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申请流程吴爱龙是做什么的?

致敬非遗传承人
&&来源:《金色时光》2016年第4期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灿若星辰。为有效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云南已有1016人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69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刻苦钻研,以令人惊叹的技能和才艺,传承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的非遗项目乘势而上,发展得风生水起;有的项目传承环境越来越脆弱,传承人往往成为这块阵地上坚强的守望者。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云南早在2000年就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专门针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举措,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优秀遗产,必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本期,我们追踪三位非遗传承人,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一起来向这些执着的守望者致敬!——编者他与孔雀舞相伴一生在有着“孔雀之乡”美誉的瑞丽市喊沙村,68岁的老人约相每天都会在村子中央的广场上翩翩起舞。作为国家级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他和鼓而舞,一跳便是50余年。如今,约相已经不再年轻,但在他的家里,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伴随着象脚鼓原生态的“嘭嘭”声慢慢成长起来。约相在表演孔雀舞他是当地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约相年近古稀,也许是经常跳舞的原因,他的精神很好,腰立得很直,走起路来总透出几分风骨。为了保持身材,约相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床,跳上一段孔雀舞,这样的习惯,已保持了几十年。在瑞丽和缅甸北部一带,约相鼎鼎有名,他是傣族民间艺人毛相的干儿子和徒弟。前不久见到约相时,他正在喊沙村的广场上跳舞,除了早上的晨练,他每天中午还会准时在这里跳一场。随着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被不断发掘,约相和孔雀舞已经成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一张名片。看惯了杨丽萍高贵优雅的孔雀舞,第一次见到这个留着浓密胡须的男人在台上翩翩起舞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毕竟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由于刀美兰和杨丽萍的出现,孔雀舞已经被打上了女人专属的标签,并且无可争议的、最具代表性的舞者就是她们两人。但事实上,在孔雀舞发源地德宏,这种舞蹈自古以来就是男人跳的,舞姿威武阳刚,充满原始的生命力。在其上千年的发展史上,由于受传统思想禁锢,男人跳孔雀舞时需要戴上面具,而女人则根本不能登上舞台。从这个角度来看,约相才是这种千年文化的“正统”传承者。向孔雀学跳舞差点掉下山崖约相与孔雀舞结缘并非偶然,在瑞丽喊沙等地,每逢重大节日,孔雀舞都会出现在当地的各种舞台上。年幼时的约相,正是在这种耳濡目染中与孔雀舞结缘,一跳就是一辈子。“当时只是觉得动作好看,就跟着学。”50多年前,一些老艺人经常会在喊沙表演喜鹊舞、孔雀舞等舞蹈,年幼的约相和一群孩子在村里玩耍,出于好奇,便跟着模仿。成年后,由于对孔雀舞有了更多的认识,老艺人的许多舞姿让约相记忆深刻。“一跳舞就会想起森林里的孔雀。”真正喜欢上孔雀舞,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66年,约相在遮放镇的一处打谷场休息时,突然飞来了两只孔雀,正好落在身边,这是他第一次与孔雀的近距离接触,一下子被孔雀吃谷子的动作吸引了。回家后,约相开始模仿孔雀开屏、吃东西等动作。为了学得更像,他经常独自一人跑到后山寻找孔雀,有一次遇到暴雨,差点滚下山崖。在当时,年轻的约相主要工作是给生产队放牛。无人的时候,他就开始模仿孔雀喝水、洗脸、吃东西、抖羽毛。一次被村里人看到了,“说我是不是发神经?”害羞的他便将时间改成了深夜或凌晨,要不就在无人的空旷草地上,牛儿吃草,他在一旁跳孔雀舞。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跳孔雀舞竟然变得有模有样了。1972年,约相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有一次在广场跳舞,一个女孩被他的舞姿吸引,并在随后开始互相写信,一起看电影。不久后,这个漂亮的女孩穿着新衣,变成了他的妻子。& &写下“不跳舞”的保证书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跳舞的人很多,喜欢跳舞的人哪怕在田间地头也聚拢在一起探讨舞技。那时的约相已经深深迷恋上了孔雀舞,但舞蹈和工作是家庭生活天平的两端,拿捏不当便有让家庭生活倾斜的危险。结婚后,家里有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的局面让生活窘迫起来。看到约相整天迷恋跳舞,不好好赚钱养家,原本有着好脾气的妻子再也忍受不了了,向丈夫发出了最后通牒:“想要好好过日子的话,就不准再跳孔雀舞!”约相自觉理亏,便满口应下了。自此后,他白天到田间地头干活,晚上没人的时候才偷偷练习孔雀舞。次年国庆节前夕,村里要排练节目,年轻男女不管会跳不会跳,先全部叫来“海选”一番。在一群专业人士的注视下,约相的与众不同一下子显露出来,并最终被推上了国庆表演的舞台。“能在舞台上表演孔雀舞给大家看,我心里是很高兴的。”跳完舞兴高采烈回家后,摆在桌上的一张纸条却给了他当头一棒。看到他不守承诺,妻子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件事情最终在他写下一纸“不再跳舞”的保证书后才得以解决。直到一年后,一张获奖证书寄到家里,妻子才知道,约相不但没有停止跳舞,还悄悄跑到省里参加了比赛,并获了一等奖。再拜孔雀为师保证书再次失效让妻子很是生气,但看到丈夫获得了好成绩,她也不再阻拦了。一次外出表演,她将家里仅有的2000元钱拿给丈夫作路费,而在此前,一直在“地下活动”的约相从来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一路走来,约相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舞技突飞猛进,却是在遇上民间艺人毛相之后。有一次,村里举行晚会,看到毛相表演的孔雀舞后,约相发现自己的各种不足,便当众拜了师。在约相看来,毛相的有些演技是需要长时间打磨才能学会的。他发现,老师在表演孔雀舞时的神态十分独特,比如孔雀吃东西尝到酸甜苦辣后的那种神态,别人根本演绎不出来。演技上的不足,让约相坚定了学习的念头,但不久后,还未学成的他便听到噩耗,年事已高的毛相去世了。伤心之余,约相异常苦闷,在坚持和放弃中间徘徊不定。他并不怀疑自己的天赋,比如自己小时候有一次去一座寺庙时,唱着跳着进去,因为跳得好,众人都跑来看,结果把舞台直接压塌了。可此时天赋似乎一点都不管用,在面对有些动作时,他怎么也琢磨不透。不久后,约相打算重新拜师:上山寻找孔雀。因为生态变化等原因,后山的孔雀此时已经难觅踪迹,好在后来龙陵县政府专门为他买来两只孔雀,让他在家里养,拜师孔雀一事才得以实现。让孔雀舞传承下去1980年,约相带着他的孔雀舞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亮相,作为云南代表团的主力,他连跳七场,“孔雀王子”由此得名。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上门拜师的人也越来越多,外省的、外国的都有。约相收徒后,一般会让其先观察孔雀一个月,这个独特的门规保持至今。2006年,傣族孔雀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约相本人也于次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此时的他更感责任重大,并在随后组建了金孔雀学校,至今门徒累计有2000余人。除了对外收徒,他还让自己家人学习孔雀舞,孙子约相闪瑞从12岁左右开始学习,如今已经小有所成。他的传习馆每天对外开放,只要是慕名前来学习孔雀舞的,他都毫不保留地传授。在和他交流的几个小时里,我们发现他不善言辞,但也许正因为这种傣乡人的纯朴,他的孔雀舞才始终保持着原生态的基调。如今,68岁的约相不再年轻,但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跳孔雀舞的行列中,让古老而美丽的孔雀舞永葆青春魅力。本刊记者 保磊
责任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非遗传承人申彬:沉住气静下心才能留下来
非遗传承人申彬:沉住气静下心才能留下来
 来源: 
  灰绿的叶子映衬着盛放的雅灰色荷花,黄色的花蕊点出其间的活力——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人申彬的作品“蒲塘妙趣”。在山水环抱的“瓷城”湖南醴陵,她勾下这个作品的第一道线是在2015年,至此,醴陵釉下五彩技艺已经在前辈和她的笔下传承了百余年。
  她传承技艺的10多年,对于这门传统技艺来说并不长,而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却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出生于1979年最后一天的申彬,在20岁出头就开始跟随师父陈扬龙学习釉下五彩技艺。陈扬龙经过30多年总结出了“薄施淡染”的分水技法,是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我国对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浓墨重彩”的强调时,他们正用“薄施淡染”的作品回应着国家的呼吁。
  陈扬龙收过300多个徒弟,但申彬从未因为自己是老爷子的儿媳而放松练习。她的丈夫陈志峰用四个字描述她创作时的样子——废寝忘食。
  “能沉住气、静下心的人才能留下来。”这名很少化妆的女传承人说。她第一次去陈老工作室时,看到很多跟自己年纪相仿的人在画纸稿练基本功,有美术功底的她忍不住问道:“我能不能也试试?”
  十几年前临摹的那幅山茶花纸稿,打开了她学艺的大门,她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想要做得尽善尽美。10多年的积累让她意识到,“学工艺没有捷径,要在陶瓷艺术上取得成就,耍小聪明是肯定不行的,一味蛮干不去思考也是走不通的,这就要由聪明人去下‘笨工夫’才行”。
  申彬初学时不得其法,总是画不出想要的样子,因而有些浮躁。她只好一点一点磨练自己的心性。“如果急于求成,作品就会有火气,所以要心态平和。”这也许解释了她语速慢的原因。
  刚开始学艺时,她的收入没法跟朋友比,而且这持续了不短的时间。虽然只要画上3个月的花草纸稿就可以直接在素烧泥坯上勾线了,然而仅仅把勾线一项做好,就需要六七年的时间。这个起步阶段是最难熬的,每天抱着泥坯一画就是8个多小时,同时收入也比较少。
  不仅如此,这项艺术需要极大的时间成本,很多人在起步的阶段就放弃了,然而坚持下来的人也有丰厚的回报。以申彬带的一个学生为例,她15岁开始学艺,已经练了六七年勾线,现在每月的收入远超同龄人,还有一门技艺傍身。
  这只是初尝甜头,用申彬的话说就是“越老越值钱”。但是赚钱并非首要,“非遗”传承人首重德行的传承,精神的传承。申彬在自己十几年的“修炼”中传承着“造物忌巧,待人以诚”的父训,“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精益求精”。
  而这个传承百年的技艺,正是一代又一代人靠着这种工匠精神保持原汁原味。
  那饱满得好似从瓷器中生长出来的色彩,不会出现在一个心浮气躁的作者手下。而淡彩对人的耐心要求实在太高了,仅仅一个普通碗上指甲大小的花瓣就需要十几遍上彩,而失色和器形变化则可能让一切前功尽弃。有句老话用“生在泥上,死在窑上”来形容这其中的艰难。
  由于釉下五彩瓷的工艺非常复杂,且合格率低,很多人为了求生存会简化烧制程序,求量不求质。但即使一年烧制成功的作品不到100件,申彬所在的醴陵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也坚持使用传统工艺。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申彬认为这句话回答了“非遗”传承人对于很多艺术品市场化的疑问。她对这门传统技艺的耐心和细心或许已经有了回报——岁月之刃对她格外开恩,这名长相古典的传承人,现在看起来仍像是20多岁的姑娘,仿佛流逝的时光都被沉淀在了瓷器上。
  她们这个坚持传统技艺的家族也得到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多的支持。今年6月,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醴陵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作为该项技艺的唯一代表受邀展出。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里,不同肤色的人感受着陈扬龙一脉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法的特色——“禅在花草中”。
  而在相隔千里的北京,申彬的作品“蒲塘妙趣”也在盛夏时节透出了丝丝禅意,“荷花开放于炎热夏季的水中,带来清凉的境界,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还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层涵义”。(记者惠滢)[责任编辑:王宏泽]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24小时排行
 哈尔滨HC120 蜂鸟(法语:Colibri)也称欧直EC120,是5座单引擎单主旋翼轻型直升机。由欧洲直升机公司,中国国家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非遗传承人告诉你什么是正宗西湖龙井茶
非遗传承人告诉你什么是正宗西湖龙井茶
3月29日,2017杭州市西湖龙井茶技艺大赛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双峰村举行。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戚国伟大师也到场&督战&。
戚国伟是杭州市总商会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发展西湖龙井,他已奋斗了50年,用&老龙井&一词形容,最是恰当不过。 他说:&&龙井茶地理标志范围分为三个产区:龙井茶西湖产区: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龙井茶钱塘产区:杭州市下属的其余8个县(市、区);龙井茶越州产区: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
只有按照龙井茶加工工艺加工,并且达到龙井茶国家标准的茶叶才是正宗的。法定产区以外区域出产的,都不能叫做龙井茶。好龙井茶共同点都差不多:口感醇甘,柔和不苦涩,还带有板栗、兰花等香气,茶叶颜色基本以糙米黄为佳;次龙井茶,喝起来则有苦涩味,香气不浓或没有,茶叶颜色过青或过绿。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怎么宣布的_百度知道
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怎么宣布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非遗产品注册与传承保护 注册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遗传承人申请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