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像波浪一样往下、浪不断往下分、我不知道要分到哪一层级、也不知道浪下一级细分为几个小浪、

查看: 11250|回复: 9
转贴:波浪方面杂文集。
转贴:波浪方面杂文集。
浏览:<font color="#FF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波浪理论的再认识
波浪理论是股指波动内在规律性的外在体现,是一套较系统的、全面的股市分析手段,它的存在及分析方法是毋庸置疑、值得信赖的。但同时它又是相对的,是对过去某一事物、某一片断局部的反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必须不断加以补充,使其更加系统化。从我国股市的具体情况出发,笔者对于波浪理论中的某些定律有几点不同见解:
1、波浪理论中规定“除第5浪以斜三角形形态出现之外,通常第4浪底不可与第1浪顶重叠”,在实际中并非如此,而是第4浪底有时会低于第1浪顶点,并于第3浪第一个向上跳空缺口附近处获得支撑,且一般不会回补这一缺口。例:自日524.43点至日788.16点展开了5浪上升的行情,具体数浪如下:第1浪:自日524.43点至日681.15点;第2浪:自日681.15点至日547.21点;第3浪:自日547.21点至日926.41点;第4浪:自日926.41点至日610.35点;第5浪:自日610.35点至日788.16点。其中,第3浪为延伸浪,5.18行情缺口为向上突破性缺口,第5浪以失败浪形态出现,第4浪于610.35点止跌企稳所探低点低于第1浪的顶点。
2、在完成正常数浪表示下跌行情(大C浪)已经结束后,一般会出现一个或若干个3波上升的D浪和3波下跌的E浪,同样也并非仅仅是五上三落的八浪周期循环,或者说大C浪的结束点为大调整的结束位置。
3、对于牛、熊两市的划分不仅只体现在升跌的幅度上,而更应从波浪的形态中入手分析。也就是说,除正常的表示五上(牛市)、三落(熊市)以外,还会出现非牛、非熊的D浪(不完全回升)和E浪(不完全回落),且D浪有时可以升越牛市行情的最高点,E浪同样也可以跌破熊市中的最低位置,两者相比较而言E浪运行的时间周期一般均超过D浪,感觉上似乎“牛短熊长”。
4、在1、3、5三个上升推动浪中,第5浪可以以单一、延伸、失败等任一形态出现,但对于以“斜三角形”形态出现的第5浪笔者不敢认同,并坚持认为这一形态为特殊的三角形形态整理,它只能在调整浪中出现。
如何把握好股指的波动规律,并作出正确的形态划分以便预测出未来的波动趋势?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每一浪的个性。以浪的波动形态为例,它总体上是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的外在反映,是呈趋势性波动的,但就每一局部的趋势波动而言又有着它的特殊性,只有了解这一特殊性才能更好的掌握波浪运动的规律。现将每一浪的特性简述如下:
第一浪———否极泰来(呈5浪运行)。特征如下:1.第1浪都在底部运动,属于营造底部形态的一部分。2.第1浪呈结构性上升,成交量和升幅稍有增长。3.大多数投资者会误认为是反弹浪,对后市看淡,涨升中常有大量短线抛盘的沽压。
第二浪———狐假虎威(呈3浪运行)。特征如下:1.第2浪是针对于第1浪的大幅下调,
但其幅度不能低于第1浪的起始点。2.第2浪是调整浪,其形态必定由之字形、平坦形、三角形、混合形任一形态所组成。3.从沪、深两市的指数波动的历史经验来看,第2浪多以横向整理为主,其跌幅较第4浪为小。
第三浪———强渡关山(呈5浪运行)。特征如下:1.大幅扬升,成交量明显放大,并常有跳空缺口伴随。2.通常以延伸浪出现,从形态上可以明显地再次划分为次一级的5个小浪。3.市场中的每只股票都在运动,并尽可能的努力向上拓展空间。4.市场利好频传,人气旺盛,技术指标常常被严重超买。
第四浪———变幻莫测(呈3浪运行)。特征如下:1.第4浪多以比较复杂的形态出现,是针对前期第3浪的深幅调整,但在形成第3浪的第一个向上跳空缺口附近处会形成支撑。2.第4浪是调整浪,其形态也必定由之字形、平坦形、三角形、混合形任一形态所组成。3.从历史经验来看第4浪多以纵向整理为主,其下调幅度通常接近第2浪回调幅度的两倍。
第五浪———欲攻无力(呈5浪运行)。特征如下:1.上升力度明显小于第3浪,且成交量亦同样明显减小。2.偶尔以失败形态出现,即第5浪升幅未能超过第3浪的最高点。3.即使该浪发生延伸,以延伸浪形态出现,但论其“陡度”远不及第3浪。
A浪———初露端倪(呈5浪运行)。特征如下:1.下跌推动浪中的大A浪及大C浪并非象1、3、5三个上升推动浪中的某些定律予以严格的规定。2.由于它是跌势的开始,股指连续以大阴线的形式出现,并时常伴随利空消息的频传,是这一浪的一个主要特征。3.技术指标已开始钝化,表明是对前期升势的完结。
B浪———多头陷阱(呈3浪运行)。特征如下:1.量价背离,即上涨无量、下跌放量,主动性买盘并非十分踊跃。2.热点主要集中在几只股票上,即前期未离场的主力机构在拉抬指数,以便清仓出局。3.情绪化,严重利空不跌、利多不涨是这一浪的一个主要特征。
C浪———暗无天日(呈5浪运行)。特征如下:1.指数全面性下跌,跌幅面广,下跌持续时间较长。2.与前期的反弹B浪之间常有跳空缺口出现。3.由于A浪的下跌和B浪的反弹使盘中的获利、解套筹码已陆续离场出局,余下的做空能量已开始减弱,但此时外围资金大多以观望为主,阴阳交错式的持续阴跌是该浪的主要特征。
D浪———虎头蛇尾(假牛市)(呈3浪运行)。特征如下:1.D浪是一种变形的部分调整,成交量方面也随之不断增加。2.高一级的D浪绝不是5浪上升的推动浪,但它又不同于调整浪,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由两个上升推动浪中间夹着一个调整浪完成;或者说在上升5浪行情中不具有第4浪的下调和第5浪的上升。3.高一级的D浪与第一浪有着相似之处,但第1浪通常在底部运动,是一个反复筑底的过程,而D浪形成初期多是“V”形反转形态完成,并连续以大阳线向上拓展空间,表现出强劲的反弹特征。4.高一级D浪中的中间调整浪由之字形、平坦形、三角形、混合形任意形态完成,且回调幅度可以跌破前一个推动浪的起始位置,不可以用上升推动浪中的某些定律加以分析处理。5.若1、3、5三个上升推动浪以高一级的形态出现,则D浪同样以高一级的形态出现,反之亦然。
E浪———穷途末路(不完全回落)(呈3浪运行)。特征如下:1.E浪是随D浪后的不完全回落,其基本形态与D浪相同但方向刚好相反,若D浪为高一级的浪,则E浪必然以高一级的形态出现,反之亦然。2.高一级的E浪,其调整浪部分是由之字形、平坦形、三角形、混合形任意形态所组成。3.高一级的E浪中的两个下跌推动浪具体特征是:第1个下跌浪通常以下降通道方式向下展开调整,最后跌破其下轨急速下探并完成;第2个下跌浪跌势一般较缓,由于它是最后一个小波段,已不具备相应的做空能量,所以一般以三个次一级的小浪来完成,且完结点通常在第1个下跌浪的结束点附近。
非常规顶形态。非常规顶最本质的含义就是多头意犹未尽,推动指数再次弹升接近或升越前期高点。该形态通常在长期牛市上升行情中的头部或阶段性头部出现,因为对于如此强劲的、长期的、稳定的上扬须进行两次调整,但这一形态在大D浪行情的末期极少出现。特点概述如下:1.若第五大浪发生延伸,则它的结束位置必定以非常规顶形态完成。2.非常规顶并非只有在第五大浪发生延伸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广义上讲它是对于1、3、5三个上升推动浪构成的长期升市的两次调整。3.非常规顶调整中的abc三浪,b浪为反弹浪,它的结束点(c浪的起始点)为熊市的开端,c浪应视为下跌推动浪中的大A浪。若长期升市演化为更高一级的推动浪,则b浪反弹的结束点为更高一级大二浪的起始位置。4.从理论上讲,若第5浪延伸,则第一次下调a浪幅度往往很陡,通常会调至延伸的第2小浪结束位置处,第二次下调c浪通常会调至第5浪延伸浪的起始位置,中间的反弹b浪有时会创出新高。
波浪理论对于分析后市的演变极具重要的意义,是判断未来趋势波动的重要分析手段。以波浪理论运用于股市进行波浪形态划分,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主观上的一些观点、想法必须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客观的、全面的对待股价的涨跌现象。
2.强势市场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市场的波浪形态就较为清晰,弱势市场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以强势市场划分为主,弱势市场划分为副。
用波浪理论进行划分,上海股市已走完三个完整的循环周期,现正运行于第四个循环周期末端,具体来说:
第一个循环周期,从日95.79点至日386.85点,以D浪、E浪形态完成。
第二个循环周期,从日386.85点至日524.43点,是以5个上升推动浪→非常规顶→3个下跌浪→一组D浪、E浪形态完成。
第三个循环周期,从日524.43点至日512.83点,是以5个上升推动浪→非常规顶→3个下跌浪→一组D浪、E浪形态完成。
第四个循环周期,从日512.83点至今,估计将以5个上升推动浪→非常规顶→3个下跌浪→四组D浪、E浪形态完成。目前已走完三组D浪、E浪,现正在运行第四组D浪末端。第四组D浪(如图):自日1341.05点至今。其中,第1个上升推动浪:自日1341.05点至日1547.70点;中间调整浪:自日1547.70点至日1586.63点,为顺势调整浪(1月11日1547.70点至1月14日1401.70点,小a浪;1月14日1401.70点至2月15日1746.44点,小b浪;2月15日1746.44点至日1586.63点,小C浪);第2个上升推动浪:自日1586.63占至今(延伸浪)。其中,日1586.63点至日1762.82点为第1小浪;日1762.82点至日1596.07点为第2小浪(之字形),日1596.07点至日1799.95点为第3小浪,日1799.95点至日1746.30点为第4小浪(扩大三角形),日1746.30点至今为第5小浪。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我看波浪理论(一)
波浪理论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有时候我会问,世界上的规律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正式因为波浪理论有许多近似神话般应验的实例,才有许多人迷信它,形而上学地应用它,最后导致害人。
首先要记住一点,就是股市中的任何分析方法,如果不加上自己的智力,是绝对不会准的。波浪理论也是一样。你看那书上写了一条又一条,好象拿来套就行了。如果这样的话,波浪理论就和技术指标一样了。
所以说,教科书上关于波浪理论的论述,有很大一部分是错误的,或者说是过于极端的。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能为己所用。所以很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波浪理论的正确内容,也即“精华”。
波浪理论的特点,就是将复杂的走势抽象成一个一个的“浪”。每一个浪,是指一涨或一跌,而不是一涨一跌。而这些浪又可以分出级别,多个低级别的浪可以构成更高级别的浪。最小的浪是指数分时图上可以分辨的最小波动,最短的大约10分钟,而最大的浪是股市的总趋势--向上。
波浪理论的核心,是顺流5个浪,逆流3个浪。也即,如果这个浪与它的上一级浪方向是相同的,它就应由5个下一级浪构成;如果是相反的,就由3个下一级浪构成。说起来有些绕嘴,应该话个示意图。实在不明白可以看书。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说法并不总是应验。
波浪理论的“精华”,就是将走势分成了3、5、7、9个浪,更主要的是分析了浪与浪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浪由3个浪构成,那这三个浪分别叫做a、b、c浪。a浪与c浪一般等长(幅度),偶尔有c浪是a浪的1.618倍。b浪常为a浪的0.618倍,但其它比例也很常见。关于3浪调整,有以下几种类型:普通型,b浪的高点低于a浪的高点,c浪的低点低于a浪的低点;平势型:b浪的高点略低于a浪的高点,c浪的低点略高于a浪的低点;顺势型:b浪的高点明显高于a浪的高点,c浪的低点与a浪的高点接近;穿头破脚型:b浪的高点高于a浪的高点,c浪的低点低于a浪的低点。
调整浪(逆流浪)还有两种特殊类型。三角型:由5个浪构成,逐渐缩短;延伸型:由均匀的7个浪构成。
顺流的5个浪,依次叫做1,2,3,4,5浪。有两个铁律: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浪;4浪底不可以低于浪顶。一般来说,3浪最长,1、5浪相等。3浪一般是1浪的1.618倍,但可以更长。有股谚曰:不要预测3浪的长度。 
大家千万不要拿来走势图就往上套,因为波浪理论可不是到处都适用的。如何适用波浪理论正是难点之所在。今天的内容只是打个基础,下回继续讲。
-------------------
我看波浪理论(二)
首先要强调一下波浪理论这个分析方法的优点。
1、不管你分析的对或错,你总是要在下跌之后买入,在上涨之后卖出,在相对的低点买入、相对的高点卖出,自然风险就小。
2、波浪理论可以买/卖到股票的最低点与最高点。 96年最高5.65元,我卖到5.6元,就是靠波浪理论。
3、在技术分析方法中,只有波浪理论能够在多种情况下准确地预测行情的幅度。象颈线破位的量度跌幅,只有在形成特定的形态后才有用,还不一定准。而波浪理论往往惊人地准确。
4、波浪理论的基本理论非常简单,易于掌握。
本节主要使用波浪理论时需注意的事项。
1、数得清就数,数不清就不数。波浪理论不是万能的。艾略特所说的大浪套小浪,无穷无尽,也是不现实的。我们数波浪的目的,不是要验证它的正确性,而是为了预测未来。许多股票的走势是一个宽带,杂乱无章,根本就没法数,千万别强迫自己。那样的情况下,还有其它的分析方法。
2、坚持铁律。不要凭主观心情数,认为是牛市就非得数出个5浪,认为是熊市就非得属出个3浪。许多人都犯这个毛病。那波浪理论可不是技术分析方法了,而是诡辩方法了。
3、注意波浪的级别。这句话说出来容易,实际数起来并非易事。因为各个等级的波浪并非特意画出来的,在幅度、形态上的区别也不是本质上的。这种工夫就要靠自己去训练。最初可能有几种数法,经过多次的验证,就知道如何数是正确的了。
下面是介绍波浪的特点:
1、对称性。主要是1浪与5浪对称,2浪与4浪对称,a浪与c浪对称。这种对称不光是在幅度上,也在速度与形态上。这种对称,是分辨浪的级别非常重要的提示。也是提高数浪准确率的有效引导。
2、简洁性。凡能数出波浪的走势,形态都非常简洁,走势几乎呈一个线状,哪里是低点,哪里是高点都非常清楚,而有时这种形态是突然从杂乱的形态转变过来的。清晰、简洁的形态是力度的象征。
先写这么多吧。等想出新的再补充。
                (几何级数)
---------------------------------------------
我的新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八浪循环说是主观的,但是波浪理论对我们也不无益处。
事实上,艾略特已经发现了股价运行轨迹的秘密,可惜他与客观规律失之交臂,毫厘之差结果走向了主观和错误。习惯于把一切归纳为精确的数字应该与艾略特会计师的经历有关,生活经验是影响人的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而且艾略特的全部研究是否始终是在病床上进行的?目前没有资料说明艾略特进行了投资实践,这对于理论研究是不利的。
笔者认为股价运行轨迹的客观规律就是:股价运行趋势多数情况下以三浪或五浪的形式运行。这是实际市场中从统计结果来看,出现次数最频繁的数字。三浪或五浪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常见型而不是唯一结果。市场中也可以出现一浪,七浪,九浪,十一浪等等,只是它们的出现频率不及三浪和五浪多而已。波浪理论的致命之处正是抹杀了这种变化,把常见型错认为唯一结果,才导致八浪循环的错误模式,为了自圆其说才出现特殊形态和&几种(浪)选一,不对再换&的分析方法。正象谚语所说:&为了掩盖一条错误就会犯十条错误&。
就连某些著名的波浪理论者也承认&波浪等级很难分清&,为什么难以分清呢?
他们解释为波浪理论是相对的,市场也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其实这又是&波浪理论是最富于弹性的&一语的翻版。的确,证券市场不存在绝对的事情,可是波浪
理论却不是相对的!它的八浪循环模式早已定下了一个绝对理论的框架,使波浪理论失去了&相对的&弹性,波浪理论者们实战预测中的屡屡失败远非分析理论的正常误差所能解释,而是表现了主观的绝对的波浪理论与客观的相对的市场实际的矛盾。
笔者认为市场真实的波浪具备如下特征:
1.按道氏理论关于三种趋势的定义和划分标准做为波浪的定义和三种波浪级别的划分标准,波浪只划分为三级。
2.每一个波浪不管是推进浪还是调整浪,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三个或五个次一级浪,也可分为其他数值的单数浪。不要把道氏理论趋势三阶段中的每一阶段固定划为一浪,因为趋势中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波浪,同时趋势三个阶段也仅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市场的趋势本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个趋势的内部三个阶段之中并无明确界限。(这一点在道氏理论中关于基本趋势包含几个次级趋势等论述中已可证实)。
3.某种趋势的产生或结束决定于推动该趋势的市场相对动力的产生或结束,并非决定于趋势是否走完了某一固定的波浪数量。不存在&三(浪)或五(浪)等于一(大浪)&的公式。
4.上升浪与下跌浪之间按该趋势的天价或地价做为划分标志,没有延长浪或失败浪等特殊形态。
5.波浪分析应参考形态分析理论中定义过的各种形态。
6.波浪分析应参考黄金分割比例等其他理论工具。
7.取消原波浪理论的所有数浪规则。
如果采用上述新波浪理论规则,可使波浪学说获得坚实的定义基础和划分标准,不但原波浪理论能解释的现象可获得更圆满的解释,而且原波浪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均可获得圆满解释,并且符合公认的标准、易于理解和接受。
原波浪理论的失败还启发了我们:理论对于市场的反映只能是客观的,不能是主观的;只能是理论尽可能靠近市场、尽可能接近客观实际,不能要求市场来靠近理论。理论应该反映变化的市场而不应是机械的不变模式,理论应该是实用的预测而不应是空想的假说。艾略特的波浪理论也许是证券分析理论不长的历史中最大的误会。
                (马波)
---------------------------------------
----------------------------
理想化的艾略特波动序列
艾略特波浪进阶
艾略特波浪理论三要素:浪型、幅度和时间。三者的重要性如排列顺序。在前面,我们已经将所有的型态都已作过讨论,上面,我们还列出一个理想化的艾略特波浪序列,以便让读者有一个较好的主观印象。波浪理论只是近似地表达自然界波动轨迹。既然无人能利用某种工具完全捕捉到自然界波动轨迹,那么,其波动的某一部分出现的幅度及所需时间,反而就变成次要的了。重要的是,当它的型态完全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我们能预知下一步它大概怎么走就行了。而前面所讨论的所有型态就变得非常有用。艾略特波浪的每一种波浪都具体地反映了市场大众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现象刺激再加上个人不同的理解而出现的不同判断。市场心理从悲观到乐观,然后又乐极生悲,每一次都沿着类似的道路前进但又不尽相同。无论是超大循环浪或是细浪,其波段都相当清晰。
第1浪:在技术上较具建议性。成交量及市场宽度出现明显的增加。但是,市场中绝大多数人只是认为不容易出现的一次中级行情而已。然而事实上,这一回价格指数出现了5个次一级的推动浪。不过,大部分的第1浪只是整个市场底部的一部分,随后的第2浪将会令市场认为熊市又再重现。大级别的第1浪总是在价格指数经历痛苦的调整之后出现的,市场资金充裕,但经济仍处于不景气,不过未来前景乐观。
第2浪:它经常把第1浪的升幅吃去大半,以致于在第2浪的终点出现时,市场无利可言。因此,第2浪出现锯齿型或双重锯齿的概率比第4浪要大。
第3浪:奇迹!强大且宽广。各种资金纷纷介入,令供求关系失衡,基本面彻底改善,投资者的信心明显恢复了。通常,会出现最大的成交量及价格变动。中等级别的第3浪通常是所有推动浪中最长的,经常出现延伸。如果是股票市场,二线股(特别是股本比较小的那一类)会脱颖而出,而三、四线股也试图跑出几只黑马。
第4浪:第4浪通常比较规范。其深度及运行时间也比较容易预测。在一般情况下,第2浪简单与第4浪复杂总令市场人士始料不及。高价股的碎步与低价股的上窜下跳也确实精彩。由于第5浪高价股很少有精彩的表演,故小幅上落较为正常,而低价股大幅回吐也只是为强劲的第5浪去制造泡沫而打底。
第5浪:通常是产生泡沫的地方。市场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人们开始透支未来。但是,市场上原来的领头羊现在已退居二线地位。在较大级别的第5浪,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某些分析师的“豪言壮语”。大级别的第5浪在经济未开始变坏之前,可能就结束了。这时,你甚至会听说水果档的老板娘在股市中赚到了多少钱。
A浪:市场大众一般都会相信,“A浪”只是正常的调整或反弹而已。有时,个别股票会提前出现大跌,技术上极具杀伤力。但散户仍然无视风险,坚决买入。A浪为接下来的B浪铺底。
B浪:“B浪是骗人的,是叫人上当的把戏,是多头陷阱,是投机者的天堂,也是散户心态的放纵。”通常,市场大众会认为A浪只是正常的回调,B浪出现时大部分人会认为新一轮升浪已展开。传统的波浪理论认为,B浪在技术上很少是强劲的。在B浪中活跃的股票经常是有限的数量。特别是中等以上的级别,经常可以见到次级股票大幅下跌后的回升乏力,但绩优股却十分抗跌。投资者如果感觉到这个市场不对劲,那么,B浪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C浪:下跌C浪通常极具破坏性。投资者在这个跌势中,除了抛售套现,别无他法。这个特性,在锯齿型中得到充分体现。上述的波浪特性,只是建议性的。并不意味着必然如此,那样的话,则是违反波浪理论的。这个世界除了“1+1=2”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所谓“必然”的东西了。波浪特性有时会误导投资者,以至贻误战机。因此,敬请投资者在实际分析工作中,一定要以浪型为准。然而,了解波浪的特性,分析师将会自信得多。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一)
如果由我选出本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我会选“艾略特波浪理论”。因为它是自然界波动规律的一种近似“数学表达模型”。基本上,它和其他股市分析方法不处在同一层次上。事实上,可能是运气的关系,瑞福·尼森·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竟然在养病的三年期间,通过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仔细研究,而发现我们现在所谓的“波浪理论”,就像“高尔夫球落点问题”一样,我们已经无从知道艾略特是如何发现的,只能说是他的运气而已。
波浪理论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工具,具体表现在其普遍性及精确性。说它具普遍性,是指我们可在许多有关人类活动的领域中运用到它,且许多时候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说它具有精确性,是指在确认以及预测走势的变化上,其准确性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其他分析方法所难望其项背的。当时,准确地说在美股见底之前的半个小时,艾略特就预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将会出现一个大多头市场。他的这项预言,与仍然弥漫着熊气的市场截然相反。其时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会超越它在1929年所创下的最高点(386点)。但是,事实证明波浪理论是对的!
在今天,由于学习波浪理论的人(特别是国内)本身水平所限,个别人士作出一些不负责任的预测,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波浪理论的声誉。这并非是波浪理论本身的问题。正如一位伟人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有可能,各位读者先学习辩证法,相信会对学习波浪理论有较大的帮助。而本文对于一些需要作过于深入的讨论的地方,也会适可而止,这也是为初学者着想。
五升三降是波浪理论的基础
波浪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遵循着五浪上升,三浪下降的基本型态,从而形成包含八浪的完整周期。前面五浪所组成的波浪是股市运行的主要方向,而后面三浪所组成的波浪是股市运行的次要方向(图2)。图2中的第1浪,第3浪和第5浪称为推动浪,第2浪和第4浪则称为修正浪。经过第1浪至第5浪推动之后,又会受到a、b、c三浪的修正。在这个完整的八浪周期结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类似的周期变动……,如此不断地重复。这样,较小级别一波浪总是包含在较大的波浪中,或者说:波浪理论认为,任一序列中,任一级次的浪,均可被细分以及再细分为较小级次的浪。但五升三降乃是其基础。
尽管古今中外,有不少人对这个“五升三降”提出种种质疑。或许事实上它并不是代表了真理。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在没有证明其他序列比之更好之前,我们还是先以此为基础。图3是1989-1995年初香港恒生指数走势图,这是一组典型的艾略特波浪,遵循了“五升三降”的原则。由于波浪理论所描述的波浪“有界无限”(在实际应用中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每一级次的波浪作出标识,以及准确分析。习惯上,我们只关心所有级别中九个级别的波浪:
超级大循环浪、大循环浪、循环浪;
基本浪、中型浪、小型浪;
细浪、微浪、次微浪。
一般而言,超级大循环浪的运行时间往往会超过一个人的寿命。而细浪以下的更小级别的小波浪运行时间很少超过1小时。因此,在实际应用上,我们只关心这九个级次的波浪。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比较正确地辨别波浪的级次,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在一个新的波浪开始之际。我在分析工作中,也经常会面临这样的困难。但是,好在我们所关心的只是相对的级次而已!而当你的经验开始变得丰富之后,你会觉得这已不是重点了。不过,我们仍然会在做分析工作时划上记号,下面 是一般的习惯标记符号:
超大循环浪(GrandSupercycle):
    、、、、,、、;
大循环浪(Supercycle):
   (I)、(II)、(III)、(IV)、(V),(A)、(B)、(C);
循环浪(Cycle):
    I、II、III、IV、V,A、B、C;
基本浪(Primary):
   (1)、(2)、(3)、(4)、(5),a、b、c;
中型浪(Intermediate):
    1、2、3、4、5,a、b、c;
小型浪(Minor):
    (ⅰ)、(ⅱ)、(ⅲ)、(iv)、(v),(a)、(b)、(c);
细浪(Minute):
    ⅰ、ⅱ、ⅲ、iv、v,a、b、c;
微浪(Minuette):
    1、2、3、4、5,(a)、(b)、(c);
次微浪(Subminuette):
    ⅰ、ⅱ、ⅲ、iv、v,a、b、c;
上述标记符号并不是唯一合法的,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标记符号。值得注意的是,不宜使用“大”、“特大”、“一、二、三……”等字眼,它除了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够专业外,没有任何好处。
另外,如果使用科技标记法,如“A1”、“C5”等则会令波浪图不容易快速阅读。也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波浪理论的“五升三降”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浪中有浪更是包含了丰富的哲理,与中国古代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含义多少有些类似。一名高瞻远瞩的投资者,他总是会注意到目前股市的走势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处在什么阶段。波浪理论恰好就是这样一种合适的工具,就像一副大倍数的望远镜一样,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它又可变成一副显微镜,帮助投资者捕捉市场大逆转的转折点。
我要提醒投资者,每一个波浪并不是相等的,它可以压缩,可以延长,可以简单,可以复杂。
总之,一切以型态为准。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二)
推动浪及其变异型态
如果在你面前站着一只动物,你一定可以知道这是人或者是猫或是其他你所知道的动物,如果   是一个人,你会知道他的哪部分与你不一样,但你会知道他是人。在艾略特波浪理论中,波浪的型态决定了其性质是推动浪还是修正浪。但是每一个浪的型态也不完全一样。在现实情况中,推动浪会因基本面的不同而出现一些变异型态。但以标准的推动浪来说,它们是五浪推动的,在牛市中是五浪上升,在熊市中是五浪下跌,五浪结束就会运行修正浪。推动浪的变异型态则有数个种类。最初艾略特只提出了“浪的延伸”、“失败的第5浪”、“倾斜三角形”等类型。后来,又有人进一步指出,还有“第二种倾斜三角形”等形态。
所谓浪的延伸,是指浪的运动发生放大或拉长的现象。当波浪发生延伸时,将会使得此一波浪序列形成大小相似的九浪,而如果延伸浪中再出现延伸,则我们会见到十三个大小相似的波浪。根据我的经验,在现实中波浪的延伸是经常出现的,也许在未来,浪的延伸会被认为是推动浪的正常型态。如果在分析中无法辩认是哪一个波浪出现延伸,这不要紧。因为在艾略特的理论体系中,五浪、九浪与十三浪甚至十七浪的意义是一样的。我们所关心的是波浪的延伸到底给予我们什么好处。一般情况下,三个推动浪中有且仅有一个浪出现延伸。这个事实,使波浪的延伸现象变成了预测推动浪运行长度的一个相当有用的依据。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发觉第3浪出现延伸时,那么第5浪理应只是一个和第1浪相似的简单结构。或者,当第1浪与第3浪都是简单的升浪,则有理由相信第5浪可能是一个延伸浪,特别是当成交量急剧增加时。请注意,在成熟的股市,延伸浪经常会出现在第3浪中;而在新兴股市中,第5浪往往也出现延伸的现象。
推动浪可以延伸,也可以失败。艾略特使用“失败型态”的字眼,藉以描述第5浪的运动未能突破第3浪终点的价格水平。也有人使用“未完成的第5浪”这个词表达上述意思。我认为,如果不使用“失败的”这个词,则不如使用“未创新高(低)的”。因为“未完成的”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第5浪尚未结束。当第5浪不能创新高(低)时,很可能市场会出现大逆转。其包含的深层意义,并非在此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要特别提醒读者的是,在实战应用中一定要注意第5浪中的次一级5个小浪清晰出现后才可确认此“失败5浪”。否则,可以演变成“4浪b”,只要它是3浪运行的。“失败的第5浪”的出现,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基本面出现突然的重大变化而造成的。例如,利率变动、战争、政变等。不过,单有基本面的变化而第3浪没有过分扬升的话,则也很难令第5浪失败。正如现实世界难以完美一样,股市也经常会出现令人遗憾的地方。除了“延伸”和“失败”之外,倾斜三角形型态也是推动浪的变异型态。相对前两者来说,这确实是较为少见的。艾略特认为,倾斜三角形为推动浪中的一种特殊型态,主要出现在第5浪的位置。他指出,在股市中,一旦出现一段走势呈现快速上升或赶底的状况,其后经常会出现倾斜三角形型态。
----------------------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三)
   人生旅途,有顺境有逆境。顺境时开心、高兴,度日自然容易;逆境时万事不顺心,你会觉
 得日子难熬。股市的波动也有类似的情况,推动浪容易判别,修正浪较不容易清楚地加以辨识和
 划分。我的经验是:除非修正浪已经结束,并且完整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否则要辨认是一件相
 当困难的事情。而事实上,修正浪的变化相当复杂,型态种类比推动浪要多得多。
     传统上,波浪理论将修正浪分为四种型态,现分别介绍如下:
     (1)锯齿型:锯齿型的修正浪是三浪运行的,以A-B-C标识。它可以细分为更小一级
 的5-3-5的形式。多头市场中的锯齿型态,是三浪下跌的修正浪,空头市场中的锯齿型态,
 是三浪上升的修正浪。锯齿型态的修正浪,其A浪由5个次一级的子浪组成。B浪则由3个次一
 级的子浪组成,而且B浪的终点明显地低于A浪的始点水平(如图1)。有时,特别是当一个锯
 齿型态未能达到正常的目标时,市场会出现连续两个(至多三个)锯齿型态。每一个锯齿型态之
 间由一个“三浪”所连接,即所谓的双重锯齿型或三重锯齿型。这些衍生的变化型态就好比是推
 动浪中的延伸型态,只是较为少见。
     (2)平台型:和锯齿型不一样,平台型的修正浪细分为3-3-5,同样以A-B-C标
 识。由于市场在推动浪之后缺乏足够的拉回力度,使得A浪无法像锯齿型修正浪那样形成完整的
 五浪。因此,B浪的反弹(下调)也得以接近A浪的始点才结束。当然,接下来的C浪一般也在
 较A浪终点不远的地方即告结束。不像锯齿型中的C浪,结束的位置往往明显低于A浪的终点。
 空头市场中的平台型态,与多头市场相同,只是倒转过来而已。整体而言,平台型态的修正浪,
 对于先前推动浪的拉回力度,经常小于锯齿型态。这也是读者预测市场走向比较可靠的依据之
   艾略特波浪理论认为,平台型修正浪经常出现在强劲的市场趋势中,许多时候是在延伸浪后
 出现。而且,市场走势愈强,平台整理的时间就愈短。与双重(三重)锯齿型态一样,平台型态
 也有双重平台、三重平台之说。但是艾略特却把它们归入双(三)重三的复杂型态之中——稍后
 我们也将讨论。上帝是公平的。由于平台型态通常修正幅度比较小,也因此而令其变化比较多。
 艾略特赋于了三种不同的标记——常态、扩张以及强势平台。扩张平台是指在平台型态中,B浪
 的终点超出A浪的始点水平,而C浪也明显击破A浪的终点而进一步探底。而强势平台则是指B
 浪超越A浪的始点,而C浪则未击破A浪的终点,显示出市势非常强劲。不过,在过往的日子里
 较大级别修正浪中,很少发现这种型态。因此,读者在实际分析中,最好不要抱侥幸的心态。否
 则,所遭受的损失可能会比较可怕。相比较而言,强势三角形则比较常见。
     (3)三角型态:三角型态是唯一以五浪运行的修正浪,其次一级的细浪皆可划分为三浪,
 即3-3-3-3-3的型态。在三角型态中,大部分的次一级细浪都是锯齿型态。
 但是,有时候某一个次级浪(C浪的可能性较大)会出现比其它次级浪更加复杂的型态。此外,
 某些时候三角型态将会延伸为九浪,是因为其中一个次级浪本身以三角型态出现,E浪的可能性
 最大。艾略特认为,三角型态只会出现在第4浪、B浪或X浪中。第2浪形成三角型态的机会甚
 少。股票市场中,当三角型态结束之后运行的推动浪经常会出现“飚升”的情形。其上升目标大
 概就是三角型态最宽部分的距离。我想,读者在平常的分析中也会有类似的经验,因为这和一般
 价格型态分析的目标是相同的。以前,波尔顿(著名波浪理论追随者)列出一种变异型态,叫做
 “水平三角型态”,用来表示三角型态两条边界线互相平行的情况。不过,艾略特本人却未提过
 。事实上,前述三角型态艾略特就称之为“水平三角形”,以便和我们此前所讨论的“倾斜三角
 形”有所区别。
     (4)双重三或三重三型态:前面三种形态,都是简单型态的修正浪。而下面我们所讨论的
 双(三)重三则是复杂型态的修正浪(如图6)。艾略特认为,当一个简单型态的修正浪运行结
 束之后,如果市场不允许出现新一组推动浪,那么它还要继续在过渡浪(标记为X浪)之后再运
 行一个修正浪。有时候,这种情况还要重复两次。而很多时候,是基本面的因素导致了这种局面
 的产生。前面我们曾提到过双重平台、三重平台,艾略特之所以将它们归入双重三或三重三型态
 ,是因为他认为水平型态的修正浪和双重锯齿型态的非水平修正浪有所区别。我想,如果单纯以
 型态划分,这样的意见不够严谨。但是,如果对于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着重于修正浪的运行幅度
 来说,这样的划分显然更加合乎情理,也更容易让初学者接受。根据我的经验,由于人类社会的
 迅速发展,事物都比以往任何时候要更加复杂。因此,复杂型态的修正浪出现的频率也会随着人
 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增加。我建议读者在一个三浪下跌之后不要轻易下结论认为修正浪已结束。
 它也许只是更大级别修正浪中的A浪,又或者是第一组ABC,X浪之后还有第二、第三组AB
     上述四种修正浪的型态是经常出现的,也有一些不常出现的变异型态,我们下次再作讨论。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四)
修正浪的变异型态
      常人共有10指和10趾。但平常,我们也见过12指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不是人,只
  能说他有些怪而已。修正浪有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变异的型态就像突变的染色体一
  样,令人厌烦。不过,没有这些变异型态的存在,波浪理论也就失去了稳固的根基。历史上
  不少波浪理论的追随者都纷纷提出了自己所认为的也属于修正浪一种的变异型态,乃至国内
  ,也有人标新立异列出许多古灵精怪的型态,企图为其说法或浪型划法提供足够的证据。在
  我来看,当一种理论已经成为“标准”之后,不要轻易去做改动。特别是他所观察的市场缺
  乏足够的自由竞争机制,这样往往由于取样的不准确而造成的错误,会令人对这种理论产生
  误解。
      下面,我们先看看几种变异型态:
      (1)强势三角形:通常三角型态中每一个次级浪均是依次递减(增)的,但在某些时
  候,特别是收缩三角形中,b浪会突破a浪的始点,这样就形成了强势三角形型态。这种情
  况的出现,说明市道极为强劲,但也令分析师会束手无策。究竟是新一轮升势还是b浪反
  弹?的确是一件头痛的事情。
      (2)前置三角形:以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倾斜三角形的情况。它出现在第5浪居多,
  但也可以出现在c浪中。其内部结构为3-3-3-3-3的形态。现在,另一种倾斜三角
  形也值得我们关注。它的内部结构为5-3-5-3-5的形态。这种情况在锯齿型的A浪
  中最为常见。有时候,第1浪也会出现。我认为,价格波动除了温和的平台型之外就是凶狠
  的锯齿型,两者之间差距太大。如果某些时候,当一组5浪中的第1(或5)个小浪走得过
  急,那么将会出现一组不可思议的5浪,其幅度之大有可能动摇波浪理论的根基。因此,前
  三角型态的出现,就是两者之间的某种平衡——虽然是5浪下跌但也不至于跌得太多。即便
  如此,其后出现的b浪仍然是属于较弱的类型,投资者不可有过高的期望。
      (3)变异的锯齿型:艾略特曾经指出,有一种非常态修正浪,b浪将如锯齿型中的一
  样,并未爬升到a浪的始点水平,便已结束,而随后的c浪也未跌破a浪的终点。如果这种
  型态事实上存在的话,确实是“失败c浪”。事实上,艾略特提出这个型态是不正确的,它
  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波浪理论的根基。至少以我的经验来看,小时图以上的任何价格走势至
  今尚未发现有这样的例子。以深沪股市为例,5分钟图上倒经常见到有类似的型态出现。但
  是如果仔细地划分,十有八九可以归到其他型态中。我希望读者不在万不得已时,不要作出
  这样的划分。
      (4)非常态顶部:这个极为少见的变异型态,是在特定环境下出现的。艾略特在其著
  作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去解释这个概念。他指出,如果第5浪出现延伸,发生且终止在一个
  更大规模的第(5)浪之内,而一个相当大型的空头市场即将到来时,则此即将到来的空头
  市场(修正浪),如果不是以一个相当异常的小扩张平台型态作为前导(a浪),那么其中
  的c浪,相对于a浪而言,将会显得非常地长。对于这种说法,后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
  和第(3)中所列出的变异型态一样属于概念性错误。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在一些
  小型的顶部确实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作出其他形式的划分虽然也可以,但没有这样划分
  来得自然。诸位请记住,波浪理论既然是自然法则,那么在划分上总是有许多种解释,如果
  你的眼睛看着不顺眼,于是,错误的概率就在加大了。我建议读者在实际运用时大胆使用这
  种划分。
      (5)“A-B底”:在自然法则中,艾略特曾经提出一个所谓“A-B基础”的结构
  ,在A-B底的型态中,市场在结束一段符合波浪划分的下跌走势之后以3浪向前推进,然
  后再出一段3浪下跌,最后才进入多头市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特殊型态根本上不存在。
  如果成立的话,那么“五升三降”的波浪理论自然就瓦解。 
    上述变异型态,有些至今尚未能在业界取得共识。至少,我认为第(3)及第(5)项
  不能成立。另外,艾略特还提到了一种叫“半月”的形状。但不是修正浪的具体型态(图5
  ),它只是价格指数走势的描述。在一个上升或下跌过程中,市场的多空力量对比缓慢地变
  化,以至突然加速,然后在一根长阳或长黑中结束。充分反映了股市中投资人的心理变化状
  况。至今,我们已介绍完所有的波浪型态。有时候虽难看一点,但从我开始认识波浪理论开
  始到现在,没有一段走势其型态划分在上述讨论的型态之外。起码,波浪理论可以满足了中
  国股市分析的需要。至于有些人认为波浪理论不适合中国市场,我倒有兴趣知道,他对波浪
  理论的认识到底有多少?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艾略特波浪理论新解(七)
过往历史的回顾以及未来10年预测
在了解过各个阶段波浪的特性之后,我想你们一定已经开始喜欢上波浪理论了。你一定会惊奇,5浪上升之后为什么一定要3浪下跌?但是准确的波浪划分足以让你在股市最狂热的时候退场。无论如何低迷,股市只要修正浪结束就不会因为经济不景气而不展开牛市。或许你还有很多疑问,但是我建议读者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学习这门“功课”。如果觉得理论性太强的话,我想让大家轻松一下,然后再回到我们所学的波浪理论上来。
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地球的历史不能记载下来。地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谁也说不清楚。或者是41亿年前,又或者是47亿年前。不过,科学家大概知道在“最近”-6000万年前,恐龙“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而“刚才”-200-300万年前,人类才开始出现--还只是原始人类。几乎在“现在”,我们才发明了火车、轮船、飞机和电脑。而“刚好”我们第一只克隆羊面世了。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如果有一种指数能反映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我可以肯定,它是符合“五升三降”的艾略特波浪理论的。
现在,我们把生命演化的其中一个片段作为剖析对象。还是从1929年美国出现大股灾说起吧!在当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最高点是386点,不到几年,它就急跌到了45点的低谷。就是从这里开始,艾略特所认为的第五次浪潮展开。。毫无疑问,5个次一级的子浪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只是,其中的第5浪尚未结束而已。但是,美国人却不这么看,有人认为道.琼斯指数在未来的50年将会上升至10万点水平,请对照一下我们之前所列举的波浪特性,这是否就是某些分析师的“豪言壮语”呢?
在第五次浪潮最初的几年、十几年,体积庞大的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就发明出来,后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实际上成了第五次浪潮中第三个子浪潮的高点)。而比尔.盖茨则让美国人体验了第五个子浪潮的第五个小浪潮的疯狂。我认为,第五次浪潮实际上是指电脑浪潮。在这个浪潮当中,电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经济学家、股市分析家、行业分析师的分析只是作为注释而已。甚至政府首脑的讲话,也无法违背自然规律。无论是多么的美妙,算盘还是被电脑赶出了这个历史舞台。现在,电脑行业的发展速度就跟一些遭恶炒股票的上升速度一样,越来越快。但只是强调多功能及速度快。而且,甚至是文盲,也可以轻而易举地介入这个行业。PC领域,一个又一个的分支遭到产品加速跌价问题的困扰。先是CPU,接着是板卡、硬盘、内存、显示器,现在是打印机、扫描仪。这一切无不为5浪5作了最好的说明。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艾略特所谓的“第五次浪潮”预测。艾略特于1942年10月写过一篇笔记,名叫”市场未来的模式”,这篇笔记只有几段文字,但贵精不贵多,它凝聚了艾略特半生的心血。他推断,人类30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3个上升阶段和两个下降(或调整)阶段:
(1)1776-1850年:第一个上升阶段;
(2)1850-1857年:第一个调整阶段;
(3)1857-1929年:第二个上升阶段;
(4)1929-1942年:第二个调整阶段;
(5)1942-2012年:第三个上升阶段。
他的那篇笔记还作了两条曲线,一条曲线是1857年到1929年股市的波浪走势分析,另一条曲线是1776-2012年长达200多年的涉及人类近300年发展历程的巨大的波浪走势曲线。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艾略特关于300年经济大波浪的预测是准确的话,我可以肯定,股市自然会提前若干年作出反应。延伸的大循环浪V自1972年前展开,毫无疑问这正是PC的萌芽阶段。1987年美股出现股灾,但仍是PC发展的好时机。比尔.盖茨的操作系统逐步成为行业的标准。到今天,WINDOWS98乃至WINDOWS2000基本上已没有什么革命性的设计。INTEL的CPU也只是迫于市场的压力而把PⅡ芯片中的CACHE去掉以便可以在低价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可以说,WinTel联盟所主导的大循环浪V已进入尾声。作为见顶的佐证,兼并浪潮席卷欧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牛市初期中小企业居多,到后期甚至末期自然是不断有中小企业被淘汰,大企业寻求合并。
为什么我没有在更早的时候认为欧美股市要见顶?我注意到浪潮中的主线--各个领袖企业的首脑仍然健在并主持工作。但是,现在,可口可乐的前主席已去世,INTEL的总裁退居二线,巴菲特先生年近七十等等都令我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波浪理论告诫我们,2000年是美股见顶的重要时间之窗,长期的“高增长、低通胀”未必是理想的,这只是愚蠢的经济学家的说法。发达国家供大于求的状况继续恶化。Seagate不久前宣布其第10亿只硬盘驱动器磁头出厂。这意味着在全世界所有的人(包括那些饿到只剩皮包骨的人)中,每6个人就有1个人的裤袋里装着一只Seagate磁头,难道还要令其他5个人都要拥有一只Seagate磁头吗?
美股见顶以后,接下来自然是历史性的股灾!下跌基本目标是4000点水平,甚至更低。基于交替原则--一个我们将在后面讨论的话题——这次修正将以锯齿型的急跌形式出现。而且,很可能是一种“半月型态”(前面提到过)。非常抱歉,比尔.盖茨先生的财富将被砍掉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巴菲特先生可能成为世界首富,但也要“减肥”。我相信,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欧元也许因此暂时取代美元的地位。在那时候,人类社会将会更多地注意环保——经济低迷通常会出现“节约心理”。同时,也会更加注意人类本身的价值。在调整的后期,新的领袖行业将会产生,成为一种大气候。
在这种世界大气候下,中国的表现又如何呢?中国也要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但中国已经或即将展开”第三次浪潮”(当然,级别不能与西方世界的第五次浪潮相比)。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次浪潮”,我认为是始自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甚至是更早的1976年。改革开放是第一次浪潮的主线。遗憾的是,1987年以前没有一种价格指数来反映这次浪潮,期间虽然历经80年代初的意识形态斗争、88-89年的经济大动荡,但是,到93年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之前基本上是高速增长的阶段。第二次浪潮是宏观调控促成的,在第一次浪潮中独领风骚的地产业受到巨大的打击。虽然说要长期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但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底部市场谨慎的心声而已。实际上宏观调控(这里特指93年慢刹车)早已结束。
第三次浪潮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我同意陈东陵博士的观点:“短缺经济在大多数领域基本结束,这一时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必须清楚地认定把发展交通运输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交通运输应当成为第三次浪潮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未来的10年,将会有更多的人在一天之内到达800-1000公里外的目的地。而现在,通常只能达到500公里左右。但是我不认为航空运输会有很大的发展。主要的利润增长点来自于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运输,一切与中国以外联系紧密的行业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进出口、旅游服务、高科技、石油、有色金属、家电等等,都会受到影响。金融、贵金属(如白银、黄金等)、基建等行业则影响不大甚至有利好的可能。
在未来的日子,人类会再次发现黄金的价值,各国央行也会被迫再次买进(现在是不断抛售)黄金。白银有可能创出8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紧贴着经济的股市,自93年2月见顶后一直调整到96年初。之后,又再展开新一轮牛市。我一向认为,始自96年的大牛市运行时间可能是13年(本文写于两年前,目前认为8年可能更恰当)。循环浪Ⅰ由1987年--1993年,循环浪Ⅱ由1993年--1996年,循环浪Ⅲ由1996年--2009年(或2004年)。然后展开循环浪Ⅳ。对于循环浪Ⅴ,我更倾向于是延伸的第Ⅴ浪,运行时间比第Ⅲ浪更长。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波浪理论应用技巧
由美国人艾略特创立的波浪理论,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在市场中就颇有争议,但它最终依靠其独特的价值和研判功效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该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涨跌周期即八浪循环,由五波段推动浪和三波段修正浪组成,并可被进一步分九级144浪;推动浪与主趋势方向一致,大多都有且仅有一波出现延长现象,其余两波在幅度和时间方面会大致相同,而调整浪则与主趋势方向相反。一般来说,波浪理论只用以分析或平均指数,并由此发现较理想的买卖时机。
A、牢记波浪分析三要素。波浪所构成的形态,是波浪理论的立论基础,对数浪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其次是波与波之间的比率,以及同级波浪中每波持续的时间,组成波浪理论的三大部分即波浪分析三要素。同时,成交量在波浪分析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主波段中,并被用来检验波浪或预测波浪是否延长。
B、求同存异,旨在实战。当一个波浪循环尚未结束时,波浪的划分无疑会存在不止一种可能。因此,在运用波浪理论研判时,就必须首先根据规则和波浪的个性或特征排除掉不可能的划分,同时寻找出合理的并按照概率大小进行排序,这就是存异的一般程序。而求同则是在两、三种可能之中,由波浪分析本身得出对近期乃至后市一致的判断,这才是至关紧要的且具备操作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以(600690)的复权图为例进行说明:从图中我们看到该股波浪划分依据主要是波浪指引及成交量分布,当然也可将第三浪中的第1波划为第三浪,之后的第五浪划为延长浪,1997年4月低点为其中的第四波,之后再次出现延长现象。但无论哪种最终被验证为是正确的,以下共同点都是相同的:即1996年4、5月间放量攻压力线和5·18行情最高点,是该股进入升势的明确标志,该股至今的调整很可能尚未结束,图中的支撑区域在1999年5月低点附近,而另一划法已得到验证,即下穿后不久便出现股价翻倍的升势。
C、熟悉波浪个性,留心股价通道。在不同的波段运行时期,市场反映出来的特征是不同的,政策、基本面和消息面等也不尽相同,但市场群体由悲观到乐观或从乐观到悲观的变化过程,却按相似的途径不断循环发展,因此,熟悉每一浪的个性即市场心理状态及其情绪,对波浪分析必定大有益处,如排除可能极低的划分,甚至可以预知主流热点所在。受心理及情绪的影响,价格走势往往会存在强弱的差别,一般都能反映在股价通道中,主要是:第3浪即通常所说的主升浪,应上穿由第一浪顶所做的与趋势线L的平行线即通道线,第5浪上摸高点往往触及不到该线,而第4浪则在新通道的趋势线处终结,见附图。
D、了解波浪的常用百分比。在推动浪中,若第1或第5浪延长时,其长度经常是其余两浪最大涨幅的1.618倍,若第3浪延长时,很可能会远远超过第1浪长度的1.618倍,此时还可利用经验公式来预测第5浪的大致高度,该公式为第5浪=第1浪×3.236+第1浪的浪底或顶,但它不一定适用于以楔形运行时的驱动浪;在调整浪中,无论哪一种具体方式,整理结束位置通常与此前涨跌幅保持某一比例如0.382、0.5和0.618等。
E、注意X浪与失败浪的要点。在混合型调整中,X浪以3波方式展开,并发挥着不同整理方式的连接作用,大多是在强大外力影响下形成的,但最终多可被划入B浪,而在不明朗或循环未结束时则不失为较好的权宜之计。失败浪是指第5浪未超过第3浪的高度,说明此前升幅过大或市场已明显转弱,并预示即将出现的调整幅度较深或时间较长,另外C浪不及A浪时情形与之相似。
----------------------------
艾略特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统计后指出:两条平行的趋势通道常常可以相当准确的预测价格波浪运动的上下边界。当你能及时并且恰当的画出这个时,你就可以预测股市的未来。
画出一个推动浪的第一步是找出至少需要的三个点。当第三浪结束时,先连接1、3浪的价格高点,然后以2浪的价格低点为起点做1、3浪连线的平行线。这种连线可以使我们预测第四浪的价格走势边界。
如果第四浪的价格端点没有碰到平行线,为了预测第五浪的价格边界,我们就需要重建价格通道。首先连接2、4浪的价格低点,然后以3浪的价格高点为起点做2、4浪的平行线,由这个价格通道,我们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第五浪的价格高点。
-------------------
多重底的最后一浪
无论是双底、三重底、头肩底都可以看作一种形式上的多重底,圆底从另一时度跨度来看也有可能是多重底的一部分,箱体振荡是最常见的底部形式。股民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这种整理形态在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多重底的哪一个底才是最后一个底部,由此开始股价真正向上突破,因为最好的介入机会就在于此,这就涉及到如何确认。
富龙热力(年4月14日这一根长阳标志着该股长达半年的底部震荡结束和新的上升浪开始。这根放量的长阳成功的突破了箱体上缘的长期压制并在其后以不缩量的方式站稳在平台顶部,其后股价在平台顶虽有反复但一直未有再度回落,获得30日均线支撑后开始一路上行。这是一个多重底如何结束最后一浪的实际走势,我们可以看出它有如下的特征:
1、 价运行到箱体顶部没有按照波浪的惯性很快再度回落,而是在顶部站稳,而且成交量也没有继续按照惯性的方式开始再度萎缩到以前的水平;
2、成功突破重要的阻力位置或压制均线;
3、在突破位置的某一天的日K线放出了筑底以来的天量(实战中非常重要);
4、如果不是过于急速的行情的话,最后一个谷底两侧的成交量变化应该符合一条&右侧吞没&原则:即以最后一浪谷底中心点为界右侧半浪的成交量水平要明显的超过其左侧整个一浪的成交量水平,这是一条确认将形成底部反转的条件,否则的话,这个突破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除上述这四个特征外,对于在底部持续时间较久的多重底形态最后一浪反转时往往伴随着10日均线向上穿过半年线(122日线)形成金叉向上的情况,这在有关指标分析的内容中再详细探讨,多重底突破后的第一目标可以暂定为从突破位置往上一个底部箱体的高度,而最终目标往往会更高。
(徐胜治)
--------------------
波浪等长原理
波浪等长是波浪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理。
艾略特认为,一个五浪序列的波浪结构中,两个驱动浪在幅度和时间上趋向等长。如果其中一个浪是延长浪(通常第三浪为延长浪),那么第一浪或第五浪就趋于等长,如果不是等长,那么他们之间的比率应为黄金分割,即0.618。
利用,我们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数浪并预测后市的价格运动幅度与时间。
-----------------------
波的位置法则
几周之前,我们在《波浪理论与沪深股市》的第38期里面就对当前沪深股市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波浪理论分析,我们讲到&首选浪形循环级第五大浪中的第三推动浪中的第⑸子浪的第5小浪的延长已经结束,其后将运行的是V-④的调整浪型&,&这一浪型是复合型态的调整浪型,主要是'Z'字型与'平坦型'的组合调整方式&,&时间方面表现为箱体运行的中长期过程&,&中期理论目标有两个可以参考,一个是1860点,另一则是1800±20点,但短期之内有许多反复,不会马上见到&。那么,通过近期沪深股市的走势来看,以上的这些话似乎提前描述了市场未来的演变情况,笔者以为深层次的道理就在其中吧!
下面我们再来对进行实例讲解。以沪市中个股&&的走势分析图。我们对其进行波浪分析。该股第①的浪尖在日的1.21元;第②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13元;第③浪的浪尖则在日的1.44元;第④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36元;第⑤浪的浪尖则在日的2.05元,A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49元;B浪的浪尖则在日的1.88元;C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31元处。
在以上的浪形中,第②浪的低点1.13元就比第①浪的起点位置高,这就是。另外在A-B-C三大浪中均出现了复杂的波形。其中特别是在C大浪里面,又出现了a-b-c的形态,其中,在子浪a里面由5个小浪组成,a-1浪的浪底在日的1.72元;a-2浪的浪尖则在日的1.85元;a-3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54元;a-4浪的浪尖则在日的1.68元;a-5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49元。
另外在c子浪里也由5个小浪构成,其中c-1浪的浪底在日的1.54元;c-2浪的浪尖则在日的1.70元;c-3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43元;c-4浪的浪尖则在日的1.51元;c-5浪的浪底则在日的1.31元。
从以上&&的波浪分析来看,该股的波浪走势是相当复杂的,如果从较深一层的角度而言,该股的波浪走势带有一定的螺旋特征,这就使该股的波形发展呈现强烈的螺旋性,凡是带有螺旋性质的事物都不是简单的事物。因此,投资者在对市场进行波浪分析时,一定要有立体空间的思维方式,不能按照一般的思路进行,这也是广大投资者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延长浪  
在大多数的推动浪中都包含有。是一个扩展了的推动浪,在1、3、5浪中,通常有且只有一个是延长浪。在大多时候,延长浪中子浪的幅度与时间会与其他不含延长浪的幅度与时间相同,这样,在波浪的结构中就会产生九个结构相似的波浪,而不是明显的“五浪”结构。在“九浪”结构中,有时很难区分谁是延长浪。但是,根据波浪理论,延长浪只会有一个,因此,如果其中有两浪长度一致或相似,那么另一浪就是延长浪。
在股票市场中,第三浪通常是延长浪,一般来讲,第五浪很少是延长浪。这也恰恰符合波浪理论中“浪3永远不会是最短的浪”。这对于我们判断延长浪非常有帮助。
在波浪理论中,延长浪里也会出现延长浪。通常,延长的第三浪中的第三浪也会成为延长浪。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驱动浪的个性
波浪的个性是对波浪理论的扩展,他将人类的群体行为融入到波浪的运动之中,将波浪运动拟人化。
波浪中各浪的个性反映着投资者的群体行为,投资群体的情绪由喜到悲,由看多到看空的循环对应着不同浪级的不同循环。每种波浪的个性通常会体现出它的浪级,是大浪,中浪或是其他,这样,当由于某种原因数浪不清或有多种解释时,浪的个性就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下一个波浪序列是什么以及在目前所处的地位。因为有时同一个浪根据艾略特规则可能有不同的数浪结果,如果你掌握了波浪的个性,就可以正确的区分浪级。
下面我们基于牛市的走势来具体分析一下:
1 第一浪——大致统计,大约有一半数量的第一浪是筑底过程中的一段,因此常常被第二浪大幅度调整。尽管如此,与熊市中的反弹相比,其在技术上的结构特征更明显,成交量逐步增加。由于此时大多数投资者对熊市走势深信不疑,深度看空,当产生第一浪时,认为是一次反弹而做空。
2 第二浪——第二浪将第一浪整个的升幅吞没,在第一浪的买入者在第二浪时往往会被套住。此时,投资者对熊市更加深信不疑。在第二浪中,成交量逐渐减少,表示空方力量减弱。
3 第三浪——波浪趋势显而易见,波浪走势强劲,个股普涨。投资者信心恢复,认为牛市已经来临,成交量与价格明显上升。第三浪通常是最长的一浪,第三浪的个性明显,能够提供较明晰的数浪数浪依据。
4 第四浪——第四浪的下调幅度是可以预测的,因为根据交替原则,与第二浪的调整不同,第四浪通常呈现一种盘整的走势,为第五浪的发动做准备。而有些个股在此时已呈现头部现象,这种股票越多,第五浪的力度就会越小,市场已发出走软信号。
5 第五浪——第五浪的升幅比第三浪要小,他的升幅速度也较慢。如果第五浪是延长浪的话,那么第五浪中第三浪的价格升幅有可能超过第三浪中的第三浪的价格变化,但是,成交量却没有明显放大,因此寻找比第三浪小的成交量是判定第五浪的规则之一。有些投资者指望在第五浪中出现“喷发行情”,但纵观历史,股票市场从未在第五浪中出现过最快的价格升幅,即使第五浪是延长浪。
在第五浪的上升过程中,尽管不是所有股票普涨,但投资者也非常乐观,普遍看多,为后市埋下隐患。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回调的幅度
波浪理论认为,一个调整的回调幅度是上一个波浪的斐波纳奇百分比,也就是黄金分割。
剧烈型调整经常回调到上一个波浪的50%或61.8%的位置,当这种回调是第二浪或锯齿型调整浪的B浪时,这种比率更为明显。
盘整型调整浪则经常回调到38.2%的位置,当这种回调是发生在第四浪时,这种比率更为明显。
了解江恩理论的读者可能已发现,波浪理论中的回调幅度与江恩理论相似,的确,这就是波浪理论与江恩理论的异曲同工之处。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第五浪延长后的市场走势
通过对艾略特理论的研究,可以从市场的价格运动中得出一条重要规则:如果推动浪是第五浪延长的话,那么继而将发生的调整将是非常剧烈的,调整有可能到达延长浪中的第二浪价格低点,而这一点一般是A浪结束的价格位。
这个规则预示了如果第五浪是延长浪的时调整浪的深度。这一规则同时也说明如果第五浪是延长浪,那么通常将要出现快速的回调。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第五浪的翻越
在价格通道内,如果第五浪在成交量逐步萎缩的情况下向上边界运动,就说明第五浪的终点将要到达价格通道的上边界或上边界附近。
如果第五浪在成交量放大的情况下向价格通道的上边界运动,就说明第五浪极有可能穿过上边界,当第五浪穿过价格通道的上边界时,就构成了艾略特所谓的“翻越”。
如何判断有可能发生这种“翻越”呢?通常,如果在第四浪中,价格一直在平行的价格通道下线盘整,则有可能在第五浪中成交量放大突破价格通道。
艾略特还认为如果第四浪或第五浪中的第二浪的向下穿越价格通道下边界,即所谓的“翻下”,常常能预示着后市将发生“翻越”。
因此,当我们发现股市的走势有可能发生翻越时,可继续持有,等待翻越。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波浪理论的市场特性
投资者一般都知道在波浪理论中上涨有5波段,调整有3波段,但这是技术术语,如果以市场行为来评判与理解涨跌8波段的过程,投资者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即使在 5浪涨升过程中操作的难度也十分大:
第一浪启动之时与运行时,由于行情刚走出熊途,整体还处在低位区域,市场一般以反弹行情来对待;二浪回调之时市场大部分投资者都以为行情还处在熊市的调整阶段,而实际上第一、第二浪的行情正是大资金逐渐建仓的过程,等他们建仓需求得到满足,其后就是攻势淋漓的轧空行情——第三主升浪的展开;第三主升浪展开扭转了整个市场的熊市思维,但市场要买入因为是轧空行情只能是追涨,就象春节后大幅度地跳空高开以及个股频频封死涨停,这注定着投资者蜂拥买入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大资金的建仓成本;第四浪整理是主力逐渐派发与市场普通投资者继续买入的大换手,所以一般以曲折形态来体现;第五浪则是主力最后拔高出货的阶段,所以行情上涨往往是见涨不见量和个股表现凌乱的。等一个完整的上涨5波段涨完,接下来则是3波段的调整浪,其中各自特性也是完全不同。
A浪最大的特性就是“套”字诀,主力在上涨末5浪大部分出完货接下来就是全力地打压,目的是把前面涨升行情中于第四、第五浪运行阶段投资者买入的筹码给套住。所以每一轮强势涨升行情的结束,每一个A浪的展开都是以大阴线而开始的。B浪是一些受套散庄的自救行为而形成的,也是一些高手解套的机会,所以B浪运行都是价升量缩的。主力已走,散庄完成自救解套之后则是惨烈无比的大C浪杀跌,行情有无量崩跌的走势特性,其目的是在于震仓杀出前面被套的投资者,等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含泪斩仓了,则主力新一轮建仓行为促使下的又一轮上涨行情开始了。
一般普通投资者在市场中无论是信息还是思维都比较滞后的,也导致了操作行为上的滞后,为此我们的建议是
(1)行情中最不骗人的是量,在量价背离的行情中少一些盲动行为,多一些寂寞思维,只要市场还存在永远都有买卖的机会,不能适时休息的投资者是很难长盛不衰的。
(2)行情没有绝对的头,也没有绝对的底,头部与底部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把握的,在具体操作上应舍弃一些头尾的行情。
(3)99年一轮牛市行情至年终获利的投资者还不足2 0%,了解上述行情的本质特性,在当前行情转入调整的时候,应该确立起新的操作思路。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
艾略特最初发明波浪理论是受到价格上涨下跌的现象的不断重复的启发,力图找出其上升和下降的规律。我们都知道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经济周期的问题,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也应该遵循这一周期发展的规律。不过价格波动的周期规律同经济发展的循环周期是不一样的,不是简单地一个数字,要复杂得多。
艾略特最初的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的。他把周期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指出,在一个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小的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与短,都是以一种相同的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就是波浪理论的核心--8浪过程。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个过程组成。这8个过程完结以后,我们才能说这个周期已经结束,将进入另一个周期。新的周期仍然遵循上述的模式。以上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艾略特作为波浪理论的奠基人所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
与波浪理论密切相关的除了周期以外,还有道氏理论和弗波纳奇(Fibonacci)数列。道氏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任何一种价格的移动都包括三种形式的移动--原始移动、次级移动和日常移动。这三种移动构成了所有形式的价格移动。原始移动决定的是大的趋势,次级移动决定的是在大趋势中的小趋势,日常移动则是在小趋势中更小的趋势。
在艾略特的波浪理论中的大部分理论是与道氏理论相吻合的。不过艾略特不仅找到了这些移动,而且还找到了这些移动发生的时间和位置。这是波浪理论较之于道氏理论更为优越的地方。道氏理论必须等到新的趋势确立以后才能发出行动的信号,而波浪理论可以明确地知道目前是处在上升(或下降)的尽头,或是处在上升(或下降)的中途,可以更明确地指导操作。
艾略特波浪理论中所用到的数字都是来自弗波纳奇数列。这个数列是数学上很著名的数列,它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对这个数列的实际使用已经相当广泛了。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看一看有关该数列的书籍。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波浪理论能“事后证明”吗?
常听到一句话说:“波浪理论只有在事后,行情的变化结果出来后才能证明”。姑且不说“事后证明”对于投资行为有无价值,如果在“事后”总能得到波浪理论真实性的有力事实证明,则波浪理论仍可算是一种客观理论。可惜的是,波浪理论在“事后”也不能得到证明。
在实际应用中,依据波浪理论可以提出多种数浪方法,当行情结果出来后,应该可以证明了,但是行情仍然在发展,多种数浪方式中筛去完全错误的,总留有一些数法不能断然说是错误的或正确的,仍然等待证实。例如,对某段行情可能数成B浪,也可能数成Ⅰ浪等等,即使行情运行过去,也不能断然肯定或否定,因为只要Ⅲ浪没有走完,就不能证实Ⅰ浪,Ⅴ浪没完成就不能证实Ⅲ浪,A浪没完成就不能证实Ⅴ浪,C浪没完成就不能证实A浪和B浪。在九级浪划分中,上一级浪的第Ⅲ浪没走完就不能证实Ⅰ浪,则Ⅰ浪下属一级浪的五个小浪都不能证明……,由此推导,所有波浪都在等待上一级波浪的证明,岂不是所有划分出的波浪的真实性永远不能被证明?况且在一段行情之后会补充一些新的数浪方法,留下又一批划分方法等待证明……,如此下去必陷入无休止的等待之中而永远不能得到证明。
为什么会存在上面这种怪圈呢?关键是波浪理论忽略了“市场是无限的”这一概念。如果没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意外,只要股市存在,行情变化就无限延续。但是波浪理论却把市场理解为有限的,并且试图用九级波浪囊括整个证券市场甚至整个人类和自然的历史。从160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算起,人类的股票市场整个历史刚刚走过四百年,可是波浪理论却已经把人类历史从公元六世纪至十世纪开始至今计算为持续1000多年的五个大浪,并且把1792年开始的美国股市股票价格运行轨迹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直接接轨,计算为千年大浪中的第五浪。在这里我们不涉及这种接轨是否正确,也不质问为什么从公元六至十世纪开始计算而不是从人类诞生开始计算。我们仅仅注意到波浪理论市场分析的整体框架原来是建立在全部证券市场历史之中,只要人类长期存在,只要证券市场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波浪理论中延续千年以上并且仍然可以再延长的超级巨浪就永远等待证实,既然如此,在超级巨浪之下的任何级别的划分都会因为上一级浪难以证明确认而不能明确划分,所以波浪理论永远不能证明,永远不会有明确结论。
理论真实性的证明还可以用成功的实际预测进行证明,不过这必须满足一个较高的成功率,而且成功率合格的标准因人而异。即使如此也并未发现波浪理论有出色表现。我们看到的成功预测是波浪理论最初应用中艾略特在1935年对美国股市的预测,可是我们也看到了波浪理论继承人柏彻特(Prechter)等人有关美国股市200年牛市将在九十年代初3600点见顶结束的预测在1999年的10000点现实面前遭到惨败的事实,同时再配合其他波浪专家对上海股市多次失败的预测(如1994年说当年能见2000点等等),这些重要的事实说明波浪理论的实战预测成功率不能令人满意。其真实性仍然不能获得证明。
从理论和实践都可看出,波浪理论在事后也不能被证明。
                 (马波)
--------------------------------------------------
周期理论的运用
以周期理论为主要工具的分析者认为,市场运动的最终线索就在其运行周期上。不可否认,时间周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测市手段增加了时间维度。作为理论,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之后,变得繁复而深奥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手段,其存在和发展必定有其特殊理由,但任何一种技术都会因其自身利弊、得失而无法概全。在这里,笔者力求以简练的语言和朋友们交流其核心内容的应用心得。 
通常,周期分析者认为,波谷比波峰可靠,所以周期长度的度量都是从波谷到波谷进行的,原因大概是绝大多数周期的变异出现在波峰上,也就是说波峰的形成比较复杂,因而认为波谷更可靠些。从实际应用结果来看,在牛市中周期分析远比在熊市中表现优异。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与周期理论研究倾向于关注底部有关。同时笔者发现,在牛市中,波谷比波峰形成或驻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波峰因常出现强势整理的态势,变得复杂起来,所以较难把握。在熊市中则相反,因为市态较弱,市场常以整理形态取代反弹,所以波峰比波谷形成时间要短,易于发现。在运用周期理论测市的时候,牛市中以波谷法度量较为准确,熊市中以波峰法度量胜算更高些。笔者之所以倾向于度量构筑时间较短的形态,是因为这样的形态比较容易判别,预测时间目标与实际发生时间的偏差较小,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在决定使用峰测法还是谷测法度量的时候,除了使用趋势线来筛选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给您很大的帮助,那就是先观察上一层次周期中,波峰是向周期时间中线左移还是右移,即一个涨跌周期如是40天,波峰是向20天之前移还是向20天之后移,左移看跌,右移看涨。看跌时用峰测法,看涨时用谷测法。波峰左移和右移作为辅助工具之一,适用于任何趋势和长度的周期。周期理论中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叠加原理、谐波原理、同步原理、比例原理,以及两个通则原理:变通原理、基准原理,本文中不再赘述了。  
关于时间周期,则不能不提神奇的菲波纳契数列1、1、2、3、5、 8、12、21、34、55、89、144……,这组数字之间的关系,有书籍专论,本文不详细述及。由于它是波浪理论的基础,波浪理论与周期理论也颇有渊源,在运用周期理论测市的时候,不论是从重要的市场顶部只是底部起向未来数算,得出菲波纳契时间目标,这些日子都可能意味着成为市场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些时间窗口,如何取得交易信号,还需辅以其他技术手段以验证。对于神奇数字,笔者从江恩理论及其小说中体会到一种默契,江恩将“7”及其倍数的周期视作重要的转折点。笔者发现,如果这个数字是菲波纳契数×7,那这个数字更神奇。我们如何理解“7”这个数字呢,在江恩眼里,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因此“7”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在圣经中,人类最大的敌人-死亡的恐俱也是可以克服的,耶酥在死后的第3天站起来,第7天复活,这意昧着7天是一个周期,“3”是菲波纳契数字,就是“4”也相当不平凡。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度,每4分钟旋转1度,因此,最短的循环可以是4 分钟,地球启转一周需再24小时,也是4的倍数,所以4×7天的周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短期周期。而上述一系列数字构成了价格变化的时间窗,一旦市场进入了时间窗,我们还须依靠其他技术工具做过滤器,如摆动指标KDJ、W%、RSI等,过滤伪杂信息来判断转折点的出现,并得出交易信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运用周期理论、波浪理论菲波纳契数列的时候,要注意它们都是以群体心理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市场规模越大,参与的人数越多,就越符合上述理论,比如股指远比个股符合上述理论,况且波浪理论本意也是应用于股市平均指数的。此时,我们就会发现,前面述及的神奇数字就越发神奇。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只有失败理论、没有失败浪
波浪理论的八浪循环说难以确立,事实上艾略特也早已意识到这一机械不变的模式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矛盾,理应进行修正。可是艾略特没有从根本点上寻找原因,却采取定义一些特殊形态进行弥补的方法,但是这些补救措施混淆了许多原则界限造成更大的混乱:比如失败浪的说法。
推进浪中的第五浪未能达到第三浪的结束位置在波浪理论中被称为失败浪。如1999年7月到9月10日1695点的升浪。股价变化不是按八浪循环机械往复的,有时从波浪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上升趋势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也实在难以找出1、3、5三个完整的推进浪,只能数出1、3两个推进浪。于是艾略特把其后的下降趋势开始一段移过来,计算为上升趋势结束段,勉强构成第4、第5浪,但是事实上行情已经开始下跌,这时反弹上涨力量已经小于下跌力量,反弹高度当然达不到原来的天价,艾略特把这一矛盾现象以&失败浪&解释过去。
从词义来看,&失败&是指&计划或希望没能达到&。计划和希望都是人的思维活动,是主观行为。只有主观行为才能用&成功&或&失败&来解释,客观现象是不能用&成功&或&失败&来解释的。正象人类历史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但不能说是历史失败了,因为历史仅仅是客观记录而已。同样股票价格(或股票价格指数)仅仅是对股票市场价格运行轨迹的客观记录,不能说股票价格&失败了&,所以,股市没有&失败浪&,只有失败的预测。&失败&是对主观行为即情感产物的描述,不是对客观现象的描述,艾略特正是混淆了两者的界限。但是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艾略特定义的失败浪混淆了人们对于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以该段行情最高点或最低点做为结束标志的约定俗成的划分方法,否定了被众多理论采用,投资者广为接受的概念。
以天价或地价做为一段上升或下降行情的天然结束标志,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讲都是正确的.&失败浪&却不以此做为基准,把这种划分方式否定了。波浪理论在否定原有结论的同时并没有一套新的对波浪起始的严格定义,结果又一次变成没有固定的统一划分标准,可以有无穷答案,&失败浪&仅仅变成了实在凑不齐五浪时的补救措施,为随意主观数浪提供了又一借口。波浪理论中的奔走型调整浪也有类似问题。
总之,艾略特对失败浪的定义混淆了主观行为与客观记录的界限。混淆了对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结束标志的公认标准,为主观数浪创造了又一条件,造成了包括波浪理论在内的理论上的混乱。&失败浪&代表波浪理论的失败而不是市场的失败。
            (马波)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澡塘里数浪?——测不准
一、波浪理论有效的两个很关键的前提是:
1、自由市场。
2、没有杠杆效应。
所以能够用波浪理论来观察的市场应该有足够大的容量。只有大容量的市场才不容易发生被操纵的现象,才能是个相对的自由市场。
在大海中才能观察到的潮汐现象,在澡堂里是看不到的--中国的股票市场容量还是太小。
只有[url=www.macd.cn/result.php?sn=][/url]才有明显的波浪规律--如果非要数数一只控盘庄股的波浪,还不如数一数泡在浴缸里女人随意搞出的泡泡。
中国的股市因为有太多的尚未流通但计入指数的国有股,法人股,转配股,因此它是一个有杠杆的市场。国有股,法人股,转配股如同漂浮在指数海洋里的冰川,大大地降低了波浪规律的有效性。
二、尽管波浪理论有局限,但是能弄清楚波浪运行的原理还是非常重要。
譬如:为什么一个完整的循环一定是5浪上升3浪回撤(对牛市来说)的结构?
首先看1升1降这种波浪结构是产生不了有确定方向的运动的。一个循环下来,结果可能是升也可能是跌。3浪升3浪跌也同样。
能产生有向运动的最简单结构是3浪上升1浪回撤。但这种结构中回撤浪似乎太简单了。所以只有5浪上升3浪回撤这种结构才是满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双重要求的最简单的结构。
三、就目前股指波浪位置的个人看法:
2·14升势运行的波浪已经走完5浪上升并开始回撤。这是一个明显的推动浪,它指明了主流波浪的运动方向。从其运行幅度与时间来看,要比5。19行情的波浪低一个级别,也就是说,2.14波浪不可能是大三浪的全部而只是大三浪的一个子浪,当它回撤完闭时会有一轮幅度不小于500点的升浪跟随其后。理论上允许这次的回撤可以到1350点上方结束。回撤的越深下一组波浪上升的空间和力度也越大。
1580是4浪的低点。在一个上升动力充足的市场,C浪回撤一般在4浪的范围内就运行结束。
如果指数强势在1680点附近回撤完毕,那么大三浪将会以9浪的结构出现。见顶后将在1770点上方调整。
四、这一轮牛市是以经济复苏为背景为基础的大牛市。如果以现在的业绩和市赢率衡量股票的价格,无异于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延长浪是凑数的产物
波浪理论的所谓延长浪是指在三个推进浪中有一个浪出现延伸,甚至延长浪的内部下一级小浪已经与其他高一级四个浪幅度相同的情况。
波浪理论既然按某一浪的幅度延长定义出延长浪一说,则波浪幅度至少应是划分波浪等级的重要标准,那么当某一浪的下一级小浪幅度已经与其他高一级的其余四个浪等长,还能再把远远长出的一浪与其它四浪划分为同一级浪吗?波浪理论出现了严重的自相矛盾。如果允许这种延长浪存在,不但再次暴露了波浪理论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漏洞,而且这种极端随意的划分已经威胁到波浪理论是否还能做为一种严肃理论存在的基础。
波浪理论对延长浪有一段表述:&有时经过延长的推进浪包含五个与其他四个主浪差不多长度的小浪,形成九个波浪,虽然不能分清哪一浪属于延长浪,但在波浪理论中,九浪与五浪意义相同&。
上述这段表述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承认延长浪中五个小浪与高一级的四个浪不能区分。②九浪与五浪意义相同。在承认延长浪中五个小浪与高一级的四个浪不能区分的情况下,波浪理论并未检讨八浪循环模式的错误,而是强行划分为五个浪,再把多余的几浪并入其中一个推进浪,这种方法过于主观随意了。做为公认的标准,如果几个浪的幅度十分接近到达难以区分的程度,这几个浪理应划分为同一等级的浪,而波浪理论强行划分其为自己也说不清算第几浪是延长浪的两个级别,显然是主观而没有根据、违背客观事实的,是错误的。在不少介绍波浪理论的书中都有一幅关于延长浪的插图(类似图12-4),包括波浪理论的精典著作在内,从图中一看便知那几个&难以区分&的波浪没有任何理由划分为两个级别。波浪理论也意识到对那种&难以区分&的波浪强行划分为两个级别是不正确崐的,但是如果承认其为同一级波浪岂不是承认有九浪上升从而打破八浪循环说?于是做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九浪与五浪意义相同&。
从波浪理论对延长浪的定义出发,延长浪仅仅指幅度的拉长,并不改变波浪数量,何来九浪之名?从波浪理论在延长浪的表述中看,波浪理论又承认有九浪之说。这里波浪理论再一次出现自相矛盾之处。按照波浪模式强行区分&延长浪&和其他四浪为两个级别与事实不符,承认有九个浪又推翻了波浪理论八浪循环模式的基础,在现实面前波浪理论已陷入两难的尴尬处境,于是出现了&九浪与五浪意义相同&的辩解。九浪不等于五浪,是五浪就绝非九浪,这是常识。即使从波浪理论出发,上升五浪结束将是下跌三浪,绝无九浪,如果出现九浪就不是波浪的八浪循环理论,所以从波浪理论看九浪与五浪意义也断然不同,不容混为一谈。 
八浪循环说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在实践中必然与现实发生尖锐矛盾。不从理论自身的根本寻找原因,却为了维持这一主观结论的&正确&而用延长浪之说进行弥补,似乎是巧妙的,但是又因为这种拼凑而混淆了波浪等级,与现实不符并且造成了波浪理论内部的矛盾和混乱。
艾略特在《自然法则》一书还介绍了&A-B基础型态&。大意是当满足波浪理论规则的所有三个下跌浪全部结束而上涨五浪还未开始前,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个以三浪上升的A浪和一个以三浪下降的B浪。和波浪理论的多数定义一样,艾略特没有指出市场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A-B浪,为随意数浪再创条件。
如果A-B浪不存在,则艾略特的主观结论可见一斑;如果A-B浪存在,不是八浪而多出二浪变成十浪,这种十浪循环又可以在九级波浪中的任何一级出现,这是什么结果呢?这导致在每一级波浪中根本没有固定的浪数!八浪循环说已被艾略特自己否定。
在&双三&型调整浪中出现的X浪也和A-B型态一样,实际上都已经打破了波浪理论自己规定的八浪循环模式,X浪型态事实上是七浪,A-B型态事实上是十浪。这又如何解释呢?
由上可知,波浪理论的特殊形态说不但不科学,而且造成了包括波浪理论在内的理论上的混乱。
              (马波)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通俗‘拨’浪理论
股市如同一棵果实累累的枣树。第一拨人来了,竹竿随便一抡,满地甜枣。于是引来第二拨人,选准果实密集区一通乱打,倒也收获不少。第三拨人闻讯赶来,瞪大眼睛满处踅摸,仅略有所得。话说第二年夏天,果实还未成熟,第四拨人和前三拨人一同而至。争抢当中,枣树受伤。秋天,待第五拨人来时,枣树仅余绿叶,失望而回。第三年夏天,枣树下静悄悄。到金秋,有路过者发现果实累累,此为新的第一拨人。
文章来源:海融证券
-----------------------
驱动浪概述
驱动浪是与大一级的趋势同向运动的浪。艾略特认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波浪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