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有多少家迪士尼只有一个迪士尼

小鸟为何被遗忘 “芬兰的迪士尼”为何失败了?_爱玩网_网易
小鸟为何被遗忘 “芬兰的迪士尼”为何失败了?
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迪士尼的人太多了,而Rovio的例子足以说明,为什么过度使用一个所谓的IP的结局并不会太好。
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迪士尼的人太多了,而Rovio的例子足以说明,为什么过度使用一个所谓的IP的结局并不会太好。5年前,Rovio还相信自己能靠《愤怒的小鸟》成为下一个迪士尼。如今还有1个多月,《愤怒的小鸟》大电影就要上映,但它的游戏早已无人问津,电影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后一搏。但这是一家游戏起家的公司啊,电影真的可以挽回局面吗?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问题,一个当年看起来超级厉害的IP(这个娱乐圈热词你可能还是不知道,它是知识产权的意思),为什么没有带来一个超级厉害的生意?哪里做错了?《愤怒的小鸟》大电影“《愤怒的小鸟》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以及续集的潜力让Rovio拥有了自漫威之后整个娱乐行业中最令人激动的前景。”说出这句话的人叫做David Maisel。他曾经是漫威娱乐的CEO,担任过《钢铁侠》等电影的监制,还主导了迪士尼对于漫威的40亿美元收购案。2011年,他加入Rovio成为特殊顾问,这是他在入职的时候放出的豪言壮语。然而,五年后的Rovio却陷入了财务困境。当地时间4月6日,在最新的2015年财报中,Rovio报告了连续第三年的营收下降,1.42亿欧元的收入比起去年下降了10%,亏损额达到了1300万欧元。《愤怒的小鸟》没有像钢铁侠一样风靡全世界,Rovio的迪士尼梦也破碎了,即使这款游戏曾经头顶着“10天内实现1000万次付费下载”、“上架两个半小时内登上App榜首”这样耀眼的光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Rovio对于《愤怒的小鸟》的重视说明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IP的重要性的公司。IP开发的标杆就是迪士尼。它能够从一个形象、或者一个故事出发,继而开发出电影、电视、乐园、衍生品、游戏和各种跨界合作。这个模式本身没有什么错,迪士尼在过去十年中从危机中走出,并且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娱乐公司的故事就是一个绝佳的证明。迪士尼的成功看起来如此容易,以至于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生出了这样一种幻觉——“我可以成为下一个迪士尼”。但这本质上是一种泡沫。就像Rovio在过去五年里的发展经历所证明的,如果没有足够深厚的底蕴积累,过分依赖IP,并借此建立一个商业帝国的想法仍然过于冒失了,即使这个IP曾经和《愤怒的小鸟》一样风靡全球。2003年,Niklas Hed,Jarno Vakevainen和Kim Dikert这三名来自赫尔辛基科技大学的学生成立了Relude(也就是Rovio的前身)。在为像Namco和EA这样的大型游戏厂商做了许多挺受欢迎的外包游戏以后,Rovio决定自己开发一款好玩的新游戏。2009年,在经过八个半月的研发之后,Niklas Hed把这款游戏拿给自己正在准备圣诞大餐的母亲,带着魔性表情的小鸟自杀式袭击绿皮猪的故事瞬间征服了这位以前从来不玩游戏的女士,以至于她把烤箱里的那只圣诞火鸡彻底遗忘了。我们不知道那一年的圣诞,Niklas Hed和他的家人有没有吃上一顿大餐,但《愤怒的小鸟》真的火了。2011年的一份统计显示,每一天全世界玩家花在《愤怒的小鸟》上的时间超过2亿分钟。截至2015年7月,《愤怒的小鸟》和各种衍生游戏的下载量累计超过30亿次。愤怒的小鸟和绿皮猪成为了世界上最有辨识度的形象之一。Rovio也从中获益匪浅。2009年,Rovio的市场估值约为10亿美元,到2011年它的估值已飙升至90亿美元。Rovio的名声在这几年间迅速打响。在芬兰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Rovio让人们看到了继诺基亚之后的新希望。不过,Rovio想做的远远不止是游戏而已。2011年7月,这家被芬兰人寄予厚望的公司改名为“Rovio Entertainment”。这个名字展现了Rovio的雄心壮志,他们想从一家游戏公司转型为娱乐公司,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芬兰的迪士尼”。但Rovio手上只有一张牌——《愤怒的小鸟》。相比起迪士尼拥有的几百个著名的角色、形象、以及故事,《愤怒的小鸟》是在太过单薄。然而,这款游戏在短期内获得的巨大成功蒙蔽了Rovio的判断力。“我曾经担心《愤怒的小鸟》只是一个短暂的热潮,但我现在不再担心了。《愤怒的小鸟》实在是太成功了,很难想象它会就这样消失。”在2011年福布斯的一篇报道中Niklas Heds说到。一开始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此前在漫威取得巨大成功的David Maisel的加盟看上去也让《愤怒的小鸟》大电影有着成为《钢铁侠》的潜质。随后,《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也开业了。距离游戏大热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首个主题公园就于2011年冬季在芬兰坦佩雷市(Tampere)的游乐园内开始动工修建了。仅仅过了半年左右,这个占地差不多只有半公顷(5000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就开园了。位于芬兰的《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按照游戏的内容和设定,公园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小鸟及绿皮猪的角色模型。走近主题公园的中心,是一个名为“儿童冒险单元”的大型攀登区域。在“儿童冒险单元”周围,还有12项以游戏为主题的娱乐设施,以及产品商店和主题餐厅。尽管与游戏内容都密切相关,但这些娱乐设施的功能和其他游乐园的项目实则大同小异。无论怎么看,它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儿童乐园,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了设施上贴了一些愤怒的小鸟的装饰而已。《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看起来还是太过简陋,根本无法与迪士尼乐园媲美。增长最快的还是衍生品的收入。通过和超过500个授权商的合作,消费品成为了Rovio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12年,Rovio的衍生品收入达到8700万美元,比前一年增长超过三倍,占到了当年总收入的45%。中国这个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也成为了Rovio的目标。Rovio早在2011年就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并计划在中国开设零售专卖店及建立《愤怒的小鸟》主题公园。公司不仅计划在2012年的七月开设上海、北京两家零售店,还希望这个数字能在2013年能扩大到上百家。一个简单的对比是,迪士尼也只是在2015年才在上海开出了自己的中国旗舰店。对于即将直面对抗的强劲敌人,也就是中国市场上那些印着“愤怒的小鸟”LOGO的众多山寨产品,Rovio却并不感到惧怕。Rovio的CMO Peter Vesterbacka大方表示:“如果没有人复制,那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关心我们的品牌了。”他甚至还这样说道:“来年,我们的愿望就是成为中国被山寨最多的品牌。”Rovio中国地区的总经理PaulChen也坚信着,一旦中国的粉丝有机会、有渠道能够买到官方正品,他们是会去购买正品的。“这是一个需要教育的过程。”小鸟为何被遗忘,“芬兰的迪士尼”为何失败了?回过头来看,2012年是Rovio发展历程中最狂飙突进的一年,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年,一年间,Rovio的员工数量增长了几乎一倍,营收也较2011年同比增长了101%。不过,Rovio以及《愤怒的小鸟》的辉煌到此就全部结束了。根据Rovio2013年的财报显示,当年Rovio的整体营收为1.56亿欧元,相比2012年仅增长2.3%;净利润大幅下滑至2690万欧元,下滑幅度超过50%。对于这样的财务表现,公司则表示2013是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话虽如此,但是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年Rovio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扩张最快的来自于衍生品,书籍、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一系列产品线建立起来,这使得公司的员工总数从2012年的五百多人增长至八百多人。然而这部分的回报和投入并不成正比。2013年,Rovio47%的营收来自于消费品部门,这个数字仅比2012年的45%多出了2%,考虑到整体营收也只增长了2.3%,衍生品的收入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年,Rovio在洛杉矶成立了电影动画制作团队,开始制作《愤怒的小鸟》大电影;公司又创建了北欧最大的动画工作室,制作专门的动画作品。然而,大电影一直到2016年才推出,两季《愤怒的小鸟》动画的收视也不如预期。由于动画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高成本的产业,这也成为了拖累Rovio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2013年Rovio衍生产业处在迅速的扩张之中,但由于业务重心过于分散,公司已经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原本最为核心的游戏业务中了。Rovio游戏部门的营收在2013年出现了下降,降幅为1.2%,至8270万欧元。在2012年时,Rovio还称《愤怒的小鸟》当时的月活跃玩家数量达到了2.63亿。但到了2013年,Rovio虽然表示《愤怒的小鸟》下载数量已经超过了20亿次,但这次却并未提及月活跃玩家的数量。事实上,《愤怒的小鸟》系列游戏自从2009年不断推出以来,这几十款游戏在玩法上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突破。而公司似乎也高估了这个IP在除游戏之外的影响力,失去了新鲜感后,它在大众眼中似乎已经“过气”了。更令人失望的是,Rovio的其他游戏都没能成为继《愤怒的小鸟》后的新爆款,缺乏创新的Rovio实际已问题重重,愤怒的小鸟也越来越飞不动了。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芬兰的另一家知名游戏公司Supercell在2013年的营收为8.92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部落战争》这款游戏。从2012年发布开始,《部落战争》的总收入超过几十亿美元。在2014年还能够为Supercell带来每天超过500万美元的收入。就在不久前,《部落战争》还发布了自己的衍生游戏《皇室战争》。今年3月,《皇室战争》在YouTube最受欢迎排行榜上排在第三位。Supercell的成功说明,尽管Rovio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游戏厂商了,但对于一家以游戏开发起步并获得巨大人气的公司来说,最应该做的事情还是开发真正好玩的游戏,而Rovio2014年的财报也体现了这一点。整个2014年,公司的营收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利润也同比下跌了73%。消费品部门的收入的骤降43%,使得公司的整体营收继续下滑。这也表明,《愤怒的小鸟》这一品牌正在逐渐贬值。但事实上,得益于《愤怒的小鸟:斯黛拉POP!》、《欢乐果酱园》等新作的问世,公司在游戏业务方面营收反而较去年增长16%。不过即便如此,却还是无法扭转《愤怒的小鸟》品牌影响力不再的现实。在接下来的两年当中,公司在人事结构方面进行了两次大的变动,两度更换CEO也表明了Rovio现状的不明朗。2014年底,公司便进行了一轮110人的裁员,裁员数量大约占员工总数的14%。遭受同样悲剧命运的还有Rovio位于芬兰坦佩雷市(Tampere)的游戏工作室,它原本是Rovio的四个大型工作室之一,但也不得不关闭并被迫将所有业务都转移至总部进行整合运营。2015年初,PekkaRantala从联合创始人MikaelHed手中接任了CEO这一职位。他也承认,公司在这几年做了“太多的事情”,步子迈得太快、全面开花的结果是公司根本无法更好地前进。为了专注核心业务,公司在2015年8月宣布了新一轮的裁员计划,这次裁员重组几乎裁去了公司三分之一的员工。在这次重组后,Rovio将主营游戏、媒体和消费品这三项最有增长空间的业务。与此同时,公司之前提出的主题公园计划也将停止扩张。当然,目前正在建设的游乐场和主题公园将会继续修建,而已经建设好的主题公园仍将继续运营,但是所有未来的建设计划都被搁置了。现在的Rovio必须要专注于游戏开发和动画电影了,这显然是一个更为明智的决定。一切似乎都有了新的开始,但下这个定论还为之过早。因为位满一年之后,PekkaRantala也选择了离开,Rantala这样说道:“我认为现在是我离开并追求全新挑战的时候了。”时任公司首席法务官的KatiLevoranta在今年年初接任了CEO这一职位。KajHed与Pekka Rantala的合影Rovio董事长KajHed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之前我们采用了集中决策的管理模式,但这也使得公司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反应表现得过于迟钝。”而由于CEO这一职位将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实际处理事务,PekkaRantala做出了辞职的决定。Hed还表示,Rovio目前还没有进行首次公开招股的计划。同时在这一次的重组中,Rovio也宣布公司的两大业务部门即游戏和媒体部门将获得更强的独立性。媒体部门由Rovio前CEO Mikael Hed领导,游戏部门则由时任公司外部产品部门主管的WilhelmThat领导。这次的新架构将会更加尊重游戏和媒体这两个部门的独立自主权,使两者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公司陷入困境之时,他们希望重新回归到曾经的创业模式,以再次点燃Rovio的火焰。而为了将这把火焰烧得更快更高,Rovio对于即将上映的大电影寄予了厚望。竞争环境还是太激烈了,如今一个走红商品过气的速度比任何时候都更快。在公布2015年财报之时,Rovio表示希望能依靠大电影上映后的热度,重新激活《愤怒的小鸟》这个IP的影响力与可能性,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授权协议,从而提升消费品部门的营业收入。《愤怒的小鸟》大电影由索尼与Rovio联合制作,并由索尼影业发行。影片的制作成本预计在7500万欧元左右,而Rovio和索尼预计将在电影的市场营销上投入大约1亿欧元。尽管具体的份额并未透露,但Rovio对于电影的投资确定超过了1亿欧元,这也成为了目前芬兰电影产业中最大的一笔预算投入。如此高额的预算投入,WilhelmThat表示:“这将是史上第一款改编自移动游戏,并达到好莱坞大片水准的电影。”但将公司的未来赌在电影上无疑是一种相当冒险的做法,前车之鉴就是2001年上映的游戏改编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这部CG电影的投资高达一亿五千万美元,是日本著名游戏厂商Square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计划,但最终影片的票房和口碑都遭遇了滑铁卢。《最终幻想:灵魂深处》虽然电影画面在现在看来仍是十分精美,但剧情太过一般,还有些晦涩难懂,故事与游戏本身毫无关系,让不少玩家感觉遭到了欺骗。三周之后,该片票房总收入仅为3020万美元。电影的失败让公司遭遇了大危机,即便是同年发售的游戏《最终幻想10》大获成功,也无法让Square扭亏为盈。公司于2002年宣布与Enix合并,《最终幻想》系列的生父坂口博信也因为这部电影的失败而离开公司。即将上映的《愤怒的小鸟》电影就算真的能够为Rovio力挽狂澜,那也就是把它拖出财务危机而已。那个“芬兰迪士尼”的梦想,早已经远去了。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不代表爱玩网观点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李嘉骏_NG3114
你可能感兴趣:
24小时评论排行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的位置:
迪士尼一周年|全世界最欢乐的地方,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幕后”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摘要:肖中梨可能是世界上坐TRON坐得最多的人。作为迪士尼的高级游乐设备技术员,他每天负责维修的是这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历史上速度最快的过山车。
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一年了,这个被称为全世界最欢乐的地方,每天都用一年如一日的热情和笑脸为全球游客带来12个小时的惊喜梦幻旅程。但鲜有人知道这12个小时的背后,有多少严谨精细到苛刻的人工打造。在迪士尼开园一周年的这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进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幕后”,探探这些不为人知的付出与艰辛。
一个人的城堡
夜色中的迪士尼城堡。 黄尖尖 摄
晚上11点,当迪士尼城堡前“夜光幻影秀”的烟火渐渐散去,热闹了一天的上海迪士尼乐园里恢复了宁静。城堡前的米奇大街、奇想花园卸下了一天的喧嚣,在夜色笼罩下沉沉睡去。这时,蔡燚嘉的一天开始了。
蔡燚嘉是上海迪士尼的夜班保洁员领班,从夜晚11点到第二天8点开园前,夜深人静的迪士尼乐园,他每一晚都要从头到尾走好几遍,但白天游人如织、欢歌笑语的乐园却从未看过。“夜班的保洁任务比白天繁重很多,整个乐园积累了一天的垃圾和污垢需要清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蔡燚嘉说,就像按了一个“刷新重置”按键。
保洁人员清洁路面。
整个园区细分成14个区域,保洁团队的任务就是在黎明前六个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地毯式”的清洁。一辆“万能清洁车”上配备了各种形态的“黑科技”清洁工具:能到达所有“死角”的拖把、可以根据不同污渍控制不同配比的药剂喷头……园区内所有的不锈钢围栏、旋转木马、TRON的每一辆摩托车等都要上蜡,让它们在白天里闪闪发光。员工们采用4倍和10倍高压水枪冲刷地表,保证就算用手摸地面,手上都不会有任何灰尘。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保洁演职人员用清洁工具作画。
临近天亮的时候,蔡燚嘉最后走一圈乐园,排查所有地面清洁。员工们用一夜清扫收集到的落叶和花瓣,在迪士尼地铁站出口、乐园门口、米奇大街等地方摆放成米奇等卡通形象,让进园游玩的第一批游客收获一份小惊喜。
工作人员用落叶和花瓣摆放成米奇形象。
“夜晚的迪士尼是一个很迷人的大花园。”蔡燚嘉经常一个人在深夜的城堡前漫步,感觉就像自己拥有了一座庄园。
夜晚空无一人的乐园就像一个会发光的大花园。 黄尖尖 摄
世界上坐TRON最多的人
肖中梨可能是世界上坐“创极速光轮”(简称TRON)坐得最多的人。作为迪士尼的高级游乐设备技术员,他每天负责维修的是这座迪士尼主题乐园历史上速度最快的过山车。“速度越快,安全要求就越高,责任也越大。”
创极速光轮。
肖中梨的工作从晚上8点闭园后开始,夜间游客散尽,维修灯一开,轨道上的一切都清清楚楚。肖中梨乘上登高车,升到一个高点,他顺着过山车轨道旁边的维修通道,走到第一个维修处。每到一处区域,肖中梨都小心地将身上安全带挂在护栏扣子上。在高空中检修,如同太空中操作的宇航员一般。
从出发到第一个制高点,是TRON最刺激的一段,也是对安全要求最高的一段。 “TRON一开始速度很快,到制高点以后会突然减速,游客会获得一种强烈的前冲感,而这是靠一个特殊的结构来实现的,它的磁力和电力必须保证。”
这么快的过山车,每天运营结束后,轨道上都会散落着游客掉下来的各种物件,钱包、身份证、迪士尼护照,捡到最多的是米奇头箍。这些遗落物,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轨道“九曲十八弯”,还有各种犄角旮旯,如何排查?维修团队使用一种类似医学上的内窥镜:一根便携式的细线,前端安装有摄像头,伸进轨道以后,可以通过另一头调节角度,并在成像仪里观察。“任何一个角落都逃不掉。”
就算是玩过TRON很多次的人,在这么高速的体验中也搞不清楚它的轨道路径,但这一切肖中梨都熟背于心。哪一处上坡、哪一处转弯、哪里是制高点,根据不同的轨道情况,每一处都要逐一排查,并确保在早上8点开园时让TRON运行起来。去年夏天,上海迪士尼的游客爆棚,乐园经常开放到晚上10点,要保证第二天8点能交付给一线迎客,留给维修团队的时间就非常紧迫了。
维修工作十分紧张,但队员们也经常苦中作乐。TRON每个摩托车座椅上都有音效,整个轨道上也有音响功放,这也在维修队的清单内。“一到轨道上和站台上检修音乐的时候,大家就嗨起来了,有的同事点开音乐就开始起舞,大家也都跟着在站台上跳起舞来。”
TRON维修队共20多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有的是游乐设备专业,有的是汽车维修专业,还有飞机维修专业的技术人员,好几位是上海高级技师。“用TRON第一任维修经理的话来说,我们是用修飞机的标准来维护TRON的。”
从早到晚,“明日世界”里不断回响的游客们在TRON上的欢呼尖叫,已经成为了游客来到上海迪士尼的第一印象。“只要我上班,每天发车前我都必须坐一次TRON,确保安全和乘坐体验。”开园至今坐了不下200次的肖中梨说,他坐TRON已经坐到没有感觉了。这个为游客津津乐道全球最快迪士尼过山车的体验,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一丝不苟的严谨中换来的。
台前的欢笑与幕后的眼泪
2016年5月下旬,迪士尼开园前的一个炎热的下午,“金色童话盛典”歌舞演出的首次完整的带妆联排落下最后一个音符,台上60多名演员顿时抱头痛哭。看台中央,“金色童话盛典”的编导汤杰红着眼睛和旁边的舞美指导激动地击掌庆贺,她看到,这位身材高大的美国男人此刻竟也眼泛泪光。“排这台演出,实在太不容易了……”
金色童话盛典(汤杰编舞)。
在全球最高最大的一座迪士尼城堡前,王子、公主款款走出城堡,随着梦幻的音乐翩翩起舞,上演童话里的一幕。“金色童话盛典”无疑是最让迪士尼粉丝们期待的一场演出。开园前,在迪士尼官方流出的预告视频里,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一群穿着演出服的演职人员在城堡前排练的画面。
城堡舞台不但面积超大,而且机关重重。每一幕演出、每一个角色的出场方式都各不相同,而这是由遍布舞台各处大大小小的升降台和机关实现的。“冰雪奇缘”的安娜和艾莎是从蓝色冰雪升降台上出场的,还伴随着喷泉演出,“阿拉丁神灯”里有一只大象“平地升起”,人鱼公主坐在贝壳上出场……
“升降台升起前,演员必须迅速远离定点,升降台降下去,在舞台上就是一个大坑,演员踩错位置就可能掉下去。”升降台每运作一次,台下的汤杰都会心里一紧。演员和机关之间必须保留80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的走位非常精准,同时要与台下控制机关的技术人员实现无缝配合。
从一个画有机关定点的一比一排练厅,到真正的城堡舞台,长约17分钟的一场歌舞,从创作、排练到演出经历了两个半月时间,成百上千次严格训练。在开园前一个月,演员更是每天都冒着大太阳在露天舞台上排练。为了防晒,演员们戴着眼镜、帽子,舞台上分不清谁是谁。汤杰的小腿在那一个月里晒出了三种颜色。
第一次带妆联排,换上演出服装对演员的动作和走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大的挑战是一分钟快换。”汤杰仍记得那天,她一个人跪在升降台边,就这样伸着头,看着演员们在后台紧凑地换装、上台、下台、换装,再上台……“即便幕后再辛苦,台前都要给观众传递最多的欢乐,这就是迪士尼。”
题图说明:上海迪士尼乐园庆祝春节,迪士尼朋友换上新装。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上海迪士尼供图
(编辑邮箱:)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去上海迪士尼_百度知道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去上海迪士尼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人去上海迪士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看过统计数字上海迪士尼累计游客1100万全世界人口50亿也就是说全世界99.8%的人没去过你还觉得全世界那么多人去吗
因为比较好玩的
理由种种,归结起来无非就两个:好奇或喜欢
因为迪士尼有一个梦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地方网群:
当前位置:&&&&&&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迪士尼?
发布日期:日&&&文章来源:凯风网&&&作者:王 韦
【字体大小:
&01&它乐此不疲地创造经典和欢乐
在动画中感受欢乐和正能量&&
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说过:“你的欢乐,我的财富。”这是他动画电影很好的注脚。迪士尼王国的感动魔法,满足了全世界人们心中所存在的稚气,他们源源不绝的创造力,打造了无数欢乐逗趣的卡通角色,伴随着很多人欢乐地成长。&
梦想、冒险、家庭和友谊是迪士尼动画片永恒不变的主题。早期,迪士尼动画片以演绎经典故事为主,赋予故事主角新的生命力。同时,迪士尼动画片的故事基调延续着传统,美好战胜黑暗、正义压倒邪恶的大团圆是必然结局。而固定的结局却每次都能带来惊喜。&
近日,《疯狂动物城》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这部动画片是迪士尼制作并发行的第53部动画长片,主角形象遵循迪士尼传统,就是一位负责传递正能量和美式英雄梦的“小人物”。&
  《疯狂动物城》的主角朱迪自信、执著、敢于追求梦想,让观众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而小配角树懒自带喜感,在电影中引爆无数笑点,成为“网红”。
2009年的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梦想太远人生太短,除了行动,没有任何方式能带你到达梦想彼岸。&&
有生命力的动画“巨星”们,总有一款是你的菜&&
“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米奇在1928年动画短片《蒸汽船威利》中首次登场,一炮而红,迅速成为一个国际巨星,相继出现在120多部动画片及无数电影中。米奇与随后诞生的高飞、唐老鸭,奠定了迪士尼在卡通界崇高地位。在其后的百年时间里,更为迪士尼创造了不下百亿的产值。&
迪士尼创造了很多动画明星
1937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问世,为无数女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公主梦。白雪公主天生丽质却对世事没有任何防备心,被邪恶的继母不断陷害,经历众多坎坷后最终与王子走到一起,这个故事情节也成为至今众多爱情影视作品的情节模式。&
1966年,小熊维尼被搬上荧幕。维尼憨厚可掬的形态与纯真善良的性格也许就是“萌”的最初注解。1989年推出的《美人鱼》则颠覆了以往动画片中贵族女主角柔弱的形象。美人鱼公主对万物好奇、喜欢冒险,这一叛逆、自信、勇敢的动画形象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
动画片不只是给儿童看&&
动画片是孩子的专利么?迪士尼给出的答案自然是“NO”! 它打破了“动画片只给儿童看”的偏见,影片内容突破年龄和性别界限,作品活灵活现,轻松俘获孩子的眼睛,而且内涵丰富,涵盖宗教、人文文化、道德关怀等多种优秀的文化素养。可以这么说,地球人都能在迪士尼创造的角色中找到共鸣点。如今,走入电影院观赏动画片的很多都是成年人。&
  《狮子王》的故事原型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历经生、死、爱、责任等生命中种种的考验,最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也在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
  披着童话外衣的《疯狂动物城》,不知不觉地讲述着颇为深刻的人生哲理。孩子从中看到的是可爱与笑点,成年人同样能看到很多具有社会深意的话题。就好像这地铁车门的设置(上图),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门,体现社会对平等的诉求。&&
&02&流水线式的制作,却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创意不断,“彩蛋”目不暇接&&
老坛装新酒也好,小步快跑也罢,迪士尼动画总是让观众不得不爱上它的创意。约翰·拉塞特(迪士尼动画与皮克斯动画的首席创意官)一直在给迪士尼动画新的血液:“《冰雪奇缘》这部影片,我们是在‘诱骗’观众走进影院,让他们以为这是公主王子的爱情故事,结果却发现这是一个关于姐妹情、亲情的故事。”尽管《冰雪奇缘》是改编自童话故事,《超能陆战队》来自漫画,但是迪士尼都成功地提炼出故事当中独特的东西,故事类型也与以往有所突破。&
《冰雪奇缘》彻底更新了迪士尼的公主动画电影这一类型&&
  《疯狂动物城》中的彩蛋一:致敬《教父》。黑老大Mr. Big——一只鼩鼱(最小的陆生哺乳动物之一),他无论从长相、动作、口音、台词,都跟《教父》马龙·白兰度一样一样的,包括西装三件套和口袋里的花。&&
《疯狂动物城》里有很多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细节——诸如不同体型动物的火车车门、河马的“专用水道”和长颈鹿的“饮料升降机”等——我们也能在饶有兴味的观赏中体验到这种想象的力量。诸多动画制作难点在该片中均被挑战并被克服;其人物刻画和场景设计上格外用心,兔子、狐狸、羊、豹子、大象、树懒、老虎、鼩鼱……超过50个种类的动物在该片中展现了活灵活现的神态动作,而大量广告牌、商店招贴,以及戏仿细节中则隐藏着令人目不暇接的“彩蛋”,提供给粉丝格外丰富的“超文本”。&
制作精良,可远观可近玩&&
上世纪90年代初创作《狮子王》时,迪士尼的工作人员们在非洲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采风,这才有了电影开篇时那段宏大而精准的非洲大草原影像速写。在正式开始创作之前,迪士尼的动画师被聚集在一个巨大的会议室中,中间是几只马戏团的狮子。会议室里没有笼子,动画师们和狮子做最亲密的接触。观察、速写,甚至抚摸,也有人因此被抓伤。这样才会有后来辛巴那生动的体态与表情。&
《狮子王》原画手稿图&&
  多达64种、1000只的动物在《疯狂动物城》中都严格以真实尺寸比例出镜。&&
如果你是一个迪士尼的动画设定师,一万张草稿是你的工作基础。如果你是一个迪士尼的分镜师,十五年的训练是你的上岗证。迪士尼的创作经验就是在这样的“认真”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创作团队光是调研动物就用了18个月的时间。”《疯狂动物城》制片人克拉克·斯宾塞说,“我们拜访了全世界的动物专家,其中包括奥兰多迪士尼世界动物王国里的专家。我们跋涉9000英里前往非洲的肯尼亚,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动物个性与行为的深度发掘。我们希望所有的动物都足够真实,并能够反映它们现实中的行为。”&
本土化,接地气&&
迪士尼也越来越重视动画片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本土化运作”,融合当地文化,迎合观众口味,让观众在细节处收获惊喜。
  还记得《头脑特工队》里,北美版和日本版爸爸喂女儿吃的东西,是不同的。北美版里是西兰花,日本版里是青椒。&&
  《疯狂动物城》中,各个国家的男主播各不相同。美国和加拿大的是驼鹿,日本是一只狸,巴西的是美洲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考拉。中国版,大家都看到了——满脸正气的熊猫。&
“真善美”之外也展现缺点的人物,让人倍感亲切&&
让高大上的人物展现“有瑕疵”的一面,是迪士尼这几年讲诉童话的一个新角度。在暴风雪中高唱《Let it go》的艾莎,心中是黑暗和苦闷的,这种负面情绪让她回避超能力给故乡和妹妹带去的伤害;而《超能陆战队》中失去哥哥的小宏,也因为复仇的念头变得乖戾、执迷不悟。幸好,再怎么创新,迪士尼动画世界始终是离不开“真善美”的主旋律,从“艾莎”到“小宏”乃至兔朱迪,被黑化的程度也仅限于此,一点点小缺陷,反而让观众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得这个角色更加亲近。&
人物性格的不完美,让其更有“人情味”。&
&03&迪士尼乐园,触摸所有童话梦想
华特·迪士尼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洞察到这种会受大众欢迎的娱乐方式:用卡通形象带领大家畅游奇妙世界,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小兔子。1955年,迪士尼将他的构想变成现实,在加州打造了一座占地35公顷的梦幻世界,这就是全球第一座迪士尼乐园。以后,迪士尼陆续在奥兰多、东京、巴黎和香港建连锁乐园。今年,第6家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将开门迎客。&
迪士尼乐园不仅仅是一个主题公园,它还将自己的众多卡通角色和消费者的梦想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深度的梦想体验。在走进迪士尼乐园的那一刻,你就化身为童话中的一员,体验动画中出现的场景、与喜欢的卡通明星互动、穿上梦寐以求的公主服饰……这些都是其他乐园给不了的。即将开园的上海迪士尼由六大主题园区组成,包括: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明日世界、宝藏湾及拥有奇幻童话城堡的梦幻世界。是不是光听名字,就已经让你兴奋不已、蠢蠢欲动?&
迪士尼乐园中丰富的游乐项目和梦幻场景,会让人乐不思蜀。&&
  《赛车总动员》的粉丝开着动画片中的“赛车”行驶在迪士尼探险公园里。迪士尼将线下乐园和动画角色完美融合,让消费者过足瘾。&
  2014年,《冰雪奇缘》掀起了强劲的冰雪旋风。香港迪士尼乐园借此推出《冰雪奇缘》春日出巡主题活动,&&
  让小粉丝们穿上精美服饰优雅出巡,实现小公主的美梦!&
喜欢的卡通明星突然来到身边,怎叫人不雀跃!&&
&04&有温度的品牌形象
对粉丝更多感恩&&
迪士尼认为,如果没有粉丝,就没有迪士尼的一切。&
迪士尼全球粉丝大会,又称D23博览会。 这项由迪士尼官方主办的盛会起始于2009年,其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其中,D代表着迪士尼,23则代表着1923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创立。作为迪士尼的“终极粉丝活动”,迪士尼将D23视为向粉丝们的致谢与回馈。&
为感谢粉丝对《冰雪奇缘》的喜爱,迪士尼制作了一个后续短片《冰雪奇缘:生日惊喜》;举办了冰雪奇缘的粉丝音乐会;日本东京迪士尼还将开发《冰雪奇缘》主题乐园……“这就是粉丝引导我们,促进后续开发以及我们回应他们的过程。我们会给粉丝带来他们想象不到的东西。”D23官方粉丝俱乐部高级经理Jeffery Epstein说。&
迪士尼会邀请好莱坞大咖与明星们到来粉丝见面会现场,点燃粉丝们的热情。《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D23展会上现身,引爆全场。&&
对社会更多回馈&&
动画、电影、明星、游乐园……迪士尼商业王国还不忘回馈社会,创造更多的科研价值和公益价值,塑造有温度的品牌形象。设立义工组织常年做慈善、设立奖学金、邀请孤独症儿童免费看演出……迪士尼一直在用温暖善意的小举动给自己加分。&
2008年5月,迪士尼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的卡通玩具“巴斯光年”随“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在国际空间站呆了1年零4个月,成为空间站驻留时间最久的“乘客”&&
  迪士尼动画形象因正义、温暖等特质,成为各国小朋友成长过程中的好伙伴。日,世界癌症日前夕,印尼医疗专家、活动家和学生身着唐老鸭和米老鼠的服装向癌症病童分发礼物。&&
&05&并非没有质疑
饥饿营销?迪士尼产品高价限售引争议&&
上海迪士尼乐园还未开放,而号称全球最大的迪士尼商品旗舰店已经在上海火爆近一年了。旗舰店发售迪士尼商品达2000多种,种类包括玩具、服装、文具等,但价格却并不“可爱”,一般的玩偶售价均在200元以上,普通挂件、文具售价多超过50元,一件迪士尼公主玩偶售价高达748元。不少消费者抱怨,与其他地方的迪士尼商店相比,这里的商品价格太贵。&
除了一般商品外,上海迪士尼旗舰店专门推出了限量版纪念商品。如,纪念版的米奇、米妮,脚上有“DisneyStory上海”字样,还有钥匙扣、手机壳、杯子、胸章等刻有“DisneyStory上海”字样的纪念商品,均规定每人限量购买一个。但不少消费者认为这只不过是营销噱头,仅仅是印上了“DisneyStory上海”字样,与其他迪士尼商品没有什么区别。而对于限量版商品究竟数量有多少?店内销售人员表示不方便透露。&
上海迪士尼是危是机?&&
中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主题公园热”。根据《2015年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市场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在中国有59家拟建主题公园项目,建设数量全球居首。2015年,我国共有21个主题公园开业,另有20个主题公园在建。&
“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占比约10%,有约70%的主题公园亏损,有约20%持平。”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坦言。大量失败的项目让本土主题公园被冠以“一年兴、两年旺、三年平、四年下、五年关”的“魔咒”。&
上海迪士尼即将开园,很多人觉得其他的乐园会更难生存。但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商机:每年多了1000多万客流到长三角,如果可以抓住这些客流,那就是增加收益。对旅行社而言,这些本土主题公园给旅行社的票价有折扣,加上部分业者对旅行社输送客源还有返利,那么旅行社会非常愿意将适合的本土主题公园打包到迪士尼线路中,让本土业者借上海迪士尼来“分一杯羹”。 &
(责任编辑:权萌萌)
凯风网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5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士尼为什么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