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砂之船奥特莱斯是世界500强吗

热门城市:
上半年龙虎榜揭晓!谁是最赚钱房企?
2017上半年南京城建盘点
变天!上半年新房销量创6年新低
南京哪些区域地价被摁住了?
上半年南京哪些盘降价哪些盘涨得凶
策划|今天!见证南京燕子矶新城历史性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09:00:50
userIp:121.235.40.101, 10.76.44.11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今年成都落户的世界500强达到307家.成都的大区域影响力的确是他的强项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7-06-22 10:04
为什么成都这么牛逼房价只有南京三分之一?
发表于:17-06-22 10:07
这点南京确实比不上成都,还有国际航线数量,外国领事馆数量
发表于:17-06-22 10:23
&&[第2版 06-22 10:23]
那300家都是大区总部?不是配套工厂?富士康也是世界500强。
世界500强有一百多家都是中国企业了,各大国企基本都是,民企太平洋建设之类的都是前一百。
发表于:17-06-22 10:25
回复 第2楼 的 @支献礼:你确定三分之一。百分之40.成都的富豪数量全国第四加上周边富人完全有能力拉高房价,只能说人家靠亲民的房价做大城市,尼玛成都重庆是长一点房价就真打压。南京不就这几年房价厉害,以前没有杭州,,大连,温州,福州等城市高,你能说南京不如以上城市?温州房价曾经比北京深圳还高过两年呢
发表于:17-06-22 10:31
我记得09年以前有的浙江县城房价过万,难道比南京厉害,肯定和南京是没法比的,合肥明显比成都重庆各方面低了一个档次房价比成都高。成都其实有拉升房价的绝对潜力只是各方面愿意,比如无锡常州以前房价不贵不过流入人口多做大城市也是公德一件,南京这几年的高房价也是用在2线城市中流入人口最少换来的,如果南京房价适中我想城市人口会更多
发表于:17-06-22 10:37
楼主的智商和猪有一拼。房价靠城市的富豪决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房价高说明城市对资本的吸引力强,吸引一千多万穷鬼川耗子做大城市能有什么用?
成都比南京强的地方都是因为成都偏于一角,周边无竞争对手而已,又不是自身有多强。
发表于:17-06-22 10:40
房价是你想高就能高的?还尼玛如果自己愿意,那你能控制房价为什么不打五折?打五折又能多吸引几千万耗子,立马牛逼哎!
发表于:17-06-22 10:48
成都房价也不是穷人买得起的,吸引的还是四川富人,每个地方都有有钱人。南京难道不是苏北安徽有钱人去买的房,苏南有不多,再穷的地方都有很多土豪,说真的成都房价就是现在涨到南京一样高你以为没人买吗,整个四川土豪还少吗,不过成都的成交量会下来流入人口立马变得很少
发表于:17-06-22 10:48
成都无论从哪方面都是超越南京的,,,不要以为有了鸡第屁就感觉牛的不行了
南通!难通?如东!如日东升!?
发表于:17-06-22 10:48
成都作为整个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条件很优越。
&&&&&&&&&&&&&&&&&&&&
&&&&&&&&&&&&&&&&&&&&&&她不漂亮,&&&
&&&&&&&&&&&&&&&&&&&&&她不涂脂抹粉;&&
&&&&&&&&&&&&&&&&&&&&如何能让她心动,&&&
&&&&&&&&&&&&&&&&&&&&又不会使我伤心.&&&&&
&&&&&&&&&&&&
发表于:17-06-22 10:51
还有一个成都的开发量的确太大,看看卫星地图成都和周边就知道,
发表于:17-06-22 11:06
把房价打五折再吸引几千万耗子,不是更牛逼,更“大”嘛!怎么不做呢?
发表于:17-06-22 15:41
以下是引用 第4楼 @xego 的话:
那300家都是大区总部?不是配套工厂?富士康也是世界500强。 世界500强有一百多家都是中国企业了,各大国企基本都是,民企太平洋建设之类的都是前一百。
搞个中石化的加油站,工商银行的储蓄所,中国电力的变电站,好像中国每个县城都有几十家世界500强,关键看是怎么统计的,标准是什么。
发表于:17-06-22 17:29
你确定不是和领事馆一样的办事机构?
发表于:17-06-22 17:30
非洲国家首都也有各国大使馆
发表于:17-06-22 17:31
以下是引用 第10楼 @thefoxofdesert 的话:
成都无论从哪方面都是超越南京的,,,不要以为有了鸡第屁就感觉牛的不行了...
你确定,历史文化,科教,人均水平。。。。。。,成都超越南京?
发表于:17-06-22 17:41
什么叫落户?世界500强中国有110家,难道南京和这些企业大部分没关系?只有几十家?
发表于:17-06-22 17:42
肯德基麦当劳叫不叫落户?
发表于:17-06-22 17:46
那你去成都啊!没人让你来南京,问题是江浙人谁愿意去成都?大家都用脚投票
发表于:17-06-22 18:12
回复20楼的@qlh125 :胡说八道,我亲戚家小孩在成都上学现在那工作很喜欢成都,我们是地级市的,江苏超过5000万的县级城市人口农民,到成都大城市做市民不愿意?我爸爸老同学小孩现在郑州已经定居了结婚了,他自己是扬州大学退休的现在也在郑州,江苏再来移民不算多,当然倒外面移民也不多
发表于:17-06-22 18:25
300家,那就是有最少300个企事业了,没看出成都经济好在哪,一千五百万人口GDP也就那点,个税也就那点。成都是位置问题,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南京和成都地理位置互换一下,结果一样。
发表于:17-06-22 18:34
成都是西部中心、武汉是中部中心、上海是东部中心。
在布局上,成都是对应上海的。
春风十里扬州路,烟雨千家广陵潮。
二分明月江都郡,人生只合邗国老。
《扬州古典园林胜甲天下》
【瘦&西&湖】湖上园林巅峰之作,私家园林极致典范,精美绝伦国画长卷
【&个&&园&】园林孤例,文人写意,富商雕琢,融四季于咫尺乾坤。
【寄啸山庄】晚清旧作,中西合璧,藤萝翠带,回廊叠石两臻佳妙。
【汪氏小苑】中庸之作,道家之数,轻檐飞瓦,精雕传世。
【西&&&&园】佛国御园,醉翁苏子,五泉香茗。
【逸&&&&圃】曲径通幽处,绝处问径时。
【小&盘&谷】山非山,水非水,溪谷深,石径旋。
余则逸圃、匏庐、珍园、蔚圃、二分明月楼、后圃、怡庐、徐园、
棣园、意园、青云山馆等等,不一而足,盖为园林之城。
发表于:17-06-22 18:40
58网说成都是大学生愿意就业的城市全国第五,二线城市中第一,第二是武汉,成都还是有魅力的,
发表于:17-06-23 06:41
&&[第2版 06-23 06:41]
日企究竟有多爱在成都这座中国西部城市扎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29:27&&[来源:goo.ne.jp]
  丰田把新厂建在成都,伊藤洋华堂全球单店利润最高的超市也在成都。5
年前,优衣库就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上开了店,无印良品也刚刚宣布了它们即将在成都开设海外最大店铺的消息,日本的三井住友银行也打算在成都落户一家全资小额贷款公司。最新消息是,高岛屋百货对成都也很有兴趣。
  “截至目前,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 38 家日企进入了成都,而在成都直接投资的日企更是达到 397 家。”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零售地产部总监谢凌告诉《好奇心日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些进驻成都的日本企业中,很多都遵循类似的扩张路径:它们通常选择上海或北京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接下来就越过腹地,直奔成都,而不是广州或其他东南沿海城市。
  为什么偏偏是成都?我们试图总结出以下
6 个理由来解释成都对于日企的吸引力所在。
  1.对于日企来说,成都早就不是什么充满风险的新市场
  其实日企和成都的关联最早可以追溯到
21 年前。1993年,太平洋百货作为第一家外资百货入驻成都。它的母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之后被远东Sogo收购,带着非常强烈的日资百货的风格。戴德梁行董事、成都公司总经理巫保民仍然记得当年太平洋百货入驻时成都人蜂拥前往体验的场景。“太平洋百货让成都人对于百货商场有了颠覆性的认知,”巫保民对《好奇心日报》说,“它的营业额从开业起一直很高。”
  太平洋百货也是日企“上海――成都”模式的鼻祖。在进入成都之前,它在中国大陆只有上海徐家汇一家门店。
  如果说太平洋百货的入驻是对成都人的一次启蒙,那么3年后紧跟着进入成都市场的日本零售商伊藤洋华堂则让整个成都零售市场的成熟度都得到了提升。
  和太平洋百货仍然把它们在中国的第一站放在上海不同,伊藤洋华堂直接把成都作为它中国版图的起点。直到
1998 年,它们才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
  一个在成都零售圈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当年伊藤洋华堂为了确定在成都的店铺选址和产品品类等重要策略,进行了巨细靡遗的市场调研。
  它们的调研人员经常会跑到成都的一些大型居民区去“捡垃圾”――翻看垃圾桶里究竟是零散的蔬菜果皮多,还是包装食品多。这被认为直接关系着当地的消费习惯,比如人们究竟是更喜欢从菜市场购买生鲜还是选择超市的加工食品。连扔掉的洗发水空瓶也不会被放过,他们会一一记录下各品牌出现的频率。“日本企业做事的严谨和细致程度在当时引起很多讨论。”巫保民说。
  此外,由于伊藤洋华堂在成都采取了本地化的采购策略,让成都整个供应商的专业化程度都得到提升。“在日本,伊藤洋华堂的海鲜产品特别出名,但到了成都,它们就转变了策略,在本地供应商处采购生鲜货品。因为中国内陆城市的消费者不习惯吃海鲜。这一做法现在几乎成为商学院的经典案例。”《知日》杂志主编苏静告诉《好奇心日报》。
  2.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成都和日企就是气味相投
  “我觉得成都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和日本企业服务上的细腻特质有种天然的契合。”巫保民说。
  关于成都人民如何敢于消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当年私家车刚刚开始在国内兴起的时候,成都已经满大街都是车了。虽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奥拓,但成都的汽车保有量在当时和全国相比绝对是全国前茅。戴德梁行曾经做过一个免税品购买力的调研,覆盖全国
10 几个主要城市,结果显示成都人购买免税品的数量在全国能排进前三。
  既然成都人如此热衷于花钱买享受,那么以质量和服务著称的日企自然成为了猎奇的最佳目标。
年,伊藤洋华堂春熙店开业的同时宣布每晚 8 点后所有生鲜和面包全部 5 折出售。这一方面能用低价吸引顾客,另一方面也向市场传递了超市内永远只出售新鲜食物的承诺。这在当时的成都被人文是史无前例的创举。直到现在,不少成都人对伊藤洋华堂的评价还是“东西很新鲜”。
  而让谢凌印象最深的另外一个细节是,在伊藤洋华堂超市的卫生间里,每个隔间都贴着印有电话号码的纸条。一旦发生卷筒纸用完,或者需要点女性用品等紧急情况,人们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商场员工会马上为你送来。“后来成都很多其他商场也开始模仿这一做法,”谢凌说,“伊藤洋华堂为成都的零售业树立了全新的服务标杆。”
  对于优衣库、无印良品这样的服装品牌来说,它们选择成都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这里的消费者在体型和审美上比一些北方城市更适合它的产品。目前在成都最受欢迎的服装品牌还是日韩系的,比如
Basic House、依恋以及优衣库等等。而 Zara 的女装由于正装和职业套装的比例过高,多少遭到了成都人民的嫌弃。“在成都,曾经大家都觉得穿西服的不是卖保险的就是房产中介。现在尽管对职业装的接受度有所提升,但总体这里还是一座休闲之都,大家比较偏爱休闲装。”巫保民说。
  3.成都有着惊人的市场辐射能力
  在日本企业看来,成都所代表的市场容量远不止统计数据上的
1400 万人口而已。它不仅能覆盖四川全省 8000 万人,同时也是整个中国西部的门户,吸引着西藏、云南、贵州等周边省份的消费者。另外,成都本身就是个旅游城市,并且它是游客前往西部地区旅游的中转站。如果这样计算的话,成都的战略意义丝毫不比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差。2013
年,成都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10.2% 至 9108.9 亿元,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升至 50.2%。
发表于:17-06-23 06:42
“从商业角度来看,成都在国内绝对在所谓‘第一梯队’里,可以和一线城市比肩,甚至成都的某些商业业态可能会超过一线城市的量级,”戴德梁行董事、中国区商业地产部董事甄仕奇告诉《好奇心日报》,“它能吸纳整个西部地区的消费,因此成都的人均消费能力和一些品牌的单店销售额不见得比北京、上海低。”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各种机构的研究报告如今发明了包括“一线半”、“准一线”在内的各种词汇来描述成都超越行政区划的商业价值。
  辐射能力的另外一个好处是这里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尤其是对于从事服务和零售的日企来说,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伊藤洋华堂和太平洋百货在成都零售业的地位相当于“黄埔军校”。最早加入这两家日企的那批员工,现在不少都已经独当一面,有的自己在其他三四线城市经营超市,有的则在学习了伊藤洋华堂的选址技巧之后,成为了成都第一批商业地产方面的专业人才。
  4.发达的物流和仓储
  日本大地震之后,丰田、索尼、东芝等企业就开始考虑把自己的工厂转移到日本以外更加安全的地方。它们最终都选择了成都。
  这当然要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让成都成为了整个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也从很早就开始规划整个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目前,成都拥有许多功能完备的物流和仓储中心,覆盖从高端到地段的物流品牌,在整个西南地区是最齐全的。另外成都还是全国第四大航空城市,每天的空港都非常繁忙,进出口非常发达。这一点十分有利于丰田、索尼、东芝这样将厂房设在成都的日本企业。
  5.抱团效应
  如今,伊藤洋华堂在成都共有
4 家超市和 1 家 2011 年开业的购物中心。可以说在 1990 年代,太平洋百货和伊藤洋华堂在成都取得的成就是吸引其他日本企业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们在成都做的所有准备工作也让整个成都的零售市场变得更加成熟。
  甄仕奇回忆起自己打过交道的日本企业,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它们的协作能力非常强。“日本是一个有着商会传统的国家,日本零售商做事擅长抱团,相互合作能力比较强。”甄仕奇说。比如在成都的伊藤洋华堂内就有优衣库的门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已经进入成都的日本企业,它们的办公室大都在同一幢或者邻近的写字楼内。“伊藤洋华堂的办公室和伊势丹但就是一墙之隔,和优衣库也就是一街之隔,员工相互之间有交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巫保民说。成都的第一家北海道日式料理店就开在这个日企办公室扎堆的地方。如今成都和上海一样,有不少正宗的高端日料店。谢凌和同事也会经常光顾,因为觉得环境好,适合朋友聊天。和日料的流行类似,在成都,韩式咖啡馆现在也遍布大街小巷。
  6.机会,更多机会
  如今,想要在上海拿到核心商圈的物业,你需要付出的可不只是高昂的租金,还有漫长的等待。而在成都,情况总体上要好得多。不少业内人士猜测这很有可能正是无印良品将产品和业务最齐全的门店放在成都的原因。
  “品牌在一线城市面对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且一线城市的进入成本太高,房租、人力及相关成本增加过快。保守估算大约也会比进入成都高
3 成以上。”甄仕奇说。
  而再成都,天府新城等新区还拥有较多的物业选择余地,和若干年前的上海浦东新区非常类似。另外,当地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优惠力度也非常大。
  此外,从
2013 年起,成都的优质物业进入爆发期。从 2013 年的万象城、莱福士,到最近的国际金融中心。接下来的 10 月,太古里也即将在成都开业。根据戴德梁行的报告,预计
2014 年成都将有 24 万平方米体量的优质商场入市。这自然会吸引一些零售品牌跟随着进入成都。
  “未来成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电子商务的部分。另外不少日本品牌也还未进入,尤其是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日本潮牌。日企未来在成都市场也会更加细分。”谢凌说。
  事实上伊藤洋华堂已经在成都推出了电子商务的尝试,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下单,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这大概也是日本企业能在成都扎根的核心原因――它们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让它们更能在消费者中获得口碑和粘性。
发表于:17-06-23 06:49
楼上说成都商业好的,2016全国销售额前十的商场南京两个德基76.6亿,中央商场43.8亿,而成都为零。号称西南中心,1500万人就这水平?
发表于:17-06-23 09:47
回复 第27楼 的 @tsy2012:按你这个逻辑南京比北京上海强,南京实际上就一个主要商圈基本都在新街口,成都三大商圈比较分散
发表于:17-06-23 09:48
回复 第27楼 的 @tsy2012:按你这个逻辑南京比北京上海强,南京实际上就一个主要商圈基本都在新街口,成都三大商圈比较分散
发表于:17-06-23 10:05
上海北京可以说有多个商圈,这没有问题,但是并不妨碍南京新街口是中华第一商圈。
至于成都就不要搞笑了,两倍于南京的人口,成都有两个新街口级别的商圈吗?或者有四个1/2新街口的商圈吗?一群穷鬼能有什么商圈?
发表于:17-06-23 10:10
你是纸上看南京是吗?整天新街口新街口,自己逛街去哪不行,夫子庙,虹悦城,江宁百家湖,胜太路,仙林金鹰,往远点说汤山奥特莱斯砂之船,还有些自己都记不清的综合体,河西仙林在建的综合体也不少,本地人有多少愿意往新街口晃悠的,人多车难停,对我而言,新街口现在就剩三个地方有点优势了:德基的奢侈品略多点,新开的那个玩具商场大点,苏宁五星国美集中些,看电器方便点,最后一个是最大的优势,其他真没啥。至于什么五百强,随手搜下:,06年南京是75家五百强130个项目,现在过了十几年,自己看着办吧,地域黑有意思吗?
发表于:17-06-23 10:53
成都还是不行 在地震带上 西边几十公里远就是雪山 完全依赖国家的优惠保护政策 中央一旦断供 成都立马被打回原形 包括重庆也是一样。
发表于:17-06-23 11:10
呵呵,商场销售额前十,北京上海可比南京多多了。吹成都的商业,一个销售额前十的商场都没有,我不知道商业强在哪里。
发表于:17-06-23 11:11
我33楼就是回复你的。
发表于:17-06-23 11:18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周小毛的爸爸 的话:
今年成都落户的世界500强达到307家.成都的大区域影响力的确是他的强项...
如果四川也有苏锡常这样的发达地级市,500强就不用扎堆落户省城了,四川也不会成为靠财政转移支付的第二大省份了。
弱势群体中的霸王不是真正的强者,强手如林中的强者才是真正的王者!
发表于:17-06-23 11:26
回复 第35楼 的 @body_soul:苏锡常也没有多少500企业吧,整个江苏500强数量也不如成都吧。主要在上海
回复 第31楼 的 @satxx:05年成都在建已建的商业综合体136家,06年南京规划和已建的50家,成都商业太分散了,南京至少商业综合体不到成都一半
发表于:17-06-23 11:28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周小毛的爸爸 的话:
尼玛成都重庆是长一点房价就真打压。南京不就这几年房价厉害,以前没有杭州,,大连,温州,福州等城市高,你能说南京不如以上城市?温州房价曾经比北京深圳还高过两年呢...
温州如同股市中的妖股,股价虽曾一飞冲天但不能长久,南京如同一线大蓝筹股,房价股价长期稳定增长。成都重庆不过是三线蓝筹而已。
发表于:17-06-23 11:34
以下是引用 第36楼 @周小毛的爸爸 的话:
苏锡常也没有多少500企业吧,整个江苏500强数量也不如成都吧。主要在上海...
成都那么牛为毛GDP还不如一个地级市苏州呢?而且还差的很远!
发表于:17-06-23 11:40
回复 第38楼 的 @body_soul:gdp?
发表于:17-06-23 11:46
以下是引用 第10楼 @thefoxofdesert 的话:
成都无论从哪方面都是超越南京的,,,不要以为有了鸡第屁就感觉牛的不行了...
成都地铁晚于南京五年多,线路里程客流更是远不能跟南京比,这一现代都市的重要标志都大幅落后南京还敢自吹自擂!
发表于:17-06-23 16:10
以下是引用 第36楼 @周小毛的爸爸 的话:
苏锡常也没有多少500企业吧,整个江苏500强数量也不如成都吧。...
讲话要有根据!前年在江苏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就达360多家,
尼玛逼的用四川话说你小子是吹牛不打草稿,你这成都300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国内500强。
成都也就这几年才得瑟起来的,500强也是最近几年扎堆来的大多还没形成生产力,你要得瑟就不要向国家伸手要财政补贴!
发表于:17-06-24 12:23
以下是引用 第41楼 @body_soul 的话:
以下是引用 第36楼 @周小毛的爸爸 的话: 苏锡常也没有多少500企业吧,整个江苏500强数量也不如成都吧。...
讲话要有根据!前年在江苏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就达360多家,
尼玛逼的用四川话说你小子是吹牛不打草稿,你这成都300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国内500...
苏州就超过成都数量
发表于:17-06-24 14:17
都是从上海、苏州和广东迁过去的。苏州迁到成都的500企业有30多家了。
发表于:17-06-25 00:15
成都人一边领着国家救灾扶贫款,一边开着豪车逛奢侈品商城,心里真是美滋滋!至于灾区和大凉山,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天马行空的宅汉子……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挺进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到底强不强_第一财经
挺进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到底强不强
第一财经陈姗姗 实习记者楼畅 22:47
7 月20 日,2016《财富》世界500 强揭开面纱,在世界500 强的榜单中,共有110 家中国企业登榜,与去年的106 家相比,增加4 家。
尽管2016 年上榜的中国企业在收入和利润等主要数据上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500 强公司的平均水平,但与先进企业特别是美国企业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比如,上榜中国企业中,有相当数量集中在煤炭、钢铁、银行等传统产业,而对于美国,反而是沃尔玛、苹果等消费类、创新性企业占优。
经营优于全球平均
从今年的世界500 强公司榜单可以看出,全球企业在2015 年的经营状况依然不理想。
世界500 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为276340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11.5%,净利润也下降了11%左右。2009 年以来,销售收入第一次出现两位数下降。世界500 强上榜门槛也由2015 年的237.2亿美元下降到今年的209.2 亿美元。
在世界500 强中,只有137 家企业在2015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其他363 家企业出现负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近几年的榜单也发现,2015 年,进入世界500 强的中国企业盈利能力较2014 年大幅上升,但进入2016 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则稍有下降。
不过,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经营情况相比之下还优于全球平均。今年的世界500 强上榜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为553 亿美元,平均利润30 亿美元,而上榜的中国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571 亿美元和32 亿美元,略超过世界500 强公司平均水平。
比如,近年来不断拓展海内外市场的华为公司,今年的排名就比去年提高了近百位,位居500 强的第129 位,同样排名大幅攀升的还有海航集团,通过全球并购、打造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海航集团排名较上年上升111 名,位列第353 位。
受益于南北车的合并重组,新成立的中国中车集团也首次进入世界500 强,排名第266 位,而受益于&一带一路&的建筑工程类企业排名也都有增长,比如中国建筑从去年的37 位跃居到27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从去年的71 位提升到57 位,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从去年的79 位提高到62 位。
2015 年度,有106 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比2014 年度增加6 家。2014 年,有8 家中国企业位列最能赚钱的前50 强,而2015 年和2016 年则都有13 家企业入选。2014 年,有17 家中国企业进入亏损前50 的黑榜,2015 年这个数字则降低到了14 家,2016 年进一步减少到11 家。
产业结构缺陷
不过,如果仔细查看《财富》杂志同时发布的盈利能力最强和亏损额度最高的两个榜单,就会发现中国企业与全球的先进企业特别是美国企业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比如上榜的美国公司平均营业收入632 亿美元,平均利润达到51 亿美元,远远高于上榜中国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了世界500 强中盈利能力最强的50 家公司,以及亏损额度最高的65 家公司,中国公司分别占据13 和21 个名额。
其中,在盈利能力最强的红榜中的13 家中国公司多为银行,只有长江和记实业、国家电网、台积电和中国移动通信与银行业无关。而在这份盈利能力前50 的全球企业名单中,除了中国的银行外,仅有3 家海外银行上榜,分别是美国富国银行、美国银行,以及英国汇丰银行。
在2016 年世界500 强中,上榜的中国10 家银行的利润达到1816 亿美元,占上榜103 家中国企业总利润的55%。如果排除10 家银行的利润,其他93 家上榜的中国企业的总利润只剩1475 亿美元,如果再减去上榜的5 家保险公司的201 亿美元利润,那么,88 家非金融类企业平均利润就下降到14.5 亿美元,低于许多国家的企业盈利水平。
这与上榜中国企业大多还是集中在煤炭、钢铁等传统企业不无关系。进入2016 年榜单的中国企业中有6 家有色金属和钢铁企业,它们总计亏损21 亿美元。
记者梳理的亏损额度最高的榜单上,中国企业除了京东、联想、中国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外,其他公司均为能源化工或者钢铁金属采矿企业,其中能源化工企业有一半以上以煤炭为主要业务。
尽管在这份亏损榜上,海外的能源化工企业同样不太好过,不过,亏损严重的海外公司主要业务多为石油。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的缺陷。在500 强中,来自美国的苹果公司从去年的第15 名攀升到第9 名,而且依然是世界最赚钱的企业。与此相对应的,首次入选世界500 强的京东,则亏损近15 亿美元。
在食品行业和医疗保健两大潜力行业中,美国分别有12 家企业和8 家企业上榜,而中国企业却分别只有一家,即万洲国际和中国医药集团。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编辑:王立伟
还没有账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砂之船奥特莱斯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