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家的一个同事的师德故事他说他儿子天天玩游戏,作业也不做,学都不想上,天天要逼着去上学,这可怎么办?

帖子主题: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共&5925&个阅读者&
军号:3049726 工分:25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文章提交者:yiluren999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优秀教师给家长的十条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一、模式教育,“让优等生”成了“问题生”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读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玩,为了这个,不知道被老师轰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倒好,老师把她轰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蚂蚁打仗。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听讲,她说:“咳,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有的我一看书就会了,有的上课听听就会了,可老师呢?反反复复地讲呀,反反复复地练呀,烦着呢!”她当时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可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从北京八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远赴美国读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在全美的一个化学竞赛中名列前茅。大学毕业,有7、8所知名大学发来邀请函。最后,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这样就必然导致优等生吃不饱。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让孩子觉得别扭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孩子原有的灵性,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不错的了。这个女孩很幸运地进入了北京八中少年班,该学校以善于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著称,学习环境宽松,能发挥孩子们的个性优势,使这个问题学生成为了优等生。二、宽松环境,发挥孩子个性优势北京八中还有一个男孩,读小学时不爱做作业,他的道理是:“作业不就是让我们练习嘛,我懂了,为什么还要做?” 她妈妈先去找老师商量,孩子都会了是不是可以不做,老师没有同意。后来妈妈就模仿儿子的字体天天帮着他做作业。妈妈认为:重复劳动会把孩子的创造性磨灭了。据说就是这个孩子让少儿班的老师定了条“规矩”:通过老师测试的孩子,可以不用做作业。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男孩有个小表哥,小时候和他的智力差不多。小哥俩曾比过看谁爬墙的办法多,结果是不分伯仲。可是表哥在做作业时常因为错写了一个字就被罚写100遍。到后来,他的精力被这种惩罚罚没了。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题也许短期内会使孩子得到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作业的量以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适当地复习以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是以大多数同学为标准的,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充许孩子不做作业。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简单重复的题目,那样会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缺陷而磨掉,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少做点题目可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上,孩子的后劲将是很大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把分数看着唯一。三、期望过高,让孩子苦不堪言扬扬成绩很一般,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便想法让孩子进了名牌中学。这个学校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在95%以上。初中三年,扬扬承包了所有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最终还是没有考取理想的高中,又留下来复读。像扬扬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学校的处境。进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长期让孩子处于那种的差距很大的学习环境中,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像扬扬这样的孩子如果到的是普通中学,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有一位网名叫苦心的人,他说:“孩子进入中学后,每天做作业要到晚上22:30或23:00左右,周末的时间也全用上了,可还是完不成作业。经常出现前课的单词未记完、以前的数学内容未掌握的情况。每晚搞得太晚,疲惫不堪,又影响了新的课程的消化。”我说:“如果他实在完不成作业,就暂时和老师联系一下,少做几题,集中精力把题目真正弄懂。”还有人劝他离开这个学校。可他觉得,这就说明他失败了,心里难于接受。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正视自己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要让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像这位网友的孩子,应该把学习目标定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让孩子先做相对简单点的题目,如练习册上的A类题目,在数量上也可少一点,把题目真正弄懂。其实基本概念就在A类题目中反映出来,做题目关键在于弄懂而不在于多,考试时基本概念题占有相当的份量。惟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四、因势利导,让孩子享受学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充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强化自己知识,也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独自思考。对前者我们应尽量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而对后者,我们就应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孩子喜欢通过构词法来帮助记忆英语单词,而有的同学则善于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对前者我们可给孩子提供有关构词法的书籍,对后者则须提供一些水平相当而又有趣味的英文阅读材料。有的孩子喜欢做摘抄,而有的孩子却习惯反复阅读所喜爱的文章,这都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对后者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孩子去做摘抄,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孩子读同样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孩子。如有的喜欢追星,可通过给他们讲解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之心;如对个性强,自制力也相应强点的孩子,可让他们自己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就比较能自觉地遵守了;而对于自控能力相应较弱,却喜欢“戴高帽”子,也相对比较听话的孩子,则可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五、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成材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道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奥托?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于是,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兴趣,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敏锐,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得到的评语是:“非常遗憾: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所表现的素质令人失望,将来恐怕难有造诣。”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家都认为他成材无望时,化学老师却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耐性专一,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应有素质,因此建议他改学化学。瓦拉赫改学化学后,潜能被激活了,最终获得了化学诺贝尔奖。成功专家罗宾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能成材。一个好的父母想造就一个孩子的好前程,春天提醒注意以下几点:一: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是说父母就无所作为,父母可以引导,可以帮助分析,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手里。如果孩子选择错了,她自己将承担责任,一旦意识错了,她能很快改正。如果是你帮她做的选择,即使对了,她也不一定会做的很好;要是错了,她会怨恨你,因为责任在你。二:认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要与孩子做朋友,家里就不能搞“一言堂”完全由家长说了算。尤其是遇到孩子有关的事情,家长一定要与孩子商议,听取孩子的意见,对的意见要接受,不对的意见要做出解释。当家长就家里的某件事做出决定时,也应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家里平等的一员,在以后会积极为家庭着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事情本事的完成。三:争取理解孩子,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愿望,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同时也要向孩子敞开自己的胸怀,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思想,感受父母的喜怒哀乐,争取孩子的信任和理解。这不仅能帮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且有助于家长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四:对孩子成长的过成中要用摆实事、讲道理的方法。不要轻易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发指令,要尽量引导孩子去思考。要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对于问题,应通过谈话、协商,取得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最后求得公正合理的答案。五: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原则,迁就孩子的错误。我们强调给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但并非自由放任。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提出严格的要求。孩子确是错了,就不能任何迁就,一定要严肃指出,并做出相应的解释,以免下次重犯。如果是自己错了就敢于向孩子承认。要用自己的言行、作风给孩子做出表率,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六:主动和孩子交流心里想法。与孩子沟通,目的是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将自己的见解和要求向孩子说清楚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思,便是沟通。其实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那只是单向性的,目的只是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孩子能做到父母所期望的。这些父母是否想过:你们要求孩子听话和了解你们的意思,但你们有没有了解过孩子的想法?沟通,要求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孩子表达,同时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互相倾听,互相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后“对症下药”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健康成长。最好不要对孩子说下面十句话:1.
你为什么就不能够象-----孩子被对比,很可能增加他们本能的敌对情绪,甚至耿耿于怀.应该向孩子讲清楚你的具体要求.重点放在你希望他改变的不良行为上.2.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被话刺伤的孩子只会心生叛逆,把事情弄得更糟.要和颜悦色,耐心讲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3.
你简直笨到家了这话只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有的因此产生自卑感,不求上进.家长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卓有成效的帮助,才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掌握生活本领的根本方法.4.
走开,能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儿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产生无以名状的孤独感.倘若你的确想独自呆一会儿,可以耐心向孩子解释:我很乐意与你在一起,只不过现在太忙,请原谅.5.
少罗嗦,闭嘴孩子会认为父母对我的意见一点也不重视.长此下去,孩子会变得毫无主见,依赖性极强,把自己看 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6.
老老实实去做,不然-----空洞的威胁最终将损害家长的威信.孩子反而会继续自己的不良行为.瞧你怎么办.最好办法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偿罚手段.7.
妈妈求你了教育最怕出现奖励不管用,惩罚不能使.孩子软硬不吃,但千万别说妈妈求你了.说这话就意味着父母缴械,孩子会从心里更加篾视你8.
我没本事和孩子谈话时把自己的自卑感表露无遗.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乐观向上,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9.
揍死你当你说这话时,表明你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这是一句根本无法兑现的大话.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10.
你滚吧,想去哪里去哪里最后通牒式的话让孩子没法应对,他虽然不想离家出走,但更不想就此低头.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逞一回英雄,真的离家出走了.应明确指出孩子的错,即使在批评的时候,也应让他感到父母的慈爱和关切 .你的孩子,你不管谁管?你的孩子,你不爱谁爱?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5844 工分:1412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想起我的数学,丫的小学三年级明天提心吊胆的,数学一题做错被老师当全班骂个狗血淋头,数学就被我放弃了想起老后悔啊现在拼命的狂补。
英语34年级全班第一,让我最尊敬的语文老师说英语会有个鸟用,结果信以为真,英语差到要死。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23610 工分:52441
左箭头-小图标
小学时候语文数学都不错只有英语0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2743 工分:792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一个老师 对一群甚至一个地区一代人影响极其深远!中国现在的所谓老师啊 师德太差了。我上高中时候 后两年因为种种原因是借读的,mb的那个教政治的(不配当老师)天天拿我当透明人不说,经常当全班面说你不是这的学生之类的p话。我交作业不给看,考试卷子不给批,关键是作业卷子都是当面发的 人家都是他叫名字上去拿,我的得下课了上讲台自己去拿 丫的根本不管,我那时才tmd十几岁啊 弄的跟个捡破烂的似的天天低着头 交数学的 我迟到了10分钟 让在门口站着,另一个在我后面的 打声报告就让进去了…… 每天一睁眼就难受 不愿去上学 当时也不懂 也没人可以说 心里很伤心,我也是交了钱的啊 我也是来学东西的啊!本来成绩很好 结果越来越不愿学 成绩越来越差 唉 看来我是那种心理较差 需要鼓励的吧。对我很好的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我学起来很有劲头 高考也就靠这两门才拉了不少分上去。 麻痹的 想起那几张嘴脸就郁闷 毁人不倦啊真的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37077 工分:10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优秀教师给美国家长的十条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价值的龙的传人?一、尽量批评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挫折感,才会肯去努力。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大压力,须知“压力是动力的源泉”。二、多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和年级排名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又提高了前几名等。三、经常给孩子参加诺干个兴趣爱好班。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无所不能,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考试加分。四、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体验到“出人头地”是如何的重要。五、帮助孩子树立领导气质。尽力避免孩子接触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使其意识到体力劳动是卑贱的。六、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尽量装出无所不能的超人形象。七、尽量在孩子面前议论“官本位”思想,尤其要在孩子面前灌输当官的理念。八、定下家庭惩罚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强制其养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意识。九、引导孩子少说多做。要培养孩子“言多必失”、“万事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观念。十、要使孩子重视补课,尽量创造“吃小灶”的习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43889 头衔:我是中国人 工分:908589
/ 排名:246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却需要一个几百年的移民国家指点,很悲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00679 工分:259
左箭头-小图标
good advices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35844 工分:1412
左箭头-小图标
想起我的数学,丫的小学三年级明天提心吊胆的,数学一题做错被老师当全班骂个狗血淋头,数学就被我放弃了想起老后悔啊现在拼命的狂补。
英语34年级全班第一,让我最尊敬的语文老师说英语会有个鸟用,结果信以为真,英语差到要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07187 工分:3734
左箭头-小图标
咋就没有挫折教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5610 工分:6612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想培养一个“未来公务员”的话,最好不要遵守以上建议,当然,去当美国的“公务员”例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美国优秀教师给中国家长的十条建议!如何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图片】作为一名孩子 的父亲,说两句【厌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96贴子:
作为一名孩子 的父亲,说两句收藏
厌学这个词有毛病,漏了一个关键的字,不是厌学,而是厌学校。这是我的看法。我自己从初中起就讨厌去学校,逃学是家常便饭,一直到大学我也坚持逃学。哦,我是怎么考上大学的?高考前三个月申请在家复习……嗯,其实并不难,也不需要 做那么多无用的练习题。我说的是无用的练习题,并不是说练习无用。如今我女儿也讨厌去学校,一写作业肚子就痛。之前我已经想方设法让她休学了一年半,作为一名小学生,她的经历也是相当“奇葩”的,居然在父亲的帮助下逃学了一年半。这学期她复学了,哪科成绩都不差。我现在又想帮她逃学了,只是遇到小升初,有点不太好办。我们父女俩的经历,或许可以证明,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老师不会教。如果哪位同学想知道具体怎么应对学习,不妨聊两句,互相切磋一下,我自认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抛砖引玉,来点干货。先说一条:某老师让某学生去打扫卫生。某学生很认真的做了卫生,没想到被老师劈头盖脸了一通臭骂:“你怎么扫的?就知道 偷懒!”因为角落没扫。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1.学生讨厌老师。学生认为,我并没有偷懒。我只是不知道要扫角落。2.老师并不知道 自己不懂学生,自以为是的帮学生改错,效果不佳,于是反复怀疑学生偷懒,最后就会放弃学生,说学生笨。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老师不懂学生,也不懂学习,因为他们自己就死背的。大家不妨对照一下现实,看我说得对不对。
再说第二条干货,关于数学的。数学不容易学,我指的是成为数学家,考试 并不难。同学们之所以觉得难,那是因为许多重要的数学问题老师没有讲,教材里也没有,或者一带而过,含糊其辞。这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数学的练习,普遍低质负效。什么叫低质负效?就是指做了过量的低质量的练习题导致数学水平下降。先提一个小问题:假设你是一名原始人,你侦察到有三头野猪在附近活动,你如何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你的族人?
国家欠我一个这样的爸爸
第三条干货,关于学习态度的。我其实一直都很喜欢学习,譬如说我大概每两周会读完一本书。我自认为,长期坚持学习,靠的三条:第一,无穷的好奇心,第二,想做点事,第三,我就是要那些看不惯我的人不得不面对我活蹦乱跳的在他们面前晃来晃去的事实。哪条更重要呢?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没发现这里有谁不爱学习。我最讨厌别人给我扣屎盆子了,难道你们不是吗?所以我建议,不说厌学,说厌学校。
很赞同,我高三时有很多同学都是回家复习,一天学习几个小时就休息,根本不需要学校里整天搞学习,而且最后成绩都不差
缺乏关爱的本质是缺乏尊重,说简单点,就是让人感受到自己不被别人当人看。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个,社会主流价值决定。在成年人的世界中,金钱是唯一衡量标准,在学校这个小世界里,成绩是唯一标准。第二个,形式与内容 之间的层次太多,导致符号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第三个,缺乏必要的公德心,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相对而言,容易解决的是第二个问题,也就是表述的方式方法。好比说,学校要搞分班,对数学学习有热情的,搁一块,其它的搁另一块,如果不解释,谁都会认为这是在搞歧视。因材施教,这个道理一说就通,但操作起来却需要十分谨慎,要考虑到人的情感因素,更不能简单的说别人都是玻璃心。比如我女儿的二胡老师,就很耐心的给学生解释,为什么他的学生每个都学得不一样。有的孩子对二胡并不热心,乃家长所迫,这是一种情况。有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可能比较浅。有的孩子手指比较短。有的孩子偏好北方民曲。诸如此类。据我所了解,他的学生都能接受这一点。把事情说开,说透,就不会有误解,或者少。我记得我读以前的纪实文学作品,里面反复出现的一个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耐心解释。这些纪实文学,有很多都在讲述政府官员是如何与农民进行沟通的。一项好的政策要能推行下去,不是用蛮力、暴力、训斥,而是要服人。如果你这项政策是真的好,但别人又不能很快理解,那么就需要反复解释。不仅如此,还要做一些示范。这些事,都是急不得的。这些事,说到根本上,就是效率的理解还不到位。在我来看,教育工作者,很需要一个东西:耐心。当然,教育工作者也是人,也有失去耐心的时候,也会因此发脾气,但这并非是不能接受的。孩子们难道连这个都不懂吗?但是我们很缺这个东西。说个小例子。我最近买了一支股票,大概过去两个月了,这两个月当中,我媳妇隔三茬五就会问我,赚钱没?我说,没有啊,也就在我的成本价附近徘徊。我的经验告诉我,一支股票真的想赚钱,怎么说也得花两三年功夫,这还是运气好的,有的更长。我女儿之前种了一盆多肉。一开始是别人从自己枝头剪下来的一截,送给我女儿。养了三个月,不见动静。我都以为死了。我女儿坚持说,没死,我看到它是活的。最后过了多久开始生长了呢?一年半。这件事让我很感动。一年半,我都等不了,我还能干什么呢?连盆花都种不了,还育什么人呢?惭愧啊。乌龟能跑过兔子,并不是乌龟跑得有多快,而是贵在坚持。我每次看到新闻报道中,鼓吹年轻人如何如何杰出,我就不免有些担心。事实上,如今三、四十岁因过劳而辞世的人,并不算少。我听说,有些报社,三十岁的人就当上了总编,我总是不大相信。我也见到有些乐团,二十出头就成了顶梁柱,我也是不大相信的。难道说,我们人类在最近几百年里出现重大突变,特异人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我总感觉我活在梦里。我总是无法相信,一个人,可以一分钟前吃下食物,一分钟之后就分解完毕。我更愿意相信事实。心理咨询师告诉我,如今的孩子靠吃药维持学习的,并不是少数。这跟那些注射兴奋剂的运动员,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欲琵琶马上催呗。人类,难道只能靠吃药活下去了么?可能是因为我太守旧了吧。也许未来的人,每天都需要服下各种药品。但我拒绝吃药。我女儿今天11岁,我给她吃药的次数,用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她生病了,我就给她做推拿按摩,或者做食疗。据我女儿说,她的同学,至少有一半是个药罐子。她的同学都很奇怪,为什么她面色红润,并因此嘲笑她是个奇葩。我不知道,我用悲哀来形容这类事是否合适。我只记得,在我读过一本介绍食品工业 发展的书中,作者提到,如今的人们根本就不知道 什么是真正的面包,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品尝过。我在家经常跟我女儿说,得多吃蔬菜。但孩子不爱吃。后来我有一次带她去外地,我目瞪口呆的见她扫光了两大盘青菜,直呼,好吃!所以我明白 了,不是她挑食,而是不好吃,全是农药味。我自己已经被改造成了一台机器,我吃的是石油。给我加油的人,希望我能每小时跑出300公里。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我每日都在提醒自己,事缓则圆,凡事慢慢来。可我已经是一台半人半机器的怪物,我憎恨自己身上那属于机器 的一半。每每回想起自己的言行,总是觉得有诸多欠妥。我想,可能过不了多久,我女儿就会辍学。就这么点追求,宁做人,不做机器。
那种以为自己了不起的老师都应该杀了喂猪
我承认我不讨厌学习,我讨厌学校。讨厌老师低效率授课,带着势力看人的同学。
孩子厌学是很多家长的烦恼,一位妈妈用了15天时间,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看完掉眼泪...
我就是不喜欢去学校,虽然大部分时候还是坚持去吧,但落的课都会利用课余补起来,并不厌恶学习,虽然也不是顶喜欢的,但起码能投入精力去学,除非一段时间落的课较多,来不及一下子补回来,考的稍差一点,其它时候都在前几。然后前两天有点不大想去学校,中午磨蹭了一会,我爸上来劈头盖脸一顿骂,要我要么死了算了,要么别上了,去职校混混日子,省的丢脸。就冲他这句话,我:
就因为我不喜欢去学校,我所有付出的努力就没有意义了,难道我不想去职校吗,以前同学天天给我讲在职校玩的多轻松,当时真的绝望: )
丑恶世界,生你就是为了整你,没人说真话、有用话。
正解厌学校并不是厌学。我一搜厌学,弹出来一堆因为学习不好而厌学巴拉巴拉要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但是说真的我很喜欢学习很喜欢学东西充实丰富自己。并且我学习成绩很好,并不太需要这些上面的肯定之类的。但是我是真的不喜欢上学,甚至厌恶上学。这点从我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了。刚开学还好,然后厌恶越来越深越来越严重快受不了的时候,寒暑假到了。现在真觉得寒暑假就是为了我们不要被逼疯的。到了高中23333***受不了了。周六都要上课,早晨六点多去下午七点多会回,每天一万个作业。写到十一二点是至少的。有一次连续三天写到一点多。我这才高一啊。真是受不了了。上课还不让睡觉,趴一下缓一缓马上就起来都不行,然后一节课都处于昏迷状态一节课就浪费过去了我真是好想骂人啊。老师们就跟智障一样就好像,啊,我的课你睡觉你是不是不想学/不给我面子/不喜欢学我这课,还敢趴桌子。omg真的我真没什么针对你的意思,真的只是实在困的不行了,我也控制不了啊,我就想爬个半分钟一分钟然后好好听课都不行?磨刀不费砍柴功的道理不懂吗。
所以有的时候我身体有些不舒服,就请假了,并不是一定上不了学。在家里补补觉什么的。因为我觉得如果那样长时间熬下去身体会熬坏的。我不觉得学校拼命增加我们在学校的时间,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甚至压榨休息时间造成的成果会多么有效。我们搞上到十点半的夜自习我也没参加,我是我们班为数不多没上夜自习的,老师那会儿拿什么985211吊我好像不上夜自习就考不了好一本。结果第一次月考我是我们班第一。
真的现在每天去学校的时候,都想着 好不想去学校啊。想着就很痛苦。然后磨蹭半天才去上学。比如我们学校早晨校门口要求6:48到 但是班主任要求6:40到班。我就经常45才到班里今天50才到23333。我们班规定是迟学校到就停课。其实我每天都挺想到学校的时候校门都关了然后就可以转头回家了哈哈哈。奈何无论我再怎么磨蹭也迟不了,因为我进校门要下车库停车,再上四楼到班,这些至少得五分钟。所以尽管好像我到班挺晚的但是其实我很早就到学校了。
早上班主任训了我一顿,说我要是再迟到就停课,加倍停课。我其实是很期望的。就是没敢表现出来。下午肚子有点不舒服就没去了,给班主任发短信她还不信,又给我爸打电话。真的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这种机械性的日子让人过的是真的难受。可是这样还有三年,以后两年只会更难受。不知道怎么支撑下去。可是不上学没有文凭就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而且我也喜欢学习。喜欢数学喜欢理科。
你不知道的秘密虽然能猜 出来是45°,但具体怎么做呢?过A做AF⊥BC,交于F。AF与EC延长线交于点G。这样,△ADF就是直角等腰三角形,DF=AF,∠FDA=∠DAF=45°。∠ACF=45°+∠DAC∠GAE=45°+∠BAD∠BAD=∠CAD∴∠ACF=∠GAE∴∠CAG=∠CGA∴DF是AG中垂线∴C、D、G三点共圆,圆心为F∵∠GEA=90°∴E也在圆F上∴∠DEG=∠DAG=45°很漂亮是不是?问题是,我知道有一个知识,叫阿氏圆,而我之所以能找出这个圆,就是因为我知道这个阿氏圆的主要特征。学生知道吗?不知道。那么这种题,相当于什么事呢?相当于一个手持大剑的成年人,也就是出题人,把一个赤手空拳的孩子打得服服的。这是什么?这是流氓。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全国中学老师,能独立做出此题的,我相信不会超过一半。他们都是看答案的,更何况孩子呢?别的科目我不敢多说,就数学,这种题目从小学到大学,层出不穷。搞得学生怎么样呢?搞得学生读初中要去看高中的书,读高中要看大学的书。那么学到了什么呢?搞了一堆工具装兜里。真有本事吗?没有。只有所谓 的知识,这知识是别人发现的。所以我总跟我女儿说,考80,可以了,如果这80是靠自己挣来的,问心无愧。
那么该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呢?我们要知道,中国改开之后,从西方引进了一套所谓的管理制度,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绩效考核。但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教育,可以说是无法量化的,至少可以说是无法简单量化的。所以这样的绩效考核,对于老师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有的老师,有牺牲精神,替孩子挡子弹,这种老师十分可贵。可是有的家长一点都不理解,还嚷嚷说,为什么我家孩子的老师跟别的老师不一样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有担当,有牺牲精神的老师也慢慢抵挡不住了。经过这么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就看到了如今的“累累硕果”:有压力,全推到孩子身上。具体表现有两点1:超量练习。这个超量又分两类,一类是增加练习数量,一类是增加所谓 的难度——这就是我刚刚介绍的那道题。2:作弊。公开的作弊,就是提供与考卷相似度极高的所谓练习卷。一个学生,如果“聪明”的话,压根就不需要学习,只要考前把练习卷背熟了,照样可以考出好成绩。那么我们能不能责备这些老师呢?凭心而论,不能。我总是这么来思考问题:如果换成我是老师,我愿意杠吗?我有能力杠吗?我觉得,我不一定愿意。比如说,家长不理解,孩子不理解,我可能就心灰意冷了。我就算愿意,我也不一定扛得住,我没有很好的对策,死扛,最后也会被压死。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能责备老师。老师是弱势群体。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说完老师的“坏话”,总要补一句,我说的目的,是要认清事实,想想怎么应对,是对事不对人。年龄大的人,很容易犯一种错误,那就是生活在历史中,比如,以为如今的学校跟自己当年上的学校是一样的,甚至更好了。其实我们更应该到现实中去看一看,看看今天的学校是个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如今的学校是什么样,想当然的以为是什么样,会是什么结果呢?这个结果,想必就不用我多说了。说到这里,我也想提醒各位家长,如我之前所言,任何事,你要想真明白,必须保持在一线。只有在一线,你才能摸到最准确的情报。可是我们很多家长,脱离学习、脱离教育已经很久了。我们很多家长,只是在给孩子下达学习的命令,用嘴来完成教育。我只能说,如今的孩子命真苦。呆在最底层,最受压迫。
从模糊到精确如果把模糊端称为智能,那么精确端就叫技能。我们之所以学会了用铅笔写字、画画,是我们首先记住了铅笔这个模型。这个模型细说起来,有形状,有大小,有材质,有轻重……但是我们人记住什么是铅笔,并不需要这样来背。我们用人脑自带的一整套工具记住了什么是铅笔,记住了铅笔可以用来写字、画画。这样我们才不至于把铅笔当成巧克力棒给吃掉,也不至于拿根小木棒去写字、画画。细想一下,我们人脑中的这个铅笔的模型,关于形状,有精确的图案吗?关于大小,有精确的数值吗?关于材质,有精确的测量吗?没有。对。所以智能是模糊的,概念型的。但是我们要用铅笔写出一个“人”字时,却需要精确了。我们要准确的记住,人是两笔,一笔是撇,一笔是捺,先写撇,再写捺。当我们掌握了这些之后,我们就会写人字了。于是我们就有了写人字的技能。还是要细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写这个“人”字的?是先看了许多“人”字,认识了,然后再去学习怎么写的。我们最开始也不知道什么叫撇,什么叫捺,我们只是模仿大人的动作,如果不模仿 我们也能写出人字,但笔顺完全有可能是自创的。这个过程,仍然是从模糊到精确。那么,小学生能考100分,是不是很奇怪?这合乎我们人类的认知规律吗?但事实是,小学生考100分的,比比皆是。我们人类多么的伟大啊。可另一个事实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考试成绩是逐步下降的。小学要考100分才满意,大学考60分万岁。这是因为我们学的知识越来越复杂了吗?还是因为我们学错了呢?好像是因为知识越来越复杂,所以我们考分下降了。让我来测试一下:三头牛加两头牛是五头牛,三个苹果加两个苹果是五个苹果,三支铅笔加两支铅笔是五支铅笔。请问,他们的共性是什么?3+2=5两头牛加三头牛是五头牛,两个苹果加三个苹果是五个苹果,两支铅笔加三支铅笔是五支铅笔。请问,他们的共性是什么?2+3=5请问3+2=5和2+3=5的共性是什么?是两个加数不分先后,结果一样。我们管这个叫加法交换律。从“三头牛……”到“3+2=5”这是第一步。从“3+2=5、2+3=5……”这是第二步。这两步性质是否相似?难度是否相近?这两步是相似的,都是找共性。区别是两种共性的内容不同。前者是关于数量关系,后者是关于运算次序。第二步更难。更难不是因为难度本身上升了,而是因为我偷工减料了,实际上不能这么教学生。现在我要提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脑中并没有次序这个概念,你能解决第二步吗?你连次序的概念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发现共性呢?对你而言,次序是不存在的。你只能看到2、3、5,+,=重复出现,但是你不懂这是次序问题。好比说,你没有次序概念,我跟你说,请注意,他们的位置不同。你会说:“嗯,是位置不同,然后呢?”你在给学生上课时,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可是你还不知道,这是因为学生脑中没有对应的概念。你不断的暗示、明示,你急得跳脚,但学生却一脸茫然。对吗?让我再举一个例子。我说:有一个数。你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如果你压根就不知道分数和小数,负数,你一年级。你会出现什么?你只能想到整数,并且你还不知道整数这个概念。你只能想起1、2、3……现在我假定你是一年级学生。然后我继续说:这个数小于2。你会想到什么?你会想到1,但你不会想到0。为什么?你没有见过吗?你有见过,但是你对0没有概念。所以0对你来说,就是不存在的。我假定你就是不知道0的。所以我最后问你:这个数是多少?你回答:1。从模糊到精确。从一个数,到小于2,到1。逐步精确。当我说一个数时,你想到的1、2、3、……当我说小于2时,你想到1;于是你得到了答案1。但是如果我现在假定你初中一年级,我还是这个问题,我说:有一个数……你会想到什么?还是1、2、3吗?不是,还有分数、小数、负数……你觉得我得赶紧说下一步,为什么?范围太广。我继续说:这个数小于2……你想到了什么?这下你的范围变小了。一切小于2的整数、分数、小数、负数、0。可是范围还是很大,你希望我继续往下。我接着说:这个数大于-1……这里我要稍微打断一下。如果我刚刚说这个数小于2时,你没有想到负数,那么当我说第三句,这个数大于-1时,你会是什么反应?两种,一种认为我在说废话,一种意识到自己刚刚漏了负数。所以如果学生脑中的负数概念不强,你跟他说大于-1,他是没反应的,还觉得你很奇怪。好,我假设你是知道负数的。第四句:这个数不等于0……情况和刚刚一样,如果你脑中0不强,你又觉得我在说废话。如果你强,你就知道是大于-1,小于2,排除0。更精确了,是不是?还会有第五句吗?如果我第五句是,这个数是个负数……我前面是不是有废话?我要跟你说小于2干嘛呢?不是多余吗?所以我们从模糊到精确,它不是个定数。怎么过来,要看具体情况。你有意识到这个“从模糊到精确是不定数”的问题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我一说你就懂呢?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你脑中有一个关于“不定、灵活”的概念。对吗?它不是只限于数学的,可以说是全局式的。所以我一说,你就有反应了。学生,要跟老师学习,首先要装进一堆概念。没有概念,很难开展学习。老师知道 的概念,学生没有,老师就是白教。这就是为什么说,学习一开始一定是模糊的。我脑中要建很多概念,要花很长时间。如果我脑中没有劳动的概念,我怎么可能去思考和劳动有关的事呢?如果我脑中建立的关于劳动的概念是诸如能不干就不干、好可怕、好厌恶,我怎么可能热爱劳动呢?起码最开始不会。这种概念如何测试呢?就像咱们刚才那样。我一说,你就懂。对吗?现在的试卷是这样吗?不是。那是怎么样的呢?就是你刚刚说的,那个孩子会啊。他不会,他只会抄袭。你以为他会,他其实不会。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叫次序。所以你稍微一变形,他就不知道了。因为他没有概念,概念是一种共性。他怎么可能去演绎它呢?对吗?你现在知道你的学生怎么回事了吗?一开始的考试 方法就不对。老师不知道学生到底会不会。也不知道学生会到了哪一级。所以一年级你还发现不了,二年级你也体察不到,到初中,就完全暴露了。不是因为学习的难度 上升了,而是你一开始就不会,你一直只会简单复制,我管这个叫抄袭。抄袭你只能一对一的抄,你不可能去模仿它,因为模仿需要知道概念。但是我这个话说出来,很多家长不高兴的。老师也不高兴。因为我相当于把他们全否定了。所以他们要打倒我。证明我是错的。
20米的铁丝,截去1/4后,再截去1/4米,还剩多少?这是小学经典分数题。这道题是典型的变态题,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学生是“SB”。这就好比有人为了证明男人好色,有意的让一排裸女站在这个男人面前。这种出题人,都是极变态的。但是我也要问一句,老师有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事实上,不少老师并没有去判断这道题是否合理,而是只看所谓的测试结果,也就是发现多数学生会在这里出错,并据此推断学生如何,据此进一步训练学生。多数学生之所以反感数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数学似乎是这样一门学科:谁学谁SB。
为什么你不是我爸爸?
生活着落于身体实际所为及实际所感的那些东西这是我昨晚读到的一句话,同时又想起吴老师所问的问题,就一想想到了半夜两点。什么是量?量是差别的反映。谁的差别?同一属性的差别。但是我们要把这句话弄清楚,就无法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答案。得靠想象。想象如果这世上所有的树都一样高,并且只有树,没有草。在垂直方向 上,只有这样的树高,我们还能感知到什么叫高吗?即便我们的眼球有这样的功能,我们也感知不到了。两支粗细不同的笔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立刻就知道a&b,我们不会去想,究竟是先判断了a-b&0,还是a/b&1。我们更不会去想,负数制造了麻烦,从a/b&1到a&b的前提是b&0。我们也不会去想,加减问题正负统一,乘除问题正负无法统一的根本性缘由是什么。那么什么叫生活呢?我不知道,但我认为每个人的生活依某种次序排列在一起,就汇成了一张光谱,从黑到白,从白到黑。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不是所的感知都相通的。对于一些人而言,数学距离他的生活很远,我们只是希望他知道,数学有数学的意义,他可以不研究,别人可以研究,井水不犯河水。如同音乐的意义距离大众远过月球到地球。所以大众教育已然不大众。用某种机制,从大众中筛选出小众,剩下的,自生自灭吧。至于这些所谓的淘汰品,为了一份自己根本不明白的追求付出了多少,who care?
说的很对,环境因素既是主因也是次因
请问楼主是数学老师吗,主攻理科?
为什么边长为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cm^2?人为规定的,我可以规定为2cm^2,别的也行。你肯定不信。别说你不信了,有个教数学的老师还为此跟我吵了一架……当然,他没吵赢。讲一个问题先。你有没有发现面积没法量?虽然我们能感知到。它不能像长度那样去量。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面积到底有多大呢?那我就要讲第二个问题:请问你有没有画过地图?我指的是你照着一幅大地图,把它缩小了,画在你的本上。有过吗?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我知道怎么画。很简单,给大地图打上格子(当然每个格子一样大喽),然后我们给行、列分别取名字,行就叫A、B、C……,列就叫1、2、3……然后我在纸上也打上格子……当然是小格子喽(如果不是正方形格子,是长方形格子,纸上的格子跟你照着画的地图上的格子得是“一样”的,也就是数学里说的“相似”)。接下来画。比如说A1这个格子里的图案是根线段,正好就是格子的对角线,那么我在纸上A1格子上也在对应的位置画上对角线……这样,我就把地图搬到我纸上来了。如果不是我的手抖,画得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整个缩小了。所以,我要讲的概念就是,将平面几何图形放大、缩小是一个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手段。用这个手段,就可以帮我们理解面积与边长的关系。说,一个长方形M,一边长2cm,另一边长3cm;另一个长方形N,一边长4cm,另一边长6cm,我们说M跟N相似,N是M的放大版。好理解吧?秒懂对不对?那么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发现,N的面积是M的4倍呢?为什么会是4倍呢?因为N的一边是M一边的2倍,另一边是M另一边的2倍。假设说再有一个长方形P,一边长2cm,另一边长6cm。那么显然,P的面积是M的2倍。因为一边相同,另一边是2倍。所以我们发现,如果一个长方形Q,一边长a(长度单位),另一边长b(长度单位),它的面积是S,就有:a不变,b变大(小),则S变大(小);a变大(小),b不变,则S变大(小)。a变大,b变大,则S变大;a变小,b变小,则S变小。a变大同时b变小,S变不变,变大还是变小,一会半会不知道。进一步,a不变,b变成2b,那么S变为2S;b不变,a变成2a,那么S变成2S。a变为3a,b也变成3b,那么S变为9S……所以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我们非常眼熟。貌似在哪里见过。在哪里见过?在乘法里见过。积=乘数*另一个乘法。变化是不是跟上面一样一样的?所以我们就用乘法来描述长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即S=a*b但是要注意,这个公式只是在描述面积与边长的关系,而不是那个“加法简记”的乘法。既然是描述关系,我可不可以写成S=2a*b我写成这样,面积跟边长的关系受影响吗?我这个描述跟实际情况不相符吗?那我可不可以写成S=3.85*a*b我怎么写都可以的。因此,边长为1cm的正方形,面积为1cm^2,只是一种人为规定,规定成1cm^2是为了图省事。
面积怎么表达才好呢?说,你要订制一张饭桌,你跟人家说,我要桌面面积是1.2m^2,对方说:收到。过了一个礼拜,你的饭桌做好了:宽1cm,长120米。你是不是要疯了?人家说你说的要面积1.2m^2啊,合同上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吗?有错吗?那你为什么要疯呢?因为你表达得不对啊。你直接跟人家说,我要张饭桌,长1.5米,宽0.8米,不就行了吗?所以我们在这里再一次体会到,所谓的面积公式只是在表述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在许多场合下,你告诉对方所谓 面积大小,是木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是不是说我们其实不需要面积公式呢?或者我们就不需要像1.2m^2这样的表述呢?当然是要的喽。比方说,你有一个长方形,长1.5米,宽0.8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4米,宽0.9米,这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大呢?这时候面积公式就派上用场了。在这种情况下,面积公式其实完成的是这样一个工作:S1=1.5*0.8=1.2*1,意思是说把长1.5米宽0.8的长方形变成了一个长1.2米宽1米的长方形,二者面积相等。S2=1.4*0.9=1.26*1,意思是说把长1.4米宽0.9米的长方形变成了面积相等的另一个长方形。所以,当你在比较所谓 的面积大小时,其实是在两个长方形,它们一边一样长,都是1,另一边不一样长,当然是长的那个大喽。
羡慕您的女儿,我大三了,已经晚了,对于学习的态度纠正不过来了,每次考砸,我都会咒自己死,用各种方法虐待自己
我确实是很讨厌学校 看到学校就想哭 今天刚到学校 一个人在厕所哭
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 我爸说让我混到毕业就可以。别的不用管 可是混哪有这么容易 我在学校什么都学不进去 还有操作 都不及格 明年还要在医院实习一年
我根本想都不敢去想
哎,我特别羡慕您的女儿。我不是讨厌学习的人,但我就是不想去学校,每次一准备要回学校了,就感觉很难受,不想回去,总想逃学
请教下楼主,我儿子14岁,八年级,在学校都还可以,听课也能听进去,成绩也不算差,问题是作业,特别是周末,就不想开始写作业,周五晚上出去打篮球,周六上午看篮球赛,下午玩。晚上又打篮球,周日上午迟迟不想开始写,到了下午,翻开作业看,太多了,就开始闹情绪。以前看到这么多就不写了,也不去上学了。现在他知道了还是要写,但是写的很烦躁,写完后又开心了。那些要复习,读背的作业不会去完成的。要写的就没有办法。我以前也总是提醒他早点完成再玩,14年了也没有养成好习惯。现在他要自己做主,但是每次都是拖到最后烦躁。每个周末都是煎熬呀。又没什么好建议?谢谢
以一道数学题来讲讲为什么数学教学的效率低,学生学得费劲?
以一道数学题来讲讲为什么数学教学的效率低,学生学得费劲?原题:原来5个苹果,后来剩3个苹果,问吃掉了几个苹果?有的孩子列:5-2=3,并且不认可5-3=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多数情况是用“事件”来理解数学问题的,简单说,他们是依自然时间序来看的。先有5个,吃掉一些,剩3个。所以是5-2=3。但是我们出题人,以及老师们,恐怕不是很清楚孩子们是这样来认识事物的。有些孩子,只不过把5-3=2这种写法背下来,实际上,他们要脑中翻译一下才能写出来,这就好比是中式英语。这一情况后在后期浮出水面。比如到了列关系式阶段,有些学生是这样解题5-x=35-2=3x=2当然,到这个阶段,情况就更复杂了。后文再说。我们不妨来仔细思考一下,知道先有5个,然后发现只剩3个,要求出吃掉多少个,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是语文老师,就会说:这是倒叙,而如果是数学老师则会说,这需要推理。可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推理能力并不强。不如我换个场景来让大家体会一下:5个孩子一块出门去玩,回来时只剩3个,家长问,还有2个去哪了?孩子们能回答出来吗?恐怕很难。当然,数学并不会问2个孩子去了哪,相对要简单些,但也只是相对简单些,还是有难度 的,因为事实已经说明了问题,有些孩子就是不认可5-3=2。可怜他们并不会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述清楚,反而因此让老师感到不快。如此,我就要说到一个重要问题:当我们并不清楚学习一项知识需要多少背景知识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只能等待,等待孩子在生活中积累足够的经验。反过来说,如果老师们很清楚,知道一切,知道求吃掉几个苹果是需要有推理能力的,是需要理解倒叙的,那么当然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学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需要两步完成的,结果要求学生一步到位。不难想象会发生什么。孩子们很吃力的跳了一下,然后从半空中摔下来。一些老师趁机上去补一脚:SB。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老师了吗?还觉得是我这个人有偏见吗?我觉得老师应该给自己贴个SB标签才对。没人反对吧。至于那个5-x=3的求法问题,这就涉及到理解数学语言了,这个太复杂,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恭贺同事儿子结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