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唯独就wwWwww.xiudu714.com40com缺失了,调整入口的www.xiudu714.com40那一段

看懂欧洲看懂欧洲听我来给你分享,欧洲的见闻与奇闻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冰岛,寒冰中的烈火重生&,&author&:&weijiechen&,&content&:&题图:哈尔格林姆教堂,位于\u003Cu\u003E雷克雅未克\u003C\u002Fu\u003E市中心,冰岛第一地标\u003Cp\u003E冰岛头一次进入我视线,是因为2010年那场名扬海内外的火山爆发,当时我前女友订了机票打算从英国来看我,结果听说火山灰飘到英国,让航线被烟尘埋没,只好把票退了。这是头一次这个弹丸小国才进入我的认知范畴。那会儿跟朋友聊天,他们说当时应该去冰岛买块地,修房子,冰岛差点把整个国家都卖了,冰岛克朗快跌成垃圾了。当然一切都没这么严重,但冰岛当时确实伤的不轻——不是被火山,而是金融危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先来勾勒一下冰岛的基本情况,再聊下冰岛近几年怎么从危机中走出来的。见下面地图,黑框就是首都雷克雅未克。冰岛嘛,顾名思义,就是个岛,面积和江苏省差不多大(你不知道江苏有多大?好,比重庆大一点)。但人口,\u003Cb\u003E只有33万,人口密度4人\u002F平方公里\u003C\u002Fb\u003E(2015年数据,\u003Cb\u003E我国上海的黄浦区有34000人\u002F平方公里\u003C\u002Fb\u003E,要挤死人啊)。冰岛有将近一半的人都住在雷克雅未克地区,基本上全国经济活动都在这里了,首都发生个啥事情,全国人民马上就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家知道冰岛第一大产业是什么吗?本来是渔业,结果后来雷克雅未克变成欧洲的一个金融中心了,第一大产业变成金融业,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大泡沫被戳破,第一大产业又变成了渔业。你可能看会觉得打渔晒网的岛国都能当发达国家,这有没有搞错?你少见多怪了吧。冰岛的渔业3.0拿出来绝对亮瞎你,这篇文章不展开讲。\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7cc1ba4a0c889b96c5c.png\& data-rawwidth=\&1008\& data-rawheight=\&595\&\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冰岛在2000年之后,开始放松金融监管\u003C\u002Fb\u003E,可惜当时没有巴塞尔2协议,更没有巴塞尔3。雷克雅未克曾一度变成一个外汇交易中心,因为当时冰岛克朗的银行存款利率长期以来都高出欧洲其他欧洲国家(见下图),所以成为了一个carry trade(利差交易)的交易中心,比如借入低息的日元,买入丹麦克朗,然后再去购买冰岛的各种高流动性资产,吃中间的利差。这让冰岛保持了很高的外部投资,当然后来的金融危机也让外部投资差点全军覆没。\u003Cimg src=\&v2-7e8e6c987d02ede8ba744b.png\& data-rawwidth=\&738\& data-rawheight=\&338\&\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冰岛的本土银行扩张真是可以用野蛮来形容\u003C\u002Fb\u003E,到处在欧洲各国开分行,到处收购资产,连媒体都专门给他们发明了个名词——Outvasion(就是把invasion,侵略,改前缀而来)。在金融危机前夕,冰岛曾经的三大银行Kaupthing,Glitnir,Landsbanki,这三巨头的资产加起来竟然比冰岛的GDP高出十倍。冰岛著名的Harpa音乐厅(下图)花了1.6亿欧元巨额(对冰岛来说真的是巨额,在2011年开馆的时候,\u003Cb\u003E整个冰岛政府支出才5.8亿美元\u003C\u002Fb\u003E),便是Landsbanki提供的贷款。\u003Cimg src=\&v2-4730edff85e4df1818e15.jpg\& data-rawwidth=\&1627\& data-rawheight=\&1127\&\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当时这三家银行出事后,直接震撼整个冰岛,因为冰岛几乎所有金融行为都是他们几家提供的支持,\u003Cb\u003E一周之内冰岛克朗跳水50%,冰岛股交所跌了95%\u003C\u002Fb\u003E(见下图,这真的开眼界了,真没见过发达国家股市可以这么闹腾)。\u003Cimg src=\&v2-dac51e843dda4aa9d958d3.jpg\& data-rawwidth=\&726\& data-rawheight=\&39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GDP灭失了将近40%\u003C\u002Fb\u003E,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经历这样的厄运,基本上就等着lost 20 years。当时冰岛几乎所有行业都陷入停滞,cash flow一断,什么生产都慢下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cb1dd0f0f9e72c260fc5efe14e805d1.jpg\&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337\&\u003E\u003Cp\u003E但是近几年的新闻报道都是冰岛经济重生,GDP增长名列欧洲国家前茅,而且欠外债都要还完了,冰岛倒闭的银行在海外欠存款人的钱也要还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爱尔兰都做不到?来听我讲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这在我看来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点,拥有货币主权。这点在我之前讨论欧元的文章里面就提及过了,没有货币主权就没有对金融危机的防御力,就像希腊西班牙一样。冰岛充分地使用他们的货币主权,把这项主权用到了极致。让冰岛克朗自由贬值,只要不是恶性通胀,这个贬值是非常能提升冰岛经济的防御和韧劲的。冰岛克朗在跌了一倍(下图),从1美元兑60克朗跌倒1美元兑120克朗。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在贬值之前,冰岛的物价对于外来者多么昂贵,目前来看其实也很昂贵,仍然远远比欧洲大陆的物价高。但是这对冰岛出口(包括旅游)竞争力,带来了一种釜底抽薪般重塑,因为所有东西突然都便宜一半了,特别是出口的渔业产品和铝矿。这点非常重要,因为\u003Cb\u003E如果像西班牙一样没有货币政策,这种冲击直接反应在劳动力市场上面,就是大面积失业\u003C\u002Fb\u003E,但冰岛用货币贬值来吸收了这个冲击。\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2c82eefc5a603fd78338b6.jpg\& data-rawwidth=\&729\& data-rawheight=\&337\&\u003E\u003Cp\u003E货币主权另个角度,便是可以让冰岛粗暴地执行capital control(资本管制)。冰岛当时执行的资本管制不但让外国投资者无法退出在冰岛的投资(即使退出也有39%的退出税),冰岛国内居民不允许购买国外的股票和固定资产,用很学术的话来说:“\u003Cb\u003E冰岛把资本账给关了\u003C\u002Fb\u003E”(是不是很像我国啊)。\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Austerity,这个词你们见过很多次了吧,欧元区危机出现会,几乎每个国家都在谈要Austerity,就是紧衣缩食的意思。但是冰岛的austerity只由政府承担,多征税,少花钱,减少巨额政府开支。但是人民的社会福利该有的继续有,不能去动,如果社会福利都动了还叫Nordic countries吗。当然冰岛仍然得借钱,找IMF和欧洲多国借了将近50亿美元,一方面保持基本的社会福利运作,一方面重组三大银行,最后在为冰岛克朗接个盘,不让它跌得太过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申请欧盟成员国地位。其实这完全是虚晃一枪,但却为冰岛做了心理上的信用增级。冰岛政府当时申请加入欧盟,是因为在近10年前,欧盟还很强大, 各种危机和风险都还没有暴露,可以为冰岛提供“信用连带责任担保”。当时做的这个政治举动,的确让冰岛得到很多credit enhancement(信用增级),一方面让克朗止跌,一方面压低了他们国债收益率,就控制住国内的通胀。不管他们是不是故意用的这招,但是这些手腕确实高明。在2015年的时候,冰岛已经撤回了欧盟成员国申请,理由怕欧盟分享他们的渔业资源(难道不应该更担心欧元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便是冰岛从寒冰中的烈火重生,所以大家都看出来了,其实最重要的便是货币主权和财政主权的配合,才能这么快把一个萧条的经济体拯救起来,当然冰岛也是因为一些自身原因(比如是个小型开放经济等),更容易恢复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以后会再跟大家深入谈下北欧的人文与经济环境,如果对北欧移民感兴趣的各位亲,请订阅我的专栏,或者关注我本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55:1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6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55:1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ee8d5bb711fe4f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61},&&:{&title&:&挪威的“石油诅咒”&,&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p\u003E\u003Ci\u003E题图:挪威最早在1969开发的油田,Ekofisk\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讲一段经历:我第一次进入挪威境内的经历和几乎所有旅游者都不同。在几年前的夏天,我和朋友北上到芬兰的拉普兰地区(Lapland)徒步背包行走,我们一路走到芬兰挪威边境。在芬兰北部和挪威交界的地方有个叫Karigasniemi的小镇,小镇上只有稀稀拉拉几栋房子,看上去都跟林业有关,再往西走几公里,跨过一座桥就是挪威境内了。我们找到了镇上应该是唯一一家超市,有可能甚至是欧洲最北边的超市(K-Market)了。我在超市门口守着行李,等另外几位同伴购物的时候,碰到了一位在门口用挪威语打电话的老哥,他对我点了下头。我问他是不是挪威人,他说是的,但他不是来旅游的。我接着问他那过来干嘛?他说每周都跑到这边来购物,这样的话生活成本比都在挪威买,至少低一半。这把我惊呆了,芬兰的物价是欧元区最高,跑过来个挪威老哥说是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才来芬兰购物。跟他闲聊了好一会儿, 他看到我朋友都从超市里面出来了,跟他讲了我们打算去挪威境内的Karasjok营地。挪威老哥说,那我们送你过去,二十来公里就到了。我们路上跟他聊天,知道了挪威老哥是个房屋维护工人,他说他和同事就维护下他住的附近几个镇上的房屋就行了,平时的工作就是去检修一下,一天工作个3-5小时左右。坐车后排的同行一个小姑娘听了后恬不知耻地问他一个月工资多少(在欧洲这样做是大忌),她说很好奇。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是外国人,他也不觉得有啥,他抬起方向盘上的右手,歪着头转动着手腕说:About 40000 krones。后来到了挪威的露营地,我们着着实实地体验了一把挪威的高物价,一瓶啤酒用了90克朗(当时1克朗=1人民币),几瓶啤酒花了几百元。我当时完全理解了为什么挪威老哥会每周都去芬兰超市购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线以下是正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挪威自从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北海油田之后,就以开挂的方式积累国民财富,自此和其余几个北欧国家拉开了差距。到今天为止,挪威已经成为了世界人均GDP第三的国家(见下图),远远地把美英德法甩在了后面。\u003Cimg src=\&v2-ffaeeee406c99ccf1cb927aea1ef2281.png\& data-rawwidth=\&429\& data-rawheight=\&596\&\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挪威真的可以算是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跟中东土豪国不同的是, 虽然挪威主要也靠石油赚钱,但是赚的钱大多是要上缴给政府的,让挪威不太可能出现在街上开跑车的石油土豪。而且遵循斯堪的纳维亚文化中的Law of Jante(斯堪的纳维亚国的社会文化准则)又让挪威格外地低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挪威将近70%的出口收入都是来自原油和天然气,全国GDP有近30%是直接由油气产业创造的。\u003Cb\u003E挪威的油气公司跟所有其他公司一样先要缴25%的企业所得税,但是还得再加一个50%的特殊油气收入税,也就说油气公司的75%收入都是会被政府拿走的\u003C\u002Fb\u003E,不管是挪威的公司还是美国的。挪威政府拿到这些钱之后,有两种选择:\u003Cb\u003Ea. 在当年就支出了 b. 拿去投资。\u003C\u002Fb\u003E挪威政府选择了后者,但并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理所当然地应该选后者,这个选择在当年是经过很多论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挪威自从2000年之后,见下图,原油产量就一直在下降,以前开发的油田在逐渐耗尽,而近十年以来以来的重大勘探成果又屈指可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8a8a66e710d834e6efd769a7ba1a0ff6.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32\&\u003E下图可以看出对挪威未来几十年的原油产量预测,右上角图例里面的“Johan Svedrup”是2010年至今所找到的最大油田,从2016年开始有产出,10年后就逐渐减产。“All Giant”是全部大型油田,“All Dwarfs”就是全部小型油田。所以挪威油田还有个二十年的时间可以依赖,但是在2040年之后,挪威经济如果不转型,会变成吃老本的国家,当然时间还很长,大家都不愿意想这么远的事情,过好当下就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c3ff28dd0fcbd962baf21.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611\&\u003E\u003Cp\u003E挪威政府考虑到虽然油田只可能有4-5代人来开发就会耗尽,但是希望挪威以后的每一代人都能够享受到油气带来的收益。所以在1990年的时候,挪威成立了主权财富基金。\u003Cb\u003E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甚至超过中国的,AUM有8700亿美元,平摊到挪威500万人口上,平均每人都有17万美元之多。\u003C\u002Fb\u003E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是全球布局,主要做股票、固收和地产,以后我们可以单独就挪威主权基金的投资策略聊一个话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里面还有个很重要的考虑,\u003Cb\u003E如果挪威在油气上获得的天量收入都以财政支出的形式投入到国内,这可能对挪威是毁灭性打击\u003C\u002Fb\u003E。这听上去很反逻辑,但其实有宏观经济学的道理在里面。再解释清楚点,\u003Cb\u003E如果政府不截留油气的收入,不做主权财富基金,将导致挪威境内各行各业都出现收入巨幅提升,生产成本传导到物价上便会导致生活成本极度高昂,除了油气之外的产业出口都遭到毁灭性打击,原因是所有物价都被拉抬上去了\u003C\u002Fb\u003E。这个时候,只要货币贬值实际上是可以对冲出口贸易的成本高升的,但关键就是挪威克朗无法贬值。\u003Cb\u003E因为能源出口国的弱点便是外国源源不断地购买能源,但挪威的石油公司收钱最终还是收挪威克朗,所以必须先买挪威克朗,这种高居不下的需求,让克朗没有长期贬值的基础。\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上面所描述的这种情况,在经济学界里面被叫做“Dutch disease”(荷兰病),名字是根据荷兰在60年代所发现的气田,但是发现气田的收入并没带来整个国家的收入提高。挪威便是在荷兰的经验上,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一方面可以让后代享用油气的收入,一方面截留收益为了不得上面所说的“荷兰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多经济学界发表的论文都是称赞挪威为全球的能源出口国树立了榜样,避免了“荷兰病”。这点让我感觉匪夷所思,经济学界对挪威的信心我当然也理解。但是一般人就算不懂经济学都能看出挪威物价高,除了油气产业,其他产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展。挪威到底有没有患上“荷兰病”,一直以来在学术界都是一个争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我所看到的挪威,我认为他们转型非常有困难。挪威的创业精神在北欧是最少的,每天平均的工作时间不到7小时(还算上午饭),而且挪威人请病假和事假的时间比欧洲所有国家都多。至少我认为,挪威在油气耗尽之前,还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那么挪威迟早一天坐吃山空,长远来看,挪威将是北欧最没有潜力的国家。\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6:11: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1,&likeCount&:13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11: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82ba1ba659c07d878dc4a46cc9fdf7b0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1,&likesCount&:131},&&:{&title&:&瑞士法郎为什么是避险货币&,&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p\u003E\u003Ci\u003E注意:这篇文章是重发的,之前写了后没有发在专栏里面,现在重发一遍统一收入专栏。\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次我跟老婆聊在波兰买房子的事情,她说在波兰一定要全款买,千万不能贷款,我说这个不合常理啊。她就跟我讲了她爸怎么被银行坑了的事,她爸大约在2004年底的时候在华沙郊外买了一块地,当时找到波兰本土最大的一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爸,现在最流行用瑞士法郎来贷款,理由有两条:\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1. 波兰兹罗提兑瑞士法郎会一直升值\u003Cbr\u003E2. 而且瑞士法郎的贷款利率非常低\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听了客户经理的建议后,他爸做了瑞郎按揭,从此他爸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每个月还的等额波兰兹罗提越来越少,而且利率还低,按照炒外汇的说法这简直就是加着房贷杠杆做空瑞郎啊,生活太滋润啦,但是。。。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蔓延到欧洲的每个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下面这幅瑞郎对兹罗提(CHF\u002FPLN)图就能看出来,2008年下半年的反转是多么坚决,多么暴力血腥。但这种瑞郎按揭合同也不能说是银行存心设计好来坑人的,但确实是属于高风险衍生个贷品种,风险点就出在用了杠杆,谁叫这是房贷呢。但这种房贷合同的设计里面是规定是不能转换货币的,意思就是说你用瑞郎贷的,那就只能一直还瑞郎,直到合同终止。去年波兰新上任的总统Duda为了这个事情,想强行要求商业银行把贷款货币转换会波兰兹罗提。但和很多银行发生了矛盾,总统先生一心想帮人民解决这个心头大患,但是商业银行的既得利益哪是总统说动就能动的(波兰的银行要吐出10亿美元来做这个事),而且最意象不到的是,波兰国家银行跳出来也批评总统这个想法不现实,违反经济规律。在波兰有近60万人有瑞郎房贷,而且大部分都是06-08年之间产生的,直到今天几乎都在还款中,总统的顾问团提供的看法是,这会直接导致波兰发生一次“个贷危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106cebc37dee56c3344c.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81\&\u003E\u003Cp\u003E那好,波兰兹罗提事件具体怎么样了,这次按下不表。话题回到瑞郎上面来,那么瑞郎是避险货币吗?是的,但看对谁来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对于波兰房贷者来说,瑞郎是风险货币;但对于大型投资机构来说,瑞郎就是避险货币(safe haven)\u003C\u002Fb\u003E。先定义下什么叫避险货币,\u003Cb\u003E避险货币是一种在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能够保值的一种资产\u003C\u002Fb\u003E。不光是瑞郎,还有黄金,日元,美国T-bill,在市场看来其实都是避险工具。如果一种货币要当避险资产,那么一般有下面几种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1. 此种货币的政府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成熟\u003Cbr\u003E2. 能够和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独立开来\u003Cbr\u003E3. 往往都是贸易顺差国,意味着外汇储备多\u003Cbr\u003E4. 市场养成习惯了,认为它是,它就是\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几点到和日元有相似之处,所以日元也是目前市场最显著的一种避险货币。只要大家都搞不清市场怎么波动,那么就去买日元瑞郎好了,但是都是很短暂的市场行为,没有什么基本面道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种货币能走到今天的地位,都是有点历史原因的,在全世界早就抛弃金本位制度的时候,瑞郎一直坚持使用黄金联系汇率制直到2000年,意思就是说,瑞郎每发100块,背后都有等值的40块的黄金放在他们央行的地库里面。所以从外汇交易都还不太活跃的80-90年代,瑞郎就已经在市场上树立起了避险的形象了,只是没有进入到居民的视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看看来,瑞郎最深入人心的一点,其实还是因为瑞士是永久中立国。虽然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也宣称自己是中立国,比如爱尔兰,哥斯达尼加,巴拿马等。但是最历史悠久的还是瑞士,这可是从1515年就开始一个江湖地位,当时瑞士跟法国打了一仗之后,瑞士大败,一反思瑞士觉得打仗太没意义了,劳民伤财而且还经常打不赢,决定独树一帜,宣布从地球上永久独立。虽然在之后又过强行被拉入军事和占领活动的事件,但是后来都恢复中立的地位。\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34:32.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5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4:32+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cef8cade2a2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57},&&:{&title&:&我在欧洲的奇幻经历——波兰移民局&,&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p\u003E\u003Ci\u003E这一系列的“我在欧洲的奇幻经历”是我本来打算写成一本书来出版的,但是发现篇章之间其实都很独立,可以先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下。\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2015年冬天某一天清晨,波兰华沙。我们今天要去波兰移民局,是我要申请家庭长居。\u003Cp\u003E我和老婆出门的时候,还不到六点钟,外面还在微微飘着小雪花。我们就是为了早去早回,不想排太久的队,才这么早起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么早不想把岳父叫醒起来开车送我们去市中心,但我老婆开车一紧张就喜欢同时踩离合与油门,为了省心,我决定还是无照驾驶一次。虽然我开车水平也不好,但是波兰的大直路我还是能应付,所以我一路上都踩到80公里的速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停了车后,按着地图找到了移民局。\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但我们到了之后,简直傻了眼了,在移民局门口已经黑压压站了将近几百人了。我们围着人群走了一圈,老婆说他们一半都是乌克兰人,从他们讲乌克兰语就能听出来,其他应该都是中东来的,看外表就知道。我跑到公路旁边高点的电车站台上面打量了下整个人群,大多数都是男人,而且还很高大,女人可能不到十分之一。但他们没有排队,当然也正好,要插队首先就要没有人排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让老婆站在站台上等我,我去往前面挤。我沿着墙往门的方向,一点一点挪动,竟然挤进去了,就离大门还有1、2米远,前面的人跟铜墙铁壁一样密不透风。接下来静静等待到9点开门就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等待的时候,跟站在我后面的几个人聊天,得知他们是摩尔多瓦人。他们说,波兰移民局对人态度很恶劣,一天直只接受20个人不到的办理,他们前面几次来都没能挤进去。今天一定要拿到号才行,不然签证就要过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9点到了,玻璃门里面的秃头门卫在打开挂在门上的锁了,去掉锁后,门卫大叔举起手示意大家后退,门口几个男人往后面退了一步就退不动了,大家都紧紧地往前靠着。接下来的一幕,真的毁我三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开门那一瞬间,除了正对着门的俩人跑进去了,旁边人都被卡在了门口,都想进去,但旁边的人比你更用劲,更野蛮。大家竟然僵持在了门口,门卫扯着嗓子大喊,可能意思是要把玻璃门挤破了,把人使劲往外面推。后面的人以为是前面的人故意堵住门口,更是歇斯底里地玩命往里推。也许在这个时候大家只剩下动物属性,活下去是唯一追求,哪怕踩在别人的身上进去,哪怕跟前面的人以命相博,哪怕大家都弄得鱼死网破。只要进了这道门,就能活下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站在离门玻璃门就1米不到的地方,被紧紧地压在了玻璃门旁的墙上,一点都无法动弹。这一幕,老婆说从后面看起来无比恐怖,她说她在后面看着觉得简直像一群丧尸暴走一般。她当时在叫使劲叫我,但没有任何办法来帮我。还好这道玻璃墙是几层加厚,估计还防弹的,没有挤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开始感到头晕眼花,气都喘不过来,紧紧被人按在墙上,胸骨肋骨都开始作痛,我从脖子的脉搏就能感到,我心跳在高强度挤压下开始变缓,甚至双手开始因为血液流通不畅而发麻了。我知道,后面一大群人的推力估计都施加在了我身上。各种哭喊声不绝于耳边,什么语言都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突然变得很愤怒,我仅仅就是来申请家庭长居证的,有没招惹任何人,难道非要跟难民们抢这点社会资源?难道还要被挤死在这里?我突然变得很狂躁,感觉肾上腺素开始全身游走,我的求生欲望也被激发了,再这样挤两分钟,我不被挤死都要被踩踏而死。这个时候我不能再顾忌自己的形象了,只能选择跟身边的人一样野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突然一把拧住卡在门口的壮汉的衣服,把他朝我的方向猛拽,擦着墙硬是把我自己拖了过去。再一手拉着门拦,另一手抓住一个中东人后衣领,硬生生跟前面两个人都猛塞了进门。被我抓衣领的人根本没来得及找我理论,直接跑到楼上去。看来他们是有几次经验的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过神来,门卫才带开了旁边更多的玻璃门,我头一次在欧洲看到人群如洪水般的无秩序狂贯而入,有好几个人都在挤进门口的时候摔了跟斗。我顾不得去扶任何人,我只有一个目标,冲向前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台是一位中年大妈,她扶了扶眼镜抬头问我要问什么,我气喘吁吁地说,我要申请家庭长居,她说你有预约吗?我说没有。她摇摇头说,我们这里是移民局分局,现在专门早上接待难民申请,你要申请家庭居留,请到另外个分局去,而且要预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抚着被挤得发疼的胸口,才发现我的手腕也被人抓伤,我转身看着窗外,又开始飘雪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我心中仍然一万头草泥马狂啸而过。\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7:18:5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9,&likeCount&:46,&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1:18:5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afcc7c30b6ad9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9,&likesCount&:46},&&:{&title&:&消失的摩尔多瓦&,&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i\u003E题图:这张照片一直都很震撼我,是一对摩尔多瓦的姐妹,左边是姐姐,右边是妹妹。她们听说要拍照,找出了自己一直都舍不得穿的新裙子。她们眼中充满了憧憬,希望能离开摩尔多瓦,最好能去意大利。照片来自Sj?str?m,瑞典纪录片摄影师。\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如果我告诉你,我去过摩尔多瓦(Moldova)。你是否会问:那是在南美洲吗?如果我告诉你,我去过基希讷乌(Chi?in?u),你是否会问:那是在非洲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都不是,摩尔多瓦在欧洲,基希讷乌便是摩尔多瓦的首都。摩尔多瓦只是个小国,接壤罗马尼亚。用一个字形容摩尔多瓦:\u003Cb\u003E穷\u003C\u002Fb\u003E。穷到什么程度?比越南还穷,这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你会问,为什么我从来没从新闻上听说过这个国家啊?\u003Cb\u003E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值得报道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摩尔多瓦人的最大愿望便是吃饱肚子,再能囤积点粮食够下星期吃。\u003Cb\u003E生活在那里,有蓝天,有白云,就是没有希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老婆读书的时候参加Eramus Mundus的交换项目,在那里生活过半年,但她并不喜欢,住在那里的时候总是吵着要回家,抱怨蟑螂太多,抱怨夜晚太危险,抱怨到处都很脏,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摩尔多瓦在哪?\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夹在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之间,没有港口,是个内陆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5be21bbdb5532efb677347.png\& data-rawwidth=\&831\& data-rawheight=\&675\&\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用一段来描述这个国家?\u003Cbr\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摩尔多瓦没有海岸线,贸易伙伴主要就是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出口贸易也就主要是些土里挖出来的农产品,工业制品非常少。人均收入在2015年只有1247美元(见下图),按今天的汇率也就是8588人民币一年,注意是一年的收入!\u003Cb\u003E目前摩尔多瓦有300多万人口,但是在国外有几十万打工的摩尔多瓦尔人,每年他们带回家的钱就能撑起全国GDP的五分之一\u003C\u002Fb\u003E。\u003Cimg src=\&v2-253427cbb574d6a5eaa40ce.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573\&\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为什么这穷?\u003Cbr\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一个国家穷,能数出来的原因很多,摩尔多瓦几乎都占全了。然后这些原因相互强化,让摩尔多瓦在短时间内很难翻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摩尔多瓦几乎没有能独当一面工业\u003C\u002Fb\u003E,要知道一个现代化国家不管怎么第三产业发达,都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业来支撑,哪怕我之前所讨论的冰岛都有能力把渔业做得工业化。而摩尔多瓦,除了种beetroot(见下图,应该叫做甜菜,反正我觉得难吃)和油菜花之外,还真没其他特长了(下面会提到红酒)。\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e370a11b574b459e309f1.jpg\& data-rawwidth=\&1578\& data-rawheight=\&892\&\u003E\u003Cp\u003E所以基于这两种农产品,\u003Cb\u003E摩尔多瓦最大的两项工业便是:榨糖和植物油\u003C\u002Fb\u003E。但由于摩尔多瓦工业标准太低,生产环境恶劣,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多数都不符合欧盟质检标准,所以连欧盟都进不去。只有有少部分质量高点的,销往了罗马尼亚(属于欧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国最大的榨糖厂,Drochia sugar factory,见下图。明显看得出来非常破败,窗子破了都没钱修,但这已经是全国最高水平,科技含量最高的工厂了。就是仅仅这一家工厂,还不算它的供应商,销售商,它就解决了全国2%的劳动就业(其实全国也就只有110万左右的劳动力)。\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21b38bc6a727bef21ffbdb63d7caaca7.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你知道这些工人收入多低么?一个月500-700人民币,但物价跟我国二线城市比,也没见的物价都低了80%。下面这张图,就是部分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左边一栏是重庆(为什么老是用重庆?因为哥住这里),右边一栏是基希讷乌。所以你们看,其实也低不了多少,但是平均工资就要比重庆低个70%-80%。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摩尔多瓦人民贫穷到什么程度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bcd9d3d1efa841f2af16.png\& data-rawwidth=\&849\& data-rawheight=\&329\&\u003E\u003Cp\u003E穷国家一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非常落后,我曾听到过有中国留学生去摩尔多瓦留学,我觉得如果是体验生活的话,可以,但是要学东西的话,你们可能选错地方了。从小学到大学,摩尔多瓦的入学率都保持欧洲最低水平,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没钱读书,学生们只能放弃学业去打工。但是政府花费在教育上面的GDP比率,实际上在全球来看并不低(下图),都能拍到全球第八,就比丹麦低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cdca27a465e455.pn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326\&\u003E\u003Cp\u003E摩尔多瓦能排这么高,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整个GDP就很小(北京光一个朝阳区GDP就是摩尔多瓦全国的十倍),在一方面是政府确实在下决心提高国民教育,也确实见效了,至少目前把文盲控制在了1%以下,我国都至少还有3%的纯文盲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个很重要的导致摩尔多瓦贫穷的原因便是贪污腐败,这个和贫穷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只要有职权可以使用,那么必然要为自己谋利。这个跟意大利,希腊,西班牙都很相似,贫穷必然带来贪污腐败。在摩尔多瓦,我见到警察或士兵,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闪,他们可能会找外国人收保护费。\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摩尔多瓦的红酒\u003Cbr\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提到摩国其实必须要说他们的红酒。而且他们有个酒窖是世界纪录,现在几乎就是旅游景点了,叫Mile?tii Mici。在基希讷乌南面十公里的地方,这个酒窖的藏酒数量高达200万瓶,如果你运气够好,你能找到特别珍贵的老葡萄酒,二战前的。\u003Cimg src=\&v2-26d01f234da8e1e40bd7a6e1a2abf03b.jpg\& data-rawwidth=\&1728\& data-rawheight=\&1152\&\u003E我老婆的一位朋友,在这个酒窖里面找到了19世纪末期酿造的一瓶红酒,他用了500多欧元把它买了下来,然后送给自己老板。从此升值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摩尔多瓦的葡萄酒出口全球各地,但是毕竟没钱打广告,也没人知道他们酿酒这么出名,所以规模一直很小,都是被当做奢侈品来卖,经过中间商一转手,在国际上经常卖出上千欧元的高价,但是从这里卖出去,一般就十几欧元到几十欧元。但作为旅行者,你买了也带不出边境。\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德涅斯特河沿岸是什么?\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德涅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是个很特殊的地区,见下图。德涅斯特河处在摩尔多瓦与乌克兰的交接地区,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在这个地区就和摩尔多瓦发生了战争冲突,后来有俄罗斯出面,三方调停才把局面稳定下来。但是这个地区就一直声称自己是个独立国家了,但是联合国并不承认。但实际上这个地区已经是独立运作的一个国家了,有自己的货币,邮政系统,军事组织,议会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d097e9ee8bf195db6d9eb1.pn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710\&\u003E\u003Cp\u003E我当时去了趟Transnistria,这个地方可以说算是个“特别行政区”,入境的时候也比较麻烦,不但要经过俄罗斯的维和站,还要最终去申办入境凭证,掏出护照和摩尔多瓦签证,然后他会拖拖拉拉半天再给你一张白色的入境纸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出来的时候,我把入境白色纸条弄不见了,边检商量了半天,最后有一个会英语的出面,直接问我“How much money you have?” 听了这句话,真的让我毛骨悚然。但多年来的游走江湖的经验,让我很自觉地掏出一把欧元硬币,给三个边境警察一人发了几个,才挥挥手给我放行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Transnistria的“首都”叫Tiraspol,我几乎没见到街上有人有任何笑容,感觉比摩尔多瓦更gloomy。连找地方吃饭都招不到,没有餐馆,没有餐馆!而且几乎没人会英语,到处都是俄语。姑娘们的穿着看上去有点土,但是也看得出来斯拉夫民族的姑娘底子还是很好。\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d59966edd11f8f0fffebad1ae85c787.jpg\& data-rawwidth=\&2545\& data-rawheight=\&1861\&\u003E\u003Cimg src=\&v2-61c0aff537ca25b3205de6.jpg\& data-rawwidth=\&2114\& data-rawheight=\&1479\&\u003E\u003Cbr\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摩尔多瓦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u003Cbr\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摩尔多瓦的外交部被叫做: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可以翻译为“欧洲融入与外事部”,说明他们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像罗马尼亚一样加入欧盟,得到国际关注,从而可以贷款。但欧盟长期来看自身都难保,摩尔多瓦的假象靠山也不是那么稳固。我反倒认为摩尔多瓦应该跟俄罗斯搞好关系,跟他们多做贸易,反正摩国也没有政治影响力,就算经济上靠拢俄罗斯,也不会被其他欧洲国家排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最主要的还是,摩国还是得有自己的竞争力才行,我曾经看到一个德国网友评论乌克兰:乌克兰生产的东西,欧盟内部都能生产,而且质量比他们的高很多,所以乌克兰的东西没人需要,当然他们的女人除外。这个评论虽然说得太过分了,但是摩尔多瓦也确是一样的处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摩尔多瓦人口(下图)越来越少,不是因为生育率在下降,而是因为年轻人都在迁出,在摩国的农村地区,一个村庄连着一个村庄地从版图上消失,年轻人都出过打工去了,剩下的老年人去世后,这个村庄就不会再有人居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ab68dd174bfc629a2e07338cfd3425c.jpg\& data-rawwidth=\&764\& data-rawheight=\&384\&\u003E\u003Cp\u003E在我看来,摩尔多瓦,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在几十年后国家解散政府,交出主权,申请加入其它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摩尔多瓦,正在消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深入了解欧洲的童鞋们,不管你是想留学,想移民,想海外置业,想海外工作,或者就是喜欢关注欧洲,那么就请紧紧关注我的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europe\&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u003E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在这里我带你看懂欧洲,体验欧洲。\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26:0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77,&likeCount&:199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26:09+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ca783dae5fb5df565139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77,&likesCount&:1997},&&:{&title&:&烈酒,桑拿与焦油——芬兰传说&,&author&:&weijiechen&,&content&:&在芬兰有句相传了几百年的说法:“Jos ei viina, sauna ja terva auta, niin tauti on kuolemaksi”。\u003Cb\u003E意思是如果烈酒,桑拿与焦油都治不了,那说明病入膏肓了。\u003C\u002Fb\u003E\u003Cp\u003E几百年都过去,芬兰人当然已经知道这句话是个玩笑,但是还是有时候喜欢提起这句话来说服客人喝酒或者蒸桑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芬兰人喝酒远远没他们自己说得那么厉害,每年平均每芬兰人所消费酒精跟俄罗斯和摩尔多瓦这些国家比起来,差得远了(俄罗斯人均每年喝7.65升烈酒,相当于一天一shot,芬兰人均喝2.8升烈酒)。\u003Cb\u003E但芬兰确实有酿得非常好的伏特加,出口到世界各地,最出名的便是Finlandia\u003C\u002Fb\u003E,还有好几种不同的味道,我个人最爱是Cranberry(蔓越橘,右二)。在芬兰卖的非常贵,一般都几十欧元一瓶。你可以到淘宝上去找找进口的,但如果很便宜,你还是得小心了。\u003Cimg src=\&v2-58c4f9dc292d906f4593a.jpg\& data-rawwidth=\&1674\& data-rawheight=\&64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焦油,的确在几百年前的芬兰,很多家庭用这个来涂抹到伤口上来起到杀菌和清洁的效果,焦油确实也这个化学功能。但只要你见过焦油,你就知道那玩意儿有多恶心了,黏糊糊,黑乎乎的,把这东西放伤口上,可能瞬间就要中毒。而且现代医学都认为焦油是高度致癌物质,比如香烟里面就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主要想跟大家聊的,还是桑拿(Sauna)。芬兰人对桑拿的热爱,就像我们中国人对吃的热爱一样,\u003Cb\u003E530万人口的芬兰,竟然有300万个桑拿房\u003C\u002Fb\u003E。现代桑拿可以说是在芬兰发源出来的,\u003Cb\u003E几百年前的芬兰人有的就直接住在桑拿房里面,那个时候女人生孩子几乎都是桑拿房中完成的\u003C\u002Fb\u003E(为了营造一个无菌的环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芬兰第一次蒸桑拿的经验,可以用三个字形容:\u003Cb\u003E真刺激\u003C\u002Fb\u003E。那是我到芬兰的第一个冬天,我被邀请到芬兰朋友家参加聚会。我芬兰朋友告诉我一定要来他家蒸我人生的第一个桑拿,从此人生将不再一样。他家里有个能容下8个人的小型桑拿房。那天他从桑拿房出来后告诉我,炉子点好了,等半个小时我们都可以进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着要穿着内裤在大家面前坐着,怪不好意思的,让我忐忑了半个多小时,还在犹豫要不要进去的时候,几位芬兰哥们儿在浴室门口都脱光了准备淋浴之后就进去。我都走到桑拿房门口了,难道还不脱?正在我脱衣服的时候,桑拿房门推开走出一个赤身裸体,满脸通红的高挑金发姑娘,她对我大方地笑了下,说能让我先冲一下冷水么?\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04ece3f3d5addea22de7.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3\&\u003E\u003Cp\u003E我这才知道,不但进去要全裸(浴巾都不能用),而且是男女混蒸。我忍住内心的激动赶紧脱光,推开桑拿房门,一股热浪席卷全身,赶紧找空位跟大家挤着坐在一起。所以请参考上图来想象,男女混搭,空间更小,没有浴巾,全部挨着一起坐。\u003Cb\u003E这便是芬兰桑拿的风格,如果你去芬兰桑拿,你穿着内衣内裤,或者挡着浴巾,别人只会觉得你很weird\u003C\u002Fb\u003E(当然外国人非常穿衣服,别人还是理解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大多数时候,在芬兰的桑拿也是男女分开的。但如果就只有一个桑拿,那么大家就一起进去,一群年轻男女,虽然不一定相互熟悉,但在桑拿房里的肌肤接触,突然就提高了相互的信任度,什么天南地北都愿意拿出来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在夏天的时候,或者空间够大的话,特别是在森林的cottage,可以去砍一串白桦枝叶(vihta),捆在一起\u003C\u002Fb\u003E。不是用来遮羞的,而是用来拍击身体,已到达按摩的目的。在用白桦枝叶拍打之后,你会感觉全身血液畅通,神清气爽。强烈建议大家去北欧桑拿的时候,要找一把白桦枝叶来感受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84fdce532c23e11405d.jpg\& data-rawwidth=\&1140\& data-rawheight=\&71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每次到桑拿房里面,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往炉子上的石头浇水(见下图)。只要一瓢淋上去,整个屋子都弥漫着高温的水蒸气,这个时候必须得用手盖住脸,不然会烫伤眼睛和鼻孔。曾经在学生宿舍底楼洗桑拿的时候,有个哥们儿醉了,直接倒了半罐啤酒在石头上面,那一屋子瞬间弥漫着唾液和啤酒烧开后的味道。\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8f8abbb517.jpg\& data-rawwidth=\&1022\& data-rawheight=\&534\&\u003E\u003Cp\u003E其实蒸桑拿并不是蒸热了,就出冲个澡,擦擦身子就走了。\u003Cb\u003E应该是当你蒸得受不了的时候,你得出冲个冷水,或者是在冰天雪地里面站十几分钟,或者干脆整个人都跳到雪堆里面,最有难度的便是在冰面上打个洞,跳到冰水中去\u003C\u002Fb\u003E。这样对心血管的收缩力有非常好的锻炼,但心脏不好的人,就不别这样玩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如果在海边湖边,那么最爽的还是飞奔到岸边,纵身一跃,感受体温的骤降。几乎每个芬兰的夏天,从桑拿房出来后,飞奔跳入冰凉的波罗的海,在波光粼粼的浪花中,仰望深邃的蓝天,变成了我最大的享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8de60a6aaff8dbb66e4ac94.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551\&\u003E\u003Cp\u003E现在的芬兰家庭在城市里面一般都是用电炉的桑拿,就像上面你所看到图片那样。在湖边或者海边的summer cottage往往都是烧柴火的。但还有两种很特别的桑拿,一种叫烟熏桑拿(Savusauna),另一种叫红外桑拿(Infrared sauna)。\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红外桑拿其实很多国家都有,特别是美国。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红外射线来直接让身体温度提高,我自己没有试过,每次一想到红外桑拿,我就觉得是要进微波炉了。所以这也不算具有芬兰特色,所以就不多说了。\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烟熏桑拿是朋友带着去海边的一个camping site那里体验的,桑拿房完全不像烧柴和电炉的那样明亮整洁,烟熏桑拿就一个整个小黑屋,窗子又小,还没烟囱\u003C\u002Fb\u003E。我第一反应就是肯定一氧化碳中毒在里面。进去的时候满屋子都被熏黑了,坐的时候都要带着一种垫在木长凳的上纸巾。一口深呼吸,就感觉吸进了焦油和水蒸气的混在一起的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烟熏桑拿准备需要至少10个多小时,要让木柴在炉子里充分燃烧后,已经满屋都是烟了,再开门让烟雾都散去后人才能进去,现在已经很少有家庭用这个方式,第一是耗时,再就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才能操作好。现在更多的是旅游地点在提供。\u003Cimg src=\&v2-e4db5ade80d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129\&\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想深入了解欧洲的童鞋们,不管你是想留学,想移民,想海外置业,想海外工作,或者就是喜欢关注欧洲,那么就请紧紧关注我的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europe\&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u003E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在这里我带你看懂欧洲,体验欧洲。\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6:06: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7,&likeCount&:7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0:06:4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v2-ed61e167f8cbeeca32a83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7,&likesCount&:79},&&:{&title&:&荷兰唐人街的50米——红灯区揭秘&,&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p\u003E很多年前我还住在阿姆斯特丹的西区(Amsterdam-West),每天要骑两三公里才会到在东面的学校。上完课之后,最大的休闲活动便是去市中心转转,阿姆斯特丹作为欧洲一线旅游城市,每天都跟过节一样欢快,在市中心几乎找不到一处没有游人的角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我当时作为一个中国学生,看到任何中国字样都是感动无比情切的,第一次在国外看到中国街名,那个心中叫一个鸡冻啊!看到这街牌的文风(下图),仿佛身处在香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市中心的Chinatown几乎是每天往返学校都要经过的地方。那里有中餐馆,中国超市,理发店,按摩店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dfde42bcbda.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752\&\u003E\u003Cimg src=\&v2-7f37f955a0f8aad3446d.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09\& data-rawheight=\&453\&\u003E\u003Cp\u003E邓容杂货店是我最喜欢的海外中国超市,也应该是荷兰最老的一家中国商店,上世纪50年代就开了。他们门口搭建的中国传统房檐(下图)在国内可能算作陈词滥调,但是在那里确实一道独特风景。再加上那从右到左的繁体字书写,门外贴着的老香港式海报,橱窗还放着常年供奉着几位财神,让我们年轻人不得不产生很强的怀旧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e47637fafcb58c53bef5aa0084592ae.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456\& data-rawheight=\&2304\&\u003E\u003Cp\u003E里面的商品都是朴素的包装,繁体字的标签,似乎几十年来商品都没有变过,在里面站个十来分钟,恍惚中会感觉误入了80年代的香港时光。\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22adf1aa4f09a1ef74c6d.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7\&\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场休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以为这篇文章都要是跟你讲荷兰唐人街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么?我是这样的人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一不小心你在唐人街(善德街)就能看到这些画风陡转的场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df743abec.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u003E\u003Cimg src=\&v2-e7bcadf4fd.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u003E\u003Cp\u003E眼睛痛么?去洗洗眼睛再回来接着看,下面更精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现在再往上面翻,重新看看邓容超市那张图,我告诉你:\u003Cb\u003E正对着门站,左边那条路往里走50米,就是红灯区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白天,画风是这样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01b7f927ffe7e6bf90eb21f0f6a1631.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631\& data-rawheight=\&2212\&\u003E\u003Cp\u003E也可以是这样。\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f013fba398f5e164ea42c4c0729e9da.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589\& data-rawheight=\&936\&\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放心,荷兰的红灯区的治安是非常好的,每天都有骑高头大马的警察在里面巡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荷兰红灯区是一条街,还是一片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应该更像是一片区,当然不全部都是橱窗妹纸(大妈),也有Brothel和Sex show。\u003C\u002Fb\u003E当然夹在这些店之间的还有很多coffee shop(不是咖啡店,是可以抽大麻的酒吧),纹身店,纪念品店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地图上画出来,阿姆斯特丹是按照一圈一圈的运河在扩张,红灯区就完全处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u003Cb\u003E难道欧洲的首都城市,不都应该是市中心是教堂,或者纪念碑,然后配个广场加喷泉之类的吗?荷兰还真不是走的这个风格。(红灯区最中心的位置是个很小的老教堂,周围一圈都是红灯橱窗,那充满超现实的场景简直看了让人难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cca569a38fc8e104d829a7.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89\& data-rawheight=\&568\&\u003E\u003Cp\u003E主要原因在于妓女这个职业在荷兰兴起得非常古老,当时13世纪的时候,阿姆斯特丹可能还是个小渔村的时候,市中心就有性工作者的聚居了。\u003Cb\u003E她们那个时候就站在港口,或者酒吧门口,手上提着一盏幽幽的红色油灯,招徕客人。红灯区就是荷兰最早的一批性工作者建立的,亮红灯已经成为了国际通用规则。\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今天为止,\u003Cb\u003E红灯区已经是受政府高度监管的产业了,不管是性工作者的上税,还是从业者的最低年龄(21岁以上),政府都有明确规定\u003C\u002Fb\u003E。现在光是阿姆斯特丹的性交易每年收入就有6.5亿欧元,还不算衍生出来的其他行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晚上是什么样子?\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热闹的时候当然是晚上,你从红灯区走过,嗅觉所到之处都是大麻与酒精味,身边的人都是讲英语的。晚上就是这个画风(下图),真的可以用灯红酒绿,火树银花来形容。我每次晚上经过的时候都感觉在做梦一样,感觉非常超现实。妓女们穿着荧光的内衣,以各种诱人姿势在橱窗后扭动,走过的男人只要跟她们眼神对上了,她们都会报以飞吻,或者弯弯食指让你过去。作为游客,你当然不用害羞或者惧怕和她们眼神接上,你对她们招手或者微笑,别人都会予以回应的,至少根据我经验,越是漂亮的就越是会回应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09e1ff07a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大家记住千万别掏手机出来对着妓女拍照(你实在想拍,就把相机藏好拍),更别打闪光,这是红灯区第一禁忌。\u003C\u002Fb\u003E我曾经就亲眼见过国内的一位女游客掏出相机出来对着橱窗拍照,而且她竟然还打了闪光(估计是忘了相机的自动闪光)!当时就惊动了好几位妓女,她们马上敲窗子示意她不能拍,但估计那位游客也不懂,没有任何反应。有位妓女打开橱窗,对站在不远处的几个男的喊了一声,几个看起来都像东欧人的壮汉就围过来了,围着那个游客,指着相机要求她马上删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其实有一部分只能算兼职妓女,她们白天是有其他生活的,虽然她们不至于在银行或者律所工作,但是很有可能在某个超市或者餐厅工作,甚至有可能是学生。\u003C\u002Fb\u003E记得有次我和一位玻利维亚同学路过红灯区的时候,他突然转头对我喊好像看到我们班上一个女同学了,她在运河对面的二楼橱窗!我顺着他看的方向,好像看上去真的是我们的同学,一位来自捷克的长腿美女,我承认上课的时候我经常看着她流过口水。但确实太远了,也不敢确定是她,我们俩站在运河对面使劲儿辨认是不是她,但红灯下很难看清,但她过了一会儿转身带上了半脸舞会面具,所以也不得而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橱窗往往都连着一个通道,走向一个放着床的房间,床头有个按钮是通知保安或者橱窗工作人员的。里面用的东西(自己脑补吧,你看片看到的那些工具)都是妓女自己带过来的,下班的时候要全部带走。\u003Cb\u003E一旦她们有了顾客,都会把橱窗的窗帘给拉上,完了之后再打开。\u003C\u002Fb\u003E其实你认真到红灯区观察一圈,就算是晚上,也没几个窗子是拉上窗帘的,很多人都只是看看而已。\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d401bab0b8c03671ac50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2\& data-rawheight=\&1174\&\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如果你要问价格的话,直接敲窗子就行了。\u003C\u002Fb\u003E但是,一切都要提前商量好,你先说你想做什么,然后她告诉你哪些能做但是要加价。如果都同意,就可以进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想看Sex show的话,直接去Casa Rosso(下图),荷兰最出名的性剧院。\u003C\u002Fb\u003E里面有个各种kinky的表演,比如用身体某个部位开啤酒瓶等。如果你是女生而且comfort zone很小的话,建议还是不要看了,怕你们小心肝儿受不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b026ff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为什么还有蓝色的橱窗?\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下图里面没有红灯,只有蓝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56a05ef9ffab785c9da6dc8c09377dd.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5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说明她\u002F他不是女人,一般来说都是Transgender(跨性别者)\u003C\u002Fb\u003E。很多旅游书籍(特别是国内写的)误传在荷兰的红灯区里面还有“蓝灯区”,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们,没有蓝灯区的存在!可能有几扇窗子是蓝灯,但绝对没有一篇区域是蓝的。\u003Cb\u003E而且很多女性妓女有时候红灯蓝灯都开着(下图),也许代表她们男女顾客都接,但没求证过。\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35da849ebe044dcbbc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2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这些性工作者都来自什么地方?\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各种背景都有,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你很难找到荷兰本土妓女了\u003C\u002Fb\u003E。如果看上去是欧洲人外形,不出意外的话一般都是东欧的姑娘,特别是乌克兰,摩尔多瓦,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这些国家来的(当然也有东南亚来的,不多)。\u003Cb\u003E她们很多有男朋友,有的已经结婚了,甚至有老公和孩子,这份工作,对她们来说仅仅也就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u003C\u002Fb\u003E。所以请各位都不要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别人。而且有小部分东欧姑娘都是很年轻的时候被人口贩卖过来的,并不是她们出于本人意愿,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跑来卖。但后来政府严格制定上岗证之后,贩卖过来的姑娘较少出现在红灯区了,都改行提供Escort(上门)这种服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在荷兰怎么当妓女?\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听上去有点奇怪,但是我知道大家好奇的,我可以来揭秘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某位姑娘想好了,真的要干这一行。\u003Cb\u003E那么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带上护照,到荷兰国家商务部(Kamer van Koophandel)去填表注册为“独立工作者”\u003C\u002Fb\u003E(是不是很正式啊!当个妓女都要先申请商务部)。然后再自己去注册一个营业范围叫Persoonlijke Dienstverlening(个人服务)的公司。而且因为要上税的原因,必须先要找到会计师来给她做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都做完之后你才能去找橱窗来工作。那么这位姑娘就面临着选择哪家window brothel(橱窗妓院,比如下图的ROOS,他们家有50多个窗子)来工作了,她可以去红灯区转转,如果看到Window for Rent的牌子就可以主动去联系他们。但Window brothel也要像一个公司面试问一堆问题,来测试她是不是被人口贩卖过来的,有没有独立与人交流的能力。为了确保妓女能够与顾客正常沟通,面试都是采用英语。其实你可以把他们想做是旅馆,就是租房间出来而已,除此之外和妓女没有其他关系了。所以妓女更像是自由职业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71befdef73be16aa57d4.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63\& data-rawheight=\&753\&\u003E\u003Cp\u003E阿姆斯特丹市政厅规定早上6-8点之间橱窗是不能营业的,但其实大多数橱窗都是早上10点开门,然后到次日的凌晨5点关门,中间分成两个shift(轮班)。\u003Cb\u003E要租早班的橱窗一般价格在150欧元左右,晚班生意要好很多,所以贵一点,200欧元。\u003C\u002Fb\u003E你可以算下一个橱窗公司一个月能躺着赚多少钱,当然这些公司背后也不一定就是五大三粗、膀子有骷髅纹身的坏人,有的就是普通的荷兰公民子承父业,因为他们父辈很早进入这行,自己继承了这些橱窗。后来政府改成了牌照制度,橱窗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了,这些现有的牌照显得异常珍贵。\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多少钱?\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问题,如果我今天不回答的话,你们会不满的。所以一句话:\u003Cb\u003E最低消费50欧元15分钟。\u003C\u002Fb\u003E超时超范围,一律加价。而且正常情况下,你的手不能随便乱动,她不允许的话,就不能做。一旦发生争执,她们会按墙上的按钮叫来brothel工作人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我想说的是,妓女这个职业在荷兰,虽说地位不见得高,但很少有人歧视和侮辱她们。\u003Cb\u003E所以大家也要懂得,做这一行,别人也就是个职业选择而已,跟选择当餐厅waitress没什么本质的区别\u003C\u002Fb\u003E,所以不要用自己的世界观来看别人,大惊小怪地觉得别人道德沦丧,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会继续带大家认识欧洲,请大家关注:\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europe\&\u003E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如果想知道在欧洲找工作和留学的事情,请值乎我,让你少走几年弯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Till next tim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ethanlam\&\u003E一群旅行体验师\u003C\u002Fa\u003E,做最会玩的集体专栏。欢迎申请加入体验师大本营,也欢迎大家投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知乎机构号:\u003Ca href=\&&\u002Fb&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3C\u002Fb%3E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org\u002Fklook-ke-lu-lv-xing\u002Fanswers\&\u003EKLOOK客路旅行 \u003C\u002Fa\u003E\u003Cb\u003E,发现更好玩的世界,预订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4:53:2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59,&likeCount&:143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53:2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v2-a824026dfb74b8de8d5c7f6e23261c9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59,&likesCount&:1432},&&:{&title&:&法罗群岛的绞肉机&,&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在冰岛,挪威与苏格兰之间,有个鲜为人知的国家,叫法罗群岛\u003C\u002Fb\u003E(Faroe Islands,下图)。说它鲜为人知并不为过,因为它既是一个国家又不是一个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e65e50667abce234a3f2.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65\& data-rawheight=\&606\&\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很官方地来说,它应该是丹麦的自治领地。\u003C\u002Fb\u003E但是法罗群岛有独立的议会,独立的政府,甚至有自己的货币(和丹麦克朗1比1兑换),而且语言也是单独的一门法罗语。这一片群岛,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小,要绕最大的岛走一圈,也有个几百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5a2ab02c557e9c8e4eee.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04\& data-rawheight=\&533\&\u003E\u003Cp\u003E目前国内很少有游客会想到要去这种地方,而且估计这个荒郊野岛也不符合国内大多数游客的口味,既没有尖耸云霄的教堂,也没有白鸽与喷泉的广场。总之,\u003Cb\u003E如果非要每次旅游都得走6个欧洲国家才觉得划算的话,这类国家绝对不会进入他们的视野。\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法罗群岛的风景异常壮阔。\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cbe151761.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u003Cp\u003E这是法罗群岛最著名的Múlafossur瀑布(下图),看上去是从一个洞里面流出来的,实际上是一条河流下来的。这是上岛必看的景色之一。\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5db2ea6424fcfc25a4c80.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17\& data-rawheight=\&1019\&\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这片群岛由18个岛组成,只有一个岛以前没人住,以后也不可能有人住\u003C\u002Fb\u003E。能住的岛,聚居区都是海边的小镇。首都Tórshavn,聚居了两万人住在这里,也就是整个国家40%的人都在首都。而且首都竟然还有个法罗群岛大学,但只有600个学生,50个教职员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b39e66fffce594e8138c.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4\&\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那个不能住人的岛,你们不好奇吗\u003C\u002Fb\u003E(叫Lítla Dímun,下图)?常年被白云笼罩,宛若仙境,只有绵羊而没有人类的一座岛,晚上去这岛上露宿一夜简直就是挑战人生啊。\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cf2f57e6d6d17b3c31cf13.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799\& data-rawheight=\&883\&\u003E\u003Cp\u003E按照广义的北欧定义,法罗群岛也应该算作北欧国家,确实法罗人也跟其他北欧人来源于相同的祖先。\u003Cb\u003E但由于地广人稀,资源缺乏,渔业占了GDP的90%,物价比芬兰还高(因为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商品都是从丹麦,挪威和瑞典进口的,这几个国家都比芬兰贵),但并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发达国家\u003C\u002Fb\u003E。因为除了打渔,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连鱼产品加工厂都少的可怜。而且法罗人因为主要食物就是羊肉和鱼,体型都比较高大壮硕,比如法罗姑娘们(下图)。这跟芬兰,瑞典的姑娘形成了鲜明的外观对比,如果你见过芬兰和瑞典的女孩,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e3afebddd23d244dbd7.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法罗群岛岛民从2000年之后就出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男女比例失调\u003C\u002Fb\u003E。婚龄男性比女性多出上千人来(别忘了,岛上一共才5万人)。\u003Cb\u003E在25到54岁这个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19:100\u003C\u002Fb\u003E。这种比例在欧洲几乎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更不可能在北欧出现,北欧几乎都是女多男少(除了瑞典,因为很多男性难民把gender ratio提上去了)。但问题是为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因为有的姑娘想有一个更好的教育,不想嫁个只会打渔的男人,所以很多搬到丹麦,挪威,瑞典去了\u003C\u002Fb\u003E。很多法罗姑娘们去其他北欧国家读书后,就几乎不会再回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这个国家因为什么引起了我的注意?\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别看法罗群岛属于北欧,长的也像北欧人,但骨子里这国家仍然是个打渔部落的运作方式。每年夏天,在法罗群岛都有一场“Grindadráp”(\u003Cb\u003E法罗语的捕杀,被国际媒体直接叫做Grind,英语就变成了绞肉机的意思\u003C\u002Fb\u003E)活动。画风如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c4ea449af9ef.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90\& data-rawheight=\&793\&\u003E\u003Cp\u003E还不够粗暴么,再狠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bff17dbfff424c1006e5.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190\& data-rawheight=\&793\&\u003E\u003Cp\u003E杀完了后,就是一片血海,真的是血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3c8a024a17bf4ec.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2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什么是Grind,他们怎么开展?\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法罗群岛岛民从13世纪就开始屠杀鲸鱼了,这个传统保持至今,现在每年都有将近800头\u003Cb\u003E长鳍领航鲸(Long finned pilot whale)\u003C\u002Fb\u003E被屠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年夏季的时候,在法罗群岛会展开多次屠杀活动。\u003Cb\u003E在领航鲸进入法罗群岛海域之后,由专门的放哨船只来观测,他们随时通过步话机告诉其他停靠的船只做好准备\u003C\u002Fb\u003E。一旦发现靠近岛屿的鲸群,马上所有船只都会得到消息,他们会马上包抄鲸群背后,形成一个半圆的包围战术(下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1f6c68e0f07d465d5a05e.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u003Cp\u003E领航鲸是有感受情绪的能力的,被包围的这个时候,领航鲸是能感受到恐惧的。它们拼命往岸边游,并相互传递信息告诉身边的同伴要往岸边游,因为这是唯一能走的方向。所以几乎全部领航鲸都会自己主动去搁浅,这也是他们要的效果。在这个时候,岸上站着的手持刀具的男人,全部往海里跳,家人们在岸上鼓舞喝彩。\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59f0cdaacf43de12c8f35e0a3280569.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u003Cp\u003E屠杀的方法以前是非常残忍而粗暴的,法罗政府重新规定了所能使用的工具好几次,现在每次屠戮鲸鱼的时候就只能使用政府同意的标准工具。当然这些规定,仅仅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就好比一个人要来杀你,先告诉你“我们开会研究后,决定用这把刀砍你要好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跳到海里的人,先会用一种钩子,直接插到鲸鱼背上的换气孔(见下图的左边红圈,你可以想象一种钩子插到鼻子里把人往前拉的感受),然后马上扑上去一个人用叫M?nustingari的工具(见下图右边红圈,也就是顶端的题图,用来快速切断鲸鱼的脊椎骨与大动脉),狠狠地插进鲸鱼的脊梁骨\u003C\u002Fb\u003E,两件事情会发生:1. 鲸鱼瞬间瘫痪并失去知觉 2. 与脊椎大动脉瞬间喷射出鲜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00ce7b5e1f98e5e31e0e33fd3df3fe8.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3\&\u003E\u003Cp\u003E在确定鲸鱼死了后(官方要求,但没人真的会确认),然后在用刀在鲸鱼气眼后面深深地割两刀,让鲸鱼的头耷拉着(下图),等着把血放干之后,有拖车来拉走。\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ceeb9dab7a7da320c3cec.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300\& data-rawheight=\&851\&\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杀了之后干嘛?\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是吃。法罗群岛还处在人类文明边缘的时候,这里能吃的只有绵羊和鱼类,蔬菜就别想了,整个法罗群岛就只有2%的可耕地,根本没法靠耕作物来养人。所以法罗人养成了捉到什么海产品就吃的作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这样说,法罗人不是吃素的。\u003Cb\u003E但到今天为止,法罗人吃鲸鱼更多是变成了社会惯性,并不是真的缺食物\u003C\u002Fb\u003E。一条鲸鱼杀了后,主要吃肉和鲸脂,见下图。最右边那黑乎乎的肉便是鲸鱼肉,最左边的便是鲸脂。我是没吃过,只听别人说鲸鱼肉嚼起来跟啃纸箱子口感差不错。\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c4da0c301d3f81d1b5f.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80\&\u003E\u003Cp\u003E法罗群岛虽然是丹麦的领地,但是并不属于欧盟,所以没有欧盟级别的法律可以阻止他们。\u003Cb\u003E其实法罗群岛大学他们自己都发表过研究来表明鲸鱼肉里面含有水银与多种环境毒物,建议岛民们少食用,孕妇们不要食用,\u003C\u002Fb\u003E但对岛民影响效果并不好。美国有个叫Sea Shepherd的国际海洋动物保护组织每年都会去干扰一下他们的屠杀行动,但当地警方是可以对干扰捕杀活动的人进行逮捕的。正是因为Sea shepherd的广泛传播,法罗群岛的捕鲸活动才广泛被国际社会所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在我看来,法罗群岛捕鲸这事能这么受到关注,主要是因为场面公开且血腥\u003C\u002Fb\u003E。但大家可以想象,把一群绵羊拉倒山上去杀,直接用钢锯割它们脑袋,而且弄得血流成河,染红整个山头,这场景一样也会受到媒体关注。\u003Cb\u003E如果法罗岛民都是电击把鲸鱼打晕,或者直接用鱼叉叉了,然后用拖车运倒加工厂再屠宰,没什么多余的血腥场面,估计媒体啥都不说了\u003C\u002Fb\u003E。比如冰岛捕鲸动静就很小,就是鱼叉叉了后直接拖到工厂去,没看到人来批评冰岛。德国杀猪牛羊不都关起门来杀么?所以也没听人说德国屠宰动物看起来恶心,因为没几个人见到过(我见过,跟集中营行刑场面一样恐怖,估计你们看了都会想当素食者的)。\u003Cb\u003E所以我认为,法罗群岛捕鲸鱼这事件能搞出这么高的关注度,其实就是在于公开杀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开始逐渐接受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只要是吃动物的就没资格去批评别人吃动物的\u003C\u002Fb\u003E。可能最终只有素食者才有资格去批评别人屠戮动物,我们自己都每天都在吃动物,然后再自己定义了一堆“动物朋友”不能吃(别人还不一定把我们当朋友呢),剩下的都能吃,这也是很自欺欺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故事还在继续,接下来会继续带大家认识欧洲,请大家关注:\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europe\&\u003E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如果想知道在欧洲找工作和留学的事情,请值乎我,让你少走几年弯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Till next tim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知乎专栏:\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ethanlam\&\u003E一群旅行体验师\u003C\u002Fa\u003E,做最会玩的集体专栏。欢迎申请加入体验师大本营,也欢迎大家投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知乎机构号:\u003Ca href=\&&\u002Fb&https:\u002F\u002Fzhuanlan.zhihu.com\u002Fp\u002F%3C\u002Fb%3E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org\u002Fklook-ke-lu-lv-xing\u002Fanswers\&\u003EKLOOK客路旅行 \u003C\u002Fa\u003E\u003Cb\u003E,发现更好玩的世界,预订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4:05: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81,&likeCount&:103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tru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05:0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v2-0f971988cec94842aa5fccefd0845bf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81,&likesCount&:1031},&&:{&title&:&要买身份请到西兰公国,只花24.99英镑&,&author&:&weijiechen&,&content&:&\u003Cp\u003E有一桩著名的案子,虽然凶手找到,杀人动机一直是个谜,这也一直困惑着时尚界。\u003Cb\u003E那便是范思哲凶杀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早上,迈阿密海滩(Miami Beach)晨光和煦,范思哲创始人\u003Cb\u003EGianni Versace\u003C\u002Fb\u003E(下图)饶有兴致地想出去散个步,呼吸下新鲜空气。所以与以往不同,这天早上他亲自出门去买咖啡与报纸。但就在他回来走到家门的台阶上时,被转角跳出来的不明人士暗杀,身重两枪,范思哲因损伤重要内脏当场毙命。\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70ca43a62f.jpg\& data-rawwidth=\&993\& data-rawheight=\&853\&\u003E范思哲在当时已经是全球极度盛名的时装设计师了,美国警方调动了大批警力来追捕凶手。\u003Cb\u003E在一周之后便把凶手Andrew Cunanan锁定在了一艘小船上,但警方上传突击抓捕的时候,发现他已经畏罪自杀了\u003C\u002Fb\u003E。但警方对于Cunanan的动机仍然很迷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警方为了推断凶杀动机,搜索Andrew Cunanan的住家与他名下的卡车,\u003Cb\u003E最后在他的卡车座位上找到了一本护照——Sealand\u003C\u002Fb\u003E(下图)。带回警局之后,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是什么国家。而且从此范思哲的凶案背后的动机也变成了至今未解的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9adbea3579a.jpg\& data-rawwidth=\&1105\& data-rawheight=\&1560\&\u003E————————————————中场休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就不卖关子了,直接揭晓这个Sealand在什么地方\u003C\u002Fb\u003E。其实离英国很近,仅仅就离英国Suffolk county(萨福克郡)12公里,也可以说就在英国的领海里面。甚至连Google地图都标注他们的位置,\u003Cb\u003E他们的国家被称为The Principality of Sealand——西兰公国\u003C\u002Fb\u003E(Principality指的是由王子统治的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98b4c8bcfa81ff32b8c2.pn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486\&\u003E\u003Cp\u003E我们来看看那里的皇室们,长什么样子。下图左边第三位便是西兰公国的王子——Paddy Roy Bates,左四便是公主殿下,Joan Bate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31cf611ea2a4d51baf6e1.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503\&\u003E其实他们一家人颜值还算比较高的了,比如下图车门背后便是他们亭亭玉立的女儿Penny Bates.\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3e6e84ebf60905eecf9f7.jpg\& data-rawwidth=\&471\& data-rawheight=\&60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但西兰公国是个充满了哥特或者洛可可风格建筑的中世纪古国吗?像《公主的日记》里面的安妮·海瑟薇所来自的那个叫Genovia的小国,到处都是古堡与花园?比如像这样?\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9cf403c7eb5de6de2a0a72.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但很遗憾,西兰公国是这样的。\u003C\u002Fb\u003E\u003C\u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ww.xiudu.co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