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一生一生屠城5次,到底是「战神」还是「屠夫」

历史上的项羽:英雄?屠夫?霸王!_唐唐爱游戏_37阅读
历史上的项羽:英雄?屠夫?霸王!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又该扯历史啦。扯了这么多期历史,发现项羽是最不好写的人物。有人觉得项羽是个烧杀抢掠的屠夫,是个优柔寡断的娘们,是个承受不起失败的懦夫。可有人却觉得项羽是个光明磊落的汉子,是个当机立断的领导,是个宁折不弯的勇士。为什么?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同一段历史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大概是因为看者心境与三观不同吧。之前唐唐写历史总会有小伙伴质疑,说唐唐你瞎编不是这样的。其实读史只能看到谁曾经干了什么,而他为什么这么干就要靠自己推理判断。今天这样,给大家带来两个版本的西楚霸王项羽生平,事件都是完全一样的事哟!&圣母版一个年轻人,为反抗万恶的旧势力,和叔叔两个人揭竿而起,准备将美好的阳光洒向人间,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建立万世的和平。可惜天不遂人愿,在革命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叔叔被反动的旧势力给杀死了。自己和叔叔辛辛苦苦积累的资本被当年他们扶持的傀儡给骗走了。现在,这个年轻人什么都没有剩下,他有的只是一颗拯救天下苍生的心,和陪伴自己的八千子弟兵。旧势力的反扑是猖狂的,他们不仅杀害了叔叔,还将那些革命的火种一个一个的熄灭。这时,旧势力正在一个叫巨鹿的地方和最后的革命力量周旋。眼看,最后的火种也将被旧势力浇灭。年轻人知道他现在必须做点什么。不然他和叔叔当年的理想将永远不复存在。人间也将永远笼罩在黑暗里。年轻人不顾众人的反对,他杀死了他的上司,他烧毁了他的船只,他凿穿了他的军锅。他义无反顾,他要的只是那人间的一丝明亮,他要继承叔叔的遗志,他要推翻暴政,他要拯救苍生。他赢了,他创造了奇迹。他以微不足道的力量打败了最猖狂的旧势力,不仅如此,他还俘虏了敌人。不能让他们留在人间,年轻人想,做大事业必然要承受罪孽,如果不能让世人承受罪孽,那么就让我来吧。于是旧势力最后的战力被年轻人全部埋在了新安。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年轻人很高兴,终于,天下曙光即将来到。华夏大地将再次迎来美好的春天。他一把火焚烧了旧势力的老巢,代表着过去永远不在,未来即将开始。和千年前的贤王一样,他将与他一起领导革命的战友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华夏即将迎来新的篇章,苍生将为他的贡献而感激着,年轻人坚信。他没有留在最富饶的关中,他率领着八千子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终于不用战争了,他想。反动的旧势力被消灭,华夏大地和千年前一样,被分封。人民即将迎来永久的和平。没有想到的是,很快,山东有人叛变了,汉中有人叛变了,北河有人叛变了。刚刚和平的天下再次狼烟四起。年轻人不懂,年轻人不理解,为什么大家齐心协力推翻了万恶了旧势力,而他们自己却又变成了旧势力呢?没有办法,这也许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吧。于是他重新披甲上马,重新率领着他的八千子弟开始征战沙场。他小时候,学过剑,他小时候,学过书,他小时候,学过兵法。他现在战无不胜。他平定了山东之后,却发现当年和他一起革命的好兄弟,一个忠厚长者成了他最大的敌人。忠厚长者纠集了无数的乌合之众,趁他出兵在外,偷袭了他的家乡。年轻人和往常一样,打败了忠厚长者,一次,又一次。但是忠厚长者的韧性是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他不要自己的儿女,他不要自己的父亲。他派人偷袭年轻人的后方,让年轻人疲于奔命。年轻人不怕,他坚信正义在他的一边。无论忠厚长者用什么阴谋,用什么诡计。只要他永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要坚持,忠厚长者总有一天会败在他自己的手里的。连年的征战让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征战让自己和士兵疲惫不堪;连年的征战让好友战死沙场。年轻人累了,不想在战争下去了。忠厚长者看起来也累了,他和年轻人约定停战,永世和好。这也是一件好事情,年轻人想。无论谁赢都一样,只要人民安居乐业就好了。听说终于不用战争了,大家都很高兴,喝酒,跳舞,整整一夜,明天就能回家了。幸福充斥着军营。回家的途中,年轻人和他的八千子弟被包围了。被忠厚长者包围了。原来忠厚长者背信弃义。在年轻人回家的途中偷袭他。年轻人很生气,他知道,他是战无不胜的,他要打败忠厚长者。正当他披挂上马的时候,耳边响起了家乡的音乐,无数的家乡人在他周围歌唱。哦,不,家乡沦陷了。这时年轻人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家都没有了,我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起义,革命,奋战,杀戮,衣锦还乡。这一切不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的开心,过得快乐么?如果家没了,那么他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不,我要回家,看一眼,死也瞑目。带着这样的心情,年轻人开始向家的方向突围。一层,一层,又一层。打败了无数的追兵和堵截。终于到了乌江边。江的那一边,就是我的家。年轻人看着自己带血的盔甲,看着身边同伴的尸体。他想起四年前,自己和叔叔带领着八千子弟过江而来,目的是推翻万恶的旧势力,建立幸福的新世界。如今,叔叔死了,同伴死了,八千子弟也死了,和他们一起死掉的还有万恶的旧势力。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还活着。我还有什么面目去面对那些把自己的儿子亲手交在我手上的江东父老呢?家,安好。我回家,只会连累家乡。旧势力已经消失了。忠厚长者是一个好人,如果让他来管理这个天下也许比我还好吧。其实,最后,谁赢了都一样,只要百姓们过的幸福,我的死活又何妨?想到这里,年轻人拔出了剑,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念念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吟罢,剑以没入喉咙,年轻人就这样,倒在了乌江边,那一年他三十一岁暗黑版一个年轻人,在看到了旧势力声色犬马的奢靡生活后,自己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正巧赶上各地作乱,自己和叔叔趁乱杀死地方官独霸一方。欲望是无止境的,一个郡县已经满足不了叔侄二人了。于是年轻人和叔叔找到了一个替罪背锅的傀儡,借其名号继续扩大造反的声势。可惜的是叔叔的欲望大过了能力,造反事业刚刚有点起色就扑街了。当年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也趁机夺走了年轻人的基业,还派年轻人去送死。弱者没有资格指挥年轻人,年轻人无视众人的反对杀死了监视他的上司,烧毁了他的船只,造船了他的军锅。年轻人的态度很明确,活下去的资格要靠自己去争取,无论是谁。他赢了,他创造了奇迹。求生的本能让群乌合之众战胜了兵力悬殊的镇压势力,而之前等着看年轻人笑话的盟友们现在也只能跪着仰望他。至于那二十万的降兵,年轻人觉得弱者和懦夫没有资格活下去,于是挖了个大坑把他们全埋了。这时年轻人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感,那种能决定他人生死的快感。为了追寻这种快感,年轻人又一把火烧了旧势力的老巢,大火烧了三个月,火光真美。手下的士兵奸淫掳掠,年轻人也丝毫不以为意。之前找来的傀儡现在也是时候上路了,杀掉。为什么?因为我能。和各路盟友瓜分掉旧势力的战利品与地盘后,年轻人带着掠夺来的财宝与女人告老还乡。没想到别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境的,很快就有盟友因为战利品分配不均而造反。山东有人叛变了,汉中有人叛变了,河北有人叛变了。刚刚享受两天美酒与女人的各路诸侯再次打成一团。年轻人不懂,这些蝼蚁一样的盟友连呼吸都是拜自己所赐,有什么资格不满?也好,正好借此满足一下自己杀戮的欲望。年轻人力能扛鼎,目若寒星,仿佛天神下凡一般战无不胜。在他平定了山东,正沉浸在屠杀满城百姓的快感中时,却发现当年和他一起烧杀抢掠的好兄弟,一个泼皮无赖却在背后捅他一刀。泼皮无赖纠集了无数的无数的乌合之众,趁他出兵在外偷袭了他的家乡。螳臂怎敢当车?年轻人喝往常一样一次又一次痛打泼皮无赖,可泼皮无赖就像踩不死的蟑螂,他不要自己的儿女,不要自己的父亲。无赖派人偷袭年轻人的后方,一直给年轻人添堵。但年轻人根本不以为意,在战神面前使用这种小伎俩也只能延缓一下自己不可避免的灭亡,捏死这只蟑螂是迟早的事。在好几次险些被年轻人捏死后,泼皮终于屈服了。他向年轻人提出休战,平分地盘井水不犯河水。这才是弱者应该有的态度,年轻人这样想。他同意了停战,因为他知道泼皮已经害怕了,不可能对自己再造成威胁了。没想到泼皮前脚要回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后脚就背信弃义偷袭了年轻人。已经试了这么多次了,为什么就是不明白呢?年轻人再一次痛打了泼皮。不过这一次泼皮不一样,他带来了大量的盟友把年轻人团团围住,唱起了他家乡的歌。哦,不,家乡沦陷了。这时年轻人菜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自己虽然是天神下凡,但是手下的士兵是凡人,是蝼蚁。年轻人此刻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宝马和女人。为了不让别人品尝自己的战利品,年轻人在杀掉了自己的女人后披挂上马,决定再最后痛痛快快打一场。为了证明自己的失败是天意,年轻人率领仅剩下的部队一路突围斩将夺旗,到了乌江边。但是年轻人没打算逃,因为神是不可能失败的!只有战死的霸王,没有逃跑的霸王。其实年轻人不在乎谁能管理天下,年轻人自己根本就没想过要管理天下,或者如何管理天下。自己当初只是想打败所有阻碍我的敌人,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而已。战无不胜的我如今为何落到这步田地?想到这里,年轻人拔出了剑,横在自己的脖子上,念念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除了天命,年轻人再也找不到自己会败给一个泼皮的理由。吟罢,剑以没入喉咙,年轻人就这样,倒在了乌江边,那一年他三十一岁。读同一段历史,有的人看到一个英雄,有的人则看到一个屠夫。而实际上呢?恐怕是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清楚吧。项羽就属于比较典型的天赋异禀过早成名的例子,很像有些年纪很轻就名满天下的明星、运动员,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而心智却停留在14岁。纵观项羽的一生就是个永远没走出青春期的孩子,快意恩仇、任性而为。你可以说项羽是失败者,但对于项羽来说他的人生是完美的,没有败绩、没有忍辱负重也没有苟且偷生。所有人都想赢,但多少人想过到底怎样才算赢?是像刘邦一样屡败屡战不择手段,最后开创了新的文明,还是像项羽一样战无不胜肆意妄为,最后一败而流传千古呢?咱们看见一个拿着放大镜烧蚂蚁的孩子顶多觉得这孩子有点会玩,可如果看见一个坑杀20万“蚂蚁”的孩子呢?在项羽看来,这世界上只有三种人:项羽、朋友和弱者。在项羽的眼里,弱者的生命就是如同蝼蚁,甚至不如蝼蚁。唐唐这里不是在为项羽洗白。但是在批判项羽这种人的时候也请想想:如果你有这种力量,你在那种情况下又会怎么做?很多人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指指点点,实际上这种人大部分都是除了道德的制高点无处可去。没有勇气和能力做“坏人”的人,只能选择指责“坏人”。就好像打不过别人的人总会说打人不对,对吗?上边的观点唐唐也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大家思考。毕竟思考才是看历史的目的嘛!小伙伴们你们是怎么看的?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明天见!还想看更多?识别下面关注二维码就行了
扫描二维码关注唐唐爱游戏
微信号:igame110 描述:除了玩游戏,还记得玩我哟真相:项羽没有自刎在乌江
真相:项羽没有自刎在乌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这四句诗句表现了英雄末路那种血色残阳,在历史的上空回荡了二千多年,项羽这个令人扼腕的悲剧英雄形象牢牢印在后人心中。没有人怀疑项羽是大丈夫大英雄,他自刎乌江那一下,豪气冲天,自古以来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来。
那么,项羽真的是力拔山兮,爱兵如子,能与兵士同生共死的大英雄大丈夫吗?事情的真相还原出来恐怕让你目瞪口呆大跌眼镜。
楚军还有多少人?
我们先看看太史公司马迁是怎样描写那段历史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上面这两段话是司马迁的原句,这两段话说明了什么呢?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这句话告诉我们,项羽军队在垓下大营,虽然说“兵少”,粮食也吃完了,但这个“兵少”是相对汉军的“兵围之数重”而言的。据《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之卒可十万”,这就是说项羽有十万人的军队。汉军五路大军、合计有五六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虽然经过此前与刘邦汉军激战会有所损失,但至少还有数万的楚军,这一点是肯定的。否则,汉军可掩军冲杀直接就将项羽的全部人马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就是了,也不必费心机玩什么“四面楚歌”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这下面说项羽率骑兵800壮士夜间突围,天亮后汉军才发现,派灌婴率领5000骑兵去追击。
项羽是输不起的统帅吗?
项羽一生纵横疆场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司马迁描写项羽时的表情大多是“怒”、“大怒”、“瞋目而叱之”。给人的感觉他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冷血魔王。在垓下之战前,“诈阬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烧秦宫室”、“强杀秦降王子婴”这一系列血淋淋的“战果”,使项羽的内心相当的自负。他亲自统帅的部队还从未遭遇大的失败,也就是说他没有过经受挫败“培训”。
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让楚霸王很没面子,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一向刚愎自负感情用事的项羽终于丧失了勇气,他胆怯了,“直夜溃围南出”。他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的其他在垓下大营的数万楚军大军怎么处理的?其中还有项羽从江东带出的八千才俊。
《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战役中,汉军对楚军“斩首八万”。而楚军总共才有10万人,可以说经过此役基本上全军覆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楚军的英勇顽强,他们留在原地与汉军死战,这个结果是在主帅弃军而逃之后发生的。他们被他们的大英雄项羽抛弃了。
这只能说,当了逃兵的项羽只能赢得起,却是输不起。
为何不肯过江东?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歌颂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英雄气概的绝句,使她和项羽一起万古流芳。
突围的项羽是想回到他的江东去的。他已经到了江边,还有亭长驾船渡他,他有机会“过江东”的。可是人们不禁要问,项羽怎么突然间又改主意了呢?逃到乌江岸边的项羽痛定思痛仰天长叹:“我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出来征战,现在无一人生还。纵是江东父老同情我,还将我看做霸王,我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呢?”项羽就是这样想的。这也是大多数人认为项羽不肯过江的原因。
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这段话是说,诸侯反对暴秦刚一开始,越王句践之后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已经占有江南大部,因为项羽没有册封他们为王,固“不附楚”。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江南广大地区已经不是当年项羽起兵时的局面,东越人是站在刘邦一方的。汉五年时,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江东大片土地已经成为刘氏天下,江东早已不再是他起兵时的江东了,项羽的后路已被切断。光杆司令的项羽逃回江东,要想在江东卷土重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几无可能。这些客观情况项羽自然是知道的。
朱东润《史记考索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说:“其间堂邑侯陈婴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为王,羽虽渡江,天下事已无可为者,此则时势所趋,不特愧见江东父老已也。”“羽虽渡江,天下事已无可为者”。这里在说,项羽即使渡过江去,天下已经没有他项羽什么事了。
渡江是死,不渡江也是死,还不如死得慷慨一些“丈夫”一些。项羽最终做出了放弃过江的决定。于是说出了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等话语。倘若有办法,堂堂大丈夫顶天立地的项羽怎会出此下策。既然是逃也是死,战也是死,何不带领军队死战,玉石俱损当是多么壮烈。干脆一点,与士兵生死在一起,至少不给后世留下话把。
项羽是自刎了,但他是走投无路之际不得已而为之,结果却落了个孤家寡人自刎乌江,连尸首也遭到了四分五裂的下场,囫囵不得。他置数万人马于不顾,抛弃了大部队,为他出逃当了炮灰。项羽当了临阵脱逃的懦夫,若说他仗义义气,“岂不谬哉!”
项羽是大英雄?还是嗜血屠夫?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这几句话绝对够劲。项羽一生参战七十多次战役,每战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从没打过败仗,轻轻松松地就称霸天下了。这样看来,项羽绝对是大英雄了,不含水分的大英雄。
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再看看项羽都干了啥。
《太史公自序》明确地指出:“子羽暴虐,汉行功德。”这就是说项羽残暴狂虐。《项羽本纪》里记录他的每一件大事差不多都是杀人放火的。项羽一露面就开始杀人。
项梁、项羽因为杀人躲在吴中避难。秦二世元年陈胜起事,会稽郡守殷通找项梁商量,可项梁、项羽把殷通杀了,项羽又乘兴杀了百八十人。于是项梁当了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
楚怀王自定陶之败后迁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手。他却是理直气壮的将宋义杀了,篡取了上将军的位子。
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马上就把当初起事时拥立起来的“义帝”楚怀王杀了。
在项羽的一系列“战绩”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两个词“阬之”、“屠之”,而且无论军民,一律“阬”“屠”。最著名的“阬之”是前207年,鉅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在秦将章邯率众投降归楚之后,项羽担心降兵可能生变,一夜之间“击阬”降卒二十余万人。他就是如此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
彭城一战,他指挥楚军先杀了十万汉军,汉军向南逃入山地,他们追击到灵璧东面的睢水边上,又杀了差不多十万汉军,以至于尸体堵塞了河道,“睢水为之不流”。
楚军攻下荥阳,他把假冒刘邦助他突围的纪信给烧了。俘虏了御史大夫周苛,项羽对周苛劝降,周苛对项羽嘲笑一番,项羽又把周苛扔到大锅里给活煮了。
项羽为迫使王陵投降,抓到他的老母来招降他。没想到王陵老母却以自己的死来激励儿子跟他作对,项羽盛怒之下,下令把王陵老母的尸体扔进沸腾的油锅中。
有人骂了他“沐猴而冠”,他竟把那人扔到大锅里给活煮了。
这已经足够多了,这种充斥血腥的英雄事迹还是不要再罗列下去了。
《淮阴侯列传》记韩信:“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这里是说项羽所到之处无不是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不敢依附。项羽虽然是霸王,但民心尽失。
《贞观政要诚信》记载唐太宗与侍臣讲“去食存信”问题时曾说:“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这是讲“项羽引兵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的历史事件,批评项羽就如强盗一般,不仁不信。
《高祖本纪》中记有王陵的话:“(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范增及诸老将都说:“项羽为人傈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项羽是大英雄?还是嗜血的屠夫?不言而喻。
项羽真的“自刎乌江”吗?
计正山,一个普通的教师,他最早提出:霸王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即今定远县境内,距离乌江还有240多里路程)。石破天惊,颠覆了千余年来人们对项羽之死的传说。
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在其文《项羽不死乌江考》中也明确提出赞同这一观点。
“项羽身死东城”,这个观点不是空穴来风,载于史书之中。
《史记》中写项羽“身死东城”的肯定性文字至少有两处。《史记项羽本纪赞》就曾点明“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直截了当:“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汉书灌婴传》也有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定远县志》记载:“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乌江自刎”的说法在《史记》、《汉书》均没有提到,到了唐代也未有文字可考。
那么,为何“乌江自刎”的说法流传了千年?
计正山认为,项羽乌江自刎只是乌江岸边的一个传闻,司马迁之所以采用,是出于满足民众的愿望,同时也饱含了他的情感。
冯其庸也考证了项羽乌江自刎说的渊源。他说,他看到的最早记载项羽乌江自刎的文字资料,是元代中期剧作家金仁杰的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他在若干年前去乌江调查时,走访问了当地人。当地人提供的“证据”是元杂剧中艄公说的“渡马不渡人,渡人不渡马”。这样的“传说”拿来作证据,明显站不住脚,谁都会认为太牵强了。
项羽乌江自刎先是民间传说,后来形成了杂剧,这样就广泛传播开来了。但它毕竟不是史实,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项羽为什么失败?
项羽虽武艺出众,勇猛过人,但他自身性格刚愎自用有着明显的缺陷。在用人上有失无得,苛礼唯亲;多疑嫉才。既不能尽己人才,更不能尽人之才,受打击后又一蹶不振的“情绪型”,这是他遭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项羽在战场上是一个无往不利的猛将。但他血气方刚有勇无谋,是没落贵族阶层中盲目自傲的典型代表,又喜欢沽名钓誉,逞的只是匹夫之勇。
项羽视生命如草芥,视杀人如儿戏。一系列的杀人屠城的倒行逆施注定了他的失败。
英雄的首要条件是悲天悯人,维护正义。这两点项羽一条也做不到。项羽本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他只能做将;遗憾的是历史却将他推上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政治上的幼稚、愚蠢导致他最后的必然失败。
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赞》中批评项羽死不悔改, 说什么“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其实。项羽的失败本是一开始就注定的,这是人为的因素,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去怪罪什么“天亡我”,这才是十分荒谬的。
项羽曾取得过辉煌的开篇,但也不得不接受覆灭的结局。
项羽也终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位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王 伟)
[真相:项羽没有自刎在乌江]相关文章:拥兵十万的项羽,在垓下之战为何没能上演彭城奇迹?拥兵十万的项羽,在垓下之战为何没能上演彭城奇迹?男神说历史那些事百家号项羽作为不世之英雄,在秦末混战的中原大地上,确实曾经凭借自己的勇猛和胆识,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漂亮仗,尤其是彭城一役,以三万轻骑兵,完胜刘邦组织的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可谓四两拨千斤,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不过,在楚汉战争的棋局之中,项羽下过一着最臭的棋,那就是他把义帝给杀了,给了诸侯们口实,给了刘邦机会。刘邦在洛阳新城三老董公的建议下,命令三军缟素,为义帝发丧,然后以“诛无道”为理由,联合魏、韩、赵、塞、翟、殷等诸侯国,组成了一支五十六万人的联军,杀奔彭城而去。当时,项羽正带领楚兵精锐北伐攻齐,留守的不过数千老弱残兵,以五十六万大军进攻一座只有数千兵马守卫的城市,如同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扑蚊蝇,大军未到,守军早已闻风而逃,彭城不战而降。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留下大部分将领和士兵继续战斗,自己精选三万骑兵,快速南下,千里奔袭,反攻彭城,经过一场精心策划的偷袭,竟然将五十六万诸侯军,打得七零八落,汉王刘邦差一点被俘,可谓完胜。然而,有如此骄人战绩的项羽,拥十万之众,却被刘邦的楚军清零,在垓下之战中完败,这又是为什么呢?细究原因,一是刘邦狡诈。刘邦、项羽对峙广武涧后期,项羽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刘、项议和,规定以鸿沟为界,刘拥西,项得东。然而,当项羽释放了刘氏家人后,刘邦转眼就撕毁了和约,领军追杀楚军。二是军力悬殊。当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后,以为韩信、彭越会如约而至,但久候不至。刘邦恩将仇报,暴怒之下,项羽反击刘邦,汉军大败。刘邦只好逃回营垒,高壑深沟自守。刘邦后用张良之策,写信给韩信、彭越,承诺只要他们合力攻楚,将给予疆土分封。于是,韩信、彭越即刻进兵。接着,汉将刘贾招降了镇守九江的楚将周殷,得到九江许多兵马,加入夹击项羽的队伍。于是,刘邦、韩信、彭越、刘贾,几路大军浩浩荡荡,与项羽楚军会师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作最后的决战。当时,刘邦的兵力不少于三十万,项羽十万,与彭城之战不同的是,彭城刘邦的军队为诸侯联军,各为其主,人心不齐。而此时,刘邦这三十多万军队,几乎全部是他的嫡系,又正是节节胜利的时候,士气旺盛;而项羽此时为败军,士气低落。三是谋略不对等。垓下之战是韩信领导的,加上张良、陈平等一起谋划,刘邦居中坐镇,战斗中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都是顶尖战略战术。反观项羽,连一个范增都容不下,还会有什么人能给他出奇计呢?只能硬拼,但这种大兵团作战,单靠霸王蛮力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时势不同,彭城之役,项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要强过垓下之时,可谓气数已尽;又比如,项羽儿女情长,为一虞姬牵肠挂肚,影响了他的精力;还比如,意气用事,身边十万之众,打到只剩下二十几人,他还兴致勃勃地同汉军单挑,玩小孩子的游戏似的,如何不败?于是,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边,结束了他年仅31岁的生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男神说历史那些事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男神说历史,说的惊天地泣鬼神!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羽为什么屠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