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应该说谎呀前几天wwW79pa还正常的,现在却79pacom不能联接啦

  引子  2016的经济增速已经是“新常态”,年初的专家们说,未来既不是U型也不是V型,而是L型。在电商与高房价的共同作用下,实体关店潮已持续几年。大环境,可以说是“衰鸿遍野”。而酒行业与高端餐饮行业更是受“限制三公消费”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大环境下,却经常看到白酒行业在讲“行业转暖”。名酒大单品纷纷提价的消息今年不时见诸新闻,**坊公报说今年扭亏,盈利大幅增加,并说所取得业绩主要得益于大环境的转暖。  社会总的消费能力在下降,白酒作为传统消费品之一,应当随着经济大环境同步涨落才合理,白酒凭什么逆势而上?这似乎有违常理。这是一个明显的疑点。楼主希望找出其中真相。
楼主发言:296次 发图: | 更多
  关于白酒,大多数人有一个常识,酒越陈越香。这对不对呢?  楼主在此抛出一个问题:53度的白酒,继续存放一年(假定是良好的适合存酒的温度环境)后,酒质将如何变化?(更香?变淡?变好?变差?)  人们往往不怀疑见惯的现象,认为存在就是合理。深究这一问题,答案将让绝大多数人感到意外。楼主稍后将展开细说。
  把“喝白酒”视为“恶习”者,估计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一个人不喝酒”是绝大多数正常酒友的“正常行为”,只有极少数酒徒在“一人独酌”。绝大多数“正常酒民”只在群体场合饮酒,为应酬喝酒、被礼仪习俗推动着“被动”饮酒。因为“无酒不成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传统。  说到白酒,人们习惯说“能喝多少两”,而不是“要喝多少两”这明显是属于防御能力的参数,本质是抗拒。能喝酒,不代表喜欢喝。许多人在一场大醉以后,几个月甚至几年不碰酒。显然,醉酒,并不是一种享受。有大量事实能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远离白酒。  文化仍然在继续,酒也在“与时俱进”。但你还贪杯吗?酒显然不再是那个古时候让人“贪杯”之物。它已经“变”了。  为什么变得不好喝的白酒,却在经济向冷时逆市而上,更加畅销起来?这有些反常。  本帖子将按此思路展开下去。
  细察历史,楼主发现白酒变化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87年。  酒,这一存在千年的古老行业,竟然在1987年调头转向。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走入一条完全不同的新路?楼主爱酒,每念及此,总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其中必有隐情。在那个摸石头的年代,难道是因为社会结构的改变,难道是国门以外的压力,难道是因为西方有毒文化与工艺侵蚀,导致了白酒行业的转变?随后几年的高通胀与这些原因有没有关系?两年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它们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楼主决定探究1987那个年代的背景,以弄清楚白酒变局的根本原因。  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价值观,在“两个都不否定”的大环境下,争议已被搁置。本帖只谈与酒有关的事情,望涯友理解。
  第1章 1987,白酒的分水岭  历史上的蒸馏白酒,现在被叫做“传统工艺白酒”。与之对应的,酒友现在所买所喝的中低端白酒叫做“新工艺白酒”,也就是勾兑酒。   如今年纪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假如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印象的,他们会记得,当年8毛钱一斤的散酒,品质并不亚于现在几百元的名酒。而现在几十元价位的中低档酒,很多会上头,当年则很少有这种让头疼的孬酒。  酒似乎已悄然改变。谁能带我们穿越到从前,一睹当年真实情状?  新工艺白酒的许多工艺,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就被发明,在上个世纪中期成熟。但是大规模推广应用,却是始于数十年后的1987年。因为1987开了一场极其重要的行业会议。  日,是传统工艺白酒、新工艺白酒的分水岭。就在这一天,史上著名的“贵阳会议”落幕。这会议的全称叫《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官媒的报道说:会议“明确了发展液态白酒是酿酒工业节粮的重大举措”。从此,“会议所倡导的,勾、调、串、液态法等非粮食白酒工艺开始迅猛发展。”  从,这三十年来,对贵阳会议的争议之声,从未停止。1987年与现在,白酒世界已然完全不同。若一个人20岁开始接触白酒,那么当今只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亲身体验过1987年以前的白酒世界。  让我们来挖一挖究贵阳会议的细节,根据会议决议的原文,我们倒推、还原出当年白酒行业的本来面貌。  媒体报道的原文如下:
  /*----------摘引分隔线开始-----------*/  由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于——26日在贵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有关部(委、局)、各省(区、市)的酿酒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设计、生产企业和新闻报导等单位共470人。 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精神,布置了国家经委上报国务院并获批准的“关于加强饮料酒工业管理、节约用粮问题的请示”的内容要求,着重研究了加强饮料酒工业管理、控制白酒生产、提高饮料酒产品质量、节约酿酒用粮等问题;具体制订落实了酿酒工业增产节约的指示和措施。   轻工业部副部长康仲伦代表一委三部在会上重点提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的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伟大意义,并就当时饮料酒各酒种的产品质量、物料消耗、生产管理等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各酒种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和要求,特别对耗粮高的白酒,要求努力提高技术,降低粮耗,发展低度酒,扩大名优酒,减少劣质酒,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液态白酒是酿酒工业节粮的重大举措。对饮料酒的发展,提出要坚持“优质、低度、多品种”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四个转变”是方向性的决策,指明了酿酒行业的奋斗目标,提高并理清了各级管理者的思路,目标明确,任务艰巨。  会议要求全国白酒产量中1/3的产量要降到55度,迅速研制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积极开展液态法白酒的科研工作,采取勾、调、串工艺,提高白酒质量,尽快实施液态法生产白酒的重大节粮举措。  /*----------摘引分隔线结束-----------*/  从媒体报道的长文中摘引出的这段话信息量非常大,这段话真实地反应出当时方方面面的真实状态。让我们来逐一挑出重点词,抽丝剥茧再现文字背后的历史原貌吧。
  第1句,全国白酒产量中1/3的产量要降到55度。  █解读:3个关键词是“1/3”、“降到”,“55度”。  三分之一是目标。目标,就是现在还没有实现的意思。  降到,从高到低叫降,从低到高叫升。也就是从55度以上,降到55度。这说明在当时,55度和低于55度的总和,不到三分之一。而且是远远不到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就是33.3%,这是目标。当时离目标还有多远呢?会议中没说,我们来猜一猜。这三个答案会哪一个?  (A) 33%~20%?  (B) 20~10%?  (C) 10%以下?  楼主的猜没是远远不到33%,10%以下的可能性有没有?有吧。10%~20%的可能性似乎较大,20%-33%的可能性较小。依据是,从20到33,幅度小,就为了这么小幅度的目标,犯得着开这么大型的会议吗。  假如10~20%的正确的,那么我问你,55度(不含)以上的酒,当时占总产量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当然很简单,80%~90%呗。  这是1987年的第一个真相。55度(不含)以上的高度酒,占绝对主流。  这句话,还有一个隐含的极其重要的看点。请比较这两种说法,  “降到55度”  “降到55度以下”  您看出这二种表述的区别了吗?  报道中用的是第一种表述,明确把目标定在55度。而绝口不提“……以下”。可见目标绝不是54,53,52,51……41,40中的任何一个。  这说明什么问题?  当时,“还没有形成55度以下酒的概念!”。是不是很让人意外?  假如53度比55是“更合适”的度数、是“更优秀”的度数。那么会议就该表述为“降到53度”。假如53是比55度次优的目标,属于“可以接受”的目标,那表述就应该说“降到55度以下”,以包含53。  显然在当时,会议认为55度比53度“更合适”。酒友们觉得这道理能说得通吧?  这是1987的第2个真相,1987年,53度白酒概念还不成熟。  酒的发展历史,就是酒度不断提高的历史。蒸馏白酒发明史以来,高度酒一直是绝对主流。高度酒才是酒的主旋律。数百年来中国白酒就一直以“高度”的面貌面对世界。楼主有理由相信,一直到1987年,市场上的白酒都是指高度酒。
  出版于1935年的《高粱酒》一书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摘引专用分隔线开始**********/  商场市肆所呼之“原乾”、“原酒”、“白干”、“干酒”、“炮子酒”皆谓酒蒸馏后之未掺入生水者也,普通为三花至四花随各地之习惯而定。所谓某酒有几个花,乃某酒可加十分之几生水而为花酒也。所谓花酒乃原酒加水,使其酒泡达小米粒大小,接连若串珠,停一二分钟不灭,为其准则之酒。  /**********摘引专用分隔线结束**********/  我解释下这段话。  “能让酒泡串起成珠而不灭”,这样的酒度数应当不低于50度,这是现代通行的度量标准,是指20度时的体积比。三花酒,就是加入十分之三的水之后,降到50度。四花酒,就是加入十分之四的水,降到50度。显然四花酒的酒度要高于三花酒。在当时,花越多,说明酒越纯。花少,说明提纯工艺差,若者就是掺了水,意味着品质低。三花酒的酒度有60度,可见在民国时代,高度酒是白酒的绝对主流。  从这1934年的文章里,提到白酒的两个重要概念:降度,酒花。  既然有三花的酒、四花的酒,那么,有没有5花6花甚至9花或10花的酒?答案当然是没有。为什么?因为降度有下限,这个下限就是50度。若保守一些,则认为下限是52度。  为什么有下限?  50度是指体积分量之比。刚好是酒精与水的体积各占一半。在50度之上,酒精体积大于水的体积,酒精是溶剂,水是溶质。低于50度时,水的体积大于酒精体积,此时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这溶质与溶剂改变之后,得换个叫法才科学。   在50度之上,叫酒精溶液。  在50度之下,叫水溶液。  注意,它们不仅仅是叫法的不同,它们确实就是完全不同两类物质,他们在物理、化学上的特性有着极大的差别。  用谷物(高粱小麦)酿制出的酒,闻着香,喝起来香。这香味物质来自酒中的有机酸类、有机酯类,统称“呈香呈味物质”。这些有机酸与有机酯类,约占整个酒的1~2%,量虽少,却决定着酒的风味。大部分放香的酯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能溶解于酒精溶液内,但不能溶于水溶液。  也就是说,它们能溶于50度以上的酒,但不能溶于50度以下的酒。不能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降度时会析出来,成为沉淀!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降度试验,找两个透明的杯子,一个用于参照,一个用于实验,两标都装上半杯60度的粮食酒。向其中一杯慢慢加水,边加边摇晃,当杯中酒度降到50度以下后,杯中原先清澈透明的酒液,就慢慢变得不透明(术语叫“失光”),酒液变成微微的乳白色。那乳白色,就是从酒中析出的酯类物质沉淀,成为小颗粒悬浮物,均匀地停在酒中。两个杯子要放在深色的背景前来观察,对比明显。  那酒花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看花知酒度呢?  原来,不同浓度的酒,其表面张力不同,越高度的酒,表面张力越大,越容易形成较大的泡泡。随着表面张力的降低,形成的泡泡就越来越小,到了50度以下时,与水差不多,就形不成泡泡了。这酒花从大到小,依次叫,大青花,二花,云花。大青花大如黄豆,云花则如小米粒般。酒花如云花时的酒液,差不多就在50~52度。
  第2句,迅速研制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  █解读:关键词是“研制”。  研制,为什么不是“推广”、或“普及”、“实施”这些词呢?   没有,所以才需要研制。若已有技术了,直接推广就是了,哪里还需要研制呢?这证明当明还没有低于40度的技术,  这是1987年的第3个真相:直到1987年,尚无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流行于当下的33度、38度的低度白酒,是近几十年才发明出来。  其实在1987年以前零星地出现过40度以下的低度白酒,但那时的技术不成熟。  早在1975年,张弓酒就通过把酒降温到零下15度以析出沉淀,然后过滤掉沉淀,再加浆,得到清净透明的38度白酒。此酒在76年还进入广交会外销以赚取外汇。但是此酒有着低度酒天生的致命缺陷:易水解。凡是低度酒,都容易水解。水解,直到今天仍然是低度酒的软肋。出厂时口感尚可的低度酒,放置一段时间之后,酒味就变淡,有水味和酸味。  低度酒水解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做“白酒货架期”,我详细说说。  █关于酒的水解█  有必要多说几句,科普一下低度酒水解的原理。水解与酯化,属于可逆反应的一对相反方向。化学基本方程如下:  酸+醇&==&酯+水  反应方向从左向右,叫酯化反应。高度酒窖存越久越香就是因为生成了更多的酯类。  反应方向从右向左,叫水解反应。反应的结果是酯减少。酯少了,香味就变淡,酸味增加,没酒味,剩下水味。  学过高中化学的都知道,可逆反应的反应方向由浓度决定。哪一侧的浓度高,就向另一侧反应。度高酒进行着自左向右方向的酯化反应。低度酒因为水多醇少,就反过来进行着自右向左的水解反应。  所以,低度酒不能存,存上一段时间后就很难喝啦。  在本文第一段曾经抛出一个问题,53度的白酒,是在进行酯化反应,还是在进行水解反应? 一般人想当然地认为,53度是高度酒,当然是向右的酯化反应,生成酯让酒更香。真相果真如此吗?  楼主在酿酒专业的教材中找到一份数据,是知名大酒厂的实验结果。拍个照放上来。
    上表试验数据跨度为3、6、9、12个月,我们看一年的数据。数据显示几个结论:  60度:总酸减少6.9,(红色, 126.85-133.75=-6.9)  53度:总酸增加9.15,(蓝色,119.30-110.15=9.15)  39度:总酸增加11.86,(橙色,95.12-83.26=11.86),变质的速度比53度的更快。  可以看到。53度与39度的酸在增加,说明是在进行着酯的水解反应。酯水解生成酸,酯减少,香气就变淡,酒就会出现水味、异杂味。  60度的酒酸在减少,说明反应方向反过来,是酯化反应。
  这是一个让绝大多数酒友意外的结论:53度的酒(浓香型白酒),不适合长期存。存久了,香气会减弱。  许多文人写过“岁月如酒,历久弥香”之类的诗句。这个酒字,得加个限定,必须是高度原酒才对!  另外醇与水的缔合作用,也可以看作醇的浓度降低。也将促进反应向着水解方向进行。于是有酒友问,中低度酒的保质期最多有多长时间?楼主看到教科书中说,如果密封完好,53度的酒出厂12个月后,味道尚可。39度的酒出厂9个月后水味就很明显。  回到本章开篇的那个问题,家里有53度的酒,是继续存下去呢,还是抓紧喝下去呢?  (“味道尚可”几字该怎么理解?说明味道已向着不利的方向变化,且变化能被感知,但尚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当然酒中酯的减少,水解反应是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其它反应也会消耗酯类。生成大分子的呈香呈味物质也会消耗一些酯类。例如,老酒的陈香味,就不同于新酒的酯香味,是一种新生成的呈香物质,需要消耗原有的酯类,也会导致酒内总酯的减少。  上图引用数据来自浓香型酒。酱香酒有点特别,成品酱酒的酒度在53度。酱酒刚蒸得的新酒约在55~56度左右。酱酒的新酒中总酯含量远远低于浓香型酒,酯化-水解反应存在的程度微乎其微。酱酒的主体反应为其特有的生香反应,最终生成的是其特有的香味,也就是酱味。
  第3句:积极开展液态法白酒的科研工作,采取勾、调、串工艺……  █解读:关键词是“积极”、“开展”  这说明,当时酒厂对“勾调串”工艺“不积极”,对液态法白酒“不积极”。会议要求大家从“不积极”,变为“积极”。如果大家本来就非常积极,这里还会要求吗?这说明,当时整个行业并没有普遍使用“新工艺白酒工艺”。  不积极,我找出这个词的几个同义词:消极,观望,敷衍,抵制,反对。  为什么不积极?这可是节约粮食,降低成本,快速扩大产能的“好事”,当时的酒厂为什么不积极呢?酒友们自行分析推测原因吧。楼主提示一点,当时的酒厂基本是国营厂,全民所有制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着呢。  此处“积极”后的词是“开展”,而不是研制。能开展,说明当时不差技术,而且勾调串的工艺肯定是成熟的。对不对?若不成熟,则需研究,对吧?这技术何时就有了?楼主从媒体找到另一段相关报道,附在这里。  /*-------------摘引分隔线开始-----------*/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便开始研制新工艺白酒,1956年,轻工业部向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课题,列入《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1956年,酿酒界泰斗熊子书先生就接受了轻工部的任务,开始研究“饮料酒精兑制白酒”,利用老法生产的丢糟串香,使酒精带有人们习惯的“糟香味”;又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加入稀释酒精,试验结果表明,加入7%的优质白酒,就能具有我国白酒的固有风味。  1966年,熊子书再次接受试验课题,研究串香法白酒,最终用10%的固态发酵香醅,和90%液态发酵的酒精串香。  /*-------------摘引分隔线结束-----------*/  这段摘引的话中提到“人们习惯的糟香味”。这糟香味是什么?  对于只喝过新工艺白酒的80后90后00后们来说,糟香味是“人们习惯”的味道吗?酒有酒味,酒有酒香,但大部分酒友不清楚“糟香味”是什么味。  糟香味已经成为“罕见之味”。不要说“经常闻到”,就是“闻过”的酒友又有几人?有幸“闻过”糟香味的酒友,能占全体酒友的百分之几呢?厉害的调酒师,能向新工艺白酒中加入主体风格香味,能调出挂杯、留香、绵甜、不上头等等诸多特征。但是,却调不出粮糟本身的香味,因为这糟香味包含了粮食与窖池的海量信息,成份极其复杂!有没有糟香味,是区分传统工艺酒、新工艺白酒最关键的一点。  为研究期,到了1987,已二十余年。这二十多年前就有的新工艺白酒技术,轻工业部的公共知识,绝对不是哪个厂的私家秘术。公有制一统天下1987年,这一色的国营酒厂,居然集体地、不约而同地对轻工业部的新工艺“不积极”。  你敢说,国营企业的职工不爱国爱厂爱家吗?你敢说,国营企业职工不重视质量和信誉吗?
  第4句……采取勾、调、串工艺,……液态法生产白酒……  █解读:这里提到了四种工艺,分别是勾,调,串,液态法。解释一下这四种工艺,  1)勾:酒精+水,再加入7%~10%的传统粮食酒,配出成品酒。  2)调:典型如“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水,风味很差,喝后严重头疼。  3)串:食用酒精倒进蒸酒的锅内,蒸锅上部是传统发酵后丢糟的香醅,在锅底加热,因为酒精的沸点低,就率先汽化,酒精蒸汽“穿”过传统酒糟,然后冷凝液化成为酒,这经历了“穿越之旅”得到的酒就带上了传统白酒的糟香味。业内叫做“串香酒”,这种酒的风味有点接近传统工艺酒。  4)液态法白酒:  狭义的液态法,是指用薯类、玉米等含淀粉含粮的代用品用“一步法”生成酒,从原料蒸煮、糖化、发酵直到蒸馏,基本上采用酒精生产设备连续作业。所得的酒中杂质较多度数不高。一般向发酵液里添加生香菌酵母液以增香。  广义的“液态法白酒”,还包括了“食用酒精配制白酒”这种工艺。食用酒精配制白酒”,是用高纯度的酒精(96%浓度),先加水降低度数,再向其中添加微量的传统固态法白酒,再添加一定量的甜味剂、食用香精以提升酒的风味。  这二种工艺常混为一谈,其实是二种不同的工艺,“狭义液态法”所产酒的度数较低成份复杂,风味较差。配制法白酒能调配出口感较甜入口顺滑的风味较好的白酒。  第5句,尽快实施液态法生产白酒的重大节粮举措。  █解读: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关键词是“尽快实施”。  尽快,实施,这两个词。实施是目的,尽快是要求。那么我问你,它实施了吗?它开始了吗?尽快是多快?尽快是在几个月后?还是多少天后?  正确的理解是,尽快就是能早一秒开始,就决不推迟一秒开始。这才是“尽快”的意思。有多早就赶多早!这透露出的信息是“焦急”、“迫不及待”。  这里又透露出一个真相,液态法白酒,当时尚未实施。所以会议才要求实施,而且要求“尽快”实施。据此有理由相信,1987年以前,市面上基本没有液态法白酒。与液态法相对的,是固态法工艺,也就是几百年来的传统工艺。也就是说,1987以前市面上的白酒,基本上都是固态法白酒。  这会议表达之意,是迫切地希望,把固态法白酒,改为液态法白酒。  第6,仍是这句:尽快实施液态法生产白酒的重大节粮举措。  █解读:这句话的第二层意义,关键词“节粮”。  绕了那么一大圈,这才是最终目的,是为了“节粮”。这整个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减少酿酒用的粮食。一句话:原来的粮食酒以后改成非粮食酒。  国人素有勤俭节约的美德,一向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提倡节约粮食,乍听之下,与一贯的道德习惯一致,不会导致抵触心理。但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则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传统酿酒工艺的出酒率有一个理论最高值。所投入的粮食中含有多少比例的淀粉,理论上能转化出多少酒,实际出了多少酒,酿完酒后丢弃的酒糟里还剩下多少淀粉,这些都有数据可测算。酿酒技术经几百年的发展,不断改进工艺,出酒率已经非常接近理论值。  粮食里的淀粉已经被充分利用了。最后丢弃的粮食渣子叫“丢糟”,丢糟里只剩下微量的淀粉,但是并没有被浪费掉。丢糟被拿去喂猪,和猪草拌在一起,猪爱吃它。这喂出的猪算是有机猪,肉质特别香,比用豆粕等现代饲料喂养的猪肉要香得多。传统酿酒工艺里,粮食被干净、完全地利用,何处有浪费?  没有浪费,也就不存在挖潜的空间,这节约从何处节起?节约已无可能。这节粮二字,该如何理解才对?  这节粮,该理解为“限制”、“减少”“取消”等意才对。限制酿酒用粮,才是会议的真实意图和首要目的。  第7,仍是这句:......液态法生产白酒……节粮举措。  █解读:这句话的第三重意义,我们解读点为,液态法……节粮。  液态法节粮。对这一结论,你还解读出什么?  液态法白酒能省下来粮食,这酒已不再是粮食酒。  液态法白酒,是以谷物、薯类、蜜糖等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为原料。这哪里是节粮啊,这是“免粮”呀。当然能省出粮食。  有人写过一幅对联戏说这节粮之酒。  上联:酒坊酿无粮之酒  下联:巧妇烧无米之炊  横批:节粮光荣。  通过上面的解读,我们勾勒出1987年之前白酒行业的几个重要特征:  1、 高度白酒是市场的绝对主流,以60度为主。  2、 当时没有40度以下的低度酒。  3、 市场上的白酒是以谷物为原料固态发酵的粮食酒。  4、 当时的酒厂基本不生产液态法、勾、调、串等工艺的非粮食酒。  60后、70后的人可能还记得小时候的事,那时国营供销社的零售店铺里,有个卖副食品的区域。散酱油、散醋,散酒,散装的白糖、红糖、冰糖。若买糖,称好后,售货员用黄色草纸包起来。但打酒、打酱油得自带瓶子,供销社里的酒提子、漏斗是必配的工具。散白酒是当时的主流,当时也有瓶装酒,但为数不多。不论散酒还是瓶装酒,他们大多是60度。每遇红白事酬客“吃席”,酒席上用的酒具为酒壶和矮小的瓷质小酒盅,酒壶有个细长的壶嘴,壶里装的是散酒,那散酒都是粮食酒呢。  关于会议公报的解读还有许多观察点,例如,关于啤酒的,果酒的。本帖主要谈白酒。对其它观察点就略过。楼主更关心的是,政治上的观察点。  对这会议的解读我把它分为两部分,上文为第一部分,仅与酒有关。第二部分不再仅仅局限在白酒本身,而是换个视角,将从政治的角度来解读。
  第2章 节粮定性为政治节粮  继续解读会议报道中的关键词。  第1句:…....布置了国家经委上报国务院并获批准的“关于加强饮料酒工业管理、节约用粮问题的请示”的内容要求……制订落实了酿酒工业增产节约的指示和措施。  █解读:这一句有两个观察点。  第1个要点,这是份执行案,而且已经“经委上报国务院并获批准”。说明这会议的要求是正式出台的政府文件,代表了最高层的意志。所有要求是“不容置疑”“不容讨论”的。  第2个要点,”布置了……措施”,给这会议做了定性,这是布置任务的会,是属于执行层面的,根本不是战斗动员,直接就是不容置疑的下达战斗命令!各路精英们前来领命回去执行,根本不存在讨论商量的余地。  第2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的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  █解读:这并不是针对白酒一个行业的孤立的会议和孤立的要求。而是“各行各业”,是“广泛”的。是“全国范围”的,核心目标都是“限制用粮”。酿酒行业也许是首当其冲,也许仅仅是“躺枪”。但酿酒行业从业人员要明白,限粮,是国家战略。必须无条件地执行。  第3句:由国家经委……国家有关部(委、局)、各省(区、市)的酿酒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设计、生产企业和新闻报导等单位共470人。  █解读:一委三部,各级主管单位,生产设计科研都到齐了。  各方面的领导都到齐,已是行业会议最顶极的规格,还有可能更高规格吗?  高校、科研、设计、生产、舆论等业内精英都来了,代表了行业的方方面面。这说明了会议内容的“执行力度”。其执行力度将是“一定要执行”到行业的方方面面。  强大的阵容,470人的庞大规模,说明了会议的重要程度是“极其重要”。  之所以在多个方面强调会议的“高规格”,强调会议内容的“极其重要”,以强调会议的目标“一定要落实”。恰恰反映出,会议的目标将是“极其艰巨”,执行起来“困难极大”。  通过前面的解读可知,会议的核心意图是“限制酿酒用粮”,用这么高规格的会议,来布置落实“限粮措施”。  会议规格有多高,“限粮”就有多重要。  会议范围有多广,“限粮”的难度有多大。  这一切都在说明,限粮,是一件极其重要、难度极大的战略任务!  反过来想想,如果是件容易的事,通过媒体发篇稿子就能达到目标,就没有必要劳师动众,开这么高规格的会议!
  第4句: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精神  █解读:关键词:运动。  “运动”是个极其特殊的词,在中国它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个名词,是个代词,还是个量词。  教授的学术研究以“课题”为单位。  房产开发商的工作以“项目”为单位。  政府卖地以“地块”为单位。  党的进程以“运动”为最高单位。一说到运动,那一定是大事,要集中全国力量办的大事。  期间,学术界一致公认的“主要运动”一共有十四次。可自行百度“历次运动”,查看是哪十四次。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运动一词被淡化,较少用到这个词。节粮,居然用了“运动”这个词。以此次会议的规模之高,媒体发出来的稿件不知道要经历多么严格的审查,绝对不可能是某个小记者随手乱用词汇。“运动”一词,此处绝非轻易乱用。它就是一场实实在在正在全国开展的“运动”。  但凡运动,它必须是党中央主导的,代表着最高领导的意志。显然,这段话,媒体没有用错词,报道中专门有一句交待了这场运动“会议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运动的指示精神”。整段话清晰无误地表明,这就是一场运动!  连一年级小学生都明白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要节约粮食。“节粮”不过是个普通的常识罢了。“节粮”居然在1987年被无限拔高到“运动”的层次。  这实在是太高了。这明显不合理。  越是高,越说明难度极大。如果随便增发些钞票,或调整行业主管就能解决问题。用得着上升到一场“跨行业”、“全国性”的运动吗?显然,不能。  显然,这说明“节粮”难度巨大,已经到了必须集中全党全国之力,搞一场“运动”才能解决问题。这定然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  解读至此,我们仿佛明白,1987的限粮,绝对不是酿酒行业内的内部事务。限粮,已经是一场全党全国要面对的重大任务。  这显然属于国家层面的大战略,是国家意志。行业内的得失都属于小账,个人的口腹之享就更不值一提。国家战略才是大账,对吧。  第5句:国务院决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伟大意义。  █解读,关键词“伟大”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增产节约”的核心是“节粮”。节粮,本就是任何国家任何时间都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一年级小学生就会朗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也不会反过来,说浪费粮食光荣。既然这是一条存在了许多年的基本原则,却在这个时间点上升到“伟大意义”层面了。它伟大在哪儿呢?以前那么多年里,它难道就不伟大吗?为什么在1987这个时间点拔高成“伟大”的意义呢?  这明显是个疑点。  1987年仿佛是平淡的一年。虽然有矛盾在积聚,可是哪一天没有矛盾呢?一切事物仿佛都已司空见惯。  我们不仅要看已经发生了什么,还要看,没有发生什么。这没发生的,可能比发生的更重要。据此,我们大胆推测,如果不节粮限粮,一定会导致什么重大的不可承受的严重后果,节粮限粮,就是为了避免这严重结果的发生!正是因为结果的严重与可怕,才不惜以一场全国性的运动来实现节粮这一目的。  这节粮的意义有多伟大,对应的结果就有多严重。这话反过来说就是,那可能发生的后果有多严重,这节粮的意义就有多伟大!
  解读到此,眼前似乎豁然明朗。新工艺酒始于1987的节粮运动。这节粮,并非源自酒厂的利益驱动。也就是说,它既不是技术进步所需要的节粮,也不是经营降低成本所需要的节粮。它是源于政治任务的政治节粮。  勾兑白酒是政治节粮的产物。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本文最重要的核心结论之一。  若不是这场运动,大概率的结果是,今天的市场主流仍然是纯粮食高度白酒,而不是低度勾兑酒。与今天的现状相反。  1987政治节粮的目的是什么?导致政治节粮的原因是什么,若不节粮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这些问题相当复杂。楼主努力寻找当年的公开数据与公开资料,尝试从这些数据中找原因,找逻辑关系。寻找的过程很艰难。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找数据来验证。或者否定掉之前的假说再重新提出下一个假说。随着研究的深入,楼主悲愤异常。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外的异族凌辱,内有奸佞误国。中华民族一次次走在危险的边缘。而民众们却浑然不觉。如同这已变的酒,有几人知觉?有几人曾深究其变?   以酒观史题材,前人并无成书可供参考。写此题材者楼主应是第一人(楼主是九江义门陈的后人,出生于江苏宿迁)。不忘历史,后事之师。金风愿与众多爱国酒友一起,看懂前人曾经走过的道路。
  这个帖子有十万字,至此仅上传十分之一。有许多酒友来问如何得到30年前传统工艺的粮食酒。  本帖将专门用一章写传统酒坊的烧酒过程,详细介绍找酒坊买传统原浆的一些窍门。  酒坊不能找过小或过大的,大厂叫你去门市买瓶装酒,小厂设备不全,一定会裁减工艺,酒质并不稳定。得找中等规模的烧坊。在酒坊买酒不要论斤买,也不是论百斤买,而是整窖池买。因为同一窖池内的酒糟要分层,面层、中部、窖底的酒质相差甚远,若按斤买,酒坊主人会给你低等级的酒。若按百斤买,也许用窜香的酒精酒糊弄人。  一家中等的酒坊肯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发窖用的窖池。直接谈下整一个窖池的总价,不管它最终实际能出多少酒,都是一个总价。到蒸酒时,人要在现场盯着。不必追求出酒量,而是追求品质,放弃酒尾的最后一截。到最后算下来酒很便宜,一斤在几十元以内。这种高度原浆酒带着传统的粮糟香味。用陶坛存放半年后,能生成的明显的陈香味。存的越久陈香味越长,酒质越醇甜。若能存够三年,就是极美的佳酿。  楼主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牵头组织一场包窖池分酒活动。春酒纯净,秋酒浓香。召集酒友,征集意向,准备小陶坛,开窖池那天酒友代表们齐聚现场看摘酒,然后装坛、打包,委托物流发走。远来的涯友们因酒而聚,坐而论道,醉得酣畅!随着微群规模的壮大,按这种方式获得原酒的活动,已然成为楼主每年必做的头等盛事。  关注中华国运的天涯酒友,可以同去品鉴这传统粮食酒中的糟香味道。以酒观史,静待高朋。楼主微信:jinfengsishui (金风泗水的拼音)。
  第3章 政治节粮的代价 与收益分析  ? 政治节粮的代价分析  贵阳会议的白酒节粮举措,是政治节粮。而不是技术性节粮、经营性节粮。若要论技术,液态法白酒技术早在五十年代就已有。经营上的原因也不成立,液态法工艺经过三十年(1955-65研究期)的研究发展,液态法白酒的饮用体验始终不如传统工艺的固态法白酒,市场不认可,酒厂不积极,市场主流始终是高度粮食酒。  既然定性是一次政治节粮,政治总是讲“目的”、“代价”,既要达到目的,付出的代价又要尽可能地小。那么这场政治节粮运动,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节粮的目的仅仅就是为了那点粮食吗?有没有更深层的目的?然后再追问一句,它最终达到目的了吗?以及,这付出的与得到的,划算吗?  首先讨论付出的直接代价。  代价一:新工艺对健康的影响。  学院派认为,采用新工艺之后,能控制酒体内的各种不良成份,纯的酒精加水,哪来的硫化物呢?所以学院派认为新工艺酒从安全性上优于传统工艺酒。学院派只承认新工艺酒的“风味”不如传统工艺白酒。山西假酒案主角叫屈说,其外购的原料食用酒精——买到假冒的,被坑了。这才导致成品酒成为假酒。并说,应当惩治出售假食用酒精者,而不应惩治他们,他们也是受害者。  这种普遍的观点里,有一个隐含的可怕的潜台词——致死才算伤害。  我们都知道,喝原酒不上头,但喝勾兑酒就会头疼。当然,头疼之后休息几天停止喝酒,人就逐渐恢复正常,头疼感渐弱。  这头疼不会马上要了人的命,也不会让人马上生病倒下。只是疼几天。但是如果每年疼上十几次,如果年复一年地让头疼,你敢说身体没受到损害?脑细胞有没有受损?肝脏有没有受损?越来越多的人患肝癌,没有它的“贡献”?  有多少人英年早逝,有多少人晚年被病痛折磨,你敢说没有新工艺白酒的功劳?  新工艺白酒里添加的微量的呈香呈味添加剂,应当也分三六九等吧。化学工业的产品,一定会有纯度,杂质成份的上的区别。楼主没有去找这方面的详细资料。但想,低纯度的添加剂中所含的杂质,一定是隐患。新工艺酒需要严防上游供应商以次充好。而传统工艺白酒,原料都是粮食,自己就能控制安全性。  新工艺白酒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肯定大于传统工艺白酒,这影响当然是慢性的,   慢性的、长久地伤害几亿人健康为代价。换来白酒行业减少用粮。这代价可谓是“极其巨大的代价”。  然而这只是代价之一。
  另一个代价是对传统文化的损害。白酒的形象,在世人心中越来越“不安全”,“饮酒有害”之说日益深入人心,白酒的地位越来越低。为了健康,人们纷纷回避高度酒,几乎出于本能地转向低度酒。  人们出于本能地认为,既然饮酒有害,又不能推掉应酬,那么酒就少喝点。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要喝同样体积的酒,喝低度酒就想当于“少喝酒”。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酒对人的伤害是酒精带来的,想当然地认为,低度酒对人的伤害,小于高度酒。  可怜的酒友忘了酒里除了水分子与酒精分子,还有呈香呈味物质同。越低度,越勾兑。在前一章讨论过的水解方程式的,再次列出:  酸+醇&==&酯+水  为了延缓低度酒的水解,有两种办法。1是增加方程式中左侧酸的浓度,2是增加方程右侧酯的浓度。可以添加高酸高酯的调味酒(成本昂贵),或者添加有机酸、有机酯(人工添加剂)。这添加物,种类繁多,成份复杂,产品标签上一概不标注。低度酒的人工添加剂会引入未知的风险。风险反而高于高度白酒。
  翻旧时文章,常见“不胜酒力”之词。那时酒量低者,只能浅浅地享受酒的畅快。醉,分浅醉与深醉,但不论醉得快还是醉的迟,饮者都在享受饮酒之乐。传统工艺原酒的妙处,在于让人醉在不知不觉间,醉是身体的放松,而不是头部的晕感、痛感。醉了之后,头不疼,心不慌,没有烧心烧胃感,醉后睡得香,醒后更精神。  而在当代,白酒直接被认定“有害”。养生条例、鸡汤文们纷纷讨伐饮酒恶习。于是越来越多的酒友,完全是为了应酬而饮酒。若无应酬,绝不喝酒。哪里还有“悠然望远山,杯浅味正酣”的美食之乐?  一个人不爱酒,是因为他没体验过好酒。他们对白酒的印象大多是,头晕,头疼,烧胃,想吐,上次喝伤了!全是难受之感。难怪影视剧中男主角遇伤心事情要喝酒,就是为了自残自虐呀!年轻一代已经想不通,酒徒怎么会爱好喝酒呢?  几千年来忠实地伴随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的美酒,越来越难喝。
  正因为酒中粮食的缺失,勾兑的充斥,白酒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据此推断,白酒产量与销量应当是日益下降的。低度酒的份额应当是越来越高的。这个推断能否找到数据来持?楼主终于找来数据,印证这推测是否正确。  近年来的酒产量习惯以千升做单位,一升水约等于2斤重,酒比水略轻些,吨与千升数据基本接近,权且把这二个单位混用,反正仅仅来看增长趋势,做成图。蓝色线为产量,红色线为同比增长率。
    看产量,1987处于上升段的中部,上升段持续到1996年。可视作惯性上升段,1987之后的上升是传统工艺酒逐步让位给新工艺酒的阶段,1996达到产量的最高点后,就一路向下。04年之后产量略有回升,到了20年后的2007年,产量达410万千升,仍然低于1987年的431万千升。(2007的产量低于1987年)也就是说,一个几千年来不断发展增长的古老行业,在这20年间居然是倒退的。  这张图,印证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来分析一下这上升与下降的原因。  从1987到最高点,共十年时间。20年,就是一代人。十年,算半代人吧。这十年,特别是89之后经济总体是在上行,收入增长,消费力增强。作为个人消费品的白酒销量肯定会随之水涨船高。这是正的因素。但懂酒爱酒的人,一年年老去,每老去一人,就减少一个顾客。这会令销量下降。而每年步入社会的新增人群,接触的已是低度勾兑酒,哪里还知饮酒的乐趣呢。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拿起酒杯,年轻人中酒民的比例应当越来越低,新增的年轻酒民人数,少于老去的年老者人数。此消彼长,在1996达到拐点,之后,更多的人老去,而大部分年轻人已然抛弃了白酒。于是96之后一路下降再下降。  再来看低度酒的份额。  楼主找到《华夏酒报》的一篇文章。摘引几个数据。  “40%vol以下占总量的36%,40.1~50%vol以上占50%,50.1%vol以上高度酒占14%,60%vol左右的高度酒已很少见。”  这段文字,搜索结果有多个,被多家媒体引用过。这一战果,超额完成贵阳会议所定下的“三分之一产量降到55度”的任务。86%的产量已降至50度以下。从这一点来看,贵阳会议,被彻底、高效地执行了。  白酒的行业发展被打断,由升转降,这是第三个代价。  第四个代价是失去行业发展机会与市场份额。中国白酒,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红酒。  直觉告诉我红酒的份额在快速上升,身边的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红酒,并认为它是美容之物。百度没找到具体的数据,但找到两个说法是,2010年,中国人均一瓶红酒,2013年中国喝掉21亿瓶红酒。此数据若真,按750ml一瓶,21亿瓶换算为157万千升。对比2007年白酒总产量的410万千升,红酒已经是同一数量级的巨大体量的对手。  国产白酒被贴上粗俗不雅的标签,喝红酒被视为“高雅”。但是我想问,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粗俗吗?写下“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的秦观,谁敢与他比雅意?“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其婉约柔情后世的酒友们只能仰望。当然古代这几位诗词大家喝的是糯米黄酒,酒度约在10~18度之间。今天的黄酒已经边缘化成为小众的饮品。酒的发展历程,就是酒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如果高度白酒的酒量有一斤,能喝黄酒3斤以上,要撑着肚皮还没享受到醉感啦。从明末的1644到到1987的三百多年间,白酒才是主流。  中国梦已成为中华家每个人自发的奋斗目标,国家强大,国民强健,人人都要分享成功。
曾经说过,要保证每个公民旅游出行的时间和权利。你在向往着全球美景与全球美食时,却可能错过了身边最动人的美食——原浆白酒。舒畅地醉一回余香悠长的绵甜美酒,人生何等快意!   历年来进口红酒所消耗的外汇,我已经不敢去推算,进口这类高溢价产品,远不如买原料回来自己酿酒!酒中粮食的缺失,令中国白酒,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国人抛弃。他们转而投入洋酒的阵营,为洋品牌贡献利润,成为舶来品的臣民。  小结:白酒限粮的代价是多方面的,损害健康,破坏传统文化,扭曲消费习惯、自杀性地放弃行业份额,多少亿人民没有体验美酒带来的快乐。这些负面的影响极其深远而且难以挽回。
  ? 政治节粮的收益分析  多年来的互联网阅读影响着我的思维模式。让我养成一个基本习惯和一个基本观点。这个基本习惯就是,习惯于考察任何事件发生时的大环境,而不是静态地、孤立地去看待某一事件。一个基本观点是,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绝对不是某些小民的自发行为,一定是某方势力策划-执行的结果。  回到这场节粮运动上来,前一节论“代价”论“所失”。以下讨论“所得”,我依次来考虑几个问题,  1、 能节省出多少粮食。  2、 当时的大环境是怎么样的,若不补上这些粮,结果会有多严重?  3、 有没有其它替代方案弄出粮食。  我们首先来算算这场政治节粮一共能省下多少粮食?  1987年,全国白酒产量为431万吨(有些资料的单位写作“千升”),习惯上说酒产量时,都折算为65度。假设这431万吨就是指65度的酒。我们粗略估计一下用多少粮食。按平均三斤粮食出一斤酒来算,一共耗粮1293万吨,也就是258.6亿斤。当年的粮食总产量是40473亿斤。占比为0.639%。  实际上淀粉的理论出酒率是56.82%,高粱的淀粉含量约在65%左右。但是生成呈香呈味物质会损耗一部分酒。不同产地粮食的淀粉含量也非恒值。各地酿酒工艺不同,发酵效率也有高低。最后还要看蒸馏效率(只有90%左右)。所以,说到“原料出酒率”就不好精确为一个固定数据。一般的说法有原料出酒率40%,或者说三斤高粱产一斤酒都是比较接近实际的数据。  若按贵阳会议的目标,改用液态法了,也就是完全不用粮食,三分之一产量对应的耗粮量,可省下粮食431万吨,也就是86.2亿斤,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0.213%,1987年末人口总数为10.9亿,分到每个人头上,人均可分到7.9斤。还是挺可观的。  那么白酒行业一共耗了多少粮呢?这里按30%原料出酒率来算,白酒总产量431万吨,共耗粮431/0.3=1436万吨,等于287.2亿斤,人均可分到26.35斤。  若不用液态法,仍然用固态法酿造粮食酒,仅仅是从60度降到55度,三分之一产量降度,能省出多少粮食?查60度和55度酒对应的酒精质量分量,分别是52.09%和47.18%,酒精含量少了9.4%,对应省下的粮食数,86.2*9.4%=8.1亿斤,人均分到7.5两。  靠固态法降度,能省下7.5两(人均),微不足道啊。而改用液态法白酒,能省下7.9斤。我更有理由相信,改用液态法酿酒,才是贵阳会议的真正目的。
  8斤粮食似乎不起眼。但得看处于丰年还是灾年。  粮食是种特殊的商品,只要一有缺口,供应不足,哪怕价格涨到天上,缺口还是不能补上,总有人得不到粮,必须以一部分人挨饿甚至饿死为代价,消灭了需求,供需恢复到平衡后,涨价才会停下来。  按通行标准,年人均粮食摄入量:  200公斤,极度饥饿,  300公斤,温饱,  350公斤,基本的粮食安全。  400公斤,肥满。  楼主找到建国后历年粮食产量/人口/人均粮食的公开数据。根据数据生成2张图。一张是粮食总产量与人均占有粮食数量,第二张图是人均占有粮食数量与人口总数对比。      看这图,不得不赞叹毛时代的伟大。人口一个劲地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化肥厂基本为零,居然靠着强大的组织能力兴修水利,硬是解决了全国人的吃饭问题。当年还没有化纤产业,还得留出很大面积土地来种植棉花,以解决穿衣问题,还得种植油料作物。
  我关心的是1987年前后的那几年,抽取年的数据,单独做图。    1984高点之后,1985之后的连续5年,粮食总量在原地徘徊。人均粮食则趋向下降。350公斤,算是粮食安全的红线,这5年里,最低点出现在1988年,人均粮甚至降到了354公斤。注意,这354是理论人均粮食占有量,国家还得拿出相当部分用作战略储备粮,工业用粮(生产药品),酿酒要耗粮,生产副食品(糖果饼干),织布用浆等都要耗粮。人民实际可分配的粮食,肯定远远不到354公斤。  前一节已经算过,酿酒工业1987年总的耗粮量287.2亿斤,相当于人均26.35斤,扣掉仓储运输损耗至少得2%吧,得留种子粮吧,得留战备粮吧,88年实际人均可支配粮食,很有可能低于300公斤。已经跌破温饱线。从图上可以看到84到89这几年,农业限入瓶颈,停步不前,而饥荒似乎如影随形随时会爆发。  我有理由相信,1987年的贵阳会议,“万分及时”地从酿酒行业“截走”一部分粮食,减缓了后续两年口粮的紧缺。避免了更大的饥荒。  显然,这并不是真相的全部。
  前三十年人均口粮一直在上升,而85-89却出现了长期的停滞甚至饥荒,为什么会出现粮荒?我认为,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就是中美间的战争。  期间发生了中美间的第三场战争。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二个重要观点。
  第4章 中美间的第三轮争战  ,是中美之间的第三场战争,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基本观点。1987的节粮运动,放在这场战争的背景下分析,似乎能看到更真实的意义。  中美在此之前的两场战争,分别是的朝战,的越战。两场战争都以美国失败为结局。朝战为中国赢来了东北的全部主权和长久的和平环境。越战,为中国赢来了联合国的五常宝座,还有趁机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为日后的粮食增产垫定基础。战胜美帝者,是
,我们永远缅怀的伟人。  对MD来说,输了两场,那就换一种战法继续打,这新战法叫接触战。从原先的武力对抗+封锁制裁,改为接触合作,用明的合作来掩护暗地里的进攻。  中美之间的争斗一直未曾停过,第三场斗争的战线有两条主线,一是军事与外交,这是看得见的明线。二是金融与经济,这是看不见的暗线,观察点在经济实力、汇率与大宗价格等。明线与暗线互相影响互相交织。  战争从来只是手段,是为战略目标服务的,不论是明线的领土争夺,还是暗线的金融争利。  在讨论输赢之前,我用较多的篇幅先讨论战略目标是什么。实现战略目标,算赢。没实现目标,算输。战略目标若是错了,妥妥的是输家。这战略目标,为顶层设计服务,有时这二者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得从弄清楚顶层设计(战略目标),然后讨论得失输赢才有意义。
  中美的前两场战争(朝战/越战)都是
有着明确的顶层设计。
的战略里有两句最重要的话。第一句,赶英超美,第二句,建立新秩序。前一句是以钢产量这一具体参数来代指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可理解为国家的发达程度,引申为国家的综合实力。赶英超美,就是工业实力综合实力超过美,成为全球第一!  后一句的新秩序,就是要决定权力的运行规则,这是最高层次顶层设计,是真正的一切的根源。有人问,规则的制定权,有这么根本吗?  窃铢者贼,窃国者候。欺世的巨盗享有富贵,守法勤劳的你困守贫寒。你喜欢这样的社会吗?这是万恶的旧社会,对不?这规则如果换成你来定规则,相信任一有良知的国人会把侵害公众利益者定义为犯罪。  现代社会比之万恶旧社会有改进吗?
  历次金融危机,西方资本通过种种手段,掠夺了巨额的财富,似乎哪一次也少不了西方资本的急先锋——**的身影。这个罪行累累的机构,堂而皇之地成为各国的国家级的上宾。在兔国,**合法地入股、控制一间又一间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例如,工商银行、双汇,雨润,太子奶。其黑手,从中航油、中国远洋、南方航空等多家企业里坑蒙拐骗走几十亿。这哪里是万恶啊,该发明个新词“亿恶”才对。西方资本划定游戏规则,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急先锋的**,不过是运动员的角色。  你敢说,当下的社会运行规则是你想要的吗?它是不是比万恶的旧社会进一步恶化了?想一想叙利亚的历次化武,一次死掉上千平民。它不过是规则的制定者,用作加罪给对手的手段。人命如草芥,能生在中华帝国真是幸运,对吧?  一个国家为了从世界贸易与金融体系里获得利益,只能被迫接受西方资本定出下的种种规则。亿恶的他们将继续披着贵族的外衣。可曾有哪一国定义另一套相反的新秩序?只有
,当年敢于说,要打倒这些帝国主义。  规则的制定权有多么重要!规则,决定同一种行为是合法还是犯罪。而规则的制定者,享有最高的权力和利益。
的新秩序里,怕是容不得资本的横行与巧取豪夺。  
所指的新秩序,是以民族根本利益人民利益来衡量的。在新秩序下,窃国者必然不容于全体人民。写到这里,不由得再一次生起对
的敬仰之情。当时还没有《货币战争》之类的书籍,还没有金融高边疆学说。对西方金融资本获利的手段,笼统地说成“资产阶级剥削”之类的模糊论调。金融战,被肤浅地看作“有失道德的不公平的银行家的小把戏”。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它的巨大危害。后世的我们才慢慢知道,金融战是更高级别的战争,比之占领领土的有形战争,其危害更烈!
在那时,就有着远超世人的深刻洞察力,直指一切罪恶的根源——规则。  
提出新秩序,让中国成为有远见的大国,并一步步接近目标。以1950年之贫弱,就敢于打朝战,从而一战立威,从此再无异国胆敢侵略中国,生存权得以确立。两弹一星+核潜艇出来后,任何国家就此排除了对中国动武的选项。发展权从此确立。
  可惜,这顶层设计后来被有意识地谈化。  直到
提出中国梦(有时换种表述叫“话语权”),才重新拾起
的顶层设计。中国梦我理解为一句话就是,所有人不受压迫地活在公平世界里。  对这顶层设计的强调,迟来了多少年?  《奴役之路》里说所的各项金融特权,只要还掌握在私人资本手里,中国梦就一定实现不了。如果刻意回避“是什么在阻碍中国梦实现”这一问题,谈未来真的就是白日梦!  既然目标是建立新秩序,实现中国梦。那就是要争第一。我们说的“不称霸”其实还有个暗指,就是“不许别人称霸”。从战略到战术,其层次应当有这几层:  1、 在争第一发展过程中,必须持续地削弱有可能阻拦自己的竞争对手。  2、 然后才到具体战略目标,全国实现人民币本位制。  3、 具体的实现手段,为整合这片大陆海洋的产业链(一带一路)。  4、 其实现细节是提升军事/科技/人才/工业/产业/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一天没建立自己的规则,则一天是别人的附庸,就只能在别人划定的规则里受剥削受压迫。兔子们说对不对?
  在天涯煮酒有一个帖子《战国秘史之最终对决》,给了我相当大的启发。该帖亮点在于提出,战国的主线是秦齐二棋手争霸的过程,其它国均是“棋子”。历代的史家只看到魏、楚的强大与征战。而错误地把几个大国都当作主角(可怜魏文候没有领悟到自己棋子的宿命)。秦齐分别有两位最出色的人,张仪与孟尝君。二人都有着相同的战略:重态势,轻扩张。进攻方向是先强后弱,核心战略是削弱最强的对手。其道理是,把强国削成弱国,弱国已无力对抗自己,最后就由自己定规则,一统天下。(说句题外话:不过《战》文轻视商鞅的价值,我不认可,商鞅变革了农业基层最根本的生产关系——土地所有权,按人头分田,就是一次“土改”,农业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这是秦强大的最根本原因。)  我还想到《三国》鲁肃对继任者吕蒙要求的战略:魏强时联蜀削魏,蜀强时则联魏削蜀。鲁肃张仪孟尝君这些顶级战略家有着惊人的一致的战略——削弱最强对手才是立国的根本之计。
  只要有着顶层设计,最终必然与最强者对决,因此在自己尚弱小时,就得想尽办法削弱最强者。智者才有此种远虑和胆略。  
的金门炮战,把美帝的半个航母舰队调离波斯湾,打断了美帝在中东扩张的节奏。正是削弱强者的神来之作。
炮击只打蒋军,美军退缩避战,让全世界都看清MD的盟约只是一纸空文。一些人只看到炮战避免了蒋退缩兵力回台,避免了台的独立倾向。这收益,只算是副产品吧。媒体报道中说道,有力地支援了伊拉克人民的独立运动,其实,削弱MD,才是最大的收益啊。  之说以用较长篇幅来讨论顶层设计,正是想提醒一句。别忘了目标!发展经济是手段,绝不是目的。若不能建立有利于自己人的新秩序,挣再多的钱,不过是纸上富贵罢了。想想吧,新兴国家怎样被掠夺财富的,西方资本们有的是掠夺手段,而且过去现在未来都一直在掠夺。
  本章小结:顶层战略概括为一句话,削弱最强的竞争对手,让自己更强大直至最强大,最终由自己主导世界运行规则,让规则对自己的国家最有利。  基于这一层认识,让我们回头来看79-89的那场中美之争。  以酒观史,静待高朋。楼主的微信:jinfengsishui
(金风泗水这四字的拼音全拼)。
  第5章 结盟是战略欺骗  基于这一层认识,让我们回头来看79年-89年的那场中美之争。站在2015,已经知道了结果。在结果的基础之上,再来看过程,再分析过程中的得失。  关于结果,楼主找到一组数据,历年各国GDP数值。没找到1979年的,就用的数据吧。GDP是做什么用的?是用来填写成绩单的,对吧?不考虑环境的破坏,不考虑资源贱卖挖光。那我们就来看GDP吧。  
  楼主认为,1980以前时代的GDP被严重低估。当时的物价已锁定多年,商品流通以供销社为主,粮食流通全靠国营粮站,这些国营机构没有多少批零溢价。相当于倒贴运输成本把货品从生产端分配给使用者。10年后的1990,流通业已充斥着私人资本。同样的一件事情——分发商品,统计时GDP已增值。这说明1980以前的时代,GDP被严重低估了。  10年时间,从第7掉到第10。若算上苏联,则是从第8掉到第11。妥妥地是在倒退。不承认倒退的兔子有木有?  若用国家战略的两项(更强大、新秩序)来看,离目标有没有前进一步?  我们更强大了吗?我们掌握世界秩序了吗?我们有没有丢掉国内的一部分话语权?国内动员组织能力也弱化了吧。  
又一句伟大的语录要被我引用了。“革命的首要问题,是认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方向若是搞错了,想法是“助友制敌”,实际就有可能反过来,成为“助敌制友”,这可不行!  所以第1步,我们得辨清谁是最强者。然后第2步才能利用第2强第3强第N强去削弱第1强。对吧?两相其害取其清。对自己得不到的利益,与其让第1强拿到,不如让这利益被第N强拿去。  我们宁可容忍第二强的实力上升、向第一强靠近,也不愿坐视第一强进一步强大、拉大与第二强第三强的差距,兔子们说对不对?
  怎么比较综合实力哪一家是第1强?比较的维度有多个。楼主觉得最靠谱的是看发电量。因为工业离不开用电。生产劳动都离不开用电量,楼主找到历年来各国发电量的数据。    美帝远强于苏联,若是比较美元/卢布的版图和使用量,美元则强大得更多。老大是美,而不是苏。  (楼主认为)兔子最佳的战略,应当是利用苏制约美,利用美不愿看到中倒向苏的心理,用“保持中立”做筹码,源源不断从美淘取利益。直至自己壮大到仅次于美苏时,再伺机出击,超越美苏。对中国最坏的结果是,自己尚未壮大时苏快速被灭,由美支配的单极世界里,自己只有挨打的份。  让楼主心痛的是,我们偏偏得到最坏的结果。
  楼主想说,这明面上,中美建交,联手揍苏联,十年来结盟的中美。美的收益是巨大,而中无甚收益,反而是被暗算的十年!  美的收益:1、石油美元体系既成;2、灭掉老二,自己从一极升级为一超,两极世界变为单极世界。3、靠着印钞全世界狂剪羊毛,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中国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数数捡了哪些芝麻
  能拿得出手的芝麻有两棵,第1个是南方的那场边境战。迫使越南从柬回师,精锐尽灭。越吞并柬、老,成为大国的梦想破灭。从此南方再无强邻。改变了抗苏态势,不用南北两线受压。边境的轮战成为让苏联一直滴血的伤口,持续消耗苏联援越的军火与物资。第2则是北方之患永久性解除。  楼主还找到第三个芝蔴。转载一段广泛出现在多个媒体上的报道内容。  /*---------转载专用标记开始----------*/  日,两伊战争爆发。这场远在西亚的战争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军工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中国的军工企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时候因为两伊战争而送来的军火订单对于当时困难的中国军工厂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看中了中国的69式坦克的改进型69II,大量采购。这种坦克也成了80-90年代中国军火贸易和军援的主要坦克品种。  ......617厂厂史记载,80年代短短几年间,617厂靠出口外贸坦克就创汇10多亿美元......  在两伊战争中,通过不同的途径,伊拉克总共得到了80至120架歼-7B战斗机……  伊朗直到两伊战争末期才得到歼-7战斗机。1987年,伊朗引进了36架歼-7N……  /*--------------转载专用结束标记---------*/
  我从这些报道中看到一点。当时中国军售的对象是伊拉克。美帝挑起针对伊朗的两伊战争,美国赚得巨额的对伊拉克军售,中国跟着喝口汤。中国供应的武器,用来对付伊朗。估计美帝心里乐开了花呀:狠狠打伊朗,我的美元绑定石油的战略成功啦!  我一直在媒体报道中寻找1986年之前中国向伊朗供应武器的信息,但没有找到。比较确切的是,直到1987年,伊朗才获得了中国的飞机。此时石元美体系已极其牢固。为什么是在1987年,值得深思啊!   再来假设一下,假如两伊没有开片,伊朗真的成为中东霸主,石油极可能不跟美元一家绑定,也许可用海湾国家货币、卢布、英镑等货币结算。那美帝的美元就会边缘化,也就没有了后来的美国的单极世界!
  对于第1棵芝麻,所谓的收益经不起推敲,害处却极大,简单说说。中国手中一直抓着“西***”亲王这张牌,越南就算名义上吞并柬,中国绝对能把柬变成第二个阿富汗,越南有多少精锐都不够埋葬的,维稳和内战是越南背不动的沉重包袱。成为南方大国?做梦吧。中老陆上几百公里的边境线,送点顾问团与装备过去,不要太容易啊。  第1棵芝麻的害处有两处,第1,边境轮战消耗苏联资源,实为帮着老大削弱老二,等于跟自己过不去。  害处的第2条,苏在越南的这个“眼”“没气”了,中美结束敌对转而握手言欢。那苏就被困在北冰洋了,打通阿富汗通往印度洋之路就成了苏联求生的迫切希望。为了一个克里米亚,仅仅是一个内海——黑海的出海口,就让曾经的俄帝国征战百年。进入阿富汗的结果就掉入中美合挖的帝国陷阱。武装分子学会地道战战术变得神出鬼没,战斗永远不会停止。曾经有报道说,10万苏军每天消耗物资近万吨,是每天!需要上万台卡车运输物资。绵延在山路上爬行的漫长运输车队,是游击队的绝佳袭击目标。日复一日的物资消耗,把苏的战略资源被快速消耗殆尽,最终导致灭国。
  假设历史可以重来,我们换一种策略。做2个假设。第一、留着越南这个气眼不去灭它,只在柬挖坑,只需确保柬不能被越有效整合即可。假设2、中美只建交但不“战略合作”。我们来推演一下,好处有多少。  此时苏还可以改变策略来修补对华关系,让利,重建合作关系。那么至少在经济上能借道中国的铁路网、众多的沿海港口出太平洋。其在阿富汗的“冒进”,就可以改为“缓进”。缓进之法有多种,例如援建铁路、合资共营铁路,援建高等级公路,修油、气管线去印度洋。用各种手段打通穿过阿富汗通往印度样之路。也就不会急于入侵阿富汗,也就不会掉入美中在阿富汗合挖的坟场,也就不会那么快亡国。  如果历史真的如此选择,美苏两家都有求于中国。中国可以左边对美说,我要进关贸总协定,不准附加条件。右边跟苏说,修两条输油管来我家吧,咱们合资建乙烯厂、炼油厂,联手升价卖给鬼子。还有乌克兰和远东的耕地荒着怪可惜的,不如租一半给我耕种租期就999年吧。
  再说第2棵芝麻。北方的危胁永除。对比一下几个时间节点:  大三线建设(),  两弹一星(,1970),  珍宝岛战斗(1969)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1972),  1970两弹一星出来之后,苏联亲自大规模上阵基本上不可能,只能拉拢小国,搞搞代理人战争之类的小动作来来谋求利益。原来应对海上威胁的大三线工程,对付北方同样有威慑作用。也就是说来自北方的威胁已大大降低。
用深挖洞广积粮来对抗北方的核讹诈。也就是说,威胁有,但处于可控范围内。可是苏联灭国的害处,却是天大的。  天大的害处:苏灭国后,第2强第3强都是西方资本阵营成员。中国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被利诱、驱动、有实力与美抗衡的“老二”。而自身尚小,只能被迫在美划定的秩序里被奴役,别无选择。漫长的入世谈判阻挡中国真正进入海外市场。而国内的资源与劳动价值源源不断地输往欧美日供养着资本贵族们。直到2001成立上合,俄与中亚一众小国进入上合,仅仅抱团取暖罢了。此时的俄体量已小。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可叹中国一直只看到近处的有形的武器与战争的威胁,没有意识到金融领域的掠夺比有形的战争更可怕!
  苏与美的竞争焦点,军事反而是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卢布的版图。美帝有意夸大苏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诱骗中国上当以苏为假想敌。以中国78年外贸额只有100亿刀的规模。RMB在国际贸易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在金融领域,中国在美苏眼中根本没有任何威胁。可惜当时的中国看不到金融战场。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拉苏削美,以中立求发展,以发展占市场。则结果也许比现在更辉煌。  即使上一段分析不可行,那我们可以再退一步,假定只能联美抗苏,而“联苏抗美”绝无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不可能实施的战略。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可否去求得一个稍稍好一些的结果?把“灭苏”做成“出工不出力”的版本,让苏的倒台慢一些,为自己争取到足够长的发展壮大时间。这种战略可能吗?从1979中美建交到1991苏联灭国,只有12年。若延缓至20年甚至30年,对中国更有利些,对吧?
  而延缓苏联灭国的想法,从未实施过。我有2点铁证可以证明,灭苏的政略从未做过微调,从未想过延缓苏的倒台为自己争取和平发展机遇期。关于帮老大削弱老二的战略,我的判断是始终未做过调整。  铁证之一。1987年,此时间点处在苏联战败、灭国之前,为什么迟至1987才开始向两伊交战的另一方伊朗军售?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一直对伊朗封锁和禁运,中国只能跟随美帝在伊拉克军售上喝点汤。1986的伊朗门事件被捅出来,美国自己都向伊朗开卖武器,还怎么好意思限制中国呢?于是趁此机会从
拐了个弯卖飞机给伊朗,于是才有了媒体上说的,伊朗直到87年才获得歼7。87年,两伊之战已近尾声在和谈,飞机的意义不大,如果中国微调政策,就会早一些支持美帝的对手伊朗。  铁证之二,1987中国在搞节粮运动时,南方的边境战争仍在继续,1988年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时,南方的边境战争仍在继续。苏军1989年2月从阿富汗完全撤出时。南方边境之战也没停,直到8910月,解放军才从边境“部分撤军”。此后依然有小规模的战斗,直到1991年苏联灭国后,边境之战才完全停下来。打仗总是需要成本的,在自身极其困难的时期,仍然不惜成本地去削弱苏联的实力。这是多么崇高的奉献精神啊。MD在一旁渔翁得利,笑纳着战略收益。
  但是当楼主寻找第二条主线——金融暗战的数据时,发现美帝连一天都没有给中国。从79年(假如你是先知)第一天起,美帝就不曾给过中国发展机遇!!  1987的节粮运动,已经到了“不拿出粮食将会大乱”的极其严峻的状态。节粮运动,相当于中国在国内挖潜力。这么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可否通过外部援助来减轻窘状呢?显然,外部援助的难度肯定要难于从内部挖潜。甚至内部越难过,外部的MD越是乐见其成。若是能一起从金融和经济上收编掉中苏两家,这战果就更大了。  当楼主看到经济暗线上的数据时,楼主更有理由相信,这时的中国仿佛已被MD逼到墙角。1987的这场节粮运动,就是针对这逼迫,用来自救的大招,而且是被迫的应对!如果国有余粮,节哪门子的粮呢?  关于明线,以战争和外交为观察点的战略逻辑,就梳理到此吧。下一章开始讨论暗线上的争斗。
  第6章 中美间的金融暗战  本章开始讨论1979之后十年间中美之战和第二条主线,经济与金融层面的暗战。  79建交,对美国一方来说,以建交合作为表象欺骗中国,以经济渗透为主要手段,以颜色革命为辅助手段,以左右政策、控制经济命脉为目的。从元旦建交日开始,美国一天也没有停止对中国的渗透、控制、掠夺。  《货币战争》有句话,“只要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订法律。”这话能变换成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只要能控制一个国家运行的关键规则,也就等于控制了这个国家。”效果与控制货币发行是一样的有效。控制一国,并非只有控制货币发行权一条途径。控制一国的权力运作机制、领导人选出机制,行业规范制定权,立法权,法律解释权,等等手段,都能实际强有力地控制一国。  所谓的向一国输出“MIN主”,换个表述就是控制该国的“领导人选出机制”。等效于控制该国的货币发行。实际效果就是实际控制该国。
  美苏相争,只要中国倒向哪一边,另一边必输。中国这边刚对越南动手。美国就看到了苏联必败的结局,于是在背后毫不犹豫地向中国下黑手、下狠手。连皮带肉带骨头地狠狠地剪中国的羊毛。  我找到当年的美元基准利率数据。利率从78年的7.94%,狂升到79年的11.2%,81年更升至恐怖的16.39%。数据绘制成图:  
  假如某国此前借债搞基础建设,现在得来借这高利贷去还旧债,这利息的感觉恐怕要比绞索更难受。假如之前借了钱用于消费娱乐,现在要按这高利贷还钱,就是砸锅卖铁卖儿卖女也还不上啊。  美元加息升值期,全球美元回流美国,全球流动性紧缺,促美元汇率升值,美元狂剪全世界的羊毛。  中国当时想进口的东西太多了,德国的机床和高端仪器,各种生产线,日本的彩电,美国的汽车、万宝路香烟……于是拼了命地要出口创汇。于是在80年代,经常听到一个词“出口创汇”。那个年代,出口创汇是政治上无比重要的目标。  81年、82年这二年,RMB对美元汇率年度贬值超过11%,从,RMB汇率从1.4962贬到3.7221,累计贬值达到惊人的148.77%!要出口更多的产品,才能获得贬值前相同的美刀。换来的美刀,白白地用于支付利息。一句话,许多活白干了,许多资源,白卖了。 找到汇率数据,见下图。
  本帖所有的图是楼主在EXCEL里自己画的,若发现有错误,欢迎指正。  所谓的建交结盟,所谓的改开,楼主认为并没有什么收益。因为并有没有获得西方的市场。当时的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GATT”还没让中国进入呢。其后中国进入WTO是2000年的事。2000年距1979已过了21年,这21年是“单向开放”。西方对我们关闭,咱们却打开国门任由资本发挥。80年代,中国没有什么工业产品好出口,能卖的,是矿产,原料,初加工产品。本币贬值的结果,是价格越卖越贱!  2015产能过剩,主动贬值本币还能增加工业品出口,八十年代初,本币贬值,不过是便宜了西方资本更廉价地从中国掠夺资源。
  这个帖子本意是谈酒,说这些财经似乎有点歪楼。但楼主清楚地知道,绝对没有歪楼,我们正在一步步走近真相。  酒,一直是中华文华的核心,灵魂深处最美的圣物。我一定要讲清楚几千年来被万众所热爱的酒,为什么在1987转向。  文人以酒励志、甘守清寒,战士举杯壮行、勇赴生死!  农人酿余粮为酒、喜
年,百工饮佳酿解乏、酣然成眠。  圣哉美酒,谁可替代!
  新鲜。  没人看吗。顶顶。
  1985年的广场协议,后人津津乐道说是日本人失去的二十年的原因,说成是MD逼迫日元升值从而日本被MD剪了羊毛。可是在我看来,绝非如此,它的真实目的是,容许日本参与这场对华掠夺盛宴,与美国一道对中国敲骨吸髓。当然掠夺来的财富得分给美国一部分,容许美元热钱进入日本,待日元升值后,热钱在高位离开日本。  记得日元对华贷款吗?ODA 总规模约3.1万亿日元。日元贷款得借助美元来实现,也就是说偿还日元要先兑换成美元,再用美元兑换成日元。简单算算汇率变化,发现中国有多坑!楼主找到日元兑美元汇率数据。
  ODA从1979年开始借入,是30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前10年只还息,10年后开始还本,89-90年开始陆续偿还本金。  1979年,美刀/RMB1.4962,美元/日元240,相当于 100日元换0.6234RMB,  1989年,美刀/RMB3.7659,美元/日元143,相当于 100日元换2.633RMB,比1979年升值了4.2236倍。  1979借的 100元,到89得还出422.3元+3%年利息。这冤大头当的。  到了1995年,美刀/RMB=8.35,美元/日元83,相当于 100日元换10.06RMB,相当于倍,1979借的100元,到1995要偿还一千六百多,这才是本金,还有利息呢?加上所贷的款只能购买日本的设备,至少又被赚走30%利润,这世上有这么无耻的吃相吗?有这么变态的高利贷吗?这哪里是发展经济的贷款,分明是饮鸠止渴的毒药!  8年抗战期间,日本以华养战,养不起在华的日军,反而耗尽日本自身资源。到了和平年代,不费一兵一卒,却抢劫获利丰富,这金融战的威力比枪炮强大许多倍。  日本的吃相实在太难看,就连没人性的鬼子也有些难为情了,后来以“无偿援助”的名义给回中国约一千亿日元。仅是从其获利中象征性地拿出千分之几罢了。
  遍观媒体对ODA的报道,都选择性地失明,丝豪未提及中国在汇率上的巨额损失,某些无耻的媒体还批评中国没有对ODA说“感谢”,无耻的媒体还把ODA往“日本对华战争赔偿”上扯。我们没能在国际上建立新秩序,就连国内的话语权,也弱化了!  再看日元ODA贷款的用途,全是对项目贷款,中方还得拿出配套资金(占项目总额30%左右),项目所需的设备与工程,基本又被日本拿走,这时面至少有30%利润吧!这些项目,只是方便了从中国掠夺资源。例如,第一期日元贷款(),全部投向了涉及煤炭开发的六个运输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地和对日能源出口有关。  ODA是政府间贷款,贷款的获利有限,利息较低。在ODA之外,还有更为大量的直接投资和商业贷款进入中国,这些以企业投资名义进入中国的资本,获取的利润可远远高于ODA的利息。这企业投资一样坐享着汇率升值的巨大收益。仅汇率就有10多倍的收益。项目本身的年收益,不会低于10%吧,10年下来,接近4倍,总体算下来有40倍以上的收益。这哪里是什么投资回报,该叫做“战利品”才对。  我只看到一个词,掠夺。
  这场的第三次中美之战,美攻中守,守城的一方精疲力尽(下节详述如何消耗殆尽),城头的大旗却始终还是那个颜色。似乎攻城的一方最终未能破城。是无力攻城,还是签有城下之盟?  这十年,表面上至少还算是共同讨伐苏联的盟友。要坑,只在暗地里坑。到了苏联灭国,失去共同的敌人,盟友失去了利用价值。表面上的假戏已无需再演,89起,欧美日对华联合制裁、禁运、禁售、禁武。1993敢于在公海公然扣押银河号,1999精确轰炸中国南联盟大使馆……你们是不是该说,89-99的第2个十年,中国外部环境肯定比前十年更恶劣,是在被西方封锁+“群殴”之中。
  然而吊诡的是,比之盟友时代的前十年的停滞徘徊,被群殴后十年里,经济居然快速起飞了!外贸额狂增,外储急剧增加,GDP象坐了火箭一样两位数地连续增长。我觉得这不合理呀?凭什么啊?外部环境更恶劣,内部分化在加剧,凭什么逆势狂涨啊?  后十年的数字里并没有多少水份。它确实是在增长,后十年凭什么比前十年发展迅猛?如何解释这不合理的现象?楼主是体制外的人,无从知道任何内幕。楼主只能凭公开资料去推理。  我看到。城头的大旗固然没变,但城内的众多小旗,主人已换成洋鬼子:双汇,活力28,小护士,中华牙膏,青岛啤酒,徐福记,苏泊尔……..  我推测,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增长的成果里,只有一部分属于国人,另一部分属于入侵者!  让我们来看当年的公开数字吧。
  第7章 内外交困的1987  对外,汇率狂贬,贱卖资源,外汇短缺,国际收支恶化。  对内,工资涨幅远远赶不上物价的飞涨,通胀压力大,人民生活日益困难。几十年来平和安静的社会,贫富分化了,内部矛盾深化了。  一部分先富者,消费着美国轿车,日本彩电、意大利皮具!消耗着卖资源换来的宝贵外汇。而八十年代一直在高通胀中度过,普通人在通胀下更穷。社会机制显然有失公平。对前景感到渺茫,最有文化的大学生群体们,因为无知与浅视,其爱国热情被某些组织无耻地利用了。二十多年后的乌克兰,又上演着类似的一幕,经济的困难导致民众的不满,民众的愤怒被煸动者导向执政当局,而忽视了煸动者是造成经济困难的根源之一。  让我们用数字,看看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吸髓与抗争!  我的着眼点在于国际收支状况上。搞经济,那就看看从西方资本赚到多少小钱钱。对不对?楼主找到历年的进出口总额数据。当年出口-当年进口的差值,正的,叫顺差,负的叫逆差。本帖中的所有图,都是楼主在EXCEL中亲手所画,很耗时间。
  楼主惊讶地发现,只有1982年和1983年有顺差,其它各年都是逆差!,图中那条黄线代表顺差/逆差,中间的2个深V,代表那几年巨额的逆差。尤其是84年起连续6年的贸易逆差!1985年逆差高达149亿美刀居各年之首,而这一年的出口总额仅有273.5亿美刀!咦说好的小钱钱呢?原来没有赚到?  楼主把图形对应的数据表格也顺手截屏贴上来,历年的数据,自行看吧。
  米国可以不怕逆差,印美刀,想要多少印多少。兔子要想得到美刀,要么出口,要么借债,要么靠国外投资。上面表中这么多年的贸易逆差,这缺口是怎么填平的?是靠引进投资还是靠借债?楼主继续找数据。我找到了那些年的历年外汇储备余额数据。  
  这张图比较直观,1985-89,连续五年,外汇余额在低位徘徊。1987仅有29.23亿美刀。银行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额应付正常的购汇、结算。否则,大额的交易结算没法完成。这五年间,银行的外汇的紧缺程度可以说是“极度紧缺”。  其实楼主对金融类的术语并不太懂。我只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在农贸市场摊的小贬,得备些零钞找零才能做成生意对吧?银行购汇、收汇。总得有些余额才能应付波动。假如,这个月的前半月都是来售汇的,后半月来购汇的,上半月增加外汇,下半月减少外汇,这时银行无压力。如果反过来呢?上半月来购汇,售汇的要到下半月才来,银行怎么办?手里没点余粮,上半月就没外汇可卖了。连续5年的处于极低位的外汇水平,可以想象得到那时购汇有多难。要购汇,填申请表,排队等着审批吧。花儿都要等黄了,对不对?
  连续多年的贸易逆差,外储余额接近零,那么,这些年的外贸逆差窟窿要填平,必须得有外汇流入才行。  这流入的外汇具体数额,楼主想算一算。公式有,现成的。  外储余额的变动值,再加上当年的外贸顺差/逆差,得到的就是当年的外汇净流入/流出值。这流入的外汇,要么是直接投资,要么是借入外债,要么是侨汇之类的直接收入。若是借入外债,就得还这高利贷的利息。  幸运的是,国家公布了历年来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也就是实际到账的金额。见下图。  
  来看看这公式的参数够了没有:  公式:外汇储备的余额变化值=当期外贸顺/逆差+外商直接投资+其它途径收汇  我们把上面的三组数据,(外汇余额表,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的三张表,合并到一张表里,就能计算出,外汇净流入/流出数值,也就是下表中的最右一列数值,见下图。  
  其它途径收汇,我认为是贷款+侨汇。侨汇的规模非常小,忽略掉,全当作是贷款吧。  这表“其它途径收汇”中如果出现负值,是外汇的净流出,为什么出现负值呢,楼主不懂,也许是偿债,也许是付定金,也许是贪官向国外转移财产,也许是外商转走利润。表中标记为黄色的85-89这部分,是收汇的净流入,楼主猜测,全部来自贷款,这部分数字就是借入的外债数额。数值的单位是(亿美刀)  1985年的外贸形势恶化,逆差高达149亿刀,四处找贷款救急吧,找来贷款73.68亿刀,这才勉强维持着基本的国际收支结算,当年的外汇余额只有26.44亿,比前一年的82.2亿大降,只剩下3成。年终结余时剩下26.44,我猜测,中途肯定发生过多次接近零余额的时刻。  到86年,借入外债再创历史新高,借入91.54亿刀,这时的外储进一步下滑,只剩下可怜的20.7亿。要知道,当年进口总额有429.1亿刀,可以想见当时有多难,基本就处在“周转困难”的状态,甚至很难维持最基本的结算操作!  这时的美刀利息仍然在高位,1985年的美元基准利息8.1%,商业贷款利息肯定要比基准利息高一大截吧?一方面是极度缺外汇,渴望获得外汇,有借钱的需求。另一方面,你拿什么偿还高额利息?出口在连续下滑,汇率在贬值,要多卖多少资源才能付息还本?  你让高层拿这要命的外汇,去买用来填饱肚子的粮食?有什么可能啊,谁会舍得?若是我也肯定不舍得,我得首先把高利贷还掉,利滚利的未来将是一片黑暗看不见希望。
  以西方资本出了名的“仁慈”,贷款得有担保吧,贷款得有附加条件吧,要被审计款项的去向吧,得开放某些领域让外资进入,得开采出售***矿产。反正,得到贷款的同时,一定附有权益的沦陷。  外贸巨额逆差,外汇极度短缺,本币快速贬值,很难借到新债,不知道还抵押了什么权益给西资,资源价格越卖越贱,外债还本付息压力越来越大,运营难以为继。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1987要面对的外部困局。  若要找个词来形容这时的经济状况,我想用“繁荣”的反义词。不对,应当找个“生存”的反义词才对!  这是1987年中国的窘状。当然这只是对外的窘况。  再来看国内。
  楼主记得小时候八十年代末期,粮食在国营粮店购买,买米不仅要带钱,还要带粮油供应小本本。大米一直是一毛四分四一斤,小米是0.132元。后来在农贸市场上出现售粮农民,大米0.9元一斤。  我努力回亿88年的工资水平,只模糊地记得,那一年抢购过物资,家长涨过工资。几年后到了1991年,我高中的班主任,他还兼着年级组长,工资加津贴所有总和才190元,1995我在东莞调研港资工厂时,普工拿300,主管拿到700。回想起87、88年,我确信87年底工资水平普遍在100元左右。到了88年底工资普涨后,工资水平在150元左右。在百度搜索到一份上海的历年工资数据,87年158元,88年190元。小城市的工资水平离上海低一截是合理的。  用一百来块的月收入,面对0.9元一斤的米,确实肉疼。相当于月薪的人,要买30~40元一斤的大米,真是天价了。(2015要交社保医保所得税,实际收入按3000来计,所以收入/米价的比例有所调整)。0.9元相比于之前国营粮站0.144元的米价,物价涨得太多。这时,已在严重通胀了。  物价涨不涨,有没有通胀,要看货币发行量。我找到历年的货币发行量数据。历年的M0,M1、M2余额数据。这些图是楼主根据公开数据在EXCEL里生成的。  对图不解释。
  87年1月之后,货币发行量在高位并持续增长。这时的通胀有多厉害?楼主没找到具体物价的数据,但心想存款利率,这个是用来对付通胀的,二者是正相关的,低通胀年代,低利率。高通胀年代则是高利率。我们就从存款利率上倒推出通胀水平吧。我找到当年的存款利率表。截取一段。  
  专家们通常是看一年期贷款的基准利率。我是外行,所以我只会看一年期存款利率。表中染成蓝色的部分,85年4月涨到6.84%,8月涨到7.2%,88年9月涨到8.64%,89春节前夕涨到11.34%!通胀以及通胀预期显然愈来愈猛烈。  对比一下的一年期利率始终在3%附近,2.75%左右,我们已经在大喊钱贬值,说钱越来越毛。85-89的这一路狂奔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当时的通胀远远高于,用两位数的利率来对付通胀,这说明通胀水平定然也是两位数,物价的涨价速度也是在两位数。  从天涯一个帖子里找到当年的物价涨价指数:  1985年物价指数11.9%,突破两位数,86年7%,87年8.8%,88年20.7%,89年16.3%。  面对一路走高的利率,当时的人对通胀的预期,也一定是“还要涨”,于是抢购吧。进一步推动涨价。  而这几年间的粮食产量在原地徘徊,人均粮食拥有量在下降,粮价已经差不多涨到天上,工资没怎么涨,月工资只够买几十斤米。其它生活用品还在快速涨价,这生活怎么往下过?  当时社会上还有一个群体,叫待业青年。从中学出来,在家待业。这个群体没有任何收入,只能啃老。那时还没有私人雇主,根本没有打工的去处。  假如涨价是所有人一起来忍受痛苦,估计国人能忍耐得住。中国人历来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财富的不均,而患机会的不均。  这时忍受涨价痛苦的人发现,却有一个群体在越来越富。街上的进口轿车的新贵们多了起来,他们享受着进口名牌。他们与普通人的区别越来越明显。  有几个历史名词,始于这个时期,楼主不打算展开来讨论。轻轻一笔带过吧。  官倒,双轨制,洋跃进……  粮食紧缺,粮价飞涨,物价飞涨,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加深。这是1987年初要面对的国内严峻形势。  楼主眼中的1987,是内外交困的1987。
  第8章 节粮的真正原因  外因与内因导致了这场节粮运动。然而这个提法,仍然过于笼统,内外交困是方方面面的,有太多的指标。我希望进一步精确地分析出最根本的动机。节粮的成效也许会在方方面有所反馈。但肯定有一个排在第一的目标,这个才是它最根本的目的,它是什么?是为了吃饱维稳?是为了降粮价?为了缓减通胀?还有其它可能吗?  突然灵光乍现,缺粮程度,可以通过粮食进口数量的变化来观察。去找进口粮食数据去,然后,一个可怕的念头冒出来,有没有出口粮食?  楼主努力找那些年的粮食进出口量数据,换了几十个关键词在所有引擎里找,可惜,找不到。但我找到一篇有价值的媒体文章。
  专门登陆来点赞。楼主辛苦了!
  这角度太牛了.个人就是感觉,80年代,90年代中期所在的小城没什么变化,直到90-05算是有了变化.然后是08到现在那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人家在西部贵州小城.)
  顶贴,催更  
  /*****转载专用标志开始*******/  摘自中商情报网《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回顾和分析》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由国家指定的国有粮食进出口公司垄断经营,粮食进出口数量由国家计划严格控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计划管理具体通过“许可证”办法来进行。90年代后又改为限量登记、配额管理办法,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50多年来,除50年代和1997年后中国是粮食连续净出口的年份外,在大多数年份里一直是粮食的净进口国。从年的56年中,只有23年是粮食净出口国,而且在时段上分布在头尾两端。从1961年开始到1984年,中国一直是粮食净进口国;从1987年到1992年,中国又一直是粮食净进口国。1997年是中国粮食进出口形势逆转的关键一年,此后中国维持了6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粮食净出口局面。这是因为1997年以来,国内粮食供大于求,中国开始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求,减少或基本停止了国内供大于求的产品的进口(如小麦和玉米),增加了国内需求旺盛的产品的进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经前几天排卵正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