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女英雄乳摇是一款害人的游戏,害孩子上学不认真读书害人游戏,希望所有人来帮忙举报这个游戏不能让这样继续

王者荣耀遭口诛笔伐,真的是游戏害人不浅吗?
首先得声明一点:我不玩王者荣耀,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东西,生平唯一能多年玩不厌的,就是和AI下围棋。
之所以知道这个游戏,是最近铺天盖地的声讨声音,大到最高的官媒,小到学生家长,学校和老师是先锋队,口诛笔伐,仿佛鹅厂犯了弥天大罪。
好吧!生意人最怕犯众怒,鹅厂赶紧说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举起刀插向自己的大腿,瞬间流了1000+多亿港纸的血,未知诸位满意否?未知诸位的子子孙孙今后还玩不玩游戏否?
官媒数据说:王者荣耀小学生注册数量达到1.14亿,这个……全国好像只有9000多万小学生,kao!游戏太多,小学生明显不够用。
然而,没有王者荣耀,可能会有王者荣誉,可能会有王后荣耀,春风吹不尽,游戏禁又生。禁得了么?
真的是电子游戏害人不浅么?当年全民偷菜,起早贪黑一阵风,至今也没见谁因此成了贼;小时候玩弹珠赌烟壳,也没见我长大就成了赌徒;小时候玩枪玩打仗,也没见谁因此长大成土匪。
因为有学生沉迷游戏,全社会就把责任推给游戏制作公司,显然是在逃避社会责任。从上到下,总是不愿意或不敢从制度上考虑问题寻找原因,总是先给自己找一借口或替罪羊,而且是理直气壮义愤填膺,感觉王者荣耀都不是游戏,简直就是黄赌毒。
想起那句粤语俗语:嗬屎唔出赖地硬。
@WOMEN爱小明:
还是sai叔明智,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看了一个评论说的挺合心意:在信息时代,孩子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游戏,我们要反对的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请叫我济公:
说实话,王者我上个月玩了一个礼拜就卸载了。为什么?
这个游戏确实有毒,尤其是对自我控制能力不行的群体来说,小孩子尤甚,因为它们还小因为他们对什么都很好奇,控制力差也基本没有自我管控意识。所以这个游戏确实在某方面来说对小孩子荼毒不浅。
一个游戏影响了大部分群体,而且是负面的影响难道就不应该做些措施去改变去弥补吗?
强烈建议禁止未成年人玩王者,老是挂机,送人头,抢人头,游戏体验太差,呵呵。
@草莓小飞侠:
之前很鄙视不知道有什么好玩,后来试玩了一下还可以,自己也不会着迷。
第一,人会自控把眼睛整没了更麻烦;第二,发现游戏存在乱局,随便就可以举报,而且有时遇到坑队友更烦,游戏一点不比社会少阴谋。
还是靠引导,小孩不懂父母也不管,游戏公司就像社会不可能禁止所有诱惑,看的是你自己怎么把握和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部分同意,游戏发明者本身不能完全背锅。
然而家长的引导固然重要,企业本身也是需要负担起社会责任的,创造出怎样的一个大环境,特别是对判断力和自控力都比较弱的青少年。
电影都要分级,游戏也应当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门槛。
身为一名家长,我们家没人玩,我家小孩也不玩。但是当幼儿园老师给家长们发通知说班上小朋友都已经在讨论王者农药的时候,希望家长们注意的时候,我还是隐隐的不安的,这才幼儿园。
@音乐之声888:
6月30号,五年级的孩子考完期末考。当天晚上我跟孩子说,我已经把你玩王者荣耀的QQ群退出来了,我也把你所有玩王者荣耀的队友同学QQ全删了,手机iPad全部也上锁了。为了你的人生,你不能再玩王者荣耀。
孩子在床上打滚,用头撞被子,痛哭流涕,痛苦万分,如此折腾了半个小时才安静下来。
安静下来以后,我问他,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吗?
是的,非常好玩。
那太好了,我也想玩这么有趣的游戏。这样吧,让你爸爸注册一个账号,妈妈也注册一个账号,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玩。把留给你买房子的钱我们分成三份,全部用来买游戏装备吧。
妈妈呢,也不再做饭了,以后到饭点我们就叫外卖或者吃方便面。那么好玩,妈妈肯定也想争分夺秒的玩。哪里有心思做饭呢?地板也不用每天都搞了,一个星期,随便弄一下就好了,谁有心思卫生啊。
还有你爸爸,让他把工作辞了, 咱一家三口好好把这个游戏打好,达到最高级。这个主意怎么样?你也可以不用去上学,咱们就玩游戏吧.....
儿子陷入了沉思。
从那以后再也没碰过王者荣耀......
这里有个勤劳的小妹砸(小名圈妹)
每天跟你磕叨深圳业主圈的新鲜事~
更多好文等你翻牌哟▼
更多热评请戳【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王者荣耀这游戏害人不浅_百度知道
王者荣耀这游戏害人不浅
王者荣耀这游戏害人不浅谁能帮我把我的王者荣耀号给封永久了,接近高考了,满脑子都是这破游戏的思想,哪位大神帮我封了我自己的游戏号无论是脚本也行什么都可以。封了就行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不要我帮你,你就这样,开启游戏,然后放着挂机,等着举报就行了,实在不行用抓包法
这游戏本来就垃圾尤其是客服处理那些垃圾玩家的时候先看看人家花钱没如果花钱了就不扣分没花钱的一律扣分禁塞
成长守护平台,找个人帮你封了吧,还有一个可能会坑到你队友,就是排位退游,挤号,都会被禁游戏,严重的就会被封了,不过不建议你用这,太坑人了😂
卸载不会?有病
没看清楚别说话,弱智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王者荣耀》制作人:沉迷就怪游戏 自己有些委屈_玩家聚焦_新浪游戏_新浪网
不再自动弹出
《王者荣耀》制作人:沉迷就怪游戏 自己有些委屈
10:32:38& &来源:
  《王者荣耀》官方发布消息,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号称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措施包含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等规定。
  对此,《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发布公开信,信中透露了推出防沉迷机制的初衷,称“守护别人的孩子就是守护自己的孩子”,另外他也在信中表示有人沉迷就都怪游戏,自己感觉有些委屈。
  公开信全文:
  为了爱,为了梦想
  我是李旻,《王者荣耀》的制作人。7月2日,围绕这款游戏,我们刚刚推出了可能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系统。包括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等内容。具体的措施,可以参阅相关公布的内容。
  而今天,我写下这篇东西,是想作为一名游戏人,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关于我们真实的心情与我们的梦想。
  和全世界所有的游戏制作人一样,《王者荣耀》对我来说,就如同亲生骨肉一般。对我所在的腾讯天美游戏工作室群来说,这款我们为之奋斗了无数个日与夜的作品,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孩子。
  我很感慨。因为今天事情的缘起,是因为很多人太过喜欢《王者荣耀》,而其中有许多未成年人,这引发了一些批评与担忧。而仅仅在一年多以前,我还在为《王者荣耀》能不能存活下去感到焦虑。我无法忘记,就在游戏开测的前一天,我和两个同事躺在公司旁边小旅馆房间的地板上(因为只有一张床),彻夜难眠,心想“这次是不是又失败了?”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王者荣耀》火了。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幸福和骄傲,就好像自己不起眼的孩子,那个谁都不看好的孩子,最后考上了北大清华一样。
  作为父母,对孩子都有天然的护犊之心。特别是面对那种小时候吃过苦的孩子,当好日子来了以后,会特别心疼。所以,当看到关于《王者荣耀》的负面新闻时,我们的心里,天然想辩解,这就是一款游戏啊,和漫画、电视剧、电影、武侠小说一样啊。就因为有人沉迷,就都来怪游戏,我们觉得有些委屈。
  另一方面,压力也特别的大。这种压力,甚至比以前做不好游戏的时候还要大,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社会人,我当然懂得,任何事的过度沉迷都会带来问题。一个人的时候,我甚至想过,这游戏还能再做下去吗?
  其实,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心,我们非常理解。有一次聚会,大家很自然又聊起了周围的人是如何喜欢《王者荣耀》。我突然好奇,问一位同事——一位小孩今年二年级的母亲——你家孩子打吗?这位同事很直接,“他打得太多了,最近为了不让他玩,手机都没收了。”
  虽然笑笑就过去了,但我开始留心这个问题。我的同事中,很多人已经为人父母。而我发现,游戏圈的父母,虽然对让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的态度一般比较开明。但只要孩子陷入沉迷和过度的状态,大家的烦恼与圈外的人,并没有区别。
  我开始渐渐下了决心,必须要想办法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这件事上做点什么了。很简单,守护别人的孩子,就是守护王者荣耀,也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朴素的道理。而且,这里还牵涉着理想——我,作为一个游戏人的理想。
  先回到一个关于我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我会把做出一款成功的中国游戏,作为自己的梦想?
  也许应该从童年说起。我其实是个挺幸运的人,《三国》、《水浒》的小人书,《圣斗士》、《七龙珠》的漫画,《黑猫警长》、《邋遢大王》这样的动画片,还有每到寒暑假一定会重播的《西游记》,让我拥有很多真实的快乐。
  而等我接触了游戏以后,我很快深深地着迷于一个个由一系列代码创作出来的世界。这些世界里有上下五千年,有正义战胜邪恶,有儿女情长,也有英雄本色,更有人的一切喜怒哀乐。无需解释太多,如果你也玩过《仙剑》、《三国志》、《大航海时代》,我相信你一定懂。
  这就是梦想的发端,我想做游戏,我想做出让人喜欢、感动的游戏。而我确信,快乐和感动的秘密,就是情感。
  所以,尽管是做一款对战游戏,但游戏里有帅气的李白,飘逸的韩信,优雅的貂蝉……这些其实都是书本里熟悉又陌生的人物,我们在里面倾注了自己的情感。就如同金庸梁羽生在武侠小说里加入真实的历史人物,就如同经典游戏《轩辕剑》里,用另一种情感去描绘古代中外历史一样。当然,《王者荣耀》在这些方面,还远远不够。
  游戏是有价值观的,游戏人,是懂得情感的。我懂得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感,莫过于亲情。而亲情当中,最重要的情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我充分体谅全中国的父母对自己儿女的这份爱,正如我们深爱着我们的孩子《王者荣耀》一样。它可能算是一款不错的游戏,甚至是一个好游戏,但还远远谈不上是一款伟大的游戏。一款伟大的游戏,是需要更真诚的情感体现,更明确的价值观。
  所以,我们去节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并不是要放弃什么。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建设。这是作为《王者荣耀》的父母的我们,需要为情感与价值观,必须去做的建设。
  作为一个游戏人,我的志向,是有一天能做出传递爱,传递幸福的游戏,因为我确信,爱和幸福是比简单的快乐更高的情感满足。我希望,今后的《王者荣耀》,能够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个理想不是一步就能达成,爱与幸福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游戏环境的事业,也不会就随这次调整而结束,这仅仅是我们工作的开始。
  请大家相信,做出有着真诚情感,能够为玩家带来幸福的伟大游戏,是我们所有中国游戏人,共同的梦想。
  《王者荣耀》的成长,还在路上,创作健康游戏环境的奋斗,也还在路上。
  感谢大家的评判与监督。也感谢大家的宽容与理解。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最客观的多平台游戏评测排行榜,包含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手游、端游、主机游戏、VR游戏、智能电视游戏及H5游戏,力图为中国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游戏推荐平台。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游戏排行榜CGWR!
新浪游戏APP
新浪游戏APP为广大玩家提供最及时、最个性化的聚合订阅游戏资讯,以及业内最丰富、最具价值的游戏礼包资源,首测资格、稀有道具,成为高玩就这么简单。新浪游戏APP论坛力求打造一个属于所有玩家的超大朋友圈,为玩家的生活增资添彩。新浪游戏秉承为玩家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不断优化创新,让我们一起创造快乐!
全民手游攻略
全民手游攻略”是新浪游戏为全球手游玩家量身打造的一款手游攻略大全及专业游戏问答社区APP。“全民手游攻略”涵盖Apple Store游戏畅销榜前150名手游,网罗最新手游通关秘,帮助玩家畅玩手游;打造最全手游攻略资料站,帮你用最省钱方式吊打土豪。最火爆专业的游戏问答,让众多大神带你开启不同手游人生,寻找志同道合小伙伴一起并肩作战。
新浪游戏大事记
17年02月23日
16年12月15日
16年11月18日
16年11月16日
16年01月14日
16年01月14日
15年12月15日
15年11月19日
15年11月16日
15年01月08日
14年12月27日
14年12月17日
14年03月27日
14年01月09日
13年12月27日
13年12月07日
13年10月11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没有王者荣耀, 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会放下手机吗?
稿源:奇怪君游戏
最近关于《王者荣耀》的新闻,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不久前的阴阳师,几年前的英雄联盟,更早之前的魔兽世界、红警、传奇、街机、小霸王……不禁有点疑惑:没有王者荣耀,那些沉迷游戏的孩子就会放下手机吗?很遗憾,答案很有可能是不会。作为一个从红白机时代玩到手机时代的人,我深切地知道,游戏当然有游戏的问题,手机当然有手机的责任,但是家长们真的不能忘了:孩子出现问题,是对家庭最好的警策。那意味着家庭出现问题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出现了问题。1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诱惑“凡一代有一代之诱惑,70后之动画片,80后之网吧,90后之电脑,00后之手机,皆所谓一代之诱惑,而后继者愈发泛滥猖獗。”小时候 ,帮助年幼的我们戒“毒”的过程很简单很粗暴——物理隔离:电视关掉、网吧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电脑设置密码。在那个时代已经不太奏效的方法,却依旧放到如今各种诱惑并存的时代,效果可想而知。以王者荣耀为例,腾讯推出“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还是立足于通过物理隔离来让孩子远离游戏。然而,技术上的破解,在隔天已经出现。实名认证体系,怎么说呢,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到怎么骗长辈们的身份证去网吧玩了。十几年过去了,社会不断在变化,家长的观念更需要进化。所有让人沉迷的游戏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开发制作者都会很用心地揣摩用户的心理、需求,让用户在玩耍时达到“心流状态”(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对比我们自己,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在对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是否有如此投入地去揣摩他们的心理,他们的需求?2 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了什么?植物生长,需要空气、阳光、水分等,孩子成长也需要一定的营养,这种营养,如被看到、被重视、被欣赏、被关爱等等,叫心理营养。孩子的心理营养,首先从母亲那里得到;其次是从父亲那里。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心理营养的孩子,就会自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只是,孩子在寻找心理营养的满足时,所用的方式和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比如在游戏中寻找认同感和掌控感,游戏不会指责孩子、不会敷衍孩子、永远“任劳任怨”地满足孩子,吸引着孩子。除了认同感和掌控感,游戏还给了他们成就感、荣誉感。例如你玩游戏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你的段位自然就会提升;如果你玩得很好,还可能出现在各大排行榜上。孩子可能不相信多读书就会成绩好,但他知道多打几盘游戏等级一定会上升。游戏的社交化(同时也可以晒成就等)给了孩子归属感,这一点正是王者荣耀最让人深恶痛绝的地方。正如有的小朋友说的,身边的人都在玩,你说不玩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找不到和小伙伴们的共同话题?会不会觉得自己有点落伍?事实上,游戏能给孩子的,家长同样能给,同样是《王者荣耀》,朋友的孩子也玩,但却从未沉迷。因为他们夫妻真的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孩子上学后,夫妻俩工作越来越忙,但她们一家人一定要一起吃晚餐,每天一个小时,雷打不动,哪怕吃完之后,可能丈夫还要接着出去谈生意 。在晚餐桌上,一家人会聊聊工作生活里有趣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他们在听,孩子在说。每周末陪孩子一起运动玩耍,亲近自然,释放天性,每年一家人一起长途旅行两次。空闲的时候,爸爸会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些木工,让孩子设计动手,自己则当助手和欣赏者。妈妈会在空闲的时候,邀请自己的闺蜜带着孩子来家里参加聚会,还会安排各种有趣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如果说,父母能真正地高质量陪伴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让孩子感受到现实世界的有趣,那么手机游戏真的就只是一项娱乐项目,而不至于如此洪水猛兽。03 防沉迷,这里有个三步法在孩子沉迷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家长往往选择最不合适的两个方法:一种是强硬的家长。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一种是软弱的家长。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如果说,你的孩子尚年幼,那么你还有防患于未然的机会:一定要在孩子刚开始迷恋游戏时,就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哪怕严苛,哪怕孩子哭喊打闹,为人父母,要有这个定力,果决制止孩子进一步沉迷游戏,不要溺爱孩子。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沉迷游戏或者有这个趋势,那么这里有一个三步法,或许你可以试一下:倾听、表达、解决。【第一步】倾听想要让孩子愿意放下手机,首先,爸妈要明白孩子热爱游戏的真正原因。如果不明白这些,怎么能和孩子去沟通呢?去问问孩子为什么喜欢手机吧,记得少说多听,就像我们是个哑巴一样,只要你足够真诚,足够认真,你的孩子肯定会开口的。如果孩子说不出来为什么喜欢手机,只是说“好玩儿”,那我们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是不是因为游戏里有很多奖励,而爸爸妈妈很少给予表扬和肯定?> 是不是因为手机、游戏,给了孩子我们没有时间给的陪伴?> 是不是因为手机里的社交软件上,有他的同学朋友?让他欲罢不能?当然还可能会有更多的原因,当我们花时间与孩子一起找到那个“为什么”,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第二步】表达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他沉迷手机这件事情,不仅影响自己的视力,让爸妈们非常担心。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对错判断,只明确说出行为对“我”造成的影响,以及“我”的情绪和需求。你不妨试着这样说:> 妈妈需要联络一下同事,你可以把手机借我一下吗?> 爸爸好想打一会儿篮球,你能陪我出去打篮球吗?> 你总是玩手机,我觉得好无聊好没劲啊,我们一起聊聊天好不好?当孩子接收到信息从“我玩游戏做错了”变成了“爸妈需要我”,他会有一种自己解决问题的动力,并愿意为此思考解决方案。【第三步】解决在这一步,最关键的点是“约法三章”,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设计一个规则,让孩子去遵守。这不叫“约法三章”,这叫“不平等条约”!一个真正有效的约定,肯定是双方共同讨论产生的:1、明确需求所有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假期结束前,暑假作业要做完 ;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 8小时;不能长时间用眼,损害视力。在这个环节,爸妈都不直接对“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给出要求,而是着眼于孩子的健康、生活等方面,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2、根据这些明确的需求,让孩子自己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有孩子就提出过这样的方案:方案1:我在做完4页作业之后玩手机;方案2:我可以在下午3点到4点玩一会儿;方案3:每玩30分钟,就做一次眼保健操。方案4:在我不玩手机的时候,爸爸陪我打一场篮球,妈妈陪我聊一会儿天!这些方案的提出,不仅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因为方案由自己提出,孩子当然就更愿意去遵守。3、最后,别忘了共同贯彻约定,并且在约定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共同进行评估修正。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是他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制力的时候。当孩子能自己清楚地认识沉迷游戏带来的危害,能自发地拒绝游戏的诱惑,这才是家长的成功。独立、自律、坚韧、阳光,这些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在点滴的生活中的影响留在孩子身上的品质。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终有一天,孩子会自己长大。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一场“王者荣耀”引发的纠纷——当孩子沉迷游戏,他在沉迷什么?
我的图书馆
一场“王者荣耀”引发的纠纷——当孩子沉迷游戏,他在沉迷什么?
▼最近,人民日报发文指责“王者荣耀”,向社会释放负能量,影响孩子的健康。“王者荣耀”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一直以来,关于游戏和孩子的纠缠,从来没有停止过。无数家长都把矛头对准过游戏——游戏害了我的孩子,以前全班前列,现在成绩下滑,全班倒数。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游戏是毒品、是精神鸦片吗?游戏真的会严重危害孩子的未来吗?我们今天想来聊一聊游戏。当孩子沉迷游戏,他在沉迷什么?当家长过度害怕游戏,我们又在害怕什么?本文内容由心理咨询师小K口述,小糖团队整理。当父母担心游戏,我们在担心什么?游戏容易引发的现象:“失联”vs“失控”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我们。(一个学校老师的文章)为什么游戏会让父母会觉得很排斥,甚至于非常不知所措?我总结了两点,一是失联,二是失控。解读“失联”一个进不去的世界,我和孩子失去了联系”&失联,意味着你开始和孩子失去联系。孩子进入了一个你不知道如何进入世界首先,玩游戏对大部分父母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事物。是父母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没有去经历过的一种体验。这对很多爸妈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尽管有些比较年轻的爸妈,小时候可能还玩过,比如类似小霸王这种东西。但毕竟那些是一个需要去设置起来,才可以玩的游戏。不像现在的手机,你掏出来就可以玩,这种对于游戏的易得程度和沉浸程度都跟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所以,这种新生事物很多时候会让人感觉非常的陌生,甚至于会本能的有一些排斥和恐惧。&这是对于这个失联的这么一个解读。就是孩子进入到了完全另外一个世界,但是家长不知道怎么进去。失语:父母、孩子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失联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指现在孩子他沉迷游戏之后,整个人就像不会讲话了一样,就不太愿意去跟家长沟通、交流。尤其是青春期的小孩儿。因为青春期的小孩儿,很多本身就不太擅长和父母好好说话。或者说,他们的这个阶段的心智发展,就有这么的一个特色。但是他一玩游戏之后,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就会体验到,好像真的跟他隔了一堵墙一样,跟他讲什么好像都讲不进去,想要跟他聊些什么都没得聊。&这就是这种失语的一种状态,也是我对失联的另一部分解读。&宅:一种和世界的失联那么我对这个失联的第三部分的解读,就是说孩子玩游戏过度之后,他容易有这么一种很“宅”的现象。&这个“宅”是打引号的,因为本身“宅”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他可以选择说我更多的和外联接,还是对内联接。但是,打游戏所制造出的这种“宅”,它往往有一个特质——非常缺乏和现实的联接。&这种缺乏和现实的联接是指,比如说,他可能连被子都不叠,牙都不刷,饭都不吃,就没有办法进行一个很好的自我照顾。或者说,他可能会觉得我连出去找个工作或者完成学业这样的念头都没有。那么这一种宅,也是他失联于整个世界的这么一种状态。&解读“失控”游戏给父母带来的“失控感”&另外要父母很担心的一个现象就叫:失控。&结交不良朋友因为现在的这种网络游戏社交属性比较强,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是否会在当中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这个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担心。&学习成绩下降有些小孩玩游戏真的会学习成绩下降。对于一个正处在比如高考前期,或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青春期学习阶段的小孩来说,其实成绩下降还是非常让人担心的。&买装备花销大现在这样一个电子游戏时代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很多小孩会花很多钱在买装备上面,花销很大。这一点也是失控的一部分。&影响孩子身心健康这个是指,很多小孩他玩游戏之后,身体状况会受到影响,比如:睡懒觉,熬夜、不吃饭,不锻炼等等。包括有些人还担心说,眼睛会看坏等等,各种各样。&对暴力和色情的模仿最后,也是大部分主流媒体会渲染,但其实发生得很少的:对于暴力和色情的模仿。这可能是父母非常非常担心的一种现象。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少数。网络游戏,为什么会吸引孩子?我对游戏,是持一个中立的立场。有研究调查了岁的孩子,在2009年,有84%的受访学生在家里上网,1999年只有10%。同时调查表明,电子游戏也从1999年的每天26分钟,增加到了2009年的1个多小时。手机游戏的比重也在一直增加。这说明,游戏其实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觉得家长需要先了解游戏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再来谈论怎么办的。游戏为什么会吸引孩子?我总结了六个点:&很强的回应性,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几乎所有的游戏,哪怕是低龄游戏,都有很强的回应性。&——不管你做任何的操作,它总是有反应的。&这一点,就跟现在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一种疏离的状态,有那么一点关系。&你想象一下,比如说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玩汤姆猫(就是很久以前流行的那个APP,你跟它讲个话它会模仿出来的那种)。他不管跟这个游戏讲什么,这个游戏永远都是会去重复他和回应他。这种状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非常渴望的状态,如果他在自己的家中得不到这种感觉,游戏恰恰能满足他。但是,这一点也非常悲哀——孩子要从游戏当中去体验这种回应感,而家庭无法给予他。很多父母沉浸在自己的手机里,当一些孩子试图跟父母沟通,但得不到回应。而游戏这种虚拟世界,不管他做什么都是能得到一个回应的感觉,会让他感觉很好。这一点非常吸引孩子。&体验掌控感和控制感对于孩子来说,玩游戏时,他能体验到一种掌控感和控制感。&很多小孩儿自己的家庭当中,是被父母严严的控制住的,换句话说他没有能够有足够多的自由,或者说足够多的能力去影响一些事情。但是,在游戏当中你看只要你练级练得厉害,装备买得强,组的战队厉害,你始终是有办法去让自己体验到一种很成功的感觉。&这种,因为我做了一些什么,而取得某种成就的掌控感对于孩子来说也很诱惑。&如果一个孩子,他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其他的渠道去体验这样的一种掌控感,比如,有的孩子到了很大,连每天穿什么衣服都不能做主;或者说他每天在家里面,总是被告诉说,你要做这个,你要做那个,在一些很基本的事情上都是父母来做主的话,那这种掌控感跟容易把孩子吸引到游戏当中去。&得到成就感,弥补现实的失落更显而易见的,就是孩子可以从游戏中得到成就感。&成就感是指,练级练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通关了、或者得分高了、或者说你把一个人物养成到某个阶段了,这一种成就感可能是对一些孩子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看到一些,就是在学校里面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色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容易迷恋游戏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在现实社会当中很难体验到那种自我成就感的话,在游戏当中经常可以对这一部分去进行一个弥补。&但是这种弥补背后也都是有各种各样的代价的。找到归属感,心理上的安慰剂&归属感主要是指现在游戏的一种社交属性,它能帮助你和一群非常认同共同一个东西的人走到一起。&比如说很多年前那个《魔兽》非常流行的时候,这种《魔兽》的很多部落,或者说《魔兽》的很多玩家群体,帮助很多“宅男”其实是建立起了一些线下的友谊的。&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时候这种现实和线下的东西是会打通的。&他们中一些,可能平时在社交上面有困难的人,在游戏当中可能能够更好与他人产生一种虚拟的联结。而这种虚拟的联结至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剂。&同时,因为玩游戏很大一个群体都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属性,本身就是在琢磨这个“我是谁”这个问题,所以像同伴去认同,是这个青春期很重要的一种心理发展的过程。&——比如说你在的班级里面大部分人都染发,你可能想说我是不是应该也去染个头发。那么当一个班级里面,大部分人都在谈论一款游戏的时候,这种同伴的压力和来自于对于同伴认同的渴望,可能会很容易驱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去做这么一个选择。&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攻击性这一点,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就是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去释放那些对现实的不满,去释放攻击性。&因为游戏最早在日本兴起的时候,是日本的经济大箫条时期。当时的很多孩子,或者说年轻人,对一些现状非常的不满意,但是自己有无力去改变它。他们就想退缩回一个游戏时间,退缩回一个虚拟时间,自己跟自己玩儿的感觉一样。通过游戏,释放了很多对于比如说社会的一些不满,这种不满包括了对家庭,对学校这种。假如说,你看到一些小孩,他在游戏当中给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特别强悍或者霸气的昵称,但其实他在生活当中,是一个非常文质彬彬,甚至弱小的人。&还有一些孩子,我知道在玩儿游戏的时候,会把那些自己要去打的敌人假想成是自己身边很讨厌的人——可能是某个欺负他的同学,可能是某个特别不好的老师,或者某一个特别控制他的家长。&所以,你可以看到这种游戏当中去释放对于这种现实的不满,包括对于攻击性的这一部分,也是非常强烈的。低成本的自娱自乐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很多钱,很多时候游戏在金钱这部分,它的入门的门槛很低。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很吸引的一点:我不需要从爸妈这里要太多的钱,我就能让自己很开心。&以上我所说的这些吸引孩子的点,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都可能是优点。&比如说:低成本,回应感、掌控感、成就感、归属感,包括对于现实的不满,攻击性的释放,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我觉得对于他们的身心好像也是一件好事儿。&但是这种好事儿背后,我们也得看到它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只是一点时间内的一个安慰剂。&、当父母对游戏感到焦虑——你焦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很多家长对游戏感到焦虑,一百个家长可能有一百种焦虑的点。家长在自己对游戏感到很不舒服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我自己的临床观察上主要总结了五种共性:父母感觉被抛弃首先,我可以体验到一种非常深层次的东西,大部分家长对于游戏很抵触,或者说和孩子因为游戏结下“梁子”的家长,都会有一种被抛弃感。这种被抛弃感,一部分是我们刚才讲到的那种失联的感觉。因为游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好像父母被留在了一个和孩子没关系的地方,。就像我被抛弃在了一个和孩子无关的旧时代。这种被抛弃感,意味着一种心理上的分离,它有点类似于像孩子出去读大学了,找工作了,搬出去住了。这时父母都需要面对一种内心的失落感。&所以,当孩子开始很熟练地操作一款流行游戏时,虽然难以言说,但是我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羞耻感另一种感觉是羞耻感。这主要和主流媒体的宣传关系很大,因为大部分媒体在谈论到游戏的时候,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敌意的态度,以至于会给父母造成一种印象:玩游戏的孩子一定有问题,或者父母一定有过错。其实,玩游戏有时是一个青春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并不一定和爸爸妈妈做什么有那么大的关系。而且,大多主流媒体的报道,并未分清孩子玩游戏中和孩子沉迷于游戏间的距离。大部分父母好像只要看到孩子玩游戏,就觉得他已经上瘾了。但其实从玩到上瘾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部分孩子真的只是因为好奇而去尝鲜一下,有的小孩他可能玩儿几天就放下了,而有的小孩儿他就想玩儿很久,但这种孩子也是有自制力、自控力的。所以,我觉得这需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只要看到孩子玩游戏,就有一种羞耻感、内疚感。&失控感这个失控感是指,比如有些孩子晚上偷偷的玩手机,或者有些孩子因为玩游戏不去学校,不好好做作业,或者不好好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感觉到自己的一种控制权受到了威胁。这种感觉就像,这个孩子从小都是听我的话,但现在为了一款游戏,我说什么都不管用了。&恐惧感还有一种很共同的感觉就是恐惧感。这个恐惧感和我们之前讲的,就是游戏容易引发的那些失联和失控的现象,是联系在一起的。我想,那些现象如果发展到一个极致的话,都会让父母非常的恐惧。&最后一点是,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玩游戏时,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是指,我好像觉得有点问题,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如果你太过强势的,比如说,把孩子手机给扔了,或者说禁止他玩儿,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厌学来抗议。&&有的小孩可能会想尽办法去玩游戏,甚至于通过网上的一些借贷,去自己偷偷买个手机玩。这样的一种“结梁子”的状态,好像反而会导致更多麻烦的产生。但什么都不做也不行。在做和不做之间又有很多中间路线,但很多父母却想不出来到底该怎么做。很多父母甚至会说,觉得孩子在在玩儿游戏的时候,就像吸鸦片一样。那种,我明知道这个东西对他不好,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个东西从他的生活当中拿走,好像是一种很普遍的困惑。&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家长,在焦虑背后所存在的一些感觉,但是每个人又很不同。怎样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游戏上瘾?&游戏其实只是这个时代很正常的一个存在。就好像现在的日本大坂,你会发现,即使你去一个银行里边办理业务,里面的广告牌、提示,都是动漫化的。我感觉,这种“二次元化”是新时代的人群,就像游戏,是必然会进化到的一个程度。&以前我们讲邓丽君是“靡靡之音”,那个时候觉得很正确。但是你隔了20年,你回头看,觉得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游戏也是这么一个过程,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必然要承担很多情绪上的压力。一个孩子,只是在玩游戏,还是过度沉迷游戏。我个人会从以下这四个点去判断,如果这四个点都没有出现的话,我还是会觉得家长不用过度干涉。社会功能是否受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这个孩子的功能性有没有受损。这是指,一个孩子玩游戏,但是他学习还是很好,社交功能还是很好,包括身体功能也很好。他还是在锻炼身体,按时吃饭,按时睡觉。那这种情况你根本不用太担心。就好像,如果比尔盖茨天天玩游戏,开发游戏卖给全世界的话,没有人会说他玩游戏是有病的。大家只会觉得这真的是他一个爱好,或者他喜欢的东西。所以,社会功能性是否受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一个孩子他玩游戏,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较多,但是功能性没有太大受损的话,父母暂时可以不用太担心。&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要重点观察,孩子在玩游戏之后,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是和谐的?这个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和家长之间的,他和同学之间的,还有他和老师之间的。也许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没有受损,但是你会发现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他开始变得非常得暴躁、易怒,或者他开始变得很不耐心,开始变得特别得忤逆,不过这些也是青春期的本身的一些特质。但是,也需要区分,究竟这些是游戏带来的,还是因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质。&如果围绕着游戏这个过程本身,产生了很多冲突的话,说明某种程度上,游戏成为了家庭或者其他关系中,张力和冲突的载体。这个时候就是去审视这些关系的时候。是否发展了不良癖好第三个判断标准就是,是否因为玩游戏发展出了一些不良的癖好。这个主要是指,比如说有的小孩,他因为玩游戏而开始熬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或者有的小孩,他因为玩游戏发展出了偷钱买装备的习惯。这些不良的癖好的产生,也是一种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状态。&作息或性情突变第四点就是,孩子是否出现了一种作息、还有性情上的一个突变的状态。比如,孩子是不是现在早上起不来,饭都不吃,包括性情大变,讲话很不耐烦,或者说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很沉默的状态去进行回应。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状态。游戏为什么会造成孩子性情大变?我其实可以举一个婴幼儿的例子。很小的小孩儿在看电视的时,你如果不跟他打招呼就突然把这个电视关掉,大部分孩子会很崩溃的。这种崩溃的程度,远高于拿走他的积木、书,或者正在画的画。其中的原因在于,当一个人在面对电子屏幕的时候,这种声、光、电的刺激会高度调动起大脑的活跃性。换句话讲,为了让自己待在游戏这种高强度刺激当中,一个人需要行使出非常高强度的自我调节能力才可以。就像一个人,他跑八百米跑累了,会一下子瘫下来。这种神经高度集中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突然掐断的时候,他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应付不过来。然后当自我调节能力应付不过来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一种非常暴躁的沟通方式。就像一个小孩儿被突然关了电视一样。这是我自己的一个解读。&面对游戏,父母可以做些什么?要谈的第一点就是小孩儿沉迷于游戏,很多时候家长会归因于游戏本身。但是没有看到,玩游戏可能是一个结果。游戏可能只是个“替罪羔羊”有些时候游戏本身是一个“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亲子关系当中,本身就结下的一些“梁子”。就好像现在有好多人说,二胎家庭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我说二胎家庭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造成了问题那一定是这个家庭本身有问题。&我们通过游戏能看到,孩子在关系当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样在虚拟世界当中被满足。所以当家长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我认为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我在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说,孩子玩儿游戏就要去反思。这个语境是说,当孩子已经沉迷于游戏,或者说成瘾于游戏的时候,父母要去思考的一点。&如果孩子只是玩儿,但是不符合刚才讲的那些上瘾的标准,我觉得父母大可不必太过焦虑。抓住孩子对“够酷”的需求第二点,我会建议父母适当的去了解一些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一些语境。因为青春期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心态,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妈和老师不一样的事情,不允许的事情才够酷,对不对?那换句话说,从一个稍微狡猾一点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情爸妈跟老师自己也做得挺来劲的,一个小孩儿他可能就觉得没兴趣了。他就觉得这个不够酷,好像连我爸妈都做的事情,我就觉得很没劲。所以,当一个爸妈对于游戏持一个比较中立、温和的态度,而不是把他当敌人的话,有些小孩儿他自动就觉得这事儿也就这样。&但如果说,你非常严肃的去反对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他反而就像找到了一个青春期叛逆的抓手一样,开始死死的抱住游戏不放。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游戏的行业发展和年轻人的语境。包括如何去帮助孩子去选择相对适合的一些游戏。其实,网络游戏也分很多种,这个网上可能有几百万款游戏。有些游戏非常益智,而有些游戏除了宣扬暴力和色情,骗装备的钱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处。&怎么帮助孩子去鉴别这些游戏,也是父母去做的一个功课。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自己。这个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戏,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比如,有的小孩儿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儿半个小时,有的小孩儿说我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就是,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我觉得,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说不定,以后他长大真的会去变成一个游戏设计师呢。我知道,有很多高中的孩子,现在需要做研究性的课题。我觉得,这些对于游戏背后运行机制的探究,其实也是一个孩子去认知世界的一部分。可能也是他们这一代人,将来会需要去思考的一些问题。家长完全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这就再次回归到刚才讲的,游戏行业它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就和流行音乐会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进入中国一样,这是在一定的时代必然会出现的一个产物。既然不可逆转,我觉得去认识它、了解它可能是更好的一种方式。&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第五点就是家长可以从游戏当中学到什么。现在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司在进行游戏化的管理。比如说,员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机,而是用积分或者说像那种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化的思考,我觉得也是父母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比如说,当一个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思考方向。&当孩子游戏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经对游戏成瘾,有必要的话要求助专业人士,比如说一些家庭治疗师,或者一些个人的心理咨询师。而不是像杨永信这样,通过电击或者非常粗暴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网瘾治疗。回到刚才讲的第一点,玩游戏未必是一个归因,它可能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当中,本身就需要被处理的一些情结,一些动力。所以这一部分家长的即使求助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女英雄乳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