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电视可以玩百米冲刺吗

创维未来5年积极转型 向千亿目标加速冲刺_凤凰科技
创维未来5年积极转型 向千亿目标加速冲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创维未来5年积极转型 向千亿目标加速冲刺 4月24日上午,创维30周年科技成果展正式开展,创
原标题:创维未来5年积极转型 向千亿目标加速冲刺
4月24日上午,创维30周年科技成果展正式开展,创维一大批最新的“黑科技”惊艳亮相,展览以创维智能现代人居系统场景式体验为主,展出内容包括智能影音娱乐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办公系统、智能冰洗系统等8大人居子系统。涵盖酷开系统+DuerOS人工智能技术、支持ATMOS 7.1声道全景声、带屏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冰洗空产品等。
随着这一成果展的精彩开展,拉开了创维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序幕。24日下午,创维30周年庆典大会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馆成功举办,政府、合作伙伴和创维相关领导及近万名创维员工到场参加,3万余名创维员工通过网络直播了解庆典盛况,共同欢庆创维成立30周年。
在庆典大会上,创维回顾了过去30年艰苦的创业历程和卓越的发展成就,同时再次明确未来5年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即紧紧围绕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基地建设、打造四大业务板块,把创维建设成一个重点产品技术先进,公司治理规范,运营高效、监督严格、激励到位、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家电和信息技术领军企业。
30年艰苦创业,创维已成中国制造业的标杆
1988年,改革开放的第10个年头,黄宏生先生毅然决定“下海”经商,从那时起,开启了创维艰苦的创业征途。30年来,创维从最开始投资贸易、遥控器、解码器,到投身彩电制造、实现彩电立业,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彩电为主、品类齐全的智能家电和信息技术的领军企业。
如今的创维,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
从产品能力看,经过30年的发展,创维已经建立了智能化的消费电子产品矩阵,包括智能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显示器件、数字机顶盒、网络通讯、3C数码等。其中,创维的彩电和机顶盒两大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累计出口创汇100多亿美金,拥有智能电视激活用户3000万户。
从技术能力看,创维30年来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分别在深圳、南京、英国、奥地利等地建立了全球10大研发中心,不断推进电视新技术研发创新,实现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网络到智能的迭代更新。
30年来,创维积极参与中国DTMB标准的制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项目及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200余项,研发成功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视AI芯片——“蜂鸟”。截至2018年3月底,集团已累计申请专利5710件,累计授权专利3794件。
从制造能力看,为了追求品质领先,创维始终坚持彻底的产品主义,弘扬工匠精神,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智能制造工程,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大力推进集团总部基地、广州智能制造基地、滁州智能制造基地三大制造基地建设。
按照规划,到2020年,创维智能电视机产量将由目前的1600万台增长到3000万台,机顶盒产量由目前的3400万台达到4000万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智能电器产量由目前的220万台增长到2000万台。
从市场能力来看,为了追求市场领先,创维构建起全球营销网络。创维设有23个海外分公司,33个国内分公司,199个办事处,25200家城乡专卖店,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市场能力持续提升。
现在的创维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全球化市场能力。2014年以来,创维通过积极全球并购,实现了市场的快速扩张。2014年,创维收购南非厦华工厂和当地著名家电品牌Sinotec;2015年收购德国老牌电视公司美兹,之后在欧洲实行“Skyworth+Metz”双品牌战略;2015年7月收购欧洲著名机顶盒品牌企业Strong集团,提升创维在欧洲、中亚和北非市场的占有率;2015年12月收购印尼东芝TJP工厂,创维的生产基地正式走向海外。目前创维的海外市场覆盖全球五大洲3/4的国家和地区,版图空前辽阔。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30年来创维为国家创造税收350亿元,解决就业4万多人;创维SKYWORTH也成长为价值千亿的世界知名品牌,成为蜚声国际的中国家电巨子。
未来5年积极转型,向千亿目标加速冲刺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创维,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与改革开放事业一样,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面对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创维董事会提出了未来5年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即“1334战略”:围绕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实施智能化、精细化、国际化三大战略,推进集团总部基地、广州智能制造基地、滁州智能制造基地三大基地建设,打造多媒体、智能电器、智能系统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板块。
智能化、精细化、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实施,是创维5年转型的关键举措。
在智能化战略上,创维的战略路径是从产品智能化逐渐向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整体方案的方向发展。创维从2015年成立智慧家庭发展部以来,仅用1年多时间就搭建完成了以“智能电视为中心,智能手机和机器人为辅中心”的整套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未来,创维将以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并举的方式,实现智能洗衣、智能冰箱、智能水系统、智能生活服务的快速发展,并大力布局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领域。
在创维30周年科技成果展上,创维智能现代人居系统就惊艳亮相,该系统基于云端技术和应用,接入的设备包括电视、洗衣机、空调、净水器、空气净化器、油烟机、智能音箱、空中音响、电动窗帘、灯泡、灯带、智能插座、面板开关、烟雾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等一系列传感器,支持场景联动,以及全部的单品语音控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围绕智能化战略,创维深耕AI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自主研发了国内彩电业的首个AI画质芯片,而且于2018年3月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深度合作,推出双方联合开发、搭载CoocaaOS与DuerOS双引擎的超级AI电视和智能音箱等产品。
在精细化战略上,创维表示将通过智能制造工程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整合的效率,依靠产品质量和效率增长提升创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将加大智能制造EMS、PLC、数字采集系统等的研究,突破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技术,加快实现智能制造的目标,努力将彩电、机顶盒等主要产品智能制造的水平达到工业4.0级。
在国际化战略上,创维将在以往OEM、ODM为主的运作方式上实现升级,不仅要在海外市场快速实现规模化经营,还要谋求自主品牌的国际化。以彩电为例,按照规划,到2020年,创维海外市场实现销售1500万台,自主品牌占比50%。
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方面,建立欧洲研发中心,产品会严格按照德国质量标准制造,力争在5年内成长为欧洲前三大电视品牌;另一方面,积极把握东南亚、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巨大的增量商机。
随着“智能化、精细化、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创维在原有深圳、广州、南京制造基地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规划建设一批以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化基地。
日,创维集团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创维将投资约70亿元,在开发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内建设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按照规划,基地的智能家电年产量将达到3000万台、智能系统和终端产品年产量为180万台,合计产值约300亿元。
日,创维集团又与滁州市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创维计划总投资约300亿元,规划以安徽滁州麒麟湖为中心,建设一个年产值达200亿元,集智能家电研发制造、智能建筑、休闲旅游、绿色农业四位一体的智能化社区。
创维新的智能产业创新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形成从高端面板、模组到智能终端、智慧系统的全产业链、价值链闭环,进一步丰富创维的产业生态。
从国内“彩电一哥”到全球家电巨子,从剑指千亿俱乐部,到布局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创维经过30年的发展积累,在产品创新、行销网络、产业布局等方面已经处于行业顶端位置,而通过未来5年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的实施,创维将重构企业价值链、完善产业生态链,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加速向千亿战略目标迈进。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2257
播放数:1504
播放数:32648
播放数:5808920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颠覆创新让闪存卡展现百米冲刺的马拉松性能
马拉松 闪存卡
  日,Greenliant在中国推出高可靠的NVMe闪存产品G-card。最大亮点是业界第一款硬件的闪存卡。那么Greenliant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公司创始人为什么会进入这个领域?其推出的G-card闪存卡与Fusion-IO 、、LSI、美光、SanDisk等已经面世的PCIe闪存卡有什么不同?其产品优势在哪里?是否是颠覆性产品?那么就由的应用需求来带领大家走进Greenliant这就公司。
  硬件加速成为数据中心进化重要特征之一
  人类社会的进步表现在对未来的不断追求,对于数据中心,同样是一直追求更安全、更快、更便捷的IT系统。我们知道早期的数据中心架构系统,选最好的服务器、网络选最好的网络、存储选最好的存储。但是随着数据的增多、应用的复杂,最好的搭配并不能加速数据中心所有的应用。
  特别是今天,随着的发展,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成为现实,出现了定制化、标准化的服务器节点为基本单元的系统。解决了定制化系统中的系统如何架构,解决了把资源动态调整到其他的业务应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特点是什么呢?一个是硬件加速,不同的场景要保证最佳性能。第二软件定义,第三标准化驱动。这样才能够得到统一管理。我们也知道现在数据中心,所有的瓶颈不是在CPU,不是在内存,不是在通路,而是在。今天我们介绍的Greenliant的主要业务就是解决硬件加速这一重要特征。
  Greenliant 公司创始人叶炳辉先生
  Greenliant是圆梦闪存的新起点
  Greenliant是一个新公司,但是属于很资深的新公司。公司创始人叶炳辉,在1978年就在Intel担任研发工程师了。1989年,叶炳辉成为了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共同创办人和CEO,就是SST公司(硅存储科技公司)。SST是一家生产闪存记忆体以及相关产品的公司,也就是这个时候,叶炳辉就开始专注在闪存相关的研发。于1991年推出业界第一款ATA闪存控制器和2.5英,并开发了嵌入式闪存记忆体技术SuperFlash,带来了闪存嵌入式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当前SuperFlash已经应用于全球超过300亿器件中,授权给超过11家芯片厂商,其中包括、Taxes Instrument(德州仪器)、Motorola()、NEC、Toshiba()、Samsung()、TSMC(台积电)等等。
  叶炳辉谈到早在2005年推出 nano时就是采用了SST嵌入式闪存及固态存储控制器,到了2006年,SST开发一个全球最早的微型固态硬盘,叫做NANDrive。一直到2010年卖掉SST。叶炳辉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做固态存储,要做可以大规模数据存储应用的闪存卡。也就是这样的信念,让叶炳辉能20多年一直在闪存领域不断突破。
  2010年之后,云计算、互联网公司的崛起让数据中心进入了全新的时。叶炳辉认为时机已经到来,他说“我要继续圆我的梦,当二十多年前成立SST时将公司取得名为Silicon Storage(硅存储)就是想做固态存储。但因为整个市场不成熟,就先于嵌入式闪存记忆体芯片的研发。到了2010年左右,我觉得这个时机已经差不多了,带领SST的研发和市场部门的核心技术员工以及管理层成立Greenliant以后我们就做固态硬盘。同时要维持我们的宗旨,做产品要高可靠,高安全性。”
  2013年,Greenliant推出支持断电保护的工业级固态硬盘ArmourDrive,2014年推出面向新一代数据中心,可用于以及互联网应用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NVMe闪存存储卡。
  Greenliant由Green和Reliant两个组成,代表绿色与信赖。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念所在。
  Greenliant公司具备在闪存市场成功的三大优势
  叶炳辉讲到PCIe闪存卡因为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性能优越,成为企业主的首选。同时Greenliant有三大优势能让其在硬件加速市场的斩获成功。
  现在一个NANDrive颗粒容量可以做到128GB
  第一就是Greenliant技术团队对闪存的设计及其物理层面有很深入的了解,知道怎么控制它。前面我们谈到Greenliant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SST,SST开发一个全球最早NANDrive。因此在NAND Flash上,Greenliant技术团队有着先天的优势。
  第二,Greenliant有很好的控制器的经验,有二十几年设计的经验。包括叶炳辉本人一直致力于闪存控制器的发展。其团队技术以及经验都无比丰富。
  第三,Greenliant有闪存产品的量验,因为闪存产品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2010年推出新一代高可用闪存控制器和NANDrive微型硬盘,到目前为止,NANDrive微型硬盘出货量已达1000万颗。事实上,Greenliant对于闪存产品有着长期技术积累,同时拥有相关产品的量产和质量管控的实力,在过去每天出货超过两百万颗闪存芯片的时候,仍然保持产品的高品质标准。
  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叶炳辉谈到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创立的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也是其用户。我们也看到叶炳辉20多年的工作与闪存紧密结合。可以说是看着闪存应用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热度,同时因为他精通技术,所以他所看到的技术革新总会从芯片工艺、架构设计等多个方面切入,这也为我们下面讲到Greenliant最新的高可靠NVMe闪存卡G-card,与绝对多数的闪存卡有多么大的不同。
  Greenliant最新的NVMe闪存卡G-card的不同之处
  当前闪存的热度,不仅国外许多公司在做,国内我们也看到许多新成立的初创公司在做。“一张卡不代表什么,现在中国大陆这边也有初创厂商在做。但是,要拥有自己的控制器技术和芯片制造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全球能够做到这点的厂商大家可以屈指数一数。”叶炳辉谈到。
  • 官方给出的Greenliant G-card的主要特性:
  • 高可靠性: ECC + 自带 RAID + 掉电数据保护
  •性
  • 并发读写
  • 持续低延迟
  • 支持 UEFI BIOS启动
  分布式ECC设计让性能持续成为可能
  当Flash设备随着使用时间和数据量的增长,坏块会逐渐增加,会产生大量的ECC Error,这时设备性能和可靠性会大幅度下降,对应用性能和数据安全带来影响。这就造成常见闪存卡ECC设计潜在的问题:性能衰减和可靠性下降。
  由于NAND Flash的工艺不能保证NAND的Memory Array在其生命周期中保持性能的可靠,因此在NAND的生产中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坏块。为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应用NAND Flash的系统中一般都会采用一定的坏区管理策略,而管理坏区的前提是能比较可靠的进行坏区检测。
  G-Card分布式的ECC校验架构,就有点像动车了。在每一个颗粒里面,都了一个小的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就支持我们内部的ECC校验的处理。这就意味着即使说出现比较多的错误,我有更多的处理的校验的芯片在里面,因此我的性能不会受影响,我的可靠性也不会受影响。这样就说在颗粒内部实现非常好的性能和可靠性的保障。
  Greenliant G-Card 分布式ECC设计架构―NANDrive模组
  Greenliant磨损平衡的测试数据显示,每一个块的擦写次数的偏差都在7%以内,非常小的偏差。这样就保证非常高的可靠性,为此,一天全卡擦写10次,G-card可以至少使用5年。Greenliant VP李炫辉讲到“这五年之内,G-card基本性能和可靠性,没有变化,一直在整个生命周期是可持续的。这就是闪存里面的磨损均衡,我要保证颗粒大家都用的次数差不多,我要有一个磨损均衡的算法。”
  软件定义存储厂商达时代CEO 张松讲到,“大家谈到盘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写老化,用一段时间性能会急剧下降。这个下降就因为它是电子颗粒读的次数多了,你没有相应的措施,它肯定会老化的。只要是ECC多了,会使得整个表现的比较平稳,可以抵抗未来的你多少万字读写之后写老化的急剧下降,使得整体的性能比较平稳。当你做的校验多了,你肯定对性能有影响。所以它是有比较平稳,不是拼峰值,拼的不是百米,拼的是马拉松。
  由左至右:达沃时代CEO 张松、Greenliant Founder&CEO Bing Yeh、Greenliant VP李炫辉、维金技术副总裁梁金阁。
  这也是应用在一些企业级环境里面所关注的特性,因为我们谁都不希望说,我买来一个产品之后,过了一年、两年,它的性能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或者说一半,或者说它的可靠性降低。
  业界第一款板载硬件RAID的闪存卡
  我们知道PCIe设备是不支持RAID卡的,这时候如果出现颗粒级的故障,数据就会丢失。Greenlian在板卡上又定义了一个硬件RAID。每五个NANDrive颗粒做一个RAID组,连接一个阵列控制器,我们上面一共有8个阵列控制器,控制了8个组。这样保证说当颗粒出现故障的时候,用户的数据也是安全的。
  图上可以看出单卡板载20颗 NANDrive 每5颗 NANDrive 组成一个RAID 组
  共计4个 RAID 组。但是目前可以实现单卡板载40颗 NANDrive
  每5颗 NANDrive 组成一个RAID 组
  共计8个 RAID组
  “Greenlian板卡就在这种NANDrive微型硬盘颗粒之间再实现硬件的RAID,这样就解决了用户对于数据高可靠性的一个要求。因为大部分PCIe闪存卡,都是基于的一个RAID,就会造成性能下降,加大颗粒的磨损度。” 李炫辉讲到。而Greenlian的G-card闪存卡直接实现颗粒之间硬件RAID,
  最新G7100系列G-card,包括了G7101、G7102两个型号,G7101原始容量为1.37TB,G7102原始容量为2.75TB。但是因为RAID需要,其实际数据存储容量分别为900GB和1.8TB。
  超级严格的掉电数据保护
  Greenlian还有一个业界最苛刻的掉电数据保护的测试,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在正常的读写过程中,随机掉电或者多次进行掉电测试。
  上海维金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其技术副总裁梁金阁表示对于互联网金融相对来说对存储的要求会很高。你让用户的钱莫名其妙的丢了少了,这也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也希望数据的存储,至少是可靠的。我存下来的数据,我可以存不下来,但是我告诉用户这个数据是存下来的,那就必须得存下来。不能够说现在存下来,但是各种原因没了,这个是不行的。这样我们当时跟Greenlian合作的时候,我们也一再强调你们一定要给我们证明你们的掉电保护是靠谱的,后来他们就做了很复杂的掉电保护的测试,当时拿这个报告给我们看,把这个操作步骤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也在测试环境下去模拟这个环境,最后验证了这个数据确实没有丢,和他们的报告是完全一致的。”
  高扩展性 让Server实现全闪成为可能
  PCIe闪存卡应用于服务器搭建,排除价格因素,市场上绝大多数PCIe 闪存卡都需要持续占用主机CPU和内存非常多的资源,不能进行多卡配置,否则无法保证应用所需的性能。这也是闪存卡只能作为核心数据的存储,而不能作为所有数据的存储器。
  在8核, 16线程 Intel(R) Xeon(R) CPU E5-2450 @ 2.10GHz 平台测试
  从图片可以看出,同样的IOPS,G-card占用CPU远远小于友商的同类产品。因为占用CPU资源的差异来自于驱动程序和卡系统架构的设计
  因为G-card 占用很少的系统资源,所以可以在服务器端搭建多张闪存卡,组成大容量的主存储系统。那么用户实现PCIe闪存卡用作主存储成为可能。
  在服务器中采用多张PCIe闪存卡,实现本地大容量高性能存储,或搭建软件定义存储架构(Server SAN),G-card 在性能和容量方面展示了优异的可扩展性。在IOPS,延迟,功耗,尺寸,初始成本和总体拥有成本方面 显著优于其他的主存储方案。
  Greenliant G-card 与 全闪存阵列对比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相对于其他的PCIe卡,G-card通过卡系统架构的设计占用很少的系统资源。绝大多数PCIe卡厂商因为占用CPU等计算资源太多,而只能为服务器提供2-4张闪存卡供主存储。
  而G-card可以为服务器单机搭建十张以上的G-card卡片而不影响系统资源。因为通过G-card卡的出现为行业闪存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那么相对于目前流行的全闪存阵列其性能与G-card卡搭建的存储性能,谁的优势更明显?让我们具体看数据。
  服务器单机搭建多张Greenliant G-card卡片的性能测试结果以及与行业领先全闪存阵列系统对比 (见下表)
  硬件加速做到极致也是一种美
  综合其可持续低延迟,高IOPS,强大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可扩展性,使G-Card非常适合I/O密集型的关键业务应用,如、内存计算、分析、虚拟桌面应用(VDI)和联机事务处理(OLTP)。
  另外,使用附带的软件工具,G-Card可以平衡性能与容量,做到灵活配置。同时采用MLC NAND闪存,G-Card完全可以为现代企业和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成本效益突出的一线主存储解决方案。
  上海维金技术副总裁梁金阁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数据安全这一块,我们要求还是不低于金融行业。这方面因为G-card确实比较靠谱,通过闪存卡的不断优化,让我们也可以在软件上面省去很多为了数据丢失而所做的重复工作,这是上海维金与GREENLIANT合作的最大优势之一。
  达沃时代CEO 张松认为未来全闪阵列是一个方向的,但是也是计算和存储融合的东西。服务器里不会有硬盘了,全是G-card闪存卡或者SSD,这是作为软件定义存储厂商的一些思考。
  最后负责亚太地区营销业务的李炫辉深有感触,他虽然到任Greenliant公司亚太营销副总裁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是在与本地化合作伙伴的交流中,明确了Greenliant在伙伴策略上的定位。Greenliant将一如既往地为所有伙伴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杨瑗嘉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当前位置:
竞争回归高价值本质 创维打造世界高端电视巨擘
眼下,电视消费市场需求升级表现愈发突出,高端智能型彩电产品广受青睐。立足消费者的迭代需求,领先的彩电厂家将行业核心竞争思维从产品低价格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推进,智慧高端彩电成为市场换新的主旋律。
眼下,电视消费市场需求升级表现愈发突出,高端智能型彩电产品广受青睐。立足消费者的迭代需求,领先的彩电厂家将行业核心竞争思维从产品低价格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推进,智慧高端彩电成为市场换新的主旋律。竞争回归本质:从低价格到高价值奥维云网(AVC)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Q1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达1215万台,同比增长3.0%,零售额规模40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线上促销成为主要拉动力,线上零售量规模达到471万台,同比增长31.1%。彩电市场初现回暖主要源自两点:一是面板价格下降的利好;二是Q1市场进行持续促销,尤其是3月份促销活动密集,打开了市场氛围,拉动活跃度,这给全年增长预期开了个好头。与此同时,高端彩电产品份额也在持续提升,消费升级趋势在2018年更为凸显。从尺寸上看,以55寸为分割,55寸以下产品市场份额全线下降,55寸及以上产品市场份额继续上升;从显示属性上看,奥维云网(AVC)线下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Q1 4K电视份额为68.7%,较去年同期增长7.2%,OLED电视份额为0.7%,较去年同期增长0.4%,超薄电视市场份额达4.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除电视尺寸、显示属性以外,智能电视尤其是技术的融入也是高端电视领域的具体表现。人文关怀让科技发展更有温度,领先电视企业都相继推出了人工智能产品,2018年新品接近50%的产品覆盖人工智能的功能。2018年Q1 AI电视销量占比为25.2%,同比提升23%;2018年Q1 AI电视新品数量占比为47.6%,同比提升45%。通过对消费者的持续教育,人工智能电视市场迅速打开局面,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电视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大尺寸电视、高端显示技术电视及人工智能电视份额的不断扩增,背后折射了彩电行业竞争正在回归本质——从互联网电视时代的低价换量到现今消费需求升级时代的产品高价值比拼,更优质、更高端及更智能交互的彩电才更具市场竞争力。从深度聚焦OLED电视技术创新到自主研发AI画质芯片布局智慧家庭,三十而立的“电视一哥”创维时刻把握高端彩电的发展方向,走在高端彩电大军的最前方。赢在紧抓精髓:从OLED到人工智能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下的消费者购买高端彩电产品无外乎要求显示技术高,智能交互好等,不少电视企业将重心放于高端技术探索上,从而进行优质产品的迭代换新。基于有机薄膜的自发光源显示技术,OLED具有众多优点,如超薄、超广视角、柔性可卷曲、高色域、透明等,“OLED必然成为显示技术的核心,逐渐取代现有的液晶显示技术”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诸多品牌高端转型的首选点。作为中国电视带头品牌,创维是国内最早布局OLED电视的企业,并不断通过技术升级推动OLED电视产业的发展。2013年创维推出中国首台OLED电视;2016年8月推出全球首款搭载AR技术的OLED有机电视S9D;2016年11月发布中国首台自主研发OLED电视,打破国际对OLED技术的垄断;2017年CES上,创维携S9-I、S9300等多款OLED电视亮相;2018年创维进一步丰富产品阵营,从55英寸到65英寸再到77英寸,加快推出纯国产OLED电视。调研机构INS指出,2018年,中国OLED电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稳定在20%左右,这意味着率先在OLED电视领域有所成就的企业将在未来享有巨大潜在效益,创维无疑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创维不仅要为用户带去精致的显示体验,更要积极提升电视的交互功能,从而满足人与电视交流的升级需求。目前AI电视行业标准仍处于探索阶段,人工智能行业正值发展初期,行业标准缺失。未来人工智能电视的发展将围绕四个方向:交互方式、机器学习、家居互联、云平台,这也是领先电视企业寻求更高层次探索的主要方向。创维近年来在“电视大脑”芯片上不断突破,自主研发“蜂鸟”AI画质芯片,对图像信号中的静态清晰度、色彩、对比度、动态清晰度、HDR等要素进行逐个优化,并掌握“精密平滑处理”技术、“动态目标重塑”技术、“超级4K增补”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我们自主研发的芯片现已全面量产使用,是中高端产品的标配。”创维集团有限公司CTO王志国曾强调。此外今年3月份,创维更与BAT之一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百度对话式AI操作系统DuerOS将与旗下酷开系统实现全面对接,此后将共同为用户输出智慧家庭入口级的产品与服务。当然创维在AI电视领域的开拓,不仅仅是要为用户带去高端交互电视体验,更多的还是进行前瞻性的布局,提前打造智慧家庭战略。创维率先提出“智能新生态”概念,并将智能电视看作智慧家庭入口级产品,在AI技术支撑下展示其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创维对外展示了智能影音娱乐系统、系统、智能办公系统、智能冰洗系统等8大人居子系统,涵盖酷开系统+DuerOS人工智能技术、支持ATMOS 7.1声道全景声、带屏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冰洗空产品等。创维意欲从产品智能化逐渐向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整体方案的方向构建智能化战略蓝图,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赖伟德更表示,未来5年,公司将以“智慧人居”为核心驱动谋求转型,向千亿元销售目标加速冲刺。从OLED显示电视到人工智能电视,再到全套系智慧家庭方案的推出,创维步步为营,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升级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技术自主研发符合新消费时代竞争的高端产品。截至2018年3月底,创维集团累计申请专利5710件,在当前中国彩电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彰显了中国传统家电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蜕变的大国品牌风范。版图空前辽阔:从深耕国内到扬帆海外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享受高端智能彩电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家庭的期盼。中国传统彩电品牌不仅专注为中国家庭输送高端彩电优质体验与服务,更积极对外开拓,将自身品牌的产品高端优势带去世界各地,在全球舞台上与国际彩电大品牌进行正面较量。创维2001年拉开海外征战帷幕,2014年创维收购南非厦华工厂和当地著名家电品牌Sinotec;2015年收购德国老牌电视公司美兹,之后在欧洲实行“Skyworth+Metz”双品牌战略,一举站到世界电视制造行业的品质顶端;2015年7月收购欧洲著名机顶盒品牌企业Strong集团,提升创维在欧洲、中亚和北非市场的占有率;同年12月又收购印尼东芝TJP工厂,让创维的生产基地正式走向海外;2017年,创维与Google 开展策略性合作,推动海外智能产品升级和落地。截至目前,创维成功打开了欧洲、东南亚、非洲、中东、美洲、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市场,覆盖了全球五大洲3/4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彩电巨头。从国际化战略来看,创维主要在以往OEM、ODM为主的运作方式上实现升级,既快速实现海外规模化经营,又谋求自主品牌国际化。具体而言,创维在海外建立了德国、南非、奥地利等在内的五大产业基地,以及在深圳、南京、英国、奥地利等地建立了全球10大研发中心,产品严格按照各地质量标准制造,并将国际领先电视技术成果输送至其他国家,实现资源共享。2017年,创维海外市场实现销售1000万台,自主品牌占比30%;到2020年,实现销售1500万台,自主品牌占比50%。未来,创维海外市场销售版图还将继续扩增,积极把握东南亚、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高端市场带来的巨大增量机会,将智慧高端电视从国内带至全球,活跃品牌发展动能,所向披靡。横看国内国际世界彩电市场,中国品牌创维高端彩电销量独占鳌头,稳坐“电视一哥”的宝座,这背后是创维用30年的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积累起来的,正值三十而立之际,创维又以“国际化”、“精细化”及“智能化”三大目标战略从新出发,引领中国彩电业不断向高价值彩电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下一个30年,还看世界高端电视巨擘——创维!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米冲刺在哪里安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