打妄想,那就是不老实念佛。你提起正念,那就是老实念佛;你尽胡思乱想、打邪念,那就是不老实念佛。所以老实念佛是妙不可言,你要是真会念佛,便会得大自在,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说的是法,行的是道,单说不行是说食数宝,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今天所讲的道理,你们明白了,就要老老实实念佛,老老实实打佛七,这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切莫空过,希望大家努力念佛,拿出‘坚、诚、恒'这三心来打佛七!
念佛如同打电话
六月十六日下午开示
念念真诚念念通 默默感应默默中
直至山穷水尽处 逍遥法界任西东
刚才所说偈颂,大家能不能了悟其中的真义?第一个‘念'字是心中所发出的念,第二个‘念'是从口中发出的,有之于心而形之于口。若只存有第二个念──口念的‘念',便不能算是真诚的念了,所以念佛或念菩萨,心、口都要真诚。我们要念到心口合一,一而无二,不可随便地念,也不可散乱地念,又不可以夹杂其他的妄想而念,如能做到这几点,便可以称为‘真诚'了。
有真诚的意念,就一定会有所感应。这感应是什么?就是凡夫的心与佛菩萨的光相通,所谓‘光光相照,孔孔相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应呢?譬如打电话,号码打通了,对方一声:‘喂!'于是便可以畅所欲言,互相有了连络。念菩萨也好像拨电话,到时菩萨也会问你:‘善男子(善女人),你想求些什么呢?'于是你便可以有求必应了。
假若没有诚心,譬如五个字的号码,你只拨了三个便住手,那又怎能把电话打通?念菩萨也是这样。假如你念一会儿又不念,缺乏诚意,那是一定不会通的。这种光光相照的感应,是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感觉到的;譬如打电话,也只有拿起听筒收听的人,才能清楚对方的话,凡夫肉眼是无法看到声波的去来,所以说:‘默默感应默默中'。
‘山穷水尽'是‘百尺竿头重进步,撒手天空另有天'的境界;念至山穷水尽时,简直是念而不念,打成一团,念成一片了,那时便可以‘逍遥法界任西东'。假若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可以应念而往;要想倒驾慈航,回来广度众生,也可应念而回到极乐世界之东的娑婆世界,乃至一切法界,也无不可以应念而往,所以说:‘任西东',所谓‘一如意一切如意,一自在一切自在'了。
因此我们学佛,处处要真诚,不然便是虚伪,虚伪便会‘开空花,不结果',所以学佛切记不要自己骗自己。其次,古人也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不可有依赖心,应知感应是自己所招,并非从外得来的。
有人说:‘念佛得生净土,是仗佛力所接引。'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也可以说是不对,为什么?因为接引之说只是对机而言。而贪念的众生,都是希望能用力少而收效大,就如放高利贷,放出的少而收入的多,所以圣人随机应变,说出了佛力接引的话,目的是叫一切众生努力去念。
其实他们念佛菩萨的名号而能往生净土,也是全凭自己的力量,为什么?想想念佛是佛替你念的吗?念菩萨的这一念是菩萨生的吗?如果不是,又岂能说是仗他力?譬如佛菩萨放光加被你,这也是你自己念佛或菩萨的功德所感。再拿打电话作一个例子,如果你自己不打电话,又有谁来接你的电话呢?所以念佛也是这个道理。这种希望仗佛力的接引而能生净土的心,其实就是贪心,就是依赖,是要不得的;我们修行要仗自力,打起精神,鼓起勇气,勇猛精进,应知果报并不是人家能够赐与的,所以念佛也可以说不是仗佛力所接引的。
古人又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们学佛的人,也要挺起胸膛这样说:‘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假如不是这样,整日依赖佛力接引,犹如富家子弟依赖父兄遗业,终会把自己害了,大家猛醒啊!
移民到极乐世界
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我们特别有缘,欢迎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永住,不需要办移民的手续。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则一切通过,绝不会找麻烦;如果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那么,一念真心的证明怎能得到?方法非常简单,容而易得,只要真心诚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势至菩萨'就可以了。因为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他左右二胁士,这是西方三圣;无论念哪一位的名号,念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就能带业往生,花开见佛或见菩萨。
若不想移民到极乐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圣的名号;若想移民到极乐世界住,必须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生时可以免三灾七难,死时可以往生净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到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分不开家,到那时候,不想去极乐世界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根已经扎下去了,将来就会生枝长叶,开花结果。
阿弥陀佛大法王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和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大因缘。阿弥陀佛在因地时,就是他没有成佛以前,是一个比丘,名字叫法藏。法藏比丘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要度众生成佛的;其中有一愿是这样说的:‘等我成佛的时候,所有十方一切众生,若念我的名号,一定要成佛;如果他们不成佛,我也不成佛。'
阿弥陀佛这愿力,好像吸铁石那种吸铁的力量,而十方所有的众生都好像这一块铁,所以把十方的众生都吸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吸不到呢?阿弥陀佛也不成佛。所以我们一切众生,若有称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就都有成佛的机会。
《阿弥陀经》是佛不问自说的。为什么不问自说呢?因为没有人懂这个法门,所以就没有人问;大智舍利弗尊者虽然当机,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样问。佛可以说是在忍不住之中,把这个最方便、最直接、最了当、最省事又省钱的念佛法门告诉大家;只要每一个人能专心念佛,念得‘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就来接引你。
所以这个法门是一般人所不能相信的,可是这却是最直接、最了当的法门;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不论你是聪明的人,或是愚痴的人,一样都可以成佛。
生到极乐世界,那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从莲华化生,不像我们人要经过胎藏,极乐世界那儿是以莲华为胎,在莲华里住一个时期,将来就成佛了。
一句弥陀万法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念 定入如来不动堂
‘一句弥陀万法王',这一句弥陀,就是万法之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五时是:(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盘时。八教是:(一)藏教、(二)通教、(三)别教、(四)圆教、(五)顿教、(六)渐教、(七)秘密教、(八)不定教。这五时八教合起来,都在这一句弥陀里头包含了。
‘行人但能专持念',我们无论哪一个人,能专心念佛,‘定入如来不动堂',一定到常寂光净土,到极乐世界去。
我们末法众生就是以念佛得度,谁若想得度,谁就念佛。
少说一句话 多念一声佛
打得念头死 许汝法身活
我们大家不要忽略这个念佛法门。
四种念佛的方法
念佛法门,有四种的念法:
(一)持名念佛。闻说佛名,一心称念,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二)观想念佛。观想,就是观看,这么想著: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三)观相念佛。观相,对著阿弥陀佛相,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观相念佛。每一声佛,口里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要听得清清楚楚的,心里要想得清清楚楚的,这叫观相念佛。
(四)实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就是参禅;你参禅,参‘念佛是谁?'找这个念佛的是谁?
等这个佛七圆满,我们就要找这个‘念佛的是谁?'&一定把它找著,不要丢了;你若丢了,那就是迷失路径,回不了家了!回不了家,就见不著阿弥陀佛了。
信愿行三资粮
信、愿、行,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什么叫资粮呢?就好像你要到一个地方去旅行,先要预备一点吃的东西,这叫粮;又要预备一点钱,这叫资。资粮,就是你所吃的和你所需要用的钱。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也要有三资粮;这三资粮,就是信、愿、行。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
信,什么叫信自己?你要信自己决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你有资格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没信自己。
你造的罪业多,是吗?这回你就遇到好机会了,什么好机会?可以带业往生;你造的什么罪业都可以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是你又要知道,带业是带宿业,不带新业。宿,就是宿世,前生的、未学佛前的罪业可以带去;新业,就是将来的罪业;带宿业不带新业,就是带过去的罪业,不带将来的罪业。你以前所造所行所作,无论造了什么罪业,现在你改过自新、改恶向善,那么以前你所造的罪业,可以带到极乐世界去,但不带将来的业。
信他,你要相信西方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离我们这世界有十万亿佛土这么远。这是当初阿弥陀佛在没成佛以前,做法藏比丘时,发愿将来造成一个极乐世界,十方的众生若愿意生到他的国土,不用旁的,只念他的名号,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上,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费心──这是又容易、又简单、又方便、又圆融,既不费钱,又不费力,可以说这是最高的法门,最无上的法门,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信他。
又要信因、要信果。信什么因?要信你自己在往昔有善根,才能遇到这种法门;你若没有善根,就遇不著这念佛法门,也遇不著佛一切的法门。因为你有善根,在往昔种这个善因,所以今生遇到这个净土法门,而能信、愿、持名。你若不继续来栽培你这种的善根,你就不会成就将来的菩提果,所以你必须要信因、信果,信你自己在往昔种下这个菩提之因,将来一定会结菩提的果。好像种田,这个种子种到地里头,必须要栽培灌溉,它才能生长。
信事、信理。什么叫信事?什么叫信理?你要知道阿弥陀佛和我们有大因缘,他一定会接我们去成佛,这是事。信理,为什么说我们和阿弥陀佛有大因缘?若没有因缘,我们就遇不著这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也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念佛而成的阿弥陀佛,我们众生如果能念佛,也可以成阿弥陀佛,这是个理。
有这种理,有这种事,那么我们依照这个事理去修行,如同《华严经》讲的‘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在自性里边来讲,我们和阿弥陀佛根本是一个的,所以我们都有成佛的资格。阿弥陀佛,是众生心里边的阿弥陀佛;那么众生,也是阿弥陀佛心里头的众生。因为这种关系,也就有事有理。但是这个道理,你必须要相信,也必须要去实行,不能懒惰;譬如念佛,一天比一天要增加,不是一天比一天要减少。
‘信'已经讲完了,再讲‘愿'。什么叫愿?愿就是你愿意的;你所愿意的,你意念所趋,你的心想要怎样,就发一个愿。这个愿,就是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过去诸佛和过去的菩萨,都依照这四弘誓愿,而证得佛的果位,而行菩萨道;现在的佛菩萨和未来的佛,也都是依照这四弘誓愿而修行证果。但是发愿,你要先有这个信心,首先必须要信‘有极乐世界',第二要信‘有阿弥陀佛',第三要信‘我和阿弥陀佛一定是有大因缘的,我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因为有这三种‘信',然后就可以发愿一定要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才说‘愿生西方净土中',我愿意生到极乐世界去,不是人家勉强叫我去的,不是有人来把我牵著去的。
虽然说阿弥陀佛来接我,还是要我自己愿意去亲近阿弥陀佛,愿意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愿意到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要有这种的‘愿',然后又要‘行'。怎么样行?就是念佛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噢!好像救头然,好像头要丢了,有人想要把我的头割去了,就要那么著急地保护自己的头,不敢懈怠。
念佛就是实行信、愿、行,这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旅费、资粮;资粮就是旅费,就是所用的钱。到极乐世界,这也好像旅行似的,但是你要有支票,要有钱;这‘信、愿、行'三资粮,就是旅行支票。
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每一个人造就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庄严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并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这个极乐世界也真是有十万亿国土那么远;虽然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但也没有出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因为它没有出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所以也就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也就是在我们的心里面。
这极乐世界就是你我众生本来的真心,你得到本来的真心,就生在极乐世界;你没有明白自己本来的真心,就没有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和我们众生没有分彼分此,所以我说这个极乐世界并不是那样远,我们一念回光知道本来是佛,本来是佛就是极乐世界。
所以你能把染污心去了,就是你的私欲杂念没有了,没有妒忌心、障碍心、自私心、利己心、学菩萨利人,觉悟一切众生,这就是极乐世界现前了。你没有杂念也没有妄想,你说这不是极乐世界吗?这若不是极乐世界,你说这是个什么?所以不要向外去找。
各位善知识!你们都是有大智大慧的,都比我聪明,将来你们说法都会比我说得更好,不过你们现在不懂中文,我介绍这个老生常谈,古古老老的,没有什么新奇,但是将来你们神而明之,再变化出来,那就妙不可言了。我来给你们唱支歌:
大圣主 阿弥陀 端严微妙更无过
七珍池 华四色 涌金波
这大圣主是谁呢?阿弥陀,他端严地坐在那儿,阿弥陀佛的样子,那可太妙了!太好了!没有比阿弥陀这个佛相再好的了。这个七宝的池,也就是‘七珍池';‘华四色',池里边的莲华有四色。‘涌金波',七珍池的水和波浪都是金色。
我们这儿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里边,就有莲华生出来。我们念佛念得越多,莲华就长得越大,但是它没有开,等到我们临命终时,我们的自性就生到极乐世界莲华那儿去。
所以,你若想知道你品位的高下,是从上品上生?是中品中生?是下品下生?那就看你念佛念得多少!你念佛念得多,那莲华就长得大;你念佛念得少,那莲华就小。说:‘我不念呢?'你若念念佛就不念了,那莲华就干了、枯了,就死了,所以这全凭你自己去争取这个果位。
心清水现月 意定天无云
你念到这一种念佛三昧的时候,你听这刮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你听这下雨,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你听见一切的声音,都是在那儿念佛呢!所谓‘水流风动演摩诃',水流的声音也是‘南无阿弥陀佛',风动的声音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水流风动统统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了。所以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水流的声音,都是佛的广长舌相来演说妙法;这个山呀、色呀,也都是如来的清净法身,这就是得到念佛的三昧。
我以前写过这么一首偈颂:
念佛能念无间断 口念弥陀打成片
杂念不生得三昧 往生净土定有盼
终日厌烦娑婆苦 才将红尘心念断
求生极乐意念重 放下染念归净念
这说是‘念佛能念无间断',你念佛念得无间断,一天到晚都是念佛的声音,没有停止的时候。‘口念弥陀打成片',口里念著「南无阿弥陀佛',常常这么念,打成一片。
‘杂念不生得三昧',你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这就得到念佛的定,念佛的这个受用。‘往生净土定有盼',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希望,一定会达到的。
‘终日厌烦娑婆苦',一天到晚就讨厌这个娑婆太痛苦了。‘才将红尘心念断',因为你知道这娑婆世界是苦,所以把一切尘世间的快乐都断了,这种念都断了,也没有淫欲心,也没有好好的心,也没有争名的心,也没有夺利的心,把这个世界的外缘都放下了,看这一切就知道它是假的,所以把这红尘心念断了。
‘求生极乐意念重',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意念非常的殷重!‘放下染念归净念',放下这染污的念头,就是得到清净的念了。
这首偈颂,是说明念佛的这种道理;这八句偈颂虽然听得很浅显,但是你细玩其味,对于念佛法门是很有帮助的。
打佛七,天天念佛,这叫做什么呢?这叫种‘佛的种子'。你念一句佛,就种下一个佛种;念十句佛,就种下十个佛种。我们天天念百千万声佛,就种百千万这么多佛的种子;你把这种子种下去,将来一定会发芽的。你也不要管你念佛是散心念,是定心念。
有这么两句话说得很好,说:
清珠投于浊水 浊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于乱心 乱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于浊水',有一种清水珠,往水里一放,‘浊水不得不清',无论怎样混浊的水,也都会清净了,澄清了。念佛这个佛号,也就好像清水珠,放到水里,水也清了。
‘念佛入于乱心',我们这个心本来都是乱糟糟的,妄想纷飞,不知有多少,不是这个妄想生出,就是那个妄想来了;这个走了,那个来了;那个走了,另一个又来了,妄想好像海里头的波浪一样,没有停息的时候。那么这个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你这个乱心也就变成佛心了;因为你念一声佛,你心里就有一个佛,你念十声,就有十个佛,念百声、千声、万声,念得越多,这佛就越多。你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有一个佛念;你念佛,佛也念你,也就好像无线电,你这一念阿弥陀佛,那无线电就被收音机收去了,有一种感应道交。
由这两句话看来,我们念佛人种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你在念佛,就不打其他的妄想;不打其他的妄想,这就是你自性的功德。
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你这个心哪,它忙得很,一天到晚要找工作,不会休息的。所以我们这个心,你若不给它一件事做,它就总不自在,所以就给它找一个‘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句佛号,也就是参禅;你不要以为坐在那儿,把眼睛一闭,装模作样的,这就是参禅。你睁著眼睛,也可以参禅。‘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行住坐卧都是参禅。
永明延寿禅师说的〈四料简偈〉:
有禅有净土 犹如戴角虎
现世为人师 来生做佛祖
有禅无净土 十人九蹉路
无禅有净土 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这是最容易修的一个法门,过去诸大菩萨也都赞叹修行净土法门。
文殊菩萨也是赞叹念佛;普贤菩萨在《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摄十方众生往生净土;观世音菩萨也是念佛;还有,听过《楞严经》的人,应该知道〈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这个念佛法门说得非常之好。所以大势至菩萨也是赞叹念佛法门。
这是过去诸大菩萨,统统都赞叹净土法门,专修净土法门;过去的一切祖师都先参禅,而后念佛,参禅开悟了之后,就专门念佛。例如永明寿禅师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有一尊阿弥陀佛的化身现出来;还有近代印光老法师,也是专门提倡念佛法门;虚老也是提倡念佛法门。
所以这个念佛法门是最方便、最容易、最简单、最圆融的一个修行法门。这个法门是十方诸佛所共赞叹的,你看《阿弥陀经》上,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称赞这一个法门。如果不是正确的话,十方诸佛为什么都赞叹?由这一点证明,我们修这个念佛法门是最好的;尤其在末法的时候,人人都应该修。
可是在西方现在是正法的时代,你们不修行这念佛法门,那就要拼命地来参禅,不要怕苦!
到西方了生死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门。
你不要看轻这念佛法门,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就有一尊化佛出来,这是当时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见的,所以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并且你这一念佛,你就会放光,啊!这一放光,妖魔鬼怪就都避而远之,跑得远远地。所以念佛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这念佛法门,你不要把它看得真了,也不要把它看得假了。就在真假之间,你用功用得好了,它就变成真的;用功用得不好,它就变成假了。不单念佛法门是这样,所有一切法门都是这样。所谓‘邪人行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修邪法,邪法也变成正了。'这是由人而论。
所以我们现在修行拜佛的时候,也要作观想;观想什么?观想我们这个身体遍满十方无量诸佛国土,在诸佛国土,诸佛面前,我们向诸佛顶礼。你能观想法界,你的身体也就是法界那么大,所以才说: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念佛法门是最容易修行的一个法门,也是人人能修行的一个法门。只要你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将来临命终的时候,就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天天听阿弥陀佛说法,将来成佛。
本来说是将来临命终的时候,念佛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也没死,那么我们现在念佛做什么呢?不错,死的时候有用,但是你活著的时候要栽培。好像你种一棵树,这棵树现在有十几丈高,这十几丈高的树不是今天才长的,是从以前一天一天长的,长到现在才十几丈高。念佛也是这样,你现在能念佛,等到临命终时,就没有病痛,没有贪心、嗔心、痴心,心也不乱,一心念佛,阿弥陀佛就会接你去了。你现在若不念,等临命终四大分张的时候,你就想不起来念佛了;除非有善知识帮著你、提醒你,叫你念佛;如果没有善知识,你自己就想不起来要念。所以要在活著的时候,就天天念佛,念得得到念佛三昧,打成一片了,到临命终的时候,自然而然你就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会忘记南无阿弥陀佛。你不忘记‘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就不会忘记你,所以他就乘大愿船,用金台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你念佛,我念佛,你我念佛为什么?
了生死,化娑婆,处处极乐阿弥陀。
无你我,有什么,万物静观皆自得。
烦恼断,无明破,跳出三界大爱河。
你念佛为的是什么?我念佛为的是什么?说一说看!有的愚痴的人就说:‘求佛帮助我,明天吃点好东西。'有的人又念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快帮著我,不要这么冷'有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了‘我希望没有一切的麻烦,如意吉祥,平安快乐。'有的人念佛,为了不要再受苦。虽有种种的不同,但主要不是为著这个,那是为著什么呢?为著「了生死'呀!
这个‘了生死',你们要把这种不一定的生死给了了它,不要这种没有自己、没有主宰的生了死、死了生,要有主宰。有什么主宰呢?我们愿意活著就活著,愿意死就死。愿意活著的时候,我天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不愿意舍我这个寿命,就永远都活著。愿意死,我念著「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来接我去极乐世界,一点问题都没有;身无病苦,没有病;心不贪恋,心也不贪什么;意不颠倒,这个意也不颠倒;如入禅定,就好像入禅定似的,就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主要是为这个。
‘化娑婆',把这娑婆世界也化成极乐世界,变成极乐世界,没有一切苦,但受一切乐。所以说‘处处极乐阿弥陀',处处都是极乐世界,没有苦恼的世界;阿弥陀,处处是极乐世界,处处都是阿弥陀佛。
‘无你我',你念佛念得你也没有了,我也没有了,佛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说:‘那这个太危险了!念得什么也没有了,那不完了吗?'就怕你完不了,你若真完了,那就是解脱了。你没有真完,所以就不会完的。你若真完了,怎样呢?‘万物静观皆自得',所有的世间一切一切,你都明白了,甚至于乌鸦为什么黑?白鹤为什么白?松树为什么直?荆棘为什么弯?你都明白了。
这时候,你都明白了,烦恼就断了,无明也破了,‘跳出三界大爱河',你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大爱河。三界里边是个什么?就像一条大爱河似的!颠颠倒倒,你又讲爱我,我又讲爱你,爱来爱去爱死了还不知醒悟;等到来生,还是跟著这条路走,总也出不出去。
有的人说:‘那我不愿意跳出这条爱河',那你就再等一等∧阃A粝吕矗褪窃谡飧龅胤缴擞炙溃懒擞稚缆只兀簧蝗缫簧凰啦蝗缫凰溃跃屯屡埽芾磁苋ゾ团艿胶拥紫拢喜焕戳耍偷酶懒耍媸茄退懒耍≌飧鲅退朗鞘裁茨兀烤褪嵌槁涞郊悖曰椴辛恕;蛘弑涑梢恢恍〕孀樱蛘弑涑梢恢恍÷煲希蛘弑湮恢晃贸妫涑烧庵中⌒〉亩鳎腔垡残×耍1ㄒ裁挥辛耍埠苋菀姿溃趾苋菀咨K哉饨‘一生不如一生,一死不如一死'。
你要明白世界无论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定的。若有一定的,那是已经做成的;没有成事实的,就不会有一定,就可以有转变。好像我们每个人,本来没有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格,但你一念‘南无阿弥陀佛',每个人都有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格了,就看你念不念。你若念,做不到的也能做得到,就是生西方极乐世界本来很困难的,但是也能做到;你若不念呢?做到的也做不到了。你若不念‘南无阿弥陀佛',本来可以生极乐世界的,你一念就生了;但是你不念,就不生了,就做不到了。所以,世间的事情是无有定法的。
《金刚经》上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一个方法。我们要发大勇猛心,不怕苦、不怕难、不怕冻、不怕饿,勇猛向前,走到极乐世界为止。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才是真的;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了生死才是最要紧的。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
摘自《楞严经》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子,大势至菩萨是他的次子。这两位大菩萨,现在在极乐世界,居于阿弥陀佛的左右,辅助阿弥陀佛,候补佛位。等阿弥陀佛涅盘之后,正法住世有无量劫;到正法于上半夜灭尽,下半夜时,观世音菩萨就成佛,名‘普光功德山如来'。佛寿与正法也是有无量劫;等到正法于上半夜灭,大势至菩萨将于下半夜成佛,名‘善住功德宝王如来'。
大势至菩萨是以‘都摄六根'的念佛法门而证道。从念佛到成道有五十二个阶段,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所以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来的五十二位菩萨,也就是代表五十二个阶段。
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大势至菩萨说:我回想在无量劫以前,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又有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在一劫内,总共有十二位佛相继出世;最后这位超日月光佛,教我念佛法门,我遂得入正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
这念佛法门就比方有两个人,一人专忆念,一人专忘记,这二个人就是遇著了,也等于遇不著一样;有时见著了,也等于见不著一样。这里的‘一人专念'是指佛,‘一人专忘'是指众生。佛时刻念众生,众生则时时把佛忘记;偶然想起佛法是太好太好,但妙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又不肯静心地来学。
佛为什么要念众生呢?因为佛知道众生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和诸佛原来是一体的,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佛教伟大的地方,也是佛教教义的最高处。佛教提倡五戒,戒杀、盗、淫、妄、酒,就是为了爱护众生,教化众生,要众生反迷归正,早日回家。可是我们众生跑到这个世界来,便舍本逐末,背觉合尘,认假作真,把自己的老家、慈悲的父母──诸佛菩萨──都忘了。
关于念佛法门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不过,人若没有德行、没有道心,只一味念佛,有时也会著魔。好像在香港大屿山,有一出家人来慈兴寺,要修‘般舟三昧',也就是常行三昧──关在房里九十天,不坐不卧,只是常行常立,一心念佛。有一天我听他越念越大声,越跑越快,觉得有点奇怪,就走进关房中看。原来这位比丘前生是只牛,为寺庙耕种有功,就投生人身,出家修道。可是牛性不改,脾气很大,倔强难伏,他以为修般舟三昧可以除恶习,可是道德不足,定力不坚,反著了魔。他看见阿弥陀佛在他面前跑,他就跟著佛跑,其实佛怎会在他面前跑?只是一只水牛精变作阿弥陀佛来引诱他,后来我为他揭破了,才恢复平静。
如果两人互相忆念,大家忆念深切,不相舍离,就会生生世世如影随形,不会乖违离异;众生如能不忘念佛,则不但今生可以见佛,乃至往生之后亦得常随佛学,不再相离。十方如来怜悯护念众生,有如母亲忆念儿子一样。如果子女不听教,逃走不回家,做母亲的虽日夜忆念,也是无用的;如果子女能忆念母亲,好像母亲忆念子女一样恳切,那么大家就会生生世世不相违背远离。
如果众生的心能做到时时念佛、时时忆佛,纵然现在不能见佛,将来必定会见到佛,因为离开佛已经不太远了。这个念佛法门不用假借其他方便方法,或者什么秘诀,只要一心专念,就会得到心佛相应,心眼开明。
如薰染香气的人,身上就有香气,念佛的人就会染著佛之香气,以佛的法身和智慧,来庄严自己的本觉心佛,这叫‘香光庄严'。
大势至菩萨说,我的本修因地心,是以念佛之心,心心相继,没有间断,而得入无生法忍。现在我还在这个世界专门摄受念佛的人,往生极乐净土。现在佛问圆通法门,我不必选择其他的根,只摄一精明使它不再托根缘尘向外驰;一精既摄,则其他六根都不起作用。
净念就是没有妄念,只一心念佛,没有他念。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念不离净念,心心与佛相应,就‘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心佛一如,而得正定。所以我认为‘念佛法门'最为第一。
花开见佛悟无生
曾经读诵、受持、书写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人,可以看见自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之中。
西方极乐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所有的人都是莲华化生;华开见佛,即蒙阿弥陀佛为他授记,在何时可以成佛。得到授记后,经过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劫,到十方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世界去,以自己智慧的力量,随顺众生的心,来利益一切众生。这个人很快会坐菩提道场,降伏天魔外道和魔军,成佛、转妙法轮,教化众生,能令微尘数那么多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随众生的根性,以权巧方便教化他们。他能成熟众生的根性,乃至于尽未来那么多大劫的劫海,普遍利益所有一切众生。
修善的男子,所有受持、读诵〈普贤行愿品〉的众生,或听见这十大愿王,或相信这十大愿王,受之于心,持之于身,能对著本子读或背诵,又为人讲说十大愿王,其所有的功德,除佛世尊能知道有多少外,其他任何菩萨罗汉,都不知道他的功德有多少。因此你们听见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切记不要生出疑惑心,所谓:
修道之人心莫疑 疑心若起便途迷
修道之人,对于佛所说的法,不可生疑惑心;你如有疑惑心,就容易误入歧途,应当实实在在来受持、接受这个道理,然后读这十大愿王。读久了,便可以背诵;能诵之后,则能守持十大愿王,或以笔书写它,或常常为人讲说这十大愿王。
一切能这样行持的人,在一念这么短的时间,所有修行的愿力和功德都能成就。他修普贤行所得的福,积聚在一起有无量无边那么多,能在烦恼大苦海中,救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令一切众生脱离烦恼苦海,而到达涅盘彼岸,皆得往生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每一部经典,都是有人请法,唯独《阿弥陀经》是没有人请法,佛不问自说。为何没人请法?因为没有人明白这种法。净土法门表面上看来好像很简单;实际上‘阿弥陀佛'四个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经典。
我在几十年前念佛有感,而作了一首偈颂:
阿弥陀佛万法王 五时八教尽含藏
行人但能专持诵 必至寂光不动场
‘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佛号,但是你能念佛的名号,一切法你就都能明白了,所以说‘阿弥陀佛万法王'。‘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教。这五时八教都在‘阿弥陀佛'这四字里包藏著,所以修行的人只要能专心诵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定能到常寂光净土的不动道场里。
一般人误认为‘念佛是老太婆所作的工夫,不是有智慧的人该修行的',这是错误的思想。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有智慧的人可以修,愚痴的人也可以修;这法门三根普被,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到加被。
我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和观世音菩萨最有缘。观世音菩萨是普门示现,有三十二应身;一切众生和阿弥陀佛更有缘,因为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师父,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往昔在因地未成佛前,为法藏比丘,曾发四十八愿,每愿都是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
极乐世界只有男人,因为人是从莲华里生出来的;生在极乐世界的人,先托生到莲华胎里。我们一念佛,极乐世界的莲华蕊就长一些,念一句佛,花蕊就大一些;念佛愈多,莲华就愈大,等到大如车轮,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身来接引我们极乐世界去。我们的灵性在莲华蕊里,莲华一开,法身即现;所谓‘花开见佛',莲华一开,就生出一尊佛来。
极乐世界离我们有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莲华化生,所以说:‘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所有众生念‘阿弥陀佛',就会生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曾发愿:‘等我成佛时,所有十方众生,若有称我名号者,皆生我国,莲华化生,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在娑婆世界,若有人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此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 威德无穷极
在将来末法时期,佛法会断灭,一切经典都会消灭,为什么?因为众生没有福报,罪业太深,没有机会可以看见经典。不要说将来,现在有些人眼睛没有毛病,但看经典的字却看不清楚,有所障碍,这都是业障,这就等于末法,有眼睛而看不清楚佛法。
末法时期,一切经典都会消失,首先灭的是《楞严经》,再灭其他的经典,最后灭的是《阿弥陀经》。这部《阿弥陀经》比其他的经多住世一百年,度许多众生;过了一个时期,《阿弥陀经》也灭了,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住世了一百年,又度了许多众生;又过了一个时期,只剩‘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再住世了一百年,又度了许多众生;最后连‘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也灭了,到那时候的佛法可以说是完全断灭了。
《阿弥陀经》是佛不请自说,因为这部经太重要了。我们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法门,不要轻易放过。参禅的人,参‘念佛是谁',足见我们过去都念过佛的,才知道参‘念佛是谁';如果没有念过佛,而参‘念佛是谁',你根本就没念过,谁念佛呀?根本没有人念佛,怎么可以说‘念佛是谁'。
所以由‘念佛是谁'这个话头,可以知道我们在过去生中都念过佛的,不过有的念多,有的念少,有诚心念的,有马马虎虎念的。我们应当勤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
念佛的人就是佛
上人讲于《华严经疏》
很多人对念佛的法门都还不清楚,对念佛都很马虎,功夫都没用好;参禅也就是念佛,念佛也就是参禅,会参禅的人才会念佛,会念佛的人才会参禅。参禅不但不能即身是佛,还可能把自己都丢了,甚至还有把佛都丢了,因为他在找‘念佛是谁'。
念佛的人就是佛,心心念念都是佛,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佛。参禅的人还谈不到就是佛,因参禅是找佛,还不敢承担我是佛,参‘念佛是谁?'找来找去就向外跑了。
念佛就是佛回来了,回到自己心里,不必向外找;念佛就是和佛打成一片,决定往生西方。你念佛,佛就念你,结果就成佛了,你们没有去研究,不知道念佛的好处。参禅也很好,但参禅要受苦,第一要忍腿痛,第二要时时看著自己不打妄想;参禅比较困难一点,念佛比较容易,你们就是不知道念佛的妙。
我告诉你们一句真话,我最欢喜的事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我睡觉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作梦也念‘南无阿弥陀佛',站著的时候也念‘南无阿弥陀佛';任何时候,前后左右都被阿弥陀佛占满了,因为阿弥陀佛要和我合成一个。
平时念佛得善终
如果你单想要临命终的时候才念佛、才生善心,那是很不容易生出来的。人在临命终时,就是暖、息、识将要断的时候;暖、息、识这三种,组织成一个命根,人死就是命根断了。命根断,先没有暖气,然后没有呼吸;再来,识也走了;这三种都断了,命就终了。
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亡,其言也善。'人在临死的时候会良心发现,发现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或者对、或者不对,都会有一种反省,这时候对自己所做不对的事情,就真正知道不对了。因为真正知道不对,所以就会生出一种忏悔心;忏悔心一生出来,就算他只听见一尊佛的名字、一尊菩萨的名字,或一尊辟支佛的名字,都可以灭无量的罪过,种无量的善根。所以临命终是最要紧的时候,可是这也是最不容易发这种善心的时候。
我们人为什么平时要念佛呢?就是预备临命终时能不忘记念佛;因为你平时就念,临命终时就不会忘了。如果你单想要临命终时再念佛、再生善心,那是很不容易生出来的;但是若能生出来,那也是非常有效验的,只要一念忏悔,就可以将一切罪业都灭除了。
《第二单元》佛七开示集锦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十四日.金山禅寺佛七
口念心念打成一片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
阿弥陀佛大法王 菩萨亲接往西方
朝夜持名专诚念 时刻观想善思量
一心不乱成三昧 万物皆空入莲邦
顿悟无生佛身现 妙觉果位自承当
这八句是赞叹阿弥陀佛为大法王;‘阿弥陀'是梵语,中译为‘无量光、无量寿'。寿无量,就是福无量;光无量,就是慧无量。阿弥陀佛已得福慧双圆,因为佛具足慈悲喜舍、不自私,所以自己获得了福慧,也想令一切众生都获得福慧。所以发弘愿说:‘一切众生,谁肯念佛,便可成佛。'这‘阿弥陀佛'四字,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就称为佛法中的大法王。
能念‘阿弥陀佛'的人,是具有很大的善根,不是任何人都会念的。只要你肯诚心念,不费钱、不费力便可得无量寿、无量光。或者有人说:‘这岂不是太便宜了?'这是因为当初阿弥陀佛修道的时候,曾经修种种的法门,经过千辛万苦都不能成功,所以发四十八大弘誓愿,只要众生肯念他的名字,就决定能往生到他的国土中,而成正觉,要不然他自己也不成正觉。所以,我们如果一发愿要念佛,就有一个电波好像雷达一样,传到阿弥陀佛的国土;等到临命终时,‘菩萨亲接往西方',菩萨就会亲自来接引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朝夜持名专诚念',‘朝夜'就是时刻,也是动静;即动中念至静,静中念至动,亦即非动非静,这样才有感应,证明打给阿弥陀佛的电报已打通了。能这样专心持念,朝夜不停,念到行不知行、卧不知卧、饥渴不知饥渴、冷热不知冷热,人亦空,法亦空,便与阿弥陀佛打成一片;阿弥陀佛即我,我即阿弥陀佛,两者不能分开,故名‘专诚'。也就是没有一切杂念,不闻世事,不管俗务,时不知时,日不知日,便臻妙境。
或者有人又说:‘岂不成为愚痴之人?'实在是要养成你成为愚痴之人。所谓: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如愚始见奇
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讲到这里,想起我年轻的时候,读书非常地笨,读来读去也背诵不起来;等到背熟了,一到老师面前,又背诵不出来。后来忽然灵通了,可以过目成诵,在一小时内可做完同学五天的功课,所以生了骄傲贡高的心。老师当时对我说:‘想不到你这样笨的人,现在变成这样聪明,就像颜回一样。'我听了之后,不觉凛然,恐怕自己和颜回一样短命,所以马上放下贡高之心,抱定宗旨不妒忌人,希望人人都比我好、比我能干,我才高兴,因此自命名‘如愚子'。
‘时刻观想善思量',时时刻刻观想阿弥陀佛的相貌光明,不要放松。
‘一心不乱成三昧',时刻思量阿弥陀佛的善境界,不要想俗事俗务,要一心不乱,即入禅定。‘万物皆空入莲邦',什么忧愁烦恼都消除,而入莲华乡。
‘顿悟无生佛身现',顿悟无生法忍,也就是能明白自己本来面目。‘妙觉果位自承当',‘妙觉'就是佛,也就是得到佛的果位,不是说你想成佛就是佛,是应该靠努力修成果位的。
能念到一心不乱,万物皆空,就能放下一切,而得到自在、清净,所以念佛法门是妙不可言。念佛念到有功夫时,口就不会觉得干,反而常常觉得如饮甘露水。但你不要执著,一执著就有贪心──贪饮甘露水之心;贪心一生,佳境就没有了。有时你念佛也会见光、见佛、见莲华等境界,但是不要贪著,你要是一贪著,一生起欢喜心,这个佳境就不现了。
今天是头一天,所以还有很多机会能一心不乱而得到佳境。可是千万不可懒惰,不要等待,以为还有很多时间,慢慢来,不急;这是不可以的!必须时刻关注,不要荒废时间,口念心念打成一片,到晚间‘大回向'时,更要万分诚心,希望在打七期间能得收获。否则,让时间空过,岂不太辛苦、太可惜吗?
放下染缘即佛缘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九日
风动水静演摩诃 众鸟共鸣雅音奢
正信正愿正行者 念佛念法念僧歌
精进圆成三不退 禅那高登九品多
亲见弥陀慈悲父 骨肉重逢乐如何
‘风动水静演摩诃',极乐世界那儿,风动水静都在宣演大乘法。
‘众鸟共鸣雅音奢',众鸟如白鹤、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也都很雅兴温文的来参加演法,但是不嘈杂喧闹。
‘正信正愿正行者',这是说最要紧有正信、正行,不可有邪信、邪念,见神见怪,或有小神通都是没用的。
‘念佛念法念僧歌',念十方一切佛,念十方一切法,及念十方一切圣僧,念到得胜境时,则入念佛三昧,到时一切声音都成了弥陀歌音。
‘精进圆成三不退',精进圆满成就三不退:
(一)念不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念不退。
(二)位不退。即正念不退,果位也得不退。
(三)行不退。修六度万行,永远精进不退。
‘禅那高登九品多',禅净双修,便能证圣果,早登九品莲邦。
‘亲见弥陀慈悲父',阿弥陀佛是我们最慈悲的父亲,只要我们肯念他的名字,他便帮助我们消业障,带业往生,‘骨肉重逢乐如何',到时与慈父同聚,如骨肉相逢,这种快乐是说不尽的。
有著名的科学家预言,明年(一九七三)一月四日,旧金山有大地震。我们今晚便来讨论这问题。
上人:‘果地,你认为如何?'
果地:‘我本来是一个牧师,自从皈依上人之后,真正领悟到佛教才能了生死、证得正觉,所以我欢喜禅定,可以见到很多的胜境。'
上人:‘你的法名是“果地”,专管地方的,你认为有没有地震呢?'
果地长跪良久,说:‘假如地震能令人开悟,那也没有关系的。'
有比丘尼说:‘我们当然都希望没有地震。'
一九六八年,旧金山盛传会有地震,所以很多有钱人家都迁走。当时我就肯定地说:‘不会有地震。我在旧金山一天,不准有地震发生。'
我现在再告诉你们:‘这次举行佛七,大家要一同专诚念佛,祈祷平安无事。你们要至诚恳切、心诚则灵,世间一切事情都不是一定的,都有变化,所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有人说:‘今年旧金山特别冷,是明年初有大地震的预兆。'可是我认为,特别冷,把地基冷固了,就不会有地震。也有人说:‘众生业障太重,定业难逃,可能这次灾难不能避免。'我不以为然,虽然定业难逃,可是‘三昧加持力',能让火汤变成池。
我们应该明白世间一切都不是一定,都可转变的。好像我们都是业障深重,本来没有资格可以往生西方净土,但是如果我们肯诚心念佛,也是可以往生的。你要是不念佛,本来可以往生,反而变为不能往生。所以说:‘一切法皆无定法,唯心所造。'大家吃苦已快三天,应再发菩提心,不怕苦、不怕难、不怕冷、不怕热,勇猛精进,走到极乐世界去。
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问今年新来的居士:‘参加佛七有什么感想?'他说:‘几乎停止思想。'这是很难得的,他一定能获得好处。新来的都能把思想停止,你们这班老居士、老出家的人,更应停止一切妄想,要切记‘放下染缘即佛缘'这句话。
朵朵霞光照美加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日
青黄赤白妙莲华 朵朵霞光照美加
我辈真诚念圣号 佛陀接引菩提萨
七日摩顶授佛记 百劫业障尽消化
切望诸贤更努力 西方极乐是君家
‘青黄赤白妙莲华',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能放青黄赤白等光彩。我们每个人念佛,每个人就现出一朵莲华来,发心大的,现大的莲华;发心小的,现小的莲华。这朵莲华,随各人的心量而有大有小,能放各种颜色的妙光。
‘朵朵霞光照美加',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念佛,这佛堂就充满无量的妙光,好像七宝一样,光耀庄严而变成极乐世界;同时这种霞光,不只是照耀加州,也照耀整个美国。
‘我辈真诚念圣号',我们大家真诚念万德洪名圣号,不是单单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为整个世界祈祷真正和平,没有灾难、没有战争。
‘佛陀接引菩提萨',所以虽然是念佛,也是在发大悲心,行菩萨道呢!要是能这样真诚来念佛,那么阿弥陀佛一定是亲手来接引你,‘七日摩顶授佛记',将来生到极乐世界去,并且亲自为你摩顶授记。
‘百劫业障亦消除',或者有人说:‘我已念很多佛号,为什么仍未消除业障,获得开悟呢?'你怎能知道你有多少业障呢?从无始以来,千万亿劫的业障怎能一旦消除呢?所以不要放松,要万分真诚,好像水已结冰,太阳一照,也会慢慢融化成水;像北极的冰洋,就是譬喻业障太重,或不诚心,虽然太阳高照,也不能融化。
‘切望诸贤更努力',我很恳切地希望各位贤者,应精诚前进,实行三不退,大家共同努力把佛号念到充满大千世界,把一切天魔外道都吓退,一切病魔烦恼皆获得佛的感应加持而消除。这样便能清净自在,回到自己的极乐世界,不再像游子一样,东跑西逃,忘了自己的家。或者说:‘我没有忘记我的家,我家在某处某地',这个五浊恶世的家不是永远的,是会败坏的;‘西方极乐是君家',你真正永远的家,是在极乐世界。
讲开示不容易,讲了反而掀起你们的妄想;现在有几个人打这样的妄想:‘究竟师父认不认为我是诚心呢?'
我现在答覆你:‘问你自己是不是诚心更好,何必问师父呢?'我以前常常告诉你们,你们有什么妄想,我这里随时都有雷达传真,传得很清楚的,所以你们的一举一动,我都晓得。好像果速刚来的时候,有很多的妄想,又怕我知道,所以很怕看见我;我只好叫他当厨子煮饭给大家吃,这是他的如是因、如是果。
在《金刚菩提海》杂志第四卷有‘天魔罗网监狱',我想你们已经看过。我现在告诉你们一个难以相信的消息:
在香港,有一个出家弟子,初时心常不定,所以鼓励他多修禅定;他很听话,渐渐能得禅定三昧力,并且在二年内能背诵《楞严经》,三年内能背诵《妙法莲华经》。大约经过十二年,他知道还有一个月便会开悟,但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他得一场怪病,并知道已被三个魔王所困扰,所以打长途电话要求我回去。我想何必花费数百元买飞机票,所以只在佛堂和弟子们一起回向,祝他早日痊愈。果然不久,他的怪病就好了,而我们这罗网监狱又多了三个香港魔。这件事,你们相信也好,不信也好,任从尊便,只是顺便讲给你们听。
现在把妄念收起来,一心念佛,求得到念佛三昧;见到什么境界,若明白,则自己知道;若不明白,可以来问我,时间在下午二点到五点;其他时间我不答覆,因为我也很忙的,忙些什么呢?忙著看看世间一切变化,也很有意思的,同时也更坚定地知道──一九七三年一月四日是不会地震的。
又冷又饿是考验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日
在冰箱里念佛已快过三天了;第一天,有人在想:‘这真受不了!又冷又饿。'为什么冷?因为没有暖气;为什么饿?因为每天只吃一餐,还要行行坐坐来念佛。这‘阿弥陀佛'越念越饿,越念越冷,真受不了;但受不了,也已经受了两天,想跑,又怕被莲友们笑太没志气、没有出息。现在已经到了第三天,已不觉得太难受,饿点也不要紧,冷点也无妨,这是在考验你的意志。继续留下来,没有跑,佛号一念得多,善根就会增长。
说到这里,我记得果悟所写之词:
无言独自凭楼 白花涛
澎湃波浪惊海鸥
水成波 波复水
染缘休 返本还原任优游
她在家无事找事来做。她说:无言如入禅定地望大海波涛,好像白花澎湃的打击,把海鸥都惊走了。‘水成波',比喻自性有烦恼时,就成了波浪。‘波复水',就是无论烦恼怎样大,也可变成菩提。‘染缘休',如果能把世间法都放下,到那时候返本还原见到自己本来面目,就随便怎样都可以了。现在还没有返本,所以要诚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成念佛三昧,便可任意优游了。
古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藩市从来没有这样冷过――华氏零下二十度,把一般人都冻得不愿外出,待在家里开暖气。我们也不外出,可是反而把冷气打开,松柏后凋,我们金刚坚固的心不凋。
你们有很多人来自富有的家庭,不去享受,而情愿到这里来念佛、修行受苦,这是很难得的;也算你们有点诚心,把阿弥陀佛都感动,他一定会加被你们,等到临命终的时候,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已在三藩市入金刚定,使地基更加坚固,我们也要入金刚定,使三藩市成金刚地。昨晚我不是说‘不会地震',而是说‘不准地震';谁不准地震呢?阿弥陀佛不准地震,因为他的世界是极乐,所以何处能诚心念他的名号,何处便成极乐的一部份。你如果不信,那么等明年一月四日来证明吧!
红莲遍地开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这么冷的天气,这样来用功念佛,还算有点诚心,如果没有诚心,是做不到的。今天开示偈是:
寒岩飞雪满天白 红莲遍地此日开
重重无尽佛光照 念念有声法性栽
弹指功成遂我愿 刹那消融宿世灾
寂光清净常快乐 丈夫事毕畅所怀
现在就是这样的寒冷──雪花满天飞;可是,我们这里反而红莲开放,这个莲华不同于世间的小花,而是大如车轮,有如西方净土的莲华一样。每个人念佛,每个人就有一朵莲华,将来都能花开见佛,悟无生法忍。十方诸佛都放光来照耀我们,好像来给我们检查身体一样,照照X光,看看谁有什么毛病,以便办移民手续,把我们接往到西方。
多念一声佛号,便多一粒成佛的种子,来栽培我们未来的法田。念佛好像下肥料,念佛念愈多、愈诚心,将来莲华就会长得又大又美,所结的果实当然更圆满。念到专诚,一心不乱,那么临命终时,无病无痛,如入禅定,就往生西方自己栽培的莲华中;如果不念佛,就好像没有水、没有肥料,这个莲华就会枯干。假使能时时刻刻用功,就能遂愿往生,如弹指间一样的快速,同时还能消灭宿世的业障,获得寂光清净的快乐,这时也算满怀称意地完成了大丈夫事业。
打佛七最要紧的,就是要念到杂念都没有了,好像雪的洁白没有瑕疵,所以说:‘寒岩飞雪',寒岩比喻杂念,飞雪消则是返本还原,自性清净而能生红莲,因为红莲是为清净无染的人所生的。
下面这个比喻,形容这个念佛法门,是简单容易成就的;虽然不甚贴切,但也不妨知道。
我们众生在三界里,就好像是虫子被困在竹竿里头,想钻出来。修其他法门,就像这只虫子只懂得一节一节咬穿,经过每一个节而爬出来,这未免太麻烦了;修禅、律、教、密等宗,就有如上面的困难。
修禅宗,要打坐,可是又容易堕入歧路。
修律宗,要背熟无数的戒律,严守戒条。
修教宗,要阅读很多教典,要讲经说法,还要分门别类判教别宗,所谓‘分别名相不知休,如海算沙徒自困。'
修密宗更麻烦,要经很多阶段,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一级一级的修行,才能得证果位。
另外,有一只聪明的虫子,只是在竹竿旁边咬破一个洞就钻出来。竹竿那么多节,就好像三界一样,很难跳得出来。旁边咬破一个洞而钻出来,就比喻念佛法门,横超三界,带业往生;这业是指宿业,不是新造之业。如果有人以为可以带业往生,那么便多造恶业,这就是明知故犯,罪更不可原谅,就算是阿弥陀佛具大慈大悲,也无法救你。
真奇怪!昨晚禅定时,有人来和我辩论地震的事情,结果对方辩论输了,她就哭起来。我说:‘除非有三个太阳从西方出来,而落于东方,那么才会有地震。'她很悲哀的走开,可是她的神通也不错,居然在很短时间就有三个太阳从西方出来,而降于东方,地震也就快要发生。我说:‘这都是虚幻不真',这么一说,幻境成空。
你们以为这些是真的境界,还是假的?我告诉大家,这都是假的,念阿弥陀佛才是真的。最要紧的,要以念佛来了生死,无论天崩地裂都不要紧,是用念佛来战胜一切灾难,这是最要紧的。
不假怎能显真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五天了,可是各人念佛的功夫怎样呢?今天有两位要来问问题,你们知道要问什么吗?是不是已经得到念佛三昧了?念佛法门是公开的,可以提出来大家研究。
佛教的规矩,出家人请开示时,必须要穿袍搭衣,三拜长跪合掌;在家人受过戒的也一样,没有受戒的,穿袍也可以。然后主持和尚开示答覆问题。
今天我刚好有事,所以没有当场答覆。现在可提出来研究,如果不愿意公开,可以在明天下午两点半再来,我再给你们答覆。
昨天晚上,我告诉你们那个女人用小神通,变三个太阳出于西方而于落东方,使到地震真的要发生。有人说:‘我不相信!'我已经告诉你们是假的,你们何必要相信呢?
其实,不说假怎能显真?所以要真假相比,才更能显真的。可是在境界出现时,好像真的要地震,当时我也有点怕,之后用定力,才转为空。所以你们习禅时,若被魔王所扰,千万要如如不动,不要执著骇怕,就不为所扰了;要是生恐怖心,就著魔了。所谓: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我初来三藩市的时候,也经过一次小地震,我说:‘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不管这事?'以后便没有地震了。
以前我曾告诉你们,有一个贡高我慢的人,根本就是著魔,看到人就说自己比一切都大,比天主大,比耶稣大,比佛更大。他也有小神通,能知道过去未来,也能预言不爽,因此很多人相信他。但做为一个佛教徒,是不应该相信这种天魔外道的神通。真的地震才是地震,预言是虚妄的,不要相信。
念到心身放下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今天佛七是第六天,这第六天念佛念得怎样?是不是觉得一心不乱了?还是依然妄想纷飞?
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乱,行也弥陀,坐也弥陀,住也弥陀,站也弥陀,行住坐卧都是阿弥陀佛。念得你就想不念也不可能了,想不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没有法子停止。这时候虽然刮风也不知道是风,下雨也不知道是雨,所谓风也吹不透,雨也打不漏,那么这叫打成一片,这就是念佛三昧的一个境界。
念到心身放下,根尘脱落,内无身心,外无世界,不要说我一个人,就连‘我'也没有了,这叫身心放下。
什么是根尘脱落呢?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尘,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名为十二处,加上六识则成十八界。
你能以‘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这就是六根清净,内六根清净,外六尘也不起了。因为你有六根才有六尘,如果你六根清净了,那么六尘自然就没有了;你六根不清净,所以六尘也就生出来了。根尘脱落,根也没有了,尘也没有了,这叫根尘脱落。这时候身也自在,心也自在了。
身自在,就是冷也不怕了,热也不怕了,渴也不怕了,饿也不怕了;不被饮食的境界、冷热的境界所转动,这就是身自在。心自在,不单身自在,心里也一念不生了,一念不生全体现;你能一念不生,那全体大用就现前了。
‘六根忽动被云遮',你六根稍微一动,这就被云遮了,好像太阳被虚空里头生出的云给遮住了。太阳就是你自己本有的智慧,一被遮住了,智慧就不现前,就变成愚痴了;你一愚痴,就认不清楚了。认不清什么呢?认不清是法、非法,正法、邪法。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智慧、没有择法眼,所以就东撞一头,西撞一头,南撞一头,北撞一头,啊!四面八方各处去碰壁,撞来撞去也出不去这个笼子。就好像小鸟在笼子里,往上飞也飞不出去,往下飞也飞不出去,左右前后都没有法子出得去这个笼子。我们人没有择法眼,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不对,也就和鸟在笼子里头一样,在笼子里飞来飞去也飞不出去那个笼子。
酒、色、财、气,这四垛墙,好像是个笼子,这一个笼子有四面墙,都遮障著你啊!
(一)酒──酒能迷人、醉人,所以抽菸、吸毒都包括在内。
(二)色──就是一切美丽的颜色;物质的引诱,美色的引诱,一切一切都引诱你,令你在这个笼子里头出不去。
(三)财──人人都欢喜钱;世界上各国的人都为著赚钱、找饭
吃,所以就在这个世界上忙忙碌碌。财就是钱,钱字原来是:
二戈争金杀气高 人人因它犯唠叨
能善用者超三界 不会用者业难逃
又有偈曰:
劝君为善曰无钱,有也无。
祸到临头用万千,无也有。
若要与君谈善事,去也忙。
一朝命尽丧黄泉,忙也去。
我有一个皈依弟子,法名‘果沛',银行里存有很多钱,但是他一毛不拔,老是说没有钱,连妻子都养不起;可是,他后来得了盲肠炎,不幸开刀不治而死。死了,什么都不能带去,只带走自己所造的业障,这岂不是很可怜吗?他真是太愚痴了!
(四)气──‘气'字最难打破,谁都容易生气,一句话不合听,便发了脾气,有时真会气死,‘把我气死了!'可见出家人也会生气的。我常常对你们说下面的偈语:
鱼在水中跃 人在世上闹
不知为善德 欺心把业造
金银堆成山 闭眼全都撂
空手见阎君 伤心把泪掉
能有择法眼,就能分别清楚。现在念佛,就要获得择法眼来分别正路,不要走入歧途,被酒色财气所困。
要善念不要空念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处此末法时期,念佛法门实在是应时、最普遍。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均收',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利根就是上根,不利不钝为中根,愚痴为下根。聪明人可念佛,愚痴人也可以念佛,所以说:
若人年老,来日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来日方长,更好念佛;
若人有病,知病是苦,正要念佛;
若人无病,平安快乐,更应念佛。
因此,无论何人都可念佛。
《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劝人念佛;《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也劝人念佛。不要以为念佛是老太婆的工作,有什么意思?究竟你要做什么才是有意思?念佛最重要的,必须要念到离念,离一切妄念、杂念,这样才能得到益处,才能往生西方。
在末法、法灭时期,一切经典都会自消自灭,《楞严经》最先灭,《阿弥陀经》最后灭。经过一百年后,经文亦灭,只存‘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再过一百年后,则只存‘阿弥陀佛'四字,但还能超度无数众生。再过一时期,连‘阿弥陀佛'四字也没有了,世界便毁灭到‘空'的时期。
成、住、坏、空后,另一世界又成立,世界就是这样的循环不已。人也一样有成、住、坏、空:二十年是成年期、读书期,二十年是做事期,二十年是坏期,‘而发苍苍,视茫茫,齿牙动摇',还有二十年,那就呜呼哀哉,一切空了!
‘人生好比一间房,口为门户,眼为窗,四肢好像房四柱,头发好比屋顶草。'这间房子坏了,就搬进另一间;这一色身坏了,又转另一色身;房子好时,不知保护,等到坏了,焦急也太迟了。所以要念佛找‘谁是我?'同时也栽培自己的法田,使其下种、发芽、结果。下菩提种,便是念佛;发菩提芽,便是西方的莲华已长出来;结果──就是临命终时,往生西方花开见佛。
一七的时候,很多人已得好处,饮甘露水,脉搏停止,呼吸也忘了,外边的呼吸停止,内面的呼吸再生,也有人已经能把一切妄念停止,这都是用功专一,而得轻安的境界。希望各位把二七看得更重要,不要‘无话找话说,不渴找茶饮',把时间空过,得不到好处,就太可惜了!要认真用功,发菩提心,一秒钟也不要让它空过。
若要人不死 须装活死人
不要管闲事,要回光返照求诸自己,‘反闻闻自性',时时审查自己的念佛声是否清楚爽朗。‘善念佛者,能念至佛现前;不善念佛者,反而念至杂念纷飞',有这样大的分别,所以大家要‘善念',不要‘空念'。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十四日.金山禅寺佛七
念佛法门到彼岸
《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十方三世佛 阿弥陀第一
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修种种的法门,经过无量无边无数阿僧只劫,还没有成佛。他觉得修道这样地困难、这样地不容易,将来的人一定会生退悔心,不会像他自己有那么大的忍力来修行。于是他就发了四十八大愿,每一个愿力都是摄受众生速成佛道。
其中有一个愿力,他说:‘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若有称我名号而不成佛的,我也不成佛。'所以我们这一切众生,可以说是很幸运的,遇见这个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在十劫以前,就把这么方便的法门,那么容易修行的法门,给我们预备好了。只要我们专一其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等到功夫成熟,机缘也成熟了,我们这个报身终了,阿弥陀佛就会依照他所发的愿力,接引所有念佛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多么容易的法门!我们藉著这个色身强壮的时候,修这个无量不可思议的法门,这是我们不要忽略的一件事情。
在《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千万人修行,其中不一定有一个人修行成功,唯独就是念佛这一个法门,才能到彼岸。
念佛──你念佛,佛念你;佛念你,你又念佛;念来念去,即念即佛,即佛即念。那么能得到一心不乱,这时候可以带业往生。
在阿弥陀佛没成佛以前,没有这个净土法门,那真是百千万亿人修行,没有一个可以很快成佛的。成佛虽是可以成佛,但是很慢的。现在有了阿弥陀佛大愿王发这个大愿,来摄受十方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十方的众生都有机会赶快成佛了。因此我们切记不要自暴自弃,自己错过一个好机会。
在佛法没有传到美国之前,有一些个人虽然说是信佛,根本也不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众生?不知道!连佛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打念佛七?这‘念佛七'是在最近六年才有地方打念佛七。
这个良好的机会来了,我们不要错过,不要空过,不要把这个宝贵的时间放过去。时时刻刻地专一其心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必须要念到一心不乱,万虑皆空,念得阿弥陀佛亲身来给我们摩顶,念到阿弥陀佛放无量的光明接引我们往生无量寿国,花开见佛。这一些个工作要自己努力,自己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去念佛,不能希望有一个幸得。
什么叫‘幸得'呢?就是侥幸而得。什么叫‘侥幸而得'?就说:‘我先不要念“南无阿弥陀佛”,等他们念的功夫都差不多了,把阿弥陀佛念动,念得阿弥陀佛在常寂光的宝莲台上站起来了,来给这个人摩顶,我等著这时候,我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也就帮我也摩一摩顶。'不要这样想,你要这样想啊,阿弥陀佛是知道你心意的。释迦牟尼佛说过:‘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释迦牟尼佛说过这话,就是代表十方诸佛说的,十方一切如来都是可以知道你的心的。你看,你这个人真是没有出息!念佛你还不老老实实念,你还想幸得、想取巧,这是一种虚伪的心了,不是真实的心。你要用──真实的心──念‘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的声音,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要是声音太高,就把自己的气都伤了;要是声音太低,就容易昏沉,容易睡著了。
我们打佛七,在坐著的时候,也可以默念‘南无阿弥陀佛',令‘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总也不断,这叫‘金刚念';又叫‘实相念佛',端坐念实相。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是佛,你的念头就具足佛的智慧;你念念念佛,念念都具足佛的智慧。你念念不叫它空过去,不随便把它放过去,心里念的‘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清清楚楚的,耳朵听你自性的声音,也要听得清清楚楚的,这也就叫做‘返闻闻自性',闻你那个念佛的性,也可以说是叫‘回光返照'。
你念得‘内不知有内,外不知有外';‘内不知有心,外不知有身,远不知有物',这时候和阿弥陀佛的大光明藏合而为一,你想要不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时候也办不到了!你念到这种境界上,水流也是念佛,风动也是念佛,车声也是念佛,飞机声也是念佛,万事万物,有情无情,有声无声,都在那儿念佛呢!都是在那儿念‘南无阿弥陀佛'。到这个时候,你和阿弥陀佛已经是合而为一,你这功夫时时刻刻都现前,时时刻刻都在念佛三昧里头,也不出,也不入,也不能外,也不在内。这时念佛的功夫,就是得到一心不乱了。
但是这不是这么容易得到的!你要苦一日、苦二日、苦三日、苦四日、苦五日、苦六日、苦七日,才能得到一心不乱;你若吃不得苦,就得不到这一心不乱。有的人就说:‘法师,你连个字也不认识,还做法师呢!经上明明说的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你怎么都称一个苦呢?'那个‘若'字就是不专一,是假设之词;譬如你一天,譬如你两天,譬如你三天,譬如你四天,譬如你五天,譬如你六天,譬如你七天,这都是譬喻。这苦就是实实在在地去受这个苦,苦一天、苦二天、苦三天、苦四天、苦五天、苦六天、苦七天,你若能苦七天,不退心,那绝对是一心不乱的。我并不是不认识这个字,不过把这个意思变一变。
我再告诉你:‘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你受苦的时候不觉得苦,它就不苦了。并不是自己骗自己说,我明明受苦,怎么说是不苦呢?有这么一句话是‘苦尽甘来'──苦过了,那个甜的就转过来。
我们现在苦一天了;苦一天,甜还不会来的。你等苦的多一点,那甜的就现出来,最低限度,你可以喝到甘露水了。这甘露水,我再讲一点你们不相信的话,你念佛念得诚心,你口里的口水就是甜的,那个甜味比蜜糖还甜,所以叫甘露水。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了,是观世音菩萨来加被你念佛,他看你苦得很厉害,所以给你甘露水喝,那么你精神就多一点。你们谁有这种境界,就是观世音菩萨给你们甘露水喝了;喝点甘露水,就是灌溉你的法身慧命,所以这个用功是功不唐捐的──你用什么功,就得到什么好处。
很对不起浪费各位这样宝贵的光阴,浪费你们一个钟头,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在打七的期间,只管去用功修行,说得多少都没有什么用,所以说:‘行的是道',你实实在在去修行,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说十万亿佛土,但并不是远,所以我说:
十万亿土本非遥 专一弹指入莲苞
无量光佛亲授记 善哉善哉汝品高
我希望你们将来得到上品上生──最高的那一品──这是我对你们的心愿。
念佛勿缓亦勿急 集中精神须菩提
妄想尽时佛自现 火里栽莲切莫疑
我们人在这儿念佛,要心平气和地来念,不要念得很慢,也不要念得很快,所以说‘念佛勿缓亦勿急'。你若慢了,就懈怠;若快了,就会有紧张的毛病发生,所以要心平气和地念得很自然。
‘集中精神须菩提',你要把你的精神集中,不要常常打妄想;常打妄想,这精神就不集中。精神不集中,念佛的功夫就会散失了。怎么叫精神集中?也就是专一,只有这念佛的一念,没有其他杂念。怎么说须菩提呢?须菩提尊者是‘解空第一',不著一切相。你能念佛念得阿弥陀佛现身来给你摩顶,这功夫就差不多了。
‘妄想尽时佛自现',想要佛现身给你摩顶,你首先要没有妄想。什么是妄想呢?你一边念佛,一边想:‘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我能见著您?阿弥陀佛,您什么时候现身?阿弥陀佛,您什么时候手摩我头、衣覆我体?阿弥陀佛,您快放光照一照我吧!'这都是妄想。
你有这种妄想,本来阿弥陀佛想要放光,因为你这么一个妄想,那个光就暂时不放了。本来阿弥陀佛想要手摩你的头、衣服覆盖你的体,因为你打这个妄想,阿弥陀佛就要等一等了。你就是求佛来加被你,这都是妄想。
想念佛得到‘念佛三昧',就是要一心不乱。所谓‘一心不乱',就是什么妄想都没有,念得心清了、意也定。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你这个心要是清了,就好像水中现出月光;你若心是浑的,妄想纷飞,月光就不会照到水里去了。心清就是妄想没有了,好像那个水,一切的尘垢都沉到底下去了。你的心意不散乱,就好像天上没有云彩。所以,有这么两句古语说得很不错:
千潭有水千潭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永嘉大师证道歌》也说得很清楚: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 我心同共如来合
这种境界都是说心清的境界、意定的境界。可惜呀!我们不会用功的人,越念佛,妄想越多;妄想越多,就越不愿意念佛,就好像那浑水,月亮照不进去是一样的。
念佛法门又有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就像一粒清净的如意宝珠,所以古人这么说:
清珠投于浊水 浊水不得不清
念佛入于乱心 乱心不得不佛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个清净的宝珠投到浑水里头,浑水一定要清的。
‘念佛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用散乱心来念佛,这散乱心里边也有一尊佛了──你念一声佛,这散乱心里头就多一尊佛;念两句佛,就多两尊佛。所以这个念佛,也就是念心,念心也就是念佛。念心,就要心清;念佛,佛也就出现了,所以才说:‘妄想尽时佛即现',你那个妄想没有了,佛就现出来了。
‘火里栽莲切莫疑',这念佛法门,本来是人不相信的,‘怎么会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一念佛就成佛了?真没有这个道理!'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费一番的辛苦才能成就;这念佛法门只是念念而已,也不需要什么功夫,也不需要用多少钱就成功了,这是太容易了。因为太容易,所以这个法门是不容易信的法门。所以佛说《阿弥陀经》是不问自说;为什么要不问自说呢?就因为没有人懂这个法门,没有人相信这个法门,这法门就好像在火里头生出一朵莲华,那么令人难以相信。
虽然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你不要疑惑,一定能做得到的!一定能成佛的!如果念佛不能成佛的话,那释迦牟尼佛也犯了妄语戒。我相信释迦牟尼佛是真语、实语、如语、不妄语的,这位大觉者不会骗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如果念佛不能成佛,佛说《阿弥陀经》做什么?佛为什么又要没有事情找一个事情来干,说出《阿弥陀经》?由这一点证明,佛说这个不问自说的经,就因为这个法是太重要了,对于末法的时候更重要,所以说‘末法众生只有念佛才能得度。'
因为这种关系,我们切记要生出一种信心来念佛;信真了,阿弥陀佛会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成佛。你有这种信心以后,要发愿:‘我发愿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才能满我这个愿。'如果没有满我愿的时候,我天天要发这个愿──求生极乐世界──那么天天发这个求生极乐世界的愿,我们就要天天老老实实依法修行、依教修行。古人又有两句话说得也不错:
修道之人心莫疑 疑心若起便迷途
我们对这个净土法门要深信、切愿、实行,实实在在去修行,这才容易成功的。
不可说时今又说 语言文字非妙科
各位欲得真受用 心心念念阿弥陀
又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颠颠倒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迷而不觉,所以在没有事的世界,就要找一个事情来做,乃至于我们打念佛七,也是这样子。
本来不需要打七的,可是我们自己不会用功,在平时不知道用功,所以才举行念佛七,大家集会到一齐共同来念佛,希望有所成就。你自己如果知道用功,功夫已经得到相应了,那么这打七是多余的;但因为你自己不会用功,所以功夫也不会相应的,因此大家集到一齐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
怎么叫互相帮助?譬如我这儿停止念佛了,你那儿还念呢,我听见你念佛的声音,把我这个间断的念又继续起来,这岂不是得到对方的帮助呢?互相提携,你勉励我,我勉励你,你看我不懒惰,那么我看你也很精进的,这互相一比较,自己就知道应该努力用功,这样就是互相提携。
识本愿力扬正法
这个佛七到今天已经是第六天,就要圆满了,佛七是要打完了,我们功夫用得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西游玩5开龙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