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特种兵学校喜马拉亚fm山需要的装备有什lu?

这上面的喜马拉亚山,是错别字吗??这是清朝疆域图!!_百度知道
这上面的喜马拉亚山,是错别字吗??这是清朝疆域图!!
我有更好的答案
喜马拉雅山
音译,也不算错
是喜马拉雅山-_-||
不是错别字,我们的另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上也是这样的
这是英译的问题
这是英译的问题
原英语 himalaya
应该不是错误
但一般我们都叫喜马拉雅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错别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服装加盟渠道的优势与劣势有哪些
服装加盟渠道的优势与劣势有哪些
09-11-04 &匿名提问
加盟的优点 1、由于总部拥有的品牌、商标、经营管理技术都可以直接利用,比起自己去独创事业,无论在时间上、资金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减轻不少负担,对于完全没有生意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入行。 2、优秀的总部,为了提高整个连锁企业的商誉,都会随时开发独创性、高附加价值的商品,以产品差别化来领先竞争对手,加盟店可不必自设开发部门。 3、由于总部统筹处理促销、进货、乃至会计事务等,使加盟店能心无旁鹜地专心致力于销售工作。 4、加盟店由于承袭了连锁系统的商誉,等于给顾客吃下了定心丸,对于新开张的店或是不熟悉的店都会有亲切感,甚至对于新移民的加盟店主所担心的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等问题,都可以在同一招牌下而受到维护。 5、如果自己创业,则商品、原材料进货等,都可能有种种困难,而加盟店则因总部大规模生产及订制,甚至连设备、餐桌椅、杂项装备等,都可以便宜的买进。 6、开张前的职前培训等工作,都可以由总部获得协助,开张后还会定期有人来做各项指导。 7、自己独创生意,如果出现竞争对手,只有孤军奋战来应对,加盟店则有总部为后盾,可以作为支援; 8、自行创业则必须自己决定开店场所,而自己对该地点的好坏,往往没有信心;加盟店则可以有总部咨询,做立地条件评估,甚至总公司帮助选址。 9、由于总部对周围的环境随时作市场调查,包括顾客层形态、消费倾向的改变等,使得加盟店能及早采取对应措施。 10、加盟店的成功,就是总部的成功,也等于帮助总部拓展市场,因此总部对业绩好的加盟店,还有奖励制度与福利 加盟连锁经营和单一独自经营相比有很多优势: 1、高成功率 连锁经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证明行之有效,超过90%以上的客户在加入连锁体系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由于连锁经营在降低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信誉,降低了竞争风险,因此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 2、较短的学习曲线 成功的经营模式。加盟者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很少的代价学习到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与知识,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3、品牌优势 加盟者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分享授权者经过长期经营努力形成的著名品牌和信誉从而有力地促进销售,并极大地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4、规模采购优势 统一采购可以使连锁经营企业享受大批量购买的优惠,增强与供应商合作的力度,扩大采购规模,提高支付和销售的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可以大大节约采购费用。 5、共同的广告、促销 连锁经营企业可以集中资源用于广告促销,降低广告促销平均成本,有利于连锁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6、专业的管理改进 授权者通过输出自己成功的行业经营经验和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加盟者改进管理。 7、培训 加盟者将经常得到来自授权者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和管理能力。 8、服务支持 加盟者可以用很小的成本享受授权者提供的综合服务,如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而连锁经营体系则通过规模效应使服务更加专业化。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曾有人问过,我将以前自己的回答抄录,供学长参考————————————————————————————一、补给出现严重困难。 1、喜马拉雅山脉东险西缓,战前,我国几乎没有直抵边界以及环边界的公路。 2、远程补给,解放军的经验不足。解放战争,基本上是就地补给。朝鲜战争,离重工业基地东三省近,武器供应方便;粮草部分可以就地补给。中印战争,靠近工农业生产相对薄弱西部,离粮库武器库都远。 3、为了维护国际形象,解放军粮草不能就地补给。 二、孤军深入,兵家大忌 1、交通和通讯落后,各部队间的进攻缺乏互动,个别分队连自己的方位都无法确定。战后盘点,我国的确存在单兵突进的现象。 2、群众基础薄弱,语言有障碍。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积累的发动群众,就地获取野战情报的经验不适用。 3、原定总体作战计划“东线压制,西线进攻”已经实现,西线如再突进,东西线的距离拉长,东线的压制作用和效果减弱,西线部队有被围歼的可能。 三、完成战略目标,以退为进 1、中印战争,我方的目的是收复失地和占领有争议的领土,不是想占领印度。打出战略缓冲区后,马上退兵到战略目标以巩固胜利果实。 2、战争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也是烧钱的机器。强大的军备,不是以战争为目的,而是战略威摄力,便于低成本的外交手段获取利益,俗称胡萝卜加大棒。退兵为外交解决领土争端创造可能。 四、抢在美苏没有缓过神来撤兵,避免两败俱伤 1、冷战时期,印度是北约、华约的争取对象。战前,美苏已经开始援助印度军需品。我国打的是时间差,即趁印度还来不及装备前方外援武器时突袭。时间一拉长,或大兵挺进战略纵深,印度的抵抗力会因外援而加强。 2、我国必须规避与苏美同时直接军事对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苏联窥视我新疆久已,双方在我新疆边界常年小冲突不断,鉴于国力悬殊,我新疆军民是强忍过日子。一旦,西线的新疆军区再向前线增兵,不排除苏联采取围魏救赵战略,我方反而得不偿失。 五、题外补充:中印战争的后期影响和效果 1、教训印度,起到局部限制西藏分裂势力活动的作用。 2、缉获一些美苏新式武器,为后来仿照提供了模型。 3、实际控制线较战前推进约30万平方公里。 没时间查资料,完全凭记忆写的,疏漏之处难免,欢迎其他网友斧正。建议楼主把题转到军事栏,那里这类专家比社会话题栏目可能要多一些,以便楼主获得正解。 ———————————————————————————这回问题在军事栏,相信学长会找到正解。
最近鄙人看到了一篇对阴法唐将军的专访,针对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阴将军进行了回答,使我们能对那场战争有个清楚地认识。阴法唐长期在西藏工作,是“老西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也是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的主角——“藏字419部队”的政委。 阴法唐将军谈到,刚进入西藏的18军(即“藏字419部队”前身)为了争取达赖上层的支持,尽量减少驻军,进入拉萨与山南的部队很少,只有2个团。当时全国都在抗美援朝,印度趁机蚕食我领土,开始制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虽然18军大部分部队在修公路和机场,在当时也是有办法反蚕食斗争的,并非没有能力。 至于我军在胜利后,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夺取“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领土。主要原因是:中国不想通过武力方式来解决两国边境问题,也不想让美苏两国在中印两国的斗争中渔利。 关于在提到是否因后勤供应的原因是导致中国从“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领土撤军。阴法唐将军说:“不能说没有这个原因,但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还是上面说的那几条。尽管1962年我国经济困难,由于西藏事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储存了一些粮食,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踊跃支前,又有全国的支援,作战部队的供应还是好的,加上部队还有生产的传统嘛!” 针对有人说,我们后撤是因为难以固守。阴将军说到,从地理上讲,我军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加上其他有利因素是足以守住的。譬如,“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在印度入侵前,一直是西藏管辖下。老百姓对我军非常亲热,他们说:“一看长相,我们就是一国的。”做群众工作一直是我党的强项,在“麦克马洪线”以南我军与在内地是一样受到拥戴的。
  不想把事情闹大,而且开战之前中印关系也不错。如果把战争扩大也不利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开展,使自己在世界上更加孤立。
看看前苏联在阿富汗,美国在伊拉克的情况就清楚了.
保住胜利的场面。真正的原因还是自己吓自己。
  62年发生的中印战争,是中国军队军力的一个顶峰,中国仅以边防部队3万余人就重创了印军主力,占领全部争议土地,逼得印度全国动员并乞求美国干预,在全世界丢尽了脸,而中国当然威名大振,还落下一个好名声,极大的改善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但这场战争对很多中国人来说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并因此产生数十年的争议。遗憾和争议的焦点是中国是否应放弃东段九万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土地。很多人对此愤愤不平,对毛放弃丰饶的东段却保留了贫瘠的西段而气愤不已,愚蠢说,送礼说,甚至于卖国说纷纷出笼,认为毛下令退兵错了。      中国到底该不该退兵?我认为应该而且必须!理由是:      (1)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国军队战力已达极限。一些人(包括一些前线指战员)虽然乐观的回忆说战斗后来很轻松,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已感到疲乏了――毕竟在所有作战物资均靠人员运送、翻越4、5千米高的大山,一路作战南下一个月了。而敌人虽然被击败了,可这些只是其军队中很少的一部分,在平坦的印度大平原,装备有坦克、重炮、飞机,人数在中国参战部队总人十倍以上的印军(不计印度动员部分),轻易就可将轻装的中国军队全歼。虽然中国有百万大军,可能集结到争议土地上的能有多少!依当时的条件,集结保障3、5万人作战已是中国的极限了,而且还不能长期化。      (2)后勤保障是中国退兵的决定因素。其实看过与那场战争有关的书的人,多少可以看到后勤保障的艰辛:往前线送弹药补给全靠人力和畜力;为保障前线,连四岁的小孩都要背四筒八斤重的罐头支前!这种靠牦牛和老百姓的双肩维系的后勤支援,不可能长久,也只短时间的适用于最前线。战争主要的物资供应,是靠汽车从数千公里外的中国内地运上来的,运一车油到拉萨要烧掉半车,而当时中国还是“贫油”国,也没有足够的汽车来运输……相比之下,依托印度大平原的印度却能方便使用汽车、火车搞运输。      在另一方面,西藏的冬季是可怕的:道路随时可能被大雪封住,人畜皆不能通行,更别说车辆;中国军队在西藏边境进行战争,装备给养来自中国内地,从中国内地进藏的几条干线公路抛开艰险不说(唱唱“高高的二郎山”吧),随时都有被大雪封山可能。在《喜马拉雅山的雪》一书中,第五章就描述了我军后续部队遭遇雪崩的情景,有十五名优秀的开路战士因此尸骨无存……难啊,苦啊!这些绝不是坐在桌前打电脑的砖家和愤青所能想象到的。时至今日,通向西藏和通向军事分界线的道路仍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差,墨脱仍是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中国准备了打三个月的物资,仅打了一个月就退兵了,因为大雪马上就要封闭西藏通向印度的崎岖山路,因为内地通向西藏的公路也将被雪封闭,因为前线补给能力已极度透支……在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的现实下,中国唯一的正确选择就是退兵。八十年代印度成立“阿那尔恰努尔”邦时,就因后勤原因中国放弃了对印度开战。    (3)中国所退守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全部是山谷盆地,而且被周围山地呈口袋形包围,从军地理上分析,这类地形属于易攻难守型。中国军队虽然退后,但是占据了有利的山峦高地,这样的话,中国军队的火炮可以直接打击位于下面的印度军队,而印度军队的火炮则无法直接打击中国军队,就使得中国军队对印度军队由于地理原因而具有了一种天然的威慑。如果重新开战,则印度军队一开始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另一方面,山下的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印度的装甲部队集结进攻,而中国军队需要翻越崇山峻岭来同印度军队作战,因此不可能携带装甲部队,如果在山下同印度军队交锋,步兵将直接面临印度装甲部队的炮火攻击,这样中国军队将处于极大的劣势之中。与其如此,为何不退守到山峦地带,占有有利地形,夺取战场上的优势地位呢?战争的胜负,并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看战争方有没有达到自己的战争目的。很显然,中国军队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自然是取得了胜利。   综上所述,中国军队退兵是应该的,而且也是必须的,不如此,这次中印冲突,则将以中国人地两失而告终,喜马拉雅山将成为中国人的一道“哭墙”,人们今日议论的就将是“中国为什么不撤兵”了,那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自豪和对印度“阿三”蔑视将不复存在!      大家应好好想想,打了几十年仗的老毛还不如那些连战场都未上过的人?老毛的威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就是打仗!批评毛在搞经济上有缺陷或还有依据,但在军事战略上,不论世界还是中国迄今都是无人能及的。
主题:浅谈中印边境问题:中国犯了大错误吗? 发表时间:
10:53:01 中印边境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网友们从各个渠道获得的信息大都是印度占了中国六万多平方公里的藏南领土,而且都把矛头指向了1962年的那次边境战争,认为我们犯了个大错误,白白丢掉了土地。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十分疑惑为什么仗打胜了,地却不占,这一点不符合毛泽东的一贯做法呀。大家想一想,为了朝鲜、越南,我们不惜与美国人大干一场,为了黑龙江中的那座小岛,又与苏联开了一仗,我们敢跟两个超级大国掰手腕,怎么对一个印度是这么的客气。我无意中看到了一幅详细描绘中印边境的地形图,仿佛明白了一些原因,又通过看一些有关此问题的材料,使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位西方军事学家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要搞清这场战争,就必须先弄清它的政治背景。   印度独立后,企图继续享有原来英国殖民者在西藏的一切特权,如口岸通商权、驻军权等等。西藏和平解放后,虽然印度为了与中国搞好关系暂时不提这些特权,但是他也从未宣布完全放弃。1959年西藏叛乱,达赖出逃,印度庇护了达赖喇嘛,同时对中国开始有效的控制西藏十分担心。因为印度的这些特权很大程度上是与达赖集团签订的协议,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过。以前达赖在西藏统治时,印度可以就此与中国政府讨价还价。现在达赖叛逃了,它的政权已经被中国政府解散了,西藏已经被有效控制起来了,印度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了。印度不愿意丧失这些利益,一方面帮助美国扶持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另一方面加强对边境的侵占。像现在已属我国的亚东地区,当时就有印军大量驻扎。控制像喜马拉亚这样的山区,只需控制住重要的山隘和高地,就相当于控制住了一大片地区。到了1962年,印度趁着中国经济困难,侵占行动达到了顶峰,中印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印军由于认为中国无力对它发动反击,准备不充分,结果大败。此仗下来,我军控制了中印边界上几乎所有的战略要地,像前面提到的亚东地区就是此后才正式成为现在的西藏自治区亚东县的。由于只要过了这些重要的山口,就是一望无边的恒河平原,此时印军东北部的主力已被打垮,处于恒河平原上的印首都新德里已无兵无险可守,如果中国军队继续前进,攻占新德里也不是没可能。此时印度阵脚大乱,一方面忙着全国总动员,甚至做好了迁都的准备,另一方面向国际社会哭诉中国侵略,来个恶人先告状。由于我们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又因为此时我军的处境也很危险,见好就收,撤回了边境. 为什么说此时我军的处境也很危险呢?   首先,在国际上,六十年代初我国已与苏联交恶,与苏联为首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关系也因此恶化;美国继续奉行敌视中国的战略,对我国的所谓新月形包围圈不断加固。台湾的蒋介石更是趁大陆经济困难,发起了反攻大陆的新高潮。此时我国在国际上相当孤立,美苏对我的军事压力很大。   其次,国内经济困难,对印作战是勒紧裤腰带打的,无力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争。   最后,由于喜马拉亚山脉的缘故,部队补给相当困难,补给要靠牲畜和人力,部队行动也受地形限制,所以参战的兵力并不多,大约只有一个军左右。我军的胜利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印军准备不足,依靠突袭取得。印军大部是被打散,并未全歼。如果继续向平原进军,一方面国际压力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补给会出现困难,而且兵力本来就少,还大多是山地部队,没有坦克等重装备,没有空中支援,这对于平原作战很不利。所以,在完成对战略要地的抢占后,部队又撤回了边境线。   至于说为什么会放弃一些地区,我想各位有幸看一下中印边境的地形图就会明白的。我军被迫放弃的都是平原地区,而重要的山隘和高地一块都未放弃。如果说原因,还是因为喜马拉亚山脉的缘故。印度处在山脉南麓,与它的腹地恒河平原相连,而我国在北麓,它的后面是青藏高原,交通哪方便利毋庸多言。   试想,如果我军同时还占据平原,补给便是大问题。在平原作战中所需要的坦克等重武器如何运过去,大量的兵员如何运过去,这些都成了问题。毋庸说六十年代,就是现在的青藏线上,运输也相当危险,还要分季节,而且人员入藏大多要坐飞机。去往南麓的那些口岸当时也不过是一些只可用畜力运输的小道,就算是修了公路,补给及不及时也很难说。而控制山地就不同了,战略位置好,易守难攻,而且人员不用多,一个连就可以控制一大片范围。而且补给量相对少了很多,在现有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印军如果想进攻,山地作战可是相当困难的。在阿富汗的美军尚感到山地作战的艰难,以印军现有的水平就更困难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前几年,一个伊斯兰游击队占据了印控克什米尔的一座山峰,印军几千人围攻了十几天,大炮飞机全用上了,死了上百人,也没完全攻上去,最后还是人家自己主动撤下来的。   所以,分析这场战争的得与失,不能用单纯的占了多少地方来衡量。而且,到底是谁侵占谁的更多也说不清。因为历史的原因,西藏与印度接壤的边境地区只有一个长期形成的所谓习惯控制线,这条线从未详细勘定过,而且双方控制地区犬牙交错,所以双方一旦较起真来,只能是各说各的理,纠缠不清。而麦克马洪线则是把习惯控制线像我方推进了几十公里,而且把很多战略要地划归了印度,我方当然不满意。而现在的实际控制线基本是按照习惯控制线走的,而且战略要地已全在我手中,这就使得我们在未来的谈判中取得了优势地位。这场战争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打胜了,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毛主席事后说的,这一仗,可以至少保持中印边境三十年平安无事。达到了战略目标,主动放弃一些“鸡肋”地区,使之不会束缚我们的手脚,还博得了美名,这才是大家风范。而印度国内对于中印边境问题则闭口不谈它已占领一些地区,而总是哭诉自己被抢占去了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军方也耿耿于怀,发誓要复仇。不排除有得寸进尺的心里在作怪,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战略要地都在中国手中,没了这些战略要地,西藏是无法再渗透进去了,而他们已经占领的地区也会始终处于战略包围之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看到的那幅改变我想法的中印边境地形图上,有一块被三面高地所包围的平原,平原只有南部一个狭长的出口。平原被标注为印度控制区,而三面的高地则全是中国控制区。这种情况在地图上很普遍,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耿耿于怀的原因。   至于现在的中印边界谈判,我想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各退一步,最终承认现今的实际控制线。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丧权辱国,我想印度也会有很多人认为印度政府丧权辱国。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眼光要放远一点,是不是丧权辱国要看谈判是不是平等。像清初康熙与俄国人签署的《尼布楚条约》,我们让了些土地,但后人大多认为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为什么呢。因为谈判是平等的,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   中印边界谈判如果成功,那么我们与邻国间的所有陆上边界问题都已解决了,我们虽放弃了些局部利益,但维护了边境稳定这个大局,使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搞建设。。   我们现在的目光要盯着高手,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尽快壮大我们的实力,这才是我们现在的第一要务。再说,现今早已不是谁面积大,谁强大的时候了。英国面积不大,可它曾经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印度面积不小,可以前它不过是英国的一块殖民地。现今比的是综合国力,等到我们实力发展到与美国不相上下时,会有很多地区自愿服从我们领导的,现在东南亚的发展趋势就很像。也许到那个时候,像蒙古这些以前分出去的地方,会强烈要求回归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对位女装采取多品牌战略灵活的店中店经营模式,对您所经营的区域控货,提供无风险的创新套餐,省外新客户拿货送积分,积分抵扣货款,那多少送多少,详情去网站咨询http://www.ef111.com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查看: 782|回复: 7
新手选购装备篇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下面来谈谈装备的选购:
1、背包——广告再多,品牌再牛,你身体不喜欢都是没用的,所以去户外店试吧,如果想便宜,试好了再去
网上买。我个人用过35-75升的背包只有7个,先后顺序为Vaude Montana 55 -& OSPREY Crescent 75 -&
Osprey Ceres 50 -& ArcTeryx Bora 35 -& DANA DESIGN Sluiskin 30 -& Dana Design Sluiskin 45 -&
ArcTeryx Bora 65。说实话,Vaude的包是我印象中最舒服的,因为这个是我在店里试出来的,其它都是贪图
便宜或者网购的。我想告诉你的就是试出来的包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品牌/别人的评价应该放在第二因素。作为
同一品牌的背包来说,背负越舒适包的自重也越大。
所以应该更具自己的活动种类选择适当的背包,攀登过程中,每一克的重量变化对体能影响都很大,而在没有
多少海拔变化的徒步活动中,重量的影响却减弱了,需要考虑的是包的舒适度,背负有问题的包甚至会影响到
身体健康。
而包的容量,最实用的是35-60L这一档次,基本低海拔四季都可以应付,完全没有必要弄个80或者90升的大包,
上火车时候转个身都讨人嫌,如果你是个受轻量化,小型化潮流影响的人,那么你的75L以上大包一定会在3个月
之内淘汰。记住一点,包大只代表你的包大,不代表你体力好,更不代表你水平高。
2、睡袋——除非你是个特漂亮的全身散发体香还不会放屁的年轻姑娘,不然没有人会愿意借你睡袋的,除非他
或她对你有别的企图,因为这个东西太私人了。加上睡袋这个东西一般是不洗的,所以最好还是自己买一条吧。
不管你以后玩不玩户外,我都建议你买羽绒的,至少体积小,以后扔在家里也不占地方,偶尔可以作为串门时的
自备睡眠系统,对于有洁癖的人,出差也能带着用用。300g冲绒的睡袋基本上可以应付2000米以下春末到初秋的
活动了,如果你是个怕冷的人加一个抓绒内胆就可以,同样是小体积的东西,出差带上也不占体积。至于面料,
保证2年内还能剩下250g绒就可以了。
3、防潮垫——发泡的就好,不需要怎么伺候,不像充气垫,牌子差了不行,我一100kg的兄弟就睡炸过某国产充气垫……
4、饭盒+餐具——爱买啥买啥,推荐一次性木筷子,可降解的,所以可以乱丢。当然有钱的话,钛的,银的都可以,
这个没那么大的讲究。
5、没了,你绝对没有看错,其他东西都是不需要专门采购的!不过我还是可以谈谈个人服装的一些建议(不过这些
都不用特别准备,平日里用的足够):
a、鞋子——很多人说鞋子很重要,我第一次去走徽航古道穿的是一双Reebok,我的脚没事,最后鞋底坏了(我穿着
的第4年——平均年穿着时间不低于200天)。后来一双Umbro的200块“登山鞋”穿了2年,基本上都是周末2-3天的露
营,完全应付自如,湿了烘干就好,而且出行前研究一下气象预报,真正遇到雨水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按目前普通
运动鞋的设计制造质量对于一般的登山徒步活动,保护是足够的了,所以也不需要专门去买啥登山鞋。后来的几年,
全皮的Montrail, GTX的Salomon都退役了,现在觉得,最好的搭配是防水鞋+雪套或者干脆运动凉鞋(我看人鬼子
爬4000米的东马神山就是穿个Teva凉鞋在山里飞奔)。
b、冲锋衣裤——夏天你不会喜欢那套东西的,就算是被一群马蜂扎过的GTX,你一样会觉得透不过气,汗如雨下,
我是宁愿被雨淋湿,也不愿意被冲锋衣捂到汗湿的。至于春秋天,行进间也是绝对的鸡肋,休息的时候不如一间羽
绒马甲,下雨的时候呢?找个地方躲躲雨就好了。无风可以用伞,有风的话弄个一次性雨衣也一样。所以我的冲锋
衣都是上下班时候套一下用用。至于冲锋裤,我都说了防水鞋+雪套或者干脆运动凉鞋,只要你在2000米以下不上雪
线,弄个抓绒防风夹克或者羽绒背心就足以应付春末到初秋的活动了。
c、帽子——在我看来这个东西和手套一样必须,我一喜马拉亚山下长大的印度哥们到哪里爬山都带个帽子,这个是
防止失温的利器,保证你不伤风感冒的良药。
d、手套——爬个岩石,拉个荆棘,都是非常需要的,可以帮你省不少创可贴。
e、T恤袜子——都要省着用,预留一套,脏的袜子可以帮助你下湿滑的岩石,比啥Spyder底还牛。
最后该总结了,除了基础个人装备,其他东西都是越迟买越好,只有等你真正的使用了几次,参与了几次户外活动,
你才知道自己要什么。另外千万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一物多用,装备的升级是必经之路,而人的要求也会不断改变的。
<p id="rate_2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花果山金币 + 3 果
" class="mtn mbn">
<p id="rate_35"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花果山金币 + 5 果
" class="mtn mbn">
<p id="rate_4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花果山金币 + 4 果
" class="mtn mbn">
<p id="rate_2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花果山金币 + 8 果
" class="mtn mbn">
主题帖子积分
非常感谢你给玩户外的朋友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户外知识,学习了。
在快乐没有过期之前,我将一口把它吃掉!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2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2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1 积分
参加了一年户外活动,对装备的自身体验要求及品质优劣还是不甚了解,似懂非懂。品读此文増加了装备常识,提高了对装备的认知,受益。此文很给力!阅赏!
主题帖子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0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0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1 积分
鼓掌.jpg (16.89 KB, 下载次数: 4)
21:27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挺牛逼的啊。。
主题帖子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7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97 积分
今天参加集体活动了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22lu改成什么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