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感觉要鼓出来里的子弹,六十年前取出来了,为什么还有

六十年前广东第一次美展 军阀陈炯明自任会长
来源:大洋网
作者:胡根天
  记六十年前广东第一次全省美展的凤波
  胡根天
  1921年至1980年,差不多满六十年了!中国共产党就在1921年诞生,也是中国社会走向新生的一年。这一年在广东来说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军事上孙中山、陈炯明还在合作,取得了胜利:粤军从1920年底由福建打回来,把侵踞广东一年多的老桂系军阀陆荣廷、莫荣新等赶走了,广东人皆大欢喜。正是由于政治局面的改变,社会出现一时的活跃景象,其中美术界也无例外,首先是全国最早的一间公立美术学校――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于是年酝酿筹备;次年(1922年)四月在中央公园内盖搭临时校舍正式开课了!早在1921年十月,是一批画家组织的一个美术团体名为“赤社”的成立;同时在永汉北路(现在北京路)一间师范学校内,举办了广州破天荒的第一次西洋画展览会;接着就是由政府倡办的、规模较大的广东全省第一次美展的出现。
  广东全省第一次美展,筹备了几个月,便在1921年十二月借用广州市文德路广东省图书馆展出。展览会是由当时粤军总司令兼广东省省长陈炯明担任会长,副会长是画家高剑父,顾问是律师谢英伯,还有画家高奇峰、赵浩公、温其球、姚粟若、李凤廷、陈丘山、梁銮、胡根天、徐藏龄、刘博文(女)、雷毓湘、金乐仪(女、工艺美术)等任审查委员,分别担任中国画和西洋画及工艺美术等出品的评选并协助筹备。高剑父比较多负责具体工作,曾亲自到上海和香港征集出品。出品人不硬性规定是广东籍。因为这是广东第一次全省美展,广州市出品踊跃自不在话下,各县也有展品送来。我记忆起中国画出品有三千多件,西洋画二千多件,还有少数刺绣、雕刻等工艺美术品。美展会向来最感麻烦的是出品的评选问题,不论西洋和东洋都曾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不少纠纷。这一次省展的评选,中国画方面,由于以高剑父、高奇峰为首由日本引进的比较倾向于形似的画法(当时叫做“折衷派”),和我国传统――主要是宋、元以来已经形成的各家画法之间,在过去几年间首先由高剑父挑起争论,人为地造成较大矛盾和对立,互不相让,甚至互相攻击。因此,在这一次美展评选一开始又出现了争论。争论的结果,就不得不把国画出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二高等负责评选,另一部分由姚粟若、赵浩公、李凤廷等负责评选。因此,以后十多年间,双方壁垒就筑得更厚,对立也更大,一直持续到对日抗战时期及其以后才各有新的体会、新的谅解和新的动向。这个过程是值得回顾和玩味的。编写广东近代美术运动史应当有所了解。
  西洋画的评选,风波可更大,出品人为了要给自己被落选的出品争气,动口、动拳、动枪都表演出来了。参加评选的审查员有陈丘山、梁銮、徐藏龄、刘博文、雷毓湘和我。几个人事先开过一个会交换评选意见,决定凡是临摹、抄袭以及商业广告的作品,一律不能入选。这本来是美展或画展会习惯的通则,不应有什么争论。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过程。六十年前作为西洋画这一棵艺术之花在中国还是开始萌芽,所以什么是西洋画,西洋画作品怎样产生,要不要从大自然中直接抓取题材,作为文艺创作要不要深入体验生活等问题,是不深究或全不理解的。据笔者的回忆,当时广州市私人开设的画社或美术学校大约有二十多间,如果把大新街等处以描绘嫁娶喜庆用的油彩画商店算进去,数量就更多。这些画社绝大部份是商业性质,招收学徒、教授绘画,最重要的工具就是一把放大尺,材料就是什么炭粉或叫做炭精,成品就是人像,有时也搞一些风景。其次也有一些自以为是出人头地掌握新画艺的,则喜欢以彩色临摹外国输入的复制画或明信片;并且以此教授学徒。还有一种是以写广告画为生活的,和商店或工厂取得联系,占占自喜地以写月份牌为能事,主要题材就是当时小说界所谓“鸳鸯蝴蝶派”所描写的美人那种柔媚不健康的体态。由于时代进展,新文化还局限于一个所谓启蒙阶段。这一次评选西洋画出品,可以预想到是一次冒风险的行动。也许因为是冒风险,进行评选三天当中,审查员有四、五个人借词避席了。情况还不止此,当时的出品人不少是在社会上有他们的活动和声望的;有些事先大造舆论,说自己的作品怎样好,并且曾得到某某元老或某某名人的赞赏,这一次一定会获得金牌奖(当时曾宣布过金牌、银牌、铜牌和奖状四种奖,但展览会结束后,据高剑父说因经费无着取消了。)出品中又有两幅在框子上边挂上一条红带子和簪上一束绸花,意思大概是表示高贵。有人甚至大弄玄虚,吹嘘他的画有特别优点,不怕水浸和火烧。诸如此类的自我宣传。可以看出当时出品人是怀着怎样意图的。审查员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应付,的确是值得考虑的。
  评选开始了,原则不能放弃。我们首先就把千幅以上――其中包括孙中山肖像三百多幅、陈炯明像二百多幅的炭粉相以及炭粉风景画全部淘汰;其次不论油画、水彩、粉彩、铅笔等的临摹品以及广告月份牌画也给它落选了。结果入选作品只有一百五、六十幅。另外加上审查员出品合共差不多二百幅。
  展览会开幕在十二月那一天,我现在记不清楚了。举行开幕仪式时,陈炯明也来参加,还请照相馆派人来摄了一张十二时全体职员照片(我现在还保存这张纪念性照片)。全部入选作品共约一千多件。中国画、西洋画、工艺美术品等共分十多个厅、室陈列,可谓琳琅满目。西洋画出品中最突出的为李铁夫两幅差不多一百号大小的油画风景和三幅油画肖像。这几幅作品,是早年李铁夫在美国纽约送给黄兴,又由黄兴(黄是辛亥革命运动领导人之一)带回上海放存在家里的。黄兴逝世后,由他的儿子黄一欧保存。高剑父到上海征集作品时又将这些画带回广州。李铁夫是中国人到外国学西洋画最早的一个。他不但是个杰出画家,而且在美国还帮助孙中山开展革命运动,贡献了不少力量。1927年回国后,曾拒绝孙科为邀请到南京为蒋家王朝的大官僚写相。数十年间翱翔于香港两粤,以绘画艺术创作终其身。留下作品不少。冯钢百是李铁夫在美国时的老朋友,1921年回国,他以油画肖像、人物及静物著名,作品也在这一次省展开始和群众见面,他写了七十多年画,今年(1980年)九十七岁。陈列的油画还有梁銮、雷毓湘、陈抱一、许敦谷、关良、刘博文、徐藏龄、刘镜源、蔡威廉、梁鼎铭、欧阳胡根天等人的出品。水彩画作品有陈丘山、徐守义、梅与天、容有玑、黄英、黄超白以及一些学校送展入选的师、生写生静物画和风景画。铅笔或木炭素描也有,但不多。中国画方面,作者和幅数比较多,现在所能记忆的,除审查员高剑父、高奇峰、赵浩公、李凤廷、姚粟若、温其球等作品之外,单就广州地区还有陈树人、何香凝、张纯初、卢振寰、卢观海、潘致中、黄般若、黄少梅、容祖椿、黄君璧、邓芬、罗卓、李耀屏、冯湘碧、刘群兴、黄鼎萍、张菊初、沈仲强、李居端、苏卧农、叶永青、张坤仪、黎葛民、容星哲、潘达微、蔡哲夫、周叔雅、崔鸣洲、&&等数十人的出品,队伍相当庞大。这个队伍,虽然存在着派系的争论,但在群众面前合一炉而冶之,百卉并陈,品评不要求一致,艺术要有民主气氛,是合乎观众的要求的。
  展览会开幕之后。观众挤拥,自不待言。到了第二天的早晨,高剑父派了一位职员匆匆忙忙来找我和陈丘山,告诉我们昨晚有五个带着枪的军人闯进会场,要找西洋画审查员算账,声言见一个打一个,来势对我们不利,叫我们两个赶快搭穗港轮船逃避。我们了解情况之后,立刻找徐藏龄审查员请她去见粤军参谋长邓铿(仲元、与她是旧相识,)告知此事。邓表示支持我们,叫我们不要走。这五个军人原来是虎门要塞司令、长洲要塞司令、某某司令(其中一个是姓吴的)和某某参谋等,他们来到会场闹事,原来是为了某某女士几幅临摹风景油画出品落了选,认为这是极大丢脸,要打“不平”。后来这几个军人又去见陈炯明,向陈提出要求撤换审查员,从新评选,想为某某女士出气。陈炯明制止了他们,结果取闹不成,这是一次有趣的表演。然而由此,我们也可窥知当时的骄将悍率军纪腐烂的情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着有几个落选者别出心裁,把落选出品领回之后,便催用了两辆小运输车,把作品挂在车上,沿着惠爱路(现中山路)燃放鞭炮,喊冤叫屈,想博取舆论同情。报纸也被利用,为他们叫喊,一家叫做“互助”的日报,连续刊载几篇文章向审查员攻击,并且造谣言吹嘘某人留学英国学画多年,某女士是美国大画家沙金的高足,作品深得沙金的赞赏等等。这都是自欺欺人的。我们经过调查,便在《国民日报》给予驳斥和揭发,一场笔墨官司才告停息。
  那一次全省美展开了一个月(起止日期记不清楚)。当中虽然发生了一些风波,但对于广东美术多方面的发展,作用是显著的。特别是对于西洋画方面的理解,在观众中逐步踏上了正确的方向,给予那些以擦炭相为号召引诱青年或以临摹抄袭为本领的不正之风一次无情的打击。这对促使他们改弦易辙,以免走向没落,妨碍艺术前进上,是有好处的。事实告诉人们,省展开过之后,不少商业式贻误青年的画社或美术学校逐渐收盘了。这种转变是值得高兴的。作为史料也是值得一记的。
  (市文史研究馆供稿)
(责任编辑:宋晨希)
原标题:记六十年前广东第一次全省美展的风波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当前位置:&>&&>&&>&
秋石客:新中国六十年政治简史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跃进,是前无古人的,正因为如此,在探寻新中国的六十年艰辛道路上出现成功与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都是不可避免的。后人在总结前历史的过程中既不能割断历史和掩盖、歪曲、丑化历史,也不能美化历史,要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新中国健康发展服务。
  在新中国六十年的历史中,可以说是惊涛骇浪不断,天地反覆,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对于一个新型国家的创立过程中也是正常现象。先是毛泽东完成其第一个天翻地覆,终结了蒋介石为代表的私有制为中心的旧中国,建立了没有斯大林的斯大林式公有制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官僚阶级社会初步形成;然后毛泽东进行了第二个天翻地覆,推翻和调整斯大林模式不足一面,把矛头对准党内走资派和官僚,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进行否定之否定(对否定过蒋的中共民主派精英进行否定),欲建立毛主义的大众政治参与的更加迈进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中国;由于毛泽东在文革中并没有完成左派的大联合等各种复杂因素使文革最终失败,相反促成了中国官僚阶级和走资派觉醒和利益大联合,形成了第三个天地反覆即邓小平式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重建了旧中国。
  新中国的六十年历史,可以说是充满惊涛骇浪。按中国传统文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六十年一甲子,中国将进入新的天翻地覆历史大变动时期,一个在肯定文化大命正面和一个否定改革开放负面的基础上的新政治潮流正在出现。
  纪念新中国,是纪念六十年还是三十年是左中右的分水岭。左派是纪念前二十七年、批判和反思后三十几年;右派是纪念后三十几年、否定和妖魔化前二十七年;中间派是有扬有弃地整体地纪念六十年。
  那么,什么样的纪念思路是正确地呢?笔者倾向于站在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立场上有扬有弃地整体地纪念六十年,不能割断历史和掩盖、歪曲、丑化历史,也不能美化历史,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认真总结和分析新中国六十年之变迁,对预测中国及世界未来走向和创新新社会主义是很有必要的。总结和分析新中国六十年之变迁范畴很广,难度很大,本文主要从政治层面作些分析和总结。
  一、毛泽东占主导地位时代
  笔者用所谓毛泽东占主导地位时代而不用毛泽东时代措辞,是考虑到真实的毛时代历史现实,在毛主席活着的时候许多领导权并不在毛派手中,反毛路线的潜流很大,否则,毛泽东就用不着搞文化革命了。虽然如此,毛泽东毕竟是中共一把手,他基本主导着新中国前二十七年,因此,叫毛泽东占主导地位时代是正确的。
  (一)、新中国暗流涌动的十七年
  毛泽东占主导地位时代又可分两个阶段,从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的十七年,可算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文化革命。
  毛泽东作为中国的开国领袖,对中国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费了一番周折的。
  第一条路是走低级或高级资本主义道路。当时来讲,蒋介石的道路等于被人民所否决,当时走美国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就主席本人来讲,也是共产主义者,他也不希望走这条资本道路,他在年轻的时候搞过资本主义实践,在湖南搞五权分立,知道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不像现在很多的年轻人说的,毛泽东没出过国,不懂资本主义。北京那些大右派们,很有名的人,搞资本运作还没有毛泽东那两下子,毛泽东在湖南省搞过五权分立的实验,后来进一步认准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并不为党内多数派所认可,多数人认为(包括自由派和马克思正统派),中国走资本主义才是最佳选择。
  第二条路是走苏联的路。苏联的路,当时很多人,大多数党内的人,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毛主席并不感兴趣。
  第三条道路是走中国自己创新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看毛泽东著作的时候,有一个新民主主义论,讲的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他的意思是搞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什么是新民主主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对资本主义不加以消灭,是加以利用和限制,条件成熟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在党内没有形成共识。后来受了共产主义的影响,走到了斯大林的那条道路,表现在政治上,斯大林是独裁的,对集中就没有任何制约,产生了官僚特权制,很不好。毛泽东想补民主这一课,后来做的很多事,都是要补这一课,但是由于文革失败了,没有补下来。在政治层面上,斯大林复活了封建政治,毛主席想变一下。经济上斯大林的计划有些僵化,毛泽东希望搞一个有弹性的计划经济,所以思路不一样。主席可以这样讲他,他的一生都是为了中国创造一个新的道路而奋斗,拿现在的语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此,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是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包括牺牲。
  我们在学习理解毛泽东时候的,主要要学习理解他的开拓性。谁是鲜活的社会主义开拓者?是毛泽东同志,现在很多人搞错了,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毛泽东从来没有照搬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东西,他总是和中国的土地上的一草一木紧密的结合,和别的书呆子是不一样,和一帮别有用心的人是不一样的,但是可惜的是,他老人家的命不太好,知音少,没成功。历史的很多东西都有个暴露过程,包括走资派。好比下棋的时候,毛主席他看七八步,我们看两三步,跟不上他,当时不理解,现在棋走到这儿了,才知道毛泽东真高。当时是不行,大多数人不明白,还胡说毛主席的水平不怎么样。
  建国后前十七年新中国有如下重大问题:
  1、权力分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把手难当的很,当时是一团乱麻,战争刚刚过,到处有很多的垃圾,创伤,需要平复、清理。作为毛主席来讲,在权利分配方面就很伤脑筋,建立一个能各方面都说的过去的组织,很难。你们可以研究一下,是许多人不满意,特别是战功多的人不满意。你们看第一届政府班子就知道了,那么多民主党派占据那么多的位置,包括国民党投降的将领,按说是不应该的。我们的将领浴血奋战,他们为什么就不能占据这么多重要的位置?但是主席出于全局性出发,压制党内的一些功臣,权利分配方面很难一碗水端平,造成一些人的不满。
  2、镇反和国民经济恢复
  怎么样恢复?当时恢复经济不是很容易,基本上没经济,现去组织、筹备。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就要求全党,要把工作中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要学会城市工作。这个也付出的很大的心血。这期间,两党斗争,国民党和共产党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国民党的特务分子,暗杀,投毒,破坏,此起彼伏,蒋介石留下很多专门搞这方面破坏的人。所以主席,就下了一个决心,镇反,杀掉了一批,但是,镇反是不是杀的过多了?这要两说,因为镇反当时受权过广,那个时期的杀人权利放的很宽,当时相当于市县级就可以决定杀谁,所以大批的国民党特务,会道门头子,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什么的,被杀掉。因为不杀,老百姓民心不稳,比如大地主,如果不杀掉,百姓怕将来反水过来,老百姓对地主的地不敢分,怕还乡团。所以很多因素决定了要镇反,这是需要做的,有个别错杀也难免。
  3、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是主席一生当中非常难作抉择的大事之一,为此,他几乎多少天都没有睡好觉,很多党内同志不赞同,大多数人是怕支援朝鲜跟美国干没有把握,打败了怎么办?胜负得两说。但是主席是从他的国际主义理论上出发,从地缘政治出发,又很重视感情,人家求到你了,你不帮助,总不是那么回事。另外,他不信美国人不侵略中国,琢磨再三,决定出兵。从战略上讲,中美开战是早晚的事,不是你打不打的问题,把战争打在异国更划算。这一点被许多人忽视了。想要赢得和平,必须用战争赢得和平。只有战场上获胜,和平的把把握性更多一些,这是辩证法。现在的许多领导人不懂这个道理,片面迷信和平。所以朝鲜战争,打是对的。对参加朝战,现代历史上议论纷纷,评价的不一样,褒贬不一。有一部分人说得不偿失,死的人不少,把美国得罪了,两国交恶了,国民经济受损失了,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美国得罪不得罪,不是咱们得罪他,是美国他们先动的手,不是我们先过江。影响经济,未必,因为朝鲜战争发生以后,整个中国处在一种战争状态,焕发了民族爱国主义情绪,等于是战时的状态,大家的劳动热情,空前的高涨,并没有影响经济。得失不得失,要算大账,我觉得那场仗打的非常关键,中华民族真正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大较量,是连续发生二起,一起是和日本,另一起就是美国。怎么看?有人认为打日本不只是中国人民干的事,是苏联出兵中国,是美军参战,包括日本也不服,瞧不起中国人,你们没打败我们,不是你们,是你们同美苏合伙打败的我们。这个观点不成立,有一个小账可以分析,比如说,日本人打蒋介石,打了八年,也没打下来,只占领了部分中国领土,毛泽东消灭蒋介石只用四年,解放了整个大陆,你说是谁厉害?如果主席有二三百万军队和日本决战,一定可以打败日本,我们中国有这个能力,毛泽东有这个智慧,朝鲜战争就是最好的注解。我们是什么部队?飞机、枪炮、装备都不如美国,就是打到他来谈判桌上签字,表面是打了个平手,但是,那个平手,实际上美国等于打了一个大败仗,中国打了一个大胜仗。美国有史以来在海外战争之中,最丢脸的,第一场战争就是朝鲜战争,这是跟毛泽东有关,有决定的关系。第二场的战争还是跟毛泽东有关,越南战争,毛泽东说了辽阔的中国国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坚强的后盾。所以朝鲜战争,我的想法是中国扬眉吐气的战争,是获得民族尊严的战争,是奠定了中国几十年和平环境的战争,改变了历史进程。对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可以说一说,跟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损毁我中华民族威望,使我们士气低落的人,我们要给予坚决的反击。
  4、三反五反
  还发生了一个其他的斗争,比如说国内三反五反,怎么回事?例如志愿军发生了一些事,比如在前线,有些资本家,为了赚钱,很坏,志愿军的包扎带里面有一些破棉花类东西,有坏人往里面放东西,偷工减料,等等,有了三反五反,这也是配合前线,也是整顿经济秩序的需要。这个工作做的也是不错的。
  5、高岗事件
  高岗事件,这个案子比较奇特,左派上来掌权的不替他说话,没人理他,右派上来也没人理他,也不给他翻案,高岗是姥姥不亲娘不爱,很不合常理,这个是一个独特的案子。为什么会弄到这样的结果?共运史上还有一个人托洛茨基命运和高岗相似,他们两头没得好。我讲一下真相,这是我个人的判断。高岗从党内山头划分来讲,是属于陕北红军的,和刘志丹等一起闯革命的。因为高岗事件很少有人提陕北红军的功劳,我们红军在长征落难的时候,没有家的时候,等于到高岗地盘里吃了饭,安家落户了,陕北红军给共产党重新发展壮大,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个人的意思说,当时陕北红军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代表人物之一高岗,无论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初期,做了大量的工作,高岗是当时的中国政府班子里面的副主席,五个副主席之一,毛、朱、高是共产党的代表,这种安排决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对高岗应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他是对中国共产了党对中国人民是有功的,有问题也不该抹煞功劳。高岗为什么出事?主要是有两个道路斗争,当时刘少奇是主张资本家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主张强调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他们做了官,对资本主义的东西迷信多一些,受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毛泽东批评了他们,党内才有股风,比如斗争薄一波,不是一个人斗,是中央会议上斗,薄一波多次检查。高岗是坚定的走集体化的道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毛泽东开始是支持高岗的,反对薄一波、刘少奇的右倾路线的。但是高岗误会了这个东西,认为毛泽东要倒刘少奇,也觉得到了还权于军队功臣的时候了,私下找了彭德怀、朱德、林彪等商量,要重分权力,拉陈云,小平等,结果小平向毛告了状,毛主席必须认真考虑。高岗真正的错误是踩线了,违反了党内的规则了,他违反了组织原则,是宗派主义的错误,但是出发点不是篡夺毛泽东的权利,是夺刘少奇、周恩来的权。这事一闹大了,逼主席表态。主席一般的做事是比较公道的,批刘不等于倒刘,这样闹的话,要分裂。他发意见说有一个公开的司令部是毛,有一个地下搞阴风的司令部,搞地下水的人指高岗,批评他。刘少奇,周恩来,党内的许多人、高干们恨高岗,和高岗的矛盾加深了,要借主席指示倒高岗。新中国有许多山头,实力人物。一方面军林彪是井冈山的山头,二方面军是贺龙的山头,四方面军是徐向前的山头,他们和高岗没有直接厉害关系,有关系的是白区工作的山头,所以在清理高岗的这场斗争中,刘少奇山头很卖力,刘少奇整人是比较有一套的,党内的老同志都怕他。刘抓住高的宗派活动不放,高岗最后说不清了,觉得自己冤枉,为此,错上错,闹自杀。你不好好检查,等主席回来再说嘛!他不,等不及了,自杀了。共产党员有误解可以说,为什么自杀,向党提出抗议,用生命来抗议,高岗这一点做的不好,等于自绝于党。最后,刘少奇组织的中央,给高岗定一个高饶反党集团案。但是我想,真实的情况,高岗不是反党,是和刘少齐内部权利之争、路线之争,他没有反毛主席,是拥毛的,高岗是毛主席为保刘少奇牺牲的第一个重要人物。
  对高岗事件有人说,有些史料证实,高岗的下台,毛泽东不保他最重要的一条是斯大林的情报传来造成的,说高岗私下里想把东北变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并经常拍斯大林的马屁。我不太相信这个东西,高岗不至于到那个地步,而且我只是在这里说,供大家参考,我对斯大林是没有好感,他在中国干的事是沙文主义,拿中国当棋子。大家应该看的很清楚,他真正的说是共产主义者的话,在国民党掌权的时候,策划蒙古独立阴谋无所谓,但毛泽东过长江的时候,他也反对,理由是万一打不赢,打开世界大战了。主席不听他的,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将胜利进行到底。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应把蒙古还给中国,但是他不。中国陈独秀、王明一类,后台是斯大林,对此许多人不明白。
  高岗这个事,如果跟斯大林真有勾结,我个人认为,斯大林不会做出卖的事,那揭高岗是什么?这本来可能是没有,可能是造谣,可能是夸大其词。既便有的话,高也不是斯大林的分子,斯大林是什么人?他是拥刘反毛的,斯大林卖高岗,这说明是高岗是毛的人,斯大林不希望毛掌权,等于需要清除毛的势力,他希望留苏派掌权,苏共帮了刘少奇的一把,刘是莫斯科大学的高材生,一旦灭亡了,在中国的地盘上的斯大林的代言人没了,我认为这是值得研讨的,同时,我不明白,斯大林不是死于一九五三年吗?他怎么会卷入高岗事件,很离奇?
  毛泽东在高岗事件当中,选择的最后结果我觉得还是两说,不能说是对还是不对。毛是坚持一些原则的,刘少奇做错了,我批评刘少奇,高岗做错了我批评你高岗。后来主席在文化革命中说了一句,这是我在文献中看的,说高岗如果当时不自杀,现在就可以使用了。说明他这时想起了高岗,认为高岗比刘强,出现了高岗自杀这个局面,于党于毛主席都不利。
  6、供给制废除和等级工资的确立
  供给制在中共革命过程中曾发挥巨大作用,但这种体现平等理念的分配制度并未坚持下去,而是逐渐转向了以森严的等级制为标志的职务等级工资分配制度。对于这种情况,毛泽东曾经有过一种解释。他说,这是因为进城以后,&原来在解放区实行供给制的人员占少数,了工厂职工是工资制,机关、企业新增加的人很多,他们受资产阶级影响很深,要把他们原来实行的工资改为供给,也不那么容易。&因此只好迁就现实,做出让步。但让步到工资差距比国民党时期还大是出人意料的,新中国效法苏联,工资差是三十一倍多,而国民党是十四倍。这是和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不谋求与工人阶级不同的利益相违背的。
  多半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毛泽东对工资改革问题,一连几年都相当低调,很少介入。直到1956年春,即斯大林去世两年后,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公开承认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问题,毛才逐渐开始出来讲话。
  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对高工资的批评,终于引起了周恩来等人的重视。1956年的工资改革刚刚完成,国务院就迅速拟定降薪方案,上报中共中央。经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很快发布指示宣布:党政高级干部,即行政十级以上干部全面降薪。如降薪后,行政一级由560元降为504元;二级由505元降为454元;三级由450元降为405元等,党政工资差还有二十五倍,在毛泽东看来仍旧太多,跟旧社会差不多,这也成了后来文化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7、整风与反右
  当时五十年代,世界上出了一个大事,就是匈牙利事件,老百姓上街反对共产党。毛主席发现一个问题,党内确实很多人,进城以后,居功自傲,官僚主义蔓延,老百姓确实对党有怨气,主席的整风办法是想,第一你是人民服务员,你应该接受人民批评,第二他认为可下毛毛雨不要下大暴雨,你有矛盾,我一点一点放气解决,怎么放呢?怎样避免中国出现匈牙利事件呢?就是整风,毛泽东针对党内的干部的整风。为了发动整风,主席从头到尾尽了全力,有一个简单的统计,跟民主党人士谈话谈十几次,发表文章就发表几十篇,主席谈话声情并茂,感动得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掉眼泪,他们说毛泽东把心都掏出来了,我们再不参加整风不好。整风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费了很多的劲发动起来的。党内各级官僚实际上反对整风,对给自己提意见的群众很不满,但是主席定了的事也没办法,他们就在那等待着,煎熬着,寻找机会反击。整风的时候出现了两种错误倾向,受到了左右的干扰,所谓左,有的人确实从地方冲击一切领导干部,我有意见,就说,整风,我就整你,当然也有坏人报复,还有一种是右的干扰,具体表现突出的是南京学生案,集体上街游行,让蒋介石回来,发生这件事,还有党内那些大右派,很多有名的学者罗隆基等,要求在政治上轮流坐庄,不能你共产党老当一把手,整风形势变坏。
  这个来自左右的压力很大,党内的刘少奇等人一块找主席,商量这事怎么办?他们都放出话来了,他们的意见要反击,如果你毛泽东继续整下去,责任我们不负了,我跟你说明了。毛主席当时的压力很大,党内的高层都这么看,主席当时觉得,确实应该解决一下右这个问题,让蒋介石回来不行,轮流作庄不行,所以他写了一篇文章,说事情正在起变化。党内的整风推动很难,因为多数当官的不积极,而当主席发动反击的时候,一篇文章,从中央到地区,从高级干部,到低级干部,拧成一股绳,要反右。什么叫右?你给我提意见,就是右派,什么是标准?就是谁给党提意见就是右派,我就是党,毛泽东这场整风斗争目的,是想要人民群众去反对反对党内的官僚,而结果却是党内的官僚最后获胜了,不但没整成风,反而变成了反右,反而打击了真正提意见的人。背后策划上街反共等的确是右派,但对于大多数人讲,处于对国家,对主席对中央的号召支持,要整风,参与了,最后落个右派,后遗症很大。实际上具体的前线指挥反右的是少奇、小平挂帅,对此,左派,包括右派很糊涂,认为毛泽东是反右的主角。我觉得脑筋最简单的就是右派,根本不知道当时毛泽东是整党内官员,右派谁是官?右派多数都是知识分子,学校的老师,大学的教授,或者哪个单位的工作人员,毛泽东什么时候说过整这些人?他一直是整官,一直是矛头向上,党内的官僚是想矛头向下,你怨什么毛泽东?为什么你就不想想你这个事跟你的顶头上司,跟少奇、小平同志有没有关系?所以说右派们糊涂,什么都往主席身上扣。当然,主席也没办法,谁让他是代表共产党员的旗帜呢?自然有些脏水要泼到他身上。但是整风和反右派,确实是两件不同的事,整风和反右没有达到毛主席的目的。
  8、中共八大和中央设一、二线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个是中共八大召开的国际背景,另一个是八大路线。中共八大主要历史背景是社会主义阵菅特别是苏共老大哥的非斯大林化和反对个人迷信,使中共产生一些互动。宣传毛泽东受到很大限制,突出表现为取消了七大的毛泽东思想统帅地位,强调马列主义。八大政治报告由刘少奇来作,提出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主要矛盾论断,实际上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路线形成了,对此,毛泽东虽然没有公开反对,但他是怀疑的,后开公开反对,重提阶级斗争。
  设一、二线
  斯大林逝世后,斯大林接班人马林科夫败北,被郝鲁晓夫打成&反党集团&,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改变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性质,对毛主席影响很大,长时间考虑这个变色问题,在他看来,接班人很重要,为了给刘少奇创造合格接班条件,决定搞一、二线,让刘少奇在一线主持中央工作,自己退居二线。这个一、二线决策由于刘少奇没解决好,出了不少问题(如浮夸风等),后来放弃了,毛主席在文革中重返一线。
  毛主席在一九六六年十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十七年来,有一件事我看做得不好,就是搞一、二线。原来的意思是考虑到国家的安全,鉴于苏联斯大林的教训,搞了一线二线,我处在二线,别的同志在一线。现在看来不那么好,结果很分散,一进城就不能集中了,相当多的独立王国,所以十一中全会作了改变,这是一件事。我处在二线日常工作不主持,许多事让别人去搞,培养别人的威信,以便我见上帝的时候,国家不会出现那么大的震动,大家赞成这个意见,后来处在一线的同志,有些事情处理得不那么好。有些应当我抓的事情,我没有抓,所以,我也有责任,不能完全怪他们。为什么说我也有责任呢?第一,常委分一、二线,搞书记处,是我提议的,大家同意了。再嘛是过于信任别人了。这件事引起警惕,还是在制定二十三条那个时候。北京就是没有办法,中央也没有办法。去年九、十月提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地方怎么办?我就感到我的意见在北京不能实行。为什么批判吴晗不在北京发起,而在上海发起呢?因为北京没有人办。现在北京问题解决了。&
  9、三面红旗
  三个红旗的事是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实际是贯彻八大路线。
  怎么提的这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对不对?我看没有一点问题。
  大跃进的思路,对不对,我是认为对的。我们就是落后,人们现在走在我们前面,已经超过了,我们离后面很远,追上人家,想超过人家,总得跑步。解决速度的问题。就是主席这个经济学思想,其中有一条,是跳跃式发展,战争当中,搞过军事上的跳跃,千里跃进大别山,叫做蛙跳战术。主席的加速取得了伟大成绩,但也出了一些的问题,有不少的右派抓大跃进问题做文章,指责毛主席,实际和毛没有关系。什么问题?是一分两分的错误和不足,七分八分都是功劳,就是抓住二分的错误也要弄清是谁造成的,错误是谁的?毛泽东就没错,二分的大跃进的错误,是一线领导,是刘少奇和小平同志,包括在地方的大队书记和村长,谁都有份,因为认识工作水平低,形左实右。
  总路线,毛泽东提出的是鼓足干劲,没错,力争上游,我们是力争。多快好省,是互相制约的。又好又省建设社会主义,我认为这个口号非常完整,但是你没去做。这个东西你到最后说口号也是错的,不讲道理,这个是不加分析的,我认为这个口号没有大的问题。
  第三个旗就是人民公社,兴这面红旗有个历史背景,你看共产党多厉害,是从几十个人,策划于密室要创新中国,不到二十八年真正的把政权拿到手了,把日本人赶走了,把国民党打垮了,把美国干败了,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党内嗷嗷叫,有劲都没处使。当时形势是中央跟不上地方,中央不断的调整保守政策,本来要搞一段新民主主义建设,没几年,很快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高潮了。他们搞集体化,你搞不能不让我搞,你争我赶。你们如果问当时的情况,特别是干部,争先恐后想参加这个人民公社,这多好。包括刘少奇他们也到处说,描绘共产主义的理想,各自说的差别不同,但是说的都很好,大家都想尝尝共产主义的味道。我的意思说,毛主席也不是神,他哪有那么多精力?什么都和主席联起来不是实事求是。所以,人民公社这个事,应该说是历史当时的中央到地区有一种需要,主席是在其中起了一个推动作用,是说,人民公社好,报纸上就大力宣传,最后,当时吃大锅饭,确实不够条件,吃了一段就吃不下去了,我小时候有印象,杀猪宰羊的,吃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很长一段时间,吃不上猪肉了。当时也计划不周,到最后,受影响,吃不下去了。人民公社化当中,有许多的浮夸风,虚报产量等等,中央都有责任,许多干部,中央一线的领导,刘少奇、小平都有责任,把这个事都算到主席的身上,没有道理。当时有两种人起了不好的作用,一种是极左的,如陈伯达写文章的时候要消灭商品经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另外,有的人是用阴谋的办法,中央的有些领导,不同意公社化,故意往坏的搞,虚报。我认为这所有搞虚夸风的人都不是好同志,都是在破坏毛泽东精心领导的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的运动,破坏三面红旗。
  10、彭德怀问题
  搞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反动派一直要干的,他们大搞浮夸风等其实是很阴谋的,想嫁祸于毛主席。毛泽东哪个文章说,你多报点产量?他一直说要实事求是,可是他们要虚报,什么亩产万斤,鬼才信,干这些而且不是一般的干部,都是省和中央的干部,所以我讲两个倾向,一个陈伯达左理论,还一个是刘少奇形左实右实践,就搞出了很多的毛病。还是毛泽东很早就发现了问题。很多问题解决不了,都非常热。通过北戴河会议、郑州会议、上海会议,反复讲,反复批评,最后才把五风才压下去。全党认识逐步统一起来,承认贯彻三面红旗的时候,有人左了,要纠左,但是左得有事实,哪个是左、哪个是形左实右,最后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大家都同意了,然后找个风景区,开会,休息一下,做结论。上庐山,就是这个意思。庐山风景好,大家上庐山的时候,心情都不错,毛泽东的原话说要开个神仙会。他心情很好,有心情做诗,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胧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他想的是桃花源的事,结果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刚开会没多久,彭德怀从国外回来了,闹了庐山大乱。本是反左定论的会,把调子已经定下来,是成绩伟大,有所不足,前途光明。彭德怀这个人,右派说他好,左派不说他好,到现在都争论不清,有很多种说法。
  会议做肯定三面红旗结论是一个方面,彭德怀从苏联回来,认为纠左不到位,发战书,我认为是干扰中央既定方针。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有人说彭德怀是大忠臣,为民请命,我不这么看。北戴河会议他为什么不说?郑州等会议他为什么不说?等等,你早都干什么去了?你做的不够好,党内民主,要发言,你窜动一帮人干什么?你说的不是阴谋集团,不对,你串连就对吗?这个事,毛泽东一开始的时候的很清楚,他两面批评,批彭德怀右,批刘少奇一触即跳,发表了讲话。彭德怀主要是攻击刘少奇等,因为他是一线领导。不管怎么说,是彭德怀庐山会议上挑事,在分组讨论时不愿意散会,要查责任,然后给主席写信,信中谈出了他的看法,全面批三面红旗。有不少人把这件事看简单了,彭德怀就是要追究前一段错误的责任,彭德怀就这个意思,你们的工作是错的,咱们不说几分,但是不能说个错就完了?得调整班子。那时毛泽东的意向是顾大局,刚刚主席决定,就是退居二线,刘少奇是国家主席,怎么办?刘是主席的接班人,毛主席总不能因彭德怀反对就换主席的接班人,主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不好拿主意的。文革中彭德怀跟北京航空学院的造反头说,我不是反毛主席,是反刘少奇,我当时早就看出刘少奇不是好东西,我反他。有人认为彭在庐山就是反刘少奇,我觉得不全是,他明的是反刘少奇,暗里是对毛主席有伤害,因为基本政策是主席定的,三面红旗是主席提的,彭德怀等于反了中央的主要领导。毛主席两面批评,两边如果说算了,不要闹了,准会散会,结果正相反,两边势成水火。我看有个回忆录,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录,说中央吵架很厉害,毛泽东在庐山住,大会议室离主席住处有很远,就听得到吵架,你说怎么弄?不散会就不散,就继续开会,开中央全会。这时候出了一个事,什么事?当时中央领导住的房子,都有编号。罗瑞卿听到在彭德怀等人在一块私下开会的时候,就议论主席一些事,他听了一句话就是说,毛泽东就好比斯大林晚年,他揭发了。背后骂主席一事,这使彭德怀上书性质变了,中央马上就开会,追查这个事的来源,怎么说的。原来两派以为主席让大家有个表示,印发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给中央委员会是毛泽东亲笔的写的题目,对这个意见书可以发言,毛泽东没有说哪个对,哪个错,所以有争论。但你彭德怀反毛泽东还得了?说毛这是斯大林的晚年肯定不得人心,然后把彭他们等于关起来开小会,要求揭发,最后受不了了,揭发出了不少反毛泽东的话。陈毅揭发一条很重要,说我和彭德怀同志一块来,从北京过来,彭德怀跟我说,苏联赫鲁晓夫把马林科夫他们搞掉了,中国共产党应该向苏联学习,暗示他们要搞毛泽东,再一个说法,彭德怀说,中国老百姓好,中国老百姓如不好,早就请苏联红军过来了,这是陈毅揭发的。当时彭德怀跳起来说,你看我一句俄国话也不会说,我有什么交易?你可以找翻译去问!但是中央多数人都开始批彭德怀,彭觉得理亏了,起码你说斯大林晚年不好,说毛泽东好大喜功不好,这时候彭德怀想撤退,写捡查。当时刘少奇却不干了,刘少奇和很多各省内一把手都认为,彭德怀这个事就不能这么不了了之,从中央常委会决定批彭问题,到开常规中央委员会议,就是批判斗争彭德怀,我是得到的一些资料,你知道咱们党内斗争有多激烈,红卫兵那套斗法学谁的?学党内斗争。罗瑞卿的女儿,有一篇文章讲的,说她爸对不起彭总,什么意思?是罗瑞卿打了彭德怀。中共内部有很多历史的恩怨,山头林立,有时候得机会就落井下石,他们也不是神,也不是很纯洁的人,发生过一些过火气行为的,彭德怀检查不行,再检查还不行。对彭德怀,我觉得,主席对得起党内所有的干部,主席完全可以把彭德怀这么大的事严肃处理,你们背后说我是斯大林晚年,好大喜功,你背后说我坏话,滚蛋,但主席很宽容。主席当时是保护主义,保护彭德怀,保留了党籍,保留了政治局委员的职务,只是撤销了国防部长、副总理的职务和其他行政职务。庐山会议彭德怀的这个事,最后全党达成了一个关于彭德怀反党的决议,就算做了个结论,后果很不好。我认为彭德怀至少是干扰,人家中共本来是纠左的,最后变成反右了,结果造成了三年的经济困难,经济出了大问题,确实全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这个困难时期,刘少奇的评价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没有到那个程度,主要是天灾,人祸是指谁?这里需要探讨,反正彭德怀是一个。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在很多领导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问题,在打彭德怀问题上,态度不一样,在常委会批彭德怀的时候,像刘少奇错词非常严厉,就指责彭,与其你夺权,不如我夺权。各种话都有。小平没去,凡是参加会议的,除朱老总和气一点,一个比一个卖力气,否则,难道庐山会议不是毛泽东一个人唱戏吗?,林彪说彭是冯玉祥式人物,想当英雄,大英雄是毛主席。即使是彭德怀是冤枉的也是少奇等多数领导的责任,始作俑者是彭德怀。当然,也不是把彭德怀的人说的很坏,但动机可疑。遵义会议之前是怎么回事?就是毛主席和王稼祥嘀咕,这个仗怎么打?打下去的话,红军的老本都没有了,就得开个会,指责李德和周恩来,你们把仗打坏了。认错了就完了?没那么回事,得调整班子。庐山会议,主席如果不干预,不是彭德怀的反党集团,彭德怀是大英雄,是什么局面?彭德怀不当毛泽东的一把手,也得当毛泽东的二把手。毛泽东是大政治家,不会不防,说彭德怀与张闻天是文武合璧,相得益彰。看问题要多种思路方式想,替彭说话的左右都是不对的。客观上彭德怀历史上有错误也有功劳,但是他打仗打的我不赞成,老是拼命的打法,就像百团大战,包括朝鲜战争死的人很多,但是,是有功劳的,庐山会议彭德怀干了一件蠢事也是实事求是的看问题。
  11、中印边界冲突
  近百年中国屡受外国人欺负,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如此。比如西方多数国家不与新中国建交,封锁中国。印度在边界制造事端也算要欺负中国。不同之处在于毛泽东不吃欺负,以牙还牙,敢于斗争,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一九六二年,毛泽东用武力成功地教训印度,把印军打个落花流水,又及时见好就收,很好地维护了国家安全,是新中国的一件大事,对此,过去这些年宣传不够,应与改变。
  12、军衔制
  废除军衔制反映了主席的革命思路。主席当时是迫于压力才同意实行军衔的。开始的时候,56年的时候,迫于党内军内的压力,说苏联老大哥都有了大将、元帅一类军衔制,我们南征北战吃了这么多的苦,我们也得有衔。怕毛泽东不同意,要毛主席当大元帅。主席怀念供给制,多数人反对,主席说,你们愿干,你们就干,我不当大元帅。并说周恩来、小平你们也别当了。但是军队的系统人就封元帅了,朱德、彭德怀排前两名林彪排在第三。林彪的功劳太大了,打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谁都得服。有的是混上的,争的厉害,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封衔时,意思是还没到封衔的时候,你不哭是没到那个时候,定军衔的时候,就掉眼泪了,又如我定正教授,你定副的,为什么他是正教授,我是副教授?闹矛盾,是一个道理。后来首先主席在军队解决了军衔制问题。林彪主持了军委以后,取消军衔是正确的。我个人认为,人民军队应该是人民的服务员,军衔制是西方的思想,剥削阶级的军队才搞军衔制,我个人还是比较赞成主席的思路,军衔有什么好处?没有。动机是什么?这就是盲目的崇拜西方,斯大林开了个坏头,但是主席纠正了,我个人不赞成军衔制。
  13、七千人大会
  七千人大会和北戴河会议,也就是八届十中全会,是中共在62年开的规模空前的会,总结经验教训。当时党内各种力量的对比有变化,刘少奇主持一线工作多年,势力上升,毛主席影响相对下降。不同的人露出了不同的态度,中央表示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不会抓辫子和打棍子。刘少奇在会上说中共领导下的问题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一点自我批评都没有,掩盖他的严重错误;相反,毛泽东对整个中国问题承担了责任,做了自我批评,光明正大。林彪在会上的发言比较引人注目,他认为:我看我们党的整个历史,凡是毛泽东在党内掌权的时候,贯彻主席思想顺利的时候,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就发展;凡是毛泽东同志在党地位受到威胁,他的指示不能得到正确贯彻的时候,我们党内的事业就受挫折,他号召进一步落实主席思想。他提出,总结经验,七千人大会,大家要找自己的毛病,出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按主席指示办事,干扰了主席的思路,主席当即表扬了林彪看问题不一般。林彪讲的对,确实是,我们党内很多的问题出来的时候,都是对主席战略政策,理解不透。这个会开完以后,结局是什么?虽然是说都反思,但是有许多人不反思,形势对主席很不利,因为党内的很多官僚、干部,发现主席老是不替他们说话,动不动的军衔也不要了,动不动批评工资高,要降薪,动不动整风,动不动要参加体力劳动什么的;反过来,刘少奇想涨工资等,代表他们的利益,是鲜明的对比。在七千人大会以前,主席把许多问题看为是认识水平的问题,后来琢磨是怎么回事?这么胡来,大失水准,是故意干的,加上刘少奇等对三自一包等资产阶级的东西感兴趣,毛泽东发现党内有坏人,有资产阶级。所以在62年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毛主席认为,照刘少奇这样下去,中国虽然革命成功了,有可能倒回去。毛主席说我们儿子不行还有孙子改正,说是轻松,但他实际看的很重。对阶级斗争问题,毛主席在全党进行了宣传。 对中共八大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路线,毛泽东在这次北戴河会议上提出了质疑,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问题,路线就变了,实际上,北戴河会议很重要,等于否定了八大的政治路线,为以后主席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14、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四清
  64年的社教是毛泽东贯彻62年阶级斗争理论的一种具体的形式。这个东西产生以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发生了很多直接交锋,对如何搞社教,就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毛认为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刘少奇不同意,他主张整下边四清问题。刘少奇搞了前十条,毛泽东搞了后十条。毛泽东的意思说,四清中间是清理当官的,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刘少奇认为是四不清,是清查经济上有污点的,会计、出纳。说的是党内外矛盾交叉,实际上掩盖的主要矛盾是走资派。但是四清运动基本上主席没有得到主导权,全国还是按刘少奇的步调走。以至于到后来,主席已经被架空了。架空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会议,小平同志说,这会不重要,您老人家不用参加了。主席坚持要参加,刘少奇说,参加可以,但不要发言了。毛主席说我为什么不参加,为什么不说话?以至于毛主席拿党章、宪法去参加会,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公民,有人不让我参加会,不让讲话,以示抗议。毛泽东做一把手,但在讲活期间,刘少奇竟不断的插话,主席说,四清主要矛盾是群众与走资派的矛盾,刘少奇说,我个人认为是四清四不清的矛盾,他老打断主席的话,对主席很不尊重,主席到最后生气了。第二天毛主席早早拿着党章和宪法到会上一坐,主席说,第一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二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大家说有人不让我参加会,也不让我讲话,对不对?主席的话震动很大,全场气氛紧张。最后,特别是许多军队的将领都站出来骂,哪个混蛋敢不让你讲话?最后主席也没点名。最后中央会议很尴尬。中央了解了毛主席意思之后,派组织部长安子文找了刘少奇谈话,说刘少奇同志要顾大局,你要认真的检讨,你为什么打断主席的话?要尊重毛主席。结果,刘少奇被迫表面上做了检讨。从这件事之后,主席就下了决心拿掉刘少奇,斯诺问过毛主席你什么时候想打倒他,主席就是说的这个时候,他认为刘少奇不能当接班人了,他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此,主席不跟刘少奇正面交锋了,主席表面是等于游山玩水了,当徐霞客,有一个说法是有病,修养了。实际他哪能游山玩水!他在想什么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和平的办法,整风社教都失败了,就是说,他现在想来个非和平的办法解决问题,从下向上揭露党的黑暗面,也就是文化革命。
  (二)、理想燃尽的文革十年
  毛泽东占主导地位时代第二阶段是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主义顶峰和理想燃尽时期。说顶峰是指毛主席把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说理想燃尽是指林彪事件后、特别是热月政变后左派遭到重创,历史出现大规摸回潮、走到文化革命理想的反面。
  文化革命可以说是毛主席最看重的一生中两件大事之一,也可以说是毛泽东的生死搏斗,政治斗争从古到今,都是你死我活的。王力回忆录,中央正式出版的《毛泽东传》里都讲到一件事,毛主席有一次请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吃饭,说这场文化革命斗争非常之艰难,如果失败,我跟你们一块被杀头。他说的可不是开玩笑,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政权更迭,的确随时都有可能被杀头。党内斗争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江青等不是被判了死刑吗?为什么没死那么多人?是因为不成对抗比例。热月政变后,如果当时上海发生了武装起义,就会出现内战,江青他们立刻会都被杀掉,许多造反骨干都会被杀掉。没有杀起来,是斩首行动很成功,又没有发动起义,所以只是把文革骨干关进监狱而已。
  毛主席搞文化革命,有如下主要内容值得注意:
  1、文革的序幕和突破口
  毛泽东为找到突破口,做的很长的文章,找突破口。一个是中苏论战,反对修正主义,一个是学雷锋,另一个是派江青搞样板戏,用工农兵代替帝王将相,表示文化革命就是说在文化战线里面,你是共产党人,你成天迷信封资修艺术,对宣传工农兵的文化没兴趣,你还是共产党吗?党内包括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很多人得到了共识,说得搞文化革命,并成立了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组,领导文化革命。许多史学家没有注意到这个情节,即文化革命实际上始于一九六五年。后来,主席就走了,到南方去发动左派去了。怎么搞文化革命,彭真也没拿出好的方案。主席另外很重要的事,就是让江青组织写文章,还搞保密。江青本想让北京的李希凡写,李希凡是毛泽东要找的第一个笔杆子,要他写批吴晗的文章,李希凡不敢写,说明斗争之危险。江青又跑到了上海,找第一书记柯庆施,他是毛的人,全力支持,并推出文教书记张春桥,春桥又引见姚文元给江青。江青对他们说,你们如果搞不好,要倒霉的,官要当不成,老婆要离婚。秘密工作实际搞的是在共产党内是秘密工作,可见斗争之复杂。从上海写完了,找毛泽东修改,酝酿了很多的时间。以姚文元名义发表的评海瑞罢官,打通了文化革命突破口。刘少奇说庐山会议的案可以重新考虑,彭德怀就配合了这个舆论,写了八万字上书给中央。又有一些文人的配合,如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就写了海瑞罢官。很明确,暗指彭德怀是海瑞,毛泽东是嘉庆皇帝。这是政治文章,不是一般的学术文章,所以主席抓的比较准,批海瑞罢官。姚文写完以后,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就开始发,毛主席是用文章刺探军情,火力侦查。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文在上海出来以后,北京没有一家报纸转载,坚持了很长时间,北京市委不让登,电台也不广播,主席说不行出小册子试试看,北京一本都不订,他们都知道,这个是江青支持的,江青是毛泽东老婆,但他们自持有后台,同江青对着干。主席最后急了,就采取行政的命令,给周恩来打电话,让周恩来干预,周批评彭真等说,你们要干什么,说姚文元文章是毛泽东伟大战略部署,你们胡搞,抵制还行,要发姚的文章,彭真顶不住了。但是他以守为攻,用写按语办法,往相反的方向引导转化,把政治斗争搞成学术斗争。毛主席抓住不放,加上批二月提纲,逼北京刘少奇出面,打倒了彭真。文化革命的突破口,我个人认为,是姚文元写的评海瑞罢官文章,围绕此文的封杀与反封杀,毛泽东大获全胜。有一个三家村先倒霉,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副市长吴晗及廖沫沙,都是有地位的,用三家村的名义发了不少反社会主义、反毛主席文章,最后被批判的很严厉。最后彭真帮不了他们,全国形成了一个批判海瑞罢官、三家村的高潮,最后把北京市委核心的几个文人搞下去了。
  在文革正式发动前夕发生的一件事值得提一下,就是毛主席畅游长江这件事。当时是头号新闻,广播员的声音都是颤抖的,非常激动,毛主席在长江里面,以73岁高龄,游了1小时40分钟左右,主席说:大风大浪不可怕,人类就是从大风大浪中过来的,年轻人要敢于经风雨、见世面,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自己。老百姓不清楚内幕,但是这个事震动非常大,因为有个内幕,主席有一个烟雾弹,有人造谣,说主席身体不行了,将来党的主席也不当了,毛泽东也对老朋友斯诺说自己身体很不好,要见上帝,对此,你可以到西方去说,公开发表也没关系。连斯诺都不知道内情,何况他人。毛主席用长江的游泳向全世界证明,他的身体不是不好,如果不好,能游1小时零40分钟吗?据说党内很多的高级干部,包括刘少奇,听了之后站都站不住了。毛主席说身体不好,是考察刘少奇等高干的反映。
  还有,除了三家村以外,还有一个四家店的问题,彭、罗、陆、杨问题讲一下。
  彭真是因为二月提纲、三家村的事揪出来,查来查去,又舍卒子,又舍马,彭真所有的话主要是反江青组织的文章的。批彭倒彭时,毛主席没在场,刘少奇是主持会的。很多人对彭真有意见,刘少奇也批评彭真,最后撤销了他的职务。
  罗瑞卿是军人,现在对他的案子,有很多的说法,但是我听内部的说法,罗本人不是反主席,但是他和林彪的矛盾比较大,罗能力比较突出,在军队里面,他的性格可能不好,管的事太多了,军内的很多的将帅对他都有意见,不止林彪一个人,叶剑英等人都告状,他不尊重老帅,直接下命令,干这个,干那个,所以在这个事上,主要是主席同意倒罗,实际上也是依了林彪等老帅,罗瑞卿觉得冤,跳楼腿摔断了。
  陆定一是中宣部长。林彪的老婆接到许多匿名信,说林豆豆不是林彪的孩子,说叶群有男女作风问题等,最后把林彪气的找不到北,破案也破不了。有时候就是巧,有一次叶群逛王府井,在那和陆定一老婆打起来了,到派出所做笔录,发现匿名倍是陆定一老婆写的。这个事传出来以后,党内的很多干部,觉得陆定一老婆做的太过了,不得人心,这是一个导火索,林彪不依不饶,必须要处理。有人说陆定一跟老婆的事没关,老婆是老婆,丈夫是丈夫,林不同意,要求这个事必须处理,再加上陆定一有不少政治问题,结果倒了台。
  杨尚昆倒台是因为窃听器事件。刘少奇说,主席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的宝贵,他所有的活动,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杨尚昆是中办主任,觉得对,就在主席身边按了窃听器,主席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有一次,一个服务员跟主席谈了这件事,毛主席生气的说,不管是谁,查出要开除党籍、要撤职。杨尚昆也没有说是刘少奇让弄的,自己承担下来,被免了职。但是主席知道当时是刘少奇让弄的,但是他没证据。我讲,这里面得两说,不是说按窃听器对,而是毛主席的言行,是宝贵的财富,当时中央考虑这个东西不能丢。但是也有另一种可能,确实是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个东西我没有证据说这个事。总之,文化革命外围战,就是把三家村,四家店搞完了。
  2、文化革命明发动、二月提纲成靶子
  前面讲到过彭真有个领导文化革命的五人小组,他花了很长时间搞了个汇报提纲,二月提纲的内容主要想从学术入手,不涉及政治,要民主讨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试图把文化革命政治斗争纳入纯学术轨道。对这些内容,主席很不满意,开中央会把它都废除了,发出了新的文化革命通知,史称&5.16&通知,标志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5.16通知的内容,强调文化革命政治化,就是说,要把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战线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理出党,不止政治层面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如斗批改,但是重要是这个。斗垮走资派,批判一切剥削阶级思想,改革一切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5.16通知是一次正式的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是通过政治局扩大会议反复讨论的,反复以后达成共同意见的。五一六通知的另一项内容就是成立新的文化革命小组,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为顾问、江青是第一副组长。实际上文革小组就成了中央领导文革的书记处。
  这里面讲一下田家英死的问题,右派说他很冤枉,用他来反毛。田家英不是那么回事,五九年庐山会议他就支持彭德怀,是主席保他过的关,他和反动份子李锐站在一个立场上,另外,田家英很不老实,在毛、刘之间搞名堂。他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身为毛主席的秘书不忠于毛主席,把毛泽东跟他说过的话,向刘少奇汇报。主席是怎么知道的?用了几次试验,只有毛和田知道的事,刘少奇怎么知道?毛主席没说,就一定是田家英。田家英向刘少奇汇报的动机是什么,不能定论,可能是投机。至少田家英违反党内的组织原则。毛主席说了不让他传小道消息,他不听。有一次,主席的情报系统比较多,不是一个来源,知道田家英又去刘少奇那,刘少奇不满意毛主席,主席就当着田家英的面问他,我此次讲话刘少奇同志有什么看法?田家英说假话,说刘少奇同志很支持,其实主席知道他说的是假话,后来经过调查,他靠不住,主席就骂他,让他滚。田家英因为这个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自杀原因,田家英喜欢文物,不一定是想贪污,没有钱,工资很低,他掌管毛泽东的稿费,是挪用,不是贪污,但是他出了事以后,来不及补上。我们的主席的稿费在哪,一查,对不上账,这个事说不清楚了,很丢人,加上各种的原因,田家英是自杀了。后来对文革的问题,右派对田家英的问题做的很多的文章,田家英的自杀,没人逼他死,他觉得做的事对不起主席,就是主席把话说重了,江青把话说重了一些,也不至于死。他觉得对不起主席,再加上稿费这种事,我觉得各种因素使他自杀的,决不是毛泽东逼死的,这里有很多的右派说的不对,是造谣。
  3、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运动
  首先就是破四旧,立四新。破四旧是指破剥削阶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是指立无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5.16通知以后,开展文化革命,中央是委托刘少奇搞的,还有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关于红卫兵有很多人不了解,要讲红卫兵的具体构成。红卫兵第一阶段,是红五类,你出生革命干部,工人、贫下中农等可以进去,你如果是资本家子弟是右派的子弟、一句话,地富反坏右的子弟是没资格当红卫兵的,是反动的血统论,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叫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所以第一批的红卫兵,是干部子弟比较多,或者出身比较好的多。所谓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无法无天行动,都是这批红卫兵干的。因为他们无所谓,有靠山。如果是出生地富反坏右的小孩,成天在检讨自己,胆子小得很。举例,像大作家老舍的死,就是被干部子弟逼的,很多知识分子恨毛泽东,其实,跟毛泽东有什么关系?红卫兵破四旧的确有出格的,但和毛主席没关系。红卫兵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老红卫兵,后来又出现新的红卫兵,就是造反派。这里有一个明显差距,老红卫兵是冲击下层、冲击社会的,造反派是第二代,是冲击各级领导干部的,冲击走资派的,前者是保当官的,后者是造当官反的。红卫兵的发动,跟主席有很大的关系,主席给清华附中写信,支持红卫兵运功。全国的学生都往北京跑,叫大串联,回去鼓劲,回去造反,就是主席在红卫兵里面,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不管老红卫兵,还是后来的红卫兵,都是主席支持的。但毛主席并没有让他们干坏事,毛主席听红卫兵关心国家大事,把文化革命进行到底,叫他们懂得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4、刘、邓领导五十六天,文革之火刚燃就要灭
  文化革命中央决定搞,5.16通知以后,毛泽东到南方去调查、策划文革。北京是刘少奇领导,刘少奇的文化革命的思想是把文化大革命看成是反右。这个是历史事实,刘少奇主持中央文化革命初期的56天,他和小平同志搞的政治思想和主席是不同的。许多学生、教师是毛主席让造反,我就造反,毛主席要贴大字报,我就贴。结果被打成反革命、右派、小爬虫一类,是刘、邓搞的。这个事有不少自杀的,现在这些年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是负面的评价,可很少有人统计这56天当中,有多少作家死,多少人伤,多少学生遭批斗。当时确实有这个背景,刘少奇把文化革命搞成矛头向下,保护官僚、走资派。表面上是稳字当头,让文化革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毛泽东是要破字当头,敢字当头,要踢开党委闹革命,所以到最后,北京的初期文化大革命,都是被刘少奇灭了,基本上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斗争,主席在南方知道了以后,很不满意,回到的北京,纠正了刘、邓的错误路线。
  5、八届第十一中全会和炮打司令部
  一九六六年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毛主席从南方回到北京以后,派总理等去调查,听完以后,向主席汇报,我听说,有些造反派的头,被整的人的情况毛主席等知道后,中央领导都很难过。主席、江青都掉眼泪了,主席见到刘少奇就当面指责,说谁整学生了?北洋军阀才整。在会上,批评了刘少奇指挥的文革路子,是违背中央的精神。
  在北京这场斗争中,对刘少奇和毛主席之间的分歧,刘少奇当时是处于劣势,因为他本身得罪的不少人,再一个政权是看谁掌握军队,军队拥护谁。这是毛主席文革初期拥有的优势,刘少奇当年白区工作,他和军队真正的关系不多。主席的关系多一些。主席在批评刘少奇的时候,主席说修正主义,牛鬼蛇神,叶剑英当即表态,主席不要怕,怕什么,我们有几百万解放军,他们翻不了天,实际上是针对刘少奇说的,你们想造反,没门。主席说的,牛鬼蛇神,不要以为是小的,在座的就有。
  这只是说明军队多数干部在文革初期毛、刘两个司令部斗争中是支持主席的,可是即使这样,十一中全会的观察派,还比较多,包括林彪,迟迟不参加会议,一个星期后,总理、主席打电话才来。实际上最后,迫使毛泽东亲自出马炮打司令部,如果别人写大字报,点点刘、邓会更好。党内许多人当时为什么怕?因为斗争形式不明朗,谁都不愿意出头,最后毛主席亲自出马,自己写了大字报,叫炮打司令部。内容除了严厉批评刘56天的事,还联想到62年的、64年的右倾一些事。这时候中央委员会才在分组会、大会纷纷批评刘少奇和小平在56天当中做的不对,犯了路线错误。这时候,十一中全会决定搞文化革命,这里面据说只有一位没举手,绝大多数人通过了。文化大革命,客观讲不管对错,但有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化大革命是中共中央做的决议,是中央领导都举手的,你刘、邓不同意要坚持意见嘛,可以弃权或者投反对票嘛,为什么说违心?像共产党人说的话吗?大家都同意,中央的文件,拥护党中央,亿万干部群众参加文化大革命,到最后,说错了,很多积极参加中央号召的革命都倒霉了,这个东西不太公平。我的个人看法,应该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中央对文革问题,至少要划分开领导和群众,错了是中央的错,责任不在群众。整个的文化大革命,应该是一次中央领导的一次运动,全部否认不好办,所以邓小平有时候搞过分了,缺乏历史眼光,胡锦涛同志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纠正一切历史偏见。
  但是,八届十一中全会,从表面上,各省的头都为了保自己,都与刘少奇划清了界限。中央成立了一个新的文化革命的小组,陈伯达是组长,江青是副组长,一帮文人,或者军队的代表组成,文化大革命就是在他们具体领导下全面的展开了,而且路线也分明了,毛泽东的路线是矛头向上,反走资当权派,刘少奇是向下,就是对着群众,对着国民党及地富反坏右,对着学生、教师、教授等。
  6、二月逆流
  原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党内高官们以为文革是毛刘争权,是红区的头与白区的头争权,认为刘少奇你没有功劳当接班人,你跟主席有矛盾,我们就站在主席的一边。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主席不但在中央搞刘少奇,还要动摇党内高官的利益。他们不明白,如果只是倒刘少奇这样简单的话,毛泽东用不着搞天下大乱。搞文化大革命是什么目的?干部慢慢明白了,原来主席要反党内官僚阶级,反走资派,要反他们,他们开始反抗。主席继续搞文革,把文革引向深入。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曾经在客观上讲,都遭到了程度不同的冲击,至少贴大字报是没有问题。各省的头,官僚们,对文化大革命采取的办法,是表面上我不跟你说不对,阳奉阴违,然后支持一帮人组织起保守派战斗队保自己,打击反对自己的个人和造反派组织,于是,文化大革命后来就产生了一个两派,说到底来讲,深层的原因是党内干部在操作,支持一方,反对一方,全国很乱。主席一看很乱,让军队介入一下,让军队支持左派,但军队多数偏偏支持右派,更乱了。以后军队一直是林彪掌握的,主席在解放军支左以后,问题就更大了,解放军绝大多数支持的不是左,而是右,陷入了复杂化,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新的事件,小的来,比如说青海的赵永夫下令开枪,打死了不少学生。大的事件表现在二月逆流。关于二月逆流,后来许多人说了假话。他们说文化革命不该搞,我们当时早就看出来了文化大革命搞的不对,这个不符合事实。可以讲,当时在66、67年的时候,没有人敢公开反毛泽东,二月逆流有另外原因被许多文革问题专家忽略了。这就是陈伯达、江青私下打倒中央常委陶铸的事。陶铸这个人调到中央以后,老是和中央文革、毛泽东的调子不同,一方面搞极左,提出打倒一切,另一方面右的不行,如搞换头术。举例来说,天安门国家领导人登上城楼的照片出来以后,没邓小平,陶铸就把陈毅的头像用技术手段去掉,把邓小平的像贴上了。因为陶铸跟邓小平的关系不错,邓小平当时还是挂名常委。但是陈毅不愿意,你怎么把我替换了?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文革里面有很多复杂的事情。换头事件发生后,中央发现陶铸很多事不听主席的,准备拿掉,不让他在中央担任领导工作。但陈伯达和江青,在中央没有做决定情况下,就把消息放出来了,要打倒陶铸,大字报上街了。老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他是中央常务委员,怎么能随便打倒?主席也生气了,说陈伯达你有什么权利,一个常委打倒另外一个常委?严令陈伯达、江青检查。陈伯达说是江青让我这么干的,我是刘盆子。弄的陈伯达哭哭啼啼的,非要闹自杀。陈伯达说的话有可能是事实,后来有人说,陈伯达是傀儡,中央文革是掌握在江青手里的。毛泽东在批陈、江当时说了,仅限于几个常委知道,不能外传。但李富春还是把消息传到许多老帅那里,老帅们很兴奋,以为主席开始纠左,声言我们要贯彻主席的精神,要立功。结果第二天开会就立功,公开指责陈伯达、张春桥,谭震林打头阵,陈毅、徐向前、叶剑英纷纷出马,指责文化革命过火行为,闹了个二月逆流。二月逆流因为有这个背景,要陈伯达做检查,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不能完全说是抗争。
  谭震林就跟毛泽东公开较劲,给林彪写信,让林制止江青,说江青是武则天。林彪加了一个批语转给主席,说谭的思想糊涂到如此地步,我都没想到。当时在会上,陈毅也讲了很要害的话,说延安整风刘少奇他们都是拥护主席的,我们是反主席的。但历史已经证明并正在证明谁反主席,暗指了林、陈,老帅们你一句,他一句的闹的很大,文革这边都不敢对话了,总理也动气了,问究竟是怎么回事?等于轻信了老干部。张春桥等文革派晚上向毛主席汇报,当时毛主席听了汇报以后,非常的生气,第二天开会,主席发义愤, 主席发脾气,康生说是发无产阶级之怒。主席大意讲文革按你们的办,把江青枪毙,把康生充军,你们出来做事,文化大革命让你们领导,人数不够可以请王明回来,我和林彪上井冈山,咱们较量一下! 周总理当时吓坏了,带头检查,劝主席息怒,说这些老帅不是针对你的。老帅没人敢吭声,主席不了解情况,发了脾气,批了几个老同志,到最后,主席还是保了他们,在国庆的时候,决定让谁上天安门城楼的时候,让他们都上了。
  7、武汉事件
  天下大乱,一家人分几派,说明文化革命深入人心。有许多人不明白主席有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想法,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刘邓失势后,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深入人心,家庭、社会都分了派,好是好,但是有负作用,都成立组织了。中央很隆重的宣布给造反派平反,他们都成英雄了,带着新红卫兵冲向社会,老红卫兵后来很消极、反动,他们发现运动最后搞了我们爹妈,我们不干。不同意再搞下去,成了保爹保妈派,著名的有北京的联动组织。有些工农出身的学生还继续搞,把战火烧到了全国。一时间文化革命乱套了,派别林立,组织林立,军队参与发枪、发子弹,武斗到处都是。中央派代表团处理,派官方出面,他们解决不了问题,毛主席想亲自出马,一是调查研究,二是解决问题。主席对群众组织信心很足,曾提出过武装左派的方针,想彻底与官僚派对抗。中央不同意主席南巡,担心出了事不好办,毛主席说你们太不相信同志了,有什么事好出的?执意要去,最后决定主席先去武汉,说是保陈再道去。
  公安部长谢富治和文革小组大员王力奉命去武汉保驾,结果没有保成,反而添乱。没有很细致的商量一下,一到武汉就秘密上街看大字报,发表讲话,支一派,压一派。文化革命的两派名义上都是保主席的,造反派和保守派这两派,公开的谁也没说自己是保守派,都指责对方是保守派。武汉百万雄师的力量比较大,王力表态说他们不是造反派他们不服,加上坏人操纵,发展到了冲击毛泽东住的地东湖,有人知道主席在里休息还要冲击,说明的确有坏人。当时造成的王力被抓是很严重的,把钦差大臣抓了,就该算造反了。北京知道了主席的安全有问题,都很紧张,怎么办?林、周、江调兵遣将,周亲飞武汉救急。冲击东湖的人很杂,连武汉军区司令陈再道都挨了打,问题很严重。中央在武汉两派斗争中,两派的矛盾没有处理好,打红眼了。如果毛泽东出了事,当时的政治局面翻过来的话,林、周、江都得下台。林彪就派部队增援,空军的刘丰负责主席的安全,主席是36计走为上计,从小门,和工作人员几个人偷偷的溜走了,乘飞机前往上海。主席虽然没有遇险怎么样,但武汉军队和老百姓在一块混着,抓了中央大员,而且主席在武汉,迫使主席跑了,这件事就闹大了。武汉陈再道到了北京之后,被批斗。吴法宪说主席在那,你不保护,还加害主席,打了陈的耳光。主席后来冷静下来后认为,如果是陈天道干的事,我肯定从武汉出不来。陈可能是没有参与,但是他也没有制止,这个事对主席的文革信心打击很大,他发现军队和群众未必听他的。我个人看法,武汉事件相当于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改变了蒋介石先安内战略决策。张学良的一抓,为了活命,就得答应条件,抗日,而且和共产党联合抗日,而且毛泽东说,我不叫红军了,我听你的,我叫八路军,叫新四军,等于我投诚了,但是毛主席私下里很明确,我们要独立自主,蒋介石没办法,最后是吃大亏了,叫毛主席赶到岛上去了。武汉事件,我个人评价,是改变了主席的战略决策,在武汉事件之前,主席的既定方针是带有革命性的,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组织可以成立,跟雨后春笋似的,还武装左派,什么意思?就是给左派发枪,准备大干一场。可是武汉事件后他改主意了,发现仗不好打,决定收兵。说了一些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利害冲突,要大联合等。主席的撤退,他等于是战略性调整,由革命变成改良了,不再提武装左派,而是提大联合,搞干部、群众和军队三结合。三结合后来因军队林彪出事以后,就变成了老、中、轻三结合,主席想收兵了。
  对武汉事件后主席的收兵决策是不是对,许多文革学者是认可的,但我觉得未必。陈再道这类文革反对派以到顶点,如果坚决镇压、乘胜追击,未必不行,正是用兵之时却主动退却,大长了右派的威风,这是文革胜负的转折点,没处理好。可能主席恐无胜算,担心内战扩大,为他人作嫁衣裳。有人说毛主席怕陈再道类是完全错误的,难道陈再道比林彪还厉害吗?毛主席最大担心是怕军队力量平衡被打破。
  8、文革的深化、政府危机、激进派
  随着文革深入,文革派染指一切。除了倒刘、邓及其部下,还有人要倒周恩来,倒政府,以及倒军队一小撮。文革激进派认为,文革将继续进行下去,趁着这样的机会,要贯彻5.16通知的精神,把党里面,政府里面,文化界里面,军队里面的修正主义都端出来,他们自认为是彻底的革命派。他们到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要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打倒周恩来,冲击外交部、火烧英国代办处、抓军队一小撮等,严重干扰了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使毛泽东四面受敌,加上武汉事件,迫使毛泽东做出妥协决策。
  9、毛泽东的战略调整
  影响毛主席战略调整有如下因素:
  国际上中国正陷入美苏南北夹击态势。党政军反文革势力汇合挑战如二月逆流和武汉事件。文革极左势力四面出击。中国内战扩大。
  怎么收,得找切入点,得向军政等各方面有个交代,所以出现了一个战略调整当中的王、关、戚事件,毛泽东在南方,现在内部有许多的说法,官方的民间的说法各有文章,但是我说的意思是,从中央的说法,下令把王、关、戚他们软禁(戚晚一些),他们几个等于是在政坛上突然消失了,没有审查和批判。这个东西严格上讲,是因为王力等反文化革命吗,不是,而是他们冲在前面,我认为这是一种丢车保帅的办法,他们是贯彻文化大革命要贯彻到底,组织打倒周恩来的风潮,说是张旗领的头,其实是表面现象,乱军的社论本质上是符合516通知的,他们当时做了很多出格的事,要收兵必先拆其锋芒,要制止盲动,这是上层。在下层开始大抓5.16份子,抓造反派。5.16是反周恩来的一个小组织,抓住了周总理的一个伍豪启事等,说总理是叛徒,这事后来证明,是造谣,国民党的谣言,当时打倒周恩来,冲击外交部,冲击政府机关,有人认为,左派这边要反周恩来。毛泽东怎么办?乱套了,又反军又反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主席等于下令不要他们乱闹革命了。实际上,造反派被整,是很多次了,第一次让刘少奇整,第二次就是抓516,反多中心,以后又有多次。造反派严格来说,在官僚体制内的人看来属于异类,党内有这个派,那个派,那个造反派是不属于党内的,所以林彪军的、周总理政的系统对镇压造反派都很卖劲,在对待造反派的问题上,党内多数人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反5&16扩大化如同反右一样,并不是毛主席本意,但官僚不听主席的,主席也没好办法。
  10、九大前夕党内力量对比
  毛主席收兵准备开九大,党内通过文革各种力量如何呢?
  当时的形势是毛泽东居中,是属于中国的公认领袖,是总揽全局,从二线返回一线,影响力表面上有很大增强,但实质上变化不大,因为文革前广大老干部也不反对主席。刘、邓多数人居右,他们处于守势,少说话,很少公开做什么事。林彪是得到的极大的增强,从第6号人物变成第2,文化革命以前,毛、刘、周、朱、陈、林、邓,常委林彪排第六,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排第二,成了接班人了。江青的力量在九大以前得到了很大增强,江青成了文革的新生力量。周恩来表面基本没多大增强,但老干部和刘邓对周有倾斜,周的力量在暗增。这是基本的力量对比,九大前就是这样的格局。
  11、一月革命风暴及全国山河一片红
  开九大以前,是一月革命的风暴和全国的山河一片红。上海开了个好头,造反派组织把上海党政大权夺了,意义很大,毛主席评价很高,与巴黎公社相比。在其它省也先后夺了权,但多数是凑数。在一年多时间,全国各级政权都变成了革命委员会,为九大做了准备工作。我个人看法,这些东西都是主席的战略,他想急于收兵,也不完全是考虑现实,也有理论的层面。谁不想收兵?林彪、江青可能不想,但主席的思想,他预言文化革命还要搞多次,不指望一次解决问题。我估计他的想法是,他认为一次文化革命解决不了问题,他的想法,还要多次,这次搞到目前的现状就算了,先稳定一下,因为全国太乱有可能失控,他不只是理想主义者,还是个政治家,是一国的领袖,考虑问题自然要多一些。所以,对主席的种种考虑,我们要理解,即使个人受到点委屈,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能怨恨主席,觉得自己被利用了,从大局上讲,我觉得主席的做法是对的。
  12、中共的九大
  中共九大发生的几件事值得研究,一件事起草政治报告发生了风波,报告起草的时候,本让林彪牵头,林彪也不会直接写什么东西,有许多的领导参与,他们在一起共同起草这个报告。陈伯达本是主角,但由于他长期不写东西,九大报告这个稿子写的很慢,主席很不满意,另叫康生、春桥等也写。但是他们写的内容不一样,据说陈伯达的稿子是跟林彪商量的,现在我也没看过这个稿子,是不是林彪的意思。陈稿认为,九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应该转到经济战线上来,搞一段生产,主席不赞同,陈伯达稿被张春桥等批为考莰基的唯生产力论,陈伯达反击,说张春桥稿是伯恩斯坦的运动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在九大政治报告里面陈伯达和张春桥起草的报告的内容很不一样,最后主席的拍板是支持的张春桥稿,等于是反对的林彪拥护的陈伯达的报告稿,这是一件事,围绕起草九大政治报告的斗争,林彪对毛主席支持的报告稿不满,据说他一页没看就照本在九大会议上宣读的。
  第二个是政治局选举发生的事,反常的事。在选政治局委员的时候,江青少得了五票。后来她怀疑是林彪的几个死党搞的鬼,但是这个是猜测,但是确实发生江青得票低于叶群的不正常现象,她很不满意,认为有人在里面捣鬼,这说明在召开九大的时候,党内也很不安宁,因此毛泽东号召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林彪对毛泽东主席的张春桥的报告不满意,但是也不说,所以主席在讲话的时候,叫全党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他指的团结就是不论江青也好,林彪也好,党内各个同志都要顾大局,要团结,否则的话,要出事的。所以,中共九大的事,依我个人看法,毛和林的矛盾,就已经浮出了水面。毛泽东是要继续革命而林彪想搞生产,说严格点,林彪也可能是革命阶段主义者,但是也许是策略,想搞一段生产。
  九大的时候,中苏发生边境冲突,咱们打了一个漂亮仗,有孙玉国在珍宝岛回击了苏联的边界挑衅,沉重的打击苏修,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志气。林彪后来借战备为名,搞了个一号令,中央领导人疏散到全国,如邓小平去江西,刘少奇去开封,分散中央的领导。为什么有这种战争气氛,九大的时候开始的,林彪是军委主持日常的工作又是国防部长,负责国防安全,发指示也正常,一号令是作战部长加的题目。当时主席不满意,这么大的事你不跟我事先汇报,就把原件烧了。至于林是不是有意试探他的号令权威性,背着主席,也不尽然。我讲的是毛和林在九大前后的时候就发生了分歧是确定的。
  13、中苏边界冲突
  一九六九年中苏边界冲突也是件大事。那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有个有限主权论理论,对外侵略性很强,毛主席称其为社会帝国主义。中苏关系紧张,苏军陈兵百万于中国家门口,亡我之心不死。但能不能大打,苏联心里也没底,于是就有了珍宝岛等边境小冲突试探。结果,中国集精兵出击,打垮了苏联的侵华战争神经,扬了国威和民气。
  14、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庐山的会议
  庐山好像是中央的出事的地方,后人称政治山。在庐山开会,出了两次大的事,第一次是彭德怀,第二次是林彪。
  一九七零年庐山会议前,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就发生了党内分裂。为四届人大做起草的报告内容,有很大分歧。在庐山会议之前,党内就有斗争,主要围绕三个副词、毛泽东思想是全国一切工作的指针、没不设国家主席、解放军是毛主席亲自缔造、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等。林彪当时对毛泽东的评价是,天才的、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马列主义的副词,主席把这三个副词,天才、创造性、全面的划掉,这个东西引发了一些矛盾。这里要说的细一点,否则你也搞不懂,首先,毛主席修改副词等的真正含义,还不是单指理论。开九大时候,主席发现一个问题,军队代表人数过多。毛主席搞文革,他需要军队的力量,加强军队力量这是他的本意,但到九大味道就变了,毕竞是党主席开党代会,有那么多军人很不正常,所以主席想改变。另外,林彪在九大时候的时候,力量过于强大,这是政治家不能不关注和解决的。但是,我讲的主要的是可能,不是定论。最重要的是主席未必是完全考虑政治原因,也有理论上的原因,林彪的三个副词有毛病,毛主席的成功是不是靠天才,发展马列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有创造性,这是理论的问题,争的涉及到林彪事,就成了重大政治问题。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涉及到张春桥,关于三个副词类问题,我个人看法,春桥当时如果拿着主席的批示,告诉政治局说,林彪的三个副词不合适,现在应去掉,我估计也没人敢公开反对,但他没有说是主席的意思。是主席交代的,不让春桥说,还是他自己这么干的,搞不清楚。张春桥在会上就自己这样一讲,有人(吴法宪)就指着他鼻子骂,说你要干什么?你这是反对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公报,是反对林副主席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你敢反林副主席,还得了吗?张春桥如果当时说这是主席说的,也没这档子事,结果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让毛泽东思想成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是林彪的一贯政治主张,搞了多年,一下子又说不对,要举马列的旗,显然是反林彪。
  反对解放军是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虽然很正确,但矛头也是对着林彪的。
  不设国家主席,要害也是不想让林彪权力过大,主席自己不想做国家主席,觉得政体应改一下,但林彪集团不愿意。
  张春桥有可能接班也是真的,因为林彪身体不好,老不参加会,主席和总理商量要增加一两个副主席,其中就有张春桥。此举也是削弱林彪集团的措施,林反春桥也很正常。
  庐山会议的斗争,实质上是林彪集团的保卫战。有些人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为了私利而不顾大局。
  九届二中全会的会议议程有三项,一个是批准四届人大报告稿,一个是讨论经济,再一个是战备问题,这是正式的会议日程。在开会之前,毛泽东说叫周总理讲话,康生讲话就算完了。林彪突然说我要讲话,他跟主席事先怎么讲的不知道,但是林彪在会上有发了一炮,他的发言大概还是强调,一是有天才,第二个是国家没有头不行,没有头,名不正,言不顺,主张设国家主席。林彪有这个想法,现在许多人的理解,都是林彪为了当国家主席闹的,我个人认为,可能也未必,应该设国家主席、突出毛泽东思想、承认毛是天才、对马列发展有创造、发展全面等这些也可能是他的真实的想法,反映他的政治主张。九届二中全会会后提出学马列主要是针对林彪的,对于这一点很少人明白。是突出马列还是毛现在左派内部也有争论,实际上中共七大、八大、九届二中全会、十一大等都有此斗争。
  林彪的讲话有没有计划,毛泽东在林讲话之前,内容是不是都知道,很重要。但是确实在林讲话之后,都说林彪讲话太好了,吴法宪提出要讨论林彪的讲话,中央同意了,打乱了原有会议议程,以后,问题就复杂了。因为参加人数多,很难分别是不是主席的意见。比如说陈伯达在会上就开始放炮,支持林彪讲话,并找马列毛理论根据,证明天才是有的,并攻击春桥同志。作为理论家出马后,叶群等在分组会上发言支持陈伯达,就乱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