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塞尔达怪物商人道具少女怎么没有亨利王召唤石卖

查看: 30112|回复: 316
(完结)细说凯瑟琳·德·美第奇与法国宗教战争
本文写了凯瑟琳o德o美第奇的一生和法国十六世纪的历史,尤其是宗教战争的历史。
具体篇幅如下:弗朗索瓦一世时代:三万多字,包括弗朗索瓦一世与查理五世的战争。亨利二世时代:三万多字,帕尔马战争,梅斯之围,圣康坦战争、收复加来及卡托——康布雷条约等。从弗朗索瓦二世到第一次宗教战争结束:四万字。第二次宗教战争:一万字。第三次宗教战争:两万字。圣巴托罗缪屠杀和第四次宗教战争:五万字。第五次宗教战争:两万字。第六次宗教战争:一万字。亨利三世和他的宫廷含第七次宗教战争:三万字。第八次宗教战争:两万字。亨利四世即位到南特诏书:两万字。总篇幅控制在三十万字以内。
欧洲的十六世纪是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文艺复兴的曙光已照亮欧洲大地,波澜壮阔的大航海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印刷术的改进促进了知识传播,君士坦丁堡的失陷引起人们反思,教会的分裂与腐败又让人们对宗教重新审视,伊拉斯漠的《愚人颂》,托马斯o莫尔的《乌托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各种思想纷纷兴起,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天才的艺术大师横空出世,这一切都促进了思想的发展,宗教改革的思想也随之而来,从早年的胡期、威克利夫、到茨温利,最后终于出现马丁o路德和加尔文这两位影响深远的人物。
从宗教改革的思想开始,在各地不可避免地产生政治变革,新旧思想的激烈交锋,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便出现了宗教战争,从胡斯起义、德意志农民战争,德意志新教诸侯与皇帝的战争,到尼德兰革命、法国宗教战争直到十七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宗教战争断断续续一百多年,给欧洲社会带来极大动荡。
十六世纪后斯的法国宗教战争,便是其中一场有重要影响的战争,它从1562年起,1598年终,三十多年间共进行八次大的战争,较小的战役则几乎一直不断,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对法国的王权,更是沉重打击,各地四分五裂,田园荒芜,人民流离失所,曾经富饶美丽的法国大地,变成一片废墟,瓦卢亚王朝随着这次宗教战争而灭亡,波旁王朝随之兴起。
提起法国的宗教战争,一定会提起一个女人,她就是凯瑟琳o德o美第奇。
凯瑟琳o德o美第奇14岁来法国,70岁去世,在法国这漫长的五十多年间,她历经弗朗索瓦一世、亨利二世、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这五个朝代,经历了意大利战争的后半期和宗教战争的全过程,亲眼看到瓦卢亚王朝的由盛而衰。
凯瑟琳o德o美第奇是幸运的,她身为一个“商人的女儿”,没有领地的女公爵,一跃成为法国的王妃、太子妃、王后、王太后、摄政,她的三个儿子都当上国王,两个女儿成为王后,在她生命的后二十多年里,对法国的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她又是不幸的,自幼父亲双亡;丈夫把爱情给了别人,又在盛年去世;她的儿女们互相争斗,让她烦忧,她的十个孩子,有八个死在她之前,另两个或是被暗杀,或是被丈夫休弃,都遭遇不幸。她为民众所憎恨,在悲伤中去世,她死后,遗体没有葬入法国王室专属的圣丹尼教堂,巴黎人宣布如果她的遗体放入圣丹尼,他们会将它扔进河里。
现在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感受那个时代,政治与宗教,战争与外交、婚姻与爱情、保守与革新、宽容与迫害……如此种种,交集在一起,组成一幅华彩的画面。
波旁家族(1)
日,凯瑟琳o德o美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城,她的全名叫卡特里娜o玛丽亚o罗莫拉o迪o洛伦佐o德o梅第奇,按法语名字应该称为卡特琳,但我还是按惯常的称呼叫她凯瑟琳o德o美第奇。
她的父亲是洛伦佐o德o美第奇,母亲是玛德莱娜o德o拉o图尔o德o奥弗涅,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默默无名,但说起他们的家族,那就显赫得很了。
玛德莱娜o德o拉o图尔o德o奥弗涅的母亲,正是出于法国贵盛无比的大家族,波旁家族。
了解法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法国历史上有五个王朝:墨洛温、加洛林、卡佩、瓦卢亚、波旁。
卡佩王朝的第九位国王是路易九世,他第六个儿子克莱蒙伯爵,娶了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儿子路易被立为波旁公爵,这就是第一代波旁公爵。
英法百年战争中,波旁家族一直忠诚地支持法王,也与法国的战事一样遭受着幸运与不幸。
1356年在与英国的普瓦梯埃战争中,法国遭到惨败,法王被俘,第二代波旁公爵皮埃尔为国捐躯,战死沙场。
皮埃尔的女儿让娜嫁给了查理五世,生下查理六世和奥尔良公爵路易两个儿子。让波旁家族与王室家族亲上加亲。
皮埃尔之子第三代波旁公爵路易在百年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多项外交协议。
查理五世死后,“疯子”查理六世继位,1415年对英阿金库尔一役中,法军大败,第四代波旁公爵约翰与奥尔良公爵查理等无数法国名门显贵一起,成为英国人的俘虏。
波旁公爵约翰在英国过了十九年的俘虏生活,客死异乡,他的儿子第五代波旁公爵查理是贞德的战友,随她参加过在卢瓦尔河流域的战役,却于1440年挑动王太子路易反对父王。他的儿子第六代波旁公爵约翰二世是法王查理七世时代的大将,在驱逐英国人战争中立了不少战功,尤其是1450年的福尔米尼大捷,被称为“英格兰之鞭。”后于查理八世时代成为王室统帅。
而奥尔良公爵路易在勃艮第公爵“好人”腓力的帮助下,获释回国,他被俘时年仅二十一岁,回国时已经四十六岁,“英语说得比法语还好。”不仅鬓毛已衰,乡音也改了。回国后他与勃艮第家族彻底和解,还娶了好人腓力的外甥女,六十八岁才得了个宝贝儿子,这就是后来的奥尔良公爵路易,亦即路易十二。
查理七世死后,长子路易十一继位。
路易十一其貌不扬,身材瘦削,不修边幅,平时总是穿着灰粗布袍子,戴顶破帽,活像穷苦的乡下香客,他非常迷信,祷告时非常虔诚,在政治斗争中却不择手段,圆滑刁钻,寡廉鲜耻,他痛恨贵族,贵族也对他没有好感,有人说:“想知道魔鬼长什么样吗?看看法国国王就知道了。”他外号“蜘蛛”,正是他,不辞辛苦地把法国国土编织在一起,他去世时,法国版图除了布列塔尼之外,已经与现代法国相差无几。
路易十一早年反对父亲查理,即位后又与弟弟查理打仗,可他最大的敌人,就是大贵族中最为桀骜不逊的勃艮第公爵“鲁莽的”查理,为了专心对付他,路易千方百计挑拨他的盟友,把波旁和奥尔良两家族争取过来,他把长女安娜嫁给了波旁公爵之弟皮埃尔,次女嫁给奥尔良公爵路易。1477年,“鲁莽的”查理惨败身亡,他女儿玛丽嫁给了后来的皇帝,哈布斯堡的马克西米连,此后掀起了哈布斯堡与王卢亚王朝长达近八十年的斗争。
路易十一去世时,他最担心的是儿子查理八世还小,年仅十二岁,而奥尔良、波旁和布列塔尼势力正强,由谁摄政是个令他头痛的问题,按法国的惯例,摄政的或是王太后,或是第一宗室亲王,而他的王后并无能力,第一宗室亲王奥尔良路易又野心勃勃,让他为儿子摄政,令他很不放心。
他最后的决定让人吃惊,他命已经嫁入波旁家族的长女安娜为摄政。公主摄政,这在法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一次。
仔细想,他作出这个决定也不奇怪,安娜公主之前就是父亲的重要助手,在很多政策上都有她的建议,有执政经验,路易十一对女儿的评价也很特别:“她是全法国最不蠢的女人。”她为弟弟摄政,自然能够尽心尽力,把波旁家族牵涉进来,正好能与奥尔良家族互相制衡。
他没有预料错,查理八世登基后,奥尔良公爵便与布列塔尼公爵联合叛乱了几次,可每次都被安娜公主镇压下去,其中有一次,安娜公主大怒之下,把奥尔良公爵关进铁笼子里,供人参观。
安娜公主在内政外交方面,都成绩斐然,内政上,她减免了父亲以来的重税,让国内矛盾有了缓和。在外交方面,她支持英国的亨利o都铎反抗理查三世;她派人在尼德兰挑起叛乱,从而瓦解了皇帝马克西米连对法国的攻势。
1488年,布列塔尼公爵去世,他只有两个女儿,继承布列塔尼领地的长女安娜成了众人追求的目标,这其中就有丧妻的马克西米连,而布列塔尼安娜也有意嫁给他,这时安娜公主当机立断,几乎是以军力威逼,让弟弟查理八世把布列塔尼安娜娶到手。布列塔尼因此成为法国的一部分。
查理八世亲自执政后,安娜公主功成身退,过起悠闲的隐居生活,法国的贵族子女都以接受她的教导为荣。
1498年,一个消息令安娜公主悲伤不已,她弟弟查理八世因意外事故身亡,他和王后安娜虽然有几个子女,都没有成活,奥尔良公爵登上王位,成为路易十二,他旋即与妻子让娜离婚,娶了前王后布列塔尼安娜。早在他与布列塔尼联合叛乱时,他就认识她,一直爱着她。
随着奥尔良公爵路易登上王位,布列塔尼安娜为后,奥尔良、布列塔尼这两大家族都和平地回到王室。现在法国唯一的大贵族,就是波旁家族了。
波旁家族(2)
路易十二从小就脾气暴躁,他母亲惩罚他时,要让执刑的仆人带上面罩,以免遭到他的报复。长大后,他性格叛逆,是个顾盼自雄的骑士,比武大会的常客。之前他叛乱时,受到安娜公主的镇压,那个关他的大铁笼子还触目惊心在挂在布尔日塔。那么,他会怎样对付波旁家族呢?
奇怪的是,他登上王位后,以前的火爆脾气似乎再也不见了,他宣布:“法兰西国王不会为奥尔良公爵所受的伤害去报复。”为了表示诚意,他还为波旁家族作了一项重要安排。1505年,安娜公主的独生女苏珊娜与蒙庞西埃的查理成婚,蒙庞西埃的查理成为波旁公爵。这样,就把波旁的嫡系和旁系两脉联合在一起。
路易十二和安娜王位感情非常深厚,可恼人的是,他们只有两个女儿,所怀的儿子全都流产了。按萨利安法,应该由法王的侄儿弗朗索瓦继承王位。大公主克洛德不能继位,但可以继承了布列塔尼,路易十二被妻子的枕旁风吹昏了头,把女儿许给了卢森堡的查理,即未来的皇帝查理五世。婚约中规定,克洛德公主要把布列塔尼、勃艮第、和米兰这三个公爵领地带去作嫁妆,如果这个条约生效,法国必然四分五裂,以前几十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安娜王后并没有考虑法国的利益,她在乎的只是布列塔尼的独立,嫁给查理,布列塔尼名义上是哈布斯堡的领地,实际能维持相当的自由,而嫁给法王的继承人,布列塔尼便会一直被强邻法国紧紧掌握着。再说,她对弗朗索瓦的母亲萨伏依的路易丝也很没有好感,这个女人从儿子小时就认定他将来会继承王位,总是叫他“我的凯撒”,安娜王后一流产,她那幸灾乐祸的样子,简直无法掩饰。后来王后愤怒之下,威胁要将她赶回萨伏依去。路易丝只得灰溜溜地带儿子隐居到卢瓦尔河上的昂布瓦兹城堡。
1504年,路易十二得了重病,王后以为他要死了,急忙带女儿坐上船,准备沿卢瓦尔河而下到达布列塔尼的省会南特,她想与女儿隐居在那里,好把她平平安安地嫁出去。
船只到了昂布瓦兹堡前,这里是弗朗索瓦的住处,弗朗索瓦的教师吉埃元帅听说王后来了,命人拦住王后的船只。
无可奈何之下,王后只得打道回宫廷,回去后便哭哭啼啼向路易十二抱怨,吉埃元帅有多么可恶,竟然敢犯君主,一定要惩罚他。
路易十二对这件事心知肚明,他也暗暗后悔不该把女儿嫁给查理,可他又敌不过王后的哭诉,最后判处把吉埃元帅流放,流放地是属于元帅的豪华的韦尔热城堡。
1506年3月,布卢瓦三级会议作出决议,要求国王解除婚约,把克洛德公主嫁给弗朗索瓦。1514年1月,王后郁郁去世,克洛德继承了布列塔尼的遗产后,立即与弗朗索瓦成婚,日,路易十二驾崩,弗朗索瓦离开昂布瓦兹堡,登上王位,成为法王弗朗索瓦一世。
弗朗索瓦一世刚登基,便任命波旁公爵查理为王室统帅。
这个时代的法兰西,有五个职位最为显要:
王室统帅:拥有饰百合花的王室统帅之剑,为军队最高统帅;大法官:掌司法;王室管家:司礼仪;寝宫和衣帽总管:国王秘书;海军元帅:为海军统帅
波旁公爵年仅二十五岁,便担任了国家第一要职,更让人羡慕的是,就在这一年,在他的指挥下,法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在马里格纳诺一举击溃瑞士人。这一战,奠定了他作为欧洲一流军事将领的名声。
年纪轻轻,容貌英俊、王室血统、身居高职、名声卓著、他是法国最大最强的贵族,手下有五百多位贵族,所拥有的财富,仅次于国王,他喜欢黄金,在他为儿子举行的洗礼时,人们看到,所有制品全部是用黄金制成,这位王室统帅的财富和权势令人难以置信。
此时,整个波旁家族到了极盛时期,它不仅拥有波旁公爵这位声名显赫的首领,还有几个分支。除了已经合并的长房和蒙庞西埃系,它的旁系还有旺多姆家族和拉罗什苏永家族,其中旺多姆家族源自第一代波旁公爵路易。拉罗什苏永系则又是旺多姆家族的分支。他们与各大贵族家族的联姻,更是织就了强大的关系网。
凯瑟琳的外祖母让娜,便是出于旺多姆家族。她嫁给奥弗涅伯爵约翰三世,生下两个女儿,玛德莱娜o德o拉o图尔o德o奥弗涅是他们的小女儿。约翰三世的家族,是奥弗涅的名门,可惜人丁不旺,往前推十代都是一脉单传,到了玛格莱娜这一代,更是没了男丁,只剩下她和姐姐。玛格莱娜一岁时,父亲去世,十一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姐姐也已经远嫁到苏格兰,她虽然血统高贵又拥有巨额遗产,却孤零无依,和林黛玉有几分相似,波旁家族对她要多照顾些,因此等她出嫁的时候,是由波旁家族的首领查理送嫁的。
她所要嫁的这个人,来自佛罗伦萨,名字叫洛伦佐o德o美第奇。
三:美第奇家族
佛罗伦萨这地方,在加洛林王朝时期属于托斯卡纳边区,十一世纪时,它的统治者玛蒂尔达女伯爵()是教皇最有力的支持者。她死后边伯辖区解体,1202年设立市政官制度,城市公社在市政官的治理下强有力地发展着。1434年,以羊毛贸易和银行业起家的科西莫o德o美第奇从流放地胜利归来,成为佛罗伦萨实际上的统治者。
科西莫为人慷慨大方,他用自己的财富救济穷人、建设城市、奖掖学者、扶危度困,在佛罗伦萨建成强大而持久的权力体系。他去世后,人们从他收藏的票证中发现他借给同胞们 很多钱,没有索还分文。连敌人都为他的死而表示哀悼,人们隆重地将他追谥为“国父”。
科西莫的儿子皮埃罗体弱多病,绰号“痛风病人”,统治五年便去世了。他的儿子“高贵的”洛伦佐统治着佛罗伦萨,深受爱戴,在他的治理下,佛罗伦萨迎来最繁荣的时期。
盛极必衰,1492年春天,一道闪电摧毁了圣雷帕拉塔教堂的圆顶,大石块掉下来,落到美第奇家族的宅邸旁。著名的托钵僧萨伏那洛拉说:“看哪!到底是上帝之剑,来得这么迅速,这么突然。”
灾祸果然来了,“高贵的”洛伦佐于此年去世。他的长子皮埃罗继位。两年后,法王查理八世兵犯意大利。
查理八世的出兵,是应米兰公爵卢多维科o斯福尔扎的请求。米兰与那不勒斯一直不和,皮埃罗又支持那不勒斯,米兰公爵一怒之下,请求查理八世出兵。查理八世富有骑士精神,喜欢冒险,以自己拥有那不勒斯的继承权为借口,进军意大利。经过百年战争、勃艮第战争洗礼的法国军队,其军力远非惯于安逸享乐的意大利诸城邦所能比拟。它的到来,让全意大利为之胆战心惊。
皮埃罗也不例外,他主动前往法国军营拜访法国国王,将比萨、里窝那等数个要塞拱手奉送。佛罗伦萨立刻发出一片愤怒的声讨声,没过多久,皮埃罗就被宣布为叛徒和罪犯悬赏捉拿。他即刻逃亡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恢复了共和政体。
1212年,法国在意大利失利,意大利各城邦纷纷背弃法国,投到“神圣同盟”的怀抱。法国被迫撤出意大利。在米兰,卢多维科o斯福尔扎之子收回米兰公爵之位。在佛罗伦萨城,流亡十八年的美第奇政权复辟。
1515年,意大利的形势再次风云突变,刚刚登上法国王位的弗朗索瓦一世带军翻过阿尔卑斯山,在马里格纳诺一举击溃瑞士人,米兰立即被法国收回,美第奇家族出身的教皇利奥十世在次年与弗朗索瓦一世握手言和,签署了“政教协议”,按协议,法王得到了国内有薪神职的任命权,而教皇享有第一年的收入,放弃了如委托权,授职权,有俸神职继承权等权利,这一协议在法国教会史上非常重要。
不过,教皇在协议上也不忘加点私货,他们约定,法王为教皇的侄子也就是皮埃罗之子洛伦佐夺取乌尔比诺公爵领地,费用则由教会负担,这一约定差点让教皇的财库破产,不过慷公家之慨以谋私利,又何乐而不为,此时的乌尔比诺公爵是前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侄子,所依靠的尤利乌斯这棵大树倒了,他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此外,为了确保条约的实施,两人还商定了一门婚事,那就是洛伦佐o德o美第奇与玛格莱娜o德o拉o图尔o德o奥弗涅的婚事。
1518年,洛伦佐o德o美第奇赶到法国,5月2日,迎娶了玛格莱娜小姐,王室统帅波旁公爵作为新娘的表兄,在婚礼中将新娘交给新郞。第二年的4月13日,凯瑟琳出生了。
凯瑟琳的出生,给父母,给整个美第奇家族带来欢乐,尤其是教皇利奥十世,他把侄儿与玛德莱娜的婚事看成自己的得意之作,商人出身的美第奇家族,竟能与法国古老的贵族联姻,生出一个拥有法国王室血统的孩子,真是件荣耀之事。他已经在想像因此事带来的家族地位的飞升。
可不久便传来噩耗,孩子的母亲玛格莱娜生产后十五天,便因产后热去世了。又过了几天,孩子的父亲洛伦佐也去世了,据说是死于梅毒,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凯瑟琳,转眼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老科西莫的后人,除了两个教士和一个已经出嫁的凯瑟琳的姑妈,只剩下凯瑟琳和两个私生子,想当年,老科西莫的家族何等兴旺,他的最后一代的合法后裔,竟只剩下凯瑟琳这个小小女婴,这个惨淡场面,不能不令人伤感。
凯瑟琳生后三天接受了洗礼,场面很壮观,光教父就有四位,教母也有两位,可没有父母,再多的教父教母又有什么用呢?按记载,这个孩子非常健康活泼,孩子的祖母阿方西娜担任了照顾孩子的责任。
像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诸多高贵门第的女性一样,阿方西娜受到良好的教育,一向保护奖掖文学艺术,是位出色的女人。可她偏偏做不好祖母这个角色,在她的照顾下,凯瑟琳五个月时生了重病,差点死掉。利奥十世听到报告,说她活不久了,非常担心;他又听说,因为这个孩子身份特别,佛罗伦萨城里已经有人对她有阴谋。不放心之下,教皇命人把她带到罗马,在他眼底下小心照管。
凯瑟琳被祖母阿方西娜带到罗马,不久之后,阿方西娜和利奥十世便相继去世。后来有个传说,说凯瑟琳出生时便有占星家预言,说这个孩子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会毁灭她所嫁的家族。这个预言多少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但如果我们相信命运的话,还可以进一步相信,她不仅会毁灭所嫁的家族,对自己的家族也会造成伤害。因为,美第奇家族的悲剧还在继续。
祖母去世后,凯瑟琳改由姑妈克拉丽莎照顾,她已经嫁给了腓力o斯特罗兹为妻。她的性格与哥哥截然不同,豪爽勇敢,很有能力,利奥十世谈起她时曾说:“如果克拉丽莎是洛伦佐,洛伦佐是克拉丽莎,那么对美第奇家族该多好啊。”
克拉丽莎念念不忘美第奇家族的荣誉,一心想把侄女教育成为伟大女性,从凯瑟琳蹒跚学步起,便对她进行了严格的教育。而凯瑟琳呢,性格活泼好动,对这种教育很不适应。后来人们观察到,凯瑟琳的性格与她的曾祖父“高贵的”洛伦佐非常相似,同样机智狡黠,善于察颜观色,凯瑟琳从这个时候起,便会用这一套来对付姑妈。
与凯瑟琳同住在克拉丽莎家的,是那两名私生子,一个是凯瑟琳的异母哥哥亚历山德罗,一个是两人的堂叔伊波利托,这两人年龄相仿,都比凯瑟琳大七岁,伊波利托稍大些。这两人是凯瑟琳最近的亲人,也是她童年的玩伴,可她并不喜欢哥哥亚历山德罗,与伊波利托倒是更亲近些。后来她的另一位叔祖当上教皇,这就是克雷芒七世,凯瑟琳继续在罗马生活着。
到了1527年,凯瑟琳快八岁时,罗马的形势动荡,住在罗马已经不安全了,一天,科尔托纳红衣主教来了,把她塞进马车,送回佛罗伦萨。
凯瑟琳走得很是时候,不久之后,克莱芒与法国联盟的策略为罗马召来一场大劫,日,西班牙军队攻入罗马。
带领西班牙军队的,正是波旁公爵查理,那位曾经的法国王室统帅。
五:弗朗索瓦一世
作为法国王室统帅的波旁公爵,怎么会成为西班牙军队的指挥官呢?
让我们回头看看法国的事情。
弗朗索瓦一世是路易十二的堂侄,祖父是第一代奥尔良公爵的幼子。根据萨利安法,1515年路易十二薨后继位。这时他还不满二十一岁。
弗朗索瓦仪表堂堂,高大魁梧,身高六尺,除了鼻子有点大外,面容可算英俊。有人形容他的王者气质说:“即使你从来没见过他,从人群中也能一眼认出他是国王。”他性情慷慨,心地宽厚,待人和善,总是面带微笑;他精通武艺,勇敢过人,喜欢冒险,一次,一只野猪意外冲到他面前,他没有躲避,而是命左右退下,他自己走向前,用宝剑将它刺死。他充满着中世纪的浪漫色彩,在马里格纳诺战役获胜后,他让“无可挑剔的无敌骑士”巴亚尔按古代的方式,封自己为骑士;在与查理五世争执不下的时候,他向查理五世挑战要进行决斗。
可另一面,他又是位典型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国王。他精力过人,喜欢狩猎、比武、宴游、人们说,为了跟随国王行动,花钱不说,人都给累死了,每到一个地方,刚一停下来,不是打猎,就是比武;紧接着打猎比武,还有通宵舞会。他对各种知识都充满兴趣,对农业、地理、军事、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广博到无以复加;在他的餐桌上,总是坐满着各方面的顶尖学者,他与他们侃侃长谈,讨论着最专业的问题,从不厌倦。他器重艺术家,天才的列奥纳多o达o芬奇就曾应他之邀来到法国。他对于美,既喜欢又富有鉴赏力,对艺术舍得花钱,法国的文艺复兴一大半是由他培植起来的。
在他身上,体现着文艺复兴的精神,充满着活力,也充满着欲望,因为以上这些还不能让他满足,他最喜欢的还有两样,一是战争,一是女人。
就在弗朗索瓦登上王位后不久,他一生最大的对手出现了,他就是卢森堡的查理,未来的查理五世。
查理是勃艮第玛丽和皇帝马克西米利安的孙子,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和阿拉贡的费迪南的外孙,从祖父母、外祖父母那里继承来无可比拟的广阔国土和财富。他与弗朗索瓦截然相反:身材不高,面色苍白,容貌平凡,体弱多病,沉默寡言,但他有着洞察世事的智慧,不知疲倦的精神,为达目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他不会因幸运而忘乎所以,也不因挫折而垂头丧气,面对危险时冷静沉着。他与弗朗索瓦一世,简直是天生的敌人,在孩童时就为争夺法国公主克洛德,“被情敌”了一把,长大后,更因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和米兰、法国南部的纳瓦尔、东部的勃艮第和弗朗什-孔泰、北部的阿图瓦、佛兰德这几笔祖上遗留下来的狗肉帐,撕扯不清,大打出手。
查理刚继承外祖父王位时羽翼未丰,对弗朗索瓦一世非常友善,大拍其马屁,说什么“我心里别无他念,只想取悦于你,如儿子想取悦父亲。”要知道弗朗索瓦只比他大六岁而已。可很快他就显露锋芒,1519年两人竞选皇帝,查理获胜,成为皇帝查理五世,此后两人的明战暗战,便在意大利风风火火地开打起来。
意大利的战争,对法国的繁荣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在百年战争的战火中重生的法国,有着令人惊异的恢复能力,到了弗朗索瓦时代,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在法国宫廷,宫廷的贵妇制度是身为两朝王后的布列塔尼的安娜建立的,但在她的时代,宫廷还相当节俭朴素,崇尚美德,而到了她的女儿克洛德为后时,宫廷便越来越浮华绮丽起来,宫廷中贵妇如云,处处溢彩流芳,暗香浮动,弗朗索瓦喜欢美,崇尚美,他喜爱女人的心灵、喜爱女人的美丽。他对母亲和姐姐都极为敬重,对王后克洛德也很好,克洛德从十四岁结婚到十年后去世,为他生了七个孩子。但他更喜欢各式各样的美女。他姐姐玛格丽特在她的《七日谈》里讲过他的故事,说他才十五岁时,就有一次,他故意让自己从马上掉下,倒在一个美人儿门前的泥潭里,跌了一身泥,终于得偿所愿,在美人家中留宿。等他长大后,风流韵事更是数不胜数,从路易十二的遗孀玛丽o都铎,到与巴黎律师雅克o迪索姆的妻子,还有玛丽o都铎的侍女玛丽o博林。他说:“没有女人的宫廷如同没有春天的年份和没有玫瑰的春天”。而他,是这个美丽花园的主人,也是攀花折枝的浪子。如布朗托姆所形容的:“佳丽三千朝拥夕抱。”
不过,弗朗索瓦为人温和,耳根子又软,女人对他的统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母亲萨伏依的路易丝就是一个。她曾对教皇使节说:“有什么话,尽管对我讲好了,我认为可行就行,国王如果不同意,尽管让他不同意。”他姐姐玛格丽特对他影响也很大,在她的求情下,他释放了被判死刑的新教徒。这个时候,他最爱的女人,是夏托布里昂伯爵夫人弗朗索瓦兹o德o富瓦,因此她弟弟洛特莱等三人都被委以军事大权,尽管他们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洛特莱更是被弗朗索瓦派去米兰任总督这一重要职务。
夏托布里昂夫人对国王的影响,令王太后路易丝深感不满,她暗暗通过财务总监桑布朗塞挪用一笔公款,导致意大利前线军饷不足,士兵哗变,洛特莱无法控制局势,战斗失利。这个诡计,打击了夏托布里昂夫人,但也葬送了法国在意大利的有利局面。
接下来路易丝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1521年,波旁公爵查理的妻子苏珊娜病故,之前他们的儿子也夭折了,1522年,波旁公爵的岳母,那位令人畏惧的安娜公主也去世。路易丝身为波旁家族的后人,趁机提出对波旁财产的要求。并向波旁公爵求婚,愿意通过婚姻来解决两人的遗产纷争。可波旁公爵对成为国王的继父并不感兴趣,断然拒绝。路易丝恼羞成怒之下,两人打起官司,法院冻结了波旁公爵的财产,虽然有利于波旁公爵的证据更多,但法院还是判波旁公爵败诉。转眼间,波旁公爵查理失去儿子、妻子、大部分财产、遭到逼婚,又察觉到国王对自己的嫉妒。失望之下,他与查理五世暗暗交往,后来阴谋败露,他叛逃到查理五世那里。这个曾经富个敌国的波旁公爵,此时穷困得只剩下宝剑和斗篷。
波旁公爵查理,从法国的最高统帅成为法国最大的对手。1524年,波旁公爵与查理五世的另两名将领佩斯卡拉、科隆纳对法国驻守的米兰发动进攻,在比亚格拉斯击败前来增援的法军。此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无可挑剔的无敌骑士”巴亚尔战死。当他奄奄一息时,查理o德o波旁见到他,深表怜惜,骑士回答道:“可怜悯的不是我,而是你,因为你是对你的君主和你的祖国作战。”
波旁公爵查理给法国带来的损失还不止这些。1525年3月,在意大利的帕维亚,波旁公爵率领的帝国大军击溃了法国,法国方面战死的有邦尼维特元帅,特雷维尔元帅,德o富瓦元帅、阿朗松公爵以及德意志雇佣军的统帅萨福克、洛林的弗朗索瓦等,被俘的更是不计其数,第一个便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他也成了继路易九世、约翰二世、路易十一之后,第四个被俘的法国国王。此外被俘的还有纳瓦尔国王亨利o德o阿尔布雷、蒙莫朗西元帅等。当天,查理o德o波旁以胜利者的姿态,看望了被俘的国王弗朗索瓦,这让他无地自容。他给母亲路易丝的信中写道:“除荣誉及生命外,儿已一无所有。”
这时的法国,乱作一团,收回米兰是不用再想了,连它本身的边境,也岌岌可危。帝国军队陈兵勃艮第和普罗旺斯边线,在德意志方向,有一万四五千农民入侵;连英王亨利八世也想趁火打劫,在海峡对岸调集一支大军,准备登陆加来,进犯法国。法国将士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凑不齐一支像样的军队出来。
王太后路易丝成为了摄政,她虽然贪婪自私,倒不乏勇气和能力,很快显示出自己明智果决的一面。她面对查理五世的过份要求,回答说,法国绝不轻易放弃寸土,如启战端,愿牺牲至最后一人;接着她尽力赎回了在帕维亚被俘的将领,命人召回在那不勒斯边界的军队。她劝土耳其的苏莱曼将军事矛头指向西部,苏莱曼果然于1526年进兵匈牙利;她派人向教皇克雷芒七世和英王亨利八世游说,说查理五世一旦如愿,教廷和英国必受其压制,使得英国与法国签署了攻守同盟。查理五世由于缺钱,同意了路易丝提出的六个月的休战,吉斯伯爵克洛德则在洛林一带击败进犯的德意志农民,法国局势渐渐稳定下来。
1526年3月,弗朗索瓦与皇帝签署完条件极其苛刻的《马德里条约》后,获释回国,为了保证他信守和约,他要将两个大儿子送往马德里当人质,弗朗索瓦还要迎娶皇帝的姐姐,孀居的葡萄牙王后埃莱奥诺为妻。弗朗索瓦听到这个条件后说,他宁愿与查理五世的骡子结婚以换取释放回国。
弗朗索瓦回国后即毁约再战,此时的波旁公爵查理,成了皇帝无往不利的宝剑。1527年,由于教皇克雷芒与法国走得太近,在皇帝的示意下,他率大军攻下了罗马城,在罗马的劫掠一直持续了八天,死亡的人不计其数。克雷芒在圣昂热城堡的塔楼中目睹了圣城的毁灭。这样一来,继法王弗朗索瓦后,教皇又成了皇帝查理五世的俘虏。
弗朗索瓦一世
六:佛罗伦萨
克雷芒七世,这位美第奇家族出身的教皇被俘,在佛罗伦萨造成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
凯瑟琳已经和哥哥亚历山德罗一起回佛罗伦萨,伊波利托比他们早几个月。一开始,这三个孩子一起生活在美第奇宫,但不久她搬到市郊,亚历山德罗与伊波利托这两个男孩子在一起就吵架,结果亚历山德罗也换了个地方,只剩伊波利托住在美第奇宫,和科尔托纳红衣主教一起,统治着这个城市。克雷芒打算让凯瑟琳继承父亲财产的一半,另一半给伊波利托,把伊波利托培养成美第奇家族的首领,重建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权势。
克雷芒的计划很周详,但他忘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佛罗伦萨人答应不答应。这些佛罗伦萨人,极其聪明又骄傲本来就受不了让一个孩子来统治,更何况,这个孩子的导师科尔托纳红衣主教根本没有统治的才能,佛罗伦萨人对他们根本喜欢不起来。
1527年4月,就在罗马沦陷一周前,佛罗伦萨城里,一场起义突然爆发,一群人聚在街道上,嚷嚷着“人民!自由!”人数很快就发展为数千,其中不乏城里的首要市民。他们攻占了市政府,又要攻打美第奇宫。眼看美第奇家族的势力就要玩完了,但科尔托纳红衣主教最终动用军队,吓住了反叛者,勉强结束了这个乱子。
罗马沦陷的消息传到佛罗伦萨后,那些早就对美第奇家族统治不满的人们欢欣鼓舞,即刻再次作战。这一次,科尔托纳一开始就意识到,没了教皇的支持,凭自己的力量,绝对无法抵抗,他很聪明地和新政府的代表签署了协议:美第奇家族把统治权还给佛罗伦萨人,条件是保证他本人、他的侄子们及年轻的美第奇家族成员的安全。科尔托纳红衣主教很快就带着伊波利托和亚历山德罗离开了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再次结束。
不知为什么,他们这次没有把凯瑟琳带走。或许是因为她住在郊区,时间上来不及。不过将一个女孩子留给敌人,自己逃走,怎么说都不是光彩的事。这位小乌尔比诺女公爵被人带进城里,托付给修道院的修女照顾,其实无异于人质。孩子的一位亲戚到修道院将她偷偷带走,送到美第奇宫,可又怕受人攻击,最后又将她带回修道院。几个月后,按市政府的命令,将她带到另一家修道院。这家修道院后来有瘟疫流行,在法国大使的建议下,又换了一家。可以想像一下,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没有亲人、朋友、没有保护者,处在一群陌生人中间,不断被转移,被关在一间间与囚牢无异的修道院里,该是何等惶恐,何等茫然。最后一家修道院的修女们担负着看管她的重任,表面上对她很严厉,背地里却很疼爱这个女孩,令她倍感温暖,这让凯瑟琳永远铭记在心。她后来成为法国的王后、王太后时,还经常与她们有书信往来,多次向这个修道院捐款。
罗马遭到劫掠,教皇被俘,这件事震惊了整个基督教世界,查理五世虽然是始作俑者,面对这样的结果也暗暗心惊。幸好波旁公爵查理在攻城时战死,他装作对此事不知情,把一切责任推到波旁公爵身上。他一边穿上丧服表示哀悼,连儿子腓力出生这样的大喜事,都不敢大肆庆祝。一边却向被俘的教皇索取大笔赎金。
由于担心英国和法国的军团,在教会答应付出11.2万达克特后,查理在日释放了教皇。由于需要同盟,查理和教皇达成了和平协议,称自己是基督卑微的奴仆,查理还亲吻了教皇的脚,因为他遍布各地的国家还需要教会的一些帮助。1528年10月,教皇返回罗马,到24日,克雷芒主持仪式,以伦巴第的铁冠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为查理加冕。查理则把托斯卡纳封给凯瑟琳的哥哥亚历山德罗o德o美第奇,同时约定亚历山德罗迎娶查理五世的私生女玛格丽特。
与此同时,法国与哈布斯堡的谈判也在紧张进行中,弗朗索瓦一世请出了老娘路易丝,查理五世则出动了姑妈玛格丽特,两位老夫人在康布雷城,经过三周的谈判,达成了和平协议,日,康布雷条约签署,又称为夫人和平协定。欧洲暂时获得了平静。
查理五世把这些事情解决好之后,着手处理佛罗伦萨的事情。日,查理五世的帝国军队兵临佛罗伦萨城下。
帝国军队对佛罗伦萨的围困,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在这期间,佛罗伦萨城遭到从未有过的困境,食物极度缺乏,后来连老鼠肉都能卖到高价,而更可怕的是,城里一片恐怖气氛,美第奇家族的支持者们受到怀疑,大批被捕,有的还被当做间谍吊死,有人只是因为说了一句科西莫o德o美第奇是“国父”就被判死刑。
凯瑟琳成为各派争夺的焦点,比如指挥查理军队的奥兰治亲王,就有心迎娶凯瑟琳,让自己成为佛罗伦萨的主人,弗朗索瓦一世不失时机的煽风点火,竭力挑拨皇帝和他的将军之间的不和;克雷芒给佛罗伦萨写信,要求归还凯瑟琳,对方认为克雷芒得到凯瑟琳,会借助于她的婚事为佛罗伦萨树立新敌,坚决不同意,还命修女们更为严格地看管凯瑟琳。修女们在高墙内,仍能听到城里城外各种可怕的消息,担心着凯瑟琳的安全,在希望和煎熬中,唯有不停地祈祷。
共和政府察觉到这个修道院的修女对凯瑟琳的偏爱,不放心之下,决定让她换个地方。日,四位使者出现在修道院门口,以市政官的名义要求进去。他们让凯瑟琳准备一下,立刻随他们离开修道院,修女们苦苦求情,换来的只是拖延了几天。
在这几天中,修女们整晚整晚地为凯瑟琳祈祷,希望她出去后能平平安安。此时凯瑟琳只有十一岁零三个月,可这次她显示出坚强的意志和行动的果断。修女们半夜祈祷时,突然吃惊地看到小女公爵走过来,她穿着修女的衣服,头发也按修女样子全部剪掉。她嚷道:“嬷嬷们,我要和你们在一起,看看谁敢冒开除教籍的危险把基督的新娘拉出她的修道院!”
孩子的小小抵抗无济于事,第二天,她便被送到另一家修道院。但城市的危险处境让人们没有忘掉她。在议会上有人提出,把小女公爵绑到城墙上对着炮口。议会还不至于这么下作,没有接纳这个建议。但凯瑟琳的处境,可以想像是很危险的。
对佛罗伦萨围困一年后,日,城市再也抵挡不住,被迫投降,1531年7月,亚历山德罗进入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又一次统治了佛罗伦萨。
1530年9月,按克雷芒的命令,凯瑟琳再次被送到罗马,当时有人形容她:“她是个充满活力的人,很小很瘦,眼睛大,有着美第奇家族的特征。”她在罗马开始出入一些社交场合,很多亲王贵族注意到她,大使们也常常被她机敏的应答所吸引。她不喜欢安静的生活,常常骑马出去游玩。
1531年狂欢节期间,亚历山德罗和伊波利托也都在罗马,这两个年轻人从小就不和,长大后矛盾愈发激烈。伊波利托性格坦率大方,有点任性又感情用事,可是有很多人喜欢他。威尼斯大使在1530年写到伊波利托时说他“长相英俊、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而另一个年轻点(指亚历山德罗),人们对他没有什么好评,不过宗座似乎更喜欢亚历山德罗的性格举止。”亚历山德罗的母亲是摩尔人,因此皮肤黝黑,他性格沉默安静,比伊波利托机警。人们都不喜欢他,可他却讨得了教皇欢心,他的性格也与教皇较为相似,有人甚至认为亚历山德罗是教皇的儿子。克雷芒改变了初衷,决定把佛罗伦萨交给亚历山德罗,为了增强他的势力,又让他迎娶皇帝的私生女玛格丽特;同时为了压制伊波利托,命他进入教会,成为一名红衣主教。
教皇这一步加剧了两个年轻人的矛盾。伊波利托年仅二十岁就成为红衣主教,前途光明,受到很多人羡慕,可这决非他所愿,他与亚历山德罗明争暗斗,两人之间阴谋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伊波利托的一个计划便是退出教会,与凯瑟琳结婚,借助这门婚事成为佛罗伦萨之主。凯瑟琳一直对伊波利托很亲近,全心全意地信任他,她一有需要,首先便是是找他帮忙,因此关于两人的流言渐渐传出。
可以想像,教皇得知此事的震怒,不能再等了,要抓紧把凯瑟琳嫁出去。
向凯瑟琳求婚的人不少,1532年冬天,约翰o斯图亚特来到罗马,他是第二代奥尔巴尼公爵,苏格兰詹姆斯二世的孙子,娶了凯瑟琳母亲的姐姐。他是前来为法王弗朗索瓦的次子奥尔良公爵亨利提亲的。克雷芒一边和他讨论着婚事,一边犹豫不决,生怕这门婚事引起皇帝查理五世的不快。
米兰公爵弗朗西斯科o斯福尔扎年龄很大,老得可以当凯瑟琳的爷爷,身体又虚弱,也成为凯瑟琳的求婚者。可斯福尔扎家族已经日落西山,法国和西班牙正为米兰争个不停。双方无论谁赢,都不会有利于斯福尔扎家族,克雷芒决不会考虑把自己的家族与这个正在衰亡的家族联盟。
曼图亚公爵弗雷德里克o贡扎加也向这位女继承人提亲,但教皇连听都不想听,可能是因为这位公爵品性不端,声名狼藉。
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也来提亲,婚事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可教皇最后还是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新奇也很有个性:他指出他不想把她送那么远,因为这样在路上的花费会比她的嫁妆还要多。
洛林公爵之弟沃代蒙伯爵、乌尔比诺公爵、亨利八世的私生子里士满伯爵,也被一一讨论过。但无疑,克雷芒最希望的,是与法国的婚事。他身边的人形容他道:“宗座一提起与法国的婚事就眉开眼笑,说起其他的婚事就冷冰冰的。”
教皇青睐与法国的婚事,是有原因的。
在意大利的政治斗争,或者可以说,整个欧洲的政治形势,这个时期都取决于皇帝查理五世和法王弗朗索瓦的竞争。克雷芒七世的策略就是在两者间维持中立。他对法国并无好感:在他选举为教皇时,法国的红衣主教便阻挠过他当选;法国对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同情更是曾经将美第奇家族赶走;他与法国的结盟导致罗马被皇帝军队摧毁,还因此让美第奇家族失去佛罗伦萨的统治,而相反,靠着西班牙军队才让家族恢复对佛罗伦萨的统治。
不过感情归感情,现实是维护法国和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势力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他绝不想看到一方坐大,既然侄孙亚历山德罗娶了查理五世的私生女,那么让凯瑟琳与法国方面联姻是最好的选择。
婚事初步定下来后,接下来便是婚约与嫁妆的谈判了,这场谈判一谈就是一年,教皇的斤斤计较,弄得人人厌烦,一位红衣主教不满地说,“这老头是上帝之鞭。”教皇想尽可能省钱,因为嫁妆、路费加上结婚礼物,会让罗马破费很多。最后总算确定下来。在婚约中凯瑟琳的嫁妆相当合理,为十三万杜卡特,还有从母亲处继承的遗产,为每年一万杜卡特。相应的,凯瑟琳要放弃对父亲遗产的继承权。法国方面,弗朗索瓦要将次子亨利的母亲的遗产中拨出八万杜卡特给儿子,给他每年能带来五万利弗收益的奥尔良公爵领地,把卢瓦尔河畔的吉昂宫装修一新供新婚夫妇使用。教皇向凯瑟琳赠送了价值十万杜卡特的礼物,其中有些极为珍贵的珍珠,她后来送给了未来的太子妃玛丽o斯图亚特,以后被她带回苏格兰,最后归于伊丽莎白女王。
这个婚约看上去对女方很有利,但实际上还有秘密条款:教皇要将“比萨、里窝那、摩德那、勒佐城给这位侄孙女及其未来的丈夫,”此外还有帕尔马;教皇允诺帮弗朗索瓦收回米兰公国及热那亚的所有权。此外,如果女公爵想收回乌尔比诺,会随时“向她未来的丈夫提供帮助。”
对这件婚事,克雷芒还有个巨大障碍要克服:他要征得皇帝对这件婚事的认可。如果因为这桩婚事与皇帝翻脸,那真是得不偿失了。1533年,他与查理五世会晤时,顺便说起法王的提亲。他说他非常希望这件婚事能谈成,希望皇帝能够赞同。
查理五世满口答应下来,大方得让克雷芒有些吃惊。他没能猜出皇帝心里的小九九。查理五世内心里,其实根本不相信弗朗索瓦是真心提亲,因为女方的“身份、血脉、家族”都太低了,怎么能配得起高贵的法王的家族呢。他觉得法王是为了在意大利的利益,哄骗教皇,总有一天法王会找理由不履行婚约,导致两方翻脸;既然如此,他又何必现在加以阻挠,去做这个恶人呢。
查理五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没有想到,弗朗索瓦一世为了意大利,真的愿意拿出一个儿子屈尊谈成这门婚事(虽然是他三个儿子中最不讨喜的一个),面对这种情况,查理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想法弥补,他加强了与米兰公爵的盟友关系,第二年,就把自己的外甥女丹麦的克里斯蒂娜嫁给了年迈的米兰公爵。
十:婚事(2)
查理五世同意后,这件婚事再无阻碍。凯瑟琳离开罗马回佛罗伦萨,为婚事做准备,为了让伊波利托和她分开,他被支使到土耳其。
伊波利托情场事业两失意,闷闷不乐地离开罗马,出使土耳其之前,他让大画家提香为他画了幅肖像,在画里,他穿着件非常出色的匈牙利式服装。那英俊的面容,苍白的脸色,黑色的眼睛,华丽的深紫色衣服,戴在黑发上的帽子,充满着浪漫又哀伤的气息,似乎预示着他将来的不幸命运。几年后,正当他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时,被亚历山德罗毒死。
日,凯瑟琳离开佛罗伦萨,城中的亲友贵族们陪同着她,人数总共达上千。她来到意大利西北的斯培西亚港,奥尔巴尼公爵已经在此等候,她坐上富丽豪华的船只抵达尼斯,克莱芒七世在这里与她相聚,日,他们一起来到马赛,婚礼就在这里举行。
教皇这次带的人不多,不过极为豪华,共有十三位红衣主教,另外,他也准备了珍贵礼物,送给法国宫廷的各色人等,送给弗朗索瓦一世的,是一件白银质地,嵌有二十四块水晶的小盒,每块水晶上都雕有《圣经》主题,盒子上刻着教皇徽章,这个礼物让弗朗索瓦爱不释手。10月28日,在克雷芒教皇的亲自主持下,十四岁的凯瑟琳o德o美第奇成了奥尔良公爵夫人,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十四天,在结婚仪式上,凯瑟琳头上戴着价值连城的头饰,穿着深蓝色的以白貂皮镶边的披风,一身织锦的衣服,衣服上缀满珍珠宝石。金质腰带上配着八颗大大的红宝石,中间镶着钻石;垂带上饰着一颗大钻石,也饰以红宝石和翡翠,链子是八颗珍珠串成,手上戴着一个大钻石戒指,一个珍贵的翡翠戒指,一个红宝石戒指,衣服上有一个用二十颗钻石和其它珠宝做成的玫瑰花……总之全身披挂着珠宝,像棵会走动的珠宝树。宴会、庆典等活动全由新娘家承担,克雷芒七世在佛罗伦萨征收苛捐杂税并在罗马征收新税来支付开销。可这场婚事在法国相当不得人心,人们都认为这位有钱的银行家女儿配不上国君之子,不少大贵族根本没有掩饰他对这位商人女儿的轻蔑之情。美第奇家族的代表斯特罗齐当众交割嫁妆时,他看到法国贵族那边露出惊讶的样子,议论纷纷——这场不门当户对的婚事的嫁妆就这么一点儿?事实上也是,凯瑟琳的嫁妆总共只有十三万,还来个分期付款:签订婚约时付一些,婚礼上付一些,婚后十二个月再付完,难怪看上去这么寒酸了。美第奇家族富可敌国,恐怕教皇是为了家族利益才不想多出血。教皇这边回答道,“那么,你们是不知道,宗座要送给法国三颗无价珍珠,——热那亚,米兰和那不勒斯。”
婚礼结束了,凯瑟琳从此离开意大利,来到法国宫廷。她在意大利只生活了十四年,在法国却要度过五十六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女时代的凯瑟琳
十一:法国宫廷
这时的法国宫廷,和之前描述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克洛德王后已经去世,坐在王后宝座上的,是查理五世的姐姐埃莱奥诺。她总是面带笑容,不骄不妒,对国王的情妇们温和亲切,不过问宫中的争斗。但她也不愧为法王的贤妻,正是她,后来促成弗朗索瓦与查理五世的再次和解。
夏托布里昂夫人已经失宠,离开了宫廷。她的失宠,一方面是得罪了王太后路易丝,向来支持她的波旁公爵又叛逃而去,一方面是有位更为年轻美貌的对手出现了。
她是安娜o德o皮丝勒,生于1508年,出身于皮卡第贵族。她母亲去世很早,由继母抚养长大,受到很好的教育。文学、艺术、希腊文、拉丁文、数学等,无不研习。她十四岁进入宫廷,成为国王的母亲路易丝的宫女,路易丝为了将夏托布里昂夫人排挤掉,亲自将这位宫女介绍给了儿子弗朗索瓦。
十八岁的安娜o德o皮丝勒,活泼聪明。一头金发如金色的小麦,皮肤细腻如瓷,新鲜如露,一双如天使般的清澈眼睛,正像一位爱慕者所形容的:“她是才女中最漂亮的,也是美女中最有才华的。”弗朗索瓦当时刚从西班牙获得自由,立刻爱上了她,她成为弗朗索瓦正式承认的情妇,1530年当埃莱奥诺王后进入巴黎城时,她与国王共用一个窗口迎接她到来。1531年,国王任命她为玛德莱娜和玛格丽特两位公主的家庭教师,1533年又让她嫁给了旁蒂埃弗尔的领主雅克o德o布罗斯,并将埃唐普伯爵领地作为结婚礼物赐给他们。她丈夫是路易十一的心腹腓力o德o科米纳的孙子,因为其父参与了波旁公爵的阴谋,产业被没收。为了收回自己家族的产业,他同意了这门婚事,弗朗索瓦不仅恢复了被没收的产业,还任命他为布列塔尼的总督,更把埃唐普伯爵领地提为公爵领地,安娜o德o皮丝勒成了埃唐普公爵夫人。那位百依百顺的丈夫大部分时间住在布列塔尼的辖地,把妻子自己留在宫中。
埃唐普夫人运用她的权力,为她众多亲戚谋利益。她的舅舅成为弗勒里修道院长、奥尔良主教、最后成为图卢兹大主教。她弟弟查理成为孔东主教,另一个弟弟成为修道院长。两个姐姐都成为女修道院长,妹妹则嫁给了国内最有名望的家族。
埃唐普夫人要比前任夏托布里昂夫人幸运,她不用担心来自王太后的嫉妒,因为这位一直把儿子牢牢控制在手里的路易丝,1531年走完了自己玩弄权术的一生。她的野心和贪婪,为儿子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富,总价值达150万杜卡特之多。
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玛格丽特,她的丈夫阿朗松公爵在帕维亚战死,1527年她嫁给了年轻的纳瓦尔国王亨利o德o阿尔布雷,次年生下女儿让娜。这是两人的独生女,也是纳瓦尔王国的继承人,这个特殊身份,让弗朗索瓦格外重视,因此他令姐姐将让娜送到法国宫廷教养,这位做母亲的,也常到法国宫廷看望她。
克洛德王后生的七个儿女,只存活了五个,王太子弗朗索瓦此时十五岁,次子亨利也就是凯瑟琳的丈夫,与凯瑟琳同龄,为十四岁,老三查理,十一岁。两位公主,玛德莱娜公主十三岁,最小的玛格丽特公主只有十岁。玛德莱娜公主几年后嫁出,她与凯瑟琳的关系不知怎样,玛格丽特公主却一直是凯瑟琳的好友。
安娜·德·皮丝勒
十一:法国宫廷(2)
看完了王室家庭,再来看看宫廷贵族们。
波旁公爵查理叛逃、攻陷罗马、战死。查理五世乘机把劫掠罗马的责任推给了他,这一系列事件使波旁公爵声名狼藉,成为波旁家族的耻辱。弗朗索瓦一世借此一雪被俘之愤。按高等法院的命令,他的名字从家谱树中被抹去。在曾属于他的领地中,他所有的纹章被清除。波旁公爵领地收归王室,蒙庞西埃领地则给了波旁家族最幼最弱的支系——拉罗什苏永系。
这样,旺多姆公爵查理取代波旁公爵,成了波旁家族的首领,也成了仅次于王室的第一宗室亲王,但他的财产,远不能与他的尊崇地位相配,波旁公爵给波旁家族带来了耻辱,波旁公爵领地被剥夺,又让波旁家族实力大大下降。这一切令他行事低调,就连1525年帕维亚战败后,很多人支持他摄政,都被他拒绝,让给了王太后路易丝。
波旁公爵的王室统帅职位仍无人接替,但有两个人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提拨。
一位是蒙莫朗西。
蒙莫朗西的家世,可以追溯到十世纪的加洛林王朝。在整个中世纪,他的家族一直是法兰西“第一男爵”。蒙莫朗西出生后,安娜公主亲自当了他的教母,并以自己的名字为他取名安纳o德o蒙莫朗西。他比弗朗索瓦大一岁,是他自小的玩伴。他十九岁初次上阵,参加了拉文纳战役,二十二岁时在马里尼亚诺战役里表现突出,二十九岁就成为法兰西元帅。帕维亚一役中,他表现勇敢,直到最后连人带马倒下,才不得不投降。他与弗朗索瓦共度俘虏生活,又一起返回。1527年,他与英国沃尔西红衣主教洽谈,促成了弗朗索瓦一世和亨利八世的联盟。弗朗索瓦任命这位忠诚同伴为王室管家及富裕的朗格道克省总督。国王与教皇在马赛会面,以及凯瑟琳的婚礼,都是他一手筹办。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还很小,但他妹妹嫁给夏蒂荣元帅加斯帕o德o科利尼,生下三个儿子:奥代、加斯帕和安德洛,蒙莫朗西凭借弗朗索瓦对他的宠爱,轻易为十六岁的奥代谋得了红衣主教的职位。次子加斯帕o德o科利尼与凯瑟琳同龄,也被他安排到宫中,成为一名侍卫。
另一位是吉斯伯爵克洛德
吉斯家族源自洛林,也拥有法国王室的血统。当年,洛林的伊萨贝拉与安茹公爵勒内结婚,他们的外孙继承洛林公爵之位,成为勒内二世。勒内二世把自己的领地分成两部分,规定长子继承洛林和巴尔公爵领地,次子克洛德则继承他在法国的领地,他把年仅九岁的克洛德送到法国宫廷教养,成为法国的封臣。
这些领地散布在诺曼底、皮卡第、佛兰德和法兰西岛,包括茹安维尔、马耶纳等男爵领地及欧马勒和吉斯伯爵领地,克洛德此后以“吉斯的”立名于世。
克洛德比弗朗索瓦小三岁,同样成了这位王位继承人的心腹。在路易十二迎娶玛丽o都铎举办的比武大会中,吉斯伯爵将萨福克公爵查理o布兰登打落下马。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中,他初上战场,身负二十二处伤口,被人从死人堆中扒出来。1521年法军入侵西班牙时,法军失利,只有他率军攻克了丰特拉比亚。1522年,他率军在北部防备英国与哈布斯堡联军,成功地守住战线,还将一支英军全歼。此年秋天,又迫使帝国军队解除了埃丹之围,取得了巴黎人的欢心,这件事,成为吉斯家族在巴黎深受爱戴的起点。
1525年,在弗朗索瓦被俘期间,他在国内辅助路易丝,又率军击退了德意志农民的入侵。鉴于他的功劳,弗朗索瓦获释后,1527年将他晋升为公爵,成为法国大贵族。
大贵族这个单词,法语为pair,英语为peer,其来源为拉丁语par,意为相等,表示一些贵族或教士,尽管是君主的封臣,但在名誉上,可以等同于君主。在法国,一般认为是路易七世创立了法国的大贵族体系。
得到这个头衔的,都是国内一等一的大贵族,我们且看看1216年时,世俗的大贵族是哪几个:
他们是诺曼底公爵、勃艮第公爵、阿基坦公爵和香槟伯爵。
整个法国,只有这四个。每个都实力雄厚,权势熏天。
之后他们的人数稍有增加,有佛兰德伯爵、图卢兹伯爵、阿图瓦伯爵、安茹公爵和布列塔尼公爵。
这些大贵族的领地,随着绝嗣、合并种种因素,到了十六世纪初,大多转到王室,实际上拥有公爵领地又有大贵族头衔的,只有三个:内穆尔公爵(封于1507年)、隆格维尔公爵(封于1510年)、旺多姆公爵,(封于1514年)
这三个,都出身高贵,拥有王室血统。旺多姆公爵是第一宗室亲王,自不用说。内穆尔公爵则是路易十二封给自己唯一的亲外甥加斯东o德o富瓦的,加斯东在拉文那战死,内穆尔公爵领地后来给了弗朗索瓦一世的舅舅萨伏依的腓力,再传到他的儿子雅克o德o萨伏依。因此也是与王室关系密切的外戚。这位雅克o德o萨伏依后来在宗教战争中表现活跃,算是个重要人物。
至于隆格维尔公爵,他们与王室的还要近,先祖为奥尔良公爵路易一世的私生子杜诺瓦,杜诺瓦绰号“奥尔良私生子”,是贞德的最得力的战斗伙伴,在百年战争后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兄被俘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是奥尔良家族的实际当家人,为了奥尔良家族,他曾两次反叛过法国国王,但都得到赦免。因此,虽然他的身份是私生子,后代还是被列入宗室亲王。
吉斯伯爵克洛德,虽然也有王室血统,算是安茹家族的后人,毕竟来法国没多久,人们还把他当外国人看,晋升之快,让人吃惊。可以用内韦尔公爵和他比一下,内韦尔公爵是勃艮第家族的后人,虽然地位也很高,并没有得到大贵族的封号。更令人吃惊的是,弗朗索瓦不仅把吉斯提为公爵领地,还把附近地区都归到他名下,形成一片很大的封地,“以更好地符合公爵的身份和尊荣。”巴黎高等法院对这次晋封极为恼火,向国王提出了强烈抗议。在国王的强行命令下,才勉强服从。但他们提出条件,即一旦吉斯家族失去男性继承人,大贵族的称号就要收回。而一百多年后,这个情况终于出现了。
旺多姆公爵查理,安托万和孔代亲王之父,亨利四世的祖父。他的姑妈是凯瑟琳的外祖母,妹妹嫁给吉斯公爵克洛德
第一代吉斯公爵克洛德
蒙莫朗西,后来成了王室统帅
再一张蒙莫朗西
十三:凯瑟琳
凯瑟琳进了宫,这时王太子尚未娶亲,身为奥尔良公爵夫人的凯瑟琳就成了王国身份第二高贵的女人。
所有人都把眼光投向她,想看看她的进宫会有什么影响,可是很快他们便失望了,或者说是暗暗松口气。
因为,凯瑟琳实在太不起眼了。
先说说她的长相,按那时人们的形容“当她挂着面纱时,她是个美丽的女人。”换句话说,她的身材很好,胸脯“雪白而丰满”“大腿非常美”,手指也是纤细的。但她的脸,面颊肥厚,眼睛太大,嘴唇太厚,嘴巴又太大。这里所记载的,还是她以后的样子,她结婚时只有十四岁,还没发育好,身材纤薄,还带着张稚气的娃娃脸,在美女如云的法国王宫,真是黯然失色。
再说说她的学识,从她早期写的几封信来看,她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本来,佛罗伦萨的文化艺术,是极为繁盛的,从老科西莫起,历届美第奇家族的统治者,都是艺术的爱好者,保护人,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凯瑟琳本不该在这方面不如别人,但她双亲早故,靠着教皇的庇护和亲戚的照料,毕竟要差一层,何况有几年她还成为人质,更是受不到很好的教育。就在她要启程去法国时,她还给弗朗索瓦写信,请求在马赛上些舞蹈课,生怕以后在宫廷舞会上尴尬。
此外,这门婚事也相当不受法国人欢迎,娶她花费太多,而她带的嫁妆又太少,说是有十三万杜卡特,那位抠门的老教皇一直拖着没付清,更可气的是,克莱芒教皇在凯瑟琳婚后第二年就死了,这让法国人想讨债都没门了,以前所许诺的什么米兰啦,那不勒斯啦,更成了水月镜花,一点指望都没有,这样再看看凯瑟琳,怎么能顺眼。连国王弗朗索瓦都私下承认,娶她进门真是个错误,还说:“这女孩子简直是光秃秃地就过来了。”
至于她的家世,那更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说起来凯瑟琳对自己的家世本来还很自豪,在佛罗伦萨,美第奇,那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有无数的支持者,她一生下来就受到特别重视,就算是后来当人质,那不也说明她身份特别吗?到了罗马,她也是教皇的侄孙女,照样受到人们的尊重,追求她的公子王孙也不在少数,可一来到法国宫廷,她立刻觉得比别人矮了一截,宫廷里随随便便某个臣子侍女,家世都能追溯到几百年前,想到自己的祖先不久前还在卖羊毛做生意,真是不惭愧都不行。
别的不说,先看看她的几位侍从女官吧。
第一位,是埃唐普公爵夫人安娜o德o皮丝勒,我们已经说过,这位是弗朗索瓦一世最宠爱的情妇,素来以任性出名,连弗朗索瓦都拿她没办法,更不用说新来乍到的凯瑟琳了。有她做侍从女官,真不知道是谁侍侯谁。可以肯定一点,在她的磨炼下,凯瑟琳察颜观色的功夫必然更上一层楼。
第二位,是旺多姆公爵的女儿玛格丽特,第一宗室亲王家的女孩,这位后来成了内韦尔公爵夫人。
另两位是一对姊妹,布里萨克元帅夫人夏洛特,和蒙特勒伊夫人安娜,也出自富有又高贵的家族。
这样身份高贵的侍女,对象凯瑟琳这样的十四岁女孩来说,未免太奢侈了,也难怪她受宠若惊,坐立不安。
更让她感到压力的,是她的丈夫亨利。
十四 迪安娜与亨利(1)
亨利出生于1519年3月底,比凯瑟琳只大十几天,当时弗朗索瓦一世正与英王亨利八世交好,亨利八世成了这个孩子的教父,因此取名为亨利。
亨利身材高大,容貌清秀,精于武艺,这方面与父亲很相像,但性格就截然不同了,他从小就内向腼腆,似乎是遗传自他那单纯柔弱的母亲克洛德。有时候,他能一连三天不说一句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在西班牙过完几年的人质生活后,他变得更为抑郁寡欢,有人形容说,从来没见他笑过。他受的教育不多,知识水准很低,缺乏表达能力,这种性格,与人难以相处。在那些老于世故的宫廷贵族间,显得很是刺眼。他的哥哥和弟弟都酷似父亲,性格豪爽活跃,亨利与他们比起来,更是相形失色。弗朗索瓦一次就这么说过他:“我不喜欢这个郁闷的孩子。”
说起来,凯瑟琳和亨利的命运还真有点相似,都是早早失去了母亲,也从小被当过人质,连成为人质的年龄都很相近。凯瑟琳在马赛的婚礼上才第一次见到亨利,但从此以后,她便深深爱着他。
凯瑟琳在以后的日子里,受过政敌无数攻击,各种各样的都有,其中有真有假,可从来没有人攻击过她对亨利有过不忠行为,无论他身前身后。原因恐怕就是,凯瑟琳对他的爱太明显了,成为众所周知的事。
两个孩子,年龄酷似,身世酷似,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却聪明活泼,,两个人还有共同爱好,那就是喜欢运动。说起来,这样的一对,未必不能成为佳偶,何况其中一个人还爱着另一个人。
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凯瑟琳费尽心思,琢磨不透他,更换不来丈夫一个笑脸。
那是因为,在亨利心里,还有另一个女人。
十五 迪安娜与亨利(2)
这个女人,比亨利大了十九岁
1499年底,迪安娜o德o普瓦梯埃出生于普瓦图,她的父亲是圣瓦利埃的领主,也是阿基坦老公爵“游吟诗人”威廉的后代,母亲则拥有布隆尼省的领地,并因此与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沾亲带故。
迪安娜六岁时母亲去世,不久后便被送到安娜公主的家里,跟其他出身贵族的孩子一起,去接受各种教育。在这里,她七岁时学会拉丁文,九岁时学会希腊文,至于其它的如古典文学、音乐、礼仪、狩猎等,无不研习,安娜公主认为她比自己的女儿苏珊娜更有天赋。
弗朗索瓦加冕后不久,安娜公主为迪安娜安排了件婚事,将她许配给路易o德o布雷泽,他是德o莫勒乌雷耶伯爵和诺曼底司法总管,是查理七世的外孙,地位仅次于宗室亲王,他自己是位著名的勇敢猎手,还极有财富和权势,虽然他已经五十六岁,迪安娜只有十五岁,但她还是嫁给了他,因为这门婚事,她成为法国第一流的贵夫人。得以进宫,成为王后克洛德的侍从女官。
日,亨利在昂布瓦兹堡出生,在生孩子期间,迪安娜一直陪侍着王后,她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新出生的孩子在她一生中有何等的地位。这个时候,她自己都已经有了两个女儿。
1524年,一场变故从天而降,波旁公爵叛逃,她的父亲圣瓦利埃也牵扯其中,经过审讯被判处死刑。就在已带到断头台,即将送命的时候,女儿迪安娜挺身而出,求见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弗朗索瓦很快便下令赦免圣瓦利埃,硬生生地把他从断头台救了下来。
究竟迪安娜用了什么方法救了父亲一命?这成了一个谜,有人说弗朗索瓦早已垂诞于她,她用美色换得了对父亲的宽恕,拉法耶特夫人在她的《克莱芙王妃》里就这么认为,拉法耶特夫人生活的年代,离这段历史只有一百年,自己也是宫廷贵妇,应该有所依据,再加上弗朗索瓦的好色性格,这样猜想并非没有道理。
但也有人认为,在弗朗索瓦和亨利二世时代,并没有这样的传言,直到她失势后才传出她与弗朗索瓦的情人关系,是敌人造谣中伤也未可知。弗朗索瓦本来就心软,一个漂亮女人流着眼泪向他请求开恩,他无法拒绝,这也是非常可能的。
迪安娜一直在王后身边照顾着小王子们,克洛德王后去世后,1525年她与丈夫回到诺曼底,可摄政路易丝将她召回王宫,让她继续照顾失去母亲的王子们。
日,弗朗索瓦一世获释回国,与此同时他两个大儿子要被送往马德里当人质。
交换人质的地方,是法国和西班牙的自然边界,毕达索阿河的中间。这时王太子弗朗索瓦八岁,次子亨利只有七岁,他年纪又小,又内向害羞,看到自己要去陌生的地方,面对着未知的将来,不禁眼泪汪汪。迪安娜一向对这个内向的孩子格外疼爱,见到这种情况,便把他抱在怀里,吻着他,安慰着他。这一幕让年幼的亨利难以忘怀,此后在西班牙的几年里,亨利一直铭记着迪安娜的温柔美丽。
三年后,两位王子被释放回国,他们没有去父亲那儿,而是直接去了迪安娜家。1530年的夏季和秋季,两位王子便生活在迪安娜和她丈夫的城堡里。后来,埃莱奥诺王后嫁到法国,为了庆祝,举行了盛大的比武会。按习俗,比武的骑士都打着代表心爱的女子的颜色的旗帜。十一岁的亨利此时第一次出现在比武场,他用的旗帜,是白绿两色,这是代表迪安娜的颜色。
后来迪安娜的丈夫去世了,从此她一直身穿黑白色的丧服。于是亨利所用的,也是黑白两色,这个习惯,他一直保持到临终。
迪安娜·德·普瓦梯埃
十六 宫廷生活
这就是凯瑟琳初入宫廷的处境:年轻、没有家世背景、丈夫对她不冷不热,心里另有别人、这个丈夫还是个不得宠的王子……
幸好,凯瑟琳有着美第奇家族天生的机智,她很快便明白了自己的地位,她童年就颠沛流离又总是和陌生人打交道,在这番经历中,她早就学会了对别人如何谦卑,如何逢迎。她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身份压得低低的,谁都不得罪,她的各项条件不如人,不过好在别人也不把她当成对手,而她的温顺,换来一个人的同情。
这位就是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和母亲路易丝一样,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可与母亲不一样的是,她没有野心,性格温柔亲切,心地善良,仁慈,慷慨,幽默,她的思想倾向新教,可也不排斥旧教,对当时的诗人,学者,哲学家等,一概加以庇护;与此同时,她还对弟弟弗朗索瓦有着很大影响,弗朗索瓦对她,敬爱到崇拜的地步。玛格丽特看到小王妃举步维艰的样子,触动了她的柔和心肠,于是她经常在弗朗索瓦面前说她的好话,一直把凯瑟琳当朋友对待,于是大家都知道了,凯瑟琳在国王姐姐的保护之下。
弗朗索瓦听了姐姐的话,也注意观察起这位小王妃来,发现她确实有不少优点,比如她脑子聪明,反应灵敏,有令人想不到的急智。她的言辞大胆,看问题又很敏锐犀利。弗朗索瓦喜欢古典文学,希腊艺术,凯瑟琳虽然所受教育不多,可也努力学习希腊文,进展神速。尤其是凯瑟琳善于骑马,又精力充沛,能经常陪国王打猎,她还引进一种新样式的马鞍,让女士骑坐上面更为方便,这一切,渐渐赢得了国王的欢心。
弗朗索瓦喜欢打猎,从尚博尔城堡到舍农索城堡,从昂布瓦兹到枫丹白露,它们周边的森林里到处留下他狩猎的身影。他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无论到哪儿,都有一支由他最爱重的女性组成的队伍相陪,她们陪他打猎,陪他用餐,向他提问,与他聊天,陪他一处处出游,如彩虹般亮丽夺目,总能令国王心情愉悦。
那么,这支队伍里有谁呢?从一封信中的签名,可以看到,她们有:凯瑟琳、玛格丽特(国王之女),玛格丽特(国王之姐),玛格丽特(旺多姆公爵之女),安娜(国王情妇)。
凯瑟琳在这支队伍中间,说明国王对她非常宠爱。弗朗索瓦还专门对下人讲,只要凯瑟琳愿意,她不用请示,随时都可以陪他打猎。从那时一直到弗朗索瓦去世,凯瑟琳都经常陪在国王身边。
有着国王的宠爱,宫廷里的人不敢再怠慢她,与她相处后,不少人喜欢上她活泼外向的性格,凯瑟琳后来夸口说,她从不让任何人离开她时有不高兴的情绪。她的处境渐渐顺遂,渐渐有了朋友。
从凯瑟琳这段时间的通信可以看出,她与蒙莫朗西非常友好,凯瑟琳还当了他儿子的教母,而他那个在宫廷当侍卫的外甥科利尼,与凯瑟琳同龄,也成了她要好的朋友,科利尼和弟弟安得洛后来想去意大利游历,凯瑟琳还特地给佛罗伦萨公爵夫人写信,请她招待他们。
此外,凯瑟琳还进行过一次改革,这就是宫妓制度。
话说在弗朗索瓦时期的宫廷,那些年轻的贵族们和王上一样,精力旺盛得无处发泄,于是在战争和比武间隙,有时会发生强暴行为。为了防止他们侵犯宫廷里高贵的夫人小姐,国王每月出资45利弗,供养了一大群宫妓,就在法王去马赛迎接克雷芒七世时,这个机构还存在,那些宫妓和贵妇们混杂在一起迎接圣父和凯瑟琳,很不雅观。在凯瑟琳的鼓动下,终弗朗索瓦一朝,那些荒唐好色之徒逐渐被赶出宫廷,宫妓制度衰落,贵族们学会了如何彬彬有礼地谈情说爱。
玛格丽特·德·瓦卢亚
玛格丽特与弗朗索瓦姐弟感情深厚
这两年,发生了不少事。
亚历山德罗,凯瑟琳的这个不讨喜的哥哥,1537年初被人刺杀。老科西莫o德o美第奇的后代,这下真的只剩凯瑟琳一人了。佛罗伦萨转给老科西莫的弟弟的后人继承。凯瑟琳与他们的遗产官司,一直打到凯瑟琳去世前,才以一门婚事加以解决。
另一件事情更为重大:王太子突然亡故了
事情是这样的,太子当时去里昂,途中经过图尔农,他在那儿打会儿网球后,向从人要水喝,他的司酒官蒙特古古利给他倒杯冰水,太子喝完水后不久便死了。
蒙特古古利被捕,从他的房间里搜出有关毒药的书。经过审讯,蒙特古古利在重刑折磨下承认是查理五世指使他谋害王太子。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法国人大多相信了他的话,对查理五世的愤恨更深。
可后来有种说法,说凯瑟琳是这件案子的主谋,因为这位蒙特古古利,正是跟凯瑟琳来法国的。
不论是真是假,总之,亨利从一个不受宠的王子,一跃成为王太子,凯瑟琳成为太子妃,地位突然变得格外重要。
而那位迪安娜o德o普瓦梯埃,与凯瑟琳丈夫的关系也变了味。
按几位有名望的历史学家的记载,先太子去世后不久,一天,弗朗索瓦一世与迪安娜o德o普瓦梯埃聊天,聊着聊着,说起了新太子亨利,弗朗索瓦抱怨起来,说这个儿子性格这么阴郁,举止又笨拙,不善于和人交往,将来怎么治理国家。迪安娜笑起来,答道:“一定要让他谈场恋爱,我会让他活泼起来。”
不管弗朗索瓦和迪安娜是否有过情人关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弗朗索瓦很看重迪安娜,从她父亲一案,从把他的儿子们托付给她照顾都可以看出来。两人都在安娜公主那里受过教育,当过几年“同学”,对她应该很了解,也知道安娜公主对她的称赞。迪安娜的这个建议很新鲜,用爱情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可行吗?可弗朗索瓦并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他觉得不妨一试。
有了弗朗索瓦的允许,迪安娜可以“奉旨”挑逗亨利了。
迪安娜这时已经三十六岁,可保养得很好,她个子高挑,身材窈窕,黑漆漆的头发,漂亮的眼睛,端庄的面容,洁白柔滑的皮肤,这对十七岁的少年亨利来说,有着莫大的魅力。可外表的吸引力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迪安娜多年来对他的照顾下,他对她早就产生了难舍的感情。
虽然这份感情,可能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还是对情人的爱,可现在,在迪安娜的鼓励挑逗下,这种感情立刻明确地转化为爱情。
多年来暗藏的感情现在有了回应,久渴的心灵得到滋润,在爱情的光辉下,亨利的变化是惊人的。
人们看到,他当着众人还是不喜欢笑,可私下里,却学会和朋友恶作剧、大笑。他本来只喜欢打猎习武,现在在她的影响下却喜欢上文学艺术,开始努力学习这些知识。她引导着这位未来的法国国王如何思考,如何举止大方,渐渐地,他的性格发生改变由原来的笨拙转变为庄重,由原来的反应迟钝变为明智谨慎,由内向腼腆变得自信冷静。女人对情人会有影响,可是像迪安娜对亨利那样全程地脱胎换骨的改造,着实罕见。迪安娜对亨利的感情,倒有点像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或者说是老师对待自己的得意学生,只不过老师是个女人,而学生是个未来的国王。
起初,宫廷里的其他人并没有发觉两人关系的改变,在所有人面前,她都以这个年轻人的良师益友的身份出现,就连非常机智的威尼斯大使,也没有怀疑过,他给许多人写过信,相信这位司法总管的妻子对王太子的爱“像母亲对儿子。”不过纸包不住火,宫廷不可能一直被隐瞒。等到众人皆知时,亨利已经完全在她的掌控中,这种控制,一直维持到二十二年后亨利去世为止。
十八 迪安娜与埃唐普
迪安娜成了亨利的情妇,奇怪的是,此时宫廷里最大的矛盾,既不是凯瑟琳与埃莱奥诺王后之间的矛盾,也不是情敌间的矛盾,比如埃莱奥诺和埃唐普夫人,或凯瑟琳对迪安娜。太子妃凯瑟琳就算对迪安娜有嫉恨,并没有表现出来,对她像以前一样亲切有礼,埃莱奥诺王后更是不管不问。
宫廷里最互相看不惯的,反而是国王和王太子这两人的情妇。一开始,埃唐普夫人并没有把迪安娜放在心上,觉得她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可迪安娜得到王太子的欢心,事情就不一样了。埃唐普夫人深知,尽管自己深受宠爱,这一切都会随着国王去世而终结。她同样知道,弗朗索瓦虽然只有四十多岁,身体早被酒色淘空了,看样子没有多少年好活。想到将来有一天,她会输给这个比自己还要大上八岁的老女人,无论如何她都没法平心静气地对待,她要不惜一切将她赶出去。
除了这一点外,这两位夫人在思想观念上也完全不同。埃唐普夫人思想新潮,对宗教改革思想青睐有加,迪安娜则坚定地维护天主教,公开表示应该压制异教。两人都扶持文学艺术,但埃唐普夫人鼓励的,是新兴的文艺复兴的艺术和思想,迪安娜则鼓励整理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及宗教经典。埃唐普夫人的思想和弗朗索瓦一世及其母亲和姐姐都很相似,这也是弗朗索瓦宠爱她的原因之一,国王的姐姐玛格丽特也倾向新教,与埃唐普夫人很友好。
一位是国王的宠妃,一位是太子的情人,两人间的敌意一直发展着,成为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把宫廷分成两个阵营。埃唐普夫人一直有法国海军元帅布里翁的支持,有小道消息说她与王上共同分享她的爱情。还有她舅舅弗勒里修道院长,有图尔图红衣主教、还有众多的受她保护的作家,他们用笔为武器,编造着讥讽迪安娜的讽刺诗,那些廷臣们,大多趋炎附势,都支持这位对国王有着莫大影响力的女人。
支持迪安娜的人比较少,但地位较高,她坚定的天主教信仰,使她得到大法官和洛林红衣主教的支持,王室管家蒙莫朗西及吉斯公爵克洛德,都是有远见,更着眼于将来利益的人,他们都倾向于迪安娜。
十九 战火重燃
蒙莫朗西和吉斯公爵支持迪安娜,自然不是为了她本人,而是她身后的王太子。
1536年,蒙莫朗西与王太子亨利成了朋友,这种友谊是在战争中建立起来的。因为就在这一年,法国与哈布斯堡维持了几年的表面和平,又被打破了。
在这几年间,弗朗索瓦全心全意地治理国家,他利用母亲留下的巨款,购买了旺多姆家族在低地的产业,同时,他废除了安娜王后为布列塔尼的利益做出的一些规定,将布列塔尼与法国完全联合成一体,1533年,他所召集的步兵数达到四万两千人,很明显,康布雷条约的撕毁只是早晚的事。
矛盾首先出现的地点,还是当时的“火药桶”意大利。米兰公爵不满受查理五世所制,暗暗与弗朗索瓦联系,弗朗索瓦便派了一名秘密使节前往米兰商讨,没想到,这件事被查理五世发觉了。
眼看查理五世就要对米兰公爵大发雷霆,满怀恐惧的米兰公爵着手解决这件事,他所采用的手法完全是意大利式的。那就是,派人借机向使者挑畔,混战中将使者杀掉了。这样向查理表示忠心后,总算得到查理的谅解。
不过,这边处理好了,弗朗索理性认识那边就不好交待。弗朗索瓦得知使者死讯,勃然大怒,派军向意大利进发。到了萨伏依地盘时,他命萨伏依公爵给他让道。萨伏依公爵是查理五世的忠心盟友,又娶了查理的表外甥女,见到这种情形,只得硬着头皮拒绝,可凭他的实力,抵挡法军无异以卵击石。弗朗索瓦不客气地把萨伏依大部分占有己有。米兰公爵惊惧交加,不久便一命呜呼。
此时的形势,对弗朗索瓦是极其有利。就道理上讲,米兰公爵斯福尔扎家族没有了继承人,法王可以说是唯一合法的后嗣。就实力上讲,查理五世此时刚刚完成对突尼斯的远征,虽然取得胜利,自己也耗尽力气,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弗朗索瓦则是兵精粮足,势不可挡。
有谁能阻止了他呢?有,就是他自己。在这关键时候,他又想起了过时的骑士风度,敌人越是弱小,越要表现出慷慨公平,越要显得自己名正言顺。他收回军队,不但没有再进攻米兰,连驻萨伏依的军队也大部收回。接着,他派人见查理五世,请求皇帝授予他米兰公爵的爵位,然后他再合法地进入米兰。——斯福尔扎家族已经没有后嗣,查理似乎没有理由不册封自己。
再说说查理五世,他正对弗朗索瓦怀恨在心,因为在讨伐突尼斯大海盗巴巴罗萨二世时,竟缴获了不少大炮,上面都有百合花的标记,这证实了,弗朗索瓦确实一直资助土耳其人与自己为敌。回来不久,便得知弗朗索瓦攻打盟友萨伏依,进军意大利,这无异是火上浇油。此时,他竟敢来向自己要封爵,真是岂有此理。
查理五世比弗朗索瓦年轻,论心机,却比他强多了。他使出拖字决,今天答应要给他封爵,明天说给他次子亨利吧,过两天又改主意,要给他第三个儿子查理。拖到最后,查理的钱筹齐了,军队也安排好了。他来到罗马,当着教皇保罗三世和所有红衣主教的面,发表了一通演讲:自己怎么煞费苦心,维持基督教世界和平,弗朗索瓦怎么样从自己年轻时对自己有恶意,破坏马德里条约和康布雷条约,与教会叛徒(指新教诸侯)和基督教世界敌人(指土耳其)结盟。他说,只要弗朗索瓦同意和平,他就愿意将米兰给弗朗索瓦的儿子,但对此,他并不抱希望。最后,他要求弗朗索瓦与他决斗:“让我们不再流无辜百姓的血。让我们面对面解决争端。用什么武器由你挑选,你拿勃艮第公国作赌注,我拿米兰公国,……决斗之后,我们就让德、法、西班牙组成联军,一方面对付土耳其,一方面根绝基督教世界异端。”
这番话无异于向弗朗索瓦挑战。
二十 蒙莫朗西和吉斯
  且说查理五世与弗朗索瓦之间,提出决斗已经不是一次了,可哪次也没实现,毕竟君王一怒,不能只玩溅血五步那么没档次的事,那是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
  1536年7月,皇帝查理五世率五万大军,自南入侵普罗旺斯,与此同时,另一支帝国军队由拿骚伯爵和里厄伯爵带领,自北部尼德兰入侵皮卡第。法国又处于南北夹攻的不利形势。
  弗朗索瓦派蒙莫朗西防守普罗旺斯,旺多姆公爵指挥皮卡第的军队。吉斯公爵则负责拱卫首都。
  蒙莫朗西驻军在阿维尼翁附近、罗讷河与迪朗斯河之间。他自己兵力不如对方,便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烧掉村庄、粮食、损毁城墙,带走工匠、水里投上毒,总之,除了马赛和阿尔之外,将此地变成荒野。新任太子亨利也匆匆赶到军营,与蒙莫朗西一起指挥战斗。
  蒙莫朗西的坚壁清野战术取得很大成效,帝国军队在荒野无法得到给养,想进攻,又被蒙莫朗西击退,最后查理五世被迫撤军,损失了大半人马。
  在这场战斗中,王太子亨利表现的冷静沉着,尤其是对蒙莫朗西的命令的尊重,令蒙莫朗西大生好感。第二年,蒙莫朗西又与王太子一起,参加了北方的战斗。之后,他便成了亨利的最忠实的支持者。
  再看看吉斯公爵这边。他这次出征时,把自己的长子弗朗索瓦带在身边,这位弗朗索瓦,与王太子及凯瑟琳同龄,年仅十七岁。后来因显赫战功被人尊称为“大吉斯”。他身材颀长,略显单薄,一头金发,大大的蓝眼睛,椭圆形脸儿,橄榄色皮肤,有着吉斯家族传统的好相貌。吉斯公爵把儿子引见给国王,国王也对这个少年勉励有加。
  这时北部的战事对法国不利,帝国军队攻下了吉斯城,又突然向佩罗内进攻。此地距巴黎仅有三十里路程,让巴黎人大吃一惊,人们都知道,此城防守很弱,弹药很少,一旦失守,便打开了通往首都的道路。
  弗勒朗元帅已经到该城布防,他不顾敌我实力差距,坚守了一个月,但已经到了极限。他派人告诉吉斯公爵,佩罗内城里的军火几乎耗尽了。
  吉斯公爵决心救援此地。他带着二百名骑兵,多多地配置战鼓和喇叭。另带有四百名火枪兵,每人带着一袋子火药,在夜色掩护下靠近佩罗内。接着,他命令骑兵到城的一侧散开。发出信号后,众人一起擂鼓吹喇叭,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方向。
  这个声东击西的计谋成功了。围城部队以为遭到法国大军袭击,迅速集结起来向这个方向进攻。而那些火枪兵在弗勒朗的信使的带领下,穿过相反一侧的沼泽地,安全地抵达城墙。
  天亮时,混乱的帝国军队才察觉到火枪兵和他们的火药已经进了城,吉斯公爵和他的小股骑兵则迅速向巴黎撤走。于是,帝国军队决定撤退。撤退前,他们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往城里扔进焰火,企图把城烧掉。城里好几处着了火。不过好像老天也存心想帮助吉斯公爵似的,天空突然下起暴雨,不仅将城里的火全部熄灭,还把城外堑壕里的不少敌军淹死。吉斯公爵的成功大大激发起巴黎人的热情,他再次被巴黎人当成救星。
二十一 战争与和平
1537年,法国与哈布斯堡的战争继续着。
这一年,弗朗索瓦一世传唤查理五世到巴黎高等法院,指控“皇帝奥地利的查理犯有反叛重罪,”因此予以剥夺佛兰德、阿图瓦和夏特尔伯爵领地,这是查理五世以法王封臣的身份获得的,这种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确实让查理五世尴尬了一阵。弗朗索瓦以此为据,派兵夺得佛兰德和阿图瓦的大片地方,帝国军队又夺回圣波尔等地。在南方,皮埃蒙特的战争加剧,同时,弗朗索瓦的盟友,土耳其的苏莱曼从水陆发起攻势,并取得大胜。最后,在教皇和埃莱奥诺王后的调解下,两人于1538年签署了10年的休战条约。
在促进了法国与哈布斯堡的和解中,蒙莫朗西也出力甚多,蒙莫朗西的性格,傲慢严厉又粗野贪婪。他对天主教信仰极为固执,忠于那些一丝不苛的形式,尊重已经存在的权威,比如教皇和皇帝,所以,他一边在战场上与帝国军队开战,一边力促与皇帝议和。
由于在战争与议和中起的作用,蒙莫朗西进一步得到弗朗索瓦的信任。1539年,46岁的蒙莫朗西迈向他权力的顶点——得到了王室统帅的宝剑。自波旁公爵出逃后空下来的王室统帅之位,终于有了新主人。蒙莫朗西一身兼王室统帅和王室管家两大要职,地位显赫得无与伦比。此后几年,他掌握了国家的权利。一位宫廷的大臣给驻伦敦大使这样写道:“看样子,你最好经常给王室管家送信件,哪怕他不在宫廷。因为别的大使都这么做。你还应将发给国王的每封信件,都抄送一份给他。”威尼斯大使写道:“王室统帅在治理王国方面,可以随心所欲。”
二十二 玛丽的婚事
吉斯公爵并没有因这次战事得到提拨,但他从另一方面得到补偿,那就是,他成为一位国王的岳父。
吉斯公爵克洛德娶的妻子是旺多姆公爵之妹安托瓦内特。他们一共生有十二个儿女,即:
玛丽(1515):后来的隆格维尔夫人和苏格兰王后。
弗朗索瓦(1519),吉斯公爵;
路易丝(1520),先嫁奥兰治亲王拿骚的勒内,后嫁希迈亲王查理o德o克罗伊;
蕾内(1522)兰斯的圣皮埃尔修道院女院长;
查理(1524)第二代洛林红衣主教。
克洛德(1526):马耶纳侯爵,之后为欧马勒公爵。
路易(1527):第一代吉斯红衣主教。
腓力(1529):早夭
彼得(1530):早夭
安托瓦内特(1531)修道院院长。
弗朗索瓦(1535):大隐修院院长,马耳他骑士团团长。
勒内(1536):埃尔伯夫侯爵。
1534年,克洛德的长女玛丽已经十八岁,出落成一位身材苗条修长,亭亭玉立的少女。就在这一年,她嫁给了隆格维尔公爵、讷沙泰勒亲王路易。我们已经说过,他就是著名的“奥尔良私生子”杜诺瓦伯爵的曾孙。不仅门第高贵,还是法国最有钱的贵族之一,从其母亲那里继承了诺曼底的巨大产业。这场婚姻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两人还非常相爱,自从埃莱奥诺王后加冕礼时两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钟情,最后有情人成为眷属。婚后玛丽很快生了个儿子,更为家庭增加了欢乐,可惜好景不长。
1537年6月,隆格维尔公爵死于鲁昂,年仅二十一岁。玛丽o德o洛林成为寡妇,带着几个月大的儿子,还怀着身孕,不过还没等到生下这第二个儿子,她已经有了求婚者。
这位求婚者,就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他1536年娶了法王的长女玛德莱娜公主,这位公主来到苏格兰不到六周便郁郁而终。为了得到王位继承人,也为了维护苏格兰与法国的传统友谊,他决定向居孀的隆格维尔公爵夫人求婚。他听说这位夫人身体非常健壮,应该不会像娇弱的玛德莱娜公主那样,不适应苏格兰的恶劣气候。而且她已经生过儿子,不用担心不育问题。
求婚的使者来到法国,受到法国宫廷的热情欢迎,弗朗索瓦非常赞成这门婚事,玛丽的父母得知女儿可能成为王后,也深感荣幸,巴不得高攀上这门婚事,弗朗索瓦还把玛丽认做养女,让她与苏格兰国王的身份相配。
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着玛丽同意。这似乎是个水到渠成的事,可迟迟不见玛丽的答应,几个月过去了,玛丽仍然没有同意。猜想一下,可能是她对先夫感情太深,不想即刻嫁人,也有可能是不想抛家弃国,去那么寒凉又举目无亲的苏格兰,尤其是在她两个孩子还很小的时候。
没想到,就在这时,又有一位国王加入玛丽的求婚者中,他是英王亨利八世。
1537年10月,亨利八世的第三任妻子简o西摩生下儿子后不久便死了,这是亨利八世唯一的儿子,在当时婴儿死亡率这么高的情况下,一个儿子是不能确保王位继承的。亨利八世很快便着手寻找第四位王后。一次,他与法国大使会晤。告诉他,他想在大使阁下的祖国寻找一个漂亮的伴侣。夏蒂荣大使立刻向法王报告此事,弗朗索瓦殷勤地回复道:“但凡是法国的少女孀妇,无不欣然从命。”亨利八世提出,将法国最漂亮最高贵的夫人小姐送到加来或布洛涅,以便他挑选。这个要求太粗鲁了,法王断然拒绝。不过他让人回复英王,只要他提出某位女士的名字,就一定给他。亨利想了想,想起他外甥苏格兰国王正在向隆格维尔公爵夫人求婚,他告诉夏蒂荣,他选的是隆格维尔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斯公爵克洛德的长女玛丽·德·洛林,玛丽·斯图亚特的母亲
二十三 玛丽的婚事(2)
大使提醒英王,这位夫人已经许给苏格兰国王了。亨利八世回答道:“可她还没有许婚。”没有本人的许婚,婚姻就没有生效,她还是没有丈夫的孀妇,自然可以由他选择。
可这只是理论上,当时欧洲各大贵族,哪一门婚事不是只顾政治利益?又有几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所以虽然玛丽没有同意,只要法王和她父母愿意,她并没有多少反抗余地。因此人们早已将她看做苏格兰国王未来的妻子了。
亨利八世可不顾这些,他催促夏蒂荣把他的决定报告给法王。说为了达到目的,凡是苏格兰国王能做的,他能双倍做到。法王尽管很想讨好亨利八世,离间他与皇帝的关系,仍然遗憾地表示,这桩婚事是不可能的。
“什么!”亨利勃然大怒,对夏蒂荣嚷道,“你主人不是说过,只要是法国的少女孀妇,无不欣然从命吗?”
“难道你要娶别人的妻子?”大使道。
“她还不是他的妻子。”亨利八世回敬道。
亨利八世还没见过玛丽的面,如此执着地想娶她,实在有点奇怪。按夏蒂荣大使的说法,是亨利已经从驻法国的英国使者那里,了解到她的魅力。“他非常爱慕隆格维尔夫人,一再要求达成婚事。我已经告诉他,她与苏格兰国王订婚了,可他就是不信,说他就需要像她这样的王后,他喜欢大个子女人。”(对此玛丽回答道,她的个子是很大,可她的脖子很细,暗示他杀了第二任王后的事。)
在另一封信中,大使写道:“英王向他提起过隆格维尔公爵夫人的温和性格,听说她既可爱又忠诚。而且,她很可能为他生下儿子,既然她能在短短时间内就为隆格维尔公爵生下两个儿子。”
亨利八世铁了心要和外甥竞争,不免让人怀疑他是存心想破坏苏法传统友谊。1537年底,他向夫人本人提出婚事,被玛丽婉言拒绝。亨利还没有泄气,觉得她只是走走过场,只要他坚持,玛丽很快就会让步于当王后的尊荣。
第二年初,玛丽o德o洛林果然宣布愿意与人共享王位,可惜不是英格兰,而是苏格兰。苏格兰国王看来应该感谢亨利八世的求婚,若不是他逼得这么急,玛丽说不定还在犹豫之中,而现在,若不赶紧嫁给苏格兰国王,恐怕就要落在他手里了。这位英王曾经休弃了一位王后,处死另一个,这样的记录让她胆战心惊。两害相权取其轻,她宁愿忍受苏格兰的恶劣天气,也不愿意冒这样的险。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按说亨利该泄气了,不,他就像个被宠坏了的孩子,还一再要求得到他,甚至威胁要与法国开战,说弗朗索瓦冒犯了他。这下可苦了夏蒂荣大使,他费尽口舌地劝他,您可以选法国其他的公主贵妇呀,比如,我们国王的小女儿玛格丽特。可亨利八世嫌她太小。那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力学堂道具商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