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医疗队纪录片需要药师吗

镜头记录健康中国进程
联合国雇员身患重病 中国维和医疗队远程诊治
来源:央视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近日,一位南苏丹籍的联合国雇员身患重病,在当地医院治疗三天不见好转后,他向中国维和医疗队进行了求助。
[华人世界]南苏丹:联合国工作人员身患重病 中国维和医疗队远程会诊成功诊治(标清)一位南苏丹籍联合国雇员,前不久突然又是腹泻又是发热,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三天也不见好转,于是向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求助。入院时,经过询问才知道,他长期大量饮酒,还有高血压病史,中国维和医疗队的医生们,立即帮他进行了降压、补钾等治疗,但是病人还是血钾偏低,并且一直胡言乱语。为了找出病因,中国医疗队成立了专家组,还联络上中国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讨论,最终诊断这名患者所得的是酒精戒断综合症,并且制订了治疗方案。经过治疗,目前病人已经康复。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走近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医疗队的白衣天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军队
走近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医疗队的白衣天使
中广网 03-14
  中广网3月14日消息 (通讯员马子安、亓文忠、隗蒙)当中国第五批赴苏丹维和医疗队的9位白衣天使头戴蓝色贝雷帽、足蹬高腰作战靴,英姿飒爽地步下联合国航班时,便成为联合国苏丹特别使团(联苏团)第二战区瓦乌UN城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苏丹,素有“世界火炉”之称,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多年的战乱使这个原本富饶美丽的国家满目疮痍。她们和其他51名男队友一道,2月中下旬来到这片红土地,执行联苏团赋予的为期8个月的维和医疗保障任务。
  据医疗队于大海队长介绍,她们都是各单位的业务尖子,维和医疗队的技术骨干;1位在读硕士,1位在读博士;2位曾参加了去年的抗震救灾和奥运安保;最大的43岁,最小的25岁;4位“妈妈”级天使。
  张立新,维和官兵的“知心姐姐”
  九姐妹中年纪最长者,是来自第401医院的护士长张立新,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她,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不管是谁,遇到了烦心事,都喜欢找“知心姐姐”唠唠。
  官兵们远离祖国和亲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执行繁重的维和任务,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失眠、焦虑等心理症状。张护士长细心将谈心的内容记在本子上,找出共性的问题,适时开展心理疏导,调节心理压力。驾驶技术精湛的小张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经常失神发呆,一进入驾驶室就紧张害怕。有一次驾驶复训时,车已熄火,小张上车后却大声报告:“一切正常,请求起步!”这究竟怎么了?一天晚上,闷闷不乐地小张来到了张护士长“心灵小屋”,并为小张泡上了一杯清茶,尔后两人促膝长谈。在“知心姐姐”的娓娓引导下,小张道出了埋藏在心中的秘密:一次,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小姑娘死于车祸的全过程。从此,那惨烈的场景时刻在他的脑海中回放,因此,一见汽车就紧张。为帮小张把乐观、自信、勇气寻找回来,张护士长查阅了大量的心理资料,想尽了办法,并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最后采用音乐疗法,通过合理宣泄,不断对小张进行调适和训练。渐渐地,小张感觉自己“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又重新找回了自信。近期小张多次“放单飞”圆满完成了艰巨的拉水任务。像这样的聊天,张护士长已经进行了数十次,由此“知心姐姐”的美誉就传遍了UN城。
  着眼“心魔”觅方法,对症下药出佳效。张护士长还针对在国外执行特殊任务中官兵心理上存有的“常见病”、“多发病”、“焦虑症”,运用心理学上的激励理论、个体心理差异理论摸索总结出了10多种驱除不良心理的科学方法和“心理理疗法”,使执行维和任务的官兵从思亲、失眠、焦虑等 “心魔”中解脱出来,确保了维和行动的正常运行。
  屈岚,把研究课题带到维和一线的“女药王”
  在读中西医专业的博士屈岚,是带着药理病学调查的研究课题参加维和的,这是她导师得知爱徒被批准参加维和时,老教授激动地亲手帮自己的女弟子拟定的研究课题。并嘱咐学生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边工作边收集病例资料,了解非洲居民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对罹患心血管病的影响。
  在维和期间,由于工作需要屈岚改行挑起了药剂师重担,一到苏丹,屈岚发现此地蚊虫毒蛇是官兵防疫的弱项,于是她主动请缨,详细向官兵们讲解了防蚊叮蛇咬的防疫知识,受到了维和官兵们的热烈欢迎,自此官兵们亲切地称她为“屈博士”。屈岚虽然不是搞药剂专业的,倔强的她还是把药房近千种药品收拾的井井有条。“屈博士”针对药品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她起草拟定了维和二级医院药品管理制度,在维和医疗队领导的支持下为药房修订了工作制度,带领同志们自制货架,解决了药品储存中易发的变潮发霉问题;对药品进行分类摆放,引进了先进的货位号管理制度,一药一号,按顺序摆放,可以做到快速、准确地调配发放药品,提高了药品发放的速度和准确率。
  在做好药房工作的同时,屈岚启动了课题研究工作,白天收集相关资料,晚上查阅既往病历。强烈的阳光直射晒伤了她的皮肤,脸上脱了好几层皮,火辣辣的疼,但这位略显文弱的女博士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她知道,在这里的维和时间只有8个月,她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自己准备一份出色的博士毕业论文。
  朱紫雯,UN城里防疫战线的“尖兵”
  蚊虫肆虐、毒蛇吐芯、野狗乱窜……,在疾病横行的UN城任务区,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对每名维和官兵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而担任维和防疫任务的女军医朱紫雯却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所有参加维和的战友健健康康地完成任务,平平安安地回到亲人身边!”
  在朱紫雯看来,官兵居住环境和饮食卫生达标,是维和官兵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她常常对战友们说:“国外维和条件特殊,我们一定要时刻为官兵健康提供保障。”饮食卫生,水源质量,她和搭档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对官兵健康带来危害的地方。朱紫雯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头戴防护镜,和搭档推着百余公斤的消毒车,在烈日下喷洒消毒剂,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把医疗队生活区和工作区完全消杀一遍,需要3个多小时。脱下防护服,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头发贴在额前,一缕一缕的,汗水顺着防护镜的边缘渗进去,辣得她眼睛好长时间睁不开。根据联苏团的要求,生活垃圾必须深埋,医疗垃圾必须焚烧处理。这也是朱紫雯和搭档每天要干的活。高温下,生活垃圾散发出阵阵难闻的气味,焚烧产生的浓烟熏地她两眼只掉泪。
  既治病疗伤,又消毒防疫。朱紫雯和战友们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还及时开展巡诊服务和防疫知识宣传,及时发放防疫药品和器材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疫工作。目前,UN城里没有一起传染病和流行病发生,维和官兵的防疫防护意识明显增强。
  褚斌杰,从汶川震区走入维和方阵的“天使”
  昔日,她曾随济南军区首批医疗队在汶川重灾区,她和战友们整整在震区执行了93天的医疗任务,撒过汗、流过泪,更播下了爱;今朝,她却毅然丢弃了舒适生活和原本要孩子的愿望,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维和方阵,随济南军区赴苏丹维和医疗分队来到了遥隔万余公里的苏丹,她就是第456医院护士褚斌杰。
  “真诚、平和、自信的笑,才能给予患者信心和鼓励,才能激发患者内在的治疗愿望,进一步巩固促进疗效……”这是褚斌杰在维和期间担任牙医助理后对微笑服务的理解。一位肯尼亚籍维和军人要求拔除左下颌智齿,褚护士麻利地抽好麻药,夹出消毒棉球,做好了术前准备。非洲人牙齿牢固、牙根粗壮是出了名的,褚斌杰一直在旁边密切配合,一边为韩医生递器械、拿棉球,一边鼓励、安慰患者,直到牙齿顺利拔出,她才如释重负。随后,她又拿着韩医生为患者开的处方,把药取了回来,微笑地向患者嘱咐服药的时间和方法,直到确认患者完全明白后才放心。褚斌杰在拓展微笑服务内涵上,在维和医疗实践中也有些真切体会:在医护人员中开展“住院期间多一点理解与关怀、解释病情多一点耐心与细致、出院回单位之前多一份交待和叮嘱”的“三多”活动;在维和的护理工作中,她还总结出“想在患者需求之前、想在患者出口之前、走在红灯呼叫之前”的“三前”服务理念;她还定期建立医患对话机制,让患者有话说、提意见的场合等,让患者感觉到门诊就医就是他们的家,快乐能与人分享,困难有人会分担,心里偶尔有烦恼也有了倾诉对象……因此,褚斌杰被来牙科诊室来就诊的中外军人称为“微笑天使”。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李寒&&&&&&
·儿女心 战士爱
·你们来了
·在和平年代里
·共和国之恋青岛维和医疗队凯旋 赴南苏丹8月救死扶伤(图)
来源:青岛新闻网
[提要]"断断续续三年没在家,儿子对我有点生疏。"解放军第401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吕沛华紧紧抱着十岁的儿子,小家伙略带陌生地看着他,一心想挣脱回到妈妈的怀抱。...
维和医疗队
吕沛华与近一年没见的妻儿见面
  原标题:青岛维和医疗队凯旋 赴南苏丹8月救死扶伤(图)  青岛新闻网4月6日讯 "断断续续三年没在家,儿子对我有点生疏。"解放军第401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吕沛华紧紧抱着十岁的儿子,小家伙略带陌生地看着他,一心想挣脱回到妈妈的怀抱。  日,第十一批南苏丹维和医疗队结束8个月的维和任务,全部回国。4月4日上午11时,经过两周的隔离观察,解放军第401医院4名维和医疗队成员顺利抵达青岛。  2010年,吕沛华是401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曾经参加过第七批赴苏丹维和行动,担任呼吸内科医师岗位,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去年5月,401医院抽组4名专家执行第十一批赴南苏丹维和任务。7月15日,吕沛华和其他三人在济南告别亲友,奔赴维和任务区--南苏丹瓦乌。  执行维和任务的条件到底有多么艰苦?  "吃饭吃不好是其一,每天只有牛肉和羊肉,蔬菜、水果都是极奢侈的。我们刚到当地正值3个月的雨季,蚊虫肆虐,夏天都不敢穿短袖。过了雨季,旱季的气温平均在40-50℃,一滴雨不下。在当地打一口井要一万美金,老百姓连水都喝不起。"吕沛华告诉记者。  尽管条件恶劣,吕沛华依然承担着维和战士的使命,接收并治疗呼吸疾病患者20余人。"断断续续三年没在家,三年没给儿子过生日,平日里,他们娘俩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他妈妈一人扛过来的,每次打电话,我说我平安,他们说一切都好,从不让我知道。"这个两度执行维和任务的蓝盔展示心里对家里略有亏欠,"等到儿子长大了,我想他会为我骄傲的。"
  长年以来,南苏丹饱受战争之苦,种族矛盾突出,炮弹横飞,疾病肆虐。截至目前,南苏丹的动乱已经造成了1000人死亡,并有20万人流离失所。  "在瓦乌执行维和任务时,每一位医疗队成员都配备头盔、手枪和弹药,一般情况下统一保管,危机时,分配到个人。我们的军营曾几次被近万名反政府武装势力包围。在南苏丹首都朱巴,有超过15000名的平民向联合国难民营寻求安全保护。"维和医疗队成员李晓说。  李晓在维和任务区担任药剂师岗位。丈夫在炮弹横飞、疾病肆虐的一线工作,远在后方的妻子每天守在电视机旁了解信息,过日子变成了一种煎熬的守候。"儿子在外地上大学,今天也很想回来迎接父亲,爷俩除了走之前见过一面,已经快一年没见了。家中80多岁的老父亲,可算把儿子盼回来了!"李晓的爱人告诉记者。
  参与第十一批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还有核医学院副主任技师陈燚,他在维和任务区担任设备维修技师岗位;崂山分院外科主治医师孙振朕,也是医疗队李唯一一名女性成员,在维和任务区担任麻醉师岗位。  记者从401医院采访获悉,近年来,医院先后选拔8批共40名官兵赴苏丹(南苏丹)参加维和任务,有3名成员立二等功,多名成员受到联合国和军队各级表彰,维和医疗队不仅促进军事卫勤保障能力的有力提升,也为青岛的家乡父老争光添彩。(记者 谢小真)
延伸阅读: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杨凡、殷明姝]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大家都在看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数字报刊平台
第14版:社会观
南苏丹维和医疗队接生龙凤胎 “吉祥”“如意”冲淡思乡情
?猴年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里,从郑州出发的中国第十四批维和医疗队,却坚守在南苏丹。&&&&?远离故乡过春节,医疗队帮助当地一位难民迎接了一对新生命的诞生,央视以《中国维和医疗队急诊手术迎龙凤胎》为题报道此事。&&&&□东方今报记者&赵丹&通讯员&李宗泽/文图&&&&大年初四:&&&&难民营送来一位产妇&&&&2月11日是大年初四,凌晨1点06分,中国维和二级医院的宁静被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打破,肯尼亚一级医院从难民营送来了一名临产孕妇。&&&&值班医生刘柳成进行了简单检查后,发现孕妇随时可能生产,便立即进行汇报。张中华队长带着孙浩助理、妇产科医生冯惠芳、博士李秋泽等赶到急诊室。&&&&冯惠芳知道这个孕妇的情况,之前做过检查,怀的是双胞胎。她仔细查看孕妇情况,发现是明显的临产症状。但超声科张凯B超检查显示,两个宝宝的胎位都是臀位,难以实施顺产,需要马上做剖腹产手术。&&&&医疗助理孙浩迅速召集来了手术室负责人马玉红和麻醉师王志旗,护士长陈永红过来帮忙。检验技师杨亚伟和药师柳振涛也都及时到位开展工作。卫生员郎绍楠拿药品,取结果,都是一溜小跑。&&&&紧急手术:&&&&两个新生命顺利诞生&&&&凌晨3点30分,孕妇在大家协助下躺到手术台上,麻醉师王志旗开始实施麻醉。3点58分,麻醉成功,可以手术。妇产科医生冯惠芳、博士李秋泽在大家的协助下开始手术。&&&&很快,4点20分,第一个宝宝出生,是个男孩儿,4点22分,第二个宝宝出生,是女孩儿。马玉红、陈永红一人负责一个宝宝,给他们处理脐带,擦干身上血污,并包裹上了事先准备好的小毯子。&&&&凌晨5点10分,手术顺利结束。等到一切收拾停当,天恰好亮了,东方一轮朝阳蓬勃升起,非洲荒原瞬间苏醒,鸟兽齐鸣,彩霞漫天,好像在表达对新生命的祝福。&&&&上午,维和队员们来到病房,探望产妇和宝宝们。大家兴奋地为宝宝们起名,最终,一致认可“吉祥”和“如意”这两个名字,希望他们一生平安。&&&&爱无边界:&&&&做有意义的事冲淡思乡情&&&&去年9月15日,中国第十四批维和医疗队从郑州出征南苏丹。他们共63人,其中,42人是河南人,8人是女兵,队伍中不乏“90后”。&&&&在南苏丹,医疗队成员在当地开垦红土地种菜,救助小姑娘伊塔乔、迎接新生命“吉祥”和“如意”……正是这样有意义的事儿,冲淡了大家的思乡情。“谁不想家?不过现在联系渠道挺多,春节和家人电话、网络拜年很开心。”医疗队成员李先生说。&&&&据悉,医疗队成员将于今年10月回国。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东方今报版权所有  合作伙伴:温馨提示:糗事百科为大家收集了很多的南苏丹维和医疗队的糗事,各种关于南苏丹维和医疗队的爆笑经历,尴尬时刻和开心视频,想持续关注南苏丹维和医疗队的糗事就收藏本页吧。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执业药师报名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