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2上映时间里的时间理论是正确的吗

看了星际穿越,真的有时空扭曲吗?就像相对论说的那样,宇宙中的时间和地球上的时间不一样?
看了星际穿越,真的有时空扭曲吗?就像相对论说的那样,宇宙中的时间和地球上的时间不一样?
时空扭曲是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那样,每人尝试过.如果你的速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宇宙中的时间跟地球上的一样.唉,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咱这点时间都只是瞬间的事.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看了星际穿越,真的有时空扭曲吗?就像相对论说的那样,宇宙中的时间和地球上的时间不一样?》相关的作业问题
不会年轻的,因为他们要比较年龄就要跑到一个参考系中比较.就是说相同速度的时候来比较.运动是相对的,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分别相对静止的参考系中都是时间不变短的. --------- 你补充的内容看来你的一些概念很模糊.多上时间里面快几个小时?对与火箭上的人来说,地球也是在高速退行的.火箭上的人看地球上的人,与地球上的人
电影里面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或许在太空中很蓝,很漂亮但是那并不代表什么;肆虐的沙城暴,不断死亡的作物,以及严重的枯萎病,就剩玉米可以种植,植物的减少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愈来愈低,氮气含量过高,所以人类才需要一个新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物体高速运动会导致时间变慢,这就是狭义相对论里面说得钟慢效应,还有尺缩效应
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2012年,我们将会拥有一个燃烧着巨大火焰的太阳吗?科学家预计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既在2011年的太阳周期中太阳黑子最多而且太阳活动力最强的时期.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一些科学家预测第24个太阳活动周(年)中的太阳极大期可能比之前2002-20
如果观测的方向与太阳光照射向地球的方向是一致的话,那就是一颗星星,因为地球表面能够反射光.如果观测的方向是其它的方向的话,那就不是,因为地球本身不发光.有许多星星是不发光的,但是它们可以反射光.
确实,变换参考系后会得到地球上时间慢的结论,但是如果卫星不回到地球的话这种比较没有意义,也就不知道这两个谁对谁错……因为如果想要比较地球上和卫星上的时间快慢的话,必须事先在同一参考系中对好两只表.然后卫星飞走后,在同一个时刻比较卫星上的表和地球上的表,对比他们的示数,才能得出在哪里时间过得慢……不过这样问题就来了,什么
因为变异了
20世纪末,印度的科学家发现了1800万年前的一只雄蚊子,被完好地密封在树脂中,认为,从中提取蚊子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并想要克隆这只古蚊子;在我国抚顺煤矿的煤层里(大约形成于5600万年前)含有大量的琥珀,其中经常保存有完好精美的蚊子等昆虫;1996年,纽约自然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块中间粘着一只蚊子的琥珀,经检测
地表有东西方向之分没?有!那么地表这个东西方向在瞬间能不能看成空间某点的东西方向?显然能.在无自转的空间,地表这个点相对于这个空间的运动,在地表这个点定义出来的方向上不就是从西往东运动吗?所以叫自西向东麻.
不只是感觉,而是所有物理现象发生的速率都会降低.双胞胎,一个在高引力环境,另一个在无引力环境,经过同样的时间,一个会成为老人,一个还是壮年人.
没有人能回答你我们推测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 但150亿光年之外有什么?谁也不知道也许宇宙有一个巨大的外壳 外壳物质在吸引着壳内的物质向壳运动 我们在壳里面 于是就看到加速膨胀喽~
在土星上看太阳面积差不多是地球上看的1/100 .还是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圆面的.木星上看当然更大了.在天王星上看太阳视直径只有1.6′.比地球上看金星最亮时的 1′大不了多少.但眼睛特别好的还是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个很小的面.而在海王星上看太阳就与在地球上看金星一模一样,1′.几乎所有人看出来都是一个“点”了.不过这个点比
地球上看不到是因为大气的散射反射和吸收使得远处的天体的光被削弱 在地表无法辨别 在月球上则没有这个问题 但是人眼能识别的最低星等是6.7 即使在月球上也是如此 况且月球上太阳光线更为强烈 也会受一定干扰 因此虽然可以看到宇宙 但是也不会像我们看到的图片上那么华丽
人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是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使得地球上的人始终看到月球的一个侧面.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C
史前文明很有可能存在过! 1938年美国肯塔基州柏里学院地质系主任柏洛兹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纪砂岩中发现 10个类人动物的脚印.显微照片和红外线照片证明,这些脚印是人足压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据估计,有人足痕迹的这些岩石约有二点五亿年历史. 更早一些时候,有人在美国圣路易市密西西比河西岸一块岩石上,曾发现过一对人类脚
当然是变慢,原理是光的传播是要时间的,如果你的飞船足够快和光速相当,那么地球上的钟在你眼里就是不动得,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再问: 我是复制的你问人家的问题,结果由于百度的字数限制只弄了一半。我其实是想问“双生子佯谬”的问题,我也刚刚才查到这个词,请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再答: 其一,我没问过别人这个问题 其二,我个人认
要是地球上真的有鬼就好了,那人们就不怕死了.我见过胆小鬼,小气鬼,懒鬼,馋鬼.不知道算不算?
是的,而且大多数恒星的光芒在宇宙中穿梭的时间恐怕远远不止几十年.隋唐雄风,不一定要到博物馆中瞻仰.不妨在夏夜仰望天津四,他的光芒,是隋唐之交发出的,在宇宙中穿梭了整整一千四百年,才来到我们的地球.星空,是我们唯一能看见的历史.把张九龄《感遇》中的两句诗送给楼主:“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遥远的星星,恐怕也是如此.
星际穿越只是电影而已,如果你对宇宙很感兴趣的话,推荐你看2部天文爱好者必看的纪录片一部是《旅行到宇宙边缘》,一部是《宇宙是如何运作的》,2个纪录片都有关于黑洞的介绍,以及如果物体进入黑洞会成为什么样.首先明确告诉你的是,掉进黑洞一定不是星际穿越的那样,黑洞具有极度强大的引力,物体接近黑洞后会被无限拉长,有些天文学家管这《星际穿越》:爱因斯坦的绝对论
我的图书馆
《星际穿越》:爱因斯坦的绝对论
相对论中的绝对论,变化中的不变性。康德说: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使我深深地震撼和敬畏,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律。千百年来,仰望星空与审视心灵,便是人类一直的追求,而《星际穿越》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尼采说:上帝死了。在一切都失去终极意义的世俗时代,或许宇宙已然成了新的宗教,太空便是我们新的膜拜。影片的阵容群星灿烂,但其背后真正的明星是黑洞和虫洞,真正的脚本是相对论,而真正的导演是爱因斯坦。真正伟大的艺术,不是漫无边际的想象,而是在逻辑允许的前提下去最大限度地想象一个自洽的平行宇宙,离真实最远却又揭示了某种真理。《星际穿越》的剧情离奇突兀,违反直觉和常识,但却不违反逻辑。其基础是严谨的科学,这也是影片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坚持的原则。当有人提议在故事中加入超光速的情节时,被索恩严词拒绝,因为物理学不允许有超光速。《星际穿越》中的戏剧性冲突,都来源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本推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运动物体的时间会变慢,在运动方向上的空间会缩小(同时质量会变大),这就是所谓相对论的“钟慢尺缩”效应。在引力场作用下的时空会发生弯曲,时间亦会变慢。这与我们直观理解的时空相去甚远,却是已被验证的物理事实。爱因斯坦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受媒体宠爱的科学家,他自己惯用来解释相对论的标准公关稿是:当一个男人坐在一个美女身边时,一小时就感觉像一分钟;而当他坐在火炉边上时,一分钟就感觉像一小时。其实,中国古籍中便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说法。在文化和价值相对主义盛行的年代,人们似乎为相对性找到了更根本的依据:连时间和空间如此基本的物理实在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是绝对的呢?然而,只有把相对论理解为“绝对论”,才能领悟《星际穿越》的真谛。沃尔特·艾萨克森在《爱因斯坦传》中写到:在爱因斯坦所有的理论包括相对论的背后,都是一种对不变性、确定性和绝对性的追求。爱因斯坦的初衷,是把相对论叫做“不变性理论”,相对的变化只是表象,绝对的不变才是本质。不变性是物理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怎样来理解不变性呢?设想有一支笔,这只笔在三维空间中有固定不变的形状、粗细和长度,而当光源从不同的角度把笔投影在二维的墙面上时,我们看到的影子的长短粗细和形状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你只看到二维的影子的时候,一切都是变化和相对的,但当你看到三维的整体时,就会发现背后那只不变和绝对存在的笔。这如同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洞穴中的囚徒只能看到外面真实世界投射在洞壁上的光影,却看不到洞外真实绝对的存在。物理学家布莱恩·格林在《宇宙的琴弦》给出了一个更直观的比喻:设想平坦的沙漠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起跑线,在起跑线的正东100公里有一条平行的终点线。假设有一辆跑车的时速是恒定的每小时100公里,如果这辆车从起跑线开始沿路线1(红线)向正东方向开,用一个小时可以便可以到达终点线;如果这辆车沿路线2(绿线)向东北方向45度角开,那么一个小时显然到不了终点线,因为车速在正东方向的分量(浅绿色投影)不到100公里(只有约70公里左右);如果这辆车沿路线3(黄线)向正北方向开,则永远也无法达到终点线,因为车速的分量全在正北方向上,而正东方向的速度分量为零。车速虽然一直是不变每小时100公里,但因为方向不同,在南北和东西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同。爱因斯坦的天才在于他意识到: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在以恒定不变的光速穿越时空的,只不过光速投影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分量不同。为了简化,我们可以设想空间只有一维(纵轴),而时间是另一维(横轴)。当一个物体在空间中完全静止时,它便只是以光速在时间中流淌(红线);当一个物体在空间中以一定速度运动时(绿线),它投射在时间轴上的速度分量(浅绿色)就会减少,因此时间的流淌就会变慢;当一个物体在空间中完全以光速运动时(例如光子),则它的全部速度都被分在了空间轴上,而在时间轴上的速度分量就会变成零,也就是说:时间停止了(黄线)。所以光子永远不会变老,今天的光子,和宇宙大爆炸创生初期的光子一样年轻,时间从未流淌。无论静止还是运动,物体在时空统一体中都是以恒定的光速穿越,我们感知到的物体在空间中的速度,可以被看成是从时间中分走的量。只不过平时物体运动的速度相对于光速往往都太慢(从时间轴上被分走到空间轴的量太小),所以我们感知不到运动物体的时间会变慢;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相对论效应(钟慢尺缩)就会变得明显。重要的是,当把时间和空间孤立开看时,一切都是在变化不定的;而当把时空看作一个更高维度的整体时,一切都是以恒定光速变化的。光速即是“变化的不变性”。所有物理事件在四维时空的整体中(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都呈现为一条不变的“世界线”,变化的只是在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低维度上的投影(有如那只笔)。相对论的本质是:所有的参照系(视角)都是等价的(平权的),物理定律在不同的参照系下可以保持一致不变(或按统一规律协变)。也就是说不同的视角下看到的表面现象不同,但其背后的规律却相同。上面的图例只是描述了狭义相对论,适用于匀速运动的惯性参照系,狭义相对论统一了牛顿力学和电磁力学。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进一步把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非惯性系,引力现象被化约成了时空在质量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引力系等价于加速系(如同开车加速时的推背感)。黑洞、虫洞只是广义相对论的必然逻辑推论。对称性:大道至简,万物归一在物理学中和不变性几乎是同义词的核心概念是“对称性”,一个镜像对称的物体从左边转到右边其结构是不变的,所以对称性是指在做镜像、旋转或平移等种种变换时,物理状态可以保持不变,即变化中的不变性。统一性同样是一种不变性:表面看上去变化多样的事物,背后有着统一不变的结构。比如冰、水、水蒸气表面上是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但其背后都是H2O。物理学中的终极目标是找到统一场论,把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统一成一种力,用同一个不变的模型来描述。越深层的不变性,越能把更多样性的事物统一在一起,也越具有更广泛的普适性。物理学便是在追求具有最广泛普适性的终极真理。一个法则或理论越具有普适性,就越能在应用于多变而广泛的场景中保持其不变性。广义相对论便比狭义相对论有更强的普适性,不仅适用于惯性系,也同样适用于加速系。找到了统一性和普适性,也就找到了简单性,因为表面的复杂纷呈的世界,背后却有着简单而统一的结构。狭义相对论表面复杂,但背后只有两个基本的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广义相对论同样只基于两个基本假设:(广义)相对性原理和(引力与加速系)等效原理。核心是逻辑基础的简单性。所以,对称性、统一性、普适性、简单性都来自不变性。爱因斯坦曾讲:“对上帝而言,一千年和一千维都呈现为一。”其实,《易经》里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思想(英文译名“The Book of Change”更直白,即《变化之书》),第一个“易”是“变易”,即这个世界的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第二个“易”是“简易”,虽然世界变化万千,但是背后的规律非常的简单,大道至简,万物归一;第三个“易”是“不易”,一旦找到了事物变化背后不变的规律,则可“以不变应万变”。两种世界观世界观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变化是根本的,一种认为不变才是根本的。古希腊的两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则分别代言了这两种迥异的世界观。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鼻祖,他认为:一切尽在流变之中,万物皆流,因此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宇宙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巴门尼德则认为:只有不变的太一(Being)才是真实的存在。太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这并不是对立统一,因为根本没有对立面。对立的矛盾、分割的部分、流动和变化都是表面的幻象而非存在的本质。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是一个巴门尼德的信徒,所有的变化都是表象,一切的背后,是一个统一、简单、不变的存在。爱因斯坦五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终生热爱音乐。爱因斯坦沉醉于莫扎特,而对贝多芬则不感冒。这很好理解:莫扎特是巴门尼德,而贝多芬是赫拉克利特。莫扎特的音乐有着内在的统一与和谐,在流动的音乐中体现出不变而静止的美(Timeless);贝多芬的音乐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纠结,像一团炙烈燃烧的火。爱因斯坦曾说:“贝多芬创造音乐,莫扎特的音乐'却如此纯净完美',好像本来就一直在宇宙里,只等这位大师来发现。”贝多芬的音乐是被人写出来的,而莫扎特的音乐是从天上抄下来的。爱因斯坦相信,物理学便是在聆听宇宙的音乐并发现其内在的和谐,有个超越的「天体音乐」,流露出「预设的和谐」,展现令人叫绝的对称。诸如相对论等自然法则,一直在宇宙里,等人来撷取。相对论的结果是颠覆性的,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知;但其初衷却是最古典主义的。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即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保守分子。在一个多变的世界中追求不变性的努力,最后往往都是悲剧性的。或许,爱因斯坦的余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单枪匹马地追求统一场论,而与物理学的主流发展分道扬镳,最后无果而终。爱因斯坦不能接受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认为“上帝不会掷骰子”。但是宇宙最终还是辜负了爱因斯坦,这个世界或许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完美而简单。至今,物理学的统一大业仍未完成。但新一代的理论继承了爱因斯坦的理想,“超弦理论”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物理现象,都是琴弦在11维时空中震动产生的美妙音乐。这是终极的不变性和统一性,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TOE—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真、善、美爱因斯坦在《我的信仰》中写到:“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和美。”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真、善、美是三位一体。真和善,其实都是美的不同形式,都是对称性和不变性的表达。首先,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爱因斯坦的思考均是出于以下一种假设:如果我是上帝,会怎样来设计宇宙才是最美?才能展现最和谐的对称性和不变性?这种至美的设计便是唯一可能的真实。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说:低级真理的反面是谬误,而高级真理的反面还是真理。真理不需要谎言便可自立,而谎言能够生效需要相信者把其当作是真理。由此可见,真是一种对称的逻辑之美。善亦是美。康德的“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其实是善的对称律和普适性。终极的道德律,一定有对称性和普遍性,而不是只拿来约束别人的律令。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圣经》则讲:“Do to others what you want them to do to you”;道德金律几乎是所有价值体系共同不变的基础。因而至善是一种对称的伦理之美:善和善是兼容的,而恶则与善和恶都不相兼容。爱因斯坦是一个热诚的和平主义者和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临终之前还参与签署了反核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他的社会理念也同样体现了对不变性、对称性和普世性的追求。作为德国的犹太人,爱因斯坦曾受到纳粹的迫害,他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深恶痛绝。毕生都在追求一种超越个人、种族、阶级、宗教和文化的普世主义,憧憬着一种能够在国际间(International)之上建立的超国家、超民族(Supranational)的社会秩序。正如相对性原理意味着:任何的参照系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参照系是特殊的,物理定律在所有参照系都保持不变。同样,普世主义意味着,任何的社会参照系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阶层或人群应该享有特权,法律和基本价值对于所有人都不变。艺术中的不变性回到电影,艺术同样基于对称性和不变性。艺术创作的“元过程”,便是将逻辑演绎到极限去想象一个虚拟的世界,用“虚构的谎言去揭示不变的真理”。伟大的故事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保持自洽和一致性,不管故事如何离奇反常多变,内在的逻辑是不变的。而故事的本身,往往会通过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冲突来揭示深层的不变性。一切艺术,都是寻求“最大变化中的不变性”。电影《霸王别姬》展现了京剧艺人从民国到到文革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之中揭示了不变的人性。虞姬自尽了,演虞姬的程蝶衣自尽了,演程蝶衣的张国荣也自尽了(程蝶衣和张国荣还都是同志),戏里戏外套了三重的同构不变性。艺术作品的张力恰恰体现在能在多大的变化中hold住不变性。爱情故事的经典公式便是在最大变化的跨度中找到不变的爱情。门当户对的爱情显然无法成戏,只有跨越了鸿沟、把原来相反的人统一在一起的爱情才能体现爱的不变性。记得原来有个帖子:“看了《神雕侠侣》,年龄不是问题;看到了《断背山》,性别不是问题;看到了《金刚》,物种不是问题;看了《人鬼情未了》,生死都不是问题”。跨越的鸿沟越大,不变性就越强,爱情就越伟大。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跨越了世仇家恨的爱情;《香草天空》是跨越了虚拟世界的爱情;而科幻片《她》(Her)是跨越了人和机器的爱情。贯穿《星际穿越》的是父女之爱。电影中的母亲从未出现,儿子基本上是打酱油的摆设。雨果说:母亲爱孩子的时候就像一头母兽,母爱来自兽性,出于本能。而父爱才来自人性,既不像母爱那样牢固到一成不变,又不像男女之爱那样不靠谱而善变。女孩们都有着伊拉克特拉,恋父情结,朦胧之中隐含着男女之爱,所以父女之爱无所不包,统一了人类所有的情感,体现了变中之不变性。影片中最感人的场景,或许是当库珀穿越了时空回到墨菲临终的病榻前,因为相对论效应,父亲依然年轻像是儿子,而女儿则已然衰老像是母亲,父女关系发生了倒换转置,但无论角色错位的变换有多么巨大,那份穿越时空横跨宇宙的爱却依旧不变。《星际穿越》中的CASE和TARS或许是有史以来科幻片中最不像人的机器人。无论是经典的《星球大战》中的R2D2和C3PO,还是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中的瓦力(WALL·E)或《汽车总动员》中的汽车,基本都是拟人化的设计,多少都能看出机器的人形来,例如车灯变成了眼睛。而《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却是最简约的长方体。曲线会使人联想起人情、感性、温暖;而直线会让人联想起机械、理性、冰冷。但机器人的“幽默度”可以调节,哪怕变成了冰冷的长方体,还是可以看到不变而闪光的人性。人性中最深层的本质是超越人形的,不因外形而变化。后现代主义与不变性如果赫拉克利特能够轮回转世来到今天,他一定会为自己战胜了巴门尼德感到欣慰。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流变动荡的年代,一个人一生中见证的历史变迁,或许比中世纪时500年的变迁还要巨大。巴门尼德“一切都是不变的”理论听上去简直是个笑话。没有人再相信统一的终极真理和宏大叙述。任何追求世界背后统一不变本质的企图都被看作是不时髦、迂腐甚至是压制自由的。因为这个世界没有背后,所有人都应该活在流变的当下。后现代意识中强调的是个体性、主观性、非理性、不确定性和多元价值,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盛行。在如此支离破碎的世界中,是否还有某种不变的纽带把我们连结在一起?是否有某种超越种族、文化、宗教统一的公约数?美国当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成长于分析哲学的传统中,受其熏陶但最终与之分道扬镳,成为了分析哲学的掘墓人。在新实用主义者罗蒂看来,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一切都可以被拿来批判、反讽、解构。当罗蒂去世时,他的挚友尤尔根·哈贝马斯在悼词中写道:对于反讽主义者罗蒂来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当在生命的最后被问及什么是“神圣”时,这个坚定无神论者的回答令人想起了年轻的黑格尔:“我认为的神圣是一种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我们的子孙会生活在一种全球化的文明中,在那里,爱是唯一的法则。”很多人在临终时选择了相信神,而什么都不信的罗蒂临终时相信的只有爱。或许客观理性不能在虚无中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只有爱是这无尽黑暗而冰冷的宇宙中唯一摇曳的闪光和温存。爱是唯一的法则,爱是仅存的宗教,爱是最终的救赎,爱是不变的永恒…◆◆◆◆来源:余论陈述
馆藏&5931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不要温顺地  走入那个良宵,
  龙钟之年在日落时光也要燃烧并痛斥;
  要咆哮、对着光明的消泯咆哮。
  ——狄兰·托马斯  注意:一大波剧透正在靠近    好莱坞电影从来不会劝人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只会鼓励大家起来奋力折腾。所以,即使是一个看上去已经完全没前途的文明,也要赌上最后一丝力气去把这文明中最优秀的人送上太空,用飞船在星空中划出自己的痕迹;即使任务濒临失败,沦落异次元空间,也要奋力挥舞双臂、大声咆哮,去试图影响到似乎遥不可及的三维时空。  不知道小女孩墨芙有没有听到咆哮声,但莫名其妙突然从书架上掉落的书本也足够吓她一跳了。她认为是鬼魂作祟,而她爸爸库珀则希望她相信科学,告诉她那是重力。  库珀曾经是NASA最优秀的飞行员,但在这个满目疮痍、百业具废的时代,自己的技能再无用武之地,只好做了个庄稼汉。即便如此,他对飞行的热情也从未磨灭,甚至会在带着孩子们视察玉米地时突然兴起去追逐飞机。只关心飞机的库珀把方向盘交给了儿子汤姆,而汤姆则差点把车直接开到了水里。也许他是觉得现在生活的世界就像一场噩梦,想试着通过车与水面接触时Kick一下跳转到上一层梦境去。  一家四口兴致勃勃的去看球赛,结果因为有大光头放中子弹而导致比赛中止。败兴而回的一家人只好迎着沙尘暴赶路。  外国电影明星到中国宣传时,国内媒体总想着弄个大新闻,问“喜不喜欢电影里加入中国元素”这类蛋疼问题,骨子里透出对自己国家文化的不自信。是不是一定要从老外嘴里听到肯定的答案才觉得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真正扬眉吐气了?要是人家老外就是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怎么办,就抵制他们?当然这样尴尬的情形对于本片来说应该不会发生,因为这次导演特意很贴心的加入了中国元素——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防霾防尘口罩。我记得上一次中国元素的加入还是08年的冠希哥和劣质手枪。  缠缠绵绵绕天涯的飞沙居然在房间里留下了有规律的图形,而且还是个坐标。库珀决定去一探究竟。小墨芙借助杂乱摆放的层层衣物也偷偷潜伏在副驾驶座上,跟着父亲一起去冒险。  顺着坐标的指引,库珀和女儿找到一个蝙蝠洞。这里竟成了NASA的根据地。库珀在这里遇见了过去的同事布兰德教授,以及教授的女儿艾米莉亚布兰德博士。教授向库珀父女介绍进行中的应对地球危机的计划。  NASA先前曾派出一只考察队通过一个突然出现的虫洞到外太空去找适合人类定居的星球。目前有三个星球发回了好消息,其中就包括了这只考察队的核心领军人物、地球上最优秀的太空人才曼恩博士。考察队里其他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的照片都给了特写,唯独没拍到曼恩博士,这让人不得不对曼恩的身份这件事格外在意。  现在NASA希望再派出一只四人小队去这三个星球上一探究竟,曾经的精锐飞行员、如今自己送上门来的库珀自然是作为飞船驾驶员的最理想人选。在库珀等人探索外星的同时,教授也会率领地球上的NASA成员赶制一个类似诺亚方舟的巨型空间站,以便将来向外星移民。空间站的建造工作目前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关键的重力方程。教授承诺与库珀兵分两路,尽快破解方程。退一步来说,即便方程无解,也还有备选方案:与库珀同行的布兰德博士携带了数百个人类胚胎,可以在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上用他们来研延续人类的下一代。  如果计划成功,库珀的孩子们也能免于灭绝的命运,强烈的责任感让他接受了任务。但是要过女儿那一关却不容易。墨芙极力挽留,甚至搬出了书房里的鬼魂,告诉父亲鬼魂留下了“STAY”的讯息。最终库珀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了家人,开车前往NASA的路上,他还是下意识的去探了探副驾驶座,看墨芙有没有再一次躲在下面。可惜这一次车上真的只有他一个人。也许他想的是再一次把爱玩潜入游戏的女儿揪出来,两人嬉闹一番会稍微冲淡离愁别绪。其实在生离死别面前,哪怕是一万个玩笑堆积起来的轻松感,在转身的一刻也会瞬间崩塌。  库珀走后,教授时常来到他家看他的孩子。别看教授年事已高,照顾小孩可是一把好手。当年布鲁斯韦恩少爷就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后来布鲁斯因为变魔术跟人结了梁子被关进监狱,老人家还帮他短暂的照顾了一阵他的女儿。去年跟墨芙和汤姆的爸爸在学院奖上短兵相接的那个小胖子,当年他在外面睡这个睡那个的时候,一双儿女也是由老爷子代为照顾的。一来二去,擅长照顾小孩子的老教授与墨芙混熟了,后者本就天资聪颖,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学生兼助手。  库珀驾驶的飞船离开地球,第一次与大圆环母舰对接时的背景音乐,或者干脆说就是背景音,听上去很像当年马修麦康纳参演的《超时空接触》里织女星发来的信号音。库珀的团队里除了他和布兰德博士外,还有一个黑人、一个好不容易长出正常形状络腮胡子的男人,以及两个长着大长腿但是整体上看像是大块龟苓膏的机器人。众人前往的第一颗星球是个水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看上去似乎条件相当优越,其实暗藏杀机。这里有着山一样巍峨的浪头,能一下子拍死一个人。络腮胡在这里不幸便当。按理这种出去趟雷的活儿通常都应该是黑人兄弟干的,这次他代为消受了,不过黑人兄弟也不能笑得太早。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个星球还有着与地球差异极大的时间流逝速度。当库珀与布兰德结束几个小时的亡命之旅逃回飞船时,对其他人来说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库珀只能一边看着这些年来儿子汤姆发来的视频从中感受孩子的成长,一边流泪,试图尽可能挽回一点失去的时光。  墨芙已经长到与父亲与她分别时的年纪了。他发现教授的重力方程式似乎有问题。自知命不久矣的教授告诉了她关于方程与计划的真相,不久在病床上去世了。墨芙向教授的女儿布兰德博士发送视频通知这一噩耗,顺便告知她真相。  还有两个目的地要去,然而飞船的燃料却难以为继,两个星球中只能选一个。剩下的三名成员中,两位男性都认为应该去大名鼎鼎的曼恩博士所在的星球,因为这个最杰出的人才所发现的星球一定是最可靠的。只有布兰德坚持要去另外一颗星球,因为那是她的爱人埃德蒙发现的。她相信爱能超越时间空间。最终还是少数服从多数。  库珀等人来到第二个城市…第二个星球。在曼恩博士的星球上,布兰德接收到了墨芙传来的视频,知道了父亲的死讯,更了解到计划的真相:原来解开方程、建造方舟移民外星从来都只是个幌子。教授从一开始就没对这条路抱有希望。他认定女儿带着人类胚胎去逃往外星是延续这个种族的唯一出路。  曼恩博士带着库珀去考察自己发现的适宜定居点,却突然发难。事实上当年曼恩博士是因为他男人被拐去演蝙蝠侠了,听说NASA那伙人跟蝙蝠侠很熟,本来想借助他们的力量找到他男人,结果却被派到这个兔子不拉屎的星球来了。他说这里适宜人类生存只是为了肤悠别人来他好趁机逃走。经历一番摔♂跤,曼恩博士打倒了库珀,并抢了他的飞行器,企图与母舰强行对接。强行插入必自毙,权限不够的曼恩博士引发事故,送了自己的性命。在第一颗星球上因为非常谨慎的没有去趟雷而躲过一劫的黑人兄弟终究还是摆脱不了便当的宿命。剩下的两人,虽然靠着库珀精湛的驾驶技术,不可思议的与母舰对接成功并离开了这个星球,但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库珀向布兰德道歉,承认一开始就该听她的去另一颗星球。如今燃料不足,只好冒险借力黑洞。这一方案虽然奏效,但为了减轻母舰的质量,库珀自愿牺牲,掩护布兰德到达目的地,自己则被吸入黑洞。  被吸入黑洞的库珀进入了五维世界,经历短暂的情绪失控之后,他找到了与三维世界的女儿墨芙的联系方法。他通过书页拨动放在书架上的手表的指针,使得指针呈现出一步两步一步两步似爪牙似魔鬼的步伐的诡异运动,由此向女儿提示自己的存在,并敲打出莫尔斯码来传递信息。他把机器人TARS在五维世界里搜集到的、对于墨芙的重力方程式至关重要的数据传达给墨芙,帮她解决了人类世界的最大危机。放下心头大石的库珀开始享受五维时空里纯精神的非凡体验。这一段有很强的《2001太空漫游》的即视感,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当画面由一团金黄色向环状母舰过渡时,似乎曾有那么一两秒钟出现了Doge……看来就算是进入了五维时空也依然无法摆脱精神污染。  库珀不知自己在五维时空里呆了多久。当他醒来时,已经置身在基于墨芙的理论建立的巨型空间站上。空间站重现了地球曾经的生态环境。由于空间站里的居民区都是建立在一个巨大圆环的内凹曲面上,所以其景致看起来非常像当年莱昂纳多第一次给艾伦佩姬演示筑梦时那个物理定律完全失效的场景。  库珀见到了已近百岁的墨芙,墨芙告诉他如今的技术比他当年离开地球时不知高到哪里去,让他快驾驶着最新型的飞船去遥远的星球接他的伙伴布兰德博士。  ---------------------------------------------------------------------------------------------------------  库珀进入五维空间那一段,当时也就是瞎看了一下热闹就过去了。后来再回头想,才觉得这段越琢磨越有趣。  进入五次元以后,原本三次元的一切时间、距离对于库珀来说都可以轻松跨越。但是为了让人的脑子不会过载,所以一次只会载入空间的一部分。库珀的潜意识当然会选择最关键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女儿墨芙的房间。于是我们就看到五维空间成了他家的书架。  在刚进入这个空间时,库珀是充满恐慌与紧张的,这时候他不会有意识的选择一个时间点去切入,于是他的潜意识会自动载入一个对他而言最刻骨铭心的时刻,也就是他与女儿分离的时刻。乍一看到这一幕,库珀难掩激动之情,不会想太多,只想着竭尽所能的让当时的自己留在女儿身边,于是那条“STAY”的信息成为了他进入这个五维世界后在手忙脚乱之下留下的第一条信息。  接下来,随着库珀与TARS取得联系,他开始慢慢了解自己身处的时空,并想到了如何去利用它。于是他开始不慌不慢的“布置”起来了。他通过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制造一系列的异象,将自己存在于五维时空这个事实印在女儿的潜意识里,这等于是一种催眠,或者说是光天化日下的incept。这种对女儿潜意识的打磨一直持续着,一直到她放火烧掉玉米地后进入书房。当她再次站在书架前看到异常运动的手表指针时,那些原来她没放在心上的异象突然都涌了出来。这时她就像是集齐了所有证据的柯南一样,一道电光穿过脑袋,茅厕顿开。墨芙在这一瞬间认出了鬼魂就是自己的爸爸,并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到的,而是得益于库珀几十年来对她的暗示。只不过对于身处五维时空的库珀来说,由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所以一切对他而言都是一瞬间完成的。  我认为在帮助女儿解决了方程之后,库珀也没有停止与她的联系。电影里演到这里接下来就开始致敬2001然后就是脱离黑洞了。这样表现当然没问题,因为正如上面提到的,五次元没有时间的限制,一切都是瞬间发生瞬间结束的。我倾向于认为导演在这里是把后面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情节给省略掉了,而不是说这些情节没发生过。在五次元,库珀一眼就能看遍墨芙的一生。他用一瞬间就可以向处在各个时点的墨芙发出信息与她交流。所以,在那个方程解决之后,也许每个圣诞节墨芙都收到了爸爸用莫尔斯码打出的问候;当她结婚生子时,在另一个时空看着她的爸爸也用莫尔斯码发来祝福……在她漫长而充实的一生中,爸爸其实一直陪在她的身边,与她分享着心情。最后,爸爸终于回到了她的身边,与她的手握在一起,为她辉煌又幸福的一生画下完美的句点。亲眼看着宝贝女儿成为受人敬仰的科学家,过着儿孙满堂的温馨生活,最后无病无灾的走完这一生,这不是痛苦,这对于一个父亲来说应该是带来天大的成就感的事。这次星际之旅让库珀成为了真正的人生赢家。  诺兰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大体上就是黑又硬。这里的硬我说的不是科幻设定,而是一种气质。同样是拍科幻,诺兰的电影没有别人家那种时尚时尚最时尚的光鲜与华丽,相反却显得笨重、古拙,就像是工厂里的一台看上去陈旧但却不断发出隆隆声来宣告自己还充满活力的机器。当年第一次看诺兰电影里的蝙蝠车,觉得这玩意怎么这么像一大坨鼻屎,怎么会有造型这么怪的车子。可是看习惯了以后就觉得这才是最帅的座驾,当它开过时,其他的车,无论多么豪华名贵,好像都会因为被它的气劲拂过而瞬间融化或者至少是瘫软。  这种黑又硬的感觉主要来自于诺兰在拍摄手法方面的传统,比如坚持用胶片、不用绿幕、喜欢做那些黑又硬的模型等等。本片中还有个设定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传统。如今化妆技术非常先进,一个角色进入成年之后,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通常都会由同一个演员扮演。高超的化妆技术配合后期动画特效,让年轻演员的老年妆几可乱真,同时还减少了观众在辨认角色方面的障碍。如果让我去拍,我很可能让杰西卡查斯坦继续出演老年的墨芙,我估计她自己也会愿意挑战一下这种角色,而本片却另外找了艾伦伯斯汀来扮演老年墨芙,算是比较回归传统的一种手法。不过这个似乎也与制造悬念也有关系,因为老年墨芙在电影一开始就登场了,如果被观众看穿了身份,那后面的紧张感就会大大降低。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个个人风格很强烈的导演,他的风格就是我上面说的,黑又硬。由于只是硬,并不尖锐,所以在有的观众眼里他会显得与其他商业片导演没什么区别。这我倒觉得不是什么坏事。我从来也不觉得拍商业片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让自己的作品受欢迎没什么错,只要不是故意媚俗就好。商业片大多对观众比较体贴,所以我一向都很有亲切感。本片总体来说,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同样的风格被延续下来了,但是以前似乎被刻意压抑的亲情戏份在本片中得到了更直观的展现。感觉好像诺兰原来是个不喜欢谈情说爱的酷小子,随着年岁渐长,慢慢的在说些温柔的话时也可以不那么拘谨了。我个人觉得本片两大泪点一是库珀临行前抱着一丝期待翻副驾驶座上的衣服,还有就是最后老年墨芙握住父亲的手说,“Because my dad promised.”简单的一句话把亲人之间那种彼此依赖的感觉完美的传达出来了。  最近还有关于这电影是不是神作、诺兰能不能称为“诺神”这一类无聊的讨论。这个我没什么发言权。但我特别看不惯一些观众一副他是诺兰他大爷的教训口吻,为了论证诺兰不是所谓神级导演也是蛮拼的。这部分观众朋友瞧不起诺兰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他是拍商业片的。我倒是觉得就因为是拍商业片的反而更有机会成神。神的特点是他的思想能让最屌丝最粗俗的小老百姓都听得明白而且心悦诚服。理论体系严谨完善但是曲高和寡的不是神,是教授。  但我也不太赞同随便就给导演封神什么的,主要是如此一来会把些原来听上去很神圣的称呼给叫贬值了,而且也更显出粉丝群体的盲目性。诺兰导演也有自己的偶像,他的偶像很多都是现在差不多公认的神级导演,他就是在这些导演的激励之下走上现在这条路的。诺兰本人是不是神级导演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受他的启发和激励而投身电影。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好文,分析精彩,并不乏幽默有趣
  楼主写得好赞!  “以及两个长着大长腿但是整体上看像是大块龟苓膏的机器人”怎么能这么说我们萌萌的两个机器人呢。幽默程度:75%
  不错,又温习一遍  
  好看么?
  这样的评论和剧透太赞了!!!!绝对的客观!!!  我开始思考人类未来了!
  环保啊,看完以后除了震撼就是在想环保太重要了,,人类总不能做星际流氓吧,这个星球折腾废了,再继续寻找折腾下个星球。  
  楼主你扯蛋!!库珀被困在五维空间唯一和女儿的联系都发生在那个老房子的书房里。玉米地里的一把火你忘了?还父亲圣诞节跟女儿莫尔斯码祝福呢,那个房子早被一把火烧了好么?当成年的墨菲离开那个屋子时,和父亲的一切联系就断了!!手表的秒针是唯一传出的讯息。楼主你脑洞开太大啦。
  回复楼主,@马哒凹  不要温顺地   走入那个良宵,   龙钟之年在日落时光也要燃烧并痛斥;   要咆哮、对着光明的消泯咆哮。   ——狄兰·托马斯   注意:一大波剧透正在靠近     好莱坞电影从来不会劝人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只会鼓励大家起来奋力折腾。所以,即使是一个看上去已经完全没前途的文明,也要赌上最后一丝力气去把这文明中最优秀的人送上太空,用飞船在星空中划出自己的痕迹;即使任务濒临失败,沦落异次元空间,也要奋力挥舞双臂、大声咆哮,去试图影响到似乎遥不可及的三维时空。   不知道小女孩墨芙有没有听到咆哮声,但莫名其妙突然从书架上掉落的书本也足够吓她一跳了。她认为是鬼魂作祟,而她爸爸库珀则希望她相信科学,告诉她那是重力。   库珀曾经是NASA最优秀的飞行员,但在这个满目疮痍、百业具废的时代,自己的技能再无用武之地,只好做了个庄稼汉。即便如此,他对飞行的热...  -----------------------------  楼主那段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描述貌似不怎么合理,库珀以124岁的身份出现的时候,貌似并不知道女儿是大科学家,最有说服力的是那个空间站,他以为是以他命名的呢。。。要是在五纬里能看到他女儿一生,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呢。。。  
  黑洞里库珀升维了吧,不过他从升维状态里脱出时,时间还原了到了升维的时间,空间却变为土星。
  @月下晾袜子
16:36:56  楼主你扯蛋!!库珀被困在五维空间唯一和女儿的联系都发生在那个老房子的书房里。玉米地里的一把火你忘了?还父亲圣诞节跟女儿莫尔斯码祝福呢,那个房子早被一把火烧了好么?当成年的墨菲离开那个屋子时,和父亲的一切联系就断了!!手表的秒针是唯一传出的讯息。楼主你脑洞开太大啦。  ---------------------------  房子没有被烧,不过库珀也的确没有在老房子里和莫非一直联系。
  这片子基本就是《星际迷航》老版的精华浓缩版+《接触》的创意  配乐烂得令人发指——和《加勒比海盗》比  硬伤很多,掉进黑洞,他应该会被引力的梯度给撕碎。  宇航局的飞船质量真心好,  但总的说来……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纯粹作为一部电影来看,如果没看过若干老科幻片,这片子还是很不错的。
  顶  
  这里汇集大批电影爱好者,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在这里,不怕你不懂电影,就怕你不想懂电影!找不到电影的有人帮你找,想看电影的有人帮你推荐,看完了电影的有人和你分享,如此全能的电影群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还有不定时举办猜电影的小游戏,考验你是否真影迷的时候到了,还在等什么,赶紧的加入吧!  欢迎一切电影爱好者的加入!!  ps 加群请注意答题哦!!!  聊不完de电影 q群
  只能活在此时此刻,生命就是时间的组成,每个时刻有每个时刻的状态,强求是很痛苦的  
  @月下晾袜子
16:36:56  楼主你扯蛋!!库珀被困在五维空间唯一和女儿的联系都发生在那个老房子的书房里。玉米地里的一把火你忘了?还父亲圣诞节跟女儿莫尔斯码祝福呢,那个房子早被一把火烧了好么?当成年的墨菲离开那个屋子时,和父亲的一切联系就断了!!手表的秒针是唯一传出的讯息。楼主你脑洞开太大啦。  -----------------------------  房子有没有都不会影响什么的。 女儿的空间跟时间在父亲这里都是固体。比方说,父亲要找到什么时候的女儿,就像翻书一样的翻几页就能找到女儿的任何时候。父亲要找到死去的女儿的时候,他也可以找到。但是父亲是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只要手表在女儿手上,信息就能收到。  也许这里有个疑问,父亲要是看到女儿死后怎么办。这里的解释估计是用两个空间不同。因为时间的关系。这里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要解释的话,我自己估计会疯掉。  所以后面五维空间关闭,估计是他想回到正常的生活。  所以之前说的虫洞不知道是谁放进去的。那么解释过来就是库伯或者机器人,或者布兰德这些人放的。 因为时间对于他们在五维空间来说。就像翻书一样
  回复第12楼,@第二海军  这片子基本就是《星际迷航》老版的精华浓缩版+《接触》的创意   配乐烂得令人发指——和《加勒比海盗》比   硬伤很多,掉进黑洞,他应该会被引力的梯度给撕碎。   宇航局的飞船质量真心好,   但总的说来……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纯粹作为一部电影来看,如果没看过若干老科幻片,这片子还是很不错的。  --------------------------  在你质疑电影中的关于黑洞理论的科学依据前,请查阅下基普所恩。貌似是这个名字。该电影的顾问。  
  我们在电影院看的似乎删减了很多  
  其实一点都不复杂.硬伤爆多,  还有就是很奇怪最后他女儿明明知道那个女宇航员找的星球能自由呼吸,说明适合人类生存,反而人类会待在飞艇上不移民.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吃货理论统治星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